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

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范文1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概念;基本特征;局限性

农业产业化一直被认为可以很好地解决目前小农户与大市场的衔接问题,进而推进农业市场化和持续增效,但由于没能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大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且受诸多前置条件限制,实践中大范围推广应用的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尽管各地政府大力倡导和推进农业产业化,但在全国大范围推广中,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效果,绝大部分农区并没有如山东等地一样建立起完善的农业产业体系,农业产业化的增产增收效果并不明显,值得深思。

1农业产业化的概念

农业产业化经营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山东,当时潍坊等地突破了以种粮为主的传统农业思维定式,以市场为导向,立足当地特色农产品生产,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在全国率先发展起以蔬菜、果品为主的特色高效种植产业。继而在市场作用和政府扶助下,纷纷建立起农产品后加工及相关服务业,并不断做大做强,形成了较为完整和稳定的产业体系,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山东也因此由传统农业大省逐步成长为农业强省,成为各地观摩学习效仿的榜样。

农业产业化的概念就是在总结山东成功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业产业化就是借鉴二、三产业发展思路,尽可能还原农业作为一个产业的特质,将目前相对独立的涉农各要素充分组合起来,延长产业链条,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的农业经营模式。多年来专家学者不断总结完善,形成了一个涵盖了产业化思路、目的、效果、特征为一体的,十分完整具体的理论定义: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地方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的经营体系。

2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

2.1市场化

市场是农业产业化的起点和归宿。农业产业化的经营必须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其资源配置、生产要素组合、生产资料和产品购销等要靠市场机制进行配置和实现。

2.2区域化

区域化即农业产业化的农副产品生产要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相对集中连片,形成比较稳定的、区域化的生产基地,以防生产布局过于分散造成管理不便和生产不稳定。

2.3专业化

专业化即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专业化。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产品商品率等,这些只有通过专业化才能实现。

2.4规模化

生产经营规模化是农业产业化的必要条件,其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只有达到相当的规模,才能达到产业化的标准。农业产业化只有具备一定的规模,才能增强辐射力、带动力和竞争力,提高规模效益[1-2]。

2.5一体化

一体化即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把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龙”型产业链,使各环节参与主体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同兴衰、共命运的利益共同体。这是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所在。

2.6集约化

农业产业化的生产经营活动要符合“三高”要求,即科技含量高、资源综合利用率高、效益高。

2.7社会化

社会化即服务体系社会化。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求建立社会化的服务体系,对一体化的各组成部分提前、产中、产后的信息、技术、资金、物资、经营、管理等的全程服务,促进各生产经营要素直接、紧密、有效地结合和运行。

2.8企业化

企业化即生产经营管理企业化。不仅农业产业的龙头企业应是规范的企业化运作,而且其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为了适应龙头企业的工商业运行的计划性、规范性和标准化的要求,应由传统农业向规模化的设施农业、工厂化农业发展,要求加强企业化经营与管理。

3农业产业化推广的局限性

3.1山东模式的不可复制性

尽管山东在农业产业化上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其成功的关键是以特色农产品为主导,并非进行传统粮作种植。如寿光的蔬菜、烟台苹果、葡萄产业等,并取得了先发优势。这在说明了产业化应该建立在当地特色农业产业的基础上,同时也决定了其不可复制性。毕竟我国对农业的战略诉求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我国绝大部分农区也都是以传统粮棉油生产为主,同质化较重,特色并不明显。即便有自己的特色农产品,也不能要求都去发展特色生产而放弃粮食种植。

3.2没有解决传统农业的根本性问题

制约粮作农业发展的瓶颈主要是土地集约化程度低、经营规模小,使得农户难以依托有限的土地资源实现其劳动力价值的充分转化,从而使农业长期处于隐亏状态,这不是依靠科技投入所能改变的。农业的“不挣钱”制约了生产主体,即千百万农户农业投入的积极性,这里就包括资金、科技和劳动力的投入,反过来又制约了农业增效和单产的提升,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这才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症结所在[3]。而农业产业化,无论是采取什么模式,都主要是在小农户与市场的衔接上做文章,并没有着力改变土地分散经营和农民单打独斗的局面。

3.3市场机制难以发挥积极作用

山东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之所以能取得明显成效,其相对发达的外向型商品化特色农业起了主要作用。特色农业往往就是高效农业,其生产效益足以承载农户劳动力投入的价值转化,使山东可以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而特色农业的高效是传统粮作农业无法企及的,一些地方政府为发展特色农业,在结构调整中“逼民致富”和在企业农户间“拉郎配”,只会劳民伤财,适得其反。

3.4农户市场农业意识低下

在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结合上,小农户由于种种原因,谈判能力弱,使得农产品优质不能优价,造成了农产品的增产增质却不增收,损害了农民利益,因此要有一个龙头企业来主导。这是一种典型的想当然的制度设计。事实上是农户与企业本身的利益很难调合,农户不但存在谈判力弱的问题,践约能力也很低。随着市场行情的变化,农户或者高价别售,或者求售无门,而农户的分散使企业和农户间诉讼成本高昂,所谓的农业订单,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过是一纸空文[4]。

4结语

因此,被饱受“三农”问题困扰的政策专家、经济学者奉为经典的农业产业化,远非放之四海皆准的灵丹妙药,解决农业增效的根本办法还是土地的集约化、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因此,不从土地制度上加以变革,任何技术上的改良措施都如隔靴搔痒,难以解决根本性问题。

5参考文献

[1]晋凤,韩进锋.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特点及对策研究[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4,24(4):62-64.

[2]李俊.浅论新形式下农业产业化经营[J].现代农业,2010(5):152.

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范文2

(一)理论基础

循环经济理论是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基本上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以及环境容量理论三个方面的理论基础。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自然资源和环境都是不可再生的,因此,要努力使得社会、经济、生态三者之间和谐共处,确保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的良性循环。根据生态经济学理论,人类经济活动都应该与自然生态之间保持一种有机的协调与统一关系,从而使得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间成为一个整体,达到生态经济的最优目标。根据环境容量理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应该要在自然环境承载容量以内,从而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环境自我修复功能。

(二)基本特征

循环经济的主要构成要素是人、自然资源、科学技术等,它追求资源环境的不断改善,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与社会的不断进步。因此,它包含了经济特征、生态特征和社会特征。就经济特征而言,循环经济主要是要实现生产和消费的双重循环。生产方面,循环经济要求减量化与清洁化。消费方面,循环经济要求持久消费和集约消费。就生态特征而言,循环经济要求对资源环境实行全过程控制,要让生态条件改善成为经济发展的前提与基础,也成为社会进步的根本性标志。就社会特征而言,循环经济的根本性目的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生态改善以及社会进步三者间的涡合式发展,从而实现人自身的发展。

二、我国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剖析

(一)生态农业产业化概念

所谓生态农业产业化就是指以生态化作为前提条件,以市场作为主导方向,充分发挥出农业地区生态、区位、产品的比较优势,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农业产业体系,使得农业生产、加工与销售成为一条龙服务,从而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并进而提升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种生态农业的产品应该是优质、安全、无公害的产品,努力实现农业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高效、协调、统一。事实上,生态农业产业化是把农业产业化和生态农业发展的各自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农业发展模式,其精华就在于把生态学原理很好的利用起来,从而不仅带动农业向更广、更深层次发展,还可以使得农业产业化发展符合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得到更好的提升。

(二)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问题

1、相关政策法律体系不完善。我国生态农业的概念引入较晚,其试点应用更是滞后,直到现在还没有发展到全面推广和实施的阶段。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相关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并没有一套建立在国家层面上的完整的生态农业产业化政策体系。此外,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也没有从国家层面上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仅仅有一些并不是专门针对生态农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其中提及或涉及生态农业而已,有时政策和法规还会出现内容不一致的尴尬局面,从而导致了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面临着难以推进的矛盾。另外,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标准也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进行约定,还有些制度与原则已经落后了,影响了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正常发展。

2、农业科学技术水平不发达。我国农业发展中的技术开发与推广体系仍然较为滞后,科学技术水平还非常有限。具体表现在:农产品深加工技术落后,生态农业技术开发创新体系不完善,技术转化推广体系尚未建立。因此,我国当前的农产品中的有机产品和绿色产品仍然占据着少数,很多农产品只是经过初级加工就进入市场,缺乏深加工技术,从而无法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这又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得生态农业发展陷入了恶性循环。此外,生态农业产业化中的技术开发创新体系还不够健全,没有有效的具体的优化组合和创新,无法满足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求。加之,农业技术推广还缺乏有效的服务体系,从而使得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3、农民群体整体性素质偏低。我国广大的农民群体是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推动者与实施者,但是,他们的整体素质偏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差,没有较强的市场竞争意识,往往会受到短期利益的驱使而片面追求农业经济效益。具体来说,我国当前的农民群体仍然属于小农经济的主要经营者,他们对于市场竞争的意识还不够强,不了解市场需求,盲目性与趋同性生产较为明显。农民并没有从市场角度来形成完整、科学的营销机制,也不会让产品变得更为特色与多元化,很难分散经营风险。此外,农民更多的重视收入增加,并没有考虑农业发展的长期效益,从而容易造成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恶化,从而不利于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

三、循环经济视角下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径

(一)大力发挥出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加强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建设

作为我国三大产业之一的农业,其本质上仍然属于公益性产业,具有较强的外部经济性。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发挥出政府部门的宏观政策引导作用,不断完善各项政策法律法规建设,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与法律法规指导。具体来说,政府应该认真研究并制定出适合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扶持性、引导性政策,提供它们优惠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还要给予一定的激励机制,修改并制定适合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控制性、协调性政策,还要针对它制定并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让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有一个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与法律体系,从而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一个坚实的政策支持与法律保障。

(二)加大政府投资力度,促进农业科学技术创新

政府应该加大对于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投资力度,尤其是加大对于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投资力度。这就需要政府提供大量资金让更多的人投入到农业基础理论研究当中去,或者借助于高校和科研机构来建立相关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等农业科技创新平台,还可以组建一个融科研、试制、生产为一体的研发机构,使得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有较好的基础理论作为支撑,还要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技创新平台,有选择的借鉴或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生产和加工技术、设备或工艺,从而为农民提供高科技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培育出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三)以市场为主导推动农业生态化与产业化升级

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必然离不开市场化的发展道路,否则,生态农业的高经济效益就无法体现出来。因此,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必须以市场为主导方向,确立生态农业中的主导性产业,大力扶植生态农业中的龙头企业或重点企业,努力构建一个农工贸一体化、种产销一条龙的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让农民能够及时准确的获取市场信息,引导农民树立市场营销观,推动生态农业的产业化发展进程。当然,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中以市场为主导,还会促使农民努力发展健康食品,主要是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生态食品等,还要让生产各个环节都是环保、健康和无公害的。此外,我们还应该大力宣传健康食品,结合农村区域优势,推动农产品品牌建设,从而实现生态农业的产业化转型和升级。

(四)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还应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强化农民的生态环保意识,全方位地发展生态产业,要避免盲目跟风,而是应该科学选择主导产业,优化生态农业模式。而这些都应该以农村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作为基础。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于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发展农业的同时,增加农民收入,努力构建一个集农业信息、技术、金融、物资、人才、中介服务体系等于一体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让农业生产经营实现集约化模式,使得农业向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转变,让农民在完备的基础设施条件下,以及完善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保障下,提高农业经营的整体效益,促进农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实现农业的可持续与跨越式发展。

四、结论

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范文3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为了调动地方政府发展当地经济的积极性,中央政府实行了自上而下的财政分权制改革,开始逐渐向地方政府下放财权和事权,地方政府因此而逐渐成为相对独立的行为主体,并成为当地公共产品投资的主要组织者和地方经济活动的主要决策者、参与者和管理者。以GDP增长为主的地方政绩考核机制,使得地方政府为谋求更多的晋升机会,以及个人或领导班子经济利益——诸如工资、福利改善的最大化,必须加速本地经济的发展。而在我国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农业经济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中央政府予以重视程度不断加大。所以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与地方政府的利益有直接的关联,如何发展好地方农业经济成为了政府急需解决的难题。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它直接关系到我国能否真正从一个农业大国转变为一个农业强国,具有能够迅速产生显著经济效应的特点,这引起了各级政府的关注。因此,正是地方政府财政权和发展权的增加,经济自主空间的扩展以及追求目标的多样性,创造了地方政府积极主动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内在动力(陈东、付雨鑫,2010)。同时农业产业化经营所涉及的行业较多、区域较广以及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要求,并需与之相配套的龙头企业建设、市场体系建设、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等,仅凭自发形成则需要漫长的过程,而各级政府直接或间接的发挥作用,可以加速这一进程的实现。因而农业产业化与地方政府之间能够形成互动局面,地方政府利用农业产业化更好的发展地方经济,农业产业化进程需要地方政府的支持。而地方政府之所以能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主要是因为地方政府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能表现出发挥出各种职能:提供公共产品、提权保障、管理和保护资源与环境以及稳定农产品市场(黄红球,2011)等。这些职能正体现了政府作为市场补充而不是代替市场的行为标准。

二、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所遇到的困难

欠发达地区往往是市场经济秩序尚未建立的地区,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还难以实现,其农业经济发展表现为分散经营、技术落后和规模较小,经济效益表现为投入大、产出小。而农业经济本身所具有的生命周期长、易受自然环境条件影响的特点,使得欠发达地区实现农业产业化所面临的困难更加严峻。

1.规模经营问题。规模经济效应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但是欠发达地区小农思想较重,且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分散经营往往是地区农业组织的唯一经营形式,统一经营和大规模经营的理念难以得到广大农民的认可和响应。规模经济效益难以发挥,这给农业产业化经营带来了难以实行机械化生产和采用新技术等诸多困难和问题,严重限制了农业产业化的技术水平和规模。

2.龙头企业问题。龙头企业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层次和水平,它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扮演着生产加工中心、销售中心、信息中心、科研中心和服务中,tl,的多重角色。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自身市场经济水平有限,企业经营理念较为落后,以及资本实力较差等等限制,难以培养出能够带动周边整个产业链发展的龙头企业。缺乏能够带动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使得农业产业化企业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量、品质和深加工水平低下。

3.人力资本的投入问题。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于传统的农业经济模式是一次大的跨越,因而其要求有更高的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的人才。但:是欠发达地区教育的投入能力有限,教育水平较低。而在吸引外来高层次人才上面难以构成竞争优势。同时存在大量培养出的优秀人才外流现象,即智力外流现象严重,使本已薄弱的人力资本条件更加薄弱。农业产业化因缺乏智力支持难以有效进行。

4.农民组织化问题。我国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合作经济不发达,:灰民组织化程度低,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咸春龙,2002)。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的分散化特征必然会造成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的现象,处于分散经营状态下的农户势单力薄,谈判地位低,难以抵御市场风险,不仅进入市场困难,而且保护自身利益也难,难以成长为市场主体。

5.市场问题。近年来涌现的农产品销售困难问题,在欠发达地区表现的更为突出。农副产品销售不畅主要是市场尤其是农村市场发育不全,具体表现为市场建设滞后、市场载体脆弱以及市场机制不健全。缺乏有组织的农产品专业市场,农民收获的农产品不能及时出售,造成大量农产品滞销,甚至腐坏贬值,使得农民遭受重大损失。

三、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在农业产业化中的定位

地方政府参与农业产业化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但是如果政府的引导缺乏科学性,违背客观规律,在参与过程中越位、错位和虚位现象过多、过重,就会阻碍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在人力、财力、物力方面造成极大的浪费,严重挫伤各界,特别是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的积极性(郜丽霞,2002)。根据上述针对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所面临的困难,本文认为地方政府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政策定位应如下:

1制定一整套农业产业化宏观调控规划。农业产业化主要是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企业行为占主导地位(方言,2003)。因此,地方政府应将自己定位在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控上。地方政府应提出一整套全局性的宏观配置、调控方案,以保护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利益为中心,突出企业在市场中的主导地位,根据实际情况,研究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系列政策,使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其发展之初即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结构体系,在发展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运营体系。

2.充分发挥“经济总管”的综合协调作用。农业产业化经营涉及多个管理部门,且与很多产业之间存在联动的关系。因此,地方政府应注重发挥“经济总管”的综合服务职能和协调职能,按照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在行政管理阶层,进一步弱化部门壁垒和管理职责。在农业产业内部,在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农户的各个生产经营环节上,建立统一管理的理事会组织,并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保持各产业间合理的比例关系和优化的分布配置,形成农业、工业及其他各业协调发展的和谐局面。

3.加强制度创新,依法规范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施。地方政府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应主要体现其服务管理的职能,通过各种制度创新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创造条件,这些制度条件包括财政、信贷、税收、宣传等方面。在财政方面,建立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投入约束机制,规定财政支农支出增长比例,保障财政支农资金的供给总量。并引导多元化经济主体加入到投资体系中去,如银行信贷支持、民间资本参与等等,同时在税费上给予适当优惠政策,减轻龙头企业负担,对非公有制与公有制龙头企业、内外资企业给予平等待遇。在宣传方面,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学习、调研和宣传。但是除了服务以外,也应加强对农业产业化进程中企业的行为规范,引导龙头企业执行国家农产品质量标准,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实施标准化生产。

四、结语

从总体上讲,农业产业化是一个过程,是指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过程,是一个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农业产业化绝不是哪一个部门或者单位能够承担得起和能够解决的,仅凭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的自身发展是难以在短期内形成的。而地方政府是社会资源的主要占有者和分配者,在加快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地方政府应大有作为。本文上述论述为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做了定位,而在此则根据农户和企业行为特点及现有欠发达地区的经济资源状况,并结合当前的经济形势,提出几点具体的意见。

1.为产业化发展提供宽松的环境。农业产业化涉及的政府管理部门较多,各部门的交叉管理严重增加了企业和农民的经营成本,限制了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因而应加快各级行政部门的改革,打破条块分割、部门分割、资源分割的现状,建立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体化管理。同时加快政府的管理职能转变,由经济建设型向服务型转变。

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范文4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营销战略

对于农业产业化经营而言,选择正确的市场营销战略意义重大,这不仅关系到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否进一步健康发展,更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能否经得起“人世”以来国际市场的严峻考验,事关中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我们应该从时代责任感的高度来认识其重要性。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深入推进,客观上迫切要求产业化经营系统全面审视自己的经营思想和营销理念,彻底地从计划经济时代的以生产为中心的农产品营销观念的认知中摆脱出来,全面导入现代市场营销创新,这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

一、观念――绿色营销战略

农产品市场经营观念的创新――农产品营销创新的先导。为了实现诸如利润、销售增长率等目标,农产品经营者必须进行市场调研、产品开发与农产品储运、销售等一系列与市场有关的经营活动。在从事这些活动时,应当以什么样的理念为指南,应当如何处理企业、顾客、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就成为任何企业或生产经营者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就构成一个企业的市场经营观念,也称营销管理观或市场营销观。它是决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方向的指南,也是为经营者在组织和谋划企业的市场营销时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概括了企业的经营态度和思维方式,贯彻于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全过程之中。

绿色营销是指企业在整个营销过程中充分体现环保意识和社会意识,向消费者提供科学的、无污染的生产和销售方式,引导并满足消费者的有利于环境保护及身心健康的消费需求。企业选择并实施绿色营销战略,在其经营活动中采用现代营销模式,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因此,绿色营销作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无疑成为现代企业,尤其是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市场开拓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发达国家对有机食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并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按此增速,预计再过十年,其消费量将是现在的5倍,这种需求将超过其本国的供应能力。目前,西欧是最大的有机食品需求市场,消费量最多的是奥地利、瑞士、英国、德国等,其供求矛盾已日趋突出,由于国内生产能力有限,在相当程度上要依赖进口。而这些国家有机食品供求矛盾的出现,恰恰给我国农业企业带来无限商机。所以,我国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要明确自己的战略方向,也就是说,要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必须树立绿色营销观念,大力开发有机食品,获得绿色认证,开展绿色营销。这将是我国农业企业进性战略转型的有利契机,也是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方向。

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只有制定明确的绿色营销战略,才能正确实现绿色食品的市场营销管理。首先要根据绿色消费趋势,发现市场机会,确定绿色食品营销的战略任务;其次,根据绿色食品标准,确定绿色食品的业务组合计划,对绿色食品市场进行市场细分后再选择目标市场,并进行产品开发和研制,选择恰当的发展战略,制定包括清洁生产在内的战略规划;第三,根据绿色消费的要求制定绿色营销策略计划。

二、市场选择―― 目标市场营销战略

我国目前的农产品营销基本上还属于粗放式经营,即大量营销阶段。当然,这与我国特定的历史与现实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因为我国是占全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人口大国,解决13亿人口吃饭问题一向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首要问题。但现在我们早已解决了粮食产量问题,正面临着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问题,更面临着国际化问题,面临国外农产品竞争的压力。所以,面对国内外不同市场的不同需求,必须采取不同的市场营销策略,以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赢得竞争。

比如,对于果菜市场来说,不同城市的居民有着不同的消费习惯。象冬瓜市场,南方城市大多喜欢青皮品种,而北方城市则接受粉皮冬瓜;西瓜市场更为复杂,有的城市喜欢黑皮品种,有的城市喜欢青皮品种,还有的城市青睐花皮品种;以前我们喜欢西瓜越大越好,现在则趋向于高品质、小型化等。面对这些变化,果菜市场营销必须提前做好市场调研,对市场进行细分,实行目标市场营销。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农业产业化的目的不是为了单纯地追求产业链的延伸与完善,也不是单纯为了追求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而是通过农业产业经营系统内部的整合,使得农产品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与服务更好地符合目标市场需求,从而获得组织的壮大和利润的实现。

三、竞争战略选择 ―― 差异化战略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我国农业的整体竞争力还很弱。要想取得相对的竞争优势,就必须选择适当的竞争战略。通常来讲,基本的竞争战略有三种:总成本领先、差异化和集中一点。我国农业长期以来更多的是采取低成本战略。这种战略虽然有效,但容易低水平重复竞争,附加值也低,不能充分体现产品价值,经济效益差。我国幅员广阔,各地地理、气候差异大,这种差异自然的战略选择就是差异化。

目前我国的粮食生产(如玉米、小麦等),各具优势。针对各种用途而生产的农产品,经合理调配拥有广阔的市场。比如不同品种的柑桔,有专门用来榨果汁的,有专门供应水果市场的;不同的玉米品种,有的只能作饲料,有的则可以提取生物保健品。因此,有了品种的调配,相对分流了一般品种,既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又缓解了单一品种产量过高的压力。除了做好品种调配外,农产品加工业也要发展。政府应出台相应产业政策鼓励农民改良品种,同时给予相应信贷政策,支持有发展的农产品加工业项目。

四、发展战略选择 ―― 一体化战略

所谓农业产业一体化发展就是农业产业链向上游、下游发展或与同一层次相关产业联合,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过去,我国农业各产品、各地区基本上都是单独发展,难以形成集群优势,形不成气候,在市场上也就没有更大的竞争力。一体化发展可以把一个产品发展为一个产业,从而提高产品乃至行业的附加值。

“十一五”期间,河南省将积极实施“加工带动”战略,大力发展“厨房经济”、“餐桌经济”,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例如,漯河市发挥畜产品加工能力强、养殖业基础好的优势,从2001年开始组织实施了“双汇产业化工程”。以双汇集团等食品加工企业为龙头,从名牌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农副产品加工、畜禽饲料生产等方面,带动全市养殖业、种植业发展。目前,全市辖区内各类畜产品加工企业200多个,其中,中等规模以上畜产品加工企业28个,年加工肉类制品110万吨、乳制品7.7万吨、皮革60多万平方米;年屠宰加工生猪能力达到700多万头;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了高速、高效发展,双汇集团2005年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汇通集团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16.3亿元。催生出了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名牌产品,全市肉类制品行业已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个,“中国名牌产品”3个,“河南省名牌产品”3个。26万养殖场/户从事畜牧业生产,农民来自畜牧业的现金收入占农民现金总收入的三分之一。

五、品牌战略选择 ―― 名牌战略

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开展,很多龙头企业开始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开始有意识地应用品牌策略,以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例如,河南省就特别重视农产品品牌建设。在中国,每10根火腿肠中,有5根出自河南;每10个速冻水饺中,有5个来自河南……此外,麦当劳、肯德基在中国的主要半成品原料90%来自河南。中国肉类协会公布的42个“2005―2006中国肉类工业影响力品牌”,河南夺得5席(双汇、永达、大用、汇通、志元),成为拥有该品牌最多的省份之一。河南正逐渐成为肉食品名牌的聚居地。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河南工业的第一支柱产业,成为工业反哺农业的主渠道。

创驰名品牌是解决农产品卖难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事实上农业产业化的过程就是一个依靠品牌优势,逐步建立农业产业规模优势,最终使农业产业得到进步和完善的过程。没有农产品品牌的创立和扩张,没有驰名农产品品牌的优势,就不可能有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健康发展,也就不能彻底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以及农业增产与农民不增收的矛盾。

总之,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战略,无疑为我国农业发展确定了正确的方向。但是,究竟我国农业应该如何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还必须明确具体的方向。农业企业以及相关部门只有重视并正确实施与农业发展密切相关的营销观念、市场选择战略、竞争战略、发展战略和品牌战略,才能保证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先锋等.河南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J].河南省社科联重点调研课题, 2002

[2]曹献存陈先锋王学友:市场营销学[M].天马图书公司,香港,2005

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范文5

农业产业化要求农业增长方式由传统的粗放型向现代的集约型转变,使农业的增长由依靠土地、资本、劳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主,转变为依靠科技进步、以促进全部生产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为主,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质的飞跃。

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核心是知识和技术的集约,关键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只有培养大量的科技与管理人才,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并研究、引进、开发和应用先进的生产与管理知识,才能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和经营效益,才能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正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农村从业人员的素质状况要实现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必须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没有高素质的农业从业人员,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就不可能得到推广应用,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就无法普及,农业劳动生产率就难以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目前,我国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低,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只有39%,每年2000多项能应用的科技成果推广不到1/3,其根本原因是农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差,大部分劳动力不能掌握现代科学技术,仍然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方法从事生产,加上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不足,致使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方法难以推广。另外,我国建国以来培养的104万农业科技人才,目前只有50万左右尚留在农业战线,平均每万农业人口中科技人员仅6.6人。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农业劳动者素质极为低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严重不足,这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实现。因此,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普遍提高农业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培养大量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人才的需求农业产业化以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促使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为基本特征,它注重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因而,对人才的需求非常广泛,归纳起来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1.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与操作技能,能运用新型农业机械从事农业生产,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农业生产者。

实现农业产业化,需要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源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效率,以生产出更多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产品来满足社会需要。它有赖于农业生产新技术和新型农机具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而这些应用离不开新型农业生产者。

2.能研究、引进、开发和推广应用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新技术,能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环节的技术指导与推广者。

我国农业生产基本上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规模较小,缺乏对新技术的研究、引进、开发和应用能力,而农业产业化注重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非常需要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产前、产中环节提供有效的服务,这就离不开大量的农业技术指导与推广人才。

3.具有现代经营与管理知识,市场意识强,有开拓精神,懂经营、会管理的农业产业的经营者与管理者。

农业产业化强调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而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现状是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生产和经营,不利于农产品的销售,也影响生产效益与生产者的积极性,因此,需要大量的经营管理人才去做好产后服务、开拓市场、促进销售,从而带动农业生产。

4.能不断开发和应用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与包装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农产品加工者。

实施农业产业化,要使农业产业由目前的低效益、弱质产业向着高效益产业转变,需要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以适应市场需求,这就需要进一步对农业初级产品进行保鲜、贮藏、加工和包装,而这些都需要农业职业教育为其培养大量的专门人才去完成。

搞好农业职业教育,适应农业产业化需要我国目前农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还较低、文化水平和接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高,农业生产中科技含量低,与现代农业相配套的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市场信息闭塞,农业生产管理落后,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广大农民,普遍缺乏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大量的科技成果得不到推广应用,有限的资源不能有效利用,严重阻碍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农业职业教育应充分发挥本身优势,为发展农业产业化培养出大量的农业技术人才和经营人才,为提高农民素质作出应有的贡献。

1.明确培养目标,调整专业设置。

农业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要适应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农业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工作的应用型、创业型人才和新型农民。转贴于

农业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应围绕上述培养目标,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与优化,使之与农业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相联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从总体上保证人才培养的适销对路,以更好地为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服务。

2.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

农业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应以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打破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模式,逐步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观念,围绕当地农业主导产业,有选择性地开设课程,注重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针对性、实用性和灵活性;在传授给学生以先进的知识和实用的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适应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自主选择能力,以提高其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本领。

3.加强实践教育,注重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是农业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动手能力的主要手段。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师生共同承担实习基地的生产、经营任务,产教结合,教师既传授知识,又作为师傅传授技能,实地指导生产与经营;学生既学习知识,又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增加感性认识,掌握生产技能,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既掌握了知识和技能,又培养和提高了生产经营能力。因此,农业职业教育应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创造良好的实验实习条件,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去培养和训练实践技能,并加强考核,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4.推动教师深造,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农业职业教育中的教师,不仅是理论教学的设计者与执行者,还是联系实际的实践者和指导者。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实现农业职业教育目标,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根本保证。教师应加强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更新专业知识,树立素质教育新观念,积极探索和实践农业职业教育的新方法、新形式,积极参加农业生产实践与专业学术交流活动,积极开展农业科研活动,密切关注教学与专业发展新动向;努力学习,拓宽知识面,提高学历和职业技能。

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范文6

关键词:襄阳;农业;产业化;现状;对策

收稿日期:2011-07-03

作者简介:覃青青(1989―),女,湖北宜昌人,咸宁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F3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8-0019-03

1 引言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它的实质上是指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过程。这种经营模式从整体上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加速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其基本思路是确定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实行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动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组织形式。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主要有面向国内外大市场,立足本地优势,依靠科技的进步,形成规模经营。实行专业化分工,贸工农、产供销密切配合,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配套服务功能的作用,并且采取现代企业的管理方式。农业产业化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的经营方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襄阳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有了较大的发展,为襄阳经济增添了一个亮点。

2 襄阳市农业产业化的优势和现状

襄阳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水中游,是中西部地区典型的农业大市,其农业发展有着天然的优势。襄阳地处中国地势的山区和平原转折地带,域内山区、岗地和平原都有,大部分土地都可利用,为农业经济的各方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气候适宜,水资源丰沛,河运航道便捷,灌溉水利发电等多方面皆可利用;生物资源丰富,兼有亚热带和温带动植物,南北交汇,为物种的多样性提供了保障;农业产亚基础设施完备,形成了系统的农田水利设施网,旱涝保收占耕地面积的60%左右。该市围绕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不断培植主导产业,建立农业产业化基地,组织流通壮大公司制农业。目前,全市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已取得了显著性成效。

(1)涌现了一批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目前,全市建立了多个与农民利益相关联的龙头企业带动型组织,中企组织带动型组织,专业市场带动型经营组织和干部能人带动型经营组织,各组之间形成了竞相发展的新格局。截至去年底,全市已建立了农业合作组织600个,网络会员300多个,带动60多万农户。订单农业面积逐渐扩大,农业产业化信用担保公司成立,农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正在逐步完善。如金华麦面集团每年与枣阳市14个乡镇签订50多万亩优质小麦订单,占全市小麦面积的70%,每年为农民增收1 000万元以上。

(2)涌现了一批龙头产业,实现了产销两旺,资产运营健康。据统计汇总,2009年,15家龙头企业共完成农产品加工业产值112.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83.4亿元,分别比2008年增长55.8%、56.7%。其中,奥星、鲁花(襄阳)、万宝、金华4家企业产销超过20亿元,襄大农牧、妞妞、惠农、三杰4家企业产销达5亿元以上。

资产运营方面,15家龙头企业总资产达22.6亿元,平均拥有资产1.51亿元(其中,固定资产净值10.5亿元,平均7 000万元),负债总额9.2亿元(平均6 133万元),资产负债率40.7%;企业自有流动资金7.8亿元(平均5 200万元),占负债总额的84.8%;银行贷款余额8.2亿元(平均5 466万元),占负债总额的89.1%。这几组数据显示的企业资产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充分表明,15家龙头企业资产优良、营运健康,具有较强的偿债能力,而且作为投资风险相对小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还有着很大的举债发展空间。尤其是万宝、奥星、襄大农牧3家企业资产均超过了3亿元,被省发改委纳入了上市公司后备企业,上市融资前景可观。

(3)形成了一批具有特色的产业化示范区,推动了全市农业结构的优化。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各地形成了较有特色的种植结构,构成了一些较有特色的产业化示范区,如老河口,枣阳的棉粮生产区,老河口的沿江林果产业带,南漳,保康,谷城等地的山区林牧产业带等。目前,全市按“岗地麦棉薯,沿河果蔬瓜,丘林油麻茶,山区苞药茶,城郊菜和花”的总体产业格局,建成了以“三北”岗地百万亩的优质小麦,丘林地区的100万亩的优质油菜,山区的30万亩玉米基地,城郊的20万亩蔬菜和万亩的花卉为主的产业基地。

3 襄阳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3.1 在农业产业结构上不够合理

第一产业基础不牢,资源利用不够,获利能力低。如全市621万亩耕地有效灌溉率、旱涝保收率和机电排灌率分别只有64%、50%和25%;耕地少,山场水面资源利用不足,全市六山一水三分田,但三分田产出却占了65%;生态环境恶化,全市水土流失面积占版图面积的45%等。第二产业科技含量低,乡镇企业设备均为20世纪60到70年代水平,达80%年代的仅占30%。管理水平、产业层次上也处于较低阶段;同时3大产业联系松散,各自为政,发展失调。

3.2 农产品加工业落后

与先进水平相比,襄樊市农产品加工业还存在着总体加工水平不高、龙头不大、品牌不响、基地不稳、资源优势发挥不充分、新兴产业开发滞后等问题。粮食加工在全市农产品加工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其产业链延伸不够,绝大多数加工企业的终端产品是大米,基本处于原粮状态;面粉加工业大多数也仅到生产挂面为止,加工增值非常有限。而本省监利县的福娃集团,其大米加工60%转化成雪饼、八宝粥等食品;京山县的“国宝桥米”系列产品达75个,目前正在实施米乳、饴糖、桥料酒等8个精深加工和配套项目。襄樊市类似深层次、多系列的产品开发还少有踪迹。再如在品牌打造方面,京山“国宝桥米”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监利“福娃”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而襄樊市还没有一个国家级品牌,更无“双汇”这样享誉国内外的知名品牌。

3.2 农村劳动力问题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剩余劳动力减少,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收入增长缓慢,而外出成本和生活消费支出增长较快。从近两年调查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收人情况看,2004年人均务工收人为7 098元,2005年为7 424元增长4.6%,明显低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名义增长率。从支出情况看,外出从业的生产性费用支出2004年人均为242元,2005年人均为350元.增长44.4%;外出务工人员生活消费总支出2004年人均为2 760元.2005年为3 112元,增长12.8%。收支相抵后,务工收入净结余额呈减少趋势,2004年人均结余4 095.8元,2005年人均结余3 961.8元,同比降低3.3%;务工带回农村的现金收人减少的幅度更大,2005年比2004年人均减少12.4%。外出务工收人增长慢而支出增长快,导致外出务工净收人不升反降,极大地影响了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积极性,也是近两年一些地方出现所谓“民工荒”的重要原因。

3.4 农产品出口体制不顺

(1)广大农民群众分散,零星,小规模的生产经营活动,不能科学有效的进入国际市场。

(2)广大农村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藏,运输,出口各个而环节相分离,为建立一种能够把广大农民群众组织起来的合作经济组织,不能推动产加销一体化的龙头企业带动农民群众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在流通领域中有关收购商,外贸公司层层加价,农民群众生产农产品收益得不到保证。由于农民群众与国际市场相脱节,不能及时掌握国际市场的信息,及时调整农产品结构,因而农产品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

4 襄阳市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搞好水利、土地整理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以交通、供水、供电、通讯为重点的农业生产生活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发掘优势资源,形成区域特色。一个地区应有其自身的优势和传统的生产项目,在农业结构调整工作中必须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培植本地的特色产品和优势产业,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加大农业科技措施推广力度,建设区域农业商品基地,创新工作机制,推动科技进步。科技进步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先导,决定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档次和质量。为此,要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推动力。

4.2 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

首先是以良种良法为先导,加快良种产业工程建设进度,把良种良法作为农业技术革命和兴农的突破口来抓,适应市场需求,淘汰不适销的品种和无市场前景的品种,发展优质品种,扩大特色品种,加快品种的更新换代进程。同时要发展多样化,优质化农产品的基础上还要发展专用化农场农品。其次是充分利用现有高科技龙头企业优势,把农业常规技术与实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有机结合起来。视农产品的品种,质量,培育名牌农产品,改变目前农产品品种相同,产期集中,低质量品种多,优质品种少所带来的产品滞销,价格下降等问题。最后是要充分发挥襄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襄阳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等科研机构的作用,加快农业新技术的推广。

4.3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1)进一步的提高农民的各方面的素质。推进农业产业化,必须要狠抓农民的教育培训。可以发展农村的教育职业培训,成人教育,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农科教中心,专业协会,科技示范户等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

(2)发挥农技推广站、农业院校的作用,特别是要加强农、科、教的结合,要与当地的农业产业化相结合,加快推广新技术,新成果,新经验,新产品。要有组织,有计划,持久的抓好综和素质的培养,为农村培养大批的懂技术,能操作,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其次是要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多元服务组织。各类合作经济组织章程都应以经济合同法,民法以及其他经济法规为基本依据,对入社各方的权利义务包括违约责任都要平等设置,公正合理,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

4.4 大力培植市场体系,开拓国内外市场,建立农业收入支持体系

培植多元市场体系,改变国有专营体制,将储备和经营分开;逐步扩大大宗农产品的私人经营,打破垄断专营;培育农产品贸易市场,特别是专业专业批发市场,网上无形市场,期货市场等,搞活农产品的流通。

4.5 发挥地方政府在农业产业化中的积极作用

政府要正确地引导农业产业化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就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搞好职能定位,建立起高效全面的管理体系,为龙头企业和农户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大力发展农产品流通市场,建立起完善的以各级农贸市场为基点的农产品市场网络体系。学会应用政策和财政,金融和经济杠杆进行间接调控,引导金融系统对农业产业化进行资金上的支持,大力加强科学规划,政策引导和服务。

参考文献:

[1] 朱明芬.农户家庭劳动力非农就业史的调查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4(10):101~103.

[2] 史清华,卓建伟,郑龙兵.农民外出就业及遭遇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4(10):68~69.

[3] 农业部课题组.21世纪初期我国农村就业及利余劳动力利用问题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1(5):7~10.

[4] 白安义,田家富,谢晓翠,等.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1):33~34.

[5] 琚兆成.中西部农业地区农业生产现状分析及对策――以鄂西北襄阳市农业生产为例[J].现代农业,2007(5):43~49.

[6] 樊 丽.重视农业科技 发展农村经济[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5(7):151~153.

[7] 屠风莲.农业产业化初探[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8] 何新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阻滞及对策研究》[J].兰州学刊,2005(10):223~224.

[9] 王亦兵.山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农产品加工学刊,2004(5):178~179.

[10] 林文胜.闽北山区农业产业化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4):21~22.

[11] 周淑芳.襄樊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J].商业现代化,2008,6(1):45~46.

[12] 张家林.襄樊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跨越式发展[J].经济与科技,2006(5):43~45.

[13] 郝群会,邓胜文.湖北省经济发展的区域发展分析[J].湖北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34~36.

[14] 戴开富,胡水华,要旭峰.襄樊高新区管理模式与发展模式研究[J].特区经济,2007(3):77~79.

[15] 郝寿义.区域经济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6] 国家统计局.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Research on Current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Agriculture

Industrialisation in Xiangyang City

Qin Qinqing,Zhang Ju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Xianning University,Hubei,Xianning 437100,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