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闻传播学专业前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闻传播学专业前景范文1
新闻传播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和重要,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为新闻传媒业的健康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巨大、直接与明显。新闻传播事业在中国,已成为联接新闻信息产业和以高科技为特征的传播技术产业的桥梁,不仅有其经济效益,而且有着重要的社会效益。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迅猛发展,给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研究带来了重大的契机。
一、新闻传播学的发展特点
1.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融合。传统的新闻学研究有较强的实用性质,但理论色彩较弱。传播学被引入新闻学界以后,许多传播学的理论假设和研究方法已成为新闻理论研究的一部分。新闻学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学报,它包括广播电视、网络传播等各种传播媒体或形态,而且涉及了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的内容,以及广告、公共关系、媒体经营的研究等等。
这种融合不仅是原来两个学科的融合,而且与传媒活动相关的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例如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法学、经济学等等,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融合,新传媒的研究发展迅速。
2.传媒经营、新闻法治与职业道德成为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热点。近年来,中国的传媒处于大整合的时期,各媒体不再仅仅是党的机关报或国家的广播电视台,也是经济实体和利益单元,报业和广电业的集团化,传媒之间的竞争内地传媒与境外传媒的竞争,都要求各媒体的负责人懂得传媒经营。把受众接受传媒作为消费行为的研究,将传媒娱乐视为经营策略考察也纳入了传播经营的理念之中。
随着中国传播业近几年的急速膨胀,传媒每日每时与社会发生互动,矛盾冲突的频率上升,新闻官司增加,社会对传媒职业道德不规范的指责增多。因此,传媒业自身的法治建设和职业行为的规范化,越来越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近几年,该研究扎实而有成效,涉及新闻官司的各个方面,从各种新闻侵权现象到著作权问题,从隐性采访到隐匿权、更正与答辩,就论证的范围而言已经相当全面而完善。
3.舆论监督的内涵发生变迁。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广播电视,特别是电视(包括卫星电视)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空前。有的学者从行政、综合市场、专业市场三个角度看中国电视产业的市场格局,指出中国电视产业的三人发展趋势:政府导向让位于市场导向;民营电视业将成为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电视资源要素的流通和集中同时进行,形成区域性传播中心。
目前,舆论监督成为与新闻理论、新闻法治和职业道德相关的一个重要学术课题,并涉及到了社会学、政治学和公民权利的研究等等。中国的新闻学从传统的党报理论转向一般新闻学理论,其背景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环境变化,“舆论监督”的内涵发生了变迁。[论*文*网]
二、现阶段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特色的研究
中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已具备相当的规模与条件,也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只要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看问题,坚持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办实事,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局面一定能够开创。
现阶段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的研究当中,关于教育特色的研究最为重要。怎样形成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特色呢?首先,要充分依托自己学校的特色,根据自己学校的性质地位和特点来办专业。这样才能把专业和学校紧紧融合在一起,充分集中和整合学校的所有学科的优势,扬长避短,突出自己专业的特色。比如一所体育学院的新闻传播专业,就正好从体育上做文章,努力探索体育新闻办学的途径,着重在培养优秀的体育新闻从业人员上突出特色。其次,要充分考虑自己学校所处地区、城市的特点,发挥地区优势,突出地区特点,在区域文化、社会、经济发展上做文章,紧密与当地党政部门和新闻传媒单位结合,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如一些地方民族大学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就可以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有优势,在民族新闻的教学与研究中独树一帜,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做出有特色的突出贡献。第三,要充分调动本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发现与培育教师们有特点的教学与科研新经验、新成果,不断努力在新闻传播领域的某一方面、某一项目、某一课题上,做出新的突出的研究成果,并以此为契机,不断培育出特色。第四,突出特色,还要善于和勤于在办学中不断总结与积累经验,每学期、每学年都要认真回顾一下在办学中哪些事情是做得好的,哪些地方还有不足,师生们的反映如何,新闻传媒界和社会的反响如何,从而去发扬和推广好的办学方法、模式与经验,克服与改进不足之处。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是一项正在蓬勃发展的事业,其前景十分广阔、光明。但同时,也面临着十分激烈的挑战与竞争。常有一句话叫“不进则退”,实际上现在的情况是,进步慢了,也是后退。因此,我们一定要以只争朝夕、争分夺秒的精神,努力发展新闻传播教育。我们一定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不断推进教学科研改革,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闻传媒人才,不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
新闻传播学专业前景范文2
一、新闻传播学在我国引进与发展的大致脉络
新闻传播学在我国的引入共发生两次。第一次是上世纪 50 年代,代表人物为郑北渭等教授,他们在其教学与研究中,都曾运用新闻传播学的相关知识。此外,复旦新闻系的《世界新闻译丛》,还曾较系统对该学科作过介绍。但在当时政治背景下,它刚刚露头很快便被中断了。
第二次引入,已过二十多年。70 年代末,复旦大学新闻系内部刊物《外国新闻事业资料》对传播学作了一些介绍。1983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出了一本《传播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随后,西方传播学著作相继在我国出现,如《报刊的四种理论》、《传播学概论》、《传播学的起源、研究与应用》、《传播概论: 传媒、信息与人》等,这构成了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初始起步。
作为新生儿和外来户,新闻传播学要在我国扎根成长,必须融入社会实践。因此,新闻传播学研究者们开始关注我国的新闻传播实践。这时期,人们用新闻媒介、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名词等来称谓新闻机构,突出了媒介本身的特点; 所引用受众、传播渠道、传播效果、双向传播等概念,给学界带来强大冲击波,新闻传播学逐渐取代了新闻学,传播信息工具取代了阶级斗争工具,受众理论促使传者本位向受者本位转变,人们开始重视与传播效果有关的各个因素和信息本身的研究,受众调查遂成为媒介改革之重要依据。
此时期,研究工作开始向纵深发展,新闻传播学的中国化和本土化已更多被人们所关注。香港中文大学传播研究中心主任余也鲁教授 1978 年 3 月在中国传播研讨会上,发表了《中国文化与传统中传的理论与实际的探索》的演讲; 1982 年首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提出了“系统了解、分析研究、批判吸收、自主创新”的方针; 1986 年的第二次研讨会又明确提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传播学研究者们开始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汇集、梳理、分析、运用西方传播学理论,并从我国国情和实际出发,开展一系列影响颇为广泛的大规模专题调查。
但尽管如此,这些传播学者们所研究的,主要还是西方传播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传播学的中国化和本土化还远未成熟,并与传播实践存在较大距离,还缺乏一种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
进入新世纪前后,我国新闻传播学开始呈现出起飞之势。其主要表现,是研究方向开始多元,研究内容亦日益深化。方向的多元也导致了研究方法出现多元,文化学、后现代哲学、文本分析、意识形态分析等方法,都已开始应用,因而使该学科的研究更为科学化和精确化。
二、新闻传播学在我国本土化的基本特色
经过学者们的共同努力,我国新闻传播学已开始趋向本土化,其基本特色,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审视。
一是研究过程表现为学科由窄而宽; 论题由浅而深; 范围由小而大; 沟通由难而易; 研究方法由封闭而开放; 由单一而多元; 由非正式而为正式。
二是研究内容表现为纵向的中国传播现象和传播思想研究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果; 横向的中国传播理论和传播问题的研究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对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成果亦很丰富。
三是研究学者由少而多,一大批年轻学者已活跃于学科的最前沿。
三、我国新闻传播学发展的主要亮点
三十多年的引进与发展,使我国新闻传播学呈现了很多亮点。
亮点之一,是一些早期译作的适时出现。复旦大学新闻系内部刊物《外国新闻事业资料》1978 年 7 月刊出《公共传播学的研究》和《美国资产阶级新闻学:公众传播学》两篇介绍性文章,在当时国内新闻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此后整个 80 年代,人们都在应用这些译作,它们恍若璀璨之星,映亮了我国传播学的空旷夜空。
亮点之二,体现于几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讨会。1982 年,第一次全国性传播学学术研讨召开会,参加者只 20 余人,所提交论文亦无多。但会议首次提出的16 字方针,则确定了我国新闻传播学发展的基本方向,对后来相关工作的开展起到不小的推动作用。第二次全国研讨会,召开在 1986 年,已有人提出建立有中国特色传播学之主张。1993 年的第三次会议,诞生一批与我国传媒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成果。1995 年第四次会议,研究话题开始向传播学学术定位及本土化问题集中。1997 年第五次会议,香港、台湾、大陆学者首次坐在一起作学术探讨。1999 年第六次年会,开始与国际接轨,议题、规模与质量都有相当的拓伸。以上这些研讨会,都不同程度对新闻传播学在我国的发展起到了某种助推之益。
亮点之三,是受众调查在我国的兴起。早在 1979年,复旦大学一批学生就用刚学到的方法,尝试进行当今很流行的“受众研究”,尽管其调查规模尚小,但也产生了相当的影响。1982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和首都新闻学会联合发起北京地区读者、观众、听众调查,则是我国首次开展的大规模受众调查,它对我国大众传播发展的影响至为深远。
亮点之四,是人们的学术界思想不断解放。过去,新闻传播学曾被冠以“资产阶级新闻学”之名。1983年还曾将其视为精神污染,指责其否定阶级斗争。直到 1992 年思想解放运动兴起,新闻传播学的命运才彻底转变。1995 年国务院学科目录将新闻学和传播学并列为二级学科; 1997 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又将传播学正式列入博士、硕士专业目录,并将其列为一级学科,这是新闻传播学作为一门学科正式被国家承认的重要标志。
四、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几点困扰与问题
新闻传播学虽在我国又较大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正视和解决的困扰和问题。
困扰和问题之一,是学术界对新闻传播学研究本土化的理解尚不一致。港台学者多从我国传统文化中探讨传播原理,资料以古为主; 大陆学者则多从传播实际来探讨传播理论,材料以今为主。近来也有人提出了上下联通、古今并用的折衷之见,这主张尚未得到绝大多数学者的认同。
困扰和问题之二,是新闻传播学者对语意的认知及对名词的翻译,都不尽相同,这常造成理解上的障碍,影响正常的学术交流。
困扰和问题之三,是那些得到政府和企业赞助的行政型、实用型传播研究,明显处于有利地位。而本土化研究则尚嫌冷淡。这是本学科尚未成熟的一种表现。
困扰和问题之四,是从事新闻传播学本土研究的学者尚少,颇需其他各学科的研究者加入。同时,研究新闻传播学的中国化,须具有深入细致地独自探求的精神,尤须仔细阅读大量文言书籍,这对年轻研究者们来说,无疑是一较大障碍。
五、对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前景的展望
虽存在这些困扰和问题,但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前景,毕竟还很光明,我们已清晰看到了如下一些令人欣喜的学术发展趋势。
一是本土化研究者正日渐增多。虽然我国的研究尚未完全消除对西方的模仿之痕,但对本土化问题的认识,已逐渐加深,并且也已形成了某种气候。
二是对西方化的指责正渐其少,西方化和本土化之争,已难再引起研究者们兴趣,人们都再将忙于建构各自的理论,研究环境愈加宽松。
三是交流合作正在日益增多。的学术沟通,正以循序渐进之式逐渐推行。因为大家都已认识到,交流与合作,乃是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最有效途径。
新闻传播学专业前景范文3
关键词:就业导向;新闻传播;实践教学
以实践性、应用性为主要特色的新闻传播学包括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和网络传播方向专业等,属应用型学科,要求有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因而,实践教学是该专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高校新闻与传播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相对单一,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形成和发挥。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当代,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衡量标准和人才价值观念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对现实劳动力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大学生毕业时面对的是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动手能力弱使他们在求职时处于劣势。社会大环境和就业的需求,要求高校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科学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人才的就业的需求。
一、当前就业形势对实践教学的要求
(一)实践性、应用性是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的重要特色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造素质的重要环节和手段,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传媒人才市场上,用人单位不仅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学历,广博的基础知识,而且希望学生具有超强的工作能力[1]。这一切都使得人才市场的就业压力增大,要求新闻专业培养实际的应用性人才,学生到媒体里特别能干活,一毕业就能上手,就能适应,并且独当一面。
(二)传媒领域的产业化凸显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随着新闻传媒领域的产业化,新闻传播业界的发展呈现新的趋势。我国加入WTO之后,不仅国内业外资大量投入新闻媒体,形成组建报业集团、广电集团的大潮,而且外国资本也已多方渗透到我国的新闻传媒中来,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这种形势对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媒人才市场上,要求他们不仅能胜任本职工作,而且还要有完成任务的组织能力和策划能力。这一切也引发了专业化程度相对不是特别高的新闻专业就业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要。
(三)广泛意义上“大传播”的需要为高素质的新闻传播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舞台
传媒产业引发人才大战,从近两年的人才需求状况来看,媒体、出版、广告、营销策划这一类的人才需求量总的来说还比较大,但一个很明显的趋势:直接去媒体的人数锐减,而就业于企业(包括广告公司)、党政机关(包括事业单位)的人数增长迅速。中国企业的逐渐壮大及企业文化的提升,使得企业对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求贤若渴,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对宣传、企划、公关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因此,我们现在所讲的“新闻传播”,应该是广泛意义上的“大传播”,它包括企业传播、政府传播等[2]。
二、当前新闻传播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1.综合实践教学开展不够。新闻传播学专业实践性要求高,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高等院校的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教学往往过多地注重理论知识的传输,市场意识、创新意识不到位,综合实践教学开展不够,致使学生的专业技能素质受到严重影响。
2.实验室建设经费不足。受经费等原因的限制,在校内一些必要的实践教学场所设施建设不全,尤其是经费投入大的数字实验室更是严重不足。
3.实习方式单一。在校外实践这一环节,很多院校沿用的是让学生进入新闻媒体,并在媒体从业记者、编辑的指导下开展实习。由于近年来开设新闻传播类专业的高校逐年增多,随着实习学生的增加,而新闻单位在人力、物力方面的接待能力有限,使得实习流于形式。一些院校对待学生的毕业实习还存在“放羊型”的状况,对学生的毕业设计的指导、毕业实习的组织还不够,没有起到实习的作用。实习渠道不畅通,学生锻炼机会少,使得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够,毕业实习达不到效果。
4.实践教学跟不上媒介正日益提升的用人要求。
从分析目前新闻传播专业大学生的社会需求以及主要就业去向来看,我们的实践教学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目前我国新闻传播学科教育尤其在实践教学这一环节还不能充分满足如今媒介正日益提升的用人要求,他们对高层次、复合型、专业型,具有国际化视野新闻人才的要求,以及对媒介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广泛意义的“大传播”对高素质的新闻传播人才的要求。
三、加强新闻传播学专业实践教学的规划与创新实践教学的模式
(一)科学的校园实践计划的实施是保证学生专业基础素质的首要条件校园实践是指在校园内进行的实训、实验、实习,可在校园内一切与专业有关的场所进行,也可在校园专业模拟实验室内进行。校园实践的目的,是要达到实践教学经常化,课外活动专业化,模拟实习规范化。在校园实践中,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完善实践教学,在不间断的校园实践中,使实践教学贯穿整个大学四年。
1.通过多种形式的校园实践活动,使实践教学经常化。通过多种形式的校园实践,如利用校学生刊物、广播电台、电视台的功能,进行实践教学,在实践活动中,指导学生用新闻理论去分析媒介运行规律及新闻实践工作,使课上和课下相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课堂教学和自学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如在浙江湖州师范学院,校报成为文学院新闻广告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学生被吸收为校报学生通讯员,还有校园网、文化网、广播电台都成为了教学实践平台,宣传部会同新闻广告教研室,对通讯员考核,评聘为学生记者,同时进行好新闻好版面评比,以完善激励机制,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
2.通过第二课堂的模拟训练等课外活动,使实践教学专业化。一个优秀的记者之所以能够进行成功的采访,在于他有深厚的各种文化积淀,是各种综合素质的体现。新闻采访让学生做这方面的训练,是为了使他们学以致用,在实践中获取新闻采访知识、提高能力,完成采访任务,尤其是培养了学生自我提高的能力。各种校内的模拟训练活动,有助于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如主持人大赛、团队意识训练、召开学生记者招待会、现场新闻采访,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使学生把学到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理论学习提供用武之地,其目的在于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增加实践课程,以提高新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让模拟训练成为教学的一大特色,学生在提高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也使学习更有方向性和针对性。
在第二课堂的编校大赛、专题的策划比赛以及成立广告创意策划组、写作组、平面设计组、新闻采写组、新闻摄影组等课外兴趣小组,实行导师制,使一些有专长的学生脱颖而出,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实践能力。这些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强化了对具体知识的认知,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各种能力,达到了教学目的。
3.建立高水准的新闻传媒实验室,使实践教学规范化。实践性技能的掌握和应用是新闻类专业的共同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在课程设置中要强调实践环境,加强实验课的分量,让学生学以致用,为媒体培养实际的应用性人才。面对21世纪新闻产业的种种变化,新闻的传播学科的个性化建设显得特别重要。没有与信息时代同步的硬件,学生毕业后进入实践领域还得从零开始。就业导向下的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必须扣紧时代,扣紧市场。随着电子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市场对新闻传播人才的素质要求日益呈现多元化。过去一个称职的新闻从业人员,如记者、编辑只要会使用电话、传真就可以了,但现在,用人单位提出了许多附加技能的要求,如电脑操作、自动化办公、汽车驾驶,甚至图片制作等等。因此,为学生生成更多的技能创造条件,已经成为新闻学实践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目标。因此,为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就能掌握一整套新闻采、写、编的技能,必须建立数字化的模拟实验室,建设配有不同专业软件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实验室、摄影技术实验室、观摩审片实验室、网络非线性编辑实验室等等,让学生在这里得到很好的实践锻炼[3]。没有现代先进技术和先进手段装备的实验室,就不可能建设成特色专业[4]。
例如作为平常的作业可以让学生利用系统编辑报纸,进行报纸编辑各个环节的实际操作训练,掌握电视片制作、非线性编辑使用、节目主持人培训及网络制作等,锻炼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上新闻理论课,大量布置一些东西让学生自己考查资料,作一些科研课题,目的是培养学生努力将所学的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校外实践是训练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必要环节
校外实践是学生在校外参加的社会实践,包括见习、实习等。学生的业务动手能力在校外社会实践中将得到充分的锻炼。
1.结合课程进行实习。如结合“新闻摄影”课安排学生到校外的风景区、旅游点等地搞新闻摄影实践活动,或者到校外抓拍一些有新闻价值的照片等。结合“新闻采访”课组织学生到一些企业、单位进行采访。
2.假期见习与实习。安排学生利用寒暑假和“五一”、“十一”等假期进行新闻实习,进入新闻媒体,在媒体行业的记者、编辑指导下开展实习。学生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既认识了社会又了解了自己今后所从事的工作,提高了专业兴趣,为毕业实习(专业实习)奠定了基础。
3.毕业实习。目前高校学生毕业实习时间比较长,是新闻实践教学的重头戏,要避免实习存在的管理不到位的放羊型情况[5]。学校要为学生的毕业设计提供必要的指导,包括联系实习单位、实习项目,都要与学生的毕业设计联系起来,因为学生的毕业实习很可能成为就业的方向,倡导学生把未来就业趋向和毕业实习挂钩。
4.富有特色的“项目制实习”、“主题实习”。校外实践除完成课堂教学的延伸,了解今后工作的内容和程序,更可以策划一些富有个性、特色鲜明的“主题实习”、“项目制实习”。
“项目制实习”,是让学生参与到老师的某个项目中去,在某个子课题独当一面,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项目的实地考察,形成完整的调查报告和数据资料库,在短时间内得到“真刀实枪”的锻炼,并取得成果。“主题实习”,是根据实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策划组织特色鲜明的“主题实习”。如可围绕某个主题集体体验未来传媒人的实际工作等,培养传媒人特别需要的团队精神和吃苦精神,这样的实践模式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各方面的有益锻炼[6]。
(三)开设专业特色班,适应新闻媒介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目前我国媒介仍处于发展上升阶段,为新闻传播专业大学生的就业提供了广阔市场,但各类型媒介对具有复合型知识背景、国际化视野的高层次新闻传播人才有着特别的需求。具体看,媒介的发展速度,媒介总量、规模和对人才的评价标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为了适应新闻媒介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必须开设一些专业特色班,这些特色班的实践教学,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建立完善加强基础素质,强化专业理论,重视社会实践,适应社会变化,一专多能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既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也要有充分的实践能力,在平时课堂教学上应努力把实践引向课堂,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尤其要注重能力的培养,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训练,把课堂练习和课外训练及寒暑假的实习有机结合起来。如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传媒分院新闻系先后开设了专业特色班级“穆青新闻班”和“国际新闻班”。“穆青新闻班”是从二年级结束后的非新闻专业本科生中选拔,后两年进入新闻系学习,目标是培养“复合型”专业背景的传媒人才;“国际新闻班”,则是兼修外语和新闻学,主要培养能够用双语进行熟练工作的优秀传媒人才。在相应的实践安排中,他们也根据学生的特色和专业特长精心组织。例如安排有理工专业背景的“穆青新闻班”同学进入科技报实习,安排“国际新闻班”同学进行一些新闻外刊的编译工作等。
(四)在实践中加强创新能力的锻炼,提高大传播就业需求下的务实性新闻专业人才的竞争力
新闻专业培养的人才有一种务实性,媒体、广告公司可以去,企业、政府部门也可以去。这种广泛意义上的大传播对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的要求体现在强烈的实用性上,在激烈竞争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中,这种实用性是建立在人才的实践性创新型基础上的,因而要考虑社会问题,让市场去制约它的发展。
作为就业导向下的新闻专业人才培养,在实践教学中,不要忽视了面向企业、事业单位的实训。当今有规模的企事业单位,极其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上规模的企业,无论国有还是民营企业,大都办有企业报刊和网站,这就为新闻专业人才就业开辟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就要求我们树立大传播就业观念,体现在实践教学的具体规化上,就是可通过校企合作方式,让我们的学生到企业办的媒体中去实习实训,甚至可以签订就业合同,为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多渠道地提供出路。
在市场化过程中,新闻教育成为一种特别强调实践、强调管理、强调创新的教育,新闻传播学要培养创新人才,需要和实践紧密结合。如编辑出版专业组织学生参观优秀出版社、国际图书博览会、全国书市书店等,使学生了解编辑出版的全过程,了解前沿的学术课题和产业的最新动态。出版产业的全球化的大趋势给文化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7]。如河南大学在培养学生方面充分利用综合性院校的优势,发挥河南大学出版社资源优势,老师在出版社挂职,学生要了解出版的全过程,同时要求在校学生要能够在学习期间编一本书和期刊,上一次订货会,下一次印刷厂等。我们的教学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激发创新灵感,创新理念,创新构想,创新实践,取得成效。
四、完善新闻传播学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实践教学的首要问题是解决场地问题,没有必要的实习基地,再好的规划设计也实施不了。实习基地的建设在校内要完善实习设施,使校内实习有特色。加大投入各类实验室尤其是数字实验室的建设,要形成特色,如在校内投资新建配有不同专业教学软件的实验室。
新闻传播学专业前景范文4
广播电视新闻学是于2002年在传播学系新开设本科专业,其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质和文化修养、胜任广播电视等现代媒体的采写、编播、摄录、主持、评论、策划等业务的高层次新闻传播专门人才。传播学系办学涉及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交叉、文理交叉,具有较广阔的发展前景。
南开大学,简称南开,是由严修、张伯苓秉承教育救国理念创办的综合性大学,正式成立于1919年。南开大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位列国家双一流、211工程和985工程,入选首批2011计划、111计划、珠峰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被誉为“学府北辰”。
(来源:文章屋网 )
新闻传播学专业前景范文5
关键词:媒介融合 中国演进 坦帕模式 学术喧闹 理论变异
媒介融合自译介到中国以来,提倡、推动等远远超出传播学的范围。从研究态度和研究方法看,大多是定性分析和文献分析,缺乏实证研究。因此,遭人质疑,使人反思。笔者从辩证思维的角度探究媒介融合应有的面貌和本质,并对流行的观点进行评骘。
一、媒介融合有无边界:逻辑归谬媒介融合的边界与其应有的科学内涵
从逻辑归谬法来看,媒介融合的边界在哪里?是不分媒介地域、不分媒介种群、不分内容属性、不分民族国别,越大越好的融合吗,还是有一定的地域、范围、对象和领域的媒介融合?当媒介融合从一种理念变成媒体实验(实践)时,媒介研究的科学性和价值规范就愈显重要。
从媒介区域分布看,无论中国的省地还是外国的州县,都拥有地方的报、刊、广、电、网等媒介,任何人似乎都无力将其整合成一种媒介,也无这个必要。正如原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黄勇所说:“无论从国家信息文化安全的角度讲还是从市场竞争的角度讲,全中国不可能只有一个物理网络。‘三网合一’,那是一种想当然的想法。现在世界上任何发达国家都还没有做到‘三网合一’。”从媒介种群分布来看,人类传播媒介形态的演变规律是继承叠加发展的,即使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原初的声音、书写传播照样有其无法替代的功能。因此,提倡、允许一种媒介生存而扼杀、限制另一种媒介生存不符合媒介生态的演变规律。从民族国别来看,任何媒介都是一国或当地民族的生活方式之必需。即使媒介不含意识形态,仅就语言的多样性和技术的复杂性而言,恐怕世界上永远都难以出现一个供地球50多亿受众都能看得懂、听得懂、用得上的媒介。从内容设置来看,媒介级别、类型、形式不同,它传播的功能、作用和针对的受众群体也自然不同。传播专业信息和大众信息,传播科技、文化信息和新闻娱乐信息的媒介自然不会融合在一起。《自然》《科学》等杂志刊载的信息自然不会和都市报的新闻娱乐信息融合在一起。因此从形式逻辑归谬法来看,将某一事物发展推到极致就会产生谬误。基此,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媒介融合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应有其科学的内涵。
从原初定义翻译看,媒介融合(mesa convergence)的定义就有不甚准确、不甚科学之嫌。宋昭勋认为根据牛津英文词典的注解,convergence一词最早源于科学领域,如1713年英国科学家威廉・德汉谈到光线的汇聚或发散(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 of the rays),其后,经普尔・高登、安德鲁・莱彻逊翻译后对我国新闻传播有重要影响。蔡雯、章于炎的研究,都将其限定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使其没有衍生出“融合”一词中文含义和语境中过多的附加意义,这无疑可以看出,当初的翻译是忠实于原文和美国媒介实际的。蔡雯发表了数十篇文章,始终将其限定在融合新闻(convergence joumalism)或新闻媒介中,章于炎也是从优质新闻业务谈媒介融合。然而,现今的媒介融合无限制的生发和外延,使其本来就富有歧义的概念更难表述,从而引发太多质疑,如产业融合和媒介融合是何关系?从概念种属关系看,谁的内涵大、谁的外延广?产业是经济学的概念,媒介是传播学的概念,媒介作为产业应是产业种概念之属。从语义学来看,“产业融合”“媒介融合”作为主谓词组无级量差别,但从逻辑上分析,“产业融合”包含“媒介融合”而不足相反。故此,两者在交叉中应以产业为重并作为媒介生存的基础。由此看来,产业融合内涵要大于媒介融合,或者说媒介融合应隶属于产业融合,而目前一些国人的著作中从媒介融合分类看都将产业融合隶属于媒介融合,这就难怪遭人质疑。李良荣认为,在没有跨媒体组合,也没有跨行业组合的前提下,“我们国家媒体融合的前景何在”?陈国权认为,“媒介融合易导致内容同质化”。另外,融合之后出现的高度垄断,将会对民主社会产生什么影响,也是令人十分担忧的。尽管中国与国外的传媒环境不同,但传媒发展有其共有规律,应按照事物发展的必然逻辑,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探求媒介融合的现象和规律。对此,应消除翻译语境中的歧义,寻求其共同之处。因为中文融合有“融化”“消融”之意,不如按mediaconvergence原义将其译为“媒介聚合”,这样,任何形态的媒介在互联网技术平台上都能拥有其位,都能生存。基于此,我将媒介聚合界定为新闻媒介形态受新媒体技术和受众市场的牵引、为最大化地获取传播效果而进行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拟态行为。诚然,媒介技术是催生媒介传播方式和媒介形态发生变革的主导和擎动因素,然而从媒介生态学而言,媒介规制和媒介市场也是媒介变革的关键。可以这样说,媒介技术是催生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变革的通用货币。但是,媒介制度和市场则因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各有倚重。不注重规制和市场,未必能及时调节媒介融合进入改革领域。鉴于此,笔者反对将媒介融合扩大化、神圣化、万能化,主张将其限定在新闻媒介新闻业务的融合或聚合上才符合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这一概念的科学内涵。否则,传播科技信息的媒介与传播大众信息的媒介在一起融合只能像恩格斯讽刺的“把鞋刷子综合在哺乳动物的统一体中”样荒唐。
新闻传播学专业前景范文6
一、通识教育与传播学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education”的译名,也有学者把它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等。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在19世纪初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实践和理论研究虽然很多,可是至今通识教育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实践和理论模式。哈佛大学校长理查德•雷文对通识教育有这样的说法: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职业教育有着根本性的区别。通识教育不是为了培养你们掌握特定的技能,也不是为你们谋求某种职业做准备。通识教育的教导内容更具有普遍性,看上去似乎不那么“有用”。①
从对通识教育的一般看法而言,传播学在高职院校的讲授具有看上去似乎不那么“有用”的特征,因为其理论、模式都是一般性的概括,但如果了解了传播学的历史及其理论、模式的来源的话,就会清楚这些一般性的概括都来自对仅仅上世纪的事件分析的结果,可上个世纪距离现在并不遥远,两次世界大战的电影、书籍等目前依然拥有大量的受众、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影响也是始于那个时代,尤其是对中国来说,20世纪是中国发展最动荡、最激烈、最辉煌的世纪,这种记忆将会持续十分久远,这样传播学理论背后的故事依然能够引起青年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作为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传播学不能像在新闻传播学院那样提供全面的理论和技能训练,但作为通识教育,传播学课程在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又应该是“有用的”,才会符合高职院校实用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这种有用性,体现在现今信息时代里,大学生运用传播学理论,如何面对和处理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等几个基本的传播形式。
当今世界,影响政治、经济、社会等最深远、最激烈、最彻底的是科学、市场经济和大众传播三个方面。(彼得•沃森《20世纪思想史》),虽然科学和市场经济与传播学没有表面或概念上的关系,但是,科学传播、地方性知识、女性主义等与传播学联系紧密。市场经济中的广告、公关都可以涵盖在传播学的理论背景下。因此,了解传播学的基本知识,不仅是能够对媒体的事件具有一定的概念和分析能力,更加重要的是可以把握全局,知道哪些是传播的,而哪些是没有被传播的,这样,才能够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中理解和迅速掌握最基本的理论原则和行动方法。因为传播学课程所分析的案例都是当前萦绕在人们心头的热点话题、存续于人们胸中的经典话题,所以传播学具有贴近性,这种贴近性的熟悉感,可以充分调动起受众参与思考和行动的热情,有利于对事件、故事、经历的理性分析和判断。
传播学的学科基础和背景提示我们,传播学需要十分宽泛的多学科知识准备,然而,反过来思考,这也使得选修传播学课程的学生可以通过广泛的阅读来拓展知识面,而且这些知识通过传播学的纽带联系起来后,具有了一个可以应用的平台,对于应用型、实践性的高职教育来说,传播学课程的通识教育目的就可以具有实现的基础。以传播学概论课程作为高职通识教育的开端,可以借用媒介事件的传播学视角,在教学分析中,把通识教育串联成学科群的网状结构。因为传播学概论就是从应用理论来分析解读当前的媒介事件开始的,兴趣和现实结合的特点会吸引学生的眼球,引发他们的理论思考。
传播学应用性强、学科覆盖范围广、实际案例俯首皆是在当今大众媒介产生着巨大影响的时代,传播学对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社会的规律的解读、负面效应的批判和未来前景的把握都具有精辟的主张和见解。由于传播学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结合得十分紧密的原因,也由于传播学从一开始就是多学科的探索之地,所以传播学不仅有综合各类学科资源、汇聚当前世界上任何媒体事件的能力,而且,在传播学理论的统摄下,当前的各类事件和多种学科,都可以用传播学的理论或模型进行分析和运用。
二、传播学课程建设要解决的问题
问题是课程建设的出发点,而不是知识体系的建构与传播,但知识体系的建构与传播确实是问题解决的途径与结果。传播学概论面临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信息社会中,科学、市场经济、大众传媒作为控制的领域,是怎样通过媒介事件传播的。学生要学会运用合理的参考机制和参考背景,弹性思维,综合表达。在知识领域表现为对知识理解后的联想、迁移和覆盖的能力,在方法上表现为计算机式的记忆、存贮、思想和输出的圆形思维,在语言表达上表现为思路流畅、逻辑清晰、隐喻和故事运用得当。
问题的参考背景是与传统相对的现代性社会的特征:(1)民主化;(2)法治化;(3)工业化;(4)都市化;(5)均富化;(6)福利化;(7)社会阶层流动化;(8)宗教世俗化;(9)教育普及化;(10)知识科学化;(11)信息传播化;(12)人口控制化,等等。②这个参考背景对于一门通识课程设计来说,范围太大了,但是,如果将这些背景所涉及的领域通过媒介事件的分析,以隐喻和故事的编排综合起来的话,就能够在教师的授课过程中逐步实现和完善。
课程设计的部分只是在规划和技术层面上的第一步,人文社会学科更加强调的是对于人的效果。人文社会学科的理论与实践必须是本人来理解和解决,别人是替代不了的。“自然似乎没有把他铸成就将其放到世界中:自然没有做出关于他的最后决定,而是在某种程度上让他成为不确定的东西。因此,人必须独自地完善他自己……必须试图依靠自己的努力解决他那专属他自己的问题”。③确定性和好奇心的满足必须在课程设计中同时得到显现。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问题的解决涉及到两方面:一方面是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实践,另一方面是承认课程设计的不完善性。
媒介事件在课程设计中是传播学课程理论的载体,传播学理论是媒介事件分析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在新闻写作中,根据一件新闻事件来展开历史事件的叙述是常用的手法,事件的联系性可以全面充分地揭示主题,鲜活人物。媒介事件的案例分析遵循历史的解析、个人化的解析、理论的解析、传播模式的解析等原则,贴近高职院校应用型、实践性的教育目标。
比如:拉斯维尔提出的“谁、说什么、对谁说、通过什么渠道、产生什么效果”的线性传播模式,不仅具有传播学上的实践应用价值,在其他领域内应用也同样具有效果。只要去思考,就会发现一个理论、一种模式可以在许多不同的情况下使用。学生在信息利用方面,其实就是这个传播模式的具体应用。当然,理论和模式的简单程度和普遍性、穿透力也是其能够产生学科覆盖和知识迁移的因素之一。只要去实践,理论的实际应用效果就会自然显现。麦奎尔在中国的讲演,仅仅总结了四句话:确定目标、收集资料、马上开始、永不停歇。正是这个简单的方法使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在找到号称“金手指”的麦奎尔咨询公司的服务标志时,麦奎尔拿着国家地理杂志说:“你们已经有了,杂志封面上的黄色边框就是你们的无形资产,它已经在杂志社的多年坚持下悄悄形成了”。
在信息社会中,拉斯维尔的传播模式虽然在传播学理论上有值的探讨和商榷的地方,但作为分析事件、认清问题的简单实用的方法,拉斯维尔的传播模式是入门的一把金钥匙,兴趣的培养也应该从简单的选择性开始。在准备论文、汇报、报告、演讲时,背景资料的检索和查找时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任何创新性的言论和做法,都是基于对历史状况和简单模式的翔实把握的,拉斯维尔模式可以说是知识的出发点,因为这一模式的每一部分还分别对应了“控制分析、内容(话语)分析、受众分析、媒介分析和效果分析”,由此开始的知识和社会领域的探秘层次和复杂性是具有拓展的潜质的,也就是说,拉斯维尔模式的简单性并不代表其深度的缺失,而是具备了深度探索的理论属性。
我们通常思考的是拉斯维尔模式在传播学或新闻学中的应用,从没有思考过教育能用这个模式做哪些事情。有时候变化角度产生的效果恰恰应该是问题的症结所在。这样,我们就可以在教育传统中融进新的关键词了。从信息的吸收程度角度讲,学科的自引率越高,这个学科的发展就越来越成为封闭的系统,教育学与传播学都不是这样的学科,他们还有许多需要吸收的营养。
三、传播学课程建设原则
学生一方面要求课程的系统性,另一方面又要求趣味性、互动性和贴近实际,虽然案例分析、小组研讨、理论讲授、作业等形式在课程建设中必不可少,但通识教育更重要的是教师与学生的充分互动和交流,应该是一种嵌入式的教育形式。在课堂之外,利用博客、微博、电子邮件和QQ群的讨论,使这种嵌入式的教育更加充分地实现。教学案例应该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表征,利用新闻的五个特点的原则来选取适合的案例,这样精选出来的例子的代表性和解释力才能更加清晰和独特,具有典型性和持久性。由于是在新闻背景下的案例分析,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案例、资料应贴近理论,但由于理论与实践由于抽象程度不同,在案例和资料中人们很难看到理论的背影和力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透过现象将理论融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