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质学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质学研究范文1
前言:造山带是山区中很特殊的一个地带,它是由岩石挤压,经受强烈的褶皱作用而形成的狭长山区地带。对这一方面的研究一直在进行中,下面本文会就造山带沉积地质学的内容简单解释,对造山带沉积地质学的几大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最近进展加以介绍,便于读者们更深入地了解造山带沉积地质学。
1.造山带沉积地质学的研究方向
1.1造山带成因地质学
造山带成因地质学的研究比稳定地带的成因研究复杂很多,因为造山带形成的原因复杂,所以在研究其成因的时候会遇到很多的阻碍。具体表现在造山带的地层褶皱,岩石变形程度大,没有能够参考的样本与它对比研究,难以从科学研究的方向进行下去;而且造山带是多个时代的地层变动共同作用形成的,单一的拿出任何一个时期的地质研究资料都没有很大的说服力,不同时期的地层无序地叠加在一起,难以找到可以遵循的规律继续研究下去;还有从长期来看,地壳运动会导致周边环境的生物也随之改变,古海洋生物和火山生物混杂在一起,这给造山带成因地质学的研究造成了巨大的困难。
1.2造山带盆地动力沉积学
造山带盆地动力沉积学是今年来沉积盆地学领域开发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新方向。在造山带盆地沉积学分析中,沉积相、沉积体系、沉积构型、古地理、古流和沉积层序分析,都是这一学科的基础研究工作。这个学科的研究主要是从沉积盆地的形状构造、物质组成、演变方向出发,对造山带的盆地沉积原理深入挖掘,慢慢地从一个小的研究方向变成了一个独立的新学科。数据的勘测、采集和模拟盆地演变过程是研究这一学科的两个重要步骤。通过工作人员在实地取样,对造山带盆地的组成部分进行分析,采集造山带盆地上的各种生物标本等工作获取完整精确的数据,并利用这些数据建立造山带盆地动力沉积模型,对造山带盆地的演化过程进行模拟,更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其动力沉积过程,并且结合物理规律和化学分析,便于我们对这其中的原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1-2]
1.3造山带动力沉积地质学
造山带动力沉积地质学结合了大陆板块运动学和造山带沉积学两大学科,对造山带的沉积过程进行研究。这一学科的根据建立在大陆动力学现有的研究成果之上,因为在形成造山带的过程中,每一个物理动作和每一次地层运动都会留下相应的痕迹,长年累月的积累,就变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沉积物。所以只要通过对沉积物的成分进行研究分析,就有可能解决一部分在研究造山带动力沉积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助于更好地认识造山带的结构体系。造山带动力沉积地质学重视的是沉积过程的分析而不是某一时刻的地质状态,着重分析其动力特征而不是具体构造。
2.造山带沉积地质学研究最新进展
2.1造山带大地构造相分析
大地构造相是造山带的组成部分,近期的研究中,阿尔卑斯山造山带被划分成13个大地构造相单元,分别包括侏罗山、磨拉石、外来地块、瑞士、复理石沉积、蛇绿岩混杂堆积等等。而大地構造相又可以分为6个相类,6个相类中包含了15个小的相单元。根据定义,所有的造山带都可以被划分为三个大的种类:俯冲带、碰撞带、转换断层的受阻弯曲部位。大地构造相是组成山脉的基本要素,所以可以根据对大地构造相的研究推断出造山带的一般演化规律,在研究造山带演化过程方面已经取得一些进展。这些最新研究提出来的划分方式,为今后的造山带山脉构成框架的研究提供了方向和动力。
2.2造山带沉积物的物质组分和物源分析
在最新的研究工作中,研究者们将沉积混杂岩与构造混杂岩更加明确地区分开来。在以前的研究中,有许多构造混杂岩被混为沉积混杂岩。而在最新的研究中,提出了更加详细的区分细则,将以前误判的物质组分纠正过来,为以后的物质分类提供准确的依据。在70年代末,就有研究工作者对大陆地块、岩浆弧、再旋回造山带等部分的物源进行分析,研究了多种物源组分的特征,特别是在陆源碎屑组分分析这一方面,他们做出了卓越的成绩,取得很大进展,多方面总结归纳,为造山带其他部分沉积物的研究提供了比照参考标准。
2.3造山带盆地沉积学分析
造山带盆地沉积学分析由造山带和沉积盆地这两个密不可分的部分组成,造山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成是沉积盆地动作的最终结果,对沉积盆地的研究促进了造山带演化研究和组分分析等研究工作的发展。自80年代以来,造山带盆地沉积学就遇到了一系列的新问题,例如中国西部的复合造山体系经历了多次的构造运动,又出现了大规模的变化,不同时代的地层和岩石又经历了巨大的改变。在近年来开展的造山带盆地沉积分析研究工作中,学者们主要围绕盆地的沉积物序列、沉积物组分、沉积速度;盆地所处的位置以及周围环境的变化;盆地和附近山区共同作用的方式和程度;盆地所经历的各个演化阶段等基本研究项目开展研究工作,找寻突破口。学界对于造山带盆地沉积的研究工作更加地重视了,这不仅对造山带的研究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还对其他地区盆地沉积地质学的研究有重要意义,是中国地质研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结语:最近几年的对造山带的研究工作有许多的可取之处,同时也有很多问题。通过本文对造山带沉积地质学最新进展的大体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大陆造山带的演化历史和演化规律,尽快改正存在的问题,发挥已有的优势,便于促进以后的造山带沉积地质学研究工作者顺利进行研究工作。关键在于要选择合适的地区,不断地进行实验、采样,做出更多的深入的、精细的多学科联合攻关的综合性研究,扬长补短,为推动造山带地质学研究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房立民,杨振升,李勤等.变质岩区1:5万区域地质填图方法指南.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1:184一188
地质学研究范文2
1.1水文地质学科涵义与研究对象
地下水即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地下水的功能主要包括:资源、生态环境因子、灾害因子、地质营力与信息载体。地下水及赋存地下水的介质还具有一些另外的功能。水文地质学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与地下水及其赋存介质的功能相联系的。
1.2水文地质学的定义
地下水这一名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地下水是指赋存于地面以下岩土空隙中的水;包气带及饱水带中所有含于岩石空隙中的水均属之。狭义的地下水仅指赋存于饱水带岩土空隙中的水。
水文地质学(hydrogeology)是研究地下水的数量和质量随空间和时间变化的规律,以及合理利用地下水或防治其危害的学科。它研究在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兴利除害。
1.3水文地质学研究的范畴及任务
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主要研究地下水的分布、运动和形成规律,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地下水资源评价、开发及其合理利用,地下水对工程建设和矿山开采的不利影响及其防治等。在不同环境中,地下水的埋藏、分布、运动和组成成分均不相同。查明上述各方面状况,可为科学地利用或防治地下水提供根据。水文地质学对地下水的研究,着重自然历史和地质环境的影响,同主要用水文循环和水量平衡原理研究地下水的地下水水文学关系密切,只是研究的侧重点稍有不同。
1.4水文地质学及分支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生产建设的需要,水文地质学又分为区域水文地质学、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球化学、供水水文地质学、矿床水文地质学、土壤改良水文地质学等分支学科。近年来,水文地质学与地热、地震、环境地质等方面的研究相互渗透,又形成了若干新领域,如环境水文地质学、地下水资源管理、同位素水文地质学等。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到了举足轻重的地步,与环境生态有关的水文地质问题迅速增长。
水文地质学是从寻找和利用地下水源开始发展的,围绕实际应用,逐渐开展了理论研究,目前已形成了一系列分支。
1.4.1地下水动力学
地下水动力学是研究地下水的运动规律,探讨地下水量、水质和温度传输的计算方法,进行水文地质定量模拟。这是水文地质学的重要基础。
1.4.2水文地球化学
水文地球化学是水文地质学的另一个重要基础。研究各种元素在地下水中的迁移和富集规律,利用这些规律探讨地下水的形成和起源、地下水污染形成的机制和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迁移和变化、地下水与矿产形成和分布的关系,寻找金属矿床、放射性矿床、石油和天然气,研究矿水的形成和分布等。
1.4.3供水水文地质学
供水水文地质学是为了确定供水水源而寻找地下水,通过勘察,查明含水层的分布规律、埋藏条件,进行水质与水量评价。合理开发利用并保护地下水资源,按含水系统进行科学管理。
1.4.4矿床水文地质学
矿床水文地质学是研究采矿时地下水涌入矿坑的条件,预测矿坑涌水量以及其它与采矿有关的水文地质问题。
1.4.5农业水文地质学
农业水文地质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为农田提供灌溉水源进行水文地质研究;二是为沼泽地和盐碱地的土壤改良,防治次生土壤盐碱化等问题进行水文地质论证。
1.4.6水文地热学
地热是一种新的能源,如何利用由地下热水或热蒸汽携至地表的地热能,用来取暖、温室栽培或地热发电等,以及地下热水的形成、分布规律,以及勘察与开发方法等,是水文地热学的研究内容。
1.4.7区域水文地质学
区域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区域性分布和形成规律,以指导进一步水文地质勘察研究,为各种目的的经济区划提供水文地质依据。
1.4.8古水文地质学
古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质历史时期地下水的形成、埋藏分布、循环和化学成分的变化等。据此,可以分析古代地下水的起源与形成机制,阐明与地下水有关的各种矿产的形成、保存与破坏条件。
地下水的形成和分布与地质环境有密切联系。水文地质学以地质学为基础,同时又与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史学、地貌学、第四纪地质学、地球化学等学科关系密切。工程地质学是与水文地质学是同时相应发展起来的,因此两者有不少内容相互交叉。
地下水积极参与水文循环,一个地区水循环的强度与频率,往往决定着地下水的补给状况。因此,水文地质学与水文学、气象学、气候学有密切关系,水文学的许多方法也可应用于水文地质学。地下水运动的研究,是以水力学、流体力学理论为基础的,并应用各种数学方法和计算技术。
2 水文地质学演化历史与发展现状
2.1水文地质学发展简史
人们早在远古时代就已打井取水。中国已知最古老的水井是距今约57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古文化遗址水井。古波斯时期在德黑兰附近修建了坎儿井,最长达26公里,最深达150米。约公元前250年,在中国四川,为采地下卤水开凿了深达百米以上的自流井。中国汉代凿龙首渠,是一种井、渠结合的取水建筑物。在利用井泉的过程中,人们也探索了地下水的来源。法国帕利西、中国徐光启和法国马略特,先后指出了井泉水来源于大气降水或河水入渗。马略特还提出了含水层与隔水层的概念。
1855年,法国水力工程师达西,进行了水通过砂的渗透试验,得出线性渗透定律,即著名的达西定律,奠定了水文地质学的基础。1863年,法国裘布依以达西定律为基础,提出计算潜水流的假设和地下水流向井的稳定流公式。1885年。英国的张伯伦确定了自流井出现的地质条件。奥地利福希海默在1885年制出了流网图并开始应用映射法。
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地下水起源又提出了一些新的学说。奥地利修斯于1902年提出了初生说。美国莱恩、戈登和俄国安德鲁索夫在1908年分别提出在自然界中存在与沉积岩同时生成的沉积水。1912年,德国凯尔哈克提出地下水和泉的分类,总结了地下水的埋藏特征和排泄条件。美国迈因策尔于1928年提出了承压含水层的压缩性和弹性。他们为水文地质学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泰斯于1935年利用地下水非稳定流与热传导的相似性,得出了地下水流向水井的非稳定流公式即泰斯公式,把地下水定量计算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20世纪中叶,苏联奥弗琴尼科夫和美国的怀特在水文地球化学方面作出了许多贡献。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在地下水的赋存、运动、补给、排泄、起源以至化学成分变化、水量评价等方面,均有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水文地质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
20世纪中叶以来,合理开发、科学管理与保护地下水资源的迫切性和有关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同时,人们对某些地下水运动过程有了新的认识。1946年起,雅可布和汉图什等论述了孔隙承压含水层的越流现象。英国博尔顿和美国的纽曼分别导出了潜水完整井非稳定流方程。
由于预测地下水运动过程的需要,促进了水文地质模拟技术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开展了实验室物理模拟,4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电网络模拟,到50—60年代在解决水文地质问题中得到应用。
由于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70~80年代,地下水数学模拟成为处理复杂水文地质问题的主要手段。同时,同位素方法在确定地下水平均贮留时间,追踪地下水流动等研究中得到应用。遥感技术及数学地质方法也被引进,用以解决水文地质问题。对于地下水中污染物的运移和开采地下水引起的环境变化,引起广泛的重视。20世纪60年代以来,加拿大的托特提出了地下水流动系统理论,为水文地质学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发展前景。
2.2国外水文地质学发展现状
水文地质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它是基于地下水在地质单元内运移时所发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而发展起来的,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数量和质量随空间和时间变化的规律,以及合理利用地下水或防治其危害的学科。水文地质学诞生于19世纪中期,在20世纪初,依据法国水文地质学理论原则(A.Hazen,C.Slichter,F.King,O.Mainzer等),美国水文地质科学家发展了实用水文地质学的应用。与此同时,德国和奥地利的水文地质学家(F.Forchheimer,A.Thiem,O.Smreker,J.Kozeny等)详细解释了水文地质,尤其是关于地下水流域和水力工程方面调查的方法。俄国人对水文地质学发展有着重大的贡献(W.Dokutchaev,A.F.Lebedev等)。水文地质学成为地质科学中一门比较完整、系统的独立学科,是在20世纪30—40年代。水文地质学已被公认为是地球科学的一个分支,是跨越于地质科学和水文学之问的一门独立科学。水文地质学在二战以后有了深入的发展,特别是在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质编图、水文地质采矿、模型和同位素方法、水文地球化学和地下水监控这些领域。人类活动对包括地下水在内的自然环境的改造异常强烈,产生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当代水文地质学进入了生态环境水文地质学的新阶段。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国际水文地质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专业期刊的发展中就可以看出。1963年,《地下水》(Ground Water)和《水文学杂志》(Journal of Hydrology)创刊;1965年,开始出版《水资源研究》。此后,陆续创刊的欧美主流学术期刊有:1976年,《水资源进展》(Advances in Water Resources)和《污染水文学杂志》(Joumalof Contaminant Hydrology);1986年,《水文过程》(Hydrologic Processes);1993年,《水文地质学杂志》;1995年,《水文工程学杂志》(Joumalof Hydrologic Engineering)。期刊的数目大幅增加的同时,每种期刊上论文的数量和内容也显著增加。
国际水文地质大会是公认的比较权威的世界级水文地质会议,至今已经召开了39届(2011年在泰国举行)。其中2006年10月9日在我国北京举行的第34届国际水文地质大会是继1988年在广西桂林举办的第21届国际水文地质大会之后,再次在中国举办。此次大会又恰逢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成立50周年庆典,是国际水文地质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此次会议以“地下水的现状与未来”为主题,围绕全球地下水问题与需求、中国地下水的现状与未来等开展交流与研讨,展示全球、亚洲和中国水文地质成果及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的水文地质工作进展。
在国际上,美国水文地质调查研究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在该领域长期居于国际领先地位,影响和引导了国际水文地质学的发展方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地质调查局启动了多个项目,开始对有害物质水文过程和地质隔离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其水文地质资料有90%向普通大众公布,实现了水文地质调查成果全国共享;在法国,各种公共管理部门、盆地基金机构和地质调查部门,通过各种媒介向公众宣传有关水资源的重要情况,回答提出的特殊技术问题。目的是让大家了解各种生产活动给自然资源带来的严重影响,提高对地下水和当前共同利益的认识,解释那些按公众意愿制定的政策和收费规定。在总体研究结果基础上对地下水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和计算,以有利于管理机构的决策。日本的东京湾将地下温度场应用于研究地下水循环,而这是我国学者地下水循环研究中一直忽视的一个主要因素。在欧洲,生态水文学的研究已经形成一个网络,各国之间的联系及对比研究较多。冰岛是世界上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率较高的国家之一,地热发电站装机容量总计200 MWe,排名世界第8位,87%的家庭使用地热取暖。由于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不同,国外目前研究矿山水文地质工作的比较少。
总之,目前水文地质在各个不同的领域都有发展,例如地下水文学、土壤力学、经济地质、石油采钻工程、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海洋地质学和生态学。这个领域由于以上所有领域研究人员的杰出贡献而丰富起来。目前,水文地质处于转折时期,由发现并最大程度的开发利用新资源转变为合理地管理它们,这对于人类和其它生物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2.3国内水文地质学发展现状
我国人民早在4000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就已经凿井开发利用地下水了,但直到建国前,从事水文地质工作的人员极少,几乎没有设备,只零星地进行一些地下水调查工作。直到建国后,水文地质事业才得到了较大发展。
我国水文地质事业的发展经历了坎坷曲折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是我国水文地质事业创建、发展的重要年代,而后的“”,曾使正处在兴旺发达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事业受到挫折。60年代前期,经过重新调整,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战线再次出现大好形势。可1966年开始的10年动乱再次使水文地质工作受到了损害,到70年代前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逐步有了好转,并组建了基建工程兵水文地质部队,加强了水文地质普查工作。直到1978年12月党的以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事业才走向了健康发展的道路,进入了振兴开拓的新时期。
解放前,在水文地质方面,地质人员最先介入的是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查。上海、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由于需要开凿深井取用地下水。地质学家谢家荣,曾在《地理杂志》第二卷第一期上发表过《钟山地质与南京井水供给的关系》一文,这是我国早期的重要水文地质文献之一。同时。西安、兰州等城市也相继完成了部分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济南、福建等地完成了泉水水文地质调查等工作。
解放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事业开辟了广阔的前景。1956年3月,地质部召开了第一届全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协作会议。50年代的中后期,地质部已在各地区建立了23个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职工已达11000人,包括地质、钻探、化验等各个兵种,并开始应用物探手段。在此期间基本完成了我国主要平原地区1:20万水文地质普查近100×104km2;编制了一些全国性水文地质图件;进行了30多个城市和工业基地的供水水文地质勘探;建立了40多个地下长期观测站;在近1000个矿区开展了水文地质工作,并在北京、山东、河北、福建等省市进行了矿泉水勘察。20世纪60年代前期,由于自然灾害和“”所造成的后果,使我国国民经济陷入严重困难境地,整个地质工作的发展,也同样受到严重影响。地质部门专业队伍经过调整,重新组建了个直属大队,分别承担北京市城市建设、上海地面沉降、长江三峡、湖北丹江口、黄河治理、西南铁路及岩溶研究等方面的任务。但1966年编制出版了黄淮海平原和松辽平原的水文地质图系,是我国第一批正式出版的跨省图系,在编图技术和编图方法等方面,都有所创新。20世纪70年代,我国水文地质在地热、农业水文地质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70年代后期,在一些重要城市开展了环境水文地质工作。各省广泛开展区域地下水资源的评价,比较普遍地应用了电子计算机,并推广数值法建立数学模型。工程地质向定量评价方向发展,逐步采用先进的测试技术,在岩、土体特性,区域稳定性的岩体力学研究等方面,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技术系统。物探、遥感及同位素技术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中得到了初步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期举办了若干次全国性的水文地质工作会议,且国际交流日益增多。
1978年,党的胜利召开,从此我国的水文地质事业发展迈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至1996年,我国以1/20万为主的区域水文地质普查工作全面完成。据不完全统计,从1978年以来,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水利学会、中国地理学会等部门,先后组织召开了“地下水资源概念和评价方法”、“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学术会议”、“西北干旱地区地下水资源学术讨论会”、“全国水文专业会议”等会议。重点讨论了地下水资源的概念、分类、评价方法、开发利用及其它水文地质问题,并出版了相应的学术会议论文集。基岩山区裂隙水与岩溶水的开发利用,也日益受到重视。在全国性的岩溶水和裂隙水学术会议上,着重讨论了岩溶地区岩溶发育规律,岩溶水和裂隙水的运移机制及其评价方法。在环境地质方面,召开了全国性的环境水文地质经验交流会、水文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地质灾害研究与防治学术讨论会等。探讨了我国不同地区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价方法,地质灾害的成因、特征及防治措施,出版了相应的学术会议论文集。此外,还召开了地下水人工补给、地面沉降学术研讨会。所有这些不仅反映了我国水文地质研究的新方向,同时也可看出水文地质研究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4福建省水文地质学发展现状
福建省的水文地质基础调查资料虽然较全面,但局限于当时的技术方法和条件,调查深度及广度有限,而且随着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及人类经济工程活动的不断加强,水文地质条件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新的情况未能及时查清。
环境地质调查资料相当欠缺。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工作,滞后于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如在生态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土地综合利用、土壤改良、地质环境的合理开发利用、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有的已开展工作、但还很不全面,有的则刚刚起步。
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的技术与思路,基本上仍依托传统思路和技术为主,在跨学科聚集、综合和开发研究,在应用高新技术于调查上,同先进省区相比,存在一些差距。如以往水文地质工作重点放在地下水资源较丰富的地区,以找到多少地下水资源储量为荣,而忽视了贫水地区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重要性。
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成果的信息化、网络化、社会化程度低,不能满足政府和社会性公益成果的实用性、时效性需求,改变成果表达形式,改革服务方式并提供社会化服务已是一个重要问题。
3 福建省水文地质学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的内容及主要成果
3.1背景材料
3.1.1上世纪60年代及以前完成的全省性水文地质方面的工作主要成果
(1)提交1/20万区域性地质—水文地质综合测量中间报告及普查报告和农田供水水文地质勘察中间报告;
(2)各地市城镇供水、水文地质地质勘查报告(上世纪60年代及以前具体项目的工作):1960年1月,福建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童永福、程登科《福建省永安宁洋旧城幅综合水文地质测量普查报告书》等10余份城市水文地质测量普查报告。
3.1.2上世纪70年代
(1)1970年~1979年提交《福建省沿海地区1/20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报告》等;
(2)提交完成了1/20万福州、福安、三沙、浮鹰岛、福清幅、泉州幅、南日岛、厦门、漳州、东山等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
(3)各地市城镇供水、水文地质地质勘查报告(上世纪70年代具体项目的工作):1974年1月,福建省地质局水文工程地质队《漳州幅、东山幅1/20万区域地质报告:地貌、第四系地质、水文地质部分》等10余份城市1/20万区域地质报告(包括水文地质调查部分)。
3.1.3上世纪80年代
(1)1980年一1989年,完成1/50万福建省水文地质图、福建省1/50万农业水文地质区划图说明书岛屿水文地质调查项目;
(2)分别完成了福建省多幅1/20万和1/5万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报告;
(3)各地市城镇供水、水文地质地质勘查报告:1980年10月,福建省水文工程地质队童永福《福建省水文地质图1/50万》;1980年8月,江西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大队万益民、邓健如、赵维良等《广昌幅G-50-9 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福建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完成《连城盆地水文地质勘探报告》;福建省第一水文队完成《漳州盆地水文地质勘探报告》;1985年9月,福建省第二水文工程地质队福州综合地质组李文曲、黄宏沣、赵钦铭等完成《福建省福州市福州盆地水文地质勘探报告》等20余份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尚有单点供水简报672份。
3.1.4上世纪90年代
(1)1990年一1999年,提交了闽东、闽南沿海缺水地区供水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2)提交1/2.5万同安县新店埔园—刘五店规划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报告;
(3)各地市城镇供水、水文地质地质勘查报告:1990年8月,福建省厦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公司林恢亮、陈强、郑英才等《福建省同安县新店埔园—刘五店规划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报告1/2.5万》等近30份水文地质调查报告,尚有单点供水简报495份。
3.1.5 2000年以来地市城镇供水、水文地质地质勘查
三明地区:2000年3月,闽西地质矿产开发公司林昌威、林昭丽、吴开化等《福建省大田县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龙岩地区:2000年8月,福建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研究院李文祥、郑艺贞、白振炎《福建省长汀县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报告》等各地区均有展开;
厦门地质工程勘察院进行厦门地下热水调查。
3.2已进行和正在进行为社会服务方面的专门水文地质工作
福建省主要对地热、矿泉水等资源进行了专项保护和为社会服务工作,并专门发文。如:闽地发[1999]85号《关于委托地(市)、县地矿主管部门对部分地热、矿泉水采矿权进行审批、发证的通知》等。
3.2.1福建省矿泉水水源保护
至2004年统计,福建省经省或原地矿部全国储委评审鉴定和储量审批的饮用天然矿泉水水源地勘探报告235处,批准允许开采资源量(B级或C级)28990m3/d。矿泉水类型主要为偏硅酸型233处,其中偏硅酸锶复合型45处,碳酸偏硅酸型4处,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锂、硒、溴、碘、锌等类型矿泉水。矿泉水点勘探报告211项,其中,单矿泉水点专项的勘探报告209项。
至2008年,我省现同时具有采矿许可证和注册登记证的矿泉水水源有40处,包括福州市6处、莆田市1处、泉州市7处、厦门市7处、漳州市7处、龙岩市3处、三明市4处、南平市2处、宁德市3处;仅有注册登记证的矿泉水水源7处;仅有采矿许可证的矿泉水水源6处。尚有10余处有开采未申报或正在申报等工作。
3.2.2福建省地热水资源保护
地热是一种宝贵的能源矿产,开发利用地热资源首先是从开发温泉起始的,根据志书记载,福建温泉利用已有1000多年历史,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福建省开始进入有计划的勘查开发。在此之前仅对温泉点进行零星记载和研究。1971年,福建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开展了南靖汤坑的地热勘探工作。1982年,童永福等编制1:50万福建省地热区划图时,统计各类温泉点190余处(其中包括部分20℃的)。至2000年为止,福建省已查明的地下热水分布共196处。
由于趋利原因,近些年地热工作调查和水源地的勘查有了长足的开展,但进行系统研究的极少。
已在多个领域运用地热资源,如城镇地下热水集中供热、水产养殖与研究、农业利用与研究、温泉医疗保健、地震观测等。
3.3福建省矿区水文地质调查工作
矿区水文地质工作始于上世纪50年代,主要是为矿山开采设计提供水文工程地质依据。如:1960年4月,福建省地质局第一地质大队郭树春完成《福建邵武枫林硫铁矿区水文地质初步普查报告》;1959年3月。1962年3月,福建省地质局第五地质大队五〇七分队提交了《福建省龙岩马坑铁矿地质勘探中间报告》;1971年1月~1976年3月,福建省地质一团三中队提交了《福建省龙岩马坑铁矿详细勘探报告》;1979年12月,冶金工业部冶金地质会战指挥部第五地质勘探桂世芳完成《福建省德化县阳山铁矿西矿段矿床水文地质勘探报告》等,矿山多数已经或正在进行水文地质调查工作。
3.4福建省地下水水源地工作
全省已探明C级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1万m3/d以上的水源地有:龙岩盆地岩溶水水源地、连城城郊盆地岩溶水水源地、永安市大湖—虾蛤水源地、长汀盆地岩溶水水源地、东山岛松散岩类孔隙水水源地、平潭岛松散岩类孔隙水水源地。
4 水文地质学发展趋势及预测
对于地下水的区域研究,可以扩展到整个流域或完整水文地质单元来研究。进一步研究典型生态环境区域的地下水动力学特征,如荒漠、岩溶和黄土高原区域地下水运动规律,特别是浅层地下水变化的地表生态效应及深层地下水赋存规律,可为地下水合理利用提供新的途径。并且在已积累大量实际资料基础上,做好对资料的二次开发,编制相应成果,以供生产部门应用。在我国,由于地域面积较大,生态水文学研究也必需实行区际间的配合与协作,同时也必须与国际研究相同步,谋求更大范围内的合作。我国应加强地下水的监测,掌握地下水的动态,在已有监测站网监测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地下水监测技术、方法和新的监测网站的建设,提高全国地下水动态变化监测水平和预测能力。
地下水资源评价方面,在地表水、地下水综合考虑的原则下,按照地下水系统进行评价。
地下水动力学与计算技术方面,要加强基本理论的研究,研究建立在各种复杂条件下的水文地质模型及其相对应的数学模型,研究建立水文地质数据库及相应的储存系统,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地下水评价、预测、预报等。
对裂隙介质、岩溶介质中地下水系统数值模拟的关键技术尚未解决,地下水水质模拟的可靠性问题有待深入分析,地下水系统不同模拟方法的结合应用具有更大的价值。
对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研究、人工补给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遥感技术、同位素技术的应用、裂隙水和岩溶水的研究以及目前所存在的城市供水不足、地面沉降、海水入浸、水质污染等各种复杂的水文地质问题都是水文地质工作者当前或将来所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
我国矿山研究得较多,油田的水文地质问题仅是泛泛而谈,未深入讨论,还涉及一些关于隧道、高速公路等的工程地质问题;且国内对工程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和水岩相互作用造成的地质灾害问题研究较少。今后要加强矿山环境问题的研究工作,水文地质专业学者要与采矿人员合作。进行多学科多方法研究;水资源与矿产资源要综合开发利用,例如把水资源作为伴生的矿产资源,建立煤水双资源矿井。在涵养、保护地下水资源方面,需要加强与生态建设相协调的应用基础研究,挖掘潜力,节约用水、探索深层承压地下水如何科学利用,有关地下水形成、运动等基础性问题的科学研究也应成为重要的战略措施。
人类活动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亦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土壤水研究理论及检测技术尚需发展,尤其在溶质运移方面的研究欠缺很多。地热的研究基本上都属于区域现状的评价,目前基本无实际创新性成果,如地热弃水回灌技术、沉积盆地地热资源勘探技术、地热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热储工程等的研究。其它特殊类型水,如矿泉水、凝结水、微咸水、咸水、卤水等亦需进一步研究。
纵观水文地质学的发展,初期实质上是找水水文地质学,到本世纪70年代,资源成为水文地质学的主要课题,现在与环境生态有关的水文地质问题迅速增多。从某种意义上讲,环境水文地质已成为水文地质学研究的核心课题。
5 福建省水文地质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对策
5.1福建省水文地质学科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历史的原因,福建省在上世纪90年代后,水文地质学科的发展基本开始处于停滞状态,一方面,供水多依赖于地表水,仅局部地区是地下水为主(如福建龙岩地区),另一方面,国家投入减少,使得水文地质学科的发展研究也没有大的进展。2010年后,国家已经开始重视水文地质学科的发展。
工程引发的地下水问题。如:(1)矿山开采过程因为地下水造成矿山涌水、突水;(2)隧道掘进过程造成问题。龙厦铁路象山隧道;(3)地下水超采引起的地面沉降等。
岩溶塌陷:三明、龙岩等覆盖型岩溶区。
采空塌陷:主要发生于矿山地下开采范围大、持续历史长的区域。
地面沉降:东部沿海港湾河口平原区(福州温泉开采区)。
突发性、季节性特大雨造成地质灾害,地表水和地下水互相沟通、连成一体,水源地成为一项迫切要去解决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会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国家也开始进行水文地质学科与相关学科结合的发展。
5.2水文地质学的发展趋势
由主要研究天然状态下的地下水,转向更重视研究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由局限于饱水带的含水层,扩展到包气带及“隔水层”;由只研究地壳表层地下水,扩展到地球深层的水。
预计今后的水文地质研究,在下列方面将有突破:裂隙水与岩溶水运动机制和计算方法;地下水中污染物和温度运移机制和计算方法;粘性土的渗透机制;包气带水盐运移机制;水文地球化学和同位素水文地质学,地下水数学模型;地球深层水文地质。
5.3福建省水文地质学科发展趋势
近年来,水文地质学科迎来了发展契机。201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导则的实施对地下水工作者是一个新的开端,特别是对于一级项目的地下水评价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得社会发展环境中开始重视地下水的工作,地下水成为社会发展中环境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福建省在这个大环境下也从2011年开始进行了多流域、地区项目的地下水评价工作。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开始关注和参与地热开发租研究工作。一方面,民间投资者的热情,使得原有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当前我国正在努力实现节能减排的工作目标,发展低碳经济。福建省在地热利用、开发已有逾百年的历史,开发利用地热特别是浅层地热资源不仅对于缓解我省能源紧张的形势,对实现节能减排的工作目标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水平;加强地热资源特别是浅层地热资源的规划工作,同时也能提供福建独特的旅游资源和民生资源。
5.4福建省水文地质学科发展的对策建设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组成部分,是生态与环境的重要要素,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水源之一。在我省大部特别是沿海平原和海岛地区,地下水在生活饮水、农田灌溉、工业生产、城市发展和维系良好生态与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一些地区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地下含水层被疏干,引发了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土地沙化;一些地区由于废污水过量排放和面源污染的不断加剧,造成地下水水质恶化,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已严重危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构成威胁,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刻不容缓。
水资源属国家所有,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分配、管理和保护事关国家经济安全与公共安全。根据地下水的资源与环境属性,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与环境保护对地下水的要求,统筹考虑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公共资源的使用和保护准则,合理划分地下水功能区,协调地下水不同使用功能之间的关系,是政府加强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的重要体现,是履行《水法》赋予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管理地下水资源职责的客观要求。
地下水赋存于地质介质中,具有运动缓慢、补给周期长、循环更新慢、自我修复能力差、地下水系统遭到破坏后难以治理和修复等特点,必须采取严格的措施加以有效保护。以水文地质单元为基础、结合区域地下水主导功能划分地下水功能区,制订开发利用和保护目标及标准,为地下水合理开发、保护、治理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保障供水安全、生态与环境安全和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针对福建省的上述特点和福建省现状:最好按区域性(1:50万、1:20万、1:5万)、城镇供水(如龙岩市、永安市……)、农业供水(如连城)、工矿供水(洪宽工业区、永安造纸厂……)、专题性研究(如福建省地下水污染调查……)、地下水治理(如航站楼工程降水、铁矿采空区降水)、地方病、地下热水等。将有地下水可作为供水水源地区,以及沿海半岛、岛屿缺水地区,进行多手段、全方位地下水找水的工作;同时应对地下水水源地进行划分,利于不同层级的保护;将地下水作为福建省水源地的应急水源和储备资源。
1999年,福建省地表水资源总量1215.39×108m3,多年平均值为1201×108m3。全省水资源总量1216.11×108m3,约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4.2%;人均水资源3665m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其空间分配不均。缺水地区主要为沿海岛屿、半岛岬角区及红土台地区。沿海四地市人口和工业产值占全省总量的70%,而水资源只占全省水资源的36%。特别是近年开发港湾岛屿为开发区、投资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缺水者主要为农灌用水和重点投资开发区用水。这就需要福建省应对沿海半岛、岛屿缺水地区进行多手段、全方位地下水找水的工作。
福建省地貌最大特点是平原分散,分水岭分割面积小,地下水的汇水面积普遍较小。地貌形态受构造控制,分水岭及主干河谷常以北东、北西及北北东方向为主,海岸线总体方向和主要干河呈交叉状分布。这就要求按流域进行系统性水文地质、环境污染等综合调查与研究。同时城市周边1/5万区域水文地质调查较欠缺,应尽快完善该部分的工作。
加强地热资源勘查评价,同时勘查新的地热水源区、评价不同地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适宜性、科学统一管理全省地下热水资源、研究开发新的地热资源形式等,提供一个成熟的技术流程、坚实的科学基础和可靠的工作示范。
5.5今后工作建议
(1)开展县市范围内的主要地下水供水地域调查,以应对极端气象条件下的工程取水目标。
(2)开展地下水分散供水的水文地质条件研究,解决广大分散居住生活工作人员的地下水水源地。
地质学研究范文3
地质样本中硅酸盐的分析测定过程较为复杂。在地质样本检测工作当中,对硅酸盐的快速分析的传统方法通常包括碱溶快速分析法、酸溶快速分析法与基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分析方法这3种,而诸如微波消解法等高效的新方法亦不断出现。笔者将就此部分内容分析总结,以供参考与开拓新思路。
1 硅酸盐及其化学成分
硅酸盐为硅氧化合物,是硅、氧与其他如钠、钾、铝、钙、镁和铁等结合而成的化合物的总称。在自然界中甚为常见,是岩矿的主要成分。其作为绝大多数岩石矿物的构成成分,广泛分布于地壳之中。同时因其多数熔点高,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也是工业生产与科研领域中重要的化学原料,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故对地质样本中硅酸盐化学成分的分析与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地质工作当中的矿物勘探、成矿规律研究以及确定工业品位等均有一定价值,受到地质工作人员与地质实验人员的重视。
目前已知的地壳中硅酸盐岩矿高达800余种,约为整体地球矿物总量的1/3,其中富含硅酸盐的矿物以云母、石英及高岭土等为常见。通常,硅酸盐种类不尽相同,含量也大相径庭,具体到不通过的矿物中更是有所差异。甚至可以说不同岩石矿物中硅酸盐的组成部分可以包含几乎整个化学元素周期表。依照我国GB/T14506.1标准中所给出的硅酸盐组分大体上包括吸附水、氧化钠、氧化镁、三氧化二铝、二氧化硅、五氧化二磷、氧化钾、氧化钙、二氧化锰、三氧化二铁及二氧化钛等。此外还有锌、铅、镉、钡、铬、钴、镍、铷、锶、钒等微量元素。上述元素的总量汇集几乎接近整个硅酸盐岩矿成分的100%。在分析的过程中,通常仅对主要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含量极微的并不列入测定分析的过程中。
对于地质样本中硅酸盐成分的分析,由于所涉及的待测元素项目较多,且分析过程较为复杂,故应注意对样本用量应酌情减少,并提升检测分析的效率。通常一份样本的分析测定包括有分解、分离与屏蔽等,进而进行硅酸盐的判断,消除了其他元素对测定结果的负面影响,最终完成对样本中总硅酸盐组成的测定、。现阶段,对硅酸盐的分析多是以重量法为基础的,此类方法通过单次样品就可以完成对SiO2,Al2O3及Fe2O3等多成分的检测,过程包括试样的分解、解离成分并测定这两步,而后续的步骤可以重复,以对多种成分依次进行检测。
2 地质样本中硅酸盐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2.1 碱溶快速分析法
首先称取试样0.5g,加适量碳酸钠后一起放入银坩埚中进行熔融,后使用盐酸对其提取蒸成湿盐状,以动物凝胶过滤,沉淀以获取二氧化硅;之后将湿盐定容到 250mL,再分别、先后加入相应的实验试剂来提取元素,加入25mL的乙二胺四乙酸(EDTA),接连滴定,会获得三氧化二铁、氧化钙与氧化锰。氧化钙跟氧化锰可用差减法进行分离;二氧化钛则可以过氧化氢25mL经比色法析出;三氧化二铁亦可用差减法进行分离。后以25mL~50mL的高碘液钾经比色法将氧化锰分离;用比色法,25mL磷矾铜黄,获得五氧化二磷。进行第2次样本称样,试剂0.1g,加入氟化氢跟硫酸来分解,再加入亚硝酸溶液,经火焰光度法获得氧化钠与氧化钾。
2.2 酸溶快速分析法
称取样本0.5g,加硫酸、高氯酸及氟化氢分解样本,制备为溶液共250mL待用,之后分别以不同的试剂进行元素提取:加入5mL的邻啡罗啉,经比色法以确定三氧化二铁;同样为比色法,以25mL过氧化氢可得到二氧化钛;经EDTA接连滴定,可确定三氧化二铝、氧化钙及氧化锰,用差减法分离氧化钙与氧化锰;以比色法,予25mL磷镭蓝分离五氧化二磷,25mL高锰酸钾分离氧化锰,分离氧化钠与氧化钾同样以25mL亚硝酸溶液经火焰光度法得到。第2次称样,试剂仍为0.1g,加氟化氢分解称取的试样,二氧化硅采用氟硅酸钾,借助容量法分离获得。
2.3 基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分析法
第1次称样,试剂同为0.1g,加入氟化氢后密闭于密闭塑料容器中分解。加热至120℃~130℃,制备2%的硼酸与2%的?}酸溶液,其后用铝、硅及氧化钠经乙炔火焰与空气熔解。采用原子吸收法分离以获得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氧化钠、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锰及三氧化二铁等。之后以二安替比林甲烷,经由比色法,析出氧化钛,以磷矾铜黄来分离出五氧化二磷。
3 其他
以上3方法在实际工作当中运用较多,但也存在一些弊端,如过程复杂、流程烦琐等。故这里笔者再介绍一种可有效提高地质样本中硅酸盐成分的分析效率的方法――微波消解法,以为大家提供新思路与参考。
微波消解法是利用其可从内部加热的独特属性,再对样本与酸性物质进行深层加热,以实现较传统外部加热更高效的消解,这加速了样本岩石中稳定硅酸盐化合物的解离,从而利于对其进行检测。微波波长列于远红外与无线电之间,频率为300MHz~300000MHz。微波作用于样本的内部分子,使其产生高效高速的热运动,具有的能量极高,进而实现内部加热。通常情况下,地质样本中的硅酸盐稳定性极高,仅能与酸性物质进行缓慢而简单的反应,即使对外部进行加热以加速反应,效果亦不为理想,难以满足工业快速测定的需求。基于此,如在分析的过程中加入微波进行消解,即可对样本与酸的混合物进行内部加热,这较普通的加热具有效率高反应速度快等优势,同时微波藉由其自身的特性,可使岩石样本内部硅酸盐化合物的分子直接借助分子产生的高能热量与酸性物质进行高效反应,这就极大地提高了样本的反应速率,岩石样本测定的消解速度亦大幅提升,进而满足了对岩石消解与化学成分快速检测的要求。现如今,微波加热技术已较为成熟和可靠,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
相关实验数据显示,微波消解法较传统的单一外部加热方法,其对地质样本的消解速率可提升近1倍甚至有余,这极大地提高了岩石的消解速度,进而提高地质样本中硅酸盐的检测效率。同时,该实验数据还证实了经微波消解法进行样本分析,在整个过程中,其测定的精度并没有较以往传统的方法有所下降,各类成分均在有效误差范围之内,由此可见微波消解法对地质样本中硅酸盐的测量精度并无影响,方法是可靠可行的。
地质学研究范文4
地质工程专业英语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为了探索其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本校教学为例,在分析现有教学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实例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教学方法探讨,即:提升现代教学手段、增强课堂实践锻炼环节、增设课下互动学习基地,以培养更多具有实践应用能力的人才。
关键词:
教学方法;地质工程;专业英语;实践锻炼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国际间学术交流的日益增多,英语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语言工具。目前,由于许多国内地质行业相关集团公司对外合作项目增多,学生出国交流增多等,这对地质工程专业英语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质工程的学生除了要学习本专业的技术知识外,还要熟练掌握一定的专业英语知识,能够熟练的查阅国外相关地质行业最新进展,能够熟练的用英语进行专业信息的交流等。这对如何更有效的学习专业英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课时量有限,专业词汇翻译困难等。针对这些问题,相关教师、专家学者等提出了部分教学改革建议。刘延锋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分析了关于水文专业英语的教学实践与思考[1]。宋青通过被动语态的翻译等方面对地质专业英汉翻译的难点与技巧进行了研究[2]。何大顺等通过分析中英汉句子的不同表达结构等方面对地学专业文献的英汉翻译做了研究[3]。还有其他一些专家学者也进行了相关研究[4-8]。为了更有效的促进地质工程专业英语的学习,笔者以本校地质工程专业为例,通过分析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培养高质量的学生。
一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一)课程安排
根据现有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来看,地质工程专业英语安排在第6学期,较为合理。同学们已学完大部分的专业课程,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较为扎实,有利于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课时安排32学时,有些偏少。要在32学时的时间内,完成专业英语的学习,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教材选择
由于地质工程专业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包括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矿山地质等学科,而且每个学校会根据自身特色,对专业教学设置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目前,尚无涵盖面广,又突出侧重点的适合本校地质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的教材。教师只能根据本校专业设置的特点和学生的培养目标,选用一些教材进行教学。
(三)课堂教学
目前,地质工程专业英语课堂教学主要以翻译为主。任课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把握翻译技巧,掌握重点专业词汇。学生能够按时按计划完成课程进度。但是,英语基础差或者专业知识掌握不牢的学生学起来就较为费劲。另外,由于多媒体课件使用较少,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较少,致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在课堂上表现不够活跃。
二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改革
基于上述教学现状的分析,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点教学方法改革,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高质量的未来人才。
(一)提升现代教学手段
为了在有限的学时内,更高效的掌握地质工程专业英语知识,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该多选用重点章节的重点知识进行讲解,在教学手段上,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多穿插一些图片和视频,能够有效的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可以选用一些地质现象的英语视频素材,让同学们把其中的英语解说翻译成中文。另外,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采用地质现象的模型教学法,这比图片更直观。例如:在讲授褶皱和断层等地质构造时,可以事先把单词卡片准备好,上课时让同学们把它们贴到模型的相应位置上。
(二)增强课堂实践锻炼环节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本课程的学习必须增强课堂实践锻炼环节。实践锻炼形式可以多样化,例如专题写作、师生互动、同学间互动、专题知识竞赛等。在学习完部分单元后,可以组织相关的写作,题材不限,学生可以写记叙文、议论文等均可,只要文中包含学过的单词和相关重要短句即可。学生间的翻译相互批改,加以讨论,相互指出哪些翻译的优点和缺点,以达到共同进步。组织课堂小竞赛,把学过的重点单词和短语以小组竞赛的方式加以巩固。诸如此类的实践锻炼形式,可以有效的加深学生对地质工程专业英语相关知识点的记忆。
(三)增设课下互动学习基地
国内绝大多数的高校在英语的学习方面都设有英语角,然而缺少专门为了地质工程专业英语而设置的英语角。英语角的设置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是非常不错的英语学习场所。针对地质工程专业英语的学习,在课下可增设相关互动学习基地。例如:增设专门英语角,在地质工程专业范围内,进行英语的交流;增设地质英语放映厅,专门播放地质相关的影片,以提高学生的地质英语应用能力。增设课下英语游戏环节,将地质工程专业英语相关单词及短句有效的融入到游戏中。通过设置此类学习环节,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提高学生的地质英语应用能力。
三结语
如何在较短的学时内,更加有效的提高地质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效果,是我们教师一直探索的重要问题。论文在分析本校现有教学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即:提升现代教学手段、增强课堂实践锻炼环节、增设课下互动学习基地,并给出了一些相关实例,以供探讨。高效的教学方法的早日使用,可以早日培养更多具有实践应用能力的人才,投入到建设伟大祖国的怀抱中。
参考文献
[1]刘延锋.关于水文专业英语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2:10+31.
[2]宋青.地质专业英汉翻译难点与技巧[J].云南地质,2013,03:339-342+315.
[3]何大顺,何春.论地学专业文献的英汉翻译[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96-99.
[4]张宪国,张涛,林承焰,卢虎胜.“小班”改革下的石油地质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探索[J].中国地质教育,2013,03:79-82.
[5]刘媛媛,陈功新,张卫民.水文地质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初探[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394-396.
[6]余继峰,宋召军,吕大炜,王泽利,李月,刘海燕.关于地质专业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1,26:185-186.
[7]冀倩,翁望飞.地质学专业英语词汇特点及构词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11,04:116-121.
地质学研究范文5
关键词:大学职能 第四职能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6-0095-02
社会对大学职能的认识是随着大学职能的转变不断深化和扩展的。当前学术界对大学职能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大学被赋予更多的责任和使命,不少学者开始感兴趣大学的“第四职能”应该是什么,许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基本归纳如下:
1 国际合作与交流
冯振业、陈昌贵等人认为国际合作应该成为大学新的职能。陈昌贵在《国际合作:高等学校的第四职能――兼论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一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竞争的国际化,以及知识本身具有普遍适用性,国际合作已成为社会对大学提出的新要求,大学也需要通过国际化来使自身得到发展。[1]冯振业、杨鹤提出“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世界各国普遍认识到,高等教育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自身的开放程度,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支撑因素,成为高等学校的重要特征之一。”[2]徐魁鸿认为大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具有一定的国际性,大学承担国际文化交流的职能于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有利于大学发展和异质文化的相互认同。[3]沈广斌在对国际合作能否作为大学的第四职能作出质疑,依据有三:(1)“认识上的偏差”,国际合作不具有职能得基本特征,与前三者职能不在同一层面;(2)缺乏理论依据,没有充足论据可论证国际合作可以作为大学的第四职能;(3)“实践上缺失”,由于水平差异,国际合作呈现出不平衡,不具有普遍性,也很难有生命力。[4]
2 引领、改造社会
袁广林在《引领社会:大学第四职能》一文中提出引领社会应该作为大学的第四职能,引领社会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教育的“内在属性使然”,“大学引领社会是其培养人才、发展科学、社会服务的最高境界,也是大学价值的最高体现,对原三职能具有价值定向的作用。”[5]杨运鑫、廖益认为大学在先进文化建设中应发挥引导社会的职能,主要内容为“精神和思想的引领”、“文化的联结与融合”、“社会决策的参与”、“社会问题的预警”和“国际交流的促进”几个方面。[6]眭依凡认为大学改造社会应该成为大学的新职能。随着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一种资本拥有了更大的支配权力,作为知识主要生产机构的大学也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大学不能“一味地在继承中被动地适应社会的巨变,相反应率先引导社会的变革和进步”。[7]
3 引领、传承文化
霍卓兰、胡金秀认为引领文化是大学的第四职能。“大学要充分发挥第四职能,通过力挺脊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握根本――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凸显个性――弘扬独特的大学精神,引领和谐文化建设,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原动力。”[8]杨国欣认为“引领文化是大学的基本职能,是渗透于三大职能之中、又高于三大职能之上的基本职能”。[9]赵峰提出大学的第四项职能是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传承与创新是新形势下国家对大学提出的新要求。[10]
4 技术创新
方展画在《高等教育“第四职能”:技术创新》中提出知识经济时代,作为“知识”与“经济”中介的“技术创新”的主体已经逐渐转向企业与大学共同承担的一体化模式,“技术创新”将会成为达学新的职能,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技术创新”可以将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有效的协调统一起来,解决其长期发展过程中的冲突与背离。[11]
5 社会批判
禹旭才认为社会批判也应该作为大学的一种职能,社会批判是大学自产生以来就具有的一种隐。大学本身的特质允许大学承担社会批判这一责任,进行社会批判也是社会各阶层对大学的期许。[12]孙华认为大学的第四职能就是大学所承担的“道德责任”,而进行社会批判是大学实现这种职能的主要途径。[13]朱为鸿、孙华提出大学的第四职能是“造就公众良心”。途径有三:“一是大学自身的‘社会良心’楷模,二是培养同样有‘社会良心’的新公民,三是对社会的教化和批判。”[14]
6 促进就业
王洪才认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大学需要做出适时的调整,否则很难承担大众化背景下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就业问题正是大众化所产生的问题,大学应该正视这一问题,把促进就业作为一个新的职能。[15]
基于上述资料和研究,笔者认为在大学职能演化研究中有一些问题值得注意。大学职能的演化是一个历史的、渐进的过程,是大学在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在一种新社会变革或社会需要尚未显现前确定大学的新职能需要慎重考虑。对于大学第四职能的确定,本人认为需要明确以下问题。第一,正确区分大学的职能与功能,从目前研究现状来看,这两者并没有完全区分开来,有是甚至混同在一起。“功能”是一种“使然”,“职能”是一种“应然”,“功能”回答大学“能做什么”的问题,“职能”回答大学“应该做什么”的问题。“功能”是“职能”存在的前提,“职能”是“功能”的具体体现。“大学职能”的需要促使“大学功能”的改变,“大学功能”的调整使“大学职能”得以确立。第二,新提出的职能是否由大学承担最为合适。如若还有其他机构更适合承担这种职能,那么也不应做为大学新职能之列。第三,新职能与大学三大职能范围上是否存在重叠,如若存在,只能算是前三种职能的更新。随着社会发展,大学自身结构及其作用于社会的形式和内容都在发生改变,但是某些改变究其根本还是可归于三职能之中。笔者认为“技术创新”很难说是大学的第四职能,它也可以是新时期大学社会服务的一种形式。第四,新职能产生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一个长期的趋势,这种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逆转的。以“促进就业”说为例,就业困难是现代社会几乎所有国家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但很难说这是一个长期趋势,就业问题是否会持续存在,如果未来就业问题减缓,大学“促进就业”的职能是否还存在?第五,新提出的职能与三大职能能否形成逻辑上的统一。大学三职能之间是一个紧密联系、互为补充的统一体,“‘教学育人’是‘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的基础、前提和保障,‘科学研究’是‘教学育人’与‘服务社会’的动力、支撑和依据,‘服务社会’可提升‘教学育人’和‘科学研究’的层次和水平”。[16]大学职能的每一次更新都是已有职能的延伸,“科学研究”是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培养人才的教学过程促成了新知识的发现,“社会服务”也是“科学研究”的延伸,没有“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也无从谈起。第六,大学内部是否存在一种机制,确保此种职能的行施或者大学通过那些活动来履行此种职能。大学通过教学活动进新人才培养,通过建立研究所进行知识生产,通过与企业合作进行社会服务,但是大学以何种途径进行“社会批判”则很难明确,中世期后期的大学学者就在进行科学研究,但此时科学研究仍还不能认为是大学的职能,因为当时大学本身还没有形成一种机制来维持科学研究,更倾向与学者的一种个人行为,“社会批判”看起来也是如此。目前所提出的各种职能说是否会成为大学的第四职能,其关键在于随着需求扩张,大学自身结构是否会做出调整,行成一种机制。否则一些零散的“功能”很难成为大学的“职能”。
参考文献:
[1]陈昌贵.国际合作:高等学校的第四职能:兼论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J].高等教育研究,1998(5).
[2]冯振业,杨鹤.对大学的第四职能: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一些理解[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6).
[3]徐魁鸿.国际文化交流――现代大学的第四职能[J].现代教育管理,2010(6).
[4]沈广斌.国际合作:高等学校第四职能0述评[J].江苏高教, 2000(6).
[5]袁广林.引领社会:大学第四职能[J].现代教育管理,2011(1).
[6]杨运鑫,廖益.先进文化建设中大学的新职能:引导社会[J].高教论坛,2006(12).
[7]眭依凡.改造社会:未来大学新职能[J].上海高教研究,1995(3).
[8]霍卓兰,胡金秀.和谐社会发展要求下的大学第四职能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9(3).
[9]杨国欣.文化大发展背景下大学引领文化的职能探析[J].郑州大学学报,2008(5).
[10]赵峰.论高等教育第四职能:文化传承创新[J].西北师大学报,2012(7).
[11]方展画.高等教育“第四职能”:技术创新[J].教育研究,2000(11).
[12]禹旭才.社会批判:大学必要的职能[J].江苏高教,2007(6).
[13]孙华.论大学的道德责任[J].现代大学教育,2007(1).
[14]朱为鸿,孙华.守望社会良知:论大学第四职能[J].理工高教研究,2006(5).
地质学研究范文6
[关键词]地理学习 因地制宜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1-0153-01
经过多年的高中地理教学课堂实践,发现目前高中地理教学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当前学校在初中阶段都会开设一年的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必修课程,但是很多学校为了追求初升高的升学率,都忽略了地理教学,甚至于用学校认为更加重要的“正”课来替代被认为是“副”课的地理课程,这样直接导致许多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较为浅薄。
其次,地理教学的师资力量薄弱。很多地区的学校,特别是农村地区,地理教师严重缺乏,地理课程是一些语文、数学等“主”课老师平衡工作量的“搭头”课。这些兼职教师业务水平低下,教学经验不足,缺乏地理基础知识,根本不能满足地理教学的基本要求,更谈不上高的教学质量了。
另外,教学设备落后。目前,很多城区的教师都在使用地球仪、挂图等教学用具,但是对于农村中学,教学设备只有少量的教学挂图,有的还残缺不全。
根据目前高中地理教学课堂存在以上问题,我通过优化教学方法,构建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因地制宜的教学策略,以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实现全面素质教育。
首先,增强对地理教学的认知。进入高中,学生对地理学科地位的认识已经有所提升,比如高中的地理会考和高考都是促进这种认识的主要原因,但是这些都是外部因素,我们要从根本上将这种外部学习动机转为内在的学习动力,这样才能够真正达到让学生在教学中充分认识到地理学科的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激发学生探索地理的强烈欲望。通过组织一些活动使学生从“要我学习”变为“我要学习”,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渴望学习的内部动力。
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来了解一些基础知识,比如讲到高压低压时,就可以用简单的道具针管让学生形象的了解,启发学生从日常生活中讲解哪些是高压低压现象,想象一下夏季闷热天气时,水里的鱼儿为什么会浮出水面?夏天的时候为什么我们的自行车轮胎的气不能打太饱?这些日常生活场景的讨论都可以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场景,使学生在了解、学习地理知识时不仅仅依靠记忆,而是真实的感受,感觉到地理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
其次,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从感官上诱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记得在农村我们上地理课时,都是靠“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笔”照本宣科的教学。教师有时候都感觉乏味,让学生自己看课本,连宣读的兴趣都丧失了,学生当然就更不愿意学习了。但是,现在很多农村也配备了多媒体,投影仪或者电视机、放映机等教学设备,因此,我就将很多“死教材”转换为形声俱备的影像,给学生带去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使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也增强了学生的理解、感知能力。另外,也可以使一些原本传统教学不能或者很难讲解的地理形成、变化过程,用图像、动画的效果给展现出来,比如季风的形成、褶皱和断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等。
另外,针对不同地区的同学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对于初中阶段地理基础素质较差,受到原有知识能力水平的制约,可能会在高中地理的学习过程中出现断层现象。因此,我们根据学生的特点,不能将教学目标确定的太高、太快。对于初中地理基础知识掌握不足的同学,不能盲目地让他学习新的地理知识,这样可能会导致学生学习起来困难、吃力,从而丧失信心和兴趣,造成破罐子破摔的现象。
最后,我们要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教学和乡土地理实践教学相结合。理论最终目的是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这些地理知识很多都是在现实生活中的体验。例如,在讲解太阳高度角计算时,我们就可以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带着同学们走进蔬菜大棚去了解在农业生产中,冬天农民都是利用玻璃房子或者塑料大棚来栽种花卉、蔬菜,这其中的原理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教材上常说的温室效应,只有真正走进去才能了解。
乡土地理是指本地区的地理面貌、气候变化、天文观察、环境保护等。鼓励学生从课堂走向野外,将封闭式的教学转化为开放式教学。根据自己区域的地理情况,组织学生开展地理课外活动。比如了解各个地区的水域情况,开展环境保护,珍惜自然资源等活动。通过将地理教材理论和乡土地理联系起来,无疑会使学生更加了解家乡,更加爱护家乡,并能将地理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多思考、勤提问,达到最终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的目的。
诚然,要想改变目前高中地理的教学现状还要追溯到源头,那就是改变初中教学中只注重语文数学教学的观念,增强师资力量,但是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根据不同区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的方法不失为一个“亡羊补牢”之举,也能起到完善地理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