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的区别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的区别范文1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开设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培养单位有两百三十家,其中,安徽省有20多家(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2013贵阳会议),心理学的人才培养呈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但从社会需求与对人才的质量期望来看,目前应用心理学专业培养单位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其中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足是较为突出的问题。(韦洪涛,2014)
针对苏州地区三所高校心理学专业学生的调查表明,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教学能力、专业能力等相对比较薄弱[1]。而实践能力的不足也加剧了学生在就业上的不利[2](周永红,2014)。另据一项对国内心理学培养单位的调查表明,“缺乏实践, 缺乏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是当前心理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3]。因此,加强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是提高当前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急迫需求。国内一些培养单位已经做了积极的实践和探索,并表现出一些共同的特点。例如,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上,各个院校都强调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应该是在培养专业能力的基础上,要加强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4]。
我系在摸索人才培养实践的过程中,一方面积极吸收兄弟院校的有益经验,另外一方面也在探索一条适合我校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特征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1 安徽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在实践能力培养上的工作
安徽作为中部地区传统的农业大省,心理学起步较晚,最早源于师范内高校,所以,心理学专业一般偏重于教育心理学方向。安徽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2003年建立,2007年第一届本科毕业生。安徽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从建立之初,就带有自身的特点。第一,应用性特点明显。作为安徽省唯一的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开办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它的应用性特点非常明显[5]。从就业口径来看,它主要以公司、企事业单位、司法系统等作为就业方向,它的应用性集中在人力资源、人事测评、教育培训等方面。第二,起点高,定位高。在“211”工程建设与支持下,安徽大学心理学专业在人才培养上一直坚持立足高标准,严要求,高质量的原则,在生源质量、师资配备、实验室建设上一直紧跟国内外学科发展的步伐,并着力探索符合地方高校特点的有特色的应用心理学建设之路。尽管如此,我们专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例如,传统的开设师范类心理学专业的院校,其就业口径近些年已经饱和,也参与综合性用人市场的竞争,这也对我们系学生就业带来一定的冲击。因此,如何在人才培养上办出自己的特色,成为这个专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为此,本科教学工作一直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以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为突破口,加大实践课的比重,优化实践课程体系,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从而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具体做法是: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方案是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部分,方案以细分的实践能力为基础,分年级、分教师明确专业实践技能的方法、途径、具体要求;每个年级都有自己的一套独立的实践能力培养方案;每年都会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以及用人单位的反馈情况修订一次。下面将介绍我系在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上的一些具体的工作。
1.1 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教学体系
安徽大学的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包括教学演示型体系,专业技能型体系,研究创新型体系。这一实践体系贯穿于大学四年,它既包含了从基础操作能力到应用实践、科研实践,兼顾实践能力等多个方面。各个教学体系之间既相互联系,又各有所侧重。满足人才就业择业的多元化需求。
1.1.1 教学演示型实践培养体系
主要以心理学本科实验教学平台为依托,包括,演示型心理学实验教学平台和心理与人事测评教学实践平台。心理学是一门实证科学,实验操作这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为此,在各类专业核心课程中增加实践课时的比重。例如,认知与实验心理学实验课,心理统计与SPSS实验课等课程按照课程开设学年建立起相应的实践教学计划。
1.1.2 专业技能型实践培养体系
形式多样,主要以参加校内外实践活动为主。具体内容有心理测量与人事测评技能,亲子教育领域以及心理咨询技能实践课程环节,侧重于心理学的各种实务技能在公司企业、学校,司法系统等实践单位的运用。近年来,我们陆续与学校、监狱系统、公司企业展开合作,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的多元化实习需求提供平台。分年级来看,低年级学生主要以校内实践为主,例如,心理科普活动,心理情景剧表演,心理咨询课程相关实践;也可以开展参观心理与教育咨询公司,临床心理卫生中心,中小学心理咨询中心等活动。这类活动定位为增加学生对应用心理学应用性的感性认识。中高年级则以校外进入各类实践基地的实习为主,例如,专业心理咨询公司,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实习,学校教育实习,监狱司法机构等各类机构。这类实习定位为提高学生了解社会,增加专业技能。
1.1.3 研究创新型实践培养体系:定位为增强学生科研动手能力
以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为科研训练基地,教师科研项目为科研平台,以专门的研究型课程为科研训练的支撑。近年来,本系心理学教师积极参与、组织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申报国家、省级以及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以及挑战杯竞赛。由于组织有力,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先后获得国家挑战杯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两项,其它奖项若干,国家级、省级创新项目若干,成果丰硕[6-8]。同时,为给学生的科研实践建立一个良好的平台。我们争取中央财政和各级财政经费,增加实验室建设,包括本科教学实践课程,科研训练实验仪器建设。建成了本科教学的基础演示平台(包括基础实验与认知心理学实验室,心理测量与评价教学实验室),还陆续建成了儿童心理与行为分析实验室(包括,儿童行为观察室,行为分析软件平台),认知与行为基础实验室;脑电与眼动实验室。目前这些实验设备已经在学生的实践中发挥了作用。此外,为了培养学生在科研素养上的国际视野,我们的实践课程中专门开设了专门的研究型学习小组,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专业文献的阅读与报告环节。通过这些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参加项目科研的过程中提升科研素养,为进一步深造奠定扎实的基础。
1.2 实践教学模式的配套支撑体系
1.2.1 心理学实践专业师资与教学方法的构建
教师队伍是专业实践教学的主干力量,决定着实践教学的成效。近些年,我系应用心理学专业大力优化实践教学团队,通过引进心理学博士和培养年轻骨干教师,着力打造几个教学团队,如心理与教育咨询教学团队、人事测评与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团队、认知与实验心理三个教学团队。同时也会定期组织团队成员外出参加专业技能培训,例如,短期访学与进修、心理学软件的操作培训课程,心理咨询的工作坊,青年教师的社会实践等形式,提升专业技能,增加我系与兄弟院校以及社会实践机构之间的交流,提升我系在人才培养上的质量。
在教学方法上,每学期有定期的其中教学检查,围绕着课程内容,组织专家教授对授课教师的课堂内容进行听课,或者是座谈会,听取专家教授以及学生代表对实践教学方法的意见与建议,探索最适合某一课程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课程组织形式。在教学方法上积极贯彻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观念,根据不同领域内容灵活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包括案例教学法、课堂讨论、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优化调整,加大实践实用性的教学内容。
1.2.2 心理学专业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的改变
考虑到实践教学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因此,其考核方式也会有所区别。为此,我们在实践教学环节,制定一套可操作性的专业技能考核标准,包括实践课程的教师需要有教学大纲、实施方案以及考核评价方案。其中,对实践环节中学生的设计作品、课程作业、科研论文,同样要求有细化的评分考核,从而确保实践培养的质量。
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的区别范文2
现有的研究,大多以演绎和归纳两种方式为主要的手段对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理性思维和经验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一定程度上能体现研究对象的部分根本规律和共性与特性。但是,过多地依赖于这两种研究方法难免会对研究对象的特征概括不完全、不能充分发挥根本规律的功能,且较少对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对象进行跟踪,实证的方法运用少,缺乏对教育现象的观察、实验、比较的研究。面对复杂多变的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的思想、心理状态,提出的对策方案缺乏可操作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争议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学科创建时间不长,在许多研究领域存在较多争议。
一是关于研究对象。学界普遍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但对于研究对象未形成一致观点。主要观点概括为:
(1)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胡凯指出“:以人们的思想行为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以及依据这种规律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王新山、王玉婷认为:“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特殊规律为研究对象”;乔立骐、梁丽萍认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笔者认为,如何把握一般心理过程来探究新的、更具实效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2)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各种互动因素的心理特征和规律。施春华认为研究对象包括四个方面:社会环境、个体心理状况、教育内容和教育者的心理。针对第一种观点,本学科要特别注重研究如何根据人的心理规律来实现政治立场、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的转变和提高,若不能把握好“在思想政治教育框架中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这一基本原则,将很容易被认为是偷换普通心理学的概念、照搬其内容体系。第二种观点的范围更加宽广、全面,从某种意义上讲更有利于学科的内涵丰富、外延拓展。但可能会使研究范围泛化,致使学科边界模糊。现有研究表明,对于研究对象的阐述已经在对过程进行“心理分析”、“心理研究”上保持了原则性的统一,实现了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忽视教育对象和过程的突破。但是尚未形成定论,不够清晰、明确。
二是关于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1)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心理学研究。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心理学原理和方法的研究,对心理环境、心理效应、心理机制与心理功能的研究。有学者认为,应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将思维、情绪、需要、动机等内容纳入研究内容,形成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知识体系。
(2)对思想政治教育参与者的心理学研究。致力于研究不同年龄阶段和职业类别教育对象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其形成发展的影响因素、差异性及其对教育过程和教育效果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寻针对性对策;研究教育者的角色定位、心理品质、能力结构的现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学科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其研究内容,上述研究内容符合学界对于本学科研究的普遍观点。但是一定程度上也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没有切实地体现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甚至是简单地借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学科界限比较模糊,不利于确立其学科地位。三是关于学科归属。由于与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具有牵丝挂藤的联系,学科归属问题一直存在争议。目前,代表性观点有:
(1)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王瑞雪从学科成立的背景、研究对象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等方面论述,认为应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也有学者从“心理学”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角度出发,论证其学术立场。
(2)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分支学科。此观点被普遍认同,因为学科交叉,兼具了两个学科的共同特点和性质。胡凯,王希永、杨芷英从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关系分析,指出,一方面,必须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原则和内容,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出发点对教育过程进行心理研究;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心理现象与特殊的心理规律,其范围包括在一般的心理现象和规律之中。明晰学科归属问题,是构建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逻辑起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重要动力是开展多学科的协同研究,但必须以明确的学科归属为前提。目前对此缺乏权威性的论证,致使学科体系和内容体系构建方面也颇有分歧:主要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学为纲”与“以心理学为纲”的对峙。需要不断深入研讨,推动其逐渐走向成熟。
三、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新兴学科,困难和不足尤为突出。主要面临着一些在短时期难以得到完全解决的困境。
一是理论建构不完备。
(1)研究的基本范畴存在较大争议。学界普遍认同本学科研究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也有学者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相对主体、相对客体以及教育过程的心理研究来解释其研究范畴。
(2)学科归属问题存在较大争议。大多学者认为本学科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的部分共同的特点和内容,应归属于这两门学科的分支学科;也有学者认为,应该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
(3)学科体系建构存在较大争议。有学者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主张以心理学的理论框架来构成学科体系;也有从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因素出发,主张以思想政治教育学为纲。
(4)学科理论整合程度不够。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有机整合,构建特有的理论体系是一个现实难题。首先,对于二者在理论、方法上的联系和区别缺乏系统的论述,导致在理论建构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含混不清、特色不够鲜明;其次,需要长期探索如何有效地将心理学的方法、工具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二是缺乏科学的范式。具体表现在:
(1)在教育范式上,在以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为指导实施教育活动过程中,教育者依然大量采用传统文本教育范式,封闭、知识化、教条化以及一定程度的泛政治化,未能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方法有效地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未能实现相对主体同相对客体的良好互动;
(2)在研究范式上,高校具有广泛的教育网络和丰富的研究资源,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实践和研究的主要阵营,其主导型研究范式是经典教育学范式,以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伦理学等为主要理论资源,以演绎法和归纳法为主要思维特色。但是实证研究还不够,其广度和深度还不能适应现实社会的要求和学科自身发展的需求,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是研究结构不够优化。
(1)相对主体业务素质有限、整体协作程度不够。缺乏既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心理学系统理论知识、方法,又精通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知识的复合型师资队伍;同时,研究者缺乏联系和沟通的氛围和平台,协作不够,致使研究力量分散,学术观点难以达成一致。
(2)相对客体覆盖面不够广泛。研究人群主要是高校学生,较少涉及不同年龄层和其他行业的群体。
(3)动态研究、对策性的研究有待加强。针对教育对象的心理发展和思想变化而进行的动态研究以及个案和小样本的长期、追踪研究相对薄弱;同时,用于解决教育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的可操作性、对策性研究有待加强。
(4)对教育过程本身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待深入。当前,较多关注于从理论上探讨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法和效果,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育过程;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参与者的心理功能开发、利用的研究鲜见,需要借鉴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成果;此外,对于受教育者如何把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获取的信息外化为行为的研究少,不利于受教育者良好行为的强化与教育效果的反馈和改进。
四、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建议及展望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应该坚定发展的信心,攻坚克难。基于对现状和面临困境的理性分析,笔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初步展望。
第一,推进范畴及体系的理论完善和创新。对学科范畴及其体系进行理论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探索和提升一些新的范畴,使学科体系不断完善和充实。
(1)推进学科化建设。要创新理论体系,用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术语和话语体系从本学科研究的“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特殊领域中概括、提升和创新范畴,避免从心理学中简单照搬、机械拼接;要整合学科资源,借鉴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从最新成果中提炼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的结合点,如: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心理为切入点,研究受教育者的需要、动机、情绪情感、态度和行为,探讨激发其兴趣的方法与对策。
(2)推进科学化建设。学科发展“科学化”的趋势要求教育过程更加关注对教育对象和教育过程的研究。以现实为基础,运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借鉴和运用心理学甚至自然科学的研究工具和方法分析教育现象,作出能准确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本质和规律的概括。
(3)推进现代化建设。以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并重的方式进行新的理论分析,对本质和规律进行前瞻性的概括,总结出预见性的理论和应对方法。对现有的范式理论框架加以检验和论证,并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发展,以新的观点、范畴、原则加以补充;构建既能够充分反映科学发展的新成果和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又适应时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新理念的学科理论体系。
第二,发展“人本”的研究范式。范式是学科共同体所拥有的共同的信念、遵循的一套共同的理论模型和解决问题的框架与方法。
(1)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是本学科逐步向科学化和时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人学范式强调以人为本,在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的同时又要教育对象生存方式的优化提升。在坚持用心理学的方法,对教育现象和事实进行客观、数据型分析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整体、系统的探究,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关注其心理特征和情感体验。
(2)要扩大研究对象的覆盖领域。研究的相对客体由以大学生为主,逐步涉及中学生、儿童、其他群体,如:少数民族地区、军队、企业、社区等群体。同时,群体与个体心理的比较研究,以及针对群体人际互动、集体意识的研究将受到重视。
第三,扩展新的载体和方法。
(1)在教育实践方面,探索公共、虚拟空间的运用。教育过程呈虚拟化和模糊化的发展趋势,要突破以学校教育为主的形式,加强公共环境的开发和利用;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和大众传媒的作用,提高无意识教育和隐性教育的能力,强化互动性和渗透性。
(2)在研究方法方面,注重量与质的研究相结合。研究教育过程的构成要素、其相互关系及整体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开展过程研究的起点。在用实证方法进行宏观概括的同时,也要注重小样本、个案研究,进行深入、动态的跟踪。借鉴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实证研究范例的标准化工具、实验来研究心理学理论、方法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行融合的具体途径;研究已有的教育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并用代表性的数据和研究结果为参考对实际效果进行评估和验证。
第四,加强复合型的研究队伍建设。
(1)从长远来看,应当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训,针对研究者或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相关知识和心理学知识、操作技术的培训,使其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既能够熟练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同时又能够恰当地运用心理学的研究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方法。
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的区别范文3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10-0012-02
一、PAD课堂理念的提出
PAD课堂教学模式也称“对分课堂”,是由复旦大学心理系张学新教授于2014年为复旦大学二年级心理学专业讲授心理学研究方法时首次尝试并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PAD课堂结合了传统讲授式课堂与讨论式课堂模式的优点,其有三个独特之处,第一,“授课方式”,将课堂时间一半给教师讲授,另一半时间留给学生讨论。第二,“隔堂讨论”,此模式和传统的讨论有很大不同,强调学生听完老师讲授的内容后,课后有一周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再回到课堂展开讨论。第三,“过程性评价”,PAD课堂非常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每次上完课后对学生有一定的作业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所学内容做出个性化的作业,从完成作业的认真程度上能够判断学生的学习状态。
PAD课堂把教学从时间的维度上分为三个过程,分别为讲授(Presentation),教师在课堂上对课程内容进行提炼精讲,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理清学习的重点与难点,这是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过程;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后通过复习笔记、阅读教材或查阅其他资料,将知识进一步吸收巩固,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此过程将学习和思考紧密地结合起来;讨论(Discussion),学生带着课后学习与思考的结果与小组或班级的同学进行交流,加深了对学习内容的理解[1]。
二、PAD课堂理念在“健康心理学”教学中的实践
依据PAD课堂理念,在2015—2016第一学期,我们对应用心理学专业“健康心理学”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
(一)课程设置情况
2014级应用心理学专业共有41名学生,每周上课1次,每次2个学时,上18周,共计36学时。在第一节课时,先简单介绍本学期的课程安排、学习方式以及考核形式。《健康心理学》的教材,内容共有12章节,比较符合18周的学时安排。
(二)教学安排
首先,我们选取了健康心理学的理论、应激与健康、影响健康的生活方式、吸烟与健康、心理干预方式、心理因素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影响慢性疼痛的心理社会因素、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心理社会因素、影响癌症的心理社会因素等9章内容进行了PAD教学改革。其次,每位学生做一个自己喜欢的桌签,要求上课时摆放在课桌上,进而将41名学生分成了10组,每组4人,最后1组5人,小组成员在每节课并不是固定的,而是由学习委员每节课前随机安排。
(三)教学设计
开学第1周的2个课时按照传统讲授式的模式将第1章《绪论》讲解完,从第2周的第1个课时讨论第1章所讲内容,第2个课时对第2章《健康心理学》的理论的要点内容进行提炼并精讲,课上要求学生专心听讲,课后要求学生自主复习,并完成第1章和第2章的作业,作业以“亮考帮”的形式来完成。“亮闪闪”即写出本章的学习自己感受最深、受益最大、最欣赏的内容,至少有1条。“考考你”即自己学会了,但是觉得别人可能还存在问题,用来考别人,至少2个。“帮帮我”即在经过教师讲解、自主复习后仍有些问题没有学懂,等待讨论时向别人请教,至少1个。具体教学设计见表1。
表1 PAD课堂教学设计
注:知识要点根据章节具体内容分配课时
(四)讨论
隔堂讨论是PAD课堂区别于传统讨论的关键点,讨论课要求每位同学带上自己的作业,首先在小组内部交流10分钟,再由每组指定的发言人在班级内交流,共需要20分钟。剩下的10—15分钟由教师就学生们的共同疑惑进行引导、总结梳理,进行点睛式总结。
(五)考核
近年来,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即过程性考核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我校对于考试课程的期末总评成绩的计算方式是60%的平时成绩+40%的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学生成绩的最终考核体现在平时的学习当中,也是符合教育规律的。在《健康心理学》的教学实践中,共计6次作业,上交5分,良好8分,优秀10分。这样的评分方式既能够保证上交作业的同学能够得到公正客观的成绩,又能保证那些用心完成作业的同学得到较高的成绩。
三、开展PAD课堂的教学效果调查
(一)教学效果调查
为了更好评估PAD课堂的教学效果,我们在学期末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共发放41份问卷,收回41份,有效问卷40份,有效率达97.56%。调查问卷一共涉及18道客观题和3道主观题,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1.整体情况。调查问卷显示学生们对该门课程的出勤率高达97.6%,上课时间玩手机、开小差的情况为13.2%,100%的学生认为本门课程作业适当,87.8%的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85.6%的学生认为PAD课堂能够促使其课后主动学习。对于PAD课堂模式下的学习效果持肯定态度的占90%,与传统课堂相比,学生们对PAD课堂的总体满意度为81.1%。
2.知识层面。从获取知识的层面了解到87.85%的学生认为PAD课堂有助于其了解所学课程,80.5%的学生认为“亮考帮”形式有助于深入理解本门课程,90.2%的学生认为PAD课堂有助于掌握本门课程的内容,认为PAD课堂有助于应用本门课程的占到70.7%。
3.能力层面。87.8%的学生认为PAD课堂有助于培养起学习能力,78%的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增强其解决问题的能力,87.8%的学生认为PAD课堂有助于其锻炼表达能力,78%的学生认为PAD课堂模式开放型的学习任务能够激发其创造性思维,提升其团队协作能力的学生占97.6%。
4.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68.3%的学生认为PAD课堂有助于培养自身的专业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也是专业发展最持久的动力。能够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是PAD课堂改革的重要成果。
(二)实施PAD课堂的教学效果
1.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调查问卷的整体情况来看,实施PAD课堂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能够顺应现代高等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PAD课堂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提升,活跃了课堂氛围,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主动探究的精神。
2.有利于学生获取知识。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也不是主观的东西,而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业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2]。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PAD课堂的模式是讲授—内化吸收—讨论,这种教学环节能够促使学生自主探索,思考问题,积极发表观点,能够根据自身设置的目标进行学习,在讨论环节,通过小组、集体讨论能够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
3.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PAD课堂让每个学生都有在小组内部和班级发言的机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既提高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也锻炼了其沟通与表达能力,由于这一学期的分组并不是固定的,这样更有助于全班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沟通,全面提升其综合能力。
4.保证了学生学习效果。PAD课堂中,学生每次做完作业,教师就会给分数,这不仅仅是为了解学生掌握了多少学习的内容,而是作为一种矫正性的反馈系统,一方面及时了解教学过程的每一阶段,是否有效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另一方面,帮助教师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些学生非常认真,会在课后对所学内容做一个延展性的学习,而有些学生只是机械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与传统评价体系不同,PAD课堂能够保证每位学生在学期末的成绩是通过平时积累所获,而不是突击学习得到。
四、展望与反思
(一)PAD课堂符合教学改革的大趋势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在PAD课堂上,教师不必花很多时间去吸引学生,而是回归学生学习“引导者”的身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以学生为中心”、“从教到学”是世界教学改革的大趋势[3]。
(二)实施PAD课堂的关键是教师
在PAD课堂中,表面是减轻了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课负担,实际上,对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以及专业能力无疑是要求更高了。教师在讲授课前必须将本门课程的内容梳理清晰,合理分配课时,对知识点的凝练必须心中有数。另外,在讨论课环节,教师不仅要回答学生在讨论中集体困惑的问题,还有可能遇到回答不出学生问题的尴尬局面。因此,这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必须在专业上狠下功夫,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正如有学者研究指出的,“教师高度决定学生高度”[4],PAD课堂的实施效果最终决定于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学术水平。上好PAD课,同样功夫在课外、在教师。
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的区别范文4
[关键词] 高中生;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德育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应用心理学、教育学原理以专门的方法和理论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影响的教育,帮助他们化解心理矛盾、缓解心理压力、减少心理冲突,使受教育者得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人格的成熟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活动,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如何将两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使它们更好的为教育服务,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是教育者应该关注的问题,本文就此问题提出一些看法,现总结如下。
一、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和联系
1、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
首先,两者的理论基础不一样,两者分属于不同的学术领域,路论基础也有所不一样,心理教育是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而德育工作则是以理论为基础,其次,两者的评价标准和目的不同,德育教育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是以社会共同的品德、行为标准为参照标准,而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则是根据学生个体的心理状况是否健康、是否积极来作为参考标准,再次,两者的工作方式方法不同,心理教育强调宣泄与疏导,是一种自我教育的过程,德育工作则强调教育和灌输,注重说服与言传身教,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些强制性,最后,两者的工作人员不同,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人员要求更加高,需要具有专业知识并取得一定的资格方能胜任。
2、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
两者虽然有一些区别,但是有具有一定的联系,矛盾统一,相辅相成,首先,两者都要面对学生这一受教育的群体,其次,两者都有共同的教育目的,即培育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教育者都是朝着这一共同的目标而努力的,最后,两者遵循共同的规律,如由浅入深、先易后难,重视学生自我意见的表达,尊重人格,维护人权等。
二、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必然性
1、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仅要求能力强,素质高的新型人才,更需要心理素质过硬的人才,在困难与挫折面前,只有内心够强大的人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内心懦弱的人是注定要失败的,只有人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2、德育教育的现状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由于两者的工作方式方法的不同,德育教育强调教育和灌输,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使学生讨厌这种教育方式,使得教育效果事倍功半,效果不理想,但是心理教育更注重学生个体的价值体现,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弥补了德育教育的不足,扩宽了德育教育的工作渠道,也是德育教育发展现状的需要。
三、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方法
1、加强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在学生的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担负着教育学生、培养全面人才的责任,学校应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工作责任心强、综合素质高、教学水平突出的教师队伍,通过参加各种培训和交流,不断的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并对教师队伍进行心理学相关知识的培训,使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又能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在言行举止方面做学生的表率,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2、加强学生心理学知识的学习
学生在学习各种文化课的同时,也应该适当的开设一些心理学的课程,使学生了解自身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与特点,学会自我调节控制情绪,学会面对困难和逆境时的应对方法等,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学习和生活。
3、建立高中生心理档案
高中生正处于心智从不成熟向成熟的过渡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或多或少的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学校应该建立高中生心理档案,对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一个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及时发展普遍存在于高中生中的心理问题,并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做到防患于未然,提高心理辅导工作的效率。
4、建立心理辅导站,开设心理咨询门诊
在开设校医室的同时开设心理辅导站,由专业心理辅导员针对在校高中生各个时期的思想特点、生理特点 和心理特点,为学生们提供个别辅导,进行心理疏导,但是在辅导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鉴于有部分学生对心理问题会比较害羞,学校也可以开设咨询专线或心理咨询信箱,由心理辅导员耐心解答,帮助高中生建立健全的人格。
5、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在将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时候一定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通过教师的家访、电话互访、年级的家长会、成立家长委员会等多种形式,加强与家长的交流,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表现,并就学生在校的表现和家长进行沟通,对学生的心理动向进行全面的掌握,也使家长了解孩子的行为动向,教师和家长积极配合进行各种教育工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总而言之,只有将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在一起,才能够使两者优势互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实现教育关心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向葵.教育心理学[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0,3(5):65.
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的区别范文5
关键词:扬琴演奏;内心视觉;表演心理学
学习扬琴演奏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演奏者不仅要耗费心血去认识、记忆扬琴复杂的乐谱,掌握高难度的技法,还需要学习扬琴在演奏中的表现力,只有学好这些,才能真正得心应手,学好扬琴的演奏。而在此过程中,演奏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承受学习技巧的压力,还要承受自己内心的各种情感压力。因此,我建议演奏者在学习和演出的过程中,应该学会运用内心视觉对扬琴演奏的辅助作用,锻炼自身的心理素质,让心理能力转化为学习操作能力,提高扬琴演奏能力,满足自身对音乐和扬琴演奏品质的追求。
1 内心视觉概念描述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应用心理学的重视,应用心理学理论在音乐领域的实践已经数见不鲜。内心视觉,也逐渐成为音乐领域研究者们重点关注的心理学成果之一。内心视觉,英文名称为“inward looking”,顾名思义,即是人们对于内心世界的映像所做的研究,因此内心视觉又被称为内心视觉表象。目前,内心视觉还尚未具备一个定义,但从其功能层面划分,可以将内心视觉分为再现的内心视象和再造的内心视象。再现的内心视象和再造的内心视象的最大区别就是人脑的参与。再现的内心视象是人脑对于人所经历过活看到过的视象的记忆与回放,属于人脑生理上的记忆功能范畴,而再造的内心视象则是人脑依靠所累积的素材和信息进行的综合想象而产生的结果。再现内心视象和再造内心视象功能不同,共同构成了内心视觉的基础功能。
在扬琴演奏的过程中,应用内心视觉的过程就是利用再现内心视象和再造内心视象,其中扬琴乐谱的图像化和对扬琴表演动作的记忆即应用到再现内心视象功能,而对于扬琴演奏中的音乐形象和表演环境的处理,必须要应用内心视觉的再造内心视象才能在演奏中收获成果,提高演奏者自身的音乐素养,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升华。
2 内心视觉对扬琴演奏的作用
内心视觉关注演奏者的内心世界,能够帮助演奏掌握更深厚的技巧与功力,提升演奏者的综合素质,这主要表现在:
首先,内心视觉能够帮助演奏者收获更加丰富的演奏知识。演奏者长期实践的素材,能够帮助演奏者获得更丰富的表演素材和演奏技法,一场音乐会,一场歌剧,乃至一首歌曲,都能增加演奏者对于音乐的理解,对乐曲技巧的熟悉。而通过内心视觉,演奏者能够将这些藏在记忆中的东西转化成自己需要的乐曲素材,从而丰富自己在扬琴演奏中的表演,这就能够让演奏者的扬琴演奏更富有表现力,对于演奏者自身来说也是一种表现能力的提升。
其次,通过内心视觉演奏者能够收获更丰沛的情感。如果演奏者将内心视觉应用到扬琴演奏中,就能学习到许多乐曲之外的知识。例如,演奏者了解了弹奏的乐曲的背景,利用内心视觉,他就可以更能认识到乐曲所表现的情感。演奏者领悟了这种情感之后,才能与这首乐曲融会贯通,让乐曲演奏更生动,更传神,给听众带来更愉悦的享受。
再次,内心视觉能够提高演奏者的综合素养。通过对内心视觉的应用,演奏者将更加关注自身σ衾衷素的需求,将会主动吸收自己身边的音乐元素,从而将音乐的情感、技巧、表演形式、背景环境等多种元素应用日常的练习与演奏中。这样的积累,让演奏者不仅仅关注于演奏技巧的提高,而是关注自身的综合发展,对于演奏的音乐道路发展来说,是大有裨益的。
3 内心视觉在扬琴演奏中的运用
3.1 由乐谱记忆升华到图像记忆过程中的运用
扬琴演奏的第一步是识记乐谱,这是所有乐器演奏都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试想,如果演奏者演奏没有了乐谱,就像汽车走在路上没有了交通规则一样,横冲直撞,势必会造成一团乱。因此,扬琴演奏必须要懂得乐曲乐谱,并利用内心视觉升华到图像记忆的阶段。
内心视觉将乐谱记忆上升到图像记忆的过程有三个重要环节:第一个环节就是要学会将乐谱图像化,具体方法是:第一,识乐谱,初视唱,懂内涵。演奏者拿到乐谱后,可以先观摩他人演奏,明确乐谱中的段落划分及乐曲所表达的内涵;第二,分化记谱。视唱后,演奏者可以对乐曲进行分段记忆,将记忆细化到每段,每节乃至每句,以少见多,更方便记忆;第三,细化记忆后,演奏者可以将整首曲子进行视奏,应用乐谱上标示的不同技法找到音位,调动全身的感官进行乐谱的识记;第四,视唱和视奏成功后,演奏者可以尝试几次,通篇背诵。
乐谱识记成功后,演奏者应该辅助学习扬琴的音位,把扬琴中与音符相对应的对应的各种音位关系以击弦点作为观察点,有意识地将这些击弦点构成图形或图案,从而使音位记忆也图像化,这是乐谱记忆的第二个环节。
乐谱记忆的第三个环节就是对乐谱进行“冥想”,这个环节一般是在演奏之前。为了防止自己在演奏过程中忘记乐谱,演奏者可以在上场前默记需要演奏的乐谱,默记几遍之后可以将自己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重点标记和练习,有了这样的意识,可以有效减少演奏者在这样的地方出错。
3.2 音乐表演记忆过程中的运用
掌握大量的、丰富的演奏技巧是进行扬琴演奏的必要条件。在此过程中,扬琴的演奏者需要利用内心视觉对自己所接触的演奏表演尽心充分的再现和再造。一方面,演奏者需要掌握老师们教授过的表演技巧,老师在示范演奏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技巧及手肘部关键部门用力的力度都需要学习者进行识记,而后再进行反复的练习和演奏,才能掌握扬琴演奏的基本技法。另外一方面,演奏者还需要对扬琴表演进行再造,演奏者对他人技巧的机械学习,不具备演奏者的主观因素,而再造的过程中,演奏者必须要利用内心视觉的作用,对记忆中的表演技巧和动作进行调整与记忆,同时还需要加入自己的情感因素,从而让自己更贴近所演奏的乐曲,而后通过反复的练习,让自己对这首乐曲的演奏一直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里,这就是内心视觉对演奏表演的作用。例如初学者在接触扬琴演奏时,必须要对扬琴演奏的基本规范动作要熟练掌握。首先,要规范演奏姿势,初学者应关注老师的坐姿、神态及起手的动作,老师一开始应是端坐的,聚精会神,上半身微呈含胸拔背,两脚之间的距离与肩同宽,肩臂自然下垂,前臂屈肘平伸。在击弦的时候,老师的动作是张弛有度的,初学者应从内心意识感受自己的动作是否标准,然后再根据老师的示范进行调整。在熟悉这些基本技巧后,初学者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进行演奏,根据自己身体的惯性调整击弦频率、速度,进而慢慢掌握演奏的规律,感受扬琴的美妙。
3.3 内心视觉在音乐形象图像化过程中的运用
对于扬琴演奏者来说,掌握了丰富的演奏技巧仅仅是学习的一个环节,要想真正掌握扬琴演奏中的精髓,还需要对乐曲中的音乐形象有进一步的了解。在学习扬琴乐曲中音乐形象的过程中,演奏者可以利用内心视觉,发挥形象思维能力,将音乐形象“图像化”。简言之,就是将每一首扬琴演奏的作品都当作一个图像,让它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情感,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演奏者更容易接触每个作品的灵魂,了解他们的思想和情感,从而让他们在演奏^程中可以调整理解错误的地方,帮助他们提升扬琴演奏的境界。
虽然每首扬琴演奏的乐曲是不同的,但是他们在时代背景、风格、内容、结构等方面是具有共同点的,因此,为了更好地把握作品的灵魂思想,建议演奏者可以根据他们的共同点对作品进行区别理解,进行充分的联想与想象,也能化繁为简,更方便掌握更多的音乐形象。例如,在以描写风土人情为主的乐曲中,演奏者可以先将乐曲中的音乐形象图像化,对他们的民族风情、地域地貌等较鲜明突出的特点进行具象描写,在脑海中有了深刻的印象后,才能将乐曲所表达的情感表述清楚,也才能让自己的演奏与乐曲更贴切。
3.4 对外部环境的内心运用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每位演奏者上台演出之前,必然会经历无数日夜的勤奋练习,然而,尽管经历了无数次练习,演奏者上场时的紧张情绪还会影响到自身水平的发挥。很多演奏者都反映,虽然自己在台下练了很多遍,但是一上台就紧张,看到舞台下那么多人,感觉会紧张到发抖,所以演奏时往往会失常发挥,让自己非常失望。其实,临场紧张是正常的现象,对于此,笔者认为可以利用内心视觉作用,帮助演奏者缓解内心的紧张情绪。扬琴演奏变化多端,节奏或快或慢都需要演奏者自己掌握,这就要求演奏者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稳定发挥出自己的演奏水平。在演奏之前,建议演奏者多安排几次彩排或者场景模拟,最好用摄像设备记录下来自己的表现,并根据自己的不足进行调整,这样就不会因为害怕失误而造成紧张。此外,在演奏时,可适当邀请几位亲朋好友来现场观摩,有亲友的鼓励和支持,相信也能让自己紧张的心情有所缓解,从而调整自己的应场气氛,将对自己有压力外部环境调整为让自己舒适内心视觉。
4 结语
真正优秀的音乐演奏,绝不仅仅是技巧的熟练演绎,它更多的是需要熟悉的乐曲、丰沛的情感,变化的表演形式及坚强的内心共同作用的。因此,在扬琴演奏中,应该重视人的内心映像对演奏的反映,让身体对技法的记忆与脑中的综合元素结合起来,遵从自己的内心世界,让乐曲从自己的内心流露出来,这样的扬琴演奏,才能说得上是能够打动人的,才能说得上是成功的。在研究扬琴演奏的过程中,演奏者应重视内心世界的创建,为自己创建一座音乐的宫殿,用音乐元素武装自己的头脑,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演奏出更流畅、感情更丰富的乐曲。
参考文献:
[1] 吴h.论内心视觉在扬琴演奏中的运用[J].艺术百家,2007.
[2] 赵师加.论内心视觉在扬琴演奏中的运用[J].音乐大观,2014.
[3] 史小霞.分析内心视觉在扬琴演奏中的运用[J].北方音乐,2015.
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的区别范文6
[关键词] 注意力;认知心理学;语块习得任务
一、引言
语块教学是我国语块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对教学的启示是:在教学中应重视和记忆语块。虽然,许多教师已经意识到语块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但进行教学实践的并不多。从认知心理学家角度来看,注意是学习者对所学信息进行加工的重要方式,注意力在认知活动中对于获得知识起着积极的作用。解析注意力在二语习得认知过程的作用,可以揭示外语学习过程中一些现象和规律,从而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本文将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注意力与以语块习得为主的任务型教学关系,探讨注意力在语块习得中的作用。
二、注意力理论
注意力在认知心理学中被定义为:人积极处理通过感觉器官、存储的记忆或是其他的认知过程所获得的大量信息的手段。它包括有意识的注意力和无意识的注意力两个过程。[1]注意力有两个特点:指向性与集中性。注意力的指向性是指人在每一瞬间,他的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另一些对象。注意力的集中性是指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后,它会稳定于这个对象,即全神贯注于该对象。人在高度集中注意的时候,注意力的指向的范围就缩小,从一定意义上说,注意力的指向性与集中性是密不可分的。可见,注意是一种受限的选择性认知过程,它在一定程度上受人的主观性的控制[2]。
在认知心理学中,注意的理论很多,比较典型的是布罗德本特Broadbent的过滤论(filter theory),该理论陈述了在任一时刻人们能注意的信息量是有限的,一旦信息超过了人所能接受的容量,那么人则会运用注意的过滤器使一些信息通过而锁住剩余的信息[3]。过滤论难以解释为什么未受注意的信息的某些方面仍能透过过滤器,而这些东西后来是需要在认知系统中处理的,为此就出现了特雷丝曼的衰减器理论(attenuation theory),该理论认为,在未被注意的消息中的一些有意义的信息即使很难恢复,但还是可利用的。这类信息从属于三种分析:首先是消息的物理属性的分析,如音调或响度;第二种分析是语言分析,是一个解析消息并使它们变成音节和词语的过程;第三种分析是语义的分析,处理消息意义的过程[3]。过滤论和衰减轮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注意的选择性,它指处理系统有限,对付不了所有的输入,必须选择一部分作进一步加工,注意就是一种选择行为。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理论就是卡恩曼(D. Kahneman)的注意分配模式,在此理论中注意被看成是资源,其能量可以随着人所处的觉醒状态而变化,这些资源可以灵活地分配去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甚至同时做两件事情[4]。总结起来。注意有以下特点:注意力资源具有有限性和选择性;注意力受制于自愿控制;注意力控制着意识的渠道;注意力是行动控制和学习的基本要素。[5]
三、注意力与语块习得的任务型教学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earning / teaching approach)主要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外语教学领域,兴盛于90年代后期,它的影响延续至今。近十年来,国内研究者和和教师开始越来越关注任务型语言教学。有关这方面的主要著作有龚亚夫、罗少茜的《任务型语言教学》[6],魏永红《任务型外语教学研究:认知心理学视角》[7],程晓堂《任务型语言教学》[8]。这些著作对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概念、任务型教学法的实质及任务设计的原则等问题从多角度进行了探讨。国外研究任务型语言教学可以分为两类[8]:一类是以David Nunan,N.S.Prabhu,Jane Willis 为代表学者,从语言学和教育学的角度研究如何在课堂上围绕任务展开教学,另一类以Michael Long, Peter Skehan, Rod Ellis, Merrill Swain, Peter Robinson等为代表,从心理语言学角度来研究任务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同时,不同的专家和学者从各自的研究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结合本文所探讨的主题,我们倾向于朗和克鲁克斯的定义。他们认为[9]:“一般认为,(教学)任务是为学习者展现恰当目的语样例的一种方法—即语言输入,学习者必须通过运用一般的认知和信息处理能力对这些语言输入进行重组——同时任务也为表达理解和输出目的语时所遇到的交流困难提供了一种方式……”
根据任务型教学的内涵和原理,我们将语块作为输入目的语样例,设置了以语块输入和输出为主的任务型教学。采用以语块习得为任务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既关注语言的形式,更要关注语言的意义和功能,可以改变教师单纯讲授语言知识的状况。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体现“做中学”的理念。
语块存在于人脑的记忆中,而且随着我们对记忆材料的熟悉程度而增加,语块的数量也相应增加,从而使大脑可以储存和回忆更多的信息。语块在记忆储存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整体储存和整体提取。这就意味着学习者以语块为任务来学习时不必考虑语法,可以把注意力从语法转移到相关性、连贯性和恰当使用等特征上,有利于改善语言表达的流利性和准确性,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
信息加工理论认为信息通过输入进入人脑中工作记忆,经过加工筛选后的信息储存到长时记忆之中,然后经过输出成为运用的知识。语块的习得过程同样是信息加工的过程,而注意在这样的过程中起到一个很重要的调节作用。一方面,注意被认为是对输入进行筛选进而为加工提取重要性信息的刺激过程,另一方面注意被看作是一种认知资源,可以作为大脑注意力的集中方式提取。[10]语块的学习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习者从语言环境中接受可理解的语块输入;第二阶段学习者对输入语块进行/创造性构建,通过情感过滤、认知和语言监控等机制的作用将输入语块变为吸收语块。第三阶段:学习者通过逼迫输出语块。
四、注意力对语块习得的启示
将注意力关注于语块的输入和输出能有效的提高语言学习效率。在语块学习任务中要发挥注意力的作用就要调整注意力资源达到较佳的学习状态,在可能的条件下,加大注意力与内在中介语发展的联系,充分发挥注意力的调节和监督的作用。
从以上的信息加工理论可以看出,注意力在语块的输入和输出之间扮演着重要角色,注意力影响到输出的质量,这时候就要发挥注意的监督功能以促进中介语的发展。教师在组织大量语块任务输入活动中,应区别以“微调输入为主”(finely-tuned input)的有意识的选择语块知识和以“粗调输入”(roughly-tuned input)为主的高于学生能力水平的语块知识,中心注意力应指向微调输入,粗调应以边缘注意力为主。语块的“输入”是语言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仅仅依靠输入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是不大可能的,所以有必要组织各种类型的“输出”活动。输出活动有利于发挥注意的调节和监督作用,注意在输出中有助于学习者在输入和中介语之间搭建“注意汇编程序”(noticing the gap), 有助于假设检验和自我辨认和纠正错误。
五、结语
在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倡导选择和运用任务型教学以期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就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而本文主要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探讨基于语块的任务型教学,提倡利用有限的注意力资源,加强语块的输入和输出能够克服加工限制的局限,降低语言习得的难度,进而提高语言习得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李红.第二语言学习认知过程中工作记忆与注意力的关系[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2).
[2]Robinson,P.Attention and memory during SLA [C]. In C. J. Doughty & M.H. Long (Eds), The Handbook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Backwell, 2003.
[3]朱宝荣.应用心理学教程[J]北京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4]桂诗春.实验心理学纲要:语言的感知、理解与产生[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5] Robinson,P . Cognition and language Instruction[C].Beijing: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2007.
[6]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7]魏永红.任务型外语教学研究—认知心理学视角[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