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硬水软化的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化学硬水软化的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化学硬水软化的方法

化学硬水软化的方法范文1

1.充分体现教材的内容

《水的净化》这节课,教材从纯水、天然水及自来水的不同,引入水的净化问题,以自来水厂净化过程为例将沉淀、过滤、吸附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有序地联系起来,并将认识水的角度从社会转入化学学科。这节课的板书如此设计,能更好地体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课本前半部分介绍不溶性杂质水的净化方法,后半部分以硬水软化为例,介绍含溶解性杂质水的净化方法,板书设计直观、清晰,使学生对水的净化过程、方法等一目了然。

2.切实突出重点和难点

学生知道天然水是混合物,水中有可溶性和不溶性的杂质,也知道生活用水来自自来水厂,但不了解自来水厂的具体生产过程。本课板书设计,紧密围绕“净化”“软化”两条线索,“净化”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关化学实验操作知识技能,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板书设计中的“净化”过程,会促使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动手探究过滤、蒸馏等实验操作,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另外,“软化”涉及到软水和硬水的鉴别与应用,是把所学的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到一起,即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达到学以致用的良好效果。

3.便于学生对本课知识更好地归纳、总结和记忆

这样的板书设计,把本课对水的净化和软化等知识进行明确地概括和归纳。对于教学环节来说,课堂小结部分节省了很多时间,对于教学内容来说,使学生学习印象更加深刻,便于学生更好地记忆和掌握知识点,并且准确地把握重点和难点。

4.利于情感目标的实现

这样的板书设计,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也有一定的作用。学生看到板书后,就会觉得这节课的知识脉络很清晰,把复杂的净化过程具体化,把疑难的知识简单化了,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本节知识很容易,从而更加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提升了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进而激发学生通过学习化学知识来改造自然,推动社会进步的科学情感。

5.创新之处

此板书设计不仅直观,而且具有下列特点:

(1)开拓思路的启发性。

如水的净化部分,会促进学生积极动脑,回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知识,启发学生思考:净化的方法如何实现?“过滤”“蒸馏”中应注意哪些问题?软水和硬水如何签别?日常生活中使用有何利弊?等。会让学生把自己原有的知识与新知识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更快地掌握新知识。

(2)画龙点睛的概括性。

从教材编排的内容上看,本课题安排了分离混合物的一些化学基本操作方法的介绍,其间也穿插着纯水、硬水、软水等概念。教材从纯水与自然界的水在视觉上的差别引入水净化的一些方法,不同的净化方法可以除去不同的杂质,从而进一步深化。板书设计,恰使本节内容进行了精准地概括,使学习内容变得更加清晰,尤其水的净化步骤、方法的概括起到了画龙点晴的作用。

(3)层次分明的条理性。

通过板书,对比地展示出“净化”和“软化”;“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以及它们的去除方法;净化方法中可以看出净化的先后次序,这些地方,都显得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化学硬水软化的方法范文2

消毒消毒是指一种可以杀死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的方法。通常用化学的方法来达到消毒的作用。用于消毒的化学药物叫做消毒剂。灭菌是指把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在内)全部杀死的方法,通常用物理方法来达到灭菌的目的。

常用的净化水方法1、自然沉淀,用于去除水中粗大颗粒;

2、混凝沉淀,使用混凝剂沉淀或澄清去除水中的胶体和悬浮杂质;

3、过滤,截流去除水中胶体和细微杂质;

4、消毒,去除水中病毒、细菌和微生物;

化学硬水软化的方法范文3

一、硬水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硬水是指含有较多Ca2+、Mg2+的水,通常是用德国度来表示水中的硬度.具体方法是将水中的Ca2+、Mg2+均看做是Ca2+,然后将通过实验定量测算出二价离子的量,再将其转换成CaO的质量即可.(1德国度=10mg CaO)

1.实验.区分硬水与软水,并探究硬水与软水的性质.

2.步骤

(1)肥皂水的制备

将中性的肥皂削成薄片,取10g削好的肥皂薄片,或者取指甲那么大的薄片4到5片,溶于100mL酒精中,静置数日后,小心倒出上层清液,再用80%的酒精稀释10倍.

(2)蒸馏水的制备

取家里电饭煲煮饭时,所产生的蒸馏水即可.

(3)硬水与软水的制备

取上述准备好的蒸馏水50mL,加入试管中,滴入30滴0.1mol/L的氯化钙溶液,再滴入30滴0.1mol/L的氯化镁溶液,振荡摇匀;取一支试管,加入50mL蒸馏水,滴入3滴0.1mol/L的氯化钙溶液,再滴入3滴0.1mol/L的氯化镁溶液,振荡摇匀.将上述的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1,2号试管.

(4)区分硬水与软水,并探究其性质

向准备好的两支试管溶液中,分别加入6滴制备好的肥皂水,振荡摇匀,观察1号试管和2号试管中的现象,比较两试管中的泡沫、沉淀情况,分析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原理.继续向1号试管和2号试管中滴加制备好了的肥皂水,分别向两支试管中继续滴加15滴左右,振荡摇匀.观察1号试管和2号试管中的现象,比较两支试管中刚开始产生的泡沫、沉淀的变化情况,并试着分析发生此变化的原因,以及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

二、 食品中的乳化剂

乳化剂是一种乳浊液的稳定剂,又称为表面活化剂,能够使油与水混合均匀以及分散,在食品中主要起着赋香、起泡、着色等作用.

1.实验.利用乳化剂与增稠剂自制果粒饮料.

2.步骤

(1)选择材料

新鲜橘子,琼脂、三聚磷酸钠、柠檬酸、氯化钙、菠萝香精.

材料配制:白砂糖10%,柠檬酸0.3g,柚子砂囊8%~10%,加水至1000mL.

(2)清洗、消毒

用清水冲洗果实表面的泥沙和杂质后,将橘子放入0.02%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3min~5min,减少农药的残留.

(3)热烫分瓣

为了便于剥落果皮,用85℃~90℃的热水烫果实30s~60s,趁热剥去果皮和络纹.然后人工将外囊膜分开成为橘瓣.

(4)酸碱处理

将橘瓣放在0.5%~1%盐酸中浸泡30min,温度控制在35℃,将酸处理后的橘瓣在流动水中漂洗10min,再放入0.2%~0.5%氢氧化钠溶液中30min,温度控制在25℃~35℃.

(5)漂洗与脱沙囊

将橘瓣在清水中浸泡30min,温度控制在10℃~15℃.然后放在搅拌机中用慢速旋转,保持转速30~60转/min,将橘瓣的囊外皮和囊内皮膜搓去.利用比重差,将浮在上面的破损果粒、瓣膜以及其他异物捞出.用逆流冲射橘瓣加速瓣膜与沙囊分离,在下面的沙囊流出并且挑出异物.

(6)硬化处理

为了防止杀菌等工艺流程中的加热使果粒软化、破损,将果粒浸入0.2%~0.5%的氯化钙溶液中,以38℃~40℃的温度浸渍30min.其原理是利用果粒中的果胶质与钙离子的反映而使果粒硬化.

(7)调配

先加入两种增稠剂,观察饮料效果.然后加入其他添加剂,选出悬浮效果最好的乳化剂与增稠剂搭配方案.

三、生石灰和水反应放出的热量

能煮熟鸡蛋

人教版新教材实验7-3:利用氧化钙与水反应,证明有许多化学反应放热.教材中只是让学生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没有太大的震撼效果,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影响.可结合新课标对其进行设计.

1.实验.生石灰和水的放热反应.

2.步骤

(1)观察生石灰与水的反应

准备两个试管,编号为1,2号试管,向两个试管中加入少量的粉末状生石灰.向1,2号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将1号试管用试管夹夹到酒精灯中加热,2号试管不加热,并开始计时.当1号试管和2号试管内的水分别沸腾时,停止计时,比较两支试管内的水沸腾所需要的时间,由此能得到什么结论.

化学硬水软化的方法范文4

[关键词] 高中化学探究性教学实践与反思

新课标明确提出“倡导探究性学习”,“科学探究作为发现科学事实、揭示科学规律的过程和方法,在科学教育中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本文拟对实践中探究性课堂教学策略问题作初步探讨,现将我教学实践与反思介绍如下:

一、教学准备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是学生的活动过程。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引导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学会认知、学会合作,为此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活动的安排应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情景、问题、探究问题的设置是否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法是否建立在学法基础上,以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探究性教学的设计,以学生认知结构内的富有启发性的常规问题或已知生活事实材料,创设铺垫型的问题情境。学生一般能从问题出发,通过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由正及反的不同方式,不同层次的联想,变化发展出不同类型的新问题,从而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这对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合乎情意的推理能力有重要作用。

二、探究引入

探究性教学的引入设计,必须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探究兴趣,同时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原有的知识水平。在学习《硬水的软化》这一节时,我们首先向学生发问:(1)什么是硬水、软水?(2)硬水对人类生活及工农业生产有何危害?(3)怎样进行硬水的软化……这样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活动,促使学生在好奇与思考中获得知识,并发现新的问题。如:我们都很熟悉的“蔗糖变黑面包”的实验,就是将趣味性、科学性、探究性于一体的好素材,从该实验的每个现象入手,提出疑问:为什么变黑?体积膨胀、疏松多孔的原因是什么?等等,为学习浓硫酸的脱水性及与炭的反应创设了问题情境。

三、创设情境,设计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

在“探究学习”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恰当的情境,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这是教学设计的关键,是支撑和激励学生学习的源泉,是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切入点。探究来自问题,问题始于质疑。设计课堂提问,要有启发性,最大限度地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充分体现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从而达到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设情景:某地一位家庭主妇在打扫卫生时突然晕倒,因抢救无效于半小时后死亡。法医经过解剖得出结论:该主妇死于氯气中毒。原来,为了获得更强的去污能力,她把“洁厕灵”和“漂白粉”混合使用,导致了悲剧的发生。提出问题:为什么“洁厕灵”和“漂白粉”两者混合会产生Cl2?这样,教师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可供探索的问题情景。活动探究: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下,好奇心被大大激发,为什么两者混合会产生Cl2?此时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积极的主动状态。教师可组织学生以小组展开探究。

四、灵活调控学生的探究的气氛

进行课内“自主探究”的活动,使活动完全按照预定轨道运行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否则就称不上“自主探究”。课堂上,只要“主道”能正常运作就行。只有在开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中才有实现“自主探究”的可能。但自主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及时调控,做到收放自如。鼓励学生自由准确表达,帮助学生流畅表达,使学生有信心表达,学会与他人沟通。鼓励学生多方面发现,鼓励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只要学生能提出问题,解释问题有自已的思路,均应给予鼓励;即便是学生的回答偏离教育目标甚远时,也不要给予绝对地否定,有些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课外共同讨论。

五、及时小结、归纳与发散并举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小结都应努力把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进入探究者的“角色”上,只有想方设法让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分析,多讨论,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才能发挥课堂结尾的作用,达到预期的效果。例如:一位学生在给家人做鱼时,想到了加入一些食醋和酒可使鱼的味道特别香醇、鲜美。她的做法并不是简单地照搬菜谱来的,而是从醋化反应(酸+醇水+酯,酯有一种特殊的香味)中得到的启示。他们还曾应用化学知识,自制发酵粉,做马铃薯(蕃茄)电池,去除热水瓶中的水垢,测定农田里土壤的pH值,建议家长如何去合理使用化肥……

课堂小结是活化知识、丰富学生知识面的好时机。结合具体、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学生的思维进行适时得当的点拨、引导,使学生“居高临下”地俯视化学知识,有助于他们将平时所学的被肢解了的知识系统化,从而既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又起到思维辐射的作用。探究的结果,要在学生自己归纳的基础上,教师引导、总结得出结论,明确结论的运用条件与范围。对结论的解释,不要讲得太绝对,要留有探究的空间。要处理好“收”与“放”的关系,所谓“收”,将讨论、实验的结果要归纳整理;所谓“放”,课后布置的思考题具有开放性,布置的练习作业具有多样性,使学生在更广阔的实际背景中,用课内得到的结论去解释实际问题,解决后续知识,完成从实践――认识――具体的实践,认识上的两个飞跃,使小结做到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并举。

六、探究完成反思

反思是学生成长的必由之路。对于学生而言,反思不仅使学生保持一种积极探究的心态,提高学习的自觉性,而且通过反思也能提高学习的质量,形成优良的思维品质,所以应当培养学生良好的反思习惯。

总之,自主探究性教学策略,就是要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自主探究教学通过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习变成学生内在的需求,从根本上促进学生认知、能力、个性的发展,乃至完美人格的形成。自主探究教学又是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反馈结构,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教师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主动的钻研,与同学的合作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为学生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化学硬水软化的方法范文5

喝着直饮水(纯净水)的人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生活用水中消耗最大的一部分――洗涤用水。最新研究表明(美国 马丁博士Martin .Fox),水中有害化学物质并不主要通过消化系统进入人体,还可以通过人的皮肤吸收和呼吸摄入,其中三分之一是通过口腔咽下,三分之二是在洗澡、洗漱等过程中通过皮肤呼吸吸收。这是由于皮肤属脂溶性性质,比通过消化系统更容易溶解有机物,因而更容易吸收。所以要保持健康的体魄,仅注意饮水的质量是不够的,生活用水同等重要。理想状况是:一个家庭应该有完整的水处理系统,即中央软化水装置+直饮水机。中央软化水装置通常安装在总水表之后,控制全屋的生活用水。而直饮水机装在后端,全面保障家人健康!

为什么建议软水设备要装在水表之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对生活用水的质量也进一步提高了,软水在洗浴、洗涤方面的奇妙感觉让越来越多的人爱不释手。什么叫软水?水为什么会有软硬之分?研究部门提供的信息表明,全国的自来水供应因受技术、设备条件限制,所供水中的氟、碘、锌、钙、镁等化学元素含量较高,造成水的硬度较大。专家指出,不少家庭水池、马桶水垢不断,水管、龙头生锈硬化,白衬衫洗后发黄发硬等问题,科学实验证明:饮用水硬度越高,人群中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和肾结石等疾病的发病率也越高。同时也造成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些烦恼。归根到底都是“硬水”惹的祸。在家庭中要使自来水水质软化,目前最简便经济的方法就是在进水管道中加接一个软水机,使硬度较高的自来水通过软水机内的离子交换器内离子树脂进行离子交换反应,在保留微量元素的同时,将引起水质硬度偏高的钙、镁离子截留后所出来的水就是软化水。专家认为软水作为家庭生活用水可使沐浴器具、管道、采暖炉、直饮机、洗衣机等避免结垢堵塞,延长使用寿命;可使洗用水器表面免除水渍残留,卫生设施保持光亮如新;使洗涤后的衣物洁白、松软;用软水能省钱。因为软水不结垢,不会导致生锈,将使家庭洗涤用的肥皂、洗衣粉使用量减少。热水器等卫浴设备水垢明显减少,维修次数也随之减少。同时,用软水洗脸,洗澡皮肤不干燥,头发多光泽,具有美容护肤作用。

为什么要在软化水设备后加装直饮机呢?由于自来水经过软化装置置换后的软化水结构成分发生了变化,长期饮用对人体、尤其是儿童、老人、心脑血管病人以及孕妇的健康不利,所以专家建议软化后的水不宜再用作饮用水。而且中央软化水设备后加装直饮机能有效保护直饮机,延长直饮机滤芯使用寿命,提高饮水质量。

在举行的沃特德软水机推广应用研讨会上,据悉,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已在计划装修商品房时统一配置沃特德全套中央软化水装置和沃特德直饮机,一些美容院也对引进软水表示出极大的兴趣。如此看来,中央水处理系统(软水+直饮水)进入寻常百姓家已不再是遥远的问题。

化学硬水软化的方法范文6

关键词:化学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4-070-01

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化学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初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出现生成的机会就比较多,这时化学教师是精心观察,善于捕捉即时出现的有价值、有创见的问题或观点,善于调整和改变预先的教学设计,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从而达成或拓展教学目标。

一、通过观色捕捉动态生成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已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充满活力的生命个体,他们的喜怒哀乐可以通过表情表现出来。如果学生在课堂上,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双眉舒展,面露微笑,这就说明学生听懂了老师的讲解;反之,表情茫然或神情迷惑,眉头紧锁,嘴唇闭拢,神情焦虑不安,左顾右盼等,这就说明学生没有理理解有关教学内容;这时教师要及时捕捉这些信息,判明原因,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例如,我在教学《物质的变化及性质》有关内容时,我列举了属于化学变化的例子:“石蜡燃烧”,学生对这个例子比较容易理解,学生的表情没有异常情况,双眉还是舒展的,面容还是微笑,当接着学习另一个概念“化学性质”时,特别是当举出属于化学性质的例子:“石蜡能燃烧”时,有的学生的表情就来了一百度的大转弯,眉头紧锁,我一看事情不妙,随即把讲解停了下来,就找一位眉头紧锁最厉害的学生,就问:“学生1你对化学性质这个概念有什么看法?”学生1:“我感觉‘石蜡燃烧’与‘石蜡能燃烧’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化学变化”。我没有直接回答学生,而是把直接把球踢给了学生,留出时间让学生再品味这两个概念及有关例子。过一会儿,学生2说:“石蜡燃烧与石蜡能燃烧,虽然只相差一个字,但它们之间有本质的区别,前者是是一种行为,后者是对行为的总结和评价。古印度有句谚语:‘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同样道理,如果物质播种化学变化,我们就能够收获物质的化学性质。”经过学生2的解释,全班学生豁然开朗。

二、通过察言捕捉动态生成

叶澜教授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作‘对象’‘主体’,还要看作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在化学课堂教学中,随着学生主体性、自主性的增强,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已大大增多。所以化学教师要对某些重点内容故意不讲或少讲,留出空白,为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和思考的余地,让学生自己去交流、切磋、辩论。教师这时要学会倾听,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并在倾听过程中不断捕捉、判断、重组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语言信息,见机而作,对有价值的语言信息资源应及时纳入课堂的预设之中,适时调控,充分利用,激活课堂教学,促进课堂动态生成。

三、通过实验操作捕捉动态生成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做实验,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是积极的旁观者,学生在实验操作时,教师要仔细观察,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例如在学习水的净化知识时,让学生做了一个鉴别实验:如何用实验的方法将硬水和水给区别开来?我发现有一个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没有用老师给他的蒸馏水,而是用了实验室内的自来水,结果两个试管中都出现了白色垢状的沉淀物。学生的这个操作失误启发了我,我为何不用学生身边自来水这个资源呢,帮助完刚才实验失败学生找到原因后,我又向全班学生增加了一个实验:证明我校的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适合洗衣烧锅炉吗?还布置了课外作业,请检验自家所用的自来水是硬水还软水,若是硬水怎么样软化?由于补充的实验与学生的生活有直接的联系,学生的学习热情极高,对老师的布置的任务不打折扣。

四、通过现象描述捕捉动态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