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艺美术运动的进步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艺美术运动的进步性范文1
1.工艺美术的内涵。工艺美术在我国的历史非常悠久,产生的最早时期可以追寻到我国的封建社会时期。当时的工匠在生活用品中添加美的艺术,所以人们所使用的陶器以及生活器具中都充斥着工艺美术。他们通过精妙的技艺把美融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每一处。在当时的经济环境下,同样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竞争关系,工匠们为了把作品推销出去,加大了工艺研究的力度,不断地寻求突破。他们对生活器具和生产器具进行了改变,改变了色彩和质地,从而加快工艺美术的发展进程,中国的瓷器就是工艺美术的代表。工艺美术是为了人们的生活服务的。我国的工艺美术也是非常丰富多彩的,是由56个民族的劳动人民创造的并为自己服务的艺术。它根植于生活的沃土之中。其中包括了年画、剪纸、泥塑、玩具、印花布、挑花皮影、石雕、编织、陶器等艺术,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2.艺术设计的内涵。相比于工艺美术的历史而言,艺术设计出现的时期则比较晚。工艺美术产生于中国,而对于艺术设计的理念,它最早产生于19世纪的欧洲时代。当时欧洲爆发了“工艺美术”运动,它引起了人们对工业化的思考,同时奠定了艺术设计的基础。当时是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的工业化产业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个期间内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很多不合格的工业产品。不合格产品的出现,劣质的工艺造成了很多艺术家的不满,从而引起了“工艺美术”运动的爆发。这种运动的爆发使得很多人开始抵制劣质的工艺品以及流水线工艺品,并且开始追求新式的符合社会理念的艺术品。艺术家开始寻找并且建立符合欧洲风格的艺术理念,满足工业化社会的需求。随着这种理念的延续和发展,经过多年的思想转变,从而建立了艺术设计的观念。
二、工艺美术与艺术设计的区别
1.服务的群体不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满足了物质生活的需要之后,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物品的使用价值之外,同时对物品的装饰性美观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正是因为人们的这些心理需要,工艺美术和艺术设计被广泛地应用到现实社会当中。通过历史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器具的使用,它们的外形会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是由于当时的社会和文化以及观念造成的。而且在封建社会时期,人们的思想比较禁锢,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也非常缓慢。虽然一直存在商业活动,但是商业层次和范围以及交流的程度都非常低。人生的生活水平一直处于满足温饱的状态,对于艺术的追求也只存在于统治阶级,这也使得工艺美术发展进程很缓慢。但是艺术设计是为工业革命时期的商业产品服务的,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它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它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所以它的市场非常广,发展速度也非常快。
2.美学价值不同。工艺美术的产生是封建时期的工匠把传统的手工技术与生产的产品相结合,这是当时的人们所掌握的技术与美学的结合,是劳动者智慧的结晶。而艺术设计是工业化革命的产物,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进程而出现的。所以艺术设计融合了科学技术,为了满足人生的精神生活,具有时代性的特点。艺术设计产生于欧洲国家,它是欧洲社会发展的产物,在中国的发展时期还非常短。与欧洲国家相比,我国的艺术设计还比较稚嫩。
3.研究的范围不同。在我国对于工艺美术的研究,根据田自秉编写的《中国工艺美术史》就能够了解。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就是讲我国工艺美术发展历史以及工艺美术应用的范围。对于工艺美术的应用到目前为止一直围绕器、织、雕、染、塑、绘这几点。而对于艺术设计的研究范围,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讲解。它们分别是视觉传达、环境艺术设计和产品设计。这三个方面的应用范围非常地广,也就是说艺术设计的应用可以在很多方面,这是由于它具有时代特性,并且商品社会的进程已经发展得非常快速,使得艺术设计的研究也更加地深入。
工艺美术运动的进步性范文2
关键词:艺术设计 工艺美术 关系
艺术设计之所以有“艺术”二字,也就是她是具有一定艺术成分和艺术意义的设计,具备一定的审美意义,她主要从美的需求出发,研究设计对象以何种形式呈现,她的产品对象主要是批量生产的工业化产品。由于产品设计所牵涉的多学科、多工艺技术的特征,这些都需要相应的技术方法和设计程序来解决,那么设计方法就是这些领域的观念化指导思想。它的作用是从思维的高度引导设计师实现“人与物、人与环境”关系的辩证理论基础。“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的转变不仅仅只是名词上的变化,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多的联系,是对立统一一脉相承的,为了更好地区分两者之间所存在的侧重点,掌握其发展趋势,首先需要对工艺美术与艺术设计的内涵进行简要的分析。
1、工艺美术与艺术设计的内涵
1.1工艺美术。“工艺美术”这一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封建时代。在封建社会,工匠通过将美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所制作的手工制品极大地丰富了当时的市场,这些制品在市场竞争中为了占有更大的市场,这促使工匠不断追求技艺的提高,色彩的华丽,这也促使了工艺美术发展的技术性与艺术性的不断提高,其实质是在应实际生活要求而产生的,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极密切的关系。
1.2艺术设计。“艺术设计”这个概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于19世纪初在欧洲爆发的“工艺美术”运动,一直到20世纪初包豪斯学院的成立才使这个概念得以确立。由于十九世纪欧洲工业化的发展,给市场带来的负面效应促使造价低廉且质量粗糙的工业产品繁多,一些对产品要求严格的艺术家看到这一现象反映出设计方面的严重缺陷,开始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他们的这一行动带来的直接结果便是促使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发生。这次运动的主要特点是:反对工业产品大批量制作;反对浮华与造作的装饰特点;在设计上,偏重于欧洲古典风格与东方美学风范。随后,“工艺美术”由英国转向欧洲,在欧洲其发展的形式为“新艺术”运动,接着又发展成为“装饰艺术”运动。直到20世纪初期,“现代设计”出现在人们的眼里,“艺术设计”这一观点才逐渐得以确立。德国包豪斯学院的建立是这一观点确立的关键性事件。包豪斯设计学院成立于1919年,该学院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钻研新的艺术形式与艺术手段,适应工业化时期市场的需求,加强产品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使其产品的设计更加满足大众的需求。
2、工艺美术与艺术设计的区别
2.1服务对象不同。在旧石器时代,器物文化的发展是十分漫长的。有的器物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使用后才被人们认可并加以应用。各种器物的发展有自己本身的发展形式。相比较而言,处于较封闭状态的封建自然经济与计划经济时期,由于商业活动发展水平不高,因此工艺美术的面相对狭窄,而生产出来的手工艺美术作品,多是供给宫廷使用。而艺术设计是工业革命与商品经济结合的产物。随着社会发展的进程,产品的功用性不断地提升,从产品的设计方面来看,产品的设计与生产更多地符合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需求,由此可见,其面向的是市场与大众。
2.2美学价值不同。传统的农业以及手工业生产方式与其价值模式的结合产生了工艺美术,因此说工艺美术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而艺术设计是工业化信息化时代的产物。工艺美术结合了科学与艺术的先进之处,艺术设计的特点主要是人性化、时代性与集成性,并且学科之间交流频繁。而艺术设计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与西方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宗白华曾说过:“懂艺术美学的不懂技术,懂技术的不懂艺术美学。”而我国工艺美术的发展状态目前还是以画室为主。
2.3研究的范围不同。从田自秉的《中国工艺美术史》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范围无非是器、织、雕、染、塑、绘这几个方面。从尹定邦的《设计学概论》讲到的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产品设计的三大类型可以看出,其参与的范围要比工艺美术要广泛的多。从我国工艺美术的发展历史来看,艺术设计的发展几乎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并随着经济发展的深入而不断的发展。所以说,我国艺术设计的发展具备鲜明的时代性。艺术设计最基本或最主要的社会功能是审美功能,其它社会功能只有在审美功能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出来,只有审美功能是一切设计作品都必须具备的基本品格,至于其它功用,则要视具体作品而定。一件作品可以只具审美功用而无其它功能,如许多工业设计产品、建筑、服装等,可以是艺术价值很高的作品。但一件设计作品如果不具审美价值或审美价值很低,那么无论它具有多么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或多么深刻的思想,都不能算作艺术设计作品,更不能算作优秀的作品。艺术设计的价值首先在于审美,其它的社会功用都只能通过审美功用才能有效地发挥出来。
2.4二者的教育模式和专业设置。传统手工业技术的发展传播方式比较单一与封闭,往往存在于师徒关系与家族关系中。熟练的传统手工业者,对于本行业的传授形式几乎是凭经验而定,因此说,其主要的方式便是经验多的积累,其缺点便是缺少系统的知识归纳与总结。传统的手工业者把自己毕生的经验传授于自己的后辈与门人,保护技术的传播与流传。而现代的艺术设计理论系统主要是受西方的思辨哲学的影响,形成一种系统的,理论化的知识,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的言传身教的教学方式,有的以书刊,录像等传播方式进行传播。艺术设计还应用了科学的系统论来作为系统的指导方法,采用现代系统论的成果,是人类的思维模式与研究方式的又一次发展与变革。传统的工艺美术包括染织、装潢、陶瓷、服装、特种工艺等工艺,现代的艺术设计包含了一些新的层面,包括工业设计、包装设计、室内设计、服装设计、平面广告等方面。造成二者的不同的根本原因便是社会背景的不同。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产品也有了相应的发展,艺术产品反映当时社会的市场需求与社会发展。
3、小结
根据以上对于“工艺美术”和“艺术设计”的解释,艺术设计所包含的范围要大于工艺美术所包含的方面。虽然“工艺美术”和“艺术设计”都收到了西方近代设计文化和思想的影响,但是这两种艺术方式也有我国本国的传统艺术形式。当我们把一个艺术形式的产生与其社会环境结合起来,我们就会发现传统工艺产品在满足其本身要求的功用性之后出现的产品便是艺术设计要研究的对象。也就是说,工艺美术与艺术设计之间是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它们只是一个艺术形式在不同时代的不同反应形式而已,影响着人类的日常生活,满足人类的生活发展需要,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总之,分析工艺美术与艺术设计的关系,是当代艺术设计教育的需要,也是时代环境下的要求。从历史的发展水平来看,工艺美术转向艺术设计是艺术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杭间.中国工艺美学思想史[J].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4
工艺美术运动的进步性范文3
关键词:现代主义;景观;起源
检 索:.cn
中图分类号:J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5)01-02-0078-03
Analysis of Western Landscape Design of Modernism Origin
NIU Jin(Academy of fine Arts for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215000, China)
Abstract :Landscape design of Modernism originated from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revolution affected people’s body and spirit a lot. Landscape design of Modernism, as a media balanc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nature, with its origin and development passing through a long time and influenced by every aspect, is a modern social culture product rooted on early landscape design foundation. To know the formation of western landscape design of modernism is beneficial for the trace to the source of modern landscape design, which is obviously, regarded to have academic value.
Key words :modernism; landscape; origin
Internet :.cn
一、景观的历史
景观是在人类活动中,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与周围其它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由于人们的行为或态度不同,景观需要人们在不同的自然和文化历史背景下解读。对个人而言,景观可以是真实存在的,也可以是遥不可及的,又或是熟悉的、舒适的,也可能是没有意思价值的。景观往往跟随时间的演变而变化,通过物质方式或精神方式与我们相互影响,景观是构成人类历史进程的重要背景之一。
受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影响,“景观”得以成为专业术语被世人所熟知,此时的欧洲园林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凭借工商业首先成为富商的一批人,十分支持文化和哲学方面出现的新思潮,不被传统所束缚,艺术被很好的保护起来。因此,一大批园林爱好者出现,他们热爱自然,追求田园风光,使大规模的庄园园林在意大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17世纪法国出现了一位名叫勒.诺特尔杰出的造园师,他开创了勒.诺特尔式独特的造园风格,在法国乃至整个欧洲都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与意大利台地式园林不同,法国古典主义园林是用轴线表达出对称美与秩序美。在英国,17世纪开始,绘画和文学艺术作品有了飞跃性的发展,大量的艺术作品涌现出来,受艺术的影响,英国出现了自然式的风景园林。英国风景园林抛弃了意大利、法国古典园林中的规则化、人工化的秩序,倡导还原自然原本的样貌,辽阔的草地、茂密的树林等,是英国风景园林的目的。
二、艺术运动的推动
(一)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
18世纪下半叶,工业革命带来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的生产方式在英国得以实现。英国为了展示甚至是炫耀工业革命的成果――技术的进步与经济的增长,举办了世界博览会。展会上展出的工业品并没有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相反,约瑟夫.佩斯顿用玻璃板和铁架设计的“水晶宫”,以其新颖的建筑形式,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这种大规模工业化、机械化的生产并没有给设计带来好的影响,反而导致大量的粗制滥造的工艺品在社会中广为流传。一些在思想上较为超前的艺术家们开始思考,工业革命的大生产化与艺术所追求的高品质之间的矛盾,世界博览会的举办是工艺美术运动产生的直接诱因。以“现代设计之父”威廉.莫里斯为代表的一批艺术家们,开始提倡手工艺的重要性,以简洁的装饰效果,良好的实用功能为设计目的,反对机械化生产,反对华而不实的设计,发起了工艺美术运动。
艺术评论家罗斯金认为,过多的使用机械化的产物会让人变得的冷漠,他提出了关于设计美学方面的思想,这也为工艺美术运动提供了理论支撑。威廉.莫里斯受到了罗斯金设计美学的思想,在庭院设计方面,莫里斯认为要从整体出发,以单纯的庭院形式展示自然中的元素。这一时期出现了威廉.罗宾逊、格特鲁德.杰基尔、路特恩斯等景观设计师,景观设计所争论的中心,还是围绕在规则式与自然式的问题上。
(二)新艺术运动的影响
1895年到1910年,一场新的艺术革命――新艺术运动,在欧洲大陆兴起。强调利用自然元素的纹样取代传统规则化的图案,倡导简洁、流畅的造型,将有机的象征与动感的形式相结合,以体现在造型和装饰在工艺思想上的创新性。
在19世纪时期的景观设计领域中,设计内容已经有了很大的颠覆。设计形式上一方面继承传统园林,另一方面规则的几何形式逐渐被景观设计师们所应用,但遗憾的是并没有创造出新的设计风格,一直徘徊在自然式与规则式之间。新艺术运动的兴起,让景观设计师们认识到了创新的必要性,于是开始尝试探索新的设计模式。
在新艺术运动的影响下,这一时期的景观设计大多是在其萌芽阶段的艺术实践活动,对自然曲线和几何形直线的运用,是新艺术运动时期的景观设计特征。景观设计师们从自然中归纳出流畅的线条,并将这些线条通过变形、延伸、扭曲等形式赋予线条节奏感。借助直线、方格的抽象化与简洁化的形式,创造出一种有韵律的、理性的和谐风格。安东尼.高迪在巴萨罗那北部设计的古尔公园,是新艺术运动影响下的景观设计代表作品。整个公园高迪通过大胆的想象力,用流动的、有韵律的线条,与鲜艳的色彩相结合;用马赛克作为装饰材料;用摩尔式与哥特式文化创造意境,将公园打造成与自然既能相互融合,又能有着丰富变化的空间环境。
新艺术运动中的景观设计,不管是哪种风格,都对后来的景观设计产生了影响。新艺术运动努力脱离古典主义的束缚,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新艺术运动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但对西方现代主义景观的发展起到了鼓励与推动的作用。
三、城市公园的兴起
在《城市发展史》一书中,关于19世纪的欧洲城市问题有着这样的描述:“一个街区挨着一个街区,排列得一模一样,单调而沉闷;胡同里阴沉沉的,到处是垃圾;没有供孩子游戏的场地和公园;当地居住区也没有各自特色和内聚力。窗户通常是很窄的,光照明显不足……比这更严重的是城市的卫生状况极为糟糕,缺乏阳光,缺乏清洁的水,缺乏没有污染的空气,缺乏多样的事物。”①19世纪下半叶,大量的移民导致美国人口剧增,城市的快速发展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及环境问题。美国风景园林大师奥姆斯特德,作为城市公园设计的先行者,设计了著名的纽约中央公园。中央公园作为城市的一个开放性的公共空间,为当地群众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的交流场所。在城市公园的设计中,他强调首先要保护自然风景,拒绝呆板的设计;其次,应在公园的重要位置设置开阔的草坪;第三,还应该在面积较大的公园中,设置合理的回游路线。在经济高度发达的纽约,能有如此大面积的一块用地作为城市的“绿肺”,无疑是让人惊喜的。中央公园建造的初衷就是想为公众提供一个可以自由呼吸新鲜空气,让人身心放松的室外娱乐交流场所。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中央公园建成后的15年中,附近的地价涨了9倍之高,反而成为富人们的居住地,这应该是奥姆斯特德没有想到的。城市公园的兴起为城市的建设,人类的身心健康、人与自然间的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直到现在,城市公园在每个地区对人的生活产生着影响,并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四、战后艺术的复苏
(一)社会文化艺术背景
到20世纪60年代为止,这一时期西方国家一直处于战后恢复的阶段。一些战前未能得到发展的艺术如遇春风,现代主义设计就在这种大的社会背景下油然而生。1917年,以蒙德里安为代表的一群年轻的艺术家和建筑师,在荷兰组成了风格派。风格派运用抽象的概念,以及几何形体与色彩之间的组合,形成了一种理智化的创作特征。同时在俄国,结构主义也初现端倪。结构主义艺术家们将金属、玻璃等现代材料,通过新的技术手段,创作出了大批立体构成式的雕塑。结构主义艺术作品展示了材料的丰富性,这让现代主义景观在材料的运用上提供了更多的选择。1919年,格罗皮乌斯在德国创立了包豪斯学院,它的创立奠定了现代主义设计的结构与观念。包豪斯学院提出的一些设计观念,对整个设计行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设计应以人为本;技术与艺术应和谐统一;工艺应与机器生产结合;反对因循守旧,倡导自由创作等。
(二)现代主义建筑的影响
尽管没过多久,包豪斯学院就被德国纳粹政府强行关闭,但其理论和思想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蔓延,包豪斯的设计理念对现代主义建筑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巨大影响。密斯.凡.德罗设计的德国展览馆,将建筑与景观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建筑设计师对空间的感受是十分敏感的,建筑上的空间概念,延续到了现代景观设计中,空间的连续性和流动性,为现代景观设计在空间的处理上提供了借鉴。其次,建筑的形式在景观的布局上,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建筑与景观是构成环境的主体,任何时候二者都是不可分割的。西方的传统建筑师对称化的、规则化的,因此西方的古典园林也随着建筑的形式,以严谨的秩序和对称的几何形式为特点。《造园史纲》一书中写道:“园林与建筑在艺术创作上是息息相关的,园林风格不能落后于建筑形式,否则环境难以协调。”②可见,景观的形式一定程度上,是跟随着建筑形式的发展而演变。
五、古典的变革
1925年在巴黎举办的国际现代工艺美术展上,古埃瑞克安以一种现代几何构图形式,并结合新技术,设计了“光与水的花园”,颠覆了以往的造园传统,受到了业界人士的高度关注。此后,法国的景观设计逐渐产生变革,一些古典形式和要素被景观设计师赋予了现代形式的符号。从原来的严谨、刻板,转变成了重视现代感构图的新形式,景观不在没有表情,而是慢慢有了表情,有了动态,甚至让人觉得景观是可爱的。
现代主义景观创新变革的困难主要体现在材料上,景观的设计材料是土地、植物、水体等,这些是无法进行变革的,但景观设计师们还是在传统规则中,找到了对称、轴线、装饰物等元素的变革方向。在古典园林中,轴线往往是控制空间的主宰,但现代主义景观追求的是一种非对称性、流动性的状态。所以,在现代主义景观中轴线慢慢被弱化,甚至是瓦解。不同时期,人的意识形态是不一样的,现代主义景观中,空间是自由的、流动的、没有边界的,而在古典主义园林中,空间往往是被界定的。路易斯?沙利文提出了“形式追随功能”主张,现代主义景观脱离了古典主义和自然风景园,将景观的职责转变为解决现代生活中的问题为出发点。现代主义景观强调的是景观在社会中的功能主义,剔除了古典规则式园林中的理想主义与感性主义。
总结
现代主义是一种思潮,是一场文化运动,现代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改变着人们的意识形态、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景观在一系列因素广泛的影响下,其变革速度大大加快,景观的变化也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过程。现代主义景观的产生受到了方方面面的影响,首先,现代艺术的发展推动了各种艺术运动的兴起,这无疑是现代主义景观产生所具备的首要条件。其次,工业革命带来的一系列矛盾,让人开始反思。第三,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促使景观必须摆脱古典主义束缚,从传统中走出来。总的来说,现代主义艺术与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直接为现代主义景观提供了必要的产生营养,让现代主义景观以一种自由的、发自内心的创造形式被大众认可。对现代主义景观起源的研究,有助于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现代主义景观,也为今后的景观设计,提供理论上的支持与借鉴。
注释:
①董翠.景观设计原理[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②沈守云.现代景观设计思潮[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参考文献:
[1] 董翠.景观设计原理 [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2] 沈守云.现代景观设计思潮[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工艺美术运动的进步性范文4
关键词:工艺设计;工艺品;故事性逻辑
1工艺设计思维中故事性逻辑的重要性
从科学上来讲,人类的记忆可以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人类每天都要通过各种感官认知到许多新鲜信息,这些信息会由大脑进行筛选和处理,大脑将认为有用的信息储存到长期记忆里,而那些被大脑认为无用的信息会被大脑丢弃,也就是被遗忘。如果想强行把短期记忆转换成长期记忆,就需要重复记录这些短期记忆,使大脑对其不断地进行记忆,也就是加深印象。但是从科学上讲,大脑对一段故事的信息要比对一个事物的信息更有印象。例如单独拿出“魑”这个字,相信很多人都不认识,但是如果拿出“魑魅魍魉”这个四字词语就会有很多人认识了,或是同样剧情的故事情节,看电影的人要比看书的人对这段情节的印象更加深刻。这种故事记忆的方法现在也被许多初高中的教材所使用,在加强初高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上有很大的帮助。工艺美术作为艺术造型设计之一,主要指手工品设计的艺术,工艺美术强调“工”与“艺”的结合,“工”是指能工巧匠;“艺”是指技艺和才艺[1]。古代的工艺品大多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但是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一些平平无奇的工艺品都可以被机器大规模地复制。而现在的工艺品进入到了艺术价值大于商业价值的时代,人们对于工艺品的艺术追求越来越高,这也推动着工艺设计者在工艺美术设计中开拓出新的道路。从工艺设计上来说,故事性逻辑既可以让需求者在进行选择时明白设计者要表达的含义或是从设计品中感知到自己所了解的“美”,也可以激励消费者,从而使消费者与设计品引起共鸣,让消费者更快地接收到设计者要表达的观点,使工艺美术的开发不仅仅停留在雍容华贵的装饰和千奇百怪的造型上[2]。
2工艺设计思维中故事性逻辑的搭建过程
在远古时期,人类的祖先在没有纸的情况下,会把自己的生活记录在石壁上,这也就是壁画的起源。到了汉朝,壁画经常会出现在墓室里,人们会把墓主人的生平经历通过绘画的形式呈现在墓壁上,使后人可以清晰地了解墓主人生前所做的贡献。这些生活记录和生平经历形成一个个故事,跨过了岁月使现代人依旧可以凭借壁画来对墓主人进行了解。著名的“敦煌壁画”里也同样呈现一幅幅佛道传教的故事画,把抽象深奥的佛经道理通过工艺的形式体现出来,供后人拜读。除了壁画以外,还有许多古今中外的工艺品中都包含故事:例如我国著名工艺品:马踏飞燕、牛虎铜案、秦始皇铜陵马车等很多。这些作品在带有故事性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形式美。工艺设计的故事性逻辑搭建一般都在前期的准备阶段,在设计者构思的过程中可以提前在纸上把想要呈现的画面绘制出来,因为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十分复杂和精细,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整个作品的失败。如果要搭建一个工艺品的故事性逻辑,那么一定要有角色、形态和配角这三种要素。不同于其他设计的故事性逻辑,工艺品的故事性主要体现在主角的肢体语言和与配角之间的联系。
2.1故事性工艺品中的主角
主角是指最能表达设计者想要呈现的故事的角色。也是在工艺品里占比最大的角色,其他一切的因素都是围绕主角进行的。工艺设计里的主角类似英语语法里的主语,指的是动作的施展者,工艺品大多数也都会以主角命名。例如古希腊雕刻家波厄多斯在约公元前200年创作的大理石人物雕塑《抱鹅的少年》中的主角就是一个少年,设计者通过一个少年抱着鹅,表达了少年的童真,通过诙谐幽默的手法刻画了少年抱着鹅的体态,作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主角作为工艺设计里最重要的构成部分,它的选择一定要慎重,如果主角不符合设计者想表达的内容,那么整个设计品也达不到设计者想要的效果。2.2故事性工艺品中的形态形态是指工艺品的主角和配角做出的动作以及主角和配角的比例、造型等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具象三维物体,是一个优秀的工艺品所具备的很重要的构成部分。为了同时追求工艺的基本造型和艺术精神,有必要确定工艺品的根本形态。如果整体设计不正确,或者比例安排不合理,那么工艺品可能会显得缺乏艺术魅力,不会使其更好地发展。例如《断臂维纳斯》,它的雕刻者阿历山德罗斯在没有黄金分割这套数学理论的情况下,用肉眼进行雕刻,创造出与其他设计不同的工艺设计。工艺品大多数都是具象呈现的,形态比例会比平面、插画等其他设计要求得更加精准,因此工艺设计者会在生活上对各种物体或人物进行更深层次的观察与记忆。
2.3故事性工艺品中的配角
配角在故事性工艺品中可以搭配主角,使主角的形态更加生动。从某种角度来说,故事性的配角在故事性工艺品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些古今中外著名的工艺品要么是主角的形态刻画得十分精确,要么是故事性的配角与整个故事完美连接。而现代的工艺品对形态的把控几乎都十分精准,这使得如果想在形态上引人注目是十分困难的,相对来说用配角来吸引眼球则会比较简单。故事性工艺品的配角需要有一个“度”的把控,有的工艺品没有配角,只凭出色的形态便可以把故事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也有的工艺品需要配角的辅助,才可以说明故事。例如著名的雕塑作品《掷铁饼者》,用近乎完美的比例与形态生动地表现出人类运动的线条,在这件作品中,能明显感受到其轮廓美,虽然它是一件圆雕作品,但各个角度都有其独特的美。正面的脸部和上半身同时出现,下半身又是侧面的角度,身体在扭动中达到一种平衡而又具有动感的美[3]。但是如果把作品的配角“铁饼”去掉,虽然其身体的形态依旧会产生美的感觉,但是会让观赏者感觉到“空”,不知道设计者具体要表达什么,也不知道主角的动作是因为什么而产生的,由此可见配角的重要性。
3工艺设计思维的故事性逻辑类别分析
现在人们所能看到的故事性工艺品的故事性既有设计者凭借自己的主观意识进行构造的,也有根据文学经典或真实发生的事件进行再现的。但是无论是哪种故事性,只要让观赏者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设计者在作品上刻画的故事并与之共鸣,那么该作品就是一件成功的作品。
3.1工艺品的故事性再现
工艺品故事性的再现可以分为两种逻辑再现,第一种是设计者对某个自己发生的或是值得纪念的著名事件的还原,以著名工艺品《撒尿小童》为例(如图1所示),《撒尿小童》是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市标,是雕刻家捷罗姆·杜克思诺为了纪念在战争中用尿液浇灭了引爆城市的炸药而铸造的,设计者以撒尿小童小于廉为原型铸成一个铜像,把它放在市中心广场转弯处,让人们可以永远记住小于廉的光荣事迹。第二种是设计者在生活中对某个有艺术性和美感的画面或文学作品的再现,这种再现一般还会带有设计者个人对该画面的理解,也可以反映出一些设计者认为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这种再现因其在生活上十分常见的特性,所以市面上的工艺品会比较多一些。2018年,我国微雕工艺设计者刘金禄用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用牛角进行微雕,雕刻出一幅立体的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作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描绘了北宋时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人物、景色、建筑等等被描绘得面面俱到,大到山川和河流,小到铆钉和绳扣,每一笔都一丝不苟、细致入微[4]。可想而知如果要把这样一幅呈现宋朝盛世的画卷进行微雕,需要多大的工程量以及多么精妙的雕刻手法,这件用了二十年心血之作的牛角微雕没有遗漏掉任何图中的场景,完全按照比例进行还原,用现代的工艺手法使观赏者从不一样的角度去了解宋朝的文化和背景。我国另一位青年工艺设计者柳青,擅长用雕刻的形式体现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画面,用来诠释一些人们常见的普遍现象。例如他的作品《无人售票》(如图2所示),虽然里面人物多,但是设计者把每个人物的表情、形态和特点都进行了区分,把所有在公交车上的人都当做主角处理,并没有让作品出现杂乱无章的感觉。而且作品的设计思路就是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以也给人们一种亲和力,让观赏者可以在产生共鸣的同时也可以对设计者列出的社会问题进行反思和更改。
3.2工艺品的主观故事性
工艺品的主观故事性是指设计者凭借自己的经验和主观意识,在脑海中构思出一个可以表达设计者自己心中的“美”的故事。这种凭借设计者主观想象的故事性同样也会要求形态比例的准确。这种工艺品通常会被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带有一定客观性的主观性设计,通常是设计者根据文学作品,把文学中描写的故事凭自己的创造力创造出一幅带有主观意识的画面。现代工艺设计师陈小甫曾制作出一件石雕作品《桃林探陶》,这件作品以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主题进行构思,运用了镂雕、圆雕相结合的创作手法来拓展画面,并用留白手段拉开时空。作品一边是田园人家,农夫用耕牛耕地、小孩在树林间嬉闹的温馨和谐景象,另一边则是树木干枯、草屋破旧的战后苍凉景象,两者之间形成鲜明对照,表现了当时陶渊明对战争的无奈和对平静生活的渴望。第二种是设计者用具象的角色和形态表达抽象的故事性,这种工艺品会有一种特性,通常会体现出设计者内心的喜好或信仰。我国古代著名工艺品《马踏祥云》就是用具象表达抽象的代表之一。这件作品塑造的主角为一匹飞奔的骏马,其体形矫健,昂首嘶鸣,马蹄三足腾空,神势若飞,一足踏一只飞鸟,飞鸟回首与马头相对,精美绝伦[5]。如果按照正常的逻辑,飞鸟是支撑不住一匹骏马的,但设计者通过这种表达方式体现出骏马的轻盈,让该作品增添了一些神韵。第三种是主观抽象的故事性工艺品。设计者舍弃部分形态比例,完全把自己心里的故事通过工艺展现到大众眼里。作者通过隐藏其中的故事性,让观者用自己的思维解读作品中隐藏的故事。古代的三星堆文化、复活岛巨人石像等都属于这种抽象故事性工艺品。现代德国雕塑家伯恩哈德·海立格,他很好地权衡了雕塑在艺术形式和意识形态上的抽象、具象尺度,让他的作品不止去为了抽象而抽象,也可以带给观者很好的视觉感受(如图3所示)。目前,他的很多大型公共艺术作品直到现在依然醒目地立于德国的许多城市。
4结语
工艺设计作为设计类的一个分支,它和其他设计不一样,在其他设计都逐渐用电脑绘制的时候,工艺设计依然还在用最简单的工刀、锤子进行设计。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逐渐发展,人们对“美”的认知提高,工艺设计遇到了瓶颈。现在市面上出售的工艺品大多是依靠大型机器制作的产品,这些产品并不能表现出太多美感。而手工工艺品的精确程度也比不上大型机器,而且市场上的大多数工艺品追求的都是丰富的色彩和怪异的造型,所以导致工艺设计的发展停滞不前。如果想让工艺设计可以被大多数人所认可,就要提升工艺品的美感和趣味性。要把故事性加入到工艺品中,使人们也可以感知到工艺设计中蕴含的美感。
参考文献:
[1]陈桦.工艺美术和艺术设计探析[J].大观,2021(05):162-163.
[2]许景辉.浅谈陶瓷雕塑的文化与表现[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1,55(05):100.
[3]李亚娜.古埃及雕塑法则对《掷铁饼者》的影响[J].美术教育研究,2017(17):37.
[4]何苏霞.《清明上河图》中里里外外的中国风[N].藏书报,2021-08-09(008).
工艺美术运动的进步性范文5
关键词: 中国传统艺术 现代平面设计 创新 审美
中国传统艺术是伴随着中华文明的起源和中华民族的发展,走过了漫长的道路而逐步形成的。从古代到现代,中国的传统艺术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的方方面面。从传统文化和艺术中发展出来的各种艺术浸在其中,现代平面设计也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平面设计具有科学精神和审美追求两种属性,反映出当代中国的生活现实和审美情趣,是中国人新的物质与精神的载体。
一、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平面设计基础
1.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具象与抽象
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具象一般是在人类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对人物、动物、植物、风景等客观存在的自然之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后进行的艺术加工,它保留了自然形态的特征、个性、物质及典型性,使之成为设计装饰元素。但其已经不是原始的自然形态。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抽象实质上是相对于具象而言的,它是通过几何形态的造型,以色彩明暗、线条运动的感觉来表达情感的。
比如在仰韶文化中的彩陶纹样设计,通过抽象的几何形态把自然的具象物象,经过巧妙的组合,重新构成不可思议的各种连续纹样,把使用的彩陶器物装饰的精彩绝伦,虽然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现在看起来这些纹样设计仍然像是最新的设计一样。这是我们的祖先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根据生活的需要进行器物造型设计和装饰纹样设计的创造性成果,它来源于生活和劳动,来源于具象与抽象的灵气,其设计造型元素的生命力之强大,这正是我们现代平面设计中所欠缺的。
2.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形式与审美
从前面所讲的彩陶纹样中,我们也不难发现装饰纹样大都是从点、线或面入手,然后在元素之间建立各种联系,使关联起来的元素组成重复性、连续性的纹样,组合成的适合纹样形式与器物的形体造型默契结合,从而产生既富于统一又富于变化的形式美感。
这种按照一定的艺术形式规律和手工技术制作,将点、线、面元素组合构成为独特的、运动的、变化的艺术审美表现形式,给人以新颖、冲击、感动的视觉和心理感受,正是由于当时的纹样绘制者通过实践极大地丰富了纹样的形式,产生了对称、均衡、节奏、韵律、比例、疏密等现代形式美法则,才得以对几千年后的现代平面设计产生深远的影响。
3.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文化与技术
确切地说中国传统艺术也应该包括设计与制作这两个过程。设计是艺术思维的确定和体现,是务虚的抽象阶段,没有物化过程。而制作就必须通过工艺材料,应用技术手段,制成物质成品,达到艺术意象的具体化。所以,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文化传承与技术进步是分不开的,是相辅相成的,互相联系又彼此依赖的。设计限制着制作也促进着制作,制作可依据设计或超越设计。
比如陶瓷在烧制过程中产生的窑变,可制造出千变万化的釉色效果。纺织品在染织过程中产生的晕染,可制造出色彩斑斓的再染色效果。因此,一件惊世之作必须从创新的艺术设计与精巧的技术加工两个方面入手。除了把握设计元素的表现规律外,更重要的是要探讨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依赖不断进步的技术手段,以超前的表现手段表现设计的内涵,追求对设计对象的各种审美表达,从一定意义上说,也就是发扬中国传统艺术,创新现代设计艺术。创新就必须研究传统,站在时间的角度上去理解,文化和艺术联系着现在、过去和未来。我们必须树立新的中国传统艺术观与现代平面设计观,充分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使得艺术设计真正充满文化色彩,让大众了解中国传统的文化与艺术。
二、现代平面设计中的传统艺术审美
1.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天人合一的文化思想,把人与自然、艺术与意境视为一体,充满着与宇宙运动一脉相承的律动和神韵,抒发了超越时空的文化情怀,传播着宏大的民族文化精神。在体会人的情感和人与自然的关照的同时,它更注重表达时代的强烈感受和人们的丰富情感。中国传统文化将人与自然、人与生活、人与艺术融为一体,人与自然之间的审美关系得以升华和扩展。至今,不管平面设计怎样在流派与理念的出现与替换,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已经证明,优秀的艺术不但要具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物质条件,而且要有鲜明的文化理念与思想精髓。
2.传承中国传统艺术品格
中国传统艺术和传统文化是现代平面设计的源泉。中国的文化和艺术体系完整,丰富多样,凝结着深深的民族审美情结和大量的文化信息,而且具有博大精深的审美法则,独特的形式美感,高超的技术工艺,集精神、境界、风格于一体。中国传统艺术和传统文化能提升现代平面设计的文化内涵、传承技艺经验、发展想象思维,为设计创新注入灵魂和活力。
现代平面设计直接反映时代的物质生活面貌,展示社会生活行为,体现审美精神观念。它是科学与技术的实践,反映出人的感知和认识。努力挖掘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的潜力,唤起多样化表现意识的觉醒,塑造现代平面设计的中国艺术特征,使其作为经济和文化的载体,实现中国平面设计的现代转型,以完成在全球文化背景下的中国特色的现代平面设计的使命。
3.提升现代平面设计品位
现代社会规模化和系统化的生产,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是现代设计美学诞生的必要条件,更是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基础。现代社会的需要和人类对平面设计的综合要求,形成了现代平面设计及设计美学发展的重要基础。
现代平面设计的品位是其品质、文化、艺术等诸多因素的一个总和。事实证明,设计越有文化性就越有国际性。优秀的平面设计不但要具备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和艺术的同时,还要有鲜明的本土文化与艺术审美精髓。现代平面设计的美学价值特征在于满足使用与功能的要求,高度体现设计美、文化美、艺术美和时代美。在保持文化艺术特色的基础上,融合新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并将现代科技优势作为技术支撑,反映人们的生活和审美。只有这样,中国现代平面设计的品位才能得以全面提升,才能塑造出中国的设计形象。
三、结语
中国传统艺术是现代平面设计的文化根源,是现代平面设计的灵魂所在。我们优秀的传统艺术来源于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是中国悠久的历史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艺术的瑰宝。体现在哲学思维、审美形态、文化艺术等方方面面的中国传统艺术,都在不断影响着现代平面设计。只要浸透在中国传统艺术的肥沃土壤中,结合世界先进的设计技术和资讯,就必将铸就中国现代平面设计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1]寻胜兰.源与流: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M].江西美术出版社,2007.
[2]赵克理.顺天造物――中国传统设计文化论[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3]胡飞.中国传统设计思维方式探索[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尚刚.天工开物:古代工艺美术[M].三联书店出版社,2007.
工艺美术运动的进步性范文6
关键词:民国广告美术字;月份牌;受众群体意志;印刷工艺
一、美术字
1、美术字与字体设计区别
很多人认为字体设计就是美术字,字体设计是当代对美术字的说法,这两者的区别不能仅仅用时间来分界,世上每一事物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总是和相似的物体有着关系。“现代美术字是以汉字的结构,点画为元素,通过精心构思和艺术化的组织,将文字以美的形象表现出来,使之符合特定的环境。”这是李明君对美术字下的定义。“美术字的起点是汉字,其目标虽然是美术化了的汉字,但仍是汉字,只不过是对其传达的效果进行了强化,所以实用是第一位的。”可见美术字的源头是汉字,只不过是在汉字的基础上做了一下视觉上的变化来吸引读者,其性质就是实用性,美术字要融入周边关系,并不能做单纯的美化来强调这个字的美感所在。美术字的设计,在其中有一个“字”基本形体结构,对这个字要做出美的改变,才算是美术字。1)从范围上来说美术字是在文字设计之内,只是其中的一个分支,范围并没有字体设计那样宽泛,数量也没有那么庞大。字体设计里有美术字还有其他的字体,所以是一种包含关系。2)从规模上来说字体设计是有多少字做多少字,而美术字是要多少字做多少字。在当代社会中最有名的方正字体设计大赛往往都是选出优秀作品进行成规模的汉字设计,然后这些字体才安装我们电脑的软件中。这就是字体设计和美术字一个很重要的区分。3)从偏重点来说“字体设计”是一个动词,更重视改变的过程,直接涵盖了这个设计的行为;而“美术字”则是一个名词,着重于表现后的结果,最后呈现出来的形态。
2、美术字的分类
美术字可以的分为四大类;“印刷美术字”,“变体美术字”,“手绘美术字”以及“自由美术字”。而这四类字体还可以再细分几小类,例如印刷美术字,主要包括宋体,黑体和仿宋体。手绘美术字有书法美术字和商标美术字等。
二、受众群体的意志与美术字的流行
上海在当时拥有全国最时尚的信息,侵略国家对当时上海大量输送本国的商品外,同时还带来了各国的商业设计理念。给民国时期的上海商业美术带来突破。在中国销售的东西带有本民族色彩是很容易被大众接受的,这也是种销售策略。笔者通过分析材料发现主要侵略国国家同时期的美术风格影响了民国时期美术字形成,而追根溯源就是要找到影响这几个国家的主要艺术运动。其中以西方的新艺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间接影响以及日本美术字对中国的直接影响。
1、日本与西方国家美术运动对民国广告美术字影响
1)日本美术字的直接影响特别是到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日本的平面设计和建筑设计是在西方刺激下出来的。日本的明治维新是日本接受西方新鲜事物并开始模仿的重要启程,最终在明治维新晚期开始触碰到汉字美术字设计,并且成为汉字美术字的发源地,日本的汉字美术字是受到拉丁文中的黑体启发的,黑体的无衬线,简洁的特征吸引了日本人对其的关注,并且模仿黑体来设计汉字,由此汉字美术字就开始了。2)西方美术运动对民国美术字的间接影响西方的美术运动也间接的影响到了民国时期美术字的发展,《世界平面设计史》讲到:“20世纪上半叶在字体设计上最大的发展和广泛运用,从德国,荷兰,俄国开始,逐步推广到采用字母的世界各国,无装饰线体力求字体的简练,明确,成为现代平面设计的基本要素。”第二方面是英国人创造的“时报新罗马体”这种字体结合了罗马体和现代视觉传达的基本要素,字体更加清新,准确,既有典雅的传统品味,又有现代感的崭新字体,成为20世纪现代字体的基本体例之一。是第一个正式运用在公共场合的无衬线字体,之后这便成为一时的风气,随后“未来体”(future),“卡伯体”(Kabel)等陆续出现正式带动了无衬线字体的高峰,并且这种潮流一直延续至今。在民国时期的月份牌中有一些无衬线体的字体,字形方正,笔形方头方尾,横细竖粗,简练明确,这种字体非常醒目,在当今社会应用的也非常广泛。
2、月份牌商家与受众群体意志
通过上述对日本和西方美术运动的分析可知当时的美术字形式已经在外国得到了人们的欢迎并且流行开来。这种流行趋势从两个方面带到中国:一是外国人口大量涌入中国随即也带来了本国的美术字。二是有一些青年到日本学习新艺术,学成回国后日本的汉字美术字也带入中国,并且激起了学习外国艺术风潮。通过这两种趋势的带动,民国时期大多数的受众群体接受这种新式的美术字,这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间才会出现的现象。出现在市面上多数的事物必然会形成流行趋势,而流行的物品必然会带动消费者去关注。商家想要卖出东西就要符合大众的口味,竞争性的模仿必不可少,从而宣传力度和同行业水平相近甚至更高。这种是由于受众群体的意愿导致月份牌美术字流行的状态,就如同新美术史上认为达芬奇的画风之所以呈现出含蓄、深涵、富于理智,过度象烟雾般的感觉和米开朗琪罗的粗旷,豪迈的特色,这种具有极强表现力的创作手法不是画家自身的绘画风格,而是受到教会意志的牵绊。所以受众者的意志是受了当时社会广告的影响从而偏向于这些广告美术字,而商家的做法无异于和新美术史上所阐述的画家做法一致,迎合受众群体意志的要求。
三、月份牌广告美术字与印刷工艺
民国初期,印刷最主要的还是石印印刷,这种印刷涵盖范围广,并且从上海为中心向周围主要的城市扩散,之后是彩色影写版出现,后来从国外传来“珂罗版”,虽然比石印要精确,但是在印刷过程中还是要靠工人的手工经验,所以瑕疵是难免的。到后来胶版印刷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月份牌成品的数量,民国时期的印刷工艺和印刷质量有了飞跃性的进步。
1、印版套空
但在民国时期无论是后来先进的胶版印刷,还是初期的石印印刷在都是应用套印或叠印的形式印刷,所以在套印套空的现象还是屡见不鲜。民国彩色印刷的对版法采用传统的摸对法,即事先在第一张纸的背面用笔画出每块套版的应在位置,对版时左手将纸拉平,右手在纸下移动套版,并不时地用右手在纸背上向下摸按版,当纸背上凸出印痕与事先画在纸背上的套版位置重合时,套版的位置也就基本对准了。当一块版印完之后,则换上另一块版,按同样的对版方法将印版对好位置。这种全凭借工人经验的对版过程肯定有疏漏现象。细观民国时期月份牌上的美术字体大多数都是有边缘线或者是阴影的处理,正是因为有这种特殊处理才能保证整体字形的完整,反之则出现字形不准,让人难以辨别。一色一版,有一小块没有对准是直接导致整幅画套印的偏差。所以笔者认为对版不准是月份牌中出现很多有边缘线美术字的重要原因。
2、叠印交错
工人在制版时候会有偏差,纯手工技术活完全可能出现在制版时把美术字的笔画做的与原图不一致,在刷色的时候会有些颜色出现错误的叠加,产生比较暗淡的颜色。笔画边缘的弯曲不直也是因为手工制版的局限性之一。而设计这种带阴影的字体可以弥补印刷效果的不足,让美术字看上去整体效果完整,立体。所以笔者认为上色叠印不准是产生阴影美术字的直接原因。当然在用原稿制版的时候经常会出现画稿比版的尺寸要大很多,有时会把画稿裁切四块,再将每一小块的画稿制版,最后再将四个印刷版拼在一起印刷,大大增加了制版不精准的几率发生,这也是杭稚音的原稿很少能够完整无裁切的保留下来原因。民国印刷工艺的局限性是导致月份牌美术字很多用阴影和边缘线装饰的重要原因。
四、结论
笔者通过分析月份牌广告美术字体的成因得出:1)民国时期广告美术字因为受众群体意志的趋向而形成。日本新美术和西方的艺术运动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民国时期人们的审美趋向,从而改变了人们对美术字的喜好,导致商家就按照受众群体的意志进行设计。2)民国时期广告美术字主要受印刷工艺的局限性的影响而形成。这是因为月份牌印刷工艺的技术不足,如套色叠加不准和对空色等是会导致字形的偏移,而在字体外边的一圈描边或者是投影正好可以是一个外框的作用,让字形饱满准确。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2002年9月第一版中国青年出版社
[2]李明君《美术字史图说》[M]1997年10月第一版人民美术出版社
[3]李丛芹《汉字与中国设计》[M]2007年3月第一版荣宝斋出版社
[4]樊瑀《中国商业老海报》[M]2010年2月第一版河北美术出版社
[5]陈晓华《工艺与设计之间》[M]20074月年第一版重庆大学出版社
[6]林家治《民国商业美术史》[M]2008年1月第一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7]邓明《老月份牌年画:最后一瞥》[M]2003年9月第一版上海画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