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监督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会监督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会监督方案

财会监督方案范文1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财会管理;有效应用

全面预算管理和传统的预算管理不同,它是传统预算管理经过探索创新的一种新的管理方法。涵盖的范围更广阔,制定的管理方案要求更高,能够帮助企业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规划合理的生产方式,提高企业的生产质量,实现企业的生产符合国家的安全标准。在企业的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供电企业财会管理现状

电力是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发展的有力保障,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各个领域的发展都要依赖于电力而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全国各个行业的用电量也在持续增加,电力资源就成了各个行业发展的保障,同时也为电力资源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纵观电力企业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处于不断扩大的发展趋势,这个趋势也将继续保持。但是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各种问题,比如管理落后,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系统。作为电力企业支柱的财会管理也存在这一问题,阻碍了供电企业的优化发展,降低了供电企业的竞争力。[1]

要实现供电企业的平稳发展,就要改变当前的现状,使电力企业的发展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将全面预算管理应用到企业财会管理中去,促进电力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应用,提高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系统,让电力企业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浪潮中能够成为各个领域的强有力支撑。

二、全面预算管理在供电企业财会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一)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和制度的建立

要实现企业全面有效的管理,就要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和制度。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要从各个基层部门开始建立,形成一个严密的组织体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实行责任制并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实现权责分明和管理到位,使各个部门不仅了解自己的职责还要积极配合,为企业的决策、预测、执行等环节提供透明的监督管理。

企业可以建立一个具有权威的财会管理部门,主要用于制定企业的生产规划,控制企业的生产成本,并进行调控和考核,促进企业资金的平衡发展。财务管理部门要以财务部门为主导制定预算方案,并保证所制定的方案能够应对各种突况,有一定的灵活性,而且能够对实际的生产和工作进行监督,并及时进行评价和管理。[2]同时要积极发挥审计部门的作用,实现审计部门对所制定方案制度的正确判断,审计部门还要对执行能力做出及时的评价和监督。

建立全面预算管理的体制也是很重要的,可以为全面预算管理的推行和管理提供标准和保障,从而使预算管理工作能够进行顺利。

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和制度的建立是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前提保障,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实现企业内部的协调管理

预算体系在全面预算管理体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预算目标是整个供电企业,将各个部门都涵盖在内,对各个部门的支出、收入等目标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并渗透到企业的各个经营环节。因此,供电企业内部的协调发展是企业平稳运行的保障,也是企业实现生产目标的保障。

供电企业的各个部门会根据本部门的情况制定出预算方案,然后上交给有关部门,有关部门在审批以后移交给财会管理部门进行审查,这是企业预算编制的重要内容。这种预算管理体制需要全员的参加,并进行协调管理。预算方案会由财会管理部门进行审核,有利于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应用。还要保证企业预算管理贯穿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而且有关资金使用的一切活动都要按照预算的标准进行,同时也要进行预算控制,以确保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经济活动中强有力控制作用的发挥。

供电企业内部的协调管理促进了全面预算管理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也促进了全面预算管理在供电企业财会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三)实现现金的平稳运转

电力企业的资金运转量很大,对现金流量的预算是非常必要的,这关系到其他各方面的正常预算。各个部门的运行都需要现金的支撑,现金保证了企业的正常运行和各个部门的资金活动。因此实现现金的平稳运转是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内容,在财会管理中也非常重要。

对现金的管理可以建立资金管理部门,进行现金的管理和投资,促进现金的流出和流入平衡。资金管理部门可以对企业资金进行整合和集中,然后进行资金的优化配置,实现资金的流量平衡[3]。

三、总结

供电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就要有自己的竞争优势,先进的管理体系、制度和理念能够帮助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的、合理的管理方式,能够促进电力企业的良好发展,因此要将全面预算在供电企业财会管理中实现有效的应用,为供电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前提基础。

参考文献:

[1]郭家宝. 全面预算管理在基层供电企业财会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5(12):170-170.

财会监督方案范文2

第1条为强化财务监管,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财务章程,结合公司具体情况,制定本章程。

第2条财务管理工作必须在加强宏观控制和微观搞活的基础上,严格执行财经纪律,以提高经济效益,壮大企业经济实力为宗旨。

第3条财务管理工作要贯彻“勤俭办企业”的方针,勤俭节约,精打细算,在企业经营中制止铺张浪费和一切不必要的开支,降低消耗,增加积累。

第4条公司及全资下属公司、企业(含51%股权的全资、内联企业)的财务工作,都必须执行本章程。其他中外合资合作及内联企业参照本章程执行。

第二节财务机构与会计人员

第5条公司及下属独立核算的公司、企业设置独立的财务机构。非独立核算的单位配备专职财务人员。

第6条公司部会计师。

公司设计划财务部。计划财务部设部长、副部长。

下属独立核算的公司、企业设财务部。财务部设部长、副部长

计划财务部及各财务部,根据业务工作需要配备必要的会计人员。

第7条总会计师协助总经理管理好整个系统的财务会计工作,对全系统的财务会计工作负责。

总会计师主要职责如下:

1.执行公司章程和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主持编制并签署公司的财务计划、信贷计划和会计报表等,落实完成计划的措施,对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指导各项财务活动,考核生产经营成果,对总经理负责并报告工作;

2.审查公司基建、投资、贸易等发展项目及重要经济合同,对可行性报告提出评估意见;

3.负责全系统的资金融通调拔决策工作,经总经理或董事会签署后执行。

4.审核下属公司、企业投资和效益的计算方案;

5.编制公司员工工资、奖金、福利方案和股东分红派息方案;

6.监督全系统的财务管理和活动;

7.监督全系统的财务部门和会计人员执行国家的财经政策、法令、章程和遵守财经纪律,制止不符合财经法令、不讲经济效益、不执行计划和违反财经纪律的事项;

8.对各级财务人员的调动、任免、晋升、奖惩等提出建议、评定,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9.负责搞好全系统财务人员的培训工,断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

10.签署下属公司、企业的100万元以下贷款担保书。

第8条计划财务部是公司的财务主管部门,除做好本部门各项业务工作外,负责从业务上对下属各级财务部门和会计人员进行领导、指导、检查、监督。

第9条计划财务部部长领导计划财务部的工作,在总经理和总会计师领导下主持公司的财务工作。

计划财务部部长的主要职责是:

1.主持计划财务部的工作,领导财务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切实地完成各项会计业务工作;

2.执行总经理和总会计师有关财务工作的决定,控制和降低公司的经营成本,审核监督资金的动用及经营效益,按月、季、年度向总会计师、总经理、董事会提交财务分析报告;

3.筹划经营资金,负责公司资金使用计划的审批、报批和银行借、还款工作;

4.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会计人员对下属公司、企业进行财务检查,监督下属公司、企业执行财经纪律和规章章程;

5.协助总会计师编制各种会计报表,主持公司的财产清查工作;

6.参与公司发新项目、重大投资、重要经济合同的可行性研究。

第10条计划财务部副部长协助部长工作,负责公管的财务管理工作。

第11条下属公司、企业的财务部设部长,在经理领导下主持本单位的财务工作。财务部部长的主要职责是:

1.主持财务部的工作,领导财会人员完成各项会计业务的工作;

2.制订财务计划,搞好会计核算,及时、准确、完整地核算生产经营成果,考核计划执行情况,定期提供数据、资料和财务分析报告;

3.参与投资、重大经济合同的可行性研究;

4.负责编制会计报表,主持清查财产;

5.执行财经法令、章程、决定,坚持原则,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

6.监督、检查资金使用、费用开支及财产管理,严格审核原始凭证及帐表、单证,杜绝贪污、浪费及不合理开支。

第12条财务部副部长协助部长工作,负责分管的财务工作。

第13条各级财务部门都必须建立稽查章程。

出纳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帐目的登记工作。

第14条财会人员都要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各司其,互相配合,如实反映和严格监督各项经济活动。

记帐、算帐、报帐必须做到手续完备,内容真实,数字准确,帐目清楚,日清月洁,按期报帐。

第15条各级领导必须切实保障财会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和履行职责。

第16条财会人员在办理会计事务中,必须坚持原则,照章办事。对于违反财经纪律和财务章程的事项,必须拒绝付款、拒绝报销或拒绝执行,并及时向上级财务部门报告。

公司支持财务人员坚持原则,按财务章程办事。严禁任何人对敢于坚持原则的财会人员进行打击报复。公司对敢于坚持原则的财会人员予以表扬或奖励。

第17条财会人员力求稳定,不随便调动。

财会人员调动工作或因故离职,必须与接替人员办理交接手续,没有办清交接手续的,不得离职,亦不得中断会计工作。

被撤销、合并单位的财会人员,必须会同有关人员编制财立、资金、债权债务移交清册,办理交接手续。

财会监督方案范文3

关键词:财务;会计;区别;分设

经济决定财务和会计,现代企业所具有的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四个特征,无一不与企业的财务和会计紧密联系在一起,要使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真正落到实处,新的财务与会计的管理模式必须紧密配合,其管理体制、管理方法、管理内容都应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随着产权界区的明晰化,财权地位的确立,财务与会计的区别已日渐凸显。企业财务与会计机构的分设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

一、财会机构分设的理论基石:财务与会计的区别

现代企业财会机构的合并或分设,从根本上受财务与会计关系的制约和影响。从理论上看,财务与会计具有不同的本质目标,职能和主体,是并列的两个不同范畴,这为财会机构的分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具体地说,财务与会计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财务本质与会计本质的区别

会计本质问题是会计理论的关键和核心问题,是贯穿会计理论的主线。受托责任是贯穿会计发展历程的一个灵魂,一种观念,一种学说,“受托责任”突出了会计本质与会计目标的高度耦合,因此说会计的本质是“受托责任”,会计的目标是认定和解除这种“受托责任”。

对财务本质的讨论,主要有货币收支活动论、货币关系论、资金运动论、价值运动论、本金投入与收益论等几种观念,它们从不同程度上反映了财务的某些特性,但都存在不同的缺陷,伍中信教授在充分吸取了以上观点的优点并考虑到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思想的基础上,适时地提出了“财权”的概念。并指出“财权流”是现代财务的本质。

2.财务与会计在基本职能上的区别

对财务职能的表述,一般认为财务具有筹资、调节、投资、分配和监督等几大具体职能,而前四个职能可以统一归结为资源配置职能,因此我们可以把资源配置职能与财务监督职能并列起来作为财务的两大基本职能,两者的关系是:在资源的配置过程中进行着财务监督,在财务监督过程中进行着资源配置职能,其中资源配置职能是财务的第一大基本职能。众所周知,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两大基本职能,但财务的核心内容侧重于资源配置,会计则着重于核算,这是两者区别于对方的两个特殊领域。

二、财会机构分设的现实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的产权关系也日趋复杂。企业财务与会计的分立,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是现实的必然选择。

1.从实际情况看,企业内部财会机构的设置是与其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相适应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本市场不断完善,现代企业不再象传统企业那样没有独立的财权,而是一个独立的财务主体、自主筹划自身的财务活动,自主承担财务风险,现代企业越来越多地面对资本市场,其财务风险也随之加大,另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财务管理日趋复杂,因此,单纯的会计再也不能尽善尽美的履行财务的职能,只有对企业的财会机构分设,才能切实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促进企业生存和发展。

2.从作用来看,财务、会计机构的分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财会机构分设有利于突出财务管理作用。设置专门的财务机构有利于发挥管理人员专业优势,审时度势,减少决策失误,降低决策风险。其次财会机构分设有利于企业责、权、利以及激励和约束的对称,通过不同性质的定岗,有利于明确责任,提高效率。再次,财会机构分设,有利于财务与会计人员互相制约、互相监督,调动会计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更好地为企业财务管理服务。

随着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地位的提出和确立,企业财权也日益得到加强,财务主体地位也日益巩固,与此相适应,企业也面临着复杂多样的投资主体和产权主体,要求企业及时处理好与各方的产权关系和财务关系,而变化多端的市场风险,使企业采取不同的财务预测、分析、控制和决策方法,去规避这些风险,面临这一形势,传统的财会合一的机制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财会机构分设势在必行。

三、我国财会机构分设体系的构建

在西方企业界,特别是大型企业,财务与会计机构都是分别设置的,一般是在财务副总理下分设财务处和会计处,分别由财务长和主计长担任主管人员,其下再根据工作内容设置若干专业科。

根据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现状,借鉴西方国家先进经验,我们认为,现代企业财会组织机构设置可用下图表示:

在财务副总经理的统一领导下设置两个平行的管理部门。各部门应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并在工作中密切联系,相互协调。

(1)财务处。财务处的职能主要是筹集资金、编制预算、投资经济决策、信用和保险、财务分析与评价以及利润分配等。其下各科室主要职责分别为:①资金科。具体负责现金银行存款的出纳与结算,流动资金需要另核定,筹集资金以及控制资金结构和资金成本:②预算科。具体负责全企业各种预算的制定:③投资科。具体负责联系投资者,对各个投资方案的现金进行估计,并对投资方案进行经济评价;④信用科。具体负责信用政策的制定和贷款的回收,可兼管有关保险事务:⑤分析和资本运营科。具体负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分析,寻求改善财务状况和扩大经营成果的途径,以及监督日常资本运营状况。

财会监督方案范文4

关键词:物业管理;财务管理;会计核算;成本管理

物业管理作为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服务行业,虽然发展历史比较短,但是区别于其他服务行业。对于物业管理企业来说,必须加强其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管理,确保企业财会管理的高效性、安全性和准确性。

1、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内容

物业管理企业的会计核算是企业经济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具体的价值形式监督和反应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管理过程中的资金消耗、物资消耗以及产生的经济效果,财务管理是对审核之后的各种原始凭证运用会计科目的处理方法,进行全面和系统的计算和记录企业经济活动的过程。物业管理企业的财会管理人员不仅需要确定企业筹资的时间和规模,还需要分析不同的筹资方案需要承担的筹资风险和筹资成本,从而选择最佳的筹资方案。

物业管理公司的财会管理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企业的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的管理;二是成本管理也就是企业资金花费管理;三是利润管理和企业收入管理。随着物业管理公司业务范围和服务项目的不断增多,财会管理能够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实施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2、当前财会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2.1会计管理基础薄弱

当前很多物业管理企业都没有依法建账,并没有遵循现代会计制度来设置明细分类账,以至于很多财务原始资料失真,存在非正式发票入账等情况,正是由于财会管理基础比较薄弱和不规范,进而会影响到财会报表的使用功能和参考价值。

2.2财会核算方式不合理

很多企业的财会管理人员还是处于手工核算阶段,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记账、对账以及重复计算中,这样会浪费大量的人力,财会人员也就没有时间到各个职能部门对成本费用产生的根源进行分析,也就很难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2.3财务报表不合理

当前一些物业管理企业的财会报表过于笼统,很难满足企业各个职能部门的需要。根据会计制度。企业必须对外提供资产负债表、现金流表和利润表等,但是缺乏管理者需要的各种报表,致使管理者需要通过其他途径来获得需要的各种信息,来满足自身的需要。

2.4纳税项目管理不合理

物业管理企业在服务收费的会计核算与税务申报、应税项目与非税项目的区分等方面存在认识不清、概念模糊等问题,致使企业财会核算管理混乱,企业纳税申报不实,既影响公司的收益,还会损害业主的权益。

3、物业企业开展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措施及建议

3.1规范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基础管理工作

物业管理企业的财会管理工作必须依据当前的《会计基础管理规范》和《会计法》的规定依法建立会计核算项目。在企业内部培养财会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以及业务技能,并参与到公司管理类中,全面提升会计人员的素质。在企业内部完善各项会计管理制度以及健全会计监督制度,加强企业的会计监督职能,尤其是原始凭证的稽核和审核制度,这是确保会计核算信息真实的基础。

3.2建立二级财会核算制度

当前,很多物业小区都存在日常管理物业的物业管理企业和维护业益 的业主委员会,使得物业管理企业必须不断提高财会核算质量,能够正确反映出资金的使用状况,这就要求物业管理企业必须建立多级核算制度,实行分散核算和集中核算的财务管理方式。

物业公司同业主之间的经济活动可以实行“内部往来”的方式来核算。这种处理方式的记账凭证必须是两联复写式,两联的记账数字要一致并加盖内部记账公章。在月末物业企业财会部门汇总“资产负债表”中,如果发现“内部往来”的余额不一致的情况,应该及时通知业主进行核对,同时要进行贷方余额和借方余额相互抵消,并且不存在余额,如果有未完成的款项,应该将差额记为“其他应收款”的余额中。物业企业为二级核算单位办理的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必须由物业管理公司保管,并附于记账凭证,如果一张原始凭证涉及多个二级核算单位,需要给二级核算单位出具原始凭证的复印件,并加盖公章。对于二级核算单位的所有收入必须上交给物业企业的财会部门,不得坐支。最重要的是财会管理职能部门必须定期对二级核算部门进行核查,做到账实相符。

3、正确划分企业的应税项目和申报纳税

物业管理费是物业管理公司同业主委员会协商确定的收费标准,是向业主收取的管理费用,而物业管理的经营收入是从物业管理费中收取的佣金,这也就产生了物业管理企业的经营利润和物业管理费的收支结余两个概念,物业管理费的收支结余是指物业管理费减去实际发生的物业管理费用的余额,而物业管理企业经营利润是指物业管理企业减去企业各项管理成本、开支以及税收之后的余额,前者不需要缴纳任何税收,而后者则是在产生利润之后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另外物业管理企业还会代收和代付水电费、装修押金以及代管的物业维修资金,根据税法规定这是不需要缴纳营业税及其附加税。

2.4实行精细化的财会管理

首先,对每一项成本费用必须列支相应的部门,对每一笔业务都要实行多级审核,实现一个账簿系统能够输出多种功能的成本信息,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从而满足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需求。

其次利润中心的确认。根据公司的组织架构,将公司下属的各个部门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划分为相对独立的业务单元,并设为利润中心,每个利润中心可以再划分成更小的业务单元,这样每个利润中心能够反映出相应的经营状况,有利于发现企业经营过程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

最后企业资金的管理。这需要提高企业资金运作水平,实现开源节流。第一,实施各项资金的跟踪管理,确保资金的专款专用;第二,加大应收款项的收缴力度,降低企业应收款项的比例,确保资金快速回笼,分散企业的经营风险,从而提升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总结

财会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目的是确保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但是物业管理企业不能够片面的追求企业利润,其结果可能降低物业服务质量,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市场形象,因此,必须加强物业企业的财会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周霞.对我国物业企业财务管理的思考[J].会计之友(中),2007,(1).

财会监督方案范文5

关键词:电力企业 财会改革 方向 重点

中图分类号:F4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6(a)-0103-02

电力是国家的基础性能源,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改革,要求电力这一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也需要紧跟改革的步伐对自身进行不断的改革优化,以更好的为国家经济结构的改革、调整提供有力的支撑。在电力改革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发挥财会在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在电力企业改革的过程中,需要财会部门通过改革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准确、及时、详细的财务信息以实现电力企业的不断优化。

1 企业财会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在企业的发展中,财会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在新时期下,电力企业将会由单一的会计主体转变为集团或公司的集中管理,而电力企业的财会业务范围也随之扩展,从原先单一的部门财会业务向任何与财会业务相关的方向发展。同时,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得电力企业的财会业务时效性大大提高,因此在新时期应当加强信息技术在财会业务发展中的应用,提高电力企业财会工作的效率。在电力企业财会管理中加强信息化水平,将会使得跨部门财会业务成为常态,从而极大的释放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将其从原先机械重复性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可以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更有意义的电力企业财会监管工作中。此外在现今的电力企业财会管理中,“事后核算”的财会管理方式仍然占据着电力企业财务工作的主流,未能将财会工作在电力企业管理中的先导、监督等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做好电力企业的财会管理的改革以使得其与电力企业的发展相匹配是十分必要的。

2 电力企业财会管理制度的改革发展方向

2.1 提高电力企业内对于财会管理的认知度加强财会管理制度的完善

随着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电力企业不论是在规模还是在财会业务上都逐渐增多。应当充分认识到财会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做好电力企业中财会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对于电力企业中各项业务的授权、审批等建立起明确的规章制度,并注意完善电力企业的财会成本核算制度,建立起电力企业以核心成本费用为基础,涵盖电力企业的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企业资金方位的使用监管,对企业资金的使用流向进行监督并将其作为企业管理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同时建立起科学的方案及备用方案、资金监控预算的执行实情等从而使得财会监管在电力企业的预算管理中真正发挥作用。

2.2 做好电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

电力企业的主要的经营活动都集中在营业部、供电所等。因此在对电力企业进行财会改革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审计部门在电力企业财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财会与审计部门的统一监管可以对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 所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与处理。

2.3 加强电力企业基础性财务管理工作

财务管理工作是企业运营的重要基础,其涉及到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在电力企业中,财务工作更是电力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一环,由于电力没有具体的形态可以直观地进行统计,只能通过财务信息来对电力企业的生产、销售情况进行反映。因此,应当注意加强电力企业的基础性财务工作,对电力企业运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资金流转情况进行详细的统计,确保电力企业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能够依照财务信息来进行决策。

2.4 做好电力企业财会管理中的信息化发展

信息化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电力企业应当注意信息化在财会管理中的应用,在电力企业的财会管理中加大对于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并注意做好对于信息化的监管,通过做好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使得电力企业的财会管理能够与企业的其他部门以及组织进行有机的结合,能够加强电力企业各个部门的一体化建设,从而使得电力企业的财会管理更为及时、准确。在信息化的条件下需要加强财会管理中预算的管理,企业的预算是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一环,合理、准确的资金预算能够实现电力企业资金的合理利用,优化企业运营管理。在信息化的背景下,电力企业的财会部门应当加强对于预算的管理,创新预算管理模式和管理的机制,从而使得预算管理能够在企业的运营管理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通过财会管理部门对预算资金的使用加强监管,切实保障预算资金的合理运行。

2.5 建立完善的财会管理工作体制

电力企业财会管理的良好运行离不开合理的工作体制。在电力企业内部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工作体系可以确保电力企业的各部门能够在该体制的指导与规范下对部门内部所存在的财会活动进行审计与监管,确保企业每个部分的财会活动都有效的进行,从而使得电力企业可以更为直观地从财会数据中对企业的运行情况进行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运行进行调整.

2.6 建立起完善的财会风险预警机制

电力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会遭遇激烈的市场竞争,从而使得电力企业的运行风险大为增加。为此,为提高电力企业的抗风险能力,需要建立健全企业的风险预警机制,对于企业在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通过电力企业的财会管理来加以监督,并对这些风险进行详细的财会评估,从而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使得企业能够对企业即将遭遇的风险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能够在企业遭遇风险时通过财会管理来做出相应的、积极的应对,确保电力企业能够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

2.7 电力企业财会管理中先进技术与先进管理理念的应用

电力企业的资产规模大、类别多,为做好电力企业的管理,需要积极引入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理念,通过加强电力企业财会管理的信息化与电算化,将电力企业运行中的资产收支情况、预决算、资产评估等一系列的业务系统通过信息设备方便、快捷地表现出来。加强电力企业财会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可以使得电力企业的管理层能够更为方便、及时地了解电力企业内部的资产信息并以此来提升电力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实际的效果。在电力企业内资产的核算与管理多是由电力企业各部的财会管理人员来完成的,为更好的加强对于电力企业资产核算与管理的水平,需要构建起完善合理的管理制度,加强相关政策的具体落实,通过加强财会管理人员的培训与指导,确保电力企业的财会管理人员能够更好地对自身的职责有着清醒的认识,以便在电力企业的财会管理中更好地履行其职责,确保电力企业的良性发展。

3 结语

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处于垄断地位且受到其行业特点的影响,电力企业管理的重点主要放在了生产和安全管理这两大方面,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长期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从而使得电力企业忽视了财会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该文在分析了电力企业财会改革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对电力企业财会改革的方向进行了分析阐述。

参考文献

[1] 张根文,曾行运,陈娜.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财会通讯,2012(32):80-81.

财会监督方案范文6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财务管理;财务创新

【中国分类号】F275

一、前言

自2012年以来,大数据(big data)一词越来越多的被不同行业、不同领域所提及,人们将大数据用来对信息爆炸时代所出现的海量数据进行定义与描述。大数据正努力推动着产业与科技的变革,通过分析大数据,能够有效地将海量数据背后隐藏的行为模式予以揭示。大数据既是政府进行社会管理、行政治理、宏观调控的信息基础,也是企业赢得机遇、占领市场的利器,目前大数据已成为推动信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资源。人们对于数据进行大量运用与海量挖掘,不仅意味着消费者出现大量盈余、产业生产率出现大幅度的增长,而且也明确地告诉我们:大数据时代已经悄然到来。“泛互联网化”、“垂直整合产业”、“数据成为资产”已经成为了大数据时代的三大发展趋势。财务管理作为管理学科的一部分,也正在受到大数据的冲击与影响。大数据涉及到决策支持、序列路径、格式转换、数据存储、分类聚类、统计分析、合并压缩、关联规则等技术。大数据时代给财务管理转型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如何利用“大数据”管理思想来促进财务管理转型,不断实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改革创新,为企业营造出良好的财务环境,这是大数据时代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所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就大数据时代与企业财务管理转型进行分析。

二、大数据的定义

大数据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目前国内外学术界还没有对大数据的定义形成统一的意见。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United States)基于数据特征及数据来源角度来对大数据进行了定义,认为大数据是一种复杂的、大规模的、长期的、多元化的分布式数据集,由一系列的数据源生成,包括网络点击流、音视频软件、E-mail、科学仪器、互联网交易、传感设备等。国际数据公司IDC(The premier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 firm.)基于数据量与数据形式的角度来对大数据进行了定义,认为大数据是由多种数据形式所组成,拥有超过100TB的实时、高速数据,且这些数据的增速每年保持60%以上。世界十大调查研究咨询公司机构之一Gartner咨询公司基于计算机处理能力的角度来对大数据进行了定义,认为大数据是一种极端信息管理和处理技术。

三、大数据时代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的相应措施

(一)利用大数据技术加强成本控制建设

一是加强支出控制。企业在大数据时代可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得海量的、多维度的数据信息,所获得的财务信息也极为准确,企业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明确各个岗位、各个基层部门的权限与职责,对关键岗位进行合理设置,确保不相容职务(如付款结算与审核、审核与执行、审批与申请等)相互分离,各个相关岗位要切实起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作用。企业的各项支出务必要严格遵守家和企业母公司所制定出来的财务管理制度。

二是加强收入控制。企业务必要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及退费、票据、收入、预收款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收费人员每日在下班之前都应该将当日所收取的支票、现金等全部上缴到财务部门,并由财务部门指派专职稽核人员来查验当日发生的退费票据与收费票据,并对各收费员的票据使用情况、退费情况、收费情况详细记录,这些过程都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带来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等工具来实现。

三是购置大型设备,或者进行基建项目建设、装饰工程、材料采购等均要符合企业的相应规章制度,经办公会议立项,按规定程序办理;会计人员、财务部门、财务审批人员不可单独参与物资采购工作,也不得参与任何与企业内部承包业务相关的工作。低值易耗品、施工材料、仪器仪表等应该有采购计划及有效合同,且经企业主管领导签批。

(二)建立数据化信息改革财会人才的选拔任用机制

企业可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财会人员的各种信息予以深入挖掘,以便能够更好地建立数据化信息来改革财会人才选拔任用机制,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企业应该努力营造遵守财会制度、尊重财会人才的良好氛围,促进优秀财会人才脱颖而出,引导财会人才的健康成长。一是加大财会干部轮岗交流力度。严格执行财会干部轮岗的有关规定,在确保工作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前提下,不断推进财会干部轮岗交流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进一步加大财会人才轮岗交流力度,拓宽财会人才的业务知识范围。二是营造环境,引进优秀的财会人才。随着市场竞争力度的日益加大,企业所面临的工作任务明显加大,积极引进高层次财会人才,势在必行。企业务必要围绕重点工程建设、重点发展领域、重点科室业务来培养出一批财会人才,并且采取有效政策和措施,吸引和聘用更多的优秀财会人员为企业服务,改善财会人员结构性短缺问题。

此外,企业可根据大量的数据,结合云计算能力和计算机先进算法,再加上不同财会岗位的要求设置激励机制,引导财会人员按照企业既定的发展目标去工作,确保企业的各项财务工作顺利完成。与此同时,运用激励机制还可引导企业财会人员端正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可同时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专业知识与思想素质,恪尽职守地做好自己的工作。众所周知,每一个人都有希望去追求的目标,而要实现这些目标,那么就需要有足够的动力,而激励机制恰好是动力的主要来源,激励是通过满足个人需要来引导他们在日常工作中的行为,提高他们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其关键就在于满足财会人员在情感、兴趣、心理、生理等多个方面的需求,以便使之潜力充分挖掘,使之充满工作的动力。

(三)建立相应的监督、检查制度

大数据时代对企业的发展模式造成了较大的改变,这就要求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要具备战略全局观,要更加深入地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1.加强内审机构的监督检查力度

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相应的内部控制监督、检查制度,该制度的执行由企业指定专职的内审人员负责。内审人员要将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转向到事前审计、事中审计,而不是事后审计;专注于绩效审计与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最大限度地将企业资金流向机制予以理顺,并且还要严格审核企业财务工作的有效性、合规性和合法性,而要做到这一点,采用传统的财务管理措施是很难实现的,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来对财务数据进行准确计算与分析,及时采集相关的各种类型数据,要侧重于过程的挖掘转变,而不再是过去单一的结果的分析。此外,企业还可以付费聘请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事务所来评价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并且请这些专业机构找出问题和隐患,以便能蚋好地发挥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

2.加强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力度

一方面,政府主管部门可利用财务信息化软件来定期考核、检查各个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方面的执行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督促企业进行改进与修正。另一方面,政府主管部门要抓好企业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企业重大项目审计、企业专项项目工作审计等,这样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者的责任心。

(四)利用大数据技术来做好预算管理

1.预算编制

预算编制应该选择上下结合的编制方法。首先,财务部门应该通过大数据技术来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为企业管理层提供一份初步预测企业预算期经济形势与发展战略的报告;其次,财务部门提出企业总体成本预算目标和部门分目标;再次,各基层单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制定出本单位预算方案;此外,由财务部门对各基层单位的预算草案进行审查、沟通、平衡,最终制定出具有操作性的预算方案;最后,企业内部再进行多次与预算方案有关的讨论和沟通,形成最终预算报批执行。

2.预算内容

预算的重点内容是现金流、消耗、收入、费用、投资等,整个预算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会受到收入预算的较大影响,而投资预算的关系重大,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成本问题,要予以重视;现金流预算是企业实现所有业务科学、合理的有效保障;消耗预算、费用预算则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运营成本。在企业预算管理过程中,务必要秉承“量力而行”、“量入为出”的基本原则。企业应该要建立起健全的预算管理信息化子系统,在收集方式、流程、制度上不断完善,提升各项预算数据的公开度与透明度。

四、结语

总之,财务管理在企业运营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企业的财务管理转型离不开大数据的帮助,只有将大数据与财务管理转型相互结合,那么必将能够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周婷婷.大数据公司的结构调整:组织与治理维度[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6,20(10):184-189.

[2]史珍珍,曾湘泉.中国情境下雇主网络招聘模式及其问题分析[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6,18(02):187-193.

[3]MBenner.The Scandinavian Challenge,The Future Of The Advanced Welfare States in the Koowledge Economy.Acta Sociologica.2013,50(01):1004-1009.

[4]Utterbaek J M,Abernatky W J.A Dynamic Model of Product and Process Innovation.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2008,56(05):2235-2240.

[5]M Cimoli,JKatz.Structural reforms,technological gap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a Latin American perspective.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2013,22(05):1811-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