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策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设计策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设计策略

城市设计策略范文1

在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面积不断扩张的今天,大遗址的亟待保护与周边地区的迫切发展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在大遗址价值的重新挖掘与展示过程中,其周边区域进行不合理的开发建设,呈现与大遗址保护相悖的空间形态。此外,2005年10月,第15届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通过了《西安宣言》,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古迹遗址周边环境的含义,提出要对古遗址和历史区域的周边环境进行保护。伴随着我国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在大遗址周边地区中的城市建设开发日益增多,如何实现实现遗址保护良好、周边地区良性发展的和谐状态,就成为摆在规划师、建筑师面前的课题。本文将目光聚焦在国家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秦阿房宫遗址,它是我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规模的早期大型宫殿建筑夯土遗址群,是重要的秦代建筑实物遗存。出于大遗产保护与周边地区更新发展的双向需求,本文通过阿房宫遗址周边地区城市设计,探讨一种可持续的、以保护为重兼具发展的途径,实现二者良性发展的和谐状态,以期对今后大遗址及周边地区的更新建设贡献出具有可借鉴意义的价值。

2.阿房宫遗址概述

秦阿房宫遗址位于现西安市以西13公里处的古皂河以西,渭河以南,与秦都咸阳城隔河相对。遗址分布在龙首原向西南延伸的台地上,是国家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1阿房宫遗址构成及规模

阿房宫遗址由阿房宫前殿遗址和上林苑建筑遗址群构成,为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前殿遗址现存夯土台基东西长1270米,南北宽426米,高7~9米,地面以上部分高9米,含基地最大高度12米。阿房宫遗址保护范围面积共计228.64hm2,包括阿房宫前殿遗址和上林苑其他建筑遗址两部分,阿房宫前殿遗址面积为91.86hm2,上林苑其他建筑遗址面积为36.78hm2。

2.2阿房宫遗址的历史价值

阿房宫前殿遗址是我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规模的早期大型宫殿建筑夯土遗址群,是重要的秦代建筑实物遗存。阿房宫前殿遗址的夯土台基、出图的排水设施和建筑构件为研究秦汉规划营建及宫殿建筑设计和发展、秦汉建筑施工工艺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2.3阿房宫遗址周边地区概况

本次规划研究地段是阿房宫遗址周边的城市建设区,西至西绕城高速,东至西三环,南临昆明路,北接规划道路,总体研究范围11.96平方公里。现状用地大部分以工业用地为主,占到城市建设用地的40%。阿房宫遗址周边基本被村庄环绕,研究范围内有多条国道对遗址区域造城较大影响。在人群构成中80%为租住户。地段北部为三桥汽车城整合后的三桥汽车产业园,西侧为规划的统筹科技产业园,东边是西安市四个城市副中心之一的土门商圈;东南方向为西安高新区。一方面,汽车产业园、土门商圈会给基地及其周边带来大量人流;另一方面,基地多是科技产业园、高新产业开发区,城市商贸、商业区等,缺少能为市民提供文化、休闲活动的区域。(图1)研究地段的西南角,周边分别为绕城高速、西三环、108国道,同时还有地铁站与公交站。片区位于古时上林苑之内,内部有上林苑二号观景台遗址。遗址内部现存有村庄。现状矛盾尤为明显,作为研究的核心地块。

3.存在的问题

3.1阿房宫遗址保护受阻

(1)台基损坏严重,遗址亟待保护遗址台基暴露在露天当中没有恰当的保护措施,夯土台基在遭受着雨蚀和风蚀,夯土台基早已破败不堪。(2)村民租房谋生,建房侵占遗址因为周边地区有大量租住需求,村民纷纷大量建房出租。很多房屋都盖在了遗址之上,由于遗址夯土紧密,甚至出现了村民取用遗址夯土进行建房的现象。

3.2居民生活品质低下

遗址周边人群在居住环境恶劣、配套设施匮乏情况下,如何保证生活质量,打造田园居住生活。

3.3产业结构失衡

产业类型单一,结构失衡。区域内多为高污染高能耗的小工厂作坊,缺乏高附加值产业。生活业发展尚处初级阶段,多以夜市为主且管理换乱卫生条件差。

4.探索大遗址及周边地区协调发展的城市设计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对遗址保护、周边地区居民生活和产业结构的分析,我们认为亟需在遗址和周边地区中寻求一种可持续的、以保护为重兼具发展的途径,实现遗址保护良好、周边地区良性发展的和谐状态。基地处于西咸新区重要的生态文化休闲地,是重要的历史文化景观节点,拥有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的保障条件,也是西咸新区田园城市体系的重点组成。为实现可持续城市发展与大遗址保护的双重目标,我们希望将基地整体打造为生态绿化片区,以阿房宫遗址公园为核心,同时承担大遗址区旅游公共服务、现代商业商务和田园居住的职能,最终实现遗址保护、人群宜居、产业转型的综合目标。

4.1设计原则

(1)遗址生态化利用阿房宫遗址自身良好的生态优势,与西侧的区域级生态绿带和东侧的生态功能区建立强有力的联系,形成贯穿片区的生态廊道。原有的108国道旧址穿过遗址,成为沟通遗址南北的线性生态轨迹导线,沿108国道打造生态绿道,有效地延续遗址南北的生态性。延续沣东新城遗址观光带的规划,结合现状开放空间和绿地和规划要打造的遗址风貌特色区、旅游服务区适当调整观光带的具体路径,形成遗址观光带。(2)生活公园化在周边地区通过设计合理的街区尺度、紧凑的用地布局,形成游园式的居住环境,打造慢节奏的生活方式。社区内街区尺度为200m×200m左右,可视作适宜步行的街区。同时针对区域内多样的人群需求进行空间塑造。构建都市农业,使人们在回归田园,打造创意产业和农居SOHO,鼓励知识分子和农民一起创业。(3)产业集群化通过整合本地的历史、经济文化资源,挖掘产业转型的动力机制,形成联动效应,实现特色人文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第一,历史资源带动型:植入与历史遗址有密切联系的功能,将人流有意识地向潜力区引导。第二,区位资源带动型:利用区位优势,加强人口、资本的吸引力。

4.2空间结构策略

规划形成“一核、两轴、两带、四心、四节点、七片区”的空间结构及功能分区。一核:以中央遗址公园和上天台遗址公园的片区级绿化核心,向东向西分别与城市生态绿道和生态农业功能区打造生态廊道;两轴:东西向沿红光路的主要城市发展轴和南北向穿过遗址公园沿道路向南延续至南山的主要景观轴线;两带:沿108国道旧址的文化休闲带,打造片区重要的公共休闲空间活力带;继承上位规划的片区遗址观光带,串联多个上林苑遗址和阿房宫前殿遗址;四心:结合上位规划及片区东北部现有成规模第三产业集中区域打造的商业核心;遗址公园正北部博览中心和正南部的旅游服务中心;3个依托于公共服务设施和开放空间的居住公共服务核心;四节点:位于文化博览区、文化休闲区、旅游服务区内部核心以及上天台遗址的四个重要功能区;七片区:遗址公园绿色核心片区。(图2)规划针对西南角的核心地块依据设计原则,做出来详细的城市设计。(图3)

4.3开发控制策略

基地的总用地规模为12.1平方公里,规划人口为6.2万人,包括村民安置区,现状保留居住区和田园居住区,分别为2.1万人、3.1万人和1万人。开发强度方面,保护范围内:228.64ha禁止任何开发活动;一类建设控制地带:243ha,建筑物限高8米,容积率≤0.5。二类建设控制地带:278.25ha,建筑物限高18米,容积率≤1.2。

5.结语

在处理遗址和其周边保护规划的问题上,首先应该正确处理好周边地区和遗址的关系。遗址限制了村庄发展,村庄破坏了遗址,但是遗址又是无形的资源。遗址和当地居民都必须作为规划的重点,通过梳理各方面的关系,使二者相互促进而不是互相牵制。在阿房宫周边地区城市设计中,通过对遗址生态化的保护、人群生活的探究和产业结构的更新,实现了遗址的保护、增强了文化的传播、满足了各类人群的需求。我们对待大遗址周边保护与规划的问题时,不仅仅要符合《文物保护法》和《文物保护实施条例》等相关法规,还应该参考国际的要求,从更高的角度来看待大遗址及周边区域的问题,我们对待遗址的视野应该放宽,不仅仅保护遗址本体,更应该保护遗址的周边环境及其所形成的文化空间。而文化空间的形成必须考虑好“人”“活动”“场所”这三个要素。

作者:马骏 蒋悦 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参考文献:

[1]周俭,梁洁,陈飞.历史保护区保护规划的实践研究—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编制的探索[J].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总第170期):79-84

[2]潘国刚,文物社会价值的实现与文物保护规划[D].昆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8.

[3]李峰,余静.城市更新[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

城市设计策略范文2

关键词:城市化生态居住区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美国学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Stiglitz)曾指出,21世纪的两件大事将是美国的新技术革命和中国的城市化。然而,关于城市化的定义各个学科理解不一,有学者综合各类研究认为“城市化居民聚落和经济布局的空间区位再分布,并呈现出日益集中化的过程,其中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每个集中点的扩大”;“城市化是人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有相关研究数据表明,2008年10月世界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50%,2005年底中国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42.99%,2008年末中国城市化水平已达到约45%,2012年中国内地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意味着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中国城市化进入关键发展阶段 。与此同时,城市化对于生态环境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基于当前形势,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尽城乡差异化协调发展” ,是我国特色城镇化的必经之路,而党的十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进一步将生态文明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内容。居住作为城市的第一功能,建设城市生态居住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下建设生态居住区亟待研讨。

2.城市化进程中生态居住区存在的问题

生态居住区作为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的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应用,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在城市化进程中,生态居住区设计往往能够保护当地的生态资源,降低居住生活能耗,推进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但同时设计不当的生态居住区给居住区居民带来不便,同时对于城市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2.1土地条件制约

土地条件的制约对于生态居住区建设有一定影响,一方面是土地价值的制约,另一方面是土地原有的环境制约。前者是由于某些大城市内地价普遍较高,某些地区土地价值可谓寸土寸金,同时由于市场经济的干预,导致地块密度、居住区内的容积率和建筑密度极高,难以创造舒适愉悦的生活环境。后者则是由于历史原因,大城市内部普遍缺乏可利用的自然生态资源,生态居住区内部的景观多为人工建造,造价成本高,同时又形成了一系列不利的影响。

2.2技术设备影响

大城市内部的生态居住区景观由于缺乏自然的生态环境,多依赖于技术设备,从而营造大自然的生态环境。然而技术设备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首当其冲的便是开发商造价成本的提高,其次设备易产生故障,增加了日常维修费用,另外设备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再一次的增加了小区营运成本。上述影响导致不少大城市中的生态居住区设备往往形同虚设,规划设计时美好的愿景反而成为居住区内的累赘。

2.3新城镇盲目模仿

大城市内居住区往往是由于缺乏自然生态环境而不得不采用人造景观的手段,然而有不少新城镇居住区纷纷模仿试图营造相似的生态环境,将丘陵夷为平地又将平地开凿为池塘,极少利用自身良好的自然环境,盲目模仿大城市内的生态居住区环境建设,导致原有生态体系的破坏,增加了建设成本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与建设生态文明的设计初衷背道而驰。

3.城市化进程中的居住区生态设计策略

如今,以生态的策略进行城市化进程中居住区的设计早已迫在眉睫,但如何真正做到系统性的整体的居住区生态设计以达到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仍然需要去探索。新城镇地区具有较为良好的环境风貌,对于其中居住区的生态型设计亟待整体研究,目的在于减少现代城市化进程对所在区域所带来的负面环境影响,以及改善生物圈和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促进城市化进程汇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3.1城市设计层面——合理规划居住区功能布局,与城市空间结构相协调

因地制宜,根据基地不同自然环境条件设计居住区的功能布局,以获得最佳的生态环境。居住区的功能布局与周边环境息息相关,生态居住区的功能布局并无固定模式,需以当地具体、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为基础,以生态文明为设计指导思想,通过合理规划布局,将居住区内部的自然环境与城市空间结构相联系,结合开放空间,促进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3.2住区规划层面——合理保留住区内部自然风貌,与自然生物环境相协调

3.1.1保留自然环境风貌

居住区设计应考虑基地中是否具有保留价值的自然环境风貌,同时考虑保护现有的生物栖息地。保持自然环境要素譬如湿地、河流、池塘等的自然状态,也就是保护生物自然栖息地。此举一方面为居民提供了自然生态的居住环境,另一方面保护了生物自然栖息地与自然环境风貌,同时以较少的技术设备以及较低的成本运营塑造了零号的自然生态环境,更有利于地区内的可持续发展,可谓一举多得。

3.1.2促进物种多样性

在自然环境良好发展的同时,注重促进物种多样性,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为居民提供多样的娱乐式空间,真正达到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对于居住区规划而言,“单一的草坪和外来物种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并无显著的贡献” 。要促进物种多样性,就必须提供多样的生物栖息地,也就需要种植不同种类的本土植物,提供相应的栖息地环境。在物种多样性发展的同时,也为居民多样的娱乐式探索活动提供了可能。

城市设计策略范文3

【关键词】山水型;城际道路;模块化;设计导则

近年来,随着汽车等交通工具以及互联网信息化进程日趋普及,城市发展方式也面临一场深刻的变革。以往那种“摊大饼”式的扩张方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对城市功能的要求。于是,以大带小、共谋发展,构建“网络化都市圈”,逐渐成为大城市发展的新模式。而要将大城市与周边小城市联系起来,除了无处不在的信息网络之外,城际道路也负担起重要的纽带功能。

传统概念中,城际道路给人的印象仅仅是承担交通物流等基本功能,对于其设计要求只需“通、畅”而已,其外在景观品质往往被忽视;而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在城市更新实践进程中逐渐意识到,城际道路不仅要“通、畅”,而且要“优、美”。现代化的道路形象和功能不仅是城市形象展示的重要窗口,更成为提升周边土地价值的重要手段,成为吸引企业进驻开发的有效渠道。此种类型的道路景观规划设计的着眼点不再仅仅是道路本身,而应扩展到道路周边总体环境品质的打造上。因此,设计理念需要有一次全方位的更新。

1 城际道路周边环境要素分析及对策

与城市型道路周边环境属性不同的是,城际型道路周边环境主要表现为以自然要素为主、人工要素为辅的特点。

自然要素主要有:山体,水体,农田,森林,等等。人工要素主要有:村庄,住宅区,工厂,学校,加油站,高压线塔,文物古迹等等。

基于目前中国村镇建设粗放式特点,一般说来,自然要素主要体现为积极性倾向,如:形态优美的山体轮廓线,碧绿葱的农田景观(比较例外的是,某些地区山体被破坏形成的岩石不良景观);而人工要素多体现为消极性倾向,如:设计简陋的村舍、工厂,外观突兀的加油站、高压线塔等。

对此,道路空间设计处理一般原则是:扬长避短。即突出自然性要素,而弱化人工性要素。当然,在局部空间的处理上,可适当凸显形态较为完整的人工要素,如:经过精心设计的别墅区、住宅区,文物古迹等,以彰显现代城市文明。

因此,以自然性要素为主体构架的“山水型城际空间”就成为道路景观设计的重要考虑对象。特别是对于南方丘陵地区,这种类型的城际空间俯拾皆是,其设计研究亦成为重要课题。

2 山水型城际道路景观基本特征

在城市环境中,人们认识城市是通过街道两侧连续的建筑,感受的是线性的人工环境;而在城际环境中,人们对所趋往的城市的认识往往是在运动状态下通过周边自然景观的变化来获得区位认知。特别是对于景观基质为山水相依、环境优美的城际空间而言,如何对道路线型组织、视线处理、植被疏密、色彩变化甚至建筑进退关系的统筹安排,对于营造入城口形象、展示城市文化特征具有重要影响。在这里,人们感受更深的是城市自然人工融为一体的空间环境。

山水型城际道路由于地形的复杂多变而赋予景观更多的魅力:道路空间的多层次产生景观的多层次;道路视线的多变与视域的开合产生景观的多变;道路周边的山体、水面等变化,产生丰富多变的平面布局和断面形式。[1]视景特征表现为全方位,多维性。这就对道路景观设计手法提出更高要求。

3 传统道路设计手法简析

由于道路景观空间为线状空间,且观赏视线兼顾慢行和快速交通两种形态,因此,传统道路景观设计手法一般采取“节点+标准段“的手法进行组织。具体说来,就是在道路交叉口以及沿途重要功能区块设计景观节点,提供慢行观赏环境;而对道路两侧以及中央绿化带采取标准段的设计手法。标准段长度根据实际道路功能需求确定。这种手法简捷易行,可操作性强,往往为大多数景观设计师所热衷。

但这种手法带来的弊端也显而易见。首先,这种平涂式的标准段设计手法忽略了道路两侧景观要素的多样性,其“以不变应万变”的设计思路常常导致道路景观和周边环境的脱节;其次,不断简单重复的景观元素容易导致道路交通参与者的视觉疲劳,空间感的迷失。特别是对于慢行交通参与者而言,这种感受尤为突出。

而对于山水型城际道路景观而言,这种简单的处理手法对于挖掘道路两侧山水基质的内涵、使之融入道路景观空间殊为不利。同时,由于地理环境的更加复杂和不确定性,经常导致设计图纸无法顺利实施。

4 一种可能的解决途径

如上所述,如果不采用道路标准段的方式解决问题,那么,对于动辄十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的道路景观设计来说,做到全路段非标准化设计,不仅工作量巨大,从道路景观对运动审美视角的要求来看,也容易导致意象混乱。

一种可能的解决途径是:从空间一体化角度出发,采取折衷手段,既考虑到动态审美对道路景观的韵律感和节奏感的要求,同时兼顾具体景观环境基质对道路景观视线的影响,因地制宜,采用类型模块的处理手法,辅以设计导则,打造空间观感丰富、且具备可操作性的山水型道路景观。

具体说来,就是对道路用地周边具代表性特征的景观要素进行梳理,化整为零,形成类型化积木模块,在遵循整体风格统一的前提下,因地制宜,自由组合,兼顾道路具体形态的多样性,最终达到全路段多样化统一的设计目标。

针对此种设计手法容易导致各积木要素衔接处容易生硬、过渡不够自然的缺点,可采取两种策略:其一,衔接处采用景观节点方式进行过渡;其二,在类型段平面布局形态上即考虑与其他路段景观风格的自然过渡。

为保证设计构思、理念能够在后期施工中能够顺利实现,在设计方案时同时,制定文字结合图片形式的设计导则,以期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按图索骥,使最终景观效果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减少决策难度。

5 实例解析――杭州富阳320国道景观规划设计

5.1 设计概述

320国道富阳段位于杭州西南部,富阳市东北部。本次设计的更新改造段(金家岭至原新桥立交段)全长约11.6公里,道路红线50米,两侧绿化带平均宽度20米,绿化用地46.4万平方米。它是联系杭州主城区和富阳市区的主要通道,是杭州网络化大都市布局的一条重要纽带。道路所在自然环境,即元代画家黄公望所绘《富春山居图》的蓝本。虽旖旎千年,往昔的竹亭茅舍早已换成钢筋混凝土的现代洋楼,但山还是那些山,水还似那片水。

在如此优美的、兼具山水特色和人文底蕴的自然环境中营造现代城际道路景观,必须处处小心、善待大自然的恩赐。因此,设计一开始就提出总体规划理念:山水画卷,绚舞富春。即将名画所描绘的意境物化,以山为背景,水为纽带,使道路的延伸犹如徐徐展开的画卷,让景观创作的过程伴随着一场真山真水的大型演出。同时,以色彩斑斓、绚丽多姿的植被景观、流线形的植物群落组合以及精心设计的公共艺术品为载体,使景观道路宛如炫动彩带,配合群山起舞,诸水奔流,营造充满时代动感和休闲意味的道路景观,摩画一幅新时代的《富春山居图》。

5.2 设计手法

以打造名画特色山水为诉求点,在总体统一的前提下,根据道路所处周边具体环境的不同,分别创造相应路段的绿化景观特色,统一中求变化,形成步移景异的绿色景观走廊。

320国道富阳段现状地形复杂。沿途总体背景为绵延不绝的山体,和路边随处可见的河塘水系。人文景观方面,主要有工厂、企事业单位、学校、村宅、加油站、农田、文物古迹等类型要素。

在对以上周边景观控制元素运用类型学方法进行分析、提炼之后,形成两个大类、十个小类的类型模块,对每一模块提出相应设计导则(表1),并对全路段进行积木式配置。

在设计导则的应用上,因为全路段山水型环境特征,以“背景型模块”(A型)为基调,辅以特征型模块(B型)。组合形式上强调因地制宜,不拘一格,如A1+B3,代表“以山体为背景的工厂围墙出入口型道路”,等等。这样,从类型学角度出发,基本上覆盖了所有断面特征,使全路段设计成为可能。

5.3 节点设计

模块化道路景观设计的节点设置不仅是视觉节奏的需要,节点本身更成为模块之间自然过渡的重要媒介。通过景观节点的驻留转化,景观使用者可从一种模块形成的视觉场心理感受向另一种视觉场自然过渡。

320国道富阳段改造建成后道路时速为100公里/小时。根据动态景观视觉原理,将景观节点间距控制在大约100米左右。

在节点设计原则上,遵循“以自然为蓝本”的原则,尽量借自然背景以为创作元素,弱化设计感。

如在“富春山居”节点的设计上,根据现状良好的山体及水体条件,因形就势,适当点缀小体量亭廊建筑小品,彰显富阳闲适淡雅的文化底蕴,并契合“名画山水“的核心理念。本节点为地域性入城点,景观设计不以体量夸张的城标取胜,而重在氤氲的气质表达:入城如入画,融于山水间。

6 结语

以设计导则为先导、结合模块化组合手段的道路空间设计方法,实质是一种“非模块化模块”设计策略。这种手法不仅适用于山水型城际道路的景观设计,更可拓展应用于其它类型的道路空间设计。在生态优先、注重品质打造的城市设计理念大行其道的今天,这种设计策略将为寻求一种面向未来的道路景观设计方法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

注释:

[1]陈灿:《山地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手法简析》.景观设计.2009年第1期.P49

参考文献:

城市设计策略范文4

关键词:地域文化 城市文化 城市形象 地域性策略

改革开放给中国城市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在短短的二十年间,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急速推进,城市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可谓成就空前。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然而城市的特色却在不断弱化。城市与城市之间,越来越像孪生兄弟,相似的布局、相似的街道、相似的建筑、相似的小区,城市的个性正在消失,城市形象趋同性日趋严重。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形象设计有利于我国城市参与世界城市文化形象的竞争,增强城市竞争力。

1、城市形象与城市形象设计

城市形象,是指社会大众对某一城市的空间印象和人文形象之印象的评价总和,是城市空间内各显性和隐性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及其在与社会沟通作用下产生的互动的机能表现形式,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中,人们居住活动与自然因素、社会文化和经济因素等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

真正把城市形象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与学科来引起重视是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城市建设的速度加快,受西方企业形象设计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先后有学者提出城市形象设计的概念,并出现一系列相关的研究成果。如王建国的《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1990年),罗治英的《花都市形象设计课题报告》(1993年)与《地区形象论》(1990),陈俊鸿的《城市形象设计、城市规划的新课题》(1994年),朱铁臻的《建立现代城市形象》(1994年)等,为后来城市形象设计的本土化进程奠定了理论基础。

城市形象设计是对城市组织结构中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规划与设计,城市形象设计是城市形象定位的具体化,它包括宏观城市空间的合理布局, 城市结点空间、街景、以及建筑单体的微观设计等。在明确城市形象定位的基础上,根据城市形象定位,对反映城市形象的各个方面进行设计, 努力创造和谐优美的城市形象。

2、地域文化与城市形象设计

人类社会已经有了三百多万年的历史,而城市文明只有六千多年,人类在没有城市的茫茫荒野中度过了95%以上的时间,不过一旦走进了城市,整个社会就进入了加速发展的状态。随着后工业化的发展,城市综合实力增强,物质环境得到改善,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烙印。经济全球化导致城市特色迅速丧失,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特色逐渐衰微、消失,城市文化出现趋同现象和特色危机。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自身文化传统的积极价值,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造新的有特色的地域文化形象。

2.1地域文化孕育城市文化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历史条件下 ,由地域社会的组织结构 、经济形态 、 、传统民俗等决定的,在历史上形成的、定型化的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并在此地区的历史发展中遗存与积淀下来。

不同地域内人们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的不同,便形成了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地域文化作为一个抽象的、综合的概念,是通过历史传承和空间限位这两方面来体现的,即从时间和空间来限定的。时间代表着历史性,沿时间轴的是地域文化发展历史;空间标志着区域性,沿空间轴的是地域文化纷呈异彩的写照。地域文化即是一段时间内、一定空间范围内文化的有机整体。

地域文化起源于乡土聚落文化。城市文化正是由于城市和乡土聚落之间不断影响而形成了共同的文化特征。同一地域内,城市是文化的中心,或者至少在某一方面成为一个区域的核心,城市和乡土在文化上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是地域文化的一部分,是在该地域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差别和文化传统差别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顺应其自然和人文传统的、相对稳定的风格面貌和习惯。

2.2城市形象承载地域文化

文化是城市的记忆。从自然环境到文化景观,从历史街区、文物古迹到地方民居,从传统的技能到社会的习俗,物质的、非物质的文化形态组成了一座城市的记忆。可以说,城市记忆是一座城市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脉络和城市文化。文化是城市的精神。城市精神是城市居民的价值观念、社会形态和行为方式的综合。

城市文化是一种超地域、融汇多种地域文化的复合性文化。这主要是由于城市居民来源多源化和城市社会阶层多层化以及商业广泛流通、辐射功能所造成的。近代的城市,由于交通工具和传播媒介的现代化,使传统的地域之间遥隔逐渐消失,更加强了文化一体化进程。同时,城市文化获得了超越地域文化局限而成为区域文化、全国性文化乃至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有利条件。但是,由于城市是历史形成的,不能脱离区域环境而孤立地存在, 因此城市和城市文化在形成的过程中便深深地烙上区域文化的烙印,城市文化在超越地域文化的同时,又深受地域文化的潜在影响,形成了城市文化最基本的个性特色。城市形象就是在城市文化基础上所形成的独特个性,这种因区域文化而烙上的个性印记不仅表现为文化具体形式,如语言、艺术样式、风格习俗,而且更深刻地体现于城市人的性格特征之中。

2.3城市形象设计中的地域文化特色

在科技和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城市的建筑、雕塑、公共设施,甚至是城市的建设模式都可以进行复制和模仿,但城市的精神是不能被复制、被模仿的。因为城市的精神凝集的是该城市的历史、文化、民情与形态,它集中反映的是该城市市民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是这个城市的文化结晶。因此,城市形象是一种以城市为载体的地域文化形态。如南京的金陵文化,潍坊的风筝文化,郑州的殷商文化,重庆的巴文化,由青岛啤酒、青岛海尔和青岛海港等凝聚而成的青岛文化,美国底特律的汽车文化,法国戛纳的国际电影文化等。同时正是这些独特的地域城市文化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城市品位,优化了城市的投资环境,有效地促进城市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因此,城市形象设计中凸显出地域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3、城市形象设计的地域性策略

3.1提炼城市自身独有的精神与品格

城市文化精神是对于城市文化的总体的涵盖、抽象与升华, 是人们在一定地域文化氛围与背景下的浓缩, 是城市赖以生存和不断传承的巨大的精神力量。当这种精神为人们共同认可、向往和遵循之时, 便会化作巨大的精神力量, 在一定的条件下, 甚至会产生具有一定信仰的力量和权威的作用。城市文化精神是城市文化的精髓, 它通常须经过漫长岁月的陶冶, 与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同步, 凝结着市民的观念与意趣, 表现着人们的价值与理想, 同时也清理着一些污浊的和消极的文化构成。经由人们不断创新、聚合与凝结的文化内涵, 逐渐获得定格, 便成为代表该城市最具核心价值的文化精神, 成为该城市的精神坐标。城市文化精神, 通常是由一些重要的文化遗存、社会习俗, 以及对城市文化建设做出重要贡献的人们的精神形态中显现出来的。它渗融于城市的政治风尚、民风民俗、伦理道德、艺术创制、建筑器物、有形的和无形的文化遗存等不同领域, 集中体现于市民的价值观念及其文化品位。城市文化精神不是凝滞的和一成不变的。城市的文化精神往往形成于该城市历史发展的最关键最重要的时期。人们对于城市文化精神的共识并深入人们的血液, 便化作巨大的精神力量, 成为人们不约而同地自觉恪守的思维及其行为规则。人们在恪守这种精神的同时, 又要对于城市文化精神予以新的充实和完善, 甚或有着些许的改变。作为一种习惯的社会化的精神与信念, 其力量的巨大是难以估量的,提炼和挖掘城市自身独有的精神品格将为城市形象设计的外在形式提供精神支撑。

3.2 明确城市文化的定位,彰显地域文化特色

文化体现着城市的风格和形象, 独特的理念文化是一个城市文化的灵魂所在。城市文化是城市的名片, 城市文化所形成的影响力常常超越城市本身。城市文化是一种以城市为载体的文化形态, 是城市的生动写照。没有文化的城市是没有灵魂的城市。世界上的城市是千差万别的, 根本的差别就在于城市文化的不同。世界上著名的都市,都有高品位的、甚至是独特的城市文化做支撑。因此针对不同地域特色的城市文化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先进的城市文化是城市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具有魅力的城市文化能够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吸引各方面的人才来到这里安家落户。 城市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人在城市发展的各种因素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城市文化定位属于城市建设标准的深层次问题, 它是城市建设水平的反映。它体现的是城市内在的素质美, 也是城市外在设施协调统一的形象美。因此,城市建设是一定城市文化背景下的建设, 它体现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的建设与管理都要体现城市文化内涵, 渗透文化理念, 塑造城市文化形象。

3.3 挖掘城市的历史渊源,发展特色地域文化

各个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功能各异、文化传统也存在差别, 因此, 城市形象建设应考虑城市的民族、历史、文化、环境特点, 塑造各具特色的城市形象。比如, 根据地理环境不同, 可以有海港城市, 山地城市, 水乡城市之分, 因地理位置不同, 各地区在气候、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方面呈现差异。一方面, 自然地理条件是城市形象特色的制约因素, 人们只能选择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而很难加以改变, 建设活动要受到它的限制, 另一方面, 自然地理因素又是城市形象赖以形成的基础条件。根据城市性质不同, 可以区分为工业城, 商贸城, 政治文化中心, 旅游型城镇等, 石油工业城市要反映出石油工业景象, 首都或政治中心要有宏伟、庄严的气氛, 旅游城市则要突出景观环境特色。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随时间延续的历史过程, 在城市形象定位时, 应注重历史文脉的延续。历史环境和文物建筑往往成为城镇的标志, 体现着城市形象的内涵, 如北京的故宫, 武汉的黄鹤楼, 曲阜的孔庙, 茨坪的井冈山等。挖掘散落于历史文献中或流传于人民群众口头的神话、历史典故和名人轶事, 选择适当的有形形式来展示丰富的有价值的地域文化, 可以创造出有内涵的城市形象。

4、结语

亚里士多德说:人们为了活着,聚集于城市;为了活得更好,居留于城市。城市形象设计的意义正是要让市民生活于此,生活得更美好。城市形象设计只有扎根于本土地域文化,突出城市的精神和文化品格才能达到塑造城市形象,吸引人才流、资金流、物资流和信息流,增加城市活力,促进城市全面发展,共同构成一个完整和完美的城市形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韩馨.城市形象设计研究―以济南市城市形象设计为例[D].山东轻工业学院,2008.5

2、 邱德华. 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色彩设计策略探析[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10,12:74-76.

3、段轩如、张建华、王永胜编著.城市形象个性化建设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2011,2

4、张t.城市形象定位、设计与塑造研究[J].当代建设,2003,6

5、 张树俊. 论城市文化的延续与集聚[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7

6、李维哲.城市形象定位与设计探讨[J].经济与管理,2002,8

7、 曹锦扬.论塑造城市文化品牌[J].江海纵横,2008,4

8、田川流.论艺术与城市文化精神的传承[J].山东社会科学,2010,12

城市设计策略范文5

关键词:市政工程档案;收集工作;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是百年大计,各地政府都非常重视,各地工程一个接一个上马。同时,城市建设工程竣工档案的收集、归档问题也日趋突出。城建工程档案的收集是基础,是反映城建工程建设过程的第一手资料;城市建设工程涉及的单位和人员较多,由于他们对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认识不足,普遍不重视档案的收集与整理,出现了一些偏差。因此,加强档案的产法和宣传,强化建设及施工单位和人员的档案法律意识,重视城建工程档案的收集和归档,为我国城市发展和经济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档案收集的难点

1.1、相关法规不健全长期以来,我国出台了20多部有关城市建设管理的法律及规章,涉及到城市重点建设、河道管理、城市绿化、拆迁、古迹保护等领域,但真正涉及到市政工程档案管理的不多。目前只有建设部颁布《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等少数法规具有明确的针对性,但仅这此法规也还有很大缺陷,存在很多问题。由于没有相关法规作保障,因此在工程档案预验收通过后,城建档案馆再没有能力去约束设计、施工和建设单位,要想将与工程相关的档案收集起来非常困难。无论是国家颁布的《档案法》还是地方相关法规都不能克保市政公用工程档案完整、准确及时地进馆。

1.2、未能有效地保障归档率。不同类型的工程档案的预验收与归档,存在一些差别,国有企业稍好一点,有些民办企业或者联办的工程就差一些,资料难以收齐和归档。工程竣工验收或备案后,由建设单位将工程准备阶段文件、地勘材料、监理说明报告、施工图纸及竣工图等全套资料向档案馆移交。而有些市政工程主是地方政府主导的工程或者部门的自建工程,基本不需要办理房地产确权,也就不愿意移交相关档案,且对档案管理部门的要求置之不理了。

1.3、建设单位归档意识不强原建设部2001年修改颁布发的《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中明确规定:由建设单位收集、建设工程项目各环节的文件资料,等全项目档案,在建设工程全部竣工验收后,及时向城建档案馆报送。但是,部分工程的建设单位所关注的是工程形象、进度和质量,对档案不太关注,重视程度不够,在建设过程中至验收后,未能按照要求形成档案并归档,多数将由施工单位代为负责,因此出现与档案管理部门不和谐的情况。

二、完善城市建设档案收集工作的策略

2.1强化档案法规监督,坚持依法治档首先要出台一批政策法规,从法律上保证城市建设工程档案的收集与管理,要加大档案法律法规的宣传,要在全社会形成尊法、守法的风气,尤其是取消竣工档案保证金后,应该尽快出台相应的法规,要配备专门的机构和执法人员对档案进行监管和控制,对移交竣工档案不合格或不及时的单位及其法人代表,要有经济处罚的措施出台,对恶意不交档案的要提交司法处理;工程竣工验收与竣工档案交验合并处置,可以采取建设单位不交竣工档案,规划部门不予办理其新建工程的办法;在工程竣工验收方面,工程质检单位和城建档案馆进行联合行政执法,确保档案完整才算峻工完毕。任何一项市政工程竣工以后,竣工档案没有移交的者的,分清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的责任,分别处理,是施工方责任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视情节对施工单位采取“不分配新施工任务,取消参加市政工程投标资格”的处置;体现执法监督在城建档案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形成良好的档案管理法律意识,让法律理念贯穿工程建设的每一环节,努力改变城市建设工程项目档案被动移交为主动移交,扭转这一态势。

2.2抓住主要矛盾,从基层做起市政工程建设档案收集工作做的好坏,又直接影响着城市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数量,也关系到城市建设和经济建设。但现状却是:中标施工单位长期以来不重视档案工作,管理机构及人员不健全,技术人员配备不全,总认为是可有可无,造成档案丢失,资料不全等诸多问题。,缺乏档案管理的专门设备。目前,市政工程项目档案工作面临的无人重视,无人管理的局面,市政工程建设从立项到施工的作业线上,各种分散的文件材料、资料、图片流失在各有关科室、临时聘请工程建设技术人员手中。没有形成一整套完整的保管体系,只有在验收时才临时整理。一旦工程完工,人员散失,档案资料也随之流失。而有些工程技术人员将各种文件材料视为自己辛勤工作劳动的成果或者私人财产,在工程的结束后全部自行带走。市政工程建设要形成完整档案体系,其包括前期规划、设计、勘察等资料,它有助于我们有重点地开展文件资料料的收集和归档;制订和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本专业收集措施和方法,使收集工作顺利进行并卓有成效。

2.3将材料“转化”为档案,健全归档制度市政工程档案是由文件材料转化而来的,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性的决定的。因此,文件材料的状况直接影响着档案的质量。市政工程人议题、立项就会产生很多文件和材料,这就要求档案人员细心去做,注意每一个环节,比如会议记录,每一个人的发言都不可遗漏。对每个建设施工单位科室所形成文件材料,分别指派专人负责,并逐项地划定归档范围和保管年限,使立卷人了解需要收集和整理的文件材料的内容,避免重复和遗漏。尤其是从事市政工程建设档案工作的人员,应掌握国家《档案法》和地方有关部门有关档案的法规政策,增强法制观念,了解基本内容,具备市政档案专业知识,掌握档案管理特别是现代计算机数字技术,要有设计和管理的能力,具备市政工程建设技术基本知识和规范。

2.4以工程档案预验收为手段,采取强硬手段收集整合工程档案预验收与归档环节,档案人员必须实质性参与验收之中,不可充当看客。以预验收为手段,将市政工程档案预验收和档案归档整合为一个程序环节,将全套工程档案的收集齐全完整作为工程档案预验收的必要条件。严格执行“二次归档”的办理程序,首行进行建设工程档案的预验收,将工程立项准备阶段文件、地勘文件、监理说明报告及施工竣工图纸直接归档,施工文件及竣工验收文件经简单装订后交回建设单位用以办理工程竣工验收和相关手续,待工程竣工验收或备案手续办结后再向城建档案馆移交进行二次归档。

作者:龚志军 单位:襄阳市市政工程总公司

参考文献:

[1]陈茂银.浅谈如何做好企业改扩建项目档案的收集工作[J].科技视界.2013(16)

[2]吴敏.建筑施工企业档案收集工作的实践反思[J].工程与建设.2011(02)

[3]韦艳兰.南宁市市政工程档案的收集管理[J].城建档案.2013(11)

[4]王为邦.再议城市建设工程档案的收集管理工作[J].工程与建设.2014(03)

[5]孙文靖.浅谈当前档案收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科技档案.2014(02)

[6]王京芬.浅论技术档案收集工作[J].办公室业务.2011(S1)

城市设计策略范文6

【关键词】城市化 基础设施 吸引外资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成为城镇化率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城镇化率从1980年的19.4%增加到2011年的51.27%。2011年末,中国大陆城镇人口69079万人,乡村人口65656万人,数量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根据《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5~2020)》,到2020年,全国总人口将达14.5亿,城镇人口达8.1~8.4亿,城镇化水平达56%~58%。城市基础设施主要主要包括交通系统、能源系统、供排水系统、邮政通讯系统、生态环境保护系统和防灾保障系统。研究表明,每增加一个城市人口,城市基础设施新增投资最保守估计需要9万元。按此比例,为了容纳未来几年中国城镇人口的增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投入13.5万亿左右。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对城市基础设施领域提出了巨大的资金需求。

在当前我国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受到严格限制、央行加大银行贷款额度控制的宏观调控背景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面临较大的融资压力。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吸引外资的力度的同时引进先进的城市建设技术,这将是我国应对城市基础设施资金、技术双重挑战不错的选择。

各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引入外资经验借鉴

英国:外资引入的PFI模式。为了进一步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缺口问题,英国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实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的改革。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将原由公共部门所提供的服务、公共建设及营运委托给民间来做,政府变成公共服务购入者的角色。英国前财政部长拉蒙将这个概念的具体化命名为PFI,意为“民间主动融资”。外资进入英国基础设施领域主要就是通过PFI模式参与竞标。在PFI运营模式下,政府并不买入公共设施等固定资产,而是最终购买由这些固定资产产出的公共服务。在外资问题上,英国的态度是一视同仁,不强调区别内资或者外资,给予外资充分的国民待遇。除了一些关系到国家安全,如国防、金融保险、核能等相关领域外,英国政府对外资进入本国各个行业经营采取全部放开的态度。在基础设施的建设领域,不区分外资与本国私人资本是英国最大的特点。

美国:通过地方市政债券吸引外资。美国信奉自由经济哲学,认为市场能解决的问题政府绝不干预。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尽可能由民间资金提供基础设施服务,政府在其中的作用是宏观规划控制与查漏补缺。美国基础设施建设的特点是使非盈利性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作尽可能的市场化,从而通过市场力量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的效率和投资力度。美国的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开展城市基础设施融资工作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比较有特色的是市政债券在美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成为一种主要的融资工具。由于有政府信用的保证,市政债券融资成本比较低,市政债券帮助美国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了大规模、低成本的社会资金。美国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方式非常灵活,针对自身偿债能力确实有限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以采取各种方式提升项目收益后再发行市政债券。美国的市政债券对国内外投资者平等开放,外国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投资品种,购买市政债券的外国投资者为相关的基础设施项目提供了所需的建设资金。因此,凭借全世界最发达的资本市场,资产证券化和债券化成为国外资本服务于美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途径。

新加坡:打造优越投资环境引入外资。新加坡政府把利用外资从单纯引进转向与优化本国的产业结构相结合,使其外资政策日臻完善化、具体化、透明化,并以法律形式加以保证。国际投资者认为,新加坡之所以能成功地引进和利用外资进入基础设施的各个领域,其重要原因是创造了一个优越的投资环境。新加坡政府有专门机构向跨国公司的子公司授予“营业总部”,对有总部地位的在新子公司仅征收10%`的所得税(一般子公司为31%),可见其优惠政策力度仍然在加强。新加坡政府所属外资管理机构较为精简,办事效率很高,对外资普遍实行国民待遇,允许外国投资者自由汇出资本、利润和股息。各种投资政策均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以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为此,外商几乎都认为新加坡是一个投资天堂,在新加坡投资“机会最大、风险最小”。

德国:前期规划、法制化与国民待遇。德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活动具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强调各种政策制度的法制化。二是通过具有前瞻性的前期规划确保基础设施建设的合理性。德国政府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极具战略眼光和前瞻性,政府长期规划的周期可长达十年。德国对外国资本进入本国各类产业基本持国民待遇的态度,在税收和投资激励方面保持与德国企业的同等待遇。德国的各种经济和投资促进措施均通过法律形式规范下来,虽然没有哪部法律法规专门针对外国资本制定,但由于能够享受到国民待遇,外国投资者非常认同这种公平的竞争环境,投资德国的积极性非常大。在吸引外国资本进入方面,德国政府通过投资宣传机构推进海外资本的对德投资。德国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专门成立了德国各新州工业投资公司,负责为德国东部地区引进投资。1998年德国又成立了科佩尔投资公司,负责从整体上宣传德国以吸引外资进入德国。

不同类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外资引入政策

交通运输系统、邮电通讯系统建设:推进债券型外资引入。交通运输建设的特点是资金需求量巨大,缓解资金压力是引进外资的主要目的。在交通运输建设方面可以借鉴美国外资引入经验,大力发展债券融资。目前国内发行带有“市政债券”性质为轨道交通建设融资的城市首推上海。上海久事公司1999年向全国发行了规模为40亿元的上海轨道交通建设债券。上海久事公司的实际出资人是上海市政府,其78.5亿元注册资本来源于市财政拨款。上海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得到了上海市政府给予的各种优惠,包括资本金拨款、税收减免、财政贴息、沿线土地综合开发和轨道交通票价调整等。上海久事公司发行的企业债券实际上以一种“准市政债券”的形式出现,是上海市政府采取的变通办法,即设立隶属于市政府的投资公司,在公司的平台上进行发债和融资的活动。这样的做法突破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不允许地方政府发债的限制。由于发债机构都是AAA级企业,回报有很大的保证,债券的销售比较顺利。

生态环境保护设施和防灾系统建设:推进“技术型”外资引入。与城市交通系统不同,在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建设方面,尤其在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方面,我国当前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资金缺口问题,而是国内技术落后,不能适应未来现代城市发展需要的问题。污水排放和垃圾处理技术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关系到城市环境能否可持续改善,因此,在利用外资时,获得先进的处理技术比融资更为重要,技术引入型利用外资策略显得尤为重要。在防灾系统方面,我国目前的管理水平比较高,但是救灾设备技术水平相对比较低,其引进也应该偏重技术性外资。

供水系统、能源动力系统建设:推进“管理型”外资引入。由于自来水价格、电力价格和燃气价格的高低关系到每一位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和生活成本,城市供水和能源动力系统的效率高低至关重要。外资进入应该侧重于在引资的同时更多地引入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盈利模式,一方面降低居高不下的营运成本,走出亏损的困境;另一方面也相应提高产品服务品质。为了获取管理水平提升带来的收益,政府在城市供水和能源动力系统引入外资时应该适当地对外商直接投资(简称FDI)附加一些要求。例如,进入的外资企业应当具有一定的先进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中方高管数量达到一定比例。通过对FDI本身附加激励、约束和要求来增加FDI的管理知识的溢出效应是一把双刃剑。这样的“附加条件”实际上降低了外商投资的积极性,政府必须在成本(FDI的减少)和收益(知识转移性增加)之间进行权衡。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