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范文1
关键词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必要性;可行性
1概述
为适应我国新时期国家建设对于城市设计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丰富人才培养类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议依托建筑学一级学科,针对已经获得建筑学学士或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的建筑从业人员,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
2必要性
首先,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是积极响应国家建设亟须和研究生教育改革精神的具体体现。2012年,党的十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发展目标。2015年12月,时隔37年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城市设计,提倡城市修补,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公开性和强制性。要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会议报告中还提出,要全面开展城市设计,完善新时期建筑方针,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目前,我国共有39种硕士专业学位,其中包括建筑学硕士(1993年设置)、风景园林硕士(2008年设置)、城市规划硕士(2010年设置)3个人居环境科学领域的硕士专业学位。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可以依托建筑学一级学科下的“城市设计及其理论”二级方向。这已经成为国家建设中刻不容缓的需求。其次,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有助于大力培养具有城市设计意识和水平的专业人才。今天,中国的城乡建设对城市设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非全日制和全日制)已成为当务之急。这样的专业学位设置方式也与世界上大部分建筑院校建筑系中设置的、作为非评估类第二硕士学位的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接轨。目前,在职职业建筑师获得硕士学位大多以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非全日制)为途径。这样的方式部分满足了行业需求。但是,由于工程硕士学位设置的专业针对性不强,无法满足培养城市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可以通过授予非全日制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的方式,大幅度提升获得建筑学学士专业学位在职建筑师的学位层次,在较短时间内输送国家建设所急需的城市设计专业人才。而针对已获得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的职业建筑师,也可以将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非全日制)作为其第二专业硕士学位。事实上,不少已获得国内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的毕业生选择了去国外攻读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针对获得建筑学学士专业学位的应届毕业生,可以通过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全日制),系统地培养应届毕业生成为职业建筑师中的城市设计专业人才。最后,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可以彻底解决我国建筑学专业学位重复颁发的问题。我国在学士层次上设置的专业学位仅有一个,即建筑学学士。大部分立志成为职业建筑师的建筑学专业学生在获得建筑学学士学位后,如果希望获得更高层次的学位,只能选择继续攻读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随着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工作的持续开展,越来越多的建筑院校获得了建筑学本科和建筑学硕士的专业学位授予资格。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同时获得建筑学学士和建筑学硕士两个专业学位。这部分毕业生既包括连续攻读本科和硕士的学生,也包括在本科毕业一段时间后再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生。这是学位资源浪费的一种表现。近年来,部分建筑院校免试推荐硕士研究生的名额增加,使得毕业生在同一所建筑院校获得建筑学学士和建筑学硕士两个专业学位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专业学位重复颁发,造成学位资源浪费的状况日趋严重。因此,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可以丰富硕士学位类型设置,彻底解决建筑学专业学位重复颁发问题。
3可行性
首先,我国建筑院校已拥有充足的师资力量,可以开展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工作。目前,我国建筑院校从事城市设计课程教学的教师呈逐年增长的态势。他们在城市设计教学、研究以及设计实践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积累了指导建筑学硕士研究生进行城市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研究的丰富经验。在通过建筑学硕士专业教育评估的38所建筑院校中,特别在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建筑院校中,相当一部分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的研究领域属于城市设计范畴或与城市设计相关联。这为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提供了充足的师资保障。其次,我国建筑院校已开设大量城市设计相关专业课程。今天,我国大部分建筑院校特别是通过评估的建筑院校已将城市设计课程作为硕士研究生的必修课程。城市设计引论、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等课程成为建筑学硕士培养方案中不可缺少的必修环节。2009年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推行以来,在贯穿整个培养过程的设计课程中,城市设计课程更是其中的必要环节。可以认为,已开设的大量城市设计专业课程,为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奠定了基础。最后,我国建筑设计行业已拥有成熟的实践基地,可以提供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所要求的实习培养环节。我国的专业学位设置对实践基地有着明确要求。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领域的设计院、境内外建筑事务所等设计机构将学生的设计实践作为其发展的重要平台,形成了一大批既具有丰富工程设计经验,又掌握教学规律的高水平建筑师。特别是2009年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推行以来,体制化的设计实践基地快速成长。这为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搭建了实践平台。在新时期,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既是积极响应国家建设亟须和研究生教育改革精神的直接体现,又具备很强的可操作性。通过这一专业学位的设立,建筑院校可以和行业共同协作,大力培养城市设计专业人才,为提升我国城市设计专业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4附录
4.1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草案)
(1)为适应我国新时期国家建设对于城市设计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培养类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依托建筑学一级学科,针对已经获得建筑学学士或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的建筑从业人员,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2)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ofUrbanDesigninArchitecture,简称MUDA。(3)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城市设计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熟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知识,能够胜任城市设计相关行业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4)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的招生对象,一般为建筑学学士学位获得者,或已获得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的职业建筑师。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学制为2年,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培养模式。(5)城市设计硕士的课程设置要充分反映城市设计实践领域对专门人才知识与素质的要求,注重以城市设计的思路、理论和方法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应体现整体性、综合性、实用性和一定的前瞻性,应以设计课程为重点,贯穿整个培养过程。(6)城市设计硕士的培养过程须突出城市设计实践导向,增加实践教学。研究生进行城市设计实习的时间不少于半年。(7)城市设计硕士专任教师须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重视吸收来自城市设计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构建多样化的师资结构。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指导教师宜由建筑院校教师和设计机构实践基地的建筑师担任。(8)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设计)选题应与城市设计实践紧密结合。学位论文(设计)应有一定前瞻性、难度及必要的工作量,其形式可以为城市设计理论研究或城市设计专题。学位论文(设计)必须由攻读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者独立完成,能体现其综合应用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9)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设计)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均需有城市设计实践领域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10)修满规定学分、完成城市设计实习并通过论文(设计)答辩者,由国家批准的研究生培养单位授予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11)根据2015年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关于《学位证书和学位授予信息管理办法》的通知,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证书由学位授予单位自行印制。
4.2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简介(草案)
(1)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性质与特点。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是为适应我国新时期国家建设对于城市设计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设置的。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的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适应城市设计行业和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与工学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工学学位按学科设立,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学术研究人才;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在于突出城市设计实践导向,课程设置充分反映城市设计实践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素质要求;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分析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应体现整体性、综合性、实用性和一定的前瞻性。(2)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系统掌握城市设计与设计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熟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知识,能够胜任城市设计工作和城市设计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城市设计专门人才。(3)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方式。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学习方式;学制一般为2年;采用课程学习、设计实习和学位论文(设计)并重的培养方式。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采用学校导师和实践基地导师“双导师”培养,或学校导师负责的指导方式。“双导师”培养模式中,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由本单位相关学科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担任,并聘请设计机构实践基地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人员担任联合导师。(4)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特色。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培养目标上,培养城市设计领域中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第二,在培养方式上,专业学位课程设置以设计实践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设计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实践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设计实践课程;教学过程重视运用设计专题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整个培养过程中,要求有为期至少半年的实践环节。(5)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方式。学位培养计划包括3个主要环节:第一,专业课程学习1年,以城市设计专题为主干课程;各专业课程重视和加强与城市设计实践的关联性,培养学生的城市设计能力和城市设计管理能力。第二,专业实习0.5年,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在城市设计机构进行至少为期6个月的专业实习,并由相关单位出具专业实习证明。第三,学位论文(设计)工作0.5年,学位论文(设计)应当针对城市设计实践中的理论问题和设计问题开展研究,或与较为重要的城市设计项目相结合。学位论文(设计)应有一定前瞻性、难度及必要的工作量,其形式可以为城市设计理论研究或城市设计专题。学位论文(设计)由两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评阅,其中必须有一位来自校外的设计机构或管理部门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学位论文的答辩委员会由至少3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组成,其中至少包含一位来自校外的设计机构或管理部门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6)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招生。招生对象主要为获得建筑学学士专业学位的应届毕业生和已获得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的职业建筑师。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需参加硕士生全国统一入学考试,择优录取。考试科目为:政治理论,全国统考。英语一,全国统考。城市设计基础,由招生院校组织命题和考试。考试内容包括:城市设计理论、建筑学基础知识、中外建筑史、中外城市规划史等。以简答题、论述题为主要题型,考卷满分为150分。城市设计考试内容:以快题设计形式完成2~5公顷范围地段的城市设计。考试时间为3小时,考卷满分为150分。(7)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就业与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城市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城市设计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选择的主要用人单位是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城市规划等领域的相关机构和管理部门。今天,中国城市发展的重点已经由规模和数量的增加转变为品质和质量的提升。城市设计关注空间的形式与风格,其目标在于创造美好的城市风貌。从国际上看,几乎所有的境外建筑事务所,包括著名的建筑师事务所都把城市设计作为其主要的设计领域。也就是说,建筑师是建筑行业中城市设计领域的主力军。目前,中国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研究院设立了城市设计所、城市设计中心等专业部门,在城市设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作方面取得了大量优秀成果。不少建筑院校已经设置了城市设计研究所等教学和科研机构,并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在本地区和本行业中有影响力的城市设计人才。同时,很多高校的建筑设计研究院在城市设计实践中同样取得了丰硕成果。新时期建设“美丽中国”的发展目标,意味着中国未来的城乡建设对城市设计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大。
4.3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草案)
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范文2
关键词:风景园林;关系;城市设计;影响
一、引言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存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生态城市和和谐城市构建的呼声越来越大。在城市的设计中设计师们必须认真的对待这一问题,因为这关系着城市未来的发展道路,关系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关乎这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风景园林不仅能够美化城市,还能协调、美化城市的环境,对改善城市环境和促进城市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风景园林对城市设计的影响的探讨,对于城市的设计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风景园林与城市设计的关系
1、设计客体的同一性
城市设计主要面对的是城市外部空间的形态布局,创造理想的城市空间结构。风景园林设计的对象主要是城市中的绿色空间,如城市内部的绿化设计一直是风景园林师最本行的业务。由此可见,城市设计与园林设计在设计对象上有着高度的同一性,城市外部空间是其共同的工作领域。风景园林的主要设计客体是城市的环境、绿色空间及城市公共空间,旨在通过风景园林设计实现城市环境的优化,为城市居民创建优美、和谐、健康的外部生活空间,实现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设计针对的也是城市居民的外部生活空间,是对城市空间结构进行合理设计的创造性工作。
2、理论与学科的互通性
城市设计与风景园林设计均受到哲学、艺术与科学领域思潮和理论影响。从功能主义理论到人文主义理论的变迁都对人类的审美意识和社会潮流发生过导引作用,当然也直接对城市设计理论和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产生了影响。其基本理论的同通性使两者的设计师能够实现学科上的相互渗透,城市设计师同时也肩负着城市风景园林的总体设计任务,需要在营造城市硬质景观、合理设计城市空间结构的同时考虑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可能创造的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性。风景园林设计师需要在了解城市设计需要和总体设计精神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景观与环境的和谐统一才能创造出好的设计作品。当今,人们对所处生态环境日益重视的形势下,城市设计与风景园林设计都面对着共同的城市生态问题,都需解决城市人群与自然相生相长的因素进行设计,这使两者在学科领域上也发生了共通。
3、设计目标的一致性
不管是城市设计师还是风景园林师,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辛勤耕耘不断的创新发展,面对和追求的都应是同一个目的――创造优美的城市环境、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营建理想的可持续的城市外部空间形态。所不同的只是他们从不同的方向向这个目的努力和迈进。
4、从业人员的互渗性
城市设计和风景园林设计的渊源很深,突出的一点就是从业人员的互渗性。许多城市设计师有着风景园林的学科背景,而许多风景园林师又是学城市设计出身的。国际著名的风景园林教育家卡尔•斯坦尼兹教授,早年就是师从于城市设计巨匠凯文• 林奇。亨利• 文森特•哈勃德是哈佛大学第一个风景园林学位的获得者,后来成了城市设计领域的著名专家。
三、风景园林对城市设计的影响
风景园林是综合利用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手段营造的人类美好的室外生活环境,其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及所处环境的关系。风景园林对于城市设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中国传统园林是指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形式,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国传统园林的设计方法对于现代城市设计具有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中国传统园林在设计中注意人与自然的统一的设计理念。中国传统的园林造景强调人利用自己的感受去发现自然、感受自然,并按照自然规律来造园,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其中用来表现自然的艺术手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在自然山水的基础上造园;二是在造园的过程中用自然植物、花卉、山水等来装饰园林,以体现园林的自然美。现代所强调的和谐城市设计的理念就是来源于古典园林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设计理念。
其次中国传统园林的空间组景的设计技巧。中国传统园林的空间组景,往往应用借景的、对景、漏景的组景方法,给人构造一种园中有园,景中有景,步移景异的意境。我国城市的设计者们都运用了相似的手法,使其设计即能反映城市设计本身的意境,又能使城市整体的功能和环境得以统一,从而使城市空间和园林空间相互渗透,边界感消失。同时,风景园林中重视空间延伸的设计思想对城市设计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当前城市设计总重视空间分隔以满足不同城市居民的行为和心理需求的设计就源于此。
再次中国传统园林中的因地制宜的思维方式。在选择园址时, 传统造园强调因地制宜、因景制宜,充分考虑周围环境, 包括地理位置、地貌条件、林木植被以及周围的构筑物等多种因素,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很多的结合起来,同时根据当地人生活的习俗和游览景观的方式来设计园林。做到园林景观与当地文化、当地地域景观的一致性,凸显了每个地方独特的自然风光地貌。在现代城市的设计色城市的构建就很好的体现了因地制宜的思维方式,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特色资源,在城市的设计中必须体现这一点,不能一概的模仿其他城市的设计,而忽视了每个城市独有的特色。
2、中国现代园林对城市设计的影响
中国现代园林经过了传统园林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结合了现代社会发展所拥有的特点而形成了独特的园林理论,对于现金城市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构建。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城镇化的速度不断的加快,城市也得到了不断的扩大和发展。然而在城市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遭到了重大的破坏和恶化,在人们的生活环境中,拥有绿色植物的城市成为了人们所渴望的环境。导致人们对绿色植物的渴望,因此产生了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理论。该理论强调城市园林建设点、线、面的结合,主张城市园林绿地要呈网状、放射状等系统方式渗入城市中。此时的园林虽然注重了改善环境的生态功能,但仍以观赏为主,缺少多重功能兼顾。这种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理论的发展反应了现代园林景观对城市设计的重要影响,生态城市的设计是最好的证明。
其次现代大园林思想。近年来形成的现代大园林思想,是在传统园林精髓的基础上,通过继承和借鉴古典园林理论、前苏联城市系统绿地规划理论和起源于美国的Landscape Architecture理论发展起来的。其核心是建设园林式的区域、城市甚至国家。实现大地景观规划,其实质应当是园林与建筑及城市设施的融合。这种大园林思想强调在城市设计的过程中充分的考虑园林的规划和建设,突出强调城市人居环境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以满足人们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需求;满足人们对建筑室内外空间相互交融,以提供休闲、交流、运动、活动等工作和生活环境的需求;满足人们对建筑等硬质景观与山石、水体和植物共同构筑的环境美、自然美的需求,创造集生态功能、艺术功能和使用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大园林。这种现代大园林的思想和理念对于我国城市的设计具有重要的作用,充分的体现了城市居住环境的现实需要,园林与城市相结合,园中有城,城中有林的设计理念是现代城市设计的首选理念。
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范文3
关键词:风景园林 城市设计 影响
前言
城市是由自然牛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复合系统,风景园林自古以来都在城市设计实践活动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从 19 世纪后半期开始,风景园林实践扩展到广阔的社会和大地环境的背景中,对改善城市环境和促进城市社会发展起到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一、风景园林设计与城市设计的关系
1、基本含义
(1)城市设计的含义和内容
“城市设计”一词是由美国建筑师协会首次使用,其任务是旨在通过一系列的综合性环境创造和设计活动,为人们各种活动创造出有一定空间形式的物质环境,以满足在城市中生活的人们生理、心理要求,是以提高城市生活的环境质量、提升城市景观和城市整体形象的艺术水平为最终目的的,包括各种建筑、市政设施、风景园林及绿化的创造性活动。城市设计几乎与城市发展史一样历史悠久。但是,由于城市系统的复杂性及城市的不断发展变化,尤其工业革命以来,城市设计从最初的注重空间的艺术处理发展到了现在对人与环境互动关系的重视。 现代城市设计以对城市空间的组织和城市形态的表现为核心内容, 以提升城市环境品质,促成空间形态的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并对城市的演变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它的设计对象包括宏观城市设计、 中观城市设计和微观城市设计三个层次。
(2)风景园林的含义和内容
风景园林是综合利用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手段营造的人类美好的室外生活环境,其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及所处环境的关系。风景园林不同于以往城市设计中的观赏园艺和景观设计,后两者在空间和生命力的体现上都有不足;也不同于环境艺术和城市规划,这二者对文化和科学体现不足。风景园林结合了它们的长处,是在综合考虑环境、人文、社会和自然因素后进行的创造活动。
2、风景园林设计与城市设计的关系
(1)二者在设计对象和目标上具有同一性
风景园林的主要设计客体是城市的环境、绿色空间及城市公共空间,旨在通过风景园林设计实现城市环境的优化,为城市居民创建优美、和谐、健康的外部生活空间,实现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设计针对的也是城市居民的外部生活空间,是对城市空间结构进行合理设计的创造性工作。其设计目的也是对城市居民生活空间的优化,两者在设计对象和目标设计上具有同一性。
(2)理论与学科的互通性
城市设计与风景园林设计均受到哲学、艺术与科学领域思潮和理论影响。从功能主义理论到人文主义理论的变迁都对人类的审美意识和社会潮流发生过导引作用,当然也直接对城市设计理论和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产生了影响。其基本理论的同通性使两者的设计师能够实现学科上的相互渗透,城市设计师同时也肩负着城市风景园林的总体设计任务,需要在营造城市硬质景观、合理设计城市空间结构的同时考虑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可能创造的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性。风景园林设计师需要在了解城市设计需要和总体设计精神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景观与环境的和谐统一才能创造出好的设计作品。当今,人们对所处生态环境日益重视的形势下,城市设计与风景园林设计都面对着共同的城市生态问题,都需解决城市人群与自然相生相长的因素进行设计,这使两者在学科领域上也发生了共通。
二、风景园林理论对城市设计的影响
1、中国风景园林对城市设计的影响
首先,中国古典风景园林在道家思想的影响下,比较重视“意”,即园林所表达的情感与意义。它强调运用多种园林要素:自然界的花木、水、生物等自然要素,建筑物等人造物以及因二者呼应所产生的天、地、人和谐统一的美学境界。这一风景园林的设计方法对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城市设计产生的影响体现在设计的立意与布局上,无论是中国古代城市设计,还是现代城市设计,都以“经营位置”为主要原则,空间及各种设计要素的相互关系成为设计的最基本和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其次,中国的风景园林重视空间的层次、延伸与渗透,强调通过有限的空间设计达到层次与空间更为丰富的效果。因此,古典园林更多的利用场地与周围环境,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相互作用的空间关系。因此我国城市的设计者们都运用了相似的手法,使其设计即能反映城市设计本身的意境,又能使城市整体的功能和环境得以统一,从而使城市空间和园林空间相互渗透,边界感消失。同时,风景园林中重视空间延伸的设计思想对城市设计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当前城市设计总重视空间分隔以满足不同城市居民的行为和心理需求的设计就源于此。
2、外国风景园林对城市设计的影响
德国风景园林对城市设计的影响体现在德国将园林展与城市设计、城市发展规划相结合方面。以慕尼黑联邦园林展为例,可持续性发展目标贯穿各阶段规划的始终。瑞姆机场旧址因展览成为有生命力的新社区,其中设置了商贸区、居住区和绿色开放空间。在这一展览中,风景园林设计不仅仅关注园林的表达,更注重风景园林与未来城镇和社区发展规划的适应性。德国园林展规划往往结合城市开发的需要,各级政府和区域根据园林展提出的支持申请进行联合开发并提供支持。各园林展请求支持的主要领域包括:受污染区域的生态延续性研究、土质改良计划、洪水控制研究、生态环境保护研究、公共交通运输建设、配套文化设施、公共运动、娱乐场所配套等方面。园林展的设计即是对城市重新规划的过程,设计中增加了城市的绿地空间,发展了本地区城市公众的精神文化和休闲度活动空间。德国未来园林展还对风景园林规划区域联合进行了尝试,对实现跨城市地区、跨生态环境区、跨国家的整体风景园林规划进行了尝试。为未来城市发展中形成共同协调发展的大社区、提高城市国际化程
度提供了有益资料。
澳大利亚是风景园林对城市设计影响较大的国家。园林城市堪培拉已成为世界十大绿都之一,它的城市建筑分散地隐蔽在森林之中,具有浓郁的乡野气息。该方案由美国芝加哥风景园林师瓦尔特•伯利•格里芬于 1912 年设计。设计师充分利用了城市周围的自然山峦和水体,运用绿色开放式设计理念,对城市空间进行灵活的、开放的设计,反映出澳大利亚国土辽远开朗的地理特征的同时,又结合居住在城市中的人群对空间的动态体验和感受,考虑到室外空间尺度的不断变化,使优美的自然环境与人工建筑相互渗透,给城市中的人们创造适宜生活的环境以及可以让人们从不同视点欣赏美丽的景观。
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范文4
关键词:城市设计,人性化设计,人的尺度,公众参与,无障碍设计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与深入,我国经济持续向好,城市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此期间,国内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这为城市设计理论和实践积累了大量的有益经验。当然,在城市化的进程当中,我们的城市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本文将试图从城市设计中人性化关怀的角度,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1 城市设计与人性化设计
1.1 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是一门关注城市规划布局、城市面貌、城镇功能,并且尤其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学科。它以建筑、规划、园林作为核心专业,与城市工程学、城市经济学、社会组织理论、环境心理学、政治经济学、城市史、公共管理、可持续发展等知识与实务范畴密切关系,是一门复杂的综合性跨领域学科。
自人类有意识营造城市开始,城市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便如影随形,且不断发展变化。现代城市设计起源于产业革命后,即工业社会及现代工业城市出现的时期。随着二战后城市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在西方的崛起,现代城市设计作为建筑学与城市规划学之间桥梁的地位逐步确立。在城市规划中,各个层次的规划都离不开城市设计,而城市设计也因其具体性和图形化,较城市规划的抽象性和数据化更胜一筹。
而今,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变迁,使城市设计研究所涉及的范围进一步延伸到更为广阔的领域,即从物理空间到社会文化、精神层面的延伸,其过程中尤其强调“以人为本”,突出人性化关怀。
1.2 人性化设计
人性化设计的前身是人体工程学的出现和发展,人体工程学起源于欧美,原先是在工业社会中,开始大量生产和使用机械设施的情况下,探求人与机械之间的协调关系。及至当今,社会发展向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过渡,重视“以人为本”,为人服务,人体工程学强调从人自身出发,在以人为主体的前提下研究人们衣、食、住、行以及一切生活、生产活动中综合分析的新思路。
人性化设计则是指在设计过程中,根据人的行为习惯、人体的生理结构、人的心理情况、人的思维方式等等,在原有设计基本功能和性能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优化。 通常我们所说的人性化设计,是科学和艺术、技术和人性的结合。
1.3 城市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
美国城市规划学者E.D.Bacon 在《城市设计》一书中是这样定义城市设计:“城市设计的主要目标是造成使人类活动更有意义的人为环境和自然环境,以改善人的空间环境质量, 从而改变人的生活质量。”[2] 把人作为城市设计的主要研究对象或出发点,把生活质量的提高作为城市设计的主要目的, 城市设计的产品是适合不同人需求的空间, 人类自身永远都应该是城市生活的主体。
城市的本质是“人”,城市因人类的需要而诞生、发展,人是城市的主宰和主体。因此,城市的建设发展归根结底要围绕人的各种需要展开。城市设计的根本目的是创造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活动空间和人居环境。因此,人性化的设计思想应当是城市设计所必须体现和坚持的根本理念和指导思想,是城市设计最本质的设计原则。
2 城市设计中人性化的缺失
2.1 缺乏人性需求的物质空间设计
由于早期的城市规划学科脱胎于传统的建筑学,因而城市规划思想脱离不了建筑学的思维方式,表现为一种单纯以物质空间构筑为主要内容的工程设计形式。从一座城市的整体设计到单个建筑的创作,规划师往往认为物质环境是影响社会行为最重要的因素,因而致力于各种富有想象力的理想物质空间环境设计,力图通过理想化的设计来改善城市物质空间环境和城市布局。然而这种只注重表面形式的城市设计,缺少对物质空间背后深层次的城市本质属性的探究,没有真正从人的需要出发解决问题,因而出现了诸如公共空间分布不合理、城市滨水空间长度过大,使用不便等问题,造成了重视物质空间而轻社会和人的本质需要,缺少人性化关怀的城市硬伤。
2.2 丧失精神归属感的城市
2.2.1盲目照抄照搬国外设计
在全球化的今天,随着我国与西方的艺术交流日益密切,在城市设计中出现了许多照抄照搬的现象,许多城市出现了“大、洋、奇”的怪象:城市建筑出现了追求体量、追求高度、追求奇特风格的趋势;仿古、仿西洋建筑出现在不恰当的位置,风格混乱;城市空间、色调杂乱无章;更有现代建筑实验品蚕食历史文化名城古朴风貌的案例。如此以往,我们不仅实现不了城市建设的现代化,还会丧失我们的民族特色。城市设计中精神层面人性化的缺失,将丧失市民对其所在城市的文化认同感的缺失。
2.2.2“千城一面”成为各个城市发展的弊病
经济快速发展、势不可挡,城市建设亦盲目求大、求快。不良发展模式使各城市攀比现象极为严重。每个城市都搞市政广场、中央商务区、会展中心、大草坪、宽马路。城市趋同现象在很多国家都有,只是中国特别突出。中国传统城市都有各自的特色,是几百上千年形成的。过去十几年经历了大发展的过程,但没有对历史文化与风貌进行关注,所以造成了“千城一面”。也许这样的城市在某些方面满足了人生产生活的需求,但在忽视了历史文脉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创新的同时,从另一方面,即精神层面,削弱了城市对人心理层面的关怀。
2.3 “政府主导型”或“强势力量主导型”的城市设计
目前,城市建设投资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社会各方面利益冲突日益复杂化,城市设计往往为强势阶层服务。投资主体或开发商由于受经济利益驱使,往往对收益不高的公众事业缺乏投资热情,他们不但忽视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甚至还侵占城市开放空间。
城市开放空间即城市公共空间,它包括自然风景,公共绿地、广场、道路和休息空间等等,这些与改善城市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城市设计中,如何保证公众利益,如何使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城市开放空间发挥更大的综合效益,是城市设计人性化与否在社会关爱层面的体现。
2.4 对人群细分需求不够重视
弱势人群因其自身生理、心理特点和整个社会环境体系缺乏针对他们的思考,而使他们的自由行为受到限制。虽然我国现在在无障碍设计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许多大型的公共空间内,如地铁、商场、医院、图书馆、活动中心等,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整体化的、以人为本的无障碍化环境的建设解决方案。无障碍设计水平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其他特定人群的正常需求,如通信、指示、休憩、如厕等也不能得到完全充分的满足。
3 城市设计如何体现人性化
3.1物质空间从人的角度出发,满足人的不同需求
一方面,物质空间的设计必须控制好尺度,尺度的衡量标准即适宜人的视觉与感觉的尺度。大到城市空间、天际线,小到道路、建筑尺度都要让人感觉舒适。另一方面,物质空间的设计应满足不同人的活动需求,不同职业年龄、民族及社会背景的人群,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行为规律。根据市民的行为特点和需求出发,布局合理的开放空间,满足市民的多样化要求,从而构建丰富多变、充满活力、富有人性化的和谐城市空间。
3.2 突出城市个性, 展现城市地域文化,为市民营造认同感和归属感
每个城市都是生长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中, 并且由于历史、规模、性质、文化的不同, 具有不同的性格、品格和风格。[3]城市设计应充分体现“场地精神”, 将城市特有的自然、经济、人文、历史、地形作为创作源泉,充分挖掘和利用城市的历史人文资源,打造属于这个城市的特色,为生活在其中的人营造认同感和归属感。
3.3 重视公众参与
城市设计作为贯穿于整个规划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其构思、实施都在少数几个人中进行,普通老百姓对其几乎一无所知。然而这些设计最终的使用者却是普通老百姓,设计忽略了人的主体地位。因此,城市设计应该加强公众的参与性。在进行一项工程之前做一次问卷调查,把方案、建成后的效果以及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告诉市民,听一听市民的心声,最后再决定是否实施这项工程,这样才能营造公众需要的良好空间。
3.4 重视公共基础设施布局和无障碍设计
城市公共基础设施首先应当满足城市范围内的圈覆盖。其次,对于电话亭、邮筒、果皮箱、座椅及厕所等公用设施, 应有个性造型且符合环境心理要求;阅报栏、区位图、计时钟、交通标识及意见箱等,应色彩鲜明,便于识别, 形成特色系列,简明并富有雕塑美。
针对弱势群体的无障碍设计概念包括:图形化的信息指示;用色彩、材料、光影等手段多元化的信息传达方式、各种便捷的服务、人性化的视觉引导系统等软件上的无障碍设计工作[5]。
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范文5
关键词:公共利益;城市设计;公共空间
1 当前城市设计的存在问题
目前,城市设计在指导城市建设方面发挥着越来越越重要的作用,国内出现了不少优秀的城市设计实例(详见图1),如《深圳市宝安中心区城市设计》、《广州传统中轴线城市设计》、《天津滨海新区于家堡中心商务区城市设计》等。
图1广州传统中轴线城市设计
然而,由于城市设计的三维直观效果更便于充分展现城市的风貌特色、空间形态,令一些地方官员盲目追捧,把城市设计当成一项地方的形象工程、政绩项目来操作,过度的行政干预和欠缺科学的长官意志令城市设计变成了实现政治目的的一种工具,有些城市设计师的价值取向也过于强调个人意志和审美情调,城市设计出现了一些设计误区,如不顾地方实际盲目攀比追求气派、雄伟的空间格局;为追逐空泛的城市形象而过度设立大广场、行政文化中心、滨水绿地、地标等公共空间,从而浪费了大量的宝贵土地;抛弃地域文化特色,盲目崇拜“欧陆”、“简约”、“古典主义”风格建筑,造成地域性、文化性的缺失;或破坏自然环境的安全格局、漠视富有人文特色的城市肌理;形式化地追逐中轴线、空洞地强调空间结构或联系等等,不一而足。
2 城市设计的目的是实现利益的平衡
2.1 城市设计的本质内涵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50280-98)》中定义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所作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旧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明确“在编制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都应当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人文因素和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对城市空间环境作出统一规划,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生活质量和城市景观的艺术水平”。 可见,城市设计的对象是城市的公共空间和环境,其主要工作内容是设计、控制和塑造城市的空间秩序,提升城市的环境质量和生活品质 [1]。
2.2 城市设计中的利益主体
城市设计一直以公共利益的“代言人”自居,但实际上城市设计屡屡受挫,以至其“代言人”身份不断受到公众的质疑,城市设计师甚至成为备受公众批评的“牺牲品”,主要原因乃主宰城市设计命运的是社会各种利益主体的相互利益博弈的结果。传统的城市设计工作惯于物质空间安排的思维定势,运用一定的技术设计或措施,试图建立城市形象和空间物质环境,对城市设计的内在利益属性和实施机制较为忽视。而实际上,城市设计工作无不围绕着利益问题而展开, “是协调社会不同利益的一种工具”,其“核心问题是利益协调问题” [2] 。在兼顾长远效益的前提下,能确保社会各种利益的平衡的城市设计,是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建立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2.3 城市设计的目标是取得利益的和谐
城市设计中要以公共利益为原则,并非排斥私人利益的存在,相反,只有满足私人利益的合理诉求,才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利益,“只有当公共空间满足公众的、整体的利益而非少数人的、局部的利益时,才会真正地表达和谐的本质”。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公共利益或私人利益,实现私人利益也应该成为城市设计的目标之一,而优秀的城市设计应该是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最大化的统一。
3公共利益在城市设计中的具体表现形式
3.1 强调城市设计的过程化
传统的城市设计沉醉于终极的设计蓝图,过于强调技术手段来勾画一个理想的城市设计效果,政府机构热衷于将其作为现届业绩进行宣传,唤起民众对政府和未来生活的信心,城市设计师也为其成就感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而自我陶醉,但城市设计的真实意义却不在其最终的产品,而是在于城市设计编制和实施中的过程。现实中的城市设计蓝图仅是设计的一个概念,用于引导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代表一定时期的公众意志和价值观念,但在快速城市化、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观念频繁更新的改革年代,难以保证其规划预测的科学性,以及城市设计的规划期末能否按其蓝图呈现城市的形态和空间环境。
3.2 城市设计中公共利益的内容
城市设计中,公共利益的内容是多方面的,董慰等认为城市设计在内容上可表现为为公众供给公共物品和提供公共服务两个层面[3]。要确保城市设计以公共利益为优先,城市设计必须“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保护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并符合区域人口发展、国防建设、防灾减灾和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的需要” 。
4 在城市设计中实现公共利益优先的目标的设计思路
4.1 城市设计应从物质、技术设计走向公共政策的编制
传统的城市设计强调物质空间设计,以技术手段落实空间环境,在计划年代以及物质建设高速发展的改革开放初期,对指导城市建设、营造城市公共空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早期过度重视经济发展、片面追求速度等所造成的环境破坏、土地危机等引起了人们对传统物质设计手段的思考,在改革进入更为成熟阶段的今天,人们呼唤更为人性化、更好代表公共利益的设计方法,人们对城市的追求不再停留于物质上的享受,而更倾向于精神上的需求,如对城市设计的参与权、知情权等,城市设计的手法更需要跨行业的技术支持,因此,城市设计已经跨越了纯粹规划或建筑、环境设计的专业领域范畴,而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政策来定位,更加符合现时社会公共利益对城市设计的要求,“缺乏政策内涵和功能的规划,将是无效的规划” [4] 。
4.2 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目标的城市设计思路
4.2.1 建立紧凑型城市,提倡土地功能混合使用
传统的城市设计所体现的宏伟、气派的城市空间形态经常是以牺牲大量的宝贵的土地资源作为代价的,是对公共利益的严重挑战。土地政策的紧缩,令有限的城市土地资源担负着既要保证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又要确保生活的空间环境的满足,因此,在城市设计中采用土地使用紧凑的、适当提高建设强度的设计方法符合实际发展的需要,同时,抛弃传统设计中简单运用功能分区的思路,提倡土地功能之间合理的混合使用,更能有效节约资源(详见图2)。
图2 台山市广海湾滨海新城城市设计
4.2.2 建立公共空间体系,创造宜人的友好环境
公共空间是指“在城市中向公众开放的开敞性共享空间,亦即非建筑实体所占用的公共外部空间以及室内化的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形体环境中最易识别、最易记忆、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 [5]。城市设计从某种意义上,就是设计城市的公共空间环境,建立公共开放空间秩序,公共空间的本质属性是公共利益的集中体现,深圳宝安中心区城市设计将各种公共空间如滨水、市政、体育等开放空间进行有机分布和整合为有秩序的公共空间体系,最充分地保障了根本的公共利益。详见图3。
图3深圳市宝安中心区城市设计
4.3 以优先建立国土、环境安全格局来实现公共利益
在现时的国土、环境形势下,体现全国跨区域性的公共利益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我们的国土和环境安全格局,影响着我们的可持续发展。城市设计中忽视土地的健康利用和破坏自然过程的现象时有发生,如选择了不合适的土地建设城市新区,或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生物过程搞开发建设等等,这种对国土和自然环境的安全格局的不重视令城市长远的公共利益受到了挑战。城市设计可“用景观安全格局的方法通过对自然过程、生物过程和人文过程的分析,来判别和建立生态基础设施” [6],以此作为城市设计建设用地的底线,形成城市设计空间形态的基本框架,最大限度地保障全民的公共利益。
4.4 城市设计应充分保障公共安全
城市的公共安全问题也是城市设计中关注公共利益问题的主要内容,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传统的城市设计对公共安全的关注重视不够,公共利益的实现也无从谈起。公共安全的城市设计“关注实际空间中的安全体验和安全品质,基本内涵是指为实现城市公共安全的目标而进行的对城市外部空间和形体环境的设计和组织” [7],贯穿于城市设计的全过程,从总体城市设计到微观层面空间的具体落实安排,都需要从公共安全的角度形成设计思路来建立健康的、安全的、舒适的安全空间体系,也是城市设计的本质要求。
5.5 关注城市设计的社会、心理属性是实现公共利益的重要方面
城市设计师惯于从自己的主观意念出发来建立城市的特色和场所意义,未能全面表达公众的意志,应“通过对城市居民的公众印象调查和访问,从中归纳、分析和提炼出来的,由此得出的结论才可以作为城市设计创作思想的依据[8]”,从而更真实地在城市设计中体现公共利益的需要。
以上仅从几个方面原则性地分析了在城市设计中如何体现公共利益优先的设计思路,不在技术手段上作详细的分析和论述,希望以此引起城市设计中对公共利益的关注,并以公共利益的优先为出发点,改变传统的城市设计思路,建立更为符合我国国情的城市设计方法。
参考文献:
[1] 王建国. 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2] 石楠.试论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利益.城市规划,2004(6).
[3] 董慰,王广鹏. 试论城市设计公共利益的价值判断和实现途径.城市规划学刊,2007,(1).
[4] 全国城市规划执业制度管理委员会。科学发展观与城市规划。2007.
[5] 城市规划资料集,第5分册,城市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6] 俞孔坚等.“反规划”途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范文6
关键词:建筑;设计;创新;方法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S
建筑设计思想需要不断地创新,没有创新的建筑设计,就会使得建筑失去其灵魂。因此,建筑设计创新, 是每一个建筑设计人员的永恒追求。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总结设计的成功经验, 在充分研究建筑设计案例的基础上, 提高建筑设计创新思想在实践工作中的应用。设计师要发挥独创性, 运用与众不同的表现角度和表现手法,可以造就一种应变能力,不走人家走过的老路, 关键在于设计必须创新。
一、 建筑设计创新的特征
1、 反思性
反思性是说,建筑创新思维的“新”在于它不同于习惯思维或重复性思维,它来自于对现实理论及实践的反思和批判,并从中找到突破口。
2、超越性
超越性是说建筑师通过对以往知识、经验、思维定势的超越,对原有信息有取有舍,有的突出有的消沉,对信息重新组合,形成新的设计。
3、 实践性
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的实践性在于建筑设计的理论研究和设计活动都不能脱离实践。在实践中建筑需求不断发展,要求建筑师的思维不断前进,不断地根据实践要求进行创新。
4、 相对性
建筑设计创新思维也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创新思维方式一旦成为一种习惯,它的表现力就会下降,这时就会去追求一种新的方式,一代代被替换。一位建筑师离不开他所处的时代,离不开同时代的创作,更离不开自己身体力行的创作实践。
5、 辩证性
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的研究涉及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的本体、主体、客体、方法、载体等多方面的研究内容。考察其相互关系,我们发现建筑设计创新思维诸多子系统的要素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认清这些辩证关系,有利于整体把握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有利于培养和正确运用建筑设计创新思维。
二、提高建筑设计创新的方法
1、 加强对建筑设计理论创新设计的重视
建筑理论是指人们关于建筑设计知识的理解和论述,是设计师们对设计经验的总结和规律的发现。建筑设计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建筑科学理论的系统化和规范化,在专业化的建筑设计理论建设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建筑设计实践水平和设计构思创意水平。这就需要设计师们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理论研究成果、新思路、新理念;逐渐开放思想,改变思维方式,大胆运用头脑风暴法,从而不断推动建筑设计向前发展,力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要加强“本土论”探索,在建筑设计中,要集中反映地域、特色、民族的审美特征,把民族传统文化和建筑艺术有机结合起来,凸显出民族文化特色和城市文化精神。
2、 知识理论上的创新
我国的建筑设计虽然在长期的积累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理论和实例可供参考,但要想建筑设计得到质量上的提高,还需要充分借鉴先进国家的设计理论和经验,在借鉴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开放性思维和敏锐的洞察力,吸取先进的经验和理论为自己的设计所用,开拓自己的创作构思和推理分析。
3、建筑设计体现人性化
现在的建筑越来越注重人性化色彩,这样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与和谐社会相呼应,促进城市的协调发展,这应该成为城市设计的一大特色。现在社会上到处宣扬人文关怀,建筑作为城市的外衣,应该给人以温暖的印象,正是人们的这种心理需求以及社会发展的要求,指导着建筑设计的走向。建筑物所传达出来的美感是建筑设计所一直追求的,能够给人一种视觉上的享受当然就是一个建筑设计的成功所在。可以说建筑中也存在灵魂,那是一种公众精神和首创精神,建筑美越来越向艺术美靠拢。一个建筑如果没有人的味道,当然不会有情感的归属,对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将会产生一定的误导作用,所以建筑设计应该尊重环境的多样性和整体性,给人们以真实存在感。建筑追求的是自然美,因为自然最接近人性,公众普遍支持纯真的事物。
4、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相结合。
一个城市建筑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城市的整体形象,城市建筑不仅带来的是视觉享受,更体现这一个城市的文化与精神,所以城市建筑必须与这个城市整体相结合,现代建筑要尊重环境与文化多样性的特征。现代建筑更注重美学的利用,最好的就是给人留下一种见一面就忘不了的印象,这就是城市文化的综合体现。建筑需要继承并且表现这城市的历史美德与特色,通过对比城市的建筑可以了解这个城市的发展方向,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当然必不可少,这不仅可以给城市带来生机,还会给城市带来特色,有利于城市的发展。
5、 环保设计理念
随着人类过度索取地球资源造成的很多环境区域的生态系统失衡,人类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直接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正是由于这样的形势,在全球范围内保护环境运动迅速发展起来。由人和自然组成的绿色和谐革命在全球范围内开展起来,建筑生态型、家居型生态也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被提上了日程。其实有关生态的理念已经缺乏新鲜感,因为人类在不断进化发展的过程中,多多少少都存在着生态的朴素思想。通常来说,生态具体就是指自然和人之间的关系,建筑生态化就应对人、建筑和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很好的处理,它需要为人类创造一个舒适的小空间,同时又要对大的周围环境实施很好的保护,促使有利于人类发展的资源能够持续存在。设计环保绿色建筑是设计人员应当具有的社会积极态度,它势必随着不断进步的人类技术观念的发展而拥有更加宽广的发展前景。
6、 运用数字技术创新建筑设计
数字技术越来越多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也给建筑设计带来了新的发展,影响着建筑设计的方方面面。数字技术打破以往的简单形体,追求多元的审美情趣。形体塑造方面则反叛了以往现代主义的单一形体和强几何形体,体现为非线性形体的倾向。数字技术在建筑设计领域中的应用更促进了这种多元化的趋向,在电脑中建筑师可以将形体任意扭曲变形,并对形体进行复杂的加减处理。数字技术也影响了建筑的表皮。无所不在的能够快速不断更新信息的电子显示屏或一些广告媒介,闪烁变换的霓虹灯等便自然成了建筑师设计的“新手段”。数字媒介文化的兴起将原来被看成是非建筑的因素推到了前台,在图像文化的影响下,建筑师营造烘托氛围的手段更加宽泛。在对建筑的感知中,各种因素同时起作用,从科技到时尚,信息与媒介都可以成为建筑的设计元素和表达手段。数字技术对建筑设计的创新发挥了不可限量的作用。
7、 运用联想式思维创新建筑设计
联想式思维方法是通过事物的相似性类比,从某一事物想到建筑设计创新的某些方面的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方法过程。联想不是胡思乱想,而是以事物之间的一定的可比性为前提的,它能够克服两个事物及概念在意义上的差距,把它们联系起来。联想式方法能够找到建筑设计针对的内容和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把看起来并无联系的方面联系起来,从而得到建筑设计创新的方面。而要获得丰富的联想,就要在实践中取得大量的经验和丰富的知识,一旦需要联想,就会在大脑中动员各种信息,将各种信息进行整合,建立起各种联系,并在思维中不断变换事物之间的联系,以产生丰富的联想。
总之,建筑设计现在所追求的是鲜明的个性、五彩斑斓的创作风格,设计者要在建筑设计行业崭露头角,就应加强建筑思维不断的创新,走出传统的设计思维和习惯。
参考文献:
[1]陈进良.新形势下我国建筑设计应如何创新[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