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及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及建议范文1
农发土地治理项目实施现状及政策建议
新干县奖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农业产业化
郧西县四项举措推进公务卡制度改革
东营市多措并举支持生态体系建设
推进黑龙江省城镇化建设的思考
完善财政支农政策促进农业稳定发展
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研究
浅谈加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票据管理
浅析新农村建设提档升级的有关问题
黑龙江省农村五保供养情况调查
漯河市强化小农水项目资金管理
黑龙江省积极推进生态省建设
农村土地流转有关问题的探讨
高安市财政局积极服务水利建设
长福镇多措并举推进土地流转
中国包容性发展与财政政策选择
安徽农民工培训现状分析及财政对策研究
竹山县进一步整合财政支农资金的思考
重庆江津区积极创新支农资金管理机制
推行农村规模化供水实现农村饮水安全
农网改造下半年435亿投资待启动
支持新疆畜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
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山西省蔬菜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农业部强化蔬菜水果茶叶用药监管
农业部公布通用类农机最高补贴额
实施节水增粮行动挖掘粮食增产潜力
关于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思考
北京市财政支持水务资金收支情况分析
从政策机制上缓解县乡财政压力
财政部农业司2011年工作计划要点
构筑财政保障机制加快水利改革发展
关于加快大连市设施农业发展的探讨
对新农村建设资金来源机制的思考
甘肃全面推进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
浅谈县域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承德市全方位立体进行扶贫攻坚
黑龙江省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现状与对策
新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实施效果与建议
整合资金形成合力发展木本油料产业
不断丰富补贴内容加大反哺农业力度
加强县乡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加大财政投入统筹城乡发展
创新循环基金改善贫困地区金融服务
西部经济增速今后几年将保持10%以上
深化财政管理改革加快财政透明步伐
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及建议范文2
关键词:南京市;农村环保;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1-02-106-03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了“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宏伟目标,这不仅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抉择,也顺应了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是在发展理念和发展实践上的重大创新[1]。目前,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党的十号召,正在开启建设美丽中国的序幕。南京市也正着力建设“美丽南京”,争取2014年建成全国首个“国家级生态市”的副省级城市。经过3~5a努力,逐步建成江宁、高淳、浦口、六合、溧水美丽乡村示范区,使五大都市美丽乡村示范区成为展示南京生态文明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成果的样板区、示范区[2]。
由于南京市农村区域面积5 798km2(江宁、高淳、浦口、六合、溧水),占南京市市域总面积(6 587km2)近90%,因此可以说,没有“美丽乡村”就没有“美丽南京”。为此南京市政府提出积极建设南京“都市美丽乡村”的口号,并且要求在建设过程中重点突出生态优先,强力推进污染整治及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整体改善农村环境[2]。
然而,长期以来,与全国各大城市相似,南京市农村地区承担着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的压力,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农村环境保护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不健全,使农村环境污染形势严峻,危及农村饮水和农产品安全。部分农村地区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畜禽养殖粪便和农业废弃物任意排放的问题严重,已经成为危害农民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南京市“都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南京市环保主管部门于2013年初组织力量对南京市农村环保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并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1 南京市农村环保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较为广泛和深入的实地调研发现,当前,南京市农村环保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农村环境的长效管理得不到体制、机制方面的保证 目前农村环保工作主要依靠项目推动,缺乏“顶层设计”,没有体制、机制方面的保障。如: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没有像工业项目那样,有“环评”、“三同时”制度,只要农民愿意,可以随意喷施农药和化肥,只要有水面出租,可以任意养殖水产品;农村污水处理费用还无法像城市污水处理那样,从自来水价格中提取,村庄污水处理费用由村集体和地方政府支付,没有形成“谁污染、谁治理”的费用承担机制;农村垃圾管理没有像城区那样,建立有效的环卫保障体系。农村污染面广量大,区级以下的政府基本上没有专门的环保机构和专职工作人员,农村环境监测工作存在大片空白,执法监管能力严重不足,环保秩序相当混乱。目前,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的投入、管理费用基本上依靠项目经费,管理机构也基本上是由“工程指挥部”代替。
1.2 农村环保投入明显不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在环保领域长期存在 长期以来农村为城市发展提供廉价农产品、劳动力、土地资源等初级产品,但“城乡二元结构”模式始终没有突破,农村地区缺少污染治理的监管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运行的投融资、收费体制,环境治理缺少人力、物力和财力。由于农村镇街的污水设施没有落实收费渠道,镇街污水处理厂“有钱建设、无钱营运”。全市农村除江宁部分镇街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营外,多数镇级、村级污水处理设置不能正常运行,“晒太阳”污水厂并不鲜见。
据初步测算,全市农村区域仅垃圾和污水处理两项约需10亿的运行费用。而目前市环保主管部门每年支持农村污水管网和污水厂建设经费仅约2 000万,主要用于农村区域污水管网建设补贴。南京市对农村环保的财政支持力度与“多予、少取、放活”中央三农政策要求,相差极大。
1.3 各级党委、政府部门的“重工业、轻农业,重城市、轻农村”观念有待破除,农村环保立法、环境管理规范和环保考核制度滞后 我国初步形成的环境资源保护法律体系的规制重点在城市和大中型企业,农村成为环境保护的真空地带。虽然我国已经制定并初步形成了一个以《宪法》和《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环境法体系框架,但是在一些重要领域和重要的生产环节还缺乏明确的规定,甚至存在一定的空白。例如,在环境污染补偿方面,我国环境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补偿措施不到位,无法阻止城市工业污染大规模向农村转移,既损害了农民的合法环境利益,也不能有效激励农村居民保护环境的自觉行动。同时,由于现行法律的原则性规定,使法律所赋予的环保部门的工作职责难以在管辖区域内真正得到履行和不打折扣地实施。
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村环保重视不足,如:市政府组织的全市镇街分类考核办法,将全市镇街分三类进行100分考核,考核成绩作为基层镇街主要领导工作业绩评价的依据。农村环保仅有一项考核指标,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占2.5分,太低。环保部门本身也对农村环保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目前工作重心一直放在工业污染治理和城市环保方面。农村环保法制建设、技术规范、治理技术等方面严重落后于现实要求。
1.4 农村执法力量薄弱,与管理任务不匹配 区级环保机构人员偏少,许多工作不能有效开展,疲于应付。监理人员严重不足,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各类环保投诉案件。监测能力十分有限,环保投入太低,急需加强。据本次调查,全市农村地区(原三区两县)区级环保机构共有310个在岗人员,监测人员89人,监理执法人员81个,每个镇街只有1位兼职环保员。而2011年原三区两县共有3 491件环保投诉,且2012年原三区两县环保投诉案件均有上升趋势。区级环保机构强烈要求政府在镇街设置环保办公室。
2 对策建议
党的“十”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远景,南京作为经济发达的东部省会城市,已经具备了大规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供给和进行农村聚居点环境综合整治的体制条件和发展基础。建议市委、市政府重点出台以下相关政策:
2.1 在农村地区坚定不移地推进“三个集中” 农民向集中居住点聚集,推进城镇化;土地向大户集中,推动农业现代化;工业向园区集中,推动农村工业园区化。从韩国的“新农村运动”及日本的“并村运动”经验看,农村人口的相对集中和居住乡村的适当合并,有利于公共财政资源的有效配置。只有这样,农村工业发展的治污设施才能得到有效普及和提升。
2.2 在政府层面上,把镇街环境整治纳入镇街政绩考核范围 要加大农村地区环保工作分值的比重,镇街要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将环境改善纳入年度和任期考核评比,奖优罚劣。
2.3 探索建立多元化的农村环境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区、市两级政府充分认识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的公益性质,从城乡一体、环境基础设施均等化的高度,加大生态补偿的总额,将现行按稻田和林地面积大小的生态补偿机制改为按生态功能区(林地和湿地)面积大小进行补偿。并且建议在全市原有生态功能区划的基础上,按照生态功能的重要性,划定不少于国土面积20%的生态功能保护区,并严格执法保护,守住生态红线。
2.4 组织开展南京市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地方法规调研工作 目前,国家的环境保护法涉及农村环境的内容极少,因此南京市应着手研究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保护地方法律法规体制,把农村污染治理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如根据《环境保护法》和《农业法》,针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基本制度、基本原则、农村各级政府的法律责任、环境污染者法律责任等做出具体的规定;研究制定《农业废物综合利用办法》,具体规定农业废物的处置方法、利用途径和管理措施等。制定相应的生产责任制度,污染损害赔偿制度,定期教育宣传制度,公众参与制度,市场准入、运行管理制度等[3]。
2.5 南京市政府应大力增加农村环保的财力和人力投入 希望通过财政转移支付,能够从政府层面上落实生态补偿政策,研究出台排污权交易的操作办法,使农村的环保资金在投入机制上得到保证。按中央的“多予、少取、放活”的“三农”宏观政策,从环保系统内部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办法,允许地方环保部门从工业排污收费中提取农村环保专项资金,支持农村环保工作。增加农村地区环保机构工作人员,在镇街设置环保办公室(人员3~5人)。
2.6 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环保主管部门还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1)建全农业污染源监控体系,提高监测能力。选定常年环境监测点,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量化测定,建立农田氮、磷、农药流失监测、预报预警系统、管理系统。建立种植业污染源、农村生活污染源以及畜禽养殖业污染源排污系数测算示范点,掌握污染特点和规律,为政府制定农业环境保护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2013〕7号)“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在南京市农村开展土壤环境质量普查工作,排查出需要进行功能调整和需要进行污染修复的重点区域,以利于尽快开展土壤功能区调整和污染土壤生态修复工作。
(2)控制和划定畜禽集中养殖区域,落实养殖项目“环评”和“三同时”要求。根据国家环保部《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划定畜禽禁养区,搬迁或关闭位于水源保护区、城郊结合部的畜禽养殖场。禁止湖泊、河流、水库等水体500m以内建设养殖基地。建议对全市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非禁养区都有明确划定,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措施,相关责任部门密切配合,开展已有规模化养殖场的综合整治工作;在农村地区重点针对集中养殖开展因地制宜的生态型养殖引导和管理。
(3)扩大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范围,持续强化农村地区“三高两低”企业整治,杜绝工业“三废”向农村转移。严格执行江南地区禁止发展化工项目的政策,强化农村地区“十五小”行业的治理,将各个镇级工业集中区撤并到市区级工业区,解决农村突出的工业污染问题,消除环境污染的“问题村”。
(4)研究推广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技术和适合农村地区采用的污染防治及污水处理技术,为农村污染治理提供技术支持。推广生态养殖技术、测土配方技术和精准农业技术,减少农业化学品对环境的损害。
参考文献
[1]张壬午.倡导生态农业 建设美丽乡村[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3(1):5-8.
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及建议范文3
关键词:农民市民化;新农村建设;城乡二元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2-0079-02
前言①
垫湖村位于江苏省北部,地处宿迁市泗洪县,全村共有3691人,在进行新农村建设前共有13个自然村庄,耕地面积770.6公顷。垫湖村是中国大包干和江苏农村改革的发源地,1981年3月4日,人民日报做了题为“春到上塘”的深度报道,详细介绍了垫湖村率先实行“大包干”的有关情况。但是由于垫湖村地处丘陵地带、土地贫瘠,受诸多自然条件和历史条件的制约,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经济发展、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落后,目前仍是全省的重点经济薄弱村之一。
为了帮助垫湖村实现脱贫致富,江苏省委省政府于2008年年底开始在垫湖村试点新农村建设。按照布局规划,垫湖村进行新农村建设后只保留2个居住点,规划总面积13.4公顷。垫湖村所有耕地实行统一规模经营,农民每年从政府领取固定的土地租金收入。截至2012年底,垫湖村的新农村建设已基本进入后期阶段。
一、农民市民化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2年末,我国乡村人口64 222万人,比上年同期减少1434万人;乡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47.4%。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地正在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总体来说,农民市民化是指传统农民向城市转移并逐渐转变为城市公民的一种过程和状态[1]。笔者理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农村当地进行农民市民化的方式,是“农村城镇化”,这种“农村城镇化”从表面上改变了我国一直存在的“城市”和“乡村”两种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就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直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
二、农村居民市民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的土地产权问题
我国的《农村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土地和宅基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是垫湖村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笔者了解到,垫湖村目前所有的耕地已由政府征收,农民每年从政府领取750元/亩的租金收入。农村土地规模经营过程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土地确权,即确认使用权和经营权。在垫湖村目前的土地规模经营过程中存在着部分农业用地被转为非农建设用地的情况,而本应拥有这部分土地使用权的农民却没有话语权,仍然只能被动地领取租金收入,本应处在主动位置的农民却失去了话语权和谈判的能力。
(二)社会保障和子女教育问题
以新农村建设为基础的农民市民化,不是简单地让农民住进现代化的楼房,而是要让农民拥有市民权,让农民和市民能够享受到同等的资源配置。据了解,现在垫湖村的新型合作医疗已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但垫湖村医疗服务点的医疗设备和医务人员配备与之前相比却没有改善,没有配备任何先进的医疗设备,也没有增加新的医务人员。此外,养老保障水平也处于较低水平,垫湖村目前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可领取60元的养老补助,且仅有这一项保障,对于劳动能力较弱的60岁以上老人来说,这样的保障水平还不足以实现基本的生活保障。
另一个问题是子女教育,垫湖村目前的小学只有1—3年级,而4—6年级的学生要到镇上的中心小学就读,这样的模式增加了家庭的教育支出、不利于垫湖村教育的发展。很多农村家庭现在已经认识到农村的教育资源无法和城市相比,他们宁愿多花钱也要把孩子送到县城去读书,所以导致在农村免费的义务教育制度下学生却逐渐减少,而县城收费的学校却挤满了学生,根本原因在于教育资源的不平衡。
(三)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农民的土地被征收之后,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就是就业。大量闲置的农村劳动力必然进城务工,随之而来的是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空巢老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据笔者了解,垫湖村目前大部分劳动力外出务工了,当地没有可以吸纳劳动力的就业岗位,外出务工人员面临着较大的失业风险,并且农民工在城市无法享受到和城市职工同等的社会保险,一旦宏观经济形势下滑,农民工便面临着失业的风险。
(四)农村文化的保护问题
在新农村建设中,政府为了完成建设任务,往往会追求形象工程。垫湖村的新农村建设可以形象地描述为“铲除乡村”,简单地用现代楼房代替平房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民化,随着一片片原始的村庄被夷为平地,浓郁的乡村文化也随之淹没在一片机器声中。住在平房里的农村家庭原本有着和谐的邻居关系,可以随意串门的农民们如今再去串门却不得不多了一道“进门换鞋”的工序,住进楼房的农民与地面的距离远了,同时与邻居的距离也远了。和谐的邻里关系是非常宝贵的农村文化,而随着楼房的崛起,这种宝贵的农村文化却逐渐消失了。新农村建设不是新楼房建设,“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并不一定非得通过整齐划一的楼房来体现。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问题不是建设整齐美丽的楼房,而是提高农村的生产力、改变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三、推进农村居民市民化的措施建议
(一)确认土地产权,保护农民核心利益
土地产权的确认工作的重点不是所有权而是使用权和经营权。农村土地实行规模经营,应该确认土地的最终使用权和最终经营权归农民个人所有,政府征收土地应与农民签订承包合同,政府或者承包方只能在合同约定的范围内有限地使用农业用地。政府应该制定一套严格的机制,坚决禁止滥用农业用地的现象。对于将农业用地转为非农建设用地的情况,要依法与拥有该土地最终使用权的农民签订合同,按照市场价格约定赔偿数额。垫湖村目前部分农民住进了现代六层小区,部分农民住进了二层别墅式楼房,对于别墅式楼房,要做好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产权的确认工作。明确宅基地的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归农民永久所有,允许农民进行房屋买卖。只有明晰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才能对农民的核心利益进行有效的保护。
(二)完善社会保障,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垫湖村目前正在推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6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可领取60元基本养老金。但对于劳动能力较弱的60岁以上的老人来说,肯定无法达到保障生活的目的。垫湖村可以效仿企业的做法,实行补充养老保险、建立农村年金制度。农村的土地实行规模经营必然要依托于一些企业和具有经济实力的个体户,政府可以鼓励他们承包土地,但要求承包土地的企业为当地农民缴纳补充养老保险,这部分养老保险由企业和农民按照一定的比例共同负担,可以让农民得到更多的保障,这可以看作是农民从土地规模经营中得到的分红。
政府要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工作重点放在师资力量的引入,努力缩小农村和城市的教育资源的差距,鼓励子女就近升学,减轻社会和家庭的教育成本。
(三)增加就业岗位,吸纳农民就地上岗
在土地规模化经营中,政府要鼓励承包商吸纳当地农民进入承包企业工作,对于吸收农民较多的承包商,政府可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鼓励失地农民自主创业,对有一定经营头脑和经济实力的失地农民,要进行创业培训,通过减免税收、提供贷款、放宽经营场所条件等方式,鼓励他们办厂、开店,带动周边失地农民实现就业。此外,由政府牵头适当发展乡镇企业,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实现农民就地上岗,减少外出务工失业的风险,还可以考虑吸引外资,建立农产品出口基地等措施。
(四)丰富精神生活,保护农村文化
乡村文明是农民市民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垫湖村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逐渐出现了居民文化广场、垫湖小戏台等文娱设施。但这些文娱设施的利用率比较低,究其原因是习惯了农村生活的农民对于市民的文化生活尚不习惯。当地政府应该在农民的文化生活中发挥引导作用,可以适时组织文艺团体走进农村,还可以选定每月的固定一天作为统一的文娱活动日,由村委会带头组织一些文娱活动,以此来推动新农村居民间的沟通交流,努力使这种宝贵的农村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综上所述,新农村建设是实现农民市民化、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措施,但“新农村”并不等于“新楼房”。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是要让农民真正成为拥有市民权的人,要让农民可以和城里人享受同等的资源配置,农民权益的保护才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只有真正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真正解决好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
参考文献:
[1]文军,黄锐.论农民市民化的困境及其出路[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3(2).
[2]沈文彪.关于农民市民化途径问题的思考[J].南方农业,2010,(9).
[3]宋仁登.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
[4]文宗瑜.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不同模式及评价[J].中国财政,2009,(12).
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及建议范文4
【关键词】垃圾处理 现状 问题 建议
在我国,农村区域占国土面积的90%,农民占全国人口的70%,近年来,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村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农村环境的污染尤其是生活垃圾的污染已逐渐成为农村污染的主要形式。我国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不断增加,根据有关调查,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年产生量约3亿t,约占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75%,并以每年8%~10%的速度增长。
近年来,为应对农村生活垃圾产出量逐年上升的趋势,黄山市采取了清洁工程全覆盖,建设垃圾综合处理厂等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以黄山市歙县郑村镇为例,通过走访当地村民,发放问卷,深入访谈等形式,了解郑村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问题却日益显著。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綠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2016年安徽省黄山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十三五时期黄山将实现综合实力更强、产业结构更优、生态环境更佳、城市乡村更美、文化特色更浓、人民生活更好、文明程度更高的目标。近年来,黄山市政府加大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引进资金和第三方进行垃圾处理工作,但农村垃圾处理仍存在种种问题。本文将深入探讨黄山市农村垃圾处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给出合理建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歙县区域概况
歙县郑村镇位于歙县城西郊,距县城五公里,北邻富埸镇,西、南与徽州区相毗邻,是国家级著名旅游景点棠樾牌坊群、郑氏宗祠所在地。方圆42平方公里,距县城8公里,距黄山机场30公里,下辖11个行政村,11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6057人,全镇地势平坦,村内、村间水泥、柏油路相连接。皖赣铁路、慈张线穿境而过,丰乐河沿埸田、梅村、向杲、郑村、潭渡村顺势而下。
本文结合歙县当地具体情况,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郑村镇进行调研,走访了郑村和潭渡村的村民进行问卷调查,并实地调查了当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情况。
(二)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制定有针对性的调查问卷,了解郑村镇村民对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看法,了解村民日常生活中对于垃圾的处理是否正确。
访谈法:对郑村镇垃圾处理相关负责人进行访谈,了解郑村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村民处理垃圾的方式
在收集的数据中显示,村民平时大多选择将垃圾丢在固定地点,所占比例高达81%,,很少人选择将垃圾掩埋、焚烧、直接丢在河道或路边,所占比例均小于10%,分别为7%、8%、4%(见表1)。从数据可以看到,居民对垃圾的处理方式较为合理,并没有乱丢乱放,这对于环境保护来说是一个十分可观的现象。
(二)垃圾收集点的情况
所调查的100名居民中,有92人表示在自己的家附近有专门的垃圾收集点,剩下的8人则表示自己家附近没有专门的垃圾收集点。这说明歙县的垃圾收集点摆放较为合理,有助于居民整理垃圾,不同于以往在农村没有固定的垃圾处理点致使居民随地扔垃圾的现象。
而在这些当中,85%的居民表示对于垃圾收集点,政府会定期派人来清理。只有8%的村民表示垃圾收集点是由自己去清理的。而有4%的人说自己家附近的垃圾收集点无人清理,剩下3人则表示自己不清楚垃圾收集点的清理状况(见表2)。大致来说,如今歙县的垃圾处理已经较为可观,政府也十分关注垃圾清理,这对于歙县的环境保护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据我们所了解,歙县垃圾处理主要由清扫保洁公司全天保洁,在农村设置各个垃圾桶然后由政府雇人每天清理。将清理的垃圾收到一个比较大的垃圾房里,目前城区有两个垃圾处理中转站。这些垃圾收集起来后压缩拉到屯溪进行填埋处理进行标准化排放。
(三)所在村环境状况
由表2可以看到,被调查者所在村的环境是比较好的,其中只有4人表示感觉自己村环境不好,垃圾很多很脏。分别有32%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所在村的环境很脏、个别比较脏、比较清洁,所以从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到歙县的环境是良好的,村民对于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也是比较满意的。这可能与垃圾收集点的存在有很大关系。
而对于环境不好的主要原因问题上,村民缺乏环保意识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农村的发展一直落后于城市,所以在环保意识上也是较为缺乏的。也有很多人认为是环境差是因为村里没有集中地垃圾收集点,以及政府缺乏宣传,对垃圾处理不够重视。这可能是因为农村的经济不够发达,缺乏必要的完善的设施。而政府可能更注重于其他方面的发展而忽视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四)被调查者对所在村垃圾处理的满意度
总体来看,歙县的垃圾处理情况还是比较好的。没有人表示非常不满意,只有10%的被调查者表示不满意自己所在村的垃圾处理,但是表示非常满意自己所在村的垃圾处理的居民只占被调查者总体的5%,说明还是有很大空间去改进农村垃圾处理的。有一半以上的群众觉得自己所在村的垃圾处理是令人满意的,也有34%的人士认为一般,因而总体来说歙县的垃圾处理情况是比较良好的。
(五)环保宣传的力度
从表3来看,歙县的环保宣传力度不大,被调查者中只有32%的村民说是经常有环保宣传的,也只有34%的人士表示偶尔会有环保宣传,而表示基本上没有或者从来没有宣传的也占到了34%,说明政府对环保的宣传并不到位,公民的环保意识也很难得到一个较大的提高。
(六)村民对垃圾处理方式的建议
对于垃圾处理方式的建议,多设置一些垃圾收集点和政府应该加大宣传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是广大村民热切希望的。另外还有一些人建议建垃圾站并且政府来统一处理。还有少部分人则是认为是对垃圾进行处理后作为肥料,以及让政府补贴建沼气池。从这些建议中可以看到,大部分村民把解决措施寄托在政府的行动上,在前期的改进上政府的力量是不可或缺的。
四、结论
(一)歙县农村垃圾处理现状总体较好
第一,村民对垃圾的处理方式较为合理,乱丢乱放现象非常少。调研发现,仅有4%的村民将垃圾直接丢在河道或路边。
第二,垃圾收集点的设置和处理较好,村民对于周围环境较满意。调研发现,92%的被调查者家附近有专门的垃圾收集点,其中85%的居民表示对于垃圾收集点,政府会定期派人来清理。大多数村民对于自己所生活的环境比较满意。
第三,政府越来越重视农村垃圾的处理。调研发现,近年来,省政府和中央财政部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来保护生态环境,歙县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垃圾的处理,积极建立健全农村垃圾处理机制,进行“美丽乡村”试点建设。歙县未来的农村垃圾处理将会越来越好。
在所调研的对象中,大部分人都建议能够多设置一些垃圾收集点,也有一大部分人认为政府应该加大宣传,以此来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另外还有一些人建议说建垃圾站并且政府来统一处理。还有少部分人则是认为是对垃圾进行处理后作为肥料,以及让政府补贴建沼气池。从这些建议中可以看到,大部分村民把解决措施寄托在政府的行动上,可能前期的改进上政府的力量是不可或缺的。
(二)存在的问题
歙县农村垃圾处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农村垃圾目前无法达到无害化处理。由于技术缺乏和成本较高,目前歙县农村垃圾处理只能尽量减小污染而不能完全达到无害化处理。
第二,垃圾处理基础设施不够。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加上偏远山区农村居民分散不集中,导致垃圾处理过程艰难,难以顾及到每个人。
第三,村民环境保护观念不够。调研发现,歙县农村居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保洁意识相对较差。村民小农意识浓厚,集体意识不强,希望扔垃圾的时候垃圾箱离自己越近越好,可是垃圾箱的摆放却又希望离自家越远越好,加大了垃圾处理的难度。
第四,政府环保宣传力度不够。调研发现,被调查者中只有32%的村民说是经常有环保宣传的,表示基本上没有或者从来没有宣传的占到了34%,说明政府对环保的宣传并不到位,公民的环保意识也很难得到一个较大的提高。
五、建议
(一)政府应当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
改变传统的政绩观念,就要树立经济发展是政绩,环境保护同样是政绩的理念,环保部门应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通过广播、电视、宣传栏、墙报和文艺活动等农民乐于接受的方式, 帮助农民掌握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和法规, 使其充分认清生活垃圾引起的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后果给农业生产和农民日常生活带来的严重影响, 提高其环境责任感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在垃圾处理和环境保护方面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
农村垃圾处理的相关投入不足,这会直接导致处理中的各种困难,比如收集缺钱,从而导致收集不积极;比如清运成本大,从而不及时清运等。这些都明显需要更多、更充足的资金投入。科学发展观一直强调统筹发展,其中城乡统筹是重要一环。垃圾处理不能把城镇和农村割裂开来,有必要建立专项资金和财政转移资金,投入资金人力,做出长远规划、完善制度、多方筹措,从而有效解决农村垃圾处理难题。
(三)政府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的规划,使得垃圾站点等位置更加的合理
通过调研发现,歙县部分农民对垃圾站点的设置不够满意。政府应完善环境保护的规划,合理设置垃圾站点。
第一,可以新建、补建收集站。补充建设一批环保型收集站,结合新区建设、老旧小区出新和道路、绿地建设,设置建设垃圾收集站。
第二,升级改造保留的收集站、转运站。根据场地条件,对保留的站点进行升级改造,采用先进压缩工艺,设置负压抽风除臭系统,实现密闭化作业。
第三,分流超负荷运行收集站的垃圾量。对卫生防护距离满足要求,但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的收集站,通过大型转运站使用、选址新增收集站、升级转运站、将垃圾分流至周边条件较好的转运站或调配垃圾车直收直运等方式,降低日转运规模,变为带压缩功能的垃圾收集站,减少扰民现象。
参考文献:
[1]杨荣金,李铁松. 中国农村生活垃圾管理模式探讨[J]. 環境科学与管理,2006,(7).
[2]张卫明. 植物资源开发研究与应用[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3]王金霞,李玉敏,白军飞,等. 农村生活固体垃圾的排污特征、处理现状与管理[J]. 农业环境与发展,2011,(2).
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及建议范文5
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水 处理工艺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随着我国“幸福乡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目标的提出,农村人居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目前,农村污水处理已经经过了从重点集中治理到“农村连片拉网整治”,从早期的以去除有机物为目标,发展为以去除有机物为主,注重有机物及氮、磷的去除。目前,全国各地都已经启动了农村生活污水、养殖禽类固废处理等工程。根据预测,今后五年我国农村污水处理工程市场年均为575亿元,2014-2015年平均为322亿元。农村污水处理运营市场年均为62亿元,2014-2015年平均为32亿元。本文以农村污水处理常见工艺为论述对象,通过对不同处理工艺原理、及运用实例,以期达到总结目前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的目的,为农村治理提供实践基础。
1.农村水环境现状
近年来,随着乡镇经济的大力发展,农村大部分镇乡周边自然水体普遍存在营养物质超标,一方面,农村水体资源总量丰富,但绝大多数自然水体因缺乏有效的管理,生活污水长期超量排放水体之中,水资源科利用程度低。另一方面,随着“新型农村”推进程度的不断加快,农村居民对生活质量的迫切愿望的不断提高,农村居民对生活环境质量要求的意愿不断强烈。所以建设“幸福乡村”、加快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
2.农村污水处理工艺、技术
目前,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已日趋完善。从工艺区分,大致可分为三个方向,一种是采用活性污泥法,如AAO处理工艺、SBR序批式工艺。活性污泥法处理生活污水具有处理负荷高,出水水质稳定等特点。第二种为生物膜法,如生物滤池、MBR工艺。膜法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具有出水水质稳定,运行成本低,但是对于进水水量负荷冲击能力有限。第三种为生态处理法。主要有人工湿地,稳定塘等。这类工艺具有运行成本低,抗水力负荷冲击能力高。但是其基础建设费用高,占地大。[1][2]
2.1生物滤池工艺
生物滤池,又称为生物滴滤池。其主要的构筑物部件可分为:滤料、池壁、池底通风系统、排泥及支撑渗水结构以及旋转布水系统。污水中有机负荷降解的主要构单元为生物填料,微生物在填料表面挂膜,利用由上自下流动的污水作为能量及营养来源,不断繁殖增量。过厚的膜体由于内部膜体与填料黏附能力的下降,以及水流的冲刷作用,顺着水流向下运动至承托板。但是,生物滤池存在容易堵塞的问题。由于微生物利用的空气主要是处理单元以外,大气中的氧气,并以处理单元与外界的温差作为拔风的推动力,属于自然通风。相比曝气通风方式,推动力不足。在滤料堵塞的情况下,空气很难与微生物,污水相互充分混合。此外,为了解决填料容易堵塞的问题,提高填料的空隙率的确能缓解堵塞的问题,但孔隙率的增加,直接导致载体总表面积的减小,微生物附着面积的减少,微生物量的减小,最终导致处理负荷下降。故选用比表面积大,强度高、孔隙率大的生物填料成为制约工艺处理效能的重要环节。
2.2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工艺是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其作用机理包括吸附、滞留、过滤、氧化还原、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遮蔽、残留物积累、蒸腾水分和养分吸收及各类动物的作用。[3]
2.3氧化塘
氧化塘又被称为稳定唐、生物塘。
主要是通过模拟了自然水体自净的过程,将以太阳能为初始能量,通过在塘中种植水生植物,进行水产和水禽养殖,形成人工生态系统,在太阳能(日光辐射提供能量)作为初始能量的推动下,通过稳定塘中多条食物链的物质迁移、转化和能量的逐级传递、转化,将进入塘中污水的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和转化,最后不仅去除了污染物,而且以水生植物和水产、水禽的形式作为资源回收,净化的污水也可作为再生资源予以回收再用,使污水处理与利用结合起来,实现污水处理资源化。氧化塘的应用范围没有人工湿地广泛,不能直接用在最前面的处理单元,而是安排在后续的处理设施中。
2.4MBR膜工艺
MBR 是一种将膜分离技术和传统活性污泥法结合起来的新型高效污水处理工艺,它是将MBR 平片膜组件放置于曝气池中,通过好氧曝气池和生物处理后再由泵通过滤膜过滤后抽出。其中,膜组件是MBR 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相当于传统生物处理系统中的二沉池,通过不断的氧化污水中能够被降解的有机物,而对于不能被降解有机物或无机物及污泥、悬浮物等由膜组件截留,实现对污水的净化处理。
2.5A/A/O及其改良工艺
目前,A/A/O处理工艺在农村污水处理方面,技术成熟,使用认可度高。该工艺有厌氧―缺氧―好氧段构成。厌氧反应器,原污水与从沉淀池排出的含磷回流污泥同步进入,本反应器主要功能是释放磷,同时部分有机物进行氨化;缺氧反应器,首要功能是脱氮,硝态氮是通过内循环由好氧反应器送来的,循环的混合液量较大。好氧反应器――曝气池,这一反应单元是多功能的,去除BOD,硝化和吸收磷等均在此处进行。同时部分混合液从这里回流到缺氧反应器。沉淀池,功能是泥水分离,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厌氧反应器,上清液作为处理水排放。
AAO工艺具有处理效果高,BOD去除效率可达到90%。总氮去除效率最高可达到85%。同时污水泥量大,对水力负荷冲击能力强。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我国农村污水处理主要为生物处理方法, 各种方法均有各自的优缺点。目前农村污水处理技术主要集中于AAO、生物滤池、MBR膜工艺、稳定塘及人工湿地工艺。其中AAO工艺处理农村生物污水具有处理效率高,人工湿地具有抗负荷冲击能力强,而生物滤池具有运行成本低的优点。
参考文献:
[1] 张克强.农村污水处理技术[ M]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及建议范文6
关键词:农业旅游,开发模式,策略思考
Abstract: Based on agricultural tourism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alyzed the market status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tourism in China problems, learn from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tourism success stories, and summed up the experience of agri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put forward the suggestion of strategy of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tourism in china.
Key words: agricult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mode, strategy thinking
中图分类号: F592
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相关概念
农业旅游是农业和旅游业相融合的产物,以农业活动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对农业景观、科技和文化的挖掘,优化农业生产结构美化乡村环境,满足游客观光、品尝、购物、习作、体验、休闲、度假等旅游活动需求的复合产业。
1.2农业旅游的发展历史
国际上的农业旅游起步较早,在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现代农业的功能从生产性拓展向观光、休闲、度假等生活,同时随着人们收入增长与生活节奏的加快,城市中的居民亦希望着更多的乡村环境中放松,早在二十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早起对乡村旅游开发的研究。
我国的农业旅游起步于80年代末,主要通过农业科技展示吸引城市人口进行观光、采摘、垂钓等活动,20世纪90年代,我国农业旅游业开始快速发展,国家旅游局相继推“98华夏城乡游”和“99生态旅游年”。2004年,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指出:旅游业发展要围绕“五个统筹”抓发展,把发展旅游与促进就业结合起来,与解决“三农”问题结合起来,积极开发农村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农业旅游。同年国家推出了203个农业旅游示范点。2006年,全国旅游宣传主题为“2006中国乡村游”,宣传口号为“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
1.3研究意义
鉴于农业旅游业在我国的迅速发展以及十对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对农业旅游的研究将会对农业和旅游业各自的产业体系优化与产值提升产生积极作用,也会促进一、三产业更好地融合,更加能够为三农问题的解决起到重要作用。
2.农业旅游发展模式与国际案例
纵观国际上农业旅游业的发展情况,本文将农业旅游发展模式分为观光体验型、都市科技型、休闲度假型三大类:
2.1观光体验型
观光体验型是农业旅游的最基础的模式。现代人向往对传统与自然的回归,乡村地区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与城市反差鲜明,对现代市民游客的吸引力极大。全国各地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菜园、果园、茶园、花圃等,游客在内可以体验拔菜、摘果、采茶、赏花等多种农业活动。其中以日本和韩国为代表。日本旅行社开发了丰富多彩的农业旅游产品,组织旅游者春天插秧,秋天收割,捕鱼捞虾,加工海带,草原放牧,牛棚挤奶,参加者有农牧学研究人员、学生、银行职员、公司白领。韩国的“观光农园”集休闲、体验、收货为一体,有主题列车活动引导游客参观,韩食旅行让游客前往农村品尝韩式套餐,茶园旅行组织游客带茶园采茶,周末农场组织城市一家老小耕作收获。
2.2都市科技型
都市科技型是农业旅游与科技农业相结合的产物。以高科技为特征,在城市或近郊建立农、林、牧现代农业生产园区,它们平时是城市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和供应基地,也可以作为现代化新型农业的实验基地和推广站,兼具农业生产和科普教育的功能。国际上以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为代表。从20世纪60年代起至今,新加坡创建了10大高新科技农业公园,兼具观赏、休闲和出口等多重功能,在花卉、鱼类和珍稀动物的观赏基础之上,应用最新的技术管理,如养鱼池配有循环处理系统,菜园则用栽培池组成,由计算机控制养分,同时另有50个兼具旅游特点和提供鲜活农产品的生态农业走廊,每年吸引500至600万的国际旅游者,年创汇超过50亿美元。马来西亚建立有农林旅游区以实现科技示范和生态保护的功能,四季馆内有温控四季农业景观,其中冬景馆对热带游客吸引力巨大。
2.3休闲度假型
随着传统观光体验型农业旅游业的延伸和拓展,休闲度假型农业旅游产业也在蓬勃兴起。主要利用多种农业资源,如森林、牧场、果园等,通过各种体验性、游乐性活动吸引旅游者前来短期住宿、休闲度假。其中以法国、澳大利亚和美国为代表。比如法国的“农庄旅游”,建立有“欢迎莅临农场”的组织网络,包括有农场客栈、农产品市场、点心农场、骑马农场、教学农场、探索农场、狩猎农场、暂住农场和露营农场等九大系列,并通过旅游宣传手册大力推进法国的农业旅游。澳大利亚通充分利用农牧业,策划剪羊毛、喂羊羔、挤羊奶、看珍稀种羊等参与性项目,吸引市民利用周末和假日驾车前往牧场进行几日的度假休闲。美国政府鼓励将森林、水利等农业资源开发为农业旅游区,各家农场在报刊登广告,招揽游客驾车前往采摘水果和度假。
3.中国农业旅游现状
3.1资源利用不够充分与深入,品质一般
乡村地区的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丰富,但是目前多数的农业旅游业对当地的农业旅游资源利用仍存在利用不充分的问题。多数农业旅游项目的开发仍停留于表面的观光旅游的阶段,缺乏与当地的文化与乡村特色的结合,却是向城市生活与娱乐方式打造,这样的开发方式忽视了队当地特色农业资源的重视,也导致了农业旅游缺乏特色与乐趣,对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是负面的。农业旅游的资源相对于城市更为丰富,更具有潜力,只有因地制宜地结合当地的山水、文化、农业资源,才能突出地方特色,实现农业旅游的深层次、高品质发展,为旅游活动的开发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
3.2旅游产品单一,吸引力不足
国内多处农业旅游产品的设计缺乏合理的规划与定位,单纯的照搬模式容易导致产品与旅游形式的单一,品质也较为低下。农业旅游的产品形式在国内多为农家乐、农园观光,相对来说,较为高档次的度假农场尚不多见,造成现在农业旅游收益率低下的局面。农业旅游活动停留在普遍的观光、采摘体验活动上,缺乏地区之间的差别化发展,各地的农业旅游之间易形成激烈的同质化竞争,易造成资源浪费。由于旅游产品的品种单一原始,缺乏创新,旅游活动千村一面,周边景区之间缺乏合作联系,导致农业旅游的周期一般为一日游,旅游的活动集中在白天,农业旅游在产品上和周期上都缺乏延伸与发展。
3.3配套设施简单,支撑体系不完善
农业旅游的开发一般都是划园划区,而对旅游用地之外的配套设施则缺乏必需的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较为落后。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特别是交通、电力、通讯、卫生等方面,交通缺乏指引与标识,路面情况与通车情况较差,通讯信号较弱,卫生安全不能得到保障,水电供给也存在一定的限制,这些问题对农业旅游的品质造成影响,脏乱差的环境也影响了农业旅游地区在游客心中的印象。
乡村服务业质量低下,农业旅游中的工作服务人员大多为当地居民,缺乏专业的培训教育,服务意识薄弱,服务技能匮乏,在服务态度与服务专业化程度上都不能达到行业标准,对游客体验造成消极影响。农业旅游管理系统薄弱,乡村地区的旅游管理者在产业经营与旅游管理上缺乏相关系统的专业知识,不论是对内旅游景点的管理机制还是对外市场的营销与推广,都缺乏积极主观的意识,易造成农业旅游的开发混乱无序,缺乏对旅游市场的研究,易导致与市场的脱节。
3.4管理制度与政策落后
农业旅游产业作为中国近期兴起的新兴产业,仍处于深化发展的探索过程中,政府的科学管理必不可少,在其中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政府对农业旅游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试扶持作用,通过优惠政策的制定,能够在土地使用和招商引资上为农业旅游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一方面是规范作用,通过相关针对农业旅游的法律法规的制定,能够规范农业旅游开发的行业行为,引导农业旅游的良性发展方向。然而在我国,政府管理监督在以上两方面都未起到非常有力的作用。
政府对农业旅游的扶持缺乏有效政策。在农业旅游的资金方面,缺乏政府对农业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财政投入也较少,农业旅游缺乏财力的保障。在服务业质量方面,缺乏政府对专业人才的引进与培训,在农业旅游的开发、管理、经营上都缺乏专项高层次人才,对当地从事旅游服务业的农民也缺少规范的服务技术培训。在平台建设方面,缺乏针对农业旅游的相关组织,政府对行业协会的帮助与指导匮乏,导致整个农业旅游行业缺乏交流与提升的平台。
政府对农业旅游的统一有效规范不成熟。我国各地陆续出台相关的农业旅游行业规范与标准,但是行业规范的效力一般,只是出于尝试性的举措,作用有限,相对国外来说,成熟的农业旅游相关的法律法规仍然缺失。
4.我国农业旅游开发策略思考
4.1精品旅游:提升景观品质,营造美丽乡村环境
原生态的山、水、林、农地等自然资源是乡村地区的一大特色,通过人为合理的串联与打造,就能够提升整体的景观品质,营造美丽的乡村环境,形成水陆互动的有机生态网络。
开发河流沟渠,在原有的不连续的水系基础上,打通水系脉络,串联水库湖泊,以形成珍珠项链般的网络化的水体生态系统,促使乡村地区的水体向系统化、精致化的方向发展。
整理原有的散布的林地,框定种植的范围,形成片状的树林、林场,对树木的种植进行分类分区。以形成规模化的树林景观,对林地能够进行大面积的景观引导与生态治理,对水体进行点缀与丰富。
规划精品乡道,增强绿地系统的符合利用功能,强化生态、休闲和旅游功能,制定相应的控制与引导政策,在保护的前提下,引导部分绿色开敞空间按规划进行适量的旅游休闲娱乐等设施的开发。以形成联系主要景观生态节点,为人与自然的互动提供平台。
4.2多元旅游:拓展产品范畴,延长游客逗留时间
对旅游产品的开发,应当对原有的产品系列进行拓展与提升。通过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延长游客逗留的时间,将农业旅游的品质与效益有效提升。
优化观光型旅游产品,通过自然风光、农业科技、人文风情等常规型旅游要素形成核心吸引力,吸引游客群主要为本地游客,结合水体打造岸边休闲农庄项目,组织山水田园的自然风光游和主题类民俗人文风情游,配套相关的休闲餐饮、运动及观光活动。
开发度假型旅游产品,通过特色文化、特色运动、特色建筑等特色型旅游要素,吸引更广范围的自驾游范围内的城市游客,开发农业休闲度假产品,以度假居住形成核心吸引力,开发旅游地产和度假区组群,将农业旅游的空间拓展至镇区及旅游度假区全范围,在整体空间范围内打造旅游地产及特色型的休闲空间。
4.3便捷旅游:落实旅游配套,打造旅游信息平台
随着农业旅游产业的发展,先进的配套设施的优化必定是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为了落实乡村地区的农业旅游配套设施,应当建立网络化的旅游公交体系,信息化的旅游服务平台。
建立网络化旅游公交体系,实现便捷旅游。一方面做好城乡公交联系,将农业旅游景点通过高等级道路与城区、新市镇相联系;其他通过乡村道路网络来实现,结合聚落体系的调整对乡村道路网络进行规划,提升整体道路网络等级水平。一方面做好村与村之间的公交网络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客运班车通达工程。
建立信息化的旅游信息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旅游同步。建设“智慧旅游”的公共服务信息系统、便民服务系统和应急指挥系统。公共服务信息系统用于建立旅游公共信息数据库和基于地理信息的旅游服务平台,实现旅游行业信息的收集、分类、处理、的自动化。便民服务系统建设包括城镇旅游卡建设、旅游营销信息、旅游服务在线预定平台、旅游星级饭店、景区等旅游企业提供的在线预定和智能服务,为游客量身定做一条在景区“吃喝玩乐”的旅游线路。能够在当地建设旅游公共查询系统,使游客旅游时能即时查询当地的吃、住、行、游、购、娱信息,从而拥有贴心的“电子旅游顾问”。应急指挥系统能够运用智能视频监控、移动网络、物联网等技术和手段,建立动态感知游客活动信息和旅游企业状态的信息网络。
4.4创新旅游:加强政府扶持,引导农业旅游发展
政府对农业旅游的政策需要通过政府的机制创新,在法律保障、资金支持、宣传营销、组织保障、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对农业旅游提供支持和指导,以促进农业旅游的发展,扶持农业旅游业的同时也实现农业旅游行业的规范化。
法律保障方面,政府应当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为农业旅游的可持续规范化发展提供保障。通过土地流转制度的创新、税收制度的创新、合作制度的创新,保障当地农民的权益,通过对旅游产品质量规定、对旅游安全指标的规定保障旅游者的权益,通过对环境生态指标、开发强度指标制定刚性规定,确保对生态环境保护。
资金支持方面,政府需要通过优惠政策为农业旅游的发展提升提供资金基础。提供低息贷款,减免税收,鼓励企业、私人投资入股,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来帮助解决开发资金不足的问题。
宣传营销方面,政府需要拓宽思路,通过多样的宣传形式和渠道实现农业旅游品牌化营销,以更好地接近客源市场。随着科技发展与信息全球化的趋势,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成为最有效的营销平台,通过网络营销、节庆营销、大事件营销相结合的方式打造特色农业旅游品牌,将有力提升旅游知名度。
组织保障方面,政府需要利用自身优势与资源,建立相关协会与组织,统一管理农业旅游行业,促进行业交流与共同发展。政府内部可建立相关机构,统筹农业旅游业的发展,整合农业和旅游业之间的资源,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在农村地区,基于农业合作社的基础,可以建立农业合作社联盟,通过合作社的再联合,实现规模经济、市场拓展和规范化操作。
人才培养方面,政府应当对外引进优秀的专业人才,对内进行建立培训机构,培养新型农民,提升农民素养,促进农业旅游领域内的农民职业化。通过培训教育,培育具有市场眼光、专业旅游管理知识的农民,鼓励农民创业。
参考文献:
[1] 戴美琪,游碧竹. 国内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研究[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4)
[2] 刘德谦. 关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几点辨析[J]. 旅游学刊. 2006(03)
[3] 陈文君. 都市农业旅游与都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广州为例[J]. 经济地理. 2005(06)
[4] 方原. 从英国和我国台湾、香港的旅游农业 谈我国旅游农业的发展前景[J]. 中国果菜. 2005(06)
[5] 李学江. 对农业旅游几个问题的探讨[J]. 山东经济. 2005(04)
[6] 何景明,李立华. 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05)
[7] 郭焕成,刘军萍,王云才. 观光农业发展研究[J]. 经济地理. 2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