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中内部控制的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审计学中内部控制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审计学中内部控制的概念

审计学中内部控制的概念范文1

【关键词】 审计;教学质量;实践教学

审计学是高等院校会计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也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理论性和操作性均较强,大部分学生能充分认识课程的重要性,但他们发现审计的相关理论知识非常枯燥,加之虽然学过中、高级会计学,但理论深度不够,又没有会计实践经验,因而听课时不能完全搞懂所有内容。久而久之学生会失去学习的耐心和信心,学习兴趣逐渐消失。如何教好审计学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是每个教授审计学课程的老师都会思考的问题。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不断地思考、实践,就如何提高审计教学质量总结如下几点: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授课教师的理论功底、实践能力以及职业的敏感性等都对审计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笔者认为作为审计学的授课教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身素质:

(一)熟练掌握会计、审计的法律、准则和相关法规,将有关知识融会贯通于审计学各章节的授课中

美国会计学会在1973年的《基本审计概念报告》中,将审计定义为:“审计是一个客观地获取和评价与经济活动和经济事项的认定有关的证据,以确认这些认定与既定标准之间的符合程度,并把审计结果传达给有利害关系的用户的系统过程。”作为讲授审计学这门课程的教师,不仅要掌握审计的技术和方法,还要熟练掌握“既定标准”,即各项会计和审计制度、准则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以确认相关认定与既定标准的“符合程度”,同时授课者要关注这些法律、法规、规范的热点变化并熟练运用到审计学的教学中。如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了我国第一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这是中国会计审计领域的又一重大改革举措。那么在该规范后的审计《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等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比较我国这部基本规范中关于内部控制的框架与COSO框架的异同,引导学生分析2009年7月1日该规范在上市公司实行对上市公司管理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程序的影响等。

(二)通过不同途径获取丰富的会计或审计工作经验,对审计程序、审计案例驾轻就熟

审计学教师在熟练掌握审计和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如果还有丰富的会计或审计工作经验,则能在讲授审计理论的同时,将实际工作中的案例信手拈来。因这些案例许多是授课者亲历,不仅能够讲授得具体生动准确,还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但是大多数教师教学、科研任务并重,除非此教师原本就来自于企业或事务所,否则很难在授课和科研之余抽出时间参加实践工作积累经验。关于如何能获取丰富的会计或审计工作经验,建议如下:一是学校通过多种方式鼓励授课教师自己积极主动创造机会定期或不定期走进事务所、走进企业、走进审计机关,积累实践工作经验,提高实战能力;二是学校安排专门时间停课,如学生毕业实习时或课时较少时,教师参与到事务所的日常审计工作中,比如于海燕在《关于会计师事务所实施教师会员强制制度的构想――从提高审计教学效果说起》中设想,通过国家有关部门、学校、教师、社会(会计师事务所)四方面的共同努力以及相应政策的支持,实施会计师事务所高校教师会员强制制度,借以提高现阶段审计教学效果,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思路;三是学校成立各类事务所、记账公司,让教师承担多重身份,教、学、干三位一体,学校成立的这些事务所或公司可有意识有计划地选择典型企业作为服务对象,以期使得教师的实战经验更丰富、更全面。

(三)掌握审计理论发展前沿,教学内容适时更新

审计学教师如果能够把握审计理论发展前沿,可使教学内容及时更新并不偏离理论发展的主流,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审计理论发展的最新动向。比如在证券市场牛市和熊市两种情况下,审计人员应具有的职业敏感度的区别表现在哪里?安然、世通的倒闭直接导致美国总统布什签署SOX法案生效。那么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就要引导学生思考金融风暴背景下审计学科的发展、审计实务变化的新动向。2009年4月29日在北京举行的内部审计热点问题调查报告会上,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会长王道成指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还在扩散和蔓延,对全球实体经济的冲击和造成损失将会进一步扩大,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会更加明显。风险管理不力、缺乏透明度和有效的公司治理是造成这场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加强风险和危机管理,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大型企业经营管理的重心。内部审计作为受托责任的一种控制机制,促进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确保内部控制体系持续有效运行,既是内部审计的法定职责,更是内部审计发展的机会。这些正是当前形势下对审计发展的思考,作为审计学授课教师,同样要有这样的思维能力,有这样的职业敏感性。

二、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关于审计,常有此说“审计难,难教,难学”,难教难学,都因为其理论空洞枯燥,其实践又离教师和学生太远,所以改革传统的教学形式势在必行,改以往传统的单纯讲授形式为多种方法综合运用,如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角色定位法等。

(一)案例教学法

在审计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案例教学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审计案例引导开始,通过案例讲授、分析和讨论,总结归纳出审计理论,教师再对理论作进一步阐述;一种是在审计理论课后单独开设审计案例课程,通过大量引入案例讨论加强学生对审计理论的掌握程度。两种方法各有特点,可根据教学内容自行选择。但是教学实践中案例教学法也经常由于案例过于陈旧、教师引用不当、教学学时有限和学生不积极等原因而效果甚微,所以要使用案例教学法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克服以上不足,教师要认真组织案例并正确运用,要求学生主动配合认真讨论,从而提高案例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不仅用在高校的课堂上,也被用到了审计署对审计干部的培训上,由此可见案例教学法的积极作用。2009年3月16日至20日,审计署组织的审计案例教学师资培训班的学习在北京怀柔基地展开,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在培训研讨班上指出:要积极探索案例教学在审计干部培训中的应用,使审计人员从案例中学到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审查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

(二)多媒体教学法

使用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信息量丰富,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既可以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使教与学的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秀的教学课件不仅吸引学生的眼球,也便于教师授课。关于视频教学,有专门研究:在审计课堂上使用视频教学方法是否可以改善审计课程的学习效果。两个学期,教师分别采用传统授课和视频教学资料方法,两学期的考试方式完全相同,结果采用视频教学的学生成绩明显高于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学生。笔者尝试一个新班新学期第一次课给学生观看日剧《审计风云》,学生边看教师边讲解,该剧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虽然剧情夸张,但是仅仅通过剧情开始的二十分钟,学生就能大概了解:会计师事务所的性质、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企业、投资者和注册会计师三者的关系、什么是现场审计、审计师如何进行现金和存货盘点、如何进行账账核对、审计报告的类型、注册会计师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对于被审计单位意味着什么等等。在《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章节学习的时候,还可以插播部分该剧内容,如对某建设公司的审计过程,让学生对该循环的主要舞弊手段和重点审计内容及方法身临其境。

(三)实践教学法

实践性教学是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科学求实精神与创新精神的教学活动,分为独立设课和非独立设课(理论课附加的实践环节)两种形式。实践性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科学实践的基本方法与技能、锻炼学生锐意进取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团结合作的能力并最终达到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现在一般高职高专学校更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而本人认为,作为普通本科院校,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审计意识也应当重视该环节,可一方面通过模拟的实训资料给学生实践,另一方面通过学生走进事务所、审计机关和内审部门,锻炼实战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另外还可通过请进来的方法,高校定期或不定期聘请工作在第一线的审计实务能力较强的审计人员来给学生做专题讲座,从而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

(四)角色定位法

所谓角色定位法是以有效开发角色行动能力为目标的训练方法。它能够进一步改变学生态度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学习审计的程序与方法开始,就请同学们将自己模拟成一名审计工作人员,站在注册会计师的角度学习审计技术、分析审计问题、讨论审计案例、编写审计计划和报告等。通过多方面的训练让学生在扮演审计人员的过程中提高审计思维能力,掌握审计知识。还有同行实践,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质量,选择一些合适的课堂内容分配给学生小组,让学生与老师转换角色,由小组集体备课,组内选代表讲课,其他小组和教师听课,让学生在探究新知识的同时充分展示自己,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

三、选用合适教材,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仔细研究我国高校审计学的教材,大致分为以下几类,一种是注册会计师方向,分为审计概论、审计技术和方法、交易循环审计和其他类型的审计等四个部分;第二种是将社会审计、国家审计融合起来重点讲述审计的理论和方法;第三种偏重审计实务与案例。因为授课对象是没有任何会计实战经验的高校学生,该课程理论又非常空洞和枯燥,所以选用或编写一本通俗易懂、应用性强、有特色的教材成为教师开课前的第一件大事。

(一)教材要通俗易懂

关于审计程序与技术的内容,是全书的核心,又是理论性最强的章节,同时又是这门课程最不易掌握的部分,要使学生对这门课有兴趣,不至厌学,教材必须通俗易懂、言简意赅。

(二)教材要应用性强,案例丰富,结构合理

建议教材在介绍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同时,加上配套的习题、典型案例和实训资料,一方面通过实际操作增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重大错弊的能力,另一方面全面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就业快速适应岗位做准备。

(三)考虑学生的培养目标配备不同的教材

审计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现在高校的很多专业均开设这门课程,而对于不同专业,这门课程要求的深度和广度均不同,所以也应配备选用不同的教材。对于研究型院校的会计专业,应注重对其进行原理、准则和规范的介绍,有利于学生为更高层次学习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建议选用注册会计师方向或或社会审计与国家审计理论融合的教材;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其目标是培养从事会计工作或审计工作的人员,则建议选用偏重审计实务的教材。

综上所述,可以通过加强师资力量建设,丰富审计教学形式,合理选用审计教材等方式来提高审计教学质量,除了从这几个方面着手外,还可通过增加信息化手段、使用实物教具、细化审计课程、增加审计课时、改变考核方式等办法提高审计教学质量。

【主要参考文献】

[1] 胡继荣,弓亚静.论审计教学内容体系改革[J].会计之友,2008,(9下).

[2] 张雪梅. 审计学启发式研究性教学方法的创新[J].财会月刊(理论),2007,(10).

[3] 于海燕. 关于会计师事务所实施教师会员强制制度的构想――从提高审计教学效果说起[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3).

审计学中内部控制的概念范文2

关键词:理论;实践;审计教学;优化

审计是高职会计专业开设的一门融会计、税法等多门学科为一体的理论性、专业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综合性课程。审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审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能理论结合实践,学以致用。目前,审计教学大多采用以讲解教材和习题为主的传统式教学,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难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素质。为提高审计教学效果,让学生真正从学习这门课程中获益,必须对传统教学进行进行多方面调整优化。

一、审计教学现状

(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

由于我国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学校往往强调对书本知识的学习,导致教师照本宣科,形成学生死记硬背以应付考试的单一教学模式。我国很多高校的审计教学没能把学生的能力、素质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导致某些学生尽管已通过审计相关考试或已获得相应的技术资格证书,但缺乏基本的实务知识。

(二)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

据调查,我国多数高校只重视审计理论教学,较少涉及实践教学,从而使学生普遍感到审计难度大、不易学。审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使学生在毕业后的一段时间内很难适应企事业单位的审计实务工作。

(三)师资能力不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审计教学好与坏与授课教师素质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息相关。目前高校的审计教师大多缺乏审计实践经验,很难将抽象的审计理论放在实践案例中使之具体化、形象化,通俗易懂,再加上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其整体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不高,互动不佳。这是审计教学枯燥、难懂、难学的原因之一,也是制约审计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优化的必要性

(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审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就好比“鸟之两翼”。理论教学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提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对审计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有全面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具有设计能力和实践指导能力。实践教学是对理论教学进行全面掌握和实施的过程,是一次再创造和深化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实践认识能力,对全面掌握审计理论知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二)审计教学与专业师资的关系

要避免在审计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审计教师除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还应具有一定审计实践经验。只有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审计教学有了好的“引导者”,审计教学质量的提高才指日可待。

(三)审计教学与学生素质的关系

审计是会计专业自考课程,是CPA考试科目之一,也是从事会计工作后每年要经受的“年终考核即审计人员对对企事业单位账目进行审计”。因此,审计教学对学生无论是学历层次的提升,还是以后从事会计、审计工作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优化的方法或途径

(一)注重理论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1.多媒体教学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板书教学已不能完全满足教学多方面的需要,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能增强直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一是审计视频的引用应与讲授的知识相关,突出审计实务的应用,应具有知识性、专业性、趣味性;二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能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过渡。但是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应与教师的板书讲授结合起来,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2.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审计的积极性,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学实施时应注意四个问题:一是案例选用应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具有代表性和实用性;二是在案例讨论中,教师要起到组织和引导的作用,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其参与性;三是教师应及时对案例进行总结评价;四是教师要具备将理论、实践进行融汇贯通的能力。

(二)注重实训或实践教学

实训教学能够使学生从感性上掌握审计的具体操作,能使其在掌握一定审计理论的基础上在实训室将审计理论运用于实际,并能对以后将要从事的审计工作做到心中有数。审计实训主要是审计基本理论结合5个业务循环,为加深对审计业务循环中一些理论知识的理解,可以让学生在课下或假日进行短期调查。比如,审计中内部控制的概念,可以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到采用集中收款方式的大型商场做购物观察,描述购物过程并对商场柜台销售与收银环节的内控制度进行评述。这种实践方式既可以让学生多接触一下社会,又可以为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思维搭建一个很好的平台。

四、结语

总之,审计教学不能满足于教师只管讲课,学生只管听课,不管教学效果如何,而是要对审计教学进行准确定位,动态优化。审计教学的优化对专业教师有着极高的要求,需要教师花精力去钻研实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素质;才能使审计教学落到实处,达成实效;才能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优秀的审计储备人才。

财参考文献:

[1]海占芳.浅谈审计学课程的教学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2014(8).

[2]邹德琪.基于会计师事务所开展审计学实践教学的思考[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4(11).

[3]朱晓芸.高职高专审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4(3).

[4]汪寿成等著.审计学[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

审计学中内部控制的概念范文3

作为对国家审计实践与发展的理性认识,国家审计理论旨在令人信服地解释国家审计实践以及对正在进行的实践予以适当的指导并科学预示审计的发展。“但当前我国国家审计理论研究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审计工作发展新形势的要求还有不相适应之处”[1],不少研究还存在条框化、重复化、表面化和零碎化现象,不仅缺乏理论高度和深度,也跟不上不断丰富的审计实践,发挥不出对审计实践的指导作用。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与国家审计理论体系研究的薄弱、滞后不无关系。“我国政府审计理论研究成果现状与我国目前没有形成公认的政府审计理论框架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甚至是高度的相关性”[2]。事实上,这方面研究多年来不仅没有取得学者们一致认可的显着成果,而且在某些时候还出现停止甚至倒退的倾向。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相比,“目前专门研究政府审计理论框架的着作与论文很少”,乃至于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公认的政府审计理论框架,更没有将理论框架作为理论研究的指导及制定相关政策的参照体”[2-3]。应该看到,对于认识和解决当今国家审计实践和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矛盾,这种系统化、结构化的审计理论与传统“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思维不同,更在于或更有利于揭示问题和矛盾的总根源,并能从方向上、制度上不断推进国家审计向更高层次发展。“有了合理的理论结构,才能对复杂的客观事物进行抽象,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客观事物”[4],所以,深化国家审计理论体系研究极有必要,“当前审计理论研究的目标,就是逐步构建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1]。鉴于此,本文着重从研究的指导性和原则性方面对国家审计理论体系及其构成进行探讨,并针对今后国家审计理论体系的研究与构建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促进国家审计理论研究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并能对我国国家审计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有所贡献。

二、一般审计理论与国家审计理论: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审计的一般理论就在于以最抽象、最普遍、最简单的思维规定揭示或说明审计活动和审计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对任何类型审计的本质及其产生与发展做出解释。作为具有一般或普遍意义的审计理论是无“国界”、无“阶级性”的,是人类共同的思想财富。

一般审计理论首先要解决什么是审计的概念。理论发展或科学认识的主要成果就是形成和发展概念,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就是在概念的形成及不断更替和运动中实现的。审计概念是说明审计现象和活动抽象的、普遍的想法、观念,或“一系列关于审计活动的见解以解释审计活动的社会目标”[5]。在外延上可忽略不同类型审计的区别,具有抽象性;又适用于所有的审计类型,具有普遍性。

审计概念包括审计定义以及对审计过程一系列观念的总结,即“相关概念的集合,指导研究并有助于确定所测量的和所求证的统计关系”[5],“只有建立了明确的审计概念并形成一定的审计概念结构(审计理论的表现形式),人们才便于合理地解释错综复杂的审计问题,并以此解释审计在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中的地位”[6]。

那么,该如何得到适当而又准确的审计概念?一般而言,在深刻认识和总结审计实践的同时,还要基于相关理论,把对概念的认识从前科学概念阶段提升到科学概念阶段。前科学概念,是指人们认识审计最初所形成的概念,通常是对审计感性经验的直接概括,不具有很高的抽象性;而科学概念,不仅是在相关理论指导下形成的,而且总是处于特定理论系统中,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和概括性。

这些影响审计理论(审计概念)形成与发展的相关理论,可称之为审计理论基础。理论基础要说明的是审计理论的逻辑起点和审计行为的起点,涵盖了审计理论和实践系统中“一切矛盾的萌芽”[4]。理论基础的存在使得探索和形成准确概念的途径与方式变得更系统、稳定并保持逻辑一致。

一般认为,受托责任理论是形成审计一般理论之理论,适用于解释任何类型审计的形成与发展。这一理论说明,受托责任是审计产生的根本动因,没有受托责任关系就不会有审计关系,更不会有审计理论。事实上,“凡是存在审计的地方,必然存在着受托责任关系;而受托责任关系是审计得以存在的重要条件”[3]。受托责任关系的变革与强化正是审计不断发展的驱动力,由于受托责任理论是研究审计理论体系的基础,是审计理论一切推理的源头,因而也是审计最基本的理论。

有没有相关理论的指导,对审计的认识及其概念的形成是不同的。比如,审计概念的首要命题是“审计是什么”,“为了理解‘审计是什么’以及它在今天是如何实施的,需要有一个定义”[7]。对于这个定义,国内学者给出了各式各样的解释(如查账、经济监督活动、经济监督形式、监督工具等)。但这些定义大都是建立在个人不同的认识论基础上的,缺乏统一、公认的理论基础,故而这些定义及其对审计性质的判断难以有充足的说服力和普遍意义。目前国际上被广泛认可的、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审计定义是由美国会计学会(AAA)的审计概念委员会(ACC)在1972年出版的《基本审计概念公告》中确定的①。尽管这一定义被认为是一种“过程论”观点,但它无疑清楚地反映了审计关系及其受托责任,具有很强的概括性与抽象性,符合审计的客观事实,至今仍然被广泛引用或细小修改后引用②,而美国会计学会也没有再第二份类似的文件。

无论国家审计还是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都具有审计的一般特征和意义,并且一般审计理论的研究范式也为不同类型审计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指导与借鉴。就国家审计理论研究而言,也需要建立一套与一般审计理论“遥相呼应”的概念体系,包括国家审计本质的概念。这就需要把受托责任论这一普遍的理论引入国家审计领域,以此寻找并建立与国家审计制度和实践相适应的理论基础,使得国家审计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研究能够得到稳定的、逻辑一致的理论指导。

与此同时,不同审计的本质区别是巨大的,“国家审计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国家权力的体现,社会审计是一种中介服务,内部审计是某机构内部的一种自律控制;国家审计的性质应该从国家意志和国家权力中去揭示,社会审计的性质应该从平等社会主体之间的委托关系中去揭示,内部审计的性质应该从组织内部控制的需求中去揭示”[8]。我们要结合一般审计概念和理论对错综复杂和形式多样的审计活动做出不同的理论概括,形成特殊的认识,即考虑“审计概念在不同业务领域内的具体应用”[9]。这就是说,审计理论研究并非到一般审计理论为止,而是还要延伸到对不同类型审计本质属性的研究,探索不同审计类型在性质、内涵和外延上的区别。对于国家审计的认识,要在了解一般审计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和研究国家审计的特殊性,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国家审计与其他审计本质上的不同,国家审计理论研究才能取得实效。

三、国家审计理论体系:应具有一定的逻辑结构和层次

审计理论体系是由总括性、基础性的理论以及建立在其上的层层递进、逐步细化的理论所组成的。“审计理论结构是由构成的诸要素组合而成,而且诸要素之间有着合乎逻辑的内在联系并形成一个有机整体”[10]。就国家审计理论体系而言,显然不是指有关国家审计某一方面或某一层面上的认识,而是针对国家审 计的一种系统化认识,即由众多方面或层面上的概念、认识所构成的具有一定逻辑结构和层次的有机整体。借鉴一些学者对一般审计理论体系构成的观点③,笔者认为国家审计理论体系应该是一般审计理论、国家审计理论基础、国家审计基础理论和国家审计应用理论等不同层面的理论综合,反映的是一种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辩证关系,见图1。

图1 审计理论体系框架图

与一般审计理论的构建相一致,国家审计理论研究也要先建立一系列国家审计概念。成熟的理论是科学理论概念之基础,国家审计理论基础可以定义为指导国家审计研究的科学理论总和,在国家审计这门科学理论体系中起基础性作用并具有稳定性、根本性、普遍性的特点。具体看,国家审计理论基础旨在揭示国家审计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反映审计环境对国家审计的客观要求;注重的是理论的科学性、系统性和逻辑性;追问的是“是什么”和“为什么”。可以说,没有理论基础的支撑,就无法构筑国家审计理论体系的大厦。

基础理论是指专业学科中研究一般规律或主要规律并为应用研究提供有指导意义的共同理论基础的理论。审计理论,大多数情况下指的是基础理论。两者之间的关系可比喻为“理论基础是别人的东西拿来为我所用,基础理论是自己的东西”。

基础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与应用理论的中间环节,体现的是国家审计的一般规律,但基础理论很难直接用于指导具体的审计工作。因此,国家审计理论研究仅仅停留在一系列概念上仍然是不够的。接下来的重要任务是如何将理论研究延伸到具体的审计工作中,从而形成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应用性理论。国家审计应用理论是一种在具体审计实践和工作中运用的诸如审计程序、方法等具有明显针对性、实践性、专业性和操作性的知识系统,源于审计基础理论,是基础理论的具体化或者说是由基础理论延伸而来的。所以对于国家审计应用理论研究而言,关键是如何把基础理论知识转化为应用技术知识,使之作用于审计实践和审计工作。

理论体系提供了一种全面而系统的认识和思维方式。诸如在回答审计机关为什么要开展绩效审计这一问题时,基于理论体系的回答就要涉及“为什么要有审计”、“为什么要有国家审计”、“为什么要有绩效审计”等一系列相互联系、层层递进的命题,范围和内容涉及一般审计理论以及国家审计理论等一系列问题,显然这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体系化逻辑认知过程。

理论作为一种对实践的观念总结,往往是社会性(阶级性)与专业性(技术性)特征的集合,国家审计理论也是如此。如果说一般审计理论与应用理论突出了审计的一般性与技术性特征的话,那么国家审计理论基础和基础理论在许多情况下往往都是有条件、有“国界”的,深受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以及不同发展阶段上不同社会制度(尤其是政治制度)的影响。因而“国外政府审计理论对我国的借鉴参考价值受限,理论研究不能从国外政府审计中直接复制”[13]。

四、国家审计理论基础:应以政治学为主体

认识国家审计理论基础的一个常见途径就是把一般审计理论基础与国家审计制度(体制)建设和实践结合起来,寻找和认识国家审计理论基础。“受托责任理论,是关于审计动因问题研究的主流理论,它为我们构建政府审计理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因此,应该从受托责任所引发的审计关系来讨论国家审计理论框架,这可能为我们重新设定了一个新的逻辑起点”[2]。事实上,受托责任理论往往是学者们分析国家审计问题或构建国家审计理论体系的基础或逻辑起点[2,14-15];也有学者基于其他一些理论来论述国家审计问题,或基于某种理论构建特殊的国家审计基本理论[16-19]]。

如果把受托责任论引入到国家审计的研究之中,这一理论就会在国家审计制度及国家审计特有的审计关系下演变成“公共受托责任论”(以此区别独立审计和内部审计研究中的公司出资人受托责任理论)。何为公共受托责任?一个解释是,“一方面,政府应当从人民的公共利益出发,受托管理好人民托付的公共财产,履行好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职能;另一方面,政府应当向公众及其代表(立法机构)报告其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以解除自己的公共受托责任”[20]。从这一解释中,我们会发现在独立审计和内部审计研究中没有的诸如人民、国家、立法机构、公共责任等一系列概念出现了,那么该如何认识和解释这些概念?“公共受托责任论”本身又是如何形成的?即支撑其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性、系统性的知识体系(理论基础)是什么?解开上述疑问的是政治学理论。比如,政治学中的“人民论”旨在说明审计为什么要对人民(审计委托人)负责,为什么审计的一切工作始终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8]。目前,理论界兴起了一种从国家治理角度分析国家审计问题的研究方法,而国家治理乃至于国家学说无疑也是政治学研究范畴。由此,我们能否形成这样一种认识:国家审计理论的建立是否需要以政治学为支撑?或能否以政治学为主体形成国家审计理论基础?

笔者认为,上述认识是成立的。一方面,审计理论的综合性决定其必须以多种相关学科作为理论基础,相关学科相关理论的发展与成熟为审计理论研究提供了环境基础与思维途径”[21]。另一方面,国家审计本身带有鲜明的政治性,“现在,大家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即现代国家审计是国家政治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22-24],因而国家审计只能从政治学中寻找与建立理论基础。

正因为政治学主要说明的是国家审计制度或体制层面的选择与变化,因而具有稳定性、基础性、间接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这是经济学、会计学以及一般受托责任理论难以解释清楚的,因为这些理论不能充分说明国家审计这一矛盾的特殊性以及国家审计与审计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而这些恰恰反映出国家审计与其他审计的不同之处乃至本质区别。比如,审计机关作为审计人,其委托人是谁?是政府还是人民或是人民的代议机构?现实政治生活中这种复杂的政治关系及其实现途径是一般审计理论难以解释的,如果没有政治学理论指导我们根本无法理解审计制度的变迁与发展。

政治学使我们能够突破经济社会的表象看到审计监督的实质。比如,表面看审计关注的直接对象似乎是经济社会及其发展,但依政治学来看,审计关注的实则是支配经济社会运行背后的公共权力及其所掌握的公共资源。因为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公共资源的支撑,更离不开支配公共资源的公共权力。于是,审计必须做到总理所要求的“行政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落实到哪里;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可以说,以政治学为主体构建国家审计理论基础,“不仅有利于提升人们科学地认识和分析审计问题和现象的能力,而且有利于推进审计理论研究走向更高的层次并实现大 的突破,或有利于提出更高、更新的理论见解”[23]。

五、国家审计基础理论:以利发展

国家审计基础理论研究的是国家审计一般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的基本问题。我国审计界长期以来把国家审计基础理论等同于基本理论或理论体系来理解(目前来看刻意划分似乎也无必要)。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理论界就如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审计理论体系进行了持久探讨,内容主要集中在审计的本质、目标、任务、职能、作用、对象、内容、范围、组织、方法、准则和程序等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上。“这些研究一定程度上阐释了审计概念的内在联系,揭示了审计运行的基本规律,丰富了审计理论成果宝库,开阔了学术视野,垫高了理论研究平台,对政府审计理论体系的构建具有明显价值”[13]。但目前关于审计理论体系的研究还未达成较为一致的认识,研究成果并不显着。问题似乎集中在两方面:一是何为理论体系研究的起点;二是如何进一步深化对国家审计基本问题的认识。

第一个问题深受一般审计理论体系研究起点争论的影响。比如,莫茨和夏拉夫提出的审计理论研究起点和体系是:哲学基础审计假设审计概念审计规则实际运用。Flint则认为是本质目标假设概念标准[5-6]。国内也有不同的“起点论”,除常见的之外,有学者将“政府责任起点”、“公众利益起点”、“经济安全起点”和“国家治理起点”也纳入其中[25]。其实,不同起点都有合理之处,况且构建理论体系的途径本身就不是唯一的,阎金锷所言,“一是运用历史逻辑方法,从审计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去寻找审计的性质及其规律性;二是依照形式逻辑思维,通过审计目标的确定、审计假设的设定,推导出审计诸概念,并运用概念以作推断和推理,从而形成审计理论体系”[26]。

但过多的“起点论”在凸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学术氛围的同时,似乎也堆起了一些学术泡沫,长期争论下去反而有损于这一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甚而还可能重现上世纪80年代学术界对审计职能到底有多少的持续争论,最后导致这一问题失去了研究新意。目前看来,争论之后适当的“集中”也许是合理的。对此,笔者注意到已有两大“起点论”逐显强势并开始引领国家审计理论体系的构建。一是“审计本质论”。刘家义审计长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中“审计本质是纲、是龙头、是重中之重,其他方面的研究都要以审计本质研究为基础”,“在理论研究中,认清政府审计的本质及其实现,能为合理构建和完善政府审计理论体系提供合理的基础和有力支持,为政府审计理论的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1]。二是“受托责任论”。这一观点受到学者们越来越多的支持,普遍的看法是,“既然受托责任理论是审计的重要研究基础,那么,完全有理由基于受托责任条件下政府审计关系,构建政府审计理论框架”[3]。这两大观点的存在及深化有利于国家审计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当前更需要学者们以积极与包容之态,力推这一研究的深入。当然,如何实现这两大观点乃至于其他观点的融合也值得考虑,比如“在构建政府审计理论框架时,应以公共受托责任为基础,并立足于审计的本质,结合政府审计环境的发展和要求,确定政府审计的目标、范围(边界)、内容、技术方法与标准等概念”[20]。

目前如何深化对国家审计基本问题的认识依然是理论界面临的一个问题。这一点突出地表现在对国家审计本质的认识上。无论我们是否以审计本质作为理论研究起点,弄清审计本质总是重要的,因为“只有认清政府审计的本质及其实现,才能有利于准确把握政府审计的目标和职责,有利于进一步澄清政府审计发展中关于审计为了谁和为什么审计等重大问题的认识,从根本上充分发挥政府审计的作用”[1]。但何为国家审计本质却众说纷纭,审计机关高层观点也极不一致。比如李金华前审计长从两个方面阐述了他的审计本质观,一是认为“国家审计就是国家治理的工具”;二是认为“现代国家审计是民主与法治的产物,更是推动民主与法治的工具”[27-28]。刘家义审计长先是在2008年3月首次提出国家审计本质是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简称“经济社会观”),后又在2011年7月重新提出审计本质是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中一个内生的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简称“国家治理观”)。上述概念无论从内涵上还是外延上看都是不相同的,以此论述审计本质自然会产生不同的认识,特别是以此来理解国家审计不仅概念和边界不太清楚,还可能引起思想紊乱。

不仅国家审计本质问题,其他诸如国家审计对象、国家审计目标、国家审计任务等一系列基本问题的研究都还或多或少存在认识不清或观点相互矛盾的情况,如何做到并深化研究,目前看来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命题。

六、国家审计应用理论:应注重体系研究

与基础理论局限于一些审计基本问题的研究不同,国家审计应用理论研究的范围和内容相当广泛,而且随着审计实践的发展还有逐步扩大的趋势。

从一般意义上看,国家审计应用理论可从纵横两个方面加以划分。从纵向看,是针对一般审计工作和实务开展所进行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包括审计总则理论、审计行为理论和审计管理理论。其中,审计总则理论是对审计技术方法的规范,“解决如何从规范管理的视角设计审计技术规则的问题和如何为外部机构评价政府审计质量提供依据的问题”[3],主要研究的是审计总则基本概念、目标、原则、基础(导向)、功能、内容、制订与实施等问题;审计行为理论包括审计行为形成、主体、行为目标、行为优化以及审计道德等方面内容;审计管理理论包括审计工作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审计文化、工作计划管理等实务性工作理论。从横向看,是针对不同的审计工作和实务进行的分门别类的理论研究,这一点充分体现了现代审计综合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现代审计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已开始向划分具体、门类齐全的方向发展,诸如经济责任审计、预算执行审计、工程决算审计、计算机审计、环境审计、公共支出绩效审计等。丰富的审计实践和审计活动使得诸多学科的知识、方法相互融合与交流,打破了以往会计、审计学者对审计理论研究“垄断”的局面④,一些对审计理论不甚了解甚至不感兴趣的学者们也开始把研究的兴趣投入到审计应用问题研究中,使得国家审计应用理论的研究呈现出一种快速发展的状态。

之所以说目前应用理论研究特别是横向研究发展较快,一方面是因为实践中新的审计领域和审计问题的不断出现,都需要相应的理论为指导;另一方面,应用研究更多地体现出技术性特征而不是“国界”区别,特别是像环境审计、绩效审计这些在国外已经有较为扎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应用研究,国内学者们对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积极引入与借鉴也加快了应用理论研究的步伐。

应用理论研究的快速发展却难掩其杂乱、重复、零碎的现象,许多研究成果之间并没有形成联系,整体上还没有取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比如,绩效审计的研究多集中于某类或某一项审计业务、财政资金、公共项目、政府行为的评价方法、技术与指标的研究,而缺乏对绩效审计整体理论框架特别是制 度建设的研究,使得绩效审计理论难以全面而深入的解释现实中绩效审计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因而难以很好地发挥理论的指导意义,这正是研究缺乏科学性、成熟性的表现。这一问题同样还存在于环境审计研究中,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环境审计理论框架,能够包括并充分说明审计机关环境审计、内部审计组织环境审计、独立审计组织环境审计以及独立从事公司环境报告第三者鉴定业务(也是一项审计业务)的环境咨询组织的理论研究成果⑤,以至于诸如“企业社会责任”此类应该由环境审计给予充分解答的话题却被其他领域和学科占有了“话语权”。那种简单地从其他领域和学科(如环境影响评估、环境政策评价)直接移植过来的被冠之为“审计”的所谓环境审计新方法、新技术研究很多只是在做表面文章,根本没有触及环境审计发展的实质问题。

体系化是理论研究是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体系可以把众多相关审计研究问题和内容(要素)按照一定的层次和结构有序组织起来,形成具有完整意义和指导作用的有机整体。而体系中的范畴、概念、方法、技术再不是孤立的、僵死的,也不仅是外在形式上的顺序排列,而是获得了内在的联系,这种联系推动了国家审计应用理论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从而能更好地发挥应用理论对审计实践和实务的指导作用。

七、一个例子:从理论基础(政治学)看审计“免疫系统”

刘家义审计长认为如何准确把握国家审计本质这一审计基本(基础)问题是至关重要的,为此他先后从“经济社会观”和“国家治理观”两个角度提出了他的审计“免疫系统”本质观。很显然,审计长是借喻“免疫系统”这一生物学概念来认识国家审计并揭示国家审计本质。但问题是,“免疫系统”概念的内容(内涵)应包括所有组成这一概念的特性和关系,那么如何理解或描述“免疫系统”的特性和关系?能够说明这一特性和关系的理论依据是生物学仰或其他学科?

对比刘家义审计长先后两次不同的审计“免疫系统”本质观,不难发现当中存在比较大的变化:一是国家审计意义从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演变到实现国家良好治理;二是国家审计实质从经济监督演变成国家治理中一种依法用权力监督制约权力的行为⑥。由此产生了一个问题,他为什么要用“国家治理”取代“经济社会”?笔者认为,以“经济社会观”而不是“国家治理观”来理解国家审计本质可能会令人困惑。

一是有经济社会,是否还对应存在政治社会?如果不存在,就意味着经济社会包含政治制度及其运行机制,显然这是不妥的;如果存在,是否就意味着审计与政治无关?但从国家审计的历史发展来看,“它是社会政治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必然产物,是政治统治强而有力的工具”[24]。

二是国家治理是一种能动的主体行为,而经济社会是一种社会存在或社会形态,所以应该是国家治理的客体,审计作为一种监督行为,显然应该是一个与主体行为相联系的概念。

三是国家治理的功能与目标需要借助一系列国家职能的发挥来实现,根据国家学说,任何国家都具有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两种基本职能,其实现需要借助国家公共权力以及公共资源(特别是财政资源)的支撑,以财政监督为己任的国家审计要配合国家职能的有效实施,其作用的领域显然包括国家职能实施与实现的全过程,故而经济社会不足于对审计作用领域加以概括。

四是总结古今中外审计发展,不难发现国家、国家治理和国家审计这三者之间存在一种与生俱来的内在联系,而经济社会特别是政府控制、指导、干预下的经济社会是国家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所以从“经济社会观”中难以概括国家审计的发展。

既然如此,何以会形成“经济社会观”?笔者认为,这说明当时刘家义审计长对国家审计的理解还停留在前科学概念阶段,缺乏相应理论的支撑与解释,“免疫系统”只是用来描述审计本质的一种比喻。目前,理论界还存在将国家审计与独立审计、内部审计混在一起的现象,使国家审计的研究缺少特有的理论性;而且对国家审计的界定多是从会计学、经济学中去寻找,从而得出了“审计工作属于经济工作”、“审计是经济监督”等观点,显然这不是对国家审计发展过程的经验概括。

“国家治理观”是科学概念,是在相关理论(理论基础)指导下形成的对古今中外审计发展过程的总结。具体来看,这一观点是把国家审计研究与政治学高度结合的结果,或者说是一种政治学的认识。因为,纵观政治学研究,不难发现无论人们对政治如何理解,国家及其公共权力一直是政治学稳定的、普遍的研究范畴[29]。在给政治下定义时,离不开国家机关和它所运用的权力[30]。而国家治理恰恰是对政治学这两大研究范畴的高度概括:一方面,国家治理的过程就是治理主体(国家)运用权力的过程;另一方面,公共权力的正确运用又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新的理论观点可以说正是基于国家治理中公共权力配置与运作这一政治范畴来认识和揭示国家审计本质。

最后,我们能否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刘家义审计长的“国家治理观”来自于其个人对国家审计的领悟与研究深化,学术界尚未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来进行解释,也就是说,支撑国家审计概念形成与发展的理论基础尚未完全形成。为此,如何以政治学理论和一般审计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家审计制度和实践,提出并构建一个(门)专门承担国家审计理论基础“角色”的“政治审计学”,或许是当前和今后创新国家审计理论体系研究的一个突破口或总抓手。

注释:

①即“审计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客观地获得和评价关于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事项的认定的证据,以查明这些认定与确定的标准之间相符合的程度,并把其成果传达给有利益关系的用户”。

②如美国学者Douglas R C在1999年出版的《审计概念与方法:现行理论与实务指南》(Auditing Concepts and Methods: A Guide to Current Theory and Practice)以及Konrah,Larry F在2002年出版的《审计学:一项风险分析方法》(Auditing: A Risk Analysis Approach)(第五版)就直接引用该定义。英国审计学家Brenda Porter等在2008年出版的审计学教材《外部审计学原理》(Principles of External Auditing)(第三版)中的审计定义就是在该定义基础上做了很少的修改后提出的。

③如冯均科认为一般审计理论体系应包括审计基础理论、审计应用理论和审计管理理论[2],王会金认为应包括审计基础理论、审计应用理论和审计发展理论[11],王晓霞认为包括审计基本理论和审计应用理论[12]。

④如在南京审计学院2011年10月举办的“首届教授论坛”上交流的一些论文,许多是由非会计审计专业背景的学者提交的,如《中国土壤污染及环境审计之必要性研究》、《节能减排的环境审计制度分析》等,这些学者往往具有环境工程学、生态经济学等理工科专业背景。

审计学中内部控制的概念范文4

【关键词】 管理会计 重要性 教学模式

管理会计学是在20世纪由管理学和会计学融合而产生的一门边缘性学科。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是现代企业会计的两大分支。财务会计的主要功能是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为以投资者为主体的外部利害关系人提供财务信息以满足他们决策的需要,所以财务会计又被称为“外部会计”。管理会计的主要功能是通过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和业绩评价满足企业内部管理当局管理的需要,所以管理会计又被称为“内部会计”。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虽服务的对象、发挥的职能作用不同, 但都同属于会计学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

一名会计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系统财务会计知识,也应很好地掌握管理会计知识,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职业生涯中立于不败之地。如何让学生熟练地掌握管理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到企业进行管理实践的能力。如何提高教学效果,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管理会计的教学意义

1、从管理会计形成与发展看其重要性

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市场经济的繁荣及其对经营管理的客观要求是管理会计形成与发展的内在原因,而现代管理科学理论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世纪初在美国被誉为“管理学之父”的泰罗提出“科学管理理论”后企业管理方式发生了变革。在美国企业实务中出现了以差异分析为主要内容的“标准成本计算制度”和“预算控制”。这标志着管理会计的原始雏形已经形成。二战后经济迅速发展企业竞争愈演愈烈,企业只有实现管理现代化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这个阶段管理会计适应现代经济管理的要求不仅完善发展了规划控制会计的理论与实践,而且还逐步充实了以“管理科学”理论为依据的预测决策会计和以“行为科学”为指导思想的责任会计等内容。

2、从西方国家管理会计职业化看其重要性

在现代管理会计的发展过程中,其应用范围日益扩大作用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受到重视。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会计学会就设立了管理会计委员会。1969年全美会计师协会(NAA)成立了专门研究管理会计问题的高级委员会――管理会计实务委员会(MAPC)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指导管理会计实务的公告,以促进管理会计师的职业化和提高会计学的教学水平。

1972年由美国管理会计协会主持举行了全美第一届执业管理会计师资格考试。几乎与此同时英国也安排了类似的考试。从此西方出现了有别于“注册会计师(CPA)”的“执业管理会计师(CMA)”职业。

执业管理会计师资格的取得要比取得CPA困难得多。凡经该协会审查符合应考条件的申请人需在连续3年内参加5个单元的考试:一是经济学和企业财务;二是组织与行为科学;三是对外报表的编报准则、审计学和税务;四是企业对内和对外的定期报告及分析;五是决策分析(包括决策模型的建立与信息系统)。全部科目考试成绩及格者方能取得“执业管理会计师证书”。企业会计人员一旦取得了这个资格就可以享受丰厚的工资待遇和令人渴望的晋升机会。

3、从管理会计在我国的运用看其重要性

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向发达国家学习并引进有关管理会计知识。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适用于我国国情的管理会计体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目前,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虽有所运用但还不够广泛和深入。究其原因主要是管理会计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不适应我国的国情,理论与实践还存在一些距离。另外,本量利分析是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的前提是变动成本法,而企业实际会计核算采用完全成本法,存在计算口径上的差别,若想运用本量利分析的方法就必须在会计核算后由完全成本法转为变动成本法,需要进行成本性态分析,而成本性态分析在企业中实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西方国家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一样是企业并重的两个部门。但我国企业设置部门时只有财务部门,管理会计是从属财务会计的,管理会计工作缺乏开展的基础。目前管理会计运用比较好的基本都是一些管理水平比较高、会计基础比较好的大型企业。而运用管理会计可以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其作用日显突出、地位日益提高,与财务会计两者互相促进。

综上所述,教师应在进行课程介绍时充分说明管理会计理论及实践运用的重要性。教学时应结合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实际运用情况缩短理论与实践的差距。通过分析引起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浓厚兴趣。

二、基于课程交叉角度的教学模式选择

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分配教学时间

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是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从目前各高校使用的教材来看,三门课程的内容虽各有侧重但都存在一定比例的交叉重复。如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中的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及标准成本、作业成本、质量成本、责任成本等存在着重复。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重复的内容主要有长期投资决策分析、存货管理、资金需求量预测及全面预算等。上述现象的存在,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教学资源,而且破坏了三门课程之间的内在逻辑递进关系,不利于课程的安排。同时大量的重复内容极易削弱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学习热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三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以体现三门课程的特色,方便教学。

对于如何协调三门课程教学内容交叉重复问题,有学者主张取消管理会计, 或将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完全合并,称之为成本管理会计。或将管理会计中与成本有关的内容并入成本会计,而将投资分析等内容并入财务管理。笔者认为这种简单取消管理会计的观点值得商榷,除了理论上的问题之外,关键是不符合国际通行做法。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专门的管理会计协会和注册管理会计师制度, 如英国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等。从长远发展考虑,为利于国际交流,整合中必须坚持与国际接轨的原则。

本文建议将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重复的专门用于企业内部管理的成本核算、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预算及成本控制。并将这些内容纳入管理会计,以有利于管理会计对生产经营中的收入、成本进行统一规划和控制,突破成本会计中单一成本控制的局限,谋求企业最佳总效益。将现有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重复的资金需求量预测、货币时间价值及长期投资决策分析等内容纳入财务管理。这样,管理会计主要包括成本性态分析、本量利分析、变动成本法、预测分析(销售量预测、成本预测)、短期决策分析(生产决策、定价决策、存货决策)、全面预算、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及责任会计。随着经济的发展,战略管理会计成为整个管理会计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业成本法也将成为未来成本计算方法的重要方法之一。另外,责任会计也将成为现实生活中极具现实价值的专业知识被各个单位广泛使用。

2、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

管理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课程,其理论较为简单强调对知识的运用,是一门较为典型的、学容易运用难的课程,并且管理会计课程体系与其他相关体系在内容设置上存在着不可避免的重复。因此,如果单纯依靠“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方式授课,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学生认为课程挑战性不高而缺乏学习积极性、课堂难以组织等问题。要提高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采用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案例教学改变了“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参与。在进行了基础理论铺垫后引入案例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讨论等方式应用理论,这无疑增强了课程的挑战性使学生们切实感受到了知识的有用性。如此一来学习积极性自然也就提高了。案例教学法能够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案例教学法的运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设计能够从不同角度锻炼学生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例如案例教学中案例分析的环节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案例讨论的环节能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而最后案例报告的撰写环节可以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

学生们普遍反映这一教学方法能够明显深化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授课教师也感到案例教学法的引入明显改善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师生互动教学,使学习效果得到了显著改善。

3、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多媒体教学特指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并借助于预先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来开展的教学活动过程。它又可以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由于管理会计在我国的运用不够广泛、深入,因而,管理会计在教学上的地位也不高。据调查,在高等院校会计专业一般学时都是54―36学时,有的学校将管理会计课设置成专业选修课,有的将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合为一门课上54学时。因此,从教学时间来看内容多时间紧。另外,为了配合案例教学,往往要布置较多的案例来供学生分析和讨论,如此多的教学内容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仅靠传统的教学手段来完成困难是非常大的。因此,采用多媒体教学既节省了板书的时间,又增加了授课量。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使用的手段就会增加,如色彩、音响、影像、动画等等,利用遥控笔教师不仅可以站在讲台上讲课而且可以站在学生中间上课,这样一来教师与学生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就大大缩短,更方便与学生交流。

但必须清楚的是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其目的是弥补老师讲课手段的不足而不能代替老师的教学活动。因此,在管理会计的教学过程中应将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是在编制课件时只将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大纲及要点通过多媒体来展示,对于它们的阐述应通过老师抑扬顿挫的口头语言和富有表现力的姿体语言来完成。二是对于简单的计算公式可采用多媒体来展示,但对于重点、难点的计算公式,只能通过多媒体展示其结论。老师应通过传统的教学手段(“黑板 +粉笔”)对公式的来笼去脉进行推导和讲解,从而使学生深刻理会和记忆这些重点、难点的计算公式。

另外,教师还应不断学习相关知识,对课程内容及时更新、丰富自己的案例库、完善自己的课件。课后通过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作业批改、答疑等课程辅导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这门课程知识,能够具有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顺应管理会计发展趋势深化管理会计教学改革[J].科技促进发展,2008(5).

[2] 孙佳勇: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交叉关系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