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

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范文1

关键词:现代城市公园、设计理论、实例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和科技进步推动了公园绿地景观建设快速发展,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营造具有亲和力和特色的环境景观,已成为一项关系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迫切任务。

二、现代城市公园设计主要内容

1、现代城市公园立意设计

在人的意象中,空间环境是场所,而时间就是场合,场所感是由场所和场合构成,人必须融合到时间和空间意义中去,因此这种环境场所感必须在城市环境改造设计过程中得到重新认识与利用。公园的立意也应该以人民大众的愿望为重,满足人们对公园某种功能的需求。

2、现代城市公园分区设计

为了满足不同年龄不同爱好的游人多种文化娱乐和休息的需要,要根据处的地理环境来确定公园的主要的功能分区和相应的形式。面积比较大的公园会相应的比较多,分区时要注意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动静的合理分布等等。

3、现代城市公园的交通设计

公园内的绝大部分面积被处理为草地、树丛、水面或其他“自然”形式,人所活动的区域被局限在有限的园路、广场等铺砌地面上。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影响到人们思维和行为方式,人们喜欢走捷径的想法常常会不顾已有的道路设计,而直线穿越草坪。同时由于开放后,很多周边的居民因工作、学习也经常穿越公园,减少路上所花的时间。所以,公园在向城市完全开放的同时,应更多考虑人们进入公园的交通组织。

4、现代城市公园植被设计

一般在公园中园林植物种类比较集中,所以在场地分析时,要调查当地在植物配置中,乔木与灌木、落叶与常绿、快长与慢长树种的比例,以及草本花卉和地被植物的应用。设计的主要原则是适地适树,以乡土树种为主,一般来说,本地原产的乡土植物最能体现地方风格,游人喜闻乐见,最能抗灾难性气候,种苗易得且易成活。

5、现代公园入口设计

公园的入口是公园给游人的第一印象,它往往是公园内在文化的集中体现。同时,公园的入口也是划分公园内外,转换空间的过渡地带除了集散功能外,还要注意结合整个公园的性质,所处地位,当地居民、地域文化等等来进行综合分析。一般通过道路等级的降低、路面材质的改变、与自然地形地貌结合等不同的形态,成为内外空间限定的要素。

三、现代公园设计理念思考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加上现代化生活的快节奏,人们越来越追求通过某种途径获得生理和心理上的平衡。而城市公园逐渐成为人们活动的理想场所,其可为人们提供休憩娱乐的场所,公园景观设计的逐渐得到重视,鉴于城市公园的作用,其更应该在设计上从产生意图出发考虑。

(1)生态可持续性。保持场地原有的肌理及原生态基础,加以保护性改造,通过河涌、河岸、公园的不同水生态设计,形成一个自我净化系统;在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必须整合地块周边生态系统,完善生态自我修复,打造自然健康的生活环境。

(2)城市的互补作用。城市公园作为日后发展居住区的一个重要辅助设施,通过设计一个全开放的公共绿地,营造山丘、树林、河流、浅滩、湿地不同要素组合而成的自然环境,与居住小区内部庭院功能起到互补作用,为都市生活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

(3)超前意识。公园设计中导入安全避难防灾理念,预留大片开放空间,作为紧急避难场所为大量人群提供庇护。

四、现代公园设计实例研究

1、项目概况

某城市公园用地呈正南北向,矩形,南北长239米,东西长180米,公园占地总面积为45130平方米。地块南北两边分别接人工河,根据该城市的发展定位,鉴于本片区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优异的地理交通位置,为此对其设计城市公园,为当地城市未来商住中心提供一个优美和生态环境。

2、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手法

从以上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理念的思考,生态景观设计效果是城市公园设计发展的重要理念之一,本公园为了有效地实现生态环境设计理念,从公园饰品以及环境方面都运用了生态设计手法。结合实践,笔者总结本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实施中采取生态手法处理。

(1)公园景观设计采用石笼作为一种生态格网结构,一种新型材料结构。生态格网根据工程设计要求组装成箱笼,并装入卵石填充后连接成一体,用做堤防、路基防护等工程的新技术。作为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新型生态格网结构,成功地应用于各种保护工程中。与传统刚性结构比较起来优点突出,更提供了一个新的景观视觉效果,较好地实现了工程结构与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卵石柱摒弃了传统刚性结构建筑物的单一性立面装饰,在保证钢结构亭安全性的同时,增加景观的观赏性和趣味性。

(2)基于人们一直在探索如何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使公共环境建设与环境保护相结合,本公园在设计手法上核心是采取生态技术,通过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措施,重点创造水生态环境的城市公园。本公园照明系统均使用环保节能的太阳能照明系统,以环保、节能配合公园的生态性设计。公园设计水生植物净水系统。水生植物营造了丰富多彩的水体景观,点缀水面与岸边,加强水体的美感。同时水生植物还具有净化水质的功能,水生植物能吸收水中有害物质、改善水体质量,且能消除水体中许多污染元素,因此水生植物也具有重要的生态恢复功能。水生植物在美化水体景观、净化水质、涵养水源、保持湖水生态平衡方面具有显著功效。同时采取生态化净水,公园与河流形成一个完整的水系系统,通过水深、驳岸形式、植被护堤等水设计,建造一个的生态设施,由河道作为廊道,河涌水流经公园的入口湿地生态水生植物床和浅滩的过滤,进行生物净化,再进入深水区,再到净水区。如此进行一系列的过滤,最终达到水体的自净,最后到达卵石浅滩,为儿童提供安全戏水用水。

(3)公园生态水景设计,通过水生植物净化床对水体进行净化,设立动态水景观――喷泉,为水体增氧。湖体基底和驳岸设计以自然土堆坡为主,表面层换粘土保水。对于公共卫生间、公园管理处等服务用房给水方面以自来水供应。植物灌溉主要采用自动喷淋系统,设净化池,利用湖水补给,提供日常的灌溉用水。公园的服务性污水主要来自洗手间和小卖部与公园管理处,采取就近排进周边的市政污水管。雨水方面则采用天然排水为主,沿路边设置不同形式的明沟排水,以自然的卵石、水生植物构成,暴雨时期会形成水溪景观,其他以暗沟排水为辅。

(4)天然的排水调节系统。本城市公园在各处设置天然排水系统,以保持水土,水通过有序的地表排水路径,以明水渠、地形明沟、卵石径的形式,汇集到深水区。当暴雨时侯,形成溪流的景色,水退时又是旱沟,草花丛生,呈现另一种景象。

(5)生态护坡景观设计。河涌设计还原河流原生的形态,设计成蜿蜒弯曲的河流,设计不同的水深,采取自然放坡的原生态驳岸,利用水生植物加固河堤,形成自然生态的河岸风采。湖泊设计还原原地形湖泊的原生形态,扩大湖面,增加蓄水面积,形成婉延弯曲的自然放坡原生态驳岸,设计不同的水深,利用水生植物加固河堤,形成自然生态的河岸风采。同时公园里设计了生态绿地植物床,潜水跌水区、活水区、净水区以及戏水区。

3、特色设计

本城市公园设计有彩色安全胶垫活动区,主要是考虑到随着生活的快速发展步伐,人们更加地崇尚健康环境生活观,儿童游戏场地及青少年活动场的安全性和趣味性设计尤为重要。在绿意盎然的小山坡中间穿插橙色和红色的小径,它们是用安全性能高的地面材料制作而成,在绿色植物与红色系的强烈色彩对劲以及巧妙结合下,充满视觉冲击和动感,这孩子们创造一个趣味性的安全嬉地带。

同时本公园通过雕塑、图案以及建造材料等,有效导入乐从家具、乐从钢铁等产业文化和品牌形象名片;同时引入新概念钢结构更楼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对地方历史文化的记忆及传承;贯穿公园的单车径更是文化绿道的延伸,倡导人们一个健康、绿色的生活态度。

五、结语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剧增,人们生活在到处是钢筋混凝土的空间,再加上现代化生活的快节奏,又使人们在体力上,精神上受到极大的压力,他们迫切需要通过某种途径获得生理和心理上的平衡。城市现代化公园不但是城市的绿肺也成为人们活动的理想场所。人是城市的主人,因而公园设计也应顺应人的需要成为艺术和科学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 李东阳:《浅析现代城市公园设计》,《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 2011年05期

[2] 王启照:《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艺术设计的研究》,江南大学, 2007年

[3] 官文娟 钟志祥 颜申:《现代开放式城市公园设计探究》,《中国水运》, 2011年09期

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范文2

【关键词】智慧城市建设关键技术

智慧城市以物联网技术为支撑,利用更智慧、更全面、更有效、更快捷的应用将人类社会的各个层面进行有机融合,实现城市的智慧化发展。

一、城市智慧建设相关理论研究

1.1智慧城市理论

智慧城市借助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发挥多中基础信息设施的优势,将人类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庞大信息进行智能处理,形成全新的生活方式、社会管理模式,构建新的城市形态。

1.2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

社会发展中各种活动大多以独立项目的方式开展的,在城市智慧建设理论中,其将传统的工程项目的管理扩展到项目全生命周期,从构思开支,知道项目结束。完整的项目全生命周期包含以下几部分:项目的决策、实施以及使用和维护,不同阶段和过程之间均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智慧城市建设则是对这些联系进行整理和综合分析,理顺城市发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联,满足多层次、多方位的个性化需求。

1.3精益建造理论

该理论的基础是生产管理理论,主要实施对象为城市建设中项目的各个过程,主要目标是在最短工期和最少资源,不牺牲项目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工程项目的管理和完成。精益建造理论来源于制造业的生产管理、流程管理和价值管理,主要为了解决施工过程中如何提高建造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工作时间等问题。

二、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关键技术分析

智慧城市建设中所需要使用的技术较为复杂和多样,需要不同技术之间的协同合作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2.1数据获取技术

现代数据处理和数据存储技术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了数据存储的可能。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基于云的多种技术被提出和应用到社会生活中,这种信息处理和存储技术突破了传统技术的技术瓶颈,利用云端的高性能和大容量存储设备对城市发展中产生的大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此外云计算相关技术的应用将不同类型、不同环境下的数据信息进行了整合,可以实现跨平台、跨领域的信息处理和存储,解决了智慧城市发展进程中存在的数据共享的问题。

2.2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被称为人类的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其可以在虚拟的信息和现实的物质之间建立统一规范的联系。首先物联网技术应用大量的传感器组成传感器网络,该网络主要用于对物体进行感知和信息获取;然后应用多种通信技术,典型的如RFID技术等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传递;最后对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跨行业、跨领域、跨系统、跨应用的共享和互通。

2.3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技术是智慧城市发展的保证。云计算将大量的分布的独立计算机通过一定的方式组建成统一管理的云系统,在该系统环境下,多个硬件设备可以协同工作,按照资源需求对硬件能力进行分配,实现多种传统计算技术所无法实现的功能。应用云计算平台可以对智慧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多种状况、产生的多种信息、要求的多种处理功能进行合理解决和分配,充分满足城市建设的需求。

2.4数据挖掘技术

智慧城市智能化需要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实现。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庞大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信息繁杂没有规律,通常我们对于某一方面的研究只需要从数据池中提取我们感兴趣的数据即可。数据挖掘技术就是一种对大量数据按照个性化需求进行挖掘和分析的技术,这种技术可以从城市建设中产生的大量数据中挖掘出符合城市发展需求的信息机理知识,协助推动城市的智慧化演进。

三、总结

总之,城市的智慧化建设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应用多种理论和技术,不仅是对城市产生巨大影响,还会对人类的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影响。

参考文献

[1]王要武,吴宇迪.智慧建设理论与关键技术问题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18)

[2]张永民.“智慧中国”关键技术的研究(上)[J].中国信息界,2012(1)

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范文3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241-02

计量经济学是因为人们研究经济现象活动规律的客观需要于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一门新型的经济学科,是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同属于中国高校经济管理类本科生必修的三门经济学核心理论课程。与传统经济学相比,虽然历史不长,但已表现出了强大的理论价值与社会实践价值,对于财经类院校大多数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本科生,是需要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本专业领域的实际问题,而不是重在研究计量方法本身,所以需要的是理论与应用并重,融基本理论方法与应用为一体的一门计量经济学课程。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深深认识到要更高效地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有必要针对这门课程的特点切实做好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环节的设计工作。

一、理论教学环节的设计

首先要选择好教材。在理论教学上,根据高校统计学专业学生的高等数学、矩阵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学科的知识水平情况,以及教学计划的课时安排,要注重选择理论教学内容重点突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案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教材。其次要能抓住教学主线,这条主线也是计量经济学研究的主线。笔者在长期的教学中紧紧抓住了计量经济学的“模型设计—模型参数的估计—模型检验及模型的应用”这条主线,于是很自然地就减少了其中的数学和数理统计学理论上的推导内容,重点说明推导结论与计量分析方法的关系,比如:多重共线性、异方差、自相关等内容重点讲解它们所产生的后果、如何检验,以及补救措施,避免了一部分数学基础差的学生因为其中繁杂的数学公式认为计量经济学就是统计课、数学课,继而产生畏难情绪,对学习失去兴趣的情况出现。三是重视案例教学内容的开发。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课,体现其工具性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是20世纪初哈佛大学创造的围绕一定教学目的,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生思考分析和决策的案例,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在当今世界的教育中受到重视和广泛的应用。案例教学的关键是设计高水平的案例。我在课件中安排了一些针对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的案例,比如:居民住房消费,物价问题等方面的案例。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每一个案例提出后,引导学生按照“模型设计—模型参数的估计—模型检验及模型的应用”的计量经济学研究步骤思考怎么建立模型,怎么估计参数、怎么进行模型检验等问题。使学生通过讨论并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分析这些问题后,即提高了同学们认识经济问题、分析经济问题的热情,又更深刻的体会了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的应用。

二、实验教学环节的设计

在本课程的实验教学环节中,将实验教学内容分为基础实验与综合实验两个方面,基础实验有五个项目,综合实验一个项目。教学方式采用自主性实验模式,自主性实验模式是突出学生在实验教学环节中的主动性,即在实验主题的选择、方案的设计、数据的收集、软件的运用等方面都是由学生自己完成,学生要先提交实验方案,经教师审核,认为具有可行性即可进行实验。从教学过程来看,自主性实验教学的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是分开的,理论教学部分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教学部分则是在老师的严格监控下由学生自愿组成实验小组,每个小组根据实验项目自愿选择实验主题,然后收集相关数据资料,应用模型及软件研究所选择的课题,最后写出实验报告,互相帮助以小组实验的方式共同完成实验。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的设计。

1.做好实验教学准备工作。认真编制好实验教学计划,精心选择实验内容(研究课题)。编制实验教学计划对学生实验进行布置、指导和检查,是教学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本课程的实验教学计划中体现了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的地位与课程性质,安排了实验教学进度,确定了学生实验教学成绩的考核方式等。在实验内容上我们在教学中设计了6个实验项目,即EViws软件的认识、一元回归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多重共线性的诊断与修正、异方差诊断与修正、自相关诊断与修正、综合实验等基本涵盖了教材教学内容。

2.划分好实验研究小组。通过实验小组来体现计量经济学自主性实验教学模式,在实验教学中按照自愿原则成立实验小组,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他负责小组内部日常的如:学习教学软件、查找资料、上机实验以及撰写实验报告等学习管理,同时负责及时与老师协调沟通在实验教学中所需要解决的各种疑问。小组制管理的优点在于,一方面便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另一方面便于教师的实验教学监督与管理,发现问题能够及时解决。

3.选择实验内容。在每次实验前都要求各个小组要确定好一个实验的课题,鼓励学生从以下方面考虑选择研究课题: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学年论文或毕业论文拟选问题等。同时也提供各种选题供学生选用,鼓励学生选择“一次性课题”。所谓“一次性课题”是指让学生选择一个问题的一组数据,分别完成实验教学计划中的6个实验项目。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利于学生对一个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

4.做好示范、指导和实验成绩评定。在实验教学中,应高度重视例题示范。在例题示范中重点引导学生如何去发现问题,如何检验,以及如何选用补救方法等。在完成实验课题时,遇到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学会运用所学计量经济学理论知识解决问题,以利于学生创新能力与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撰写实验报告以及评定实验成绩。教师根据每个小组日常的实验过程的表现和提交的实验报告的质量,评定实验成绩。

在计量经济学的教学中,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教学成效是显著的,通过对2006~2010年统计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进行调查发现,学生在毕业论文中使用计量经济模型的比例逐年提高,2010年的比例达到78%。本人深深体会到:通过在理论教学中精选教学内容,巧妙运用多媒体,在实验教学中采用自主性实验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克服计量经济学教学中所产生的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尴尬局面,而且也能够保证绝大部分同学能学好计量经济学,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庞皓.对《计量经济学》课程建设的若千思考[J].统计教育,2004,(3).

[2]王立平,王健.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4).

[3]涂文佳.制作多媒体CAI课件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范文4

教材是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知识载体和教学的基本工具,教材建设是高职院校实施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改革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实施“做中学、学中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就必须更新教材建设理念,改变传统教材结构、模式和开发方法,积极探索高职教材建设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一、高职计算机课程教材建设的指导思想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其三大主张在高职教育的发展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与提高。在理解陶行知先生三大主张基础上,结合高职教育特点和计算机课程特点,用发展的观点将“做中学、学中做”理念融入到教材的开发中。

二、高职计算机课程教材建设的本文由收集整理教育理论依据

高职计算机教材开发要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按照人类的认知规律,科学构建教材体系,为“做中学、学中学”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提供支撑。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做中学、学中做”模式下教材开发提供了框架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学习的含义”和“学习的方法”两个方面。关于学习的含义,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高职教育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发挥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在高职教材建设中,一是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二是要有利于情境创新,三是要便于协作与交流。[1]

2.多元智能理论为“做中学、学中做”模式下教材开发提出要求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不是单一的能力,而是由多种能力构成,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力,而且每种智力有其独特的认知发展过程和符号系统。

借助多元智能理论,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必须充分挖掘学生的各种智力因素,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学形式,施之以“做中学、学中做”教学,教学方法和手段应该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而灵活多样,因材施教。在计算机课程教材建设中,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加大实践教材、校本教材以及校企合作教材的开发,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增强学生以计算机为工具解决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高职计算机课程教材建设的基本原则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高职教育培养面向基层、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有一定专业技能,更要熟悉经济发展状况,对社会有正确的认识,能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计算机课程教材开发要联系社会发展实际,不仅要考虑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更应注重将社会、生产和管理领域的实际问题融入教材,使学生通过计算机知识的学习,掌握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2.教材建设应注重对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办公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计算机知识已成为当代人类知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应用水平和操作技能已成为从业人员必备的基本素质,计算机已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的一个重要工具。在进行计算机课程教材建设过程中,应结合专业和实际工作,加强对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根据职业岗位需求选择教材内容,设计教学项目,强化高职学生的职业技能和操作技能训练,使课程教学目标与计算机应用实现零距离对接。

3.教材建设应注重内容的选择和重构

在计算机课程教材建设中,首先要解决的是内容的取舍问题。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主要解决的是在实际工作中“怎么做”和“怎么做好”的问题,因此,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以企业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为主,即过程性知识,而原理和陈述性知识为辅,即理论性知识。计算机课程教材内容的选择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新”。印度软件人才培养中的课程选择经验值得学习,要舍弃过时的、陈旧的知识,把最新的、特别是流行的知识和技术传授给学生。正如一位计算机行业的人力资源主管所提到的,“在计算机行业谁掌握了最新的知识,谁在就业方面就占据了领先的优势”。二是“实用”。要针对就业、学生个体需求和教学实际整合教材内容。三是“可发展性”。要以学生为中心,更多关注过程性知识,在过程中培养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学会”到“会学”。[2]

4.教材建设应注重调研,努力实现主体的多元化

教材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教材选题、构思、框架建构、写作体例确定,到项目设计、教材编写以及教材投入使用,无一不依赖于教师专业知识和技术应用水平、学生学习水平、教学条件和生产管理需要。因此,在教材建设中,一是要广泛开展调研,既要对使用对象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有充分的认识,又要对岗位职业能力对计算机应用要求有充分的认识;二是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因素,既要发挥教师在教材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更要调动企业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教材建设的积极性,根据计算机应用的实际需求选择理论教学内容,设计项目,保证做到学以致用。

四、高职计算机课程教材建设的内容

1.教材建设要面向教学的每个环节,建设立体化教材

“做中学、学中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做中学”,二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学中做”。结合计算机课程教学的特点,建立立体化教材除理论教材和实践指导教材外,还应包括多媒体教学课件、网络课程平台、课程案例平台、学生作品展示平台和考试系统等。

(1)理论教材和实践教材。面向教师和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和丰富的案例,服务于课堂教学和实训学习。

(2)多媒体教学课件。面向教师,提供直观、形象的课件,服务于课堂教学。

(3)网络课程平台。面向学生,提供课程学习指导,服务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检测,实现“学中做”的人才培养。

(4)课程案例平台。面向教师和学生,提供案例,实施“做中学”人才培养目标。

(5)学生作品展示平台。面向教师和学生,提供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

(6)考试系统平台。面向教师和学生,用于课程考核验收。

2.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组织教材内容

在教材设计中,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将计算机知识和软件操作技能划分为具体的任务,将每项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子任务,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有机组合,达到知识前后融会贯通的教学目标。

教材设计以章为单位,首先提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使教师和学生明确教学和学习目的;其次以节为基本单元介绍知识点,设计贯穿全章知识的完整任务,通过任务实现过程的讲解,使学生理解知识点和掌握操作技能;最后辅以小结,强化对重点知识的理解,课后除设计强化知识的理论题外,更多的是设计多个任务,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

3.以计算机应用能力训练为目标设计工作任务

兴趣是学好计算机的最好老师。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教材设计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任务的设计和安排应从易到难、由简到繁,使不同基础的学生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都有所收获和提高,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在实训教材的设计中,根据教学目标和知识要点,按章节设计工作任务,通过技能训练强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达到学以致用的学习目标。在各个工作任务中提出实训的目的与要求,根据任务的完成过程讲解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操作技巧,最后的设计由学生自主完成同类任务2~3个,强化学生的操作技能。[3]

4.工作任务设计涵盖课程知识点,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

学校的教育不同于短期培训,工作任务的设计不能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的简单陈述操作步骤,任务不仅要体现技能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在教材编写过程中,除了介绍常规的实现方法外,还要明确提出对应的知识点,融入相关的理论知识,增强学生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此外,在介绍任务实现过程时,要提出多种实现方法,开阔学生思路,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增强学生解决问题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现学习的迁移。

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范文5

关键词:涌现;整体思维;系统思维;建筑与环境;城市更新

中图分类号:TU-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4)02-0049-03

1、前言

涌现理论是当今活跃在多领域前沿的一门跨学科新兴理论。伴随着系统科学的发展,该理论逐渐成为复杂性研究的主题,它探讨的是具有普适性的事物生成与发展变化规律。涌现理论不仅为当代学术界开创出全新的研究视角,而且不断冲击着空间环境设计者对事物的既定认知,从而对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等领域产生深远影响,引发各种新的设计思潮与革命性试验。英国建筑理论家尼尔-林奇(Neil Leach)称其为“激发顶尖年轻建筑师创力的最有趣的科学理论”。

2、涌现理论概述

2.1 概念与界定

涌现(Emergence)这一概念最早由系统科学的开创者贝塔朗菲(Bertalanffy,Ludwig von)提出,他把“涌现”定义为系统的整体界定所产生的一种性质。随着系统科学不断推进,涌现作为一切复杂系统的共性逐渐成为复杂性研究的主题。实际上,复杂性研究的本质就是对涌现内部过程的研究。

对于涌现的含义,目前一般性的理解为:诸多部分如果按照某种方式形成系统,就会产生系统整体具有而部分或部分加和不具有的属性、特征、行为、功能等,整体一旦被还原为互不相干的各部分,这些属性、特征、行为、功能便不复存在。亚里士多德最简明通俗的表述就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涌现现象普遍存在于生物界和科研领域,如鱼群效应、神经系统活动、因特网运行、棋类博弈等,它们都是由个体单元通过集群组构,并且活动过程遵循简单的基本规则,最终却能生成一个复杂整体而显现出个体无法实现的特性。

然而这些都只是对涌现的一般描述,不能作为对它的科学定义。迄今为止,学界共同认可的有关“涌现”的正式定义尚未形成。基于各种对涌现现象不同属性的描述,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提炼获取到明显的共性,它们构成了界定涌现现象的普遍准则,即涌现的本质特征,这些特征包括:

1)随机性:涌现的结果带有不可预测的偶然性:

2)非演绎性:涌现的结果是出其不意的随机事件,任何形式的逻辑推理都无效;

3)历时性:涌现是一个随时间不断演进的过程,且这一过程不可逆;

4)跳突性:涌现过程中前后相继的两个过程之间没有稳定的过渡状态,后一个状态总是突然出现;

5)层级性:涌现现象在不同层次上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其复杂度会随层级的升高而提高。

2.2 涌现理论与城市系统的关联

美国圣塔菲研究所(Santa Fe Institute)的代表学者霍兰(John.H.Holland)曾提出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理论,也称复杂性科学),其基本思想为:系统中的成员被称为具有适应性的主体,主体在与环境和其他主体的交互作用中“学习”或“积累经验”,并反过来改变自身结构和行为方式,以适应环境变化并且与其他主体相协调,从而促进整个系统演化。相互作用开始后,系统能自组织、自协调、自加强,并随之扩大、发展,最后发生质变,这种质变在复杂性科学中就称为“涌现”。

城市作为一个复杂巨系统,具有一切复杂适应系统的特征:

1)城市的形成、维持和演化都遵循层级结构这种复杂系统的组织方式和运行模式;

2)城市系统具有适应能力、平衡能力、学习能力,能够产生临界行为、自组织行为、演化行为、工程技术行为等;

3)城市系统与自然环境互塑共生,不断发生着物质、信息与能量的交换;

4)城市具有多元性、相关性、整体性、秩序性、自组织性、目的性和演化性等复杂系统特征,遵循系统的整体涌现原理。

2.3 涌现理论与建筑系统的关联

涌现是一切复杂系统的共性,而建筑作为人类最庞大的物质产品,其本身即为一个关于空间的复杂系统,其复杂性表现在:

1)建筑内涵具有多义性

建筑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方位反映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变迁,与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紧密关联,具有实用性、艺术性和技术性等多重属性。这些特性互为依托,共同构成了建筑的复杂内涵。

2)建筑具有多层次外延

建筑的多重属性决定了其外延的模糊性和复杂性。广义的建筑学涉及人类学、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传播学、心理学等,还有大量新兴学科正纷纷渗透到建筑研究领域。介入因素日益庞杂,使得建筑学涵盖的内容已经不再局限于内部空间和外部造型,而是更倾向于关注建筑、城市、自然和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3)影响建筑的因素多变

城市作为建筑最直接的外部环境,就是一个具有开放性和多元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内部的物质流、信息流、技术流和人口流等要素共同构成了城市各子系统间的复杂关系,而建筑作为城市的下级组成会直接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建筑同时也是人类主观意识的映像,其使用者会因社会地位、文化背景、审美取向、等多方面差异而造成建筑外部条件的深刻不确定性。

4)建筑系统具有动态演变性

建筑作为一个动态的复杂适应性系统,为了适应城市和人类社会的不断进化,其使用功能、建造技术和艺术风格等都必须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更新,以满足使用者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需求变化。

3、涌现理论对城市更新研究的意义

3.1 传统街区的文脉保护

传统城市的构建形态不同于现代社会所遵循的城市发展模式,不受“自上而下”的城市规划方案所制约,而是自发性生成的状态,表现出“自下而上”的“涌现”特征。传统街区在适应环境的漫长经历中,积累了大量物质储备与情感记忆,并且具备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大规模变迁只会破坏原有的平衡状态,导致传统文脉的断裂。因此在传统地段的更新策略研究中,应提高使用者的参与度,鼓励其发挥自组织能力,引导城市沿袭原有的生活轨迹渐进式地演化,以最大程度地保留地域特质。

3.2 城市发展的合理预期

一座城市得以形成和发展有赖于人的行为活动,这是城市进化的根本动力。城市与其居住者之间经过交互作用、彼此影响,形成互惠互利的共生系统。基于涌现思想,通过分析主体即居住者的行为特征,探索这一系统的运行规律,进而对城市未来的变化趋势做出合理预期,并以此作为城市空间的规划依据,由此就能得出更加有效的设计方案,从而引导城市向更有利于人类发展的方向演化。

4、涌现理论对建筑创作思维的影响

4.1 整体思维

从涌现理论的角度看,任何事物都是由局部构成的复杂整体系统,不能仅作简单的量化分析。同理,城市不仅是建筑集合,而且是它所负担的各种机能穿插交错形成的复杂而高效的系统,内部的建筑都应成为使用者所期待的生活的一部分。因此,一切设计的起点都该是基地特定的环境背景,将设计对象视为系统的一部分,而不是孤立个体。抽象的建筑是不存在的,每个建筑单体都深深根植于地域环境中,是具体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共同影响的结果。其中,自然条件包括地理、地貌、气候、材料等,而人文条件包括生产、生活、习俗、信仰、审美观念等,这些影响因素都须在设计之初被纳入方案的生成依据。

例如:坐落于悉尼北部猎人谷(Huntervalley)的亚历山大农业大学(C.B.AlexanderCollege图【1】),设计者考克斯(PhilipCox)充分考虑了对地域性的关照,从不同侧面回应当地特殊的环境条件,使整个校园弥漫着乡土气息:建筑材料选取的是当地盛产的木材和质地粗糙的褐色砖瓦;室内天花用编织复杂的木构屋架抽象地表达哥特时期建筑遗风;檐下回廊和中庭空间适应本土的草原气候;简单的矩形平面和深远的出檐等当地传统民居形式以及令人回味的传统工艺手法的运用等。

4.2 过程思维

世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集合体,时刻进行着物质与精神的繁衍与更迭。而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物质固有的普遍属性,因此任何事物都是时间维和空间维辩证结合的结果。

从宏观的城市系统来看,只有善于利用既有资源,持续更新转变,不断适应时代的变化,才能使城市真正充满活力。今日的建筑就是明日的历史资产,要深入挖掘城市更新过程中的既存建筑价值,使城市拥有它所经历的每个时代的独特遗产,其中的每个建筑都是“瞻前顾后”的存在,既关联历史传统,又反映时代特征。

从微观的建筑空间来看,人对空间的实际体验是在连续移动中实现的,抽离时间概念而单方面关注三维实体本身只是对建筑空间的片面认知。只有在空间设计中加入时间参考系,将创作思路从平面布局规划和立面形式设计的观念桎梏中解放出来,转为设计空间序列的过程逻辑,通过空间关涉、轴线暗示和视觉关联,建立起使用者对场所环境的完整体验,从而真实表达其空间神髓。

早在60年代,以黑川纪章、菊竹清训、桢文彦等人组成的新陈代谢派(Metabolism)就已表露出动态过程思想的主张,他们强调事物的生长、更新与消亡,反对把城市和建筑看成固态的自然进化,而是要像生物新陈代谢一样引入时间周期的因素。他们基于这种理念而提出“可替换系统”的概念,通过现代技术使建筑成为一个由标准件装配而成的部件可调装置。由黑川纪章设计的中银舱塔(CapsuleTower图2)和1970年大阪世博会上展出的实验性房屋(Takara Beautilion图3)集中体现了这种“临时性”和“可动性”的思路。虽然这一流派由于盲目强调新技术而对时代特征认识不足,导致他们的主张没有结出硕果,但是这种开放性动态理念为都市化进程中诸多问题的研究和以生态主义代替人本主义的转变倾向灌注了有力后劲。

4.3 混沌思维

世界的本质是非线性的,人类面临的生存空间具有难以预测的复杂性、矛盾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城市和建筑需要从多层次、多维度、多途径应对世界的混杂多变和不可捉摸。近年来,曾经喧嚣一时的解构主义日渐隐匿,因为人类逐渐意识到“颠倒、肢解、重组”的解构策略无法直面建筑和城市之间的复杂悖论,自然、人文、历史、生态和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对立依然存在,城市陷入愈演愈烈的混乱中。而这些冲突的应对策略不是激烈碰撞,而是要向顺应与融合的方向发展,因此要将设计观念由“非此即彼”转变为“亦此亦彼”。

模糊界面就是混沌思维影响下的一种空间设计思路。一方面通过柔化和消隐建筑外界面,使建筑与环境的界限模糊化,从而将建筑个体消融于城市之中;另一方面通过弱化室内分隔界面来消解距离感,给空间使用以更大的灵活度。德勒兹(Gilles Louis Rene Deleuze)用游牧空间(Nomadic Space)的概念来描述无中心、无等级、无规则的含混空间状态,人可以在任何两点之间随意移动,完全不受功能理性的束缚,如同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一样无明确的路线与边界。藤本壮介的“弱建筑(Weak Architecture)”思想所表达的也是这样一种退让型设计态度,放弃强加于使用者的明确功能界定,使建筑成为能够激发多种可能性事件的暧昧空间。正如他的设计作品THouse图4所表达的洞穴概念,空间的魅力在于其带有强烈偶然性和关联性的渐变状态。此类理念的本质其实都是出自于混沌视野下的模糊界面思想,传达一种自由流变的空间诗学,以此未反抗绝对定义的静态空间对建筑适应能力的限制。

4.4 关系思维

任何个体都与环境相互依存、彼此制约,截然的主客二分和绝对的客观理想是不存在的。城市不是建筑的简单群聚和集体表演,而是具有经济性、社会性和文化性的相互共生。每个建筑设计方案都必须在城市环境中找到相应定位,而不是单纯地放在基地里而已。它要与环境建立起一种肌理关系,改变人们的视野,为场所创造新生命,凝聚新磁场。设计者需要充分考量基地现存资源,合理引导各类建筑发挥集群效应,提高公共设施的使用效能。异质空间的组合可以形成多元化的生成结果,赋予场所更加丰富的含义。

通过对空间序列进行逻辑关系的妥善建构,能够使建筑群发挥意想不到的组合效应。坐落于美国德克萨斯州沃斯堡郊区的两座比邻而建的美术馆就是印证这种关系思维的杰出范例:落成较早的是路易斯・康(LouisI.Kahn)70年代的代表作品金贝尔美术馆(Kimbell Art Museum图5),通体素混凝土墙面和单元式重复排列的拱顶,表现出设计师一贯的质朴情怀。而位于它旁边的沃斯堡现代美术馆(Modern Art Museum of Fort Worth图6)竣工于2002年,出自安藤忠雄的设计。同样采用元素重复的手法,安藤以六个平行排列的平屋顶挑檐,呼应金贝尔美术馆的连续弧形拱顶,清水混凝土和玻璃的搭配却诗意地表达出一种禅宗韵味。这一组特定空间经过设计者独具匠心的潜在编排,以东西方审美情趣的对比和古典美学与现代主义的对话,表现出恰到好处的对抗与融合。设计者利用一系列时空线索暗示和场所新秩序生成,对在场建筑进行了意象重构,从而表达出多重隐喻的场所内涵,使穿梭于其间的人们无不惊叹于这种时空迷乱的惊奇体验。

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范文6

[关键词]农村供水;基本特点;存在问题;主要内容;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S27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0-0112-01

前言}

农村供水工程是农民抗御自然灾害,改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环境的基础设施,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物质保障条件。除农户自用的微型工程外,农村供水工程与农村道路、农村供电等同属农村公共工程,是农业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公益性。

1、农村供水工程的基本特点

1.1 地位重要,需要高度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和改善农民生活离不开供水工程,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供水。因此,要充分认识农村供水工程的重要地位,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1.2 群众性强,需要广大农民参与。农村供水工程遍及各村,与所有农民的生产、生活都有密切关系,是一项群众性的事业,需要广大农民的参与;

1.3 公益性较强,需要政府扶持。农村供水工程是公益设施,服务对象是农村低收入群体,投资回报率较低,各级财政每年应安排一定补助经费给予扶持;

1.4 具有垄断性,需要政府加强宏观管理。供水工程受地形、水资源等条件限制,多数具有天然垄断性,为农民生存条件服务的公用水源和公用设施不适合让私人垄断。因此,农村供水工程的建设与管理需要在政府的规划与计划指导下有序进行。

2、目前农村供水建设与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2.1 供水规模小,建设标准低,严重影响工程效益的发挥

为了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早期建设的单村工程较多,联村供水工程建设规模小,建设标准 低。供水均采用从井里提水直供到户,没有进行水处理,供水保证率低,方便程度低。由于规模小,相对同样的水源工程供水规模大的运行费用就高,工程运行效益低。

2.2 管理体制不顺

在发展农村供水工程中,为了促进工程的发展,通过制定农村供水工程优惠政策,积极鼓励个体大户、私营业主、民营企业等投资农村供水市场。在工程建时,由于乡镇负责迁占或水源地征收,造成工程建成后,与乡镇纠缠过多,出现部分乡镇强制管理和私 自更换管理者,在工程管理体制上,存在乡镇管理、个体管理、承包管理、股份制管理、城乡供水中心代管和城乡供水中心代管等多种形式,各种形式管理方式不同,由于没有统一管理,造成管理混乱,严重影响工程长效运行。

2.3 管理人员的技术、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农村供水工程是一个涉及众多学科的系统工程项目,参与的人员较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很多管理人员文化水平是小高,造成工程管理水平仍停留在80年代, 管理思路依然沿袭80年代的思路。

2.4 供水工程管理制度不健全

由于我市建设的供水工程重建轻管,单村和部分个体管理工程没有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岗位责任制度、安全生产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设备维修制度、技术人员培训制度等。在工程管理中,各供水厂基本无总表,都计量到村分表,无法掌握主管网的漏水损失率,造成工程出现跑、冒、滴、漏严重,影响工程正常发挥效益。

3、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与管理的主要内容

按“谁受益,谁负担,谁投资,谁所有”组建的合作组织,还必须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强经营管理,落实工程维护管理和服务责任,千方百计发挥工程效益。

3.1 用水合作组织自己直接经营管理。这种方式应当成为当前和今后农村供水工程管理制度改革的主要方式加以提倡。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引导和监督,保证复建改造基金的提留。

3.2 用水合作组织聘用“能人”经营管理。用水合作组织可以聘用外部的“能人”具体负责经营管理。被聘者为用水合作组织“打工”,领取报酬。用水合作组织对受聘者监督,促使其真正对工程的日常经营管理负起责任,搞好服务。

3.3 承包、租赁。承包是通过合同契约,不改变工程所有权属,由工程的所有者把管理权委托给承包者,同时对双方权利、责任、义务给予明确。租赁与承包经营管理属于同一类型,因为工程所有权没有改变,只是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分离后,租赁者在经营管理上有更多的自。租赁者可以从直接或间接的经营利润中获取报酬,同时也承担更多的经济责任和风险。因此,“租赁”主要适用于经营性较强,可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乡(镇)级供水工程。

4、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技术及管理策略

4.1 工程技术管理措施

①根据各地区水资源分布和利用现状的不同,在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建设中应注重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尤其是在水源的选择中,工程技术人员必须综合各类水利资料和现场勘探 结果,在保证水源优质、安全、可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区域供水能力。

②在农村供水工程的技术方案设计中,必须注重其经济性与合理性,并且将水质安 全管理作为重要的研究项目。结合本地区经济0、技术条件的不同,应选择最为合理的工程形式与处理工艺。在完成工程技术方案的制定后,必须经过水利主管部门及相关单位的综合论 证,实现技术方案的不断优化,以逐步提高供水质量。

③在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中,应加强新型设备的应用,常见的供水设备主要有闸门、水龙头、水泵、水表、电机等。根据区域水资源类型的不同,以及地势条件、经济技术等因素,对于水质相对较差的水源,必须应用先进的设备进行预处理或深度处理。例如,在部分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的建设中,存在地水氟超标的问题,为了保证水质达到检测标准,可以应用大型水处理设备进行电渗析或活性氧化铝吸附。

4.2 工程运行管理措施

①在取水工程建设中,应加强引水渠、管道的管理,在选取管材时,一定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在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的运行中,管理人员应定期对引水渠,管道进行检查,一旦 发现局部渗漏的问题,必须及时进行处理。特别是对于取水管的污物必须经常进行清理,防止污染物进入取水管道,而造成阻塞现象。高海拔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在冬季的运行管理中,应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防止管道出现霜冻的问题,常开水龙头,保持水流畅通是有效 的防冻措施之一,但是要防止水资源的浪费。

②在净水工程的运行管理中,为了保证水质良好,必须定期对过滤池中的砂、碎石等填料进行清理。沉淀池要经常进行清淤与冲洗处理,特别是在雨季进行引水时,一定要防止泥砂 大量进人管道或水渠。

③在配水工程的运行管理中,对于供应饮水用的水池必须保持不垮、不漏,对开敞式的水池,要定期清理池中、池底的污物,并且防止牲畜直接在池中饮水,以保持水质和卫生状况。

4.3 加强水质监督管理力度

在农村供水工程的水质管理中,必须进一步加强水质监督管理力度,特别是基层卫生监督机构和相执法部门,一定要严格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在农村地区全面开展生活饮用水的水质监督与监测工作,以保证水质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在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中,供水单位必须获取由卫生监机构颁发的卫生许可证,并且定期采集样本送至相关部门进行水质监测,相关检测资料要认真保存。在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的管理中,对于生活饮用水必须加强水质消毒检查和经常性检验,根据实际供水能力的不同,合理确定水质的测定项目与检验频率,在供水单位内部要构建完善的日报、月报与年报制度,并且由专人负责相关报告的审核。

4.4 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健全水质管理制度

在农村供水工程的水质管理中,供水单位应加强管理人员的业务技术与卫生知识的培训,管理人员不但要具备较强的业务素质,而且要严格按照相操作规程,认真做好水质管理的相关工作。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供水单位要健全各项水质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加强对 于水源安全防护、水污染事故处理、紧急事件处理等制度,从而构建完善的水质管理体系。供水单位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要严格制定相关制度的要求,明确自身职责,认识到加强水质管理的重要性,对于各种设备的运行以及水质的变化情况要认真进行记录,并且按照工作规范定期上报检测报告,以保证供水单位对于水质管理状况进行实时监测,杜绝各种供水安全问题的出现。

5、结束语

总之,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饮水工程的建设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在农村,由于地处偏远,饮水工程的建设与日常管理的难度相对较大,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加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技术与管理的力度,采取行之有效的水质管理措施,进一步促进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全面推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