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产业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产业概念

农业产业概念范文1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链;农业产业链组织

0前言

在经济全球化和农业市场化的浪潮下,越来越多的实践表明产业链管理是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成功战略,农业企业之间的竞争也逐渐演化成为农业产业链之间的竞争。而农业产业链组织是一种新兴的加强农户与企业、市场之间联系的农工商一体化组织,在美国、荷兰等发达国家和巴西、阿根廷、南非等发展中国家都被成功运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我国,农业产业链组织的理论与实践都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厘清农业产业链组织的相关概念及概念间的关系,归纳和总结目前农业产业链组织的研究成果,对于如何发展农业产业链组织,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1农业产业链组织的概念

农业产业链组织集农业产业链和产业链组织的内涵为一身,是一个全新的理论体系。在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复杂的和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因此,人们将各产业依据前、后向的关联关系组成的一种网络结构称为产业链;产业链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组织体系,近年来受到各行业的广泛应用,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农业产业链是在产业链概念的基础上产生的。王凯、韩纪琴(2002)认为,农业产业链是具体的不同农产品链的集合体,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的产品链,如蔬菜产业链、棉花产业链、果品产业链等的总和,构成了总的农业产业链;王国才(2003)认为,农业产业链是一个贯通资源市场和需求市场,由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提供不同功能服务的企业或单元组成的网络结构;张利庠、张喜才(2007)认为,农业产业链是指与农业初级产品密切相关的产业群的供给和需求关联构成的网络结构,包括为农业生产做准备的科研、农资等前期产业部门,农作物种植、畜禽养殖等中间产业部门,以及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后期产业部门。因此,农业产业链实际上是产业链中一类特殊的产业链,在这一类产业链中,农业或农产品作为其中的构成环节和要素,与其它部门和环节发生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总的来说,农业产业链是产业链生产方式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它将农业生产者从传统农业中解放出来,参与社会化大生产;它连接了与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以及其他相关服务部门有关的企业和各类组织;它采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共享利润、共担风险;它是其他产业链形成的基础,为国民经济的稳健运行提供了基础保障。

而产业链组织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产业组织形式,产业组织指的是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市场关系。这种企业之间的市场关系主要包括:交易关系、行为关系、资源占用关系和利益关系。一般来说,产业组织通常是指以同一商品市场为单位划分的狭义的产业或市场组织,其考察的是同一产业的企业。所谓的市场关系即是处于同一商品市场的企业之间的市场关系。产业链上的物流链涉及到的产品一般情况是单一的,比如棉花产业链、大豆产业链、生猪产业链等,他们与这些产业链上的结构链、价值链、信息链相互连接相互影响构成产业链组织。

结合农业产业链和产业链组织的概念,笔者认为,农业产业链组织是指从农业初级产品到最终消费品所涉及到的各产业群组成的战略联盟,这个战略联盟内部各企业又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组织关系和市场关系,包括交易关系、行为关系、资源占用关系和利益关系等,它是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稳健运行的基础。现代农业产业链组织也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宏观上看,现代农业产业链组织是农业初级产品演变成最终消费品涉及到的所有部门构成的战略联盟;中观上看,它和产业链组织是相通的,都是产业资金链、价值链、人才链、信息链、物流链等的贯穿联结;微观上看,各结点企业之间通过交易关系、行为关系等连接成一个个小型组织,为农业产业链组织服务。农业产业链组织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此外,农业产业链组织在实践中通常会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模式联系起来,两者有许多共性和交叉的地方,因此我们探讨农业产业链组织的构建,就必须搞清楚农业产业链与农业产业化的关系。

2农业产业链与农业产业化的关系

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对提高我国农业比较收益、发展农村经济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我国关于农业产业化概念的表述很多,综合来说,农业产业化可表述为: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实行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经营,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从而实现农业的市场化、社会化、集约化发展的过程。所谓市场化,即依据市场的需要调整农业的产业结构及其产量;所谓社会化,即将分散的、互不联系的个别生产过程转变为互相联系的社会生产过程;所谓集约化,则是要求有更多的资金、技术和科学投入,通过结构优化、技术进步和实施科学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农业产业化是引导分散的农户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是各参与主体自愿结成的利益共同体。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经济的产业化,使农业走向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促进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的发展,推动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产业链、农业产业化组织与农业产业链组织都是紧密相联的概念,在本质上是共通的,在实际运用中也常常有交叉,但它们又有着各自的内涵特点,相互区别。理清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产业链及其相关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对构建现代农业产业链组织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2.1农业产业链与农业产业化的关系

(1)两者的区别。

首先,农业产业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而农业产业链是一个静态的概念。其次,农业产业化是一种特定的发展模式,侧重农业经营理念、发展趋势、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等内容;农业产业链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组织形式,是具体的不同农产品链的集合体。再次,由产业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成是一种客观存在,产业之间的联系不受空间地域约束,对于不同的产品链,其规模和范围相差很大。因此,农业产业链比农业产业化具有更广阔的延伸拓展的空间。

(2)两者的联系。

产业链与产业化又是密切联系的。产业化把产、加、销各个分散和独立的环节纳入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是基于这些环节之间客观存在着的联系,即产业关联。若环节之间毫无联系,不具备供需关系,则一体化便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反过来,实施产业化经营,可以克服有些产业链松散和脆弱的状态,促使产业链稳定和规范,确保产业链各环节主体的价值得以实现,并能拉长和拓展产业链,使产业链质量、功能得以增强。此外,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产业链的联系还表现在两者都要受到农业生产规律的作用和约束,都要涉及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都涵盖价值的形成和分配,都受市场需求的方向和规模的影响,而且均与所处的社会经济条件密切相关。

2.2农业产业化组织与农业产业链组织的关系农业产业化组织指的是农业产业化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它包括横向主体间的关系和纵向主体间的关系。横向产业化组织,指的是处在产业链相同节点上的各要素企业之间的关系,即同为初级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或同为加工企业之间的关系;而纵向产业化组织,即以某一种农产品为纽带而形成的从初级品生产到最终消费市场的各主体间的纵向关系。根据我们前面对农业产业链组织的定义可以看出,农业产业链组织与纵向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实际上是异名同质的概念,也就是说,农业产业链组织实际上是农业产业化组织的一个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农业产业化指明的是农业发展的方向,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农业产业链强调的是农业发展的手段,是一种静态的结构状态,因而农业产业链比农业产业化更具体,对静态链条的管理也比对动态过程的经营更易于操作。农业产业化的经营目标要求延伸农业产业链、产业化经营的实现方式要求产业链的协调、提高产业化经营绩效要求产业链有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科技支撑,因而对产业链组织的研究对于实现农业产业化目标的实现具有更实际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寻求突破,找到现代农业产业链组织的创新模式。

3农业产业链组织相关研究评述

国外学者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农业产业链中的信息管理、价值链分析和农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其农业产业链管理理论经历了从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纵向一体化”到之后的“横向一体化”的转变。国外农业产业链管理比较有影响力的成果主要有:霍夫曼(2001)强调信息和交流技术对农业产业链发展的重要性,运用好信息和交流技术可以提高农业产业链上企业的竞争能力,占领更广阔的市场;拉丁弗伊斯总结霍夫曼等人的研究指出信息和交流技术的组合中存在三大技术障碍:过于特定、刻板和适用范围狭窄,他主张建设一般的、柔性的、广泛的信息和交流技术服务结构,另外他认为对于信息和交流技术这样一个为整个农业产业链服务的项目,不可能由个别投资者建设,政府应该出面投资;罗斯(1995)提出将全面质量管理学说应用到农业产业链管理中;斯迟拜通过提出估计有效客户反应(即ECR:流通供应链上各个企业以业务伙伴方式紧密合作,了解消费者需求,建立一个以消费者需求为基础和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系统)强调价值链在农业产业链中的作用,价值链分析可以从消费者需求和市场份额两方面为农业产业链上的企业提供具体的ECR估计方法。价值链分析证明了农业产业链管理的重要性,不注重农业产业链的管理将造成产业链运行成本高,效率效益低、资源无效损失等后果。

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关注农业产业链的管理、组织形式和构建等方面:

3.1产业链管理方面的研究

桂受平和张霞(2006)从农业产业链的管理和要素投资入手,将农业产业链涉及的有关联的产业群用U型曲线来描述。所谓的U型曲线是指战略规划、新技术研发、生产、加工、物流、营销和品牌六个增值环节组成的价值链。作者认为通过对产业群内各个组织的相关环节的价值投入,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通过对比按U形曲线控制要素投入量和与之相反的情况所产生的价值总和(按曲线投入要素产生的价值总量要大得多)说明U形曲线协同管理在农业产业链管理中的优势。

学者孟枫平(2004)对联盟博弈(合作博弈)在农业产业链合作问题中的应用进行了细致的论证。他的推导建立在博弈论(与纳什均衡不同,纳什均衡是一种非合作博弈)基础之上的。通过分析,他指出,农业产业链上的公司更愿意同大农户合作,并且会建立稳固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农业产业链组织的运作提出了建议,即小农户通过合作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大户,积极开展与公司之间的合作,可以维持稳固的关系,并取得较大收益。

3.2产业链组织形式方面的研究

王凯和颜加勇(2004)将我国农业产业链组织分为以下几种:按组织与运行机制,分为企业模式、合作社模式、合同生产模式;按龙头企业和参与者的不同,分为龙头企业带动型(以公司+基地+农户为典型形态)、中介组织带动型(以合作经济组织+农户为典型形态)、专业市场带动型(以生产者与专业市场经营组织间通过合同形成较稳定的购销关系为典型形态)、其它类型(农业综合企业、各级农业服务体系或科研教育等事业单位以契约关系为农户提供社会化服务所形成的农业产业链组织)。作者认为,龙头企业带动型、专业市场带动型不会成为我国农业产业链的主流形式,而中介组织带动型很可能成为未来我国农业产业链组织的主流。

产业链组织要发展成熟必然面临产业链延伸的问题。龚勤林(2004)结合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沿革提出根据区域优势进行比较,在区域之间(包括地区之间、国家之间)进行产业链的优化配置,延伸产业链,并认为可以通过构建区域产业链解决我国面临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农业产业链的运作效率方面,张利庠、张喜才(2007)认为我国农业产业链面临产业链断层、产业链价值错位、产业链集中度低、产业链风险控制能力低等状况,有效的农业产业链组织形式应该以龙头企业为主体连接整个农业产业链,要重点完善产业链的信息化,建立“品牌+标准+规模”的经营体制、混合纵向一体化的链接机制和“公司+园区+农户”的组织形式。

3.3农业产业链构建方面的研究

王艺、王耀球(2004)在《构建新型农业产业链》中认为要构建符合现代农业标准的农业产业链,就要引入供应链的管理思想。引入供应链思想,可以将上游企业有效结合,共同为最终消费者创造利益的同时获得自身的利益增值并推进物流管理。赵绪福和王雅鹏(2004)在《从产业化经营的需要看中国农业产业链的构建》中分析了产业化对产业链构建的影响:产业化的经营目标(实现农工商一体化)要求延伸产业链;产业化让农民获利的经营宗旨要求农民的积极参与;产业化经营市场、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基地和农户等主体要素有机结合,高效互动的实现方式要求产业链的协调;产业化的整体经营绩效的提高要求产业链有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科技支撑。

现有的研究成果丰富了我国的农业产业链理论,其中已有很多为实践所借鉴和运用,农业产业链理论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缺陷在于:①较少有人提及政府在我国现代农业产业链的建设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如何发挥作用。②农业产业链组织形式方面的研究从深度和广度看,很不够。③采用哪种类型的产业链对我国农业现阶段的发展更为合适,核心企业如何发挥领导作用,利益和风险在合作各方之间如何分配和分担等问题都没有得到较圆满的回答。④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应该从哪些方面发挥资本市场在现代农业产业链发展中的作用。⑤对不同的产业链组织形式,究竟哪一种适合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各方说法不一,缺乏可靠的理论和实证研究。⑥对农业产业链管理的研究也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并没有结合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际,而且在农业产业链管理和组织这两个方面区分不太明显,常有交叉。

未来研究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明确政府角色。市场经济的固有缺陷导致政府的某些干预是正当的,中国的现代农业刚刚起步,仅靠市场的力量难免造成发展瓶颈,应该给政府在农业产业链组织中的角色定位。

(2)正确分析我国国情和农业发展状况,提出适合现阶段发展的农业产业链组织方式。

(3)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对农业产业链组织发展的促进作用应该被明确提上研究范围,如对农业产业链的金融支持等。

(4)对各种农业产业链组织形式所面临的风险应有明确的归类,以便在实践中做好相关的风险防范工作。

参考文献

[1]杨公朴,夏大慰.产业经济学教程[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安波,杨英措,张华.农业产业链的企业效应[J].商场现代化,2007,(07).129.

[3]陈吉元.农业产业化:市场经济下农业兴旺发达之路[J].中国农村经济,1996,(8).

农业产业概念范文2

[关键词]绿色农业产业带;问题;对策

自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绿色发展的理念,绿色发展首次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成为未来农业现代化的新目标。绿色农业是我国对出自最佳生态环境的农业的特定称谓,相当于西方的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或无公害农业。发展绿色农业、建设绿色农业产业带是湖北省在农业全面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新阶段,针对农业资源短缺,立足湖北特色优势,为引领湖北农业快速健康发展、确立新时期竞争新优势而作出的战略选择。经过多年的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湖北已培育和发展了一批极具区域特色、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优势农业产业带,这些产业带的发展,推动了全省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

1绿色农业产业带的内涵及其作用

自1927年美国学者斯坦因德吉尔(S.Degeer)在“工业四边形”概念基础上提出“制造业带(manufacturingBelt)”的概念以来,许多学者从理论上阐述了产业带的相关概念及其形成机制,比较有代表性的是20世纪60年代德国学者维尔纳桑巴特(Wernersombart)的“生长轴”理论,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沙利文(E.C.sulivan)的交通经济带思想,21世纪初戈登(IanR.Gordon)和摩洛(Philip-Mcann)提出不同集团和不同活动的混合趋向于在不同的地方集结成带束状,其结果就是某种程度地伴随着产业专业化的空间分异,并总结了三种基本的带状模式,即纯聚集模式、产业综合体模式和社会网络模式[1]。国内学者关于产业带的研究始于陆大道院士1984年提出的“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理论”[2],此后,许多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产业带的概念和演化机制进行了界定和探讨,除产业带以外,国内外许多学者还在不同的场合提到了产业聚集带、产业密集带、经济(地)带、经济隆起带、城市经济带、经济走廊、交通经济带等与产业带极为相近的概念[3],这些研究在吸收和借鉴国外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的案例,形成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应用研究,对指导我国产业布局实践、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对绿色农业产业带进行定义,在实践上,福建省“十一五”规划曾提出重点建设闽东南高优农业、沿海蓝色农业、闽西北绿色农业三大特色产业带[4]。笔者认为,绿色农业产业带是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结果,是绿色农业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是指在区域性得天独厚的气候地理条件下,立足当地农业资源、农产品品种和基础优势,以产业化为基础,以农业组织新模式为纽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生产和加工生态、安全、优质、高产、高效绿色农产品为对象,形成有特色、有规模,产业协调、持续发展的绿色农产品的优势区域。绿色农业产业带既有产业带所共有的一般性特征,如产业在地理上的邻近性、产业链条的完整性、网络组织及其社会根植性以及带结构的柔性化等,又不同于一般的产业带和农业产业带,具有生态的可持续性、经济的高效性、产品的标准规范性特征。从实践来看,绿色农业产业带的形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在此区域内可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实现资源的更有效利用和配置,具有贯通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紧密连结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的新型产业形态和消费业态,具有促进增收的经济功能、带动就业的社会功能、传承农耕文明的文化功能、美化乡村环境的生态功能、促进基层政权建设的政治功能,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是促进农业增效、确保农民增收的重要组织形态,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湖北构建绿色农业产业带存在的问题分析

湖北是中部地区农业大省,绿色农业及其产业带的形成和发展对提高农业的竞争优势和竞争力,促进现代可持续农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作用,但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一是政府对构建绿色产业带的定位和前景认识不明确,政策引导和扶持不足。政府部门对绿色农业产业带的发展缺乏总体规划,无论是省“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还是“十二五”和“十三五”湖北省农业发展规划与湖北省现代农业发展规划,都没有提出要构建绿色农业产业带,往往只考虑扶持短期内对拉动当地经济效果较明显的行业和企业,而没有从国家宏观调控和调整当地产业结构的高度,将构建绿色农业产业带列为未来湖北省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二是政府和金融部门对绿色产业链的发展和延伸没有做深入研究,龙头企业、基地与农户三者之间还不能协调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绿色产业龙头企业少,辐射效应弱,各企业间协作配套程度低;保护和培育原料生产基地问题凸现,尤其是部分产业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问题;绿色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没有合理化,特别是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加工企业与生产基地之间尚未建立利益共享机制。三是绿色产业层次不高,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较低。按照发展阶段的不同,可以将产业带划分为雏形期的产业带、成长期的产业带、成熟期的产业带。目前湖北省现有的绿色农业产业带大多处于雏形期和成长期,除了武汉城市圈“两型”农业试验区外,大部分绿色产业企业仍为初加工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原料生产企业,产业带线状的基础设施束还不够发达,整体组织性差,内部联系松散,协同配合不够,缺乏系统性,产业密集程度、交通便捷度等有待提高,导致功能不能充分发挥。四是科技支持和资金投入不足。科技部门缺乏对绿色农业及产业带的专项资金,绿色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绿色农业科研开发和推广投入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当地金融部门普遍未把金融的可持续发展与构建绿色产业带有机地统一起来,没有将绿色产业带的构建作为信贷培育的主要方向,在实践中往往对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的绿色产业不愿过多地支持,对支持绿色产业项目存在慎贷或惜贷思想,目前还没有制定与绿色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信用管理和服务模式。五是绿色产业缺乏风险补偿机制,信贷风险过度集中于银行体系,也缺乏健全的农业支持补贴制度。风险补偿机制,是一种有效的风险分散形式。在建有完善风险分散机制的信贷市场中,金融机构能及时有效地分散和转移其所面临的风险,甚至在风险发生后,亦能到合理补偿。农业是弱质产业,涉农贷款风险大、成本高,风险与收益不对称,使农村金融机构缺乏支持农村经济的动力。目前,农村信贷风险补偿机制还处于起步阶段,中央及各地方政府没有出台相应的担保制度或补偿办法,各农村金融机构也缺乏足够的风险控制能力。

3构建湖北省绿色农业产业带的对策建议

3.1尽快制定发展绿色产业带的总体规划,明确其发展目标

一要以国家宏观调控为契机,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引导区域产业的合理布局,把构建绿色农业产业带确定为全省今后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二要将绿色农业产业带的发展纳入全省农业发展规划中,以新的农业功能定位为指导思想,综合考虑全省各地的地理环境、资源条件、基础设施、产业体系、市场需求、政策引导、科技进步、城镇群及生态环境质量等多种因素,规划设计形成3个符合生态条件的生产力布局的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带,即武汉城市圈都市农业产业带、长江及汉江沿线绿色农业产业带、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带,成立由省发改委和省环保厅牵头、相关职能部门以及三大产业带有关市(区、县)发改委、环保局和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绿色产业带发展管理机构,负责绿色产业发展的组织、协调与监管工作;编制绿色产业发展规划,突出规划的指导性和权威性,确定发展重点,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措施。三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和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利用产业基础好、要素成本低、配套能力强的综合优势,组织实施三大绿色农业产业带建设。加强区域间横向经济联合与协作,将绿色食品的发展与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布局相结合,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实施科学管理,标准化生产,形成大基地、大龙头、大品牌、大产业。

3.2根据不同的情况,运用不同政策措施支持绿色农业产业带的发展

首先,要在税收、土地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优先考虑土地利用计划,适当减免征用地的各项费用,对投资达到一定额度且有益于当地环保的企业给予“零地价”的政策。二要建立绿色农业产业发展基金。该项基金按企业缴纳的地方所得税的一定比例提取,专门用于补贴龙头企业技术改造贷款,提升其技术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三要建立绿色农业产业风险基金。该基金由主管部门、企业、农户和保险公司共同出资建立,专门用于抵御绿色产业产品的市场风险,对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按增量给予适度补助,对不良贷款损失给予适度风险补偿。四是对于开发资金不足的问题,可借鉴国外产业带的做法,以政策为契机,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积极吸引外部资金的投入,同时借助外部投资者开拓更广阔的外部市场。

3.3整合有限资源,重点培育生产基地和龙头企业,促进绿色农业产业链的延伸

首先,要提高资源利用率,树立循环经济发展观。例如,通过资产重组和子公司的建立,将多个产品统一整合到多个企业的品牌中,确保品牌产品的生产用料。其次,要积极争取各类企业扶持资金,培育原料生产基地,确保大型项目和大型企业的原料供应。第三,要提高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通过强强联手、内外联合,可以形成大企业甚至大企业集团,通过拉长产业链,可逐步形成产业集群。第四,要在扩大龙头企业辐射效应的基础上,积极支持初步形成产业链的集群企业,促其加速产业集聚优势的形成,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

3.4提升产业层次,形成产业带崛起的动力机制

重点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改造传统产业。传统产业在三大产业带内占有很大的份额,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对优化和提升产业带工业结构至关重要。二是推进技术创新,充分发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推动企业建立起技术创新的投资机制和运行机制。三是加大科技投入,利用省内各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引进和吸收先进技术,通过产学研一体化来提高绿色产业的科技含量。

3.5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

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为产业带组建协调委员会,以解决跨越行政区划发展的产业带在宏观协调层面存在的困难。协调委员会应吸纳产业带内各类企业实体的代表,由政府和市场主体共同参与产业带治理。这种模式有利于信息的沟通,平衡各类市场主体的利益,能够更有效率地解决产业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推动产业带健康、可持续发展[5]。

农业产业概念范文3

一、国家政策导向中原经济区农业产业升级

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正孕育着新一轮的科技创新,当今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关键时期,全球产业结构加速调整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发展现代农业,推荐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民增收,随着中西部地区开发、中部崛起等一系列国家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已成为全球产业转移的热点,“内生+外资”双轮驱动效应日益增强。为了进一步推进中原经济区的创新发展,加速城市经济转型,同时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规划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培育战略新兴农业产业为要点,打造特色农业产业聚集区,成为区域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的新引擎,中原经济区农业产业升级新支点,撬动新一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2011年底,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文件中指出,中原地处我国中心地带,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中原经济区是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地理位置重要,粮食优势突出,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河南省是人口大省、粮食和农业生产大省、新兴工业大省,解决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以下简称“三化”)协调发展问题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以来,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进入了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新阶段,既面临着跨越发展的重大机遇,也面临着粮食增产难度大、经济结构不合理、城镇化发展滞后、公共服务水平低等挑战和问题。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是巩固提升农业基础地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需要;是促进“三化”协调发展,为全国同类地区创造经验的需要;是加快河南发展,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是带动中部地区崛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

二、农业产业经营发展的目标

中原经济区的农业产业经营发展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在发展农业产业的同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搞好农业产业经营发展。笔者认为农业产业经营发展需要实现以下几个目标:

第一,科学分析郑州市农业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国内环境,挖掘农业产业的地方特色,识别郑州市农业产业在整个中原地区乃至整个国内区域系统中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

第二,在河南地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深入剖析郑州市农业产业在区域体系及对外开放格局中的空间及产业定位,提出郑州市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路、愿景与目标。

第三,提出中原经济区农业产业经济、空间、社会和生态发展的战略举措与行动计划,策划若干关键性的项目。

三、中原经济区农业产业经营面临的主要问题、重点及难点的阐述

(一)社会经济现状证明三产结构不优,发展动力不够

一产、三产比重降低,二产比重增高。由于过度重视工业发展,一产、三产滞后,三次产业之间整体关联度较低,三产结构有待优化。同时当前阶段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但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二)农业产业经济竞争力差

中原经济区由于人类干扰已经对其原生态农业产业产生了重大影响,不合理的耕地、过量开发、建设用地的大量建设严重干扰了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与平衡,同时现状农业产业较为分散,经济产业链条较短,产业层级低下,尤其是其处于边缘地区,与城市其他区域相比,城市经济风险抗力不足,加之农业产业本身竞争力不足的特点,难于对外部资源要素产生足够强的吸引力,经济竞争力差

(三)体制分割严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中原经济区的农业产业资源条件相对充裕,但粗放式的增长方式、行政体制的机械分割都导致了资源配置效率的地下。首先,从区域层面看,行政区划各自为政,资源分散开发,空间增长以离散分布性增长为主,空间沿轴向绵延,呈现多点无序发展的空间模式,严重侵蚀了生态板块、农业产业的有机生长。

其次,从整体发展建设来看,固有的“自上而下”的开发建设,使得各镇区个体在寻求建设空间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个体内部农业产业用地相对有序,但就拼合在一起的农业产业而言,整体秩序混狂乱,空间容纳能力低下。因此,相对低下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将使郑州市大农业产业调整、生态建设、高新农业产业技术发展等方面面临资金和技术投入的巨大挑战。

(四)城镇化水平低,区域结构发展差异大

中原经济区的城乡居民点分散发展,涉及村镇行政区划较为复杂,全域城镇化水平偏低,城镇相互之间关联度低,区域发展不平衡,呈现几大不同类型的城镇发展区。对整合农业产业资源造成极大的困难同时为改善农业产业经营发展制造了巨大的难题。

四、中原经济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主要途径

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运营的农业发展模式,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根据各个地区的产业基础,建立特色农业发展区、新型农业发展区、特色农业发展区、高新农业发展区。

面对日益激烈的城市和产业竞争,中原经济区实现产业的快速集聚不仅需要科学准确的发展定位,更需要深刻把握科技型产业城市的发展规律,找到打造产业引力、促进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重点实施品牌驱动、链群发展、产城互动、开放创新四大产业发展战略,重点解决总体策略、产业组织、环境营造等核心问题,促进地区经济稳定持续快速发展。

实现中原经济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发展优势产业

中原经济区在传统的大农业领域具有很明显的优势,中草药、牧草、西瓜、林果、芦笋、石榴、柿子、奶牛养殖、大蒜、小杂果、蔬菜、水产等资源丰富及发展态势良好;历史文化资源也相当丰富,自然资源优势十分突出,都是开发农业产业化的良好基础。现状已有一定规模的农业。笔者认为发展优势产业在中原经济区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在农业产业经营的过程中不能舍弃传统优势农业产业,而去另辟新境。

(二)现代农业产业集群

继续强化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成中国第二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延伸和健全现代农业产业链,着力推进绿色食品加工与专业物流业,打造郑州农产品全球物流中心。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教育农业、体验农业、假日花卉等现代休闲农业。

(三)建设农产品国际交易中心

建设集展览、展示、商贸、物流于一体的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积极申办具有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的农产业交易与会展等大型活动,不断扩大中原地区的影响力。

(四)品牌驱动

强化中原地区的“国际生态科技名城”整体城市品牌的打造与传播,并重点推出品牌亮点和城市子概念;以城市形象统领产业品牌、以重点项目彰显城市品牌,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聚焦、延伸城市品牌概念的内涵,强化品牌支点;搭建品牌营销体系,系统策划营销策略,抢占农业新品牌、新概念,打造城市特色、推动重点园区招商。

(五)链群发展

以培育打造重点产业集群为主线,强化产业聚集发展。将“现代农业”的培育作为新城产业发展的“突破口”,打造“泛农业”产业链条,实现功能交织、产业耦合、互促连动,构筑城市系统引力和产业链复合优势。

强化功能促进、推动系统创新。积极完善集集聚区功能结构,引导企业间、集群间以及研发机构的对话与合作,通过联合实验室、创业服务中心、技术转化与扩散服务平台、人才交流、金融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实现各产业集群之间的关联、互动,协作创新。

1. 现代农业链群发展

打造“科技引领、三次产业联动”的现代农业产业链条。以农业信息工程、良种工程、胚胎工程和生物工程四大先进技术带动科技研发服务,通过规模化标准化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畜牧业生产和新型高效农业机械来发展种子研发繁育与服务、生物农药等农用物资研发生产与服务、科技型农副产品深加工和现代食品加工这四大产业链条,共同发展农业科技教育、农业物流、商贸服务和农业观光旅游,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链条(如下图所示)。

在积极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链条的同时,也应同步建设农业科技创新的三大体系。通过发展产业基金、商贸物流、会展中心、总部基地、技术交易、信息中心、协会组织、教育培训和金融服务实现资源的整合服务、营销推广服务和金融创新服务。打造国内外农业高科技人才创业基地、农业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和农业高新技术项目孵化基地,建设农业科技创新的三大体系(如下图所示)。

农业产业概念范文4

梅宝亮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德州分行  山东德州   253000)

 

摘要:近年来,中国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的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外众多学者就中国农业农村的发展提出了诸多政策建议,其中农业产业集群作为一种带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尤为引人注意。本文从农业产业集群的定义、形成机理、特点、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对当前关于农业产业集群的研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进而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希望对进一步的研究和农业产业集群的政策制定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农业产业集群   形成机制      发展模式    问题

 

一、         农业产业集群的定义

农业产业集群的概念来自于产业集群和农业自身特点的结合。国际经合组织(OECD)将农业产业集群定义为一组在地理上相互临近的以生产和加工农产品为对象的企业和互补机构,在农业生产基地周围,由于共性或互补性联系在一起形成的有机整体。OECD的定义是将农业产业集群视为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的一种升级,但这一定义缺少对于集群内部主体地位作用的描述。而国外有关农业产业集群的研究通常与涉农产业(agribusiness)、食品加工业集群(food processing industry cluster)、农业企业集群(agro—enterprise cluster)结合在一起的。美国Oklahoma商务部(2005)把农业产业集群概括为农业生产、农业支持和增值加工三部分。Kulshreshtha&Thompson(2005)也认为农业与食品产业集群(agriculture and food clusters)由农业生产、食品加工和农场投入制造3个子集群(sub-clusters)组成。国外的这三种定义强调了农业产业集群所包含的各个环节,但同样忽视了集群内部主体及其相互关系的定义。

国内学者多是基于Porter提出的产业集群概念来界定农业产业集群的内涵,却未体现出农业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特殊性。个人认为农业产业集群应该定义为以传统农业活动为基础,以农业合作社和现代农业企业为主导,以高校、银行等服务机构为辅助,以市场为导向,以集群内部的分工与合作为媒介而形成的囊括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部环节在内的系统,在特定地域空间上集聚的现象。

二、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

农业可以算作是可再生资源型集群,所以,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农业资源禀赋的空间分布有着直接的关系。此外,分工与协作、农民企业家、集群的外部性、制度等因素也影响着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是由内在因素和外部条件的相互作用决定的,两者共同催生农业产业集群。王锦旺等(2008)认为关键组织或个人的市场观念、创新素养、资源意识、组织和运作内外部资源的能力、市场行为等方面决定的基本营销素养是农业产业集群形成必不可少的因素。

三、农业产业集群的特点

农业产业集群既有产业集群的某些一般特点,又有自身的独特性。宋玉兰、陈彤(2005)认为农业产业集群的特点包括网状的产业链、农户是基础单位、农业合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基础设施现代化、地方文化根植性强。刘中会(2009)认为农业产业集群具有显明的地域性、产业价值链较长并具有网络特性、农户是农业产业集群的基本经济主体、较高的农业技术水平、发达的农业合作关系等五个特点。个人认为,农业产业集群与一般工业产业集群的最大区别在于农业产业集群的地域性更强,即更加依赖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此外,农业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与农户的竞争合作关系也是农业产业集群的一大特点。

四、农业产业集群的类型和发展模式

由于主体要素、集群结构和发展环境的差异,农业产业集群存在着不同的发展模式。王建国(2005)按照农业产业集群发展阶段和专业化程度,把其划分为“公司+农户”型、龙头互补带动型、市场中心型、纵向一体化型和同心多元化型几种模式。向会娟等(2005)提出培育农业产业集群的三种模式:农业高科技园模式、中心企业型模式、市场型模式。叶依广等(2006)以江苏省为个案,认为农业集群的成长主要包括以下三种路径:市场创造模式、地理品牌驱动模式、先导企业带动模式。

五、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与研究展望

综合来看,目前关于我国农业产业集群的研究已经比较全面,但是当前的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突出体现在当前的研究多是从宏观的角度去研究农业产业集群的特点、模式、作用、存在的问题,并没有从企业、农户以及整个产业链条上各种主体的关系的角度去研究各种主体在集群中如何做出决策,如何针对其他主体的选择做出调整等问题,没有能够阐明企业与农户是什么关系、企业间是什么关系、企业、农户与各种中间机构是何种关系?创新是如何被激发、传播的?其次,没有文章对农业产业集群可能带来的风险进行分析描述。从前段时间农产品价格上涨可以发现,集中的作物生产销售为投机行为提供了机会,从而对粮食安全等问题产生一定影响。再者,在集群中,农户对于动植物品种的选择往往是基于市场的选择,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与粮食政策的冲突。 最后,当前的研究以理论分析为主,计量分析较少。

我国国土面积广阔,自然资源丰富多样,在多种农产品的生产上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掘农业产业集群的经济效用对于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市场化程度,提升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国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前景必然十分光明。当然,我们也需要清楚的看到我国当前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以这些问题为导向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便能够更加有效的推动我国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纪忠,阳水长.我国农业产业集群现状与发展优势分析.商业时代,2010 ,11.

[2]      陈  俊.杨凌示范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集群化发展研究.陕西农业科学,2004,3.

[3]      黄建军.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困境与对策.江淮论坛,2010,3.

[4]      李继红,宋一淼.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之探讨.农村经济,2007,4.

[5]      刘春玲.发展我国农业产业集群的对策.科技创业,2005,6.

[6]      刘中会.寿光蔬菜产业集群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9.

[7]      齐邦锋,单瑞.山东省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9,3.

[8]      宋玉兰,陈彤.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探析.新疆农业科学,2005, 42.

[9]      任青丝.新疆发展农业产业集群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山东纺织经济,2008,1.

[10]   宋一淼.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分类研究.台湾农业探索,2005,1.

[11]  涂文明,曹邦英.新农村建设中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升级的价值链分析.天府新论,2008,6.

[12]   王建国 .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5 .

[13]   王锦旺,张洪吉,张现强.内生性农业产业集群演化机理研究田.农村经济.2008,(4)

[14]   王龙锋,张良成,张瑞卿.江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15]  吴晓斌.农业产业集群机理研究.华中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7 .

[16]  武云亮,董秦.中外农业产业集群研究评述.安徽农学通报,2007,13 .

[17]  向会娟,曹明宏,潘泽江.农业产业集群: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途径.农村经济,2005,3 .

农业产业概念范文5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农产品物流;促进机制

中图分类号:F304.3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System, efficient, and improve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 logistics system is the precondition and important guarantee of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e of our country.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can reduce the circulation, to promote industrial cluster, improv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crease the income of farmers, development of the logistic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logistic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agricultural industry China situation, the mechanism of promoting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gistics to realize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is studied.

Key words: agriculture industrialization; the logistic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motion mechanism

农产品物流是以农业产出物为对象,通过农产品产后加工、包装、储存、运输和配送等物流环节,做到农产品保值增值,最终传递到消费者的过程。国际经验表明,系统、高效、完善的农产品物流体系是一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重要保障。当前,我国滞后的农产品物流体系己经成为农业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瓶颈,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根本障碍。

1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

1.1农业产业化概念。纵观各种有关农业产业化的概念,《人民日报》1995年12月11日发表的社论《论农业产业化》中提出的农业产业化的概念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人民日报》将农业产业化定义为“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

从农业产业化概念中可以看出,对与农业相关的农业生产资料的供给、农产品的加工、储运、销售等内容都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而这些环节又是现代物流的重要内容。所谓物流,即物品从供给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的过程,将运输、储存、搬运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现有机结合。显然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产品及农业生产资料的运输、储存、搬运、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均属于物流的内容,对这些过程的管理也应是现代物流管理的重要领域。作为以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为主要内容的农业产业化,理所当然应包括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及其加工品消费过程中的物流的产业化。

1.2中国农业产业化现状。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伴随农村改革发展大潮应运而生的新生事物,是亿万农民在实践中的伟大创造。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坚持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农业农村工作中一件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来抓,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支持政策和措施,农业产业化和龙头企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健康发展。到2011年底,全国各类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28万多个,其中龙头企业11万多家。各类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农户达1.1亿户,辐射带动种植业面积占到全国的60%以上,畜禽饲养量占70%以上,养殖水面占80%以上。全国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达5.7万亿元,所提供的农产品及加工制品占到全国市场供应量的三分之一,主要城市“菜篮子”产品供应量的三分之二,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五分之四。农业产业化的迅速发展,为促进粮食生产“九连增”、农民增收“九连快”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要清醒看到,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总体水平还不够高,龙头企业数量还不够多、规模还不够大、实力还不够强、带动还不够广,产业化各环节、各方面的利益联结机制还需要完善。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任重道远。

2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

2.1农产品物流概念。借鉴2001年8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和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定义,结合农产品运销特征,本文把农产品物流界定为:为了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农产品价值而进行的农产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产地到消费者之间的物理性经济活动。它包括高效率、高效益的农产品及其信息的正向和反向流动及储存而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制过程。具体来说,农产品物流就是农产品的运输、储存(常温、保鲜和冷藏)、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环节的有机组合。包括一系列物质运动过程、相关的技术信息组织和处理过程、以及各个环节上的物流管理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创造了时间价值、场所价值和部分加工价值。因此,从概念上看农产品物流是农业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产品现代物流从生产到消费包括多个环节,把农产品从生产、采摘、分类、包装、加工、储藏、运输、到配送、销售等环节快速有效地整合起来,减少农产品流通中的价值损失,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从而大大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是我国由一个农业大国走向农业强国,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必经之路。

2.2农产品物流特征。相对于工业而言,农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交织在一起的再生产过程,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存在着非人力能控制的风险,再加上许多农产品是人们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这些特殊性使农产品物流表现出明显不同于工业品的特征:

2.2.1农产品物流运作的相对独立性。由于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降水等存在差异,各地适宜种植品种不同,农产品生产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和区域性特征,而农产品的消费则是全年性的,这就决定了农产品物流过程中需要较大量的库存和较大范围的调度或运输;营养性、容易感染微生物而腐败变质,从而对物流设备和工作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安全卫生性,对其生产和贮运提出了更高要求,如加工中要求无菌,产品配送过程中不能和有其它气味的商品混运,容易造成窜味,还应注意配送中微生物和重金属的交叉污染等问题,对温度和湿度作出严格的规定等;而且产品的交货时间有非常严格的期限性,即前置期有严格的标准;鲜食品和冷链食品在食品消费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食品物流必须有合适的冷链、保鲜链,甚至是气调链;由于绿色食品、绿色消费的日渐盛行,对绿色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2农产品物流量大。农产品的生产基地在农村,而广大的农产品消费者生活在远离乡村的城市之中,为满足农产品消费在不同时空上的需求,就必须将农产品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准确、快捷地传送到消费者手中,以实现农产品的最终价值。因此,农产品物流面临数量和质量上的巨大挑战。

2012年粮食产量58 957万吨,其中,稻谷产量20 429万吨,小麦产量12 058万吨,玉米产量20 812万吨;棉花产量684万吨,油料产量3 476万吨,糖料产量13 493万吨,烤烟产量320万吨,茶叶产量180万吨。全年肉类总产量8 384万吨,其中,猪肉产量5 335万吨,牛肉产量662万吨,羊肉产量401万吨,禽肉产量1 823万吨。年末生猪存栏47 492万头,生猪出栏69 628万头。禽蛋产量2 861万吨,牛奶产量3 744万吨。水产品产量5 906万吨,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4 305万吨,捕捞水产品产量1 601万吨。

2.2.3农产品物流技术要求高、专业性强、难度大。农产品自身的生化特性和特殊重要性,使得农产品流通过程中保鲜、储存、加工等环节具有重要的地位并具有很强的生产性。而且,有些农产品为了方便运输和贮存,在进入流通领域之后,还需要进行分类、加工、整理等活动。比如,粮食储存在仓库中,必须定期进行通风、烘干,以控制粮食水分,使粮食的使用价值得到保证;活猪、活牛、活鸡等进入流通,必须进行喂养、防疫,如果收购后进行屠宰,还需要进行冷冻、冷藏处理,这就要求有特殊的加工技术和相应的冷藏设施。可见,农产品在运输贮存过程中,各自要求的输送设备、运输工具、装卸设备、质量控制标准各有不同,使得农产品物流比工业品物流更具生产性,且要求根据农产品各自的物理化学性质安排合适的运输工具,从而保证农产品的性质和状态稳定,以确保农产品品质、质量达到规定要求。

2.2.4加工增值是发展农产品物流的重要环节。农产品不同于工业品的最大特点是农产品的加工增值和副产品的综合利用。这部分价值是在农产品离开生产领域后,通过深加工和精加工,延长产品链而实现的增值。比如粮食深加工和精加工、水果加工、畜牧产品加工及海洋水产品加工等。一般来说,其增值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产品的分类与包装增值服务。二是农产品适度加工增值服务。比如通过对粮食的研磨、色选、细分或者规格化等生产加工工序,以一定的商品组合开展农产品促销,能够促使农产品流通的顺利进行。三是农产品社区配送增值服务。四是特种农产品运输、仓储与管理增值服务。

2.2.5农产品物流风险大。农产品生产的分散性、季节性,使得农产品物流的风险增大。农产品生产点多面广,消费地点分散,市场信息更加分散,使得人们难以全面把握市场信息,容易造成供给不适应需求的状况;而且,由于农作物有生长过程,牲畜亦需经过发育成长期,故农产品生产受季节性限制明显,难以连续不断的生产,无法依农产品价格的高低短期内有所增减,难以在短时间内对供给进行有效的调节,导致市场价格波动大。过大的流通风险会降低物流经营者的预期利润,往往会使经营者更多地采取短期的机会主义行为,不利于形成有序的市场竞争和培育市场主体。

2.2.6分散――集中――分散的物流节点特征突出。我国农业生产中最为突出的矛盾之一是小规模经营与大生产、大流通矛盾。规模小是指农产品生产、经营、流通普遍零碎化,没有规模效益;大群体指参加农业生产的主体众多,离散性强,缺少联合,组织化程度低,导致生产盲目性,容易造成农产品买难和卖难的交替出现。这种农产品的“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决定了农产品流通过程呈现出由分散到集中再由集中到分散的基本特点。

2.2.7政治含义的商品特征尤为明显。农产品作为附带着社会政治含义的商品,使得各国政府在其生产与流通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介入。一是农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通常小于1,这意味着随着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的提高,就占总消费的份额而言,农产品需求的增长趋于下降,不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二是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也小于1,农产品价格下降所产生的追加需求只能带来比以前更少的收入。这两个因素对发展中国家农民收入有突出的影响,因此,许多国家都不同程度地采取干预政策以保护农民的利益;三是从食品供给安全的角度考虑,政府的干预更是无可避免。

2.3农产品物流现状

2.3.1我国农产品物流总额。2011年,我国农产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4.5%,这已是我国农产品物流总额连续第八年保持增长态势。但是,农产品物流总额占我国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却一直呈现下降趋势。2005年到2011年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情况如表1所示。

2.3.2农产品进出口物流。2011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1 556.2亿美元,同比增长27.6%。其中,出口607.5亿美元,同比增长23.0%;进口948.7亿美元,同比增长30.8%。贸易逆差为341.2亿美元,同比扩大47.4%。农产品进出口的品种主要有:谷物(小麦、玉米、稻谷和大米、大麦)、棉花、食糖、食用油子、食用植物油、饼粕、蔬菜、水果、畜产品、水产品。

2.3.3我国农产品物流的基础设施。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在整个农产品流通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是连结亿万小规模生产者与消费者的重要桥梁,承担着实现农产品集中、分散和价格形成功能。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在促进农业产业化,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增长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11年,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综合百强排序前十名的是: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济南维尔康肉类水产品发市场、山东省青岛市城阳蔬菜水产品批发市场、长沙红星农副产品大市场、南京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大连双兴商品城、重庆观音桥市场、深圳市布吉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广州江南果菜批发市场、江苏凌家塘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2.3.4我国农产品物流相关政策

(1)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截至2013年4月15日,各省份在2012年度“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项下,当年支持建设农家店34 688个,配送中心项目552个,乡镇商贸中心750个。

(2)农超对接。商务部、财政部、农业部在全国选择了15个条件相对成熟的省份开展“农超对接”试点,国家安排了4亿元资金,将在全国建设200个农超“对接”项目,重点支持大型连锁超市和农产品流通企业的鲜活农产品冷链系统、配送中心项目,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快速检测系统和基地农产品品牌建设项目。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完善农产品流通税收政策,免征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以加强产销衔接为重点,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创新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提高流通组织化程度,完善流通链条和市场布局,进一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建立完善高效、畅通、安全、有序的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保障鲜活农产品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

3发展农产品物流对农业产业化的促进

所谓农产品物流是指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目标,把制造、运输、销售等市场情况统一起来考虑的一种战略措施,它涵盖了产品从生产到消费全过程,包括物资的运输、仓储、装卸、包装、加工、整理、配送和信息处理等活动,形成整合的结构,实现规模管理和合理结构的优势,是一种先进管理技术的组织方式,对农业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是流通方式的一场革命。

在农业产业化中发展农产品物流管理,就是要在农业产业化实施过程中,按照现代物流运行的要求,将以前分散实施的与农业生产和消费相关的物质流动过程组织到农业产业化体系中来,实现农业产业化中物流管理的现代化。在农业产业化中导入现代物流管理对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第一,农产品物流是农业产业化加速器。农产品产业化经营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加工增值的可能性。需要深加工农产品,从生产者向最终消费者流转过程比较长的农产品,适宜产业化经营;不需要深加工、从生产者直接流向最终消费者或经过几道流通环节流向最终消费者的农产品,不适宜产业化经营。二是流通政策。市场、价格、经营“三放开”较早的农产品,产业化经营发展得较快。发展农产品物流,解决产业发展两个因素,推进产业化发展农业系统,纵向包括生产、流通和消费三个重要环节,横向关联要素包括生产资料要素、技术、体制等。生产、流通、消费存在联动效应,其中生产是基础,流通是关键,消费是目的,流通是生产和消费的中介。因此,农产品物流是连接农产品生产与流通的关键环节,是提高整个农业系统运行效率的关键因素。当前农业面临着两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一个问题是农产品深加工发展滞后,农产品附加值偏低,致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另一个问题是农产品流通的市场化水平较低、流通成本高,农民没有从流通领域享受到应得的比较利益, 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

第二,在农业产业化中发展农产品物流可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应立足资源禀赋,优先发展资源条件好、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农产品。促进生产要素在空间和产业上的优化配置, 集聚形成具有规模优势的产业带,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农产品物流协调产业发展纽带,产前、产中、产后全程伴随物流过程,以物流信息强化生产、加工、流通的有效衔接,不断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和效益。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以产品为单元,以产业为主线,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突破口,构建产工销、农工贸各环节紧密衔接的现代农业体系,将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引领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第三,在农业产业化中发展农产品物流有助于实现信息通道的畅通。农产品物流可以建立起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信息通道,使农产品生产更符合市场需求。实施农业产业化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改变过去那种千家万户的农民各自独立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矛盾,而现代农产品物流可使供应商和客户能共享信息资源,使生产者及时了解市场需求的瞬息变化,并根据市场变化来调整生产。

第四,在农业产业化中发展农产品物流有助于加强龙头企业与广大农户的联系。传统的农产品物流往往是分散进行的,农业龙头企业大多是产品加工型的企业,如果与农户没有中间产品的联系,龙头企业一般很少与其他农户发生联系。而在农业产业化中,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可以进入到现代物流农产品行业,甚至可以建立专业的第三方农业物流企业,这样可在更广泛的领域内将农户组织到农业产业化体系中来,通过物流管理降低流通成本、提高农产品效益,从而使更多的农户与龙头企业结成双赢的利益联合体。

参考文献:

[1]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中国物流统计年鉴2012[M]. 北京: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社,2012.

[2] 吴佩,崔丽. 品牌农业:如何才能做大做强EB/OL]. (2014-03-14)[2014-02-15]. .cn.

[3] 刘爱军. 农产品物流文献综述[EB/OL]. (2004-09-05)[2014-02-15]. .

农业产业概念范文6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发展路径

中国的农业产业化发端于山东潍坊,如今发展了近20年,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它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也是农村改革不断深入的产物。农业产业化是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链接纽带,也是农民增收和提升农业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当前消解城乡二元对立格局、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下,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剖析现阶段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困局,探索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具体路径意义重大。

1.农业产业化内核剖析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这种经营模式从整体上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加速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因而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改革目标。但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路径不具有惟一性,目前,世界主要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有合作社模式、专业协会模式、企业集团模式等。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表征,集中体现出了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和效率化的新特质。

现代农业试图走入自我良性发展的轨道,离不开市场经济的宏观背景,因而改变农业活动中各种传统经营状况,强调市场的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实现其自身的自我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在系列化生产当中增值,又在供求关系的不断变化当中实现价格的最优化。因而在政府的宏观调控的作用下,要建立完善的市场主体和竞争性的市场体系。这就要求我们运用专业化和社会分工的内在动力,顺应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的内在要求,大力发展农业的产业化经营,连结个别资本、个别生产经营单位和生产者,连结农业生产与市场,用产业化实现农业现代化,从而推动农业优、高产和高效地根本性发展。

2.现阶段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困局

农业产业化是“十一五”期间,农业部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一件全局性、方向性的主抓大事,“十一五”末,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约25万个,带动农户1.07亿户,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年户均增收2100多元,分别比“十五”末增长84%、23%和59%。农业产业化新阶段的发展见证了农业综合实力的显著增强,基本实现了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历史飞跃。产业化经营理念广泛引入,农业生产方式深刻转变。

但仍然不可忽视的是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可持续农业等诸多新的农业发展概念涌入人们的视线,新的发展趋势必然体现出现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种种困局,如:农民农业产业化观念意识不足;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土地流转难;农业产业化链条窄而短,农产品深加工水平低,附加值不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小,辐射力弱,带动力差,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农业保险等相关政策支持滞后,产业化投入机制不够健全;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产业化观念尚未深入人心等。

此类发展困局虽因不同的地域差异体现出程度上或特征上的种种差异,但都或多或少以纷繁复杂的形式存在于现阶段各地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进程当中,因而,尝试针对这些困境提出几点建设性的发展路径,对于超越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瓶颈,有效促进新农村建设有着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3.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新路径探析

3.1提升龙头企业的拉动力,培育和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环节,是整个体系的主体部分。“强龙兴农”仍然是现代农业建设的最强动力。应力争由松散型利益联结向紧密型利益联结转变,由单个龙头企业带动向龙头企业集群带动转变。大力发展链条农业,按照高起点、规模大、外向型、辐射强的原则组建龙头骨干企业,让其在开拓市场、引导生产、加工增值和综合服务方面具备强劲的功能。通过引龙头、借龙头、建龙头等措施大力发展以精深加工为重点的龙头企业。同时,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多种形式的联结机制,鼓励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技术、信息、农资和购销等多种服务,让农户分享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的利益,让农民真正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实惠。以引导龙头企业走外向型、精加工、大流通和专业化的路子,并注重对龙头集群企业的政策扶持等多方面的支持。抓住项目和品牌两个关键,在推进龙头企业集群化上实现新的突破。

3.2发挥示范园区的带动力,培育和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和基地建设 没有优势主导产业的农业发展是毫无特色和生机的发展,各地区要结合自身实际,看清优势,整合自身各方面的优势资源集中发展本地主导优势产业。这样既避免了主导产业结构单一的现象,又容易形成各地区的优势互补,并与市场需求呼应。因而,应有力地引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积极发展高效、优质的农业。建立示范园区和主导产业商品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龙头企业的首要生产车间。让产品基地与龙头企业实现联动,用辐射带动规模发展,基本实现“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用示范园区搞连片开发,规模经营,不断形成集约化、专业化的生产格局,使得优势产业基地逐步向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于此同时,注重农业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尤其是示范园区周边的基础设施建设。

3.3加强科技攻关,提高农业产业化的竞争力 科技的研发和创新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生命线,加强科技攻关和科技培训就是提高农业产业化的本质竞争力。农业科技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动力,是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支撑,也是农业产业化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当前,农业科技成果相对比较匮乏,科技成果的质量和结构都不能满足现阶段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步伐。农业科研单位、高效和企业的科研成果转化渠道不畅,速度不够。农业科技投入不足,结构也不平衡。因而努力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科技支撑力,要聚集力量,建构农业科技创新转化的平台,理顺成果的转化方式与机制。不断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力度。培养高素质的研发人员。提升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也是重中之重,在县乡两级建立农民职业技术培训中心,直接将最先进的农业科技传授到农民手中,将农业科技研发与创新真正落到实处。

3.4深化可持续发展理念,建立绿色生态农业产业化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重视发展的可持续性。就当前的农业产业化而言,“短、平、快”的项目和技术仍然占据很大一部分。长期以来,人们强调产量,忽视生态保护,对农业进行的掠夺性的经营破坏了生态平衡,也形成了发展模式上的路径依赖。十七届三中全会也提出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而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已经告诉我们,21世纪世界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和趋势是发展可持续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