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纺织品市场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纺织品市场研究范文1
全球工业领导者进入这一市场是迟早的事。该集团高级副总裁(消费者产品服务部)苏雷什・库马尔简要阐述了其中原因。他表示:印度的纺织业规模逾950亿美元,包括420亿美元的进口,2021年,其规模有望增长到2210亿美元。因此该集团将印度作为首要目标。印方须夯实基础,加强标准化建设更为迫切,以提高纺织品在全球的接受度。
为此,该公司首先把印度作为进入世界纺织服装工业主宰者的突破口,与此同时了品牌承诺:其服务将涵盖针对产品创新和开发的点对点咨询,同时减缓可能阻碍实现这一进程的风险。基于行业的分散性,他们会提供单独点控,以帮助对方按计划进行产品开发,控制成本,提高质量,并提高用户满意度。TUV SUD进入世界领域的意义十分重大,因为这一举动将公众注意力转向驱动未来消费趋势及行业话语权方面。
世界检测,渐成雏形
多年来,世界检验、检测与认证行业领域虽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速度并不相匹配。目前他们仍处于方兴未艾时期,因此需要大踏步地向前发展。根据纺织品检测、检验与认证(TIC)市场,已应用的纺织品检验、纺织品检查、纺织品认证,以及玩具,他们预测2020年全球检验、检测与认证市场有望逾72亿美元,从2015年至2020年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6%。该报告由《市场研究》发表,其中指出主要纺织品检验公司,如瑞士通用公证行(SGS)、英国天祥集团(Intertek)、南德意志集团(TUV SUD),业已开始地缘扩张,以提升其资产和区域占有率。2016年2月,瑞士SGS在中国的天津开设一家新型软生产线检测中心。该中心可检验各种纺织品、服装以及皮革制品。当然,南德意志集团也不甘落后,开始在印度拓展业务。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纺织品出口不断增长与工业用纺织品市场增长的不断加快是推动检验、检查与认证行业发展的内在动力。然而,这些国家却存在诸多挑战。根据《市场研究》报告,中小型检测(TIC)公司正面临资格认证方面的挑战,他们需要大量投资。世界上许多政府组织给予大力扶持,其方式有资金支持,或对TIC市场中小企业放宽资格认证条件。后者需要大量投资以获取认证机构的通过,如国际标准化组织和美国试验材料学会等等。
从事市场调研的咨询公司MarketsAndMarkets表示,“行业没有整合,而业界顶尖级公司还在努力将业务扩展到新兴经济体中――中国、印度和巴西。”消费者对正品重要性的认识逐渐加深,这也推动了第三方认证的增长。地方上有一些第三方认证公司,如在2011年,中国香港有逾700家单位在从事认证检测业务。尽管上述观察是从整个TIC行业的角度进行的,但这趋势在纺织品行业同样有所体现。
全球TIC市场通常被分为北美、欧洲、亚太及世界其他地区。从2014年市场份额来看,欧洲走在世界前列,这要归功于突出的市场参与者,诸如瑞士SGS、必维国际检验集团(比利时)、天祥集团、南德意志集团等。纺织品检验市场领域比较重要的机构有亚检公司(中国香港)、英国标准协会、必维国际检验集团、华测检验认证集团(中国)、赫恩斯坦研究院(德国)、天祥集团、SAI国际认证集团(澳大利亚)、瑞士通用公证行、瑞士纺织鉴定中心、南德意志集团(德国),以及欧陆分析科技集团(卢森堡)。
全球标准 地区问题
印度的质量意识已经开始提高。早先,印度的纺织与服装公司有各自的TIC部门。然而认证环节已越来越多地向更专业化的第三方转移。不过,印度目前还没有大型的认证公司。
印度业内专家阿尼尔・贾达夫有16年的从业经验,他给出了解释:“印度有很多小规模的TIC公司,其团队仅由几人(5至10人)组成,而他们也只是立足于某地区。要从印度进口商品的买家有他们自己的联络处或者采购人来负责装船前的检测,因此,很多买家不需要TIC公司的服务。其次,印度的每艘船运载量不大,其价值并没有高到需要委托(外包)给检验公司来做。”
全球有机纺织品标准在印度的主管苏米特・古普塔的观点却稍有不同。他认为,印度本国的纺织品市场比出口市场更大。在国内销售领域,几乎没人关注检测、认证和标准。只有极少数的(精英)品牌注意这些。但作为全球有机纺织品标准的印度和孟加拉国代表,古普塔表示:“印度TIC市场会随消费者意识的提高而提高。伴随着消费能力的提高,消费者对更高质量纺织品的需求就会增加。顺带一提,全球有机纺织品标准正是通过合作谋发展,引领标准制定者制定世界范围内通行的标准,确保每一环节都保留纺织品的有机属性,从原材料的采集到有益环境和社会的生产环节再到终端标签,全程保证才能让消费者放心。”
然而,印度诸多纺织品公司是将检验认证环节进行外包。TUV SUD在孟加拉的主管爱兹兰・尼兰解释道,在传统意义上说,公司规模越大,就越注意到达最终消费者手里的产品质量。公司内部的检验、检查与认证部门无法以一个独立的视角来评估风险,且低估风险的可能性非常高。另外,作为自己带有TIC部门进入新市场的公司,把评估该地区特有的挑战放在商业运作之前是很难的。而第三方的专家通常无视条件与品牌,并且作为独立的检验专家,他们很容易在早期就预测并找出问题所在。及早解Q这些问题,公司才能减少整个供应链中的开销,并避免延误。
还有一些其他原因导致公司将质量把关这一重要环节外包,这使得第三方认证服务不断增长,“其一是平均到每个出口商或服装公司的交易量在减少;一些热衷于出口的小公司将现在的情况与20年前做对比。其二是采购商要求商品要通过第三方检测或检验,以求更高的质量和更满意的结果。早先,采购商通常是从进口商或者商那里采购商品,他们对商品质量负责,而现在大多数客户直接从出口商(服装公司)处采购,因此,他们要求委托TIC公司来认证。”
世界标准,本土归化
然而这是否是一个关于通用的问题?印度公司对为客户量身定做方案的需求有多大?专家为我们道出了答案,在规格和所处理的产品种类上,印度的纺织品行业是非常有活力的。因此,他们可能还没有通用方案。然而,有许多问题他们却必须解决,如产品需符合土地法和出口国的管理规定,需要环保达标,需要根据购买环境的改变而调整等等,这也促使专门顺应客户需求的第三方用户化解决方案出现。
纺织品市场研究范文2
2860亿欧元的可支配收入使俄罗斯成为欧洲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如果按人均购买力计算。俄罗斯从2001年至2006年间提高了65%。2006年,俄罗斯购买力值超过荷兰名列欧洲第6。第一是卢森堡,其次是瑞典,第三名是挪威。其他增长较快的国家还有波兰、匈牙利、捷克、罗马尼亚、土耳其和爱尔兰。
俄罗斯的展览会
许多西欧知名展会开始在俄罗斯出现。包括由德国依格多国际时装展览公司(IgedoCompany)主办的俄罗斯时装展(CPM)、德国慕尼黑展览公司Ispo体育服装贸易博览会、德国法兰克福展览公司举办的俄罗斯服装面料及辅料展览会(Interstoff Rossija),俄罗斯家纺展览会和第一视觉莫斯科展等。在俄罗斯纺织轻工产品及机械展览会(Textilleg prom)上,更多的是俄罗斯展商参展,在2500名参展商中,有1900家来自俄罗斯。该展会由俄罗斯纺织出口商会举办,其规模是俄罗斯纺织服装行业最大的展会。此展会展品包括纺织服装产业链各个环节如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面料、纤维、染色和生产加工技术等。
服装消费成热点
富裕起来的俄罗斯人喜欢旅游,并喜欢购买奢侈品,包括时装。他们最喜欢的度假地是迪拜、埃及和土耳其。因为那里的关税比本国要低,有很多俄罗斯人利用度假购物。在俄罗斯的大城市有许多国际奢侈品牌店,中产阶层消费者一般在现代购物中心或者流行时尚店铺购买时装,对价格比较敏感的俄罗斯人通常在高级百货店或者迅速发展的时装连锁店购物。那些还无法追赶时尚的消费者多是在传统的马路市场上选购廉价服装。
据莫斯科俄阿巴市场研究公司(ABAR US Market Research)的专家估计,俄罗斯有3000家马路市场,但这一数字正在以每年5%的比例减少,年营业额减少的比例更是达到了15%。他们预计,未来那些定价在50美元以下的品牌服装更受普通消费者欢迎。从2004年到2005年,这一市场需求增加了10%至15%,而且有继续上升趋势。生产适应这一块市场的公司增长了30%至40%。
莫斯科服装市场饱和
俄罗斯零售市场正面临巨大的变革。高档市场将被国际奢侈品牌占领。大众市场被统治西欧的贸易巨头如美国的GAP、瑞典的H&M和Mauritz所瓜分。最大的中档连锁零售店每年的营业额在3亿美元以下。有市场研究人员介绍,这其中很少有完全由俄罗斯人自己经营的。许多零售商加入国外品牌特许经营店。国外品牌在中端零售领域占有率达80%,俄罗斯自有品牌只占3%至4%。
据2005年的统计数据,销售产品单价在300美元以上的商店营业额为280至300亿美元,运动服、童装、皮革服装销售210亿美元。其中,9%至11%为高端市场,20%为低端市场(低于45美元的市场),60%为中端市场(45至100美元之间)。
据预计,莫斯科服装市场即将出现饱和。掘金者开始把目光投向了其他不断涌现的大城市。“零售额正在以10%的速度增长,并有超过莫斯科的趋势”,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的专家UweKumm博士说,俄罗斯零售连锁扩张速度很快,不久将出现新的并购整合。由于60%的俄罗斯零售业还不具现代零售业的意义,他还预计,这将为欧洲的零售连锁巨头、服务巨头和物流巨头提供在俄罗斯发展的市场空间。
2006年,莫斯科已经有80个购物中心,还有17个在建或者计划建设。这导致商业地产的租金在不断上涨。据俄罗斯《商业》杂志报道,俄罗斯主要零售商呼吁成立联合会以平抑日益上涨的租金。R2服装连锁店的总经理表示:“保持稳定和低廉租金是出租方和承租方合作的关键。另一方面,政府在税收上也可以发挥更大作用。”
参加此项呼吁的还有西欧品牌的进口商和批发商,如Mango,Promod,Jennyfer,Esprit,Lulu Castagnette,Peacocks和S.Oliver,Zolla。
合资扩建
位于德国汉堡的全球最大的邮购公司Otto集团和俄罗斯最大的邮购公司PPE集团已经达成协议,双方成立服装邮购合资公司以服务于整个俄罗斯联邦。在合资公司中,Otto集团拥有70%的股份,PPE集团则占有其余的30%。按照协议,新成立的公司将提供名牌服装的邮购,并且在特维尔建立仓储物流服务中心。PPE集团主要还负责集中开拓市场,保持和客户的联系。
爱沙尼亚的一家风险投资公司Alta Capital Partners最近并购了两家内衣生产企业(一家在立陶宛,另一家在白俄罗斯),这家公司还计划在俄罗斯建立零售连锁店。Silvano服装集团已成立,预计到2010年将拥有300家商店销售自己的品牌,如Alisee、Lauma、Laumelle和Milavitsa,当然也销售第三方品牌。
俄罗斯计划用3年时间建立200家服装商业中心,2006年莫斯科已经建立了3家。美国知名专营冲浪运动、休闲服装及配件的Quicksilver公司和俄罗斯Sprandi公司欲合作使用单一品牌开店,进军体育用品市场。Sprandi公司已经有90家商店遍及25个地区,并且在体育用品销售上有很强的势力。Quicksilver公司除了自己的品牌注入外,还会带来Roxi(沙滩服)、Rossignol和Dynastar(滑雪和网球服装以及装备)等知名品牌。
作为提供时尚潮流的服装英国零售品牌Topshop于2006年11月在莫斯科开了第一家店。除了销售男女时装和附件外,Topshop还在其1000平米的商店中销售孕妇服装和特体服装。Topshop在英国有300家商店,在海外有80家商店,每年营业额达5亿英镑(合7.37亿欧元)。莫斯科服装连锁贸易公司Modamo专门销售德国女士服装,2006年新开了6家门市,专门销售德国EugenKlein、Hirsch、Tuzzi、Marcona、Hauber、LuisaCerano和Isabell品牌,同时也包括荷兰Secon集团的Creenstone品牌。公司总经理Michael Scheinin透露,新营业额增加了30%,到2008年将达到1亿美元。
纺织品市场研究范文3
深耕功能性面料市场
冠宏公司成立于1999年6月,公司占地162亩,分属鸿山、祥芝2个工业集中控制区。拥有针织、化纤及棉印染3大类印染生产线,除本部外还有二个分公司和2个子公司,现有员工1000多人。2005年冠宏开始专注于功能性服装面料的开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较早专注于功能性服装面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纺织染整企业之一。
冠宏公司的功能性面料,从早期的健康、环保、御寒、保暖等功能性,逐步扩展到智能、旅游、时尚等更宽广的领域,让功能性面料从小众需求逐步走向了大众生活化的大功能范畴。目前,冠宏公司的功能性面料已经形成六大系列:吸湿排汗类面料,主要应用于运动类服饰;防寒面料,常用于羽绒服;记忆面料,常用于女装、时装;防水透湿类面料,常用于时装、男装、女装、夹克、工装;卫生保健类面料,常用于特殊职业装或孕妇装等;高适感面料,诸多功能集于一身适用领域广泛。冠宏公司在产品创新方面突出时尚、舒适和功能性的特点,开发出的Tencel针织面料、PLA纤维面料、在吸湿陕干基础上的抗紫外线和超柔软系列产品、珠光涂层面料、防水透湿耐水压面料和保健环保系列产品,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效果。
在许多著名服装设计师眼中,“冠宏”这两个字就意味着“高品质”,他们从专业的眼光和使用者的角度认为冠宏的面料“品质超群,世界―流”。很多国内知名品牌如波司登、李宁、鸭鸭等,也都是冠宏公司的忠实客户,冠宏的产品―直占据着中国羽绒品牌面料市场的半壁江山。冠宏公司所在地福建省泉州市诸多知名休闲运动服装品牌厂商如利郎男装、劲霸男装、七匹狼服饰、安踏体育等均为冠宏的直接客户或间接终端客户。
为在功能性面料领域做争做精,冠宏公司大力投入软、硬件建设。冠宏有优秀的原料供应商为他们提供优质的原料,包括坯布、染化料等,这成为冠宏提高产品质量、打造面料功能性的基础。冠宏在硬件设备上舍得进行资金投入,主要设备均是从德国、意大利、香港、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引进,使得冠宏的技术装备始终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在软件方面,冠宏公司汇聚国内外行业专家,携手全国骨干纺织服装高等院校,通过不断研发与设计,打造面料新产品。冠宏非常注重培养自己的研究队伍,建立了一支稳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队伍,不仅保证了产品的质量,而且为企业发展的稳步上升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公司还在生产管理方面积极探索新的模式,从源头入手,对原材料进行筛选,实施从头到尾、企业生产全过程的精细化、标准化管理。而且冠宏有自己的印染厂,这是整个产业链的核心,是将研发结果转化为现实产品的关键所在,拥有了这个关键,使得冠宏在同行业内遥遥领先。
转型的远见
2005年前后,包括面辅料企业、服装企业在内的纺织服装行业都面临行业洗牌、转型升级的挑战。对于纺织企业来说,从完全加工型向自主品牌型转变,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同时也是当时纺织企业面临的最大难题。
冠宏董事长陈新民的远见卓识为企业的良性发展奠定了方向。陈新民抓住了时代赋予的机会,才赢得了如今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早年经营服装厂的陈新民并没有被服装生产经营的丰厚利润所迷惑,相反,他看到的是服装生产属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低,进入门槛低,很陕就会成为竞争激烈、盈利点低的大众产业。而随着眼装业的发展,服装面料将会是需求量大的商品。根据当时英国David Rjgby顾问公司调查表明,未来10年,全球高科技纺织品市场将以每年3.8%增长速度持续攀升,其中亚洲市场的增长幅度将接近增加一倍。而当时国内纺织业还处在生产初加工产品阶段,许多好的面料都是出口坯布到海外,加工后返销国内市场。而目面料的生产须经过纺、织、印、染、漂、整等几道工序才能完成,除需大量高科技含量的装备投入外,更需要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和科学的技术。陈新民意识到,随着石狮服装业的蓬勃发展,按现代工业的发展规律,肯定要创办一批更为现代化、更多科技含量的面料生产企业。
自2005年起,冠宏公司开始实施经营模式的转型,从简单来料加工型转变为市场主动引导的自营型,公司利用自身对市场品种、色彩、质量的了解以及市场未来趋势的准确判断能力,主动采购原材料,通过科研开发、生产工艺、加工设备的优势,生产符合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的高档新型面料,引导面料商采购或直接面向成衣制造商,同时为面料商或成衣制造商提供物流服务,实现较高毛利率的产品销售。
转型后的冠宏坚持在功能性面料领域做精做专的思路。陈新民认为,当前面料生产企业产品同质化严重,产能过剩就容易造成低价竞争。要摆脱这一状况,必须要在产品研发创新上有所作为,真正形成品牌企业的核心优势,发挥企业的品牌价值。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冠宏坚持在产品开发上不断“下注”,不断挖掘、研发与创新,越做越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由公司自主开发生产的各种防尘、防油、防水、透湿等高档功能性面料数百个品种,品种多,质量过硬,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效果。
近年来,冠宏确立了“加大研发及自营力度,以创新及服务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发展战略,努力打造完整产业链,寻找全新的可持续的利润增长点。目前,公司已经组建竞争力一流的营销公司,强化市场研究、信息采集、以及成衣制造商客户网络建立的综合功能,并取得了非常成功的经营经验。同时,公司已将长三角地区的经验推广至华南及东南地区,从根本上摆脱传统来料加工型企业的经营模式。
科技就是力量
2010年5月,冠宏公司得到国家专利局的正式通知,该公司开发的复合竹炭针织面料工艺技术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在此之前,冠宏公司开发的一种记忆功能面料生产方法获得了国家专利授权。这两种“专利面料”投放市场试销,受到很多大型服装厂和采购商的欢迎。
冠宏能够在短短的10年中迅速崛起,进而超越同行,立于不败,重要的原因是不断地进行科技创新。冠宏中高档棉休闲服装面料的开发能力一直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公司坚持将流行趋势研究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品开发理念,通过与国内最顶级的纺织科研机构的密切合作,不断推出适销对路的新型面料、功能新面料。
冠宏与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东华大学、西安工程大学等科研机构结成战略联盟,与中国流行色协会合作建立了“功能性纺织品色彩研发基地”,建立了多层次、立体化的产品研发体系,研究开发行业关键技术,对功能性面料进行开发研制。
冠宏已申请和拥有各类专利23项,其中“吸湿快干系列产品开发及其产业化”项目荣获“纺织之光”2009年度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2008年至今共有“针织涤棉双面夹层提花格子布”等7个产品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纯棉仿毛绒”等3个产品获2008全国棉纺色织印染产品开发年会“优秀创新奖”和“优秀设计奖”,多个产品入围“中国流行面料”。在中国最具权威的评选中获得了“中国驰名商标”、“中国休闲服装面料开发基地”的殊荣,同时成为“中国流行面料入围企业”。
时尚话语权
今天,大多数服装品牌已经确立端消费者为核心的研发、生产、营销等一系列运作体系,与之相比在这方面多数面料企业还有很大差距。冠宏的成功还在于与同业相比,能够更深入地关注面料的终端消费者,更注重时尚的附加值、文化的附加值。
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主任李斌红曾指出,服装品牌的成功是因为知道自己的服饰是卖给谁的,而多数面料企业这方面的意识是不足的。她建议面料产品的功能和特征要与消费者的需求匹配。中国流行色协会常务副会长梁勇也持相同看法,他认为面料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一定要了解消费的需求,导入文化的内涵。二人对冠宏的发展思路表示了高度地认可。曾多次亲临福建指导功能性面料研发生产工作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对当地以冠宏为首的企业在功能性面料开发方面所作的开创性工作予以肯定。
冠宏设立创意产业基地,在企业拳头产品和营销理念中不断注入新的创意元素,致力于把最先进的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的文化竞争力。公司将功能性面料的吸湿、排汗、抗菌、防皱、远红外处理、三防、纳米产品等功能性与时尚性完美结合,引领了面料时尚潮流。确立“狠抓终端”的战略,直接面向服装制造企业提供符合市场趋势的新型面料。
冠宏的功能性面料不仅仅局限于特殊工装等“功能性”领域,满足特殊工种功能需求。向市场推出时尚性、大众化、引领消费趋势的功能性面料才是冠宏的骄傲所在。例如冠宏研发的15D尼龙面料,不但能实现零下35度温度变化中不裂,而且在手感上能达到真丝的质感,色泽上能实观真丝所不能达到的高纯度。
纺织品市场研究范文4
智能手机打败PC机是因为更贴近人体便于操控?但相比眼镜、手表甚至是衣服,手机已经不够贴近人体了。
独立科技市场研究机构Forrester Research在最新一份报告《智能人体,智能世界》中指出,下一次计算革命将来自“穿戴式设备”,而非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
穿戴式技术在学界和业界一直都很受关注,但很长一段时间内只停留在概念领域。近年来,部分穿戴式设备已经从概念化走向商用化。谷歌、苹果、微软、索尼、奥林巴斯等诸多科技公司都开始了在这个领域的探索。 谷歌眼镜
移动互联网来势汹汹,改变了整个科技产业和创业环境,创造出一些全新商业模式,让市场逐渐刮起一波可穿戴式设备潮。有市场机构预测,2017年,可穿戴式无线设备市场将由2011年的2077万台增长到1.695亿台。
谷歌眼镜(Google Glass)是目前穿戴式设备中最被广为讨论的例子。
这款眼镜可以帮助你找到想去的地方、展示你收到的短信、告知天气状况、在夜空中查找星座、管理你的音乐与视频以及其他许多功能。据悉在今年年底前就将开放一般民众订购。
根据公开资料,Google Glass配备有双核OMAP处理器,运行Android 4.0,支持WiFi、蓝牙和GPS,但是不支持蜂窝网络。
Google Glass配有常见的感应器,包括陀螺仪和加速器,可以追踪用户脸和头的朝向和角度。通过连接安卓系统智能设备,用户可以观看视频、使用对应的应用、导航、阅读电邮、浏览短信、查看股票实时行情,用户眼镜中看到的视像相当于3米处62英寸的大屏幕效果。
很多人认为,Google Glass实际上被打造成了一部新型的独立电话,而基于Google Glass所带来的颠覆性的交互体验,很多人也乐意把Google Glass视做谷歌定义下一代电子设备的核心产品,尽管其在数据连接、用户生活习惯上依然面临着种种挑战――毕竟,科技必须社交化,不能让用户脱离现实世界。
让这些穿戴式智能设备融入日常生活习惯里,可能比克服技术上的困难还有挑战性。 当地时间2013年2月27日,西班牙巴塞罗那,2013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展示了由意大利设计师为苹果量身打造的iWatch概念手表。
少数人知道,其实国内也有类似Google Glass的设备,比如中国兵器集团旗下的北方奥雷德研发的可穿戴式电脑“EYETOP掌控者”。EYETOP实现了高清播放、看电子书、上网冲浪、QQ聊天等功能,能清晰辨别最小6号大小的字体,还可以根据眼睛的近视远视情况进行适应、针对脸型提供瞳孔距的调节。 健康为先
酷归酷,总归还是要应用及流行起来。实际上,在个人健康和医疗管理领域,穿戴式设备的应用打了头炮。
现在这类设备的出货量主要集中在以消费为导向的运动、健身和保健市场。比如:对日常跑步数据进行跟踪;判定老年人的跌倒是否造成了伤害;报告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医院病人的心跳速率等。
GE医疗和飞利浦等医疗电子公司正参与其中,国内东软熙康也推出了自己的智能腕表,还有许多新创公司以及专业领域企业也都在开发提供网络医疗应用服务的可穿戴式无线设备。美国耐克公司最近就在大力宣传自家产品“燃烧手环”(FuelBand),戴上后会自动侦测使用者在锻炼时所燃烧的热量,并与热门减肥应用"Lose it!"合作,将资料同步上传到该应用,方便用户随时进行体重管理。
戴在手腕上不算什么?那么穿在身上呢?目前已经有创业公司研究,把科技整合到纺织品中:将电子零部件结合到柔软的布料上――“智能服饰”。
智能服饰的主要应用范围目前仍在监控医疗与锻炼上,比如有适合盲聋疾者手戴的Mobile Lorm Glove产品,能够将短信内容翻译为字母,让这些用户感觉到。
但同时也有可能会扩大到娱乐层面――这个时代相当多的科技突破都是因为人们的娱乐需求而产生的。比如,拍拍衣袖就可以调低扬声器的音量;随时改变身上衣服的颜色;甚至随时更换T恤衫上面的图案或字样。已经有一家创业公司开发的Social Denim牛仔裤,可以让用户更新Facebook状态。通过装配蓝牙功能,这些牛仔裤可以与智能手机进行交流,根据位置信息更新状态。 拥抱人体
再往下发展,怕是真要把芯片“缝入皮肤”了。但现在还没到那么惊悚的时候。先看看下面这些动向――
“初端产品”,鹅卵石智能手表Pebble Watch已经通过集资网站Kickstarter“一战成名”。这个“戴在手腕上的电脑”有特殊的省电电子纸显示屏,不但可以在阳光直射下阅读,电力还可持续一周;与iPhone或Android手机蓝牙连接后,便可获得电子邮件、短信和提醒通知,还可以在使用者跑步或骑单车时测速计时、控制音乐播放,在打高尔夫球时测距。 戴在手腕上不算什么?那么穿在身上呢?目前已经有创业公司研究,把科技整合到纺织品中:将电子零部件结合到柔软的布料上―“智能服饰”。
而谷歌正在研发高端的――“智能手套”。指端上有摄影机、罗盘、陀螺仪、时速表、其他动作探知器以及处理器、记忆储存卡和无线通讯的配备。而智能手套的应用有无限可能:操纵电脑界面、增强视觉效果、定位导航,医疗人员可远距触诊,只要动动手指就可点击虚拟键盘等;微软研究院也开发了用于跟踪手部动作改进虚拟探索的腕带式数字系统,通过将红外激光、摄像头和扩散器结合起来,制作出能探测佩戴者个人手指运动的数字手指。
苹果也没闲着。今年年初市场陆续传出苹果正与英特尔合作,计划于今年推出拥有1.5屏幕的iWatch。iWatch能通过蓝牙与iPhone或iPad互通。上月25日,美国专利商标办公室公布了苹果去年提出的一项专利申请,这项专利显示具有弹性屏幕的双稳定弹簧将被应用在可穿戴装置上。
苹果还描述了可利用内置电池和该配件上的太阳能板来供应电力。该专利涉及弹性屏幕,是苹果iWatch的必备技术。看起来,苹果iWatch已呼之欲出。
纺织品市场研究范文5
1月份中国大陆成衣出口额增加65%
买家充分利用零配额贸易优势
2005年1月的中国大陆成衣出口额取得65%的强劲增长,有关升幅源于世界贸易组织(WTO)撤销成衣和纺织品的配额限制。业内分析员预测中国大陆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成衣和纺织品供应市场,至2008年,产量将占全球成衣生产约50%的份额。
环球资源执行总裁裴克为(Craig Pepples)表示:“引发有关强劲升幅的其中一个原因是买家将部分原定于2004年12月签订的订单延迟到2005年1月才执行,以便享受取消配额限制的优惠。目前,差不多所有买家都在增加他们在中国大陆的采购活动,因而为中国大陆成衣和时装行业缔造了一个历史性的市场机会。”
进口铁矿石价格大涨
从2005年4月1日起,进口铁矿石国际合约价格将上涨71.5%,我国钢铁企业成本陡增,下游机械制造行业、房地产业面临更大压力。这次国际铁矿石价格上涨是继2004年上涨18.6%之后,亚洲铁矿石价格的最大涨幅。
近年来,我国钢铁产量持续高增长,使得对铁矿石进口依存度不断提高。2003年,我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铁矿石进口国。这次铁矿石涨价按71.5%估算,国内钢材市场上涨的价格区间在200元左右,大钢铁企业的提价已覆盖了铁矿石涨价预期,高盈利能力将维持不变,但一些利润率低的小钢铁厂将难以维持。
中国制打印机耗材出口额将大增
预测2005年中国大陆制造商将生产价值12亿美元的碳粉盒及其他打印机耗材,与2004年比较增加33%。预计2005年的出口总值也将增至6亿美元,比2004年上升50%。
中国大陆拥有200家打印机耗材供应商,在全球市场每4个打印机耗材产品中,就有一个是中国大陆制造商生产的。
根据台湾产业经济与资讯服务中心(Industrial Economics & Knowledge Center)的调查,品牌碳粉盒在全球碳粉盒市场上的占有率为70%。预测在未来数年内,市场对再生墨水盒与相容墨水盒的需求将会上升。仅2004年一年内,台湾制造商的兼容墨水盒出口总值就达到1亿美元。
半导体巨子参加中国大陆规模最大的集成电路盛会
超过170家领导市场的技术公司,其中包括全球集成电路巨子如Intel、Samsung、Texas Instruments等,在4月举行的“2005国际集成电路研讨会暨展览会”(IIC-China) 中展示他们的最新产品。这次活动与“嵌入式系统研讨会暨展览会”同时同地在中国三大主要的电子产品制造中心,包括深圳(4月4~5日)、北京(4月8~9日)和上海(4月12~14日)巡回举行。
自2000年起, IIC-China 参观人数已增加逾54%,而2004年展会的参观人数超过22000人。根据预先登记参观者的数目,预测2005年参观人数将会打破历届的纪录。
相关人士表示:“中国大陆电子行业正在迅速发展,根据市场调研公司Gartner Inc.资料显示,中国大陆电子产品的产值今年将超过1840亿美元。中国大陆对集成电路技术的需求也正在急速增长。根据IC Insights的资料显示,中国大陆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占全球半导体市场的份额高达20%,约1750亿美元。无可争议地,中国大陆已成为全球电子产品生产和设计的中心。”
中国报业成为投资热点
报业广告市场年增21.5%
市场研究报告商“研究与市场公司”4月5日的中国报业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在过去5年里中国报业广告市场以每年21.5%的速度高速增长,报业市场成为中外投资者争夺的热点。
根据报告,2003年中国广告总收入达到人民币1079亿元,其中报纸广告收入达到243亿元,占22%。从2000年到2004年,中国报纸广告收入年增长率保持在21.5%,广告收入成为报纸出版商的主要经济来源。
政策法规
中国4月1日起停征半导体增值税
新招扶植小企业
中国政府将于4月1日开始不再对半导体产品征收增值税。目前中国政府还没有正式公布增值税的取代方案。
中国政府首先对半导体厂商征收17%的增值税,然后向本土厂商退税14%,在2003年退税金额高达1.38亿美元。
一年前,美国政府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出仲裁申请,声称中国的退税政策使本土厂商获得了不公平的优势,中美双方通过双边谈判在去年6月份解决了这一问题。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在制定一项新的符合WTO规则的制度,以扶持本土的半导体厂商,特别是数以百计的小规模半导体设计厂商。
前沿
奥运经济切出蛋糕一角
1350亿投资机会引商角逐
北京奥运场馆及相关设施的建设开始向国内外厂商全面采购。于4月18日开幕的“投资北京――奥运经济市场推介会”,项目招商总额达1350亿元。这是继今年3月9日后,北京第二次举办关于北京奥运市场经济推介会的信息。
推介会了376个项目信息,包括22个重点包装项目和354个一般包装项目,总投资达到1350亿元人民币,其中重点包装项目总投资为550亿元,一般包装项目总投资800亿元。项目类别涉及基础设施(总投资730亿元)、高新技术(总投资100亿元)、文教体卫(总投资50亿元)以及投资额约470亿元的其他项目(现代制造业、现代农业、商贸旅游、节能环保等)。
奥运商机推介会吸引了国内外大批企业参与,有来自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的境外本土企业代表;有索尼、西门子、雀巢等40家包括世界500强在内的跨国企业代表;还有300多家国内大中型企业代表。由于许多规模小项目的推出,也吸引了许多中小企业的参与。所有重点包装项目的材料都达到了可以进行商务谈判的深度,一旦有企业感兴趣,当场就可以和项目主体进行合作谈判。
中国中等消费水平人群每年约增2000万
商务部部长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中国的消费市场在今后几年还会有一个比较大的提高,有关统计显示,大概每年新增2000万左右具有中等消费水平的人士。
中国移动推出短信网址注册首日企业已经超两万
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日前宣布,由其发起的短信网址联合信息中心开始正式向企业和个人注册开放,与传统的互联网域名注册正面竞争。据了解,注册首日企业已经超过两万。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短信网址正式开放注册是短信从现代娱乐向商务的转型,同时由于手机终端比网络更为普及,所以短信网址很可能会与网络域名注册形成对垒。
据了解,目前每注册一个企业名称、个人姓名等专有名词的收费为600元/年,区域通用词,如北京××的收费为1000元/年,冰箱、洗衣机等通用词的注册则需要3000元/年。
富豪文化开始培养游艇服务商盯住中国
4月8日到11日中国国际游艇展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展期间,众多国际游艇品牌的高层人士纷纷来沪。在国外,特别是欧美国家,游艇是很多富豪流行的休闲娱乐方式,也是展现品味、融入上流社会的一条重要通道。
世界最顶级奢侈品展Top-Marques品牌所属公司――英国布莱汉姆国际展览集团中国区首席代表盛磊透露,中国的游艇氛围、游艇文化正在营造中,近两年先后有游艇品牌在中国建设游艇码头等配套设施。中国新的富豪群体正在兴起,就私人游艇而言,近年来中国各地已涌现500多个游艇俱乐部。中国游艇市场前景非常光明。
有关人士表示,中国现在的游艇基础设施产业均未形成,如游艇码头、清洁维护等,要成熟更要假以时日。
新奇日本发明丰胸口香糖
很多女性都为胸部不够挺拔而苦恼,现在,嚼食一种口香糖就能得到改观。最近,日本一家生产丰胸保健品的厂商推出一种具有丰胸效果的口香糖。据介绍,这种口香糖可改善女性瘦小、干瘪、下垂等情况,很受消费者欢迎。
据悉,这种口香糖中含有促进女性激素分泌的草药。其中一种有效成分为野番薯。野番薯是一种产于北美中西部、拉丁美洲以及亚洲的根茎类植物。以前,这种植物被用作祛痰药,也用于治疗月经不调、妇科疼痛及神经痛、风湿等病症。到了20世纪,人们发现野番薯有刺激女性激素分泌的功效。
但是,有人质疑长期嚼食这种口香糖是否会导致人内分泌紊乱,该厂家说,目前还没发现这方面的问题。
卖生日人民币号码与生日日期相同
纺织品市场研究范文6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bilateral trade, China has become India's second largest trading partner, India has also become China's largest trading partner in South Asia. But the India trade protection against China becomes even more violent. In WTO member countries, India is the financial crisis to our country initiated trade remedy cases than any other countries, the trade friction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can not be ignored. This paper,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 total volume of trade, import and export commodity structure, anti dumping ratio data, from three angles of macroscopic, policy and industry,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rade friction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and from the angle of government, industry associations and enterprises' import and export chamber of commerce, formulates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trade friction of China and India.
关键词: 贸易摩擦;反倾销;非市场经济地位
Key words: trade friction;anti-dumping;non market economy status
中图分类号:F7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2-0150-02
1 中印贸易摩擦的现实表现
为了保护印度本土企业,印度政府不断运用反倾销等贸易救济措施给中国政府和企业施压,不断推出对华进口限制措施。印度对华发起的贸易救济案远远超过中国对印发起的贸易救济案。以中印双方发起的反倾销案为例,印度对华反倾销的数量远远高于中国队印度发起的反倾销案(见表1)。因此,中印贸易摩擦问题主要焦点在于印度。
1.1 印度屡次对华进行反倾销调查 印度自20世纪90年代后,为了限制中国产品,就开始运用反倾销手段,一再成为我国立案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据统计,印度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立案数占据同期所有成员反倾销案件的1/5,并且一直呈现上升趋势。
1.1.1 反倾销调查数量最多 印度在1992-2009年期间对中国总共发起了134起反倾销案件,在所有被调查的国家中名列第一,远远高于排名第二的韩国的43起案件。据了解,历年来中国在全球遭遇的反倾销涉及金额最多的是美国和欧盟,但是立案数最多的却是印度。
1.1.2 反倾销涉案金额大幅升高 印度从2005年以来,对华反倾销案件中无论是设计的总金额还是个案金额都有所增加。2005年的反倾销案涉及总金额为2.81亿美元,到了2006年上半年已达到1.81亿美元。2005年10起反倾销案中有5起金额超过1000万美元;2006年上半年的7起反倾销案中有4起超过1000万美元,个案金额高于1000万美元的超过50%,而2004年全年的涉案金额仅为2277万美元。
1.1.3 反倾销涉案产品比较集中 在印度对华发起的倾销案件中,化工产品占据了42.6%,位居第一,可见印度保护的重点是化工业。其次为药品,占据17.9%。其他类位居第三,然后是日常消费品,钢铁以及其他金属类和纺织品、纤维、纱线位居最后两位。
1.2 频繁使用贸易救济和歧视性限制措施 2008年下半年,印度开始增加保障措施手段以减轻贸易竞争压力并保护本国产业的利益,从而限制中国产品对印度市场的冲击。印度在所有WTO成员中是金融危机以来对我国发起贸易救济案件最多的国家,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涉案金额巨大。据世贸组织统计,2003年,印度首次超过欧盟,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启动贸易救济调查的第二大成员;2006年,印度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启动贸易救济调查最多的成员。
2 中印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
中印双边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既有宏观、政策上的因素,又有产业及企业方面的因素。
2.1 宏观因素
2.1.1 受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大环境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过程就是国与国之间不断发生摩擦、碰撞、妥协和调整的过程。近年来,中国和印度的贸易额不断上升,但是印度的贸易逆差也不断加大,这直接导致了印度对华贸易摩擦的增加。
2.1.2 受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的影响 ①由于西方经济发展速度十分缓慢,他们频繁启用反倾销措施限制外国产品进入以保护国内市场,这些都为发展中国家起到了示范的作用,近年来,实施反倾销措施力度最大的国家之一就是印度;②随着世贸组织的运行要求各国大幅度削减灌水以及取消进口数量限制等,从而降低了一些国家对某些产业的行政保护能力,从而寻求反倾销贸易措施以低效对本国造成的冲击;③由于WTO反倾销具有一定的自主性,从而为WTO成员保护本国市场提供了便利。
2.2 政策因素
2.2.1 印度保护性的贸易政策 由于两国均属于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以及产业结构相似。但是中国的经济近些年得到了快速发展,从而在出口上给印度国内产业造成了较大的压力。印度为了维护民族经济的发展自然把反倾销作为遏制中国的手段。
2.2.2 “非市场经济地位”规则 虽然印度在2002和2003年两次修订了本国反倾销规则,但由于印度还没有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因此,中国仍旧面临着印度的反倾销案件。加上印度国内企业对中国的产品缺乏足够的了解,对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2.2.3 基于贸易政策和贸易制度差异引发的摩擦 与迅速发展的多边贸易体制相比,我国现行的贸易政策、制度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在公平贸易、政策透明度、市场准入、投资政策、知识产权保护、进出口政策、汇率政策、产业政策等诸多方面经常备受责难,往往成为其他国家挑起对华贸易摩擦的口实。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完善的贸易政策和制度,不能对外国对华歧视行为给予有效的对策,愈加怂恿了某些国家肆意挑起对华贸易摩擦。
2.3 产业及企业因素
2.3.1 中印产品结构趋同,竞争性较强 两国由于同属发展中国家企业都为欧美的主要贸易伙伴,因此出口产品的竞争性大于互补性。因此,对于产品结构相似的容易形成竞争的行业反倾销力度很大。
2.3.2 中国企业相互压价、无序竞争、应诉不积极 此外,中国企业相互削价竞争也是遭遇印度反倾销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国内企业缺乏自律意识,为了争夺印度市场甚至售价比国内还要低,从而造成很多企业蜂拥而至。当面对印度的反倾销诉讼时,中国企业要不不敢应诉,要不不知道如何应诉,从而使得印度对华肆无忌惮的使用反倾销手段。
3 中印贸易摩擦的应对策略
3.1 积极发挥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创造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
3.1.1 大力开展两国政府间的交涉 通过与国外政府谈判,签订双边贸易友好条约或协议,互让互谅;也在在WTO框架内加强中印的沟通和协调以减少两国间频繁发生贸易摩擦。
3.1.2 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 充分利用WTO的相关规定进口建设与贸易救济措施有关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只有各相关部分齐心合力才能尽可能全面准确的为我国相关企业提供反倾销信息,使其早日做好应诉的准备工作。
3.1.3 降低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扩大内需 导致两国贸易摩擦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两国贸易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达到60%以上,高度的年份在70%以上。但是快速增长的出口也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除了给发达国家带来市场恐慌外,还造成了很大的竞争压力,尤其是对印度。因此,为了消除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恐惧心理,应当扩大内需,降低中国对国外市场的过度依赖。
3.1.4 调整我国对印度出口的商品结构,加快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由于两国的经济有很多相似之处,从而造成了两国竞争的加剧。因此,我国应当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省级,对印度的出口适当的从竞争性产品转为互补性产品。
3.2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进出口商会的作用 倾销与反倾销是进出口国同行之间的博弈。倾销造成的是对整个行业的损害,反倾销也是针对行业发起,而不仅仅针对企业。我国的行业结构分散,因此,需要一个强有力的行业组织,以指导协调企业的对外经营活动。我国现有中国国际商会以及机电、五矿化工、纺织品、轻工工艺、食品土畜、医药保健等六大进出口商会,还有一部分行业协会。由于历史的原因,商会主要服务于外贸经营活动,而行业协会主要服务于内向经济活动。中国加入WTO后,进出口商会与行业组织应加强联系与沟通,最终实现两个组织的整合。商会和行业协会作为民间组织,随着政府职能在WTO体制下的削弱,协会和商会通过各种方法和措施,可能成为承担反倾销的主力军。
3.3 企业层面
3.3.1 对反倾销调查积极应诉 ①出口企业应当严格按照国际管理做好详细的财务记录和原始资料的搜集和保存,做到随时查询调用且经得起分析。②企业应本着“谁应诉谁受益”的原则,有策略地积极应诉。
3.3.2 转变企业营销策略,建立以市场为核心的信息调研体系 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外贸企业提出新的要求。企业要想成功地进行国际化经营,关键在于获取各类有效的市场信息与情报。企业可通过商会、各地信息中心、互连网了解信息,以便做出相应的反应。外贸企业市场研究的重点应放在进口国的政策法规、国际市场状况、国外同行业竞争对手动向三个层次上。在国际市场的研究中,重点分析目标国家和地区的市场结构、贸易对象、市场最新的发展动向和商品行情。在行业研究中,重点了解并掌握其国外同行的生产能力、市场销量和价格水平,这是决定反倾销能否成立的直接因素之一。
4 结论
贸易摩擦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印度已经位居对华采用反倾销的首位,因此,对中印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和对策进行分析,对我国有效应对印度对华贸易救济措施以及促进中印关系友好和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志明.中印贸易问题与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8(4):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