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美丽乡村建设典型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美丽乡村建设典型案例范文1
乡村传统文化对于乡村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不可替代的功能。梁漱溟认为,所有文化,多半是从乡村而来,又为乡村而设———法制、礼俗、工商业等莫不如是(《乡村建设理论》,2006)。乡村传统文化中长期积淀而形成的地域民俗文化传统,以及乡村生活现实中原本存在的许多合理的传统文化因素,对乡村生产以及乡村生活秩序建构有着弥足珍贵的价值成分(罗建河、韩迎春,2007)。乡村传统文化氛围对道德意识、风俗习惯、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这是在我国乡村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乡村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道德教育功能,节庆、禁忌、游艺、歌舞以及民间口头文学等都能通过榜样、言教和舆论等方式对人进行品德教育,另外,对祖先的崇拜等仪式也会对人的人伦教育起到良好的作用。随着我国乡村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乡村人口迅速向城镇转移,乡村出现了“空心化”现象,这也使乡村传统文化面临着空前的危机,乡村传统文化呈现碎片化趋势,乡村文化的主体性逐渐消失,乡村传统文化的价值回归与文化重构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当我国乡村同时面对传统文化危机和道德危机时,乡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将难以实现。因此,延缓乡村的解体,倡导眷恋乡土、重视亲情、恪守乡规民约、勤俭质朴的乡村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乡村传统文化中有益于实现社会和谐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对于当下我国乡村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不可替代的功能。总之,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不仅有利于增强乡村社会的凝聚力,也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作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作,需要重新认识与深入挖掘乡村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
2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内容
我国对于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实行区分不同层面的保护,至少应在非物质层面与物质层面开展保护。乡村传统文化是乡村社会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和风俗习惯的总和,是乡村社会人类生产与生活的总汇,影响和支配着乡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乡村传统文化的核心是非物质形态的(比如,乡规民约、民间故事与传说、乡村文体活动、民间手工艺术、乡土农事活动等),而乡村传统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又是物质形态的(比如,乡村山水风貌、乡村聚落、乡村建筑、乡土服饰等)。在非物质层面,保护与传承的内容又分为思想层面和行为层面。思想层面包括:乡村生活的独特价值、乡规民约、宗族组织与文化、孝文化、民歌与民谣、民间故事与传说等;行为层面包括:农耕方式、乡土农事活动、民间文体活动、民间手工艺术、传统节庆活动等。在物质层面,保护与传承的内容包括:乡村自然风貌、乡村传统聚落、乡村历史建筑、不同地域的传统乡村服饰和民族服饰等。
3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对策思路
3.1寻求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与经济发展和生态发展的协调
从经济角度看,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和经济发展关系复杂。在物质生活水平低下的年代,出于满足生存之需,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往往让位于经济发展;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消费越来越受到重视,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经济价值逐渐展示出来,保护与传承和经济发展之间维系一种互促关系就成为可能。从生态角度看,乡村传统文化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智慧,挖掘这些智慧有助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实现乡村绿色发展。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在经济、生态、文化、社会等方面具有多重作用,对于美丽乡村建设意义重大。总之,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和乡村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但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背景之下,两者之间可以形成一种互促关系,能实现在乡村经济发展中保护与传承、在保护与传承中促进发展。
3.2探寻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新模式
比较与借鉴发达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对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经验,吸收国内不同地域保护与传承乡村传统文化的成功经验,探寻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科学规律、利益平衡杠杆、有效发展路径和政府承担的角色以及干预的手段等,归纳总结出保护与传承我国乡村传统文化的新模式。具体可以通过选择典型乡村开展案例分析,深入了解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新型模式,以促进我国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
3.3构建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新机制
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系统地加以研究。在探寻保护与传承的新型模式的基础上,还要针对多重目标构建多重机制,并进一步确立政策支持体系和具体政府建议。针对乡村传统文化破碎化和主体性逐渐消失的现状,要构建乡村传统文化认同的重建机制;针对城市文化等外来文化对乡村传统文化的冲击,要构建乡村文化自信的培育机制;以维系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和乡村经济发展的互促关系为目标,要构建以乡村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机制;针对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成果会逐渐被周边村镇效仿并分享经济利益的现实,要构建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成果的地域共享机制;针对政府在引导我国乡村经济发展中的独特作用,要构建政府在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机制。
3.4提出促进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政策建议
美丽乡村建设典型案例范文2
【关键词】寒地乡村;生态景观;崔家村
一、寒地乡村景观的特性分析
景观能成为景观在于景观存在于人们的视觉之中能给人带来视觉上的享受。所以景观必定具有满足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的美学特性,同时它还要具有一定功能,满足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需要。此外,还需具有生态文化的特性,这样的景观才能持续稳定的发展。寒地乡村景观的产生、发展、演变,也说明了其具有美学特性、功能特性和生态环境特向。
(一)美学特性
寒地新农村的乡土景观具有朴素的美学特性,这种美学特性是任何艺术品都无法取代的,它是一种自然美、人文美、生活美的体现。
1.自然美
乡村景观,是人们对生产和生活中的自然景观的美化和深化,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经验。本次训练项目选择的崔家村本身就具备一定的自然美,如下图所示。
2.人文美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不断体现出人文的内在价值。人们在乡土景观中最容易读出人类的情感和生活态度,大多舒畅恬静且极富生活气息,因而具有特别的魅力。寒地典型案例如雪村。
3.生活美
乡土景观来源于自然和生活,它不是孤立存在的,与周围区域的发展、资源和各类活动相互联系。乡村生活近年来也被很多都市人视为忘却烦扰,适其闲情的一块净土。
(二)功能特性
乡村生态景观是长期以来生产生活中自然形成的,其中适应历史发展,功能性和实用性强的部分就得以留存并发展。
1.生产功能
生产功能是乡村景观一个很重要的特点。乡村景观是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创造,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事物,对阳光、土地、植被和其他自然元素进行利用。
2.文化传播功能
乡村生态景观是居住地景观和自然景观的空间格局,是乡土文化习俗的外在体现。对乡村生态景观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发展能有效促进地方文化的延续和传播。不同地域的乡村生态景观的差别是很明显的,但不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能让人更透彻、深层次的了解地方文化、地方行为和当地特色民俗。
(三)生态环境特性
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过分单纯的追求经济使得寒地乡村浓郁的地方特色逐渐消失,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1.生态效益
乡村自然作为一种次生自然,在规划设计中,不要片面追求景观效果大量运用新产品新技术,要保留其原有乡土气息,保护原生态亲近自然。
2.节约资源功能
将源于自然的景观元素,原汁原味的运用在设计中,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成本的同时营造出一种毫不逊色于其他类型的景观,又因其取之自然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受恶劣的自然条件影响就小,便于维护。可行的做法如下图所示。
二、寒地乡村生态景观设计原则
(一)保护原则
全面保留乡村生活的气息,客观反映地域特征和社会状况。但是考虑到可实施性这个保护是选择一定范围的,乡村生态景观的魅力正是其长久以来发展过程中被选择下来的部分,蕴含着深厚的历史价值。
(二)发展原则
在集中保护之外还应有适应现代生活发展的部分,适应传统的同时更应包容现代生活。应发展的原则,在传统文化的引导下,使得新型寒地乡村生态景观在现代生活的要求下活跃起来。
(三)补偿原则
补偿实际上是在原有乡土景观基础上的一种补充和发展,而这种设计方式往往是一个持久的过程。对于补偿的有关方法和措施的研究,促进了设计的景观环境向预期的方向发展。不破不足以谈修复,不立不足以论补偿。
(四)再生原则
再生是指对已经破坏或消失的环境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进行人为的修复和重建,并以景观单元空间结构的调整和重新构建为基本手段,改善受威胁或受损的景观系统的功能,将人类活动对于景观演化的影响导入良性循环。寒地乡村生态景观的再生是极为必要的,只有保证物质人文和精神人文两者之间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寒地乡村文化景观的价值才能得以保持和延伸。
三、结论
乡村的发展对于农业大国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设“美丽乡村”可以减少乡村城市化对乡村景观环境的冲击,持续发展乡村生态景观。在此背景下,我们通过对长春双阳区崔家村实践调研与乡土特色文化的挖掘结合对寒地乡村的生态设计研究,提出以保护,发展,补偿,再生为设计原则,设计材料以乡土材料为主,既能与周围环境协调又做到了生态经济。
参考文献:
[1] 李P.乡土化景观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
[2] 刘滨谊,陈威.关于中国目前乡村景观规划与建设的思考[J].城镇风貌与建筑设,2005
[3] 李佳艺.寒冷地区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理念[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2
[4] 李,徐析.论乡土景观设计的内涵和外延[J].山东林业科技,2008
该论文为2016年吉林省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创业训练项目《双阳区鹿乡镇崔家村“美丽乡村”寒地乡村生态景观设计研究》(吉林省教育厅)部分研究成果。
美丽乡村建设典型案例范文3
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为此,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要想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进而发挥作用,就必须注重基层文化建设,特别是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推动形成有利于弘扬社会主流核心价值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才能有力的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民群众中落地生根。
现从乡村基层中农村文化、校园文化、机关文化、企业文化和廉政文化五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农村文化引领乡村文明新风尚。
我国有面积广大的农村地区和为数众多的农民,农村文化建设直接影响着我国文明风尚的形成。现实中迫切需要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适应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追求。各地逐年加大了“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力度,通过政策扶持、表彰奖励等多种方式,推进各镇村开展“农村文化大院”建设。通过各种文艺节目,大力弘扬社会主义真善美和谐发展的正能量。健康时尚成为引领农民生活的新理念,极大促进了乡风文明的好转。
但笔者还认为农村新乡贤应及早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引领者。乡贤作为一个阶层,在乡村社会实践儒家的“进亦忧,退亦忧”的理念,传承着中国的传统文化,维系着传统中国乡村社会秩序。他们在地方上热心公益,保家卫国,造福一方;推行以儒家为主的社会价值观,维护乡村社会秩序的稳定。在乡贤的身上,集中体现了“友善”、“真诚”、“敬业”、“爱国”等传统美德,完全可以看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引领者。地方政府应该在广大乡村提倡新乡贤,让地方的有志之士、有为之士都纳入到新乡贤的群体中来,树立典型,媒体应加大对于近年来涌现出来的新乡贤的报道,充分发掘他们与传统乡贤之间的联系充分认识到新乡贤所体现出来的品质直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联。我们相信,新乡贤文化的弘扬有很强的示范引领作用,新乡贤的嘉言懿行能够像古代的乡贤一样垂范乡里,涵育文明乡风,并进一步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深深扎根。
借新乡贤治理乡村,是化解当下“三农”问题,“留住乡愁”的重要路径。随着近些年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许多乡村文化精英也走出农村,定居城市,使得村落被遗弃空置。同时,从农村走出的大学生,也很少再返回家乡。一些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开始积极倡导乡贤文化了。应该说,新乡贤的主体范围更加宽泛了,包括乡村干部、文人学者、退休官员、企业家、科技工作者、海外华人华侨等。他们视野开阔,资源广泛,如能返回故乡,或以自己毕生所集聚的能力奉献家乡建设,反哺故园,对于当下三农问题的解决,确实具有重要的意义。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坚持不懈的拼搏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关乎个体的高尚人格,更关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感召力。总之,农村推出新乡贤,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举措。
二、校园文化引领育人环境改善。
在十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中小学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和窗口,加强校园文化,不仅可以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校、生活、工作环境,陶冶师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精神,提高师生文明程度,而且可以通过学校辐射社会、示范家庭,积极推动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抵御各种消极、颓废文化对学生的侵袭,确保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提升校园文化内涵,应建设队伍以德立身。必须重视教师队伍建设,要求广大教师立足本职耕耘,关爱学生,无私奉献。为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增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许多地方开展的“争当学生最喜爱的老师”主题教育活动,“最美老师”评选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广大教师的职业光荣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鼓舞教育人的信心,凝聚教育人的人心,增添教育的正能量。
校园环境应寓教于“美”。雕塑、文化设施、绿地,鲜花、广场的设计、报栏和橱窗等布置都需体现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 学校环境的净化、美化、绿化、校风校貌,“寝室文化”、“食堂文化”。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艺术节、美术展以及学校向社区文化延伸等要显示出学校“探索、追求、创新”个性。 校园文化是学校隐性的课程,对学生成长大到理想道德,个性品德,小到行为习惯,言谈举止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以教育现代化建设为主题,启动实施“美丽校园”文化工程,在推动教育向着“校园美、师生美、和谐美,均衡化、优质化、现代化”方向上迈出坚实步伐。文化内涵应积极向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和学校的办学追求等张贴或书写上墙,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师生日常行为中的渗透与内化。
文化教育活动,应扎根学生心灵。开展系列比赛活动,体验中国梦。通过比赛,大力弘扬“务实、守信、崇学、向善”为内涵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寻访身边的最美人物、最美故事、最美精神,用声音记录美,用语言歌颂美,用演讲诠释美,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另外组织广大少年儿童挖掘身边榜样,讲述自己亲历亲见、感知感悟的故事,引导广大少年儿童讲道德、遵道德、守道德,牢固树立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价值追求,体验“中国梦”。
三、机关文化引领服务水平提高。
如何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使之成为全社会的公认和引领,化为衣食住行、形影不离、无所不用的兴国之魂。每一位机关工作人员责任重大,应该自觉担当。机关工作人员,尤其是农村基层单位人员是党委政府的形象代言人,是先进文化的方向引导人,是核心价值观的首要示范人。加强机关文化建设,实现文化大同,自觉担负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是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人的精神小康”的根本要求。
加强机关文化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源。其中以“仁、德、礼、法、化、和”为主导,自古以来,被人民大众普遍认知,从皇家书院至庶民讲堂,得以天下普及。“仁”,是指人与人之间要相爱;“德”,是指正直善良;“礼”,是指礼节仪表;“法”,是指活动规范;“化”,是指化解转化;“和”,是指和气和睦。这种古代朴素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内涵,总是引领人们自觉的向善向美。
加强机关文化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机关主题文化活动。党的十,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美丽中国,不仅是自然环境和物质生活上的美丽,更是人们工作环境和精神世界上的美丽。在机关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融入活动之中,展示行业精英风采,推动行业文明建设,营造行业文化氛围,倡导公共价值标准,达到先进文化的相互促进、相互渗透,必将为社会祥和、道德提升、文明传播及诚信建设构建宽松的人文环境。为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创造浑厚的政治氛围和舆论氛围。
加强机关文化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树立朴素价值观和朴素道德观。朴素价值观是高尚价值观的基础。只要你为身边的同志带来了开心、进取、利益、幸福,只要你为周边的环境带来了和谐、品位、精神、方向,那么你人生的价值就已经实现。朴素道德观是跨时代、跨国界的永恒主题,在机关领域内,普及“仁邸⒕葱、诚信、感恩、包容、和睦”,为主导的道德情操,根植每一名机关工作人员的心灵血脉,不仅为核心价值观的培养,筑牢道德基石,而且为家庭、社会践行核心价值观产生共振效应、蝴蝶效应。
加强机关文化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树立科学的执政理念。科学的执政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加强官德建设,就是加强政德建设,提高领导干部的精神世界。先立德、后立志,先爱人、后爱己,先做人、后做官,有公心、有爱心、有忠心、有良心。
四、企业文化引领核心实力实现。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企业管理、班组建设和职工队伍建设之中,培育具有行业特色的企业精神。
企业文化和道德决定着企业的人员素质。企业文化是一种精神产品,表现出职工对企业生活的态度和评价,其鲜明的政治性影响着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的思想变化;同时,它又是传播思想的一种形式,具有很强的诱导作用,常常可以起到其他宣传形式难以起到的效果。企业职工要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展现自己的职业价值,从主观方面,要靠自己的主观努力,即职业修养的自我提升;从客观方面看,要靠企业文化的熏陶培育和社会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的引领。加强企业基础文化设施建设方面,可采取如下方法;以特色文化活动为载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实质融入工作生活中。即编制一本宣传册、一本纪念文集。组织一次征文、一场书画展、一场摄影展比赛。组织“文艺小分队”深入施工现场进行慰问演出,举办歌诗会来丰富职工生活。举办技能大赛;通过岗位练兵、自学成才,业务培训,促使职工岗位学习、岗位成才。提升职工整体素质;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对职工进行业务知识和技术技能培训。各单位培养学习、业务骨干,树立标兵。通过他们播下的种子,然后在基层生根、开花、结果。创新管理制度,建立激励机制,为优秀人才创新创业和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利用是互联网、企业内部局域网等工具,为职工接受先进思想、获取有益信息、丰富文化生活创造有利条件。通过这些活动,使职工在企业和社会的大环境中,企业职工能自觉的注重自身的学习,在学习和实践中把握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在学习和实践中培育自己的道德情感,陶冶自己的道德情操,增强责任意识、提升使命感,在文化道德价值取向上使自身的道德价值观和社会道德意识主流趋向统一,使自己的道德行为选择符合社会、企业的道德标准和文化价值。
五、廉政文化引领社会风清气正。
创新廉政文化载体促进社会风清气正 。农村基层应突出地方特色,整合资源,创新方法,积极推动廉政文化工作,开展有声有色、富有成效的廉政文化创建活动,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提高廉政文化的渗透力、吸引力、影响力。根据不同群体对廉政文化的多层次需求,可以以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廉政文化活动为抓手,以地方戏曲、小品、快板书等形式,创作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通俗廉政文化作品。同时借助地方文化,站在廉洁从政的角度去探寻关于廉政价值观的精辟论述,在深入挖掘内涵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当前领导干部勤政廉政建设实际,选取和运用古今中外大量典型案例,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编撰廉政文化乡土教材,提高广大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
美丽乡村建设典型案例范文4
关键词:乡村旅游;旅游功能区;前提;意义
一、旅游功能区概述
近年来,为打造旅游亮点,提高城市知名度,塑造旅游新形象,实现产业升级,海南、成都、青岛等旅游热点城市逐步重视对城市、乡村、滨海等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功能区构建。
2009年,三亚市提出本地休闲观光农业在总体上要形成“东西两翼蝶形伸展、中部纵向点片镶嵌”的发展格局。围绕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乡村旅游功能区的开发,依次打造“亲近三亚之旅”、“浪漫天涯的魅力”、“将美丽进行到底”三大特色乡村旅品牌。2011年,成都成华区以“田园城市”为蓝图划分了成都东区数字音乐公园、北湖熊猫国际旅游休闲区等六大城市主题旅游功能区。成都、三亚等知名旅游目的地基于发展城市(乡村)旅游角度对城市(乡村)旅游功能区进行了划定,并基于此提出了战略性的旅游发展规划。在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下,旅游功能区的划分逐渐受到各大旅游城市及旅游规划界的重视。
可见,旅游功能区构建不仅是旅游目的地为发展旅游业而提出的概念性方案,更是促进当地产业化发展,增加当地居民收入,提高居民幸福度的前瞻性构想。
二、乡村旅游功能区构建的前提
建设旅游功能区的意义在于借助旅游业的规划及发展,整合旅游地可利用资源,达到科学配置生产要素,正确引导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目的。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是旅游地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基础。因此,旅游功能区的构建必须考虑旅游地旅游资源的富集程度。一般情况下,旅游资源越密集,资源等级较高的区域越具备优先建设旅游功能区的条件。可见,旅游功能区构建的先决条件取决于当地旅游资源的数量、等级、分布范围及可利用程度等因素。
乡村旅游地与一般旅游地在建设旅游功能区的问题上,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乡村旅游的开发不仅仅是为了发展当地旅游,增加农民收入,更在于以发展旅游业为契机,统筹基础设施,整合当地资源,升级产业结构。基于此,在可行性高的乡村旅游地构建旅游功能区,将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充分利用土地、基础设施、乡村文化等资源,促进产业形态的聚集和规模经济的形成,最终实现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品优势、产业集聚优势和区域竞争优势的目的。那么,如何鉴定乡村旅游地是否符合构建旅游功能区的基本条件?如何根据乡村旅游地发展现状预测旅游功能区构建的最佳时机?结合一般旅游功能区构建前提和乡村旅游地发展进程,笔者认为,乡村旅游地功能区的构建除了考虑当地旅游资源的富集度外,还应考虑土地资源分布、产业结构现状及农民集中程度三个因素。
(1)土地资源分布
土地资源集中分布是发展乡村旅游,构建乡村旅游功能区的必要条件之一。在我国乡村旅游的升级和转型过程中,首先要解决农村土地从“点”到“面”的规划问题,即将零散分布的土地资源通过合理置换,集中在相邻区域,为节约化、规模化、片区式开发做好前期准备。乡村旅游地旅游功能区的构建应基于当地土地资源分布相对集中的前提下,才有利于资源的成片开发和保护,有利于实现最基础的资源聚集效应。
(2)产业结构现状
乡村旅游地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是辨别构建乡村旅游功能区可行性的基础。旅游业及以旅游业为依托的服务业在整个乡村旅游地产业结构中所占相对比例越大,越能凸显第三产业在当地产业结构中的重要性和带动作用。而在此类乡村旅游地构建旅游功能区,将能更好地整合旅游资源和现有的旅游服务体系,使本区域成为旅游者集中、旅游消费集中之地,用人气聚集商气,带动整个乡村旅游地其他产业的迅速发展。反之,如果以旅游业为主的服务业所占比例越低,说明乡村旅游的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产业优势尚不明显,或说明当地经济发展对旅游业的依赖程度通常不高,构建以旅游业为主导的乡村旅游功能区尚不成熟。
(3)农民集中程度
农民集中居住,是统筹城乡规划的先进之举,也是乡村旅游功能区建设的基础保障。乡村旅游地农民集中居住对旅游功能区建设有三大好处,一是可节约有限的土地资源;二是便于统一管理和规划;三是利于农村环境和当地资源的保护。乡村旅游地旅游功能区的建设需要大量可利用土地,农民集中居住程度越高意味着旅游功能区的可利用土地率越高。此外,农民集中居住还可使他们直接参与到旅游业的经营和发展中,为实现产业形态的集聚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做好人力资源储备。
综上所述,构建乡村旅游功能区不仅要考虑当地旅游资源的分布和开发潜力,还需要结合土地情况、产业结构及农民居住等因素进行全盘考虑,才能实现旅游功能区建设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三、乡村旅游功能区构建的意义
在以上述四个方面发展相对成熟的乡村旅游地构建旅游功能区无疑是乡村旅游地实现资源保护、促进经济发展、完善产业链条的最佳选择。乡村旅游功能区构建的意义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诠释:
(1)整合旅游资源,实现资源载体保护
在乡村旅游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中,通常会依靠土地、植被、建筑等一切可利用资源进行旅游产品和旅游活动的创新,以吸引游客,扩大旅游市场。在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环境污染、资源浪费或资源使用不当等破坏性开发。如何将乡村旅游的升级立足于保护性开发的角度进行合理规划,避免破坏性建设带来的负面效应已成为乡村旅游地发展和升级过程中不得不面临的瓶颈。在适当的时机通过旅游功能区规划,确立区域内的重点开发区、限制性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将有效避免对当地资源的过度开发,最大限度地保护资源载体,促进当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开发。
(2)细分区域功能,确定土地利用方式
通过旅游功能区的建设,乡村旅游地不仅将明确区域内的土地利用性质,如经济发展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农民安置区等,还将落实各个细分区域的旅游主体功能,如生态观光区、旅游休闲区、乡村度假区等。每块用地也将被赋予与其承载力相适应的经济活动,避免过度的商业包装和生态破坏。因此,乡村旅游功能区的建立将有利于指导适应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土地利用方式的形成。同时,有助于巧妙地引导游客旅游线路和控制游客停留区域,在可进入区域、限制性进入区域及禁止进入区域之间形成一道隐形屏障,对有效处理环境承载力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起到积极作用。
(3)完善产业链条,增强产业集群效应
在发展相对成熟的乡村旅游地,其旅游业的产业要素发展势必有一定基础。此时,构建旅游功能区将进一步引导当地旅游业六大要素的组合,完善产业链条。通过旅游功能区的建设,区域内的住宿业、购物业、餐饮业等将从产品价格、形象包装及地理位置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和合理配置,达到片区式规划、组团式开发的效果,在乡村旅游地形成产业集群,从而提高乡村旅游地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四、结语
在以旅游业发展为主导且条件相对成熟的乡村旅游地构建旅游功能区有助于从战略规划的层面更好地整合当地资源,提升乡村旅游形象,保护乡村环境,带动其他产业发展,从而在升级乡村旅游的进程中,树立区域竞争优势,延伸旅游地的生命周期。
参考文献
[1]井小鹏.边缘效应与乡村旅游规划优化设计探讨——以临潼区乡村旅游规划实践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334-338
美丽乡村建设典型案例范文5
[关键词] 自下而上;产业集群;农村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 F29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037(2017)3-62-4
Study on the Mode of Rural Urbanization in Henan Province
Ma Shanshan
(Henan University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Economy, Zhengzhou Henan 450004)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is the main driving force for the accumulation of resources to the city and the important pulling force of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There are many practical obstacles in the top-down urban mode, including urban resources shortage damage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cute urban dual structure, and serious loss of rural production factors and other issues. Therefore, the new mode of urbanization in Henan province should break the routine, combine with resources advantages of our province, sum up success stories, and implement bottom-up industrial clusters based rural urbanization mode, to establish the hub of rural small towns for city and rural towns.
Key words: bottom-up; industrial cluster; rural urbanization
1 引言
魍吵钦蚧是工业化的结果,而新型城镇化是在过去城镇化基础上,根据我国国情提出的有别于其他国家的城镇化。首先,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尊重农民的城镇化意愿,注重提升人民的幸福感与参与度,实现农村城镇化。其次,新型城镇化摒弃以往的高消耗、高污染,走一条以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用地、保障粮食安全的绿色城镇化道路。再次,新型城镇化首次将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与城镇化有机结合,注重四化的互动效应。最后,新型城镇化最终以实现城乡一体化为目的的全面可持续化发展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重视城市和农村的共同发展,以往实现城镇化的路径以城市拉动型为主,加大对城市发展的投入,即在已有的城市基础上,扩大城市规模,将农村人口转移至城市,农业生产力转移至非农业产业中,进而实现身份转换,完成农民转换为市民的过程[1]。在自上而下的城市拉动型城镇化过程中,瓶颈难题凸显:一是,城市承载压力不断增加,城市就业困难、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城市二元结构严重等城镇化发展的负面结果不断显现。二是,在发展城市进程中,忽略了农村、农业以及农民利益,造成城市与乡村的非均衡发展,农村空心化加剧,农业生产要素不断流失,导致农业现代化发展滞后。所以,新型城镇化在实现路径上应打破常规,因地制宜就地城镇化或农村城镇化,集合农村资源,自下而上,创建新城镇。河南省是农业大省,既要完成粮食核心区的粮食安全生产以及保障耕种面积,又要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农村城镇化是在保护农业用地、保障粮食安全,以及尊重农民城镇化意愿的基础上就地实现城镇化,缓解大中城市在异地城镇化过程中的压力,留住农业生产要素,提速农业现代化进程,解决三农问题[2]。所以河南省适合自下而上的农村城镇化发展模式。
2 河南省发展农村城镇化资源分析
城镇化发展要以自身资源为出发点,既要了解自身的资源优势,又要掌握资源的制约,扬长避短,结合城镇化发展条件、规律,通过政策指导和相关规章制度,内外融合,形成科学可持续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3]。就河南省的发展来说,外部环境已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机遇,农村城镇化模式是以河南省基本资源现状为立足点,探索适合河南省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首先,农村城镇化基础条件成熟。河南省是农业大省,是我国的粮食生产核心区,既承载着我国粮食生产安全的任务,又要严守耕地红线,与此同时,还要进行以不牺牲农业发展为前提的新型城镇化建设。2015年,河南省启动了粮食生产核心区高标准良田“百千万”工程,新建设高标准良田900万亩,并且通过创建农业产业集群和鼓励人们创立新型的农业经营模式,建立适合三农发展的农村合作社,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环境保障。另外,从2013年开始启动“美丽乡村”建设的试点工作,2015年,河南省投资13亿元建设140个美丽乡村,重点培育宜居小镇、中心村和特色村。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和美丽乡村的推行为河南省发展农村城镇化提供了充分条件。
其次,农村人口众多。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农村人口居多,2015年年末河南省总人口已达10 722万人,常住人口9 480万人,在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约为4 441万人,占46.85%,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 039万人,占53.15%,同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了790万人,乡村人口减少了715万人,城镇人口比重提高了8.03个百分点。从人口数据上来说,农村人口慢慢在转移至城镇,农村人口转移的大头问题已经解决。但是,从真正实现城镇化的角度看,河南省仍需要转移出大量的农村人口。完成城镇化,须将城镇化率达到70%左右,按此比率来测算,农村至少还需要转移出约2 195万人至河南省现有城镇中,这是对城市承载力的巨大考验,也是对农村人口转移至城市后要适应很多诸如文化、经济等多种因素的考验。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城镇的现状是河南省发展农村城镇化的必要条件。
所以对于河南省来说适合发展自下而上的城镇化,即以农村为中心,借助产业集群及乡镇企业,组织新型的农村经营模式,依靠中心城市辐射作用,积极发展农村经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城化。
3 农村城镇化成功案例分析
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而农村城镇化是从三农问题的核心部分着手,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民以及农村问题。农村城镇化提倡农民靠近家乡的方式来实现城镇化,将农村集中发展成具有特色的小城镇,实现人、业、地等各种要素的结合,能够更加有效地推进城镇化进程。城镇化开始至今,较为成功的农村城镇化或者以小城镇为载体的城镇化模式主要分布在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东南沿海区域,其中较为典型的为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镇化模式[4]。
珠江三角洲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首批试验区,自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迅速,城镇化水平也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进程中农民身份转换是既重要又艰难的环节,珠江三角洲在城镇化初始阶段,主要是自下而上,提升农业增长,发展乡镇企业,并借助地理优势以及国家相关扶持政策吸引大量外商的直接投资,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这种从一开始的农村城镇化模式不仅仅解决了三农问题,也积极推动了珠江三角洲城镇化的全面发展。而现有的城镇化进程中,很多只注重城市规模的扩大,以及工业的发展,而忽略农村和农业的利益,造成严重的城乡二元结构。所以珠江三角洲农村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因是值得我们分析及借鉴的。
珠江三角洲农村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动因主要有:第一,农村工业化――乡镇企业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毗邻香港与澳门,并且在发展的初期,国家给予了极大的政策扶持,使得珠江三角洲乡镇企业极速发展,且模式多样,较为典型的是顺德县的集体经济模式和南海的非公有制经济模式。乡镇企业的发展不仅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农民就地转移至非农产业中,也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但中国加入WTO后,珠江三角洲乡镇企业也面临巨大的挑战,而后的调整中,事实证明只有形成自己品牌和具有一定市场的乡镇企业才得以继续生存和发展。第二,外商直接投资以及承接产业转移。珠江三角洲凭借着地理优势以及引进外资政策和劳动生产要素成本低等优势,承接来自香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外资的进入,极大地提升了当地的工业化水平,带动乡镇企业的发展,并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由于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珠江三角洲城镇化动力也从外资投资型向以政府为导向的基础设施建设型转变。
珠江三角洲农村城镇化的成功主要是在于当时的经济环境以及国家给予的扶持政策,农村城镇化的成功也是珠江三角洲城镇化发展的驱动力。农村城镇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受地区的资源禀赋、文化水平、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没有一种万能的模式来促进农村城镇化,所以农村城镇化要结合当地的资源,以经济发展规划为导向,探索科学可持续化的农村城镇化模式[4]。4 河南省农村城镇化模式发展政策建议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又是我国的粮食生产核心区,既要保护耕地面积和保障粮食安全,又要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所以应当根据河南省基本情况以及资源要素,自下而上的推进农村城镇化,整合资源型行政村,形成特色小城镇,并与大中型城市形成经济、政治、文化、生产要素等资源互动,实现同步发展、共同富裕的全面小康社会[1]。空间发展结构图如图1所示:
所以,积极优化河南省农村城镇化路径,以产业集群和乡镇企业为核心,通过发展农村经济,工业反哺农业,农民就地转移至非农业产业中,以河南省资源为核心,借鉴珠江三角洲农村城镇化模式,实现河南省农村城镇化的新型道路。
4.1 注重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的一体发展[1]
城镇化既要有工业化的拉力,又要有农业现代化的助推作用,“三化”要有机结合。首先是工业化的发展,工业是城镇化的先决条件,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5],工业化发展可以为城镇带来大量的企业,产生集聚效应,形成外部性的规模化发展,同时企业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并且工业的高生产率创造了较高的利益,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性使得农村劳动力从利益相对低的农业向工业转移,增加城镇人口,这也为城镇化发展的后续动力――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同时,居民收入增加,消费增加,国民经济得到发展,地方政府税收增加,为城镇的基础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其次是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现代化是农村城镇化的原始动力[5],农业现代化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率,使得农业释放更多的剩余劳动力转移至工业,也是为农业产业化发展铺垫良好的条件,最后形成城镇化。三化不同步所带来的代价极大,例如在我国的沿海地区城镇化发展初期,工业发展快于城镇化,造成环境污染,城镇空间布局混乱等后遗症。所以河南省在实施农村城镇化时,首先要摆正三化之间的位置以及关系,合理规划城镇空间,形成绿色集约的农村城镇化发展模式。
4.2 以产业集群为核心,实施农村工业化建设
河南省农村数量多,规模小而散,没有形成集约的发展模式。农村工业化是农村城镇化最为直接的动因,是实现质与量的农村城镇化重要途径,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应以现有的农业产业集群为依托,集中发展比较优势的产业,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完善产业链,并以产业集群的形式进行招商引资,创建以产业集群为核心的产业园区,园区建设的功能既要满足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也要为员工以及家属的生活提供便利的条件,即在产业园区中建立生活区,完善园区内的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合理布局生产区、行政区、居民区以及文化教育区,使得园区不仅是工作区,而且适宜人们的居住和生活,形成以产业导向的农村新社区。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提倡农民用宅基地置换新社区的住房,享受新社区的配套服务设施,吸引有条件的农民进住新社区。新社区的不断成长和壮大,工业的迅速发展,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才以及资金流入,为农村新社区成为新城区留下发展的空间。在此基础上发展的新型城镇是融合了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可持续化新型城镇模式。
4.3 提倡农村成为双创主战场
发展农村城镇化,要更加注重民营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鼓励本地农民积极响应“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双创政策,依托当地资源以及个人优势创办小微企业,生产具有特色的产品。鼓励农民进行双创,一是为本地政府创造收入,二是为当地农村解决就业问题,三是,在农村进行双创,既可以有效地对传统农业进行创新,又可以促进现代农业的衍生,例如景观农业等。在农村新社区的基础上,提倡本地农民根据自有的资源,创办小微企业和贵传统农业的创新,小微企业数量的不断提升,新社区的市场才有活力,才会缓解本地的就业压力,提升就业率,农民的收入才会相应增加。人们会将自己的收入分为消费和储蓄两部分,消费提供了其他的就业机会,创造了市场繁荣,储蓄转化为投资,投资可以增加新资本品,为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所以,发展农村城镇,要鼓励本地农民参与创业,积极大胆的创新,并为本地农民创业提供资金、技术和规章制度的保障,大力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
4.4 吸引企业进入农村,提升农业生产率
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不仅仅要依赖本地农民创建的企业,而且还要吸纳更多的适合本地的龙头企业,吸引龙头企业的模式有很多种:一是提倡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和农业相关技术的形式入股企I,形成企业+农户新型农村合作社,鼓励农民成为合作社的股东之一,参与经营和管理,掌握企业的发展动向,提升农民的积极性。二是,由当地的政府与农村管理者负责寻找企业,帮助农民进行专业化的生产,提升农业生产率,为市场提供更多的产品。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可以释放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也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较为丰富的要素资源,并且企业的进入可以帮助农民了解市场,提升农民的专业技能和市场销售能力,培养新型农民,进而使得当地的小企业形成规模化,促进农村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4.5 以资源禀赋探索适宜的农村城镇化模式
农村城镇化是从城镇发展过程中提出的,每一个农村或者部分农村存在不同的情况,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将农村的资源进行产业化,探索适宜当地的农村城镇化模式,这些模式中也存在较为成功和典型的案例,比如,湖北武当山,以“问道武当山,养生太极湖”发展旅游业,旅游业的辐射带动了当地的城镇化发展,并保障了农民的长期利益,使得农村城镇化更具可持续性。河南省很多地区也有旅游资源,借此资源发展旅游业,应鼓励农民借助旅游业创建小微企业,为当地旅游业提供配套的服务设施。另外,河南省已存有较为成功的农业产业集群,以产业集群为核心,发展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业生产率,鼓励村与村的合并,使得农业的发展更为规模化。据此分析,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资源,所以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探索农村城镇化的模式。
5 结语
城镇化的过程看似是将农村人口转移至城市中,实现地点转换到职业转换,最终完成身份转换的过程,但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众多,从农村人口转移的角度来看,河南省的城镇要承载较大的压力才能完成三种转换,很难达到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发展目标。但是,农村城镇化的提出克服了现有城镇化进程中的障碍,自下而上,以农民的意愿为核心,村与村之间不断地合并扩大,最终形成城镇,完成了三种转换,农村城镇化也促进了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双向自由流动。
参考文献:
[1] 厉以宁,艾丰,石军.中国新型城镇化概论[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4.
[2] 李强,陈宇琳,刘精明.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12(7):82-100.
[3] 魏人民.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解决七大失衡问题[J].经济纵横,2013(9):12-15.
美丽乡村建设典型案例范文6
关键词:农业生态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4-0124-02
一、前言
“农业生态学”(生态学)一词是1865年由勒特(Reiter)合并两个希腊字logs(研究)和oikos(房屋、住所)构成,1866年德国动物学家赫克尔(Ernst Heinrich Haeckel)初次把农业生态学定义为“研究动物与其有机及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特别是动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有益与有害关系[1],从此便揭开了农业生态学发展的序幕。在1935年英国的Tansley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之后,美国的年轻学者Lindeman在对Mondota湖生态系统详细考察之后提出了生态金字塔能量转换的“十分之一定律”。近年来,农业生态学已经创立了自己独立研究的理论主体,即从生物个体与环境直接影响的小环境到生态系统不同层级的有机体与环境关系的理论[1]。它们的研究方法经过描述――实验――物质定量三个过程。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概念和方法的引入,促进了农业生态学理论的发展[2]。从宏观层次上讲,现代农业生态学正从已往的宏观农业生物学层面逐步深入到“三农”的社会学层面,研究水平从以往关注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逐步发展到人们普遍关心作为全球食物生产、分布和消费网络的食物系统(food system),即从生态经济学角度研究农业生态系统能物流形成与运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社会政策法规对食物系统的调控作用[3]。
二、现存主要教学问题归纳与分析
目前《农业生态学》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现存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尚无材,内容较松散,授课内容因人而异,差异较大,而我校现使用的教学大纲已沿用多年,随着学科发展已不能适应目前学生培养的需求。
2.多媒体课件较单调,有待于补充教学素材制作成内容丰富、系统、图片清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质量多媒体课件。
3.有相当一部分本科生对单纯理论的教学兴趣不浓。
4.缺乏新颖的前沿的科教片、系列讲座等教学素材的收集与整理。
5.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领悟能力、融会贯通能力及运用能力较差。
三、教学改革内容
鉴于上述现状,本文从“学习知识、实战演练、消化知识”3个层次设计教学环节,拟采用启发互动式、自主学习、课后辅导、分组赛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并建立多元化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并能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践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做到真正检验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理解程度。具体改革内容如下。
1.教师讲授为主,教师采用穿插小案例、学生讨论、课堂提问、布置复习思考题等方式讲解章节重点内容。
2.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并结合自己理解讲解自主学习的相关内容。
3.实地考察或观看典型案例记录片,理论联系实际。
4.重点章节实地演练,通过模拟项目可行性评审会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进一步巩固课程中重点难点内容。
5.进行考核时段、考核内容、改革方式的改革。
四、教学改革方式
(一)建设方法
本文从“学习知识、实战演练、消化知识”3个层次设计教学环节,拟采用启发互动式、自主学习、课后辅导、分组竞赛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并建立多元化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并能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践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二)建设手段及方案
1.了解学情。了解学生相关专业基础及专业知识,生源特征,关注点,认知风格。
2.教师讲解章节重点内容。教师在讲授章节重点内容时,可采用穿插小案例(部分案例可通过视频展示,如北京大学俞孔坚教授《生态文明与美丽乡村建设》讲座)、学生讨论、课堂提问、布置复习思考题与任务等方式进行,使学生掌握农业生态学相关理论知识及农业生态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
3.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所需书籍名单及期刊库网址,要求学生查阅资料,阅读学习相关知识及处理方法(如生态农业规划方法),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自己理解讲解查阅的相关内容。
4.参观或观看典型农业生态园区纪录片。根据课程内容需求,带领学生参观或观看乌鲁木齐及周边典型农业生态园建设纪录片,增强学生对生态农业的感官认识,巩固所学理论知识。
5.模拟项目可行性评审会。针对实践性较强的章节,采用课堂讲解、学生自学、项目评审结合的方式进行。以《生态农业建设规划》一章为例,教师讲解1―2个生态农业建设规划典型案例,学生围绕自己家乡现状和特点,进行生态农业规划和设计。将全班学生分成8―10组,每组择1名方案设计较完善者参与答辩,其他组员参与完善方案工作。设计方案中需包含以下内容:(1)设计区域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环境质量以及社会经济背景。(2)提出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3)提出生态农业建设的优势与潜力。(4)总体规划目标:提出总体建设要达到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指标体系,而且提出分年度完成的至少10个指标。(5)生态农业分区规划:根据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分区规划适宜的生态农业模式。(6)实施建设规划的战略对策。聘请相关教师作为评委,各组并以PPT形式进行15分钟阐述,教师对拟立项项目进行评审,并排出优先序。
6.考核改革。(1)考核r段:课堂训练考核、课后作业考核、期末考核;(2)考核内容:专业知识点考核、实操考核、考勤考核;(3)考核方式:笔试成绩:50%,平时成绩:50%(考勤:5%;课堂提问:5%;竞赛专题(包括讲课、专题讲座、模拟项目评审会等):35%;作业:5%)。其中模拟项目评审会评分方式为:A小组得分:评审小组评分;B个人得分:组长评分;C个人最终成绩:小组得分60%+个人得分40%。
五、结语
《农业生态学》课程中,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授课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自发轻松的掌握该课程要求的各项专业知识、实验技能及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充分体现了“理论实践相学法”的显著特点。即“以理论联系实践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能有效地建立了课堂和社会生产的联系,提升学生的多种能力,最终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使学生掌握坚实、宽广的农业生态学理论知识和技术,而且为今后实践能力的增强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骆世明,李凤民,林文雄,等.农业生态系统研究[M].生态学学科发展报告2011C2012.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66C84
[2]杨曙辉,宋天庆.作物(品种)布局单一化趋向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5,22(5):1-10.
[3]林文雄,陈婷,周明明.农业生态学的新视野[M].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2,20(3):253-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