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的介绍与理解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兽医的介绍与理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兽医的介绍与理解

兽医的介绍与理解范文1

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学任务的完成与教学方式及辅助手段密切相关。患病动物病理变化和病理过程是兽医病理学中介绍的基本内容,采用何种教学方式能更形象或直观地介绍,给学生留下极深刻的印象,是该门课程教学需考虑的问题。如何能将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更好地与临床疾病的病理诊断相结合,使培养的学生能满足社会需要,是该门课程教学面临的难点。通过教研室教师们多年的探讨,认为采用多媒体授课手段辅助临床病理电子标本是完成以上教学内容的较好方法。

一、多媒体手段与电子标本的结合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从教学控制论的观点看,教学过程是教与学之间的信息传递反馈的控制过程[2]。教育心理学家特瑞拉研究表明,在人的认知过程中,视觉和听觉所接收的信息最多,占到所获得的信息的94%,故视觉和听觉是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手段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参与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兽医病理学着重介绍患病动物的形态结构、机能活动和物质代谢的改变,并以形态结构的改变作为该课程参与临床病理诊断的重要依据[1]。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能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生产或生活中的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学内容与临床生产密切相关,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与应用能力。如何将临床动物疾病发生情况及重要病变特征引入课堂,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生产、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满足社会需求,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问题。故采集临床特征性的病理变化拍摄照片或录像,应用多媒体手段恰当地融入教学过程的相应章节;加上教师的进一步解释,将病变特征能更直观、更形象生动地传递给学生,可避免用较多的语言和文字枯燥的描述,易理解掌握并留有深刻的印象,也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早地与临床生产接轨。

二、多媒体手段辅助电子标本在兽医病理学教学中应用的优点

1.直观、形象,激发学生兴趣。

采集具有特征性病理变化的临床剖检图片,制作电子标本,并在相应内容章节进行展示,可直观反映病理变化,避免单纯的语言枯燥描述;电子标本较大体陈旧标本清晰,颜色鲜艳不褪色,能更准确地反映病理变化;对患病动物出现的特征性临床症状可进行拍摄,如神经症状等,能更形象地反映疾病的特征;收集临床常见疾病的主要特征病变电子标本,以完整的疾病案例形式向学生展示,更好地模拟临床动物尸体剖检过程的观察,可将各器官之间病变进行综合考虑分析,达到临床疾病诊断的目的。此外,某些病理过程的描述比较抽象,如白细胞的游出,临床也不可能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拍摄,可采用动画制作为电子标本示意此过程的发生,让学生更易理解与掌握,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信息量大、内容丰富,提高教学效率。

将兽医病理学中所介绍的主要病理变化,如充血、出血、血栓及坏死等,用采集的电子图片标本来讲解病变特征,传授的信息以视觉的形式传给学生,缩短语言冗长而反复的刺激,可明显提高课堂讲授效率。此外,大量的电子标本引入课堂,可丰富课堂讲授内容,如组织器官发生梗死出现的病理变化,可用多个器官标本进行展示,更牢固地掌握病变特征,更深层次地理解相关内容。多媒体课件及电子标本的介入,可明显节省课堂板书或反复的语言描述所耗的时间,节省的时间可用于更多临床疾病案例的讨论与分析,从而更好地掌握疾病的病变和增强学生疾病诊断能力。

3.电子标本大都来自临床,与生产密切结合。

兽医病理学课程讲授过程中所用的特征性病理变化的电子标本、临床症状的录像及常见疾病的病例介绍等素材都来自临床,使理论教学与临床生产紧密结合,学生可更好地掌握理论,同时能了解临床疾病发生情况和疾病发生特点,较早地接触生产。大量标本的观察,可培养学生正确判读病变的能力,尤其是案例标本的观察与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分析,可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及临床疾病诊断能力,更好地服务于生产。

三、多媒体手段辅助电子标本在兽医病理学教学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电子标本为兽医病理学教学带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对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存在一些缺点。首先,电子标本的制作需要教师深入临床生产中,对临床疾病发生情况了解,从大量的图片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特征性病变或案例作为素材制作标本。其次,制作的电子标本必须与所讲授的课程内容相吻,合且能更好地支持课程内容,不能只是课堂“秀”图片,要起到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的作用。最后,多媒体是教学辅助手段,不能过于依赖,如将所有内容不分主次地都用多媒体进行展示,理论课程将变成录像课。随之,老师成了放映员,学生变成观看者,学生对课程应掌握的内容无印象,且不能营造课堂师生的互动气氛。

总之,多媒体教学手段已在兽医病理学教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结合电子标本可更加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临床生成紧密结合,使学生更易理解与掌握,可明显提高兽医病理学的教学质量,强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德明.兽医病理学(第3版)[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2.

[2]冷岳峰,赵丽娟.教学反馈信息的功能与利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4):429-431.

[3]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兽医的介绍与理解范文2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0-0094-02

分子生物学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是从分子水平阐述细胞活动的规律、揭示生命本质的一门新兴学科,是生命科学深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人类了解生命活动规律的必经阶段,对生命科学领域的各分支学科都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1]。随着DNA的结构与功能、RNA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遗传密码及基因调控的本质等被相继阐述,几乎所有的生命现象都可以深入到分子水平去寻找本质。所以分子生物学诞生后迅速与细胞学、微生物学、动物遗传育种学、兽医药理学、兽医传染病学、兽医免疫学、动物营养学、人畜共患病学等学科融合,形成了一系列的交叉学科,其研究手段和方法已成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2]。

我国作为畜牧业生产和消费大国,迫切需要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这就使得高等农业院校教育的使命转移到培养理论和应用并重的复合型人才上。因此,重视和加强畜牧兽医类本科生《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及实践教学,对培养在畜牧业领域既有理论又有实验技能的优质毕业生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分子生物学》理论和实验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下面就结合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分子生物学》的教学现状,对理论及实践教学的改革问题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理论改革

1.选择合适教材、优化教学内容。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最直接来源,合适课程教材的选取对于学生入门分子生物学尤为重要。我院的分子生物学课程开设于第三学年第一学期,在此之前已经教授过动物生物化学和动物遗传学,而这两门课程在部分内容上与分子生物学有交叉,学生们对于核酸、蛋白质以及遗传信息的传递等基础知识已经有一定的了解;并且,相当一部分的大三学生已经进入到实验室,开始接触到PCR、质粒构建、蛋白表达等基础的分子实验操作。因此,对于此门课程的学习则应偏重于帮助学生了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如:DNA、RNA、蛋白质的操作技术和基因功能的研究技术等,真正满足学生的现实需要,最大限度地避免重复学习和资源浪费。

现代分子生物学发展飞速,各种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国内外教材版本更新极快。虽然我院的分子生物学推荐教材为朱玉贤等主编的第3版《现代分子生物学》,但这个版本出版于1997年,不能满足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渴求。因此,通过对多种分子生物学教材的分析和比较,我们最终选择了朱玉贤等主编的《现代分子生物学》第4版。该教材除了系统讲解遗传物质的复制、转录、翻译以及调控机制外,还着重介绍了分子生物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和当前热门的基因组测序技术,具有内容紧凑、逻辑性强、图文并茂等特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征询学生意见并结合畜牧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调整授课内容:对学生学过的章节进行简单回顾;详细介绍现代分子生物学的一些新内容、新技术;重点介绍与生产实验相关章节,使整个内容不仅理论联系实际,又紧临当今生物科学发展的前沿。

2.丰富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一个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世界,但在表述内容上却稍显抽象、复杂和较难理解。单纯依赖书本的介绍和教师的讲述难以在色彩、形象、质感、尤其是动态上给学生一个准确的印象。现代化多媒体课件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能够将文字、图像、声音和动画等信息同时输出,形象化理论的、抽象的东西,具体化空间的、难以想象的内容,还可以在课件中展示自然界的直观现象、重现研究过程并模拟微观反应,创造出愉悦的教学情景,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3]。如:先向学生讲述真核生物的DNA通过转录形成mRNA、出细胞核并在核糖体等的协助下翻译出蛋白质的内容,再给学生放映国外专业网站下载的堪比好莱坞大片效果的此过程模拟动画,便很容易在学生脑中留下深刻印象,有助于理解和记忆。

从知识“被动接受者”到“主动介绍者”身份的转变,会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发表不同看法,质疑问难,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抽出两次的授课时间,让学生自主选择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癌症与肿瘤、病毒或基因与发育等不同主题制作PPT,然后每个学生花5~10分钟介绍PPT。整个过程锻炼了学生查找资料、获取信息、制作多媒体课件和演讲的能力,由于知识是由学生自己通过探究获得的,所以理解记忆更加深刻,掌握起来较为容易,不易被遗忘,还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改革

分子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分子生物学课程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些实用性很强的技术:核酸的提取与纯化、PCR扩增、电泳分离与鉴定、限制性内切酶切、质粒构建、细菌转化、蛋白质表达等等,这些都是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在之后的学习、研究和工作中经常用到的基础专业技能。此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并促进学生分子生物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的全面发展。

1.设计针对性强的实验课程,注重实际应用。高等农业院校的教育宗旨是培养与社会实践接轨、具有实用技能的新型农业人才。为使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更有针对性、注重实际应用,建议增加实验课时数并分阶段安排实验课程。首先,掌握最基本的基础性实验,包括:DNA提取、RNA提取及反转录、PCR、酶切连接转化、感受态制备、蛋白质表达纯化等。通过基础性实验的练习,使学生达到理论与实验熟练于心的效果;然后,针对畜牧兽医的专业要求及社会需要,开展具有实际应用的实验项目[4]。例如兽医传染病学,需要学生对病例的实验室诊断具有一定的掌握。在学生熟练掌握基础实验技能的基础上,通过设计病原引物、基因扩增及测序等应用性实验来确诊病原,这样不仅让学生了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本学科的应用价值,同时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将所掌握的基础实验技能应用于实践中[5]。

2.培养扎实操作技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由于分子生物学实验过程长、所用试剂及操作仪器较多,传统实验课模式为:教师做好准备工作、讲解演示、学生实验。这样的授课方式存在学生的参与度不够、基础的操作技能掌握不扎实、良好的实验习惯养不成等弊端。建议将实验的整个准备工作,包括EP管、移液器枪头和玻璃器皿的灭菌,试剂的配制以及实验室规范使用和卫生清理等,全部交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此过程以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实验,发现问题,深入理解规范实验的重要性。逐渐让学生在循序渐进、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此外,对于简单的实验步骤,让学生自己设计、讨论并验证,最后对比前人做的工作,得出结论。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增加了学生对实验课的参与程度,同时也可激发学生对实验科学的探索热情。

三、结语

作为高等农业类院校,搞好教育工作、培养优质专业人才是学校的头等大事,而好的教育模式需要教育工作者们不断地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改革高校教育理念、建立科学的教学实验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和创新,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分子生物学的兴趣,为国家培育出更多、更优秀的符合现代化畜牧兽医发展需求的高质量毕业生。

参考文献:

[1]朱玉贤,李毅.现代分子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岳阳,孙静,石达友,姚德昌.基于共词分析的兽医分子生物学领域研究热点分析及初步展望[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2015,(2):1-4.

[3]李市场.本科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的初步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3,(21):161-162.

兽医的介绍与理解范文3

[关键词] 兽医 诊疗 课程建设 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7-0238-01

一、前言

我国相关的兽医诊疗技术中提出了相应的课程建设和改革的原则,因此要求畜牧业和动物医疗行业具有相应的职业操守,并且具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因此本文对兽医临床诊疗技术的课程建设和改革进行相应的探讨。

二、兽医临床诊疗课程地位与课程构建

1.兽医诊疗的课程地位

在畜牧兽医类的专业当中,兽医临床的诊疗技术是一门基础的课程,对学生诊断动物疾病的掌握,基本治疗方法和基本治疗技术的掌握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是畜牧医专业课程中的核心;是畜牧兽医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临床课程及畜禽生产课程之间起着承前启后“桥梁”作用的专业核心课程。这是防控和诊断动物动物疫病和畜禽生产课程一门基础课程,同时是把课程和临床诊疗结合起来的一门课程,而且国家在考核“动物疫病防治员”时也是以该课程来作为重要的考核课程。

2.课程构建

在我国,培养兽医临床诊疗技术是通过《兽医临床诊断学》等十多门课程来完成,在这些课程中,分门别类的对相关诊疗的基本办法和基本技能作为介绍,并通过这些之后才能对课程的核心理论和技能进行学习和训练,这样就使得在对动物基本诊疗时出现基本办法交叉和重复,并且各自封闭,对动物疾病诊疗不能够达到完整和系统的情况,在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显得比较分散,基础动物医学教学联系不紧密,使得专业学生临床诊疗技能的整体水平不高,无法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点。所以要参照国际上动物医学教育的现金方法,根据兽医专业高职学生工作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素养要求进行设置其专业教育模式,通过相应的临床病例结合相应的专业知识、人文社科、基础医学知识,把传统各专业课程诊疗内容融合,进行整合、优化并改革。以兽医基础平台为基础,开发出崭新的,具有新时代意义的课程体系,把动物疫病防控与畜禽生产课程作为专业课程。

三、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1.教材建设体现以人为本

社会在不断进步,我国兽医工作者也具有了新时代的要求和挑战,要求其临床诊断办法和技术符合新时展,并对新出现的各种疑难杂症进行应对和处理,动物在种类和疾病的情况出现各种各样不同的情形。因此这就要求在进行兽医临床诊疗技术的传授时,要进行相应的教材删减和补充,符合社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对教学方案进行调整和补充,对最新的科研成果进行补充,其教学内容要反应出新时代畜牧兽医行业的发展水平,并且要充分体现出“与时俱进”的思想,突出讲授“常见症状”,分别从概念、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伴随症状和鉴别诊断思路进行分析;在诊断的对象中把伴侣动物、特种经济性动物以竞技性动物的内容加入到教学当中。

2.课堂教学突出能力培养

2.1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把能力培养跟启发式教学互相融合起来,主要通过讲师进行讲授,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讲授内容侧重教材各章节的基本理论和概念,突出重点、难点、疑点,注重联系生产实践,并注意介绍兽医临床诊断技术的新成就、新发展;

2.2把多媒体与板书、实物融合起来进行教学。对多媒体丰富的录像资料及彩色图片资源进行良好利用,让学生在教学课堂上有限的时间里获取丰富的信息;

2.3对学生采取相应的引导,让学生具有自学的能力和意识。通过课后思考题的样式,来促发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理解,并通过对课文参考书和文献资料的查阅,来增加学生自身的知识面,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一个加深和增强的作用。

3.实践教学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

在对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进行制定和安排时,重点注意课程的理论结合实践,并采用实践让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教学的计划当中,把实践教学跟学生创新能力之间的联系要重点关注,把兽医临床诊断学理论的实用价值通过实践和创新来进行体现,让学生做到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并进行创新。

4.充分利用课外环境,强化实践教学

4.1学校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到生产实践当中,并安排学生到动物医院进行相应的实习。其实习的内容主要让学生进行相关资料的查阅,比如病历摘要,典型病例的诊疗资料、病情分析、评估,参考资料等;

4.2让学生在假期之间进行专业性的实践,对畜禽疾病进行诊断,并参加技术咨询和畜禽传染病防治方面的研讨会,创造机会给学生来对最新的疫病发展和流行进行了解;创立学生疾病诊断科技小组,对畜禽病例和病料进行了解并利用兽医临床诊断实验室来实现,通过临床诊断,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进行锻炼并提高;

4.3派系里知名专家和教授来担任顾问,组织学生成立科技咨询服务小组,由系,同时还请一些临床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来定期给咨询小组进行培训。通这样的科技咨询方式,让学生们学到丰富的知识,同时对专业知识也是一种巩固和检验,同时真正的做到吧知识转化成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结束语

总之,在我国畜牧兽医的教学课程建设和改革过程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是还是有很多的问题和缺陷存在,有些是授课教师不能克服的,比如说门诊病例减少、实习场所不够、经费不足、动物单一等等问题。所以,要对我国兽医诊疗技术的课程进行深化的改革与创新,让兽医诊疗技术的课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培养出合格的技术人才尚需学校、地方、教师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长坤,杜维军. 谈我校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创新教学法,民营科技,2012年10月,第32期,42-44页

[2]韩蕾,王长坤. 浅谈禽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民营科技,2013年05月,第75期,88-90页

兽医的介绍与理解范文4

关键词:畜牧;兽医专业;解剖学

0 前言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兽医工作者保障人民健康的地位日益突出,使得兽医事业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与挑战,社会需要基础知识厚实、动手能力强并富有创新精神的畜牧兽医工作者,但是由于近年来招生规模的扩大,教育师资力量的紧缺,以及部分学校与师生轻视教学的实践环节,使得一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大大下降,根本不能满足工作实践的要求。

1 强化思想教育,树立职业责任感

近年来国内发生的畜产品安全问题屡屡可见,像是瘦肉精及苏丹红等事件的发生使人们对畜产品的质量安全产生了信任危机,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更应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树立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职业道德。从我国现代经济化社会发展中的事实看来,从事畜牧兽医工作者光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术是远远不够的,良好的职业道德与人际沟通能力也十分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应适当穿插一些职业道德教育,始终对学生坚持进行素质教育,强化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同时要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不怕脏、不怕累的积极的工作态度。

2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提高教学效果

(1)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一般主要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的灌入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并且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很难完全掌握动物解剖学中的各名词概念。在新型的教学模式下,要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维形式,针对动物解剖学中的各名词概念的命名原则进行总结,简单介绍其中的规律,引导学生进行开拓性学习,在每一阶段学习结束后进行考核,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明确自身的学习方向。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使其通过积极主动的参加学习活动而不断进行重要学习内容的重复,进一步记忆并掌握重要的知识内容。

(2)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并讨论

可以在临下课时,故意设计一些问题、悬念,例如为什么给犊牛用桶喂奶会容易发生腹泻?下次课堂可以此作为开场讨论,学生们为了求得问题的结果,在课下一定会进行大量的查阅,这样既促进了淀粉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在讲课时,也可以提出相关教学的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还可以布置一些有关下次教学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预习,进而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3 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注意难点重点的教学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的教学改革方向是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并勇于创新。

(1)对动物解剖学中概念与术语的学习方法

在动物解剖学中,有很多难理解的名词、概念及术语,这时就需要多培养学生们动脑思考的能力,有时可以将概念或术语进行分解记忆,例如鼻窦,就是在鼻腔旁边肌肤的内外骨板之间的腔隙,它主要有额窦与上颌窦,完全可以记成鼻腔旁边的窦。有关于动物解剖学中的很多概念和术语都可以这样去理解并记忆,学生们不但能充分理解名词的概念意义,同时记深刻。

(2)对动物解剖学中各器官位置及形态构造的学习方法

在动物解剖学中,各个器官的位置以及形态构造都是比较复杂的,这时可以引导学生多结合挂图、活体以及尸体标本等素材来加深记忆与理解,同时有条件的话,可以与畜牧生产以及兽医临床紧密联秒到一起,切忌死记硬背。

(3)对动物解剖学中细胞组织的学习方法

在动物解剖学中,各个器官的组织结构都非常抽象,在学习器官的细微结构中,细胞组织部分由于肉眼看不到,所以一直是学习中的难点,因此,要利用到显微镜,由低倍到高倍,注意观察器官部位的典型构造,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又能锻炼其动手能力。

4 重视解剖学中的实践操作

想要学好动物解剖学,必须要注重对基础理论与实践操作两部分的结合,理论是由实践操作中获得的,同时实践也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动物解剖课程,既要认识到对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又要能够充分掌握对实物的操作,在实验过程中,有很多标本都是用福尔马林浸泡进行保存的,由于其发出的味道较为强烈刺激,在进行观察的时候有部分同学只远远的望上一眼,更有胆小的同学因为害怕不敢用手去触摸,针对这一现象,作为教师,在进行讲解操作教学时,应当有意识的不戴手套来触摸,并引导学生们对标本的准确理解,进一步促使学生用手触摸并他细观察,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

5 强化师资力量

有关部门一定要重视对师资队伍的建设,可以招聘相关专业的毕业生,由从业经验丰富的教师对亲教师进行工作上的指导,也可以录用有教学爱好的从事动物解剖相关工作的人员,统一进行基础知识的培训,同时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开办相关的教研活动,展开教师之间的理论学习与思想讨论,有条件的还应积极深入各种实践场所进行实践锻炼,强化对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兽医的介绍与理解范文5

关键词: 动物医学专业 《动物解剖》课程 教学改革

《动物解剖》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名词及专业术语较多,各器官的位置、形态构造比较复杂,而器官的微观组织构造肉眼看不到,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感觉记忆难、理解难、易混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动物医学专业对此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

一、教学内容改革

传统的《动物解剖》课程教学以教材为基础,以教学大纲为出发点。而大部分教材主要以系统为章节进行知识讲授,加上部分学习内容与实际工作衔接不紧密,在内容上有割裂动物有机体整体的倾向,这样的内容编排非常不利于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教学内容确定的原则:通过对动物医学专业相关企业和行业协会进行市场调研,以生产实际需要为基础,以动物医学专业相对应的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为切入点,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采用倒推法确定知识点和技能点,按照“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思想分析并确定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以泰州区域内主要的养殖项目(猪、牛、鸡)为主线,其他动物作为比较,紧紧围绕职业岗位的需求来组织教学内容。改革后教学内容共分为8个学习情境,22个学习性工作任务,学习情境和学习性工作任务与实际岗位任职要求一致。

二、教学模式改革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学原理指导下形成的教学活动基本框架结构。教学模式不仅受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制约,而且与教师教学能力、学生学习水平和学科等因素密切相关。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模式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教学不能唯模式,更不能拘泥于一种模式,应倡导多种教学模式的互补融合。对于《动物解剖》理论性较强的学习单元(工作任务)仍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当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后逐步采取任务畜牧兽医专业《动物解剖》课程教学改革驱动型和任务引领式教学模式。改革后的教学模式打破时间和空间上的界线,使学生的学习从课堂拓展到课外、从校内拓展到校外。如,实训中心、动物医院业余时间对学生开放,学生可以在动物解剖实训室进行学习、观察、操作、训练;将教学用的多媒体课件、教学光盘、教学录像、解剖图谱和电子教案及复习题等学习资料放到校园网上,供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建立班级、年级QQ群,将学习用的电子材料传到QQ群共享,并随时回答学生的疑难问题,使学生在校内外和寒暑假期间均可进行本课程的学习。

三、教学方法改革

在授课过程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举例法、演示法、观察法、提问法、实践法等,注重学生动手操作技能的培养,力求达到教学有法、贵在得法的境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入案例:《动物解剖》一般在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学期开设。由于一年级学生对大学生活、学习方式还不适应,对专业领域相关信息了解少,因此教师从专业思想教育入手,如以苏丹红、三聚氰胺等恶性事件为例,将专业思想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中,唤起学生强烈的职业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编制口诀。教师讲课必须有吸引力、感染力,做到察言观色,适时调节。针对教学内容,可编一些口诀帮助学生记忆。如:前肢尺骨与桡骨的内外关系为“桡里尺外”,后肢胫骨与腓骨的内外关系为“胫里腓外”;在介绍大脑构造中四叠体中的前丘和后丘的位置构造功能关系时,可以用“前眼(视觉)后耳(听觉)”来帮助理解记忆;讲解脑神经时,共有12对,单独认识难度较大,可将记忆口诀先传授给学生,即“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十迷一副舌下全”。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说文解字。动物解剖名词多、概念多、术语多,学生感觉难记忆、难理解。针对这一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可将概念或术语分解开,运用说文解字的思路来理解相关内容。如鼻旁窦,就是鼻腔旁边的窦,即鼻腔旁边骨的内外骨板之间的腔隙,主要有额窦和上颌窦。在介绍神经系统中关于“突触”的概念时,教师可以解释:“突是指前一个神经元的轴突,触是接触,是前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与后一神经元的树突或产生反应的效应器的接触。”

3.嫁接成语。动物解剖中各器官的位置、形态构造比较复杂。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尽量结合书本上的模式图、挂图、标本、活体等素材来学习知识,并与畜牧生产和兽医临床观察紧密联系起来,以加深记忆和理解,有时可结合成语来帮助学生理解,如“肝胆相照、唇亡齿寒”等,以便学懂、学活。

4.讲解示教。对于一些骨性标志,学生有一定认识后,让学生到活体动物上进行观看、触摸。有些实验的实物标本是用福尔马林浸泡保存的,观察时会挥发出甲醛刺激味,部分学生会远远地躲开,有的女生会因害怕而不敢用手摸。对于此现象,教师自己要有意识地不戴手套来触摸讲解示教,同时从思想上加以引导,重申标本的示教学习是为了进一步准确理解理论知识,从而引导学生动手触摸、观察和学习标本,真正做到教、学、做一体化。

5.眼手并用。解剖中各器官的组织构造比较抽象,其中细胞组织部分始终是学习的难点。细胞组织是介绍器官的细微结构,必须借助显微镜才可以观察到。在教学过程中可利用显微镜这一教学工具,抓住所要观察器官部位的典型构造,先从低倍镜再到高倍镜,从笼统到细微进行认真观察,这样既能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兽医的介绍与理解范文6

关键词: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班级管理

1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实施职业素养培养的意义

1.1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培养的目标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畜牧兽医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是具备过硬的畜牧兽医专业技术,更需要适应畜牧兽医行业需要,能生产、懂经营、会管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较强的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敬业乐业、创业意识与创新精神的中高级人才。

1.2中职畜牧专业实施职业素养培养的意义

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职业形象、职业规范、职业技能、职业心态五个方面。畜牧兽医专业中职生职业素养可以被概括为两大类,一是畜牧兽医企业员工的“品德”——隐性部分,即行为习惯、心理素质、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二是从事畜牧兽医相关工作的“才能”——显性部分,即沟通协调、专业知识、思维能力、专业能力。其中品德是人才素质的核心要素,是构建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和形成企业凝聚力的基础,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品德的高低往往被企业视为能否成为一个合格员工的首要条件,因此是基础,而才能则是中职生最终能否成为一个优秀员工的保证。二者共同构成了中职生必修的职业素养。

2中职畜牧专业学生班级管理特点

2.1中职学生特点

现在就读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一般是“95后”或“00后”,他们大都是独生子女,有部分单亲,父母在外工作,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如沉迷于手机、网络世界,厌学现象较为普遍,缺乏组织观念和时间管理观念;自我约束的能力较差,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工作责任心不强;自卑,叛逆心理较重,沟通合作意识不强;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和奉献精神不足;抗挫折和职业认同意识差。

2.2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班级管理特点

当前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由于受社会不同理解,招生困难、师资队伍不齐、教学设施有限等客观因素的困扰,往往仅注重于学生基本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对于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重视不够。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班主任,为应付学校对班级的考核,过分注重安全、纪律的管理,以致忽略学生核心职业素养的培养。因此,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养成不够,毕业后适应岗位能力不强,很大一部分毕业学生不能适应职场,工作两三个月就改换工作。

3中职畜牧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途径

3.1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内容

在学校、行业指导委员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共同构建围绕畜牧兽医行业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等为中心的职业素质教育。探索编写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校本教材,将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诚信教育、责任意识教育等融入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体系。其内容包括职业意识教育(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新生人学教育、毕业生成长经历介绍、心理健康教育及相关讲座和团队拓展训练)、职业道德教育(企业安全教育、企业人职培训、质量体系培训及过程优化意识、环保意识、职业角色意识训练)、职业能力教育(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培训课程、顶岗实习)。其中,职业意识教育是职业素质培养的源泉,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素质培养的根本,职业能力教育是职业素质培养的核心。

3.2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途径与方法

1)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模式。荣昌区职教中心畜牧兽医专业依托荣昌县“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核心区”建设的职场环境优势,根据职业素质养成规律和学生职业成长规律,以校企融合为桥梁构建“阶段式”工学交替职业素养培养模式,形成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的完整阶梯。遵循职业教育五个对接要求,依据职业素质养成规律和学生职业成长规律(认识一训练一巩固一内化),制定职业素养培养内容,采用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阶段式’工学交替职业素养培养模式,分阶段逐级实施。2)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班级企业化管理。在学校,学生以班为单位,学生的学习、生活、安全、纪律、活动等都与班级分不开,他们的成长无时无刻不受班级的管理的影响。在实施“阶段式”工学交替的职业素养培养模式中,班级企业化管理是促进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形成的关键环节。班级企业化管理,就是把班级作为一个企业来运行管理,把“企业文化引进校园、引进课堂”。一个班就是一个企业,有自己的企业化名称(如诚品人才培育班、日泉班、铁骑班等)、企业管理机构、班级企业文化建设。并将企业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渗透到班级教育教学管理之中,把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能力等的培养,贯穿于学习知识、培养技能之中。3)构建企业化评价方案。要使“阶段式”工学交替的职业素养培养模式达到良好的效果,构建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评价方案就相当重要。依据“8S”企业化管理(整理、整顿、清理、清洁,素养、安全、节约、学习),参考企业的评价方法,结合班级实际,制定部门员工量化考核方案,多方参与,从德(工作态度、服从、积极参与活动、团结协作等)、能(参加学校社团活动、担任班团、学生会干部、课堂表现、劳动、实训等)、勤(出勤)、绩(作业、考试成绩、技能比赛、活动获奖等)四个方面考核学生员工,形成“日检查、周评比、月总结评奖、期汇总评奖”常规管理机制,评出“周员工标兵”“月星级员工”“学期明星员工”。

4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班级实施职业素养培养的效果反馈

荣昌区职业教育中心畜牧兽医专业从实施“阶段式”工学交替职业素养培养模式以来,学生的岗位能力(如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等)得到提升,特别是职业道德意识、服务意识、服从意识、沟通协作能力等都有很大的发展。畜牧兽医班级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明显提高,学生中担任学生会干部、社团干部人数显著增多,参加各类活动积极性增强,学生活动得奖人数增多、班级凝集力增强,有效促进了班级的管理。

参考文献

[1]陈建军.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J].速读•下旬,2014(08).

[2]陈淑娴.浅谈中职物流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J].品牌,2015(03).

[3]于金声.如何提高中职生的职业素养[J].学园,2014(34).

[4]陆希悦.如何提升中职生的职业素养[J].考试周刊,2014(93).

[5]刘伟.论如何培养中职生的职业素养[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