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媒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闻传媒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闻传媒研究

新闻传媒研究范文1

关键词:新闻传媒业;新生态;新业态

一、中国新闻传媒业新生态、新业态的基本表现

(一)以混合所有制为标志的传媒新体制基本成型

从宏观上来看,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我国的新闻传媒业在资本结构上表现出明显的混合所有制特征。具体来说,混合所有制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一,在传统媒体阶段,实际由国家控制资本并采用企业管理模式的混合所有制方式。虽然国家鼓励社会闲置资金可以流入新闻媒体的经营领域,但必须以坚持“宣传与经营分离”、“国家完全控股”的两项原则为前提。目前,反映国家意志,并及时宣传党的发展动态的报纸、电视和广播仍然处于国家的控制之下,而一些民营企业则对网络上的舆论宣传媒体具有控制权。

二,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诸如BAT等民营企业,通过收购、联合、参股、协作等渠道,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经营领域输入资本的混合所有制方式。阿里巴巴集团在2015年制定了面向新闻媒体的发展策略,并在当年6月,以12亿元的流动资本获得《第一财经》的参股权;2015年10月,该企业又与隶屬于四川报业集团的华西都市报联手创办了“封面传媒”;12月,完成了对香港《南华早报》(英文报纸)的收购。通过运用多种方式,阿里巴巴顺利进军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新闻领域以及流媒体、自媒体、网络等新兴媒体宣传领域,组建了一个庞大的传媒架构。

(二)以互联网为中心的传播新格局形成,新媒体成为主导,传统媒体全线收缩

网络新媒体的兴起,使得传统媒体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发展困境。调查发现,与2014年相比,我国电视广告的投放量在2015年下降了5.6%;而传统的新闻报纸则呈现出“断崖式”下跌的局面,在休刊和停刊的交织局面中苟延残喘;即使受到网络影响较小的广播在2015年的业绩也不容乐观。而与此相反的是,网络媒体的发展却势不可挡。中国网民在2016年12月已经达到7.31亿,互联网在全民中实现了53.2%的普及率;另外,相关调查报告还显示,在这些网民中,约6.95亿已经成为手机网民,目前手机网民在全体网民中的占比是95.1%,而2015年则仅为90.1%。通过对2015年传媒产业类型的分析得知,包括移动增值和互联网在内的新闻媒体的市场占比,目前已经跃升为51.8%,而2014年的占比则为47.2%,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市场占有率仅为20%。另外,报纸、广播、电视以及杂志等四家共计1743.53亿元的广告收入不敌互联网独家2096.7亿元的广告收入。互联网媒体正在取缔传统媒体,成为社会的主流。

需要指出的是,在新型的媒体架构中,民营媒体正在发挥着主导的作用。2017年3月,艾瑞数据对移动端“有效使用时长”做了调查,位居前五位的今日头条、腾讯新闻、网易新闻、天天快报以及搜狐新闻均为民营企业。而传统媒体,除了《人民日报》外,其它在移动客户端的影响力非常微小。

二、中间阶层与舆论新取向

(一)中间阶层成为网络舆论的主导性群体

2016年,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按照网民对不同新闻内容的关注度,将其分为“多屏低调型”、“意见直抒型”、“资讯娱乐型”、“传统时政型”等四种类型。其中,“意见直抒型”的网民由占比为60.3%的25-34岁的年轻人构成,这类群体中,56.6%的人拥有大学本科以上的高学历。而现实中的中间阶层热衷于关注社会热点,并喜好发表观点以及转发新闻,这些表现与此类网民的性格特征极为相似。从果壳、知乎等网络社群的网民构成来看,拥有高学历的高知用户占比最大,而从2016年新闻媒体的宣传效果来看,在舆论热点散播的过程中,此类群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充分说明中间阶层已经成为网络舆论的主导性群体。

(二)网络议题的转换:从弱势群体的维权到对安全稳定关注

借助于网络平台,宜黄强拆以及钱云会事件曾经在全国轰动一时,引起了全社会的共同关注。而此类信息的传播,通常由低收入群体或农村等“草根”网民发起。这类社会弱势群体,由于在社会发展中难以获得充分展示其个人价值的机会,并且当个人利益遭到侵犯时,只能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利益诉求,从而使得以往的网络热点聚焦在分配不公、贫富悬殊等社会矛盾层面。

但是,随着中间阶层的主导作用的发挥,安全、权益、民主以及法治等相关议题开始成为网络热点,并引发了网民对雷洋、魏则西事件以及“毒跑道”等权益事件的强烈关注,而在医疗、教育、养老、住房等热议层面,中产阶级和一线城市居民表现得异常焦躁。通过对雷洋事件的讨论,他们总结出“今天若不关注雷洋事件,下一个雷洋可能就是你”。中间阶层在权益层面表现出来的特殊情绪,与他们自身存在的脆弱性不无相关。从中间阶层的来源来看,他们大多是从社会底层奋起,承担着巨大的生活压力,而不断发展的社会新局面又使他们时刻要面对来自于市场的风险。因此,中间阶层更加关注社会的动态,因而才成为网络舆论的主导性群体。

三、新生代与舆论新生态

新生代是网络舆论生态发生变化的另一个因素。与80、90后相比,处于成长中的95后、00后正在引导网络舆论新方向。

(一)新生代是“丰裕的一代”。从成长环境来看,95后、00后的物质生活水平较高,逐渐深化的社会改革,又为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他们充分分享了改革开放的成果,而在多元化的社会结构中,接触到多种类型的沟通方式,具有较高的人际交往能力,他们成长在社会稳定、国家强盛的历史阶段,因而对生活充满了自信,通常在网络中主动进行正能量传播。

摘要:在当前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以及社会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我国的新闻传媒业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传媒类型开始向混合所有制进行转变,并以互联网为平台,营造新型的传播格局,在这种格局中,新闻制作与新闻传播逐渐分离。新时期下,我国的新闻行业表现出融合产品多、媒介渠道多、生产主体多的特点,而传统的新闻媒体仅有“内容提供商”的功能。从微观上来说,社会中间阶层的突起、资本大鳄的反向融合作用、新声代的舆论价值观、新闻与视频的联合以及自媒体的发展,也加速了新闻媒体新格局的形成。因而,对于传统的新闻媒体来说,应当正视现实,适应社会的发展,及时调整发展策略,定位于意义媒体,顺利完成角色转变。

关键词:新闻传媒业;新生态;新业态

一、中国新闻传媒业新生态、新业态的基本表现

(一)以混合所有制为标志的传媒新体制基本成型

从宏观上来看,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我国的新闻传媒业在资本结构上表现出明显的混合所有制特征。具体来说,混合所有制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一,在传统媒体阶段,实际由国家控制资本并采用企业管理模式的混合所有制方式。虽然国家鼓励社会闲置资金可以流入新闻媒体的经营领域,但必须以坚持“宣传与经营分离”、“国家完全控股”的两项原则为前提。目前,反映国家意志,并及时宣传党的发展动态的报纸、电视和广播仍然处于国家的控制之下,而一些民营企业则对网络上的舆论宣传媒体具有控制权。

二,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诸如BAT等民营企业,通过收购、联合、参股、协作等渠道,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经营领域输入资本的混合所有制方式。阿里巴巴集团在2015年制定了面向新闻媒体的发展策略,并在当年6月,以12亿元的流动资本获得《第一财经》的参股权;2015年10月,该企业又与隶屬于四川报业集团的华西都市报联手创办了“封面传媒”;12月,完成了对香港《南华早报》(英文报纸)的收购。通过运用多种方式,阿里巴巴顺利进军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新闻领域以及流媒体、自媒体、网络等新兴媒体宣传领域,组建了一个庞大的传媒架构。

(二)以互联网为中心的传播新格局形成,新媒体成为主导,传统媒体全线收缩

网络新媒体的兴起,使得传统媒体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发展困境。调查发现,与2014年相比,我国电视广告的投放量在2015年下降了5.6%;而传统的新闻报纸则呈现出“断崖式”下跌的局面,在休刊和停刊的交织局面中苟延残喘;即使受到网络影响较小的广播在2015年的业绩也不容乐观。而与此相反的是,网络媒体的发展却势不可挡。中国网民在2016年12月已经达到7.31亿,互联网在全民中实现了53.2%的普及率;另外,相关调查报告还显示,在这些网民中,约6.95亿已经成为手机网民,目前手机网民在全体网民中的占比是95.1%,而2015年则仅为90.1%。通过对2015年传媒产业类型的分析得知,包括移动增值和互联网在内的新闻媒体的市场占比,目前已经跃升为51.8%,而2014年的占比则为47.2%,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市场占有率仅为20%。另外,报纸、广播、电视以及杂志等四家共计1743.53亿元的广告收入不敌互联网独家2096.7亿元的广告收入。互联网媒体正在取缔传统媒体,成为社会的主流。

需要指出的是,在新型的媒体架构中,民营媒体正在发挥着主导的作用。2017年3月,艾瑞数据对移动端“有效使用时长”做了调查,位居前五位的今日头条、腾讯新闻、网易新闻、天天快报以及搜狐新闻均为民营企业。而传统媒体,除了《人民日报》外,其它在移动客户端的影响力非常微小。

二、中间阶层与舆论新取向

(一)中间阶层成为网络舆论的主导性群体

2016年,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按照网民对不同新闻内容的关注度,将其分为“多屏低调型”、“意见直抒型”、“资讯娱乐型”、“传统时政型”等四种类型。其中,“意见直抒型”的网民由占比为60.3%的25-34岁的年轻人构成,这类群体中,56.6%的人拥有大学本科以上的高学历。而现实中的中间阶层热衷于关注社会热点,并喜好发表观点以及转发新闻,这些表现与此类网民的性格特征极为相似。从果壳、知乎等网络社群的网民构成来看,拥有高学历的高知用户占比最大,而从2016年新闻媒体的宣传效果来看,在舆论热点散播的过程中,此类群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充分说明中间阶层已经成为网络舆论的主导性群体。

(二)网络议题的转换:从弱势群体的维权到对安全稳定关注

借助于网络平台,宜黄强拆以及钱云会事件曾经在全国轰动一时,引起了全社会的共同关注。而此类信息的传播,通常由低收入群体或农村等“草根”网民发起。这类社会弱势群体,由于在社会发展中难以获得充分展示其个人价值的机会,并且当个人利益遭到侵犯时,只能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利益诉求,从而使得以往的网络热点聚焦在分配不公、贫富悬殊等社会矛盾层面。

但是,随着中间阶层的主导作用的发挥,安全、权益、民主以及法治等相关议题开始成为网络热点,并引发了网民对雷洋、魏则西事件以及“毒跑道”等权益事件的强烈关注,而在医疗、教育、养老、住房等热议层面,中产阶级和一线城市居民表现得异常焦躁。通过对雷洋事件的讨论,他们总结出“今天若不关注雷洋事件,下一个雷洋可能就是你”。中间阶层在权益层面表现出来的特殊情绪,与他们自身存在的脆弱性不无相关。从中间阶层的来源来看,他们大多是从社会底层奋起,承担着巨大的生活压力,而不断发展的社会新局面又使他们时刻要面对来自于市场的风险。因此,中间阶层更加关注社会的动态,因而才成为网络舆论的主导性群体。

三、新生代与舆论新生态

新生代是网络舆论生态发生变化的另一个因素。与80、90后相比,处于成长中的95后、00后正在引导网络舆论新方向。

新闻传媒研究范文2

一、新媒体时代的特点

新媒体时代没有一个确切统一的概念界定,它是一个相对于传统媒体时代而衍生出来的名词,是利用数字网络信息技术和各类通讯技术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接收终端,完成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一个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如果从用词严谨的角度出发,新媒体时代应该叫作数字化媒体时代。这个时代是社会和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人们生活需求变动所产生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从传播的主体上来说,新媒体时代实现了全民覆盖,改变了以往媒体机构作为内容提供者的模式,给了广大的群众主动提供内容的空间,而媒体只需要从中作一个判断加工者。传统的媒体主要通过文字、图片、声音、影音来进行信息的传播,新媒体时代下,传播的内容扩展到了超文本、超链接和实时互动等新形式,能较大程度地满足群众的需要。更突破传统模式的地方还在于新媒体的传播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在时间上可以具备即时、延时的特点,在空间上可以实现信息全球化,这是传统媒体难以达到的地方。

二、新媒体时代对传统教育的影响

首先,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从自身的发展角度来说,需要大量的熟悉新媒体工作的人才流入该领域,这改变了传统涉及新闻传播学领域的学生人才培养方案的变动和培养模式的改变。其次,新媒体时代对于新闻传播领域的教育方式也带来了改变,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实现微课、幕课等新颖教学模式,也可以利用新媒体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从而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三、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现状

近些年来,部分高校设置了新媒体专业,或者对原有的新闻传播专业进行转型。但是,从具体的转型来说,受传统教育方式和观念的长久影响,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并不是很大。很多新闻传播教育行业对于新媒体也仅仅是从理论学习上进行相关的认识,缺乏针对性的根据新媒体时代的需求开展相关的专项研究和教学设计工作。在相关的人才培养上,由于新媒体时代涉及到较多关于网络平台维护管理及开发的技术,因此技术型人才的匮乏也是新闻传播教育存在的一个问题。

四、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方向

1、培养合理,符合时代需求的新闻传播教育理念

教育的成果问题最终都可以追溯到自身教育理念的问题,因为教育理念往往决定了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传统的教育方式是一种传授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同时过多的理论学习消磨了学生对新闻传播专业学习的兴趣。新媒体时代下,要想新闻传播教育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并且有所突破,作为教师,首先要树立一个合理的、符合当前新媒体时代需求的教育理念,不仅仅把新媒体当成一个时代背景,更要将其作为教育的一种方式和手段,以此改变传统的教条化教育方式。

2、打造多样、全方位的课程设置

教育理念的树立是针对教育改革思想上的一个变化,而课程设置则是一个实实在的实际性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学科界限是划分得很明晰的,新闻传播专业的學生就只学该专业的理论课。实际上,这样的一种界限分明对于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是不利的。对于新闻传播学的学生来说,在学好本专业理论课的基础上还要学习关于人文历史、社会发展、法治法律、营销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以便于学生能更好地应对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行业的变革。在课程的开展形式上,要转变纯理论课的教学模式,多设置一些新媒体的应用课程,让学生掌握新媒体的管理技巧和营销技巧,有条件还应该多开展一些与新媒体相关的竞技比赛。

3、重视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角色创新

新媒体时代下,传统意义上的受众这一群体的角色定位也发生了改变,他们从过去的纯受众变成了自己也可以当记者的状态,他们也可以成为信息的产生者,同时对待各类新闻和信息,会更具有评判的意识和眼光,不会一味地全盘接受。在这样一个受众角色变迁的情况下,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角色也要有所创新,要学会从过去的创造者中走出来,变成一个服务者。这个服务不仅仅是从信息提供上进行服务,要针对新媒体时代下人们生活方式和获取信息方式变化这一情况进行工作内容上的调整。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人们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宝贵,很多人喜欢开启多核模式,同时来完成多件事情。这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需要学生针对人们的这一种需求在新闻传播的方式方法、内容形式上有所创新,适应人们的需求。

4、要培养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对新媒体的控制能力

新媒体是一个时代的背景,它可以给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很大的变化,但是也应该受到人们的控制,在人类可控的范围内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培养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时,除了对于他们的专业理论知识有要求之外,还要培养他们对新媒体的控制能力,让他们掌握对新媒体软件的使用、运营能力和评判选择能力,成为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行业的引导者,而不是附和者,这样才能保障新闻传播渠道的纯粹性,避免出现错误信息对人民群众造成不良影响。

新闻传媒研究范文3

一、媒介融合的基础性内涵机理

媒介融合,实际涉猎的信息交流空间范畴十分之广阔,尤其经过多元化文化交流途径交叉作用之下,使得传统报刊和电视传播途径开始逐渐退出历史中心舞台,相对应地由最新的互联网平台予以交接。所以说,媒介融合具体就是凭借创新型的通信技术,进行不同类型信息媒介融合应用的一类技术型手段,其核心动机是为了进行各类信息交换式传输,使得媒体信息资源尽量得到高效的优化改造和整合控制,顺势将所有媒体信息资源统一地过渡转接到新型网络平台之上,确保今后不同人员浏览的快捷和灵活性。归根结底,媒介融合主要依靠三类要素予以协调支撑,包括组织结构、传播路径、所有权属等,三者彼此作用可以持续可靠地促进信息交流发展,逐渐推动信息传播朝着愈加全面的方向进步。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电视新闻事业的实际发展状况

随着媒介融合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传统电视新闻报道工序流程也顺势革新,在某种层面上迎合了社会大众及时获取新闻信息的急迫诉求,同时更呈现出全新的发展特性。在电视频道愈加专业化的前提下,电视新闻凭借卫星和数字化传播技术支持完成了流畅性直播控制的任务指标,尤其是在进行国际范围内的一系列重大新闻事件现场直播过程中,通信卫星和诸多高端科技传输方式,发挥着较为独特且强劲的支持优势。具体表现为:

第一,不断提升新闻传播质量,令社会大众能够及时动态化地跟踪特定新闻事件发展过程。

第二,愈加深刻地呈现新闻事件诸多细节,令观众恍如身临其境一般。

第三,进行面对面直播交流,规避任何中间牵引式工序流程,确保观众注意力的全程集中结果,及时将观众观看心得,保证彼此对特定新闻事件的全方位理解结果。

需要额外加以强调的是,电视新闻直播事业发展至今日,已经成为新闻报道的常态模式,已经不再是以往般的特定节目,包括直播整体运作模式、信息深度化报道、访谈和评论信息等,衔接得都十分紧密流畅,避免错过任何突发性新闻事件。

三、媒介融合环境中我国电视新闻传播事业迎来的具体优势条件

媒介融合趋势不断深化,电视新闻传播事业也获得了较为多元可靠的支持性条件,并且主要透过新闻观点阐述和新闻采编等层面予以细致化呈现。

(一)新闻阐述观点的多元化特征

在媒介融合进程全面推动作用下,涉及以往独家新闻形式早已不复存在,其主张进行最新新闻信息资源共享,所以新闻信息在不同传播路径上往往会呈现明显的相似之处,由此令电视新闻看点透过类似新闻内容,快速地朝向差异化新闻评论和播报关键点等方向扭转。因为不同电视台在针对特定新闻事件评价过程中,设定的立足点和切入点不尽相同,所以新闻观点的多元化现象便表现得愈加深刻,其间和社会大众的互动性也得以有机强化。从此,电视新闻传播内容将不断地贴近生活,主动获取更多受众人群的热衷情感,长此以往,令电视新闻观点阐述地愈加多元化,方便引导社会大众运用更全面且理性的视角,去审视我国社会甚至国外一切新闻动态。

(二)新闻采编方式的多方合作现象

透过以往实践调查结果对比论证,传统电视新闻传播信息采编工作,时刻面对信息来源渠道匮乏隐患,往往需要委派大规模的信息采集工作人员承担特定信息整合和重复编辑职责,整体工作效率低下并且缺乏全面性,直接限制了电视新闻最终播出质量,并且无法对社会大众产生科学的舆论引导作用。自从媒介融合之后,新闻信息资源便得到全方位共享,不管是视频、图片或是文字等,都可以在较短时间范围内利用高端技术予以智能化收集和编辑处理,使得电视台内部人力资源身心压力就此消除,更强化了电视新闻实时转播的效能。另外,就是令新闻信息资源的来源范畴变得愈加宽阔,任何普通人员都可以将发现的特殊性事件记录并提供给新闻传播单位,保证电视新闻传播的时效性;而与此同时,电视新闻采编工作也将顺势同步采取团队合作和分工处理两类手段,提升新闻信息整理效率基础上,保障新闻信息采集的快捷和真实性结果。

四、日后我国电视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全新走向和富有针对性的适应举措

(一)今后电视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全新走向

在传播媒介系统化融合前提条件下,我国电视新闻传播事业革新拓展走向开始发生着激烈的变动迹象,包括表达手段的创新、各类宣传媒介的交叉化改良沿用,以及既有新闻观点整理评论标准的革新等。相关细节内容将具体如下所示:

第一,表达手段的创新。在媒介全面融合环境下,受众群体对于电视新闻传播事业的规范诉求显得更加严格,要求凸显相关新闻事件真实性基础上提供更为客观的评价内容,同时在还原特定新闻事件本质基础上,作出富有针对性且创新的解释。实际上现阶段我国新闻传播方式日渐多元化,以往电视新闻传播的既定优势也逐渐被削弱,以上一切结果都要求我国电视新闻传播在表达手段上进行创新改造。如面对相似的新闻内容,主动将注意力集中投射在新闻评论点创新和独特性层面上,而不是内容的细小变化结果,这样便能够令受众人群获得耳目一新的感官效应,进一步令他们自主提升对特定电视新闻的关注力度,发挥出其余新闻传播手段无法赢得的绩效水平。另外,便是改善电视新闻传播特色栏目的构建力度,创设出别具一格的精品类新闻栏目,借此吸纳更多数量的电视新闻受众人群,并适度地加快对新闻事件评论和表达模式的创新进程,最终大幅度提升电视新闻传播在媒介融合环境下的综合竞争实力。

第二,不同类型传播媒介的交叉化改造沿用。此类走向可以说是完成媒介融合指标的前提条件,如今许多传播路径都几乎被互联网平台覆盖,电视新闻传播事业也必须要紧跟形势。如今我国大多电视新闻传播都开始衍生出别具特色的网络化新闻门户,经过专属客户端成功连接之后,各类用户就可以快速地浏览时下最新电视新闻资料,这可以说是典型电视新闻和网络技术融合的必然结果,能够有效地提升电视新闻实际浏览量。归根结底,其不管对于网络门户或是电视新闻事业来讲,都将发挥出十分可观的支持效益。须知不同媒介交叉使用需要全心全意地遵循双赢核心原则,即同步关注新闻资源和产业链条的完整性,借助较为快捷和灵活的新闻传播路径,令新闻传播和发展速率得到更为理想的提升结果。与此同时,集中一切力量开发出报纸类新闻刊物的潜在价值,如针对电视新闻报道的内容进行深入地剖析和完整地说明等,使得社会大众能够凭借该类资料加深对特定新闻的理解。总的来说,借助各类媒介交叉使用结果,能够可靠地改善电视新闻传播的广泛和时效性。

第三,既有新闻观点整理确认标准的调试。新闻信息资源来源渠道十分广阔,尤其是在媒介融合大背景之下,新闻信息资源库变得愈加庞大和健全,完全能够作为今后电视新闻信息来源的支持基础。但是,此类信息库不单单为新闻播报事业而生,如若想要制作出广受好评的新闻节目,同时推动电视新闻传播事业发展进程,就必须强化电视新闻整合能力,力求在强大的信息资源内部,挖掘出最佳且独特性强的新闻信息资源,绝不是一味地进行相关新闻混合播报处理。事实证明,想要切实地完成新闻整理事务,前提条件便是精准化选取别具特色的视角,并且对特定新闻事件本质加以深层次地剖析和断定,借此维持电视新闻播报整体的科学性结果。在进行电视新闻传播既有观点革新过程中,要求新闻视角必须保留独特和创新特性,以方便后期提升社会大众整体的关注意识。相信经过标准类新闻信息资源有序筛选和应用之后,电视新闻信息资源的综合效益便会由此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

(二)适应上述走向的具体措施

具体就是回归电视和新闻,并从中确立起视听本位的价值理念,保证信息规范、多元性,令受众人群获取应有的美感效应并顺势凸显新闻本体的价值地位,令以往严重的宣教色彩得以顺利消除。具体适应举措将表现为:

首先,时政新闻制作上采取民生活举措。时政新闻长期以来都是电视新闻节目的主要涉猎内容,其中现场直播不仅是电视媒体的特殊使命,更是彰显电视媒体主流地位的必要条件,产生以上结果可以说和我国具体国情有着直接性关联。实际上,时政新闻的成功,和其余新闻节目和非新闻节目相比,会给电视台带来愈加深刻的社会影响力,并且逐渐地转化成为必须的经济汇报率。所以说今后相关新闻制作人员要做的,就是全面变动头条新闻选择和编排理念基础上,使得时政、国内、国际、民生类新闻构成比例得以协调,同时保证记者型新闻主播、引入评论员和节目自身品质的提升结果,力求在文风上创新性地应用故事和口语化表达手法。

其次,民生新闻上沿用公共化策略。如若说时政新闻代表政府,那么民生新闻则毫无疑问地映射出社会大众的需求了。所以说,现代我国民生新闻作为电视新闻的一类新型样态,其不单单主张全面关注民生细节,反映民情,同时更注重进行民意表达。主要是凭借平民视角和情怀彰显基础上,令受众人群对相关新闻节目产生无线亲切随和的感知效应。此类透过内容到形式、话语到视角的全新整改方式,是针对过往时政新闻主导地位的一类全新挑战行为,因此部分学术专家开始将民生新闻视为我国电视新闻史上的第三次革命。至于民生新闻的基础性共识,则是尽量运用平民化视角,进行底层民众生活中常见的新闻事件和信息传达,保证切实地关注和服务百姓,令他们不同阶段面对的生活、生产等困难得到真正解决,从中凸显媒体对广大受众群体的社会关怀特性。

最后,公共新闻上实施情感化控制手段、公共新闻是我国电视台新闻节目的重要品牌,其和民生新闻一样,都给电视台创下极高的声誉地位,虽然初始阶段部分人员对其产生炒概念的疑虑,不过公共新闻始终凭借其独特的勇气和智慧,获得电视新闻市场内部竞争的制高点,并和之前提出的民生新闻形成双峰效应。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观众近年来收看电视新闻的习惯和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电视新闻工作者只有通过新手法、新形式、新语言采写新闻报道,进行新闻创新,才能不断推出受欢迎的新闻作品,让电视新闻与观众全方位对接,切实担负起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

结语

新闻传媒研究范文4

    作为一种新兴媒介,手机媒体以其独有的媒介特质深刻改变着传统的传播方式、传播理念,并在与报纸、电视、广播、出版等传统媒体的不断交融与竞合中,对整个传媒产业格局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其发展现状及未来走向正越来越多地引起产业界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从手机媒体的传播方式方面而言,手机信息传播经历了由人际传播到大众传播的过程。手机的通话功能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为便捷,这也是手机最早的人际传播方式。手机短信业务的兴起使手机开始向大众传播媒介迈进,当前手机媒体已经成了新闻信息传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突破了传统媒体的局限性,但同时,它本身也有很多问题需要深度思考和积极探索。为此,本文就手机媒体的新闻信息传播问题做一点初浅的探讨。

    一、手机媒体新闻信息传播特点

    (一)手机媒体传播的实时性

    手机的传播迅速及时,可以再瞬间传播到大量受众终端,可以诸多环境因素的制约,实现全世界的一体化,无论何时何地,你都可以畅通无阻的、在最大的程度上与他人沟通与交流。同时,凭借手机的“移动”随意性,使得手机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主流通讯工具,无论是在车站,还是在机场,无论是居家,还是旅行,处处都有手机的身影。此外,与传统媒介新闻相比,手机媒体在使用上的方便性更为明显。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看到新闻,省去了买报纸、打开电视、登陆网站的步骤。可见,手机新闻选择的或然率与传统媒介新闻比较而言,具有一定优势,更为快捷方便。

    (二)新闻信息的传播方式多样

    3G是一种新的移动通信系统,它为众多“手机达人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而手机也在逐渐的开发自己功能来替代传统媒体的一些记录传播方式,用户可以迅速在网上获取多媒体新闻信息。大多数手机媒体用户选择手机报或手机电视作为获取新闻的渠道,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便携、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等方面的考虑,他们把手机媒体当作忙碌生活的调味品,利用在公交车、地铁、电梯中的小段时间来完成对信息的获取。此外,手机媒体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实现了信息的即使传播与接受。那些具有突发性且时效性强的事件的传播,都能体会到手机媒体的优势。当突发事件发生时,不必上网,也不必看电视,直接利用手机就可以直接迅速的通过手机报、手机电视、手机广播等等了解到最新的情况。

    (三)新闻信息互动效果明显

    传统媒体通常缺乏与受众的有效、及时的互动,传播的效果因此而大打折扣。而手机媒体就可以突破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的局限性,把与受众互动作为主要的方式,来多听听受众的心声,从而留住受众。近年来,无论是报纸、广播、电视,还是网络,“短信平台”、“短信参与”的字眼越来越多,这从一个侧面表明了手机短信在运用上的灵活性和机动性,暗示了手机媒体在提高受众参与、加强传受双方互动方面的巨大潜力。手机媒体自身在新闻信息的同时,通过鼓励受众以短信方式参与评论、答题等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拉近了新闻传者与新闻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加之手机媒体新闻信息内容更为丰富生动,文字与图片相得益彰,新颖的形式帮助手机媒体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受众。

    二、手机媒体新闻信息传播的途径

    (一)加大新闻传播的信息量

    当前,由于手机体裁短小、语言简洁等特点所造成的手机媒体新闻信息内容的简略,已经成为制约手机新闻信息传播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要了解新闻事实的详细信息,单纯依靠手机媒体提供的浮光掠影般的“概况”,显然是行不通的。为此,对于手机媒体新闻信息传播而言,要以内容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为不同的受众制定不同的信息服务,在内容上有所区别,有利于手机媒体争取受众。手机媒体只有在内容上下功夫,使自己的信息短、新、深,用有限的篇幅提供能够满足受众需求的信息量,才不会在新闻信息传播的战场上输给其他媒体。

    (二)改善管理,发掘受众潜力

    无论是经营还是管理,手机媒体只有形成自己独立的发展思路和运作模式,才能更好地使自身的内部环境得以优化,整合自身资源,求得独立发展。为此,应该切实加强对手机媒体传播过程的管理和监督,规范传播行为,保障其生存与发展。同时,吸引受众对新闻事件进行短信评论,可以提高受众对所订阅的信息的关注程度,完善传播链条;鼓励受众发送自己拍的手机图片参与新闻图片的选登,既加强了传受双方的联系,也为手机媒体拓展了新闻来源的渠道。由此可见,每一种新闻媒体,只有充分地重视受众,切实地为受众服务,真诚地欢迎受众的参与,才能使其自身发展具备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与其他媒体进行良性互动

    手机作为新兴媒体,其业务开拓与普及仍处于起步阶段。手机媒体同样没有完全脱离其他媒体而成为独立自主的新闻信息传播载体。在信息来源方面,手机媒体离不开其他媒体的“信息支持”。因此,手机媒体需要与其他媒体的良性互动,在竞争中有合作,在合作中求发展,才是其健康发展的正确道路。手机媒体与其他媒体的互动空间很大,但是,无论是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它们之间互动合作所带来的好处都是毋庸置疑的。例如:报纸开设短信平台、广播电台在节目中设置短信互动话题、电视台开辟专门的短信通道供观众交流与互动等等,这些都可以认为是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良性互动的良好开端。

新闻传媒研究范文5

对传统文化的定义有很多种,但是不论这些定义是如何进行表述的,其总结起来它们中心意思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传统文化是指在我们之前的先人们其所创造的文化,这种文化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得到积累,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我们的传统文化,所以从这些传统文化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我们国家历史发展的痕迹,可以感受到我们在不同时期的文化氛围,以及在我们的文化代代相传的过程中那些亘古不变的主题。也正是这些传统文化,使得我们的文化在世界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能够做到独树一帜,为人们啧啧称赞。

二、现代美术设计的创新要以人们的需要为导向

我们知道美术设计虽然是一种艺术,但是这种艺术终究是要服务于人们的生活的,所以其要想有足够的市场需求,就必须以人们的需求为导向。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美术设计作品其在创新方面非常有特色,但是其唯独没有市场的需求,这是因为其虽然很有创新性,但是其这种创新性超越了人们的审美观念,所以没有受到人们的关注。所以说,现代美术设计其作为一种艺术,一种商品,要想得到很好的发展,其必须以人们的审美需求为导向。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价值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这也就要求我们的现代美术设计要不断的进行创新,而其进行创新的基础就是传统文化和人们的需求。借鉴传统文化,可以使其更加具有民族特色,而已人们的需求为导向,则会使其更加具有市场需求。

三、传统文化为现代美术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这里我们所强调的传统文化只要是指传统的工艺美术作品,这些工艺美术作品的分类是非常多的,而且数量相当的庞大,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其才可以为现代美术设计提供丰富的素材。我们常说的绘画、雕塑等这些就属于传统的工艺美术作品,而我们知道绘画、雕塑等这些他们内部又会有很多细小而复杂的分支,也正是这些细小的分支使其显得更加的丰富。而这些细小的分支对人们的审美是有很大的帮助的,我们都知道每个人对每一件美术作品在审美上的评价是不一样的,而且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对同一艺术作品的审美也有可能是不一样的,所以也就是说人们的审美是多样化的,但是不论人们的审美怎样的多样化,传统文化在他们的审美价值体系中都占有很大的比例,这些东西其是不会有太大的改变的,所以这就为我们在进行现代化的美术作品设计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我们在对现代美术作品进行创作的时候,可以对传统文化进行借鉴,但是我们在对其进行借鉴的时候应该注意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并不是所有的传统文化都是值得借鉴的,对于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我们理应予以借鉴,但是对于那些不优秀的部分,我们应当果断的予以放弃。而且对传统的优秀文化的借鉴,不应当仅仅停留在借鉴这个层面,而应该对其进行创新,在创新的时候,我们要以人们的审美需求为导向,因为人们的审美价值是在不断的发生改变的,所以我们的创作不能停滞不前。

四、传统工艺美术作品对现代美术设计方法的革新具有促进作用

我们知道美术设计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硬”的方法,第二种是“软”的方法。这两种方法其实很好理解,所谓“硬”的方法就是指我们在进行美术设计的时候借助一些外在的实物工具,这些工具我们都很常见,就是电脑、铅笔等这些常用的工具,而所谓“软”的方法,主要是指思想方面的内容,诸如创新理念和设计理念等等。在这两种方法当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软”的方法,因为我们在欣赏一个作品的时候,往往是被其背后的设计理念所吸引,其设计理念才是一个设计作品的精神和灵魂所在。而“硬”的方法也往往依赖于“软”的方法,在确定了“软”的方法以后,我们才能更好的以“硬”的方法对设计作品进行表达。我们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借鉴的时候,主要是对其内在的创作思维和方法进行借鉴。而在古代其创作的思维和方法主要有三种路径:第一种是“形”思维,这种思维是指那些随着历史的发展却亘古不变的主题和创作的方式;第二种是“意”思维,这种思维具体来讲,就是指我们对图形背后的深层含义进行不断的反复研究,然后根据这些内在的含义进行再创作;第三种是“神”思维,这种方法是指我们在创作的时候采用传神写照的方法,这种方法在现代美术作品的创作中是比较缺乏的,所以对于这种方法我们应该更加予以学习。但是我们也应该明确,虽然传统的工艺美术作品其创作方法值得我们学习,但是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应该加以辨别,这样才能创作更好的美术作品。

五、结束语

新闻传媒研究范文6

摘 要 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华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正面临着冲击,以至于出现了文化的失传和断层,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必然肩负着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艰巨责任。本文运用幼儿美术欣赏教育这一载体,寻求美术欣赏教育与中华文化的吻合点,基于幼儿对中华文化的解读和体验,借助美术欣赏这一载体,使幼儿了解中华文化,走进中华文化,旨在使中华文化得以传承,重放光彩。

关键词 中华文化 幼儿 美术欣赏

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人不仅生存于文化之中,创造着文化,同时也为文化所塑造。①幼儿作为一个社会个体,必将了解其生存的社会文化,融入社会文化,成长为一名健全发展的社会人。幼儿美术欣赏教育是幼儿美术教育内容之一,美术欣赏教育使幼儿在欣赏美的过程中感知美、理解美,得到美的享受,但美术欣赏并不仅仅涉及到幼儿对美术作品形式美的感受、意义的领会等方面的内容,透过美术作品的欣赏还涉猎到其所传递的文化信息。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美术欣赏这一有效教学途径,根据特定年龄阶段幼儿美术欣赏的特点,以幼儿生活和已有经验为基点为幼儿选取有针对性、代表性的绘画美术作品,进而促进幼儿的发展,使在幼儿获得美的提升的同时了解中华文化、热爱中华文化、传承与创造中华文化。

1 不同文化美术作品与幼儿的切合

美术欣赏活动内容的选取必须与幼儿生活经验、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爱好相切合,才能确保美术欣赏活动的顺利开展和教学目标的实现。从远古的洞穴壁画到现代美术作品,有着无数的美术宝藏,但并不是所有的美术作品都适合幼儿欣赏,幼儿教师必须对这一时期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可接受性有清晰的认识,才能有针对性的选取合适的美术作品供幼儿欣赏,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美术作品是丰富、多样的,但幼儿的眼睛往往注意到的是与其日常生活、性格特点相接近的东西,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基于其欣赏水平和兴趣点的不同,其所关注的美术作品也是不同的,年龄小的幼儿一般关注色彩清晰、明快,有动感的作品,喜爱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基于幼儿的这一特点,教师可选择齐白石先生的《虾趣》、《烛台三鼠图》,吴作人的熊猫、金鱼等美术作品给幼儿欣赏,同时还可通过视频、实物、图片等方式增强幼儿的切身感受,也可转换教学方式,使美术欣赏活动充满趣味性,游戏化。大些的孩子喜欢描写现实生活的美术作品,作品人物、情境等容易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相切合,能为幼儿所理解和接受,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生活经验和知识范围的扩展,其所能理解的作品领域也愈加宽广,教师可抓住不同时期幼儿所接触的事物或结合其他活动的开展,开展美术欣赏活动的同时将中华文化渗透其中,进而增加幼儿对中华文化的认识。

2 选取不同时代经典美术作品

艺术的时代风格往往是一定社会精神的反映,美术作品以其独有的方式勾勒出历史的轮廓,给后人讲述着先辈关于思想信仰、日常生活、风俗习惯、历史事件的故事,记录着人类进步的脚步。时代不同,作品风格也不同,秦汉时期的绘画作品淳厚质朴,博大深沉,唐宋时期社会发展繁荣,其绘画作品豪华灿烂,奔放热烈,而清代绘画则是气韵苍润,简约清秀。幼儿教师要善于从博大的美术世界中选取适合幼儿欣赏的不同时代经典的作品供幼儿欣赏。

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华夏祖先在漫漫历程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美术文化。原始社会的陶器作品《人面纹盆》、《鱼纹盆》、《鸟纹壶》等,陶器艺术是我国艺术史辉煌的篇章。战国时期的帛画《人物御龙帛画》、《人物龙凤帛画》,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欣赏价值,传递出华夏儿女对龙凤文化的信仰。汉代时期的美术作品也很辉煌,西汉壁画《鸿门宴图》、《赵氏孤儿图》,东汉墓室壁画《乐舞百戏图》,这些作品给人们讲述着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一批划时代的艺术大师,有卫协、曹仲达、顾恺之等优秀画家,顾恺之的传世之作《洛神赋图》、《女史箴图》等极具欣赏价值,透过这些作品,可使幼儿了解这一辉煌历史时期的相关文化。隋、唐、五代时期是我国古代绘画全面发展的时期,涌现出大批著名画家和画作,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均获得超前发展,隋朝画作《游春图》、唐朝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唐朝阎立本的《古代帝王图》、唐朝李昭道的《明皇幸蜀图》、五代时期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清朱耷的《荷花小鸟》。以及近现代著名画家的名作均可以通过多媒体等适宜方式呈献给幼儿欣赏,基于幼儿处于特定阶段,难以理解作品内在的深层含义,但教师可引导幼儿对作品进行初步了解,使幼儿知道有这样一幅作品,知道画中的事物,透过画作对其历史文化略作了解。

3 作品题材类型多样化

美术欣赏包含多方面题材的欣赏,幼儿美术教师可选取有代表性的绘画作品引导幼儿欣赏。而中国画是中国美术作品中夺目的明珠,有栩栩如生的人物画、情景交融的山水画、充满诗情画意的花鸟画,幼儿美术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中国文化宝藏中这些丰富的美术欣赏教育资源,给予幼儿美的感受与文化的陶冶。

中国人物画历史悠久,据记载,商、周时期已有壁画来刻画人物,人物画的造型以线条为主,用优美流畅、富有节奏变化的线条,勾勒出人物外貌,特别是对人物神态的刻画,更是栩栩如生,强调传神,表现人物柔媚、豪爽、刚强等各类神态。东晋的顾恺之,唐代的阎立本、吴道子,现代的徐悲鸿等都擅长人物画。历代名画有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唐代韩滉的《文苑图》、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明代仇英的《烈女图》、清代任伯年的《高邕之像》、现代徐悲鸿的《泰戈尔像》、丰子恺的《饮水思源》等。在欣赏人物画时,可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引导幼儿从画中人物的服饰及其背景等方面推导出画中人物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画中的人物在干什么,“你们觉得画中人物哪些地方是美的?”“你从哪里看出画中人物是古代人呢?”“画中人物的头发和服饰是什么样的?”

山水画以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题,中国山水画不是照描自然,追求自然的风貌,而是经过提炼,概括景物的内在精神,特别是情与景的融合,山水画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达到自然与精神的合一,陶冶个体对自然美的认识,提升个体审美情怀。我国山水画著名画家颇多,古代山水画家吴道子、王维、李思训等,近现代的张大千、李可染等。在欣赏山水画中,引导幼儿通过画面感受山水意境的怡心、宽阔,山峦的层次重迭、树木的葱郁灵气、江河的磅礴大气,作品中表现出的自然之美,进而升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为丰富幼儿对山水画的感受,可通过多媒体先呈现给幼儿一些山水风景的视频、图片等,再展示给幼儿名家的山水名作。引导幼儿观察和欣赏:“你看见了什么?”“画中远处的景色和近处的景色有哪些不同?画家是怎么用颜色表现它们的不同的?”“你爬过祖国哪些名山呀?”教师可扩展幼儿对祖国山水的认识,由画作引导幼儿所知道的中国名山、明景,还可让幼儿自己谈论其去过祖国的哪些著名景点,景点有什么迷人之处。

花鸟画,我国传统绘画画科之一,以描绘花卉、鸟兽、虫鱼等为绘画主题。唐代出现诸多花鸟画画家,且各有自己所画之物,薛稷画鹤,李泓画虎,卢弁画猫,张旻画鸡,张立画竹等等,五代时期徐熙的《豆花蜻蜓图》、黄荃的《写生珍禽图》、《雪竹文禽图》,唐代韩滉的《五牛图》、清朝朱耷的诸多花鸟画作品等,现代画坛,吴昌硕、齐白石大师的出现,使花鸟画创作成为高峰,吴昌硕的金石、齐白石的虾、老鼠、蔬果等,皆造诣颇深,而徐悲鸿的马、李苦禅的鹰、李可染的牛等各自有其独特造诣之处。在欣赏过程中,教师可先让幼儿欣赏大自然中的花、鸟、树林等,储备相应的经验,为欣赏活动做好准备。在欣赏活动中,教师可通过问题引导幼儿讨论,加深对作品的欣赏。“在画中你看到了什么?”“你从画中能观察出这是什么季节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画中的事物给你什么感觉?”通过引导幼儿对作品的欣赏,激发幼儿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培养幼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感情。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世纪,文化已成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象征,当今世界各国都把文化推广和发扬作为提高国家影响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在幼儿美术欣赏教育中注重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有效的途径之一,把美术欣赏和文化传承紧密结合起来,引领幼儿通过美术欣赏进入文化的天地,博采中华文化之精华,使幼儿了解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化,为中华文化的发扬光大做出贡献。 转贴于

注释

① 王海英.学前教育社会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6.

参考文献

[1] 楼必生,屠美如.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 屠美如.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 孔起英,王绪兰主编.幼儿园主题式美术教育活动[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