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读书笔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学原理读书笔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学原理读书笔记

教育学原理读书笔记范文1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感悟积极的心态思想意识详解助解标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164-02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科技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作为高中教学,是培养人才的基层教育,在高科技人才的培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学习成绩好与差,实质就是表现在每日行动上的不同,也就是说优秀学生与差生的差异只有很小的差异,但这种很小的差异却将造成巨大的差距。这种很小的差异就是是否从细节做起,是否注重细节,是否具有良好的积极心态,是否具有功到自然成的思想意识;巨大的差距就是成绩的好与差,高考的成与败。所以培养学生以积极的思想意识,用积极的行动用于学习,使他们的行动朝着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方向发展,我想一定可以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为了教好高中数学,我在教学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养成以下五个细节习惯。

一、培养认真做好课堂笔记,强化学习内容细节习惯的养成

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动;有什么样的行动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结果。结果不好实质上是习惯、行为不好,说明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学习知识,对于今后人生成就大小有直接的联系。我们很多刚升入高一的学生没有养成上课做笔记的习惯,课堂上一听就懂、课后一丢就忘、作业一做就错、检测一考就糊。我认为,出现以上情况最主要原因是课堂上没有专心听讲,没有认真做好笔记,课后又不强化、不巩固学习内容。课堂上的教学板书是教师浓缩教材的内容,是学习教材的精华部分。所以培养学生做好课堂笔记,充分利用课堂笔记学习数学,记忆学习内容是学好数学方法之一。做笔记可以锻炼学生的书写能力,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同时,做好的笔记是章节检测复习,期中、期末考试快速复习最好的资料,也是快速查找,查缺补漏最简捷的材料。

二、培养阅读教材,做好读书笔记细节习惯的养成

教材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源泉,是学习数学的根本依据。数学教材中既有对知识的详解,又有对试验操作的描述;既有对试验的分析,又有对试验的简捷完整的概括;既有定量的计算,又有公式;既有概念的叙述,又有对概念的助解(助解:帮助理解的解释);既有插图,图片和图表分析,又有例题的详解和注释等等。另外,教材内容描述通俗易懂,对知识的解释,分析全面完整,是学生学好数学最好的素材。因此,培养学生阅读教材、做好读书笔记习惯的养成也是教好数学的细节之一。

为了培养学生阅读教材习惯的养成,我在教学过程中,上新课的前5分钟,让学生快速阅读教材。每讲完一章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结合教材,结合讲授的内容,每天利用5―10分钟再一次认真阅读教材,认真勾画、记录课堂笔记中没有的知识点,从而使学习内容更加全面,更加完整。同时在阅读教材过程中再一次加深、巩固、学习过的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做好的读书笔记也要检查,评出优、良、中、差等次。经过一学期之后学生就会养成阅读教材的良好习惯。这样,可大大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三、培养归纳、小结、分类整理知识细节习惯的养成

新教材下的数学知识分散、零碎,如果不注重归纳,分类整理知识,让所学的知识连成线,编成块,织成网,就会象“候子掰包谷”似的,学习后面的丢前面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归纳、小结、分类整理知识致关重要。

在高三复习阶段中,可以把整个高中数学知识分为数学基本概念;数学基本原理;重要的概念及其公式;数学典题;易错知识点;数学易错题等。教育学生按以上各块把局部、零碎的知识归纳整理成知识网,为快速、高效复习各块的知识做好坚实的基础。

四、培养学生看书、做题做好“标注”细节习惯的养成

如果说失败是成功之母,那么检讨是成功之父,重复是学习之爷。人都有遗忘性,看过的书籍,学过的知识,做过的试题或多或少有些遗忘。那么,怎样强化、巩固学过的知识、做过的试题呢?实际上遗忘并不是100%的遗忘,只有那些不常见的知识或不常做的题型最容易被遗忘,为了节约复习或重复学习的时间,我是这样教育学生的,在看书过程中一定要“标注”出自认为还没有牢记的知识点,包括数学概念的理解及记忆,数学例题演算的描述,数学解题的格式与方法等等;做题过程中,一定要“标注”出自认为是不常见题型、技巧性题型。经过这样标注后,再一次复习时只看、只记曾经标注的部分,做题只做曾经标注过的题。这种方法可节约很多时间。如果看第一遍花一个月时间,第二遍只需花二天时间,第三遍只需花2小时的时间,可取得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学习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学不会的,去记还没有牢记的,去做不会做的题。这种方法才是效率最高、进步最快的方法。所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标注”习惯,可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五、培养认真审题,规范答题细节习惯的养成

由于新教材下数学知识零碎,再加上学习内容的增加,知识面及容量的扩大,我们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往往只有粗略的印象,再加上做题不认真审题、不弄清题意,导致做题容易张冠李戴。另外,也不会抓住题目中的突破口,往往不知从哪里下手,也不会利用从中间往两边推或逆向推理进行推断,只会从A出发,推向B、C、D的方式,不具有灵活多变的做题思维,不会大胆假设细心推断的做题思维模式来完成综合性试题。

再通过平时教学中严格要求,规范训练之后,学生就会逐步养成认真审题、规范答题的好习惯。

总之,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长期的教导,长期的培养,长期的坚持,长期检查各个细小的环节。学生才能全面掌握高中数学教材中局部的,零碎的知识,才能在高考中考出理想的成绩,才能多培养出时代所需的数学人才。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李津《习惯――成大事者必备良好习惯》―金城出版社

教育学原理读书笔记范文2

【关键词】量变到质变 积累技能 实践积累 生活积累

“积累”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事物逐渐聚集”,这个看似简单的意思其实包含着由量变到质变深刻的哲学原理。任何学习都离不开原始积累,没有积累就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更谈不上提高和创新。马克思为了写好两百多万字的《资本论》,掌握了欧洲所有国家的语言,阅读了一千五百多种书籍,写下了一百多本厚厚的读书笔记。他的事迹深刻形象地说明了积累的重要意义:只有积累到必要的厚度,才能勃发出感人的深度。现行的语文教育教学中,大多数语文教师缺乏这样的理念。辅导学生掌握积累的基本技能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积累习惯的方式也单一,导致现行语文教学高耗低效,无法达到素质教育新“课标”的基本要求。那么,怎样才能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厚度,提升语文修养?笔者有几方面的思考:

一 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积累的基本技能

课堂教学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主战场,我们应该利用现有的课堂教学进行语言积累和应用的训练,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技能积累。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改变以往“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教师应该抛弃繁琐的课文内容分析,加强听、说、读、写的训练,指导学生掌握语言积累的技能,具体做法如下:

1.在朗读、背诵中积累

新课程标准提出九年义务的教育目标:“第一学段至第三学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由此可见,朗读、背诵是积累语言的重要途径。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只有读得多、背得多,才会积沙成塔,厚积薄发,应用起来就会左右逢源,得心应手、呼之欲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文质精美,学生只有通过多读、多背,才能积累大量精美的词、句、段,这样不但充实了语言宝库,还从背诵中感悟体会到作者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奥妙。因此,我们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读、去背。笔者始终注重把读贯穿于语文教学的整个活动中。如:在上《鸟的天堂》这一课时,笔者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初读了解鸟的天堂――大榕树之美;然后进一步读懂课文,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众鸟纷飞的景象。课文中有很多好词佳句,学生反复读,把那些美词佳句烂熟于心,从而加深感知,领悟体会大榕树的动态美和静态美,以及众鸟纷飞的景象。课后笔者还让学生把好词佳句抄在笔记本里,巩固积累成果。

2.在说、写训练中积累

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尤为重要!说、写是学生把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是由积累到运用再到积累的过程。记得《火烧云》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通通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这段话中表示颜色的词语有三种类型:ABB式、ABAC式,还有一种是前面提示一种事物,而后面表示这种事物的颜色,如葡萄灰等。笔者指导学生模仿这几种词语的类型试写几个表示颜色的词语,学生很快就写了出来,有的写:黄澄澄、绿油油、白花花;有的写:半红半绿、半黑半百、半紫半蓝……在此基础上,笔者再让学生用自己所写的词语模仿课文的叙述格式,进行想象说话,从而帮助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3.在品词、析句中积累

所谓品,即品味文章,通过对课文中一些重点词句的品读、研讨、探究,领悟内容的内在含义。如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脍炙人口的散文《匆匆》,紧紧围绕“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课后的思考练习有这么一道题:“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来去匆匆的?你能仿造这样的写法,再写上几句吗?”课堂上笔者先让学生找出课文描述日子来去匆匆的句子,反复诵读,并体会作者在文中多处运用的各种修辞手法。除此之外文中还巧妙地运用大量的叠词等,要让学生在品读中体味语言的美,在读中品味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在读中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然后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展开想象,说说“日子”是怎样在自己毫不注意时流逝的。这样,学生在品词、品句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把这些好词佳句记忆在脑,丰富了自己的语言,进而感悟语言,积累语言。

二 丰富语文实践活动,在课外活动中加强语言积累

语文与生活同在,就如古人说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语文教育观也认为“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新课标中也强调了加强语文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积累、运用语文。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就应该充分地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加强语文实践活动、增大学生课外阅读量、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日常生活中充分地读书、思考与交流。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点:

1.充分用好学校图书室语文资源,努力拓展学生阅读量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语文新课标》在“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总量也有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要求:小学1至6年级阶段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50万字。如果仅仅局限于语文课本学习阅读,学生的阅读量是非常有限的,远远达不到“新课标”的要求,学生积累的程度可想而知,时下大多数学生语文素养不高,语文能力不强也就不难想象了。为此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十分重视利用学校图书室来引导学生去达到必要的课外阅读量。首先,每个语文教师要根据学段的特点为全班学生制定总体课外阅读计划,规定好每个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基本的阅读数量。其次,语文教师要为全班学生有针对性的选择课外阅读用书,避免学生盲目选择。最后,语文教师要为每个学生设计阅读记录卡,让每个学生把阅读的基本信息、感受、收获等记录在卡上。这样不仅可以督促学生去阅读还可以让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动脑又动笔,对增加学生的语文积累,提高学习能力等方面大有裨益。

2.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家庭成为孩子读书的温馨港湾

随着现代物质文明的不断丰富,电视、网络等多媒体已经基本普及到中国百姓的家庭生活中,人们在家庭中都把这些现代文明产物摆放在显眼的位置,使之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视觉享受,但是却难以容下一张小小的书柜,从而给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带来了极大的弊端,让学生从小只是接触到快餐式的、肤浅的多媒体文化。为此语文教师非常有必要做通家长工作,让每个家长为自己的孩子购买一些内容积极健康的好书,每天定时把多媒体全部关闭,让学生静静地享受纸质阅读的快乐,如果家长能与学生一起阅读,他们的语文素养会成倍增长。犹太民族是世界上公认最聪明的民族之一,原因之一就是这个民族有一个传统:当孩子有意识的时候,家长就把蜂蜜涂在书本上让孩子去舔,让孩子直接感觉书本是甜蜜的,之后非常重视孩子对书本的阅读培养,目前以色列犹太民族每年每人的人均阅读量是世界第一。

三 教育学生做个有心人,在社会生活中进行语言积累

古人云: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此话揭示了在生活中积累的重要意义。任何艺术形式都来源于生活,语言艺术也不例外。作为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小学生更需要在熔炉般的社会生活当中去积累。我们要教育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当中学会看不同行业人的穿着打扮和行为动作有何不同。要学会听不同同行业人的言语表达和用词用语。要学会想: 想如何才能把不同行业人的独特个性表达出来。只要坚持做一个社会生活中的有心人,一定能积累到无数语言素材,学生的语言能力,表达能力等一定会大幅提高。

荀子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鲁迅先生也说得好:“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粉才能酿出蜜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坚持不懈注重学生语言积累的培养,让学生真正掌握基本的积累技能,形成良好的积累习惯,就等于交给学生一把通向语文天堂的金钥匙,有了这把金钥匙,学生定能步入语文的殿堂,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教育学原理读书笔记范文3

关键词: 中学化学教学 阅读能力 阅读习惯 阅读方法

阅读能力是指学生通过自己阅读课本或参考资料获取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读书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一个重要途径。纵观近几年来的高考化学试卷,信息题大量增加,主要考查学生能否读懂所给信息,并获取知识去再应用,对学生的阅读及理解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学生最怕做此类题目,甚至有些学生根本看不懂所给信息的意思,原因是什么?主要是教师忽略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往往采取的是满堂灌的讲课模式,学生没有时间去阅读。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

一、让学生明确阅读的重要性

从终身学习的角度看,知识的获取,主要靠阅读,我们日常生活中知识的获取,主要通过读书、看报。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比如,教师在教学中经常让学生使用教材或参考书,布置必须阅读教材或参考书才能解答的习题,久而久之就可以促使学生养成认真阅读教材的习惯,并因在学习上的成功而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1.为学生营造和谐的氛围,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阅读中,并在阅读中养成捕捉关键字词的良好习惯。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高昂的情绪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所以在教学中要尽可能营造轻松和谐的环境,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或形象恰当的比喻吸引学生。同时要抓住关键字,如在让学生阅读“电解质”这一概念时,引导学生把握住“或”、“都”与“化合物”,并找出它们的联系,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电解质是什么?是导电的化合物,在什么情况下导电?在熔解状态或水溶液里导电。“或”是二者具其一,“都”是二者缺一不可,还有大前提:化合物。阅读时注意找准关键字、词、句,并能反复推敲,不断领悟,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采用联想、类比记忆法,深入探究,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也是记忆的再现过程,它能将眼前的事物与很多事物联系起来,有效加强记忆。在阅读乙烯和溴水反应时,可引导学生联想哪些物质也能使溴水反应而褪色,褪色的原理相同吗?学生议论纷纷,最后得出正确答案。这样既能使知识再现,又能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在阅读时,有的学生只能达到“懂”的层次,没有对掌握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未达到“透”的境界。教师要培养学生勤思考善质疑的能力,让学生对化学信息进行多层次统一内化加工,从而提高学生的悟性。对于学生的困惑,教师可先让学生思考,适时点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寻求阅读带来的成功,使他们渴望阅读。

三、教给学生课内、课外正确的阅读方法

1.课内阅读。

课堂阅读是学生阅读的主要部分,也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关键环节。在课堂阅读中,教师应怎样将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体现学为主体和教为主导的作用呢?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重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

(1)明确并精读重点内容。

明确重点内容,对重点内容精读,透过现象看本质,加深记忆和理解。如在讲解化学键的定义时,化学键是直接相邻的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①原子是直接相邻的,②相互作用强烈,这两点需同时满足才能称为化学键。又如,在“分散系”的教学中,①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②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①是区别于溶液、胶体的本质特征。阅读的认知过程应是系统而完整的,由浅入深的,循序渐进的过程,目的让学生做到眼与脑的统一,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因而在指导学生阅读重点内容时要引导学生把握好读与悟的关系。

(2)重视表格、插图、实验操作、现象的阅读。

不少学生在阅读化学课本的时候,存在一定的误区,比如对课本的文字叙述十分重视,但对课本中的表格、插图、实验操作现象就不太重视,而事实上,化学课堂中的表格、插图十分重要,给我们提供了直观的数据、图像。如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原子半径周期性变化的讲解中,课本直接给了列表,每一个周期位于第一种元素的原子半径数值最大,很容易看出,同一周期,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一目了然,便于记忆。又如在讲合成氨工艺时,氨气的产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也很直观。这样能将较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加深对有关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如在“化学反应速率”一节中,教材讲述“活动分子”和“有效碰撞”两个很抽象的新概念时,形象地给出了运动员投篮的插图。如果投球无力,球挨不着篮筐就投不中;如果投球力足,但方向不对,则同样投不中;只有力足且方向正确才能投中。有效碰撞必须满足:不仅要有足够的能量,还要有正确的方向。生动形象,贴近生活的插图,能使学生忘记学习的枯燥,看得津津有味,难以忘怀。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中的表格、插图,长期训练下去,学生自学阅读能力将会大大提高,从而终身受益。

2.课外阅读。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及时督促,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不能操之过急,要有计划、循序渐进地指导阅读,逐步提高要求。其次,指导学生阅读课外辅导参考书。在阅读课本的基础上,可看一些参考书,既拓宽视野,又巩固课上所学,还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指导学生独立阅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2)深入钻研,反复阅读,善于思考;(3)持之以恒,坚持写读书笔记。

学生化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持之以恒的精神。但我深信,只要激发学生的阅读的兴趣,培养他们正确的阅读方法,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会得到很大提高。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42.

教育学原理读书笔记范文4

关键词: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选修课;考核方式

一、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选修课的特点

独立学院基于生源质量特点、大众文化人才培养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而专业选修课的开设初衷亦主要在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造就开拓型、创造型人才,因此专业选修课的教学质量在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迎合社会需求,经管类专业成为各高校独立学院的热门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该类专业选修课具有以下特点:

1.就教学对象而言:与普通本科高校学生相比,独立学院经管类学生大多数文化基础知识不太扎实、学习兴趣不是很浓厚、学习目的不太明确、自控能力较差、在学习上欠缺持之以恒的精神,此外对专业选修课普遍不够重视、上课积极性不高;但是他们思维较活跃,喜欢接触新鲜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社会活动能力较强,因此需要教师对他们加强激励和引导,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就课程性质而言:作为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的专业选修课,其既包括一些理论原理及其应用,又与相应的岗位或职业对接,要求掌握实际工作岗位的操作技能和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但与理工科类专业课相比,其理论性较强,大部分专业知识很抽象,教材大都有繁杂的文字叙述和规定。即便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仍存在“软化”特征,往往实践环境是非真实的、实践项目是虚拟性的、实践过程是弱可控的、考核评价标准是非企业性[1]。

二、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选修课考核存在的问题

1.对课程考核功能认识不够,管理不到位。纵观各高校独立学院,不少任课教师、教务工作者和学生对课程考核的重要性认识远远不够,更鉴于选修课程的次要性,学院对选修课的管理较宽松,激励不够。很多选修课程的考核方式较随意,完全没有有效地发挥课程考核的检查评价、教育激励、诊断反馈以及价值导向等功能。

2.考核方式单一。目前,绝大部分经管类专业选修课考核方式采取单一的试卷式或论文式;少部分课程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原理,根据实际管理案例整理编写的典型场景或提供的数据设计方案或报告,并按一定的标准对设计成果给予评价考核;像口试、小组作业、答辩、策划书等方式更是少用;而结合以上几种方式综合考核的课程更是寥寥无几。由于各种考核方式各有优缺点,单独采用一种并不能准确、全面地检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3.重视结果性考核,忽视过程性考核。现有考核大都在课程结束后一次性进行,平时成绩占的比重较小,约占30%~40%,有的甚至根本不考虑平时表现,这就不能很好测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技能水平;而且将考核过程与学习过程隔离,削弱了考核在教学过程中的反馈作用和引导作用。

4.注重知识性考核,忽视对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考核。现有考核绝大部分都局限在对知识性内容的考核上,而且把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与将来从事职业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完全分离。像按试卷得分或论文质量高低评判学生成绩,这种方式虽简单易行、省时经济,但不能较好地反映学生实际应用和操作能力。

5.强调单一的教师主体考核,忽视多元主体考核。目前绝大部分专业课的考核主体是老师,学生都是作为被考核者。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老师并不一定能观察得到,特别是需要学生以小组集体形式完成的教学任务,老师很难做到全面考核。

三、改革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选修课考核方式的思考

1.树立符合独立学院定位的专业选修课程考核观念。课程考核不仅具有检验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学生学习能力和评估教师教学质量、诊断教育教学问题的低层次功能,而且还具有引导学生学习选择的高层次功能。因此,为适应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应在教师和学生间树立起符合独立学院定位的专业选修课程考核观念,推行素质教育,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积极引导教师与学生在对知识积累和识记基础上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培养[2]。

2.采用多样化的考核组合方式。根据课程内容和性质不同采取不同的组合方式[3]。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采取以闭卷考试为主,其他方式为辅;对实际操作要求较高的课程采取开卷考试和模拟操作相结合的方式;策划类的专业课程以考试和策划书相结合的方式,语言类的专业课程以考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展示性的专业课程以考试和分组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写作性的专业课程以案例分析和论文写作相结合的方式。

3.加强过程性考核的比重,与结果性考核相结合。过程性考核旨在考察学生平时的行为纪律、活动参与情况、个性能力发挥、学习态度等状况。可以采取建立学生课程考核档案的形式,将包括出勤、课堂练习、课堂讨论、课堂测试、读书笔记、课程小论文、课外作业等方面的信息加以记录与评价。适当提高过程性考核在整个课程考核中的比重,可以占到总成绩的50%~60%。

4.注重对学生能力和素养的考核,与知识性考核相结合。不管是过程性考核还是结果性考核都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尽量给学生较大发挥空间,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和探索。过程性考核要以更多课堂外的拓展性阅读、发散性思维训练来积极引导学生从以单一性、被动性为特征的传统学习方式向以多样性、主动性为特征的现代学习方式转变,结果性考核考核内容应改变以往重知识点识记而轻思维锻炼的刻板模式,加大联系实际进行阐述、案例分析等让学生有思维发挥空间的题型,以提高学生对知识运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5.增加学生自我考核环节,与教师考核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参与到对自己表现的考核中来,学生通过评价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如提出问题的次数、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践操作的准确性与合理性等,能感受考核评价过程的曲折和乐趣,能提高对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力度。

6.加强对专业选修课程考核的管理工作。改革后的独立学院经管类课程考核方式,对任课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耗费比传统考核方式多得多的时间和精力。平时的过程性考核环节加大,在读书笔记书目布置和笔记评阅方面,在课堂讨论题目设计和讨论组织方面,在课程小论文撰写方向辅导和评阅方面,在鼓励学生对课程内容质疑和解答方面,以及在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建议的回应方面等,均对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和教学难度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随着考试中自由发挥类题型的增加,评卷自主性愈发提高,这既加大教师评卷的难度,也对教师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在学院和教师两个层面加强对专业选修课程考核的管理工作,教师在课程开始应与学生就该门课程考核成绩的构成以及具体评价指标达成共识,学院在课程考核补贴、师德建设方面加大物质和精神的投入力度[2]。

参考文献:

[1]陈莹.金融专业实验教学考核与评价体系的构建[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2011,26(3):94-96.

[2]曾芳芳,郭文峰,温暖,等.独立学院经管类课程考核模式改革初探——基于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的实证分析[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1,13(5):8-10.

[3]韦海鸣.经济管理类专业多样化考核体系构建分析[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4):100-103.

教育学原理读书笔记范文5

教育学课程 职前培养 价值分析 改革构想

教育学是教师职前培养阶段的重要课程,它为即将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提供教育观念导引和教育技能训练。但长期以来,教育学课程改革在教师教育改革中进展缓慢,与基础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态势相比存在较大落差。

一、教育学课程的实施存在诸多弊端

教育学课程具有明确的职业指向,在教师职前培养阶段被寄予了很大期望。“然而长久以来,它却遭受一种难以名状的‘厚望’与‘薄待’的尴尬”[1],其原因在于课程实施本身存在诸多弊端。

1.课程目标模糊不清

课程目标是对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所应达到标准的总体描述,它决定着课程实施的努力方向。然而,教育学在课程目标的表述上往往缺少侧重点和针对性,造成授课教师难以获得清晰的指引。尤其在理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关系上,课程目标囿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传统表述,使其解释空间可以被任意放大和缩小,导致课程目标流于形式,无法在课程实施中发挥本体功能。教育学旨在分析教育问题和揭示教育规律,它关注学生教育思维的形成,并以认识、解释和指导教育实践为鹄的。教育学课程并非是给学生提供技术手册或操作手册,而应在培养学生教育理性思维的基础上提高他们分析和解释教育问题的能力,并掌握有效实施教育教学的方法。因此,教育学课程目标的重点应定位于促进学生对教育问题的理性认识,形成其科学的教育理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教学模式保守刻板

目前,教育学课程涵盖内容较多而课时偏少,通常采用“大班上课”的形式。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任课教师只能采取最为经济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于是,教育学课程的实施大都采用“传授―接受”模式。这种课程实施模式抽离了有价值的交往与对话,造成了课堂教学的“二律背反”,即授课内容是新课程的理念和方法,授课形式却照搬传统模式,课堂教学过程成为“主体缺失”的过程,成为理论与实践分离的过程。课堂教学应该在交往与对话中完成,应该是多个主体的互动,既要尊重个体差异又要倡导理性思维,但保守刻板的教学模式只给人留下“老师讲、学生听、上课记、考试背”的乏味记忆,使本该充满生命体验和个体元素的教学生活固化为程式化的教学流程。

3.教材内容陈旧松散

多年以来,我国教育学课程的内容架构一直延续凯洛夫教育学体系,包括教育原理、教学论、德育论和学校管理等四个板块,每一板块下又分成若干主题。近年来,虽然教材内容体系作了部分改变,但并没有实质性突破,新的教育现象、问题和观点没有反映在教材当中。另外,教育学教材的内容呈现缺少清晰的逻辑线索,学生在教材使用上往往被明示或暗示为“记忆模式”,其认知发展与能力发展被忽视。

4.评价手段简单粗糙

学生学业评价是课程评价的核心和重点,因为任何课程评价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上。目前教育学课程的学业评价由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组成。平时考核的项目主要包括学生出勤率、课堂表现和书面作业。出勤率是可测度最强的考核指标,但它只反映学习态度不反映学习质量;课堂表现的评价面临诸多困难,“大班上课”和“讲授法”为主的课堂教学使任课教师无法有效辨识学生的课堂表现差异;书面作业能够有效评价学生认知水平,但目前书面作业所占比重小,其评价往往流于形式。期末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再认与再现,很难评价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教育素养。从目的上看,这种由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构成的评价安排,试图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以实现学生评价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但实际运行效果并未达到预期。

二、教育学课程改革的价值分析

当前,教师的教育素养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教师职前培养机构应该推动教育学课程的改革与创新,以便为基础教育事业输送具有较高素质和潜力的教师。具体分析,教育学课程改革具有以下几方面价值。

1.提高课程实施质量,增强师范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教育学知识体系庞大、涉及面广,是教育科学中最基础的部分,一般来说,任课教师很难对教育学涵盖的知识领域进行全方位的深入研究。面对学生的多元需求,授课教师会存在知识供给上的自我失衡,并产生教与学之间的落差和矛盾。推进教育学课程改革,能够促进授课教师对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反思,增强课程实施过程的质量意识,在创新课程组织形式的过程中提高课程实施质量。同时,高质量的课程实施能充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和融合,使师范专业学生具备较高的教师职业素养,从而增强他们的职业适应能力。

2.发挥研究辐射功能,支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推进过程中不会一帆风顺,需要诸多支持条件,其中教育科研的引导十分重要。教育学教师是教育学课程改革的主要推动力量,对于他们而言,课程实施过程也是其研究过程。授课教师可以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作为研究课题,把课程研究与课程实践相结合,在工作过程不断检验和传播自己的研究成果。另外,授课教师应该发挥其课程研究的辐射功能,一方面通过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影响基础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观念,增强他们的反思意识和能力,不断改进基础教育课程实践。

3.增强人才供给能力,促进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

教师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要素,国家提出要“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2]。然而,目前的改革往往重视在职教师成长而忽视教师的职前培养。教师职前培养机构既是未来教师的成长基地,又是支持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外部环境,教育学课程改革能提高人才培养效能,实现高质量教师的可持续供给,从而促进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

三、教育学课程改革路径的基本构想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学课程改革关乎教师职前培养的质量和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潜力。其改革的着眼点在于夯实基础理论,培养教育思维,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关注实践,引导探究

实践是问题的来源,也是理论的来源,关注现实教育问题,能够使干枯、教条的讲授变得灵活、生动。关注实践并非囿于“就事论事”,而是以实践中的现象、问题为基点,在探索与反思中增进学生的理性,扩大学生的视野。教育学课程的实施不仅仅要给学生治病的“处方”,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探索“处方的依据”。在具体的课程实施中,教师应该围绕基础教育改革中的热点和难点,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反思与探究,让学生在思维空间的不断突破中体验到教育理论的生命力。当前教育学的课程实施之所以乏味、枯燥,关键在于没有确立促进学生理性发展的目标,没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每个学生都有好奇心,都有探究的诉求,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推动和引导。当教学内容脱离现实教育问题时,“实质的、有意义的联系”就难以发生,就会妨碍探究与反省,就会造成“主体的迷失”。但如果止步于实践层面,不去实现发展理性的目标,不去思考超越具体经验的理论,学生就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现实教育世界,就难以获得专业上、职业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教育学课程的改革既要关注实践又要引导探究,最终实现个体教育理性的增长。

2.分段教学,区别评价

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对于提高课程实施质量具有重要价值。教育学课程的实施可以借鉴“特朗普制”[3],具体做法是把一个学期的课程分为两大段,即“大班上课”和“小班讨论”。“大班上课”是指将多个教学班的学生集中到一起实施教学,教师主要使用讲授法,课时占整个教学时数的40%;“小班讨论”则将原有的教学班分解,组成多个20人左右的教学共同体,课时占整个教学时数的40%;另外留出20%的灵活机动时间,以备其他课程资源的介入。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既具有班级授课制的优势,又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在“小班讨论”阶段,授课教师可以根据教育学科进展以及教育实践变革确定主题,推动学生运用教育基本理论解释和分析问题,激活他们的创新能力。

教学组织形式变革要求课程评价方式的改进,其中,学生学业评价是课程评价改进的核心。传统的学业评价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忽视学生能力的评定,导致学生缺少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课程实施成为教师的“独角戏”。改革后的学业评价将实行分段区别评价,针对“大班上课”,学业评价主要以纸笔测验的形式完成,即“大班上课”结束后进行测试,评价内容主要是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该部分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小班讨论”的学业评价主要依据学生在讨论中的态度和展现的能力,此项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读书笔记或论文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该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另有10%的分值考查学生的出勤情况。

3.案例拓展,模块整合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和学习,与其所发生的情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现代认知或学习理论都强调学习的真实性、情境性。”[4]案例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真实性和情景性,能够有效弥合“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鸿沟,使学生突破书本知识的局限,并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采用这种方式,尽管教师‘统治者’的角色被消解,但必须充当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的角色。每一环节都将最大限度地展示教师的理论素养、教育经验和实践智慧。”[5]由于案例教学接近教育真实情境,学生参与课程的动力会增大,授课教师要适时引导,强化“学习共同体”意识,不断拓展学生参与课程的广度和深度。

模块整合是指将相邻或相近的知识内容依据实际需要重新组合,形成内部逻辑统一的知识单元。长期以来,教育学的课堂教学注重知识内容呈现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忠实于教材提供的知识体系。这种做法无疑对学生有一定益处,但它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笔者主张对课程内容进行模块整合,即把教育学知识内容分成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下设立若干专题,多位老师组成教学合作共同体,每位教师可根据研究专长选择讲授专题,同时其他老师给予支持和协助。知识内容的模块整合能够改变“教科书模式”过于注重知识框架的偏向,推动教学内容的精、深、新,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和眼界。

4.关注质量,扩充资源

我国教师的职前培养中,许多高校管理者基于“重学术轻师范”的指导思想进行专业建设和学生培养,导致与教师职业相关的课程被边缘化,教育学课程处于弱势地位。另外,面对就业难的严峻形势,许多师范专业狠抓考研率,导致教育学课程凸显“应试取向”而弱化职业要求。这种做法不仅导致“大学教育高中化”,而且使那些不想继续深造的学生丧失高质量的职业训练机会。因此,教师职前培养机构有责任改变教育学课程的边缘地位,重视其正当价值与质量要求。

在提升质量的路径中,扩充课程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尽管教师不再把教科书视为唯一的课程资源,但很多教师将课程资源的扩充目标局限于报纸、期刊、影视资料。这表明,授课教师并未真正理解课程资源的内涵及价值,“没有意识到教师自己和学生的知识、经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也是课程资源”[6]。另外,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授课教师重视校内课程资源而忽视校外课程资源,导致教育学课程的实施过程缺少活力。走出校门,我们会发现社会中蕴藏着丰富的课程资源,它们无疑对教育学的课程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因此,授课教师应该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在交流与互动中为课程实施注入生命活力。

――――――――

参考文献

[1] 徐浩斌.困境与对策:教育学课程的教学探索.现代教育科学,2005(1).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 黄甫全,王本陆.现代教学论学程(修订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 张敏.高师主体性《教育学》课程体系的建构.中国高教研究,2004(2).

[5] 李允.高师公共教育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现代教育科学,2005(4).

教育学原理读书笔记范文6

【关键词】文本栏目 课程理念

相对于大纲版教材和96版课标教材,2004年后按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通常简称为新教材。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从2004年开始实验到现在全面使用已近十年,使用过程中,几乎所有的教师都经历了一个探索――尝试――适应――熟练的过程,目前大多基本定型。高中思想政治四本必修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下同)在体例编排和呈现方式上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材有着根本性的区别,目标生成方式变原来以“学科体系为主导”为“能力发展为主导”,教学组织形式变原来以“教书过程为主线”为“学习过程为主线”,整个教材的内容结构以不同的文本栏目呈现出来,课文图文并茂,语言简明活泼,不同文本栏目都有着不同功能,对应着不同的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对各类不同的文本栏目的处理五花八门,与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直接违背的做法大量存在,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类:

一、传统式使用教材的文本栏目

一些老师不了解新课程实施的外在背景和真正意图,无视新教材与传统教材的区别,不明确课程标准的要求,特别是一些中老年教师,习惯于穿新鞋走老路,对课本上的所有文字材料一视同仁,像对待传统教科书一样一丝不苟地“教教材”。他们把学生看成是一张白纸,认为学生对所学内容都是一无所知,知识都应来自教师,来自教科书,所以面面俱到,逐句逐段讲解课本上的所有文字材料,课堂内容冗杂,教学形式单一,抱怨课时不足,课堂效率低下。

二、功利性使用教材的文本栏目

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实际教学中对教材中的文本栏目做功利性处理的现象大量存在,凡与考试有关联的就讲就学,与高考关系不大的文字材料一律不用,斩头去尾,自认为是“高效教学”。也即只要正文,不要辅助文,只要宋体字正文,不要仿宋体正文,只要知识原理,省略自主探究,要学生平时死记硬背,考试照搬照抄,完全无视能力培养和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

三、机械化使用教材的文本栏目

实际教学中不敢越教材雷池的现象也比较普遍,不明白教材只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教学文本,只会严格地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和结构进行教学,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敢对教材的滞后性内容进行调整补充,不愿耗费精力重新选举新的探究性材料,不想结合本地实际开发“校本教材”。

四、放任型使用教材的文本栏目

也有一些年轻教师或者是一些比较赶潮流的老师,想到思想政治课需要革新,也尝试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探究式学习方式,这是值得提倡的。但是在探究材料的选择时,随意性强,针对性不够,准确性不到位。有的带动和引领学生勉强,有的哗众取宠背离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有的根本就没有可读性和可教性,偏离了课本的主体内容,忽视了“双基”的落实。

新教材的文本栏目主要由单元管涌图、导言、框题、目题、活动导入、仿宋体正文、宋体正文、辅助文、单元综合探究等组成,下面我们先重点了解新教材课文中正文和辅助文的分类、功能和对应要求。

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的正文,既包括课本中的宋体字文本,也包括穿插其间的仿宋体字文本。其中正文中宋体字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基本事实、基本结论做规范性表述,承载着教学内容、目标设置与评价的基本要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学中必须突出其主体内容地位,特别是加强对重难点的突破,引领学生重点解读、理解和掌握。对这部分内容重视和处理一般没有异议。

仿宋体正文主要是课本中虚线框内的内容,也包括每个单元后的综合探究内容。主要功能是创设情境,为体验教育提供平台,为知识生成搭建载体,改变了原来政治课教学过于注重理论的传授,学生缺乏思考、体验、感悟的氛围和机会倾向。正文的仿宋体部分,本身也是内容目标的有机构成,是完整地实施教学和评价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它还注重提供引领学生思考问题的路径、运用资料的方法和共同探究的策略,并提供解释各自想法的机会,是实施过程性目标的主要载体和环节。教学中必须灵活而有针对性地使用这部分文本栏目内容,要做到探究为教学主体内容服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综合探究内容,应视为每个单元的实质性内容,它巧妙地把研究性学习活动引入课堂,引用到练习中,既深化了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又推动了学生新型学习方式的建立,教师务必要重视,不能因为这部分内容与考试关系不大而一言带过。

新课程教材中还设置了辅助文,除了正文之外的其它辅助学生自学,让学生阅读、扩充的文字内容为辅助文。辅助文原则上不属于教师教学的内容。目前使用的教材中,《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辅助文主要有:“专家点评”、“相关链接”、“名词点击”等,《文化生活》以及《生活与哲学》的辅助文还分别增设了“文化名人”和“名言”等。辅助文的主要功能在于丰富教材的信息量,增强教材的可读性,同时关照到不同区域和不同学生的差异,为教师的多样化教学和学生的个性化选择提供了可靠的素材。教学中可以根据需要更加灵活地处理,既可以让学生自学,也可以在课堂上拿来作为达到教学目标的辅助手段。

新教材还普遍使用了引言、活动导入、综合探究等丰富多样的文本栏目,也淡化了“作业练习”,这样编排就是要让课本实现由“教本”向“学本”的转变,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趋于独立,最终摆脱对教师和书本的双重依赖,成为学习上能够自主、人格上能够自立的人。

按照教材编写委员会的意图,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的努力去改变现状,力求在使用新教材时更能体现新课改的理念,逐步规范我们的教学行为,以期更好完成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功能。

(一)进一步明确新教材文体编排的客观依据

不同于传统教材从概念、定义入手引出观点、原理,新课程教材遵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对于缺乏实际生活阅历的中学生来说,总是从一个个具体的生活情景入手。教材中的宋体正文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但是主要属于理性认识,仿宋体正文即“探究活动”内容主要提供事实材料、举例分析、提出问题,属于感性材料,两者关系密切,都是学生应当掌握的内容。从认知角度看,属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相关链接、专家点评、名词点击等辅助文中,既有感性材料,也有理性认识。还有大量图片、漫画等感性知识材料,这些都改变了原先从概念到概念、从原理到原理的推导式的编法。实践证明,遵循认知规律的课堂生机勃勃,学生感受加强,课后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明显提高,其实就是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人性化教育、生活化教育和发展型教育的特点”。

(二)进一步强化过程性评价

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相比,是一门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它不仅担任着对学生的教学工作,更是担任着学生的德育工作。《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要求,“采取多种学习评价方式”“把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放在突出位置”“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新教材在每个框题的第三目都设置了情景回归的内容,除了进一步阐明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原理外,还具有提高学生素质、寻求与学生情感共鸣的功能,这正是思想政治德育功能的重要体现。政治教师要用好这部分内容,就应在平时多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结合这一内容,采用课堂发言、撰写论文或随笔、做读书笔记等,甚至可以结合学生在班集体中的行为表现,给予中肯的精致的评价,全面、客观地记录和描述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状况,这些都有利于让学生重视学以致用,重视言行一致,促进学生良好品行的形成和发展。

(三)进一步开发新课程资源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规定,教师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中要发挥主体作用,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和利用课程资源,有效实现特色开发。教师既可以完全根据教材的设计进行教学,也可以结合本地的实际补充其它活动内容或采取其他的方式。由于思想政治课本本身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教材所提供的材料难免会有滞后性,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更新其中的内容,力求使用最新的素材,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对于仿宋体正文,更是要灵活运用课本的现有资源,对一些比较容易理解或是探究内容太多的探究活动,可以省去或精选其中经典的材料,而对于一些会让学生产生混乱、模糊和怀疑的观点、原理,则应通过实际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探究经历中留下深刻印象,对于教材中时效性不强、冲击力不大的探究材料应作调整和扩展,尽量多创设有震撼力的情景材料让学生去体验。如果有条件,教师还可以开发和使用其他更为广泛的课程资源,各种多媒体资料、网络课件,本地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都可以成为丰富学生的眼界和阅历的生动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达到新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

(四)进一步理解新课程理念

相对于传统教材而言,人教版的思想政治新教材注重“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让教材回归学生的真实生活,凸显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更加关注教育对象,关注他们的成长环境和自身需要,关注他们的个性差异和阶段特点,关注他们的知识能力和价值取向,真正凸显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遵循学生感悟所应经历的思维路径,领悟教材体例编写和设置所铺就的教学与学习轨道的路基。思路决定出路,理念引领行动。文体编排、过程评价、课程资源的变化只是表皮,只有教师深入理解新课程理念,并富有智慧地去实施,才会有真正意义的新课程。

【参考文献】

[1] 傅道春. 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9.

[2] 程振响、吴永军. 课程教学理念与实践引领,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

[3] 至少非. 新科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8.

[4] 高玉华. 1992年以来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