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幼儿数学教育的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幼儿数学教育的方法范文1
(一)幼儿学习数学的特点
1.在操作中学习
幼儿学习数学主要是通过完成各种动作,在动作中获得协调事物之间的关系的能力,这对幼儿理解事物之间的数学关系不可或缺,尤其在幼儿学习数学的初步阶段,外部动作能帮助他们在头脑中形成对客观事物的对应。
2.借助表象完成对数学知识的内化
幼儿最初通过动作来理解物体之间的数学关系,但是头脑中的抽象数学概念要通过内化来形成。表象即事物不在眼前时,人们的头脑中呈现出来的事物的形象,它是事件或物体不存在时的一种知识表征,幼儿在表象的帮助下完成内化过程。
3.通过经验和体验完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数学知识大多抽象,难以直接理解,对于尚未形成抽象思维能力的幼儿来说,他们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要依靠具体的事物,通过观察、触摸、把体,获得具体的经验和体验并获得数学概念的理解。可以说儿童获得的经验约丰富,对抽象数学概念的理解力越强。
(二)幼儿数学教育的原则
1.密切联系实际生活
“从做中学”的教育理念早已指出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实践和演练对儿童获得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幼儿数学教育要坚持密切联系实际生活的原则,一方面表现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当立足于幼儿的生活,从幼儿的经验范畴中生发出来;另一方面表现在教育时机和教育场合可以是生活的任一场景,使幼儿意识到数学是一种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
2.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的核心是促进幼儿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增强幼儿的数学应用能力,使幼儿学会运用数学语言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这些目标的实现显然离不开幼儿数学思维的发展。
3.幼儿自主建构
幼儿自主建构即让幼儿在自由自主的活动中获得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自己构建知识结构网络。这一原则要求幼儿教师要为幼儿留下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机会,不可代替包办。
4.重视个别差异
个体的发展和成熟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个别差异性,每个幼儿的先天物质条件和后天成长环境不同,使得幼儿的学习能力也不同。幼儿数学教师的教学应当充分考虑儿童的个体差异性,对于需要特殊照顾的幼儿
二、幼儿数学教师的必备素养
幼儿数学知识虽然难度不大,但涉及面广,概念多,对教育者的知识储备和教育能力都有较高要求,然而一份对幼儿数学教师的调查显示,对于幼儿数学知识体系中的数、量、形、逻辑四个领域的知识,全面掌握的教师仅占40%,在教育理念方面,有30%的教师认为自己只需具备初中数学知识就够了,32%的教师认为数学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可见当前的幼儿数学教师在观念上和能力上都与理想状态下的幼儿数学教师存在一定差距。实际上,必须具备相应的素养才能做好幼儿数学教育工作。
(一)教学设计的能力素养
幼儿数学教学的设计包括准备教案、教具、设计教学活动或游戏。以往的幼儿教育研究总结到幼儿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的一大难题就是准备教具,为此,一方面,从事幼儿教育的机构要保障教具的购买不受资金问题的阻碍,另一方面,幼儿数学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尽量避免需要使用复杂教具的活动,还要在平时和幼儿相处的过程中仔细观察幼儿的喜好,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如果能充分贴近幼儿喜欢的主题,教学活动将事半功倍。
(二)组织游戏的能力素养
一是编制游戏的能力。幼儿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将数学知识尽可能地融入游戏中,让幼儿通过玩游戏,无意间获得数学相关知识和概念。二是组织游戏的能力。幼儿教师在编制游戏之后,还要让幼儿理解游戏的玩法和规则,号召幼儿们参与其中,对于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幼儿教师还要有能力随机应变,快速处理,让幼儿在一个愉快,轻松的游戏氛围中获取数学知识。
(三)从日常生活中捕捉教育素材的能力
幼儿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基于在日常生活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因此幼儿教育必须与实际生活紧密衔接,幼儿教师要善于发掘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好恶,针对性的选择能够吸引幼儿注意力的场景教学,帮助幼儿养成在实际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四)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技能的能力
幼儿教师担负着为幼儿的终身学习习惯与能力打下基础的任务,教师的言行举止将直接影响幼儿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等,教师的教育水平也将直接影响幼儿后续学习的进行。可以说幼儿教师比其他学段的教师更需要时刻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培养自己学习新的教育知识、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
三、提高幼儿数学教师教育素养的对策
首先,幼儿数学教师要积极学习新的幼儿教育理论知识,理解并将这些知识外化为教育行为,用先进的理念和行为为幼儿营造一个健康、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幼儿教师提升自身素养的途径主要有阅读前沿教育研究论文、书籍、刊物等;积极参与幼儿教研活动,与幼儿的家长进行定期的沟通,一方面向家长反馈幼儿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亮点,另一方面通过家长的讲述了解幼儿的性格特征和能力爱好。
其次,幼儿数学教师要重视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不仅要使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符合幼儿数学教育的需要,还要在此基础上扩大数学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扩充教学思路,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数学教学能力的提高还可以通过向同行交流探讨来获得,毕竟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亮点,老教师可以学习新教师的灵活创新,新教师可以学习老教师的扎实严谨。
再次,幼儿教育机构要在提高教师素养方面做出实际性的努力,比如为教师提供在职培训机会,培训要包括文本式的、案例式的、实践式的,从而使教师对幼儿教育工作有全面的了解并对未来有可能发生的问题采取措施避免。还可学习和借鉴其他优秀机构的做法,对优秀的幼儿数学教师要充分鼓励并在机构内发扬。
提升幼儿数学教师教育素养的方法不拘一格,只要教师能饱含热情、充满爱心、认真好学、乐于交流,从幼儿当下的快乐和未来的发展考虑,就能形成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好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忠忱.幼儿的智慧来源于动手操作[J].艺术教育,1993(3).
幼儿数学教育的方法范文2
引言
游戏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有趣的玩类的事情,它能使人在精神上得到某种欢跃,能满足对娱乐的需求,尽管它不能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但还是能吸引各种不同的对象主动参加. 体育游戏是在游戏发展过程中派生出来的一个分支,它融体力发展、智力发展、身心娱乐为一体,既是游戏的组成部分,又与体育运动有着密切关系,体育游戏以丰富多彩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形式以及自身特有的趣味性,娱乐性,竞争性和一定的观赏性,极大地调动了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所以深受少年儿童喜爱。
武术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其内容博大精深,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引为自豪的宝贵文化财富. 同时,它对增强身心健康,培养优秀道德品质,树立民族自尊心,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等方面有着其它体育项目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学校体育的不断深化和民族体育的迅速发展,武术项目也越来越多的走进了小学体育课堂。
但是,通过参阅文献资料我们了解到,由于课堂教学组织形式陈旧,教学方法呆板,严重影响了少儿武术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果。因此,本文将体育游戏的特点与少儿武术教学的独特性的相结合进行研究。旨在促进少儿武术教学方法的丰富多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体育游戏的特点
(一)体育游戏的目的性。
体育游戏是一个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行为,或是为了传授生活和劳动技能,或是为了发展游戏者的体力和智力,或是为了身体教育和身体娱乐. 此外,体育游戏的目的性还表现在可根据体育课的不同结构,合理安排不同的运动负荷. 由于体育游戏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因而在游戏活动过程中,人们可以创造性发展游戏的内容,制定游戏的规则,传授游戏的经验以及不断地创造出新的游戏以适应新的活动要求和目的.
(二)体育游戏的大众性。
体育游戏包含着人体众多的活动技能,不仅形式繁多,内容丰富,而且不受任何条件的影响,参与者可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与需要投入到体育游戏中去,所以,使其成为具有广泛群众基础,便于组织开展的活动.
(三)体育游戏的竞争性。
由于体育游戏可以根据参与者的实际情况对其活动方式、动作路线、主要规则进行较大的变通,因此,游戏结果的获胜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 通常以游戏完成数量、质量、速度为判别胜负的依据,是体力和智力结合的竞争. 并且它是在轻松愉快有氛围中开展的,所以,体育游戏的这种竞争性,不仅能够提高参与者的活动能力,还能培养思维、应变能力和进取精神,并使参与者从中得到快乐和满足.
二、练习武术对少年儿童 身心健康的影响
小学十二岁之前是青春早期,是人生发育的最佳时期,在这个阶段,少年儿童大脑皮质兴奋性高,反应快,对迅速改变、转换动作、变换身体姿势和方向的能力强,所以小学阶段是发展速度以及灵敏素质的好时机。并且,少年儿童关节的关节软骨较厚,关节囊和韧带的伸展性大,关节的运动幅度大于成人,所以,年龄越小,柔韧性越好,根据素质发展的这一年龄特征,发展柔韧素质应从小抓起。而武术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体育项目,在武术中各种跑、跳、翻转、平衡等活动,可增强上下肢力量发展速度,灵敏,耐力、柔韧,达到提高身体素质和增强身体健康的目的。
练习武术还是一项锻炼性较强的活动,只有通过对动作要领有充分的领悟和理解后,并通过反复的练习才能使动作定型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须不断克服一定的运动负荷量和枯燥的机械重复性练习,这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克服困难和坚韧顽强的意志品质。科学的武术练习对心理的积极影响,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都进行了充分的阐述,如应对紧张、抑郁、自信心、进取精神、团结协作方面都有积极的影响,而这些方面都构成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体育游戏在少儿武术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练习武术是一件单调和辛苦的事,尤其是在练习武术的初级阶段,更是以机械重复的基本功练习为主,这样难免会使少年儿童对武术产生厌倦情绪。而且,现在的小学生的学习丰富多彩,健身的途径很多,传统的武术教学方法是很难吸引他们的。所以在结合新课改的指导要求,提倡快乐体育的背景下,我们的少儿武术教学方式方法也应该与时俱进,做出改变。通过文献资料以及观察的方式我们了解到,少年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大脑皮质兴奋性高,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好奇心和参与欲望,但却热情持续时间较短注意力不容易长时间集中。表现在体育课堂上就是,对老师的新授的内容、不断变化的练习以及充满娱乐性内容的学习热情很高,但却对一成不变机械重复的练习表现出厌烦情绪。所以根据少儿的这些特点,以及在实践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对做游戏的热衷,我们就可以以此为突破口将少儿武术教学和体育游戏有效地结合,即达到武术教学的目的又将快乐的体育课堂还给学生。
四、体育游戏与小学武术教学的结合
(一)通过反应练习调动学生对机械重复性练习内容的参与积极性。
比如:在老师口令的指导下,学生进行手型的变化练习。这样可以更好的让学生巩固手型的动作和各种型之间的变化,而且不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但是,注意这种方法只能运用于简单的动作练习,而且老师要做好巡回指导。否则就会出现学生为了赶上老师的口令做出快速的反应,而忽视了动作的规范性。
(二)为学生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创新性,增强对动作的理解。
比如:在教授给学生几个动作后,让学生假设面前有一个怪兽,要求他们将刚才所学的动作进行编排打败怪兽。最后老师评选出最合理、最规范、最协调的动作,并给学生们进行指导和正确的引导。
(三)动作接力游戏。
动作接力游戏,是在教授完几个或一整套动作后将动作合理的分解开来,以各整排为单位通过接力的形式完成整套动作的练习。这样可加深和巩固学生对动作的记忆。但应注意老师要在每排做完后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指导和评价,减少学生错误动作的出现。
(四)素质练习时也可将体育游戏和武术相结合,武术是对身体素质要求很高的运动项目,所以在小学武术教学中素质练习的部分也是必不可少的。
简单的来讲为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一般老师们都会选择接力跑比赛让学生进行练习,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厌烦。所以,在接力跑中加入些简单的武术动作情况就会发生改变,比如:在接力跑的终点处放置一个呼啦圈,学生站在呼啦圈里做两个马步冲拳然后再跑回起点。这样既可以丰富游戏内容,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同时还会更好的达到素质练习的目的
(五)选择体育游戏要不影响武术动作的整体性 武术讲究将动作的形和神有机结合起来,让人欣赏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单一的动作
变化,而是一种形神兼备的由内而外的艺术表现。内外合一的整体观,是中国武术的一大特色。所谓内,指心、神、意等心志活动和气总的运行;所谓外,即手眼身步等形体活动。然而,一旦游戏运用不得当就会导致学生的注意力会过多的放在游戏的过程中,而冲淡学生在练习武术时内心对动作的感受。所以,在少儿武术教学过程中选择体育游戏一定要考虑周全,使游戏能够引导学生对动作形成正确理解。
(六)选择体育游戏要不影响武术动作的规范性 武术包含多种拧转﹑俯仰﹑收放﹑摺叠等身法动作﹐要求“手到眼到”,“手眼相随”,“步随身行﹑身到步到”,对动作的规范性有较高的要求。体育游戏的运用会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做动作的积极性,但同时学生也会因为过多的投入到了游戏的情境中而忽视了对动作规范的要求。比如:在动作接力游戏中,要求学生们跑到一个点做一个动作。但是,学生往往会为了追求快速完成动作而导致动作很不规范。所以在小学武术教学过程中选择体育游戏要合理有针对性,内容选择上应考虑到有利于武术课不同部分的实际需要。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避免枯燥无味,在武术课的准备部分可选择有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和提高其兴奋性的游戏,基本部分可选择有助于学生有效地掌握武术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强化动作记忆,避免学生对重复性练习产生厌烦情绪,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的游戏,结束部分则可选择有助于使学生在情绪上得到调节或在体力上得到恢复的放松性游戏。
幼儿数学教育的方法范文3
关键词: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361-01
一、数学课程目标生活化
所谓数学课程目标的生活化转变是从重视数学知识与计算技能到重视数学思维能力再到重视学习数学的兴趣、态度、方法的转变。随着认知建构理论数学教育理念的形成和数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数学本质有了新认识:数学知识不仅是形式化语言、符号体系的静态存在,更重要的是,数学是思维的产物,具有动态性。数学活动是个体建构数学意义的活动过程,是一种思维活动。数学不仅是一种被传播的固定的知识体系,而且还是一种语言和思维方法。[1]
随着“思维数学” 实践的延续,幼教工作者已经认识到数学思维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众所周知,兴趣爱好是维持幼儿学习过程的唯一重要的力量,如何让幼儿喜欢数学,对数学感兴趣,并有可持续地学习数学的动力,已经引起教育界的高度重视。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把培养学习兴趣作为课程目标之一,“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关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体现出了在发展幼儿思维能力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幼儿的非智力因素,重视培养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方法与态度的倾向。如让幼儿数一数家里有多少人,说一说自己的鞋子号码、体重、身高,父母的电话号码、门牌号码,车牌号码,比一比街道的宽窄、楼房的高低、柜子的长短、交通工具的快慢;还可以在各个生活环境中如起床、上幼儿园、吃饭、游戏、睡觉、离园时候给孩子时间上的提示,让幼儿有意无意去观察时钟,引导幼儿认识时钟等等。这也是我们要教育儿童对待生活的态度,以此来教育儿童,必将为幼儿潜能的充分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数学学习内容生活化
所谓幼儿数学教育内容生活化是指从文本数学到数学生活化的转变。[2]为解决由过分强调数学的文本逻辑造成的教育现实问题,幼教工作者不断探寻和寻找答案,开始强调遵循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淡化文本逻辑,选择幼儿的生活经验作为数学教学的切入点,引导幼儿把数学概念与生活实际自然联系起来、把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与实际应用过程紧密结合起来。幼儿对贴近自己生活的真实问题最有兴趣。日历、图书、衣服、电话机、遥控器等物品可以用来认识数字,鞋子左右排列可以寻找规律,发卡可以用来认识颜色、形状,也能对其进行分类、点数、比多少,每日的区角活动结束后,可以请幼儿收拾卡片等玩具并进行分类摆放,发展其分类比较能力;在“物品匹配”数学活动中,让幼儿收集各种各样的实物、玩具,有饮料瓶及盖子、吸管、废旧盒子、包装条、小木块、小石子、火柴棒等等大小不一,颜色各异,让幼儿感到好奇、好玩、有趣……
这样,既可以巧妙地利用生活环境,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又可以让幼儿在现实生活中轻松自如地感知数学现象;既可以让幼儿获得初步的数学知识,又可以逐步提高幼儿解决现实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到运用生活素材,让幼儿通过各种感觉通道感受来自生活的种种数学信息,并由此积累数学感性经验。[3]教学内容的进程随幼儿生活中遭遇到的数学内容而展开,开始提供幼儿为解决实际问题而需要的相应数学知识,不再苦守文本逻辑而受其限制。课程内容打破封闭,日益开放。然而这一过程才刚刚进入我国幼教视域,许多问题还有待我们去发现、探索和解决。
三、数学教学方法生活化
我国幼儿数学教学方法的生活化是指从“记数学、练数学” 到“操作数学” 再到“实践数学” 的转变。过去,由于把数学视为一种既定不变的知识,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通过训练、记忆、背诵和符号操作等训练幼儿记忆数学概念和数字符号,练习加减运算技能。教学主要采用教师讲、幼儿听,教师做、幼儿看的方式,都是仅以幼儿认识事物是从具体到抽象这一特点为依据。教师只依靠演示的直观性,如几支铅笔、几幅苹果图片的演示就能讲一节课,并且在此过程中把答案强加给幼儿,其结果是挫伤了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于是人们开始追问:“幼儿是怎样习得数学概念的?”“教师应该充当什么角色?”“采用哪种教学方法最适合幼儿的数学学习?”
随着皮亚杰的“动作是智力的起源”、“数概念的形成离不开动作, 是个体不断建构的产物”、“认识既不是起源于主体,也不是起源于客体,而起源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 等观点深入人心,其对数学教育的影响也日益显现。[4]同时,随着新课程改革提出“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幼儿园也提出了“从操作中学习”、“到社会情景中学习” 的命题,并开始了由“操作” 到“实践”的尝试。由此提倡学习应着眼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应把所学的知识与一定的真实任务情景挂钩。幼儿数学实践活动不断加强,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势:让幼儿到实践中领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数学是有用的,由此引导幼儿在实践中发现数学、感悟数学、使用数学。教师要重视在一日生活中抓住时机,在生活中轻松自如地感知和应用数学,这正是幼儿教育生活化的本意所在。
综上所述,是由于我们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主导理论发生了从行为主义到建构主义的变化。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的不断更迭嬗变是教育发展中的有两成果。但并不是全国同步发展的,目前仍有一些幼儿园处于上述的第一发展阶段即没有变化的阶段。即使是某些先进的幼儿园,其数学教育课程依然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对幼儿数学经验基础重视的主动性不够,对幼儿的认知冲突重视不够等问题,但很多方法和理念在我国的实践尚属初步阶段,因此,在如此条件下取得的进步和发展应能看到幼儿教育发展的积极未来。
参考文献:
[1] [瑞士]皮亚杰著,卢F译.皮亚杰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9-10,240-245.
幼儿数学教育的方法范文4
关键词:幼儿 数学教学 特殊性 对策
一、当前我国幼儿数学教育的主要模式
(一)操作学习模式
幼儿在操作学习模式中亲自运用直观教具等物品,通过摆弄去获知物体特征,获得数学经验。比如幼儿运用各种小型教具、材料练习计数,运用球类模型、正方体模型等了解物体的几何特性。操作学习模式是基于“从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它在幼儿头脑中建立起初级数学概念的框架,是幼儿的思维能力从具体发展到抽象的必经之路,也是幼儿学习数学时运用的一种最基本的,也最重要的方法。
(二)游戏学习模式
游戏法最贴近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是最常用的幼儿学习与教学方式。幼儿数学教师将要求幼儿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技能带到游戏中去,引导幼儿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从而使游戏成为帮助幼儿获得数学知识和技能方法的有效途径。
(三)启发教学模式
启发是幼儿教师引导幼儿运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方法去学习新的知识,它最大的特点是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焕发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主动思维,独立探索知识。这一教学方法的运用前提是幼儿将学习的内容与先前学习的内容之间有逻辑联系,并且难度在幼儿的能力之内,通过教师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幼儿思维逐步向目标递进。
另外,讲解演示法、比较法等也是常用于幼儿数学教学中的方法模式,讲解讲演法的特点是一边讲解一边演示,能有效帮助儿童开口思路,展开独立探索;比较法则能帮助幼儿进行较复杂的分析与综合思维活动。
二、幼儿数学教育的特殊性
(一)幼儿数学教学的正式性
幼儿数学不仅不会因为其起点低、阶段低而要求低,反之,幼儿数学的正式性更加鲜明。幼儿在刚开始接触知识时的态度往往比较严肃,对知识有敬畏心理,幼儿教师在组织主题活动时往往有明确的要求和评价标准,以便培养幼儿的良好学习习惯。幼儿数学教育的正式性不亚于更高级别的学段的数学教育。
(二)幼儿数学教学的激励性
幼儿在刚开始学习时最应当获得的是对学习的兴趣和热忱,幼儿在数学活动中体会的乐趣能对其产生深远的激励作用,幼儿数学教师并不会刻意地要求幼儿在活动或游戏中达到完全合格的程度,只要能较好地完成,并使幼儿在此过程中感到快乐,感到自己的学习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时,就能产生明显的激励作用。
(三) 幼儿数学教学的规则性
规则的养成依靠早期良好行为习惯的获得,幼儿数学教学能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获得规则的概念。幼儿数学教学一般是围绕活动展开的,活动开始之前,教师会向幼儿阐述活动规则,这就是一个体现幼儿数学教学规则性的方面。
(四)幼儿数学教学的操作性
幼儿主要在各种操作活动中进行数学学习,这是幼儿学习数学的最大特点。这样的操作活动包括观察、记忆、想象、思维,这些认知活动贯穿于整个操作过程,并反过来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幼儿的抽闲思维能力尚处于萌芽阶段,只有通过操作性的数学活动,他们才能克服抽象的数学知识带来的阻碍。
三、幼儿数学教学的对策与建议
(一)幼儿数学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育素养
幼儿教学有其独有的特殊性,并不是所有会教书的人都能做好幼儿教育,这就是为什么我国的教师考核体制中有专门针对幼儿教学的考核。今年来,随着幼儿教育的改革,从事幼儿教育的教师们或多或少接受了新理念的洗礼,但是在落实上仍然存在不如人意的方面,归根结底就是幼儿教师还没有将新理念内化为能使教育行为发生本质转变的力量。首先,幼儿数学教师要认真学习最新的幼儿教育相关理论,了解幼儿的认知、学习、智力特点,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幼儿学习数学。其次,尝试走入幼儿世界,善于观察幼儿的心理和行为。虽然幼师几乎在任何时候都是盯着幼儿的,但那更多是监管,而不是观察与思考。幼儿数学教师应当在观察中了解幼儿在数学学习方面的优缺点,思考用什么对策帮助幼儿解决问题。
(二)加强幼儿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在做中学”的教学理念从很久以前就被卓见的教育家提出,它指出学习不能脱离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实践和演练。对于幼儿来说,学数学几乎离不开客观世界呈现的客观事物,比如铅笔、花朵、水果等事物,它们拥有特殊的形状和特质,无一不包含着数学之美。利用现实生活对幼儿进行数学启蒙教学,一方面能保持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克服对抽象数字的恐惧心理,另一方面能使幼儿从小就把握数学学科的本质,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为此,幼儿数学教师可以尝试让幼儿用数学方法解决自己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比如用简单调查的方法统计同伴小朋友最喜欢的零食有几种,有多少人喜欢,最不喜欢的又有几种,有多少人不喜欢,这一过程中学生提高了对数字的敏感性和计算能力,有助于幼儿基本数学思维的养成。
总之,幼儿数学教学有其特殊性,这就要求幼儿数学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格外注重针对性,只有符合幼儿身体和心理发展特征的教学,才能帮助幼儿获得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保持热情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幼儿数学教育的方法范文5
〔中图分类号〕 G61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9―0094―01
一、 现状
1.数学教育资源不足。由于长期教育观念滞后,再加上一些乡镇幼儿园、民办幼儿园经费短缺,在教玩具设施、材料投放上不足,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师的教学需要和幼儿的学习需要。
2.幼儿数学教育小学化。大部分教师仍然习惯于把知识技能作为幼儿数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注重数学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幼儿情感态度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数学兴趣和数学操作能力的培养,致使幼儿数学教育小学化。
3.缺乏适宜于农村幼儿园的教材。农村大部分幼儿园使用的教材无论是科学性还是可读性都较差,最主要的是教材中凸显的是知识的传授,趣味性活动安排较少,教材的连贯性和结构性也不是很清晰。
二、对策
1.扩充幼儿教师队伍,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随着农村幼儿教育的蓬勃发展,农村幼儿园的数量不断增多,对幼儿教师有了更大的需求。因此,农村幼儿园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扩大师资队伍,引进经验丰富、专业能力较强和业务水平较高的幼儿教师。另外,农村幼儿园还可以招收一些培养价值大、发展潜力高的幼师学生作为幼儿园的储备师资力量,为今后幼儿园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把数学教育融入游戏中,让幼儿在玩中学。爱做游戏是幼儿的天性,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学习“单双数”时,可让10个小朋友排好队,并给他们编上号,让他们单号或双号出队。再如,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时,可请10个小朋友表演乘车,上车几个人,车下还剩几个人,合起来一共几个人。又如,学习“比较数的大小”和“找相邻数”,可让他们玩扑克牌、找朋友等游戏。实践证明,幼儿对这种教学方法很感兴趣,在玩中不知不觉地学到了很多东西。
3.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大、加强对农村幼儿教育教学的支持力度。幼儿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这里的支持不仅仅指经费方面的,还包括政策方面的。
4.幼儿园重视对幼儿教师的培训。幼儿园可以通过组织有针对性的、形式多样的园本教研培训、园际观摩研讨交流等活动,使教师不断掌握新教育理念和方法。比如,聘请专家对教师在理论层面上、教学实践上进行比较系统的培训指导;与当地城镇幼儿园或省、市级示范性幼儿园建立“手拉手”活动,开展双向互动的专题教学研讨、观摩活动,让教师在与同伴、同行的互动交流中收获更多的数学教学经验,达到优质资源共享;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城镇及以上幼儿园骨干教师“帮扶送教下乡”活动;更多地组织相关的理论课程培训、实践课堂观摩研讨等活动,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制度,让农村教师去接受更多更好的学习培训,接触前沿的教育理论,更好地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收获更多的专业知识。
幼儿数学教育的方法范文6
【关键词】幼儿;数概念;思维;教学;培养
数字与数学是幼儿接触最早的知识,也是家长与老师对幼儿启蒙教学常用的内容, 所以幼儿数学创造性思维[1~3]的培养好坏关系到孩子智育发展,也是孩子今后适应社会基本要求。目前在教学方法上部分老师深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尤其对幼儿数学创造性思维的教学培养上滞后于幼儿智力发展速度,客观上带来幼儿对数学理解与认识的不足,限制了幼儿的智育水平的突破。要实现科学教育必须改变过去的传统教学方式、方法,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抓好幼儿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本文旨在为如何培养幼儿数学创造性思维提供有益的建议和依据。
1幼儿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部分老师幼儿的数学教育目标的认识存在偏差,把教育目标仅指向于粗浅知识的传授,且认为知识的传授过程是单向的,这种认识导致了教师直接把数学知识,概念教给幼儿,并采用集体“上课”教学模式,教师讲概念、幼儿看教具、回答问题、背诵知识,然后是反复练习,巩固,使大部分幼儿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突出表现在:教师主要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理论知识欠缺,对数学教育目标认识不够,缺乏对教学活动的总结与反思,同时在数学教育过程中,为幼儿提供的操作材料很少,使幼儿缺少动手操作的机会,没有很好地将教学活动贯穿于幼儿生活、游戏、周围环境和一日生活中,缺少对差异幼儿个体进行因人施教。幼儿主要年龄偏小、能力偏弱,对数学中的数、形、量、时间、空间的认识理解在概念上,平时动手操作、探索、尝试的机会较少,导致幼儿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弱。
2培养幼儿数学创造性思维对策与措施
积极为幼儿营造环境,使幼儿从生活、游戏和周围环境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形、时间、空间等关系,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同时促使幼儿自觉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并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和交流。
在实际教学中采用实物教学与活动相结合。为了孩子识数字1~10,就制作了数字连线,例如,绘制多个鱼缸里有不同数量小鱼卡片,让幼儿把鱼缸有多少条小于与其对应的数字用线连接起来;还可以进行在开赛车送小朋友回家,每个小朋友手里拿不同数字,赛车每次挂不同一个或多个数字,数字相同小朋友才可以上车坐车回家。利用此方法教师可以绘制多重实物卡片。如:房子、蘑菇、船、大树、水果等,让幼儿就相应数量实物卡片上粘贴相应的数字,活动还可以倒过来,不同数字让幼儿粘贴相应数量的实物卡片。这样幼儿从活动中学习到了知识,不仅认识了数字,还分清了数字的次序性以及数字与实物的对应关系,并从中获得了成功带来的喜悦和自信。
加强幼儿对几何图形认知学习,幼儿的几何图形的教育是幼儿数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因为几何图形是对客物体形状的抽象和概念,幼儿学习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的知识,能帮助他们对客观世界中形形的物体作出辨认和区分,发展他们的空间知觉能力和初步的空间想象力。例如,通过观察和触摸,让幼儿在充分感知图形的基础上,配以说出图形名称,最终达到正确命名图形的要求,同时通过图形和图形比较认识图形,让幼儿区别不同图形的特点,找出两个相近图形的相同点的不同点,在比较中掌握新的图形名称及其特征。在以上基础上,持续反复巩固和复习对数字与图形认识,并让幼儿找出不同几何形状物体的实物,从而达到从抽象概括回到具体的物体,进而扩大幼儿的视野,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幼儿学习过程是集体化、游戏化的教育活动,必须积极为幼儿创设生活化的情景活动,比如:开设《开心超市》区角活动,将抽象的数学概念通过真实的情景变成幼儿容易接受的具体事物,通过让幼儿在亲身体验购买物品的同时,将数学活动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同时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又学会了与人的交往、协调能力,知道要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等等。为了使幼儿对数学不在感到枯燥和乏味,运用语言、艺术等形式通过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向幼儿进行数学教育,利用以数、形等知识为内容的儿歌、歌曲等,把数学和文学、艺术巧妙结合起来,将抽象而单调的数形知识转变成有旋律,有节奏的艺术形式,使幼儿在欢乐、活泼的气氛中学习和巩固数学知识。针对差异幼儿个体要保护其富有的个性,并与家长互动,共同设计适合其发展的计划,必要时进行单独的辅导,确保不同水平的幼儿在其自身基础上都得到发展。
3 结束语
经过一年的教学实验研究,教师改变了以前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体现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以幼儿教学实效为关注点,绘制和设计多种多样的操作学具,增强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兴趣性。课堂强调师生互动,课余强调与家长互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和谐的环境中主动学习,主动地观察、探索、发现、操作等,本班幼儿对数字和数学的掌握能力、理解能力、运用能力以及表达能力明显优于同龄幼儿。
参考文献:
[1]李季湄,肖湘宁. 幼儿园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447
[2]刘晓东.儿童教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79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358-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