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设设计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智慧城市建设设计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智慧城市建设设计方案

智慧城市建设设计方案范文1

尊敬的各位专家,同志们:

智慧城市建设自去年启动实施以来,通过省市及各有关方面近一年时间共同努力,特别是项目方案设计专家团队和有关单位,编制完成了智慧城市建设整体方案和信息化基础资源综合服务中心等项目设计方案,前期工作进展顺利。今天,省工信厅组织省信息化专家对我市信息化基础资源综合服务中心、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社会管理和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方案进行评审。蔡厅长在百忙之中出席会议,充分体现了省工信厅对我市信息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各位领导、专家以对我市智慧城市建设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和严谨求实的敬业精神,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形成了项目评审意见。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对市信息化基础资源综合服务中心等3个项目顺利通过评审表示热烈地祝贺!对省工信厅各位领导和各位参与项目方案评审工作的省信息化专家、省测绘局、北京东方通科技公司等有关方面表示衷心的感谢。

信息化是一个城市发展水平、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体现着科技实力、发展后劲、创新活力。智慧城市是信息化与城市化的高度融合,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全国各省市方兴未艾。按照全省“十二五”信息化建设的安排部署,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建设智慧城市、打造幸福的总体目标。智慧城市建设从2012年起,用2年时间重点抓好“一个中心,两个平台”建设,着力推进“六个应用”,全力抓好九个重点项目建设,搭建起智慧城市的基本框架。去年11月1日,市委、市政府举行了市智慧城市启动仪式,智慧城市建设全面启动。目前,智慧城市重点项目已经市发改委批准立项。信息化基础资源综合服务中心、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社会管理和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方案今天通过了专家评审,数字城管、应急指挥、新农合信息系统建设设计方案正在抓紧修改完善,智慧城市建设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即将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信息化基础资源综合服务中心、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社会管理和服务综合信息平台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性、支撑性项目,是其它应用服务的依托和保障,是推进资源整合共享的关键,关系着其他项目的应用成效。关系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水平和层次。参加这次会议的各位领导、专家是我省信息化管理和参与顶层设计的精英团队,大家紧跟信息化发展潮流和趋势,立足我市信息化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富有前瞻性地提出了十分重要的意见和建议,是先进理念、工作经验的结晶,对我们进一步拓宽思路,完善方案帮助、启发很大。市政务信息办和各设计单位要坚持规划先行、应用引领、整合共享的原则,对各位领导、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认真研究,充分吸收、融入到我市方案中,提升方案的整体水平和层次,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更广视野,定位、谋划、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要主动做好与省上整体部署的衔接,主动加紧与省信息化专家项目和设计单位的联系沟通,及时解决方案中存在的难题,全力以赴加快方案的修改完善,进一步完善方案,提升方案的超前性、科学性、可行性和操作性。要组建专门的项目建设机构,充实技术力量和人员,加强与项目建设涉及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快前期工作,力争这3个项目尽早启动,发挥效益。要注重顶层设计,突出应用和资源整合,完善拓展项目应用服务事项,推进资源整合和互联互通,最大限度地发挥项目应用效益,提升宏观决策、城市管理、民生服务等水平,提升城市幸福指数。同时,我们恳请省工信厅继续对我市智慧城市和信息化建设给予政策、资金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希望省信息化专家团队发挥经验丰富、人才密集等优势,继续为我市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提升我市智慧城市建设水平和层次,推动我市信息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谢谢大家!

智慧城市建设设计方案范文2

【关键字】建筑设计;管理;合理规划;设计质量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is accelerating, China's urban construction has also been an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brought about the construction market competition is increasingly fierce. In this new situation, the major construction companies, in order to be able to get a place in the competition, starting to focus on their own design concept, design, quality and design management. Actively play the role of the talents,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strength of their own design team, only the design of the more outstanding works to the development in a market economy to grow their own strength.

Key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management; planning; design quality.

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经济和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与之而来的是城市化建设的加快推进,城市建设设计行业也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得到了大发展,不断的丰富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在我国的建筑设计行业中,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新材料、新设计理念、管理理念等层出不穷,各种建筑内部的功能要求也更加的人性化、个性化、舒适化。此外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建设设计的环保、低碳、节能等成为人们新的关注焦点,这些都为现代建筑设计市场的竞争带来了新的“角逐”因素。尽管在新世纪里我国的各大建筑企业进行了改制,但是各种中小企业的兴起和国外的大型设计公司的涌进,也造成了建筑设计市场竞争激烈化。因此我国建筑设计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要取得主动地位,最主要就是从自身出发,不断的优化自己的建筑设计,提高设计的质量和管理,不断的发展壮大自己。

一、我国目前的建筑设计理念

在后现代时期,建筑设计的理念是崇尚个性化、大众化,反对福特主义、机器主义以及精英主义。在解构主义时期,破除了传统和常识,用现代主义的词汇,重构了各种既有词汇之间的关系,从逻辑上否定了传统的基本设计原则,如美学、力学、功能,并且由此产生新的意义。用分解的观念,强调打碎,叠加,重组,重视个体,部件本身,反对总体统一而创造出支离破碎和不确定感。而到了现代强调的是低碳环保,低碳建筑主要是指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设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建筑已经逐渐成为了我国建筑行业的主流趋势。而后我国现代的设计理念大多是迎合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追求,更加的强调精神的享受和生活的方便,还有就是追求个性化的体现,当代建筑的设计更多就是体现现代人的价值观和消费观。

二、我国建筑设计的现状分析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我国也加强了对建筑的节能环保设计,而在我国建筑耗能、工业耗能、交通耗能是我国的能源的三大“耗能高手”。在我国,建筑耗能不仅耗能高而且能源的利用率也比较低,这和同期世界其他水平相等的国家的耗能要高出23倍之多,而随着我国的发展,在未来我国的建筑耗能将会持续的上升。而我国的建筑设计尽管更多的是追求独特和个性,突出人的个性,但是在城市化的进程不断的加快的情况下,各种建筑的林立,使得建筑设计在发挥其本身的工程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三、我国建筑设计的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建筑在设计上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缺乏现代化的理念,建筑设计最主要的内容主要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运用建筑学的基本原理,采用现代化的理念,合理设计组织建筑于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从而使得建筑物和周围的环境能够成为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与此同时,现代化的建筑应该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建筑物的自我调节功能,并且在节能环保、减少污染、改善建筑环境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是现在很多的建筑设计师不具备现代化的设计理念,自然现代化的理念在建筑设计中也就不能更加合理的应用,因此在现代的建筑设计中,严重的缺乏现代设计的理念,对于建筑的设计只是停留在了表面的层次,而未能触及到更深的功能设计上。

而在我国建筑设计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有管理人才缺乏和管理服务质量普遍不高等情况。首先是管理人才缺乏,在我国的高校中没有专业的设计管理相关专业的学习,而在大型企业中,建筑设计师只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智慧完成一个设计,但是对于该设计的可行性以及准确性等都未进行相应的确定。因此,就造成了建筑设计和实际情况的相背离,带来巨大的损失;在我国建筑设计管理上的另一个主要的突出问题就是建筑设计的管理服务不到位,建筑设计的行业其实也是一个技术服务的行业,一个建筑作品的完成,不仅仅要有一个优秀的设计团体还需要一个良好的服务团体。而我国目前在建筑设计上从建筑方案的设定、设计合同的签订、施工图的设计、施工现场的服务等都做的还不是很到位,这就导致很多的企业即使有高超的设计水平,但是在行业里的声誉并不高。

四、我国加强建筑设计管理的主要策略

1.转变设计观念,加强设计管理

智慧城市建设设计方案范文3

在布达拉宫东庭院德阳夏旁的一间不太宽敞的办公室里,现年63岁的管理处处长强巴格桑接受了记者的访问。他告诉记者说,建国以来,中央政府先后两次对布达拉宫进行大的系统维修,“一期维修工程中,我们重点对地面建筑所涉及的腐朽梁柱进行了更换和加固,同时还对影响布达拉宫消防隐患的电线线路进行了彻底改造,基本消除了布达拉宫地面建筑的重点安全隐患。目前正在进行的二期维修工程,则重点放在对布达拉宫建筑基础的加固上,比如地垄的加固维修、屋面的渗漏水问题”,“这样地上的问题解决了,地下的问题也解决了,那么,布达拉宫有望在今后50年内不再进行大的维修了。”

历时5年的一期维修工程

布宫危情引起中央高度重视“其实从1982年起,布达拉宫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开始了它正常的日常维护”,原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自治区文物局局长、现年62岁的甲央在接受采访时是这样告诉记者的,“……随着维护工作的深入,我们发现沧桑变幻、年久失修的布达拉宫土木结构虫蛀腐朽严重,有的甚至断裂拔榫;东西大殿部分柱子与地垄基础错位,根本没有起到承重的作用;部分墙体酥碱开裂,地面下沉,险象环生;宫内最早的建筑物――法王洞,被虫子蛀蚀的立柱勉强支撑着洞顶,洞顶横梁、椽子时常散落下虫蛀的粉末,洞内珍贵的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造像也危在旦夕。”

布达拉宫的危情迅速引起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随即决定对布达拉宫进行大规模维修。

世界遗产委员会专家称赞保护工作一流据了解,从1989年10月到1994年8月,历时5年的布达拉宫一期维修工程,共耗资计5300万元人民币,投入60多万个工日,完成111个项目,维修总面积达3.39万多平方米,主要涉及布达拉宫红宫7层、白宫以及附属建筑等。

“还记得1994年8月8日,布达拉宫维修竣工典礼上人海如潮。僧俗群众仰望稳固如初、身披扎西查仁彩幔的布达拉宫,无不流下激动的泪水。”回忆起当初激动人心的场景,甲央也不由得用手巾轻轻地拭了一下眼角。

按照“整修如旧”的原则,一期维修工程不仅大大地消除了布达拉宫的安全隐患,其保护工作也得到“世遗”专家的好评。1993年,布达拉宫开始“申遗”,前来考察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专家,在赞叹布达拉宫雄奇伟大的同时,也为布达拉宫一流的保护工作所感动。他们认为,布达拉宫的文物价值完全达到了《世界遗产名录》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保护、管理工作井井有条。

1994年12月,布达拉宫“申遗”成功。

功德无量或千古罪人甲央其时也是“布达拉宫一期维修工程”领导小组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这个担子很重。记得当时我在工作会议上讲得最多的就是――‘国家把布达拉宫这个国宝级文物单位(的维修工作)交给我们,做好了,可以说是功德无量,如果没有做好,我们都会成为千古罪人的。’”

为此甲央以一个藏族血性汉子的硬朗作风,几乎每天都坚守在维修工程的第一线,并对工程的每一处细节把关。“在维修过程中,还涉及大量文物的搬迁,这个工作量很大。请外人吧,又害怕造成文物的丢失和损坏,于是我们组织布达拉宫管理处的人自己动手,先给文物编号定位,然后用棉花、海绵、棉布等包装后搬移;不能搬移的就先用海绵,棉被包裹后,再裹上铁皮进行保护。”由于工作细致入微,5年的大维修期间,布达拉宫没有丢失、损坏一件文物,维修工程也没有发生任何伤亡事件。

如今,已经退休两年的甲央又开始参与二期维修工程的事务,他说,“维修布达拉宫是我一生最幸福的事情,我还不老,可以发挥余热”。

二期工程计划投资1.7亿元

工程进展顺利,投资完成三分之一2002年6月,建国以来最大的文物保护维修工程――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三大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总投资3.3亿多元,其中布达拉宫所涉维修金额就达1.7亿元。据了解,与“三大重点保护维修工程”同时进行的,还有包括北京故宫维修工程等在内的3个国家重点维修古建筑项目,这让自治区文物局局长仁青次仁感到非常自豪,“全国6大项目,占了3个”。

采访中记者获悉,截至目前,已开工3年的布达拉宫二期维修工程,其第一批维修项目强庆塔拉姆坡道边墙、平措堆朗维修工程、地垄灌浆加固工程、红山东北角围墙修复工程已竣工。此外,八九世达赖灵塔殿、菩提道次第殿等的维修工作和壁画的修复工作正在进行中,完成投资达5000多万元。

施工人员藏族占九成2002年6月26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按照传统方式,布达拉宫一位父母双全的喇嘛土登次仁挥锹开工,由此拉开了包括布达拉宫在内的三大维修工程的序幕。

据强巴格桑介绍,至工程开工以来,布达拉宫的维修工程都是按照国家文物局“不改变原材料、不改变结构、不改变工艺”的严格要求进行施工的。“布达拉宫虽然延续了历史上的很多建筑风格,但还是以传统的藏式建筑风格为主,而藏式建筑的修砌方式与内地建筑大有不同,为保持布达拉宫的原有风貌,从事此次维修工程的施工队伍中,90%以上的都是有传统藏式建筑施工经验的藏族施工人员。”

泥工达娃是个藏族女同胞,但干起活儿来却是非常的麻利。其时她正在精心地修补布达拉宫金顶上的一堵墙面,她告诉说,与汉族泥工相比,由于“藏式房子所选择的材料不一样,所以工序也是有所不同的”,同时她还说,布达拉宫是藏族人民的神殿,在布达拉宫干活儿是件积功德的事,“家人、邻居都为我感到高兴,我也很自豪”。据了解,目前,在布达拉宫各项维修工程中,藏族施工人员大概有140至150人左右。

新工艺也帮“整修如旧”的忙强巴格桑坦言布达拉宫维修在主要采用传统工艺的同时,也采用了一些新工艺。“不过对新工艺,我们十分谨慎,前提是它不会对布达拉宫的文物价值有丝毫的损害。”

在一处维修工地现场,记者看到,一群藏族施工人员正一边唱着民歌,一边合着节拍在打阿嘎。强巴格桑介绍说,阿嘎土是传统建筑特有的施工材料,是用水和阿嘎土夯打而成的。以往,阿嘎土都是靠人力打碎,粗细参差不齐,抗水性差,地面容易开裂。为此,科研人员对阿嘎土进行了多次“改性”实验,通过使用机器打碎和添加改性外加剂的办法,不仅提高了它的抗压强度、抗冻融性及防水性,还大大节省了时间和人力。“今年6月,改性阿嘎土通过专家组的评估论证,在保留地方材料特色、沿用传统施工方法的前提下,已正式运用到施工当中。”

同时,强巴格桑介绍说,在以往,藏族工匠对破损壁画的处理,往往是揭掉重新画上,“这无疑会失去它原有的历史文物价值。所以我们请来了敦煌研究院的壁画修复专家,他们在对布达拉宫壁画原材料及技法进行仔细分析后,采用‘灌浆’新技术,正在对部分破损壁画整修如旧。”此外,为不失去地垄的原样性,对断裂、风化严重的石条采取“抽砌”的办法换上与原石材一致的石条,同时采取灌浆的办法加固。“为防止木料腐蚀,布达拉宫建筑中用的木料要风干10年后才可用,而现在,木料经现代手段进行防腐防虫处理后立刻可以使用到工程当中”。强巴格桑认为慎重使用的新工艺正帮上布宫“整修如旧”的忙。

工程细致入微到厕所二期维修工程还将把布达拉宫严重污染环境的藏式旱厕列入了改造项目。据介绍,这些厕所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冲水设备,处在底层的粪便池呈露天状态,不仅污染环境,清理工作也十分困难。和平解放初期,来到布达拉宫的除了僧人外,多为藏区各地朝佛的群众。由于藏族群众多数信教,他们认为在布达拉宫如厕是对神灵不敬,所以“厕所问题”没有显露出来。但随着参观布达拉宫的游客逐年增加,这些厕所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使之对周边环境的污染连年加重,“游客意见很大”。据透露,布达拉宫将采取两种方式对这些厕所进行改造:一种是在不改变外观的基础上,将使用较多的旱厕进行内部改造,建成冲水式厕所;另一种是将使用频率不高的旱厕保留原来的风貌,将来作为参观景点。不过,相关人士说,“具体的方案正在酝酿和设计中”。

消防避雷工程是难点“1984年6月17日,由于电线短路引起布达拉宫强巴佛殿失火,虽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但却加快了布达拉宫系统维修的步伐;同时历史上布达拉宫有过因雷击造成小部分建筑被破坏的教训,所以一期、二期工程都十分注重消防避雷工程的建设”,尼玛次仁介绍说,目前,布达拉宫建有消防栓19处,安装灭火器7000余件,防雷针随处可见;为了最大限度地消除火灾隐患,布达拉宫所有电线均通过金属管包合,以防胶皮老化造成危险;同时针对宫内各殿点酥油灯的实际情况,要求各殿守护僧要加大监管力度;并配备了专门的布达拉宫消防中队,聘用受过专业训练的消防人员20多名,昼夜值班。

“但作为文保单位的布达拉宫,如果一旦发生火灾,不管用水还是化学泡沫,都势必造成文物的损坏,这个问题一直让我们深感头痛”,为此,布达拉宫一直都在寻求科研单位的帮助,但不少单位都因技术力量的限制,“不愿成为千古罪人”而婉拒。不过,目前中国科技大学国家火灾重点实验室、公安部消防研究所等科研单位,正在为布达拉宫进行系统的消防安全设计,“相信专家的智慧会使我们头痛的问题迎刃而解的”,尼玛次仁说。

布达拉宫周边环境将穿“藏装”就在记者采访布达拉宫维修工程的时候,9月20日,拉萨市第一期沿街建筑物藏式风格改造工程正式动工。据了解,其中连接着布达拉宫和大昭寺两座世界文化遗产的宇拓路、康昂东路沿街建筑,已于当年11月30日前全部穿上“藏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