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体育课标基本理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体育课标基本理念范文1
新课标强调体育教学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的教学过程。强调学校体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实施新课标的体育教学中,许多教师面对新的学科名称,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材管理形式、新的教学方法、新的评价思想有很多疑惑,针对这些问题,抓住问题的本质,明确工作和改革的方向,就能深刻地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就能适应新课标,真正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实到日常体育教学中,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的成长。
田径运动在传统的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被认为是其它体育项目的基础。在体育教学中,田径运动有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中学生的顽强意志,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符合当前体育素质教育的需要,但田径教材与其它教材相比也有其弱点,主要表现在教材单调、枯燥乏味,尤其传统的田径技术教学,以竞技田径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反复跑、跳和投,更显得死板、机械。造成大部分中学生不爱上田径课,更不用说课外进行田径锻炼。事实证明传统的田径教学已经很难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新课标的推出为中学体育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契机,当前田径教学工作当务之急就是要对田径教学进行改革,从健身角度出发,娱乐与健身相结合,改变教材枯燥乏味为有趣性,使教材更为丰富多彩,从而适应素质教育要求。
2.1 新课标
2.1.1 新课标概念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从1999年到2001年,我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制订完成,并从2001年9月开始在全国38个实验区进行实验,2005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本次课程改革将我国沿用已久的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反映了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基础教育各门课程标准的研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工作。经过近300名专家的共同努力,18种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新的阶段。
2.1.2 新课标对初级中学体育课的要求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确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课程目标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5个领域进行设置,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2.2 初级中学体育课田径教学的现状
2.2.1 体育课田径教学的内容
首先,体育教师都能认识到田径是运动之母,是各项运动的基础,所以老师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也就以田径为主了。再加上,每年的体育中考内容几乎以田径为主,所以,这些体育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在中考中考好,所以体育课的内容几乎都以田径为主。而田径的上课内容中又以中长跑、短跑、跳远、实心球等内容为主。
2.2.2 田径课教学目的
通过对学生在学校的运动会及每年的体育中考的观察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在田径的项目中的比赛和考试中,技能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有些学生本来身体素质较好,但是由于缺乏技术而取不到好的成绩,有些学生在体育中考中几乎都不能较好的完成这项运动。有些学生虽然动作完成的较好,但是却是花架子,得不到好的成绩,比赛入不了围,考试达不到标。由于很多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很好的去要求学生,对于学生是否学会掌握了这项运动技能和是否通过练习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几乎都不知道,每个学期的体育考试也就是个过场,只要学生参与了就能通过。同时,学校一周两节体育课,课后,学生几乎没有再去练习课堂内容。国家规定每天锻炼一小时,在很多中学几乎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几乎都因为升学的压力而占用学生的锻炼时间。因此,学生对于所学的内容也就掌握的不是很好,由于技术上面的短板,再加上平时却是练习的时间,所以学生对于体育课田径教学的内容的学习效果不是很好,有些学生甚至学和没学都一样。
2.2.3 田径课的教学方法
在体育课教学的方法中教师以先学习一练习一游戏来强化练习的方法教学。很多体育老师认为上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这项运动的方法,然而对于这项运动的练习还主要取决于学生是否对这项运动感兴趣,只要感兴趣了,他在课中的自由练习时间自然会去练习,没有必要全班组织到一起特意去重复练习,更没有必要组织学生做游戏。其实作为一项学习内容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运动的方法,同时还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运动能力,老师在采用不同方法来教学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好,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也较高。
2.2.4 学生对田径课学习的态度
中学生对田径教学内容不感兴趣,提到田径运动学生首先会想到“苦”和“累”。造成这种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教学内容没有新意,从小学到初中都是一样的重复田径内容,跑、跳为主。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些教师自己在上课的时候态度就不是很端正,片面的认为新课标就是要学生积极去玩,仅仅强调了以人为本,但是忽略了教育的目的是要学生学会一种或几种运动的方法,为他们的终生体育服务。再次,有些老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古板,过于强调了运动的成绩而忽略学生通过运动获得身心快乐的目的,大强度练习,让学生过于劳累,甚至有些学生对体育可产生了恐惧心理,导致学生对田径课逐渐失去兴趣,开始厌烦田径内容。
2.2.5 田径课的考试标准
田径课考试过于标准化,而且学生认为仅靠单一的远度和时间来评价学习水平,却忽视了技能的评价。体育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获得一个身心的健康,并不是为了达到一个固定的指标。我们评价一个学生的优劣,不能单纯的靠几个简单的数字来说明,需要一个综合的评价体系。特别是体育教学中,由于学生个体的不同,所以存在很大的差异,没有考虑学生的个体情况,有些学生动作本来就是错误的,但是却在考试中能拿到高分,而有些学生在练习中非常刻苦,但是由于他本身就缺乏综合的运动能力,所以他的成绩就较差。这两者要是能够结合起来,在远度与时间的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技能,就能够多方面的来评价学生,也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结论
一、初中学生普遍对体育课感兴趣,但大部分厌烦田径的学习内容。二、中学体育教师在田径教学中内容单一、教学方法简单、守旧,忽视了“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三、考试标准过于数据化,缺乏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四、虽然教学的工作量较大,但是学生的学习效果却不佳。
体育课标基本理念范文2
关键词:小学,一堂体育课 , 素质 , 能力,用心
Abstract: the elementary school sports is for all the students basic activities development ability and physical quality as the starting point, China's education policy is to cultivate virtue, wisdom, body develops in the round, with the reform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of the concept of the transition of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has not only before, which require us to have a sports teacher, not only require a high degree of dedication to work and th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but also must have a rich theory knowledge, the many kinds of teaching ability, constantly updating the teaching method, so that the students for the sports this course and to learn.
Keywords: elementary school, a physical education, quality, ability, the heart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对上好一堂体育课,在不同的时期都有不同评价的标准。新课标下该如何上好一堂体育课呢?对此,我的一些肤浅的看法和观点是:
首先就要要求体育教师不仅要有一般小学教师的素质要求,更要有任教体育学科的能力要求,同时体育教师还必须要有责任感、有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
二、应该“用心”去投入,即用心去理解《新课标》,落实课程理念。在新课改革中,我们要正确把握新课程的内涵,理解什么是《新课标》?第一、《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对原有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第二、体育老师要认真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即: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等。我认为,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只有正确理解新课标的性质和理念,才能更有效地上好体育课。
三、打破常规、树立新意,用心去设计教法和布置场地器材。在有限的条件下上好体育课是我们体育教师的职责,精心设计教学方法与布置教学场地器材是加强素质教育,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实现《标准》目标的必要保证。在教学大纲要求的范围内体育教师要自由地、随机地选择适合低年级学生学习的授课内容,用简单、富有乐趣的内容吸引学生,注重简单的技巧练习,培养学生的协调性,灵活性。相信只要充分发挥我们每一个体育教师的聪明才智,激发体育教师的工作能动性,“勤,定能补拙”。 四、用心去让每个同学们都能够“动”起来。一堂好的体育课,自然应是学生尽情运动,课上生龙活虎,并伴有对下一节课的渴望……今天的学校体育在“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导下,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活动的样式多样化了,活动的空间扩大了,活动的时间增多了,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了。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形式和内容可以千变万化,但必须坚持让同学们动起来,为了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学生体育课和体育活动中,必须让学生承载一定的运动负荷。我们体育教师要在体育改革中,时刻铭记学校体育的主要功能,决不能把体育课上成“休闲”课。五、 用心去关注“每一个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的要求。由于受先天遗传、后天环境的影响,学生在身体条件、心理、兴趣爱好、运动能力等方面会呈现出千姿百态、多种多样的差别,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要实现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平等”,我们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要确定层次水平目标,寻求适合学生的有效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因势利导,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发展自己的潜能,真正让学生在体育课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六、有始有终,注重“放松活动”
体育课标基本理念范文3
一、从《教学大纲》执行者转变为决策者
长期以来,体育课程都是按照现行体育教学大纲所规定内容、目标、建议执行,这种教学模式单一,未给体育教师留下发展空间,而且被动去执行。《新课标》虽然也规定课程内容、目标、建议,但它只是从宏观上规范我国体育课程,而微观上把具体教什么、怎样教,如何评价选择权交给学校和体育教师,体育教师根据学生要求和学校场地,体育设施等具体情况,对课程进行自主筛选、调配、整合,成为课程的决策者。
二、从“教书匠”转变为体育教育教学研究者
《新课标》的执行必然使教师面临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用自身经验和现存的知识来解决是不够的。教师必须学习新知识新理念,不断探索和研究,不能被动地等待着别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再不假思索地把这些成果应用教学中去。教师自己就应该是研究者,这就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及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以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索,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知识,成为自己的东西运用到教学之中。这是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学研究者”的前提条件,是教师持续进步的基础,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是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保证。
三、从课程的实施者转变为新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与课程是彼此分离的。教师被排斥于课程之外。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只是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教师是教育行政部门各项规定的机械执行者,成为各种教学参考资料的简单照搬者。
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确定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制度。这就要求课程必须与教学相互整合,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为此,体育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论的观念和消极被动执行的做法;要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学校、在课堂实施中不断增值,不断完善;要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的能力,新课程越来越需要教师具有开发本土化、乡土化、校本化的课程能力,因此,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执行者,教师更应为课程资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四、从课堂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
传统的体育教学突出是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教师在教学中处于绝对权威性,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新课程要求教师不再只传授现成的教科书上知识,而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得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新课程还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着重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新课程要求体育教师观念更新,从原来单一基本知识,基本动作和基本技术传授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
五、从运动实践课教师转变为实施快乐体育的教师
体育课标基本理念范文4
关键词:
1 前言
从1949年建国以来到2000年,我国已经进行了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针对旧课程中一系列的问题,国家于2001年正式启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即第八次课程改革(新课标)。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在于改变教育教学观念,改革的重点是转变课程的功能,改革的具体目标和任务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九年一贯制整体设计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设置综合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新课程充分突出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改变了过去以应试为核心的传统教育模式,课程设置更合理、更科学、更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本文主要讨论在新课程标准从出台、实施到现在近十年中,对学校体育改革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归纳总结,以期为我国“十二五计划”中学校体育的健康、长效发展提供参考。
2 学校体育新课程改革所存在问题的思考
学校体育的新课程改革决不是在全盘否定旧课程以后重新建立一套同以往的课程没有任何联系的所谓新体系,而是在旧课程基础上的调整和改进,新课程是对旧课程的继承与发展,是对旧课程的辨证否定。
新课程标准改革大方向是对的。过去很多中小学课程是以学科来建立课程体系的,学科是以科学学的分类原则来建立体系的,而课程必须以教育学的原则来重新组织知识体系。中国过去的教育受前苏联的影响,过分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忽视了教学的规律,让老师和学生花费了很多无谓的时间。因此这场改革是必要的,是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的重要途径。然而,这场改革在不同的课程产生了不同的结果,有的课程较为成功,有的存有缺陷,引起极大争论。体育课怎么样,恐怕有些问题还要讨论。
2.1 这场体育课程标准的改革存在着一个虚假的立论。
如果说中小学的文史哲、数理化等课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以学科为体系的问题的话,体育课则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中小学的体育课始终不是学科。为了能挤进这场改革的浪潮,理论家们就把竞技体育的“体系”指定为学科体系,大加挞伐,后来他们自己又不得不做了许多修正,证明了这是一个虚假的立论。如果说竞技体育是一种学科的话,那么竞技体育的最高组合形式——奥林匹克运动会岂不就是按学科体系组合起来的一门学科,然而至今还没有一个国家、一个组织将奥林匹克运动会作为一门学科。
2.2 这场体育课程标准改革的理论准备是不足的。
一些基本理论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就仓促上马了,比如体育与健康的关系问题,他们之间究竟是从属关系,还是并列关系,一直没有在理论上分辨清楚。因此至今连这门课程的名称都难以统一。
2.3 这场体育课程标准改革忽视了体育课程的基本特征——必须以身体练习、运动方式组成教材的基本体系。
这场改革的“理念”甚多,包罗万象,唯独忽略了身体练习。体育课程的实践性是第一位的,没有学生身体练习的实践就不是体育课。现在出现在体育课上的“新鲜”教材,一部分是新兴的体育项目,如极限运动、保龄球、橄榄球等,还有一些则是采用了劳动动作和生活动作,如采茶、挑担、搬运等。传统的运动方式,如田径、体操、球类活动等是经过千百年的提炼,凝聚了无数体育工作者的心血,用作体育课的教材相对较为成熟,如果回归于原生态的劳动与生活动作,不能视为文化的进步。新课标出来以后,新理念层出不穷,但三级教材建设未能跟上,很多体育老师无可适从,学生的体质状况未能得到改善。这可能是一些地区出现的现象,但足以引起我们高度关注。
2.4 新体育课程标准中还特别强调学校体育活动应满足学生的体育兴趣,但事实对于体育教学来说,同时实现完成教学任务和满足学生体育兴趣很难。
体育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需要通过教育逐渐培养的。现在的学生兴趣非常广泛、多变,那么班级制的体育课如何适应每个人的兴趣来组织教学呢,教材又如何选用呢?事实上,还有一批学生对体育根本没有兴趣,难道体育课就可以不上吗?而且世上从来没有抽象的体育兴趣,任何体育兴趣都有某种体育项目和运动技能技术的指向,一个学生不做身体练习,不提高运动技能,怎么可能会产生体育兴趣呢?体育兴趣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必须是在克服了种种困难、障碍和经过磨难,在提高运动能力的过程中才能形成。身体练习是一种艰苦的事情,肯定是要流汗、要肌肉酸痛、要出现“极点”,甚至还要遭遇危险,这个过程不是靠兴趣能支撑下来的。必须把“培养兴趣”和“满足兴趣”这两个概念分清楚。教育是要培养兴趣,并由兴趣发展成习惯,而不是说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3 总结
新课标中,我国学校对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作了大胆的改革和尝试,教育观念发生转变,并由这种转变而引发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方法、组织和评价等一系列的改革。我国学校体育改革更加明确了学校体育教育的首要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我国学校体育建立了新的体育课程体系,并对教育、教学方法体系进行了改革,完善体育教育评价机制,特别是重视了强学校、社会(社区)、家庭三者间联系,反映了学校体育立足于终身体育。
当然,任何改革都不会一帆风顺,都会碰到问题。比如这场体育课程标准的改革存在着一个虚假的立论、改革的理论准备不足、忽视了体育课程是必须以身体练习、运动方式组成教材为基本特征的基本体系。这一系列问题不是单单的一个文件或一项政策就能解决的,要经过体育工作者以及教师、学生这些实践者共同努力才能不断解决、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登篙. 新世纪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研究综览[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7(3).
[2]王庆丰. 新世纪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思考[J]. 体育文化导刊,2006,6.
[3]王秉彝,李志方. 影响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原因及解决对策[J]. 体育学刊,2002,9(3).
[4]刘晓华等. 新世纪的学校体育改革[J]. 体育文化导刊,2002,6.
体育课标基本理念范文5
【关键词】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基金项目】2012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第597项)。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198-02
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改革对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提出新的挑战,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在当今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培养基础教育体育教师的基地,将承担着为地方中学输送体育教师后备人才的首要任务。因此,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能否有效贯彻执行并不断实现新的发展与突破,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当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状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教育理念、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提出了新的要求,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如何培养适应未来基础体育教育教学多元化发展需求的体育人才,突出办学特色,是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1.当前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面临的困惑
1.1独立学院体育专业的教育与课程观念跟不上基础教育新理念步伐的困惑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人们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人们对身体健康的重视和需求也在不断增强。体育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教会学生掌握一或多门运动技能的学习和运用,使学生牢牢树立“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理念。因此,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是体育课程设置的总体指导思想和依据。那么,在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就要求我们的体育老师要充分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针对中小学生不同阶段的身体能力、心理特点、兴趣爱好与社会交往的需求对教学项目和教学方法进行大胆创新和探索。
目前,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专业性强、学科界限清晰,学科知识整合差,缺乏整体性和时代感。专业必修课多以竞技内容和理论知识为主,忽视针对中小学生体育教育教学,训练能力、学生示范、教学组织、动作创编等能力的培养和地方传统体育、康复体育等项目的开设;专业选修课覆盖面窄,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需求和项目的时代感,实践课程不足,内容单一,第二课堂开展不丰富,缺乏与基础教育互动对接的意识。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出来的师资不能适应基础课教学改革,无法胜任中学教育教学工作。
1.2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较高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与单薄的师资队伍不和谐的困惑
2003年6月,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其中对培养目标的定位为复合型体育人才,要求学生“掌握学校体育教学、健康教育教学、体育锻炼、运动训练和竞赛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要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还要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等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工作”。人才培养的过程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最终是要通过教师这一中介才能实现“对接”的,这是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的基本保证。而独立学院的体育专业教师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指派的教师;二是聘请离退休的优秀教师;三是独立学院自主招聘的专职教师。有的独立学院甚至没有自主招聘的专职教师队伍,全靠共享母体学校的师资力量来完成教学。在竞赛训练工作,教学工作复合超重,过重的教学工作任务使得老师们无暇深入了解和探讨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和要求,没有时间思考课程的设置、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和开展学术专研,再加上独立学院往往追求办学效益,为降低办学成本,对教师的在培训上的投入很少。这种现实状况使得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只知道一味地去记忆和模仿,学习缺乏动力,创新实践能力得不到锻炼,自学能力差、社会适应力不强,对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知之甚少,达不到《方案》所提出的培养目标。如何提高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教师的教育素养和科学素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独立学院面临的又一困惑。
2.独立学院应对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对策
2.1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独立学院要积极倡导体育教育专业教师在保证课程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多采用“启发式”、“任务式”、“开放式”等来代替“模仿式”、“灌输式”、“填压式”的教学方法。在专业技术性课程教学中运用“分层分类教学”和“任务式教学”结合的方法。即,根据学生体能素质基础、运动技能水平和学习兴趣与特长等,将学生进行分类分组。相比之下,技术技能和体能较差的同学就可以在任务式教学中增加术科和体能素质训练的比例,运动技能掌握和体能较好的同学,在任务式教学中就可以实施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引导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为学生表达思想、提升实践能力提供机会。除了课堂教学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类分层”以外,在各类体育竞赛等实践活动中也可以采用“分类分层”的教学手段。将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类分层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训练热情,增强教学训练效果,提升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和竞技运动水平,丰富学生的运动经历。
2.2充分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所培养的对象是服务于当地基础教育的,因此,本专业的学生对教育教学的需要是刚性的、全面的、具体的。其体现为学生掌握运动专业技能的需要,学生培养自己从事体育课程教育教学能力的需要,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升学与就业的需要等。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教育教学环节的设计要注重和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前提,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以学生的需要优化课程内容,使设置的教材内容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和构成良好的价值取向。同时,独立学院还要关注和探索基础体育教育的发展规律,认真研究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和新课改实施过程中的优缺点,并把这些经验融入本科教育,上升为理论,真正培养出高质量的体育教育人才。
2.3优化独立学院体育专业师资结构,提升师资力量
独立学院要不断优化体育专业师资结构,加大自主招聘专职教师的力度,积极引进博士和优秀硕士建立稳定的教师团队。同时,学院的相关职能部门也应积极配合,创造条件,提高待遇,留住人才。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定上,独立学院要对有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给予政策鼓励,破格评审。
其次独立学院要为体育专业教师创造和提供进修或深造的机会,帮助其更新知识结构;就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要求,新课标的解读、教学方法的创新等内容有针对性地进修培训,并要求教师要将新课标的设计思路、教育理念、教学要求正确地融入落实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去,逐步渗透给学生。同时要积极打造体育教育专业教师与当地优秀中小学体育教师互动平台,及时了解基础教育的前沿政策,不断总结实际经验,提升体育专业教师反思、创新、研究和实践的能力,为中学培养合格的师资队伍,实现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民办教育主管部门应该要大力创造条件,让独立学院的青年教师承担并完成一些专门就独立学院实际情况、教学改革等相关问题开展的科研课题,努力提高其理论知识水平和科研能力。科研活动是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主要的推进方式和执行渠道,努力提高独立学院科研活动质量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首要条件,是促进独立学院教学改革发展的抓手。同时,主管部门还可以将教师们的研究成果运用到独立学院的管理发展和改革中来,全面提升民办教育质量,丰富民办教育内涵。
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改革还处于不断摸索、持续优化的初级阶段,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师资力量、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与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要求等都存在着不同层次的脱节。为了能够实现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学生就业需求。独立学院要进一步增强师资队伍建设、树立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基本功扎实、运动技能水平全面、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体育专门人才,从而为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打下扎实的基础,适应国家、社会以及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S].2001
[2]季浏.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启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6):799-801
[3]张伟健.体育教育“四结合”学生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29,(2):108-111
[4]李小伟.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体育教师?――从2011年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谈起[J].体育教学,2011,(9)14-15
体育课标基本理念范文6
摘 要 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发展是学校当代体育教育的重要方向与目标,而在高中体育的课程教学中,技术动作教学又成为学生学习掌握高中体育基本技能,增强身心发展的重要途径。所以,在高中体育课程教学中,技能教学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 体育课程 技术教学 重要性
技术教学是高中生在学习体育运动知识、提高运动技能的必要基本手段之一,学习和掌握体育运动技术是学生参加运动以及实现终身运动的必须前提。新课程中强调“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但是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有轻技术、重娱乐的不良倾向,这些不良倾向推迟了课程改革的实现,所以我们应该对传统的高中体育技术教学进行分析,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大胆改革,使新理念贯穿于技术教学之中。传统的高中体育技术教学中有很多不足,但是技术教学是实现高中体育课程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贯彻实施高中体育课技术教学改革,要求我们对技术教学的目标、内容、教学形式与方法以及考核评定等进行改革与创新,促进学生们的运动参与,加快课程目标任务的完成。
一、传统技术教学中的缺点
传统的技术教学在教学内容中“繁、难、偏、旧”,教学形式模式化、单一化,教学目标定得过高不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对学生的考核评价缺乏灵活性等问题,这些都不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参与,更不用提保持和延续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以及有体育潜能的学生的特长发展,阻碍了新课程理念的完成[1]。
二、现代高中体育教育观念下技术教学的重要性
当代体育教育强调“健康第一”,提倡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观,希望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勇于实践、积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经验,注重学生终身体育运动的意识培养。新教学理念反对把技能、技术教学作为唯一教学目标,但是实施新课标教学,又不能将技术教学抛弃[2]。
第一,高中体育这门课的课程性质决定了不能缺少技术教学。体育与健康这门课程的基本性质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融于各种活动性的游戏和运动项目的身体练习,是由一些专门的体育基本技术构成的,不掌握相应的基本技术,学生很难完成运动要求。第二,技术教学是实现高中体育课程目标的载体。没有必要的技术,学生就无法运动并参与活动,课程中要求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领域的学习就无法进行,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末[3]。第三,学生在技术学习的过程中得到的运动体验,可以使学生保持和提高对高中体育运动的兴趣,增强高中体育技术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运动兴趣特长的形成和终身体育运动意识的建立。第四,学生可以通过对体育技术的学习与掌握,提高对生活技能以及成年后的工作技能的学习掌握能力。
三、新理念下的技术教学改进
技术教学在高中体育新课程教学中不能缺少,传统的技术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又与当代教学理念不相符合,因此,我们必须对传统的技术教学进行深入的改革与创新[4]。
(一)适当降低技术掌握的教学要求
新课程标准从学生的健康发展观点出发,注重学生对基本运动技能的学习掌握和应用,但是并不强求运动技能所教授的系统和完整,也不苛求技术动作细节是否完整,所以是降低了对技术掌握的要求,而是提高了学生对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领域的目标要求。要完成各个领域的学习目标,保证学生的参与是其根本,学生技术是否标准已不是决定学生运动参与的关键因素,不符合学生现实情况的技术要求反而会降低学生的参与兴趣,对其锻炼而言是得不偿失的,因此,在制定技术教学目标时研究者应该重视学生的参与兴趣,合理降低技术掌握要求。
(二)灵活选择教学内容
新课标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为师生们加大了可选空间,内容选择强调教育性与健康性相结合,新颖性与适用性相结合,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传统高中体育与现代体育相结合。教师备考在选择内容前要深入研究学生的兴趣喜好,结合学校、社会以及家庭的场地设施与运动发展等现实情况进行选择判断。选择教材时,既可以让学生提供多项参考,教师根据情况而定,也可以教师提供一些想法由学生进行选择,充分体现学生在内容安排时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5]。
(三)改进技术教学形式和方法
对于改进技术教学的形式与方法,可以分成以下几方面内容进行逐步分析: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学生个人的学习行为、学习习惯和学习效果。2.保持良好稳定的师生关系。现代教育倡导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3.正确的引导和激励。这可以让学生建立起对高中体育学习的兴趣,树立信心。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四)改进技术学习考评方式
传统的技术考评方式只是对学生阶段学习做出最后的总结,这种方式容易造成只看结果不看过程,轻视过程的考评方式不能全面的反映学生的学习程度,从而,考评结果也是不合理的。所以要求教师在评价时参考学生基础和学习课程的过程,把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减轻考试对学生的压力。
四、结语
总之,开展高中体育教学,我们的教师及研究人员还需要不断的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不断提高技术教学水平,从而促进新理念课程的贯彻实施。
参考文献:
[1] 姜秀兰.山东省菏泽市普通高中健美操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
[2] 郑丽坤.白城市高中健美操课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3] 郜亮.浅谈高中体育课中跳远起跳技术的教学[J].吉林教育.2010.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