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范文1

关键词:社会碳成本;中国产业结构:能源结构

产业结构实际上是整个社会当中各个国民经济产业的结构情况,这一概念对于产业互相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尤其是技术和经济相互之间的依存程度,可以视之为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产业结构的变动,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当中是常见的一种现象,这主要是产业结构由于生产效率、生产要素等产生的变化,从而产生了产值上的变化。特别是在工业化的发展过程当中,社会的各项生产要素对于中国的产业结构会产生非常深刻的变化,中国正处在于改革的深水区,其产业结构的变化非常深刻,也容易受到国内和国际等多个方面的影响。而社会的碳成本,正是在众多的产业结构变动过程当中有着重要影响的要素。当前全球都整体呈现出气候变暖的状况,碳排放过高而导致的温室效应,对于整个世界都有影响。中国也非常重视自己产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出现的大量碳成本的产生,所以在这种社会碳成本的思路下,中国的产业结构必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化,特别是在国家的产业政策的引导之下,这样能够更大程度地避免社会大量地排放出碳等温室气体,从而制约中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产业结构与社会碳成本理论综述

产业结构不仅仅影响着国民经济的总产值收入,更是影响着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从党的十的报告当中也可以看出,中国政府非常关注当前的中国的产业结构转变,特别是促进整个中国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于中国而言,国民经济的大局和产业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产业结构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国家的产业政策需要从多个层面考虑到整个社会的转变,因此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需要对未来的社会发展负责。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当中,中国的产业结构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优化,特别是从传统的第一产业大国逐渐发展出多元化的产业形态,这些对于传统的中国国民经济体系而言都是巨大的变化。但是,中国的第二产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对于整个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和负担是十分沉重的,很多地区由于长期的工业发展造成了比较严重的污染,这些生态上的“后遗症”都制约着中国未来产业结构发展的空间和能力。从本质上看,产业结构和整个社会的生态环境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这在近几年的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当中已经成为了一项关键要素。

针对在生态环境当中的二氧化碳排放,社会碳成本理论实际上是对这种产业发展的一种反思,特别是对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当中出现的生态环境破坏进行充分考量。只有从社会碳成本的角度出发,才能够让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更加具备科学性,能够针对未来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足够的理论参考。

美国著名的环境学着莱斯特・布朗,就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时侯提出了环境问题和整个社会经济之间的联系,特别是能源经济需要进行改革,经济需要进入到生态模式之中。莱斯特・布朗在2002年的时侯就指出,针对全世界的气候逐渐出现温室效应的现象,应该要依靠清洁能源才能够解决这样的问题,特别是如何采用氢能或者太阳能等能源解决当前工业生产碳成本过高的问题。从二十世纪的九十年代以来,国际社会针对气候变化形成了如《京都议定书》等相关的约束性公约,但是对于温室气体的控制仍然是不理想的。尤其是当前发展中国家数量众多,其产业结构往往还没有形成低碳的条件。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更好地从社会碳成本的角度推动中国产业结构的良性发展,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具有非常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社会碳成本对于产业结构制约的途径分析

社会碳成本理论的出现,对于产业结构而言,首先是提出了低碳经济这一理念。低碳经济实际上就是整个经济体制和形态当中,各类产业的碳成本都相对比较低,而在这样的一种理念之上,低碳产业也随之产生。低碳产业则是指含碳量相对比较低的生产技术,或者采取低碳的生产原料进行加工等。通过产业当中制定相关的标准,以此来控制产品生产的低碳化。因此,社会碳成本对于产业的基本要求,就是能源消耗相对较低、二氧化碳排放相对较低、对社会生态环境的污染相对低,这些无疑都是需要在低碳的条件之下提高产业的生产效能,从投入和产出的角度上看,高碳产业对于环境的牺牲较大,在当前中国很多城市都已经开始逐步进行转型和淘汰,以此优化城市里的产业结构。社会碳成本并不仅仅存在于第二产业也就是工业,还广泛地存在于第一产业以及第三产业当中,任何产业在生产的过程里都会产生碳成本,而这种成本不可能为零,必然是客观存在的。所以,针对当前中国的产业结构状况,可以从多个方面,运用社会碳成本多种具体形式来促进、引导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一)碳足迹对产业生产的监控

生态足迹理论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积极的意义,而碳足迹实际上就是在生态足迹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在2007年的时候,英国石油公司首次提出了碳足迹的理论,其主要是针对当前人类在日常的生产等过程当中所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总量。多个学者和组织也都围绕英国石油公司提出的碳足迹理论进行概念和界定,特别是学者恩格迪斯就率先划分了二氧化碳的直接排放量和间接排放量的衡量体系,而ETAP就是提出了温室气体的计算方式。二氧化碳作为一项温室气体,虽然对于整个环境是有害的,但是无疑也是现代产业在生产过程当中的等价物,在生产过程里需要排放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因此,从碳足迹理论当中可以看出,中国在引导产业进行转型和优化的过程中,可以从二氧化碳的排放周期角度去考虑。一时一地的二氧化碳排放是可以通过限额来实现,但是针对整个生产周期当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应该采用源头追溯的方式,对二氧化碳在生态环境当中的影响进行探索。

当前采取碳足迹制约产业的二氧化碳排放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对产业的生产过程进行分析和计算,也就是整个生产投入和产出过程当中二氧化碳排放的状况。采取过程数据和投入产出的模型进行综合衡量,能够从生产周期的方式控制二氧化碳在特定产业当中排放量。不过在采取这种监控的过程当中需要充分考虑微观生产数据的变动产生的影响,避免在数据的形成过程中出现系统性边界的问题。

(二)碳税收对于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引导

碳税收也是从社会碳成本的理论当中具体化延伸出现的一种引导手段。这一观点在Symons等学者的研究当中就有所体现,Symons等人在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以英国作为一个虚拟模型,考虑了几种不同的碳税收对于产业的制约,这些学者从研究当中认为,如果生产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需要被征收一定的税收,那么这一类的成本一定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最终这种价格上的波动会反过来制约二氧化碳在生产过程当中排放,对产业的低碳生产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从降低二氧化碳的生产排放,特别是从当前中国的产业低碳化转型的角度上看,中国要真正意义上确定碳税收的征收比例问题,实际上应该考虑到这种税收在征收的过程里面,应该对于排放者的行为进行一定程度的制约。如果碳税收的征收比例相对比较低,则不能够对产业的生产者起到重要的制约或者引导作用,长期来看,碳税收的税率应该体现出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价值。在制定二氧化碳税收上,应该根据不同的行业进行调整,特别是在短期的时间中可能会造成的工业负面影响要进行引导。实际上,征收这种二氧化碳的税收,应该根据企业的排放强度以及行业的不同进行调整,以引导产业低碳生产作为最终目的。对于一部分重型的化工类产业,如果只是依靠二氧化碳税收的征收,是不能够完成对这一类行业的制约,还应该采用一些配套的生态环境政策或者法规进行制约。

制定二氧化碳的关税也是可以促进产业的转型。在本国经济的发展过程当中,产品进入到世界不同的市场当中进行流通已经是一种常态,形成一种“生态绿色壁垒”实际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针对产品征收碳关税,可以从一般均衡模型进行计算,在生产模块、收入支出以及对外贸易等模块都应该进行嵌入式的构建,才能够对国家的经济生产进行低碳化引导。但是如果没有充分考虑实际的情况,可能也会造成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应该对中国的外贸以及经济生产的情况进行全面的考量,才能够保护中国的低碳产业格局的健康发展。

(三)从能源成本降低等方面鼓励产业低碳转型

实际上,社会碳成本不仅仅是从二氧化碳的成本角度上进行货币性的调整,更应该从能源结构上进行调整,鼓励不同的产业都采用清洁、高效的能源进行生产,这样可以更好地降低能源成本。能源结构实际上就决定了社会产业当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采用不同类型的能源,在达到同等的热值的时候,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都是有非常巨大的差异。所以,国家在制定二氧化碳成本基础上的产业格局调整政策的过程当中,就应该从能源优化的角度上,更多鼓励产业贡献出更多的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石油、煤炭以及天然气在总体的能源消费当中的比重如果产生了一定的差异,那么他们在生产过程当中的效率是不同的。煤炭作为一项传统的能源,实际上对于产业的低碳生产会起到负相关的影响,因为产业的生产过程当中,煤炭作为二氧化碳的主要排放能源,应该要多加考虑和调整。而借鉴广东和上海等地区为例,广东主要考虑到从能源结构优化的角度,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特别是采用清洁能源进行发电、供电等,将成本的效益体现到消费者、生产者等群体上,因此对于能源结构的调整,有更多的社会群体的支持。而上海则不同,上海采取的方式主要还是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上,因此,这种控制如果没有采取能源结构调整的方式进行引导,可能会压缩一些产业特别是第二产业的产能,对于长久的发展仍然不利。

所以,基于能源成本的角度考虑产业低碳化生产转型,应该从能源供给的角度人手,只有能够提供更多清洁和高效率的能源,才能够推动社会各类产业积极地采用更多低碳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因此,新能源供给的充足,从源头上为产业结构的变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也为中国未来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

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范文2

一、基本理论教学环节

理论教学是整个城市设计课程的基础环节,对于基本理论的掌握有助于学生理清概念,建立对所学知识的初步认知。

1.教学内容

城市设计理论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城市设计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指导思想、设计原则和具体的设计方法。这些是城市设计需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讲解的基本内容,也是核心内容,它是进行体验式教学与设计实践教学的基础。

2.教学目的

通过对基本理论的介绍和说明,使学生对城市设计在思想认识上有所提高,了解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以及现实意义,并能够理解基本概念、设计思想与方法。

3.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对于学生来说较为抽象,如果单纯依靠文字的描述很难使其产生深刻印象。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一方面应在课堂教学中将理论与实例相结合,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条件,使学生对较为抽象的概念更加容易理解与记忆;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多与学生交流沟通,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被动接受式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除此之外,可以在课堂上设立讨论和提问环节,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师生之间充分交流,教师也能从中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便及时解决。在课外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和校园网络收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资料,丰富知识,开阔眼界。

二、体验式教学环节

城市设计主要研究的是城市空间环境。所谓体验式教学,就是将学生所学的知识与具体城市空间的调研体验相结合,将课堂理论知识形象化,改变单一封闭的教学模式,形成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1.教学内容

课程安排学生对城市空间的现场调研,将班级学生划分若干小组,并划定适宜的空间范围,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地块。地块调研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街区的尺寸、道路层级、建筑性质、建筑形式与高度、开敞空间、空间尺度、区域的轮廓线、主要路径、地标与重要节点等。[2]同时,要求绘制区域的意象地图,对区域空间环境的优劣能够予以综合分析评价。

2.教学目的

提高学生对于城市空间的感性认知,培养学生空间的尺度感以及空间分析能力,使其能将理性的基础知识与对城市空间的感性认知相结合。3.教学方法对于具体城市空间的体验主要可采用现场踏勘、问卷调查两种方式。具体来说,一方面,要求学生通过乘坐交通工具和徒步调研,从感性层面了解不同出行方式对于城市空间的感受,认识不同空间尺度比例之间的差异;另一方面,走访询问生活工作在此区域的居民对空间环境的感受和需求,认真进行问卷调查,进一步挖掘空间内在的生活与文化属性以及其中存在的社会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力和表达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借助手工模型和图纸来解析城市空间环境,借此可以帮助学生梳理自己的思路,传递其核心想法。在此应特别注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探索性学习的鼓励。在这一阶段中,教师不应进行过多的干预和指导,而是充当组织者和答疑者的角色。

三、设计实践教学环节

城市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单纯理论课的讲解和案例分析,不能完全让学生掌握城市设计的基本知识,只有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才能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设计的综合素养。因此,设计实践环节应与理论教学结合起来,在相应的讲解过程中安排设计课程作业。

1.教学内容

城市设计就是对城市空间的设计。城市空间可以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设计实践环节应选择几类较为典型并能够代表不同层次的城市空间作为设计对象。宏观层次的城市设计任务主要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分析城市整体的空间结构形态、发展战略、城市整体意象。中、微观的城市设计以城市中的局部空间环境为对象,侧重于对具体建筑实体、空间以及环境的设计安排。[3]

2.教学目的

通过城市设计绘图作业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思考分析能力以及对于所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进一步提高对于所学课程的认识,全面掌握各种设计要点和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具体的城市空间设计中去。

3.教学方法

在设计实践教学中应以学生的自主思考和独立设计分析为主,以课堂讲授为辅。在学生设计构思阶段安排方案讨论会,让学生利用多媒体讲述自己的设计思路,提出自己在设计中遇到的问题,与教师和同学共同交流,从而指导学生进一步深化设计方案。对学生创造性的设计方案,予以鼓励和引导,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更好地完成设计作业。在设计实践过程中,着重强调城市设计基本原则和设计方法在具体空间设计中的体现,使学生真正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在最终评图讲解阶段,对图纸中的优缺点予以详细说明,与学生共同探讨和分析,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设计水平与能力。

4.各教学环节的相互渗透

基本理论教学、体验式教学、设计实践教学这三个部分并非相互独立,而应将其看做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一个完整教学体系。理论教学是课程学习的基础,体验式教学和设计实践教学是对于理论教学形象化的认知与实际的应用。在相应的理论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体验式教学与设计实践教学环节,一方面能够调节教学氛围,另一方面能够加深学生印象,提高学习效率,收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范文3

关键词:城市规划;校园规划;空间形态

“校园”一词的含义应该比其他任何名词的内涵都更加广泛,它所指代的是一种独特而丰富的场所环境,是美好的自然景观与充满人文气息的学术群体的结合,因此有人称之为“城市化的校园”。

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现代的大学校园规划具有双层含义:它既指一个大学事业发展规划和学科发展规划,又包含了在具体建设技术层面上的校园和环境规划设计的内容。校园规划设计可以归纳成城市规划原理及方法在由校园建筑、交通道路、校园景观及校园运动场广场等构成的开放式的闭合空间或闭合式的开放空间的应用。

一、大学及其发展空间

19世纪70年代以后,伴随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有人曾认为“大学的形式是集中在一个特定场所的时代已消失”,即认为大学的形式完全可以是分散的、虚拟的,而“面对面”的知识传授和交流的传统方式完全可以被“桌对桌(如远程教育等)”的方式取代。另外,伴随交通手段的发达,还有人主张“大学校园也未必固定在一个特定的地点”。而今经过一段实践与思考,人们明确了一个理念,即大学是教师和学生面对面进行知识传授和交流的场所,其本质是产生知识或创造知识的场所,这需要一种可供教师与学生共同携手生产或创造知识的实在的场所,或者说是教师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的空间,这就是大学的空间,是其他形式所不能取代的空间。

二、校园规划基本理论

校园规划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城市规划的理论之上的,总结校园规划原则,分析大学校园空间的类型、形成

及具体的规划要求是校园规划基本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从城市规划理论研究的经验成果来总结校园规划的理论,从而可以较为科学地得到校园规划的基本理论。

高校校园总体布局首先要满足现代高校的功能使用要求,保证高校建筑空间环境与教育模式及其发展变化相适应。其次要精心塑造符合城市设计和空间美学要求的校园环境。另外,还要注意生态原则和环境伦理。世界著名的校园规划研究学者理查德・道伯(Richeard Dober)指出,目前已经有足够的证据说明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整合将会持续对校园规划、设计产生影响并使其受益。

三、校园空间形态

空间形态是一种客观存在,是由在其中活动的人去感受的,它具有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性。现代大学校园的空间形态的创建中,应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突出建筑群体设计的整体性、时代性和文化性。本文将从校园规划原则、校园规划与生态平衡结合以及校园规划交往空间的设置方面进行阐述。

(一)校园规划原则

在城市规划原则中找寻校园规划原则的依据,结合校园规划的特点总结原则:深刻理解办学宗旨与校园文化传统,注重在空间上的体现与继承;认真发现或发掘构成校园空间的共同语言,包括校园空间机理和形态、园林与建筑的风格、质地、色彩等要素,营造具有特色的校园空间风格;土地利用规划要确保作为校园公共空间的开放空间,尊重地形地貌及生态环境,营造生态化的绿色校园;校园空间的形态规划,要注重功能空间的有机组织与开放空间的连续展开,实现开放空间在视觉上的网络化,其核心是空间轴线,尤其是绿轴的构筑;大学校园规划是一个动态过程,总体规划应考虑到大学空间的可生长性,并且应该及时对应大学功能的充实与扩展调整总体规划;注重大学校园空间与城市空间的互动关系,尤其对于城市中的大学来说,无论是功能还是空间结构都应成为城市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二)绿色校园与生态平衡

大学校园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是培养学生素质和提高修养的人文环境。绿色的生态校园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创造宜人的育人氛围都起到重要作用,也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注重生态平衡,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在校园规划中更是必不可少的。保护生态平衡,对已破坏的要尽可能抢救,在建设中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反对“先破坏,后治理”的思想。

(三)校园交往空间

交往空间是校园环境设计的一个特有环节,根据大学生交往的环境不同而呈现多种类型。校园规划中,交往空间设计体现在将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宿舍通过校前广场、文化广场、绿岛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交往空间。

四、结束语

大学校园建设的优劣与校园规划水平息息相关。在武警部队高校校园规划建设中应用城市规划理念,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借鉴已初步成熟的大学校园规划经验,有力开展部队院校校园规划的研究探讨,将警营的严谨简洁与大学校园活泼民主的风格有机结合,来实现以建促教的理念,在校园规划建设中充分体现和谐美好的武警院校文化特色。

参考文献:

1、王建国.从城市设计角度看大学校园规划[J].城市规划,2002(5).

2、费曦强.中国高校校园规划新特征[J].城市规划,2002(5).

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范文4

【关键词】城市发展;文化;美术馆;公共艺术,城市符号

1 城市文化与城市发展

1.1城市的发展进程

在人类社会300多万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等历史时期,城市作为一种区别于农村的聚落,是在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产生的。人类社会劳动大分工是城市产生的根本动因。城市的产生与人类技术的进步和阶级的形成是密不可分的。

1.2 城市文化与发展的相互关系

城市是文化的沉积和体现。今天的传统建筑、历史街区、城市肌理,都是过去城市文化的积淀。城市的不断发展使人类发展的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从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到进一步满足人们文化生活需要,从而忠实地履行着城市作为文化载体的重要职责。文化是城市的内核和灵魂。 如果将城市比作一个有机复合体,这个复合体里有若干个元素,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信息等等,而在这众多的元素中,文化是核心的资源,因为文化对城市的作用是内在的而不是表面的,是长远的而不是暂时的。只有文化才能够真正展示城市的价值品位和可贵的风尚,也只有文化才能够成为一座城市的凝聚力和自信心的源泉。

2 城市与美术馆

2.1美术馆中的活动

美术馆最重要的活动是举行艺术品展览。展览可分为企划展和常设展。企划展是展出与特定主题相关的艺术作品,这些艺术作品通常会在某方面有共同点(例如相同艺术家、相同时代、受到相同风格影响等)。除了展出举办展览之美术馆的馆藏外,也可能会向其他的美术馆或私人收藏家商借艺术品。常设展是展出美术馆本身的馆藏作品。在常设展中,因为展示空间面积、修复作业、借出至其他展览等原因,艺术品通常会轮流展示。

美术馆是艺术的殿堂,在美术馆使我们能够欣赏到代表某一个时代艺术水平的最优秀的艺术作品。通过展览向公众传达一种艺术标准和价值取向,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公开和直接的导向作用,提高公众的审美情操,让公众得到心灵净化和愉悦;同时是推动文艺创作繁荣发展,发挥创作导向作用的最直接的方式和手段。

随着生活城市变得越来越复杂化,功能区分变得越来越明晰,但对城市和空间的特征的认识却越来越模糊。怎样解决这个问题,那便是通过对城市的符号简化来称谓,已确认我们对城市的意象和情感的替代物。西班牙毕尔巴鄂的古根汉美术馆的艺术价值在于它梦幻似的建筑造型和材料上的创新,让这座衰退的老城市一跃成为全球媒体和时尚界的宠儿;上海人对外滩,对黄浦江,对浦东,对南京路的形象称谓并把这个形象确认指称为上海,因为其唯一性和独特性,因而也起到对上海的价值和情感上的自豪感和情感认同。

美术馆作为城市的符号,对于对外确立城市形象以及对于城市中生活的人们对他们的城市的印象,都有着巨大的影响。以盘锦辽河美术馆为例:2006年6月6日,辽河美术馆正式开馆。它是中国第一座以清水混凝土工艺建设的美术馆。这不仅仅让城市形象大大提升――大米、石油、螃蟹几乎是其他城市对于盘锦仅有的印象,而且对于提升城市居民的审美水平也是很有益处。

3 典型案例分析――苏州博物馆

苏州是一个人口约600万的繁华都市。同时也是有着2500年历史,拥有9个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古城。基地北倚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东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忠王府,如何协调敏感的区位来建立一个适应环境的建筑,成为一个巨大难题。这也将是苏州未来的城市发展一个里程碑式建筑。重点在于对于历史建筑要尊重,新的现代建筑要处理好与旧的历史建筑的关系,不能片面强调某一方面,不能是“非此即彼”,而是要重视双方面的互补,“和合”发展。

在整体布局上,新馆巧妙地借助水面,与紧邻的拙政园、忠王府融会贯通,成为其建筑风格的延伸。新馆建筑群坐北朝南,被分成三大块:中央部分为入口、中央大厅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东部为次展区和行政办公区。这种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和东侧的忠王府格局相互映衬,十分和谐。新馆与原有拙政园的建筑环境既浑然一体,相互借景、相互辉映,符合历史建筑环境要求,又有其本身的独立性,以中轴线及园林、庭园空间将两者结合起来,无论空间布局和城市机理都恰到好处。

苏州博物馆尊重环境限制,参照古典园林设计特点,却并没有开创新天地。然而,苏州至此有了世界级的博物馆,必定会吸引更多参观者,提高苏州知名度。而最重要的是城市里的人们从此有了自己看展览的场所,城市自豪感和情感认同从此大幅提升。

4 小结

城市是文化的沉积和体现,文化是城市的内核和灵魂。美术馆作为一个城市特定的符号,对于对外确立城市形象以及对于城市中生活的人们对他们的城市的印象,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建筑是城市的符号,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有灵魂的城市才是健全的、完美的、有活力的。只有生活在一个健康的文化城市中,人们才可以身心愉悦、安居乐业,发挥更大的潜力,建设更加美好的家园。

【参考文献】

[1]. 施慧. 公共艺术设计. 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

[2]斯皮罗 科斯托夫(美). 城市的形成.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张祖刚. 建筑文化感悟与图说.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4]马钦忠. 公共艺术基本理论. 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范文5

关键词:教学改革;居住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项目来源:浙江省2012年访问工程师校企合作项目(项目编号:FW2012013)

作者简介:李兴举(1977—)男,安徽砀山人,建筑学硕士,讲师。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设计、人居环境设计研究。

1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2 浙江华宇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引言

居住建筑(Residential building)是指提供人们日常居住生活使用的建筑物。包括:住宅、别墅、宿舍、公寓。同时不仅意味着住房和住区本身,还几乎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相关联。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技术专业二年级分别安排了住宅设计和居住区规划设计这两门居住类建筑设计课程,是整个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居住建筑教育也成为培养学生创造力与社会责任感的重要环节。

近几年来,本人与其他教师一起共同承担了住宅设计和居住区规划设计这两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发现了很多的问题。

2.课程特点与实施存在的问题

居住建筑设计是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讲求理论与实践并重。该课程教学要求以培养目标为导向,结合市场需要,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居住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因此在课程教学工作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实现满足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但是,该课程以往的课堂教学基本上仍是以教师为中心,重理论、轻实践,忽略了教师和学生的充分交流,学生缺少主动提出新问题的探索能力。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原理部分内容的陈旧。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逐步完善,建筑学科得到了迅猛发展,新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层出不穷,在学科研究和设计实践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本课程在讲授居住建筑设计的相关原理时,许多书本知识明显滞后。教材上实例虽然经典,但较为陈旧,与现代生活联系不够紧密。在实际教学中常常会出现学生参照教材所做的户型被老师给否定的现象,产生负面效果。

(2)课题追求广度但忽视细致。本课程在设计课题的选取上往往奢望涵盖工作中所遇到的大部分住宅类型,比如别墅、多层住宅、高层住宅及住宅区等。但常常会在实践中遇到很大问题,即在有限的教学实践内追求“大而全”从而忽视每个课题的“精耕细作”。这样反而得不偿失,往往造成每个课题的完成度过于肤浅。事实上,我们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是无法也不可能做到使同学们掌握全部居住类型的。因为市场在飞速进步,居住模式也日新月异。

(5)评价体系有改进空间。在考核中往往较注重课程设计最后所完成的图纸质量情况,及平时及出勤情况,忽略了学生在个阶段的努力及进步状况,学生往往更重视结果而忽略过程,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点。

3.课程改革的思考及探索

鉴于居住建筑设计课程存在的问题,我们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与探索,并希望通过教研组的教学实践能够建立起一套新的教学模式,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居住建筑设计方法,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1)更新丰富教学内容。中国近十年的持续经济增长,居民生活水平和居住品质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同时也带来了居住建筑以及人居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因此在新时期的居住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我们教研组以现在正在销售、建设的一些商品住宅为范例,弥补教材的滞后性。内容采集方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去参观一些已建、新建、在建的居住建筑实例,亲身体验与感受这些真实的建筑、空间,再由老师加以启发,学生自己从中归纳出特点,总结理解书中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对户型设计、建筑尺度、细部构造以及人居环境等有直接认识。另外,教师在教学中所选择的工程实例,应当典型生动,既能反映当代建筑的新科技、新工艺等,又充满时代气息,以激起学生强烈共鸣,提高教与学的效果。

(2)深耕细作设计选题。针对本课程以往选题存在“大而全”而忽视“细致性” 的现象,本课题组经过多方研究摈弃了原来的做法而在设计课题“深耕细作”上下文章。我们在12级住宅设计课程上设置了低层住宅设计与多层居住组团及多层户型设计。第一,在低层住宅设计上,我们侧重于住宅的平面功能、常用空间尺度、建筑造型、环境营造等较为全面细致的建筑设计与表达。使同学们对住宅建筑有个较为深入细致的理解。第二,在低层住宅设计与多层居住组团课题设计中,我们较为侧重于多层住宅组团的空间设计,包含建筑与周边环境、住宅间日照及间距、住宅户型设计等与工程实际密切衔接的内容。同时保证做到教学时间充足。总之,我们在新课程的设置上注重设计的细致性,“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

(3)完善考核体系,注重过程化考核。在考核方式上也做了相应调整,将平时成绩比例提高,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注重提出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在课堂内外的沟通表达能力。另外,学生图纸等作品的成绩评定也由老师及学生共同完成。在此过程中,学生要仔细观察别人的作品,通过对比给出评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更使得学生因为能参与考核评价,提高对成绩的认同感。反观自身的设计作品,对自己更是一种学习和提高。通过教学验证,调整考核方案的做法,确实促使同学们更加重视平时学习,积极性也更高。

4.教改效果与结论

本论文针对我院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居住建筑设计教学过程中所呈现出的问题进行详尽的总结分析,思考及探索了一些教学改革方法,经过一年多的改革实践,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仍存在需要继续改革的方面,如学时问题、调查的针对性问题、以及与其他课程的衔接问题等,这还需要从专业层面进行调整。当然,课程教学研究与探索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不能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时间的探索,并在学生的反馈中继续完善,这样,才能达到这门课改革的预期目标,即课程内容与时俱进,学生能够掌握居住类建筑设计方法及技巧。

参考文献:

龚恺.东南大学建筑系四年级建筑设计教学研究[J].建筑学报,2005(12):24—26.

王雪英,曹犇,许东,丁波.锦州市三室两厅住宅套型原型设计的探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吴晓,覃永晖.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探索《住宅建筑设计》课程改革.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 2012年02期

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范文6

1、课题背景介绍

临沂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素有“山东南大门”之称,下辖3区9县,面积1。72万平方公里,人口1000万,是山东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行政区。临沂城水资源丰富,纵贯南北的沂河、柳青河、青龙河和横穿东西的祊河、涑河等5条河流在中心城区交汇,位于临沂城区段的沂河橡胶坝长1248米,为世界之最,已被列入世界吉尼斯记录,上游形成的沂蒙湖水面130万平方米,湖水碧波荡漾,面积相当于两个杭州西湖,2001年被国家水利部评定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过去由于只注重工业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等工作被忽略,市区滨河地段杂草丛生,1片荒芜;挖沙船到处挖沙,使河边变得坑坑洼洼,脏乱不堪;1些不法单位拉来建筑垃圾倾倒在沂河及涑河沿岸的堤坝上,许多工厂将废水也排放到河里,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污染严重,无法饮用。不少居民也将生活垃圾倾倒在这里,使河边变成了垃圾场,1到夏天,熏人的气味扑面而来,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和城市形象。

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扩大城市建设规模,合理利用充足的水资源,同时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临沂市政府决定投入巨沂资规划建设临市区内的滨河区域。

2、课题拟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实验方案

在上述情况的影响下,我这次所报的毕业设计课题为“临沂市沂河沿岸(局部)景观设计”,所以滨水空间的规划、绿化和景观设计是这次课题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

水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因素,自古以来就被赋予多种属性,被当作理想人格的的1种象征,使得其在性、情、景、意交融中充满了生命的灵性;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水逐渐成为1种根源性的隐喻,是代表自然与城市“合1”的最好模型。可以说水是古代除了封建礼制以外,对城市规划特色形成起作用的最重要的因素。其作用从饮用、灌溉、运输发展到现在的提供活动、景观的载体,故滨水空间的性质也在不断变化。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当前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城市建设也陷入了不断趋同、特色危机重重的窘境;在工业化时期几近湮灭的水的特性再次成为刺激城市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这次设计中应充分利用城市与水的“骨架”与“血肉”关系,因地制宜,融合水与空间、文化的时空联系,塑造出城市的特色与个性,使城市绿化面积扩大,景观更加秀丽宜人,市区环境质量得到全面改善,最终形成“水在城中游,城在水中立,水体与绿地相互依托并融为1体的丰富多彩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滨水生态城市”而贡献1份力量。

实验方案:

通过对课题所涉及的地区进行实地测量考察,以及搜集查阅相关资料,对设计的方案进行综合严密的验证。从设计理念、设计原则、风水分析、构图分析、植物配置几大方面展开工作,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出合理的方案。

设计理念:沂河贯穿临沂市区,是离城市公共密集地区较近的生态系统之1,是

城市向乡村延伸,乡村向城市渗透的区域,这种渗透体现的是1种人与自然的对话,在本方案中,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统1为设计理念。

设计原则:a、生态原则:维持沂河生态环境是进行城市建设的基本门槛。

b、适应自然和社会运动周期的原则:关注人的活动周期和季节

变化,创造出适应季节变化的景观。

c、经济原则:通过设计对环境的改造,创造更舒适的生活环

境,实现其使用价值,同时也带动周围的土地升值。

风水分析:风水上讲究,曲生吉,直生煞,在本方案中,以曲线(主路)来化解直线带来的煞气。

构图分析:本方案设计设计地段位于沂河和其最大支流枋河交汇处,河道比较弯曲,因此在设计中,以北斗7星为主构图元素,根据人文和地理将其分为3个区域:

a区:古文化区,临沂市是1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古称琅琊,距今已有2400年历史。闻名中外的汉代帛画和《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竹简等,就出土在临沂市银雀山下。我国许多历史文化名人,如春秋时期的曾子、子路,战国时期的荀况,东汉珠算发明家刘洪,西汉经学家匡衡,3国时期著名军事家诸葛亮,东晋书圣王羲之,南北朝文艺批评家刘勰,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等,有的出生于此,有的在这里生活过,都留下了难以湮灭的印迹。

b区:自然生态区,以沂河自然风光为主题,以生态亲水公园为中心,形成适合休闲娱乐的场所。

c区:沂蒙革命精神区,临沂市是著名的革命老区。革命战争年代,沂蒙人民为抗击外来侵略和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3万沂蒙的优秀儿女献身疆场。车轮滚滚的支前队伍、送子送郎参军的动人场面、红嫂的感人故事、名垂青史的、孟良崮战役记下了这1段光荣的革命业绩。

植物配置:从人性化、乡土性、生态原则3方面进行植物配置。

3、相关文献综述

中国建材出版社出版,汤振宁编著的《城市河道景观设计》1书,以大量实景照片向我们展示了北京,上海,韩国等地的1些优秀河道景观设计,本书内1些优秀设计作品的作者分别为具有丰富施工经验和设计经验的专业人士,使该书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同时该书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前瞻性,给我这次所做的课题提供了很多的参考。

上林国际文化有限公司编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滨水区域景观规划》1书,挑选了如“广州市番禹区桥河——河两岸城市设计”,“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滨海生活服务区设计”等34个典型滨水区域,对照其不同的设计思路历程,阐述了滨水景观规划的设计着眼点。从不同角度,不同细节的解析,使我对滨水景观设计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比如该书中强调的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审美心理学等要素,因此在这次设计中、使我深入地去了解人们的生理特点、行为心理和视觉感受等方面对景观的设计要求,以便于做出更好的设计。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沈蔚、李竹等编著《室外环境艺术设计》1书介绍了环境艺术设计这门涉及生态、园林、建筑、结构、材料、城市规划等领域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的实质是以现实条件和自然环境为基础,人性化地对环境进行科学和艺术改善及创造,使之更适应于人们生活、工作和休闲等各种社会生活和人文交流,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的文明进步。阅读该书使我了解了景观设计的元素、手法、进行的基本程序、表达的方法,以及设计的实施,尽可能实现它的功能性、艺术观赏性、科学合理性、经济性。通过学习和研究此书,使我对景观设计有了更专业的认识。

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卢新海、杨祖达编著的《园林规划设计》介绍了园林设计的要素、方法、步骤等具体的内容。内容包括中外园林、园林设计的基本理论、园林设计的原则与依据、园林设计的依据,园林设计的依据、构成要素的规划与设计及各类绿地的规划设计。其中我国古典园林创作的优秀手法,布局形式,依据与原则等给我的设计带来很大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