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幼儿园家校合作的策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幼儿园家校合作的策略范文1
关键词 家园合作 家长 幼儿园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根据心理学研究发现:幼儿期作为人生的奠基期,儿童的个性、情感等方面的发展与儿童和家长的亲密程度具有密切的关系,由于儿童身心发育不够成熟,所以他们对成人的依赖性更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明确指出:家园合作就是家庭和幼儿园都将自己当成帮助幼儿成长的主体,双方互相配合、了解、支持,通过双向互动,进而达到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目标。家园合作作为幼儿园工作的重要部分,它是幼儿园与家长的现实需求,由于当前国内家园合作的程度、方法各不相同,造成了家园合作的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幼儿教育的实际工作中必须促进家园合作工作的有效进行,力求突出家园合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保障教育效果。
1 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
1.1 家长与教师在合作中定位不准确,职责不清
虽然大部分家长和教师已经认同家园合作的重要性,但是在责任分工的方面还存在很大问题。家长将参与合作看作是在帮助教师工作,教师也将家长的参与简单地认为是在配合教师工作。很多家长甚至认为:孩子在幼儿园,家长只是打杂,①教育主要由教师负责,我们只是支持教师。在家园联系中,很多教师将报刊上摘抄的家庭教育内容张贴出来,再将一周的教学计划和幼儿需要准备的材料等信息传达给家长,家长只是被动地接收,缺乏发言机会。在家园合作中教师和家长的定位不准确,职责不清楚,无意中家长放弃了自己的权利,教师也缺乏与家长的沟通与引导。基于上述情况,家园合作必须明确家长在合作中的作用,教师与家长必须在共同参与、共同教育幼儿的思想上达成共识,使家长在协助教师的同时,增进与教师的沟通与理解,营造家园共育的氛围,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在家庭和幼儿园的教育下健康成长。
1.2 家长与教师缺乏沟通与互动
众所周知,在家园合作中只有教师和家长达成一致的想法,才能积极互动。然而据调查显示:92%的教师认为他们和家长的想法存在差距,在访谈中教师将问题归结为家长不理解幼儿园工作。他们认为:家长和教师在教育理念上最大的差别是,很多家长在培养方式中“轻习惯,重知识”,②不切实际地要求教师对幼儿进行小学课程的教育,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面临着我行我素或盲目迎合家长两种选择,显然这两种选择都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是教师必须科学地面对不同家庭教育观念和本幼儿园办学理念之间的差距,引导家长理解和支持幼儿园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将家园合作看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1.3 家长与教师的合作缺乏计划性
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园务委员会与家长在合作的力度上,在家园合作目标的设定上存在很大差距,甚至形同虚设,很多幼儿园设置该机构只是应付上级部门检查。而家园合作则应该是一项有计划、有目的的工作,科学、系统、具体、周密的活动计划不仅是整个活动开展的指南,而且对促进活动顺利进行也有很大作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幼儿园缺乏具体的合作规划,特别是要面对不同年级的家长、同一年级不同班级的家长更是缺乏计划性。从调查情况来看,幼儿园的家长开放日、家长会都没有计划性,很多幼儿园的家园合作都只在开学、节假日、学期末进行,其他时间很少安排,所以会出现由于事先没有计划性,与家长的工作时间冲突,甚至不能及时通知家长,造成很多家长不能参加家长开放日等活动,使活动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 促进家园合作的建议
综上所述,产生家园合作问题的根源是合作双方对家园合作含义的片面理解,他们将合作定义为服从、接受和给予,在这种情况下家园合作必然会出现“家长是配角,教师是主角”、“家长被动,教师主动”③的现象;另外,合作双方也没有真正体会到家园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出现缺乏交流、形式主义、没有计划性等问题。家园合作作为一项意义重大的互补行为,是建设在合作主体相互理解与角色互换的互动过程。因此,教师与家长都必须站在对方的立场为对方考虑,才能更加合理、客观地认识评价他人,保障双方互动的成功。
2.1 明确家长的作用,增进教师与家长的交流
2.1.1 明确家长在家园合作中的重要作用
家园合作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在家园共育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幼儿素质。家长是影响儿童性格、智力发展的关键因素,现代教育研究者认为:家庭是幼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幼儿园不可替代的,对孩子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家长也是最好的合作者,幼儿和家长具有密切的联系,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最为直接,没有谁能比父母更加了解孩子,是教师了解孩子状况的最好渠道。在幼儿教育中,如果家长参与,不仅能让孩子体会到幼儿园的重要性,也可以提高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开拓教师的视野。
2.1.2 日常生活中增进与家长的交流
为了实现家园共育、携手合作的教育目标,教师必须努力争取家长的支持、理解和积极的参与,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例如,在第一次召开家长会时,就为家长介绍幼儿园的办学理念和孩子身心发展规律,让家长在孩子入园后有较好的心理准备;在交流沟通中,让家长认识幼儿园教育的方式方法,并对其产生信任感。家长作为家园合作的主要对象,怎样架设与幼儿园沟通的桥梁是至关重要的。父母和教师因孩子入园结成一种特殊的关系,在家长和教师的沟通中更多的是为孩子着想。因此,教师必须拥有诚心、爱心、责任心、耐心,保持与家长的及时沟通,取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信任。
2.2 幼儿园通过教育教学活动与家长互动
在幼儿教育中,不同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有不同的优势,随着精神文明与文化程度的提高,家长也有参与幼儿园管理的意识。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努力创造环境,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让家长深入到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来,并且将其和改变家庭教育方法有机地联系起来,让家园合作更具有科学性、整体性和连续性,进而不断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2.2.1 让家长参与教学活动
因为家长大多数来自不同的地方,分布在不同的行业中,并且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生活资源。因此,在已有的家长工作中进行家园共育活动,结合教学内容的要求,聘请特殊行业的家长作为助教,会让家长教师比幼儿园教师传授的内容更具有趣味性、知识性与创造性。如:主题为交通工具④一课中,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目标、组织形式后,鼓励家长参与,根据已有的家长资源,组织孩子到火车站、邮电局、码头、机场公安指挥中心、公交单位等进行参观,并请交警家长讲解交通标志和常识,让孩子和家长一起进行标志性游戏。
2.2.2 鼓励家长参与假日活动、亲子活动
每个家长都很关心自己的孩子,随着幼儿教育的深入,孩子对自然界、生活拥有更多的兴趣,希望进入校园进行更全面的探讨。作为教师和家长在了解到这种需求后,应该充分利用双休日和假日组织孩子进行活动。如主题活动为“宝宝的家”中,我们可以将孩子分成小组,再由家长带着孩子做客,学习孩子交往的礼仪。在言传身教中,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
2.3 拓展家园联系渠道
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合作方式很多,不管使用哪种方式,只要坚持,都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从目前家园的联系渠道看,还是比较单一,主要采用的是打电话、请家长到幼儿园等口头的交流等,事实上,除了口头交流,还可以有书面的交流或联系渠道,诸如家园通讯录、家园小报、家长园地等。
2.3.1 家园通讯录与电子通讯
家园通讯录又称家园联系册,国外称之为“家庭与学校的日志”,⑤不仅是教师与家长相互交流的对话薄,也是儿童成长的记录历程,它是被幼儿园广泛采用的双向交流合作书。这种方式打破了传统时间的局限,更加简单易行,但是它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家长有一定难度。
2.3.2 家园小报与信箱
家园小报,⑥通常以期刊的形式存在,刊登各种幼儿作品、班级或者园所教育活动的课程安排、文字记录、图片、育儿文章与新闻等内容,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孩子所在班级、园所的具体情况。家长信箱,则以信箱的方式存在,常年被悬挂在班级或者幼儿园门前,向父母征集书面的要求、意见和建议等,具有隐密性、信息量大、节省时间等多种优点。
2.3.3 家长园地
家长园地作为家园联系的另一种重要渠道,家长园地又称家园布告栏或者家园联系栏,它是展现班级、幼儿园最近信息的墙报、展示板和宣传栏,是一种同时面向家长的图像和书面交流形式,具有形式多样、适用性广等特征。
3 结束语
家园合作作为一项双向的行为活动,必须让教师和家长互相适应,在共育的过程中,得到家长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根据家园合作的现状以及合作的方式,在鼓励家长主动参与育儿的同时,让幼儿园和家庭的教育达到和谐统一,为幼儿的健康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
注释
① 王翠玲.家园合作策略的考察研究[J].素质教育论坛(下半月),2011(1):5-7.
② 王艳梅.幼儿入园时家园合作的有效策略[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2(3):60-60.
③ 杨玉蓉.浅谈幼儿教育中家园合作的意义和策略[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0(29):53.
④ 刘小珍.提高家园合作实效性的策略[J].科技创业家,2012(24):219.
幼儿园家校合作的策略范文2
【关键词】家庭教育; 家园合作; 主要形式
陈鹤琴先生提出:“幼儿教育应与家庭教育乃至社会教育相一致,家园在教育观、儿童观方面形成共识后才能更好的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家园合作能为教师和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提供一个交流和经验共享的机会。然而,由于对家长的科学指导工作大多由幼儿园来实施,所以,家长未必能在孩子一出生就给孩子科学的教育,来幼儿园后也不是一下子能以合作者的身份介入,而用“不会”、“没时间”来推卸自己的责任。其实这也说明家长缺少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因为家庭教育是和生活融合在一起的,幼儿期的教育是在生活中进行,不需要大段的时间,所以关键在家长的教育观念的改变。
一、研究家长心理,寻找改变家长教育观念的突破口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人们对家庭教育职能的片面理解,致使在家庭教育实践中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严重阻碍了家庭教育的效益。其表现为:
(1)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望子成龙”成为极大多数家长的强烈愿望。很多家长按着自己的意愿对孩子进行多项“兴趣”培训,他们追求的是高质量、高效率,而不是真正培养孩子兴趣,让本来在游戏时期的孩子提前进入了紧张的学习之中。
(2)“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十分明显。很多家长把督促子女好好学习当成家庭教育的第一职责,他们十分重视子女的早期智力开发,而忽视了其品德的早期培养和行为习惯的早期训练。谦让、宽容、大度、节约、爱劳动等一些良好的品质在这一批独生子女身上很少看到。
(3)缺少科学的育儿方法。现在有些家长过分宠爱孩子,包办代替,影响孩子动手能力和自我服务能力的发展。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家长知道在幼儿期孩子需要的是什么,什么样的教育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全方位的发展,才能让孩子终身受益。当家长明白道理以后,就自觉地配合教师,才能有效地进行家园合作。
二、家长工作的策略
不同的成长背景、文化背景和就业背景的家长,他们的需要不同,沟通方式也不一样,因此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切实提高幼儿园家长工作的效能。
(1)宣传理念——统一观念。办园理念赢得家长认同是家园健康合作的基础,幼儿园要充分宣传本园的课程设置、发展目标、教学特色等,提供机会让家长了解正确的教育观。
主要形式:
家长会:如新生家长会明确家园各自的任务、幼儿园的作息时间;班级家长会建立教师与家长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平台。
家长学校:可针对父母或祖父母、孩子不同的年龄等分批进行授课活动,以提高指导效果。教学内容根据园务计划、教育目标、家庭教育中的问题,设计不同的专题,开办各类讲座,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这些可以有效帮助放任型家长树立更科学的教育观。
家长手册:幼儿园通过宣传资料,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办园理念、保育细则、家庭配合、接送时间、收费项目等内容。
(2)参与活动——理解互动。实现家园互动合作共育,这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主要形式:
家长委员会:这一组织的建立,在家长和幼儿园之间架起了一个沟通桥梁,使家长通过代表全方位地参与幼儿园的教育、保育、招生等各项工作,共商幼儿园重大事情,及时而准确反映众多家长的建议.协助组织幼儿园各类大型活动。
教学开放:应定期邀请家长来园观摩教学活动.了解孩子在园的学习生活,消除顾虑,体会孩子的进步,感受孩子的需求。
爱心朋友:聘请热心并有一技之长的家长,如牙医家长讲授护牙卫生、消防队员爸爸组织安全演习、全职妈妈担任书吧管理员……
亲子活动:幼儿园通过组织内容丰富的亲子运动会、家庭才艺表演、家庭郊游等活动增进孩子与家长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情感.同时也是有效提升隔代呵护型家庭中父母责任感的良策。
共同作业:在主题活动中,通过与孩子一起完成资料收集,使家长资源得到充分的运用。
(3)平等交流——建立情感。教师一定要讲究与家长交流的说话方式和交往技巧,要平等、耐心、真诚地对待家长,切忌居高临下的教训口吻,这样才能赢得家长朋友般的信任,像“自我中心型”家长只有在这种氛围中才愿意与教师配合。
(4)优化服务——赢得信任。从思想上接受“教育也是一种服务”的观点。学会换位思考,从家长角度悉心体会,从行动上实行最优质的服务,努力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
(5)强化监督——不断优化。幼儿园要通过多种途径从不同侧面了解本园在家长、社会中评价,并保持各种反馈渠道的通畅.以便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工作策略。
可以通过园长信箱、园长接待日、家长问卷等主要形式,了解家长的心声,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不断提升保教水平。
(6)运用科技——提升实效。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家园沟通。
主要形式:
建立网站:幼儿园可通过网络介绍自己的特色、活动,信息,并建立班级交流平台,家长可以通过视频及时看到幼儿活动剪影,了解每天的教学内容,与教师或其他家长进行网上交流。
开通家校路路通:近年来各地通讯公司,纷纷创建了特色家园沟通渠道,教师可以通过群发短信的形式,及时与家长保持联络,特别适用于各类通知。
幼儿园家校合作的策略范文3
关键词: 农村家园合作 非正规 正规
家园合作的理念由来已久,国外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等,早已提出家长的教育和幼儿园的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幼儿教育必须得到家长的支持。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园合作已成为当前幼儿教育的趋势之一。
目前我国城市幼儿园多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等活动开展家园合作。但在我国广大农村幼儿园少有系统的家园合作,家园合作形式单一、有效性较差,教师工作得不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同时,家长资源也得不到开发。如果要促进农村幼儿的全面发展,提高农村幼儿教育质量,就必须开展有效的家园合作。本文将针对农村家园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适合农村家园合作的方式。
一、农村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农村的发展,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家长存在既高度重视孩子的教育却又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问题,同时,农村幼儿园对家园合作的重视程度也不够。家园合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家园合作观念的不一致,导致家长、教师、园长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在家园合作的观念上,家长、幼儿园之间存在差异。从家长的角度而言,我国农村家长呈现出既高度重视子女教育又不能正确认识早期教育的特点,即家长重视幼儿园识字、数学等活动的开展,但轻视游戏等活动。有些家长甚至不希望教师带孩子参加游戏活动,希望学点“有用”的东西。由于教育观念的陈旧,家长普遍对家园合作缺乏正确的认识,部分家长甚至认为教育是幼儿园的事情与自己无关。
从教师的角度而言,我国农村幼儿教师普遍工作繁忙,专业素质较低,教师并不愿意经常性地开展家园合作。一方面,教师既担心家园合作会给自己增加工作量,带来教育、教学以外的压力。另一方面,教师担心家长素质较低,他们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可能会给自己“添乱”。
从园长的角度而言,尽管园长大都认识到了家园合作的作用,但也不愿意花心思去做。目前我国农村是民办园和公办园平分天下。据2007年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村幼儿园为64719所,其中民办园为32648所。民办园往往为了争取生源,会迎合家长重点开展识字、数学等教学内容。至于家园合作家长没要求,幼儿园也不愿花大力气去做。
2.家园合作形式单一、内容匮乏。
我国农村幼儿园的家园合作主要以家长接送幼儿时与教师的交流、开学或期末的家长会为主要形式,教师与家长的交流内容也侧重于幼儿的在园表现。农村少有幼儿园以家访、家长开放日、家长讲座等形式开展内容丰富的家园合作。总的来看,农村家园合作呈现零散的状态,家园合作不系统,更没有成为幼儿园工作内容的一部分。这与目前年轻的农村家长渴望与教师交流及渴望提高自身家庭教育水平的现象存在矛盾,也与我国农村分散居住的情况不适应,偏远地区的家长无法经常性地来园与教师进行交流。
3.家园合作缺乏双向合作,家长被动参与合作。
目前,农村家园合作大多以幼儿园为主,以教师为主,家长处于被动参与的地位。无论是家长会还是双方交流,主要是“教师说”、“家长听”,家长的主动性得不到发挥。更重要的是,我国农村地大物博,家长动手能力强,尤其是少数民族家长更是能歌善舞,而这些宝贵的家长资源都得不到教师的有效挖掘。
4.教师专业素质较差,缺乏对家园合作的有效指导。
家园合作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如教师要具备和家长沟通的能力,具备早期教育的系统知识。教师在家长来园参观或参与幼儿园活动时,能给予家长专业的指导,告诉家长应怎样看,怎样做,而不是让家长不知道干什么;在幼儿出现问题时,教师能及时利用家长接送幼儿的时间与家长交流情况,从专业的角度提出解决办法。而目前我国农村的幼儿教师普遍专业能力较低,缺乏正确指导家长的能力,家园合作的有效性得不到保证。
二、农村家园合作的策略
鉴于农村家园合作存在的上述问题,需要探寻适合农村的正规和非正规相结合的家园合作形式,丰富家园合作内容。在家园合作中转变教师、家长、园长三方观念,调动家长参与家园合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在家园合作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1.宣传发动家长参与家园合作,转变家长观念,调动家长的积极性。
家长参与是家园合作的关键。教师可以主动走近家长,多途径宣传发动家长,转变家长观念,使家长意识到家园合作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家园合作。在具体做法上,教师可以和基层干部联手入户宣传,或通过村里的广播送教下乡;教师可以利用农村赶集的机会发放早期教育的相关资料;教师在幼儿园或农村社区设计板报宣传发动家长;少数民族地区还可以利用当地的本土文化开展宣传工作,如广西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ECD项目实施期间,以当地“唱山歌”“绣苗包”的形式宣传早期教育知识,这种宣传既符合当地文化,又能为当地人接受。此外,对于文化程度低的家长,我们可以利用当地中小学生的资源,对中小学生发放手册,动员他们向周围的邻居进行宣传。
2.开展正规和非正规相结合的家园合作形式,丰富家园合作内容。
(1)以农村幼儿园为基地开展正规的家园合作
①以幼儿园为基地建立早期教育资源中心,开展亲子活动等。
家园合作可以以农村幼儿园为基地,建立早期教育资源中心,免费对在园及不在园的适龄幼儿服务。教师定期开展亲子游戏、育儿沙龙、家庭教育讲座等活动鼓励家长和周边适龄幼儿共同参与。此外,幼儿园可以联合乡卫生部门在早教中心向家长传播儿童营养保健、育儿知识等。
在国外的家园合作中,家长起着支持者和教育决策参与者的作用[1]。早教资源中心要善于利用家长资源,调动家长积极参与家园合作。同时,家长也应发挥自己的全观能动性,积极为幼儿园献言献策,积极协助幼儿园制作教玩具、辅助教育、教学等。如我国农村地区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玉米棒子、麦秸等自然材料均可以拿来制作教具、玩具。农村家长大多动手能力强,可以教幼儿、教师怎样利用这些材料制作教具、玩具。而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家长大多能歌善舞,教师可以请家长传授本民族的文化,如广西苗族的家长善于“唱山歌”、“刺绣”等,教师可以把家长请进资源中心教幼儿“唱山歌”“学刺绣”等。
②开展家长开放日及家长与教师交流等活动。
家长开放日活动是城市幼儿园家园合作的主要形式之一。在农村,幼儿园也可以利用家长赶集的时间,向家长开放,鼓励家长来园参观、观察幼儿在园的活动,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向家长展示特色活动或向家长宣传科学的育儿知识及家庭教育知识等。同时,幼儿园可以鼓励有特长的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活动。
家长接送幼儿的时间是教师和家长及时沟通的机会,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机会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及时和家长交流幼儿在园的情况。双方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2)以农村骨干家长家庭为基地开展非正规的家园合作
我国西部地区地广人稀,难以定期集中在幼儿园开展活动。幼儿园可以成立家长委员会,推选骨干家长,确定某些骨干家长家庭为家园合作点。骨干家长负责联络附近其他家长参与活动,教师利用农村的农闲时间不定期地下乡家访或向家长传播早期教育知识、育儿知识及游戏等。如联合国儿基会在广西实行PTC(parents to children)项目期间,开发了家长培训的系列教材,利用中心小学为基地,定期定点对家长进行培训,提高了当地农村家长的素质,转变了教育观念,收效良好。
3.以家园合作为契机,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幼儿园开展家园合作,需要进行计划、准备、实施、评价四个主要环节,这不仅需要教师广泛收集各种图书、早教资料供家长阅读,而且自身要不断地学习早期教育的相关知识,学习反思活动的开展,提高与家长交往的能力。可以说,家园合作也能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反之,教师的专业成长能更好地保证家园合作的有效性。
总之,以正规和非正规相结合的家园合作形式,丰富的家园合作内容不仅能转变家长、教师、园长观念,提高教师专业素质,还能利用家长资源优化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只有当农村的家园合作真正做到有效,我国农村幼儿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幼儿园家校合作的策略范文4
1、合理配备班组成员。我们评价一个教师,一般按能力、情感做两维分析指标。同一个年级组中,教师不仅存在年龄、学历、经验等能力差异,也存在性格、态度等情感差异。每年,我们都会让员工填写选择岗位和合作伙伴意愿表(以愿意合作、可以合作、不能合作表达自己的选择意向),当教师的合作伙伴意向明确后,园长做绘图员(将所有成员平均列在圆圈的外径,先用单向箭头连接愿意合作的选择方和被选方,再换红色标出不能合作的双方),通过图表准确了解成员之间的相互选择情况。在尊重意愿的前提下,按照年龄互补、经验互补、性格互补、特长互补的原则配备班组成员。如果每个班组都有家长看重的老师,家长对班组内相对较弱的老师也就一同接受了。
当然,我们也充分考虑老师的意愿。通常,我会在班组配备过程中尽可能多地听取每一位当事人的意见和建议,不断解释与调整,并且在调整时避免让当事人觉察“是否别人不愿意和我合作”,以保证新班组、新年级组有愉快的合作开端。
2、多通道的家园信息交流。在招生过程中,为了帮助爸爸妈妈了解幼儿园,我们都会召开新生家长会,会上除了向家长宣传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教育特色,还将可以选择教师和班级的信息告知所有的家长,如小班教师分班名单公布的时间、家长选择的起止日、信息沟通的方式、幼儿编班的依据等。几年来,我们均在8月1日通过幼儿园网站公布小班教师组合名单(人员姓名、学历、个人特色等),家长可以在十天内通过填表、网络两种方式选择(这两种方式可以留下家长选择的记录。避免以后的矛盾)。招生小组根据家长的意愿、选择时间先后、男女比例作为参照,确定各班幼儿的人员组成,8月10日后在幼儿园网站公布分班名单。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网络选择,应是隐蔽型选择,如电子邮件、论坛短消息或悄悄话等。避免家长盲从跟风。
3、优质的整体师资队伍。家长对老师的分析评价一方面来自于网站的介绍,一方面来自于口口相传,一些给前任家长留下美好印象的老师就成为现任家长的首选。因此,我园的每个老师都积极上进,都有期望得到正向评价的心态与愿望。自从实行家长选老师分班方式以来,老师们更是注意自己的师表形象、敬业精神、专业发展,更加注意倾听家长的需求与呼声,由过去的园长推着大家跑变成大家主动跑,幼儿园的管理品质得到极大的提升。
我园创始人陈鹤琴先生认为:“幼稚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单独可以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最好由教师和家长共同组织一个团体,来施行学校与家庭联络的事宜,较为切实有效。”陈老把这个团体称为“教师家长会”,这就是我们现在的“家长委员会”。
幼儿园家校合作的策略范文5
关键词:家园共育;小班幼儿;饮食行为习惯
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饮食习惯能让幼儿更加健康茁壮成长。纵观幼儿园或家里幼儿的饮食存在很多问题:①营养不均衡,挑食严重;②习惯不养成,边吃边玩;③家园表现;不统一,时好时坏。
一、家园共育的意义
家园共育是指在幼儿的教育过程中并不是家庭亦或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进行教育工作,而是双方围绕同一目标,有意识地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幼儿的教育。 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而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就在于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合作共育。因此,要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幼儿园和家庭必须同向、同步,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家园的沟通交流、支持合作、资源共享才能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才能促进幼儿、家长、教师之间的共同成长,才能为孩子们的健康、快乐成长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因此,要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家庭和幼儿园两方面必须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家园互动形成合力。
二、家园共育促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实施策略
1.多元家园活动形式,促良好饮食习惯
(1)家长会中找原因。在家长会中,我们会将幼儿就餐时候的视频和照片同大家一起分享,并在这些照片、视频中找出幼儿就餐中不好的习惯,并结合在家里所表现出来的情况,进行研讨,找出原因,从而达成共识。
(2)家长学校齐分享。每个月我们会请家长到幼儿园来参加一次家长学校,而家长学校的主题也是根据大家最关心的饮食习惯而展开的。我们进行了一系列连载的形式介绍、了解、深入。从家长学校中,让家长了解到家园合作的重要性,只有家园共育了,孩子的饮食习惯才能更快更好地培养起来。
(3)家教絮语谈见解。在家长会和家长学校中,家长只是以听众的身份去接纳老师的一些观点,俗话说:人多力量大。为了让更多的家长参与到互动当中来,我们利用家园联系册家教絮语这个平台,针对如何来提高幼儿良好就餐习惯这个话题进行了讨论,在反馈中我们也看到了很多家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而且也是可以实实在在去操作的,这对我们今后培养孩子就餐习惯上又拓宽了思路。
(4)家长课堂说营养。我们班在开学之初就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利用家长委员会这个强大资源,让家长能了解孩子在园的就餐情况,通过家长课堂让幼儿知道吃饭要营养均衡,不能做挑食的孩子。所以我们利用餐前准备这一环节,让家长进行食谱介绍,用情景化的形式让小班的小朋友看得懂、听得懂,通过每天的强化巩固,让幼儿喜欢吃各种各样的菜肴,进而能走出挑食的行列。
(5)家长观摩见成效。家园共育达到一定时间,我们就会邀请家长进班观摩幼儿的就餐环节,观察孩子的就餐习惯是否有所改变,挑食的现象是否还很严重,是不是自己独立吃完一份饭菜的,等等,通过表格对比的方式进行客观的评价。虽然小有成效,但我们也不免发现另外的一些小细节,这些细节也让我们在接下来的养成中有了新的突破口。
(6)厨艺室来尝鲜。利用幼儿园非常好的厨艺室资源,我们会根据家访中家长所提到的孩子不喜欢吃的菜,进行罗列,将幼儿共性的一些菜进行归类,并且将这些菜谱安排在每周的厨艺室中进行。幼儿通过自己的摘菜、洗菜,看着热腾腾出锅的菜肴,会张大嘴巴将它们全部消灭掉。通过尝鲜的方式,让幼儿知道原来自己原本不喜欢吃的菜也不是那么的不好吃。
2.家园同创,营造幼儿进餐氛围
(1)轻柔音乐——助餐。在幼儿用餐时有选择地播放一些优美、悦耳的旋律,使幼儿边进餐边欣赏音乐,同时给幼儿一定的暗示作用,调解幼儿的情绪和心境。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创设了温馨的用餐气氛。
(2)亲切口吻——引餐。要保证幼儿在最佳的生活和心理状态下进餐。餐前不能训斥幼儿,不能强迫进食,造成环境压抑。进餐前,教师和家长要以亲切的口吻,热情的态度向幼儿介绍饭菜,让幼儿看一看颜色、闻一闻香味、尝一尝味道,从而引导幼儿开始良好的就餐习惯。
(3)积极表扬——固餐。每次对稍有进步的幼儿要积极表扬。在幼儿园,我们为每为幼儿制作了一本“我的就餐记录本”,考虑到小班年龄特点,所以我们在记录本中以图片的形式将好习惯列入表中,让家长在家监督幼儿就餐,并记录幼儿的进餐情况,及时发现幼儿的进餐问题给予纠正,以这样的表扬来强化和稳固今天就餐的行为。这样一天又一天下去,幼儿在表扬中将逐渐建立自己的良好就餐行为习惯。
(4)自主选择——悦餐。家长在选择第二天吃什么菜肴的时候,可以让幼儿也加入到讨论的行列里,可以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在幼儿自选的基础上,家长加以适当的引导,如介绍一下这种菜的营养价值,对幼儿生长发育的好处。有了幼儿的参与,在就餐的时候会更加主动积极,从而也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就餐行为习惯。
3.家园一致要求,纠正不良饮食行为
(1)耐心引导,打消依赖心理。家庭和幼儿园中常常有这样的幼儿,会吃但不愿自己动手吃,要等人喂,这样的幼儿要占50%。应该说这类孩子很聪明,他们很能掌握成人的心理;我不吃你会看不下去,你会担心我挨饿,你最终会来喂我。对于这种现象,我们采取家园一致的形式,打消孩子依赖的念头,采取耐心引导的方式,让孩子自己拿着调羹吃饭。
(2)座位调控,发挥餐伴作用。模仿是幼儿的天性,同伴或家长的榜样能引起幼儿注意,更能激发幼儿模仿的兴趣,进餐时我们应为幼儿树立正面榜样。将不挑食,一口菜一口饭,不掉饭粒,细嚼慢咽的幼儿当作典型榜样,去教育其他幼儿,让他们主动调整自己的不良行为。同时我们还要有意识地把进餐表现好的幼儿与偏食、吃得慢的幼儿的座位安排在一起,用身边的榜样影响他们,这样他们看到自己周围的朋友吃得香,受到感染和鼓舞,渐渐也吃得快,吃得香了。
(3)浅尝即可,逐渐加量。不愿意吃的东西摆在面前,是一种压力,非常影响进餐的情绪。这时对量的有效控制,有助于给幼儿减轻心理压力,更容易接受本不愿接受的食物。
幼儿园家校合作的策略范文6
关键词:家园合作;沟通;教育资源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313-01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要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像家:家庭、学校、儿童所在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由此可见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重要作品。的确如此,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具有基础性、全面性、针对性与全程性的特点,其影响伴随孩子终生。然而大多孩子也是父母的第一位"学生",家长在教育的过程中无经验可循,甚至在很多育儿的观点上存在盲区、误区。因此,作为幼儿园的老师,与家长保持联系,关注并有效引导家长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是我吗不可推卸的责任。
1.重视家庭合作的重要性
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有各自的优势,且都是对方所不能替代的。只要幼儿园和家庭发挥各自的优势,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作用,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儿童发展。教育管理部门要求幼儿园和家庭合作必须是经常地、具体的,由家长委员会、家庭和幼儿园协助委员会等专门的组织机构。它们向各个家庭普及教育学知识,随时指导家长改进教育方法,吸引家长自觉主动地参与幼儿园的各种教育活动。同时,家园合作对于家长和教师自身来说,也是一个共同受教育的过程。另外,家长与教师的合作,也使得双方从对方那里学到一些教育以外的人生经验,从而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提高对儿童教育的认识,认识到孩子教育不等于幼儿园教育。幼儿园也不能把教育工作的对象局限在孩子身上,而应该把教育对象扩展到孩子家长乃至其他社区成员,为家长和社会提供使用幼儿园教育资源的机会,使社区教育以幼儿园为中心来开展。
其实,陈鹤琴先生早在1927年说过:"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20世纪后半叶,教育机构中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从封闭走向开放,开始寻求来自社会多方面力量的支持和配合。其中,家庭作为儿童教育过程中的特殊力量,更是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鉴于家庭、社区在儿童教育组的作用,我们应该挑选和培植家庭与社区联合这种最积极的形式。一切可利用的手段,包括常规的与非常规的手段,都应该用来发展基础的教育。
2.掌握与家长沟通的有效途径,达成教育观念上的统一
2.1 提供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促进家园有效沟通。为了促进家园的沟通更加有效,首先就是要为家长提供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因此,我园改进了家长会的形式,原来的家长会多半是一言堂的模式,现在我们该用了家长座谈会、茶话会、家长沙龙,经验分享会等形式。其目的就是想拉近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让大家在平等对话中产生共鸣,从而消除隔膜,有效解决幼儿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例如:在召开学期家长会之前,教师提前向家长们做一份问卷调查表,搜集到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点,在召开家长会的时候教师则有针对性地向家长抛出问题,集体讨论后想出最佳的解决办法,同时家长们也可以分享自己好的教育经验以及方法。这样的参与式讨论让每位家长都能积极参与,有机会发表见解,融洽地对话与交流,更能有效地解决实质性的问题。
2.2 创新多种沟通方式,促进家园相互信任。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沟通方式有很多,最常用的是家园联系手册、家访、家长开放日及家长接送幼儿的时机交谈等。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进驻千家万户,尝试利用电脑与家长沟通也别具魅力,孩子的父母十分详细地了解自己孩子的在园情况。每个班级还建立了班级QQ群,家长、老师们在QQ群里能自由畅聊有关幼儿教育方面的问题,总能比较及时、快速地解决到家长们的困惑;同时我们还开通了"宝宝直通车"系统,为每个幼儿园都建立了"幼儿个人成长档案",老师们可以将孩子在园不同的活动情况用文字、照片或者视频的形式上传至幼儿档案中,让家长们能够了解得更全面、细致,这样的交流沟通,家长与老师们彼此都觉得既具体又贴心。而对幼儿而言,在家中能看到老师发来的照片或者视频,也是一件很开心的事。这样既时尚又便捷的方式,能更好的推动家长工作的开展。
2.3 了解幼儿园教育内容,实现家园共育。为了实现家园共育的目标,首先我们应该要让家长全面地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以便家长更好地配合幼儿园教育。为此,应当做到了"四公布":(1)召开新学期初家长会议,公布学期幼儿园培养目标以及幼儿园工作行事例,让家长清楚地了解到每个月每一周的活动内容,以便更好地配合幼儿园的活动。(2)在家园联系栏里每月公布月工作目标。让家长每月都能清楚地了解到班级的工作重点,并做出相应的配合。(3)在展示墙上公布每月的主题教学内容,让家长和幼儿及时地进行关注。(4)每周公布一周活动安排,并且在消息栏或者家园栏中增设了"请你配合"一项,请家长及时的协助完成教育目标。
3.引导家长挖掘自身潜在的教育资源,促进家园互动合作
当前,我国的家庭教育显示着新活力和潜在丰富的教育资源。组织家园参与幼儿园的活动,是家园合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化幼儿园教育发展的趋势。我园家长的参与是多方面的:
3.1 家长会议:幼儿园每学期定期召开全园或班级的家长会议,通过家长会让家长了解本学期的工作,向家长详细介绍幼儿园各项工作以及重大事情的举措,如课程情况、收费情况、幼儿园建设等情况向家长们公示,实施园务公开,接受全体家长的监督。对于新生家长和孩子,为了更快适应幼儿园的工作、生活、熟悉教师,每学年开学前举行新生家长会,从介绍幼儿园、教师的基本情况,到孩子在园的生活作息制度、保教要求、行为准则等等,切实做到让家长放心、称心。
3.2 家长开放日活动:面向全体家长开放的教学活动,由最初的一学期一次调整为一个月一次。为了给家长提供方便,家长平时也可随时到园观摩教学活动,让家长看到孩子在集体活动中的自然状态,并通过观摩和直接参与活动,全面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和具体了解孩子在班级集体中的各种行为表现,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孩子的能力、特长。这样,家长对如何实施家园共育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家长也会将意见和要求反馈给老师,达到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
3.3 家庭假日亲子活动:根据家长对增进家庭间交流的建议,每次活动由家长委员担任联络小组长组织幼儿和家长到附近的景点开展活动,教师参与活动。这种"以情感为纽带"、"以教育为宗旨"的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增进了家庭间的交流,丰富了家庭的假日活动,寓教于乐,通过幼儿、老师和家长的互动,创设生活活泼、心心相印的教育氛围,加强了家园和家庭间的沟通。
3.4 家教经验交流:我园每学年都组织家长进行一次家教经验文章交流活动,由家长委员参与评选。优秀的文章录入我园园刊――《博娃报》中。并鼓励家长平时将自己对幼教或幼儿园活动的感想、心得记录下来,向幼教杂志投稿或在本园网站上发表。
总之,不管是以幼儿园为核心的家园合作活动,还是以家长为核心的家园合作活动,其评价的标准就是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的提高、儿童的发展以及教师的自我成长,并且归根结底要落实到儿童的发展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