企业信用档案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信用档案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信用档案管理

企业信用档案管理范文1

中小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各种原因,中小企业的企业信用信息异常缺失,成为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在当今信用社会、网络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档案化管理,成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机遇。

企业信用信息与企业信用信息档案化管理

企业信用是指一个企业履行自身承诺的意愿与能力,它的基本载体应该是企业履行承诺的历史记录。具体而言,企业信用涉及到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主管或者相关部门之间、企业与银行之间以及企业与消费者和内部职工之间的相互信用行为。现代企业信用应该是指企业能够履行与客户、员工、消费者以及社会约定的职责而取得的信任。企业信用不仅仅包括狭义的借贷信用,应更广泛地包括企业的生产经营质量信用、服务道德信用、贸易合同信用、内部管理信用等诸方面。而所谓企业信用信息档案化管理是指先形成企业信用信息档案,然后再进行日常动态管理。企业信用档案是指对企业信用信息通过运用档案学的原理、方法对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信用信息,包括产品质量信用信息、服务道德信用信息、贸易合同信用信息、内部管理信用信息等各种信用,按一定原则进行收集、整理并储存形成该企业相应的包括文字、图像、声音及其他各种方式和载体在内的文件汇总。企业信用档案动态管理是指通过对企业信用档案进行动态更新,即建立以企业信用的举报核销机制为中心的动态管理模式,确保企业信用信息的时效性、真实性、准确性、可靠性和合法性,达到社会认可并最终实现信息共享,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著名经济学家厉无畏曾经指出:建立社会信用体系,首先要建立一个完整的信用档案,全过程地记录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行为,并实行信息联网。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在其经营活动的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都会留下其特定的信息记录,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石。因此,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强企业信用的档案化管理刻不容缓。大企业由于影响大,受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关注,因而大企业信用信息的征集、运用比较方便。而中小企业由于知名度不大,不太受社会关注,可能相应的信用信息难于征集、运用。但中小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扩大就业、活跃市场、增加收入、稳定社会以及形成合理的国民经济结构方面起着难以替代的作用。因此,在企业信用管理中要尤其重视对中小企业信用信用的档案化管理工作。

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档案化管理的必要性

对中小企业信用信息进行专门的档案化管理,可以将中小企业完全置于社会各界的监督之下,对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产生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1、信用信息档案化管理有利于政府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市场监管

企业信用档案是企业的重要资产,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企业改制上市、申报驰名商标、开拓市场以及在政府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对企业信用的评估和监督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相关政府部门通过对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档案的调阅、公示、使用,能更好地对企业进行市场监管。如上海启动的企业信用警示系统,其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将关于企业信用的不良信息(包括法人代表)记录在案,锁进“黑名单”,使失信者付出沉重的代价;而出现在“红名单”里的优良信息,表明该企业具有良好的信誉,是值得依赖的优质企业,从而使该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2、信用信息档案化管理有利于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目前,由于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档案管理不完善,某些中小企业为了暂时的利益,不惜以假乱真、以劣充优,严重地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以至于“瘦肉精”事件、“三聚氰胺”事件、“仿瓷餐具”诸如此类的恶性事件频发。如果有了一个完善健全的具有权威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档案的超然存在,凡是这些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事件发生,都会在该企业档案内记下不光彩的一笔,从而影响该企业的声誉,这样将形成极大的震摄力,无须司法介入,就能对企业形成强有力的约束。

3、信用信息档案化管理有利于加大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

目前,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时,十分重视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的调阅、使用,并以此作为是否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依据。而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的异常缺失,往往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因而,借助于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档案,金融机构可以大大简化在贷款审核、审批环节的程序,从而加大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

4、信用信息档案化管理有利于中小企业提高信用自律意识

当今社会是开放性社会,网络系统异常发达,只要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档案管理完善、具有权威性,那么只要有企业敢涉及坑蒙拐骗事件,那么利用强大的网络,定会让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黯然退场。为了在市场竞争中赢得客户信任和提高企业自身的美誉度,中小企业就会强化自我约束,提高信用自律意识。

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缺失及其成因

当前,制约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档案化管理的突出问题是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异常缺失,对一个中小企业,相关政府机关、金融机构或客户很难系统地得到其详细的信用信息。信用信息缺失的原因包括:

1、信息的完整性与准确性有待提高

中小企业的信用信息包括企业概况、注册资本、对外投资、高管人员情况、主要财务指标、企业经营以及其他重要信息等lOO多项指标。这些指标在目前征信体系下很难如实地体现在信用记录中去。

2、中小企业重视程度不够

企业缺乏积累信用的意识是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最大障碍,尽管采取多种措施开展宣传教育,但是中小企业相关人员对建立信用信息档案的认识不高,参与和配合中小企业信用档案建设的积极性较低。

3、行政规章,法律不健全

由于目前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尚未建立,中小企业并没有向金融机构、消费者等提供信用信息的义务,而仅仅依靠宣传和上门说服来推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一时很难达到预期目标。

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档案化管理的对策

强化立法建设,充分保证社会各界对中小企业的失信行为的举报权,同时也应保证受举报企业对失信行为进行补救纠错后的核销权。目前在我国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的相关行政规章、法律尚未健全的情况下,在尽陕制定《信用信息征集法》、《信用公示法》的基础上,要尤其注意要制定《企业信用举报核销法》,社会各界对企业(包括中小企业)应对其不信守承诺的不诚信行为有举报权,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管理机构在基本事实清晰、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就应把这些信息记录下来。当然,对于被举报企业只要在规定的时限内进行了相应的整改,应有相应的申请把其不良记录进行核销的权利。这样,动态进行中小企业信用档案管理就做到了有法可依。

合理整合机构,组建高效的能满足社会需求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管理机构。凡是涉及到企业信用信息的包括工商、海关、税务、银行、质检、统计、环保、劳动等诸多相关政府部门应相互配合,为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档案化管理工作群策群力。根据我国实际,结合国际经验,可以考虑建立专门负责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的国家级主管部门――中小企业信用管理局。该机构由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相关负责人组成,它直接隶属于国务院,全面负责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档案化管理工作。

企业信用档案管理范文2

关键词:企业档案 档案信息 开发 利用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2(b)-0156-02

当前,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信息管理对于人类社会化生产、生活活动开展质量和效率的影响无法估计。作为信息的重要载体,各种档案文件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现代企业生产活动繁杂,日常经营生产活动中会产生大量档案信息,这些档案是企业生产活动的具体反映和记录。对企业档案进行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和运用,是现代企业日常管理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企业要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自身档案信息建设必不可少。实际工作中,少数企业忙于生产销售环节,对档案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结果在需要的情况下没有充分的档案支持,造成经济上的严重损失,这些都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应引以为戒的。

1 现代企业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市场逐渐取代政府,承担起资源配置的重要职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获得了空前发展,同时,市场竞争激烈程度与日俱增。面对严酷的市场竞争形势,企业必须想方设法、千方百计谋求对策。现代企业间的竞争是多方面的,但大体而言,信息管理方面的竞争是最主要的一个领域,企业规模越大、面对的局势越激烈,对于信息的需求也就越大。哪个企业能够抢先一步取得重要信息,往往就能在后续竞争中立于主动地位。档案管理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环节,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在企业运营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作为一个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必须重视企业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工作。那么,面对纷繁复杂的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要如何着手,予以有效的开发利用呢?笔者结合多年工作实践,认为企业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工作需要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1.1 要做好企业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工作,就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停留在档案收集、存放阶段。档案管理部门只有在其他部门提出需求时才给予配合,工作处于被动状态。现代社会,工作频率加快,档案管理工作必须主动出击,积极探索信息开发利用的方式、方法,创新档案信息管理模式,变被动为主动,从而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更好的服务。

1.2 过硬的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是做好企业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关键

档案管理开发利用工作质量、效率与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及精神状态有着直接且重要的关系。档案工作人员不仅要熟悉档案管理业务本身,更要对企业经营生产活动的各个环节、细节有着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海量的企业信息时,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做好重点信息开发,兼顾常规信息管理,尽可能提高有限的信息管理资源效能。

2 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服务企业生产经营实例

笔者所在公司档案管理人员特别重视档案资料的利用,每年的档案利用率都很高。尤其档案管理实现数化管理后也更加方便、快捷。公司领导的离任审计、财务监察审计、职工的职称晋级、晋升,工资的查询、公司评审四好班子、优秀工程公司等各类荣誉等都需要查阅利用档案资料,每次借阅档案的人员都先按照档案借阅办法的要求,填写档案借阅审批登记表,原始档案资料出库时必须有档案对口的业务领导审批签字后方可借阅。档案管理人员都会充分利用档案管理系统先进行查阅,需原始纸质资料时再进行实时查取。业务熟练,查阅方便。近3年来,档案的利用率也越来越高,每年都至少有四五个档案实例,特别是会计档案查阅利用率。例如:2015年5月20日,由于江西中铁利达公司欠该公司工程履约保证金480万一直不给,该公司清欠办的同志到档案室查2001年会计凭证,复印当时的付款帐单,向法院提交了大量的证据,为该公司挽回了经济损失。再有2006年3月,该公司承建了山西省省道台运线运城至稷山段一级公路路基工程第四合同段的施工,2007年6月该工程完工。完工后,业主(运城市鑫佰融交通建设有限公司)以各种理由拖欠该公司工程尾款。2013年9月,经双方对账确认剩余工程款为1 883 607.13元。在此期间,该公司派清欠人员多次催要未果,于2012年12月一纸诉状将运城市鑫佰融交通建设有限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其支付剩余工程款及利息损失。在该案的过程中,公司档案室协助公司法务人员查阅复印了相关的会计档案及工程资料。2013年5月,该公司诉运城市鑫佰融交通建设有限公司拖欠工程款纠纷一案,经山西省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现已调解结案,为公司挽回经济损失200余万元。

3 做好现代企业档案信息开发与利用的意见和建议

现代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个全方位的工程,作为其中的重要环节,企业档案信息开发利用也是非常复杂和繁琐的。从当前实际情况出发,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展企业档案信息管理开发利用工作。

3.1 转变思想,提高对企业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的重视

企业开展档案信息管理和开发,根本目的在于利用档案信息为企业经营发展、实现经营目标提供服务。也就是说,档案信息的利用是企业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的核心所在。企业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企业档案信息管理开发利用工作的重要意义,明确档案管理工作的目的和原则,规范企业信息管理流程,养成经营决策前需求企业档案信息支持的良好习惯。

3.2 提高企业架构中档案部门的地位

由于企业缺乏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知,负责档案管理工作的责任部门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处于边缘化的位置,由此导致在资源配置、工作人员的精神状态、工作效率和质量等方面,档案管理部门都落后于其他部门,这进一步限制了档案信息开发利用事业的发展。档案开发利用工作没有发挥应有作用,受到外界轻视,从而陷入负面循环。为了避免这个问题,企业管理者必须要突出档案管理部门在企业架构中的重要地位,赋予其应有的职能、权限,给予必要的资源支持,让企业档案管理和企业发展相同步,协调发展,互相促进。

3.3 健全企业档案信息管理工作

企业档案信息管理要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纳入企业档案信息管理范畴的信息,必须保证是真实、可靠的,并在条件允许范围内,尽量提高信息的精度。由于企业信息量十分庞大,责任部门必须对企业档案进行规范化管理,根据规范标准进行分类归档。特别是要注意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提高企业档案信息管理、储存和使用的效率。同时,企业要构建企业档案管理安全体系,确保档案原件存放安全。只有在企业需要时提供充分的支持,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的意义才能得以体现。

4 结语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特别是全球市场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更是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面对国外企业迅猛入侵,我国企业必须从各个方面强化实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档案信息所发挥的作用无疑是十分巨大的。企业要切实做好档案信息管理开发利用工作,汲取企业档案信息中的积极因素,推动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⒖嘉南

企业信用档案管理范文3

关键词:信息技术企业管理人事档案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34-7936-03

人事档案是我国人事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特色,它是个人身份、学历、资历等方面的证据,与个人工资待遇、社会劳动保障、组织关系紧密挂钩,具有法律效用,是记载人生轨迹的重要依据。是企业选拔、任用、考核的主要依据。随着我国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对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深化和提升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是目前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急需考虑的问题,如何使用信息化手段管理人事档案是当前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任务。

1 企业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基本内容

企业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核心内容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信息化的主要表现就是利用计算机来对人事档案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因此企业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实现人事档案信息的数字化

人事档案信息的数字化是整个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其它一切环节都建立在此基础之上。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是人事档案的管理由传统介质档案和纸质档案管理为主向数字化人事档案管理为主转变。企业首先要做好室藏档案的数字化进程,把以前形成的传统档案通过扫描、拍照等途径转化为数字文件,以便通过计算机直接利用。

2)实现档案查借阅的网络化

人事档案服务由以往面对面服务为主转变为以网络服务为主。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中,借阅者通过网络提交借阅申请,经相关人员批准后,档案管理人员通过网络审核并借出。整个借阅过程,借阅者无须到档案室联系,方便借阅工作和开展,必然会有更多人借阅,从而提高档案的利用率。

3)实现信息检索的自动化

计算机检索速度快,效率高,可实现多角度检索的特点,是传统档案管理检索工具所不具备的。尤其当档案的数量较大时,传统检索工具的检索效率远远低于计算机检索。同时,计算机检索还可以通过网络实现。

2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设计

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实现,必须考虑到人事管理的实际问题。根据问题按照企业的具体情况,分析研究,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2.1 功能设计

人事档案管理系统从工作要求上要求具有人事档案室基础设施管理、人员信息管理、组织机构管理、人事档案目录管理、人事档案的转递管理、人事档案的查(借)阅管理、零散材料收集管理、档案整理记录、缺失材料登记管理、相关统计查询管理等功能。

2.1.1人事档案室基础设施管理

包括基础设施名称、数量等。以便于对照标准核对及上级检查工作

2.1.2人员信息管理

这里指人员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姓名、个人身份(干部、工人)、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档案编号、人员状态(在职、退休、死亡)等。

2.1.3组织机构管理

组织机构管理根据企业具体情况设定。对于较大型企业尤其是具有二级甚至多级管理的企业,需要对组织机构进行分级别管理。对于一般的企业仅需具有部门管理即可,为了直观和方便一般和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一致。

2.1.4人事档案目录管理

目录管理是人事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档案材料类号、序号,形成材料时间、份数、页数、备注等。这些信息的维护可以自动生成档案目录直接打印出来。

2.1.5人事档案的转递管理

转递管理应包括转递类别(转入、转出)、转递日期、对方单位名称、转递原因、转递编号、转递方式(专人、机要)、经办人、档案转递单的自动生成打印、回执日期、回执人等。

2.1.6人事档案的查(借)阅管理

查(借)阅管理是做查(借)阅记录。包括查(借)阅方式、日期、查(借)阅天数、查(借)阅人、查(借)阅原因、经办人、批准人、归还日期。系统还应具有查(借)阅到期自动提醒功能。

2.1.7零散材料收集管理

零散材料收集工作是做好档案整理前的重要工作。主要内容可以与档案目录管理内容合并记录。零散材料转递应具有专门记录。

2.1.8档案整理记录及缺失材料登记管理

人事档案应定期整理。在整理过程中档案目录可能会有所变化。整理记录应当包括整理时间、整理人。同时应按照员工的实际情况确定缺失的材料名称,以便于管理人员向相关部门收集。

2.1.9相关统计查询管理

查询功能包括人员查找、内容查找、模糊查找等各类查询功能,统计功能包括档案统计、人员数量和各类材料统计、转递、查(借)阅统计等功能。

2.1.10数据的导入导出管理

包括建立系统初期数据的迁移功能,日常维护的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

2.2 系统设计要求

2.2.1界面要友好、工作效率要高。

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必须有良好的界面,便于使用人员操作,各类功能能够比较直观的反映和标示,能够是操作使用人员很快的掌握,减少企业培训费用。在信息维护过程中,尽量使用代码维护,增加智能化操作,减少信息录入条数,解决部分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信息录入较慢的问题,提高数据维护速度。尽量在界面上以菜单和按钮形式完成人事档案管理事物,使得烦琐的事务只需点一下鼠标即可完成,降低错误率,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增加汇表工具提高数据的汇总的速度。

2.2.2兼容性要强、资源能共享

当前大部分企业建立了企业人事管理系统(HR-ERP),人事档案管理系统要和前期开发的企业人事管理系统(HR-ERP)功能兼容。企业的组织机构和人员信息等关键词段的兼容,使得“人档匹配”、“机构同步”成为可能,汇表工具导出的数据以Ecxel、Access等格式保存,与办公系统软件兼容。同时,人事档案在系统内部转递时,通过秘钥文件,只有系统能够自动解密,可以将人员信息直接加到转入单位,避免了信息的重复录入,达到资源的共享。同时也可以为双方交接留下了电子依据。

2.2.3克服工作矛盾,增强工作连续性

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的建立,使企业人事档案开始走向电子化管理,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但是,系统在实施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存在着许多困难和矛盾,如国有企业遗留的许多问题并不是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在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有些电子操作流程和实际操作流程还有不一致情况,但只要能够本着人事档案管理要求和发展趋势,结合现代计算机技术,沿着人事档案管理的电子化(Electronic)、高效化(Efficiency)和全面化的方向发展,人事档案管理一定会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3 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

3.1 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

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根本,领导的意识水平直接决定了是否会进行信息化以及信息化的深度和广度。企业的领导者应该投入大量的精力关心和支持这一事业,在资金、设备、人才等方面予以适当的投入,并把档案信息化管理纳入本企业工作计划和考核范围。主管档案工作的领导,要经常过问此项工作,了解档案工作人事档案管理现状,提出人事档案管理要求,指导人事档案管理部门依法开展工作,帮助解决工作中实际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3.2 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

人事档案人员素质的提升,是档案管理信息化是不断完善、优化的基础。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我们必须加强档案人员的继续教育,使他们掌握新知识、新技能。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是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核心。为了保证电子时代人类活动的真实历史记录得以长期保存和利用,人事档案管理者必须学会利用计算机管理及电子文件的归档与管理的知识与技能,这就要求每一个档案管理者都必须及早适应电子信息技术革命给档案工作带来的影响和变革,否则难以胜任计算机时代的档案管理工作

3.3 确保传统的管理方式向新的管理方式的顺利转变

任何管理方是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必然会存在一个长期的过渡阶段。在此过程中必须确保日常的档案管理活动仍然能够正常运转,不能出现因为过渡影响档案的保存和利用的问题,在一段时间内,可以采取信息化管理和手工管理双轨制,即两种管理方式在一定时间内同时存在,直到新的方式能正常运行。

3.4 安全问题

档案管理的安全不仅包括了档案管理系统软、硬件自身的安全,还包括人事档案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的安全。前一种问题主要需要通过技术手段来解决,后一种安全问题不仅要靠技术手段,还要依靠完备的规章制度。通过技术手段的提高和规章制度的建设,并把两者结合在一起,防止不被许可的人接触到相关档案信息,避免机密信息的泄漏。

参考文献:

[1] 杨公之.档案信息化建设实务[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3.

[2] 刘家真.电子文件管理导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企业信用档案管理范文4

一、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企业档案管理系统中的作用分析

1.信息化拓展了档案资源的开发范围。

传统的档案资源管理由于受到信息传送技术的限制,企业档案资源开发的对象主要针对企业已经拥有的资源或者小范围内的资源。但是,如果在档案资源管理中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将帮助企业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随时随地可开展档案资源的管理工作或提供服务。

2.信息化使档案资源管理系统化。

信息化技术不但可以增加数据存储的容量和可靠性,而且可以使档案资源管理更加系统化。一套好的信息化系统能够包含全部档案资源管理的内容和所有信息,覆盖现代档案资源管理的所有范畴,它还可以与财务、生产等系统高度地集成在一起,保证了数据的统一。

3.信息化促进企业管理精细化。

在档案资源中引入信息化技术,能够满足企业日益严格的精细化管理要求。把各类档案资源信息以电子数据的形式保存起来,可以随时查询。企业档案资源管理从“服务性质”转为“战略性质”,这对企业的发展以及档案资源管理行业本身的发展都大有裨益。

二、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企业档案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1.企业档案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相对中小型企业,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档案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要求更为紧迫,意义更为重大。但大部分企业把注意力和资金投入在与生产紧密相关的模块上。看似与生产不直接关联的档案资源管理模块建设相对滞后。随着时代的发展,档案馆的地位正在发生变化,信息技术的发展,更是为档案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机会。如燕化公司2009年专业化重组期间,专门成立了档案管理中心,完成了《数字化档案馆整体规划》、《数字化档案馆实施方案》,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2.信息化建设是档案资源管理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

在项目负责制的大背景下,所有资源围绕项目而配置,作为原生信息资源——科研项目档案要真正发挥其在科学研究工作中的作用,就必须认真思考如何改进现有服务方式,紧紧围绕项目需要开展方方面面的工作,特别是信息化工作。项目档案信息化水平过低,将直接导致档案收集、整理与编目、加工利用、库房管理及鉴定与销毁等档案业务工作环节在信息化大潮面前举步维艰。因此,只有全面建立包括所有档案业务环节的档案信息全文管理系统,真正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才是信息时代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的根本出路。

3.企业档案资源体系有待进行系统梳理。

当前,企业迫切需要系统化梳理档案资源管理体系,要在研究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全面梳理企业的所有档案资源业务,以平稳地实现管理在软件中的落地。如大多数石化企业科研项目的研究周期比较长,时间跨度大。一般而言,一个科研项目的研究活动少则数月,多则数年甚至更长,而科研项目原始记录将伴随着科研活动的进行不断产生;科研原始记录产生主体多而且分散。不少项目是由若干人组成项目组,在不同的岗位上从事同一个项目的研究,零星地产生各种原始记录。科研原始记录产生的分散性特点,客观上导致了对其进行规范管理和完整系统归档的重重困难。另外,有的科研人员档案意识不强,不了解科研原始记录作为科研项目档案的组成部分,最终应归档保存;他们片面地认为:原始记录是自己从事科研工作的心血,自存自用最方便也最安全,因此理应由自己保存。这种认识上的误区,也从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原始记录归档工作的难度。

4.电子文件的收集需要加强。

在当前办公自动化及科研手段自动化迅猛发展的情况下,不论是办公文件、科研原始记录还是生产经营原始记录,都将更多地以电子文件的形式出现。因为没有针对原文管理的档案信息系统,电子文件的收集工作比较吃力;如果仅仅是仿照手工管理模式开展电子文件的收集,很难保证其原始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及若干年后的可读性,后续管理工作更是无从谈起。

以燕山分公司研究院为例,为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并真正实现项目档案信息化,应在未来几年着力建设一个档案信息资源丰富、现代化水平较高的科技档案管理体系,形成涵盖研究院所有重要生产、研究领域的规范化的信息应用系统。在文件的采集方面,其子系统应包括:在各业务部门独立的管理系统中、在ERP和OA系统中嵌入的电子文件归档模块;在科研项目组现代化科学研究的操作系统中嵌入的电子文件归档模块等等。业务部门办文结束、项目组科学研究工作结束后,只需按系统操作规程点击归档模块,就可以实现档案信息的实时归档。在管理制度上,可以明确规定:电子文件归档保存是业务部门办文结束或技术人员科研工作结束的惟一标志。唯有如此,才能给研究院所有的信息流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终点,并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文档一体化。该系统应具有完善的档案信息网络采集、实时处理、及时反馈功能,并实现科技档案信息按使用者权限在网上实时共享。

5.档案加工和利用效率亟需提高。

传统纸质档案材料初级加工过程中,容易损毁甚至有可能造成其文献价值的破坏;而纸质档案的高级加工——编研周期一般比较长。至于传统纸质档案查找,由于档案材料形成时间跨度长,种类繁杂,要在浩如烟海的档案材料中寻找所需的档案信息,仅靠人工检索和调阅,远远不能满足信息时代利用者的需求,很难适应时展。

三、档案信息化需要主动出击,进行文件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充分开发利用馆藏档案信息服务,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变被动为主动,抓住机遇,用信息化手段提供更好的服务,才能够让档案馆永葆活力。目前,档案馆对文件的形成、格式是否符合档案归档提出的新要求正是主动行为的一个表现。首先,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科技档案的整理和编研周期迅速缩短。通过整理和编研,可以使科技档案信息内容进一步系统化和优化,信息密度和传递速度大大提高,以及时、准确地为经济技术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其次,在提供利用方面,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方便快捷地满足利用者对科技档案信息的需求。研究院未来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中,可以包括在局域网上建立的用户介面友好的查询子系统。对于燕山分公司研究院外部用户,可引导其按权限浏览本站点信息,并为用户方便地索取档案信息提供技术保证,以期扩大社会影响并提高知名度。对于研究院内部用户,根据用户权限,以数字化的形式通过局域网传输为各业务部门提供必要、及时、可靠、大量的基础性原生科技信息。满足各部门日常工作自动化过程的信息需求,为各部门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条件,充分实现档案信息共享,并为整个研究院的信息化工作发挥基础性的支撑作用。

传统纸质档案占用空间相对较大,因此用于扩展档案库房空间和购买档案装具的投资会随着时间的积累而不断增大。而且珍贵的纸质历史档案,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利用次数的不断增加,会出现破损现象。因此,对档案的存储条件和利用方式会提出较高的要求,如档案馆应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珍贵历史档案只能以复印件形式利用等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节约人、财、物力,以及对馆藏历史档案的保护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新时期,无论从应对外部变化还是推动内部管理,企业对档案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要提高档案资源管理和开发水平,就必须重视并大力推进档案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只有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档案资源信息化管理机制,企业才能从容地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参考文献

[1] 陈振明.信息技术概论.九州出版社,2004.

[2] 袁宝华.国家企业信息化系列——企业信息化工程师技术水平认证培训教材.华夏出版社,2001.

[3]斯科特·卡特利普著,明安香译.档案资源管理.华夏出版社,2001.

[4] 李兴由.中国企业的信息化发展状况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5] 汪明星.现代生产管理与信息技术应用.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

[6] 邓荣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信息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7] 金锡万.管理创新与应用.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企业信用档案管理范文5

关键词:档案工作 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档案工作属于企业信息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有机组成。企业档案工作的主要职责是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合法权益和历史真实面貌,同时也要为企业的正常运转提供信息保障。”[1]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信奉并附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也就是说,企业信奉和倡导并在实践中真正实行的价值理念。企业档案与企业文化都是企业基础管理的一部分,虽然分属不同的管理范畴,但二者之间既存在区别,又有着不可割裂的内在联系。企业文化建设对档案工作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加强档案工作,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文化建设。

一、档案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

档案作为人类社会活动客观的原始记录,是通过有意识的创造性劳动,逐步积累和保存下来的,它记录了人类发展历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财富,是人类文化传承和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与生俱来的文化内涵和特性。“档案属于一种文化现象,因为档案既反映了上层建筑观念形态,又反映了经济基础物质成果中凝聚的精神价值。”[2]企业档案具有文化特性,企业文化又通过企业档案记载的内容体现出来。企业档案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必然联系,决定了二者对企业的成长发展起着保障作用。

企业文化建设由表及里,从物质到意识,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就是文化的建设过程。企业档案和企业文化均产生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一)档案工作为企业文化建设注入动力

新的档案记载了企业的新动向,认真研究和挖掘蕴藏在企业档案中的文化思想,积极收集与企业文化建设相关的企业档案,使档案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大显身手,并使档案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推动企业的发展。

(二)企业档案是企业的文化财富

企业文化的传播与记载依赖于企业档案,没有企业档案,企业文化建设就难于持久和有生命力。企业档案的内容本身就是一种企业文化现象,档案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相辅相成,互相依托,是企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两部分。

二、企业文化建设对档案工作的影响

(一)企业文化建设影响档案的收集范围

企业档案的收集内容和范围,从根本上说是由企业各项工作的需求决定的。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企业成长、发展历程的真实记载,需要有关企业经营哲学和企业精神文化宣传的记载,而企业档案真实地记录了企业文化建设所需的全部资料,它为能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宝贵的材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保障。

1982年1月1日,中国烟草总公司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烟草行业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通过30年来的档案可以看出,全国烟草行业实现工商税利从实行专卖前1981年的75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7500亿元,增长到100倍;上交国家财政从1981年的67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6001亿元,增长到89倍;总资产由形成经济实体后1984年的108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1165亿元,增长到103倍;所有者权益由1984年的37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9315亿元,增长到252倍。行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整体竞争实力显著增强,为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维护消费者利益作出了积极的贡献。30年来,中国烟草坚持了中式卷烟发展方向,培育了一批具有很强竞争实力的卷烟大品牌。截至2011年,全行业卷烟牌号由过去2000余个调整到 124个,有9 个品牌商业批发销售收入超过 400亿元,其中3 个超过600 亿元、1 个超过1000亿元;5个品牌产销量超过200 万箱,其中3个超过300 万箱。“532 ”品牌发展目标在加快推进,“461 ”品牌发展格局基本形成,重点品牌竞争力明显增强,中式卷烟品牌牢牢占据了国内市场。

(二)企业文化建设影响档案的价值和鉴定工作

档案价值,是指档案对国家、社会组织或个人的有用性。企业档案的价值表现为企业档案客体对企业主体的需求和满足程度。企业档案价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呈现出大小不一的价值体现,对企业经营决策有用的企业档案,其档案价值要大于对企业经营决策没用的档案。企业档案价值的鉴定工作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企业通常都制定有适合企业自身的档案价值鉴定标准和办法,以确保有价值的档案信息能被长期保存,实现隐性的档案信息价值给企业带来的显性的经济价值。

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企业档案信息收集的重点,同时它也影响着企业档案信息价值的鉴定工作。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文件材料不仅可以成为企业管理活动的查考利用凭证,也可以升华为具备企业特征、能反映企业文化精神理念的依据。企业档案信息中,能反映企业的成长、发展历程、形象宣传、经营哲学和理念等内容的档案信息,都可以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素材,因此,在进行企业档案信息

价值鉴定时,这些档案都将和具有重要价值的档案信息被长期保存。在企业档案价值鉴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使企业档案价值表现出多重价值,赋予企业档案更为丰富的价值内涵。

三、加强企业档案工作,促进企业文化建设

(一)完善企业档案工作制度,加强企业制度文化建设

建立现代企业档案工作制度,是企业基础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企业发展进程中,只有建立一套完善、健全的企业档案工作制度,才能使企业档案管理各项内容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企业应当把档案工作制度纳入企业管理的各项制度中,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效地结合起来,确保企业档案资源齐全完整、有效利用和权属专有。

企业档案记载了企业的成长、发展历史,记载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记载了企业科学技术的全部内容,贯穿于企业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真实地反映着企业的历史和现状。它作为真实、准确在记载企业全部发展历程的载体,蕴含着企业管理的全过程。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重要部分,也理所当然地作为企业全部活动的见证记录在企业档案中。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有效的企业档案工作制度,构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档案管理运作框架,研究企业档案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台切实可行的企业档案管理办法,形成完善的企业档案工作制度。同时,企业档案作为企业文化建设重要的文献资料来源,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必不可少的素材,即企业档案也必然蕴含着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因此,加强企业档案工作制度建设,作为加强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体现之一,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二)加强企业人事档案工作改革,实现以人为本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人事档案作为企业选用人才开发人力资源的基础,是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离不开企业人事档案工作的支持,与人事档案工作制度的不断完善有着密切关系。企业人事档案工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基本的重要依据,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就在于在企业内部最优化地配置人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在选聘考察员工的时候,不仅要看他现在的工作能力和水平,还要了解每个员工的全部历史和工作情况。人事档案是个人社会经历和实践活动的全部记载,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个人的业务能力职业道德和素质等基本内容。健全企业人事档案制度,优化开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完善健全人事档案内容制度,适应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时展的要求;结合企业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体系,对人事档案工作进行评估,形成切合企业实际的人才评价体系;企业人事档案实行社会化开放式的管理模式。

(三)建立健全企业信用档案,开发企业诚信文化

企业诚信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企业文化经营哲学的重要内容,是企业文化精神层面的直接体现。企业应该树立“诚信第一,品格第一”的企业文化价值理念,使诚实守信、公平合法的经营理念渗透到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渗透到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部分。企业信用档案,就是指在企业和有关管理机关中形成的,反映企业从事各种社会活动时的有关信誉和行为规范状况的原始记录,它可以纸质或其他存储载体的形式出现,具有一定的保存备查价值。不同企业的经营范围不同,因此其信用档案记录的内容也各有不同。但都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企业的信誉、诚信记录,具备查考利用的价值。

企业信用档案是企业诚信文化的载体,企业诚信文化则是企业信用档案的表现形式。二者相互依存,构成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企业信用档案是建立企业诚信文化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企业诚信文化的建立依赖于管理规范化的企业信用档案。企业信用档案的建立与管理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信用档案凭证价值和利用价值的实现程度。因为,我们必须做好企业信用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工作,加强企业信用档案的鉴定、开发利用工作,为企业信用档案发挥凭证价值和利用价值创造条件。

(四)建立企业形象系统,实现企业档案的文化价值

企业档案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各项活动真实可靠的原始记录。它反映了企业在其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全部活动,蕴含着企业深厚的文化底蕴,囊括了企业丰富的信息资源。企业形象是社会公众对企业及其行为产生的各种感知、看法、认识、感情的综合印象,是企业以体貌特征等图像形式表现出来的企业文化。企业档案与企业形象宣传,是企业管理文化的不同层面,它们都对企业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是企业管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企业档案与企业形象宣传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档案与企业形象宣传都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档案是企业形象宣传的前提和基础,为开展企业形象宣传提供条件;企业形象宣传内容来源于档案,档案为企业形象宣传提供了具有原始性、权威性与可靠的资料来源;企业形象宣传丰富了档案内容,增加了档案类型,为企业积累了新的信息资源。■

参考文献

企业信用档案管理范文6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信用辽宁”建设的相关工作部署,近年来,辽宁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开展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主要成效的基础上,采取以政府信用为先导、以企业信用为重点、以弘扬信用文化为支撑、以健全诚信档案管理系统为基础、以实施信用奖惩为保障的基本模式,积极推动“信用辽宁”建设。

一、全面深化政务公开

认真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公开制度,扩充公开内容,丰富公开形式,拓展公开渠道;遵循合法、及时、全面、真实、便民的原则,向社会公开药品监管部门的工作职能、内设机构及主要职责,药械监管法律、法规及规章,行政许可受理事项,药械监管政策、措施及落实情况等内容;以“政务公开日”活动为载体,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表等形式,广泛征求人民群众对药品监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维护公众特别是行政相对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二、积极推进依法行政

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对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认证审评等重点工作环节的监督;进一步修订完善《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标准》,确保行政执法的公正性;加大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力度,全面推行问责制,依法审理和处理群众举报、投诉和行政复议案件,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评议考核制度,将公务员的诚信状况作为干部任用、评先选优的重要内容,塑造行政执法部门的诚信形象。

三、广泛开展信用宣传

结合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开展“信用辽宁”建设的重要意义,普及社会信用基础知识和药品安全知识,提高公众特别是药品生产经营者对药品安全信用的认知水平。

四、组织开展药品安全诚信承诺活动

积极引导、组织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开展药品安全诚信承诺活动,就守法生产经营、保证药品质量、遵守职业道德、争创一流服务等内容向社会作出郑重承诺。同时,配合行业协会开展“诚信示范药店”评选活动,促进行业自律机制发挥作用。

五、完善诚信档案管理系统功能

对原有的“辽宁省药品行业诚信档案管理系统”进行功能升级,实现对全省药械生产经营企业信用等级的自动评定,并与全省信用信息征集平台互联互通,及时将企业的信用信息上传到全省信用信息征集平台。及时更新企业基本信息,及时录入企业不良信息记录,为进行信用等级评定提供依据。编写系统使用手册,组织对全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省、市、县三级监管人员素质的提高。

六、完善信用等级评定标准

进一步修订完善《辽宁省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信用等级评价标准》,以是否有因违反药品、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等而被处以刑事或者行政处罚作为信用等级划分的主要标准,以违法行为情节的轻重和主观过错的大小作为信用等级划分的辅助标准,将企业信用等级分为守信、基本守信、失信三个级别。信用等级评定采用动态评定的方法,被评定为失信等级的单位,在随后的一年内无违法违规行为的,调升到基本守信等级;被评定为基本守信等级的单位,在随后的一年内无违法违规行为的,调升到守信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