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生儿脐部护理指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生儿脐部护理指南范文1
The Effect Comparison of Traditional Nursing with No Intervention Nursing in Neonatal Umbilical Region/HU Gui-zhen,HU Xian-yu,LI Yan-hui.//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20):104-106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the traditional nursing with no intervention nursing in neonatal umbilical region.Method:815 newborns of full-term birth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400 cases) and the control group(415 cases).After birth,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raditional nursing,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no intervention nursing.The shedding time of umbilical cord stump and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bleeding and infe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3 to 6 days after birth,the proportion of newborns with umbilical cord stump off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字2=11.28,P
【Key words】 Newborn; Belly button; No intervention; Nursing
First-author’s address:Shijie Hospital of Dongguan City,Dongguan 52329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20.035
脐带在胎儿成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满足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的需要十分关键。在新生儿出生后,需剪断脐带。脐带剪断后,其愈合过程一般需要7 d左右,伤口附近会产生少量胶质分泌物,为厌氧细菌提供有利的培养基,加之新生儿抵抗力较差,厌氧细菌容易通过脐带残端创口侵入机体并引发脐部感染,甚至发展为重度脐炎(蜂窝组织炎及脐周脓肿),导致新生儿败血症、腹膜炎及化脓性脑膜炎等的发生,严重时可引起患儿死亡。因此,在产科工作中,新生儿脐部护理是医院产科护理工作的重点之一,新生儿脐带处理的目的是以止血为主,预防感染,尽快使脐残端干燥及脱落[1-2]。新生儿出生后,常规结扎其脐带后,脐带结扎残端一般在结扎后7~10 d逐渐干燥并脱落,但值得注意的是,脐带血管仍需3~4周才可以完全愈合[3-4]。另外,由于新生儿脐部结扎的伤口是闭合的,这给厌氧菌感染提供了很有利的条件,因此厌氧菌感染也是引起新生儿败血症发生的主要途径之一[5-6]。新生儿脐部护理是预防其并发症的重要方法之一。为了观察脐部不干预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选择2013年7-12月本院产科的815例足月新生儿进行分组护理,以观察分析两种不同护理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12月在本院出生的新生儿815例,均为足月分娩婴儿,母婴无严重并发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新生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为400例,对照组为415例。观察组:男186例,女214例;体重3612~3886 g,平均(2827.4±24.5)g;胎龄37~41周,平均(38.9±2.7)周;顺产214例,剖宫产186例;Apgar评分8~10分,平均(9.5±0.6)分。对照组:男192例,女223例;体重3594~3904 g,平均(2847.9±21.7)g;胎龄37~42周,平均(38.8±2.9)周;顺产221例,剖宫产194例;Apgar评分8~10分,平均(9.4±0.8)分。两组新生儿出生时的胎龄、分娩方式、Apgar评分、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方法:在新生儿出生后,脐带根部及周围采用0.1%安尔碘常规消毒,距脐轮0.5 cm处应用灭菌气门芯进行结扎脐带,距脐轮1.5 cm处迅速地剪断脐带,残端血液马上用纱布挤出来,擦拭干净,并用2%的碘酊消毒脐带剪断的残端,断面待干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再用脐带布包扎。住院期间每日沐浴后需及时消毒脐窝及脐周围(75%酒精消毒),暴露脐带残端,等待脐带残端自然干燥,脱落。(2)观察组采用脐部不干预护理方法:结扎脐带的方法与对照组新生儿相同,即用5%聚维酮碘消毒脐部皮肤,脐带根部用气门芯结扎,在距结扎处1.0 cm左右剪断脐带,并挤尽残留血液,用碘配擦拭脐带残端及脐轮周围,不用纱布与外界隔离,充分暴露脐部残端,保持脐部干燥、透气;不用脐带布包扎,保留脐部残端气门芯,不清理脐带残端结痴,使气门芯与残端结痴一起自然脱落。告知婴儿家长脐部护理的重要性,护理新生儿前、后正确清洗双手,彻底消毒新生儿脐窝根部而不单纯消毒脐带表面,观察脐部的异常情况并避免尿湿脐部。两组新生儿在断脐时均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住院期间脐部未完全干燥或脐带未脱落者,出院后指导家长正确的脐部护理方法,做好电话随访并在儿童保健体检中做好跟踪工作。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及不良反应(脐部出血和脐炎发生率)的发生情况。新生儿脐炎的诊断标准:由于断脐时或出生后处理不当,新生儿的脐残端被细菌入侵、繁殖,发生急性炎症等临床症状体征。脐轮与脐周皮肤轻度红肿,伴有少量浆液性分泌物为轻度脐炎;脐部及脐周皮肤明显红肿发硬,脓性分泌物较多,常有臭味或伴有全身症状为重度脐炎。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版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时间比较 产后3~6 d,观察组脐带残端脱落的新生儿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 字2=11.28,P
2.2 两组新生儿出血、潮红及感染比较 两组新生儿脐部潮红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脐部出血和脐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3 讨论
在胎儿未出生前,脐带是将母体营养从胎盘输送给胎儿的管状结构,在胎儿成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胎儿宫内生长发育十分关键。新生儿出生后,脐带的功能作用完成,需剪断脐带。由于脐带剪断后留下伤口,脐带残端失去血液供应后,将逐渐硬化、干枯并慢慢脱落。这个愈合过程一般需要7 d左右,伤口附近会产生少量胶质分泌物,为厌氧细菌提供有利的培养基,加之新生儿抵抗力较差,厌氧细菌容易通过脐带残端创口侵入机体并引发脐部感染[7]。轻度脐带炎者可出现脐周围皮肤水肿,分泌少许脓性分泌物,一旦处理不当则会持续感染,进一步发展为重度脐炎(蜂窝组织炎及脐周脓肿),导致新生儿败血症、腹膜炎及化脓性脑膜炎等的发生,严重时可引起患儿死亡[8-9]。因此,一直以来,新生儿脐部护理都是产科、新生儿科护理工作者及新生儿家长关注的焦点。如何做好新生儿脐部护理以降低新生儿脐部感染、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也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目前脐部护理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效果报道不一致。传统的脐部护理方法脐部感染几率高,其原因是用纱布绷带包扎脐部后使局部不透气,温湿度不稳定,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或粪便尿液污染时,若未及时更换尿布可导致脐部的分泌物增加,致使细菌入侵,从而延长脐带脱落的时间[10]。另一方面由于脐部受脐包的压迫,影响了新生儿的腹式呼吸,易引起新生儿腹部的不适,特别是对早产儿的呼吸有一定不良的影响。脐部渗出物与无菌纱布粘连,一旦得不到及时更换,使脐部处于潮湿环境,易发生感染而引发脐炎[11-12]。同时新生儿沐浴或大小便时也可能弄湿或污染脐部包扎的纱布,脐炎的感染风险提高。不干预护理方法对新生儿出生24 h内进行沐浴后,擦干脐部,用75%酒精消毒脐带断面及脐窝,1次/d,暴露脐带残端,不用包扎,保持干燥透气,防止细菌入侵,从而减少脐部感染,利于脐带早期脱落,更利于护理人员及婴儿家长的观察与护理;暴露脐部可节省医疗材料,简化护理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护理人力;护理人员也能抽出更多的时间来监测新生儿的情况,有利于护理安全,充分体现了以新生儿为中心的护理原则,提高了新生儿家属的满意度,这对减少产科的医疗纠纷十分有效作用。笔者认为新生儿脐部不干预的护理方法比传统的脐部用碘酊消毒、包扎法更胜一筹。
分娩是人类繁衍的生理过程,新生儿脐带自然脱落也是属于其中的一个生理过程,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正常情况下,残留的脐带逐渐干燥僵化,于1周左右脱落,创口在10~14 d才完全愈合[13-14]。本组研究中,产后3~6 d,观察组脐带残端脱落的新生儿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后7~14 d,观察组脐带残端脱落的新生儿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的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推测其原因可能是:不干预护理方法中,对新生儿出生24 h内进行沐浴后,擦干脐部,用75%酒精消毒脐带断面及脐窝后即暴露脐带残端,不用包扎,保持干燥透气,这样能有效防止细菌入侵,从而减少脐部感染,利于脐带早期脱落;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脐部护理方法,用纱布绷带包扎脐部,使局部不透气,温湿度不稳定,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或粪便尿液污染时,若未及时更换尿布可导致脐部的分泌物增加,致使细菌入侵,从而延长脐带脱落的时间。因此,在脐带残端脱落的时间上,不干预护理方法明显优于传统的护理方法。
新生儿出生后,脐带残端很快有细菌存在,传统护理方法是采用乙醇消毒加脐带包扎,但由于纱布、绷带包扎容易致伤口不透气,温度、湿度变化比较大,特别是纱布、绷带包扎包被尿液、粪便、脐部渗液、渗血或分泌物所污染后,家属往往不能及时更换,致使脐部残端伤口温度、湿度增高,局部不透气,成了细菌的培养基,细菌侵入,新生儿脐炎的发生风险提高。目前WHO对脐带护理方式的指导意见比较倾向“自然干燥法”,无菌断脐、无需包扎及消毒,提倡等待脐带自然干燥脱落。研究发现,新生儿出生后,断脐后不做处理,予以暴露脐带残端,并不会提高新生儿脐炎的发生风险[15-16]。本研究中,观察组新生儿脐部出血和脐炎发生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脐带自然脱落是一个自然的法则,而不干预护理方法顺应了脐带自然脱落的过程,遵循了这个人类诞生的自然法则。不干预脐部护理法能更快地促进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及脐部愈合,减少脐炎的发生,是安全有效的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临床实践证明,此法安全、高效、低耗、省时、节约人力和护理成本,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夏杰.新生儿脐部护理的临床观察[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24):2236.
[2]金汉珍.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54-355.
[3]黄德珉,陈俭红.新生儿疾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354-355.
[4]文合群,冼肖媚,朱丽兴.暴露法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7):899-902.
[5]李小花,朱亚萍,朱为.不同脐部护理在新生儿脐炎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9):62-63.
[6]宋红辉.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在预防新生儿脐炎中的作用对比[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3):170.
[7]钟丽晖,徐芮.舒适护理理念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应用效果观察[J].河北医药,2014,36(2):303-304.
[8]殷秀珠,陈小荷,胡善荣.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7):873-874.
[9]郭云芬,贺怀珠.新生儿脐部感染临床分析150例[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23):45.
[10]赖翠婷,麦桂霞,赖素丽.新生儿应用开放式脐部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3):358-359.
[11]徐东红.不干预法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33):224-225.
[12]张燕冰,易亿.新生儿脐部护理改良法的效果评价与分析[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2,18(8):66-67.
[13]王秋菊.改良式护理方法对预防新生儿脐炎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4):206-207.
[14]王芝兰,郭庆玲.对比分析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在预防新生儿脐炎方面的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1):109-110.
[15]郑瑞莺.不同护理措施对新生儿脐部愈合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22):3353-3355.
新生儿脐部护理指南范文2
【关键词】新生儿;败血症;护理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致病菌进入血液生长繁殖, 并产生毒素而造成全身性感染, 是新生儿时期较严重的感染之一, 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1]。随着抗生素的应用, 死亡率有所下降, 但发病率却下降较少。由于新生儿的生理功能不全, 免疫功能低下, 轻微的局部感染则可能扩展全身, 如不及时治疗, 则后果不堪设想。因此, 对于新生儿败血症的治疗要及早发现, 及时应用抗生素治疗, 且护理要精心呵护新生儿, 可提高新生儿败血症的疗效, 降低死亡率。本文回顾性分析河南省许昌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在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25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资料临床和护理资料,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本科在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确诊为新生儿败血症的患儿25例, 其中男13例, 女12例;早产儿9例, 足月儿16例;日龄1~30 d;体重1.7~3.6 kg;病因:分娩中羊水早破、混浊, 产程延长者4例, 孕母有发热感染史者2例, 患儿肺部感染者9例, 肠道感染者4例, 脐部感染者3例, 患儿皮肤黏膜破损者4例。经血培养, G+17例, G-8例。
1. 2 结果 所有患儿按药敏结果使用抗生素积极抢救治疗原发病及并发症, 以及精心的护理, 均痊愈出院。
2 护理
2. 1 密切监视患儿的生命体征 每30 min监测体温、呼吸一次。要维持患儿体温的恒定, 当患儿体温偏低或过高时, 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降温的同时要考虑保暖措施, 绝不能使体温下降过低而造成体温不升, 危及到患儿的生命安全[2]。加强病情巡视, 经常观察患儿对外部刺激的反应, 如患儿有烦躁不安、面色、口唇苍白或发绀[3], 提示有心力衰竭发生, 及时报告, 及早对症治疗。
2. 2 呼吸道护理 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 必要时遵医嘱采取动作轻柔的人工机械排痰或给氧。
2. 3 皮肤护理 新生儿皮肤嫩, 在护理过程中动作要轻, 防止皮肤破损。且要严格无菌操作, 避免皮肤或脐部感染患儿感染蔓延引起严重后果。经常翻动身体, 勤换尿布, 保持皮肤干燥, 避免因尿液浸泡造成会阴等部位继发尿布疹或感染。勤擦洗皮肤皱折处如颈下、腋下、会阴、 肛周等, 防止破溃, 减少感染机会[4]。
2. 4 输液护理 新生儿败血症需要根据药敏结果输注抗生素治疗, 甚至需要输入新鲜血液或丙种球蛋白来增加患儿的免疫力, 各种营养及身体必需的热量也均是通过静脉输注进入体内。因此, 要加强输液护理, 严格无菌操作, 保护血管, 大多数行PICC留置导管, 保证输液通畅, 根据新生儿体重调整输液量和速度。同时注意患儿的出入量, 保持患儿的体液平衡。
2. 5 喂养护理 提倡母乳喂养, 初乳中含有多种抗体。喂养前将清洗干净, 避免再次感染。除经口喂养外, 遵医嘱结合患儿的病情、感染的不同阶段采取合适的营养支持[5]。正确喂养, 每次喂奶量要低于正常的新生儿。喂养后, 患儿头偏向一侧, 防止呼吸道窒息。
2. 6 家属的心理护理 由于患儿病情较重, 家属容易出现焦虑、担心, 甚至恐惧心理, 此时, 向家属讲解新生儿败血症的有关知识, 让家属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
2. 7 环境护理 由于新生儿刚从子宫内分娩到外, 其生存环境有了巨大改变, 而新生儿的各器官生理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善, 免疫功能缺陷, 很容易发生感染。因此新生儿病室, 要保持室内温度在25℃左右, 湿度保持在55%~65%, 并要酌情通风,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室内物品要每日消毒。进入新生儿病室, 要更换隔离服, 接触新生儿前要清洗消毒, 避免交叉感染, 引起严重后果。
3 讨论
新生儿败血症具有隐匿性的特点, 容易被忽视[6], 但病程发展快, 病情较凶险, 因此, 要求护理人员观察患儿要仔细, 发现轻微异常, 就应及时报告给医生, 及早处理, 及时对症治疗, 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抢救患儿的生命, 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崔焱.儿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32-133.
[2] 单颍,孙庆飞.新生儿败血症高热降温致体温不升死亡1例.中国社区医师, 2008,24(2):33.
[3]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496-500.
[4] 崔炎.儿科护理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22-123.
新生儿脐部护理指南范文3
关键词 新生儿;梅毒;护理
[1]新生儿先天梅毒又称胎传梅毒,是梅毒螺旋体由母体经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中所致的梅毒,2岁以内为早期梅毒,2岁以上为晚期梅毒。今年来,随着性传播疾病的蔓延,胎传梅毒病例有增加的趋势,病死率也有所提高,故应加强该类患儿的临床护理,病情观察,提高治愈率。我科2007至2008年收治的10例新生儿先天梅毒患儿,通过合理的运用抗生素,有效的消毒隔离,合理的喂养,正确的皮肤护理等,8例新生儿先天梅毒患儿都痊愈出院,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2例家长经济困难放弃治疗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10例均为活产的足月新生儿,男7例,女3例,年龄4~25天,出生体重3.0~3.7kg,这10例患儿梅毒螺旋体初筛实验 (TRUST)和梅毒螺旋体确诊实验(TPPA)、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片实验(RPR)呈阳性。有3例患儿四肢颜面部出现明显的红色皮疹,2例患儿皮肤有明显脱皮现象,其余患儿皮肤未出现明显的改变,4例患儿皮肤黄疸经皮测TCB6.5-8.7mg/dl。
1.2治疗方法及结果
本组10例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患儿的主要治疗方法是青霉素治疗,无耐药性,为治疗该病的首选药,同时有效的消毒隔离,合理的喂养,正确的皮肤护理等,8例新生儿先天梅毒患儿都痊愈出院,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2例家长经济困难放弃治疗出院。
2护理体会
2.1基础护理
2.1.1口腔护理
先天性梅毒的患儿因长期的使用抗生素易引起白色念珠菌感染(鹅口疮),因此应做好口腔护理,每天予生理盐水清洁口腔,如出现鹅口疮,予清洁口腔后,涂制霉菌素于鹅口疮处,每天3次。
2.1.2眼部护理
先天性梅毒的患儿出现眼分泌物增多时,应先有生理盐水棉拭子拭去眼部分泌物后再予托百士滴眼液滴眼,每天3次。
2.1.3脐部护理
患儿应用75%酒精清涂脐根部,每天2次。
2.1.4臀部护理
新生儿的皮肤特别娇嫩,每次更换尿裤时动作应轻柔,大便后应用温水洗净檫干并涂以鞣酸软膏保护。
2.2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防止交叉感染
梅毒主要通过性传播,也可经血液体液接触而传染。
2.2.1病室的隔离
先天性梅毒的患儿应集中放置一区域,最好是置单间与其他非感染性疾病患儿分开放置,床头悬挂醒目的隔离标示,每日进行24小时净化机空气净化。地面、床单位用含氯消毒液拖抹。暖箱、蓝光箱、听诊器等器械用含氯消毒液檫拭。严格探视,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病房,家属探视时隔窗看病人。
2.2.2医务人员的隔离
医务人员接触患儿前后均应流动水下彻底洗净双手,按7步洗手法,操作时应戴一次性手套,操作后及时用消毒液浸泡手消毒,治疗及护理尽量集中进行,注意保护性隔离,在行静脉穿刺和抽血时,要注意避开患儿皮肤有皮疹的部位,动作轻柔,因皮疹的渗出物有梅毒螺旋体的存在,切勿碰破皮疹处的皮肤,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2.2.3患儿的隔离
患儿隔离的单间,床头悬挂醒目的隔离标示,床旁放一桶消毒洗手液,患儿所有的衣被、褥套等用高压蒸汽消毒灭菌。所有喂奶用具用含氯消毒液浸泡后高压蒸汽消毒灭菌。
2.4皮肤护理
患儿最好置暖箱或开放式辐射台,尽量暴露患儿的皮肤,观察患儿皮疹的消退增长情况,及时清除患儿剥脱的皮屑,每天用1:8000高猛酸钾溶液沐浴,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皮损处予白多邦软膏涂防止感染。
2.3病情的观察
[2]大多数新生儿刚出生后症状和体征不明显,于2~3周逐渐出现,护理时要注意观察患儿各方面表现,皮肤损害为先天性梅毒最具特征的表现,密切观察皮损症状减轻或加重;黄疸者注意肝、脾,肝功能情况,观察皮肤黄染程度并做蓝光治疗,其中有2例患儿做了22和18小时的光疗;贫血者留意血象及出血现象;密切观察神经系统症状的表现,防止神经梅毒的发生。
2.4喂养的指导
母亲妊娠期间经过正规足量的驱梅治疗,梅毒血清学检查RPR滴度下降到4倍以上的可以直接进行母乳喂养,未经过驱梅治疗的,RPR滴度高者,暂停喂养,予新生儿配方奶喂养。
2.5出院的指导
由于梅毒患儿的家长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因此患儿出院时要做好护理及健康教育指导,指导患儿父母作血清学检查,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并定期带医院复诊,根据临床症状和复查结果进行重复治疗,以巩固疗效。
参考文献
新生儿脐部护理指南范文4
【关键词】 早期综合护理;新生儿;黄疸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1.077
Study on clinical effect of early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neonatal jaundice GAO Zi-ying. Department of Neonatology, Zhuhai City Maternal and Child Care Service Centre, Zhuhai 519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clinical effect of early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neonatal jaundice. Methods A total of 78 neonatal jaundice patients were divided by random number table and parallel metho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39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lso received early comprehensive nursing. Observation were made on first row of meconium and meconium to yellow time, percutaneous jaundice index.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first row of meconium time as (2.15±0.23)h, meconium to yellow time as (33.43±0.66)h,
which were all shorter than (5.43±0.56) and (57.49±2.34)h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lower percutaneous jaundice index on postnatal 2nd day, 3rd day, 4th day, 5th day and 6th day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Early comprehensive nursing; Neonatal; Jaundice
新生夯起闶侵赋錾28 d内的新生儿由于胆红素代谢出现异常[1-4], 导致新生儿血中游离胆红素数值增高, 进而导致皮肤、黏膜及巩膜出现黄染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病症, 好发于分娩后2~3 d的新生儿, 由于新生儿毛细血管丰富, 当血清胆红素值>5 mg时便可有肉眼可见的黄疸出现[2], 发病原因复杂, 若未及时的发现和处理, 会导致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受到损害, 甚者引发胆红素脑病, 患儿出现神经细胞中毒性改变, 严重者甚至对其生存产生影响, 或导致身体运动功能损害及智力功能障碍等严重后遗症[3, 5-8], 对新生儿的生命健康和生长发育产生严重的影响, 本次作者对本院分娩的新生儿进行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并对新生儿黄疸临床效果进行研究, 现将其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6年1月新生儿科收治的78例新生儿黄疸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所有患儿均符合新生儿黄疸的诊断标准[4];没有外观畸形;妊娠期间无合并症及并发症;Apgar评分>8分;排除标准:不符合纳入标准者; RH或ABO溶血;新生儿出生时窒息、感染或产伤。78例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行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9例。观察组男19例, 女20例, 出生时体重2560~4080 g, 平均出生体重(3310.45±256.52)g, 日龄1~5 d, 平均日龄(2.46±0.85)d, 平均血胆红素(249.88±14.56)μmol/L;对照组男20例, 女19例, 出生时体重2540~4065 g, 平均出生体重(3321.45±247.85)g, 日龄1~5 d, 平均日龄(2.36±0.88)d, 平均血胆红素(250.74±14.67)μmol/L。两组患儿性别、出生体重、日龄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儿予以早吸吮、早接触、母婴同室、母乳喂养、按需哺乳、遵照医嘱对症护理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早期综合护理, 具体方法如下:①病情观察:密切对患旱纳命体征、是否有吸吮困难、斜视、精神萎靡、嗜睡等进行观察, 同时对黄疸出现时间、分布、伴随症状、治疗后消退情况及大小便的性状和颜色进行观察和记录。②抚摸治疗:在患儿游泳和沐浴后由双手温暖的专人进行动作轻柔进而力度适中的全身抚触治疗, 抚摸操作部位应以掌心或指腹, 2次/d, 15 min/次, 连续治疗5 d, 按照头面部、胸部、腹部、四肢、背部的顺序进行抚摸, 新生儿吃奶1 h后在水温38℃和室温26~28℃环境下有专业护理人员将患儿缓缓放入水中进行游泳操作, 患儿肢体伸展活动并予以轻柔的抚触, 保证水质清洁和使用防水护脐贴对患儿脐部保护及佩戴新生儿特制游泳圈, 游泳结束后取掉脐贴进行常规脐部消毒, 在抚摸过程中若患儿出现哭闹、烦躁时应立即停止抚摸治疗。③人工排便护理:观察患儿初次排便和转黄时间, 若新生儿出生后24 h无排便, 护理人员应对进行按摩, 选择0.5 cm直径的新生儿塑料肛管前端蘸石蜡油轻轻边转边插入3~5 cm, 直到排便为止。④健康教育:对新生儿生理特征、患儿黄疸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和护理的必要性告知患儿家属, 并嘱咐患儿父母拥抱和探视患儿以增加感情, 同时对患儿的精神状态、各部位颜色及吃奶等情况进行观察, 帮助患儿家属对新生儿的特点进行了解并指导其正确护理婴儿, 使患儿家属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患儿的治疗和护理。⑤光照治疗:患儿如光疗箱的温度为26~28℃, 照射温度为30~32℃, 提前做好光疗箱消毒及温度调节工作, 照射时间为6~12 h, 每小时对患儿左右侧卧和俯卧位交替翻身1次, 以保证蓝光对患儿皮肤进行充分照射, 用眼罩对患儿的双眼进行覆盖, 并用尿布对患儿的会阴进行包裹, 避免光照造成伤害, 护士轻柔抚摸患儿以缓解其不安情绪。⑥按需添加配方奶:在患儿充分吸吮母乳后按需给予配方奶, 增加患儿早期摄入量以保证患儿营养充分及足够的摄入成长所需的蛋白和能量。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第一次排胎便和胎便转黄时间、经皮黄疸指数。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第一次排胎便和胎便转黄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第一次排胎便时间和胎便转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患儿经皮黄疸指数比较 两组患儿经皮黄疸指数在出生后第1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出生后第2、3、4、5、6天经皮黄疸指数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出现在出生后2~3 d、4~5 d达到高峰, 多在2周后消退[5], 随着母乳喂养的增多, 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也在增加, 由于早期母乳量不足及喂养次数少、新生儿的肠蠕动慢影响了胎便排泄时间, 增加了胆红素的吸收量而引发新生儿黄疸[6], 有效的护理措施能降低新生儿黄疸, 故早期综合护理对新生儿黄疸的意义重大[9-13]。
综合护理中抚摸护理主要是通过对背部体表神经兴奋排便中枢进行刺激以帮助患儿胎便的排除[7, 14-16];人工排便护理主要是减少新生儿胎便在体内停留的时间, 减少患儿排泄胎便的时间, 减少因排泄延迟引发的新生儿黄疸, 间接的改善新生儿黄疸,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出生后第2、3、4、5、6天经皮黄疸指数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早期综合护理能有效的降低新生儿黄疸, 有效的预防新生儿胆红素血症, 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 李茂莲.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的应用.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5, 36(8):942-943.
[2] 杜雪枫.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指数的影响.中国医药科学, 2013, 3(6):120-121.
[3] 彭静.新生儿黄疸护理中早期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世界临床医学, 2016, 10(1):139.
[4] 张翠玲.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分析.内蒙古中医药, 2014, 33(32):127.
[5] 柯丽琼.新生儿黄疸开展早期护理干预对预后影响分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4, 24(4):2229-2230.
[6] 赵燕霞, 王莉.新生儿早期护理干预对黄疸的影响.基层医学论坛, 2016, 20(22):3150-3151.
[7] 辛美俊, 张艳红.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6, 33(2):226-227.
[8] 郑萍萍, 梅嫦颖.早期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现代实用医学, 2015, 27(2):270-271.
[9] 商广芝, 李松, 洪丽娟.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22):32-33.
[10] 赵娜.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25):34-35.
[11] 段春英, 陈殿红, 陈立. 多元化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齐鲁护理杂志, 2009, 15(1):8-9.
[12] 陶慧, 张志霞.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齐鲁护理杂志, 2010, 16(23):15-16.
[13] 邝笑针.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发展的影响.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 3(4):600-601.
[14] 罗琳雪, 黄月艳, 罗素桢, 等.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右江医学, 2007, 35(3):282-283.
[15] 刘红艳.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 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28):25-26.
[16] 郭亚瑾.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中国保健营养月刊, 2010, 35(7):83.
新生儿脐部护理指南范文5
【关键词】 新生儿; 正常足月; 水疗; 护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婴幼儿的健康保健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重视,健康聪明从零岁开始,护理模式和目标也不断地向关爱和人性化发展。婴儿水疗是指在特定水质(仿羊水)、水温和专业医疗设备及医护人员指导下,让宝宝在仿羊水中自主的安全运动。目前研究认为,婴儿水疗有促进婴儿生长发育,增强婴儿免疫力和应激力,增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减少婴儿的哭闹,增加睡眠等作用。笔者所在医院自2008年1月~2011年1月对在本院产科正常分娩的足月产儿100例实施新生儿水疗及抚触疗法,现将护理经验及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0例均为笔者所在医院产科分娩的正常出生的足月正常产婴儿,胎龄均为37~40周,体重2500~4000 g,出生1 min Apgar评分均为10分,无窒息史,不存在高胆红素血症的高危因素,无新生儿溶血症、红细胞增多症及各种感染等。均实行母婴同室、母乳喂养、按需哺乳。母亲无合并其他疾病,营养好,乳汁分泌充足,新生儿能吃到足够的母乳。1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57例是既做水疗又做抚触的新生儿为研究组,43例是家属不同意做水疗及抚触的新生儿为对照组。
1.2 方法 按广东省省生殖协会妇幼保健院赵少飞印发的“婴儿游泳与抚触”及相关文献介绍的新生儿水疗操作要求进行水疗配合抚触[1]:于新生儿出生后24 h给予每天1次15~20 min的水疗。设定室温28 ℃,水温39 ℃~40 ℃,水深以新生儿足底不能触及为准。选择合格的专为婴幼儿设计生产的游泳圈和游泳池,水疗时,常规为新生儿脐带贴上防水脐贴,以防感染。水疗后,由专业护理人员为新生儿进行抚触5~10 min。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本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婴儿出院体重变化情况,以及出院体重增加值(出院体重增加值出院体重-出生体重)情况。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婴儿体重的比较
作者单位:678300 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人民医院
通讯作者:赵东艳
2.2 比较两组粪便初排时间及粪便转黄时间,具体见表2。
水疗时,水电导热性比空气大,人在水中活动比在陆地上活动消耗量多,肠蠕动加强排便多,尤其是促进胎便的尽早排出,更有利于胎儿吸收更多的营养,为了补偿各方面的消耗,就要求消化系统增强消化、吸收功能来摄取大量的养分,以满足需求,本观察结果足以说明通过新生儿游泳,其胎便排出时间提前、胎便转黄时间提前、新生儿生理性体重减轻恢复时间明显缩短,两组对比差异非常显著(P
表2 两组婴儿胎便排出时间的比较
3 讨论
21世纪医学模式已发生转变,除有强健的体魄,还要有聪明的智慧,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即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均健康。婴儿水疗基于对新生儿以及婴儿生理、心理的研究,提倡婴儿父母、医护人员对婴儿施行早期水疗,方法简单,投资小,不需要过高的条件,只要爱心和耐心,无疑将会促进我国婴儿身心的发展水平,对正常婴儿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早期智力的开发,提高人口素质,而这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医疗保障的要求越来越高及目前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医学-社会-心理方面转化的目标是一致的。
3.1 水疗与抚触的机制 水疗时迷走神经兴奋,全身及双腿运动引起脊髓排便中枢兴奋,同时抚触(尤其是腹部运动)加速肠蠕动从而加快胎粪排出和胎便转黄的时间,有利于新生儿肠道尽早排除糟粕,吸收更多初乳,弥补新生儿消化道不发达和消化腺机能不完善的缺陷,尽快恢复新生儿出生后由于吸吮能力弱、进食量少,胎粪、尿液排出,汗液分泌,以及由呼吸和皮肤排出的肉眼看不到的水分丧失等原因造成的体重下降。新生儿在水中协调运动,由水波、水压带来的循环系统和骨骼肌系统兴奋,使机体耗氧量增加,促进代谢,增强食欲;水疗时由于其迷走神经兴奋,从而使胃泌素和胰岛素分泌增多,促进食物消化吸收,增加新生儿哺乳量,能缩短生理性体重减轻的恢复时间[2]。同时,水疗刺激新生儿体内生长激素水平升高,还能加深呼吸,增大肺活量,促进体内新陈代谢,使新生儿较全面地吸收营养,促进体重的正常增长和身体发育。水疗对新生儿在宫内长时间的被动姿势给予纠正并辅助活动,同时配合抚触不仅仅是皮肤的接触,也是视觉、听觉、触觉、动觉、平衡觉的综合信息传递,可以使新生儿的胎便早排,促进食物消化吸收,使生理性体重下降迅速恢复,这无疑对促进婴儿生长发育有较大益处,值得推广。
3.2 护理
3.2.1 水疗抚触前的准备工作 水疗及抚触前半小时停止进食,将室温控制在38 ℃左右,出生10 d内的新生儿脐部应贴防水护脐贴。检查游泳圈的安全性,套上后检查下颌部是否垫托在颈部,入水前让新生儿先适应水中的温度与环境,然后将新生儿逐渐缓慢的放入水中。为防止交叉感染,游泳池内用专用一次性塑料袋,并做到1人1池水。
3.2.2 加强与新生儿之间的交流 待婴儿水疗完毕将游泳圈拆下,用消毒浴巾擦干全身,注意保暖,取下护脐贴后要进行脐部消毒。然后用润肤油擦于手掌进行抚触,抚触过程中播放轻柔的音乐,并用柔和的语言与宝宝说话。可让父母共同参与,一起当新生儿的教练,但全过程需有专业人员监护。
3.2.3 加强水疗及抚触的知识宣教 对婴儿的母亲进行水疗知识的培训与指导,出院时进行母亲水疗的知识考核,出院后由母亲继续每日1~2次的水疗。医务人员第30天随访,检查水疗的情况,母子沟通形式记录是否完整并鼓励母亲每日2次水疗。
3.3 水疗与抚触可以促进婴幼儿行为与潜能的发展 早期良好的育儿刺激,对脑的结构和功能发育在生理、生化方面均有重要影响。游泳水疗及抚触如同“体育早教”,可促进新生儿智能和体能的发育。观察中发现,新生儿水疗及抚触后,其睡眠特别安稳、充足,也为神经中枢的良性发育提供了基础条件。因此,新生儿游泳作为对婴儿的一项综合的不添加额外药物或治疗的手段,能使新生儿得到最自然的活动,使出生正常的新生儿尽快适应陌生的外界环境,消除不良情绪,在行为神经发育方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使新生儿更健康、更安全的成长[3]。根据胚胎学基本原理,皮肤是最大的感觉器官,是神经系统的外在感受器,这种触觉感受器可以将所有感受到的刺激,通过传入神经传达到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皮层对这些冲动进行分析、判断并做出相应的反应[4],从而可以刺激神经及其他系统的发育。
3.4 水疗可以促进母子间的情感交流 社交能力、自知能力属于情感智力,即情商。情商在孩子一生的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高智商不一定成功。研究表明,成功与否,20%取决于IQ(智商),80%取决于EQ(情商),EQ高有快乐积极的人生观,成功几率大大提高。早期婴儿水疗,密切的亲情交流,亲子互动是孩子情商发育的最关键要素,是早期教育的重要内容[5]。因此,现在有一个科学的说法:皮肤是感觉器官,也是情商器官、社交器官,从另一方面说出了水疗的重要性。
参 考 文 献
[1] 詹莉.CCSOS同步感觉组合k-6激新生儿、婴儿智能开发游泳水疗法.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47.
[2] 赵金瑞.抚触及游泳对新生儿发育的影响.护理研究,2004,18(7):101-102.
[3] 鲍秀兰.新生儿行为与0岁~3岁潜能开发指南.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1:267-268.
[4] 楼必生.科学教育:先学前期儿童潜能开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15.
新生儿脐部护理指南范文6
[关键词]优质护理管理;新生儿;护理;效果
产科的护理是临床护理中的重点问题,尤其是新生儿的临床护理。新生儿因为器官发育功能尚未成熟,抵抗力差,因此需要精细全面的临床护理管理[1]。随着医疗制度的变化,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常规的临床护理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优质护理管理作为一项新型的护理,是指在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的护理管理方法,且在临床中被广泛的应用[2]。优质护理服务的最终目标就是让患者满意、让社会满意、让政府满意。为探究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该次研究选取72例新生儿进行分组护理并对研究结果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产科72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的时间在2016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将参与该次研究的新生儿按照出生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共有34例新生儿,其中包括男性新生儿20例,女性新生儿14例,新生儿的日龄在5~15d,平均日龄在(10.3±1.6)d,新生儿的体重在2~4kg,平均体重在(2.6±0.3)kg;研究组共有38例新生儿,其中包括男性新生儿23例,女性新生儿15例,新生儿的日龄在4~14d,平均日龄在(11.2±1.1)d,新生儿的体重在2~3kg,平均体重在(2.5±0.2)kg,所有新生儿均经过其家属同意参加该次研究,用统计学软件对该次研究中新生儿的日龄、体重等指标进行处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组间比较,具有比较的价值。
1.2研究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新生儿行常规的护理管理方法,具体的护理方法包括:①护理人员要定时对新生儿进行的调整,防止对新生儿的皮肤造成损伤。②护理人员为防止新生儿出现排便困难,可以适当地对新生儿的腹部进行按摩,促进新生儿的胃肠蠕动。③密切观察新生儿粪便的颜色和性质,观察新生儿脐带是否有渗血症状,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对脐带部的绷带进行更换。④定期清洗新生儿的脐部,并用碘酒进行消毒,防止脐部发生炎症。1.2.2研究组研究组新生儿行优质护理管理,具体的护理方法包括:①对新生儿进行护理。在该院有一种特殊的模具,因为其形状是模仿母体子宫形状,因此又将其称为“鸟巢”婴儿支架,该支架可以随意变化形状,防止婴儿长期一个姿势造成皮肤损伤。②发放爱心贴,在向新生儿家属进行护理告知的同时,向家属发放爱心贴,可以在爱心贴上写上为新生儿的爱心寄语,让患病新生儿可以在大家爱的包围下早日康复。③新生儿的饮食管理。护理人员要向产妇讲述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告知其母乳喂养的好处,并鼓励产妇对新生儿行母乳喂养。在行母乳喂养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指导产妇如何保持科学的姿势,或者通过示范让产妇更好地掌握哺乳的要领,除此之外,还要叮嘱产妇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排便情况,并针对新生儿的具体排便情况调整对新生儿的哺乳时间。④开展新生儿的抚触。对病情稳定的新生儿进行抚触,可以促进新生儿的消化、呼吸功能,促进新生儿情感的健康发育,增加新生儿和新生儿家属的感情。⑤成立家庭病房。对于患病的新生儿,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建立家庭病房,家庭病房的患病新生儿可以让家属在此对病情严重的新生儿行袋鼠式护理,护理人员为其提供个性化护理服务,从而促进新生儿疾病的早日康复。⑥疾病的护理。新生儿在出生后容易发生黄疸、湿疹等疾病,对发生黄疸的新生儿护理人员要予以蓝光照射,对于湿疹的新生儿,护理人员要保持新生儿的皮肤干燥。加强对新生儿的监护,一旦出现异常,要及时进行处理,防止病情的进一步进展。⑦建立PICC微信圈,将进行PICC患儿家属均集中在该圈内,当新生儿出现问题后,可以起到随时随访的作用。⑧避免交叉感染。在对新生儿行体重测量时,要更换一次性的垫布,防止发生交叉感染。
1.3疗效判定
新生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的内容主要包括护理人员对新生儿的服务态度以及护理人员的护理专业技能,总分为100分,每项为50分,分数越高表示护理效果越好[3]。
1.4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该次研究中的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新生儿家属的护理满意评分进行处理,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用%表示,采取χ2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护理满意评分用(x±s)表示,采取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经过不同护理管理方法对新生儿进行护理后,结果显示,对照组新生儿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17.6%(6/34),研究组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6%(1/38),用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新生儿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两组新生儿家属护理满意评分对两组新生儿家属的护理满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经过不同的护理后,对照组新生儿家属护理满意评分中的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服务技能评分分别为(40.1±3.6)分、(41.8±4.2)分,研究组新生儿家属护理满意评分中的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服务技能评分分别为(46.7±2.5)分、(47.9±1.8)分,对2组新生儿家属护理满意评分结果输入至统计学软件中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优质护理管理随着医疗护理要求的提高应运而生,是临床一种新型的护理管理方法。人们的健康意识的提高对临床的护理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对临床的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生儿数量的增加使其临床的护理干预措施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提高新生儿的临床护理质量,降低新生儿的护理风险是临床工作中面临的巨大难题。优质护理管理理念的提出,经过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讨论后认为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相关学者发现在临床的新生儿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管理,可以提高临床的护理质量,对促进新生儿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4]。大量的临床实践显示[5],在新生儿的临床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管理,通过成立家庭病房,建立PICC微信圈以及发放爱心贴等多种护理管理,可以降低新生儿黄疸、湿疹、高胆红素血症疾病等相关新生儿疾病的发生率,增加新生儿家属对护理人员的各项护理成果的肯定,同时让新生儿家属也学习了更多有关新生儿护理方面的知识,增加了其护理经验。该次研究结果与该研究的报道结果基本相同,表明,优质护理管理在临床新生儿护理中具有重要的护理意义。该次研究选取该院妇产科72例新生儿进行分组护理,将34例分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将38例分为研究组行优质护理管理,对比2组临床的护理指标,结果显示,对照组新生儿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高于研究组,新生儿家属护理满意评分中的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服务技能评分均低于研究组,将临床指标输入至统计学中行统计学分析(P<0.05),该研究结果说明,与常规护理管理比较,在临床中对新生儿行优质护理管理的护理效果更好,获得新生儿家属的好评,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综上所述,对新生儿的临床护理行优质护理管理,可以降低新生儿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质量,得到新生儿家属的认可和表扬。除此之外,通过实行优质护理管理,还可以增强新生儿家属对新生儿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使其更好地参与到新生儿的护理中,减少了护理风险的发生率。由此说明,应用优质护理管理方法在新生儿的临床护理中,可以取得明显的护理效果,对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周洪梅.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当代医学,2014,13(34):119-120.
[2]王妮,王瑞丽.优质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1(62):242-243.
[3]王敏霞.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5(23):327.
[4]季东平.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4(4):229-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