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美业的发展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美业的发展史范文1
关键词:商业银行、基金业务、混业经营
中图分类号:F830.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1770(2006)06-035-03
一、美国商业银行基金业务发展概况
1、美国商业银行经营基金业务的现状。美国银行的共同基金业务在20世纪90年展迅速,一些规模较大的银行还成立了专门的分支机构经营该业务(如花旗投资服务公司,Citicorp`s Investment Services)。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除了承销共同基金外,银行几乎可以开展各种相关的基金业务(在实际运作中,一些州立的非美联储会员银行仍然能够承销基金,这是因为美国州银行的业务等监管权力是在各州银行监管机构手中,而各州的规定不尽相同。)除了自营基金(proprietary mutual funds)以外,银行和储蓄机构同时也是非自营基金(nonproprietary mutual funds)的主要销售方,此类基金是由独立的基金公司管理并由银行代为销售的。总体来讲,大型银行在初期更愿意从事基金销售,此后一些小型银行也开始积极加入到基金销售的行列中来。到1997年,近1500家美国银行――约占银行业的1/5――在出售第三方或自营共同基金和年金,其中规模达数10亿美元的银行――本行业中规模最大的一些银行――占了销售的大多数(90%强)。
2、美国商业银行自营基金的发展。从基金的管理运作角度可将银行经营的基金分为自营共同基金和非自营共同基金。自营共同基金是指基金的管理与销售均由该银行或其附属的相关机构来负责(商业银行或其附属机构作为基金的投资顾问提出操作建议,并通过与本银行关系密切的证券公司买卖股票,其中有些基金也通过证券经纪商或基金机构销售),经营自营基金的机构大多是大型银行,目前美国大部分大型银行都已开展此项业务。美国的一些大型银行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开始开展自营共同基金业务,1992年美联储放松了管制,允许商业银行通过经纪类附属公司来推销自营共同基金,随后设立自营共同基金的商业银行迅速增加了起来。在20世纪90年代,商业银行的自营共同基金数量增长速度逐渐超过了非自营共同基金,形成了以自营共同基金为主的局面,与此同时,银行自营基金资产额的增长速度也超过了基金业的平均增长速度。其中银行自营基金对机构投资者的销售所占比重要大一些,其增长幅度也较快。为使银行经营的基金种类齐全,商业银行往往也经营着一些其他金融机构管理的基金。另外,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还出现了商业银行的许多信托资产逐渐转变为自营共同基金的情况,且这一数额每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银行和储蓄机构也是非自营基金的重要销售渠道。非自营基金是指基金的管理由独立的基金管理公司负责,而其销售则通过商业银行或其附属机构来完成的基金。对于那些资产管理能力较差的中小银行来说,代销其他金融机构管理的基金无疑是一种较好的选择。美国的投资公司机构(Investment Company Institution,ICI)对1991至1995年这一早期商业银行共同基金的运作与销售情况进行了一个调查,调查表明,商业银行共同基金的销售数量由1991年底的1100只增加到了1995年底的2329只,其中自营共同基金在1995年占银行销售基金的47.9%,而1991年这一数值仅为31.5%。从银行销售的共同基金的结构来看,货币市场基金所占份额有所下降,而股票与债券基金的份额呈现上升趋势。
二、美国商业银行进入基金业的动机
1、银行开展基金业务可以扩大银行同顾客的联系,有利于发展银行的中长期资产运用业务,增强银行同非银行金融机构竞争的能力。尽管销售基金的手续费收入不稳定,然而销售基金能够为银行带来新的客户,从而有希望向这些客户出售其他银行服务。银行业销售投资类金融商品可以发挥其庞大的既有客户信息优势,许多银行都建立了客户信息数据管理系统,这使得银行在销售投资类金融商品时可以便利地获得客户的各种信息。此外,许多银行能够从提供自营基金中赢得更高的声望。美国的实践表明,银行所出售的最受欢迎的非存款投资产品就是共同基金。再有,随着“一站式购物(one-stop shopping)”观念的流行,银行客户越来越希望只与一家金融机构打交道,便可满足其储蓄、保险、投资等多方面的金融服务需求。“一站式购物”能够帮助消费者节约时间、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因此在吸引客户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2、从银行经营自营基金的角度来讲,其最初目的在于通过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以吸引客户,此后随着基金销售数量的不断增加,业务收入开始成为开展基金业务的主要目的。银行业通过开展基金业务可以增加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从经纪和其他相关业务中赚取大量的手续费,而且其中一些收入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小于银行存款和贷款。商业银行经营自营共同基金能够为银行提供相对稳定的收入,因为基金的管理费用几乎是固定不变的(按经营规模的固定比例提取)。从销售的基金种类上来看,美国的商业银行销售着诸如货币市场基金、长期债券基金、股票基金等几乎所有的基金种类。基金销售活动实际上是具有证券业务性质的活动,其内部评价及报酬的支付与证券公司的习惯作法相一致。一般来讲,基金商品的风险越高则手续费率就越高,而且银行对于那些销售自营基金的职员会相对给出更高的费用(相对那些销售非自营基金的人员来讲)。
3、与银行经营证券与保险业务一样,经营基金业务可以使得银行业务多元化,为银行创造替代性的收入来源,分散银行的业务经营风险。金融行业的高风险性决定了其有通过多元化经营分散风险的动力。如果各种金融产品和相关服务之间的风险不是完全相关的,那么银行在风险管理中通过合理设计金融服务和产品的分散化组合就会带来收益方面的提高,更容易获得稳定的收入流,实现不同金融服务之间的风险对冲,降低系统与非系统性风险,金融机构应付不确定性的能力也会随之提高。例如“脱媒(disintermediation)”等市场格局的变化对经营多种业务金融机构的影响就相对要小,因为其他业务量的增长会抵消其贷款业务量下降所造成的损失,而这对降低银行经营风险很有好处,因为它可以减少银行从事风险较大业务――如发放低质量贷款――的动机。总之,多样化的业务经营使商业银行内部形成了一种损益互补机制,一些实证分析表明,商业银行经营范围的扩大有利于银行效率的提高和金融体系的稳定。Gallo,Apilado和Kolari(1996)对美国银行控股公司在1987-1994年间经营基金业务的研究表明,银行控股公司的共同基金活动降低了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同时共同基金业务还增加了银行的收入,他们的结论认为,共同基金应当成为银行未来经营的一种重要金融产品。
三、我国银行经营基金业务的对策选择
1、商业银行进入基金业采取的组织模式。银行设立基金公司,从严格意义上讲,就是对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探索。而从各国金融混业经营的实践来看,混业经营的具体组织模式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以下三类:全能银行模式(universal banking model)、银行母公司模式(bank-parent company model)和控股公司模式(holding company model)。采取全能银行模式的金融机构可依法从事包括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业务在内的广泛的金融服务。这些业务并不要求一定要在法律上与商业银行相隔离的附属公司内开展,各业务部门之间也没有“防火墙(fire wall)”的隔离。银行母公司模式是一种介于全能银行与控股公司之间的一种混业经营组织模式。在这一组织模式中,商业银行要开展其他非银行金融业务,必须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以银行为母公司成立附属公司,银行和非银行附属公司之间有着严格的法律界限。在控股公司模式中,商业银行或者与其存在直接投资关系的子公司不得直接经营相关证券业务,如果商业银行想从事法律所禁止的证券、保险等业务,只有以控股公司的形式,即在同一机构框架内通过相互独立的附属公司来从事其他金融业务。
混业经营机构的组织模式将会影响到商业银行从事证券、保险等业务的潜在收益和成本。在全能银行模式中,银行可以完全整合其所选择从事的各种金融业务,因为银行可以在单一的公司实体内开展几乎所有业务。在银行母公司以及控股公司模式中,银行和证券等业务分别在管理团队和资本均相互分离的几个不同的法律实体(legally distinct entities)中开展,结果只能进行部分业务的整合。而且当银行和证券、保险等附属机构之间的财务和经营关系存在某种约束时,整合的效果将会进一步受到限制。从另一方面来讲,与全能银行模式相比,控股公司模式与银行母公司模式更能防范由非银行业务所带来的风险,虽然从混业经营获益方面有所不足,但相对来讲要更安全一些,其中控股公司模式是混业经营组织模式中风险最小的一种。考虑到基金业务的风险比证券及保险业务的风险要小,因此监管部门可以让商业银行在控股公司模式与银行母公司模式中自主选择。即使一些银行在经营基金业务中采取了银行母公司模式,这也不会影响到我国未来混业经营采取金融控股公司模式。许多国家在混业经营过程中对于风险小的业务是放在银行内部或以其子公司的形式来经营的,而对于证券、保险等风险较大的业务则是放在商业银行外部――即以控股公司的形式来经营。
2、商业银行进入基金业的方式。银行是否能够成功地进入基金业与其所采取的进入方式有着很大的关系,其涉足基金领域的方式可谓多种多样,这些方式具有不同的特点。概括来讲,可分为以下三种方式:新建(start-ups/de novo entries)方式。这种方式指银行通过单独设立一家基金(分)公司或基金部门来进入基金业。采取这种方式的优点主要体现在银行可以完全控制新建立的基金公司,制定与本企业文化相适应的市场营销策略和激励机制。采取这种进入方式的缺点在于新建一家基金公司通常需要较大的投资,新公司可能缺乏经营基金业所必需的专业人才与经验,而且通过新建方式进入基金业取得客户的认同需要一定的时间。并购(mergers and acquisitions,M&A)方式。并购方式是指银行通过收购现有的基金公司或与基金公司进行合并来进入基金领域。该方式的优点主要体现在银行可以完全获得并依靠基金业的专业人才及其所拥有的经验来迅速进入基金业。通过这种方式进入基金业的缺点表现在合并后的银行与基金公司可能在企业文化、经营风格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要使二者真正融为一体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与成本。组建合资企业(joint ventures)方式。合资企业是指由两个或多个公司共同出资建立的一个独立的法律实体,在这里,是指银行与基金公司共同出资建立一家经营基金产品的公司,由银行与基金公司共同控制、共享收益、共担风险。该种方式被采用的原因主要在于它可以避免通过新建或并购方式进入基金业所必须的巨额资金投入,因此对于那些规模较小的中小银行来讲是一种可行的进入基金业的方式。银行通过这种方式进入基金业存在的问题在于合资企业并不是一种稳定的组织机构形式,而且银行与基金公司对于银行基金的战略意图可能存在着分歧,这会引起不小的麻烦。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三种方式既有其特有的优点,也存在很多缺点(表2 给出了银行进入基金业各种方式的优缺点比较)。各种不同的进入方式分别适用于不同银行的经营战略,在这里关键是要与商业银行自身实际相结合。如果银行考虑到与基金公司多家股东谈判过程繁琐,在企业文化及发展战略上的相互融合的不确定性较大,而且银行从财力和人力方面还可以,商业银行已经对基金业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能够依靠自身优势迅速发展,银行则应选择直接发起设立新的基金管理公司。银行在发起设立新的基金公司时要考虑的是如何迅速组建一支成熟的团队。在采取收购方式时,商业银行特别是四大国有银行的目标应是控股,而且商业银行应主要考虑成熟的基金公司。具体采用什么形式设定股权结构,一方面要看监管政策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虑哪种结构最符合银行自身利益。此外还要考虑到基金业的具体情况,因为现有的一些基金管理公司(特别是处于相对弱势的基金公司)可能基于自我保护的考虑,积极主动寻求银行参股,甚至其控股股东主动放弃控股地位,银行对此应积极加以利用。
3、商业银行进入基金业的具体产品选择。银行进入基金业的具体产品选择应该是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即从低风险产品逐步向高风险产品过渡。众所周知,基金的种类有许多,按照投资金融工具的风险大小来划分,不同类型产品基金公司所面临的风险是不同的。从大的分类来看,基金品种可分为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型基金、股票型基金以及期货、期权基金等,因此在允许商业银行设立基金公司后就面临着一个选择的问题。从长期来看,商业银行设立的基金公司在投资方向上与现有基金公司不会也不应存在任何差别,但就短期而言,无论是从商业银行的金融市场经验,遵循商业银行安全稳健的经营原则,还是从法律障碍最小化等方面考虑,银行设立基金公司主要还是以开发低风险产品――货币市场基金或债券型基金为主,其中货币市场基金甚至没有跨越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警戒线,所以应是最为理想的选择。商业银行应先在这一领域不断地摸索和积累经验,然后再向风险较高的股票类甚至衍生产品类基金转化。
从商业银行自身角度来看,货币市场基金的主要投资范围都是商业银行固有的领域,因为货币市场基金主要在银行间市场操作,投资对象为短期国债、央行票据和商业银行票据等,商业银行有着丰富的投资经验和现成的投资渠道,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风险识别和控制系统,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中央银行的宏观政策意图,并且能够有效地规避风险。而在资本市场运作方面商业银行仍缺乏经验,因为商业银行长期被禁止进入股票市场。目前基金公司股东和业务人员主要来自于证券公司,短期内商业银行靠自身建立队伍仍面临一定的难度,因此银行从自身熟悉的货币市场基金入手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另外,商业银行大都建立了国债柜台交易系统,其网络覆盖了国有银行所有的分支机构和网点,在国债承销、债券市场组合投资等方面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而且债券型基金的总规模相对于股票基金而言仍较小,发展空间较大,从这类业务起步,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美业的发展史范文2
关键词:煤矿;发展趋势 ; 开采技术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为了研究综采技术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详细地分析煤矿的煤层赋存和现有生产技术状况,并对煤矿进行了现场考察,收集了各矿使用大采高综采设备开采的有关技术资料,经过分析对比认为,目前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采用大功率,高可靠性设备,具有较强地适应能力,在煤矿使用是可行的,必将进一步加快以减队减面,增产增效为主要内容的集约化发展步伐,推动采煤技术发展,促进安全高效矿井的建设。本文以简单阐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煤炭企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主要挑战
煤炭企业发展现状
煤炭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料,煤炭企业的发展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煤炭企业全国原煤产量由改革开放初期的6亿吨左右提高到2004年产量19.56亿吨,增长2倍多,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能源保障;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煤矿机械化水平、单产、单进、原煤工效,都逐年增高。建成了一批国际领先、高产高效矿井,初步建全了技术、设计、制造、培训比较完整的技术保障体系。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政企分开迈出重大步伐,大多数国有大中型煤炭企业开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些企业开始了跨地区、跨行业的产业联合,煤、电、化、路、港、航产业链开始形成,一批劣势企业退出市场。
煤炭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
1、煤炭是高危行业 ,因煤矿生产条件所限,从历史上看,在各国企业部门中,煤矿的事故死亡率是最高的。煤矿95%生产能力是井工开采。高瓦斯和双突矿井占全国煤矿矿井总量的一半以上。随着开采深度增加,影响安全生产因素愈来愈多,条件愈来愈复杂。
2、煤炭是投资高风险行业。煤矿开采环节复杂,矿井建设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煤炭市场不确定因素多。因此,从建井到生产,经营风险大,多数煤炭企业产业结构上的问题影响了企业市场适应能力和抗灾能力。但是煤炭的价值和效益体现在后续产业和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煤炭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
煤炭品种齐全、资源比较丰富,但资源勘探程度低,经济可采储量和人均占有量较少,资源破坏和浪费严重,生态环境和水资源严重制约煤炭资源的开发。 煤炭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源保证程度低。
3.煤矿生产技术水平低
全国采煤机械化程度仅为42%,除部分国有大矿之外,大多数煤矿生产技术水平低,装备差,效率低。特别是乡镇煤矿,基本上是非机械化开采。
4.煤炭企业负担过重
煤矿企业税负比1994年税制改革前提高了6个百分点;2003年,煤炭行业支出铁路建设基金约100多亿元;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办社会问题突出,地方政府接收困难,原国有重点煤矿办社会年净支出60亿元。
2004年末,原国有重点煤矿在职人员257万人,由于所在地区社会承受能力弱,难以减人提效。
部分煤矿资源枯竭,生产能力下降,生产成本上升,富余人员、工伤抚恤人员多,转产困难。
5.煤矿企业效益差、职工收入低
2004年原中央财政煤炭企业补贴前亏损面仍高达48%,补贴后仍有6%的企业亏损。2004年原国有重点煤矿在岗职工平均收入16812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6、 大多数煤矿生产和安全技术装备落后,防灾抗灾能力差,重大、特大事故频繁发生。2004年共发生死亡10人以上特大和特别重大事故42起,死亡1008人。
煤矿开采技术发展
1、综采放顶煤开采和大采高综采
我国煤矿厚煤层储量占44%,而厚煤层产量占45%以上,绝大多数高产高效矿井是在以厚煤层开采为主的生产条件下实现的。目前,煤矿厚煤层开采方法主要有综采放顶煤开采和大采高综采两种。放顶煤开采虽然已经在发展成为一种厚煤层高产高效采煤方法,广泛应用于5~15m厚煤层一次采全高,但仍有许多难以解决技术难题。对于4~6m的稳定厚煤层,大采高综采具有更好的技术经济优势, 近十年来很多煤矿依靠得天独厚的厚煤层覆存条件和先进的管理模式,采用国际一流装备,进行4~6m一次采全高,不断刷新工作面高产高效纪录,工作面年产超过1000万t。部分煤矿采用国产大采高液压支架,成功实现一次采全高,月产突破80万t,创造了世界最大采高高产高效纪录,国外主要产煤国家厚煤层开采主要采用一次采全高长壁开采。
2、高效综采的快速发展
世纪之交的十多年间,以长壁高效综采为代表的煤炭井工开采技术取得前所未有的新进展。高效综采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综采工作面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采区范围不断扩大,出现了“一矿一面”年产数百万吨煤炭的高产高效和集约化生产模式;二是高效综采装备和开采工艺不断完善,推广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中厚煤层开采、厚煤层一次采全高开采和薄煤层全自动化生产等技术和工艺取得巨大成功;三是高效综采装备的研制开发取得新的技术突破,年生产能力已得到很大的提高,并实现了综采工作面生产过程自动化,大型综采矿井技术经济指标已经达到大型先进露天矿水平。
结束语
美业的发展史范文3
关键词:煤炭企业;新形势;转型
中图分类号:F426.2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01
煤炭资源一直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主导能源之一,随着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煤炭资源的消耗量也处于日益上升的阶段。相应地,由于许多中小型煤炭企业本身存在着“脏、乱、差”的不良状况,对于煤炭资源的开采也缺乏合适的管理,导致煤炭资源的经济效用大幅度下降。近些年,我国的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整体也呈现出了十分好的经济发展趋势。而在这个时期,煤炭资源行业却面临着需求下降、环境污染严重、煤炭利用率低等问题,整体的经济趋势开始走向下坡路。同时,煤炭企业属于我国的老型企业,其管理模式和开采生产措施也没有得到全面的优化,仅仅在一小部分内容上进行了改善。而煤炭企I长期存在的生产设施落后、安全措施较少、管理过于粗放、新型人才缺乏的问题,一直都得不到合理的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了阻碍煤炭企业良好发展的主导原因,长期积存下来,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断降低。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煤炭企业必须正确认识当前时代的新形势,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积极地进行生产运营模式的转型,才能逐步实现经济的稳步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最大的贡献。
一、煤炭企业转型发展必须优先正确认识新形势
煤炭行业的经济逐步走向滑坡,中央开始对国内煤炭经济的发展战略做出优化,并鼓励煤炭企业进行积极的经济转型,以迎合时展的需要,迅速地向前迈进。煤炭企业必须正确地认识这一新形势,准确把握现阶段经济发展的总体特征,对自身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完善,并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环境的保护,从而产生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1.新形势下能源结构调整升级是必然走向
在我国现代化的发展当中,煤炭能源消费依然是各个经济建设领域的主导能源消费,占到了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百分之七十,而西方国家对于煤炭能源的消费却相应低的多。煤炭资源的长期开发消费,造成了相当严重的污染,与我国新时期的生态环境建设理念相不符,能源结构面临着迅速调整的压力。为此,在我国“十三五”的任务规划中,控制煤炭消能源消费、促进煤炭企业转型已然成为了重要的任务之一。现阶段,我国正在不断地开发利用新能源,并竭力寻找可再生能源,随之,人们对于煤炭等一次性能源的依赖将会逐步下降,而能源结构调整升级已然成为了必然走向。
2.低碳发展压制着煤炭的使用量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存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而这一结果是建立在较大的能源开发利用上的,其中,煤炭资源占据了很大的比例。相应地,其带来的污染也是十分严重的。如今,全球气候转暖,环境污染的程度不断加重,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全世界形成了统一共识,准确控制各种高污染能源的使用量,实现低碳经济。为此,我国开始积极迎合世界的经济走向,逐步淘汰各种落后产能,对于煤炭的中小型企业,进行了适当的筛选,关停了许多生产不当的煤矿,并逐步走向了集中化控制与管理,以形成较高的环保经济效益。
3.煤炭资源行业的产能过剩
煤炭在近些年的发展逐步走向了下坡路,这与它的产能问题不无关系。由于前些年的煤炭经济十分活跃,各个煤炭地域都涌现了大大小小的煤炭企业,因而所创造的产能是十分高的,而在时代的发展中,各种新能源踊跃地出现,同时伴随环保理念的贯穿,人们开始降低了对煤炭能源的使用率,因而直接导致了市场供大于求的经济状态,许多煤炭企业的产能长期堆积,得不到有效的消除,导致整体的经济效益处于持续低落的状态。面对这样的经济新形势,煤炭企业必须进行针对性的转型,才能恢复原有的发展状况,实现稳定的经济增长。
二、新形势下煤炭转型的策略
1.优先发展高端煤化工产业
传统的煤炭企业,经济运营模式十分单一,仅仅支持煤炭的开采销售一体化,而其销售的对象也主要是大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采暖设施也不再单独地耗费煤炭资源,开始涉及到了电能、其他化石能源,其产生的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煤炭资源。因而,煤炭企业的销售对象不断减少。为此,煤炭企业必须在产业结构上进行着重的改革和拓宽,优先发展高端煤化工产业。高端煤化工企业十分注重煤炭资源的合理运用,不仅能够实现煤炭能源使用的最优化,提升煤炭产品的附加值,还能够促进产业的升级,着重发展一些全新的煤炭化工项目。而对于剩余的煤渣,高端煤化工产业也可以实现高效利用,将其转化成洁净的能源,为环境污染的防治做出贡献。
2.实现煤炭企业产业链运作
新形势下的煤炭企业,应该正确认识新时期的经济发展走向,着重关注生产链的运作模式,加强对产业链的整合和经济效益的提升。由于以往的产业链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十分低,煤炭企业可以对产业链上的高端运营环节进行优化和完善,也可以创新出全新的产业链端口,使得产业链的效益大幅度提升。同时,由于煤炭企业的产业链处于发展阶段,因而各个产业链的形成都比较复杂,为了使得他们有较强的衔接性,能够实现稳定的经济运营模式,企业也可以确定产业链的生产重点,主要集中在高端煤化工、尼龙化工、煤焦化工三个方面,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形成这三方面产业链的优势,能够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
3.加大科技力量的创新支撑
现代的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屹立不倒,必然需要与时代的先进科技相结合。煤炭企业亦是如此,需要加快企业的科技创新发展,并逐步加大对新科技力量的运用。在开展各种高端煤化工产业时,企业可以积极地引进一些全新的科技设备,并引导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进入企业当中,推进企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成为技术密集型产业,进而有效地促进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
4.注重人才的培养
当前煤炭企业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已经出现了明显改观,但必须要清楚的看到:煤炭企业生产技术水平低,管理落后,生产成本高,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差。企业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因此资源产业链条、提高煤炭附加值、吸引优秀人才、实施技术创新战略应是煤炭企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重点。要依靠人才的个人智慧和价值,当前应立足于现有的基础和条件,加快采矿设备更新改造,增加原煤入洗率,实现采矿的现代化。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煤炭企业应该正确认识经济环境的总体走向,分析企业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压力,积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推进煤炭企业的转型发展,进而为企业带来较高的发展活力,能够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仵明丽.新常态下煤炭企业转型发展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煤炭,2015(03).
[2]牛克洪.运用互联网思维助推煤炭企业转型发展[J].煤炭经济研究,2015(05).
[3]邹贵武.国有大型煤炭企业转型发展与实践探索[J].煤炭经济研究,2015(09).
美业的发展史范文4
这是纽约一个名叫吉尼罗・加西亚的学生在父亲不让他看电视后开枪自杀前留下的遗言。对于电视来说,这个“最好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那么,我们的媒体究竟面对的是什么时代,电视行业和产业又将如何成功地在时代转换的所谓“拐点”处站稳,重整旧河山呢?
媒体环境
如今媒体环境呈现出一个“竞合”的态势,喻国明教授在给出“竞合”这个词的定义时曾说“所谓竞合,就是以彼此间资源共享、整合配置、价值链接的合作来共同参与更大规模的竞争”。这个概念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媒体融合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更大规模的竞争,在如今蕴藏巨大商机的未达饱和状态的传媒市场,平和的融合其实是一个美好的理想。殊途同归,各种融合实质上是为了更好地竞争,争夺信息渠道、信息内容、受众数量、广告投资等一切元素,笔者认为这种新时代的竞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媒介竞合
如今传统媒介苦苦坚持的介质壁垒终被打破,各路媒介长期以来骄傲的自尊也不得不做出让步。各种信息渠道在暗自争夺自己的市场和受众的同时,酝酿着一场场自身的改革,从独立经营转向多种媒介联合运作。这实质上更加要求各种媒体在自身优势方面加大筹码,突出媒介的异质性,在“视听盛宴”中寻求到属于自己的那杯羹。
2、内容竞合
“随着媒介竞合,传媒领域出现了所谓的‘融合新闻’,‘融合新闻’的主要特点就是将多种媒介的新闻传播活动整合进行,采用多媒体、多渠道的方式传播新闻”。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这种“融合新闻”将是大势所趋,所有的传统媒体必将走上“泛网络化”时代。
3、地域竞合
地域竞合是一个显而易见的现象,从最早的“地球村”说法到如今的“不出户知天下”,我们直接参与其中。如今,媒介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为人们所诟病,人类心灵与眼神的交流被电波与网络代替,人心的距离与隔膜如同烟波浩渺的沧浪之水。电视能否在群雄并起的媒体时代,划出一块打动人心的领地?
4、受众竞合
随着媒体复合性多样化的发展,整个社会也不再具有基本共识和统一的价值观,受众亦呈现一种“碎片化”的形态,潜在地出现竞合状态。尤其是在当下社会,选择何种媒体形态,常常被认为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因此,每一个个体在做出选择的时候都如履薄冰,小心翼翼。一类媒体不再可能拥有全部的受众。
5、流程竞合
这里所说的流程竞合,是指新闻生产者和收受者身份的竞合。当前话语环境中,传播已不再是简单的单线传播形态,作为多数方的收受群体已不满足于仅仅是接受新闻的这种新闻链的下游位置,而是依靠各种博客、播客、视频的手段,参加到新闻生产和制造的过程中,大大丰富了信息出口的多样化和复杂化。
上文笔者大体分析了媒介环境和竞合时代的特点,接下来我们具体谈谈电视产业面对整个媒体困局如何走出自己的发展之路。
重整河山
1、数字化生存
在前面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即在媒介融合、介质壁垒消除的环境下,电视业首要做的就是改变以往的旧模式,求变才能求通。面对新的时代,承载多样信息,走数字化道路,成为电视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
电视数字化改变了以往以电视为中心、上游为广告商、下游为观众的单一模式,分工更为明细,用户绝对自主地选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和服务,并付出费用,迎合了技术和市场需求,信息运转更加高效,减少垃圾信息的产出与使用,构建了一条立体式赢利模式。
希望数字化生存之道能够帮助电视业在网络大潮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将个体的异质性发挥出来。
2、内容质量决定命运
对媒体自身而言,要将注意力从渠道的争夺上逐渐回归到本质即内容层面上来。可以说,谁能够在内容产业未来的竞争中占据制高点,谁就可以在未来的媒体领域占据制高点。
具体说来,电视在内容发展方面要注重两个方面:一是要致力于新闻原创力与所谓“融合”的合理平衡,把“融合新闻”真正做活,而不仅仅是形式上僵硬的拼贴粘合。
二是电视栏目品牌化是其必然发展趋势,毕竟栏目的实现和制作最能体现出电视的原创水准,也是电视真正的优势所在。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栏目的原创性以及由原创带来的个性化、品牌化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观众对电视媒体的识别度。这就要求栏目找准自己的目标受众,定位自己的身份特色,真正满足受众的需求,用品牌打造效果,并与受众形成一种潜在的互相认同,这样有助于栏目和整个电视产业的发展。
3、温暖人心
英国学者罗杰认为电视与家庭有着隐秘的联系:电视在隐喻的意义上成为家庭中的一员,但在实际意义上它也进入了家庭关系的日常模式之中,成为人们的情感与认知中心。
电视与报纸、网络等媒体的一个不同点即是在很多情况下是以家庭为收受单位的,这使其在家庭关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也是电视媒体自身的一个巨大优势。那么,在电视产业的转型过程中,就应该更好地利用这种“家庭文化”,构建电视与家庭的深层对应关系。
我国电视界近几年兴起了各种以家庭为单位的文娱比赛,其实,这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参与性节目,想法和初衷都是好的,但应改变简单的访谈和比赛形式,在细节上要突破创新并且精雕细琢。
从某种意义上讲,媒体和企业是一样的,赢得人心,比赢了什么都重要。
4、重聚受众
前文提到了新的媒介竞合时代带来的受众碎片化的现象,我们亦可以感受到,如今信息出现严重供大于求的现象,受众可以选择不同的信息接受渠道。而一类媒体聚合起来的受众也越来越呈现出身份同质化的特点,媒体形式实质上是一种文化,如何让目标受众选择这种文化,将已经碎片化的受众重新以小众的形式聚合起来是电视的一个任务,也是一条出路。这意味着一种电视身份意识的转变,它不再仅仅是一个信息提供者,而愈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倡导者,一种文化形态的载体,在未来的日子里,电视媒体的文化阐释之路,任重而道远。
5、信源与话语权
美业的发展史范文5
一、媒体和广告成为催生市场景气的共同体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和民众业余生活情趣的丰富,西方的大众传媒市场不断膨胀,传媒产品的研究、投资、生产和销售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不过传媒产业无论经营思路如何丰富,其最关键的一点还是主要依靠广告收入作为资源补偿和价值增殖手段。媒体和广告已密不可分,以报纸为例,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在报纸发行环节普遍赔钱,报纸定价抵不了所用纸张的成本,甚至仅够用油墨的成本。因此只有将媒体传播能力和社会影响力以广告服务形式转化为商品出售给广告主,才能实现其劳动价值和资本增殖。开现代产业化报纸之先河的第一份廉价报纸――纽约的《太阳报》,按此模式运作,即获得了成功。据报道,美国的报纸广告收入要占到总收入的70%左右。不独报纸如此,商业性的广播电视更是将广告作为收入的主渠道。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0年的《世界传播报告》提供的数字,加拿大等一些国家的商业性广播电视媒体的广告收入均占其总收入的90%以上。
在广告收入的分配方面,WTO的一个视察机构对近5年的意大利传媒产业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发现的电视的广告收入要占到全国广告总收入的50%以上,报纸则为25%左右,期刊逐年下降,目前为15%,电台和户外广告比例很低,但均稳定在4%左右。市场调查还表明,网络目前还无法依靠有限的广告收入来维持其庞大的开支,除非投资者不吝啬投资,否则网络企业随时都可能倒闭。
在几乎百分之百的大众传媒产业的经营者看来,想方设法赢得受众就是赢得市场,而且是双重市场――新闻产品市场和广告市场。报纸通过各种手段千方百计扩大发行量,广播电视千方百计扩大收听收视率,当然这是难度很大的竞争。如以法国报刊的一些做法为例,颇能说明一些问题:据调查显示,法国家庭平均每月用于购买或订阅报刊的开支仅占家庭预算中的5.7%,即75法郎。而法国有近3000家报刊,都想最大限度地争取每个法国家庭中的这75法郎。为了吸引读者,法国报刊的编辑方针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过去的记者通过报刊表达自己的观点,转到向读者提供他们需要的信息,尽力为读者解决实际问题。翻开法国报刊,可以看到“如何投资”、“如何解决孩子学习中的困难”、“如何求职”等专栏。政治时事综合报纸《解放报》开辟了“读者你”专栏,刊登的多是就业、投资、时装、保健等实用信息。有的报刊瞄准每日乘坐地铁上下班的“地铁族”,如《电视周刊》和《电视杂志》,开本都比较小,文章短小精悍,内容通俗易懂,注重知识性和趣味性,很适合在地铁中迅速浏览。法国报刊大都实行送报到户,而送报到户的含义就是要在早晨7点以前把报纸送到订户家中。据调查,早晨7点前送达的报纸阅读率最高,因为订户可以利用早餐时间浏览当天晨报新闻,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他们用完早餐去上班后,就不会再有时间翻阅报纸,而下午5点下班回家后,会有电视、广播等其他媒介提供信息,也很少再打开报纸了。
二、综合性杂志的衰落已不可避免
在所有的调查中,受众数量的维持、上升和广告收入增加之间的正比关系反复得到了证实。而另一个已经基本得到证实的关于传媒产业发展的趋势则是,发达地区综合性杂志的衰落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在那些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超过第二产业的都市和地区更是如此。如在美国,个别历史悠久的综合性杂志如《读者文摘》依然活跃,但也只是个案,无法掩盖整体性衰落的趋势。那么,近来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或问,为什么专业化杂志会兴起而取代综合性杂志呢?学者们对此作了深入考察,并提出许多解释模式。
首先,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广告商越来越意识到专业化杂志更能满足他们的要求。由于综合性杂志的读者群庞杂,上面刊登的广告对不少读者来说自然是无的放矢,而专业化的杂志其读者群非常明确,大多数广告商因而更愿意在它上面花更多的广告费。如果说在以往专业杂志不多的情况下,广告商没有什么选择余地,那么现在随着专业化杂志的纷纷创办,显然情况有所不同。而广告商的这种转移又进一步加快了专业化杂志的兴起和综合性杂志的衰落,因为在现代社会中,广告收入早已成了杂志的生命线。其次,从社会学角度来看,早在1959年夏,美国著名学者丹尼尔・贝尔就提出了后工业社会的概念,而美国当时正从一个工业化社会进入一个后工业社会,该社会以服务行业的增长及专业化程度的加强为特色。社会学家理查德・梅泽尔1973年又在一本名为《大众媒介的衰落》的书中考察了后工业社会的媒介发展问题,指出在这样一个社会中,人口会分化成具有不同兴趣和关注对象的部分。这样一来,专业化杂志的兴起自然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再者,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工业革命以后发展起来的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其流行的大众文化具有一种销蚀个体的趋向,个人成了大众文化中无足轻重的东西,人们只能看到社会文化的流行之潮,个性与特色早已湮没其中。然而,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们有更多的闲暇时间,有了更多的金钱,这时人们就会开始抗拒这种剥夺自主性的大众文化,人们希望在大众文化中找到属于自身的独特位置,打破工业革命带来的大众一体化,通过亚文化来抗拒大众文化,找到个人的归属感。就杂志而言,人们希望在大众之外还能属于某些特殊群体,而专业化杂志正好满足了这种需求。
三、国际市场出现传媒产业巨无霸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传媒产品的国际市场也逐步形成。九大全球媒体巨无霸支配着全球大众传媒市场。它们依次是:时代华纳、迪斯尼、贝塔斯曼、Viacom、News Corporation、索尼、TCL、Universal和日本广播公司。这里还没有考虑时代华纳和美国在线公司合并形成的特大型传媒产业,以及雅虎和默多克正在酝酿结盟的新情况。
在这些传媒产业巨头的引导下,全球50家媒体娱乐公司占据了当今世界上95%的传媒产业市场。目前传播于世界各地的新闻,90%以上由美国和西方国家垄断,其中又有70%是由跨国的大公司垄断;美国控制了全球75%的电视节目的生产和制作。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电视节目有60%~80%的栏目内容来自美国,几乎成为美国电视节目的转播站。而在美国自己的电视中,外国节目的占有率只有1.2%。美国公司出产的影片产量只占全球影片产量的6.7%,却占领了全球总放映时间的50%以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市场调研表明:今天全世界的传媒产品流通,是一个很不平衡的潮流。在全世界跨国流通的100本书籍中,就有85本是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的;在跨国流通的每100小时的音像制品中,就有74小时的制品是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的;在跨国流通的每100套电脑软件中,就有85套是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的。更何况,在信息技术渗透过程中,许多发达国家还掌握了核心或者关键的技术,比如,因特网的顶级域名注册必须是在美国,重要软件的芯片和制式大多由美国掌握。
所以,一旦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大众传媒市场走向进一步的自由竞争,那么,首先得益的当然是跨国公司,是这些公司所在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它们将以巨大的资金规模、先进的产业结构、强大的市场扩张、大量的科研投入、国际性的营销网络,不断地加强自己在国际传媒市场上的优势。而发展中国家的传媒市场如不加预防,将越来越多地被它们抢占。
四、立法保护民族传媒产业已是普遍之势
立法制止外国传媒产品在本国市场和社会空间的泛滥,同时也为本国传媒产业的增长尽可能地提供法律保护,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紧迫课题。不少新兴经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了避免本国实力尚不雄厚的传媒产业被外来强势传媒所击溃,进行了一些立法上的探索,这方面以色列和波兰都显得非常具有民族个性。如作为美国在中东的盟友,以色列议会一向无条件地支持以美双边合作,但以色列的议员们就是无法容忍这样的现象:无论是在城市街头还是在家庭卧室里,以色列人都被浸泡在美国的流行音乐里。麦当劳快餐厅、宝塔音响店、布洛克巴斯特录像带专卖店遍布城市街头,以色列有线电视台还转播着美国MTV音乐电视台的节目。
据报道,以色列议会正在努力扭转这股媒介消费浪潮的潮头。在2000年5月的一次投票中,议员们初步批准了一项法案,它要求国家电视台所播放的歌曲中希伯莱文歌曲必须占一半(希伯莱文是以色列的国语)。投票的结果是36票赞成,0票反对。该项法案的发起人、反对党工党的议员约纳・亚哈夫说:“我们正在修筑一道防护墙,以防外国文化的泛滥。这个国家已经成立50年了,但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化。我们认为应该加以保护。”这项法案反映了以色列为塑造本国形象而正在进行的一场奋斗。因为它的自身文化尚在形成过程中。目前有线电视、因特网和日益私有化的经济把以色列人与世界其他地区比以前任何时期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以色列立法当局正是在这个背景下采取行动的。亚哈夫说,他所提出的法案旨在激发以色列人的创造力,并抵制外来音乐对青少年的影响,青少年中的许多人就是美国MTV电视台的忠实观众。以色列表演艺术协会会长谢赫・列维引述了法国通过的一项类似的法律说,法国规定国营电台播放的歌曲中40%应该是法语歌曲,以色列应该有更多有效的传媒产业国策。他还说,目前对希伯莱文歌曲的需求正在增加,因为人们认识到必须保护以色列自身的文化。列维说:“在以色列出现了美国化的趋势。我们希望防止我们的文化被其文化所淹没,我们鼓励多出一些本国的传媒产品。”的确,立法捍卫民族文化和保护民族传媒产业无可厚非,而这在新世纪之初将成为各国立法机构的普遍性选择。
美业的发展史范文6
[关键词]服务业;服务贸易;美国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1-0045-03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市场空间加大,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国际分工日益细密,服务业已经独立并成为当今世界的主导产业之一。美国无疑是当今服务业的超级大国,其服务产业包括批发,零售,交通、仓储,信息产业,金融、保险、房地产、租赁,专业和商业服务,教育、医疗、社会救助,娱乐、住宿餐饮,政府和其他服务10大类行业。本文分析了美国的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特点和政策,并提出我国应借鉴的经验。
一、美国服务业发展概况
美国的服务业起步较早,发展大概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9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此阶段美国服务业稳步发展,增长平稳,服务业占GDP比重已达50%以上,同时就业构成中服务业所占比重也已达50%以上。第二个阶段为20世纪50年代至今,美国服务业快速甚至加速发展。1960—2010年美国农业和工业产出比重明显下降,服务业占美国GDP却在不断上升,美国服务业的GDP从1960年开始占GDP总量的58%,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62.3%。到2010年服务业GDP占GDP总量的80%,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90%(见表1、表2)。服务业GDP总增长幅度达14%,就业比重也增加了40%,美国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地位更加明显。
从1971年开始,美国的贸易基本表现为逆差,原因是占据美国贸易巨大份额的货物贸易长期出现逆差。1980年之后,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大大填补了货物贸易产生的巨额逆差,而且所占比例不断增大,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81年的1029亿美元迅速扩大到2010年的9519亿美元,增幅超过9倍,远远高于美国货物贸易发展的速度。美国的服务贸易在世界上领先优势明显,2010年世界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7166亿美元,其中美国占据13.28%的份额,这是任何国家不能相比的,美国无疑成为当今世界第一大服务贸易进出口国(见表3)。美国服务业的发展,不但对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强的推动力,还起到了稳定国民经济平衡发展的作用。
二、美国服务业发展特点分析
(一)服务业发展迅速,经济贡献率高
从表1、表2中可以看出,自1960年以来,美国的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总量比重不断上升,增加了近30个百分点。期间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60%,到2010年,服务业为超过90%的美国人提供了工作,成为了美国的第一大产业,在经济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在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
(二)服务业各部门发展态势良好
服务业各部门的增加值不断提高,多数部门占GDP的比重和就业比重也在稳步上升,虽然个别行业的增加值比重有所下降,但从其创造的价值来看,仍然随着美国的经济发展而不断提高(见表4)。各个行业就业人员分布也日趋合理,多数行业在世界上保持着绝对的领先优势,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三)现代服务业成为服务业发展的主力
传统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呈下降趋势,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上升趋势明显。以批发零售、交通、娱乐、餐饮等为代表的传统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逐年下降,下降幅度明显,这些服务业的增加值占GDP比重从1960年的41.7%下降到2010年的22.3%,减少了近一半,就业率也有所下降。而以信息、金融、商业服务等产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迅速崛起,增加值占GDP比重不断增加,从1960年的31.1%上升到2010年的47.2%,增加了16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主要地位,带动着美国经济的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
(四)公益业增加值比重不断上升
以教育、医疗、社会救助为主的公益业增加值占GDP总量的比重有明显上升趋势,从1960年的2.7%上升到2010年的8.7%,增加了近6个百分点,日益成为了美国服务业的主要行业,就业比重从7.7%上升到15.4%,翻了一番(见表5)。可以看出美国政府在上述领域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同时也体现了其教育和医疗系统的高度发达。
三、美国服务业发展中的政策演变
美国服务业政策的演变过程主要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美国政府对服务业的干预和管制比较多。具体的政策措施主要是,政府加大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鼓励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为新产品、新产业开辟市场、创造机会等,同时,对金融服务业进行严格的监管等。第二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至今,美国政府的服务业政策体现为放松管制和对外开放,鼓励创新和注重效率,促进服务业的竞争和激发其活力。
(一)设立专门机构,完善法制环境
美国政府设立许多部门,包括商务部、贸易谈判代表办公室、财政部、运输部、旅游管理局、进出口银行、国际开发署等,这些部门都与发展服务业密切相关,为其提供有关市场信息以及鼓励其开拓市场。同时美国政府及民间团体设有许多专门的咨询机构,为服务业出口商识别外国市场,提供贸易机会。另一方面美国政府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和管理机制,为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健康、迅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如1974年的《外贸法》,1978年的《国际银行法》、1984年《贸易与关税法》、1995年的《金融服务公平交易法》、1999年GLB金融服务现代法案等。
(二)协调促进服务业各部门共同发展
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美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美国积极调整发展战略,国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一个优势产业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一定同国内的相关强势产业一同崛起,美国的金融业如此发达在于美国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1996年政府实施新世纪信息计划,该计划实现了新一代互联网及应用技术的开发,使美国始终保持在信息和通讯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市场,广泛支持医疗保健、国家安全、能源研究、制造工程及紧急情况的应急反应和危机管理等。一个优势产业的发展带动周围产业的一同发展,使各个产业实现了有机结合,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三)扶持服务业重点行业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金融服务、电信服务及专业服务近年已发展成为服务业的重要行业。美国服务出口重点产业虽然根据市场情况和美国产业竞争力情况会有所调整,但基本上将重点放在其具有强大竞争优势的旅游、商务服务、运输、金融保险、电信等领域。对其中的重点行业,由商务部、卫生部、教育部等相关机构以及行业协会的官员与专家组成,采取有针对性的促进措施。对金融、旅游业和商务服务,商务部国际贸易管理局内部则有专门的办公室专司促进。
(四)注重对服务业专业人才的培养
美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得益于高素质的人才和由此而形成的宏观战略及科学管理。近二十年来,美国学者在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理论研究方面做了大量新的探索,取得了许多新的研究成果。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拥有世界上人数最多、最具优势的科技人才队伍。长期高水平的教育投入和人才引进,为美国带来了丰裕的人力资本,美国优势产业得到可持续发展;发达的服务业又反过来促进和扩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形成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
四、美国发展服务业经验给中国的启示
(一)优化服务业产业结构
美国服务业积极利用高新技术的发展成果完成了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到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转变,服务业各个部门发展态势良好。而我国的服务业对象过于集中,传统服务业仍占主导,管理滞后。因此政府既要努力运用现代高新技术改造交通、批发、运输和餐饮等传统服务业,提高其科技含量和服务水平,也要积极挖掘金融、保险、租赁等新兴服务业的发展潜力,不断调整优化其内部结构,使之向着合理化方向发展;要制定长期发展规划和优惠的产业政策,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
(二)加强政府支持,完善服务业相关法律法规
没有政府的支持和法制的保障,任何行业都不能健康发展,美国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各级政府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加大支持力度,不断完善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三)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稳定的劳动力市场和专业的人才是美国服务业发展的根基。从总体看,目前我国掌握高新技术的人才储备仍然不足,尤其是新兴服务业和知识型服务业所需的新型高级人才更是缺乏。因此政府应加大服务业的研发投入及人力资源的开发投入,加快培养一支过硬的人才队伍。首先,应加大对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现有从业人员的培训,使其能够适应当前服务业发展的需要。其次,应支持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大量培养金融、法律、工商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可持续地为我国服务业输送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同时应积极吸引海外优秀人才,要建立健全服务业人才培养引进和用人管理机制,为建立一支服务业的专业人才队伍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唐梁.美国服务贸易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当代经济,2008(4).
[2]袁奇,刘崇伟.美国产业结构变动与服务业的发展[J].世界经济研究,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