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乡村的感悟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设美丽乡村的感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设美丽乡村的感悟

建设美丽乡村的感悟范文1

一、科学选定标杆,制定切实可行目标

选定标杆单位不是非要出省,到越远的地方越好,也不是北、上、广和省会郑州越发达地方越好,不是最先进的就是最好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们坚持实事求是,密切结合工作实际,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宜阳县财政局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确保求实求效,切实可行,科学选定对标单位。先后通过网络搜索、上级财政部门推荐、电话咨询等形式,反复对比,认真筛选,最后确定信阳市平桥区郝堂村为我县美丽乡试点项目建设管理对标单位,南阳市邓州市财政局基层财务管理局为我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管理对标单位。

二、实地感悟领会,找准问题差距

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开展“对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对标”管理活动不偏、不虚、不空。我们对历年来财政综改工作进行了认真梳理,找准工作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将工作中的凝惑点、困难点、问题点逐一记录,带着问题找答案,做到有的放矢。

2016年6月18―19日,主管领导常顺卿副局长带领财政局的两位同志,利用星期天休息时间,到两个标杆单位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实地考察学习。我们先后通过工作座谈、查阅资料、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开展调查学习活动。通过这次活动,开阔了眼界、理清了思路,发现了差距、找到了解决办法。

三、先进管理理念、完善的政策措施

信阳市平桥区郝堂村之所以能够建设成为全国闻名的美丽乡村示范项目,与其超前的思维、先进的理念、科学的态度、持之以恒的精神密不可分。早在2010年的时候,平桥区就决定在郝堂进行美丽乡村建设,比全省开展美丽乡村试点项目建设整整早了两年。他们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不盲目大拆大建,把农村建设的更像农村,留得住乡音,记得住乡愁。不追求速度,不确定时间节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做好前期规划设计,方案不成熟不上马,设计不完善不施工。引进专家团队,发动广大群众,让专家理念和群众智慧两种思想碰撞出火花。在学习中我们感受最深的是他们常说的一句话: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领导与专家的意见不一致时,听专家的;专家与群众的意见不一致时,听群众的;群众的意见不一致时,领导组织专家、群众公开讨论,达成一致。我们记忆最深的是他们做的一件事:在美丽乡村建设之初,区领导要求村里首先要将环境卫生搞好,逐步改变农村生产、生活习惯,如果连环境卫生这点小事都搞不好,美丽乡村就不要建了,建也肯定建不好。他们发动全村的小学生做卫生监督员,定期检查评比,张榜公示。小学生做起事来,直言不讳,认真无比,也能督促家长认真对待,环境卫生面貌大有改观。

南阳市邓州市历年来都被省财政厅评为省级优秀直管县,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管理规范,标准健全,资料完备,质量优异。他们的做法是:邀请工程咨询单位专家对各乡(镇)拟实施的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实地踏验勘查,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制定工艺流程,设置技术标准。提请县投资评审中心对全部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进行招标前评审,确定拦标价,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公开招聘符合资质要求的专业监理机构,实行项目的全过程监理。项目完成后委托有Y质的检验机构进行质量检测,质量合格后方能拨付工程款。

四、差距一目了然,行动为时未晚

通过考察,我们近距离地看到了信阳市平桥区、南阳市邓州市两个地方的工作亮点、经验,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与他们的差距。虽然纵向看我们在进步,然而横向一比,不管是从思路、做法,还是建设的理念、管理的程序,实际上都已落后。差距的形成,固然有客观原因,但更多地还是应该立足自身找主观原因,围绕思想解放、工作标准、创优能力等方面找原因。国家对基本建设投资项目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制度、措施,我们不是不知道,只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有于种种原因,打了折扣,降低了标准。像邓州市对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采取的编制方案、财政评审、公开招标、委托监理、质量检测等等都不是什么创新、发明,是人尽皆知工作流程,但我们有于项目较小、人情项目等原因,有的没有执行,有的执行了,但没有执行到位。信阳市平桥区郝堂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功与平桥区一班人想人民所想,真正俯下身子为人民办事的态度有关,不搞面子工程,不做形象工程,不追求工程进度,不制定时间节点,敢用二到三年的时间进行前期论证,但方案一旦确定,目标一旦明确,就充分克服一切困难,采取一切措施,做出精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干劲,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全力做好美丽乡村创建工作。

建设美丽乡村的感悟范文2

一、文化之城

天台有“十地”之称,是佛教天台宗发祥地,1400多年前,隋代高僧智者大师,在天台山创立了中国汉化佛教第一宗天台宗,在唐朝东传日本、韩国,成为日、朝、韩天台宗的祖庭。是道教南宗创立地,北宋张伯端在天台山创立中国道教南宗,被称为紫阳真人。是五百罗汉应真地。五百狂徒受观音菩萨点化在方广寺改邪归正,修成正果。是“活佛”济公出生地,济公是天台人,出生在天台,被列为禅宗第五十祖。是刘阮桃源遇仙地,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遇仙女结为伉俪的故事,成为中国四大爱情故事之一。他们所采之药就是素有“长生不老药”之称的天台乌药。是羲之书法悟道地,王羲之曾在天台山练字洗砚,留有独笔鹅手迹。是诗僧寒山子隐居地,唐代寒山子一直隐居在天台山长达70多年,在美国被称为“垮掉一代”的鼻祖和“嬉皮士”心目中的英雄。是唐诗之路的目的地,据不完全统计,唐朝时期像李白、杜甫、孟浩然等著名诗人到过天台的就有400多名,诗仙李白曾留有“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的名句。是徐霞客游记开篇地,400多年前明代徐霞客三入天台山,两写《游天台山日记》,置于《徐霞客游记》篇首,5・19中国旅游日就是游圣当年首游天台山的日子。是和合文化发祥地,“儒释道”三教在天台互融共生,绵延千载,寒山、拾得被雍正皇帝敕封为“和合二圣”,在民间称为“和合二仙”。当前,天台以和合文化为魂,建设体现和合文化当代价值的天台山和合小镇,着力打造中华和合文化的标志地、传播地和朝圣地。

二、养生之城

天台森林覆盖率达77%,负氧离子高,是个天然氧吧,素有“养眼、养胃、养肺、养脑、养心、养神”的“六养”之称,是国家级生态县、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省级森林城市和省级园林县城,是中国易筋经传承地,与修身养性、休养生息有着太多不解之缘。国清寺的晨钟暮鼓蕴含着最深刻的历史痕迹,桐柏宫的仙风道骨讲述着源远流长的道教养生文化。国内知名的两座宗教高等学府――中国佛学院天台宗分院以及浙江道学院也坐落在天台县,抛开繁忙的工作,给自己进行一次短期的宗教培训,是都市人舒缓压力的不二之选。入选“世博浙江首选旅游特产”的天台乌药和“中华九大仙草”之首铁皮石斛,则是造物者给天台最慷慨的馈赠。深厚的底蕴,让天台成为了一座真正的“养生之城”,或是追随徐霞客的步伐,到石梁山水间走上一走,呼吸独属于江南的清新空气;或是给心灵放个假,问道桐柏宫,礼佛国清寺,感悟佛道文中蕴含的大智慧;又或是每天起个早,打一套行云流水的“紫阳易筋经”,酣畅淋漓地舒展筋骨、锻炼身体。

三、旅游之城

天台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素以“山水神秀,佛宗道源”闻名于世。1992年被列为浙江省十大旅游胜地”,2015年获评全国AAAAA级风景名胜区、国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天台自古就有“大八景,小八景,有名有姓三十景,无名无姓数不清”之说,赤城栖霞、石梁飞瀑、螺溪钓艇,风景如花,美不胜收。天台山集诸山之美,最大特点是古、幽、清、奇。东晋文学家孙绰的《游天台山赋.序》“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者也。”掷地有声,是古人必读必考的书目。天台山是天然的植物园和动物园,奇花异木、珍禽异兽极多。有隋梅、唐樟、宋柏、宋藤,尤其是华顶杜鹃,有“千米、千年、千亩、千朵”之美誉。在此基础上,实施美丽县城、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庭院和美丽通道“五美联动”,将城市作为景区来建设、经营和管理,投资15亿元建设5A标准的“城市会客厅”始丰湖公园,打造成为宾主相宜、主客共享的旅游城市双平台;以“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投入16亿元建设500公里滨溪绿道、500公里登山健身步道和2000公里美丽公路,串起山水林田湖,连接城镇乡村景,实现车在路中行、人在景中游,成就“诗路天台、心灵之旅”,实现了天台全域处处能旅游,处处能旅游。同时,坚持按“家”的标准打造最温馨的旅游目的地,建立全域旅游标准化服务体系,县四套班子带头学导游、考导游、当导游,并成立旅游联合执法办公室、旅游警察和旅游巡回法庭,坚持“四个凡是”、“六个心”服务标准,着力打好“家・天台”的旅游服务品牌。

四、智慧之城

加快智慧旅游、智慧交通、智慧水务、智慧能源等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力。推进区域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推进“光纤入村入户”工程,实现光纤区域全覆盖,加速建设“无线城市”。同时,把云数据与智慧旅游嫁接在一起,把旅游管理服务融在“云”中,彰显云端智慧。与省旅游局共建智慧旅游县,所有A级景区实现自助语音导游系统、景区智能检票系统、IP智能广播系统等全覆盖。设立旅游信息指挥中心,对景区实行智能监控、游客智能疏导。以总投资8.1亿元、占地1300亩的县级旅游服务中心为总部,11个乡镇村旅游服务中心为分部,以游客手机中天台山旅游APP为载体,融合旅游导览、信息推荐、停车辅助等功能,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智慧服务。

建设美丽乡村的感悟范文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9003602

1 引言

少数民族村寨风貌是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结晶,是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载体,浓缩了少数民族伟大的创造力和智慧,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多样性[1]。但由于自然和历史等原因,少数民族和地区特有的自然资源和特色文化遗产开始渐渐消失,因此,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少数民族村寨的保护与发展,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颁布后,各地开始开展少数民族村寨的生态旅游景观规划设计项目[2]。如今,对于减少少数民族村寨的过度开发,在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发展的前提下,促进少数民族村寨的发展,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还原一个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景观体系已刻不容缓。以广西融安县沙子乡樟家屯“梦里水乡”景观规划设计为例,分析了壮族村寨景观规划项目开发及文化融合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3]。

2 “梦里水乡”项目概况

2.1 项目区域概况

融安县位于广西北部,地处北纬24°46′~25°34′,东经109°13′~109°47′,面?e2905 km2,东面与临桂等县接壤,南面与柳城、鹿寨等县毗邻,西面与融安县相邻,北面与三江、龙胜县交界。融安县地势北高南低,东面为石灰山地,喀斯特地貌发达,西面为丘陵,中部较为平坦。

沙子乡全乡土地面积142 km2,耕地面积21337亩,其中水田14630亩,旱地6707亩,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7.8 ℃,年均降水量1536 mm。当地居民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全乡总人口13290人,其中农业人口12800人。辖区内居住着汉、壮等民族,其中壮族占全乡人口的68%。全乡乡村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其中库容为354 m3的社宜水库,环境清静,风景优美。

2.2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樟家屯民族村寨位于沙子乡南部,沙子河河畔,全屯有60多户,240多人,管辖面积3836.36亩。樟家屯用地范围有山有水,西北面是青松苍翠的后龙山及竹石奇径,河对岸是前山和茶园,南面临一湖碧水,江面宽阔,江岸自然曲折婉转,天鹅岭、白山、独山千峰竞翠,风景优美,视野开阔,山上巨石盘踞,悬壁峭??,宛如护首。沙子河S形坝蓄水分段,上游有沿河码头、水际游步、古树抚江、游场水草;下游则跌水喷涌、河滩沙地、湖水平幽、田园独处。白山岭上巨石耸立,猴脸面江;天鹅山横伸江尾,似天鹅拂水;独山孤居一方,与白山峡水成谷,形成“天户开、地户闭”的自然风水格局,景观条件非常优越。

3 项目景观规划设计布局

3.1 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3.1.1 突出“水乡文化”的自然山水组合原则

彰显樟家屯水之韵,突出水资源、水文化的挖掘和展示,设计尽量严格保留原有的自然水景生态资源,保留沿江沿湖的自然岸线、林木、竹林及场地上原有的果树植被,对原有河道适当整合充分利用,在下游建设蓄水堤坝以提高水位,扩大湖面。依托沙子河两岸山峦地形、居寨田园、奇石林翠及前景之天鹅湖,共同营造独特的山水空间。在大水面上既保留原有S堤坝、沙滩、码头等,又根据水流现状恢复古水车(水轮水车和脚踏水车),设计了人工自拉式渡船,开发水上游船、划船、竹排、游泳、垂钓、水上步行器、水上牌乐等对自然生态水体无污染无破坏的娱乐活动。

3.1.2 突出“田园文化”的壮族乡村风貌原则

樟家屯属于喀斯特地貌,山峦地形空间独具特色,风水形态颇佳。前山、茶山、独峰、白山、天鹅岭、后龙山将樟家围合在沙子河一侧,沙子河两岸地势平坦,是河谷坦地,形成田园风景。这种有山、有水、有田、有寨、有树的乡村景观宛自天成。自然之内涵,田园之爽朗,文化之灵动,以沙子河水线为设计主轴,展示两岸田园图案,纳入樟家炊烟,营造“一方乡愁”之灵气。

3.1.3 突出“生态文化”旅游产品参与体验原则

分析现代人们对乡村生态休闲生活的需求,结合樟家屯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特色及地形地貌特点,以水上娱乐、乡村体验、文化体察为主要功能,满足人们体育休闲、农业体验、山水养生、景观游览等需求。

3.2 生态旅游规划景观布局

3.2.1 景观框架

根据樟家屯自然资源与景观现状、特点,结合自身山水空间特性,在规划设计上突出其优美的自然山水景观资源,展示樟家屯的自然生态居所,体现“梦里水乡”的地域风景及文化底蕴。紧紧围绕“水乡”的内涵,融合民族乡村田园特色,满足现代人对运动休闲、观光旅游、文化体验的需要,为人们提供高品质有特色的生态型乡村休闲游憩空间。在具体构思上,以“五缘”之处理手法将景物序列及景物空间有机搭接与优化,成为樟家屯“梦里水乡”的设计理念与景观主题。

“五缘”,即“水之缘”:充分利用沙子河(天鹅湖)创设亲近水、体验水、娱乐水的景致;“田之缘”:彰显樟家沿湖田园自然风貌营造多彩生态田园,徜徉于花海中;“绿之缘”:感受樟家山之绿、地之绿、茶之绿,看花山茶山,观生态果品; “石之缘”:平远观奇峰崖壁,深近察竹林石径,一花一世界,一石一心得;“文之缘”:体察壮族民居建筑,悟道樟家村寨文化,文情涌思,上善若水。

以自然山水生态景致为基调,密切田园与水际环境空间,提升樟家屯人居生态环境,营造“水乡”文化情怀,依托沙子河环抱之水及两岸风光,将樟家屯民族村寨打造成具有运动休闲、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功能的乡村型自然生态游憩景区。因此,在规划设计框架上提出“一核一环一线二轴”的空间布局。

其中“一核”指樟家壮族民居文化景观展示核。该核突出樟家建筑文化及民族风情文化的综合展示,景物成点、片式分布,主要有樟家民居建筑、民族文化园、民族文化馆、古码头、S堤坝、民族餐馆等景观,是樟家民族村寨核心文化区。“一环”为乡村生态廊道景观环。该景观环以自然生态蓝本为基调,山、水、道、果、林相互烘托,层层打造,景景有致。能观古樟、能采摘果品,能看白山风光,能游茶山、品尝野花,能戏水游泳、能进农家客栈。“一线”即天鹅湖田园序列景观线。重点景物有天然游泳场、S堤坝、浪漫沙滩、天鹅湖田园风光、时花园、特色瓜果园、烧烤场、滚水坝等。“二轴”以东西向特色景观序列轴和南北向景物递进序列轴构成。前者轴线布局地形起伏、山水互动、奇石丛竹、民居错落,可平远、深远观景;南北向景物递进序列轴则突出南北轴向景物空间序列控制,展示樟家民族村寨风貌、喀斯特石山峰峦地貌及地形谷地,彰显美丽生态乡村的景观绿化。

3.2.2 景观功能布局

樟家屯“梦里水乡”项目按功能进行区划,功能区划确定后再布置景物景点。根据项目综合功能需要,划分为四大功能区:村寨文化集聚区、田园水景休闲区、生态茶园体验区、石山生态康复保护区。

(1)村寨文化集聚区。体现“文之缘”、“石之缘”。以展示樟家民族村寨壮族民居风貌、壮族文化及天然生态山石游道为主要功能,融入民寨作坊、民族表演、打造自由活动、壮族文化展示、生态停车、游客服务等乡村文化旅游地。保留现有壮族民居空间,通过民居保护与特色改造,形成文化展示空间。利用后龙山奇石径及登山游道形成片状游览地。登山(后龙山)远观天鹅湖水悠悠、茶山朦胧,近看民族村寨炊烟缕缕、湖光水影,悟大地之壮怀,乐山水之情韵。

(2)田园水景休闲区。由水道为线,两岸峰峦为竖界,田园为景面,形成丰富的立面景观。功能布局:河道风光、天然游泳、生态游船、戏水游乐、田园体验、垂钓休闲等功能,主题以“天鹅湖”水龙文化为切入点,创设水景文化,布局民族养生餐馆、水上活动场、浪漫沙滩、田园花海及轻松垂钓等。

(3)生态茶园体验区。本功能区通过适当用地分隔建成茶园,实现片状生态茶园视面,通过规划建设龙盘茶香主题建筑及布局蕴茗亭、游山步道等将茶园空间打造成既可制茶、品茶,又能进行茶文化培训、茶文化展示的活动场地。茶文化体验(提供采摘茶叶、制作茶品、品尝茶香、游玩茶园等)成为樟家屯水乡文化之特色。

(4)石山生态康复保护区。以保护喀斯特山地生态原生条件为核心功能,保护好樟家现有果树种植地、竹林地及风景林地。石山峰峦严禁采伐天然林木,全部封山育林,保证自然生态康复。

4 项目生态文化融入途径分析

4.1 打造“水乡文化”产品

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各地正在迅猛发展,谁的资源开发得好,产品有特色,在市场中占有地位,谁的效益就高。樟家屯以水乡为主题,突出水乡生态元素,这是依托自身资源确立的指导思想,在沙子乡沿线生态资源中独具匠心,区域内具有资源唯一性。因此,水乡建设必须融入传统水乡元素与现代水景要素,通过优化组合形成核心产品。

4.2 彰显“乡情文化”品牌

一方土养一方人,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乡村旅游景观开发的重任之一,也是今天建设生态乡村及综合示范村屯需要。在这方面,必须关注民族村寨对生活水平与生活品质的渴望。而最能体现乡情文化的就是“营造对家乡眷恋”之“乡愁”。通过建设樟家文化馆、樟家古寨、农家书屋、民族舞台、樟家屯文化园、古水车、古泉、石凉轩等,展示对家乡的眷恋。

4.3 突出“生态情感”回归

生态旅游之本是生态文化的体验,是对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感悟。乡村生态情感就是对自身优美生态环境及生态居所的期望,在此基础上涌动对环境及资源的保护,如保护好乡间田园、生态果园等。因此,在规划中务必按照生态学原理、人居环境理论,融合建筑学、美学、人文学及环境科学,进一步构建完善水乡的旅游环境。生态旅游过程是一种学习教育、娱乐休闲、修身养性、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感悟自然,体会人与自然相互交融的过程。因此,无论是水寨旅游产品策划、旅游服务,都应让生态环境理念渗透其中,使游客在自然生态景域游玩中提升素养,学会尊重自然、尊重生态、尊重环境,反过来更加爱护这方水土。

4.4 展示“民族文化”风情

当今旅游发展的特点之一就是从传统的观光旅游转到文化体验旅游中来。人们更加关注自然生态和自身人居环境,由此很多人都乐意到自然生态环境优美和文化风情浓郁的地方旅游体验,开展各种各类活动,从城市压抑中解放出来。樟家民族水寨建设正是展示民族旅游文化的好平台。这此要素如乡村的民居建筑、民风民俗、民间活动、民间宗教等。今后在水乡管理、产品创新、资源完善等方面都要从文化资源入手,通过适当媒介、方法表现出来,水乡的人文产品会更丰富,文化底蕴更丰厚。

建设美丽乡村的感悟范文4

近几年,浙江临海的江南大峡谷声名鹊起,播扬遐迩。一个气候宜人的周末,我们踏上了探访这秀山丽水的神奇之旅。

江南大峡谷位于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临海市尤溪镇境内,全长约35公里,呈阶梯式上升。峡谷内有美丽幽静的情人谷、惟妙惟肖的鲫鱼岛、深邃险峻的漏斗峡、深不可测的七折潭、峭壁如削的天门岭、神秘幽雅的法海寺、碧波荡漾的竹海、涛声阵阵的松林、古朴原始的村落……各类果园遍布山谷、珍稀名木点缀其间、野生动物出没于此,集清、幽、奇于一体,汇瀑、溪、林于一地,是一个未染世尘的原始画廊,一处自然清纯的天然氧吧。

峡谷过去不为人知,溪水空自奔泻流淌,白白消逝,两岸零星点缀的古村落,默默沉寂。

草场滑草 Tourists enjoy grass-skiing at the valley.

有鉴于此,当地党委政府提出了“兴一业旺百业”的战略构想,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打出了“生态尤溪、快乐小镇”的品牌,着力建设“山水尤溪”,打造“都市近郊型休闲旅游胜地”,走出了一条可行的特色小镇建设之路。

江南大峡谷有两段式漂流,其中军事探险漂流属浙江首创;指岩村新开发了生态乐园和台州市首家滑草场;坎头村开辟出200亩蔬果乐园和30亩鱼乐园;下涨村增设游客接待中心、休闲长廊、自娱亭等设施,周末邀请地方越剧团或临海词调演出,增加了农家乐文化内涵。

尤溪镇投资百万元,建成水上活动基地和CS真人野外拓展训练基地藉此吸引更多的游客光临景点消费,进一步刺激旅游经济发展。他们新引进总投资1000万元,开发建设指岩滑草场至情人岛十里沿线,即将建成多个探险项目。与此同时,他们通过网络、发放消费券、节庆活动等形式加强旅游宣传和推介,先后举办了以江南大峡谷为名的自行车邀请赛、漂流节和“金秋尤溪 •峡谷嘉年华”等特色节庆活动。2011年,又推出了“春之邀 •踏青拾野趣”“夏之乐 •激情飞峡谷”“秋之韵 •乡村嘉年华”“冬之欢 •笑靥农家乐”系列活动,唱响乡村旅游“四季歌”,让游客真正体验到“时时有快乐”“人人都快乐”的感觉。目前,尤溪镇已成为浙江省首批风情小镇。

出临海西南郊区沿临尤公路行约12公里,就可到达尤溪镇政府驻地,再西行数里,便到峡谷下游的指岩村。村庄不大,傍山依水,因村后有巨岩曰指岩而得名。村前有一天然浴场,滩缓沙细,水质清澈。路边有临海古刹之一的法海

EXCLUSIVES美丽乡村

寺,始建于五代后周年间。历史上法海寺几经毁坏,但经有心人多次修缮,现又显昔日风采。

在指岩滑草场,我们穿着滑草鞋,沉浸于绿色之中,感受用进口的马尼拉草铺成、最大落差达30度的台州首家滑草动感运动项目,舒缓而行,悠然自得。接着,我们坐上滑草车,顺势疾驶,风驰电掣,体验“指岩滑草场、心随草飞扬”的欢快浪漫情怀。在指岩生态乐园,竹海果林绿波连绵,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可惜时季不符,不然我们可以参加葡萄园、桑果园等功能区块的采摘,体验农事。

缘溪而上,四周碧水潆洄,溪畔绿树掩映。一条蜿蜒的盘山公路,把我们带入一个世外桃源。

峡谷并不宽,溪中多卵石。溪水时而平缓舒展,时而飞流急湍,时而淌过岩罅,时而静止浅滩,时而遁入草丛,时而跌落深潭,把千年溪石打磨得千姿百态,惟妙惟肖。石头与溪水和谐共处,相得益彰。石头挤挨得溪水激情四溢,姿态万千;水抚摸得石头玲珑剔透,光鉴可人。

不一会,我们就到达羊尾水库处情人谷景区。两条来自不同方向的溪水,在此交汇冲刷,形成一个天然小岛。岛上开设的山水歌舞、溪坑垂钓、泼水狂欢、沙滩烧烤、渚上露营等参与性项目,逸趣横生,异彩纷呈,令人乐不思返。

情人谷内飞瀑悠扬,清潭成串。

在赤颊潭,我们看到两条瀑布从峡谷中奔涌而出,在十几米的落差中恣意挥洒,飞珠溅玉,蔚为壮观。瀑布一粗一细,刚柔相济,朝夕相处,形同伴侣。

从赤颊潭下来,沿盘山公路而上,就到了我们歇脚的下涨村。下涨村积极发展农家乐,现已初具规模,全村共有农家乐34家,可同时接待上千人就餐,并成立了台州市首家农家乐协会,农家乐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游客们在下涨村不仅可以“吃农家菜、住农家屋、享农家乐”,还可以感受踩水车、磨豆腐、捣年糕等当地古老民俗文化。

吃饱了,喝足了,歇够了,我们继续前行。经下涨,过栅下,就到了漂流中最为险峻的漏斗峡。

漏斗峡宽不过数米,陡壁峭立,林木葱茏,遮天蔽日。

峡谷漂流 Rafting in a stream flanked by towering cliffs

再往上,我们很快就到红岩脚水库大坝脚下。这里是江南大峡谷军事探险漂流的起点。

江南大峡谷的漂流有“纵情江南大峡谷,激情华东第一漂”之美称,全程6.8公里,水位落差183米,由50多处刺激度很大的急流险滩组成,单个冲滩最大落差达10米,惊险刺激,精美绝伦。“男人一路欢笑、女人一路尖叫”的广告语,充分说明了这一项目的特色。漂流分上下两段:上段为军事探险漂流,搏浪闯滩,惊心动魄,终生难忘;下段为休闲漂流,让人体验一种忘情山水间、嬉戏碧波中的乐趣。

我们登上红岩脚水库大坝,但见万顷碧波像一张巨大不规则的蓝绸缎,漂浮在群山之间。一阵微风吹过,水面起了涟漪,蓝绸缎就晃动起来。幽蓝的水色使得天地间蒙上一层神秘莫测的气息。走近水边,碧水舐山,山脚入水,山水交融,意趣盎然。蓝天落入水底,青山映在水中,使人感觉到有一种融洽而又恬静的东西支撑在天地之间。天、山、水构成的图画,是那么的和谐,互相浸润着的山光水色是那么的永久。

在悠长的峡谷中漫游,在自然的丛林间穿引,在山水的情怀里濯足,感受原始与自由,畅享回归与宁静。累了,我们找一处林间小憩,看倦鸟归林、松鼠穿梭,望清泉在石上流淌,闻花香泥土香,听鸟声松涛声,顿觉舒筋解乏,周身通泰。渴了,我们掬一捧清泉入口,甘甜醇美,倍感心旷神怡。

峡谷的小道舒展着,延伸着。那种抛却矜持的释放、打开心扉的畅快、涤荡凡尘的感悟、忘情山水的惊喜,始终在我们脑海里涌荡。

(本文图片由尤溪镇政府提供)

美丽溪谷

Youxi Valley in Linhai, a region in the south of Taizhou City in central Zhejiang Province, has recently put itself on the map as a big scenic tourism attraction. We visit the valley the other day to explore the idyllic beauty.

Youxi Township is about 12 kilometers in the southwest of Lin-hai, a central city in the southern Zhejiang Province. Take another kilometer and we reach Zhiyan Village situated at the lowest end of the grand valley. Near the village stands Fahai Temple, one of the eight ancient temples in Linhai. The Buddhist sanctuary, first erected during the Five Dynasties (907-960), went through de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several times in history. It looks new now. We wonder if tourism will possibly negatively affect the monks for their contemplation on Buddhism.

Tourists start exploring the valley at its entrance, the lowest point of a spectacular valley. So we start at the entrance and trace the 35-kilometer-long terrain upwards spreading like a giant staircase. The valley goes through narrow spots and steep cliffs, waterfalls, a Buddhist temple, bamboo and pine forests, idyllic villages, or-chards, farmland.

The scenic beauty of the valley was unknown to the outside world for centuries until recently. The local government put forward a strategy to develop ecotourism along the valley. The government has invested 10 million to develop tourist attractions such as waft-ing, fishing ponds, orchards, grass skiing, vegetable gardens, home restaurants, Yueju opera performance and many other attractions. Also on the blueprint are 20 some adventure routes zigzagging through the valley’s terrain for outdoor enthusiasts. These tourist attractions are developed for all the four seasons so that tourists can come all the year round and find something appealing.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valley to tourists, the local government has launched a series of regular activities and events such as waft-ing festivals, bike competitions, spring jaunts in the wilderness, wine and dine at rural restaurants in the winter.

The biggest attraction at the valley for us is the grass-skiing slope. The imported turf looks fine. The steepest part of the ski-

ing course is 30 degrees. The skiing slope is the first of its kind in

Taizhou. Tourists can ski in two ways. You go either by gliding down on ski shoes or by taking a sledge ride.

It seems that Zhiyan Village is the very center of many attrac-tions. Around the village are bamboo forests and orchards. People can pick grapes and mulberry in the orchards. Unfortunately, we come in winter and it is no season for picking grape and mulberry. Nor do we have time for fishing or picnicking. As a matter of time, we have no time for staying at Zhiyan Village. We travel into the valley.

Soon we reach an isle. The spot is called Lovers Valley where the isle floats at a place where two streams converge and connects with a reservoir. The isle is a venue for a series of outdoor activities such as fishing, barbecuing and camping.

建设美丽乡村的感悟范文5

新型城镇化的价值目标是以人为本、公正和谐。人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人的精神和价值最终决定了城市的未来。新型城镇化,强调文化和习惯的改变,强调人们的行为与城市文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协调。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原有的乡村差序格局被打破,聚集的新移居城镇居民一时无法适应城市生活,在心理上难以获得认同,在情感上找不到归宿。这就需要发挥社区的功能,在不断丰富新移居城镇居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过程中,重构社区文化和新移居城镇居民的熟人圈,使其逐步加入城镇社会,进入城镇主流、融入城镇生活。但同时新型城镇化并不表示城乡在文化上的一元化,而是两种文化的各美其美,和而不同、共生互补。应当创造机制,让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互动,城市文化从农村汲取营养,农村文化依靠城市文化带动。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影响,这种民族文化的表征在城市中日渐暗淡,而在广阔的农村却顽强保存延续着,农村比城市传承更多的民间文化、风俗、工艺、艺术等传统文化资源。在强调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今天,应该增强民族文化自信,重建乡村文化自信。乡村不应是封建、愚昧、落后、污染的文化表征。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关系的认识,乡村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观念(即尊重自然、关爱生命、对社会负责任的价值观)。我们应保持乡土社会的淳朴和憨厚,防止奢侈与庸俗,发掘乡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礼俗仁义、坚韧达观等价值观,来弥补当下以控制自然、工具理性为特征的现代性之不足,把与自然合二为一,重视群体自然的乡村生活方式和实行全面发展的创造性的现代生活方式更加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城镇化过程中,要注意保护传统建筑文化的特色,要设法保护处于断根危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可资利用的文化理念和精神能量的积极作用,让传统文化能够在新的环境里有继续生存的可能[1]。

二、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挑战

当今,中国农村正发生着深刻变化,乡村人们所处的和面对的是一个现代化滚滚浪潮的大社会,村民的价值观正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精神生活也面临着改变,传统乡土的公共空间面临严峻挑战。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工业化、商业化用地扩张,城中村演化快速,大量挤占了传统公共空间,乡村在农业生产结构转型中出现了巨大变化,农村变城市,农民变市民,乡村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从生活方式、观念看,还带有浓厚的乡土性。传统乡土公共空间缩减使得乡村共同体的公共生活衰退,一些村庄,伦理共同性和功能互已经消失怠尽,农村文化生活单调。近年来,我国传统村落快速消亡。2000年,我国自然村总数363万个,到了2010年锐减为271万个,每天平均消失100个传统村落[2]。当前传统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城市化扩张、工业突飞猛进。长期以来以GDP为核心的绩效考核机制和招商引资指标化对地方官施加的晋升激励造成了只顾眼前利益的短期行为,一些地方官员认为传统村落无开发价值,不能提升当地GDP,与其花钱保护,不如任其消亡。旧屋改造进度加快,传统名镇名村布局风貌改变(例如林浦村),一些重要历史文物古迹受到不可挽回的破坏。二是一些地方官员文物保护观念淡薄。文物保护法律刚性不足,无法做到依法行政;过度旅游开发导致盲目拆旧建新、拆真建假,古迹尽失,不仅是对历史的漠视,更是对未来的欺骗。三是保护文物与经济发展不平衡,保护文物与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相冲突。传统村落是农村社区,它面临着改善与发展的问题,这直接关系着村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一些传统村落由于历史性老化导致建筑破败不堪无法修复,加上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的空心村现象加速了传统村落的凋敝和损毁(如琴江村)。一些传统村落由于外出打工的村民见识了城市宽敞明亮的高楼大厦和方便快捷的现代生活,于是想急切改变居住条件,新的宅基地却无法批给,也就造成无序地新建与翻建住房,造成新建筑与历史建筑、乡土风貌极不协调,破坏了传统村落的古风古貌。四是文物保护机制没有创新,缺乏科学的规划和具体管理办法以及有效的监督制度。文物保护缺乏资金投入和专业人员,保护措施不完善。一些产权属于私人的文物,房主无能力修复,也得不到国家资助。有的文物政府即使维修好了却关门,无法开放为市民服务,比如螺洲陈氏五楼。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承利用对策建议

在2002年为《福州古厝》一书作序中写到“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领导者,既要重视经济的发展,又要重视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的保护,发展经济是领导者的重要责任,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名城同样是领导者的重要责任,二者同等重要。经济发展与名城保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诚然,在城镇化进程中,每一位城乡建设的管理者和市民都应对历史文化遗产心存敬畏,注意保存历史、记忆、感情的东西,绝不能做历史记忆的集体失忆者。只有当文化的拥有者真正认识到了其价值,像呵护土地一样呵护文化遗产,才能让乡村的历史文脉得以传承发展、生生不息。这种文化自觉是最根本、长期的、内在的、可持续的保护机制与动力。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现有12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7个中国传统村落,这些历史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既有乡土民俗型、传统文化型、革命历史型,又有民族特色型、商贸交通型,基本反映了福州不同区域历史文化村镇的传统风貌。众多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蕴育了大量宝贵的人文旅游资源,既有特色民居、古建筑文化资源,有乡村节庆民俗、手工艺术、艺术及传说等非遗文化;既有海洋文化资源,也有山区民族文化资源;既有古代先贤名人文化资源,也有现代红色文化资源和生态休闲文化资源,这些历史文化资源亟需挖掘、保护、整合、宣传营销。

1.加强规划、注重引导,夯实工作基础,依法保护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遍布着大量的文物,是传统文化的具体承载物。要传承传统文化首先就要保护好这些文物。历史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必须保护其原真性和完整性,使城市记忆保存、城市文明延续。所以,要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法规建设,坚持依法保护和利用,将保护文化遗产纳入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领导责任制[3]。加强对规划实施的后续监督、管理工作,使规划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同时开展一系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相关专项规划的编制。在新一轮城镇规划起始阶段,就应邀请文物管理部门参与进来,特别是名镇名村的保护利用规划应由多方面专家与政府共同研讨制定。在福州新区大规模建设启动前,就把有可能发现文物遗址的地段排除在外,最大限度地实现对文物的保护。加大对地方政府大拆大迁文物遗产的惩戒,防止出现文化生态负资产的局面,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要做好名镇名村文物普查和乡土历史文献资源的搜集整理。特别是对即将消亡的非遗和口述史料的整理、抢救性保护,提高文物保护信息化水平。地方政府要适当增加基层文物保护人员的编制,对名镇名村文物建立动态巡查、举报制度,管辖村落的政府应签署保护承诺书,构建长效执法机制。增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的投入,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文化权益。加强对传统村落保护补贴资金使用的监管,允许企业、社会组织、个人认养无主建筑和文物。积极探索通过文物保护专项贷款、地方文物保护债券、彩票等方式筹集资金保护文化遗产。政府应建立健全名镇名村文化旅游业政策法规,将名镇名村旅游纳入福州旅游规划和管理范畴,加强分类指导,从产业、税收、金融政策上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同时加强市场监管。

2.尊重村民,多元共享,合理利用文化遗产,推动乡村发展

村民是创造村落历史的主体,他们比任何外来力量都更热爱自己的家乡,是保护传统村落最可依靠、最应依靠的主体,留住原住民才能保持传统村落的文化传统。所以,必须尊重传统村落所在地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和经济权益。政府应与民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协调、互动关系,共同做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和利用工作。要防止一些企业以开发为名义,先期占有乡村旅游资源的“圈地”行为。这方面,可先期有选择地重点打造3—5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开发典型。采取政府主导、公司运作、市场推动、村民参与的模式进行保护性开发。政府负责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引导、监督和统筹的作用,为社会团体、民间组织或个人依法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提供便利条件和平台。通过政府引导和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激活民间的、自发的保护力量,在不破坏名镇名村总体格局和风貌的基础上对村落整修改造,以开发带动保护。要正确处理农民主体与社会参与关系,建立保护农民利益的机制体制,引导人才、资金投向文化资源开发和文化遗产保护,形成利益和风险的合作共同体,实现文化资源的多元共享和开发利用的多方共赢。

3.发展文化旅游和创意产业,让文化遗产与当代生活共融

发展产业是新型城镇化的关键,修复村落名人故居等古建筑,改造生活生态环境,以有特色的活动营造商业氛围,吸引年轻人回来。旅游是传承、发展、转化、传播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同时,借助发展旅游,也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村落社会结构和经济衰退的问题并且能够唤起村民的文化自信。要充分利用已经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各级名镇名村的文化资源。利用是指在确保历史真实性和发挥其文化的精神功能与文化魅力的前提下获得经济收益。应遵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保护方针,做到不滥用不变质,该着重保护的,就努力去保护和传承,该开发利用的,就在保护同时合理开发利用。做好传统文化资源有效利用与文化产业创新开发的规划,根据文化资源的特点决定文化创意的方向,把文化资源变成可视可感可消费的特色文化产品;因地制宜,积极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相关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实施差异化发展道路和多元化产品开发策略,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形成产业联动。将历史文物、传统食品加工及手工艺等生产方式与现代生存环境下的旅游观光、休闲体验相融合,带动当地居民增收致富(如剪纸、永泰山歌)。合理调整当地产业结构,就势依托特定的产业,促进旅游与工业融合发展,打造产品品牌(如地理标志特殊物产茶、剪纸、锡箔、编织等农副产品)。利用民俗节日等资源,发挥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传统节庆品牌效应,组织开展群众(当地村民)参与性强的文化旅游活动,如郑和开洋节、光饼节等,集中展示传统表演艺术、饮食文化、信仰习俗、手工艺品等,提高旅游的文化内涵,增强旅游的体验性,在旅游过程中让游客感悟文化遗产的价值。利用数字化技术促进名镇名村文化旅游资源挖掘、共享与再创造;优化组合,联成福州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旅游线路,如明代海防名镇游、闽江名镇游、山区古镇游、红色旅游和寻根探源文化旅游等线路;结合福州新区和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海洋文明博物馆、华侨博物馆、戍台史迹馆等专题博物馆。广泛利用各种交流渠道,涉外活动和对外窗口开展经常性的宣传推介活动,大力宣传福州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整体形象,通过拍摄影视纪录片宣传乡土传统文化。

4.社区营造,让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共鸣

传统村落保护是使原生态的生活气息、风土人情、传统习俗与现代文明和谐相适应的生活建设过程,而不能搞成有村落无村民,有文物无文化的局面。因此,对古村落的保护,应从其文化空间入手进行整体性保护,不仅要保护遗产本身,还要保护其生存与发展的文化空间,使之活态传承。关键是要保护或唤醒村民的对乡土文化的文化自尊、自豪感,不能仅仅把古建筑作为盈利的旅游景点,而是要传承、演进一种社会生活方式;社区营造就是社区自发的行为,即以建立社区文化教育,凝聚社区共识、建立社区生命共同体的概念,来作为一种文化行政的新思维与政策。通过社区营造,将社区历史记忆与文化自豪感,凝聚成社区居民的共识,强化社区居民认同感,从而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在乡风文明建设方面,城镇化不能忽视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延续与打造,应该避免“老死不相往来”的都市陌生症候现象。我们对公共文化空间的关注是对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壤和营生空间的关注,让农村延续生机和活力,从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构筑和谐的人居环境。乡村的诸多社会性问题(留守儿童、老人自杀、环境污染等)与经济发展的城乡差距有关,但也与家庭伦理失范关系密切。乡村急需公共文化空间,要充分挖掘非遗对村民信仰、道德、行为的教化、娱乐功能(如游神),创新拓展制定包括孝道、齐家、睦邻、公益、环保、持戒、权利等方面在内的乡规民约,使之成为村民砥砺道德和人生向上的手段。把传统生活方式重新创造后再回归到现代生活,如一些民俗活动,在日常生活层面上发扬光大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中尊老爱幼、诚信礼让等美德成为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准则;增强老人会、农村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等社会组织的道德评价功能,使青年生活有预期,道德有舆论压力,才会逐渐“生长”出新集体主义意识和互助合作精神。政府要发挥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积极应对农村人口流动及其带来的价值变迁的挑战,引导文化中介组织和公益组织,动员文化旅游专家学者,培育农村当地精英,投入农村文化建设。通过城乡文化的和平共处、长期融合、创新和改造,使传统文化精华部分深深植根于村民的交往生活之中,敬畏、坚守传统中优秀的文化价值,同时养成符合时代精神的文化价值。

建设美丽乡村的感悟范文6

[关键词]乡村旅游;三农问题;破解

“三农”问题对我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影响深远,任何时候都应倍加重视。切实加强农业、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重心。而要让农民收入有较大幅度增加,须优化现有农业产业结构,加速壮大第三产业,高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创新农村发展道路。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结构优化、农民收入增加以及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由于旅游产品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致使财富、技术与产业部分从城市流向农村,增加农村自我发展能力,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因此,乡村旅游在众多国家和地区被认为是遏制农业走向衰退与增加农民收入的极佳手段[1]。乡村旅游作为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开放产业与民生产业,与“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发展理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及共享)紧密相关,在扶贫攻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中大有作为。近几年来,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猛,对满足城市居民旅游需求与发展农村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实践证明,发展乡村旅游是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农村地区创新经济发展模式与创新城镇化的明智之举[2]。这也契合了中央有关“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构全新农业经营体系”以及“完善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工作要求。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将有力地助推“三农”问题解决。

1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国内外研究简评

1.1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乡村旅游最早于19世纪出现在欧洲。1865年“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在意大利成立,标志着乡村旅游从此诞生。相较而言,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晚于欧美发达国家,20世纪50年代开始萌芽,20世纪80年代兴起,20世纪90年代得到快速发展[3]。以2005年国家旅游局公布首批203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为标志,我国乡村旅游开始了组织化、标准化与规模化发展。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类型主要有三种[4]:(1)城郊农家乐型。该种类型的乡村旅游利用紧邻城市的区位优势,依托乡村差异性资源与城市市场相邻关系,开发满足城市居民的旅游项目。(2)景区农家乐型。此种乡村旅游主要是通过借助风景名胜区的强大吸引力,开发设计各类旅游项目以满足旅游者(包括城市居民与乡村居民)的需求。这些分布在旅游景区周边的农家旅店(以景区为依托),为周末来郊野景区旅游的客人提供食宿服务,其产品优势是兼有自然环境与风景名胜。(3)农村农家乐型。该种类型的乡村旅游散布在广大乡村地区,其产品优势在于优美的自然环境与宜人的气候条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并且带薪假期制度不断完善,人们对乡村自然环境与人文风俗的向往与追求,助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乡村旅游对农业结构转型升级、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推进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等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1.2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简述

1.2.1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简述。国外乡村旅游发展较早,相关研究较为全面深入,国外学者主要对乡村旅游发展问题、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居民态度与居民感知以及乡村文化旅游等进行了研究。关于乡村旅游发展问题的研究,国外学者主要通过对案例发生地进行分析,在研究乡村旅游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提出有关乡村旅游的认识与感悟。MartinOppermann(1996)[5]通过对德国南部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指出乡村旅游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以及改变居民传统观念,同时也得出乡村旅游由于规模小且受季节影响致使其贡献较小;RosaMariaYaguePerales(2002)[6]以西班牙为例,深入研究了传统乡村旅游与现代乡村旅游的差异;ChristopherS.Thompson(2004)[7]指出乡村旅游除了是商业机会,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是当地居民认识乡村生活意义的理想途径。对于乡村旅游中居民态度与感知问题的研究,M.DolorsGarcia-Ramon、GemmaCanoves、NuriaValdovinos(1995)[8]通过对西班牙两个乡村旅游案例发生地进行深入研究,指出乡村旅游增强了女性家庭责任,拓宽了居民收入渠道,女性环境保护意识也得以提升;M.JeannieHarvey、JohnHunt、CharlesC.HarrisJr(1995)[9]选取旅游低度发展、旅游中度发展与旅游高度发展三类地区,探索了三类地区女性与男性对旅游感知的差异以及三类地区女性旅游感知的差异;MichaelD.Smith、RichardS.Krannich(1998)[10]则通过收集美国四个乡村旅游地数据,深入探讨了居民对乡村旅游的感知状况。关于乡村文化旅游的研究,MoyaKneafsey(2001)[11]探讨了当地居民参与乡村文化旅游的影响因素以及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模式;RobertMacDonald、LeeJolliffe(2003)[12]通过研究法国Acadian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认为该地区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发展乡村文化旅游需坚持五个原则(即真实性与质量原则、教育与解说原则、保存与保护原则、当地优先与容量原则、合作原则)才能做到可持续;MaiaLordkipanidze、HanBrezet、MikaelBackman(2005)[13]在研究瑞典Soderslatt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上,指出企业合作因素对旅游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1.2.2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简述。国内学者主要对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乡村旅游规划、乡村旅游市场、乡村旅游开发对策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关于乡村旅游开发意义的研究,粟路军、王亮(2007)[14]指出乡村旅游开发对城乡统筹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唐建兵(2007)[15]认为发展乡村旅游不仅直接效应(如实现生产发展、提高村民生活水平、促进乡风文明等)明显,而且关联带动效应(如促进乡村社会、文化事业及环境保护发展)亦十分显著;贾红风、李云霞(2009)[16]则认为乡村旅游业能促进农民脱贫致富、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速美丽乡村建设。张进伟(2016)[17]指出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传统农业产业化,实现传统农业区域可持续发展。关于乡村旅游规划与设计的研究,唐建兵(2007)[15]在深入研究乡村旅游规划中存在误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改进措施;曹国新(2008)[18]认为乡村旅游开发规划总体上经历了由“游客之极(强调风格)的规划模式”到“遗产之极(强调趣味)的规划模式”再到“多元互动(强调综合)的规划模式”的演变过程。程哲等(2016)[19]指出旅游驱动乡村转型发展的关键在于注重产业融合,加强生态环保,创新开发模式,重视社区参与。关于乡村旅游市场方面的研究,李桐、张晓智(2008)[20]指出:基础设施不能适应旅游发展的需要、乡村旅游市场制度建设滞后以及农民的素质偏低等是乡村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卢冲、张晓慧(2008)[21]基于SWOT分析提出了解决我国乡村旅游市场发展问题的应对策略;钟晓鹏、陆林(2010)[22]以合肥市民为研究对象,在探索合肥市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余兵(2015)[23]对新媒体语境下乡村旅游产品营销方式创新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具体的营销方式。关于乡村旅游开发对策方面的研究,李俊梅(2012)[24]从乡村旅游经营主体与政府管理部门主体两个角度研究了基于地方旅游产业促进政策的乡村旅游发展对策;蒋述东(2012)[25]基于城乡统筹的视角,从乡村旅游规划、资源开发、经营策略、旅游人才、旅游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发展重庆乡村旅游的对策;彭顺生(2016)[26]在分析我国乡村旅游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的应对措施。

综上所述,国外乡村旅游发展早于国内,相关研究也较全面成熟,国外关于乡村旅游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发展问题、乡村旅游中的居民态度与居民感知以及乡村文化旅游等方面。相较国外,国内乡村旅游发展较晚,相关研究不及国外成熟,但国内学者从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乡村旅游规划、乡村旅游市场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理论成果对于指导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实践将起到积极作用。

2发展乡村旅游对破解“三农问题”、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

2.1有利于拓宽就业渠道,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旅游业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面广且就业方式灵活多样。根据相关统计,旅游业每提供1个直接就业岗位,便会增加5至7个间接就业岗位。乡村旅游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就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就业机会。首先,乡村旅游对从业人员的进入门槛要求较低,而且不存在年龄、性别等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在技术技能要求高的行业就业难度较大,但在技术技能要求相对较低的乡村旅游中,由于村民对当地文化、环境等较为熟悉,通过一定的旅游服务技能培训,这些农村剩余劳动力(包括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便能从事导游接待、卫生、景区管理等工作,在乡村旅游发展中找到用武之地,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乡村旅游的主力军。其次,从事乡村旅游的村民可以兼顾旅游与农耕。当进入农忙时节,农民从事农耕操作;进入农闲时节,农民可从事乡村旅游,极大地拓宽了就业渠道[27]。因此,开发乡村旅游能够增加就业机会,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2.2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其脱贫致富

乡村旅游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具有较强的乘数效应。据统计,旅游从业部门每增加1元收入,将为社会带来6-7元的综合经济效益[28]。发展乡村旅游,一方面能促进产业链延伸,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将农村的无形资源(如农业生态效益、乡村文化等)转化为经济资源,增加乡村居民收入。由于乡村旅游具有投入成本低且收益回报快、经营风险不大、经营方式多样且灵活等特点,因此,特别适合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开发。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乡村旅游,通过旅游业的带动辐射,能大大提高该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使当地居民脱贫致富。由于乡村固有的自然景观、农耕生活、民俗民风等,村民可以不离开乡村在家经营乡村旅游。另外,村民也可以选择入股的方式,参与旅游项目,增加收入来源。同时,乡村旅游的迅猛发展也促进了生态农产品的生产、销售,成为广大农民一条强劲的收入源泉。

2.3有利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乡村旅游是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产物,其借助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多姿多彩的乡村文化及农业生产活动场景吸引旅游者前来观赏、体验、休闲度假。乡村旅游者追求“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因此,乡村旅游经营者应以市场为导向,变革原有农业结构,充分利用乡村的自然文化景观,大力发展农特产品,提高农业的观赏性,塑造宜人的自然人文环境,为游客提供灵魂的归宿。而这样必然会增大经济作物的比重,有利于农业结构优化,形成区域农产品特色化。乡村旅游的高关联度必然会带动相关产业(如商业、农产品加工业、咨询业、建筑业、物流业、交通运输业等)快速发展,促进农业向第三产业的延伸与渗透,产生诸多新业态,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乡村旅游突出乡土性与农业特色,坚持农业资源开发与自然生态有机结合,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利于促进农业持续健康发展[29]。

2.4有利于提高乡村居民素质,促进乡风文明

众所周知,开发乡村旅游能够增加农民收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这是乡村旅游给农村物质层面带来的变化。精神层面,乡村旅游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在乡村旅游的推动下,乡村居民开始追求精神上的富裕,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蓬勃发展。乡村旅游吸引了大量城镇旅游者,他们为乡村带来大量信息与先进的理念,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农民的思想与行为。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许多地方建起了图书阅览室、文化交流室等,开办了各种文化补习班与技能培训班,极大地提升了农民的文化水平与专业技能。另外,有许多村民为了适应乡村旅游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与游客沟通交流,积极学习普通话和外语(通过阅读、网络自学等方式),个人素质得以全面提升。部分农村还组织村民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环境保护、生态文明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所有这些都有利于乡村居民素质提升,乡风日益文明。

2.5有利于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

乡村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场是城市居民,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能为乡村地区带来富集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促进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有力地推进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发展乡村旅游能促进农村资金加速流转,积累农村建设资金,缓解广大农村资金供给不足的困局,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注入资金源泉。便捷的交通条件、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必要条件,因此,建设与维护道路交通、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是发展乡村旅游的要务。各乡村旅游目的地为了吸引游客,为游客提供美好的旅游体验,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不断完善优化接待设施,加强环境保护,美化村容村貌,形成天蓝、水绿、山清、人和的优美乡村画卷。

2.6有利于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推进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发展乡村旅游能引导城市人流、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传向农村,促进乡村居民与城市旅游者物质与文化交流。来自城市的乡村旅游者在价值观念、消费水平等方面处于强势文化地位,会对处于相对弱势文化地位的乡村居民产生一种示范效应,促使弱势文化向强势文化靠拢,有利于城乡文化融合发展。与此同时,为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涵盖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各乡村旅游目的地政府也积极采取措施(如集体出资、个人投资等)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乡村道路、通讯、供电、供水以及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与提升,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别日渐缩小,为城市乡村统筹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发展乡村旅游,能促进乡村农业由弱转强以及城乡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转化,加速乡村非农化与城镇化进程,有效破解“三农”问题,推进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30]。

3发展乡村旅游以破解“三农问题”的思路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当前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而发展乡村旅游是基于我国国情而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应积极推进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努力培育乡村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解决“三农”问题找到突破口。具体应从以下七个方面努力:

3.1政府引导,规范管理

乡村旅游的发展与“三农”问题息息相关,政府应加强引导,在政策层面予以大力支持,以推进乡村旅游业加快发展。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实践证明,在经济社会欠发达的乡村地区发展乡村旅游初期,政府主导是取得显著效益的关键因素。因此,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应加强政府引导,规范乡村旅游管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因地制宜探索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各地应根据自身资源禀赋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乡村旅游发展的理想模式(如特色产业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型、工业企业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型、休闲产业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型以及畜牧养殖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型等)[31]。(2)合理规划,科学管理。各地政府应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资源评价、市场调研与科学规划,努力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同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制定出台扶持乡村旅游发展的优惠政策(如银行贷款、财政补贴以及税收优惠等),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政策保障。(3)协调好各方关系。兼顾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是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真正惠及村民的关键所在。因此,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应切实协调好当地政府、旅游投资企业以及乡村居民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力避消极现象产生,使乡村旅游成为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3.2科学规划,力避盲目开发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乡村旅游项目,是农民在“农家乐”的基础上自发发展起来的。许多项目在开发前没有进行科学的规划与市场调研,致使重复建设严重、项目特色缺乏、资源环境遭受严重破坏、项目整体建设水平低下、卫生状况不容乐观、旅游环境较差。同时,乡村旅游从业人员主要是当地农民,由于整体文化素质低下及技能培训缺乏,其接待服务水平偏低,甚至有的地方时常发生“蒙客”“宰客”现象,严重损害了旅游形象。乡村旅游要健康持续发展,“高起点、高水平”的发展道路是其必然选择,而科学合理的规划是重要保障。因此,发展乡村旅游要做到规划先行,将乡村旅游规划与农村其它发展规划(如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村镇建设规划等)相结合,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及资源持续利用相统一,努力建设完善基础设施以改善农村环境,制定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计划、提升其服务意识与服务质量,从而促进乡村旅游开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环境效益协调发展[1]。

3.3塑造品牌,增强竞争力

乡村旅游要扩大影响,提升知名度,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努力朔造品牌形象,增强竞争力。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加强品牌营造。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通过科学规划乡村旅游和营造乡村旅游品牌,挖掘资源特色,形成不同的规模,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化迈向健康之路。(2)努力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质量是品牌延续的保障,国内外所有著名的品牌都是因为有质量一流的产品,乡村旅游要朔造品牌,增强竞争能力,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为旅游者提供优质、舒适的旅游服务和流连忘返的旅游体验。(3)强化乡村资源特色和文化挖掘。乡村旅游的意蕴在于优美的自然生态风貌与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因此,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应凸显乡村宜人的自然环境资源,挖掘与包装好乡村文化,突出乡村当地的特色文化与民俗风情,以此吸引外部资金投向乡村旅游。(4)重视品牌定位。品牌定位对于塑造品牌形象意义重大,品牌定位不准确(定位过高、定位过低以及定位模糊等)将对产品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各乡村旅游目的地在开发旅游的过程中,应根据其资源、市场等条件进行合理的品牌定位,满足旅游者不同的需求。(5)做好广告宣传。品牌形象是消费者的主观感受,其好坏取决于品牌本身的知名度与美誉度,社会公众对品牌的信任度与忠诚度也对品牌形象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乡村旅游品牌形象塑造要以旅游者为中心,加强广告宣传,不断提升其知名度与美誉度。

3.4挖掘内涵,突出特色

特色是旅游产品的生命线,亦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生命线。乡村旅游的特色突出地反映在两个方面:(1)乡村旅游产品的总体特色(乡村旅游区与一般旅游区的差异)。“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重要标志,而独特的农业自然资源与乡村文化资源是乡村旅游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此,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应突出特色,体现“土”、“新”等特点,立足农业本身建设各类设施,避免乡村城镇化而导致自然风貌与民族特色的丢失。(2)各个乡村旅游目的地的自身特色。目前,旅游产品单一、缺乏特色以及经营理念雷同是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因为没有深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地方特色没有发挥出来,造成“千村一面”的状态。地方文化的独特性与多样性是游客向往乡村旅游的一个重要原因,乡村旅游为游客提供不同于居住地的多种文化体验,农业生产的地域性与差异性也为多样性乡村旅游的开发提供了条件。因此,乡村旅游开发应立足当地资源,深挖其内涵,将乡村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与风土人情及传统文化融合,突出地方特色,朔造强势旅游地形象,形成有地方特色的自主旅游品牌。

3.5强化参与性,确保旅游者与乡村居民利益

参与性原则包含旅游者参与及社区居民参与两个方面。旅游者参与方面,随着旅游者旅游经历的不断丰富,旅游者开始将目光由观光转向参与及体验。人们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渴望参与而选择乡村旅游,在此背景下,乡村旅游初级产品(观光农业)将难以满足现代旅游者的需要,旅游者开始转而选择参与性强的乡村旅游产品(如体验农家生活、品尝农家风味、参加农事活动等)。因此,乡村旅游经营者应把握市场需求,在开发旅游产品时凸显旅游者的参与性需求,在各类旅游产品中丰富参与性内容。在乡村居民参与方面,乡村居民参与旅游开发是增加其收入、确保其利益诉求的有效途径。因此,乡村旅游解决“三农”问题应遵循乡村居民参与的原则,因为旅游发展如果只让少数人受益,扶贫与解决“三农”问题将是一句空话,只有农民广泛参与到旅游开发中,才能真正让乡村居民脱贫致富,“三农”问题才能最终破解。政府应采取措施积极引导农民参与旅游发展,使其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真正受益者。一方面,通过乡村居民参与乡村旅游,能有效提升旅游产品质量,增强乡村特有的文化氛围,提高乡村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乡村居民通过参与旅游,能够在乡村旅游发展中满足其利益诉求,认识到保护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与乡村文化对发展旅游的重要性,并主动保护生态环境与乡村文化,从而促进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3.6培训人才,提升服务质量

人才资源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第一资源,乡村旅游要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乡村旅游从业者的整体素质。在农民进入乡村旅游行业之前,相关部门应对其进行旅游管理、市场经营、服务技能、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培训,在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乡村旅游工作,这将为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此外,对农民的培训应持续不断,将定期与不定期培训相结合,努力建设学习型农民旅游服务团队,这样才能达到培训效果,才能真正提高农民的服务技能与综合素质,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保障。乡村居民积极参与培训、投身乡村旅游活动,对乡村居民而言,有利于提高个人素质,提高收入水平;对旅游经营者而言,为乡村旅游持续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3.7加强环境保护,彰显生态性

优美的自然生态景观是乡村旅游开发的基础,因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前提。乡村旅游源于人们对工业化与城镇化负面效益的逃避以及对乡村恬静、温馨、宜人环境的向往和追求,其基础是优美宜人的生态环境。因此,开发乡村旅游应遵循生态性原则,注重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与乡村传统文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旅游者提供无污染、无危害、让人心旷神怡的健康旅游环境。在具体设计乡村旅游开发时,保护环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培养乡村旅游经营者的环保意识,使他们在开展乡村旅游时,能够自觉保护环境,为美丽乡村建设贡献力量;(2)厉行节约。广大农村虽然资源丰富,但毕竟是有限的,所以在开发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应提倡节约,这样才能保证乡村旅游发展的持续性;(3)建筑材料应与乡村生态环境相适应,尽量选用“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色彩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4)尽量使用可再生能源为主(太阳能、风能、沼气等),力图减少对乡村地区空气的污染;(5)采取措施禁止“视觉污染”(如滥倒垃圾、污水横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