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

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范文1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妇科腹部术后常见并发症,可发生多部位栓塞。而肺栓塞常危及生命。早期下床活动可有效预防DVT的发生,而手术应激、术后强迫、输液及各种引流管常限制病人的活动。我们采用术后6 h被动肢体锻炼,效果确定,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4~2008年的1010例子宫肌瘤、卵巢癌、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作为实验组,年龄38~79岁,体重62~92 kg。1999~2003年的1722例子宫肌瘤、卵巢癌、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为对照组,其中子宫肌瘤1611例,卵巢癌、子宫内膜癌111例。年龄40~72岁,体重60~91 kg。两组有可比性。

1.2 治疗和护理 采用的手术治疗为持续硬膜外麻醉下子宫切除术。术后两组病例均采取抗凝、溶栓等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去枕平卧6 h,6 h后取半卧位,12 h下床活动。实验组患者术后去枕平卧6 h,护理人员示范并为病人做下肢被动锻炼。6 h内以被动活动为主,6 h后以主动锻炼为主,两侧肢体交替进行。早期被动肢体锻炼具体方法如下:第1步,术后2 h操作者单手掌沿小腿自下而上环形按摩并轻捏小腿肌肉,持续2 min。第2步。双手指腹相对交替轻拍腓肠肌及比目鱼肌,持续2 min。第3步。术后3~4 h,病人肢体麻醉状态逐渐消失,肢体功能逐渐恢复时,操作者拇指与其他四指分开握四趾做足趾的屈伸运动,连续。做20次。并鼓励病人主动参与足背及下肢肌肉的等长收缩。第4步,术后6 h,增加翻身次数,取侧卧屈膝位,手掌环形按摩大腿,并协助做膝关节的屈伸活动,连续做20次。

1.3 结果 对照组发生DVT21例(左下肢17例,右下肢4例),其中15例有术中、术后下肢输液史;实验组发生DVT2例,均有术中、术后下肢输液史,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讨论

2.1 DVT形成的条件及病理生理因素 血流缓慢,血液凝固性高,静脉壁尤其内膜损害是DV了形成的要素。病人术中、术后卧床时间长,麻醉使下肢肌肉松弛,周围静脉扩张,血流缓慢。手术创伤引起组织损坏,组织凝血因子释放。病人禁食、肥胖、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均为高危因素。

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范文2

摘 要 当前,人们对于身体锻炼的热情空前高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体育运动的群体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不仅对身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人们的心理、精神状态等都有积极的影响。体育锻炼,要注意运动原则,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才能真正发挥体育运动的作用。

关键词 体育运动 身体 健康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普通群众的物质生活方式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变,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长远的进步。与此同时,大家对身体健康重要性的认识也比以前提高了,锻炼身体、强健体魄已然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一、体育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一)有助于提高呼吸效率,避免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人们在进行体育运动的时候,由于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同时要呼出比平时更多的二氧化碳,呼吸功能得以开发与挖掘。为了保证正常的肌体运行,人们的呼吸系统会变得加倍工作,负责呼吸的肌肉与器官变得日益发达,呼吸的效率大大提高。肺活量伴随着长期的体育锻炼而增大,胸廓和胸围活动能力逐渐增强,这样带来的一个优势就是人们不会再轻易发生呼吸道疾病。

(二)有助于加快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

人们在进行体育运动时,身体各部分器官逐渐变热而加快对能量的消耗,与此同时,人们的新陈代谢也就增快了。为了补充身体运动时候消耗掉的能量,部分器官就会进一步消化和吸收摄入体内的营养物质。同时,大量数据表明,经常运动的人腹肌力量会比一般人强大,这也可以帮助腹腔加快对食物的消化进程,人们在运动后摄入的营养物质所带来的能量要远远大于运动所耗掉的能量。因此,经常性的体育运动能够加快人们的身体发育和健康成长。

二、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体育运动有助于丰富和完善人们的心理素质。首先,体育锻炼能培养人们的合作意识。好多体育活动都是群体性活动,在开展的时候有好几个人一起参加,而大家为了活动的正常进行,就会进行不同的分组,为了获取胜利,大家会分工合作。长此以往,就会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促进了个体社会交往的能力。其次,体育运动可以塑造不同个体的人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受到先天因素影响,人格迥异。可是在经常性地体育锻炼后,一些不良的性格因子就会慢慢被剔除掉,人格逐渐向善的一面转化。体育运动可以帮助人们完善自己的人格,增加人性魅力。第三,体育运动具有竞争性,出于人们的本性,人们渴望胜利,而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并取得不错的成绩,有利于培养人们的自信心和坚强乐观的性格,形成欢愉的心情;在追求胜利的过程中,可以锻炼人们的耐性和毅力,逐渐培养出竞争精神和拼搏意识。

三、体育运动的科学方法

体育锻炼的重要作用已经越来越被人们认可,那么如何更有效更科学的进行体育运动活动,这就需要掌握的基本原则和科学方法。

(一)体育运动的基本原则

体育运动原则是体育运动客观规律的反映,也是参与者安排锻炼计划、选择锻炼内容、运用锻炼方法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体育运动听起来似乎很容易,也就是身体的活动,但是真正的体育锻炼不是这样的,真正的体育锻炼是严谨而科学的,需要遵守一定的运动规则。第一,安全性:做任何事情必须遵循安全第一的守则,尤其是参加具有危险性的活动。体育锻炼,如果不按照科学的方法,盲目锻炼,取不到运动效果倒是其次,如果对自己的身体造成了损害,就更加得不偿失了。因此,体育运动一定要注意锻炼的安全性,要遵循体育运动的发展规律,把体育运动安排的合理合适,才能真正发挥体育锻炼的功效。第二,多样性:开展体育运动,参加身体锻炼,一定要注意运动项目的多样性,要在不同的时间参加不同的体育活动,使得自己的身体得到全面的发展。不能由于偏好某种运动,而忽视了其他运动项目的参与。

(二)体育运动的科学方法

进行体育锻炼,在掌握原则的基础上,还有注意科学的方式方法,要注意运动时候动作的幅度和速度。一般来讲,只要进行动力性肌肉力量练习,就会出现动作的速度与幅度问题。这个时候,运动者如果不注意合理把握动作的幅度和速度,就可能导致运动中的幅度和速度之间出现问题,有时候后果还会非常严重。另外,锻炼的时候还要注意一个负荷问题,大家都知道负荷越大,速度就越小,因此锻炼者要根据自己练习的目的和要求来合理安排。比如说对于青少年,他们的爆发力往往非常强大,因此他们在进行力量练习的时候,就要选择适宜的负荷,让负荷稍微小一些,尽量加快动作速度,这样就可以提高肌肉的爆发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一平,余道明.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J].体育科学研究.2007(04).

[2] 刘海迪,毛语诗.浅析体育运动对人类健康的促进作用[J].网络财富.2008(12).

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范文3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更加注重身体素质锻炼,锻炼意识的普及,使人们更加重视体育锻炼。在受教育期,适度的体育锻炼能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学生意志,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很大的帮助。中学体育教学在学生课程中占据着一定的地位,充分体现出体育也是教育的一方面。目前,中学体育教学中以终身体育教育为指导思想,充分体现出体育锻炼终身化的目标。本文以如何对中学体育教学终身化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有效的教育方式,为中学生体育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以实现中学体育教育终身化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

中学体育教学;终身体育意识;策略

对中学生实施终身体育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中学时期的学生们,都处在身体生长阶段,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个性都是在这个阶段进行培养、奠定以及发展的。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一生,体育教师应以学生身体素质为基础,结合体育锻炼改善学生身体素质,运用正确的体育理念和体育教学方法进行体育锻炼,让学生的体育意识在无形中逐步形成。培养学生在中学时期终身体育意识是一项漫长而又艰巨的过程。在中学时期,对学生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不仅仅是从思想上竖立终身体育意识,更要让学生在行动中充分体现出来,真正让学生从主观上就能形成意识,并积极地投入到运动中去[1]。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正确的体育运动方式,可以充分利用闲暇时间进行运动,结合科学的运动方法进行锻炼,这样才会起到终身体育意识。

一终身体育教育的作用

以现代终身教育现念为基石,促进了终身体育教育观念的形成,使其成为中学体育教育的重要教学。在中学阶段,学生加强身体体育锻炼作为学习的基础。终身体育意识和行为的形成需要锻炼的习惯,体育知识的认识和掌握体育健身方法是中学体育教师和学生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好中学生的体质锻炼水平十分重要。由于中学时期,学校作为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机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影响非常深,体育教学应抓紧时机增强主体体育意识,充分以体育教学为基础,提高学生独立锻炼身体的能力,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正确掌握锻炼身体的知识与方法,为实现终身体育教学的目的。

二终身体育教学的意义

终身体育是人们一生中所受到所有培训的总合,是将终教育融入到人的一身当中。终身体育教育从生命开始到生合结束,在这一生中都在不间断的学习和参与体育锻炼,通过其达到增加体质,提高健康水平,明确的终身体育锻炼的目的。在终身体育运动达到强健身体的思想指导下,利用体育的科学化、体系化为目地和方法,为不同生活领域的人提供体育活动的过程。

(一)中学体育教学是终身体育锻炼的基础时期

在中学时期,很多的习惯都是从这个阶段开始培养和养成的,这对培养终身体育意识起着重要作用。在中学阶段体育教师针对学生不同的年龄、不同性别的心理、生理,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和体育知识的传播,加上体育活动的辅助,让学生在体育实践中即增强了体质还能掌握正确的身体锻炼方法,为终身体育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二)终身体育教学是中学体育教学目标

加强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和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是中学学校实施终身教学的主要措施,加强终身体育教学实践,增强体育意识。从认识终身体育观念到明确其目的才能真正形成主动锻炼的行为。通过体育教师向学生传授终身体育的意义,对未来的生活和工作都有重要作用,通过实践充分发挥它的意义、作用和效果,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体育是一门身体学科,实践性和操作性都很强,根据人体自身的运动规律进行锻炼才能对人有好处,科学、准确的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尤为重要[2]。所以对中学生应加强实践,在教学中坚持实践,才能达到强化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三终身体育教学的形式

(一)娱教娱乐的体育教学形式

体育教学大多数是在教师外面进行教学的,它有很强的娱乐性。这种娱乐功能吸引着很多学生的参与,也体现出中学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在这种过程中,将体育活动和智力活动相结合,不仅达到了身心健康的目的,还有效的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同时还有效地促进了人际关系。娱乐体育教学是没有任何限制的,一旦养成习惯,受益终身。

(二)以体育竞技为主的终身体育教学形式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以竞技体育中的各种运动项目为手段,培养中学生终身体育的爱好和兴趣[3]。如篮球、足球等。培养经常参加体育竞技活动的习惯,了解运动项目的规律和特点,准确的掌握技能,结合体育竞技活动,潜移默化的形成终身体育意识,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

四目前中学体育教学现状

(一)缺乏终身体育教学的意识

在目前的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合格为主要标准,在体育课堂中为了让学生达到体育素质目标,进行枯燥无味的重复性训练,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这样扼杀了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再加上教师对体育意识的培养不足,不能明确体育锻炼会给学生带来哪些好处、目的是什么,导致学生对体育教学不感兴趣,更谈不上终身体育意识了。

(二)体育教学课堂内容落后

目前的体育教学在我国中学学校的教育中是不受重视的,甚至受到排挤和压制。随着新课标的改革中提出重视体育教学,才使得体育教学有了相对的好转。由于体育教学的停滞不前,对现状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使得体育教学内容落后,教学内容还是以传统内容为主,严重缺乏现代体育教学气息,比如:游泳、网球等。因此内容的落后影响了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和热情。

(三)中学生缺乏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在中学时期,由于文化课的繁重、学校刻意压缩体育教学的时间,导致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没有足够的时间,甚至以各种借口不参加体育锻炼,这些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是非常常见的。在学生中没有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风气,缺乏社会的帮助和影响,这充分说明了中学生的体育锻炼缺乏主动性,没有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五培养中学体育进行终身体育教学的策略

(一)培养终身体育教育意识

在中学的体育教学中,加强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将意识的培养首在教学的首位。体育教育从多个方面就能表现出增强身体健康水平,更能增强人的意志。从而养成良好的品格。从人的主观去接受科学的锻炼意识,而不是被动接受,其效果也是不同的。如果学生难够主动地去参加体育锻炼及培训,肯定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一定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效果及状态才会增加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和爱好,促进终身体育教育培养。

(二)丰富体育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从原有的教学形式中,创新教学形式,增加学生对体育教学的热情,从而达到终身体育意识。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意识可以使学生有目的的参与体育课堂活动,让其形成自觉的习惯。体育意识的培养从激发学生体育运动动机出发,在教学课堂中教师作为引导者,激发学生的探知欲,让学生通过探索的过程感受到愉快与乐趣,从而提高体育教学的学习兴趣,提高体质教学质量。

(三)建设专业的体育教师团队

由于新课标的改革,中学学校必需认识到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学生作为接受知识的媒介,教师一定要以专业的教学方式来进行知识的传播。目前,多数教师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知识的传授,只是一味的凭借经验来教学。面对这样的情形,一定要整体提升教学质量,打造专业的教师团队。从教师专业知识开始提升。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一定要提升师德,更好的借鉴先进的教学理念,从内在提高终身教学观念。从而全面的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体育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六结论

对中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是势在必行的,它的成功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要在教育中树立中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对体育锻炼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让体育精神可以陪伴人的一生,实现终身体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李超军.浅谈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树立终身体育意识[J].当代体育科技,2016,16:75+77.

[2]申秋梅.浅谈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终身体育教育[J].学周刊,2014,01:17.

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范文4

体育锻炼原则体育锻炼是人们运用各种身体练习方法,同时结合自然力和卫生保健手段来发展身体素质,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调节精神和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的体育活动过程。正确掌握和运用科学理论知识来指导体育锻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包括:全面性原则、自觉积极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经常性原则、从实际出发原则、适量性原则、反复性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要求体育锻炼者在身体活动时使身体的各个部位和各个器官系统的机能、各种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心理等获得全面和谐发展。

体育锻炼不仅包括身体各部位的活动,还包括不同的项目和不同性质的活动。进行体育锻炼时,采用多种形式和手段,使身体得到全面的均衡发展,既要促进身体形态的发展,体型匀称健美,又要提高机体各个器官系统功能的改善和提高。目前,大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7~23岁之间,身体发育处在逐渐成熟的阶段,有一定的可塑性。因此,在体育锻炼中执行全面性原则极为重要。

从选择什么样的体育项目来进行身体锻炼来看,其侧重点是有所不同的。比如短跑主要是发展速度;杠铃弯举主要是锻炼肌肉的力量;长跑则侧重耐力的锻炼;球类则是以灵敏协调性为主。所以,进行全面的体育锻炼可以让身体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增强体质。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心理素质的锻炼,在体育锻炼时保持愉快的心情。

二、自觉积极性原则

自觉积极性原则要求体育锻炼者必须有明确的锻炼目的,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对“善其身者无过于体育”有深刻的认识,相信“生命在于科学的运动”的道理。在体育锻炼时应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自觉坚持锻炼才能获得最佳的体育锻炼效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中讲的:“欲图体育之有效,非动其主观,促其对体育之自觉不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贯彻自觉积极性原则,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明确体育锻炼的目的,努力做到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学生应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把自己锻炼成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将来更好地为实现现代化和社会进步多作贡献。一个人只要有了远大的目标,就会长久地、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另外,参加体育锻炼往往带有直接的目的性和动机,如丰富业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强身健体、调节情绪、增进健康等。但不管带有哪种目的和需求,都要自觉积极地、主动地进行体育锻炼。第二,充分理解体育锻炼的特点和作用。体育锻炼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锻炼项目和形式,并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从而形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第三,经常检验体育锻炼的效果,不断增强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定期测试身体素质、形态、生理机能和运动水平变化状况,也可对睡眠、饮食、精神状态等进行比较来检验体育锻炼的效果,通过这些检验可以看到体育锻炼的成效,从而增强体育锻炼的自觉性。

三、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要求体育锻炼者根据人的自然发展和机体的适应性规律,在体育锻炼的内容、方法和运动负荷等方面做到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地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其运动负荷的安排必须在个体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渐进不是每天、每次增大负荷量,而是按照人体对运动的适应性变化,根据超负荷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加运动负荷量。青少年学生身体机能水平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然增长的,而且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身体素质增长的速度是不同的。因此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应循序渐进地安排各类项目,运动负荷要由小到大,使身体各器官系统功能和机能水平逐渐适应与提高。体育锻炼不能操之过急,急于见效,否则不仅达不到锻炼的效果和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反而会造成运动损伤和运动性过度疲劳,阻碍身体的健康发育。循序渐进原则不仅体现在一段时间的系统锻炼上,也体现在一次锻炼中,如在锻炼前做好充分准备活动,锻炼结束后要适当地进行放松活动等。当人体适应了一定的负荷后,若要进一步提高,则必须在原有负荷的基础上增加负荷,不然体育锻炼效果就不会明显或逐渐减小,体能只能保持在原有的水平上,所以体育锻炼要不断提高要求,逐渐增加运动量,最终才能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四、经常性原则

经常性原则要求体育锻炼必须持之以恒、养成习惯,使之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体育锻炼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人体的各器官组织系统的改善,是体育锻炼日积月累的结果,要想获得良好的锻炼效果,必须保持体育锻炼的时间、强度、次数的衔接性和连续性,反复锻炼,不断积累。

五、从实际出发原则

从实际出发原则要求体育锻炼时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地制定锻炼目标,合理地选择锻炼内容、方法和运动负荷。人与人之间的体质都有各自的特点,针对这一特点,在体育锻炼时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个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个体差异、环境条件及学习生活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和确定体育锻炼的内容、方法,合理地安排锻炼时间和运动负荷,量力而行,不能强求一律,不能凭一时的兴趣或冲动,进行那些力不从心,强度和难度大大超过自己身体所能承受能量的运动。违反了这一原则,就会适得其反,对身体有百害而无一利。因此,体育锻炼时,要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合理选择,方能获得良好的体育锻炼效果。

六、适量性原则

适量性原则要求体育锻炼时的生理负荷适宜。体育锻炼效果的好与坏,在很大程度上与运动刺激的强度有关系。刺激太弱不能引起机体功能的变化;刺激过强则会损伤机体,只有适宜的强度,才有利于能量消耗的恢复和超量补膳。体育锻炼一定要量力而行,注意自我感觉并结合生理测定,如果锻炼后出现头晕恶心、四肢无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睡眠不好等症状,则说明锻炼负荷过大,需要进行调整。

七、反复性原则

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范文5

【关键词】数字健身教学系统;学生;体育锻炼;能力;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33-0094-02

一直以来,人们都倡导每天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体育锻炼,尤其是在校学生,更应该注重进行一定程度的体育锻炼,因而就开设了相关的体育课,并且每天都安排固定的时间让学生做操、运动,帮助学生锻炼,保障其健康成长。但是就目前而言,大多数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热情与参与度极高,但是对于体育课的热情比较低,甚至出现不愿意上体育课的现象。这与学生对于体育基本知识、概念认识不清有着一定的关系。随着科技的发展,可以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引入数字健身教学系统来帮助学生认识相关的体育概念,进而提升学生体育锻炼的能力。

一、我国体育课程的教学现状

1.学生欠缺体育锻炼的知识

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体育课上任何行动都被限制、束缚住了,变得不自由,这归根结底是由于老师教学方法的不妥当而造成的。与此同时,迫于升学的压力,学生每天有很多的文化课作业,因而对于相关体育知识的学习较少,缺少相应的体育锻炼,进而导致肥胖率上升、视力不断下降、耐力素质指标持续下滑,等等。

2.体育教学的内容与方式过于陈旧

就目前而言。大多数学校的体育教学仍旧秉持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与内容过于陈旧,学生没有强烈的兴趣,因而也就不想上体育课。据此,学校在进行体育教学时,需要利用现代化技术,对相关的体育活动内容、方式进行创新,增强体育活动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锻炼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意志与品质。

3.关于发展学生体育锻炼的研究比较少

由于受升学压力的影响,老师、学生、家长都对体育锻炼不重视,同时相关的研究资料也比较少,研究的内容多为锻炼的行为习惯、方式方法、兴趣、动机、意识以及存在的问题等,其广度与深度远远不够。因而,教师在开展相关的体育活动时,没有较多的参考资料与理论予以支撑,体育教学的创新难度比较高。

二、数字健身系统的基本应用依据

利用数字健身系统来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是解决学生对体育课程参与度不高的重要方法措施,其基本的应用依据如下。

1.学生缺乏对体育锻炼基本知识的掌握

就目前而言,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但是不喜欢参与体育课程的现象逐渐突出,这与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开展的方式有着极大的关系。在体育课中由体育教师对课程教学进度和时间进行一定的控制,使得学生在参与体育课程活动学习中难以进行自由随性的运动,并从中获得乐趣。据此,想要对体育课程教学状态和教学格局进行有效的转变,就需要引入数字健身教学系统,并对学校体育教学提供充分的实践助力。

2.致力于实现体育课程的形态创新

2011年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其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提升我国青少年人口群体基本身体素质水平,同时还为我国的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发展与创新提供相关的理论指导思想,进而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与提升。对此,为了有效地改善我国现阶段的体育教学工作难题,需在引人数字健身教学系统的前提下,对相关的体育教学工作的方法进行一定程度的更新与变革,增强体育课程的趣味性,最K帮助学生提升体育锻炼的能力。

3.实现学生体育锻炼的能力与兴趣的培养

近年来,数字健身教学器材及相关健身技术的发展。给数字健身器材以及基本的体育健身知识在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中的联合使用提供了充足的实现空间,而数字健身教学系统作为校园体育教学工作的辅助与补充措施,对我国现代体育教学事业的稳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推动意义。

三、数字健身教学系统的实践研究分析

1.研究对象: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是运用数字健身系统.发展学生体育锻炼的能力

2.研究方法:调查数据分析法

3.实验对象:某市初中二年级200名学生

4.实验器材:数字健身教学系统

数字健身教学系统是随着数字健身器材及相关的健身技术的发展,将先进的多媒体技术、通讯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融为一体并应用于学校体育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学到科学、合理的健身知识和技能,进而不断地完善学生体育科学素养和能力。其数字健身教学系统的结构如图1。

利用该系统,教师可以对学生健身与锻炼的信息进行存储与管理。与此同时,学生可以利用其局域网进行交流与互动,进而使其体育锻炼的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还能够学习到相关的体育知识,掌握科学、合理的健身技能与方法。

5.调查结果

通过对这200名学生进行数字健身教学系统的教学其学生的前后体育锻炼的目标变化情况如下表1、表2。

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 终身体育 锻炼意识

高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全面健身的重点,是终身体育的基础,也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基础,在终身体育意识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重要时期。那么,如何在学生接受学校系统学习的最后阶段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呢?

一、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性

终身体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据人体发展变化的规律,身体锻炼的作用,以及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不断提出的要求。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要求锻炼身体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人体自身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同时体育锻炼具有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作用,对人的各个不同时期的身体健康,都具有积极影响。

高校体育作为学校体育教育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应充分利用学生在校的宝贵时间,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思想和物质基础。从近年来对大学生体质测试统计的相关数据看,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现状不容乐观,积极采取合理,有效地措施来改进体育教学的质量,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是迫在眉睫的。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学生在校学习的机会,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更加注意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基础,促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从而提高我国国民的整体身体素质。

二、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策略

1、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作为高校的体育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专业技能,并要不断拓宽自身的知识面,有针对性的提高自身素质。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欢迎,加深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感情。而且俗话说的好: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为人师表的教师,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要给学生一种健康向上,充满朝气的印象,让学生在无形中从教师身上感受到体育锻炼对自身素质的影响,从而把锻炼变为自己的实际行动。同时,教师要加强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什么问题愿意与教师交流、探讨,成为真正的良师益友,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

2、加强体育知识的理论教学。

现在的体育教学偏向于技术教学,忽略了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的习惯和能力,导致学生不能真正理解体育锻炼的现实意义和体育锻炼的价值,影响其良好的体育意识的最终形成。体育知识的理论教学对于学生的体育的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可以激发起学生强烈的锻炼的动力,并且在学生掌握了用科学的方法去锻炼身体的基础上对于其自身的健康状况以及锻炼的效果做出准确评价,据此选择合理的体育运动的项目,制订锻炼时间和锻炼强度,达到增强自己体质的目标,使学生终生受益。

3、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习惯和能力。自我锻炼能力如何与常规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呢?本人结合多年的体育教学经验认为,应注意全面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将自我锻炼能力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技术教学外,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学生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有关的体育知识,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要特别培养学生能在独立锻炼过程中,对练习的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的自我纠正等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能主动积极的锻炼,从而使学生自我锻炼成为自己的自主活动,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这对以后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这也符合现阶段“体育与健康”所提倡的: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体验锻炼身体的乐趣,从而提高对体育的关心、意欲、态度和兴趣,拥有健康的体魄。

4、用终身体育思想指导体育教学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入门期,所以,终身体育思想对学校体育改革有着深刻的影响。教学是学校体育的中心环节,也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学校体育所追求的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养成体育锻炼意识、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的目标,主要是通过体育教学来完成的。因此,用终身体育思想指导体育教学,才能使体育教学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最终为实现体育的整体功能和体育的目标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