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美业的发展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美业的发展史范文1
关键词:商业银行、基金业务、混业经营
中图分类号:F830.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1770(2006)06-035-03
一、美国商业银行基金业务发展概况
1、美国商业银行经营基金业务的现状。美国银行的共同基金业务在20世纪90年展迅速,一些规模较大的银行还成立了专门的分支机构经营该业务(如花旗投资服务公司,Citicorp`s Investment Services)。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除了承销共同基金外,银行几乎可以开展各种相关的基金业务(在实际运作中,一些州立的非美联储会员银行仍然能够承销基金,这是因为美国州银行的业务等监管权力是在各州银行监管机构手中,而各州的规定不尽相同。)除了自营基金(proprietary mutual funds)以外,银行和储蓄机构同时也是非自营基金(nonproprietary mutual funds)的主要销售方,此类基金是由独立的基金公司管理并由银行代为销售的。总体来讲,大型银行在初期更愿意从事基金销售,此后一些小型银行也开始积极加入到基金销售的行列中来。到1997年,近1500家美国银行――约占银行业的1/5――在出售第三方或自营共同基金和年金,其中规模达数10亿美元的银行――本行业中规模最大的一些银行――占了销售的大多数(90%强)。
2、美国商业银行自营基金的发展。从基金的管理运作角度可将银行经营的基金分为自营共同基金和非自营共同基金。自营共同基金是指基金的管理与销售均由该银行或其附属的相关机构来负责(商业银行或其附属机构作为基金的投资顾问提出操作建议,并通过与本银行关系密切的证券公司买卖股票,其中有些基金也通过证券经纪商或基金机构销售),经营自营基金的机构大多是大型银行,目前美国大部分大型银行都已开展此项业务。美国的一些大型银行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开始开展自营共同基金业务,1992年美联储放松了管制,允许商业银行通过经纪类附属公司来推销自营共同基金,随后设立自营共同基金的商业银行迅速增加了起来。在20世纪90年代,商业银行的自营共同基金数量增长速度逐渐超过了非自营共同基金,形成了以自营共同基金为主的局面,与此同时,银行自营基金资产额的增长速度也超过了基金业的平均增长速度。其中银行自营基金对机构投资者的销售所占比重要大一些,其增长幅度也较快。为使银行经营的基金种类齐全,商业银行往往也经营着一些其他金融机构管理的基金。另外,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还出现了商业银行的许多信托资产逐渐转变为自营共同基金的情况,且这一数额每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银行和储蓄机构也是非自营基金的重要销售渠道。非自营基金是指基金的管理由独立的基金管理公司负责,而其销售则通过商业银行或其附属机构来完成的基金。对于那些资产管理能力较差的中小银行来说,代销其他金融机构管理的基金无疑是一种较好的选择。美国的投资公司机构(Investment Company Institution,ICI)对1991至1995年这一早期商业银行共同基金的运作与销售情况进行了一个调查,调查表明,商业银行共同基金的销售数量由1991年底的1100只增加到了1995年底的2329只,其中自营共同基金在1995年占银行销售基金的47.9%,而1991年这一数值仅为31.5%。从银行销售的共同基金的结构来看,货币市场基金所占份额有所下降,而股票与债券基金的份额呈现上升趋势。
二、美国商业银行进入基金业的动机
1、银行开展基金业务可以扩大银行同顾客的联系,有利于发展银行的中长期资产运用业务,增强银行同非银行金融机构竞争的能力。尽管销售基金的手续费收入不稳定,然而销售基金能够为银行带来新的客户,从而有希望向这些客户出售其他银行服务。银行业销售投资类金融商品可以发挥其庞大的既有客户信息优势,许多银行都建立了客户信息数据管理系统,这使得银行在销售投资类金融商品时可以便利地获得客户的各种信息。此外,许多银行能够从提供自营基金中赢得更高的声望。美国的实践表明,银行所出售的最受欢迎的非存款投资产品就是共同基金。再有,随着“一站式购物(one-stop shopping)”观念的流行,银行客户越来越希望只与一家金融机构打交道,便可满足其储蓄、保险、投资等多方面的金融服务需求。“一站式购物”能够帮助消费者节约时间、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因此在吸引客户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2、从银行经营自营基金的角度来讲,其最初目的在于通过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以吸引客户,此后随着基金销售数量的不断增加,业务收入开始成为开展基金业务的主要目的。银行业通过开展基金业务可以增加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从经纪和其他相关业务中赚取大量的手续费,而且其中一些收入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小于银行存款和贷款。商业银行经营自营共同基金能够为银行提供相对稳定的收入,因为基金的管理费用几乎是固定不变的(按经营规模的固定比例提取)。从销售的基金种类上来看,美国的商业银行销售着诸如货币市场基金、长期债券基金、股票基金等几乎所有的基金种类。基金销售活动实际上是具有证券业务性质的活动,其内部评价及报酬的支付与证券公司的习惯作法相一致。一般来讲,基金商品的风险越高则手续费率就越高,而且银行对于那些销售自营基金的职员会相对给出更高的费用(相对那些销售非自营基金的人员来讲)。
3、与银行经营证券与保险业务一样,经营基金业务可以使得银行业务多元化,为银行创造替代性的收入来源,分散银行的业务经营风险。金融行业的高风险性决定了其有通过多元化经营分散风险的动力。如果各种金融产品和相关服务之间的风险不是完全相关的,那么银行在风险管理中通过合理设计金融服务和产品的分散化组合就会带来收益方面的提高,更容易获得稳定的收入流,实现不同金融服务之间的风险对冲,降低系统与非系统性风险,金融机构应付不确定性的能力也会随之提高。例如“脱媒(disintermediation)”等市场格局的变化对经营多种业务金融机构的影响就相对要小,因为其他业务量的增长会抵消其贷款业务量下降所造成的损失,而这对降低银行经营风险很有好处,因为它可以减少银行从事风险较大业务――如发放低质量贷款――的动机。总之,多样化的业务经营使商业银行内部形成了一种损益互补机制,一些实证分析表明,商业银行经营范围的扩大有利于银行效率的提高和金融体系的稳定。Gallo,Apilado和Kolari(1996)对美国银行控股公司在1987-1994年间经营基金业务的研究表明,银行控股公司的共同基金活动降低了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同时共同基金业务还增加了银行的收入,他们的结论认为,共同基金应当成为银行未来经营的一种重要金融产品。
三、我国银行经营基金业务的对策选择
1、商业银行进入基金业采取的组织模式。银行设立基金公司,从严格意义上讲,就是对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探索。而从各国金融混业经营的实践来看,混业经营的具体组织模式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以下三类:全能银行模式(universal banking model)、银行母公司模式(bank-parent company model)和控股公司模式(holding company model)。采取全能银行模式的金融机构可依法从事包括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业务在内的广泛的金融服务。这些业务并不要求一定要在法律上与商业银行相隔离的附属公司内开展,各业务部门之间也没有“防火墙(fire wall)”的隔离。银行母公司模式是一种介于全能银行与控股公司之间的一种混业经营组织模式。在这一组织模式中,商业银行要开展其他非银行金融业务,必须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以银行为母公司成立附属公司,银行和非银行附属公司之间有着严格的法律界限。在控股公司模式中,商业银行或者与其存在直接投资关系的子公司不得直接经营相关证券业务,如果商业银行想从事法律所禁止的证券、保险等业务,只有以控股公司的形式,即在同一机构框架内通过相互独立的附属公司来从事其他金融业务。
混业经营机构的组织模式将会影响到商业银行从事证券、保险等业务的潜在收益和成本。在全能银行模式中,银行可以完全整合其所选择从事的各种金融业务,因为银行可以在单一的公司实体内开展几乎所有业务。在银行母公司以及控股公司模式中,银行和证券等业务分别在管理团队和资本均相互分离的几个不同的法律实体(legally distinct entities)中开展,结果只能进行部分业务的整合。而且当银行和证券、保险等附属机构之间的财务和经营关系存在某种约束时,整合的效果将会进一步受到限制。从另一方面来讲,与全能银行模式相比,控股公司模式与银行母公司模式更能防范由非银行业务所带来的风险,虽然从混业经营获益方面有所不足,但相对来讲要更安全一些,其中控股公司模式是混业经营组织模式中风险最小的一种。考虑到基金业务的风险比证券及保险业务的风险要小,因此监管部门可以让商业银行在控股公司模式与银行母公司模式中自主选择。即使一些银行在经营基金业务中采取了银行母公司模式,这也不会影响到我国未来混业经营采取金融控股公司模式。许多国家在混业经营过程中对于风险小的业务是放在银行内部或以其子公司的形式来经营的,而对于证券、保险等风险较大的业务则是放在商业银行外部――即以控股公司的形式来经营。
2、商业银行进入基金业的方式。银行是否能够成功地进入基金业与其所采取的进入方式有着很大的关系,其涉足基金领域的方式可谓多种多样,这些方式具有不同的特点。概括来讲,可分为以下三种方式:新建(start-ups/de novo entries)方式。这种方式指银行通过单独设立一家基金(分)公司或基金部门来进入基金业。采取这种方式的优点主要体现在银行可以完全控制新建立的基金公司,制定与本企业文化相适应的市场营销策略和激励机制。采取这种进入方式的缺点在于新建一家基金公司通常需要较大的投资,新公司可能缺乏经营基金业所必需的专业人才与经验,而且通过新建方式进入基金业取得客户的认同需要一定的时间。并购(mergers and acquisitions,M&A)方式。并购方式是指银行通过收购现有的基金公司或与基金公司进行合并来进入基金领域。该方式的优点主要体现在银行可以完全获得并依靠基金业的专业人才及其所拥有的经验来迅速进入基金业。通过这种方式进入基金业的缺点表现在合并后的银行与基金公司可能在企业文化、经营风格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要使二者真正融为一体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与成本。组建合资企业(joint ventures)方式。合资企业是指由两个或多个公司共同出资建立的一个独立的法律实体,在这里,是指银行与基金公司共同出资建立一家经营基金产品的公司,由银行与基金公司共同控制、共享收益、共担风险。该种方式被采用的原因主要在于它可以避免通过新建或并购方式进入基金业所必须的巨额资金投入,因此对于那些规模较小的中小银行来讲是一种可行的进入基金业的方式。银行通过这种方式进入基金业存在的问题在于合资企业并不是一种稳定的组织机构形式,而且银行与基金公司对于银行基金的战略意图可能存在着分歧,这会引起不小的麻烦。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三种方式既有其特有的优点,也存在很多缺点(表2 给出了银行进入基金业各种方式的优缺点比较)。各种不同的进入方式分别适用于不同银行的经营战略,在这里关键是要与商业银行自身实际相结合。如果银行考虑到与基金公司多家股东谈判过程繁琐,在企业文化及发展战略上的相互融合的不确定性较大,而且银行从财力和人力方面还可以,商业银行已经对基金业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能够依靠自身优势迅速发展,银行则应选择直接发起设立新的基金管理公司。银行在发起设立新的基金公司时要考虑的是如何迅速组建一支成熟的团队。在采取收购方式时,商业银行特别是四大国有银行的目标应是控股,而且商业银行应主要考虑成熟的基金公司。具体采用什么形式设定股权结构,一方面要看监管政策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虑哪种结构最符合银行自身利益。此外还要考虑到基金业的具体情况,因为现有的一些基金管理公司(特别是处于相对弱势的基金公司)可能基于自我保护的考虑,积极主动寻求银行参股,甚至其控股股东主动放弃控股地位,银行对此应积极加以利用。
3、商业银行进入基金业的具体产品选择。银行进入基金业的具体产品选择应该是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即从低风险产品逐步向高风险产品过渡。众所周知,基金的种类有许多,按照投资金融工具的风险大小来划分,不同类型产品基金公司所面临的风险是不同的。从大的分类来看,基金品种可分为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型基金、股票型基金以及期货、期权基金等,因此在允许商业银行设立基金公司后就面临着一个选择的问题。从长期来看,商业银行设立的基金公司在投资方向上与现有基金公司不会也不应存在任何差别,但就短期而言,无论是从商业银行的金融市场经验,遵循商业银行安全稳健的经营原则,还是从法律障碍最小化等方面考虑,银行设立基金公司主要还是以开发低风险产品――货币市场基金或债券型基金为主,其中货币市场基金甚至没有跨越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警戒线,所以应是最为理想的选择。商业银行应先在这一领域不断地摸索和积累经验,然后再向风险较高的股票类甚至衍生产品类基金转化。
从商业银行自身角度来看,货币市场基金的主要投资范围都是商业银行固有的领域,因为货币市场基金主要在银行间市场操作,投资对象为短期国债、央行票据和商业银行票据等,商业银行有着丰富的投资经验和现成的投资渠道,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风险识别和控制系统,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中央银行的宏观政策意图,并且能够有效地规避风险。而在资本市场运作方面商业银行仍缺乏经验,因为商业银行长期被禁止进入股票市场。目前基金公司股东和业务人员主要来自于证券公司,短期内商业银行靠自身建立队伍仍面临一定的难度,因此银行从自身熟悉的货币市场基金入手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另外,商业银行大都建立了国债柜台交易系统,其网络覆盖了国有银行所有的分支机构和网点,在国债承销、债券市场组合投资等方面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而且债券型基金的总规模相对于股票基金而言仍较小,发展空间较大,从这类业务起步,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美业的发展史范文2
关键词:煤矿;发展趋势 ; 开采技术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为了研究综采技术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详细地分析煤矿的煤层赋存和现有生产技术状况,并对煤矿进行了现场考察,收集了各矿使用大采高综采设备开采的有关技术资料,经过分析对比认为,目前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采用大功率,高可靠性设备,具有较强地适应能力,在煤矿使用是可行的,必将进一步加快以减队减面,增产增效为主要内容的集约化发展步伐,推动采煤技术发展,促进安全高效矿井的建设。本文以简单阐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煤炭企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主要挑战
煤炭企业发展现状
煤炭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料,煤炭企业的发展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煤炭企业全国原煤产量由改革开放初期的6亿吨左右提高到2004年产量19.56亿吨,增长2倍多,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能源保障;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煤矿机械化水平、单产、单进、原煤工效,都逐年增高。建成了一批国际领先、高产高效矿井,初步建全了技术、设计、制造、培训比较完整的技术保障体系。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政企分开迈出重大步伐,大多数国有大中型煤炭企业开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些企业开始了跨地区、跨行业的产业联合,煤、电、化、路、港、航产业链开始形成,一批劣势企业退出市场。
煤炭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
1、煤炭是高危行业 ,因煤矿生产条件所限,从历史上看,在各国企业部门中,煤矿的事故死亡率是最高的。煤矿95%生产能力是井工开采。高瓦斯和双突矿井占全国煤矿矿井总量的一半以上。随着开采深度增加,影响安全生产因素愈来愈多,条件愈来愈复杂。
2、煤炭是投资高风险行业。煤矿开采环节复杂,矿井建设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煤炭市场不确定因素多。因此,从建井到生产,经营风险大,多数煤炭企业产业结构上的问题影响了企业市场适应能力和抗灾能力。但是煤炭的价值和效益体现在后续产业和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煤炭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
煤炭品种齐全、资源比较丰富,但资源勘探程度低,经济可采储量和人均占有量较少,资源破坏和浪费严重,生态环境和水资源严重制约煤炭资源的开发。 煤炭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源保证程度低。
3.煤矿生产技术水平低
全国采煤机械化程度仅为42%,除部分国有大矿之外,大多数煤矿生产技术水平低,装备差,效率低。特别是乡镇煤矿,基本上是非机械化开采。
4.煤炭企业负担过重
煤矿企业税负比1994年税制改革前提高了6个百分点;2003年,煤炭行业支出铁路建设基金约100多亿元;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办社会问题突出,地方政府接收困难,原国有重点煤矿办社会年净支出60亿元。
2004年末,原国有重点煤矿在职人员257万人,由于所在地区社会承受能力弱,难以减人提效。
部分煤矿资源枯竭,生产能力下降,生产成本上升,富余人员、工伤抚恤人员多,转产困难。
5.煤矿企业效益差、职工收入低
2004年原中央财政煤炭企业补贴前亏损面仍高达48%,补贴后仍有6%的企业亏损。2004年原国有重点煤矿在岗职工平均收入16812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6、 大多数煤矿生产和安全技术装备落后,防灾抗灾能力差,重大、特大事故频繁发生。2004年共发生死亡10人以上特大和特别重大事故42起,死亡1008人。
煤矿开采技术发展
1、综采放顶煤开采和大采高综采
我国煤矿厚煤层储量占44%,而厚煤层产量占45%以上,绝大多数高产高效矿井是在以厚煤层开采为主的生产条件下实现的。目前,煤矿厚煤层开采方法主要有综采放顶煤开采和大采高综采两种。放顶煤开采虽然已经在发展成为一种厚煤层高产高效采煤方法,广泛应用于5~15m厚煤层一次采全高,但仍有许多难以解决技术难题。对于4~6m的稳定厚煤层,大采高综采具有更好的技术经济优势, 近十年来很多煤矿依靠得天独厚的厚煤层覆存条件和先进的管理模式,采用国际一流装备,进行4~6m一次采全高,不断刷新工作面高产高效纪录,工作面年产超过1000万t。部分煤矿采用国产大采高液压支架,成功实现一次采全高,月产突破80万t,创造了世界最大采高高产高效纪录,国外主要产煤国家厚煤层开采主要采用一次采全高长壁开采。
2、高效综采的快速发展
世纪之交的十多年间,以长壁高效综采为代表的煤炭井工开采技术取得前所未有的新进展。高效综采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综采工作面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采区范围不断扩大,出现了“一矿一面”年产数百万吨煤炭的高产高效和集约化生产模式;二是高效综采装备和开采工艺不断完善,推广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中厚煤层开采、厚煤层一次采全高开采和薄煤层全自动化生产等技术和工艺取得巨大成功;三是高效综采装备的研制开发取得新的技术突破,年生产能力已得到很大的提高,并实现了综采工作面生产过程自动化,大型综采矿井技术经济指标已经达到大型先进露天矿水平。
结束语
美业的发展史范文3
所谓3G,全称为3rd Generation,中文含义为第三代数字通信。1995年问世的第一代数字手机只能进行语音通话;1996年至1997年出现的第二代数字手机便增加了接收数据的功能,如接收电子邮件或网页;第三代与前两代的主要区别是在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上的提升,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目前GSM移动通信网的传输速度为每秒9.6K字节。而第三代手机可能达到的数据传输速度将高达每秒2兆字节。3G手机不仅将大大扩展手机通信的内涵。还使得手机几乎能全面实现固定网络所具备的所有功能。
第三代数字通信为媒介产业的发展和改革提供了技术前提,同时也将产生强大的消费需求,从而引发传媒产业的重新洗牌,媒介产业的经营管理将出现新的发展趋势。
一、媒介大融合
“媒介融合”是产业融合背景下提出的一个概念。关于产业融合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美国学者卢森伯格(Rosen-berg,1963)对于美国机械工具产业早期流变的研究。他认为,在19世纪中期,不同产业在生产过程中逐渐依赖一套相同的生产技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MIT)的尼葛洛庞帝(Nichola Negroponte,1978)用三个重叠的圆圈来描述计算机、印刷和广播三者的技术边界,他认为这三个圆圈的交叉处将成为成长最快、创新最多的领域。
媒介融合是技术进步、消费需求和市场竞争的产物。
其一,数字和网络技术的成熟是媒介融合的直接推动力量。新技术成果的出现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引发新的需求方式,也加剧了市场竞争。技术的发展引起产业分工的细分和专业化,也促进了合作融合。同时,信息时代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度和依赖度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信息的多样化和便捷化随着技术的发展成为重要的消费元素,大众媒介时代开始向分众时代转化,手机、MP4与网络电子技术的结合成了新的消费热点。
其二,媒介融合是企业立足于竞争、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必然需求。实现媒介的融合有利于实现成本的内部化和规模经济,从而降低成本提高利润。此外。信息的采集和使用存在明显的“边际收益递增”,即每增加一单位使用所带来的收益的增长比率大于其成本的增长,也就是说,传播业的成本大部分在第一次制作时就已经实现,信息的多次使用所增加的成本可以忽略不计,即边际成本为零,而收益却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分工合作能够在较低的成本下获得较高的收益。
3G时代媒介融合的最大特点将是终端融合的加速发展。终端融合即“3C融合”,指终端设备及其信息平台和服务内容的融合,主要指电信、计算机和消费类电子产品的三合一。“3C融合”以无线网络为突破口,使各类设备都能方便地登录到其他网络中,用户只要选择一家网络运营商就能够方便地享受广电网、因特网和电信网提供的大量内容服务。3G技术实现了媒介的便捷性,可以随时随地获得网络服务。除了手机与网络的融合、手机与报刊的融合。手机娱乐方式的多媒体化已经不是新闻。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到2008年12月31日,中国的网民规模已经达到2.98亿,其中手机上网用户已达到1.省略这样的独立WAP站点。三是业务嵌入类的,以屏幕保护、壁纸、开关机画面等形式为主。四是移动搜索类的。3G牌照下发后,嵌入式手机广告会得到迅速的发展。手机广告的亮点在于把移动电话和广告结合起来,形成客户、商家和运营商三方受益的局面。一方面,手机是一种新型媒体,广告公司和商家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广告信息,等于把握了本地具有消费能力的客户,广告效果好,针对性强,信息的抵达率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经营方式和促销手段;另一方面。对于移动公司来说,移动广告业务使网络承载的业务量大为增加。在获得丰厚业务收入的同时还提高了网络利用率。
三、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监管制度的完善
传媒与其他市场主体不同。具有盈利性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特点。传媒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载体,舆论与党和政府、社会息息相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尤其是当今信息高速传播、媒介互动性和自主性增强的情况下;这一特点更为突出。使用随身携带的手机,普通公民可以随时拍下、写下身边的新闻,并通过互联网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媒介的受众已经不再是传统媒介下只接收信息的受众。
其次,如前面提到的,未来媒介融合的趋势会更加明显,媒介融合会伴随对管辖权限制解除的要求、产权之争和利益之争,同时,媒介的融合、传媒产业的集团化可能导致产业集中度的进一步提高。从而导致垄断的加剧。
此外,笔者认为手机作为新媒体的出现,也将为媒介产业的发展提出新课题。无论是2G时代还是3G时代,手机的基本功能都是私人通信工具,手机作为媒介对信息服务的私人化和个性化提出要求,也对个人信息的安全、私人空间的保持提出了挑战。个人信息泄露的消息不断出现,网上银行账户被盗时有发生,对手机垃圾短信的抱怨更是常常发生。3G手机在未来可能会用于比当前互联网更多的业务,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新犯罪形式提供了新的领域,因此传媒的市场行为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注重社会效益。然而。传媒市场行为又离不开市场指导的基础作用。如何实现传媒产业健康、均衡、平等的发展,如何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政府约束力的触角该伸多远,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我国当前传媒产业的现状,传媒业应按步骤有条理地发展和改革:
实现政府的权力退出、传媒产业在市场的作用下自由竞争;建立现代化的传媒管理体制,实现产权清晰、政企分开;完善信息管理的法律、制度体系,逐步实现全民监督机制,限制、消除不法或虚假信息的传播;加快对私人信息和财产保护的技术和法律发展,防止新型犯罪的发生,保护国家信息安全。
参考文献:
1、臧旭恒、徐向艺、杨蕙馨:《产业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2、胡延平主编:《第四种力量――新四化路途中的信息化与信息产业生态观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美业的发展史范文4
【关键词】 美国 专业硕士 启示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7-023-01
2009年3月, 教育部决定将增招的硕士研究生指标,全部用于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全日制攻读专业硕士学位, 并且规定, 自2010年始, 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通过的专业硕士学位类别, 全部纳入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安排,并审议通过了以上19种新增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因此我国的专业硕士的人数也将不断的增多,随之而来的将会出现专业学位社会承认度低,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趋同性,专业学位质量难保证,专业学位毕业出路困难等一系列的问题。而在美国专业发展历史上也曾出现过相似的问题,但通过长时间的努力发展,美国很好解决了这一问题。现在美国专业学位已经成为了硕士学位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专业性、高层次性的应用性人才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美国专业学位的历史发展
(一)专业学位萌芽阶段(大约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 1765年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成立了医学院,并授予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医学学士学位,这标志着美国专业学位的形成。
(二)专业学位大发展阶段(约19世纪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的专业学位大大发展。由于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生产科学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对劳动力的质量要求也相应的提高了,在加上杜威的实用主义的广泛影响,因此出现了各个专业学科并且广泛设置专业学位。
(三)专业学位改革稳定期(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70年代)。美国的专业学位不断改革。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大大促进了对美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由于战争的需要,美国国防、科技、教育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更为迅速。
二、美国专业学位现状
(一)培养目标。由于美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经历了研究型培养模式、专业化培养模式和协同式培养模式三个类型,研究生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类,不同的类型有着不同的培养目标,体现了美国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多样性。
(二)严格的招生制度。美国教育硕士生的招生入学由各招生院校自主进行,入学条件灵活。 招生对象来自于各级学院,教育咨询、管理、部门,中等学校和小学的教育工作人员。但是依然有着严格的入学标准:(1)学士学位。专业硕士学位的录取通常不限制专业,招生对象一般为获得学士学位者或获得第一专业学位的人员。(2)推荐信。所有的高校都需要有2―3封的专家推荐信。(3)相应的外语考试。专业硕士的学生也要参与研究生入学考试(Graduate Records Examination,GRE)。
(三)有效的培养过程。课程是实现专业学位培养高级应用性人才的手段,同时也是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人才的培养的主要载体。美国学科专业分类目录(CIP)也把“有独立的特色课程或实践,并且所有课程或实践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作为收录学科专业的核心条件之一,这充分说明特色的有机整体课程是美国各学科专业的基础和实质所在。
(1) 课程设置的专业方向。通过对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华盛顿大学等高校网站的查阅和对相关资料的整理,各个高校的学位设置如下:哈佛大学有关教育学的专业方向设置为教育管理和监督25%、 学生辅导及个人服务25%、 课程与教学6%、 教育评估,研究和统计5%、 教育政策2%、 教育技术学23%、 高等教育管理6%、 中学教师教育8%、 其他5%,上一年度学院有73个学生获得了美国教师资格证书。宾夕法尼亚大学有关教育学的设置方向为教育管理和监督5%、 学生辅导及个人服务5%、 课程与教学10%、 教育评估,研究和统计33%、 社会和哲学基础教育2%、 教育政策4%、 教育技术学5%、 教育心理学1%、 小学教师教育3%、 高等教育管理9%、 中学教师教育8%。华盛顿大学有关教育学专业方向设置为教育管理和监督18%、 学生辅导及个人服务18%、 课程与教学3%、 教育评估,研究和统计19%、 社会和哲学基础教育2%、 教育政策8%、 教育技术学25%、 教育心理学1%、 小学教师教育12%、 高等教育管理11%、 中学教师教育9%、 特殊教育11%,上一年度学院有73个学生获得了美国教师资格证书。
(2) 课程教学。专业型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培养职业领域的高级专业人才,多数学校对专业硕士生除了提交课程论文、报告,没有毕业论文要求,但是却注重课程学习与课程训练,这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所在。
(3) 师资力量。美国的专业学位发展到现在,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师资队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师资队伍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从而也关系到了美国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
三、美国专业硕士对中国专业硕士发展的启示
(一)明确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实践性和应用性人才。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构成逐渐呈现出多样化趋势, 从而才可以不断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和从业者终身学习的需要。
(二)改革招生制度,实行多种灵活的招生机制。目前我国现行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大部分都通过考试招生,过分强调考生的应试能力, 不能全面反映考生的综合素质, 特别是考生的实践能力。
美业的发展史范文5
一、媒体和广告成为催生市场景气的共同体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和民众业余生活情趣的丰富,西方的大众传媒市场不断膨胀,传媒产品的研究、投资、生产和销售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不过传媒产业无论经营思路如何丰富,其最关键的一点还是主要依靠广告收入作为资源补偿和价值增殖手段。媒体和广告已密不可分,以报纸为例,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在报纸发行环节普遍赔钱,报纸定价抵不了所用纸张的成本,甚至仅够用油墨的成本。因此只有将媒体传播能力和社会影响力以广告服务形式转化为商品出售给广告主,才能实现其劳动价值和资本增殖。开现代产业化报纸之先河的第一份廉价报纸――纽约的《太阳报》,按此模式运作,即获得了成功。据报道,美国的报纸广告收入要占到总收入的70%左右。不独报纸如此,商业性的广播电视更是将广告作为收入的主渠道。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0年的《世界传播报告》提供的数字,加拿大等一些国家的商业性广播电视媒体的广告收入均占其总收入的90%以上。
在广告收入的分配方面,WTO的一个视察机构对近5年的意大利传媒产业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发现的电视的广告收入要占到全国广告总收入的50%以上,报纸则为25%左右,期刊逐年下降,目前为15%,电台和户外广告比例很低,但均稳定在4%左右。市场调查还表明,网络目前还无法依靠有限的广告收入来维持其庞大的开支,除非投资者不吝啬投资,否则网络企业随时都可能倒闭。
在几乎百分之百的大众传媒产业的经营者看来,想方设法赢得受众就是赢得市场,而且是双重市场――新闻产品市场和广告市场。报纸通过各种手段千方百计扩大发行量,广播电视千方百计扩大收听收视率,当然这是难度很大的竞争。如以法国报刊的一些做法为例,颇能说明一些问题:据调查显示,法国家庭平均每月用于购买或订阅报刊的开支仅占家庭预算中的5.7%,即75法郎。而法国有近3000家报刊,都想最大限度地争取每个法国家庭中的这75法郎。为了吸引读者,法国报刊的编辑方针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过去的记者通过报刊表达自己的观点,转到向读者提供他们需要的信息,尽力为读者解决实际问题。翻开法国报刊,可以看到“如何投资”、“如何解决孩子学习中的困难”、“如何求职”等专栏。政治时事综合报纸《解放报》开辟了“读者你”专栏,刊登的多是就业、投资、时装、保健等实用信息。有的报刊瞄准每日乘坐地铁上下班的“地铁族”,如《电视周刊》和《电视杂志》,开本都比较小,文章短小精悍,内容通俗易懂,注重知识性和趣味性,很适合在地铁中迅速浏览。法国报刊大都实行送报到户,而送报到户的含义就是要在早晨7点以前把报纸送到订户家中。据调查,早晨7点前送达的报纸阅读率最高,因为订户可以利用早餐时间浏览当天晨报新闻,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他们用完早餐去上班后,就不会再有时间翻阅报纸,而下午5点下班回家后,会有电视、广播等其他媒介提供信息,也很少再打开报纸了。
二、综合性杂志的衰落已不可避免
在所有的调查中,受众数量的维持、上升和广告收入增加之间的正比关系反复得到了证实。而另一个已经基本得到证实的关于传媒产业发展的趋势则是,发达地区综合性杂志的衰落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在那些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超过第二产业的都市和地区更是如此。如在美国,个别历史悠久的综合性杂志如《读者文摘》依然活跃,但也只是个案,无法掩盖整体性衰落的趋势。那么,近来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或问,为什么专业化杂志会兴起而取代综合性杂志呢?学者们对此作了深入考察,并提出许多解释模式。
首先,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广告商越来越意识到专业化杂志更能满足他们的要求。由于综合性杂志的读者群庞杂,上面刊登的广告对不少读者来说自然是无的放矢,而专业化的杂志其读者群非常明确,大多数广告商因而更愿意在它上面花更多的广告费。如果说在以往专业杂志不多的情况下,广告商没有什么选择余地,那么现在随着专业化杂志的纷纷创办,显然情况有所不同。而广告商的这种转移又进一步加快了专业化杂志的兴起和综合性杂志的衰落,因为在现代社会中,广告收入早已成了杂志的生命线。其次,从社会学角度来看,早在1959年夏,美国著名学者丹尼尔・贝尔就提出了后工业社会的概念,而美国当时正从一个工业化社会进入一个后工业社会,该社会以服务行业的增长及专业化程度的加强为特色。社会学家理查德・梅泽尔1973年又在一本名为《大众媒介的衰落》的书中考察了后工业社会的媒介发展问题,指出在这样一个社会中,人口会分化成具有不同兴趣和关注对象的部分。这样一来,专业化杂志的兴起自然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再者,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工业革命以后发展起来的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其流行的大众文化具有一种销蚀个体的趋向,个人成了大众文化中无足轻重的东西,人们只能看到社会文化的流行之潮,个性与特色早已湮没其中。然而,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们有更多的闲暇时间,有了更多的金钱,这时人们就会开始抗拒这种剥夺自主性的大众文化,人们希望在大众文化中找到属于自身的独特位置,打破工业革命带来的大众一体化,通过亚文化来抗拒大众文化,找到个人的归属感。就杂志而言,人们希望在大众之外还能属于某些特殊群体,而专业化杂志正好满足了这种需求。
三、国际市场出现传媒产业巨无霸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传媒产品的国际市场也逐步形成。九大全球媒体巨无霸支配着全球大众传媒市场。它们依次是:时代华纳、迪斯尼、贝塔斯曼、Viacom、News Corporation、索尼、TCL、Universal和日本广播公司。这里还没有考虑时代华纳和美国在线公司合并形成的特大型传媒产业,以及雅虎和默多克正在酝酿结盟的新情况。
在这些传媒产业巨头的引导下,全球50家媒体娱乐公司占据了当今世界上95%的传媒产业市场。目前传播于世界各地的新闻,90%以上由美国和西方国家垄断,其中又有70%是由跨国的大公司垄断;美国控制了全球75%的电视节目的生产和制作。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电视节目有60%~80%的栏目内容来自美国,几乎成为美国电视节目的转播站。而在美国自己的电视中,外国节目的占有率只有1.2%。美国公司出产的影片产量只占全球影片产量的6.7%,却占领了全球总放映时间的50%以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市场调研表明:今天全世界的传媒产品流通,是一个很不平衡的潮流。在全世界跨国流通的100本书籍中,就有85本是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的;在跨国流通的每100小时的音像制品中,就有74小时的制品是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的;在跨国流通的每100套电脑软件中,就有85套是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的。更何况,在信息技术渗透过程中,许多发达国家还掌握了核心或者关键的技术,比如,因特网的顶级域名注册必须是在美国,重要软件的芯片和制式大多由美国掌握。
所以,一旦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大众传媒市场走向进一步的自由竞争,那么,首先得益的当然是跨国公司,是这些公司所在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它们将以巨大的资金规模、先进的产业结构、强大的市场扩张、大量的科研投入、国际性的营销网络,不断地加强自己在国际传媒市场上的优势。而发展中国家的传媒市场如不加预防,将越来越多地被它们抢占。
四、立法保护民族传媒产业已是普遍之势
立法制止外国传媒产品在本国市场和社会空间的泛滥,同时也为本国传媒产业的增长尽可能地提供法律保护,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紧迫课题。不少新兴经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了避免本国实力尚不雄厚的传媒产业被外来强势传媒所击溃,进行了一些立法上的探索,这方面以色列和波兰都显得非常具有民族个性。如作为美国在中东的盟友,以色列议会一向无条件地支持以美双边合作,但以色列的议员们就是无法容忍这样的现象:无论是在城市街头还是在家庭卧室里,以色列人都被浸泡在美国的流行音乐里。麦当劳快餐厅、宝塔音响店、布洛克巴斯特录像带专卖店遍布城市街头,以色列有线电视台还转播着美国MTV音乐电视台的节目。
据报道,以色列议会正在努力扭转这股媒介消费浪潮的潮头。在2000年5月的一次投票中,议员们初步批准了一项法案,它要求国家电视台所播放的歌曲中希伯莱文歌曲必须占一半(希伯莱文是以色列的国语)。投票的结果是36票赞成,0票反对。该项法案的发起人、反对党工党的议员约纳・亚哈夫说:“我们正在修筑一道防护墙,以防外国文化的泛滥。这个国家已经成立50年了,但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化。我们认为应该加以保护。”这项法案反映了以色列为塑造本国形象而正在进行的一场奋斗。因为它的自身文化尚在形成过程中。目前有线电视、因特网和日益私有化的经济把以色列人与世界其他地区比以前任何时期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以色列立法当局正是在这个背景下采取行动的。亚哈夫说,他所提出的法案旨在激发以色列人的创造力,并抵制外来音乐对青少年的影响,青少年中的许多人就是美国MTV电视台的忠实观众。以色列表演艺术协会会长谢赫・列维引述了法国通过的一项类似的法律说,法国规定国营电台播放的歌曲中40%应该是法语歌曲,以色列应该有更多有效的传媒产业国策。他还说,目前对希伯莱文歌曲的需求正在增加,因为人们认识到必须保护以色列自身的文化。列维说:“在以色列出现了美国化的趋势。我们希望防止我们的文化被其文化所淹没,我们鼓励多出一些本国的传媒产品。”的确,立法捍卫民族文化和保护民族传媒产业无可厚非,而这在新世纪之初将成为各国立法机构的普遍性选择。
美业的发展史范文6
关键词 传统媒体 广播 新媒体 发展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1新媒体的概念和特征
1.1新媒体的概念
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快速普及使计算机和手机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可置疑,手机媒体,网络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媒体形式正逐步取代传统的媒体事业。事实上,社会各界对新媒体的概念至今仍然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依笔者浅见,新媒体是一种立足于数字信息技术,以传播为主要特色的创新型媒体形式,它是一个与传统媒体相互对立的概念。众所周知,传统媒体包括大众所熟知的电视,报纸和广播,而新媒体则包括手机,互联网以及数字电视等等。显然,广播事业属于传统媒体的范畴之内。
1.2新媒体的特征
和传统媒体所不同的是,新媒体具有如下三个特征:
1.2.1方便性
在传统媒体中,读者无法查看已经错过的信息,但我们可以借助新媒体查阅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即使错过了也可以随时回放。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便捷性非常明显,就算是已经错过好久的信息依然可以被翻阅出来,不会让你错过任何信息。
1.2.2成本低
和传统媒体相比,使用新媒体的成本更低,只要有互联网的地方就能够使用新媒体,此外,新媒体能够向受众提供的信息远远比传统媒体多。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快,传播内容丰富,但是用到的成本却是比传统媒体要少的多,无形中可以看出新媒体的资金优势。
1.2.3交流性强
传统媒体的互动仅仅局限于媒体和受众之间,而新媒体的互动还包括读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可以更加了解读者对媒体的看法,读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能够促进新媒体的发展。
2广播事业在新媒体冲击下的发展状态
在众多传统媒体的形式中,广播无疑是大家较为熟悉的一种。广播,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广播播放信息的一种媒体形式。如今,新媒体逐渐取代传统媒体,使广播事业的发展面临严峻的考验。可以说,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广播事业有前所未有的机遇有挑战,就看人们如何抓住这个机遇。
2.1广播的发展历程
早在上世纪初期,美国就开始创办世界上首座广播电视台,被称之为调幅广播,十年后,调频广播问世,它的发明者阿姆斯特朗在调幅广播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使广播发音更加清晰,播放音乐效果更佳。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广播正式诞生,它能够弥补调幅广播和调频广播存在的不足,使播音质量进一步提升。
2.2广播事业当前发展处境
无可否认,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使传统广播事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新媒体的特点是获取信息成本较低,互动性强,快捷方便,能够满足现代人的要求,它具有传统媒体无法媲美的优点。如今,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媒体的发展。面对新媒体的强烈冲击,传统媒体也纷纷采取应对措施,目前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
2.3广播事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的出现犹如一把双刃剑,不仅为传统广播带来了挑战,同时也为其创造了机遇。传统广播自身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具体如下:
(1)广播与新媒体无法同步发展。如今,选择新媒体的人每年都在不断上升,在此前提上,传统广播一方面渴望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发展事业,另一方面在与谋求新媒体同步发展上缺乏积极表现。数据显示,目前只有不足5%的广播节目能够通过手机收听。
(2)广播缺乏吸引受众的亮点。传统广播发展至今,仍然没有较为吸引受众的亮点。广播内容存在单一、缺乏创新性等诸多问题。
3传统广播事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确实让传统媒体倍感压力,但这并不代表新媒体能够完全取代传统媒体。相反,作为传统媒体之一的广播应该抓住新媒体带来的发展机遇。要保留传统媒体的优势,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去完善新媒体,使得新媒体能够更快适应社会的发展。
3.1积极谋求与多个媒体共同发展
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广播应该积极谋求与多个媒体共同发展。充分利用第四,第五媒体的力量推出网络广播,使受众能够轻松利用手机和电脑随时随地收听广播。与其它媒体合作能够增加广播的受众人数,同时也能为受众节约成本。
总之,新媒体冲击下的广播事业有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只要抓住机会将会给广播事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
3.2使广播更加专业化
传统广播的其中一个特点就是综合性强,随着受众人数的不断增加,大家对于广播内容的需求也呈现出差异化。为了应对新媒体的强烈冲击,传统广播必须改革创新,加强专业化,立足于受众的要求,提高受众的依赖程度。传统广播应当开发出更多个性化,专业化的栏目,为受众提供丰富多彩的选择。让受众能够对传统广播更加了解,不管是在任何形式的冲击下都能依然保持对传统广播的兴趣。
3.3致力于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
品牌是企业形象的代表和象征,不管是作为新媒体的互联网,数字电视还是作为传统媒体的报刊,广播等,都致力于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在未来的发展中,传统广播应当首先明确自身的价值,并且通过品牌打造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面临着新媒体的冲击,广播媒体必须开辟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开发更多特色鲜明的栏目。
参考文献
[1] 凌晨.美国广播业发展的启示与思考[J].新闻战线,2010(1).
[2] 江琴宁.广播媒介管理学[J].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