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供水应急预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安全供水应急预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安全供水应急预案

安全供水应急预案范文1

关键词:应急水源地;建设;城市供水;安全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城市供水安全是指城市供水系统为保障生活、工业、园林绿化、环境卫生和消防等系统对用水水质、水压以及水量的需求,对其净水、输配水设施运行和管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城市生活、工业、园林绿化、环境卫生和消防等系统用水量增大,然而由于地震、海啸、企业渗坑、化工原料泄露、有毒有害物质排放以及不合理的水资源开发等原因,直接对城市地表水体和部分地下水造成了严重的突发性污染,比如2013年1月发生的邯郸水污染事件,由于漳河上游浊漳河山西境内发生了事故性污染物排放,使得整个岳城水库上游均发生了严重污染,导致邯郸市内大面积停水,面对这样难题邯郸市政府紧急停止了岳城水库的供水,改用羊角铺地下水源地供水,在短短3天时间内就成功化解了水危机。由此可见,加强对当前我国城市水源地的建设、使用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分析,并探讨做好应急水源地建设的有效途径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

应急水源地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城市供水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大难题,甚至影响这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城市供水安全主要表现在供水水量和水质两个方面,然而由于受到气候条件、污染物排放、供水技术水平等因素限制,导致我国城市供水经常出现水量供应不足、水污染严重、供水水质差、水资源浪费严重、供水管网破损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这城市供水的质量和安全,一旦出现企业渗坑、化工原料泄露等突发性污染事件,城市供水将面临全面停水的困难局面,因此为了应对这一窘境,科学的进行应急水源地的开发和建设显得尤为必要。

1、我国城市水源地的污染状况严重

根据相关统计资料发现,目前我国很多城市供水系统中的地表水、地下水污染呈逐年恶化趋势,海河、黄河、辽河、淮河等重要河流的60%以上河段为Ⅳ类、Ⅴ类水质,滇池、太湖、巢湖等很多淡水湖泊出现严重的富营养化现象,水质也多为劣Ⅴ类;目前我国约有一半的城市市区地下水也出现严重的酚、氰、砷以及硝酸盐类污染现象。

2、城市应急水源地建设和管理仍存在多方面问题

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建设和开发了应急水源地,但是由于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我国城市水源地建设、使用中仍存在多方面的主要问题。

应急水源地经营管理不善

一般来说应急水源地只在常规水源受到严重污染,而不能满足城市供水要求时开启使用。因此在常规水源正常使用的时候,很多管理者会忽略对应急水源的经营和管理,一旦发生突发性污染或供水管网破坏,常规水源出现污染和短缺时,才发现应急水源地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不能开启使用。

(2)缺乏有效的应急响应预案

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对于应急水源地的建设,没有考虑到城市用水量,以及突发性的影响范围、规模、紧急程度等,而且没有建立全方位的、多层次应急响应预案,使得突发污染发生时,出现盲目调度和利用应急水源地的情况。

(3)应急供水时间、供水量的确定不合理

一般来说当城市需要应急水源地供水时,应该视应急水源地的供水量、输水管道输水量等情况合理确定,然而目前我国一些城市在应急供水时常常出现一些应急水源地消耗殆尽的现象,导致应急水源地破坏,继而引发严重的地陷事故或生态破坏。

(4)应急水源地的建设和使用不注意对环境的保护

应急水源地是为满足城市应急用水而建设的,不能以破坏该地区的水环境为代价。一些城市应急水源地的建设则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盲目滥用应急水源地库存水,而且使用后不注意进行修复,使得当地的水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加强应急水源地建设和管理,保障城市供水安全

应急水源地建设要根据地区水位动态、城市用水量以及输水管道覆盖情况合理规划建设,而且在建设完成之后要科学管理,以保证城市的供水安全。

1、应急地下水源地建设

一般来说地下水赋存于岩土体介质当中,不易受到地面人类生产、生活等活动的破坏,因此水质很少受到污染,水质较好,而且地下水连通性好,水量充足,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城市进行连续供水,因此建设应急地下水源对于保障城市供水安全极为重要。对于地下应急水源地的建设要根据地下水源的地理位置,水质、水量情况,选择在上覆岩土层较厚、储存条件良好的地下含水层。

2、应急地表水源地建设

应急地表水源地多指蓄水库、河流、湖泊等,通过对地表水进行管理可以有效调节水量,以满足城市不同季节的用水需求,因此根据城市内部或周围地表水的分布情况,合理的建设各类蓄水工程,能够有效解决城市的应急用水。对于应急地表水源地的建设要注意对河流汛期和枯水期的结合,以保证汛期能存水,枯水季节能有效供水。

3、建立与其他城市供水的联动机制

在我国有很多城市由于受到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的限制,特别是一些北方城市,其周围或市区内部水资源较少,一旦遇到干旱季节,或是仅有的水资源受到破坏,整个城市的将面临严重的供水短缺。因此建立城市与周围地区、城市的供水联动机制显得尤为必要,一旦该城市出现缺少情况,可以借用其他城市的水源用作应急供水。

4、做好应急水源地的保护和监测

应急水源地建设好之后,就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对其进行管理和保护,通过网络录像监控、定期的水源实验室、测站检测,对水源地水质状况、水量、输水管道安全等情况进行监测,一旦出现水质污染、水量减少现象就需要分析原因,并制定相应的补救措施,及时对水质进行恢复,或防止污染物大面积的扩散。

5、科学合理的制定城市应急供水预案

科学合理的城市应急供水预案不仅可以实现快速解决城市的应急供水,还能够有效实现对应急水源地的保护。城市应急供水预案的编制,需要准确了解城市用水量状况,并科学预测突发性的影响范围、规模、紧急程度等,然后合理的安排水资源的应急分配,确保应急水源的利用效率最大。

结束语

为了确保城市的供水安全,需要相关管理人员不仅做好应急水源地的建设工作,还需要做好应急水源地的管理和保护,并准确掌握城市地理位置、用水量,科学预测突发性污染,制定周密的应急供水预案。

参考文献

[1] 叶勇,谢新民,柴福鑫,等. 城市地下水应急供水水源地研究. 水电能源科学,2010,28(1):47-49,82

[2] 沈晓娟,徐向阳,崔韩. 关于城市应急供水系统建设的思考. 灾害学,20107,22(1):134-137

安全供水应急预案范文2

1.1编制目的

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对于保障广大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市农村饮水安全应急预案是按照上级的具体部署要求,结合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现状制订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因突发事件造成农村饮水困难而产生的损害,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性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件》、《地质灾害防治条件》、《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件》和《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省人民政府农村公共供水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市实际,制定本预案。

1.3工作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站在关注三农、改善民生的高度,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按照国家、省、市对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具体要求,及时科学地处理因污染、水旱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社会安全等方面造成突发性农村饮水困难事件,做到统一指挥、统一调度、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1.3.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饮水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建立健全预防预警机制,加强培训演练,强化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能力,鼓励群众报告突发性供水安全事件及其隐患,及时处置可能导致的事故隐患。

1.3.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分级建立镇(街道)、村供水安全应急指挥机构,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确定不同等级的安全事件及其对策,落实应急责任机制。

1.3.3统筹安排,分工合作。以市政府为主体,整合资源,统筹安排各部门应急工作任务,加强协调配合和分工合作,处理好日常业务和应急工作的关系。

1.3.4快速反应,有效控制。突发性事件发生后,各级应急指挥小组应根据应急要求快速作出反应,组织会商,启动相应预案,有效控制事态蔓延。

1.4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市范围内农村饮用水安全突发性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突发性事件包括:

1.4.1发生特大旱情,导致饮用水源取水量严重不足;

1.4.2饮用水源保护区或供水设施遭受生物、化学、毒剂、病毒、油污、放射性物质等污染,致使水质不达标;

1.4.3地震、洪灾、火灾等自然灾害导致供水水源枢纽工程、净水构筑物、供水工程构筑物、机电设备或输配水管网遭到破坏;

1.4.4爆破、采矿等生产活动或地质变迁等导致供水工程水源枯竭;

1.4.5因人为破坏导致供水安全突发事件。

2基本情况

2.1水资源概况

市有大小河流50余条,属潍河水系,共流经全市36.5公里。市内南有渠河,北有汶河,两河源于市西南端沂山山脉,皆为潍河重要支流。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4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2.8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1.45亿立方米,重复计算量0.28亿立方米。我市的水资源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降水量和河川径流量地域分布不均匀;二是降水以及河川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匀;三是水资源贫乏,人均占有量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6%。

2.2农村饮水安全现状

年底,我市共计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90处,包括联村供水工程11处,单村供水工程379处,自来水普及率98.7%。联村供水工程包括大型联村集中供水工程1处,为市50万人集中供水工程;中型联村集中供水工程1处,为市东部15万人集中供水工程;1万-5万人的小型联村供水工程9处,为官庄镇区集中供水工程、管公联村集中供水工程、石埠子镇区联村供水工程、庵上联村集中供水工程、辉渠联村集中供水工程、雹泉联村集中供水工程、临浯联村集中供水工程、大盛镇区集中供水工程、红沙沟集中供水工程。

3指挥体系及职责

成立市农村饮水安全应急领导小组(名单附后),负责组织指挥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及专家组,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办公室设在市水利局。各镇(街道)、供水管理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的应急机构,具体负责本辖区、本单位的饮水安全应急工作。

3.1供水安全应急机构的职责

3.1.1领导小组职责

(1)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的规定;

(2)及时了解掌握镇、村供水重大安全事故情况,指挥、协调和组织重大安全事故的应急工作,根据需要向上级政府和水利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和应急措施;

(3)审定全市农村供水重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制度和应急预案;

(4)在应急响应时,负责协调教育、公安、水利、环保、卫生防疫、医疗救护等相关部门单位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5)负责指导、督促、检查下级应急指挥机构的工作。

3.1.2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其职责是:

(1)起草全市供水重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制度和应急预案;

(2)负责镇(街道)、村供水突发性事故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并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

(3)协调指导事发地应急领导机构组织勘察、设计、施工力量开展抢险排险、应急加固、恢复重建工作;

(4)负责协调教育、公安、水利、环保、卫生等部门组织救援工作;

(5)协助专家组的有关工作;

(6)负责对潜在隐患工程安全检查,及时传达和执行市政府的各项决策指令,并检查和报告执行情况;

(7)负责组织应急响应期间新闻工作。

3.1.3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

按照市应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职责和工作需要,明确各部门各单位的具体任务和要求。在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调度下,有关部门和单位各司其职,团结协作,有效控制事态蔓延,最大程度减小损失。

当供水安全事件发生,造成居民的基本生活用水得不到保障时,市应急领导小组可采取向受灾各村派出送水车、启用应急备用水源、异地调水、组织技术人员对工程建筑物进行抢修等措施,保证居民的基本生活用水。

市应急领导小组组织有关单位、社会力量实行对口帮扶,集中为群众拉水送水,确保农村人畜饮水供应。

出现应急事件后,市应急领导小组应发动群众参与建筑物的抢险、修复工作,确保工程及早恢复供水。

市水利局:负责农村饮水安全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的日常工作;负责提供农村饮水重大安全事故信息、预案、工作方案以及提出恢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计划,参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负责恢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所需经费的申报和计划编制。

市发改局:负责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工程规划的报批、项目审批、计划下达以及项目建设与管理的监管工作。

市财政局:安排下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应急经费,监督和管理经费使用情况。

市民政局:负责农村遭受饮水安全突发性事件群众的生活救济工作。

市卫生局:负责农村遭受饮水安全突发性事件的卫生防疫和医疗救护工作,及时准确提供水质监测资料,加强对水致疾病和传染病的监测、报告,落实各项防病措施。

市环保局:负责饮用水源水质监测,做好境内水源地保护工作,及时提供水环境质量情况资料和水环境保护方案,并抓好方案的实施工作。

市公安局:负责维持水事秩序,严厉打击破坏水源工程、污染水源等违法犯罪活动,负责做好农村饮水安全突发事件区域内的治安管理工作。

市广播影视中心:负责应急期间的宣传报道工作。

市供电公司:负责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应急抢险期间的紧急供电和临时供电。

市交通运输局:负责应急期间抢险物资运输车辆的落实工作,为全市抢险车辆提供方便。

市教育局:负责应急期间有关学校的饮水安全工作。

其他有关部门负责与各自职能相关的应急救援工作。

3.1.4专家组职责领导小组专家组由农村供水规划、设计、施工、水环境监测、卫生防疫、电力等有关方面的专家组成,负责领导小组的技术支持工作。其职责是:参加领导小组统一组织的活动及专题研究;应急响应时,按照领导小组的要求研究分析事故信息和有关情况,为应急决策提供咨询或建议;参与事故调查,对事故处理提出咨询意见;受领导小组的指派,对事故处理给予技术支持。

3.2镇、街道供水安全应急机构及职责

镇、街道成立相应的应急领导机构,负责本地区内供水安全突发性事故的处置。主要职责包括:拟定镇、街道供水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制度,建立完善应急组织体系和应急救援预案;掌握本镇、街道供水安全信息,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和上级应急领导机构报告事故情况;指挥协调本镇、街道供水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3.3供水单位应急机构及职责

根据全市抢险应急预案,供水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供水应急机构,制定科学合理的抢险应急工作方案,配备必要的抢修设备及应急队伍,并定期组织演练。

4预防和预警

4.1预防

4.1.1监控机构。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安全事件信息的监测、收集、检查、预警工作,设立供水安全事故报警电话(4398891),对监测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及时向市政府及上级应急领导机构报告。各成员单位和镇、街道要通力协作,多渠道获取本地区相关供水安全信息。

4.1.2信息监测及收集

(1)旱情信息。对辖区内旱情可能或已经发生的时间、地点、范围、程度、危害及趋势等进行全面监测,及时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重大及以上旱灾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市政府报告。

(2)水污染信息。对辖区内饮用水源保护区或供水设施遭受生物、化学、毒剂、病毒、油污、放射性物质等水污染事件可能或已经发生的时间、地点、范围、程度、危害及趋势等进行全面监测,及时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重大及以上水污染事件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市政府报告。

(3)供水工程信息。对辖区内地震、洪灾、泥石流、火灾等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导致供水水源枢纽工程、净水构筑物、供水工程构筑物、机电设备或输配水管网遭到破坏等事故进行全面监测,发现供水工程取水建筑物、水厂构筑物、输配水管网等发生垮塌或人为破坏事件时,及时向上一级应急领导机构报告。

4.1.3信息报告。各级应急领导机构是农村饮水安全日常监测信息、突发性事件信息受理和向上级报告的责任主体,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报告突发性事件。信息的报送和处理,应快速、准确、详实,重要信息应立即上报,因客观原因一时难以准确掌握的信息,应及时报告基本情况,同时抓紧了解情况,随后补报险情。

4.1.4预防工作。增强群众对已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保护和节水意识,农村饮水工程管理单位要配备专管人员对工程设施进行日常管理及维护,保证机泵、机房、管网等正常运行,保护好水源工程,防止污染、损毁等事件的发生,预防饮水安全突发事件的发生。

各级农村饮水安全应急机构要建立健全重大饮水安全突发事件的监测网络,及时掌握事件信息,因地制宜地制定应对措施,为处理好饮水安全突发事件提供科学依据。

4.2预警

4.2.1预警。根据信息监测和收集,认真组织讨论分析,对可能发生的可以预警的突发事件进行预警。

预警级别按照事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供水安全突发性事件分为四级:Ⅰ级(特别严重)、Ⅱ级(严重)、Ⅲ级(较重)、Ⅳ级(一般),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1)Ⅰ级(特别严重):突发事件造成2万人以上饮水不安全的。

(2)Ⅱ级(严重):突发事件造成1-2万人饮水不安全的。

(3)Ⅲ级(较重):突发事件造成0.5-1万人饮水不安全的。

(4)Ⅳ级(一般):突发事件造成0.1-0.5万人饮水不安全的。

4.2.2预警。预警信息应标明突发农村饮水安全事件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措施和机关等。预警信息的、调整和解除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通信、信息网络等方式进行,对老、幼、病、残、孕等特殊人群以及学校等特殊场所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公告方式。

4.2.3预警控制

(1)在预警状态下,领导小组办公室立即启动饮水安全事件应急准备工作,按照市应急领导小组的要求,落实各项预警控制措施。

(2)当供水连续不足,供水单位缺乏更进一步的有效控制手段,并有可能危及安全供水时,应及时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请研究决定实施特殊时期限水方案。

(3)在水源污染或有人为投毒行为发生时,供水单位值班调度人员应立即停止供水,同时告知所有用户停止使用,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同时将情况报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向市政府报告,卫生、防疫等相关职能部门立即对水源水质、管网跟踪检测、消毒,防止污染面积扩大,并利用消防、洒水车等向所涉及的群众送水。

(4)在供水设施恢复正常运行、污染已解除、管网已消毒、能达到正常供水标准时,经市应急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宣布解除预警状态。

4.2.4指挥体系

(1)全市应急预案。水利局负责编制完成全市供水安全应急预案。

(2)镇、街道应急预案。各镇政府、街办负责编制完成本地区内供水安全应急预案,报市人民政府备案。

(3)供水单位应急预案。供水规模在1000人以上的集中供水单位要制定本单位供水安全应急预案,报市应急办公室备案。

5应急响应

5.1应急响应的总体要求

出现供水安全事件,供水单位应在2小时内逐级向上级饮水安全应急办公室和当地政府报告,并先期进行处理。对应全市饮水预防预警等级,应急响应划分为四级。市级饮水安全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全市重大供水事件的指挥调度。镇、街道饮水安全应急指挥小组负责组织实施本区域内事故应急、抢险、排险、抢修、恢复重建等方面的工作。供水单位负责本单位供水突发事件的处置。凡上一级应急预案启动,下一级预案应随之自行启动。

5.2Ⅰ级应急响应

当发生特别严重饮水安全突发事件,造成2万人以上饮水不安全时,应立即Ⅰ级预警,启动Ⅰ级应急响应预案,启动以下工作程序:

5.2.1工作会商。Ⅰ级响应工作会商由市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召集,参加人员包括市应急领导小组成员、专家组成员;会商方式采用集体会商;会商内容应包括调查、核实工作内容、指导方案、处置方案、救援方式等。

5.2.2工作部署。市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迅速组织相关部门和技术人员开展工作,做出工作部署,明确工作责任,在1小时内将突况上报市人民政府,并立即派出现场工作组,对有关情况进行调查、核实,指导有关单位做好抢险救援、事件调查和处置工作。

5.2.3部门联动。按照市应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和工作要求,协作配合,明确分工,并按照具体任务要求,立即派出工作人员到现场开展工作。

5.2.4方案启动

(1)抢险救灾。当饮水安全突发事件发生,造成居民的基本生活用水得不到保障时,当地政府可采取向受灾区派出送水车、启用应急备用水源、异地调水、组织技术人员对工程建筑物进行抢修等措施,保障受灾居民的基本生活用水。

(2)医疗救护。卫生、环保部门及事发地应急机构要加强对水致疾病和传染病的监测、报告,落实各项防病措施;事发地应急机构配合医疗救护队,紧急救护中毒、受伤人员。

(3)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出现应急事件后,各级应急机构应与当地政府一起发动群众参与建筑物的抢险、修复工作,确保工程及早恢复供水。

5.2.5宣传动员。在发生饮水安全突发事件后,各级应急机构应做好宣传发动,稳定群众情绪,防止发生疫情,防止发生恐慌,保持社会秩序稳定。

5.3Ⅱ级应急响应

当发生严重饮水安全突发事件,造成1-2万人饮水不安全时,应立即Ⅱ级预警,启动Ⅱ级应急响应预案。

Ⅱ级响应工作会商、工作部署、部门联动、方案启动、宣传动员程序同Ⅰ级响应。

5.4Ⅲ级应急响应

当发生较重饮水安全事件,造成0.5-1万人饮水不安全时,应立即Ⅲ级预警,启动Ⅲ级应急响应预案。Ⅲ级响应工作会商由市应急领导小组副组长召集,参加人员包括市应急领导小组成员、专家组成员;会商方式采用集体会商;会商内容应包括调查、核实工作内容、指导方案、处置方案、救援方式等。

工作部署、部门联动、方案启动、宣传动员程序同Ⅰ级响应。

5.5Ⅳ级应急响应

当发生一般饮水安全事件,造成0.1-0.5万人饮水不安全时,应立即Ⅳ级预警,启动Ⅳ级应急响应预案。

Ⅳ级响应工作会商由市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召集,参加人员包括市应急领导小组成员、专家组成员;会商方式采用集体会商;会商内容应包括调查、核实工作内容、指导方案、处置方案、救援方式等。

工作部署、部门联动、方案启动、宣传动员程序同Ⅰ级响应。

5.6响应结束

5.6.1应急响应结束的条件。当饮水安全突发事件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灾区居民饮水恢复正常后,该相应等级的应急响应结束。

5.6.2应急响应结束的程序。Ⅰ级、Ⅱ级应急响应结束的,经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市应急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审议后,由组长结束命令并在市电视台公布;Ⅲ级、Ⅳ级应急响应结束的,经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市应急领导小组审议后,由副组长结束命令并在新闻媒体上。

6保障措施

6.1组织保障

各镇(街道)和各供水管理单位要成立饮水安全应急机构,明确人员及职责,根据饮水安全事件等级,迅速做出反应,组织会商,从组织上保障饮水安全突发事件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6.2通信与信息保障

各级供水安全应急指挥机构要设立专门的报警电话,安排人员24小时轮班值守,保证信息及时、准确、快速传递。

6.3资金保障

市级财政应设立农村饮水安全应急专项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按照突发事件等级划分,由应急领导机构报市政府申请动用农村饮水安全应急专项资金。

6.4物资保障

各级领导机构制定抢险救援物资调配方案。发生事故时,由当地政府统一对物资进行调配,确保物资及时供应。供水规模在1万人以上的镇村集中供水工程,应当建设适度规模的应急备用水源。

6.5医疗卫生保障

当发生人员伤亡或饮水中毒事件后,应急领导机构要在当地政府协调下立即组织医疗卫生技术队伍,根据需要调配医疗卫生专家,及时赶赴现场开展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等卫生应急工作,并调集必需的药物、医疗器械等物资,支援现场救治和防疫工作。

6.6交通运输保障

紧急情况下由市应急领导小组组织公安、消防、交通等部门,承担应急期间为农村居民解决临时性吃水困难送水及供水设备维修等任务,保证应急交通工具的优先安排、优先调度、优先放行,确保运输畅通。

6.7治安维护

公安部门负责做好灾区的治安管理工作,依法严厉打击破坏救灾行动和工程设施安全的行为,保证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正常社会秩序。

6.8技术保障

建立镇村供水安全应急专家库,为应急处置提供决策咨询和服务。根据应急处置工作需要,调集有关专家和技术队伍,支持现场应急处置工作。同时,加强对供水工程管理人员的技术和应急处置培训,并加强对分散供水户的技术指导和宣传。

6.9应急抢修队伍保障

各供水单位分别成立抢险队伍,单位领导担任抢险队长。当农村饮水安全事件发生后,各抢险队伍在接到抢修命令后在规定的时间内赶到指定地点待命。由村自主管理的工程,由镇、街道应急机构组织应急抢修队伍。

7后期处置

7.1调查与评估

供水安全应急终止后一周内,供水单位和镇级供水安全应急机构应向上级领导小组提交书面总结报告。总结报告应包括下列基本内容:事故原因、发展过程及造成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分析、评价、采取的主要应急响应措施及其效果,主要经验教训等。应急领导机构要对事故进行调查评估,总结经验,找出问题,提出改进建议,进一步做好应急工作。

7.2恢复重建

恢复重建工作由市水利局及事发地政府负责。需要市政府援助的,由市水利局及事发地政府提出请求,逐级上报。市政府有关部门根据调查评估报告和受灾地区恢复重建计划提出解决建议或意见。卫生部门要继续加强对水质的监测,指导水质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后,才能恢复供水。

7.3奖励与责任追究

市政府对参加供水安全突发事件处置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在处置工作中有失职、渎职等行为或迟报、瞒报、漏报重要情况的有关责任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处理。

8附则

8.1预案的管理和更新

本预案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管理,并收集预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评审论证,适时提出修订和更新意见,报市政府审定后及时组织修订和更新。

安全供水应急预案范文3

城区供水应急预案

城区供水应急预案一、总则1、为确保供水工作在应急情况下各职能部门正确履行职责,使应急供水工作快速启动,高效有序地运转,最大限度地减轻各种灾害和事故造成的影响,特制定本预案。2、应急供水工作实行“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保障供水”的指导方针,遵循统一指挥、团结协作和局部利益服从大局利益,一般工作服从应急工作的原则。3、应急供水工作要与日常行政管理、生产管理、安全管理、消防管理协调一致,统筹兼顾,并保证应急供水工作实施过程中的权威性。4、所有单位(部门)和个人都有积极参加抢险救灾,保障供水的义务和责任,对应急供水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部门)和个人给予表扬和奖励,对失(渎)职等违规行为将按有关规定追究责任。5、本预案适用于破坏性地震、台风、洪水、水源污染、恐怖破坏等灾害及事故的应急供水。6、因供水系统设备、管道故障、停电等原因造成长时间(超过24小时)无法恢复供水时,应适时启动应急供水预案。7、县自来水厂是应急供水预案启动的责任单位。供水企业内部必须服从统一指挥,随时奔赴应急现场救援。二、应急处置指挥体系和职责1、决策指挥机构对供水突发事件的决策指挥,建立由县人民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成员由县府办分管领导和县公安局、水利局、建设局、卫生局、供电局、环保局、广电局等主要领导组成,负责对供水突发事件的组织协调、决策指挥和处置。2、领导小组职责①检查督促各相关职能部门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身及社会财产安全的法律和政策、规定;②督促检查各相关职能部门制订处置突发事件预案及有关的应急准备工作;③责成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应急处置的组织,配备相关的工具装备;④组织协调各相关部门处置突发事件;⑤检查监督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善后处理以及恢复正常生活、生产秩序的工作;⑥及时向上级机关及社会公众突发事件的信息。3、安装维修队和机电抢修队的组成和职责①组成:由县自来水厂安装队、维修队、生产技术科等有关人员组成,县自来水厂厂长任负责人。②负责供水管道和设备的修复工作,抢修重点放在党政首脑机关及要害部门、医疗部门、人员疏散点及市区主干管道。4、**县自来水厂职责①学习贯彻落实好本预案;②组织开展自救;③及时向指挥部报告情况和传达执行指挥部的指令;④向指挥部请示支援。5、在预案启动后各机构成员应按时报到,各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一切行动听从指挥,不得各行其政。6、物资保障应急供水的物资供应实行备齐备足、按需划拨、力行节约、确保重点的原则,由指挥部统一调配。各部门要用好救急物资,且及时退库保管,各种应急设备要确保在完好随时可用状态。三、应急处置的原则、程序及类别及处置基本方案1、各单位、部门和个人在供水突发事件处置中应执行“科学预警、紧急处置、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的工作原则:①科学预警:包括“群策群防”和“科学预测”,充分发挥全体市民的责任感和积极性,把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责任落实到各相关职能部门、个人。各相关职能部门(个人)应定期收集、分析供水和社会综合信息,建立灵敏的预警机制,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及时预防和化解,争取把供水突发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②紧急处置:按照就地就近、及时处置的要求,任何单位、部门和个人接到突发事件信息时,有义务在第一时间报告相关主管部门,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置,不得延误。责任部门按应急预案采取紧急处置措施,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同时按规定上报。③统一指挥:对发生各类突发事件,由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和处置,各职能部门、单位的专业小组按照职能范围负责处置突发事件,各相关部门和个人应积极协调配合。④分级负责:在突发事件中,各部门、单位和个人按规定及时报告和行动,听从指挥,对分工负责的工作不得推诿回避。2、特殊处置程序①任何单位、部门和个人,一旦获悉供水突发事件警报,应立即向110指挥中心或县自来水厂报告,由110指挥中心或县自来水厂上报领导小组启动相关应急预案。联系电话:2322119、2324887。②应急处置预案启动后,在领导小组的指挥下,各专业应急小组和相关部门以最快的速度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的扩大(散),各有关部门、单位应切实履行各自的职责,把影响降到最小。③突发事件处置程序可简单概括为“定性质、早报告、

 

快处置、保安全”四句简语。3、突发事件类别①漠村溪水源遭到严重污染,河道出现大面积的油料污染、原水理化指标严重超标。②城区供水主管道突然爆裂,造成全城停水48小时以上,严重影响社会安定、市民生活及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③重大自然灾害,造成供水专线停电、水厂停水全城无供水48小时以上,严重影响市民生活、机关事业单位工作,造成社会不安定的。④运输有害的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泄漏造成的水源污染。⑤重大燃油泄漏事故造成的水源污染。4、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置基本方案(一)水源遭到严重污染,河道出现大面积的油料污染、源水理化指标严重超标①由县环保局、县卫生防疫站对污染水源进行取样化验定性。②县公安局所对污染源进行调查取证。③县广电局对沿河群众进行严禁使用污染和防止污染扩大的宣传。④领导小组下令供水企业关闭源水、供水管线,自来水厂停止向城市供水。紧急启动备用的龙池水厂紧急生产,可保证全县基本生产、生活用水。⑤县卫生局、环保局负责提出污染水处置的方案,县自来水厂负责对各自分管的管线、制水设备的消毒、清洗工作。(二)重大自然灾害因雷击、洪水、地震等造成外部供电系统发生问题,由县供电公司组织力量抢修(救),供水企业内部供电设施由县自来水厂负责抢修,县供电公司派员协助抢修;源水水质由县卫生防疫站、环保局取水化验,领导小组根据备用水源化验结论下达启用备用水源的命令,县自来水厂负责实施,待自然灾害解除后自动恢复。(三)供水总干管爆裂由县自来水厂组织力量抢修,县广电局负责进行安民告示。(四)制水车间遭人为破坏县自来水厂负责抢险,供电公司协助,广电局进行宣传告示,公安局进行现场保护、调查取证和破案,卫生防疫站、环保局负责水样化验、定性等工作。四水源污染预案1、发现水源水被污染,特别是破坏性或突发性意外污染时,水厂取水口立即停止取水,制水车间的反应池、沉淀池、滤池必须泄水放空,紧急启动龙池备用水厂,并及时上报上级领导。2、接到水源污染报告,应立即指挥、部署和检查各成员单位的落实工作,水源污染可从消除污染源方面整理,遇到破坏性或突发意外污染时,应认真肃清污染,尽快恢复供水系统正常供水,以保障城市供水。3、县自来水厂中心化验室应及时派人对污染源采样分析,尽快拿出结果,并提出解决方案。4、对水源污染事故,供水企业自身无法解决时应及时上报指挥部及政府有关部门,请求尽快协助解决。5、本预案与上级规定有抵触时,以上级规定为准。为确保供水工作在应急情况下各职能部门正确履行职责,使应急供水工作快速启动,高效有序地运转,最大限度地减轻各种灾害和事故造成的影响,特制定本预案。

 

安全供水应急预案范文4

目前,邯郸市的供水保障任务主要是由三堤水厂和铁西水厂共同担负。三堤水厂为地下水厂,水源取自42公里外的峰峰羊角铺村附近深层地下水。铁西水厂为地表水厂,水源取自56公里外的岳城水库。两座水厂的日供水能力分别是27万立方米和20万立方米。目前,市区的日均用水量为20万立方米左右。为平衡全市供水压力,一般每个水厂担负10万立方米/日的供水任务。如果一座水厂因水源异常或水厂停电等故障情况停止运行,另一座水厂单独运行时,也有能力承担全市供水保障工作。

为加强生产调度的合理性、可靠性、及时性、科学性,完善服务热线满足用户各种用水服务需求的职能,我公司于2012年对生产调度辅助决策系统和热线暨CRM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

一、生产调度辅助决策系统的主要功能

数据采集与监视。设立三级通讯机制,由一级系统水源地、加压站数据上传到二级系统水厂中控系统,水厂中控系统整理后上传三级调度系统的数据采集模块,该模块主要用于自来水管网数据采集点的监测控制与数据采集。通讯采用企业调度VPN专线,数据采集系统将水厂DCS系统采集的生产实时信息传输到总公司调度中心,一方面将数据传输到监视终端上,另一方面将数据保存到数据库中,供调度及决策使用。

供水计划预测。根据调度基础信息,以及短、长期供水负荷数据及天气、水文等历史数据等信息,作出全市用水需求预测;同时对来自计划管理子系统的制水计划、经理层的特定指令,结合短期用水量进行预测;实时准确地确定在任意时段的用水量,从而能正确地调度指令,及时调整各个水厂在任意时段的供水量。在保证合理水压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达到降低供水成本的目的。

调度系统融合了已投入使用的大表流量系统、管网测压系统和GIS系统,把以上系统的变化因素和用水量的历史数据等因素综合考虑在一起,为优化水量调节提供参考依据。

报警管理功能。通过采集模块对各项生产信息的实时情况的采集,设置报警范围值,超出范围系统会主动及时报警。针对这些报警信息可以根据不同警告级别采取不同的处理手段进行调度处理,使供水调度更加科学合理。

生产统计功能。主要是完成对日常生产的水量、原材料(电耗、氯耗、矾耗)消耗等生产技术指标的统计 ,并与计划及去年同期对比,形成日、月、季、年等各类基础报表,为管理人员提供分析整个公司各个阶段的生产状况的数据。

能耗分析功能。调度系统通过长期采集不同水泵开停组合下各类调度优化方案中用电情况不同,通过负载平衡分析给出省电节能模式,优选出既满足生产调度需要又能达到节能降耗目的调度方案,实现企业节能降耗的目的。

应急预案库。系统里存有各类优化方案和异常状况下 的应急预案,当供水生产遇到各种类似情况,尤其是碰到重大异常情况时辅助调度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进行应急生产调度。

供水调度辅助决策功能。依据历史供水数据及天气、水文等影响供水负荷的诸多因素,建立了科学合理的预测模型,对未来24小时的供水负荷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制定出辅助调度预案,为调度人员科学合理的调度提供决策依据。

二、调度系统和热线系统在水源污染事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2013年1月,一场突如其来的上游水源污染事件,给邯郸市的城市公共供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考验。由于铁西水厂水源岳城水库上游浊漳河水质受到污染,为了确保出厂水水质,经市政府同意,担负主城区50%以上供水任务的铁西水厂紧急关闭,改为全部由三堤水厂采用羊角铺地下水源单独供水。

在此严峻时刻,公司刚刚投入使用的调度辅助决策系统和服务热线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

针对供水工作实际,公司近年来先后修订建立了4大类10项供水应急预案,调度系统根据这些预案建立调度应急预案库,库里存有历史上成熟的调度方案,各类优化方案和异常状况下管网的实际运行方案、案例。调度决策系统与应急预案库相结合,在调度系统里形成了互相关联的一套应急调度体系。

在事件突发的情况下,通过比拟相似的外部环境变化给生产带来的影响条件,调用2012年公司对两个水厂互为备用、独立运行中铁西水厂停产、三堤水厂独立承担了全市的供水保障任务的应急演练测试数据,调度人员以调度系统制定出的辅助生产调度应急预案为参考,科学合理的进行应急生产调度,逐步增加羊角铺水源地机泵运行数量,三堤水厂的供水量逐步达到主城区日常供应水平,实现了市主城区无缝隙供水的目标。

通过调度系统对供水生产运行状态和管网运行的“监视、监控、调度、管理”一体化管控,为准确、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和参考。公司调度人员根据此系统直观、动态、实时反映的供水情况,对三堤水厂和羊角铺水源地进行机泵调整和管网压力调控,大大缩短了调度指挥时间,保证了水厂以及管网的安全,使市区压力最大限度的恢复平衡。对单水厂供水后,市区管网局部压力不足的区域信息通过调度系统融合的管网测压子系统进行了迅速统计,公司对这些区域立即采取了现场送水、调整二次加压等手段,充分保证了群众的用水需要。

调度预案辅助决策功能。通过目前水厂的进厂流量、清水池水位、出厂流量、压力以及水源地取配水时间、供水管网压力等条件,调度系统制定出下一时段的调度辅助决策预案,为调度人员提供调度决策依据。为减轻三堤水厂压力,保障高峰时段供水安全,公司利用已经建成的应急回流设施,根据调度辅助决策系统提供的“应急回流供水方案”。在夜间用水低峰期,铁西水厂清水池从管网回流2万立方米成品水进行储备,在次日用水高峰期两个水厂共同加压供水,保证了主城区用水高峰时期的管网压力。在整个应对处置过程中,科学的调度指挥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利用调度系统融合的管网测压系统和GIS系统,调度指挥管网维护人员在铁西水厂关闭后迅速定位、合理调整管网阀门实现管网压力平衡。由于三堤水厂位于邯郸市区南部,通过调节南部和西部供水区域交集处的联络阀门,改变了管网原来的水流方向和管网压力分布,使三堤水厂供水向原来由铁西水厂承担的西北部地区补水、增压,保证了市区西北部压力里的均衡。新系统提高了突况下通过调节管网阀门实现水压调节的应急反应速度。

调度系统中供水预测分析功能为应急状态下调度预案的制定提供了科学合理的依据。供水预测分析功能就是系统通过长期采集的数据在后台形成本日、周、月、季供水情况表、同条件日供水情况表等一系列图表,加入气象因素、社会因素等特定因素由此形成下一时段、下一日的供水形势预测。通过供水预测分析,确定了下一日的用水量,为应急情况下科学合理的生产调度工作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供水服务热线即CRM派单系统在这次应急事件中起到了很好的水情统计和舆论导向作用。

新建立的热线系统大大提高了热线对外服务的处置能力。事件中每天的接单量由平日的100余件猛增到近2000件/日,用户来电首先进入热线系统语音提示,收听到了实时播报当日重大水情公告,大大减轻了热线人员的工作强度。

热线系统的业务录入、统计、分析功能对水质事件期间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进行分类汇总,为及时应对出现的不同情况提供了一手资料。

接线员们通过热线系统规范化的服务,真诚、准确和耐心的解答群众来电,使市民群众对事态有了正确的认识,对公司采取的各种举措表示了理解和支持。在逐渐恢复常压供水的后期,通过热线系统中客户管理功能对事件期间统计归类用户进行回访,使群众从心里感觉到了自来水人认真负责的态度。

安全供水应急预案范文5

关键词:供水厂、原水异常、应急处置

中图分类号:TU731文献标识码: A

端州供水公司是肇庆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主要供水公司,占其总供水量的70%以上,直接影响肇庆市端州、鼎湖两个大区的供水。随着西江上游城市经济发展与污水处理的滞后,原水异常的发生频率和时长均显迅速增长的趋势。针对此种情况,端州供水制定了一系列原水异常应急预案、应急演练,在各种原水事件中得到检验与完善,并总结了一些经验。

一、应急预警的综合应用

应急预警是应急处置的前提,只有及时有效的预警才能发现问题,针对性地开展应急处置。因此,实时、定期收集分析供水和社会综合信息,建立灵敏有效的应急预警机制,有利于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及时预防和化解,把供水突发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端州供水公司的应急预警机制包括实时在线水质监测系统、定期人工采样检测制度以及岗位巡查制度,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供水厂的科学应急预警机制。

1、实时在线水质监测

端州供水公司是较早采用在线水质监测的供水公司,九十年代初引进外国整套监测设备,实现了水质实时监测。根据各水厂实际运行经验,公司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自主开发了综合信息系统,设定水质异常的相关参数,添加了水质异常在线预警功能,完成了原水异常处理的及时预警。在多次原水浊度突变事件中,在线水质监测系统及时有效的提醒了值班人员,让值班人员能够迅速根据原水浊度变化调整净水剂的投加量,防止出现“翻池”。例如在2008年10月6日晚上20时-22时,国庆长假期间,两个小时内原水浊度从200NTU突变到1600NTU,正是监测系统的预警,值班人员果断的把净水剂投加量增加了三倍,避免了供水事故的发生。在2010年10月原水藻类异常滋生事件中,综合信息系统首先反映了V池出水阀开度超出预警值,发现问题于萌芽状态,给予应急处置较为充足的时间,使得影响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2、定期人工采样检测

定期人工采样检测制度则是实时在线监测的有效补充,能够校核在线仪表的准确性与有效性,进一步挖掘在线监测系统预警的问题。人工采样检测更是值班人员判断水质情况、指导生产和实施应急预案的依据,较之在线监测系统,更为准确、全面。

3、岗位巡查

岗位原水巡查一般包括一级泵站吸水口污染物观察、生化池指示生物观察和反应池、沉淀池污染物及“矾花”监察。从实际经验中,吸水口污染物观察最为迅速、高效,能够在源头上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物进入制水系统,以三榕水厂为例,近80%油污事件能在吸水口发现及解决;反应池、沉淀池巡查最为关键,不管是油污、煤渣等污染物污染还是原水水质变化,均能在反应池、沉淀池得到最直接的表现,同时两者更是去除水中杂质的最主要构筑物,因此要保证安全优质供水,反应池、沉淀池巡查极为关键。

在线水质监测系统、定期人工采样检测制度和岗位巡查制度共同构筑了端州供水的三道安全预警防线,及时遏制了事态的进一步恶化,保证了供水安全。

二、分级应急响应与运行机制

经过多年的运行完善,端州供水公司形成了较为适合公司实际的三级应急响应与负责人机制,划分了不同级别事件的响应范围,规范了应急事件的响应级别。

三级应急响应与负责人

以原水浊度为例,规范了不同的应急事件响应级别。

原水浊度响应级别

一级 原水浊度>50NTU; 备注:待滤水浊度、出厂水浊度基本不受影响

500NTU>原水浊度>200NTU, 200NTU >>100NTU;

原水浊度>500NTU, 500NTU >>200NTU;

二级 原水浊度100NTU; 备注:待滤水浊度、出厂水浊度不超过标准

500NTU>原水浊度>200NTU,>200NTU;

原水浊度>500NTU,>500NTU;

三级 原水浊度>3000NTU; 备注:出厂水浊度受到影响

原水浊度超过处理范围;

清晰的分级应急响应与负责人机制和规范的分级制度,让值班人员能迅速判断事件的严重性,针对不同的应急事件与相应级别启动相关应急机制。

经验告诉我们,完好的应急机制能够有效的帮助现场人员较好的处理应急事件,遏制事态的进一步恶化。端州供水分公司的原水水质异常应急运行机制大致可分为三部分。

1、原水水质异常程度的判断。以应急响应级别规范为准绳,根据原水水质污染、浊度突变和危害程度不同,将原水水质异常进行分级。判断标准应以现场采样检测与现场巡查结果为准。

2、原水水质异常事件的信息传递。根据应急事件的响应级别,按照三级应急响应规定的信息传递通道与途径逐级上报。信息的有效传递有利于现场人员专心处理事件,管理人员协调各方关系,进一步降低事件影响。

3、原水水质异常应急措施执行。在发生不同级别原水水质异常事件时,采取应对措施。包括启动应急预案、增加水质检测频次、制定技术实施方案、与相关业务单位信息沟通等内容。

三、应急后期处置

应急后期处置是应急响应成功控制突发事件的影响后,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至正常生产,总结应急经验。完整的原水水质异常应急后期处置应该包括应急结束、善后处置、事后调查与经验总结。

1、应急结束

原水水质异常从发生到结束可能是缓慢恢复或者反复的过程,也可能是恶化的过程。因此,如何从应急响应过渡到正常生产并防止应急响应效果反弹就是应急后期处置的关键内容,也是我们容易忽略的部分。应急结束主要考验的是管理人员对供水厂生产规律的熟悉和原水水质变化规律的掌握。在应急结束阶段,相应管理人员应定期现场观察水质情况和应急预案执行效果,根据水质检测结果与现场情况及时制定措施恢复生产,恢复措施必须平缓,以防止处置效果反弹。

2、善后处置

在应急事件结束后,物质库存消耗、设备损耗大,人员精神状态也有所下降,善后处置应当迅速,保证供水厂的安全余量。在信息传播迅捷与要求和谐稳定的大环境下,善后处置赋予了新的内容,针对群众敏感的水质异常事件必须构建快速、有力的对外沟通渠道。端州供水公司初步形成了网上公告、地方电视公关、对外热线电话沟通以及网络舆论引导的对外沟通网络,降低事件影响,防止民众被误传信息导致恐慌。

3、事后调查与经验总结

应急事件是对供水厂的全面考验,更是我们查漏补缺、总结经验的机遇。应急事件的事后调查与经验总结必须全面、深入,不仅是对上级的汇报,而且是教育基层员工的典型教材。值班员工是应急事件处置的操作人员,事后调查与经验总结的开展更应围绕他们提出的意见及建议进行,从中我们更容易发现应急预案、应急设备的不足之处和改进方向。例如针对油污多发的时期,就有一线员工提出在过水断面设置吸油性较好的海绵阻挡油污;设置后发现,对于少量的油污,海绵起到了很好的阻挡作用,并防止了油污的扩散和向下发展。

四、原水异常应急处置的建议

1、提高思想认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意外突发污染等造成的水源水污染问题将不可避免,供水公司要通过培训、演练等形式多渠道向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灌输忧患意识,充分认识安全优质供水的重要性,做好思想、技术、物资的充分准备,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水源突发污染。

面对日益恶化的原水水质和新的水质污染形势,我们还应该有超前意识,以应对越来越严峻的供水考验。在2010年10月,西江流域出现了小规模的高藻类原水事件,端州供水公司两家水厂通过加大滤前投氯、净化剂投加量,很快恢复了正常生产。但通过这次处理高藻类水源发现,常规水处理工艺已难以应对此种原水水质异常。为此,我司组织了多次水质污染应急演练,并在九龙湖水厂进行了高锰酸钾水处理生产试验,有效解决了水源中高藻类带来高色度、异臭味等的水处理难题。在2010年9月,高藻类原水异常如期而来,但是常规的加氯、加净水剂已显乏力。受益于超前的意识,我司果断地投加了适量的高锰酸钾,保证了正常供水,避免了云浮、高要等地的停水事故。

2、抓住工作重点

原水水质日趋复杂,伴随而来的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难度和压力不断增大,原水异常应急处置的任务日趋繁重。为加强原水应急管理、提高应急能力,掌握水源不同季节水质变化规律、突出原水应急工作重点就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在枯水期,原水污染主要是油污污染,浊度变化不大,这时工作的重点就是一级泵站吸水口和反应池、沉淀池巡查,杜绝油污事故。而在丰水期,原水异常主要是原水浊度突变,这时的工作重点就要转移到原水浊度变化监测与应急主要设备(排污阀、投药泵、排泥机等)的检测。

参考文献:

〔1〕周宇水厂应对突发高浊原水处理的设计优化和应急措施中国给水排水2010.10

安全供水应急预案范文6

1.1从汶川地震看(特)大型水库加强地震灾害应急管理的重要性据不完全统计,因汶川地震出险水库(水电站)2473座,其中溃坝险情水库69座,高危险情水库331座,由地震带来的次生灾害:山体滑坡堵塞河道形成一定规模的堰塞湖35处,受威胁总人口超过200万。由此可见,水库一旦发生严重震害,不仅危及工程本身安全,还会引发次生水灾,其损失往往超过地震本身造成的损失。因此,对水库工程抗震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视应上升到新的高度。

1.2丹江口水库地震及次生灾害的研究情况及意义自1970年蓄水至1985年,库区内诱发地震800余次,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竣工后,坝高将由162m增至176.6m,正常蓄水位将升至170m,库容将从210亿m3增至339.1亿m3,加大了水库再次诱发地震的可能性。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表明:二期蓄水后,水库水域范围扩大,在新淹没区内具有发震构造条件的部位上,发生5级作用的地震是有可能的。一般天然地震在主震发生后,总体上震级水平呈衰减趋势,在震情发展的预测分析上较有把握,而水库发震机理和诱震因素很复杂,在震群活跃期震级往往维持在一定的水复发作,趋势判断难度很大,从而加大了应急决策的难度。2006年,湖北省政府确定了十堰城区、丹江口、竹溪、竹山、房县为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开展丹江口水库诱发地震研究、地震及次生灾害的防治,对保障水库上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供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丹江口水库地震灾害的应急管理工作情况

2.1编制完成《丹江口水库防洪抢险应急预案》预案以切实做好水库遭遇突发事件时的防洪抢险调度和险情抢护工作、力保水库工程安全、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减少损失为目的,对险情监测与报告、险情抢护、应急保障等方面应急工作进行了严格、细致的规定和部署,并根据水库管理的内、外部环境变化作适时的调整,为水库面对突发事件时的防洪抢险应急工作提供了指导。

2.2水库防洪调度积累了丰富的应急管理经验,具备一定的地震灾害应急能力多年的防洪调度积累了丰富的应急处理经验,培养了大批运行、检修专业人员。2008年抗击雪灾和四川抗震救灾中,汉江集团的抢险救灾队伍分别担负了抢修郴州城区主干线“两桂”线和疏通高危险级的文家坝堰塞湖的任务,体现了我们在电力、水利应急抢险方面的技术实力。

3丹江口水库加强地震灾害应急管理工作的对策与措施

3.1加强地震监测台网的建设,提高地震灾害的预警能力。目前,丹江口水库的遥测地震台网的技术水平为第二代,随着二期加高工程的进行,应建设和三峡同级的第四代综合观测和数字地震遥测台网。对可能诱发地震的地段要设专业地震台网进行地震活动特征监测,以及各种地震前兆的监测研究,根据诱震预测采取防、治相结合的抗震措施。这样不仅有利于水库的防洪安全、水库的安全调水和周边民众的生活安全,还可为丹江口水库诱发地震研究提供宝贵的数据资料,为防震减灾打下坚实的基础。

3.2制订、完善和落实水库防震减灾应急预案,加强预案的科学性及可操作性

预案制订、完善和落实中应注重以下方面的问题:

3.2.1须做到一旦地震,应快速对大坝的安全作出地震反应评价,提出应急措施,制定抗震减灾方案,并通过远程通信网络将抗震减灾的方案与措施在最短的时间内呈报至决策部门,使地震引起的直接与次生性灾害降至最低限度。

3.2.2预防措施重点要对在强震中最易破坏的部分进行改进,或加强结构,或改变型式,提高其抗震能力,如变电站的构架、送出线路的杆塔、设备仪表的保护、闸门的启闭系统、土石坝坝坡、上坝道路等。水利工程的破坏主要是变电、输电架构和送出线路的倒塌、送电中断;机电设备、仪表、通讯、备用电源的损坏;其次是边坡崩塌,交通中断;泄洪设施如闸门、启闭机的破坏,导致不能正常启闭泄洪;厂房围墙和生活设施倒塌。地震灾害发生后,关键要密切监测和巡查水利工程的可能受损结构、部位及设施,及时对险情进行应急处理,使地震灾害的损失和危害降至最小。

3.2.3地震灾害中水利工程的应急处理还涉及到水、雨、工情的监测预报和水利工程的优化调度问题。除降雨、余震等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对水利工程造成的不利影响外,山区河流沿岸的崩山、滑坡、泥石流,可能壅堵河道,形成堰塞湖等次生灾害,当湖泊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可能冲溃堵塞坝,形成溃坝灾害,对下游大坝造成冲击。因此,预案应对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调度,在可能的情况下,既保证正常的供水、供电,又要保证工程的安全,做好准备确保大坝的泄洪设施安全,让大坝顺利泄水,降低蓄水位,甚至考虑腾空库容,避免出现溃坝事故。预案中还需强调,水利部门有权对易发生次生灾害的设施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加强监控,还有必要提出应急性的群众转移、避灾方案,情况紧急时,可强制组织下游群众避灾疏散,以防止灾害扩展,减轻或消除危害。

3.2.4应发展应急通信优势技术,建立起一套空中与地面相结合、有线与无线相结合、固定与机动相结合的立体应急通信系统,加强互联互通监管和通信相关设施保护工作。制定详尽周密的应急通信保障预案,还应定期进行应急通信演练活动。

3.2.5与地方政府积极协作,开展防震减灾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教育及人员培训和应急演练,建立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推进抢险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

3.3加强水库管理单位与地方政府间的沟通和协调,紧密结合内、外部应急预案

水库的内部应急预案是针对大坝管理单位而制订,外部应急预案是针对政府和公众,对大坝上下游地区实行应急处理而制订,两者应紧密结合形成完整的应急系统。水库地震灾害应急预案实际上涉及水利、工程安全、社会、管理、灾害、信息工程等多领域科学,它不仅要考虑水库大坝安全本身的一系列技术问题,还要重点考虑大坝安全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和协调。

3.4尽快完成丹江口水利枢纽升船机系统的改造,恢复水库上下游的水运交通

地震引发的山体滑坡将造成公路交通损毁或受阻,短期内难以抢修恢复,严重遏制救援人员和物资的运入,及受伤受困灾民的运出。汶川地震救援时,交通运输部的工作组提出的“路水并举,水路先行”抢通战略和“打通水库路,开辟疏运码头”方案,对加快抢通救灾运输通道发挥了重要作用。丹江口水库广阔的水域提供了打通水上交通运输线的条件,升船机改造后过坝运输能力将提升至300吨级,若发生地震灾害时也必将成为救援的重要交通生命线。

由于地震预警系统建设的不完善和地震应急工作的社会复杂性,丹江口水库地震灾害应急管理的很多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现阶段,要进一步加强地震预测预报设施和能力的建设,认真总结汶川特大地震应急抢险的经验,结合水库实际,制订、完善地震灾害应急预案,使之科学合理有效,并加强与地方的协调配合,做好预案的落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