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养殖业的市场评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养殖业的市场评估范文1
[关键词]畜牧养殖风险种类管理要点
[中图分类号]S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7)03-0252-01
在中国的市场经济结构中,农业经济发展是值得关注的内容。特别是市场经济多元化,经济结构也会多样化,农业领域中的畜牧养殖业更为复杂,无论是生产环节,还是经营环节,都会因此而存在风险。为了降低畜牧养殖的风险,使专业户获得更高的利益,就要对畜牧养殖中风险种类充分认识,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以确保畜牧养殖业在现行的市场环境中更好地发展。
1畜牧养殖中的风险种类
在农业领域中,畜牧养殖业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这些风险源于在畜牧养殖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畜牧养殖户在经济上受到一定的损失。由于影响因素不同,使得畜牧养殖所面临的风险也会有所不同,主要包括畜牧养殖的自然风险、畜牧养殖的市场风险和畜牧养殖的技术风险。
1.1畜牧养殖的自然风险
畜牧养殖的自然风险,导致风险的主要因素就是自然环境,这种因素是不可抗拒的,且对畜牧养殖业会产生直接影响,直接关乎到养殖专业户所能够获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比如,如果气候环境不适合禽畜生长,就会导致禽畜的健康状况不佳,必然会致使禽畜大量死亡[1]。所以,气候环境是畜牧养殖的重要风险因素。不同的季节,自然环境都会产生相应的变化,主要是气候环境影响的结果。养殖专业户在畜禽养殖的过程中,就要运用科学的手段分析气候环境特点,从养殖经验出发制定出应对措置,以避免气候环境对畜牧养殖造成的不良影响,确保经济利益不会受损。
1.2畜牧养殖的市场风险
畜牧养殖的产业化发展,就需要畜牧养殖专业户能够直面市场环境,对于市场多元化的运行状态充分掌握。由于畜牧养殖市场是变化无常的,就必然会给养殖专业户造成一定的风险。中国的畜牧业市场规模化发展,畜牧业要在产业化发展的进程中避免风险带来的损失,就需要在产业化经营的同时,还要对市场风险具有较高的敏感度。
1.3畜牧养殖的技术风险
中国的畜牧养殖业正科学化发展。部分畜牧养殖专业户对科学技术产生了依赖性,放弃了养殖的自主性,就必然会面临技术风险,也会因此造成经济损失。
1.3.1畜禽抗病疫苗使用中所存在的风险
畜牧养殖在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由于产品在生产、市场和消费等环节中频繁流通,对于禽畜的各种疾病往往就会采用疫苗的方法加以预防。但是,这并不能降低禽畜疾病的发病率,同样会给养殖专业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1.3.2畜禽品种选择中所存在的风险
选择畜禽品种的时候,如果选择不当,同样会给养殖专业户造成经济损失。如果所引进的畜禽品种优良,畜禽就会健康成长,生产能力也会有所提升,为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3.3畜禽饲料所存在的安全性风险
畜牧养殖业中,饲养管理是保证畜禽产量的关键,饲料管理是其中重要的环节。近年来,中国的饲料管理更加严格,保证了饲料的质量。但是,在饲料市场中依然会存在假冒产品以及质量不过关的产品[2]。这些饲料如果用于喂养畜禽,就必然会对畜禽造成不良影响。可见,饲料质量是否安全可靠是保证畜牧养殖是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中国是农业大国,畜牧养殖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历史发展。多数的养殖专业户实施了产业化经营,但是在养殖管理上依然持有传统的关键,导致畜牧养殖缺乏科学合理性,导致科技成分很高的养殖技术没有得到发挥,使得畜牧养殖业面临诸多的风险。
2畜牧养殖中实施风险管理的策略
2.1畜牧養殖专业户要树立风险管理意识
畜牧养殖是存在一定的风险性的。畜牧养殖专业户要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就要采取规避各种风险的措施,特别是在生产经营中,每一个环节都要制定出风险预防措施,并落实到具体工作中。风险和利用往往是并存的。养殖专业户在考虑到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重视风险对生产经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具有针对性地采取风险管理措施[3]。所以,将风险管理意识树立起来是非常必要的,畜牧养殖专业户只有对风险予以正确认识,才能够从畜牧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出发将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制定出来。
2.2畜牧养殖专业户要有能力对风险准确评估
畜牧养殖风险管理中,做好风险预防工作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养殖专业户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在风险管理中,要对风险的类型以及风险对畜牧业的影响程度进行科学评估,客观地认识潜在的风险。在分析风险的过程中,要求思路清晰,头脑清醒,对生产经营中所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4]。对畜牧市场的信息要多方了解,才能够提高风险预防工作的有效性。
2.3政府要从政策角度对畜牧养殖专业户提供保障
政府对畜牧业发展给予高度重视的同时,还要针对畜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科学调整,以使得相关政策更为完善。在畜牧养殖中,个体农户占有非常大的比例,从政策角度对畜牧养殖专业户提供保障,不仅维护了畜牧养殖专业户的利用,而且还有助于促进畜牧养殖业更好地发展。此外,政府还要针对畜牧养殖业的相关政策加大宣传力度,让畜牧养殖专业户及时地了解政策,以制定出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中国的畜牧养殖业实施产业化经营,使得养殖规模扩大,同时也需要面临一些风险。这些风险因素包括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可以降低风险因素的负面影响力,最大程度地保证养殖专业户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宋瑞梅.临潭县扁都乡草地管理对畜牧业持续发展的影响[J].北京农业,2014,5(15):42—43.
[2]黄承伟,周晶.共赢——协同发展理念下的民营企业参与贫困治理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5(02):144—149.
[3]黄志权.畜牧养殖中风险的种类与管理[J].养殖技术顾问,2014(06):266—266.
养殖业的市场评估范文2
一、养殖业负外部性的产生原因
养殖业的发展势必会导致环境污染。关于该问题,学者们大多一直致力于环境污染的原理研究和治理措施的改进,鲜有学者从经济学的角度阐述其出现的原因。笔者认为环境污染污染实际上是一种负外部性,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是其产生的两大原因。
(一)市场失灵
养殖业生产会引起水体、土壤、大气污染,而这些环境要素属于公共物品。公共物品具有的不可分割性导致很难界定产权,或者界定成本很高。另外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对公共物品缺乏价值观念,认为没有劳动参与或不能交易的东西就没有价值。因此对于现实中存在的公共物品,绝大多数人往往怀有免费搭便车的态度随意使用,而不愿意承担生产成本。如果公共产品通过市场机制进配置,那么在模糊的产权结构下,自然就会产生资源的过度使用和无效配置等结果。所以公共产品导致的市场失灵需要政府的介入。
资源的有效配置取决于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最大化的均衡点,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成本对于供求双方是否达到利益最大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无法脱离自然和社会环境存在,其生产活动就会很容易带来环境外部性。如果企业带来环境负外部性,而对该部分外部性没有有效补偿,就会导致产品的社会成本和私人成本不相等,生产者的生产成本和消费者的消费成本也会变得不准确,产品的市场价格并不真实,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市场经济无法发挥应有的基础性作用,于是便出现了市场失灵的情况,政府此时干预就是要将负外部性内部化。
(二)政府失灵
环境要素属于公共产品,环境问题属于负外部性,单靠市场固然解决不了复杂的环境问题,目前的普遍主张是由政府主导解决,比如中国政府就设立了专门的环境保护部门,相继颁布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养殖畜牧业污染物排放等行业标准,积极组织环保公益活动,这一系列的措施固然推动了环境保护实践,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市场失灵。但是政府的各项举措有时不是百分之百产生积极效果的,市场的反应有时偏离政策的预期。政策不是“减速带”,反而变成“催化剂”,加重了市场的扭曲程度和市场资源的低效配置,这便是政府失灵。政府失灵主要包含决策失灵和管理失灵。
决策失灵是指政府在决策制定的时候并没有考虑政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和资源耗费的代价,其出发点就是单纯地追求GDP的增长速度和物质财富的数字增加,没有给予生态环境足够的重视。而政府决策产生的环境牺牲应当成为衡量决策好坏的重要因素。管理失灵是指在政府在落实政策、行政管理时存在的诸如各部门之间不配合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往往导致政策偏离预期实施的轨道,并且没有强制措施确保最终目标的实现。污染者为了维护既得利益,还会向政府当局和环境部门进行寻租,争取以较小的寻租成本(行贿额)获得较大的收益(放宽环境标准或少交排污费),从而把污染造成的外部成本转嫁给受污染者。
二、养殖业负外部性的应对措施
(一)多样化手段治理养殖业负外部性
庇古理论建立在两个基本假设上:政府是公众利益的代表,政府进行所有行为的最终目标是提高社会福利;政府行为是毫无代价的,即制定和执行包括税收与补贴在内的政策都是零成本的,其行为不会浪费资源,也不会损害社会福利。显然,这两点假设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实现。因此,在解决养殖业生产环境负外部性这一问题时,不应单单依靠政府的力量,经济、市场、法律、社会等手段多管齐下才能将尽可能减少环境污染。对于中国目前的情况,可以效仿外国培育排污产权交易市场,不仅让企业有减排的压力,更重要的是让其有减排的动力,让更多的企业充分享受治污减排的好处。
(二)系统管理思想对治理养殖业负外部性的启示
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之一是规模化生产。因为规模效应会带来生产成本的明显降低和利润的增加。对于养殖业规模化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笔者建议从系统管理的角度出发,评估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综合绩效。因此对于养殖业的负外部性治理,不能仅仅盯住减少排污量这一个方面,还应当与产业结构调整、新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新农民致富等配合进行。综合系统的管理措施不仅能够变废为宝、增加农民收入,而且能够减少环境整治成本,提高环保绩效,起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三)养殖业龙头应当成为负外部性治理的主体
养殖龙头企业是农副产品的生产者,是食品市场上的供应者,更是我国现代农业绿色生产的“主刀手”。作为国家政策法令的落实主体,肩负着发展当代农业、带领农民致富的重大社会责任。养殖龙头企业在资金、科研、技术等方面与一般生产者相比具有较大优势,因此治理环境污染也是我国养殖龙头企业在新的发展阶段中的责任和义务。从政府角度来看,龙头企业参与环保新技术开发和环保新标准制订等工作能够使负外部性治理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另外,此举也使龙头企业树立形象,获取市场认证,增强其进一步治理污染的信心。
(四)环境影响纳入政府职能评价体系
我国对政府绩效的评价一直盲目侧重于GDP、人均居民收入、物价水平、就业率等经济发展指标,而忽视了政府为谋求“政绩”不惜牺牲环境导致污染的错误行为。政府职能评价体系应当纳入当局为实现经济指标的增加而付出的环境代价。另外,我国目前环境影响的考核主要针对企业,对政府本身的行政行为所导致的环境污染缺乏有效评价和监督。将环境影响纳入政府职能评价体系,有利于减少政府行为导致的负外部性,有利于政府平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真正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绿色健康发展。
养殖业的市场评估范文3
1.1对畜禽养殖技术规范不健全畜禽防疫程序不科学,畜禽疾病不能有效控制。畜禽生产过程中轻视药物预防和保健,重视药物治疗,药物大量长期使用细菌产生耐药性。畜禽饲养过程中不执行休药期,重视抗生素使用,轻视中药和微生肽使用。追求畜禽生产性能,超量使用饲料添加剂。消毒环境卫生技术措施不落实,生物安全措施不得力。
1.2只追求眼前养殖效益,忽视长远的环境污染物处理近年来,由于养殖业迅速发展,养殖效益低下,对畜禽养殖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尚未引起足够重视。重养殖轻治理,重养殖发展轻环境保护思想依然存在。造成养殖污染反复恶性循环,畜禽疾病不能得到应有控制,畜禽生产受到抑制,畜禽养殖长远利益不能保证。
1.3畜禽养殖场,屠宰场,农贸市场缺乏必要环境治理措施对污染物环境处理投资力度不够,执行环境影响评估及排污许可证制度不够,尚未建立健全畜禽养殖的污染处理管理体系,缺乏有效的工作手段。
1.4畜禽养殖污染物治理的政策扶持和有关法规执行有待进一步加强由于养殖风险加大,养殖效益低下,致使维系养殖资金严重不足。养殖污染物处理费用过大,畜禽养殖场承受不起。养殖效益和环境污染的矛盾更加突出,养殖政策扶持和畜禽污染的处理相关法规出台显得更加迫切。
2畜禽养殖物处理的主要方法
2.1畜禽养殖污水处理畜禽养殖污水处理一般方法分为2种,一种是能源生态型和能源环保型。能源生态型处理利用工艺指畜禽粪便污水经厌氧消化处理后,作为肥料利用的处理利用工艺。污染物经发酵后沼气和沼渣,沼气作为清洁能源,沼渣作为肥料和鱼料,用于种植业和淡水养殖业。此方法综合利用形成养殖,生态循环效益模式。能源环保型是指畜禽养殖的污染物经处理后达标排放或以回用为最终目标的处理工艺。此方法处理成本大,工程投资大,运行费用高,使本来微利养殖业难以承受。
2.2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殖技术是指长期在猪饲料中添加洛东酵素使猪消化道形成益生菌的强势菌群,在猪舍的生物发酵床内形成强势菌群,将排污染物代谢,消化。水分受产生高热蒸发,从而实现零排放。
2.3病死畜禽收集和集中无害化处理a.采用真空干燥异味清除技术将病死畜禽无害化提炼加工,生产出骨粉,羽毛粉和肉骨粉。此方法投入不高,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b.厌氧发酵,焚烧和土地填埋等方法处理病死畜禽,处理效果不彻底。可造成环境二次污染,废物不能利用。越来越不能满足安全、环保、经济的处理要求。c.采用高温高压下进行蒸煮化制处理病死畜禽杀灭病原体,采用二级油水分离器等设备可从中提取工业用油,废渣作为饲料原料。使病死畜禽处理的同时获得一定经济效益。此方法是高投入,变废为宝。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3对养殖畜禽的污染物处理的建议
立足生态建市实现畜禽养殖的污染零排放,围绕生态化,资源化目标出发,使畜禽养殖污染物控制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
3.1合理规划统筹安排畜禽养殖推广标准化规范化养殖场、屠宰场、农贸市场。远离村庄居民生活区域和水源地,城区10km范围内不允许建养殖场、屠宰场。规范畜禽养殖场养殖技术,对于生活用水、污水、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后再排放。实现传统养殖模式向现代养殖—生态—环保生产过程转变。
3.2推广生态养殖新技术,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在防治畜禽养殖污染的基本上以“方便,经济,有效”为原则,综合利用为主,实现畜禽养殖生态化。推广畜禽污染物—沼气—作物或淡水养殖生态循环模式。推广饲料中添加有益菌和猪舍生物发酵床,减少污染物排放。推广益生菌,中药饲喂技术替代抗生素使用。严格执行停药期,从而控制畜禽生产中兽药残留。推广疾病防治程序化和实效性。
3.3依照畜禽生产的相关法律和法规,强化畜禽污染物处理的管理认真贯彻执行畜牧业生产中法律法规,对畜禽养殖设定相应的门槛,制定必要养殖标准,对养殖场,屠宰场,农贸市场签订治理责任状,对违法违规行为要有明确惩罚。使畜禽生产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上来。
3.4建立病死畜禽收集和集中无害化处理制度随着畜禽养殖规模加大,养殖量猛增,按养殖畜禽数量10%死亡率计算,全年需处理病死畜禽数量是十分可观的。建立相应无害化处理制度,不仅减少大量细菌,病毒传播和传染,而且减少污染环境,还能变废为宝,取得一定经济效益。
养殖业的市场评估范文4
关键词:畜牧养殖;风险;种类;管理
畜牧业的发展对现在社会的发展来说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的具体表现会使得我国现在的经济状况有一定的改善。而且畜牧业与我国农业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关联,也就是说畜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得我国的农业发展有一定的提高,因此做好畜牧业的管理使其得到良好的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现在畜牧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畜牧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而导致畜牧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因此对畜牧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合理的分析就显得格外重要。
1 畜牧养殖中风险的类型
在现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畜牧业的发展也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这种重视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畜牧业能够使得我国的现有经济水平得到更加良好的发展。但是在现在畜牧养殖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风险因素限制了畜牧行业的正常发展,因此这就需要对畜牧养殖中出现的风险进行一个全面的分析,使得能够对这些风险进行一个有效的治理。在一定的程度上来说畜牧风险的存在会使得畜牧行业的经济状况受到一定的损失,而且不同的风险对畜牧行业造成的损失也有很大的不同,在这里就需要对畜牧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风险进行一个分类,并根据不同的风险提出不同的解决对策。
1.1 市场风险
畜牧行业存在的根本意义和其他行业存在的意义相似,都是为了获取相应的收益,使得自身的经济水平有一定的提高。因此在畜牧业的发展过程中就需要涉及相应的市场,而且近几年来我国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处在一个发展迅速的时期,这就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我国现在的畜牧也发展也逐渐开始了大规模的经营,这种大规模的经营在很大的程度上就需要涉及相应的市场经济,因此,社会市场的变化就会导致畜牧行业市场风险的出现。
1.2 技术风险
总的来说进行畜牧养殖并不是一项简单的过程,而是需要相关的技术进行配合的一项过程。在很多时候,养殖人员对在养殖过沉重出现的技术手段都表现出非常依赖,这种依赖就使得风险有大幅度的提升。
在很多时候为了防治相应畜牧疾病的发生都会对畜牧进行疫苗的处理,从而完成相应预防的工作,但是这种疫苗的处理对畜牧行业来说并不能完全保证畜牧能够对疾病起到全面的预防,在很多时候还会给养殖人员的经济带来一定的损失。
对畜牧的品种方面也需要进行合理的选取,这是因为选取品质优良的畜牧会对养殖专业的经济状况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选择优良的畜牧进行养殖也是畜牧养殖工程得到良好发展的基础。
对畜牧养殖来说,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对畜牧所食用的饲料进行一个良好的管理,而且近几年来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相应的饲料质量也有了一定的提升,这种提升在很大的程度上使得畜牧的养殖得到更好的发展。尽管如此,在现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劣质的饲料,这些劣质的饲料的存在使得畜牧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风险的频率变的更高。
2 畜牧养殖中加强风险管理的有效对策
2.1 树立一定的风险管理意识
在畜牧养殖的过程中,风险是普遍存在的。作为畜牧养殖专业户,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需要做好相应的风险应急准备。可以说风险和经济效益是相互影响的,养殖专业户不能为了个人的效益而忽略风险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而没有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也会带来相应的经济损失。因而,就需要对畜牧养殖风险有着正确的认识,并且树立风险管理的意识,清晰地了解现阶段畜牧养殖业发展的现状并进行分析,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来制定明确的风险管理措施。
2.2 对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做好预防风险工作
畜牧养殖风险管理主要包括风险的管理和风险的预防,有效的风险管理可以提高养殖专业户的经济效益。而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风险的类型和影响程度进行合理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对可能产生的风险有正确的认识。养殖专业户对风险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要保持清醒的思路,要及时发觉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变化,从多种渠道来了解市场各方面的信息,为做好风险预防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畜牧养殖的经验也是不容忽视的,为了共同的经济效益,养殖专业户之间可以建立有效的沟通,共同来应对各种风险,从而尽可能的减少风险给他们带来的经济损失。
2.3 政府需要发挥其职能,制定相应的政策
近几年畜牧养殖业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也相应的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因而政府需要对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引起足够的重视,根据当前的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在畜牧养殖过程中,个体农户的比重是非常大的,因而相关政策对他们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十分显著。政府所出台的政策的合理性对养殖户有着一定的影响。为了发挥政策对畜牧养殖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政府需要对畜牧养殖业市场的情况进行合理性研究,从而制定出更为科学的政策。应该加大对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让养殖户能够及时了解政策的变化,从而尽早调整自己的风险应急措施。
结束语
在现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相应的畜牧行业也得到了新的发展,这种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使得我国的社会经济有一定的提高。但是在现在的社会中对畜牧行业的发展在养殖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风险,这些风险使得畜牧行业的发展受到相应的阻碍,因此合理的解决这些风险的出现对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在很大的程度上使得我国的畜牧业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宋瑞梅.临潭县扁都乡草地管理对畜牧业持续发展的影响[J].北京农业,2014(15).
[2]蒙善朝.畜牧养殖专业户的风险和风险管理[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1(2).
[3]刘瑞玲.甘肃省肉牛养殖专业户污染状况检测与分析[J].畜牧兽医杂志,2010(5).
养殖业的市场评估范文5
关键词:畜牧业;规模养殖;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30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4)07-0070-02
收稿日期:2014-06-13
作者简介:黄月琴(1986-),女,贵州贵阳人,助理畜牧师,主要从事养殖技术推广、养殖小区建设、养殖项目管理与服务等工作。
畜牧业规模养殖属于高风险行业,在畜牧业规模养殖过程中,风险来自多方面,其风险具有随意性、不确定性及高损失性。为减少风险损失,必须要加强风险管理,规范养殖程序,建立风险管理机制,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1 畜牧业规模养殖风险来源
畜牧养殖业属于一种高风险、情况多变的产业,而其中的风险来自于畜牧养殖中的各个环节可能带来的经济方面的损失[1]。从风险的来源看,风险主要分为外部风险、内部风险及自然风险3部分。
1.1 外部风险
外部风险包括自然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3个方面。畜牧养殖产业是一个跟自然有着紧密联系的行业,例如牧草的种植、饲料的选择、疾病的防控都跟自然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样这些都影响着牲畜的生长状态。所以养殖户一定要注意防控降低自然风险给养殖过程带来的负面影响。自然风险的主要特点就是无规律可循,多变性。养殖户养殖的牲畜最终是要销售到市场上去销售的,所以有时候市场情况的变化对于养殖户的影响是巨大的[2]。随着我国畜牧产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畜牧养殖户、肉类加工以及肉类销售企业涌入市场,分割我国畜牧市场资源,各个环节都存在着利益的竞争,这样就使得市场风险进一步增加。国家以及地方政府在政策制定上往往要考虑众多的因素,其中大部分政策的制定是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为了GDP的提高,然而其中也有一些政策的制定要考虑到环境等因素,对经济发展不利。畜牧养殖是一种总体上对环境不利的行业,因此会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
1.2 内部风险
畜牧养殖业内部的风险主要是来自于养殖户专业知识不足所带来的风险以及牲畜疾病等情况带来的风险。其中养殖户的养殖技术水平是具有高风险的一项风险内容,如果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操作不当或者疏忽大意很可能就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同样养殖牲畜的疾病以及一些常见传染病的暴发都是一种不可预知的风险,同样都会给养殖户带来灭顶之灾[3]。
1.3 自然风险
自然风险来自于自然因素,同时自然风险直接影响到畜牧养殖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这些自然因素往往会影响所养牲畜的生活习性以及适应能力。如天气寒冷不利于猪的育肥等。
2 畜牧业规模养殖的风险控制策略
2.1 养成风险管理的意识
畜牧养殖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对于养殖户来说,如果要选择进入到养殖行业里,就要有足够应对风险的准备。风险与利益是一对相互依存的关系,如何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成为摆在养殖户面前的一道难题。因此养殖户在养殖之前应该仔细分析一下养殖业的现状与前景,并且结合自身情况,判断自己应对风险的能力,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再做出决定[4]。
2.2 提高分析评估风险的能力,提早防范风险的发生
风险管理的意思就是养殖户能够管理风险、预防风险,同时利益的来源也与风险的管理密不可分。进行风险的管理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对风险有深刻详细的分析。只有在全面认识风险之后才能更好地应对风险。提高分析风险的能力首先要有清醒的头脑,其次就是要有敏锐的洞察力以及消息获取渠道。同时还可以通过与经验丰富的养殖户交流的方式来提高分析风险的能力,做好风险的管理,以将风险降到最低。
2.3 建立风险应急机制和急救措施
根据多年来对畜牧养殖业风险应对的研究,可以得出:建立一个长效的风险应急机制对于防范风险以及降低风险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畜牧养殖业中存在的风险具有不定时性,正是由于这种特性给应对风险带来了不小的问题,特别是来自于市场变化与牲畜疾病的风险,一旦风险暴发,留给养殖户应对的时间是非常短的,因此带来的损失就非常严重。由此看来,建立长效的风险应急机制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建立了长效的风险应急机制之后才能在风险暴发后从容应对。
2.4 提高饲养技术
饲料是畜禽生产的基础,也是产生污染的源头,从源头抓起,从饲料入手是解决畜禽生产污染的根本途径。要提高饲料利用率,尤其是饲料中氮的利用率,从而降低粪便中氮的含量。另外要严格控制某些饲料原料和添加剂的使用,继续加大对“瘦肉精”的检测力度,以确保畜禽产品质量和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2.5 建立严格的免疫程序
科学养殖,防重于治。一定要根据本地区的疾病流行情况和畜群的健康状况制订合适的免疫程序。针对本场实际,对危害严重的疾病进行预防。严格消毒制度,养殖场、栏舍门口设消毒池,对进场人员、用具进行严格消毒。对空舍进行全进全出式消毒。要求规模养殖场必须符合规定的动物防疫条件[5],包括选址、工程设计、工艺流程、防疫制度和人员等。对已建场按照动物防疫条件要求对其存在的问题要求限期整改,对经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组织相关部门对其关、停、转。对新建场实行备案跟踪管理制度,从选址开始实行全程跟踪监管,动物防疫条件审查要求的每一项完成情况都必须备案,直到全场建成并达到相关要求才给予办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2.6 掌握并了解市场信息,拓宽销售渠道
要有市场预测远见,着力抓好四个时期,即低谷期、发展期、高峰期、下滑期的不同养殖规模,在低谷期时,适当增加养殖数量,发展期时稳定生产,高峰期时应尽快出栏,下滑期时减少养殖数量。抓住机遇适时调整养殖数量,减少市场风险。培育优质畜禽,打造优质品牌,增加品牌信誉度,扩大销售渠道。
2.7 争取各级各部门的扶持
政府给予正确引导,畜牧兽医部门长期进行技术指导。制定优惠政策,提供全方位服务,形成政策优惠、财政扶持、保险、信贷等长效机制。还可几个养殖场成立专业合作社,走“公司+基地+信贷+小规模养殖户”的发展模式,成批购进畜禽,成批购进饲料,成批销售,减少饲养成本,从而做大做强小规模养殖场,真正成为畜牧业发展的领头雁,使畜牧养殖业逐渐向优质、高产、高效、集约、生态方向发展。
2.8 实施责任追究制度,确保监管质量
对规模养殖场监管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凡是发生动物疫情或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牵头监管单位和直接责任人年终考核按零分计算,取消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当年评先选优和职称评聘资格,并分别按以下情形严肃处理:一是对拒不接受监管人员指导,违反规模养殖场监管制度的企业,一律列入不诚信企业“黑名单”,向社会公开曝光,取消项目、资金、政策等扶持,触犯法律、法规的,依法追究责任;二是对因监管单位或联系指导服务人员渎职、失职,造成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或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的,依法追究牵头监管单位、协助监管单位和联系指导服务人员的责任;三是凡是申报项目、申请扶持的规模养殖场,必须经畜产品质量安全牵头单位和联系指导服务技术人员签署意见后才能申报。通过以上措施,形成上下联动、企业主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共同抓好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6]。
3 小结
畜牧业规模养殖存在较大风险,必须要做好风险识别,加强风险控制,从而确保规模养殖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马德元.畜牧业规模养殖的风险与控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7):43-46.
[2] 张小松.发展现代养猪业规避市场风险[J].四川畜牧兽医,2010,37(9):16.
[3] 李 峰,郭 强.当前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农业,2004(12):48.
[4] 钱小莉,钱建中.泰州市畜牧业规模经营压力环境及风险控制措施分析[J].现代商业,2013(31):181-182.
养殖业的市场评估范文6
为切实抓好2013年我县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特别是上海世博会期间的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要求各镇(街)按照《2013年县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方案》进一步抓好畜产品质量安全,要以日常常态管理与重大活动(节日)重点监管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对本辖区内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屠宰场、饲料生产加工经营企业的畜产品安全监管,防止有安全风险的畜禽及其产品进入我县和重大肉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我县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蛋禽奶,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现要求进一步落实工作措施:
一、高度重视,绝不松懈。
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近期以来我县频繁出现的突发性外来违禁药物等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表明了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长期性、反复性、复杂性和突发性。今年以来我县已经查获3批次从外地调入含违禁药物的生猪,其中2起发生在上海世博会期间。因此各镇、街、工业区务必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工作力度。
二、建设基地,抓好畜产品生产环节监控。
要严格加强畜产品生产环节监控,加快建立养殖业合作经济组织,继续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不断提高养殖业组织化程度,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加强生产技术服务,提高科学生产水平,降低风险。各镇(街、滨海工业区)要加强对养殖业投入品使用管理,要求养殖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依法建立生产记录、开展产品检测。建立养殖标准化体系,规范养殖环节管理,大力发展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基地,促进健康养殖,生产优质安全畜产品。
三、强化畜产品检测与市场管理。
各镇、街、工业区要加强对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等各环节的溯源管理和监督检查。严格按照《2010年县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方案》的要求,对生产、屠宰、流通的畜禽及其产品加强质量检测;对农贸市场、超市要建立抽查检测和报告制度;重点开展生猪“瘦肉精”和生鲜乳的“三聚氰胺”的检测与监管,尤其是要对外地调入我县的生猪进行重点监控,把好动物疫病的检疫关并提高违禁药物(瘦肉精、莱克多巴胺)的检测密度,对无检疫证来源不明的生猪,发生疫病和含违禁药物的生猪要按规程就地处置,无疫病的要坚决予以退回。
四、查源灭源,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含违禁药物、有害化学物质畜禽及其产品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若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将造成严重的后果与负面影响。我们要采取措施,净化源头,规范流通。进一步加强对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监管,集中开展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法使用含违禁药物的畜禽和经营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行为,涉嫌构成犯罪的,要及时移交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