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范文1
会计电算化是将电子计算机应用在会计工作中。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出现在1979年,从此开启了会计电算化时代。会计电算化替代了以往的手工会计操作,并出现了数据库、信息论、和系统论等新兴理论,提高了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工作效率。会计电算化的出现降低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和失误率。因此我们说会计电算化更适合会计管理的要求,它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确保了会计信息的安全,同时使我国的会计审计技术得到改善,也使会计内部控制方法更加有效。从上世纪七十年代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会计电算化在我国已经经历了专用会计软件、通用型会计软件阶段、管理型会计软件以及核算型会计软件四个阶段。
1.2会计电算化的局限性
与传统的手工会计业务处理相比,会计电算化具有一定的优势,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的进步。但是这种会计应用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忽视了管理环节;资本投入较大;信息覆盖范围小;易出现流通障碍;不利于数据的保存等。总之处于孤立、封闭状态的会计电算化明显不能适应发展如此迅速的网络科技,因此会计信息化应运而生。
二、关于会计信息化
2.1会计信息化的含义
会计电算化是人工会计的模拟系统,也就是说相关处理程序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一定程度上提高效率。而会计信息化是为了弥补会计电算化的不足而产生。所谓会计信息化,就是将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会计核算和会计相关业务,与会计电算化不同,会计信息化不是对人工化的复制,而是从核算方式、核算手段等多个方面改变了以往的会计工作模式。会计信息化借助网络系统实现了会计业务的自动化,实现了资源共享,适应了现代科技的发展。
2.2会计信息化的优势
会计信息化以电算化为基础,并优于电算化,其具有信息化、智能化和开放性等优势。目前,ERP系统的应用完全实现了企业内部资源的共享和信息交换,同时确保了信息的安全。这样很好的改善了会计电算化信息覆盖范围小的缺陷,建立了开放的信息系统,成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信息化的功能更加强大,不但可以实现会计核算,还能够进行会计相关业务管理和控制。与会计电算化不同,会计信息化必须有人参与,并且管理人员在其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管理员做好预测和辅助决策工作才能实现工作过程。因此,会计信息系统不再是电算化时代的模拟系统,而是更加先进和智能的人机系统。
三、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
虽然会计信息化具有会计电算化没有的优势,但是它是在电算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我们说二者具有一定的关系。首先: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基础。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出现,人们开始认识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应用先进技术的重要性。也使人们更深刻的认识了会计相关理论,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会计人才以及计算机人才。因此我们说会计电算化的出现,实际上为会计信息化提供了理论基础以及软硬件基础。其次: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会计工作中实现科技化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会计电算化只是模拟系统,并没用真正发挥计算机的作用。因此网络技术的发展必然要求会计系统充分利用计算机的重要作用,会计信息化正是诞生在这种环境下。实现了对会计电算化的改进,功能更加强大也更全面。实现了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的结合,将现代化技术更好的应用于会计业务操作。因此我们说,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其指明了方向,更适合现代科技的发展。
四、总结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范文2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问题;解决措施
1.国内企业会计电算化出现的问题
1.1企业缺乏专业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
当前,我们对于专业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定义是:要熟悉的掌握财务会计专业化知识和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会计人员,其必须参加全国统一的会计电算化专业考试并且通过才能够从事与之相关的会计电算化工作。然而就笔者的深入调查发现,当前我国诸多企业聘用的会计电算化人员,其专业素养和能力都普遍较低。一方面,虽然有较少数企业的会计电算化人员受过短期的计算机知识培训,但就其实际操作掌握的计算机财务软件来看,由于他们生疏的处理财务信息,势必会造成企业系统财务信息处理的延迟甚至是停滞。另一方面,有一半的会计人员是财务会计的专业人士,然而,其对于计算机的认识和操作却是完全陌生的,当计算机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并不懂得如何修理和维护计算机的安全,造成财务会计知识和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严重脱节,复合型人才稀缺,其并不利于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开展。
1.2 薄弱的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缺乏安全性
纵观会计电算化的操作流程,维护会计电算化软件系统的安全性问题成为重中之重。其主要的安全隐患表现在:一是部分企业自助研发不合格的财务软件,导致研发出来的软件并不适用于实际操作,加大实际操作的难度,造成数据差错频繁出现;二是企业内部的会计人员漠视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个人随意篡改和泄露公司重要的财务信息,给公司造成严重的财务损失;三是无法有效维护电算化系统稳定运行,由于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的失误性操作,很容易让电算化系统感染病毒或遭受木马的攻击,从而造成重要财务数据大量的丢失和损毁,企业财务信息的安全性受到威胁。
1.3 企业缺乏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及准确定位
会计电算化进入我国的时间不长,如今还处于一个探究和实验的过程。笔者调查发现,在一些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会计电算化仅仅是被财务管理者看做是“减压神器”,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会计工作人员的操作压力,其并没有深入地挖掘和学习电算化软件更高层次的操作。如此看来,有较多的企业管理人员对于会计电算化的认识是十分有限的,电算化系统的相关功能还没有被正式运用出来。对会计电算化认识领域的局限性势必会影响企业的未来发展,大大减缓企业财务、会计等相关工作处理的效率。所以,企业的管理人员和相关的财务会计负责人应该深化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全面而科学的认识会计电算化。
2.解决会计电算化问题的相关措施
2.1 培养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
企业应该最大化的减少人工记账的行为,充分运用会计电算化来处理相关的数据,在根源上杜绝“缓、滞、慢”的核算速度,将传统的数据存储功能进行不断的革新。同时,针对不同企业出现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缺失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一是各个高校加大对专业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使之能够全面的学习会计学知识和计算机知识,熟练的运用和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各类软件。二是对已经取得会计电算化从业资格证的会计人员进行更为系统和全面的计算机知识培训,将其所学的知识和面临的实际操作情况结合起来。三是不断加强会计电算化人员对于审计、税务等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在熟练掌握计算机技能的基础之上,不断提升个体的“软实力”。由此,不论是高校还是企业二者都应该不断为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提供相关的培训实践课程,不断提高会计电算化人员的综合素质。
2.2 不断完善会计电算化系统,保障安全
针对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出现较严重的两个问题(即“安全性”和“保密性”),我们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逐渐改善。一是企业应该加强对内部会计人员行为的约束和监督;充分利用密码学,用科学的加密手段来提高整个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特别是针对相关的操作人员,企业应该制定一套科学制度。例如,会计电算化人员在使用相关的财务软件时,应该输入相应的密码,减少黑客和非法入侵人员对于系统的破坏;二是用计算机上安装的杀毒软件定期对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清理和杀毒,保证其正常的操作运用,从而减少数据的流失;同时,与之相配套使用的还包括防火墙、身份识别等。三是国家应该建立专门的会计电算化系统研发部门,定期对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更新和升级,从根本上保障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有效运行。
2.3 全面认识会计电算化
针对企业管理人员对于会计电算化的片面性认识,我们应该不断加强企业对其的认识和了解,需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企业应该设立专门的职位或者机构专门的管理会计电算化,从而有利于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宣传和运用;二是建立一套适合个体企业发展的会计电算化规章制度,提高会计人员对于会计电算化的认识,将会计电算化全面的运用于企业财务管理。同时,还可以比对手工记账和会计电算化二者的优劣。如此一来,将会计电算化逐步推入企业,使之成为促进企业不断发展的重要助力。
总结
会计电算化的出现标志着财务会计核算和计算机的完美联姻,其对于企业的管理制度来说是一次重大的革新运动,在传统的企业管理理念上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会计电算化的出现和运用势必会对收工记账造成冲击,但其未来的发展却是光明而广阔的。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应用,其也会产生诸多的问题。针对会计电算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我们应该站在客观的立场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祝群风.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讨[J].经济视野,2014(18):200-200.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范文3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智能化;会计信息化
会计电算化出现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并为当时的会计业务处理提供了大量方便,减少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会计电算化的作用被削弱,随之而来的是更加实用的会计信息化。当然我们在关注和使用会计信息化的同时,也不能完全否定了会计电算化的作用。下文就分析了我国会计业务处理经历的几个阶段。
1.关于会计电算化
1.1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
会计电算化是将电子计算机应用在会计工作中。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出现在1979年,从此开启了会计电算化时代。会计电算化替代了以往的手工会计操作,并出现了数据库、信息论、和系统论等新兴理论,提高了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工作效率。会计电算化的出现降低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和失误率。因此我们说会计电算化更适合会计管理的要求,它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确保了会计信息的安全,同时使我国的会计审计技术得到改善,也使会计内部控制方法更加有效。从上世纪七十年代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会计电算化在我国已经经历了专用会计软件、通用型会计软件阶段、管理型会计软件以及核算型会计软件四个阶段。
1.2会计电算化的局限性
与传统的手工会计业务处理相比,会计电算化具有一定的优势,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的进步。但是这种会计应用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忽视了管理环节;资本投入较大;信息覆盖范围小;易出现流通障碍;不利于数据的保存等。总之处于孤立、封闭状态的会计电算化明显不能适应发展如此迅速的网络科技,因此会计信息化应运而生。
2.关于会计信息化
2.1会计信息化的含义
会计电算化是人工会计的模拟系统,也就是说相关处理程序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一定程度上提高效率。而会计信息化是为了弥补会计电算化的不足而产生。所谓会计信息化,就是将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会计核算和会计相关业务,与会计电算化不同,会计信息化不是对人工化的复制,而是从核算方式、核算手段等多个方面改变了以往的会计工作模式。会计信息化借助网络系统实现了会计业务的自动化,实现了资源共享,适应了现代科技的发展。
2.2会计信息化的优势
会计信息化以电算化为基础,并优于电算化,其具有信息化、智能化和开放性等优势。
目前,ERP系统的应用完全实现了企业内部资源的共享和信息交换,同时确保了信息的安全。这样很好的改善了会计电算化信息覆盖范围小的缺陷,建立了开放的信息系统,成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信息化的功能更加强大,不但可以实现会计核算,还能够进行会计相关业务管理和控制。与会计电算化不同,会计信息化必须有人参与,并且管理人员在其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管理员做好预测和辅助决策工作才能实现工作过程。因此,会计信息系统不再是电算化时代的模拟系统,而是更加先进和智能的人机系统。
3.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
虽然会计信息化具有会计电算化没有的优势,但是它是在电算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我们说二者具有一定的关系。
首先: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基础。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出现,人们开始认识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应用先进技术的重要性。也使人们更深刻的认识了会计相关理论,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会计人才以及计算机人才。因此我们说会计电算化的出现,实际上为会计信息化提供了理论基础以及软硬件基础。
其次: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会计工作中实现科技化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会计电算化只是模拟系统,并没用真正发挥计算机的作用。因此网络技术的发展必然要求会计系统充分利用计算机的重要作用,会计信息化正是诞生在这种环境下。实现了对会计电算化的改进,功能更加强大也更全面。实现了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的结合,将现代化技术更好的应用于会计业务操作。因此我们说,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其指明了方向,更适合现代科技的发展。
4.总结
科技的发展必然使我国的会计业务不断走向先进化。先后经历了手工会计时代、会计电算化时代、会计信息化时代。会计电算化在我国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也为会计信息化提供了基础。但是它毕竟不能适应科技的发展和会计业务的需求。因此会计信息化是时展的必然,目前我国已经基本上实现了会计信息化,同时促进了会计管理的合理化,也成为经济改革的必然产物。当然,对于我国企业财务相关部门来说,如何进一步改进技术,提高会计业务处理系统的效率才是关键。我们应该看到我们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并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作者单位: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范文4
【关键词】信息时代;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经过30多年的发展历程,目前正处于向会计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的转型期。进入21世纪,会计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变迁,主要体现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深入的应用。新的会计环境在给会计行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要求会计变革传统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使会计工作真正从事后核算转向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更专业化、更有效的咨询服务。
一、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和现状
1.会计电算化的含义及作用。会计电算化是由计算机代替人工记帐、算帐、报帐,并能部分替代人脑完成会计信息的分析和判断的过程。它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信息处理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中的简称。
2.会计电算化的作用。实施会计电算化后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促进了会计职能的转变以及会计队伍素质的提高,使会计管理由事后管理向事中控制、事先预测转变,同时推动了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实务的不断发展,为管理信息化打下基础,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场重大革命。
3.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特点和现状。在我国,目前中小企业已达4200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8%。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普及率高,但会计电算化工作由于受自身条件、人员、软件等因素的影响,其会计电算化工作进展较为缓慢,总体应用水平较低。企事业单位实现会计电算化以后,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会计核算质量,加快了信息的流速,成本核算时间大大减少,会计信息提供的及时性、全面性、系统性和共享性。使管理者能及时做出正确决策。从而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提高了企业在激烈市场中的竞争力。
4.会计电算化人才不能满足全面实行会计电算化的需
要。但是,目前不少单位,还处于单机模式,会计电算化应用范围局限于会计核算业务。在软件的研发上,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事后核算的水平上,还要在预算、决策、规划、控制和分析等管理功能上有所提高。会计软件质量还有待提高。会计软件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再向全面业务型发展,还需努力。而发达国家会计电算化已进入了联网的阶段,形成了有机组合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如果我们企业单位的会计电算化能跟上世界会计电算化发展步伐,在企业管理中发挥更大作用,我国的经济建设将会大大提高。
5.会计电算化的意义。(1)减轻财会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会计工作数据量大、准确性要求高、核算繁琐枯燥、时间性强、劳动强度大。会计工作用电子计算机自动处理,不仅可以把广大财会人员从繁重的记帐、算帐、报帐中解放出来,而且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处理速度与性能是手工无法比拟的,因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使会计信息能满足现代化管理的要求。(2)促进会计工作的规范化,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会计电算化,对会计数据来源、核算方法、数据保存等提出了一系列规范化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人工手算操作中的易疏漏、不规范、易出错等问题。(3)促进会计职位能力的转变,促进财会人员基本素质的提升。采用计算机处理提高了工作效率,财会工作人员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从而保进了会计职能由单纯的反映向监督和控制转变。四是为整个管理工作现代化奠定了基础。通过计算机网络使各级领导及时、全面了解各种经济技术指标,及时掌握经济活动的最新情况,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极大地提高了经济信息的使用价值,从而提高决策的准确性。
二、财务会计电算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财务管理电算化应用滞后。当前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主要内容是加强会计核算、收费管理和工资核算的电算化水平,它进一步将中小企业财务工作者从许多繁琐、零碎、重复但又必须的核算工作中解脱出来。但是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电算化应用却发展缓慢,项目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等方面的电算化水平较低,导致中小企业不能有效利用电算化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2.会计电算化的软件没能完全适应中小企业会计管理和核算的要求。中小企业会计软件研发人员在某些会计业务处理上对会计规范及会计制度的理解不够。中小企业会计软件的在安全、监控以及报警方面的设置不完善,在使用中通常会出现科目串户、代码输错的现象,在出现错误后系统本身又没有设计预警系功能,使电算化用户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输入凭证自动抢号存在重复的现象、系统不能自动生成、上报年报等。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范文5
一、当前工会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电算化在财务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全国总工会发出通知在各级工会大力推广会计电算化工作。但是,随着财务电算化的快速发展,实践中出现了诸多问题,阻碍了电算化事业的快速发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电算化发展历程上必不可少的一个课题。
1.电算化软件平台的开发不同,导致数据的兼容性差
电算化软件都是在不同的操作平台上自行开发的,数据格式、结构、类型千差万别。FoxPro和VB 是软件编程的常用工具,它们对数据库的管理功能较强,界面美观,其数据可以兼容,早期的财务软件多用这两种工具开发。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PowerBuilder和Visual J++也得到广泛发展。当前工会内部基本统一了软件工具。但是,当工会与外界其他单位发生业务时,由于软件的开发平台的生产商不同,在此平台上开发出的各种财务软件的数据也可能不与其他软件的数据兼容,不利于会计网络化的发展。
2.电算化工作过分重视会计核算功能,而轻视管理职能
我国各工会(也包括其他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工作总体还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目前仅仅是模仿手工会计的流程,由计算机代替人完成会计核算中的一部分工作,更多侧重于会计的核算部分。管理职能则体现得不够,也影响了会计电算化发展的进程。
3.对内部控制有不利影响
会计电算化对各级工会内部控制带来的风险主要表现为以下一个方面:1、电算化系统授权口令化,业务员可能利用特殊的授权文件和口令,获得某种权利或运行某中程序进行业务处理。2、内部控制依赖计算机程序,内部控制的程序化使内部控制具有不定期的依赖性并增加错误反复发生的可能性 。3、电算化的会计系统缺乏交易处理痕迹,原始凭证数字化,易于伪造。4、会计信息存储在系统的磁性介质上,容易遭到损坏或被病毒侵袭。5、计算机的自动高效,容易使会计业务缺乏有效牵制。手工记账方式下,会计工作的分工体制以会计业务的不同性质为依据,各业务责任人之间通过传递各种票据、凭证来建立联系,互相制衡,实现整体的会计职能。会计电算化却是输入记账凭证后,系统自动生成账簿和报表,缺乏有效牵制。而且一旦开始输入的凭证有误,后面的账簿和报表就都是错误的。
二、进一步加强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几点建议
1.针对电算化软件平台的开发不同,导致数据的兼容性差的情况,全总1999年发出通知,指定了各级工会和工会所属事业单位的专用软件,以规范软件使用问题。但仅此仍然不够。会计的网络化发展已经是一种趋势,要想把工会的工作做好,还需要从外部获得大量的信息。然而各软件公司技术保密,相互缺乏交流和沟通,没有业界的协议,自然就没有统一的数据接口,很难实现数据共享,信息交流。建议建立通用的财务数据传输协议,使不同平台下发出的软件能够顺利的传导数据。
2.加强电算化软件的多模块开发,使其核算向管理型、决策性发展。具体可以从收入、支出、资金管理、财务指标分析、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决策在对以上目标分析的基础上作出。
3.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下建立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
会计电算化改变了会计工作的操作方式,引起了会计业务工作流程、人员组织方式的一系列变革,从而对会计管理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
(1)应加强操作管理制度。从各级工会来说,在实行电算化的单位应当对操作人员的口令密码和会计岗位使用权限进行严格的控制管理,确定相应的工作职责。首先,要设置电算化主管及系统管理员,这一职位一般由会计主管人员担任,其职责是对所有操作员设定工作权限。其次,设置一般操作员,其职责是编制记账凭证、审核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等。每个操作员一定要有权限分割 。
(2)计算机的软、硬件要求。微机用于财务处理,未经主管批准,不准外来人员使用操作。会计数据和软件要进行安全保密控制,在进入系统时不仅仅增加用户口令,还可以增加一些诸如声音监测、指纹识别等检测手段,另外还可以考虑硬件加密、软件加密或在芯片等机器上加保密措施等。
4.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笔者曾访问一些工会的领导和会计人员,他们总是自豪的提起本单位购买了多少微机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但对于会计电算化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认为其不外乎保证硬件的配置、采购或开发会计软件,即“会计电算化=计算机+会计软件”。或认为会计电算化就是“手工账搬家”。
因此,应加强宣传,使各级工会的领导和会计人员认识到会计电算化不仅能带来轻松,更重要的是及时、系统、全面的反馈会计信息,有利于管理者掌握单位的经济信息。在此基础上才能重视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培训、考核和继续教育。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范文6
[摘要] 随着工业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成为时展的必然产物。尽管会计电算化在我国会计界算不上一个新鲜事物,但就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来看,仍旧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工业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期望能够对目前工业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应用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工业企业 会计电算化 建议
一、引言
会计电算化指的是应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结账,以及分析会计信息,做出预测、决策的过程,会计电算化是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我国会计电算化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有将近几百万的企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工作中使用计算机,约占全部企事业单位的26%,而且这个数据每年都在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在应用会计电算化的企业中,大部分企业建立了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已经能够完全依靠计算机的有效运行来完成本单位的会计记账、报账等基本会计核算任务。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会计工作效率,有助于企业管理者综合掌握整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带来一系列会计工作方面的有利变化。但是在充分享受会计电算化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在各企事业单位应用会计电算化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会计电算化作用的发挥。基于此,本文将以工业企业会计电算化为例,围绕如何解决工业企业会计电算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二、工业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
2.1未能设立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统完善的电算化会计系统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会计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目前,大部分企业都能够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很少能够建立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有的企业虽然也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统但是系统建立的基础是满足个别职能部门的要求,几乎没有企业能够从企业整体的流程再造的角度出发建立起管理信息系统。上述问题造成的后果是,在只有会计信息系统的企业中仅仅依靠会计信息是难以确保做出合理决策的;而在建立了不完善管理信息系统的企业中,忽略了整个企业内部的会计信息共享,经常存在负责成本的人员若是想要了解价格信息和税务信息、负责价格的人员若想要了解成本信息时,只能通过最原始的查阅资料或者相互询问的方式,显然削弱了整体的工作效率。
2.2会计电算化软件存在的问题目前会计电算化的软件主要分为两种:通用软件和专用软件。通用软件指的是使用范围较广的软件,具有大众性、普遍性的特点。通用软件的优势在于使用成本低、安全性好、稳定性较高、准确性强,但是由于通用软件的普遍适用性,在其设计时存在难以兼顾具体企业细节的问题;专用软件是指适用于专门企业的软件,在设计的时候往往是针对具体的企业设计的,因此专业软件的研究开发成本较高、需要的时间、人力、物力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大。因此,专业软件只有实力强大的企业才有能力使用,中小企业一般只能选择通用软件。
2.3网络化会计存在的问题在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之后,企业的财务信息主要通过网络进行传递,网页上的数据等信息成为企业的主要会计数据。网络化会计带来的现象就是传统会计流程中各个审核过程的迷失以及相关监控确认手段的消失,信息在网络中主要是传递没有确保信息真实性的保障措施。此外,随着企业的发展,在网络中流动的数据也在增加,大量的数据流动极易引发数据泄漏、篡改等问题。最后,整个网络中的信息是共享的,因此在企业进行相关的网上交易时,极易受到来自于网络的威胁,例如:商业机密泄漏、黑客攻击等。
三、完善工业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建议
3.1在企业内部引入“企业erp系统”要解决当前工业企业内部未能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问题,当前最为可行的办法即为在企业内部引入“企业erp系统”,erp系统是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的简称。当今社会的会计电算化是一个涉及通信学、管理学、运筹学等等学科的综合性技术。要应用会计电算化,必须引入先进的企业整体资源管理计划,这里的erp系统无疑是最有选择。通过引入erp系统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信息管理系统,而且对于企业业务活动较大的部门如:财务部、物资管理部等建立独立的资源子网———财务管理信息子网、物资管理理息子网。
3.2开发更具实用性的会计软件当前我国使用较为普遍的会计软件一种是国外研发后汉化的软件,这种会计软件的缺点在于与我国的国情不适应;另一种则是国内研发的商品化会计软件,但是这种软件的价格相对昂贵一些并且维护比较麻烦。但是对于没有软件研发实力的企业采用这种商品化的软件无疑是一种较好的选择。解决会计软件方面的问题,我们应该试图通过整个行业的联合开发出更具实用性的会计软件。具体由行业内选择计算机知识和会计知识丰富的人员组成研发团队和维护团队,这样可以节省大量资金,而且在整个行业内部形成一个信息网,有助于解决行业会计资料集中汇总的问题。
3.3加强对会计数据的管理首先,数据采用时要严格遵循以下步骤:1)各会计子系统处理数据2)将各子系统处理的数据进行序时排列,输入数据处理服务器。需要注意的是数据输入之前要严把数据校验关,保证数据是真实可靠的。其次,借助路由器的访问控制列表构造局域网防火墙。再次,对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加密处理,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机密泄漏。最后,对现有的软件进行升级或者考虑引入诸如人工智能技术和专家系统控制技术。
四、结束语
工业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不仅可以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以及完整性。解决工业企业会计电算化中存在的问题,完善会计电算化的应用还需要更多相关人士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刘思华.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