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新生儿的护理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危新生儿的护理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危新生儿的护理措施

高危新生儿的护理措施范文1

高危新生儿是指有可能发生危重疾病而需要特殊监护的新生儿,也包括已出现危象的新生儿[1]。由于新生儿机体发育不完善,各脏器代偿功能差,患病后病情进展迅速,并且很快转至不可逆阶段,故应加强高危新生儿的临床监护,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确保医疗安全,改善其预后和降低病死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共收治522例高危新生儿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共522例,男352例,女170例,出生体重<1 500 g 28例,1 501 g~2 500 g 224例,2 501 g~4 000 g 246 例,>4 000 g 24例。早产儿233例,足月小样儿19例,巨大儿24例。入院时有窒息114例,肺炎141例,先天性畸形18例,母患感染性疾病22例,其他62例。

1.2 并发症 本组病例中早产儿并发高胆红素血症106例,RDS 12例,颅内出血3例,肺出血3例,窒息中并发缺氧缺血性脑病(HIE)16例,高胆红素血症36例,低血糖12例。巨大儿中有4例并发低血糖。

1.3 转归 本组高危儿中无一例发生意外死亡,有4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和3例严重先天畸形儿的家长放弃治疗,有1例患感染性休克死亡,其余均治愈或病情好转出院。

2 护理

2.1 准备抢救工作 为了使新生儿得到及时抢救和护理,我科相对固定了有经验、责任心强、熟练掌握各种监护操作的护士来负责组织高危新生儿的抢救及护理工作。当班的护士在接到高危新生儿入院的通知后,立即做好抢救准备工作,如新生儿保暖箱、辐射抢救台、被服、尿布的预热、氧气及供氧设备、吸引器、心电监护仪、抢救车等,均放置固定位置,以便患儿入院后迅速及有条不紊地进行抢救。

2.2 注意保暖 高危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皮下脂肪少,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散热快,易致低体温。低体温不仅可引起硬肿症,还可造成低血糖,因此应加强保暖,保持室温在22 ℃~24 ℃,相对湿度55%~65%,早产儿应置暖箱内,按日龄和体重给予合适的中性环境温度,使其的体温维持在36.5 ℃~37.4 ℃,以减少能量消耗。体温不升者按每1 h升温1 ℃逐渐复温,复温期间每1 h测体温,稳定后每4 h测体温。随时注意箱温的变化,各项护理尽量在箱内进行,随时关好箱门,以减少箱温的波动。

2.3 监测呼吸 在高危儿中尤其是早产儿和窒息儿常有不同程度的存在通气或换气功能的障碍,而通气或换气功能的障碍,直接影响机体的氧合和新陈代谢,造成多脏器功能的损害和代谢紊乱,所以应严密监测呼吸频率、节律及血氧饱和度。对入院时已存在紫绀或呼吸呼吸困难的高危儿,应立即给予吸痰和鼻导管或头罩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根据血气分析的结果和血氧饱和度监测的情况,调整给氧的浓度,必要时给予呼吸机机械通气,同时加强呼吸道的护理,每2 h翻身、拍背、吸痰1次,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2.4 监测血糖 新生儿因血糖调节功能不成熟,体内的糖元储备不足,而耗糖相对较多,易发生低血糖。新生儿低血糖可引起永久性脑损伤[2],因此对高危儿在生后24 h内,尤其是8 h内应常规监测血糖,使血糖维持在2.2 mmol/L~6.1 mmol/L,特别是对有低血糖高危因素的新生儿更要高度重视,避免缺氧、低体温,同时要注意观察低血糖的症状,其症状常为非特异性[2],仅表现为喂养困难、嗜睡、青紫、哭声异常、呼吸暂停、惊厥等,若不仔细观察常被忽略。

2.5 合理喂养 新生儿生长发育快,新陈代谢旺盛,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应及早开奶,尽可能用母乳喂养。吸吮及吞咽反射良好者直接喂母乳,奶量从少到多,逐渐增加到每日所需热量。吸吮能力差或吞咽反射弱者,以滴管或鼻饲喂养,每次进食前均应抽吸胃内容物,如残留奶量大于前次喂养量1/3以上,则减量或暂停1次,如持续有较大残留奶则可改用静脉营养。

2.6 密切观察病情 高危新生儿病情不稳定,变化快,必须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一般情况,如对刺激的反应、哭声强弱,有无尖叫及等,察看皮肤有无紫绀、花纹、发灰或黄染以及出现的时间、程度等情况,并注意肢体有无硬肿。有呕吐者,应详细记录呕吐物的性质、量、味,察看前囟有否塌陷、皮肤弹性差等脱水表现,同时注意大小便的次数、量、性质、色、味等,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还要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如使用镇静剂后有无呼吸抑制,使用脱水剂后颅高压症状有无改善等。

2.7 做好基础护理 实行保护性隔离,医护人员在接触新生儿前后均应洗手,早产儿的衣服、被褥应高压灭菌,尿布、护脐用物等应使用一次性产品,室内采用湿式清扫,每日定时紫外线空气消毒,还要注意早产儿培养箱、抢救台的清洁与消毒。每日常规做好口腔、脐部及皮肤清洁护理,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

3 讨论

高危儿由于病因和症状不同,起病缓急不等,这就要求在观察护理上应以整体观念,连续全面监测,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干预措施,能有效地改善预后。因此要求新生儿室要有完备的抢救和监护设施,还要求护理人员要有丰富的专科知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更要有责任感和爱心,做到细心观察,精心护理,知识全面,技术过硬。

参考文献

[1] 崔焱,丁玉凤,王建华.儿科护理学 [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78.

高危新生儿的护理措施范文2

1.1一般资料

本文以我院2012~2013年新生儿病房高危药品的管理情况进行分析总结。2012年我院新生儿病房共接收患者583例,其中男243例,女340例。2013年我院新生儿病房共接收患者595例,其中男258例,女337例。对这两年期间的所有药品管理报告表进行分析总结,对这些患儿在住院治疗期间的所发生的用药不良事件进行记录汇总。对2012年我院发生的高危药品安全隐患以及发生的用药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2013年实施安全用药管理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1.2方法

1.2.1完善病区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加强对病区高危药品管理制度的建设,确保高危药品管理的科学、高效。加强对药品相关知识、法律法规的培训和学习,在对患儿进行药品使用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有序、规范的进行。护理过程中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是确保高危药品合理使用的前提和保证,一定要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严格的落实这一点。对于一些特殊的药品在储存和使用时一定要遵照相关的审批、发放、领取流程,做到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为了更好地使得各个护理人员能够清楚熟练的掌握高危药品使用的法律法规相关知识,可以在宣告栏、宣传海报中加强对高危药品相关法律法规的记录。将安全用药注意事项、药品的储存、使用方法等相关知识以宣传手册的形式分发给护理人员,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加强对新生儿科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工作。

1.2.2建立病区安全用药管理小组

为了更好地在医院落实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由科室富有经验和责任心的人员组成病区安全用药管理小组。该小组成员对病区高危药品的使用、储存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对于在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的提出并督促相关责任人及时的改正。该小组由护理部主任任组长,而药剂科主任作为副组长,在新生儿病区中选择有经验的若干名护理人员作为组员。该小组的职能主要包括对病区出现的用药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总结制定相关制度规范,对科室中高危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考核、评估,监督并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在高危药品使用过程中的落实。通过对临床实践中发现的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对药品管理方案进行不断地改进。将高危药品安全使用列入到年终考核之中,加强对科室护理人员安全用药相关知识的考核。

1.2.3加强高危药品的规范化管理

高危药品在进行储存时要引起高度的重视,确保储存的规范有序科学。对于在临床过程中经常使用到的一些药物,要放置在特定的比较容易接触到的地方。而对于平时很少使用到的药物,则可以放置在角落里。但是为了避免药品存放混乱,在进行存放时需要进行原盒保存。如果因为特殊情况使用其他的盒子进行保存,需要在盒子上贴加详细的标签进行重新标注避免误拿。对于一些高危药品而言一般都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下储存,有些药品适宜在低温下有些适合在高温有些适合在阳光下有些适合在阴凉环境下。因此要根据药品的实际上的储存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在对所有的药物进行存放时需要逐一对药品标签颜色进行细致的检测,以确保药物在保质期内标签没有缺损情况。一旦出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合适的处理。对于一些有特殊要求的高危药品要实行单柜存放,将药品放置在单独的柜子中并贴加封条。在特殊条件下经过上级部门审批之后方可使用,未经允许不得擅自使用。对于高危药品来说不同的剂量、种类、规格会对患者产生不同的反应,尤其是对于身体抵抗能力较差的新生儿对于药品的使用更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对于不同的药品要明确药品使用的剂量、给药方式以及使用规格,严格确保用药的安全合理。随着医药行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药物开始出现。在进行药品使用时很可能会对药物的使用产生混乱,对药品安全造成极大程度的影响。不同的厂家不同的时间生产而存在着多种不同的名称,再加之许多药品有通用名、学名、俗名等多种叫法,在使用的过程中很可能会给医生造成混乱。对于不同种类、同一种类药剂的名称护理人员需要熟练的掌握,在进行药品使用时确保药品的安全合理使用。

1.2.4提高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的安全用药能力

加强对护理人员安全用药的督导力度,对护理人员的安全用药情况进行考核。对于在日常护理过程中出现的用药不良情况,用药管理小组及时的指出并督促其改正。医院安排新生儿病房护理人语言进行用药安全的教育宣传讲座,提高大家对安全用药的认识程度。对高危药品的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方法、途径等知识加强培训,使得护理人员能够熟练的对高危药品进行安全合理的使用。由科室富有经验的护理人员对工作未满两年的护理人员讲解高危药品使用的注意事项,并通过具体的实例像年轻的护理人员讲解提高安全用药意识的重要意义。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处理软件,对记录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行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013年出现用药不良事件62起,其中由于高危药品使用不合理造成不良事件的有16起。2014年出现用药不良事件47起,其中由于高危药品使用不合理造成不良事件的有6起。2013年采取高危药品安全管理措施后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的下降(P<0.05)。

3结论

新生儿科所接收的患者均年龄较小、身体较为虚弱、抵抗力较差,要严格的确保用药的安全合理。尤其是对于高危药品更应该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否则会严重的影响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健康。新生儿病区多为无家属看护区,再加之儿童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在用药过程中如果出现差错很难察觉,因此用药风险相当高。本文以我院2012年和2013年高危药品安全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2013年采取高危药品安全管理措施后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的下降(P<0.05)。且2013年较2012年安全管理缺陷明显下降(P<0.05)。

4结语

高危新生儿的护理措施范文3

【关键词】 循证护理; 高危产妇; 围产期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34-0114-02

doi:10.14033/ki.cfmr.2015.34.052

高危妊娠是指各种因素对孕产妇及胎儿都会产生较高的影响,并且可能导致难产危及母婴安全,出现高危妊娠的产妇称之为高危产妇。以往对高危妊娠孕产妇的筛查、管理工作主要由产科医生完成,而对系统的护理重视程度不够。目前,越来越多的文献报道,在产科医生正确处理的基础上,通过科学高效的护理干预可使高危因素得到有效控制,最大限度降低高危因素对孕产妇、胎儿和婴儿的不良影响和保证母婴的健康和安全。而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正是一种科学高效的护理方法。EBN是护理人员将科研结果和临床护理相结合,在计划护理活动中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结果为依据,结合临床经验和产妇需求提出问题,寻找实证,用实证对产妇实施最佳的护理决策[1]。近年来,笔者通过对高危产妇围产期中实施循证护理模式,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产科门诊2012年2月-2015年2月进行检查的高危妊娠22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产妇均符合高危妊娠的诊断标准[2]。同意参加本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孕产妇均按照制定好的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n=110)和对照组(n=110)。观察组年龄20~39岁,平均(26.6±3.2)岁,高龄10例、多胎史23例、瘢痕子宫20例、胎位不正22例、妊娠高血压疾病13例、贫血12例、乙肝病毒携带者3例、多次人工流产史7例。对照组年龄21~38岁,平均(25.8±3.1)岁,高龄8例、多胎史20例、瘢痕子宫25例、胎位不正24例、妊娠高血压疾病11例、贫血14例、乙肝病毒携带者2例、多次人工流产史6例。两组产妇年龄、妊娠高危因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具体有对生命体征的观察护理,血压、血糖等指标的监测护理,以及药物护理和饮食护理。

1.2.2 观察组 采用循证护理。循证护理主要包括确立循证问题、寻找循证支持和循证应用。(1)确立循证问题。根据妊娠的高危因素提出循证问题,包括各种妊娠高危因素的发生原因、机制及临床表现,以及最佳的护理方法。(2)循证支持。首先进行中外文数据库查阅相关文献,组织专家组对检索文献的真实性和科学性进行分析;另外,通过咨询工作经验丰富的护理工作者,以她们的经验来进一步获得循证支持,从而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3)循证应用。①从确定妊娠开始登记资料,于妊娠12周内建立围产期保健手册,配合医生在孕早、中期进行高危妊娠筛查,根据不同的高危因素建立高危妊娠档案。与符合高危妊娠诊断的孕妇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孕妇的心理及期望,协助医生做好各项检查,建立信息源;②对存在高危妊娠的孕妇进行健康宣教,介绍发病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开设有关治疗护理知识讲座,通过语言、文字、图片等形式对孕妇进行治疗、保健辅导,教会自我监护方法;③针对高危孕妇存在的心理问题,与孕妇及其家庭成员沟通,了解她们的心理状态,多倾听孕妇内心的声音,及时疏导其心理障碍,必要时可请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协助进行心理辅导。尽力消除产前心理恐惧不安等不良情绪,调整产后心理状态,尽量使孕妇在围产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④产前注意观察胎心率,有效控制高血压、高血糖,对胎位不正及时处理;注意胎盘、羊水和脐带情况,避免新生儿窒息;分娩过程中,根据产妇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控,及时解决分娩中出现的问题,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促使胎儿顺利娩出;分娩后注意保持病房清洁,空气流通,定时消毒,预防产褥感染;另外,产后加强对新生儿的护理,婴儿出生后注意保暖,正确喂养。

1.3 观察指标

(1)不良情况发生率,主要包括胎位不正、子痫前期、产后出血、产后感染、早产、新生儿窒息等。(2)不良情绪评定,①焦虑自评量表(SAS),轻度焦虑:50~59分,中度焦虑:60~69分,重度焦虑:69分以上;②抑郁自评量表(SDS),轻度抑郁:53~60分,中度抑郁:61~72分,重度抑郁:72分以上。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不良情况发生情况比较

循证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胎位不正、子痫前期、产后出血、产后感染、早产、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产妇干预前后情绪状态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产妇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干预后,两组产妇SAS、SD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降低的幅度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循证护理是上世纪90年代受循证医学思想影响而产生的新型护理观念,循证护理是一种从临床实际问题出发,以已经取得的可靠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作为证据支撑,并结合护理人员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产妇的实际需求,制订的一种科学的护理方案[3]。循证护理是将护理理论与护理实践完美结合的一种护理方式,能最大限度节约医疗资源,以实际循证问题为导向,以科学理论及经验成果为依据,以产妇不同特点为出发点而制定的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从而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以及护理模式的转变,循证护理已经渗透到护理学科的各个领域和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临床上导致高危妊娠的因素非常多,较为常见的主要有年龄因素(一般指大于35岁或者小于16岁的产妇)、瘢痕子宫、贫血、传染病毒携带者、胎位不正、妊娠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病等。高危妊娠严重影响妊娠结局,并且对孕产妇和胎儿的健康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出现某些并发症而导致难产,甚至孕产妇及胎儿、新生儿死亡[4]。彭飞玲等[5]研究显示,1976例高危产妇实施循证护理作为观察组,1836例高危产妇实施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婴儿早产、子痫前期、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李彩莲,黎敏,黄月红.循证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产妇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7):239-240.

[2]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05.

[3]周秀婷.循证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19(36):4505-4507.

[4]戴晶.1168例高危妊娠管理与总结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6):19-22.

高危新生儿的护理措施范文4

方法:选取我院产科于2012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226例高危妊娠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我院产科同期收治的200例正常妊娠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分娩方式与新生儿发病率。

结果:研究组孕妇进行剖宫产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高危妊娠能引发新生儿出现各种的疾病,严重威胁新生儿的生命健康,因此采取合适的分娩方式,以提高母婴的生命质量。

关键词:新生儿 高危妊娠 剖宫产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116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087-02

高危妊娠是指妇女在妊娠期中出现的部分病理或致病因素对孕产妇、胎儿的健康造成影响的一种现象,容易导致孕产妇出现早产、难产等情况,严重威胁着母婴的生命安全。因此,需要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以保证母婴的安全。因此,我院对2012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226例高危妊娠者的临床资料,通过与正常妊娠者进行对比分析,取得不错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产科于2012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226例高危妊娠者作为研究组,年龄在22~37岁,平均年龄为(29.5±2.5)岁;孕周在29~44周,平均孕周为(36.5±3.5)周;初产妇为73例,经产妇153例;高危因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65例,妊娠合并症43例,臀位41例,有手术史者36例,双胎23例,妊高征外的妊娠并发症18例。另外选取我院产科同期收治的200例正常妊娠者作为对照组,年龄在22~38岁,平均年龄为(30.0±2.5)岁;孕周在30~45周,平均孕周为(37.5±3.5)周;初产妇为127例,经产妇73例。两组患者的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设立观察小组,每日对两组孕产妇的分娩情况及新生儿的发病情况进行观察与记录,并对比两组之间的分娩方式及新生儿发病率。

1.3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孕产妇的分娩情况。研究组孕妇进行剖宫产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2.2 比较两组新生儿的发病率。研究组新生儿的发病率(10.18%)明显高于对照组(3.0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高危妊娠是指由多种因素对母体的作用下,对母体、胎儿及新生儿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影响的一种现象,是引起早产、难产及巨大儿等现象的主要因素,严重威胁着母婴的生命安全。临床研究表明[1]:高危妊娠的形成主要受到孕妇年龄、并发症、合并症及不良环境等致病因素的影响。对于孕妇而言,随着其孕周的不断增加,而高危因素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在妊娠晚期是发生高危妊娠的最高峰阶段,因此在该阶段中,虽然孕产妇的临产时间比较短,也必须要给予产妇进行有效的产时护理与保健,并给予有效的高危监护管理,以保证母婴的安全。另外,除了原来存在的高危因素,在临床中新的高危因素也会随时产生,尤其是胎儿窘迫现象,若未能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理,容易导致出现死产现象。因此,在高危产妇分娩的过程中,无论是否出现胎儿窘迫现象,都需要儿科医师再分娩现场进行观察,一旦出现新生儿窒息,即可采用有效的措施进行抢救,以提高对新生儿的抢救成功率,从而保证母婴的安全。在本次研究中,两组共有5例新生儿出现窒息现象,在儿科医师及时、有效的抢救下,均成功存活下来。

剖宫产是目前高危妊娠临床中最为常用的一种分娩方式,该方法的安全性已获得医学界及社会的一致认可。肖梅娜[2]认为,高危妊娠是对产妇及新生儿生命健康造成危险的主要因素,而剖宫产则是高危妊娠中常见的分娩方式,安全有效,能有效保证母婴的生命安全。唐凤琼[3]通过对1150例高危妊娠者进行分析发现:在高危妊娠者中主要采用剖宫产进行分娩,剖宫产率达到77.6%,而新生儿的发病率比较高,达到9.2%,对母婴的生命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孕妇的剖宫产率为78.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00%,与唐凤琼的研究结果相符;且研究组新生儿的发病率为10.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0%,同样与唐凤琼的研究结果相符。由此可见,高危妊娠能引发新生儿出现各种的疾病,严重威胁新生儿的生命健康,因此采取合适的分娩方式,以提高母婴的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 罗小东,董晓静,彭智,等.妊娠管理对分娩方式及围生儿结局的影响[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3,29(8):629-631

[2] 肖梅娜.高危妊娠对分娩方式和新生儿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22(16):90

[3] 郑丽英,张慧鹏.688例高危妊娠孕产妇住院分娩情况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3,21(4):92-93

高危新生儿的护理措施范文5

文章编号:1003-1383(2011)06-0818-02 中图分类号:R 722.12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1.06.065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中最常见的新生儿危象,是新生儿神经发育异常和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严重窒息缺氧还可造成新生儿不可逆的脑损害[1]。实行正确、及时、有效的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是降低围生儿病死率和伤残率的关键。现将我院近两年来对新生儿窒息复苏及护理体会简述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8年1月~2010年1月经阴道分娩活产新生儿1420例,发生新生儿窒息77例,其中足月儿69例,早产儿8例;重度窒息10例,轻度窒息67例。

2.诊断标准[2] 根据新生儿评分(Apgar评分)标准,出生1 min评分4~7分者为轻度窒息,0~3分者为重度窒息;轻度窒息(亦称青紫窒息):新生儿面部及全身皮肤呈青紫色,呼吸表浅或不规则,心跳规则且有力,心率减慢,对外界刺激有反应,喉反射存在,肌张力好,四肢稍屈;重度窒息(亦称苍白窒息):新生儿皮肤苍白,口唇暗紫,无呼吸或仅有喘息样微弱呼吸,心跳不规则,心率<80次/min且弱,对外界刺激无反应,喉反射消失,肌张力松弛。

3.产前准备

(1)了解产妇情况:对高危产妇及早发现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及胎心变化,胎儿宫内窘迫者,立即给产妇持续输O2 4~7 L/min,并尽快采取措施结束分娩。

(2)复苏准备工作:①环境温度维持在28~30℃、湿度50%~60%,预热辐射保暖台: 早产儿34~36℃,足月儿32~34℃。②备齐抢救药品及物品。物品准备:呼吸气囊面罩、新生儿喉镜、气管插管全套、新生儿电动吸痰器、氧气设备、听诊器、注射器、手套等。药品准备:0.1%肾上腺素、纳洛酮、5%碳酸氢钠、0.9%NS、5%GS。③复苏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复苏技能,以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④通知麻醉师及儿科医师做好抢救准备。

4.治疗结果 经抢救77例窒息新生儿中,72例治愈出院,3例转上级医院治疗,2例放弃治疗。

复苏及护理配合

1.快速评估 新生儿娩出后立即在数秒内根据4项指标进行快速评估:①是否足月儿。②羊水是否清。③是否有呼吸或哭声。④肌张力是否正常。如4项均为“是”,则对新生儿进行常规处理即可。如任何1项为“否”,则进行初步复苏。

2.初步复苏 ①保暖:断脐后将新生儿置于辐射保暖台上,并立即擦干体表血迹及羊水,减少散热。②摆好、吸净黏液:保持头部轻度仰伸,即取“鼻吸位”,使咽部、喉、气管位于一条直线上,吸净口鼻内黏液,保持气道通畅。通畅的气道是新生儿复苏的首要措施。③触觉刺激:轻弹足底1~2次,或沿长轴快速摩擦腰部皮肤1~2次促使呼吸出现,并注意观察心跳、呼吸和皮肤颜色。

3.复苏方法 采用国际公认的新生儿窒息复苏ABCDE方案[3]。A(airway)清理呼吸道:在胎儿娩肩前助产者用手将新生儿的口咽、鼻中的分泌物挤出。娩出后,用新生儿电动吸痰器接吸痰管先口咽后鼻腔清理分泌物,吸引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导致喉痉挛和心动过缓。如羊水粪染应及时气管插管。B(breathing)建立有效呼吸:呼吸道通畅后,经刺激仍无自主呼吸,或心率<100次/min,则需进行正压人工呼吸,频率40~60次/min。C(circulation)维持正常循环:正压人工呼吸30秒后,心率<60次/min,在正压人工呼吸的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按压部位为胸骨下1/3(双连线与胸骨交界处),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为3∶1。D(drug)药物治疗: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30秒后,心率<60次/min,在继续做胸外按压和正压工人呼吸的同时使用药物。①心脏兴奋剂:1∶10000肾上腺素按0.1~0.3 ml/kg计算,脐静脉或气管内注入,必要时3~5 min重复一次。②纠正酸中毒:5%碳酸氢钠3~5 ml/kg加等量5%GS缓慢静脉推注,时间不少于5 min。③呼吸兴奋剂:如窒息儿的母亲产前4小时用过麻醉剂或镇静剂,可给予纳络酮,剂量为0.01~0.03 ml/kg,脐静脉、气管内或肌肉注射均可。E(evaluation)评估:评估应该贯穿整个复苏过程,每操作完一个步骤都要对患儿进行评估(包括呼吸、心率、皮肤颜色),然后决定是否要进入下一个复苏步骤。

4.复苏后护理

(1)复苏后监护:将患儿头偏向一侧,随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严密观察患儿的体温、心率、呼吸、皮肤颜色及瞳孔等变化,记录首次排尿及尿量。

(2)保暖:室内温度控制在24~26℃,根据情况使用温箱或保温物品,使患儿体温处于36.5℃左右,减少耗氧量。保暖过程中注意观察,防止烫伤。

(3)合理喂养:尽量以母乳喂养,由少到多。重度窒息恢复欠佳者,适当延迟开奶时间,防止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再次引起窒息,必要时鼻饲或静脉补充营养。

体 会

新生儿窒息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为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我院采取了有效的措施:①做好产前保健,加强对高危孕产妇管理;②加强产时监护,预防并及时处理胎儿宫内窘迫和难产;③提高助产技术及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④新生儿发生窒息时,医务人员应紧密配合、明确分工、有条不紊的各施其责,才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韩玉昆,乐 杰,武盈玉.现代母婴医疗保健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231.

[2]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9.

高危新生儿的护理措施范文6

【关键词】 基层医院; 早产儿; 窒息; 高危因素; 干预

The Multicenter Study of Premature Choking Related Risk Factors and Early Intervention in the City Basic-Level Hospitals/ZHU Xiao-lian,ZHANG Wei-ling,ZHANG Li-juan.//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13(08):079-082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emature choking related risk factors and early intervention measures in the city basic-level hospitals.Method: 2154 cases of ≥28 weeks neonatal birth were collected from shenzhen city district, township and village community basic-level hospitals, 210 cases of premature infants, 1944 cases of full-term newborns, premature babies suffocation related high risk factors were analyzed by single factor analysis and multi-factor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early intervention measures were targeted drawed up.Result: The incidence of preterm infants asphyxia 12.86%, full-term newborn asphyxia rate was 1.80%, it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Key words】 Basic-level hospitals; Premature infants; Asphyxia; Risk factors; Interven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Shenzhen Baoan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Shenzhen 5181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08.022

早产儿窒息发生率呈逐渐增高的倾向,新生儿窒息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早产儿死亡与致残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家庭与社会负担与伤害[1]。随着深圳市经济的发展,人们注重优生优育,如何降低早产儿窒息风险,提高早产儿存活率已经成为医务工作者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2]。本研究通过分析本市基层医院早产儿窒息相关高危因素及早期干预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通过建立深圳市2015年4月

1日-2016年3月31日新生儿数据库,收集深圳市市区级、乡镇社区等基层医院出生的≥28周新生儿2154例,其中早产儿210例,足月新生儿1944例。

1.2 诊断、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诊断标准 参照《妇产科学》第7版教材关于早产、Apgar评分的定义标准与窒息的诊断标准[3],(1)早产:妊娠28~37周(196~258 d)分娩的活产婴儿;(2)Apgar评分:评估内容包括皮肤颜色(全身紫色:0分;手足末梢青紫色,

1分;全身粉红色:2分);心率(听不到心音:

0分;≤100次/min:1分;>100次/min:2分);呼吸(无呼吸:0分;呼吸节律不齐:1分;呼吸规律:2分);肌张力(肌张力松弛:0分;肌张力亢进或低下:1分;肌张力正常:2分);反射(弹足底或其他刺激时无任何反应:0分;弹足底或其他刺激时低声抽泣或皱眉:1分;弹足底或其他刺激时大声啼哭:2分)。(3)窒息:具有产前高危因素,Apgar评分≤7分,合并呼吸抑制,脐动脉血pH

>7分、出生后5 min Apgar评分>7分但出生后10 min Apgar评分

1.2.2 纳入标准 深圳市市区级、乡镇社区等基层医院出生的新生儿。

1.2.3 排除标准 家属放弃的极低出生胎龄(

1.3 调查方法 (1)制定新生儿出生信息调查表:充分学习、分析早产儿窒息的相关文献资料,选取早产儿窒息相关高危因素纳入新生儿出生出生信息调查表中,调查表内容包括:新生儿一般资料(住院号、性别、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出生日期、入院日期、出院日期、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监护人联系方式)、围产期资料(孕母年龄、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分娩前孕产检次数、孕期继续工作、胎膜早破、胎膜早破、宫内感染、下生殖道感染、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近两次妊娠间隔、盆腔手术史)、临床症状、治疗转归、随访与最终诊断等信息。(2)早产儿窒息资料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多胎、胎儿宫内窘迫、难产、子宫收缩异常、出生1、5、10 min Apgar评分、头颅CT、窒息抢救(气管插管、抢救药物、氧疗)、合并症与转归等。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早产儿相关高危因素分析 性别(男)、孕母年龄≥35岁、孕前BMI≤23 kg/m2、产检次数≤4次、孕期继续工作、合并胎膜早破、宫内感染、下生殖道感染、近两次妊娠间隔

2.2 早产儿窒息相关高危因素分析 早产儿窒息发生率为12.86%(27/210),足月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1.80%(35/194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82.88,P

3 讨论

早产儿是指出生胎龄

本研究结果显示,早产儿窒息发生率显著高于足月新生儿,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相一致。早产儿窒息发生风险较高的原因主要为:(1)早产儿皮肤较薄,机体贮存糖原与脂肪组织较足月新生儿少,容易导致脂肪糖原组织耗尽,出现低血糖风险,因此,出生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新生儿窒息风险越高[8]。(2)早产儿肺组织发育不完全,缺乏足够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容易导致肺通气与肺换气功能异常,容易收到正压人工呼吸的损害,增加新生儿窒息风险[9]。(3)早产儿神经系统与肌肉组织发育不完全,缺乏呼吸系统驱动支配功能,增加新生儿窒息风险[10]。因此,早期降低早产相关高危因素在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风险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男)、孕母年龄≥35岁、孕前BMI≤23kg/m2、产检次数≤4次、孕期继续工作、合并胎膜早破、宫内感染、下生殖道感染、近两次妊娠间隔

综上所述,早产儿较足月新生儿窒息发生风险显著增加,制定早期干预措施以降低早产儿及其早产儿窒息相关高危因素有助于降低早产儿窒息发生风险及其改善窒息早产儿的疾病转归。

参考文献

[1]刘葵.血清CRP及脐动脉血气对早产儿窒息的诊断意义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2):162.

[2]邢子君,周宁,梁燕清.脐血血气分析和乳酸测定对早产儿窒息的诊断意义[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5,24(4):101.

[3]姜凯,谢琼,于凤琴.围产期缺氧早产儿心功能变化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的关系[J].贵州医药,2015,39(4):304-305.

[4]吴云霞.早产儿肌酸激酶同工酶影响因素及果糖干预效果临床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4,43(23):2800-2801.

[5]于雁玲,盖建芳,冀.早期应用小儿氨基酸对窒息早产儿宫外生长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14(11):1580-1582.

[6]杜薇,徐斌,王海丽,等.窒息儿早产儿血浆脑利钠肽右室 Tei指数与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相关性研究[J].河北医学,2014,20(12):2004-2006.

[7]胡媛,杜薇,白显树,等.早产儿和窒息儿肺动脉高压时肺静脉血流频谱的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3(23):1952-1954.

[8]李晋辉.早产儿产房复苏用氧的相关问题[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4,10(6):100-103.

[9]方承蕙.早产儿窒息性脑瘫的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1):157.

[10]张红霞.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15,29(30):5181-5182.

[11]石增晔.围生期高危因素与新生儿窒息关系的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4):52-53.

[12]曾丽萍,梁秋红,何苑苑.围生期高危因素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分析[J].医学综述,2015,21(12):2271-2273.

[13]鲍丽娟,胡丽娅,缪小红.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管理[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8):38-40.

[14]庞正钰,杨妹,孙艳萍,等.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5,39(7):795-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