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基础课程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工基础课程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工基础课程总结

电工基础课程总结范文1

分析高职院校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特点,结合高职教育的目标以及个人从教以来的教学经验,进行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在教学设置、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上不断的改革创新,提出模块化教学、演示化教学、理论与实训一体化教学等方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相关基础知识,在践行教学改革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高职院校;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改革

0引言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是高职电类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所授课程中学生最难掌握的课程之一[1]。加之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工电子技术显得尤为关键。因此,如何进行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改革,培养学生更好地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相关基础知识,为学生从事相关工作奠定行业基础,是高职院校和教师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根据电工电子基础课程的特点,结合高职教育的目标,同时总结个人从教以来的教学经验,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就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做出思考与探索。

1高职院校中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存在的困难

1.1课程内容多,讲完和讲透难以兼顾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包含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其中电子技术基础又包含数电和模电部分。在职业院校机械类等工科非电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因各专业的侧重性以及必要性,往往将电工技术基础和电子技术基础合并为一门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一般为72课时。但因电工电子知识在各行各业的渗透较深,72课时内要将整个课程的内容讲完的同时又能够讲得透彻,较难达到。

1.2学生基础较差,学生学习兴趣欠缺

由于我国现阶段高等院校的录取形式仍以应试教育选拔为主,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学习成绩相对较差,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素质,包括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等等[2]。在教学中发现,课程开始时,大多数学生听课非常认真投入,但随着内容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学生逐渐开始听不懂,学习兴趣渐渐丧失,最后索性放弃。

1.3理论与实训分开教学,教学效果不明显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实训教学课程的设置与实施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目的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应用,从而掌握相关专业的操作技能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大部分高职院校因为师资配备、教学设计、课程安排等多方面原因,同一门课程的理论与实训往往分开教学,甚至会出现实训超前理论课程的情况,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理论与实训未能相得益彰,教学效果不明显。

2高职院校中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学的探索

2.1模块化教学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内容繁多,面对课时有限、学生自学能力稍欠缺的情况,采取模块化教学,在将此课程划分为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两大部分的基础上,再分别进行细分至不同的模块,针对不同的专业对各模块的内容分配不同的学时,这样可以将本专业相关的电工电子知识讲解透彻,达到教学目的。例如,对于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在制定该课程教学进度计划时,考虑到机械专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训对象或者工作对象就是机床,而机床是由电动机拖动的,因此,电工技术部分关于异步电动机的控制这个章节就应该作为一个重点模块予以讲解。

2.2演示化教学

面对学生听课兴趣欠缺的现状,传统的说教式的教学方法更加不能吸引学生。观察发现,电工电子技术很多知识都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当在课程中引入生活中的应用时学生相对比较感兴趣。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借用实物,一边演示一边讲解,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达到了灌输理论的效果。例如,讲授二极管的特性时,可借用数字万用表欧姆档,现场测量,分别根据阻值大小的区别来说明二极管的偏置情况,由此进一步讲解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2.3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

基于高职教育的特点,高职教学设计中实训课所占比例比普通高校要大很多。通常重要课程都有安排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课时丰富利于巩固,但存在的理论与实训脱节的问题也较明显。因此,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将理论课程安排在实训课程之前,且尽量安排在同一个学期。当然,如能做到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即在教授某部分理论后有相应的实训模块,用实践验证理论,对于加深理解、巩固提高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3结论

如何提高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学以致用,是任课教师需要共同思考与探索的问题。现如今在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改革的形式下,只有通过不断的思考与探索,在教学设置、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上不断的改革创新,不断地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才能达到人才培养目标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覃银红 单位: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屈文斌.高职院校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研究[J].船舶职业教育,2014,06:17-19.

[2]吴运水.职业院校电工电子实训教学问题初探[J].电子世界,2016,03:29-31.

[3]韦胜东.基于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06:270-271.

电工基础课程总结范文2

关键词:技校 电工基础课 教学改革 抽象枯燥 直观化

技校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打破旧的教学观念,改革创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把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直观化是对技校电工基础实施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培养成合格的技术工人才是改革的目的。

一、电工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弊端

电工基础课是电工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这门课程的理论性很强,而且相对来说有些抽象。对于刚刚接触电工理论的中技学生而言,如何将难懂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知识讲得通俗易懂,激发学生的兴趣,一直是教师颇费脑筋的问题。

现在,电工基础课程有些概念过于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万事开头难,只有头开好了,学生觉得好学、好玩,才会慢慢喜欢这门课程,故课本上有些概念没必要说得那么专业。毕竟,中技学生主要是以实习为主不是搞研究,对于理论课的内容,只要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把它消化吸收就可以了。

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几种设想

笔者以第一章《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定律》内容谈谈教学改革问题。

1.关于§1-2电流

电流这个概念,课本上是这样说的,“电荷的定向流动称为电流”。课本上的这一定义毫无问题,但是,电荷是微观的东西,说一根导线通电有电荷定向流动形成电流,肉眼是看不见的。如何使抽象的电荷形象化,加深学生对电流概念的理解呢?我们通过实际电工教学摸索,认为这一章中的多数概念用水来做比喻很恰当,能让学生比较容易地接受电流概念。当然,虽然以水为例讲解电的概念,在道理上有相通的地方,但本质上不同,这一点还应该向学生说明。教师可以对学生解释说:水流的形成是水(分子)的定向流动,同理,电流的形成是电荷的定向流动,这样,用水做对比,学生马上就明白了。之后,趁热打铁,再用水流方向来对电流方向进行类推,也就不难了。再有,电流大小,课本上是这样定义的“一定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的多少”。对于“一定时间”和“导体横截面”学生都能理解,因为不抽象,但对于“电荷量”即电量的理解,有点费劲。电量,顾名思义,电荷的数量,但是,它看不见,1库仑电量怎样理解呢?若以水流大小为例,单位时间内通过水管横截面的水量叫水流大小或水流强度。这里,水管比喻为导体,水量比喻为电量,则这样之后,也能加深对电流大小的理解。

2.关于§1-3电压与电位

“电压”的概念,课本上是这样说的,“电场力把单位正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动到b点所做的功称为两点间的电压”。我们觉得,没必要这样去对学生讲,只需这样去讲,“水压是对水(分子)的压力,而电压是对电荷的压力”就可以了。

对于“电位”概念的理解,课本是这样说的,“如果在电路中任选一点为参考点,那么电路中某点的电位就是该点到参考点之间的电压”。电位这个概念比电压更难理解。 我们仍然以水位为例,通过以水位参考点的不同,某点水位高度值也发生变化,让学生理解电位的概念。比如,若以地面为参考点,a点水位为5米,b点水位为2米,若以地面以上5米为参考点,则a点水位为0米,b点水位为-3米;若以地面以下5米为参考点,则a点水位为10米,b点水位为7米。在这里,由于水位参考点选取的不同,各点水位值也发生了变化,并且有正水位、零水位、负水位。然后向学生说明,电位的概念和水位有相似之处,在电路中,由于参考点选取的不同,各点电位值也发生变化,并且有正电位、零电位、负电位,这样对比,使学生形象地明白了电位的概念。继续趁热打铁,不管水位的参考点如何变化,任意两点比如a、b之间的水位的压力差值是不变的,总是3米,因为参考点是人为选定的,显然参考点不能影响水位的压力差值,进而也形象地说明了电压与电位差的关系即任意两点电(水)压等于两点之间的电(水)位差。

3.关于§1-4电动势

“电动势”,课本上是这样说的,“在电源内部,电源力将单位正电荷从电源负极移动到正极所做的功叫做电源的电动势”。我们是这样给学生解释的,水在自然压力即重力下,由高水位处流向低水位,若想由低水位处流向高水位,必须借助于外力。同理,正电荷在电压的作用下,由高电位流向低电位,若想由低电位流向高电位,必须借助于外力即电源力才能实现,即“电荷”在电源力作用下有从高电位运“动”到低电位的趋“势”简称电动势。这样,学生也好理解一些。

4.关于§1-6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内容如下:对于不含电源电路,当在电阻两端加上电压时,电阻中就有电流流过,流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对于该定律,我们可采用的启发式和对比式方法教学。水流是由于水(分子)的定向流动,那么,为什么水要定向流动,因为受到了压力才定向流动;那么,为什么必须施加压力才能让水定向流动呢,因为水受到了阻力;(最后总结)显然水流大小与水压成正比,而与水受到的阻力成反比。对比,则电流是由于电荷的定向流动,那么,为什么电荷要定向流动,因为受到了压力即电压才定向流动;那么,为什么必须施加电压才能让电荷定向流动呢,因为电荷受到了阻力即电阻;最后总结,显然电流大小与电压成正比,而与电荷受到的阻力即电阻成反比,这就是欧姆定律。这样,一步一步地把欧姆定律明白地讲了出来,学生也很容易接受,之后,再理论联系实际,马上再通过一个实验来验证欧姆定律,最终使学生深入地理解这个重要定律。

5.关于§1-8电功与电功率

关于电功的概念,我们不用采取课本上的推导讲解,可以采取拟人化,即将电荷比喻为人。我们知道,人干活,显然人多,力气大,时间长,干的活多,不妨理解为做功;同理,电荷干活的时候,在电压(力)作用下,电荷运动干活做功,显然电压力(U)越大,电荷越多即I,时间t越长,电荷干活做功越多,从而推出电功W的定义电功多少与电压U、电流I、时间t成正比,即W=UIt。再通过欧姆定律推出W=I2Rt=(U2/R)t,电功概念理解之后,电功率就好理解了,由于人干活的效率与时间成反比。同理,电功率就是电荷干活的效率,故也应与时间成反比,则电功率P=UI=I2R=U2/R。

电工基础课程总结范文3

关键词: 电工;基础;教学;启发;比较;探究

《电工基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它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电工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相关专业课程以及今后的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同时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分析后续专业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电工基础课是非常重要的。

一、电工基础教学现有的缺陷

(1)学生底子差,有厌学情绪。现阶段的职业类学校的电工基础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中职学生一般都是学习基础较差,知识缺漏多,学习上懒散马虎,作业抄袭比较严重,心理上自卑,缺乏上进心,再加上电工基础这门课程需要有良好的物理知识和数学知识作为基础,这对中职学生来说有点难度。再如该课程理论性强、概念多,某些电学磁学问题抽象难懂,理解掌握起来较难,学生在没有基础的情况下,对该课程就产生了畏难情绪。如果教学方法不当,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和信心。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学生的实际能力,强调学习的过程,激发学习的兴趣,做出分层次的有针对性的要求。

(2)理论课程多,实践机会少。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对于现在中职生来说,他们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理论基础水平较薄弱,面对复杂且枯燥的理论推导以及难记的公式,学生往往缺乏学习的热情。而现在的中等专业学校普遍存在着理论课多而实践课少,这样就导致实践和课堂理论脱节,这些对实践实习环节的不重视,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填鸭式”传统教学方法缺陷很大。目前,在大部分职校教学中,教师一般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填鸭式”教学方法,把老师和书本的思想灌输给了学生,毫无创造性可言。通过多年的这种以老师为主体,而忽视了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缺陷。如果在电工基础课中仍采用“填鸭式”教学,就会造成学生学习无兴趣,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更不利于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电工基础教学的几点心得

(1)运用启发教学,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教学就是在教师的引导、激励、启发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自己寻找正确答案,自觉掌握电工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职业教育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更应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教学,强调发现知识的过程,强调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例如,在讲解基尔霍夫回路电压定律的内容时,教师要启发学生用前面学过的电路中各点电位的计算步骤自己推导出结果。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独立应变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2)运用比较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比较教学,就是通过前后、左右、上下的知识进行比较的教学、练习,寻找知识异同的教学方法。通过对比组合,学生也能够听清看得明,有利于多元解读,多角度思考,激发讨论,学生就更能理解和掌握,更能区分异同。例如,电阻、电感、电容教学中,学生往往对电阻比较容易理解,而对电容电感的性质难以掌握,可以充分运用比较教学法,让学生发现其中的类比性。电阻的公式为R=U/I,电感为L=Ψ/I,电容为C=Q/U,U、L、C都是外部因素,通过实验得到了R、L、C的公式,这三个公式具有很好的类比性。而R、L、C都是反映其本身的特性,而不随外界的电流或电压的改变而改变,由此推出三个与其本身性质有关的公式,学生通过比较就容易接受和理解了,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优化了学习效果,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运用问题探究教学,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创新能力。问题探究教学是学生在电工基础教学课堂上,在教师巧妙创设的问题情景中,选取某个问题作为突破点,通过质疑、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分析研讨,解决问题;表达与交流等探究学习活动,获得知识,掌握程序与方法的学习活动。是提高学生科学学习的有效方法。运用问题探究式教学,可以淡化教师自我权威中心意识,营造师生平等民主的氛围,可以有效的进行师生互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其潜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教师应尽可能地把教学过程变为不断提出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例如,在电工基础课“电容器的串联”教学中,关于电容器串联起来使用是否安全这一问题,我让同学们自己看例1例2,看后自己归纳、分析总结。同学们对此非常有兴趣,同时也产生了疑难,有一位同学提出:例1中三个电容额定电压加起来大于串联所加的直流电压时,就可以安全使用。而例2中两个电容额定电压加起来也大于串联所加的直流电压,为什么就不能安全使用呢?这时我提出问题,让学生继续思考,在思考中获得方法,在实践中获得答案。学生不断地思考,教师关键性地点明问题。这种在教学中实现的互动,为学生的主动思维、开阔眼见、产生联想创造了良好的空间。大多数学生顺利完成了学习任务,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4)运用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职业教育的宗旨就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应用型”人才,尤其是对于电子电工专业。合理安排实验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电工基础课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更应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例如,在讲“电路的基本组成”这部分内容时,可以通过实验课完成,两人一组,每组发一副电池、一个开关和一只白炽灯和电线若干,让学生按图连线,合上开关,灯泡发光,从而总结出电路以及电路是由哪些部件构成的。就这样,同学们在实验中学,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了理论知识,并且对所学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对电工基础这门课产生了浓厚兴趣。

教育担负着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我要在电工基础教学中,结合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特点和中职生学生自身的特点,寻找合适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总之,在新时期教育工作中,我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努力为社会培养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实用人才。

参考文献:

[1]续梅. 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

电工基础课程总结范文4

电子教学;信息文化;课程;实践

【中图分类号】C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2-0165-02

无线通信产业是技术驱动的高科技产业,技术的变革能够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产业的基本面貌。要培养出适应产业需求的信息人才,就必须在人才培养的模式上不断创新。电工电子和信息文化基础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对后续的专业人才培养有决定性影响。在新形式下,本课程的建设与实践就必须与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融合,通过对课程各个构成要素的改革,使课程能够贴近技术的演进与变革、贴近产业的现状和趋势。

1电子教育与信息文化课程建设

电工电子与信息文化基础课程是一门较新的课程,相比其它较早的基础课程,本课程既要突出基础理论,也要结合现有技术的发展,突出与新技术的关联性。因此,本课程体系的要素要结合新技术的现状与趋势,调整授课重点,避免面面俱到而不落实处,做到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对此,根据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的特点,加大教材重组与完善的力度,方能切实提高教学效率。例如,模拟电路被数字电路取代是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的趋势,在教材建设中,对于模拟电路的教学可以重点关注基本原理和物理概念,不做复杂的理论推导,以优化课程各内容的比例。对于本课程的课件,不仅要保障课程的生动性,更要结合这门课程所关联的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特征,把新技术的本质内容通过课程的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示给学生,加深学生的理解。使教学方法的充实与完善。众所周知,电工电子与信息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涉及的基本原理、概念较多,内容非常抽象,比较枯燥和晦涩。因此,教学方法的充实和完善非常重要,需要结合目前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的特点、相关产业的现状与趋势,结合案例,对学生进行启发式、讨论式地讲解,让具体而抽象的教学内容落到实处,便于学生理解。教学中,可以把本课程所涉及的基本原理、概念纳入案例场景,通过案例讨论或者研讨来对学生进行教学。例如电路中的锁相环技术在各类无线通信系统中都有应用,但如何应用,共性和差异在哪里,都可以结合案例分析。从而引导和启发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通过构建具体仿真平台,完成该技术的实现方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建框架,学概念,打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应该先给学生分析清楚本学科的特点,要学哪些内容,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有一个大的方向作为指引,学习的目的更加的明确。然而事实却是相反的,好多教师在新学期开始,就一股脑的开始讲授新课,至于为什么要学这门课,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知道什么,这门课究竟是讲什么的,好多学生都是不清楚的。所以开始上课的时候,没有必要第一堂课就开始讲课,教师可以利用一堂课或者更多的时间,把所要学习的知识给学生一个大的框架,就像盖楼一样,先把建设大楼所需的图纸,材料,资金等必须物品准备好,这样盖起楼来,就可以得心应手。就像学生学习电工电子技术,教师可以细致的把这门课程先分为电工技术部分和电子技术部分。电工部分我们可以分为电工基础,电路分析,安全用电;电子技术部分可以分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新型电子技术部分。每个大的框架,结合具体生活的例子在给学生仔细剖析,使学生一开始就对电工电子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给学生一个整体的框架,要学生知道我们要学什么,需要从哪些方面下手,怎么样去学,怎么样才能学好,以消除学生在高中时期对物理的恐惧心理,更好的投入到电工电子技术知识的学习,认识到我们学习的知识很实用。

3重实验,多实训,勤练习

电工基础课程总结范文5

关键词:《电工基础》教学;兴趣;运用多媒体;情境设疑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1-0286-01

1.明确学习目的,引起兴趣

电工基础是电类和机电类专业的入门课程,是学好电类及机械类专业课的基础。对于技工学校学生来讲,《电工基础》这门课程是一门全新的课程,这门课程相比于高中物理中的点穴内容还要复杂、深奥。所以,在《电工基础》部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学习的目的,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兴致勃勃、充满激情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2.充分利用实物及多媒体技术, 进行直观教学

《电工基础》是一门抽象的专业基础课,虽然同学们学习的劲头很足但因为其内容大多为空洞的理论知识,如果只用满堂灌的方式去讲授,学生很难接受。但这个阶段的学生好奇心都很强。根据这个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意利用实物、多媒体等方式进行直观教学,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对课程的理解。例如,在讲授《电工基础》电阻器一节时就把不同材料不同形状结构的电阻器分发给学生让他们观察、研究、分析其特征,并结合着这些实体元件上的不同颜色,让学生记住了电阻器阻值表示的一种重要方法-- 色环标志法。随着教学条件的改进多媒体技术也被我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很多抽象的理论知识如磁场、三相交流电路等等较难的问题经过动画、视频、立体图形等多媒体技术多角度讲解就变得直观、简单了。实践证明这种直观教学法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3.精心设疑,诱发兴趣

思源于疑,学有疑才有思。学贵知疑,学习有疑问,才能产生浓厚的兴趣。有趣味的设疑,会使学生对学习《电工基础》产生兴趣,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高质量的设问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引起学生的注意。

4.把握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 多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

4.1 在导入新课时力争生动有趣引人入胜。一堂课若有一个好的开头会把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起来,紧紧跟着老师的思路认真听讲下去。所以,我非常注意这一环节的安排。导入新课的过程是把新课与旧课相衔接的过程。我常采用情景教学或复习提问的方法,根据新的教学内容要求,通过设置情景或以设问、反问等等形式对不同层次的同学进行提问,并将提出的问题与新讲内容巧妙衔接,使学生带着求知的热情与好奇投入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去。在肯定其答案的基础上,根据教学要求再对每个问题进行讲解、分析,最终得出圆满的结论从而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4.2 组织好每个教学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对一些重点内容和关键性的问题,在授课过程都会利用多种方法进行详细讲解,对于重点问题反复强调即兴提问,从而促使学生认真听讲主动思考。对于简单的问题,则尽可能先让学生自主学习或者分组讨论,然后再师生一起总结,完成本次教学的目标。这种方法锻炼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相互协同作战的能力。

另外,在一堂课上有时还会把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使教学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易学易懂,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掌握技能。

5.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兴趣

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把学生带入引人人胜的境界中。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喜新厌旧、厌呆倦板的心理,在教学"原则不变、方法常新"的思想指导下,灵活使用多种方法,使学生常有新鲜感,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创设教学情境,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电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要想掌握它的特性,全靠书上的介绍和自己的想象,确实难以理解。在学习电流、电压、电位、电阻、电容这些基本概念时,学生也难理解,这些基本概念掌握不好,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而且也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水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它既看得见,也摸得着,人们每天都离不开水,所以对它的物理性质很了解。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把电比喻成水,则电流相当于水流,电压相当于水压,电位相当于水位,电阻相当于水流中的障碍物,电路相当于水路,电容相当于盛水的容器,这样就很容易理解。

6.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在电工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缺乏趣味性,学起来枯燥,教起来干瘪。对这些内容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悬念,使学生产生一种探求问题奥妙所在的神秘感,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时,可以先结合磁极间相互作用的原理,向学生介绍上海磁悬浮列车的建成情况,并把它的快速性、安全性作简单的介绍。当学生听完介绍后,对磁悬浮列车很感兴趣,就会不断提出问题。然后可以一起探讨悬浮列车的安全性是如何得到科学保障的,这样就使枯燥的知识变得趣味横生了。用这种设置悬念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把探究内容由书本知识向社会事件延伸,并把探究活动由外在兴趣转化为学生的内动力。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教学准备阶段,要根据本节内容的特点和前后内容的联系,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既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形成学习动机,又要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把握好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增强能力,从而提高《电工基础》课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徐卫. 多媒体技术在《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4:70-73.

[2] 钱来富. 浅析《电工基础》学习兴趣的培养[J]. 才智,2013,22:79-80.

[3] 程雪菲. 浅谈电工基础一体化教学方法[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9:132.

[4] 金江. 浅谈《电工基础》教学[J]. 现代企业教育,2013,12:105.

电工基础课程总结范文6

关键词:中职;电工;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李大林(1963-),男,山东济南人,山东电力学校电力系,高级讲师。(山东 泰安 271000)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0-0059-02

山东电力学校有辉煌的办学历史,为山东电力乃至全国电力行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恢复高考后学校为统招中专生,学生综合素质高,成绩优秀,工作能力强。2000年后,受国家高校扩招影响,生源质量逐年下降,尤其学校实行自主招生后,生源的质量更没法保证。针对不断下降的学生情况,对学校的教学要求更高,传统的、过去一贯使用的教学方法现在行不通。为适应变化了的教学主体,让这些基础差又厌学的学生能够掌握最基本知识、基本技能,降低理论知识的难度和深度,本着够用的原则,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工作。为此,我们在近几年电工教学中采取了几项措施,取得了不错效果。

一、根据学生特点,抓好预备知识学习

学校实行自主招生后,对于成绩特别差的同学,学校不放弃,录取为预科班学生,学校组织老师为这部分学生补习文化课。电工教研组承担了预科班物理课的补习,在制订物理课的补习计划时,针对性很强,对于电工课中及其他专业基础课需要部分,如力学、电学部分重点讲解,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真正做到基础课为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服务,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良好基础。在电工课交流电部分授课过程中,发现学生数学知识(如三角函数和复数知识)欠缺,在授课时对三角函数和复数部分内容专门复习,重点补习电工题目需要部分,对电工学习克服了为难和恐惧心理,再做电工题时会得心应手,满足了电工解题时所需数学知识,以够用、会用为原则。经过几年的实践教学证明,通过预科班物理课的补习,对于学好电工基础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二、改革《电工基础》教材,适应教学需要

根据变化了的学生情况,我们对使用的电工教材作了相应调整,并取得了理想效果。在生源较好的八九十年代,电工基础选用的是南京电力学校张洪让教授主编的《电工基础》,该书知识讲授系统、完整、逻辑性强,课后习题量大,覆盖面广,难度中等偏难,对于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及水平提高有很大帮助。该教材能适宜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需要,使用效果良好,对学生能力的提高帮助大。90年代末期,全国电力学校实行教学改革,删减了物理课程,电工基础课课时数减少,原来三个学期的电工基础和电工测量压缩为一个学期“电工基础及测量”。结合改革及学生实际情况,我们在电工基础教学中选用武汉电力学校周南星教授主编的《电工基础及测量》,该书较适合成人中专或函授教材。作者编写内容浅显易懂,较易自学,课后习题的难度大大降低,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及成人中专较适宜。2006年教研组根据多年教学实践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生产一线实际情况编写了《电工测量》教材,经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投入使用。由于学制缩短,学时减少,生源质量下降,原电工教材已不适应教学需要,影响教学效果。近几年,我们根据需要选用了陶健主编的《实用电工基础与测量》。该教材为中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该书采用项目式教学模式,理论知识的阐述与技术训练并重,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要求,强调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更适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在教材使用中,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精选内容,降低难度

由于学制缩短,学时减少,电工基础内容多、范围广、难度大,我们注重教材对培养目标的适应,即培养应用型中等专业人才。应该使学生会用电和磁的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分析处理电气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重点突出理论和方法的应用。对于教材中的非基本内容简单介绍或删除。譬如,直流电路中复杂电路分析、节点电压法、网孔法分析计算电路;正弦交流电路中,凡涉及用复数、相量分析的计算电路,磁路中有关磁路的计算等偏难内容予以删除。

2.简化理论、公式推证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对理论学习不应要求过高、过深,对有些需要推证才能理解接受的,方法要力求简明。例如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的推证可避开证明推导过程,直接给出定理内容,举例说明如何应用,总结出定理的应用步骤,重点学会使用公式,求解一般的电路问题。再譬如,三相交流电路中线、相电压的相量关系不必用相量图进行推导计算,给出结论,再进行适量的练习,能得到较好效果。教材中例题、课后练习题同样降低难度,在例题中突出其对理论应用上的作用,在习题中突出其对理论巩固和复习作用,课后习题形式多样,增设填空、判断、选择题等题型,对所学理论起到复习、巩固作用。

三、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过去那种一只粉笔上课、一本书教几年的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需要,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电工基础及电工测量”课与“电工与电子”是电力类中职学校强电专业和非强电专业的主要基础课。该课程对学生的数学、物理基础要求较高,而现在学生基础较差,按常规教学很难取得理想效果,就会影响学好这门课的信心,势必引起恶性循环,达不到这门课的教学效果。为此我们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

1.加强直观教学,提高学习效果

现代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手段各有利弊。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发挥各自优势,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电工测量教学中,各种电工仪表结构较复杂,学生学习感到比较抽象、难以理解,仅凭课堂讲解难以达到理想效果,教师利用实验室淘汰的废旧仪表进行解剖,上课时带着实际仪表进行演示讲解。学生对各种电测仪表,如磁电系、电磁系、电动系、感应系等结构一目了然;对于教材中各种电工仪表结构图、接线图等凡是在黑板上较难用粉笔画清的均只作了幻灯片,上课时利用幻灯片展示、讲解,学生感觉直观、便于理解,效果良好。各种演示教具充分利用,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有帮助。例如,讲解电磁感应时,结合电流表、线圈、磁铁等仪器,通过演示两种电磁感应现象,同学们的积极性、兴趣被调动起来,对于掌握电磁感应原理起到很好的作用。上课时,教师准备多套演示设备,如自感、互感演示仪、发电机、电动机等模型,同学们参与动手操作,并展开讨论,课堂内容丰富,师生互动效果良好。这种教学方法既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感观,又可以有效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了学生学习主体。我校电工教研室教师张广华制作的《电工CAI课件》在教学中广泛使用,避免教师上课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学效果良好,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教学内容突出应用性,激发学习兴趣

电工原理内容抽象枯燥,电工教学中尽量联系生活实际,用所学的电工理论解释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有帮助,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必须让学生从课本的理论学习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用所学电工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学生体会到学好电工理论的重要性。比如学习“电磁感应”知识时,利用互联网搜集有关物理学家资料,如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1820年在实验中发现电流磁效应,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又经十几年不懈努力研究出电磁感应定律,根据电磁感应原理科学家制造出发电机、电动机、电灯、电话及现在高速发展的互联网等,从此人类社会进入电气化、网络化文明时代。将这些资料可制作专题课件,图文并茂进行讲授,使学生感到电磁感应理论不再枯燥,电磁感应理论应用就在我们身边。在讲授欧姆定律时,让学生解释傍晚家中灯光变暗的原因,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讨论,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再比如,讲解电容一章时,让同学举出电容元件在生活中应用例子。电容是手机、电视机等设备广泛应用的电子元件;收音机的调谐按钮调整的就是可变电容器,同学们喜爱的高级智能触屏手机就是电容控制;大型电力电容器在变电站、小区广泛应用,其作用是提高负载功率因数,提高电源有功功率。通过这些生活、生产中的实例使学生对电容不陌生,从而激发学生了解电容的结构原理等知识的兴趣。按照理论联系实际来进行电工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3.加强实验实训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职业学校特点是学生动手能力强,培养的是实用型中高级技能人才。电工基础这门课具有理论与技能相结合的特点。教学过程中,教师特别强调实验和实训,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尽可能多地安排实验,增加实验组数,每组实验人数不超过3人,给每个同学创造均等的动手机会。边学理论边做实践不仅利于理解所学的抽象电工基理论,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学会了工作中相互协作与人沟通能力,有利于培养发散思维,让学生在实验中有所思有所悟,从而巩固所学知识。例如,在讲解直流电路电位测量时,教师准备好直流稳压电源、直流电压表、直流电流表、电阻元件、连接导线等,提出实验目的:学会测量电路中电位,给出测量接线图,对所测数据进行分析总结。通过该实验学生学会正确使用直流电流表电压表,测量过程中学生会遇到电压表指针反转咋办,电路接线有开路时怎样检查,会用电压表排除电路故障(断路),对所测数据分析得到结论:电路中电位与参考点选取有关,是个相对量,而两点间电压是绝对量,与参考点无关。通过该实验学生巩固了电压、电位的概念,理解了电压与电位关系,学会正确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正确处理测量数据等,学到很多课堂中学不到知识。日常教学中,实验内容与电力职工培训项目相结合,如电能表的接线与使用按照电力职工技能鉴定要求进行,对学生日后工作和技能鉴定打下良好基础。为调动同学们实验的积极性,提高大家重视程度,结合实验出勤、实验纪律、实验项目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给出实验成绩,且实验成绩占电工课程学期成绩的40%。

四、结束语

“电工基础”课程是电力工程专业主干课程,面对变化了的教学对象及工作实际需要,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不断更新,结合不断变化了的教学主体,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及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要求教师改变思路,不断学习,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马志广.实用电工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