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农业体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农业体系范文1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2-0094-04
一、兵团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现代农业生产条件分析
近年来兵团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尤其是伴随着农业节水灌溉示范、农业机械化推广、现代农业示范“三大基地”的建设,以及六师五家渠垦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一师阿拉尔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设,兵团在节水灌溉、精量播种、测土配方施肥、农业机械化等方面处于较高水平。兵团节水滴灌技术广泛应用于粮油、糖、果蔬园艺等作物种植,有效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2011年兵团有效灌溉面积1 091.5千公顷,占到耕地面积的88%,其中高新节水灌溉面积占到耕地面积的59%,旱涝保收面积占到耕地面积的76%。节水滴灌技术的广泛使用使灌溉水利用系数由2005年的0.46提高到2011年的0.52,灌溉定额由2005年的680立方米/亩下降到620立方米/亩,水资源利用效益得到明显提高,农业生态环境也得到极大改善。兵团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396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棉花机械采收面积45.8%。全兵团有124个团场、13 742个机组实现农机管理标准化目标,分别占总数的87.32%、44.23%(见表1)。
(二)兵团农业生产结构情况分析
1.农业依然以种植业为主
兵团农业内部结构在兵团的宏观调控政策引导下不断优化,进入新世纪以来,兵团提出农业要形成种植业、果蔬园艺业、畜牧业“三足鼎立”的经济发展格局。从种植业和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变化看,种植业比重由2001年的85%调整到2011年的76%,畜牧业比重由2001年的13%变化为2011年的16%,其他行业的内部结构变动不大(见下页图1)。在种植业和畜牧业的结构变化中,种植业和畜牧业内部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2.种植业呈现“稳粮、优棉、增果蔬”发展格局
新世纪以来,兵团种植业内部结构不断发生变化,根据兵团种植业发展的重点行业,种植业产值可划分为粮油甜、棉花、特色林果、蔬菜、其他五类。粮油甜的产值比重由2001年的27%变化为2011年的11%,基本保持在11%~15%之间变动。棉花的产值比重在2003年达到最高值,占种植业的72%,现基本保持在产值占种植业的55%。特色林果、蔬菜的产值比重明显上升,2001—2011年间分别增加了16个百分点和11个百分点(见图2)。果蔬色林果种植面积增长迅速,尤以红枣增速明显。红枣种植面积由2003年的8 535公顷增长到2011年的104 943 公顷,增长了11.3倍。“南枣、北葡”的水果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红枣、葡萄种植面积占果园面积的比重接近80%。
3.畜牧业发展以生猪、肉羊和牛为主
新世纪以来,兵团畜牧业内部结构变化明显,但猪、肉羊、肉牛和奶牛基本保持统治地位。一是传统的肉羊养殖业产值比重呈现下降趋势,由2003年最高峰时期的占比33%下降至2011年的占比23%,但一直保持在23%以上的产值比重。二是生猪、奶牛和肉牛养殖业产值比重上升明显。生猪养殖业发展迅速,特别是2007年以来生猪养殖业发展迅速,已替代肉羊成为养殖业产值比重最高的畜种;奶牛和肉牛养殖业蓬勃发展,奶产品和牛的产值比重提高14和10个百分点(见图3)。
二、兵团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依然较为薄弱
现阶段兵团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建设的发展以规模数量为主,基地地域分散,质量较低。从四大基地来看:第一,粮食基地中粮食安全控制目标与团场职工增收的目标不协调,优质高产种植面积少,基地带动职工群众数量少,主要是由于种粮效益低、种植收入少;第二,棉花基地科技成果应用普及率低,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少,标准化基地规模小,基地区域分散,不利于兵团棉花基地单产和总产的提高,也不利于水资源的充分利用;第三,特色林果业栽培技术不规范,栽培品种较落后,新品种的选育、引进和推广速度慢,科技成果转化率低,集约化程度相对低,精品园和高产园少,主要是由于栽培品种退化,导致优质果品率低,优质高档果只占总产量的40%左右,许多林果产品有优无势,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和品牌优势。此外,获得“绿色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注册果园认证数量少;第四,畜牧业基地规模小,基地连接的养殖户分散导致带动能力低,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滞后,受资源承载力和生产条件限制发展空间缩小,生产水平低导致牛羊肉和牛奶质量差,化程度低,肉牛和奶牛养殖分散,饲养方式落后和管理粗放,标准化养殖基地规模和数量小,养殖质量不稳定,影响了畜产品深加工质量。
(二)农业产业结构依然不合理
兵团农业经过多年的结构调整和优化,依然存在着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以棉花为主的局面,2011年棉花种植面积、产值依然占到种植业的一半以上,“一花独开”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畜牧业产值比重经过十年的调整,仅提高了3个百分点,畜牧业较弱的局面在兵团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种植业中的果蔬园艺业在十年中产值提高了38个百分点,但主要增长的是红枣。近几年全国红枣面积大幅增加,仅新疆红枣种植面积就由2002年的18 836公顷增长到2011年的456 074公顷,增长了23倍。红枣种植面积的大幅增长,给以红枣种植为主的南疆部分团场,带来了极大的市场风险。
(三)团场职工群众生产利益保障程度低
(1)在目前兵团农业经营过程中,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动更大,团场职工群众利益难以到保护(一般是对农产品和主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实行价格保护),挫伤团场职工农业生产积极性,影响了农业主导产业和基地建设的进一步发展。(2)农产品价格变动加大情况下,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加剧,职工群众利益保障如何“共担”与“均沾”没有实现,农产品加工业获得垄断利益分配,团场职工群众的生产经营利益无偿转移,缺乏组织、制度和机制保证。同时,团场职工群众的农业生产从生产资料供给到农产品销售均缺乏必要的保障,其退出壁垒极高,而其他主体退出壁垒均比较低,经营风险与经营收益不对等。
(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
兵团的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急待加强,原料基地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的整体水平不高。特别是牛羊肉、乳品、甜菜、加工番茄等生产水平较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优势,商品率低,原料质量和供应不稳定,这也导致部分加工企业生产加工能力闲置。
三、兵团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构建
(一)总体思路
兵团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要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农业经济和增加职工收入为重点,围绕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强化农业生产基地建设能力、科技支撑能力,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农业生产体系。
(二)农业生产体系发展重点领域
农业生产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和依托,建设好生产基地,有利于充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优势,开发当地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为农产品加工业提供充足的原料;它将众多分散的农户联结起来,参与到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中,促进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的发展。兵团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已经具备一定的生产规模,但是兵团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如何把基地建设好,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打好坚实基础,还处于不断探索之中。
一是要科学制定生产基地建设的总体规划。兵团、各师(市)、团场(镇)各部门应密切配合,从当地实际出发,根据各师市、团场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战略,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高起点地制定农业生产基地发展规划,以指导生产基地建设有计划有步骤的发展。
二是制定促进兵团农业生产基地建设的差别化保护政策。对于各师市、团场相关部门规划内的生产基地以及主导产业项目,从财政、信贷、投资、税收等方面予以优先扶持,实行差别化倾斜扶持政策。同时,鼓励和支持大中型工商企业到兵团创建农业基地,兵团各师市、团场对此应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和保护,加强基地基础设施、农业科技的投资,以改善基地生产条件,增强基地发展后劲。
三是理顺和建立兵团农业生产基地管理体制。按照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基地的要求,应打破行政区划界线和条块分割,站在产加销一体化发展全局的高度建设生产基地。
四、兵团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发展对策建议
(一)加快高标准基地建设的速度,提高原料产品的质量
兵团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效益已经显现,但继续增值的空间狭小,必须加快发展高标准农产品基地,提高基地为兵团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供农产品的品质,从质量提高上创效益,实现农业产业化在更高层次上的发展。(1)区域化布局:在巩固好现有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产品生产专业户、专业团场,形成稳固的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2)集约化经营:加大农产品基地建设的资金投入,引导团场职工、群众进行适度规模经营,提高集约化程度;(3)标准化生产:农产品生产基地要树立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和名牌意识,大力加强农产品的标准化建设,包括选用优良的种子、种苗;严格执行化肥农药的施用标准,从源头上降低污染和公害;(4)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建立农产品检测中心,加强对农产品安全的测试工作,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
(二)加大农业生产技术研发力度,促进农业技术创新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转化
(1)以农业标准化生产为抓手,以农业科技成果为动力,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先导,推广农业灌溉技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节水灌溉示范推广基地和建设农业机械化推广基地三大基地建设;(2)用现代生产方式、现代科学技术、产业化经营模式和企业化管理方式组织农业生产和经营,重点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和盐碱地综合治理工程,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3)重点增强现代节水意识,以提高农业灌溉水利用效率和效益为核心,逐步在全国推广应用节水灌溉运作模式和支撑体系,健全节水灌溉服务体系;(4)提高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和农机装备质量,促进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健全农机经营管理体制,促进农机农艺融合,逐步将农机服务辐射到周边地区。
(三)调整兵团农业生产基地农业产业结构,建设高品质产业基地
立足兵团主导产业,以兵团农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兵团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兵团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为指导,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以四大基地主产区为中心的高度集中产业带。
(1)高产优质粮油基地:在实现兵团粮油生产自给自足、区内供需平衡的基础上稳定兵团粮油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重点发展高产、高质、高效粮油基地,逐步实现粮油增产的主要手段从增加种植面积转变到提高单产上来;(2)优质棉花生产基地:兵团优质棉花基地的建设应该按照区域化、规模化的发展要求,重点发展大力建设八师、一师、三师、六师和七师棉花生产基地;(3)畜牧业生产(养殖)基地:兵团畜牧业生产基地的建设应该转变牧区畜牧业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畜牧业养殖基地的区域结构,重点建设优质畜种的养殖基地、优质畜产品的生产基地,提高兵团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效益;(4)优质林果基地:兵团优质林果基地的建设应该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要求,重点发展无公害、有机、绿色和产地的认证基地,实现认证面积和基地建设面积同比增长,保障特色林果基地的产业化发展。
(四)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延伸农业产业链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是实现产业集群的较好方式,在产业集群的基础上较易实现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合理布局、建设兵团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组织申报国家、自治区、兵团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示范基地,引导国内外先进科技生产生产力向兵团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科技示范团场聚集,提升兵团农业科技生产力,促进兵团科技农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卢盛羽.完善农业产业体系:问题与对策[J].理论研究,2007,(3):10-13.
[2] 姚建民,等.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道路选择[J].理论研究,2011,(3):284-286.
[3] 赵慧峰,等.农业产业化经营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案例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0,(1):1-5.
[4] 赵绪福,王雅鹏.农业产业链、产业化、产业体系的区别与联系[J].农村经济,2004,(6).
Construction Corps of Moder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ystems
JI Qi-guo,ZHU Hong-hui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hihezi University,Shihezi 832003,China)
现代农业体系范文2
关键词:吉林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中图分类号: F320.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23.003
1吉林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现状
近年来,吉林省遵循现代农业发展思路,明确产业发展重点,注重整合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以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为核心,积极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集约化、机械化、科技化、水利化、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已初具雏形。
1.1农业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在全省经济结构中,虽然农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的比例呈递减趋势,二、三产业比重不断提高,但农业产值一直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2015年第一产业增加值1596.28亿元,增长4.7%,依然是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支撑力量。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构成中,农业(主要为种植业)、牧业是吉林省农业的主导产业,比重较大。特别是畜牧业产值所占比重提高较快,初步走上了设施化、集约化、标准化的发展道路。实现了以粮食为主、粮食以玉米为主的单一生产结构逐步向粮、畜、林、绿色经济作物多种生产结构的转变。
1.2龙头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形成
2015年末,培育全省各类其中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500户,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达47户。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700亿元,占全省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的60%以上。2015年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辐射带动种植业基地达4000万亩,畜禽养殖量达3亿(头、只),带动210万种养殖户参与一体化经营,农户增收70亿元,直接安排5.6万农村劳动力就业,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了基地农户的增收。
1.3农业科技支撑能力稳定提升
全省基本实现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农业科技推广领域不断拓展。2015年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玉米、水稻、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良种普及率达到100%,一些重大的增产增效技术得到应用推广。
1.4农业产业的装备水平逐步提高
2015年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3152.5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达到117万台。水稻插秧机、水稻收获机和玉米收获机保有量增长较快,农作物综合农机化水平达到82.5%,农业机械正由小型化向大型化、由单一生产向综合配套作业方向发展。
2促进吉林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的对策与建议
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看,吉林省还存在着农业多功能开发不足、基础设施薄弱、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水平低等问题。原因是缺乏高度发达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作支撑,农产品比较优势的逐步弱化,导致吉林省虽然农产品数量供给比较丰富,但大部分农产品不具备比较优势。因此,加快吉林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是促进吉林省农业现代化实现的当务之急。为此,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2.1推进优势产业建设,完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
坚持把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在粮食播种面积保持稳定的基础上,优化粮食品种结构,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增强其综合生产能力。要加快发展畜牧业,转变养殖的传统观念,加强品种改良和疫病防控,支持规模化饲养和健康养殖,打造养殖业生产加工的精品名牌。立足吉林省自然资源优势,发展区域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并引导加工、储运、流通设施建设向优势产区集聚。发展特色块状农业,东部重点发展中药材、经济动物、食用菌和长白山山珍食品;西部重点发展瓜菜、油料及特色经济作物;中部重点发展棚膜经济及露地瓜菜。
2.2从农产品精深加工入手,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从农产品精深加工入手,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突出三个重点:一是确实落实各项优惠政策,鼓励龙头企业立足农业,支持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提高农产品加工的深度和精度,提高其竞争力。在突出主业的前提下,通过联合、联营、兼并等形式,扩大经营规模;二要通过和全国知名龙头企业对接,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吸引更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吉林省安家落户;三要鼓励和引导各种能人兴办龙头企业,包括个体生产、加工、运销专业大户和民营企业,鼓励和引导外资企业和大中型工商企业创办农业龙头企业,支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办龙头企业。加快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2.3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增加产品科技含量
切实落实农业技术研究推广体系的政策,积极支持和引导民办农业科技研究机构、农村专业技术组织和民办科技型企业的发展,鼓励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农村搞技术研究,促进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建议对全省农业科技机构普遍实行事业费包干和目标管理。不断开拓技术市场,促进农业经费实现良性循环,达到农业科技成果商品化。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加快良种培育与推广,特别是对适应中低产田的抗旱耐旱品种的开发力求有新突破。大力推行无公害农业生产,使农业先进技术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2.4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现代农业的装备水平
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加强以节水改造为中心的农田水利建设。从吉林省粮食生产区域上看,西部地区降水量较少,常年处于干旱状态。因此,必须把加强西部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其抗旱能力。继续加强大中型水利骨干工程和重点小型水利工程的除险加固和综合整治,完善田间渠系、泵站配套改造。引导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农田水利建设,支持农民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促进有限水资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提升现代农业的装备水平,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特别是粮食机械化的建设,增加大中型拖拉机和配套机具的保有量,加快发展水稻收获、机播和玉米播种、深松等机具,提高粮食生产作业效率。发展规模经营,走以机械化为依托的规模化经营模式,促进种植效益的不断增长。
2.5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带动现代农业流通体系的构建
要加强优势产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现代化的专业批发市场。建立和完善服务配套设施和功能,包括市场交易、检测检验、产品贮运、配送和信息等。搭建农产品市场营销新平台,发展区域性的农产品物流中心;根据优势农产品的不同特性,在有条件的特色优势农产品产区,积极推广各种营销新方式,通过订单农业、农产品展销会、网上营销等方式,提高对特色优势农产品的促销力度。逐步实现冷链运销,通过建设农产品仓储中心、农产品展示中心和进超市配送中心等流通设施,促进生产与市场的对接,创新农产品交易方式和方法;加快优势产区农业信息化建设,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
2.6增加投入,构建现代农业投入体系
增加资金投入,有效化解农村资本约束。增加产粮大县奖励补助和一般性转移支付等资金,确保主产区得到合理利益补偿。优先安排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等资金,引导产销区建立利益衔接机制,确保种粮农民得到合理经济收益。建议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建立一个多元化的农业融投资体制;二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资本投向为多功能农业产业化;三是改造农村发展银行,助推多功能农业产业化发展;四是激活农村“金融市场”;五是建立多功能农业产业化投资基金,以农村多功能开发的中小企业为主要投资对象。
2.7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拓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域
按照建设现代农业的建设要求,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可借助公益机构这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渠道,调动各级农技推广机构的积极性,着力解决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提高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鼓励支持龙头企业、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经纪人、专业技术协会、专业服务公司及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形式多样的生产经营服务,发展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政府应支持具有一定资质的经营组织从事农业公益,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招投标、定向委托等方式,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技术协会、涉农企业、供销合作社等社会力量参与到现代农业经营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中来。
2.8加大农民培训力度,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现代农业体系范文3
关键词:哈尔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现代农业体系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3-0086-02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由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组织、中介、载体、服务四大功能和不改变成员财产所有权关系、进退自由、专业性强、民办民营民受益、合作区域可突破区域界限五大主要特征。因此,探索农民合作组织的有效实现形式,促进农民合作组织的健康良性发展,对加速哈尔滨市现代农业发展进程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哈尔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现状
哈尔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市委、市政府的扶持引导下发展迅速,不仅直接带动了农业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而且对构建新型农业生产关系,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11年,我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3288个,是2007年(158个)的20.8倍,带动农户15.8万户,是2007年(0.7万户)的22.6倍。哈尔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呈现以下主要特征。
(一)服务领域越来越广泛
完善的社会化服务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几年来,我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从单纯的服务于农业生产环节,逐步向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扩展,涌现出一大批水稻、玉米、马铃薯、肉牛、奶牛、浆果、蔬菜、农机等专业合作社,有力地促进了农业规模化发展和资源的整合,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增收。2011年,在全市3288个专业合作社中,种植业合作社1965个,占总数的59.8%;养殖业合作社848个,占总数的25.8%;农机专业合作社312个,占9.5%;农副产品加工、经销及其他各类合作社163个,占4.9%。合作社开展代播50.2万亩、代收99.7万亩,代整地111.8万亩。
(二)组织带动作用越来越强
合作发展的优势在于把一家一户分散的农业生产集聚起来,形成集团优势;把有限的资源整合起来,使资源效益最大化;同时促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2011年,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村土地流转面积72万亩,占全市农村土地规模经济面积的20.5%;合作社实现经营总收入6.8亿元,促进农民人均增收1 434.6元;建立农业生产示范基地百余个,推广示范水稻智能育苗、玉米膜下滴灌、测土配方施肥、棚室增温采光等技术210万亩次,促进了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
(三)组织形式更加多样
几年来,我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由过去单纯的村集体创办向农村能人创办、城市资本下乡领办、龙头企业带动创办等多种形式发展。主要模式有四种:
1.村委会创办型。由村委会或村干部带领农民创办,特点是具有资源优势和群众基础优势,为合作社的主要类型。如双城杏山乡顺利村的顺利有机农作物合作社、呼兰区许堡乡蒲井村的蒲井农作物合作社等。
2.能人创办型。由农村经济人、返乡农民工等组织创办的合作社,特点是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和群众优势。如香坊区幸福镇农民韩文臣创办的北北食用菌生产合作社、巴彦县巴彦镇农民王立彬创办的立彬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等。
3.城市资本下乡领办型。由城市科技人员、工商业户、产业工人到农村带领农民创办,特点是具有科技、市场信息和资金优势。如五常民乐乡水稻专业合作社,是由哈市某大学讲师于松柏带领村民创办;宾县新跃农民合作社,是由职业党校教师陈海龙带头创办的,以种植黑加仑、黑树莓等浆果为主。
4.龙头企业带动创办型。由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创办,特点是具有资金、技术、加工、销售优势,产业链长,产品附加值高。如五常美裕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是依托中粮美裕集团有限公司组建;尚志市蚂蜒太和奶牛专业合作社是依托尚志市蒙牛乳业集团组建。
(四)品牌意识逐渐增强
品牌是农产品进入市场的通行证,质量是创建品牌的根本,标准化生产是保证农产品质量的基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通过规模发展,促进了农业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创立了自主发展品牌,逐渐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发展格局。目前,我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获得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认证58个,注册商标品牌186个。如南岗红星合作社的“红星特菜”品牌、呼兰大用合作社的“禾下土”品牌、五常丰粟合作社的“君丹”品牌、阿城金京合作社的“鸭稻米”品牌、双城顺利合作社的“双城堡”品牌等等。
二、哈尔滨市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哈尔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虽然取得了较快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规模较小,实力不强
我市绝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经营规模小、带动能力弱、产业层次低。2011年末,我市仅有5名成员建社最低标准的合作社为1709个,占总数的52%;能够开展生产、加工、销售综合性经营服务的合作社仅有62个,占总数的1.9%。全市多数合作社缺乏经营实体,服务功能单一,经营带动能力仍然较弱。
(二)内部运作不规范
许多合作社的民主管理意识淡薄,理事会、监事会形同虚设,重大事项不经社员大会讨论决定;财务管理、资金积累、风险保障、盈余返还分配等机制仍不健全;合作社与成员之间利益联结松散,合作社《章程》流于形式等问题普遍存在。
(三)政策扶持投入不足,缺乏有效监管
几年来,各级政府虽然在财政资金、专业项目、经营税收等方面给予了合作社极大的扶持,但合作社的整体发展仍显得投入不足。在合作社运行的监管上,《合作社法》赋予了合作社独立的市场主体地位,规定了合作社“由执行监事或者监事会负责本社的内部审计,也可委托审计机构进行审计”,这种“内审”机制更多依靠的是经营者自身的自律性、廉洁性和公正性,因而极容易产生监管不力、违规操作的局面。
(四)合作社缺乏有实践经验的“带头人”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管理者主要由其内部的农民来担任,他们在科技、管理、经营等方面的能力不高,应对市场经济的意识不强、信息不畅,对现代农业技术、生物技术、化工技术等缺乏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从而导致产品竞争能力不强,经营规模难以做大,带领社员开拓市场的信心不断减弱,而对政府及政府部门的依赖不断增强。
(五)资金问题比较普遍
由于合作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社员的入股资金、经营盈余提取的公积金、政府财政直接补助和社会捐赠,加上合作社对社员服务的非营利性和发展起步阶段的现实,合作社普遍面临着资金紧张的困难局面。同时,由于农业投资项目周期长、风险高,以及合作社资金实力弱、缺少有效抵押物,因而难以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
三、推进哈尔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合作,提高专业合作社的组织载体作用
加强合作,一是要鼓励村集体、农村经济人等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发展专业生产基地、专业园区,将更多的农民组织起来,形成产业规模共同闯市场;二是鼓励龙头企业、社会资本下乡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其技术先进、装备先进和信息渠道较宽的优势,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带领农民致富;三是强化合作社与农户、龙头企业之间的利益联结关系和风险共担责任关系,形成合作发展、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良性互动的长效发展机制,真正走出一条合作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二)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提高合作社的竞争能力
发展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但要注重数量的增加,更要注重规模发展和产业水平“质”的提高。一是鼓励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土地入股、装备入股、资源入股等形式,吸纳更多的农户加入到合作组织中来,形成土地集中、产业集中、资本集中的规模化发展优势;二是鼓励专业相同、产业相近的小型合作社,通过兼并、重组等形式建立规模更大的合作团队,发挥集团优势参与市场竞争;三是拓展服务范围,合作社的服务领域不但要在种植、养殖领域形成规模优势,在农产品的加工、储运、经销等领域更要向外扩展,尤其是农产品的经销服务,要打破地域,向国内市场、国际市场扩展,提高合作社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使我市特色、优质的农业资源融入国际竞争的大环境中,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态势。
(三)政策引导,规范运作,建立合作发展的良性机制
针对我市合作社初级阶段的发展现状,政府部门要以“强化引导、适度监管、自我完善”为原则,促进合作社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一是对符合全市产业发展方向的合作社,给予设备购置补贴、交易税收减免、贷款贴息等政策扶持。二是适度监管,督促合作社规范发展。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虽然规定了任何部门、组织不得干预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活动,但对合作社政务、财务不向社员公开且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以及政府给予合作社的直补资金、项目资金等运行情况,有关部门应给予必要的监管。三是完善法律法规,《合作社法》对合作社的融资安排、风险保障、体系建设、跨国经营、税收政策、行业监管等未予明确,应在今后的工作中进行补充和完善。
(四)加强培训,培育合作发展的“带头人”
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关键是要具备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带头人。一是通过与企业对接、与科研单位对接等方式,加大对农业生产经营者、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经营理念、管理能力和对现代农业科技的掌控能力;二是对懂经营、会管理的乡村干部、农村经济人、返乡农民工、小型合作社带头人等,通过提供装备补贴、信贷支持等措施,鼓励他们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三是鼓励大专院校专业教师、大型企业技术人员、城市下岗职工、个体工商业户等,利用他们的技术和信息优势,到农村创办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从而形成全民参与、共谋发展、合作共赢的农业合作发展的良好氛围。
现代农业体系范文4
关键词: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公共财政投入;运行情况;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22-5995-06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22.066
Construction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CARS
LI Ping1,WANG Wei-wei2,3,ZHANG Jun-biao3
(1.Schoo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 430068,China;
2.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Technology,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Wuhan 430064,China;
3.Hubei Center for Rural Development Research of HZAU,Wuhan 430070,China)
Abstract: CARS,as an important innovation of institutional reform of agricultural science-technology and the integration form of technological resources,is an strategic move to accelera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four modernizations in synchronization”,and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all aspects of moder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hrough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statistics to relative main bodies of the system,from the responses of system recognition,daily operation,funds management,personnel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and so on,the basic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ystem running were analyzed,and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system in aspects including as funds management,internal-external communication,work coordination,position competition,examination and evaluation,motivation,local support mechanism were cleared,accordingly some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China agriculture research system; public finance input; running condition; investigation
为深入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全面提升农业区域创新能力,强化农业竞争力,促进现代农业和城乡统筹发展,2007年农业部、财政部共同启动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简称CARS,下同)建设[1]。CARS作为一项公共强农惠农制度选择,是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资源整合形式的重要创新,也是新时期探索农业科技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有效服务的重要尝试,更是在既定的科研管理体制和部门管理体制下,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聚合科-教-推、产-学-研人才,开展联合研发与技术协同创新,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促进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目前关于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相关研究定性分析较多,定量研究较少。定性上,祁春节等[2]、宋雯雯等[3]、张克俊等[4]分析了体系的制度特征及问题,并给出了协同创新机制建设的建议;张鸿等[5]、伍莺莺等[6]主要针对体系创新团队的建设问题进行了阐述;赖琰萍[7]则就体系建设经费管理进行了探讨。定量方面,苏小珊等[8]度量了体系制度安排创新与技术创新效率的互动关系,并认为技术创新效率提升关键在于优化体系制度安排;李平等[9]则利用调研数据对体系研发团队创新绩效进行了测度,并给出了改善体系创新机制的建议。已有研究明确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协同创新作为新时期财政农业科技投入重要形式,是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关键内容,能为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但由于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是一个新事物,也是一个处于探索中的协同创新管理系统,其积极作用需进一步调查与分析。为此课题组借助于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各岗位类别所进行的调查,通过统计量化分析的方式阐述体系运行的基本情况,以明确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给出完善体系运行机制的对策建议。
1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运行现状
为全面了解CARS运行现状,课题组依托体系重大专项平台,根据不同产品及地区特征,对体系运行过程中的相关主体包括首席和岗位科学家、综合试验站站长和依托单位相关负责人或管理人员进行了访问、座谈和小型会议交流或开展实际调研,收集了一套统计研究资料,共计2 459份。该资料共涉及33类农产品产业技术体系,遍布全国各省市区。被调查人员中,B岗位专家、A岗位专家、C岗位专家、团队成员、依托单位管理人员、体系外科技人员、其他人员所占比重依次为0.89%、14.41%、14.84%、65.92%、1.53%、1.74%和0.68%(文中B、A、C分别对应着各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岗位科学家和试验站科学家岗位);体系依托单位及人员分布于东部地区的居多,占39.20%,中部地区比重为36.22%,西部为24.58%,另外东部地区涵盖了调查所涉及的33个农产品产业技术体系中的28个,西部地区涵盖了33个农产品产业技术体系中的26个,中部地区则涵盖了所调查体系中的25个,可以看出,目前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依托单位区域分布差异并不明显,总体上处于相对均衡态势;至于依托单位性质,统计分析显示,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是体系的主要依托对象,两者合计占到了79.00%以上,依托单位还有企业、推广机构、事业单位及其他性质的单位,比例分别为8.00%、1.20%、11.80%、0.48%。现代农业体系运行现状分析具体情况统计描述如下。
1.1 受访对象认可情况
据调查数据显示,有34.80%的被调查人员对当前体系的运行现状表示非常满意,48.28%的被调查人员表示较满意,表示满意的占16.15%,仅有0.47%的被调查人员对当前体系运行的总体状况表示不满意或者非常不满意。
具体而言,一方面被调查人员普遍认可体系建设对农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其中64.48%的被调查人员认为作用非常大,28.64%认为推动作用较大,6.51%认为推动作用大,仅有0.33%认为推动作用不大或者很小。分岗位类别来看,B岗位专家充分肯定了体系的建设在推动中国农业发展中所呈现出的巨大作用,其中79.31%的B岗位专家认为体系的建设对推动中国农业发展作用非常大或大,20.69%认为推动作用比较大;A岗位专家也比较认同体系的建设对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82.25%的A岗位专家认为作用非常大或大,17.75%认为推动作用比较大;C岗位专家接触农业生产实际多,较能感受体系建设对推动中国农业发展的作用程度。统计调查显示,C岗位专家较认可体系建设的积极作用,其中有76.25%被调查人员认为体系推动作用非常大或大,23.75%认为对推动农业发展具有较大作用;其他受访对象也较认可体系建设的积极意义。此外,还得知B、A及C等岗位专家对体系作用发挥的认可程度要明显高于体系团队人员及体系外相关人员。
另一方面对当前体系建设对农业生产贡献度的调查显示,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认同体系建设对农业生产发展的贡献作用,其中33.56%的被调查人员认为体系建设对农业生产的贡献度很高,47.30%认为贡献度较高,认为高的占16.61%,仅有不到3.00%的被调查人员认为贡献度较低或很低。从区域分布差异来看,各区域就体系建设对农业生产贡献度的观点趋于一致,基本认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对农业生产的贡献度很高或较高。
从体系交流平台的运行及管理上来看,数据显示有96.48%的被调查者对体系交流平台的运行及管理表示满意,仅1.60%的被调查者表示不满意,其中“体系交流平台存在不对外公开,无法接受社会的舆论监督”的问题较受被调查者关注,另有1.95%的被调查者未做答。同时,不同岗位的被调查者对体系交流平台运行及管理现状的满意度不尽相同,其中B岗位专家和体系外相关人员的满意度最高,达到100%,其次是A岗位专家,满意度高达99.70%,接下来依次是团队成员98.16%、C岗位专家96.29%、依托单位管理人员94.29%。
1.2 体系日常运行
1)个人目标与体系目标的一致性。从整体上来看,被调查者认为个人目标与体系目标完全一致的占26.71%,基本一致的占70.09%,不确定个人目标与体系目标一致性的占2.94%,认为不一致的仅占0.22%;从被调查者的不同岗位身份来看,不同岗位的被调查者观点趋于一致,与总体调查结果基本吻合。
2)体系间岗位专家交流。不同体系之间岗位专家的交流对活跃体系工作气氛、完善体系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统计显示,有60.56%的岗位专家表示不同体系之间会经常交流,另外39.44%的被调查人员则表示交流较少或不存在交流。当询问采取何种交流方式时,获知电话、邮件等方式采用较多。另外,随着现代信息交流手段的不断普及,电话和邮件成为各岗位专家交流的最主要方式,分别有82.57%和74.91%的被调查人员通过电话和邮件与其他体系岗位专家进行信息互换与沟通,仅有2.64%的岗位专家通过会议的方式开展合作交流,另还有22.45%的被调查人员通过其他方式与各体系岗位专家保持交流。从调查人员身份类型来看,由于职能分工不一,调查发现B岗位专家更倾向于采取会议交流的方式,有65.22%的B岗位专家通过会议方式与各体系岗位专家进行交流;对于A岗位专家而言,分别有79.81%、78.40%、66.67%的A岗位专家通过会议、电话及邮件三种交流方式与其他岗位专家进行交流;另外C岗位专家则较多地采用电话工具保持与各个体系岗位专家的日常交流,占到C岗位专家调查样本总数的86.81%。
幕嵋榻涣鞯钠骄次数看,一年度内B岗位专家平均与其他体系专家交流5.30次,A岗位专家平均为4.30次,C岗位专家平均交流为3.10次,团队成员为2.40次,呈依次下降趋势。除会议交流外,电话和邮件成为交流的主要工具。调查显示,B岗位专家年均交流人次最多,达到19人次;A岗位专家次之,达到14人次;C岗位专家与体系团队成员的年均交流分别为7和6人次。
3)各产业内不同领域岗位专家交流情况。一方面调查显示,95.11%的被调查者表示会经常与本体系内其他岗位专家进行交流,只有不到5%的被调查者表示缺乏交流或者交流不够;另一方面从被调查者与其他领域岗位专家交流的平均人次来看,体系内各领域岗位专家平均交流人次差异较大,其中B岗位专家交流人次最多,平均达到50人次;A岗位专家次之,平均达到25人次;C岗位专家除会议交流方式外,平均交流13人次,仅为B岗位专家的26%;团队成员平均交流9人次,不足B岗位专家的1/5。
从所采取的交流方式来看,会议、电话及邮件这三种方式已成为沟通的最主要方式。调查显示,分别有90.49%、88.32%、83.98%的被调查者通过这三种方式开展合作交流。从交流频次上看,B岗位专家通过会议方式与体系内部各岗位专家交流的平均次数多达21.70次;C岗位专家和A岗位专家分别有8.70次、8.60次,团队成员则只有4.40次。
4)不同岗位类型的被调查人员融入体系程度。从各体系任务占用被调查者工作时间角度来看,69.57%的B岗位专家花了80%以上的时间用于体系工作;其次是A岗位专家,有65.59%的A岗位专家花了80%以上的时间在体系工作上;第三是C岗位专家,有63.72%的C岗位专家花80%以上的时间在体系工作;团队成员最少,只有41.66%的成员能保证80%以上的时间用于体系工作。
当问及各岗位专家融入体系团队的程度时,调查显示各岗位专家总体上有71.45%表示已经完全融入到体系的工作中,另有28.19%反映正在慢慢融入,仅有0.36%表示还未融入。从不同岗位类型来看,各岗位专家融入体系工作均呈较好态势,其中B岗位专家样本表示已完全融入到体系的各项工作过程中,几乎所有的A岗位专家已经完全融入或者正在慢慢融入体系工作中,另外团队成员也仅有0.54%表示未融入到体系工作。
从区域差异来看,中部地区被调查对象融入程度最高,有75.71%的被调查人员表示已经完全融入到体系工作中,其余的24.29%也正在慢慢融入体系工作;东部地区次之,完全融入体系工作的占到70.59%,有29.30%的人员表示正慢慢融入,仅有0.11%尚未融入;西部地区人员的融入程度较差,尚有32.79%的被调查对象表示未完全融入体系工作。
总体来看,一方面各岗位专家融入本产业技术体系工作和团体环境的程度与其用于体系工作的时间有一定的正向关系;另一方面,各岗位专家融入体系工作过程和团体环境的程度区域差异不大,融入程度基本上是中部地区的受调查者最好,东部次之,西部略落后于东部。
1.3 体系的经费管理
1)经费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程度。总体上看,目前经费情况尚不符合各岗位专家的实际需求。调查显示,认为经费能够完全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的被调查者仅占7.73%,另外27.06%的被调查者认为体系经费能够满足工作需要,而41.86%认为经费仅能够基本满足工作需要,另有23.35%认为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从不同岗位类型来看,大部分岗位专家认为体系经费能够满足或者基本满足工作需要,但也有一部分岗位专家认为体系经费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其中以C岗位专家表现最为明显,有39.39%的C岗位专家表示体系经费不能满足其工作需要;B岗位专家次之,有21.74%的B岗位专家表示体系经费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而仅有7.85%的A岗位专家认为经费不足以保证工作顺利开展。
2)经费支出及合规性。调查显示,高达83.26%的岗位专家经费用于体系相关工作的比重达到95%~100%,仅有不到1%的人员其经费用于体系工作的比重低于60%。从不同岗位类型上看,有91.30%的B岗位专家经费用于体系工作的比重高达95%~100%,有88.96%的A岗位专家经费用于体系工作的比重达到95%~100%,此外84.98%的C岗位专家经费用于体系工作的比重达到95%~100%。在费用支出合规性方面,调查显示B岗位专家经费支出的合规性最高,95.65%的B岗位专家经费支出合规性在85%以上,这其中又有73.91%的B岗位专家经费支出合规性在95%~100%,21.74%的B岗位专家的经费支出合规性在85%~95%,仅有不到5%的B岗位专家的经费支出合规性在75%以下;C岗位专家的经费支出合规性次之,94.03%的C岗位专家的经费支出合规性在85%以上,这其中位于95%~100%区间的占60.00%,而经费支出合规性在85%~95%区间的占34.03%;A岗位专家经费支出合规性在95%~100%之间的占56.30%,在85%~95%之间的占38.42%,仅有5.28%的A岗位专家经费支出合规性在85%以下。
3)经费管理满意度。从总体上看,目前绝大多数岗位专家对体系经费的管理非常满意或基本满意,仅有不到6%的岗位专家表示不甚满意。就不同岗位类型的专家来说,他们对体系经费管理现状的态度基本一致,有19%左右的被调查人员对当前经费管理现状表示非常满意,有74%左右的被调查人员表示对当前经费管理现状基本满意,仅有6%左右表示不满意,其中B岗位专家表示不满意的比重最高,达到8.70%,A岗位专家次之,为6.38%,C岗位专家表示不满意的比重较小,仅为5.34%。
1.4 体系人员的考核及评价
1)考核标准。体系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基础性工作、论文专利等技术成果及人才培养、技术培训与推广、日志数量、经费使用情况等内容执行的情况。总体上看,在所有考核内容中,有53.80%的被调查人员对基础性工作这一考核标准最为认可,有27.91%的被调查人员最为认可技术培训与推广这一考核标准,另外认同论文专利等技术成果考核标准的样本占到了10.93%,而将日志数量与经费使用情况作为考核标准的认可率最低。
从不同的岗位类型来看,各岗位专家对考核标准的认识不尽相同。有42.86%的B岗位专家最为认可基础性工作这一考核标准,23.81%最为认可论文专利等科技成果这一考核标准,另有23.81%的B岗位专家表示认可其他的考核标准;有56.60%的A岗位专家最为认可基础性工作考核标准,17.30%最为认可论文专利等科技成果这一考核标准,13.84%最为认可技术培训与推广这一考核标准,另有10.38%的A岗位专家提出了其他的考核标准,A岗位专家对其他考核标准的认可率较低;C岗位专家由于更多地接|农业生产第一线,因此基础性工作、技术培训与推广是其最为认可的考核标准,认可率分别达到53.09%、32.13%,而其他考核标准的认可率均较低;团队成员对基础性工作这一考核标准最为认可,认可率达到53.80%,其次是技术培训与推广考核标准,认可率达到29.79%,第三是论文专利等科技成果,认可率达到11.26%,其他考核标准的认可率较低。由此看来,各岗位专家所倾向的考核标准不尽一致,但均对基础性工作这一考核标准有较高的认可度。
至于各个标准在工作考核中所占的比例,调查显示:考核标准应以基础工作、论文专利等技术成果、技术培训与推广三大标准为主,其所占比重分别为25%、16%、21%,其余考核标准所占比重依次是人才培养13%、经费使用情况11%、日志数量9%,其他仅占5%。从被调查者的岗位类型来看,各岗位专家的观点与总体上的情况基本趋于一致,各岗位专家(除体系外科技人员)认为基础工作、论文专利等技术成果、技术培训与推广所占比重最多,其余次之。
2)考评方式。调查@示,当前体系实行B岗位专家、执委会和体系成员打分结合的方式对体系成员进行考评较为合理。从总体来看,这一考评方式得到了96.30%的被调查人员的认同,仅有3.70%的被调查人员表示不认同。从不同岗位类型来看,各岗位专家对该考评方式的认同较为一致,表示认同这一考评方式的均在95%以上水平。而当问及B岗位专家、执委会、体系成员打分结合的考评方式中各成员所应占有的比例时,各被调查者给出的意见也基本趋于一致,总体上看B岗位专家、执委会、体系成员打分趋于32∶34∶34的比例构成。
3)考评结果通报方式。目前体系对各岗位专家工作考评结果的通报方式主要采取分等定级制、单一排名制、定性判断制三种。调查显示54.05%的被调查人员认为采取分等定级制较好,18.68%认为采取单一排名制较好,27.27%认为采取定性判断较好。从岗位类型来看,有43.48%的B岗位专家认为采取分等定级制通报方式较好,43.48%认为采取单一排名制的通报方式较好,13.04%认为采取定性判断制的通报方式较好;有49.71%的A岗位专家赞成采用分等定级制通报方式,14.16%赞成采取单一排名制的通报方式,36.13%认为采取定性判断制较好;有51.31%的C岗位专家认为采取分等定级制通报方式较好,16.17%认为采取单一排名制的通报方式较好,33.83%认为采取定性判断制的通报方式较好;此外,55.01%的团队成员认为采取分等定级制比较好,19.99%认为采取单一排名制比较好,25%认为采取定性判断制较好。
4)退出机制。调查显示,有90.93%的被调查人员认同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认同的仅占9.03%。而从不同岗位专家角度上看,各岗位专家的观点也基本一致,各岗位专家类型均有90%以上的成员赞同建立退出机制,仅有少数人不予认同。就退出机制中某一条款征求受访者意见时,如对拿了资助经费但却没有完成相应任务的专家和站长的处理方式,总体上看, 40.69%的被调查人员认为应直接解聘,58.21%认为应黄牌警告、查看一年,0.87%的被调查人员认为可继续留任,0.23%的被调查者认为无所谓。
2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费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一方面,体系经费尚不能完全满足体系人员实际工作的需要,调查显示近40%的C岗位专家反映其存在体系经费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的情况,另有21.74%的B岗位专家反映了这一问题;另一方面,在当前经费管理机制上也存在诸多问题,如经费划拨不及时、经费使用不规范、项目经费支出比例不合理、正常开支难于报销、单位财务制度与国家制度存在偏差等,经费管理机制的不健全给体系工作的正常开展带来了较大挑战。
2)产业领域内外交流氛围尚需营造。目前浓郁的体系内外交流氛围尚未形成,在体系之间有近40%的被调查人员与其他体系的岗位专家之间交流较少甚至不存在交流,交流频次更是自B岗位专家岗位依次递减,不同体系间岗位专家通过会议平均交流次数仅为3.8次,除会议方式外,不同体系间岗位专家人均交流不足12人次;在体系内部,目前各岗位专家交流情况也不甚理想,通过会议方式各领域岗位专家人均交流仅为11次,除会议方式外,人均交流次数不足25次。另外,当前体系交流平台还存在信息封闭、交流面窄、对外体系开放不够、平台网速较慢、容易断网等问题。
3)各关联主体间工作协调度有待优化。当前体系内各关联主体之间还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制度和机制上的联系,再加之协调主体的缺位,直接导致了体系各关联主体之间工作协调程度不够紧密,缺乏有效沟通,另外体系成员对试验站与推广示范县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明确,缺乏有效的协调,因此在现有管理制度下,体系无法开展先进产业技术的大范围的集中示范。此外岗位设置和试验站分布与地区实际需求不相符也是体系运行当中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难点。
4)体系岗位竞争机制尚不健全。体系岗位竞争机制的建立有利于激发在岗专家从事体系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对专家职能行为实现一定激励与约束。然而当前体系的岗位竞争机制尚不健全,存在类似于“铁饭碗”的上岗制度,体系内外部缺乏有效竞争,这导致各体系存在部分专家和C岗位专家拿了体系资助经费,却没有完成相应岗位任务,这种状况削弱了部分体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给体系长远有序运行带来了消极影响。
5)体系考核与评价体系有待完善。考核与评价体系是对在岗专家及C岗位专家等相关体系工作人员年度工作的考评及认可,这是体系运行的关键一环,应该引起足够注意。但是目前,体系考核及评价体系并不太令人满意,一方面当前体系考核实行B岗位专家、执委会和体系成员打分结合的方式,考核结果采用单一排名制方式进行通报,然而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人员更倾向于采取分等定级制通报方式,由此该通报方式的合理性需重新进行评估;另一方面,体系的考核标准与体系成员依托单位的考核标准存在着差异,两者在衔接上还存在一系列问题,这给体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如何做好考核机制的衔接工作已是刻不容缓。
6)体系团队成员工作积极性稍显不够。当前团队成员与体系内外相关领域专家交流沟通仍显不够,一方面团队成员在与其他体系成员通过会议交流的频次及除会议方式以外交流人次上均是各岗位类型中最低的,另一方面与产业内部专家交流的频次及人次也是各岗位类型中最低的。另外,从团队成员融入体系工作和团体环境的程度来看,团队成员融入体系的程度也是各岗位类型中较低的,而从团队成员投入体系的工作时间比重来看,团队成员投入体系工作的时间也是各岗位类型中最少的。由此来看,当前体系团队成员对体系工作仍缺乏热情,积极性不够。
3 讨论与建议
1)进一步完善部际协商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结构。首先,建议由财政部、农业部、科技部等部门组成部际联席会议,切实加强对CARS运行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对体系运行各方面工作开展平等协商;其次,依托部际协商加强对资源的整合及项目经费监管;最后,完善创新资源配置信息定期交流的制度,避免条块分割、重复立项、资源分散的不利局面。
2)构建和谐的体系文化,扩大体系的影响范围。一是建立并完善体系诚信的量化管理制度,采取多维评价指标对体系成员进行综合评价。二是继续推进信息交流平台建设,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增加团队认同。三是做好体系任务开展中的风险管理工作。四是做好信息的标示工作,加强体系的对外宣传,增加公众对体系工作的认可。
3)加强项目资金支持和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一方面首先要加强经费与体系任务的衔接,如延长经费使用年限、及时划拨经费,减少中间环节等;其次要适当调整项目经费支出比例构成,建议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劳务费、会议费和设备购置费在项目总额中的比重;再次要有步骤提高经费使用的灵活度。另一方面,在经费使用上,严格遵照体系规定指定资金用途和规范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并定期向社会披露相关财务信息。
4)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提升农业创新效率和水平。在具体实践中,首先应该明确体系运行所形成的知识产权等归国家所有,而建设依托单位可以在国家授权下决定实施和许可他人实施或者转让获益。其次,基于体系建设的公益性,体系运行中所形成的实验数、科技资源及产业技术经济信息,在不的前提下,经审核同意可以面向社会公众进行。再次,体系运行中所形成的论文、专著等文字作品在发表和出版时应标注体系专项资助字样。最后还要对体系运行过程中的档案管理工作加以重视。
5)强化岗位责任,健全人员评价及激励机制。首先在体系人员的进出上要引入竞争机制,努力塑造一支团结的队伍。其次建立健全激励制度,严格项目考核制度,促进体系团队的稳定和水平提高。再次对体系成员的考核要立足长远、注重实效、采取多元化的考评体系。此外还要确保相对稳定的团队以及明确的合同任务和严格的岗位任务考核,保条件、保待遇,彻底解决科研团队后顾之忧。
6)加强与地方主管部门的联系和沟通,促进地方产业发展。首先协调好行政主管部门与产业技术体系的关系,明确体系的社会地位;其次增强与相关政府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再次以政府为纽带和桥梁,加大与当地合作经济组织以及农民的沟通力度,通过示范作用带动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另外,建议各级地方政府及相关农业主管部门聘请岗位专家为“农业科技顾问”,开展本地区产业技术服务;最后,要发挥政府部门在资金、政策、技术、人力、信息上的优势,加快建成地方性农产品产业技术体系。
参考文献:
[1] 研究课题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100-101.
[2] 祁春节,苏小姗.我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建设――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4):60-63.
[3] 宋雯雯,韩天富.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协同创新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管理研究,2013(17):11-15.
[4] 张克俊,张娜敏,伍红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制度创新特征、问题及对策建议[J].农村经济,2014(11):37-41.
[5] 张 鸿,张 熙,龚万灼,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的构建框架与运行机制[J].科技管理研究,2010(9):70-72,84.
[6] 伍莺莺,许 宁,张 昭,等.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地方创新团队建设探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2):70-73.
[7] 赖琰萍.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有关问题及对策探讨[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0(1):41-44.
现代农业体系范文5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 S23-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3-0248-02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强调指出: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根据这个总体要求,必须坚定不移的发展农业机械化,把发展农业机械化放在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努力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和谐发展。笔者长期在农村基层工作,根据多年工作的切身体会和深入思考,认为要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和谐发展,应当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并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1 构建和谐的农机推广体系
建立全面覆盖的农业机械化生产体系,必须扎实有效地开展好农机推广工作,建立适合地方特点、容易为当地群众所接受的农机推广体系。要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围绕主导产业生产需要,抓好主要粮食作物关键生产环节的机械化生产技术的示范推广,充分发挥市场引导、政府扶持、项目带动的有效作用,积极争取政府、农民、企业多元化投入,整合有关农业机械化资金、项目,集中力量,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开展农业机械化综合技术试验示范,促进各类农业机械化技术的配套运用,探索适用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机制。发挥农机推广机构的公益性职能,优化人员结构,构建多方协作、适应市场需求、充满活力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体系。要充分调动农机服务组织、农机大户、农机能手、企业的积极性,参与示范园建设,增加资金投入,提高示范园建设标准,扩大示范带动效应,促进生态农业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2 构建和谐的农机应用体系
加强农机应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综合效益,是发展和推广农业机械化的根本目的,也是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建立和谐的农机应用体系,不能局限于传统种植业领域,还要立足于大农业,即在农、林、牧、副、渔等农业生产全领域实现全方面发展,不能局限于农业生产的上游环节,还要紧跟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向农产品精深加工的中下游环节延伸。同时,引导农民科学购置农机,既要结合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又要结合未来一段时期内农业机械所要承担的农业生产任务;既要避免购买了农机缺乏实用价值,又要防止能力过剩、机械闲置、资源浪费等现象;积极组建农机合作社、农机协会等合作组织,降低农机购买风险,提高农机利用率,扩大农机作业范围,增加农机应用收益。
3 构建和谐的农机服务体系
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是农业机械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建立和谐的农机服务体系,主要包括政策服务、技术服务和扶持服务。农机工作涉及到的相关主管和服务部门要制订便民利民服务措施,加强效能建设,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为农机用户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农机使用对象主要是农民,他们普遍缺乏专业知识,遇到技术上的难题往往束手无策,农机专业部门要积极组织开展好技术服务工作,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一是深化改革,理顺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乡镇站的工作关系和管理关系,规范乡镇农机站建设,要着力抓好“五有”建设: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必备的办公设施和设备、专业队伍、工作经费、规章制度。二是加强功能建设,提高服务能力。高度重视县级农机服务机构建设,通过加大投入、增添设施、整合资源,逐步把县级农机服务机构建成功能齐全、管理规范、综合服务能力强、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服务型机构。三是培育服务组织,开拓服务领域。充分利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和其他扶持农机的政策,大力发展实体型农机服务组织;鼓励发展农机合作社、中介服务组织、农机专业协会和专业服务公司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搞活农机服务市场,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多方位、系列化服务;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信息网络建设,做好信息采集、处理和工作。四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人员素质。利用阳光培训工程、农机科技入户工程等项目的实施,结合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加大对农机手的培训力度,提高其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4 构建和谐的农机安全体系
农业机械是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农机安全生产涉及到千家万户。因此,加强农机安全管理网络建设,建立健全农机安全管理机制,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的发生,解决农村农机安全生产问题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一是强化县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建设。县农机安全监理机构是国家在基层的农机安全监督管理组织,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农业机械化和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制定农机安全管理措施;负责农业机械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包括农机安全技术检验、年检、核发牌证;负责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培训、考核、年审、核发证照以及对其违章行为进行纠正处理;负责道路外农机事故的勘察处理以及农机事故的统计分析和报表工作;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二是加强乡(镇)农机安全管理机构的建设。在稳定乡(镇)农机站机构的同时,还必须建立一支政治和业务素质高、精通农机业务的乡(镇)农机化工作队伍。三是构建农机安全村,聘任农机安全管理员。利用村委会和农机安全管理员熟识基层农机安全生产情况,实行有针对性的农机安全生产治理,对减少农机事故的发生、缓解农村农机安全监管压力有着积极的作用。通过建立农机安全村和落实村农机安全管理员,使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在基层有人抓,有人管,以加强源头管理,确保农机安全生产。
5 构建和谐的农机质量体系
农机质量是农业机械化的生命线。加强农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是农机工作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加强农机产品质量、作业质量、维修质量等标准的实施监督工作,设立农机质量投诉点,积极开展农业机械化的质量调查与投诉监督,建立农机质量信息制度,督促企业履行“三包”职责,改进和提高农机产品质量,保证农业机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努力做好农机投诉工作。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业机械产品行为,规范农机具交易市场,推动农机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水平的提升。做好农机维修网点的调查、统计和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资格认定工作,提高农机维修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质量,加强对农机作业质量、维修质量的监督管理,切实维护好农民合法权益。
现代农业体系范文6
[关键词]农业经济;现代化转型;问题;对策
1农业经济现代化转型中存在的问题
1.1农业经济缺乏品牌竞争力
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传统农业经营体系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的市场环境,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竞争力的提升,阻碍了我国农业经济现代化转型发展。随着农业生产成本的不断增加,以及农产品质量难以保障,使得我国农业经济难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链的转型升级,难以创造良好的品牌形象,难以提升购买力。农业经济在品牌形象、沟通协作等因素的影响下,农业出口过程中农产品通常容易被视为廉价商品进行出口,进而导致我国农业出口受到制约,降低了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农业经济由于缺乏品牌竞争力,农业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农业出口品牌形象的建立等都受到制约,未来我国农业需通过增强品牌竞争力来培养竞争优势。
1.2农业经营机制不健全
“扶农重粮”政策力度不断强化,农产品价格呈上涨态势,土地流转成本亦有所增长,土地流转成本的上涨加大了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难度。农业生产经营机制呈现“小而分散、产加销环节多”的特征,加大了对农业经营机制的监管难度,阻碍了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的形成。另外,大型农业生产企业、农业经营机构等之间的协作性、对农民生产农业的推动作用不强,未能建立一种“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和谐模式,难以形成农业生产经营销售一体化的利益共同体。农业经营机制的不健全在于我国农业经营监管力度不够、农业经济主体之间的协作性不强、农业生产成本不断增加,并导致我国农业生产难以形成标准化、规模化、一体化的体系,制约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1.3资源环境影响因素加大制约农业经济发展
制约我国农业经济现代化转型的另一重要因素是资源环境影响因素的加大,资源环境因素对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影响机制主要源自三个方面:第一,土地要素资源的制约,我国国土面积虽然庞大,但总人口数较多,人均土地面积有限,并且我国人口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趋势,使得土地资源的局限性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第二,能源因素的制约,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使用量与日俱增,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电力资源、水资源、农业生产油资源等的需求较大,且国际油价使得我国的农业生产油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第三,宏观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随着近几年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资源要素开始由传统行业流向第三产业中的新兴产业,农业发展受到限制,加之美国次贷危机加速了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亦受到一定影响。
2农业经济现代化转型对策
2.1提高农业非价格竞争力培育农产品品牌
针对我国农业经济缺乏品牌竞争力的问题,我国应该加强对农业经济品牌建设的重视程度,形成非价格要素的核心竞争力。农业经济发展品牌化是农业经济现代化转型的必然趋势,形成具备竞争力的品牌优势,方能在农产品出口、国际贸易发展过程中处于优势地位。我国农业经济品牌化的建立应通过“品牌带动”战略予以实现,形成“绿色、高品质、安全、友好、原产地”等农业特色,提供高质量、优品牌的农产品,提升对粮食安全建设的重视,建立高效绿色的农业经济品牌体系,提升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品牌竞争力、国际竞争力以及购买力,不断扩大我国农产品的市场份额,取得可持续发展。
2.2建农业合理的经营体系及经营制度
农业经营体系的建立和农业经营制度的形成是农业经济现代化转型发展的核心内容,规范化、科学化的经营制度对指导我国农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建农业合理的经营体系及经营制度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1)形成现代化农业经营组织体系。农业经济发展主体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核心,通过配需具备高技术水平、高创新能力的农业经营主体,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服务化转型,进而构建基于优势主体的现代化农业经营组织体系,增强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技术能力和经营能力,实现农业经济的现代化转型发展。(2)完善现代农业经济价格体系。实现农产品价格市场化,根据市场中农产品供给和需求情况调节农产品价格,提升农产品价格竞争力,避免“价格倒挂”现象的出现,实现土地承包权、农业生产经营权、所有权的分置,建立科学的农产品市场价格体系。(3)健全粮食质量安全监督机制。粮食质量安全是农业经济现代化转型的重要内容,健全粮食质量安全监督机制是保障我国粮食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通过建立有效的农业监管机制、保护制度等来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促进现代农业经济的健康、绿色发展。
2.3坚持资源友好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坚持资源友好型是我国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和转型的重要路径,一个国家的资源与环境优势是维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农业属于资源密集型产业,农业经济转型过程中,应基于现代科学技术加强循环经济的发展、促进产业链的绿色发展、通过节约资源和提升资源使用效率,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性和长远性,为农业经济转型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文胜.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农业发展的多目标转型[J].农村经济,2014(12).
[2]高巧依.浙江省渔业产业发展转型升级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