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体育的课程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体育的课程特点范文1
摘 要 高职教育的基础课程就是高职体育课程,这是高职教育和高职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据高职院校的具体特点,构建适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点的体育课程体系,可以保证达成适应生产服务管理等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方位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可以保证学生在具备基础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的基础上,还能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具体工作中的操作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从而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关键词 高职体育 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
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高技能人才,因此,要想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体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就要符合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本文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分析,依据国家的一些教材,提出了适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点的体育课程体系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一、高职院校定位和体育课程建设
高职教育是一种特殊的高层次职业技能教育类型,具有职业特征鲜明等特点;高职院校主要是以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我国的教育部曾经了《意见》,明确指出高职高专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领导,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在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应该具有职业性和技能型两项特征。课程目标的应用性、技能性和较强的实践性决定了在进行体育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紧紧围绕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这一主题上,要把课程内容与培养目标和专业能力有机的结合起来,不能仅仅追求学科的完整性。在构建体育课程体系中,应该要充分考虑培养目标的能力因素和工作岗位的需求,从而筛选出学科中有着很大实用价值的内容,实用价值主要考虑与职业能力的关系以及使用的效率等,同时在课程中还要注意教育的实践性,从而形成一个能够培养综合能力并且能够满足突出技能和岗位要求的人才的课程教育体系。
体育本身具有实践性、技能性、应用性,这些特点非常符合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特征,况且,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与一般的普通高校也不一样,所以,要更加重视体育教育。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专业技能比较高的复合型高等技术人才,首先的要求就是具有较强的身体素质。因此,要加强体育教育。体育运动技能的形成有着如下特征:教育性、协作性、规范性、实践性等,体育运动技能可以促进劳动技能的提高,而劳动技能的发挥,必须要有一个健壮的身体。在高职院校的体育运动中,可以提高学生的灵活性、协调性等身体综合素质,这些对于以后更好的掌握劳动技能,有着很大的帮助。
二、围绕高职院校培养目标改革体育课程建设
体育课程体系建设必须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进行体育课程体系建设上,不能将过去的课程和内容一概的否定,要在过去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处理好培养目标与课程结构的关系,高职院校的课程有着规定的人才培养方向,因此,在设置课程结构方面,应该充分考虑到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处理好培养目标与教学大纲的关系,体育教学大纲在教师制定课时计划、进行教学评估的依据,在制定课程大纲的时候,一定要从培养目标出发。
体育课程改革适应需要:随着时代的进步,课程也要与时俱进进行改革,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建设必须要满足高职技能的需要,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同时,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可以根据本院校的具体特点对课程进行制定大纲。改革体育课程,可以通过对学制、学时进行改革,增加学生的体育学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阳光体育活动等;还可以对教育内容进行改革,要选择那些与高职专业有着紧密联系的体育项目,比如对医学之类的专业开设太极拳等,给市场影响等专业的学生开设健美操等;还可以对课程形式和结构进行改革,目前高校中体育课的课时比较少,可以适度的增加体育课时。
三、课程改革与目标培养应解决的问题
学生技能素质培养对教材的要求:体育课程进行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基本职业技能素质教育;因此,在这种要求下,体育课程的重点教材的选取上应该与学校传统的体育特色和专业建设进行紧密结合,这样就能在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同时,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
课程改革对处理相关问题的要求:在进行改革的时候,不能盲目进行改革,要从实际出发,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等等一系列的关系,从而建立满足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体育课程体系。
课程改革对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体育教学因为不仅要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还要促进他们技能素质的提高,因此,体育教师必须从意识上了解到高职教育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在课程建设和教材选择上一定要紧密围绕着技能,在体育课堂教学上要力求实效,注意改革创新,提高课堂的效率。
四、结语
体育课程体系的建设是否能够满足高技能人才的要求,关系到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高职院校在建设体育课程体系中,要充分考虑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体育的课程特点范文2
近期,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颁布了《2014―2016年中考中招改革框架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框架方案》)。其中,对语文学科中考改革提出以下要求:“语文学科要突出语文作为母语学科的基础性重要地位,注重语文试题同其他课程、同生活实践的联系;注重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考查。把历史、地理、政治三门课程所学内容作为依托和背景材料,适度融入语文命题中,引导学生重视相关课程内容间的联系,发展综合性学习能力。”这一要求,不仅是对2014―2016年语文学科中考改革提出的要求,也是对今后深化语文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提出的进一步要求,给语文课程的具体实施带来了更多的思考。
加强教学内容整合,促进学生整体提升。《框架方案》提出了中考语文试题要“注重同其他课程、同生活实践的联系,注重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考查”的要求。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首先要构建与其他课程沟通、与生活实践联系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有充分的学习体验,方能达到《框架方案》提出的要求。在课程实施中,教师要根据学情,灵活使用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设计。教师可设置各种活动专题来沟通语文学科与其他课程的学习,沟通课内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联系。在这些活动专题,教师需关注学生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需关注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从而实现促进学生整体提升的目标。
构建以学生实践活动为主的语文课堂。“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实践是学生获得能力的途径,也是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目的。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创设听说读写的条件,在学生语言实践中不断给予帮助与指导,让学生在实践中体悟过程,在实践中领悟方法,在实践中提升能力,在实践中培养素养,最终达到拓展应用的目标。教师可通过任务驱动等方法,帮助学生通过借助其他学科的资源以及其他条件完成学习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注意收集学生表现出来的语文能力方面的问题,借助学生资源,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既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又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和运用的领域,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达到提升语文素养的目的。
发展综合性学习能力,聚焦语文素养的提升。“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学科中考试卷中的一个板块,一直备受教师关注,特别是到中考复习阶段,训练更是密集。这种复习主要体现为纸笔做题技巧的训练,而非真正意义的“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应“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这种学习方式基于实践,适合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在教学中,可采用组织综合性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在教学实施中,教师要关注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转变“考什么、教什么”的想法,转变只教教材、靠考前复习的做法,适当设计基于社会实践的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学习,以达到增强学力的目的。
构建体现课程实践性和综合性特点的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师的追求,是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的途径。教师要在不断的实践中,进一步开发与时代需要相适应的课程资源,继续尝试“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方法,真正实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整体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总目标。
体育的课程特点范文3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体育课程 内容设置 价值取向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社会对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实用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烈呼唤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呼唤身心健康的人才资源。为此,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开始从体育教学改革的狭窄圈子走向整体的体育课程改革。然而,面对体育课程教学时数的大幅度削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职业定位,国内许多高职院校在体育课程内容设置与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仍存有争议。因此,以什么尺度或价值取向来选择和设置体育课程内容,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研究的热点。我采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方法,结合国外相关课程研究成果,提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的基本价值取向,以期为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建设与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性质与目标定位
2002年9月教育部颁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中明确规定:“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尽管《纲要》没有针对高职院校的具体特点对体育课题的性质进行专门的规定,但这些年来,高职院校在教学实践中一直把体育课程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来对待。
我国的高职院校以职业教育为主线,以培养实用、实干型的人才为已任,因此,更注重学生毕业时的职业岗位能力,教育培养目标具有鲜明的职业定向性。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技术性、实用性、应用性等综合职业能力特征,使它不同于普通高等学校的基础性学科教育。但多年来,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目标并没有同其人才培养特点相结合,只是机械地套用《纲要》中提出的主要适用于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学目标,即泛泛地强调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没有围绕学生的职业特征进行目标定位。
二、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的现实困难
目前,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内容设置之所以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除了体育课程目标没有反映出人才的培养特点外,还存在着以下一些现实的困难:
1.体育教育思想落后。由于受传统体育思想和观念的影响,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要任务,片面强调以传授体育知识、技能的课堂教学为中心。这种思想和观念虽然在一定历史时期适应了时代需求,但造成人才培养的片面性。其后果是只注重近期效益,忽视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和科学健身提供理论知识和方法的指导,不利于对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体育习惯的培养。这种思想的存在,阻碍着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的创新。
2.体育教学资源相对不足。由于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和发展特点的制约,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条件相对较差,体育场地、器材、师资等教学资源相对缺乏,体育教学的正常开展在教学硬件、软件上受到严重的束缚。
3.体育教学时间分散多变。高职院校一般学制为三年,按照体育课程标准的规定,体育课程的教学时间安排为三个学期,但更多的院校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安排了两个学期的体育教学课。由于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灵活,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办学模式多,实习、设计、实训次数多,占用教学时间长,体育教学在一个学期内常被分割成不规则的2―3个时段。再加上高职示范性建设专业更加强调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致使专业知识学习和实习实训课时进一步延长,体育课时愈来愈少。
4.用人单位的需求误导。目前,用人企业的功利性较强,部分用人单位在接收毕业生时一般只注重学生的业务能力,几乎忽略学生的体育能力。在这种需求导向的扭曲下,学校对学生的体育评价被视为可有可无,学生学习体育的态度和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与中学相比均发生了很大变化,体育教育在高职院校中愈来愈边缘化。
三、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的基本价值取向
课程内容设置是从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者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要素的过程,是课程价值观和目标的具体反映和体现。从理论上讲,课程目标越是能揭示学科知识、反映社会发展与学生的需要,就越能为人们所广泛接受。基于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性质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我认为,高职院校在设置体育课程内容时应把学科知识、社会发展、专业特点与学生需要作为基本价值取向。
1.精选学科知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外结构主义课程论者主张“课程内容即学科知识”,并强调选择课程内容时要尊重学科知识的内在体系,认为学科知识这一价值取向的基本使命是传递文化。体育是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课程之一,其教学目标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近些年来,随着“终身体育”教育的兴起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确立,众多的高职院校进行了体育课程改革。在课程内容方面,逐步形成了以运动项目为依托的教学内容体系。按照现行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计划,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很多,如篮球、排球、足球、武术、健美操、游泳等,学生真正用于学习每个体育项目的时间非常有限,很难系统地学习和掌握1―2项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也不利于学生掌握健康知识和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更体现不出高职体育课程应有的特点和作用。因此,怎样从大量的体育课程内容中精选出适宜的教学内容,将是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的具体落脚点。
2.适应社会发展。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需求不仅影响着学生身心发展的具体内容,而且成为课程选择与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必然要伴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更新与完善。从目前的情况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滞后于社会文化的发展。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战略的实施、全民健身热潮的兴起、大众体育文化传播的繁荣为新时期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建设与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重视当代社会生活对课程内容设置的影响,紧密结合高职院校的专业特点,是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必须考虑的问题。
3.考虑专业特点。高职院校主要是为社会培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实用人才,所开设的专业具有很强的职业性特征。因此,高职院校在设置体育课程内容时,应把体育与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紧紧围绕未来不同职业的发展方向,教会学生掌握各种职业实用性的身体训练方法。这就需要各高职院校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及专业特点设计多类体育课。如,根据不同职业的身体活动特征(伏案型、站立型、综合型),以及学生毕业后的走向,设置发展职业体能和预防职业病的体育项目(发展职业体能内容主要包括发展与职业劳动相关的体能、职业病的预防与体育保健康复方法等内容),采用“两至三项主项带其他副项”的课程设置模式,即在某一类型的专业中,主要学习两至三个有显著作用的项目,提高该类型专业学生的职业体能和身体素质。同时为了保证《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选几个相关项目进行训练。这样既可符合职业发展的需要,又可满足学生个性需求。
4.尊重学生需要。教师和学生作为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学生对体育课程的需要是全面的、有层次的和具体的。全面的需要,即学生的个体发展对课程内容产生的全面需要。例如掌握动作技能需要、审美需要、表现自我需要、社会交往需要、升学与就业需要等。有层次的需要体现了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具体的需要则突出表现在对课程内容的排列既要有助于学生对技术技能的掌握,又要使学生对所学的课程内容感到能接受。但实际上,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内容往往以运动技术为中心,忽视了体育方法、体育动机、体育活动和体育经验等,致使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实际需要难以得到满足。在当今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呼唤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趋势下,尊重学生的体育需要体现了时代精神,是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的基本价值取向之一。
四、结论与建议
体育课程是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体育教育思想落后、目标定位不明确、教学资源相对不足、体育教学时间分散多变、用人单位的需求误导等原因,体育课程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深化体育课程改革、重构体育教学内容体系势在必行。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须以精选学科知识、适应社会发展、考虑专业特点与尊重学生需要为基本价值取向。建议高职院校在改革体育课程时,围绕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职业技能特点、职业特征进行课程内容设计开发,体现职业教育特点,强调知识教育、技能掌握、能力增强、体能提高和习惯培养,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华.论课程选择的基本取向.外国教育资料[J].1999.5.
[2]胡茵.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4.
[3]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N],2002.8.6.
体育的课程特点范文4
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系统教育的专门机构,是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肩负着教养与教育的责任,因此,学校有权做出自己的课程决定。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不用考虑“教什么”的问题,而只要考虑“怎么教”就可以了,因而导致了课程与教学的脱节。课程由专门的人或机构负责开发,而作为发生教育的真正场所,最了解学生的校长和教师、学生自己及其家长没有机会和权力参与课程决策。长此以往,学校成了一个执行“课程”的专门机构,课程外在于学校、外在于教师、外在于学生。教育成了告诉、传授、训练,学校成了“原料加工”的场所。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之一就是学校有权做出自己的课程决定,参与课程决策,并承担这种决定所带来的课程责任。因此,我们有理由断言:真正的课程离不开学校——发生教育的地方,这就是我们研究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所在。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作为学校课程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课程,同样也需要进行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这既有利于发挥学校在体育课程开发中的作用,也有利于弥补集权式的课程管理体制所存在的诸多弊端。遵循教育规律开发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体育校本课程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目标。同时,由于它看重学校师生的独特性与创造性,融入了学校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有助于学校办学传统与特色的创建与发展。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应突出专业特色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具体实施国家和地方的体育课程的前提下,应通过对本校学生专业特性的体育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尊重本校的体育传统而开发出的具有特色的课程。要特别说明的是,体育校本课程有两层含义:第一,学校根据国家课程计划预留的学校自主开发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学校自己的体育课程开发,如有的学校将五禽戏作为本校的体育校本课程,也称特色项目,与国家和地方的体育课程相对应,形成一个独特的板块。此外,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有关的体育运动项目,如定向运动,体育舞蹈,形体训练等内容,都可以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下深入开展起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国家的体育课程进行校本化的适应性改造,从而使国家的体育课程更加符合具体的学校体育教学情景。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职业特性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应用型本科院校构建体育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专业特点、就业后的职业特点相结合,即形成体育锻炼与专业特点相结合;体育教学与职业性质相结合;体育课程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让大学体育教育不仅在其学习期间成为学生热衷于锻炼的手段,培养出具有各自不同专业特点身体素质及职业性特点的气质底蕴,更可在其就业以后仍然能与其所从事的职业及工作特点相吻合,与其生活方式相融合,进而可以与工作和学习相辅相成、伴其终身的体育课程体系。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对其体育课程类型理论的深入研究,对于明确教学目标、完善课程体系以及指导实践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其符合学生专业特点的身体素质需求。
四、应用型本科学校领导是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领导者和支持者
学校领导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导,应首先了解体育教学的需要和教师的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对体育课程开发所需物力资源进行投资建设。一个学校的体育教育开展的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教育属于边缘学科,不像专业学科那样备受重视,但现在国家教育部一项项有关提高大、中、小学学生身体素质的文件不断传达下来,“阳光体育”已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开展起来,应用型本科院校也不应例外,校领导同样要把体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来抓,只有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才能谈到应用型人才培养,才能谈到将来为国家,为社会作贡献。在这一过程中,校领导既是体育教学的支持者,同样也是监督者,在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校长也是对体育教师各项考评的主要决策者。
校本课程的提出表明学校层面有了一定的课程管理权,在课程决策和开发方面有了一定自由,改变了以前学校在课程开发中完全被动接受的角色。其实,正是由于学校在课程开发中的地位得到了认可,校长对课程开发的领导和支持才成为可能。同时随着学校被给予更大的自治空间,校长所履行的责任已经超越了行政和执行的范围,校长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方向。因此说,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校长的重视与参与是必不可少的,有了领导阶层的参与与支持,学校的体育教育事业才会蒸蒸日上,人才培养才能落到实处。
五、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决定了应用型本科院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度
体育的课程特点范文5
1.4R理论概述4R理论是源于《后现代课程观》
一书的一种后现代主义观点,所谓4R,即指代丰富性(Richness)、回归性(Recursion)、关联性(Relation)和严密性(Rigor)。丰富性是指教学课程具有应当具有一定深度、多层意义及多种可能性(解释);回归性是指课程产生于对自身进行反思所带来的反复性和复杂性之中,为经验的反思性重建、重构和转变提供了机遇;关联性包含两种含义,其一为课程与教育之间的联系,它丰富了课程教学资源,其二为课程与文化之间的联系,后者为前者提供了存在基础,创建了发展环境;至于严密性是指,丰富性和关联性并非缺乏规范,而是对当前可供选择的关联开展有目的的选择的一种思想观念。
2.4R理论在中职体育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的价值分析
在中职体育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应用4R理论,是促使教学过程开放化和系统化、调节师生关系、实现中职体育课程教学目的一种方式。
(1)丰富性特点可改变教师关系,丰富教学内容。4R理论的丰富性在中职体育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的体现为:其一,为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关系的转变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其二,教学课程深度的扩展可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为课程内容的预选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这些特点对于体育教学而言,对于实现主体权利和提升学生学习质量具有推动作用。在课堂教学课程中,教师多同学生互动交流,以了解学生对于体育课程教学的理解和期望,营造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如此便可在开放性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需求,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和学习能力,在实现主体权利的基础上,提升学生成绩。
(2)回归性特点可提升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强化其学习动力。回归性特点主要体现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它为学习或教学经验的反思性充足和重构均提供了可能性。在中职体育课程课堂教学过程中,课程是由片段任意组合而成的,教师和学生通过讨论或其他途径了解到课程内容的不足或教学方式的缺陷。学生和教师回归性思考和分析这类问题,我们称其为回归性在体育课程教学中的体现。通过信息的反馈,教师和学生作为课堂参与个体均可以反思自我,并尝试着通过创造力解决该类问题,由此在自我提升的过程中获得自我效能感和价值感。
(3)关联性特点有助于推动适合符合本土体育文化的建立。不论是九年义务教育抑或中职高职体育,根据其教学内容我们可以发现,我国教学体育课程深受国外体育教学模式和思想的影响。当然基于关联性特性及当前体育课程文化深入发展需求,体育课程文化应当同世界其他国家体育文化相融合。但是应当明确的是,体育课程的本质是建立适合本土文化传统和国情的一种教育文化,因此在中职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学内容和课程目标的设立应当结合我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特质。
(4)严密性特点为生成性体育课程的实现奠定了基础。体育课程同课堂教学是完整统一的,需要教师同学生的共同参与。自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制定颁发以来,中职体育课堂教学便要求为学生规定学习领域的目标。由严密性特征可知,通过探索不同选择方案,明确其联系,有目的地进行选择,有可能会实现课程内容的精致化,推动课程向前发展。如,进行篮球授课,就先应当保证学校有足够全班学生进行学习的篮球场地和篮球。而随着学生球技的提升,因为学生之间思想和技术上的个体差异,因此每位学生的收获也会有所不同,而此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需求变化,再次进行体育课程内容生成。
体育的课程特点范文6
我校于2007年11月进行了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主要对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做了部分修改,修改的依据是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五套课程方案比较分析的结果。
一、培养目标的比较
从表1、表2可以看出,我校2007年进行的体育教育课程设置改革中的培养目标与200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教体艺[2003])的培养目标相符合,该培养目标的特点是培养目标更加宽泛,其实质是人才培养的口径更宽,社会适应能力更强,更注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适应。这充分显示了培养目标的时代性和前瞻性。
二、课程体系的比较
与以往教学计划比较,新教学计划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学科课程增设了体育心理学、体育保健学等体育基本理论知识课程,删除了无实际意义的学校体育卫生学。
(二)与以往教学计划比较,新教学计划的最大特色是在学科课程部分,该部分缩短了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体操、武术等课程的学时数。虽然这些课程的学时数缩短,但对学生掌握运动技术和技能的要求并没降低,相反在专业课中强调“技能的形成和发展”的一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开设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体操、武术专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兴趣和爱好选择一项作为自己的特长项目,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有利于学生运动技术和技能的掌握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新方案的培养目标符合新时期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人才培养的口径更宽,社会适应能力更强,更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在课程体系上增设了体育心理学、体育保健学等体育基础理论知识课程,为以后学生学习专业技术和技能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便于学生专业技术和技能的掌握;新方案在基础运动技术和技能开设的基础上,开设专项课程,学生在掌握其他技能和技术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特点、兴趣和爱好选择一项作为自己的特长项目,充分体现了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体育人才的目标,提高我校学生在社会上的竞争力。
(二)建议
虽然新课程设置与我校以往课程设置比较有较大的改进,但在实践中发现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