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孝文化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孝文化研究范文1
孝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一个“孝”字可以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的总体特征,可以认识和把握中国古代社会的独特风貌。“忠孝”即忠君孝亲,源于儒家所倡导的“亲亲”思想,是儒家伦理道德规范。《论语·八佾》说“臣事君以忠”[1],要求臣民对国君无条件效忠。孝最初的含义是孝敬父母,是对儿女提出必须履行的义务,随后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对社会也应承担“尽孝”的责任。儒家就以个人和家庭为基础,以忠孝为纽带,把个人、家庭和社会联系起来,给每个社会成员规定了立身处事、居家做人的基本准则。黑格尔曾在《历史哲学》中提出:“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中国人把自己看做是属于他们家庭的,而同时又是国家的儿女。”[2]
一、孝文化的历史演进
中国孝文化从“殷人无孝”到“周公推孝”、“孔孟扬孝”、“移孝作忠”,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丰富完善、扭曲异化的历史演化过程,其中既有人文思想的精华,又不乏封建性的糟粕。
(一)萌芽:殷人无孝,重鬼轻人。
中国社会自古就有孝的思想。《尧典》中岳荐舜时,即赞美舜之“克谐以孝”。在中国社会广为流传的《二十四孝》中,“孝感动天”讲的就是舜的孝悌故事,舜作为一个孝的典范,标志着中华孝道的萌芽。但在舜生活的年代及以后的漫长时期,孝并没有普遍的社会道德意义。“殷人无孝”说法认为,即便是殷人也不存在“善事父母”意义上的孝道,殷人之孝,重在祭祀先祖和追奠亡灵上,重鬼事而轻人事,行孝的对象重在已逝的亡灵,对身边生活的父母亲长则不以为然,有孝之名而无其实。
(二)发展:周公推孝,以孝入刑。
根据史料,周人在孝道上与殷人正相反,它看重的是对身边父母现实的行孝,而在祖宗祭祀上重在哀思之心的挚诚,这是由周人的农耕人群传统决定的。[3]农耕社会中,长者在长期劳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不仅成为文化的传播者,而且负责族群的组织和管理,对族群的生产生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由收集整理,是人们尊重和信赖的对象。对孝道思想和实践做出伟大推动的人是周公。因为周公把孝的对象放在实在的人上,是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实践,他还把孝的思想和行为法律化和政治化,使它成为强制性的法律规范。
(三)完善:孔孟扬孝,孝行天下。
周公是孔孟仰慕的对象,也是孔孟思想的主要源泉。孔孟对周公的孝道思想进一步挖掘整理、丰富完善,形成了孝道完备的理论体系并进行大力宣扬,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孔孟的孝道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孝经》《礼记》和《孟子》等经典著作中。其中《孝经》的产生,标志着孝道思想的成熟完备。
(四)异化:忠孝合一,愚忠愚孝。
秦王朝统一六国后,地主阶级为了维护专制主义的统治,大力宣扬“忠孝合一,移孝忠君”,把孔孟孝道思想加以篡改利用,不断扭曲异化,使孝最终沦为地主阶级统治、压迫人民的工具。主要表现在孝的专制化与绝对化、孝的神圣化与迷信化、移孝作忠、忠孝合一、忠高于孝等方面。
二、多重视野下的孝文化
(一)道教孝道观。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道教在自身神仙信仰的基础上对历史上既存的思想、鬼神学说和孝道观念要素加以融汇、整合与升华,创立起自己独特的孝道观念和教化系统,并结合时代特点不断发展,对世俗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道教素有重视孝道的传统,并形成了自己所特有的孝道伦理思想。同时道教孝道的产生也是道教走向贵族化、官方化的需要。[4]在道教孝道观的来源方面,李远国先生曾提及:“考察道教孝道思想的来源,无疑来自儒家。”[5]道教早期经典《太平经》中明确提出孝的重要性,即“天下之事,孝为上第一”,认为孝与寿并为天下最急迫的事情。众所周知,追求长生就是道教最鲜明的特色和最重要的事情,将孝寿并言,可见道教对孝的重视程度。
在道教看来,行孝不仅是儿女应行的义务,而且有助于个人心性的修炼。《太平经》中有“天地君亲师”的说法。君亲师,即是道教“孝”的对象。在君王统治天下的时候,道教对君主的孝即忠诚,表现为“常旦夕忧念其君主也。念欲安之心,正为其疾痛,常乐帝王垂拱而自治也。但乐使王者安坐而长游,其治乃上得天心,下得地意,中央则使万民莫不惧喜,无有冤结失职者也”。[6]
道教的孝道思想有许多现实意义。在家庭方面,它倡导尽心赡养父母的理念,有利于促进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在个人方面,它可以帮助提高个人修养,特别是有助于个人心性修炼;在社会方面,它可以帮助维系社会秩序,并且弘扬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在自然方面,它倡导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这些都是由道教自然无为的核心观念引发出来的,在当今社会仍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二)儒家孝道论。
孔子和孟子大力宣扬孝道。首先,他们认为孝是天经地义的人生法则,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是做人的基本条件。《孝经·三才章》讲:“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7]《论语·学而》中也提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8]其次,孝也是德育的切入点,是治国理政的法宝。《孝经·开宗明义章》中说道:“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9]认为孝是“至德要道”,用以治理国家,就会“民用和睦,上下无怨”。第三,孝还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孟子·尽心上》中说:“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10]
关于行孝,《孝经·纪孝行章》中这样写道:“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11]可以看出,孔孟的行孝思想内容丰富多彩,完备而深刻,代表了中国孝道的最高境界。孔孟孝道思想的核心和精髓是“仁”与“和”,因此,孔孟的忠君思想与后世的“忠孝合一”“愚忠愚孝”存在本质上的不同。
转贴于
(三)佛教之孝经。
佛门孝经的出现,使中国人的血缘伦理规范在儒家经典之外又获得了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在中国的佛教信众看来,劝亲信佛、出家修道、普度众生等都是在尽孝道。
1.劝亲信佛是尽孝。佛教主张自己信奉佛教,也应该劝说父母共同信仰佛教。在最早译经的《四十二章经》中就以较量功德的方式提出了这样的主张:人生在世最应孝敬尊重的人,除佛之外,就是自己的父母了,以佛教度化父母所得的功德仅次于对佛的供养。与儒家的重视谏诤相比,佛教更为强调从积极的方面对父母进行教化和引导。
2.出家修道是尽孝。自从东汉末年起,许多人就以剃发、独身、僧服等不与中国孝道相合之处对佛教进行攻击。到了东晋时期,高卧庐阜的慧远认为,佛教信众有在家和出家的区别。在家居士仍然处于君主的治理和父母的庇护之下,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故而在忠君孝亲的实践中并无异于常人之处。但如果是因慕道而欲出家修行,则必须得到父母与官府的准许;君父不许,不得私自出家。出家之后,专心行道,师表人天,堪为众生超脱生死苦海的向导,是政令教化的最好的辅助,因此并不与孝道相违。[12]在反佛风潮一浪高过一浪的情况下,被认为是“道德所居”的庐山慧远德为物尊,朝野崇重,南北各方,无不致敬,其造论著文具有非常大的社会影响力,是处于东晋朝廷制定佛教政策时必须要考虑的重大因素。自此以后,出家修道即是尽孝的观念得到社会的认可,“一人得道,九族升天”的说法逐渐流行起来。
3.慈悲为怀是尽孝。中国大乘佛教认为,人们不仅应该绝对孝敬今生今世的父母,而且还应该无条件地孝敬无数的前生来世的父母。因此慈悲为怀,善待一切众生,就成了孝敬父母的应有之义。僧人在出家之初即发下四宏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以此来上报四重恩(即父母恩、国土恩、众生恩、三宝恩),下济三途苦(即地狱、饿鬼、畜生等苦难最深重的三恶道)。[13]
佛教在完全容纳和接受儒家孝亲观的同时,又根据儒家经典和佛教的慈悲之心,对其进行扩大和提升,将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形成了一些既与儒家相关、又有所区别的新的孝亲观念,这无疑是对中土孝道观的丰富和发展,对中国民间尽孝之风的盛行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孝文化研究范文2
关键词:孝文化教育;大学生思想教育;重要意义;实现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14-0217-02
在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丰富,而精神信仰和人文关怀相对缺乏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当前的青少年,据有关统计表明,目前我国许多大中城市的独生子女数量都已经达到了95%以上。中国的城市儿童中,独生子女占到90%以上。这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所从来没有过的现象。他们严重缺乏集体意识和包容精神。缺乏自我约束能力以及感恩之心。这一切都需要我们的大学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孝文化价值并进行正确引导。
一、孝文化教育是解决社会诸多问题的必然选择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市场经济一日千里,但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大力弘扬中国孝文化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必然需要。要充分认识孝文化之于整个社会的重要意义,才能使大学教育更好的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主题。
(一)独生子女社会化需要孝文化教育
我国政府自1979年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独生子女政策实施已经32年,最早的一批独生子女经历了少年期和青年初期,已经近入了社会化阶段。80后的独生子女,他们从小享受着上两代人的百般呵护与娇宠,养尊处优,经不起风雨,甚者存在人伦倒悬之势,似乎父母千方百计满足子女天经地义,而子女该怎样关心、孝敬父母则几乎不在考虑之列。著名教授钱文忠说过:"孝"是对父母的尊敬、感恩、回报、基于血缘的爱,这是最真实的东西。中国的家庭结构、社会形态已经完全改变了,中国出现了人文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独生子女家庭,在这样的情况下推进孝文化建设就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重拾孝道迫在眉睫
《200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1095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3%,比上年上升了0.2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15989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2%,比上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报告说,我国面临严重的人口老龄化趋势,而且这一趋势还将越来越严重。客观上,家庭结构小型化,一个或两个孩子要负担两个父母和四个祖父母,甚至会出现一对小两口负担八个或更多老人的情况,子女的养老负担十分沉重。我国社会没有作好社会老龄化的准备,因此,家庭养老已成为社会难题。如何使年轻人重拾爱老敬老传统美德,营造行孝尽孝的社会氛围,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都离不开孝文化教育的重构。
(三)进行孝文化教育是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它也是对包括孝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升华。孝文化主张对生命及生命本源的尊重,其最初含意是"善事双亲","敬养父母",对父母在物质上、精神上尽孝心。"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并且将孝由此推开及至社会,形成"博爱"与"广敬"。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即不仅关爱父母、家人,还关爱他人,兼爱大众。孝文化中的孝,讲以人为本,实际上不独主张以人为本,还有"天人合一",表现在敬畏天地,热爱自然,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非独人为至灵。孝文化中的以人为本,从孝敬父母,悌兄睦友到兼爱众人,尊重生命,敬重自然与其他生命,有利于自身、人类和自然的发展,因而对其阐发、弘扬,是一重要而有意义的事情。
(四)孝文化教育是坚守中华文化个性,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方式
捍卫我国文化主权已经成为时下一个非常严峻而现实的问题。全球化时代文化发展的一个突出现象是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霸权的出现。这种文化霸权在所有弱势文化的国家里都随处可见,而且在青年一代身上特别突出。如在我国,五颜六色的染发,半土半洋的口语交流,圣诞夜的倾城狂欢,情人节的风靡,麦当劳、肯德基连锁店的遍地开花,等等,都显示着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生活方式已经不知不觉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与魂,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就意味着这个民族的消亡,如何保存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基础,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必然选择。孝文化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核部分,对于中国国民性发生了根源性、本质性的影响。所以我们应当继承弘扬传统孝文化,并对其进行必要重构,使其更加现代化而非西方化。
二、大力弘扬中国孝文化对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养成教育的基础作用
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一切道德都源于对他人的关怀和爱。子女最先从父母那里得到了爱,这种爱可以培养并生发出对父母、兄弟、姐妹的爱、进而发展成对他人的爱。爱人民、爱祖国的教育要从爱父母、爱家庭、爱学校的教育开始。
(二)对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养成的启迪作用
无论是港澳同胞,还是海外侨胞,只要他们回到祖国大陆,都要寻根问祖,不管宗教信仰如何,政治观点怎样,都称自己是炎黄子孙,很多人还要亲自到黄陵虔诚祭扫,这就是一种发源于孝的爱国精神。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孝道教育的同时,必须大力强调这一点,今后不管走到哪里,境遇如何,最起码都不能忘记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更不能忘记自己是炎黄子孙,进一步就是要为父母争光,为炎黄子孙争光。
(三)对学生诚信品格养成的促进作用
事亲之孝德,是人性最自然的流露,无丝毫虚伪存乎其间,所以孝之爱、敬必包含着真诚。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轨,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正是说做一个人却不讲信誉,我不知道这怎么可以,就像斗车没有轨,马车没有軏,这车怎么走得了呢?另一方面,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就是要将对父兄孝悌推广到他人,当然也包括将对父兄爱敬之真诚,推广到与一般人的交往中,从而达到不伪不欺,实现诚信。现在的市场经济更是讲究诚信,诚信是商业社会中最基本的道德品质之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可有效地运用孝道所包含的另一要义:对父母兄弟姐妹的真诚——"信",以促进学生诚信素质的养成。
(四)对培养生生、师生之间的情感,营造和谐人际关系的推动作用
孝是形成古代和谐人际关系的精神力量,也是形成当今和睦社会风尚和安定社会秩序的重要精神力量。中国的孝文化始于爱父母,推及于兄弟之爱,夫妻之爱,亲戚之爱,宗族之爱,邻里之爱,师友之爱,国家之爱,人类之爱。荀子曾经说过:只要孝的教育功能能够得以推广,家庭便可以和睦,人可得以长寿,社会可得以安宁。所以说孝是增强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基础。必须先让学生真诚地爱自己的父母,其次爱老师,爱同学,爱所有的人。如果每个人都能像爱自己父母那样爱同学、爱老师、爱人民、爱国家,多尽责任,多作贡献,整个社会人际关系和谐的目标也就实现了。
三、中国孝文化的价值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实现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实现途径。
首先,党和政府在教育改革过程中需要继续鼓励和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并提供相应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在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过程中,我们可以先在部分条件较好的师范类高校试点,形成一定模式后再加以推广。在这个过程中,党和政府应该给予这些高校以相应的支持和保障。
其次,各级各类高校要自觉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落实相关教育政策。进行自身的教育体制改革,给中国孝文化经典课的试行提供相应的课程空间。目前部分高校已经开始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作为思想道德修养课的一部分,重点通过德育课的学习来提高师范生的道德情操和文化底蕴。也有部分院校在不同专业课中,穿插了一些相关的古典名著。
再次,顺应时展要求,灵活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尤其是网络手段。网络作为最先进的传播媒体,以其快捷性、方便性、开放性、生动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网络文化作为现代文明的结晶,正以强大的触角,伸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文化具有多方面的先进性,它打破文化垄断,实行文化民主;突破社会分工限制,拓展人际交往,发展人的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我们要努力使当代孝文化在网络上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建设孝文化网站,开发孝文化论坛,发展网络孝文化,使广大网民受到孝的熏陶和教育。在与网络文化携手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大力抵制和批判腐朽落后的孝文化,努力提供正面、健康的孝文化信息。发展网络孝文化,还必须注意形式的多姿多彩、生动活泼,增强孝文化的吸引力、亲和力、感染力和在网络中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
最后,作为高校教师应该更清醒地认识到孝文化的价值,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真正传承、弘扬化之。这就是所谓"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对儿童教养院的老师说:"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在同儿童谈话、教训他、命令他时才是教育,他们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连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是在教育儿童……"这段强调的就是"行为"和"榜样"在教育中的作用。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的模范。教育学生不能依靠灌输、说教,而应当靠教师身教、潜移默化。只有具有高尚人格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健康个性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孟子[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
[2]张怀承.中国的家庭与伦理[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
孝文化研究范文3
关键词 校园文化 传统节日文化 功能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萃取五千年文明精髓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家园。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文化客体,以广大教师和学生为文化主体,以弘扬校园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群体文化,是老师和学生工作、学习、生活的精神能量磁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正确树立青少年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传统节日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关系
1.1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离不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是师生在校园生活中自觉形成并认同的群体意识和群体价值意识,是校园文化的精髓、灵魂和核心。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文明经过千百年历史的洗礼和演化而形成的一种人文主义伦理型文化,他强调仁、义、礼、智、信、忠、孝、梯、节、勇、恕、让等思想精髓的推广与提升。例如: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仁爱”思想在校园中得到传播,能够减少师生之间的矛盾,优化校园的人际关系,增强校园的和谐氛围;儒家“x利观”的弘扬,对和谐校园的建设拥有真不可忽视的力量;中国传统节日强调塑造学生“内圣外土”的理想人格,强调“齐家、治国、平天卜,以施行土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为学思想,都对当前学生发展作用巨大。因此,依托优秀的传统节日建设校园精神文化,有利于师德的修养和学生灵魂的净化,有利于师生创建良好的精神家园,有利于形成文明和谐的校园精神文化。
1.2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离不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是指由校园所处外部自然环境、校园内部的规划格局以及校园建筑、雕塑、绿化和文化传播工具等各个方面所形成的文化环境。”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和表现形式,它具有“桃李不言”的隐性教育功能与教育效果。通过环境设计和布置等具体物化将中国优秀传统节日文化充分表现出来,如树立历史文化名人塑像,选择那些经典的词句、谚语、格言作为警句等,这些都能振奋学生的精神,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积极进取,对学生高雅情操的形成,以及情感的熏陶、意志的锻炼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充分开发和利用优秀传统节日文化,不但可以增强大学的人文底蕴,使大学生开拓文化视野,而且还能完善文化品格,提高审美情趣,陶冶情操。
1.3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离不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校园行为文化是指师生具体行为的展示,是校园文化的体现,是对校园精神文化的诠释,是校园文化的实践。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重视人格的修养,注重“修身”,这种“修身”思想在提升人的道德素养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大学校园行为文化建设中,如果师者能以身作则,以身立教,用自己的言谈举止、渊博知识和人格魅力来展示高尚的道德、在无形中影响学生、感化学生,就能赢得学生的认可,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如果每个学生能够以身作则,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就可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深厚的道德涵养和崇高的理想信念,成为祖国需要的“四有”人才,成为社会的栋梁。因此,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精华对树立形成优秀的师德、师风,培养良好的学风、校风,提高校园文化软实力和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知行和一、和谐共进都具有推动作用。
2传统节日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功能
2.1传统节日文化在校园文建设中的价值导向功能
《教育部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势传统的意见》指出传统中国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华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传统节日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它能教育,熏陶和启迪当代大学生,唤起他们对文化同根同源的亲和力。但据调查,大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热衷度不高,对传统节日的了解还停留在家庭的影响和小学语文课本的熏陶,对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和精神内容知之甚少。大多数同学对传统节日的理解依然停留在器物层面,期待的是节日的食物和假期,而并不是深刻的去感受节日的文化和历史的传统。所以节日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该起到导向作用,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开展受大学生喜爱的,有广泛参与度的活动,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充分理解中华民族的理想与信念,树立新时代的传统导向标杆。
2.2传统节日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文化教育功能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于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有着巨大影响,是一种具有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传统节日文化作为民族的厚重文化积淀使其具有知识文化教育功能。传统节日内涵丰富,蕴含了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哲学和文艺学等多方面内容。比如万象更新的春节,春回大地的清明,百虫滋生的端午,寄托相思的中秋体现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朴素自然观;春节磕头的孝道,清明祭(下转第30页)(上接第17页)祖的感恩,万家团圆的中秋则体现了节日文化中浓浓的血脉亲情;中国传统节日还处处体现着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所以利用传统节日文化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创新的教育活动,甚至把节日文化融入第一、第二课堂,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荣辱观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都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
2.3传统节日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传承与传播功能
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西方文化的逐渐渗透,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已成趋势。但现在大学生对部分西方节日的热衷与对传统节日的冷漠逐渐形成鲜明的对比。中国传统的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w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精神世界通过这些节日得以展示和传承。把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则能更好的传承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让更多的大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3结语
高校校园文化内容不仅包括学习、休闲、娱乐、消费等高校师生在高校中接触到的具体文化生活现象,同时也包括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消费观、道德观等能够通过具体文化生活现象反映出的文化观念,由此可见,高校校园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并且具有异常丰富的内容其内容主要体现为高校物质文化、高校制度文化、高校精神文化三类。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只有以这三个方面为突破口渗透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才能够确保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全面性。
基金项目:西南科技大学学生教育管理及改革研究项目 项目编号:21817/15sxb164。
作者简介:王琳琬(1991,1-),女,四川自贡,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国际教育研究。
参考文献
[1] 杨丹伟.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8):146-147.
[2] 黄南永.浅析网络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结合[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03):60-61.
[3] 郑国,石沙沙.浅议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的校园文化建设[J].学理论,2014(27):150-151.
[4] 张玉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五常”在校园文明建设中的魅力――“仁、义、礼、智、信”在校园文明建设中的魅力体现[J].教育教学论坛,2014(41):53-54+50.
孝文化研究范文4
关键词:民办本科院校;文化育人;研究
[FL(K2][KG2]
[HJ1.83mm]
[JP2]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不只是看它的物质条件、办学规模、办学历史,最根本的标准是看它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看它对国家、民族以及对全人类所做的贡献。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立德树人归根到底是文化问题,即用什么文化培养人。[JP]
我国民办高校为更多的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出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相比国办本科院校而言,民办本科院校的办学历史比较短,文化积淀相对较弱,基本上还没有真正形成具有自身院校特色的文化育人体系。文化育人对民办本科院校来说,是一项基础性工程。HB学院作为以工科为主的民办本科院校,在近6年的办学过程中,广泛汲取中外高校的办学经验和文化成果,发挥文化育人在院校创新发展中的支点作用,将文化育人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逐步形成了具有学校自身特色又寓含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共性的“三维文化育人体系”,推动了学院的快速发展。
所谓“三维文化育人体系”,是指“军营文化”“传统文化”和“产业文化”在育人过程中三个维度上的融合互补,为社会培养综合性、应用型人才。
一、军校文化育人,为学生成长淬火
军校文化,是军队独特的文化形态和优秀的文化传统,具有先进性、战斗性、群众性和多样性的特征,具有较强的育人功能,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风、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和严格自律的组织纪律具有重要意义。这些素养是民办高校毕业生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筹码,相对而言,这恰恰是公办高校学生的弱势,因此军校文化被许多民办高校引入。
调查显示,企业更关注的是工作作风、动手能力、吃苦精神与个人纪律等方面;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普遍关注的是政治素质。而从就业趋势来看,企业是学生就业的主渠道,工作作风、吃苦精神、动手能力、个人纪律就显得非常重要。
HB学院由于尚不具备与公办院校相匹敌的生源、经费来源、科研水平和软硬件建设水平。自2009年起,学院将军营文化中“听从指挥、能打胜仗、令行禁止、纪律严明”的军人精神引入到应用型人才培养之中。借鉴军队院校对学生管理的模式,通过新生军训、教学辅助、素质教育、必要训练、卫生起居、行为养成、学生就业等8个模块对学生实行以思想教育为先导、以服务教学为中心、以规章制度为依据、以军人行为规范为标准的准军校式管理教育,引导和约束学生积极有序地学习和生活,并将这些模块渗透到教学管理、政治教育、思想工作、校园文化、活动管理等各个环节,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坚韧的作风、严明的纪律和健康的体魄。学生这些素质的形成,可以说是经军校式管理锤炼和淬火而成的。
二、传统文化育人,为学生成人立心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深远,在促进大学生优秀道德品质的养成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JP3]当今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部分学生缺少公共道德,人际关系紧张,对教师没有礼貌,缺乏诚信,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传统文化育人的关键,就是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努力争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高素养、讲文明、有爱心,知荣辱、守诚信、敢创新的新时代优秀大学生。[JP]
[JP3]人无贵贱之分,但德有高下之别。播下一种品行,收获一种命运。学生就业能否受到用人单位重用,创业能否实现灿烂人生,就看他是否播下了品高行端的种子。HB学院从2013年开始大力拓展传统文化的育人渠道,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JP]
一是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让优秀传统文化与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相结合,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建立会前礼仪感恩制度和诵读《弟子规》制度,用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正能量滋养大学生成长、成人、成才。
二是以校园文化建设为重要抓手,以网络、广播、报纸等校园媒体为平台,以学生社团为依托,抓住传统节假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中华传统美德进校园”“孝老敬贤”“给父母洗脚”等丰富多彩活动。
三是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进自然,在与传统文化的亲密对话和躬身实践中,实现自身道德品质的磨练和人生思想境界的升华。
在这一过程中,
学校涌现出“助人为乐好人”石永超和“中国好人”华宝山。
三、产业文化育人,为学生成才奠基
产业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被普遍认可和遵守的行业习俗、规范、制度、准则和价值观,以及蕴含于行业产品和服务中的历史、艺术、品牌、质量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现代产业体系的生产和工作方式的沉淀与升华。产业文化主要包括企业文化、行业文化、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积极的工作价值观、行为规范以及符合现代产业发展的制度和舆论环境。
[JP3]当前,学生对企业文化认同度不高。据调查显示,学生的专业知识满意度为80%,胜任能力达到60%,而对企业相关法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以及企业文化的认知满意度仅为20%―40%。与此同时,我们的教育仍以学生的技能培养为主,在专业目标定位、课程教材、质量评价等方面也都以满足岗位要求的专业能力培养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现代产业文化素养的培养。学校的教学设备日益完善,但文化软实力不足,企业关注的工作认知、责任承担、团队协作、努力上进、革新创造等素质的培养效果不尽如人意,影响了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没有现代产业文化,就没有人的现代化和专业化水平,就失去了就业竞争力。[JP]
本科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产业与教育、学校与企业、工作与学习的跨界教育,产业文化育人是一种横向交融的跨界育人,其规律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HBW院按照产业文化育人的规律,从以下三个层面整体推进:宏观层面――产教融合,产业与教育的融合;中观层面――校企合作,学校和企业合作是核心;微观层面――工学结合,工作与课程教学的结合。产业文化的跨界育人正是在这三个层面整合而得以实现的,学生普遍反映受益匪浅。
四、结语
民办本科高校的育人文化与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息息相关。其中,为学生成长淬火的军营文化是根,为学生成人立心的传统文化是魂,为学生成长奠基的产业文化是本,三者相互渗透、相互结合。HB学院的“三维文化育人体系”在高度上致力于学生成长文化(军营文化)的构建,在深度上致力于学生化(传统文化)的挖掘,在广度上致力于学生成才文化(产业文化)的整合,这样使学生的成长、成人和成长在一个切实的育人目标下达到了融合统一。
参考文献:
孝文化研究范文5
关键词:网络言情 身份认同 凝视
一、网络言情小说的分类
常见的种类有青春言情、都市言情、历史言情和穿越言情,其下尚有多种子类,下面将以穿越小说、耽美小说和禁忌()小说为例具体分析。
穿越小说
穿越小说大多以玄幻的表现手法,集言情、武侠、历史等于一身,通过时空穿越再现历史事件或表达未来事件,作者充分运用丰富的想象,将古典与现代、历史与现实与未来交融汇合。穿越可以是现代人穿越到古代,也可以是古代人穿越到现代或是现代人穿越到未来;可以是灵魂穿越,也可以是身体穿越。其中以桐华所著《步步惊心》、金子所著《梦回大清》、李歆所著《独步天下》最为经典。
穿越小说中的女主角在行为表现上不再是男人或帝王将相的附庸品,而是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 ,敢于挑战男权社会的霸权。她们极具策略而又旗帜鲜明地反对男人三妻四妾,从不轻易低头忍让,她们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不再一味地依附男主角。而这些行为特点,又恰恰是她们吸引男主角的因素之一。言情小说的女性视角叙事正是渐渐用这样一种方式,解构了男性对女性的陈述,消解了女性的客体地位,站到了“看”的地位上,日益显露了不断增长的女性意识,确立了女性主体身份。
“万能女主”可以说是穿越小说的代名词,女主多是绝世美女或清秀佳人,精通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身边帅哥云集,运用现代所学,在古代或经商有道,或庙堂有望,活得风生水起。所谓万能女主,正是体现了女性读者对美的期待,对才的期待,对爱情的期待和对事业的期待。
耽美小说
“耽美”作为一种亚文化现象,在中国大陆最早出现于 90 年代初。“耽美”(日语发音 TANBI)的日文原意是“唯美、浪漫”,体现在文学中,就是致力于表现“能让人触动的、最无瑕的美”。“耽美”本来并无特定的表现内容,但现在人们谈及它,一般是指“BL”(boy’s love)作品。顾名思义,“耽美 BL”的核心主题在于书写俊美男性之间的爱情,在角色设置上有明显的“攻/受”之分。“同人女”原指进行同人创作的女性群体,后常特指创作与欣赏耽美类同人作品的女性。现在这一词汇经常被误用为泛指创作与欣赏一切(而不仅限于同人) 耽美文学与美术作品的女性。暗夜流光所著《十年》、天籁纸鸢所著《天神右翼》、水天所著《怎见浮生不若梦》是耽美小说的代表之作。
女性读者通过阅读耽美小说,来满足自己欣赏更加纯粹的梦幻般的爱情,摆脱道德的束缚,追求新鲜、刺激、独特的体验。从表面上来看这或许挑战了传统的“男性凝视” 从自身视角建构出一种全新的男性与男性的关系,但另一方面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女性对于自身性别极度缺乏安全感, 所以与其说喜爱耽美表达了女性的自主诉求,还不如说这是男权社会下女性的一种无奈之举。
禁忌()小说
网络言情中的说一般分为真(有血缘关系的婚恋禁忌)和伪(只是名义关系上的婚恋禁忌)。一般又以后者居多,父女恋、母子恋、兄妹恋、姐弟恋等,日本古典文学名著《源氏物语》、叶落无心所著《与狼共枕》、皎皎所著《一辈子暖暖的好》就是其代表作。
希腊神话中较多的出现违反伦理和道德的各式恋情,希冀祛除观念道德的束缚来展示纯粹的人欲,超脱集体超脱社会,摆脱个人狭小空间。希腊神话中所描述的情况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文明的发展而完全消失,它仍然存活于当今社会。据瑞典的统计,每年每百万居民中的发生率为0.73%例,据美国学者金西1953 年的报告,在他对1.2万个取样调查中有5%的出现率,而在1965年对3500 个被监禁的性犯罪者调查则发现有30%的出现率。每年被揭发的父女间的案件大约有5万起犯罪占性犯罪总数的2.6%~6.3%,在研究中发现兄妹五倍于父女,母子则较罕见。
对于禁忌小说的女读者来说,小说中的男女主角是否有血缘关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不符合当代社会的伦理观,而且也有勇气打破世俗的观念,冲出舆论的牢笼,摆脱道德的束缚。
二、网络言情小说的三种话语类型
逃避现实
阅读言情小说为女性开创了一个专属自己的时空,让她们得以专注于自身的需求、欲望和归根结底,最重要的是让读者在短时间内想象着自己成为另一个人,置身于理想之地。当饱受了精神食粮的她重返日常起居,再度负起家庭的责任时,则能以更加自信的姿态面对生活,坚信自己凭能力可以解决生活中种种无法回避的问题。因此,有人用“逃避”这个词来描述阅读的。言情小说是作为一种文学性的表达来传达对现实的否定和不满,每当读者开始阅读一部小说,她都会逃离现实,沉沦在故事里。
身份认同
一部言情小说成功与否,最终取决于读者与女主人公之间会建立起何种关系。如果读者在女主人公身上体验到了兴奋、满足、安心、自信、荣耀或力量,那么情节如何设置就显得无足轻重了。读书的过程中包孕着乌托邦式的抵抗,激发着女性读者对一个更好的世界的热望。不过,言情小说的叙事结构却往往传达相反的意蕴,暗示男性的暴力和冷漠其实都是爱意的表达,只待适宜的女性出面释码,最终赢得男性之爱。而女读者往往把自己设想成那位适宜的女性,来完成自己的“他者”转变。詹妮丝・莱德威在美国宾西尼法尼亚州的史密斯顿展开了自己的调查研究,发现60%的史密斯顿女性会预先翻阅小说的结尾,以确定其情节不会与自己的满足感相抵触。了解女主角最终是跟哪一位男主角在一起,确定男一号,然后再回头阅读,这样就完成了一次乌托邦式阅读,得到了阅读的。
女性“凝视”
作为作者和读者的自我投射,网络言情小说女主角实际并包含着她们对自身价值实现的期望。网络言情呈现出三个“女性”特点:一是女性读者居多;二是女性作者居多;三是以女性为叙事主角的作品居多。女性讲述女性的故事给女性看,这样就形成了典型的“集体创作”。故事中人物折射着女性自身的影子,更蕴藉着女性共同的梦想和期待,因此充满Y Y色彩,让女性“感同身受”更让女性“圆梦”。
在历来的文学作品中,女性只是作为被看的对象而存在,只为衬托男性,是审美的客体和情感的载体,“红颜祸水”、“红颜薄命”。女性从来就不是主体,只是男望的客体和审美关照的对象。但是随着女性书写的出现,女性逐渐在男权话语的社会中打破“沉默”,试图成为话语主体,确立女性自己眼光,女性自己的视点。采用的是女性的视角来看待以往男性眼中的爱情,让女性自己作为主体来对待这一叙事,而这个世界成为了她反映的客体,男性的主体身份被消解,成了女性反映的客体和对象。
网络言情小说有个庞大的小说阵地,目前主要的小说创作网站有红袖添香、晋江原创网、起点中文网、潇湘书院等,小说的数量相当大,刊载小说的网站更是数不胜数。在各大文学网站上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篇的新作出现,因此作为新兴文学类型的网络言情小说同时也具有文本精品少、阅读秩序乱等弊端。高度组织化的生产消费体制给言情小说带来文学致命伤的同时,也使得它的文化价值凌驾于文本价值之上。
参考文献:
[1] Burston, Paul and Colin Richardons, A queer Romance: lesbians, and Queer Essays on Popular Culture, London: Cassell, 1955.
[2] Radway, Janice, Reading the Romance: Women, Patriarchy, and Popular Literature, London: Verso, 1987.
[3] 迪克・赫伯迪格著,陆道夫、胡疆锋译《亚文化:风格的意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 彭致,消费时代言情小说出版大势[J],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9)。
孝文化研究范文6
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具有密切联系。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以砀山县金山实验小学为案例,分析校园文化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模式,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自信、自强”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
校园文化;高素质;人才
校园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系统的子系统,作为环境育人的重要载体,对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砀山县金山实验小学是民办学校,以培养合格的学生为目标,女生占学生总数的40%,男生占学生总数的60%。笔者以此校为例,探究学校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问题。
一、学生成长中存在的问题
研究之初,笔者做了一些必要的前期调查和分析,认为从学生群体视角看,不少学生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成才意识不强、自立自强意识较弱,集体观念淡化等问题;从学校施教层面看,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
二、校园文化建设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校园文化建设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道德情感和行为塑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学生成长、成才的一条隐性途径,它对人才培养往往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近年来,砀山县金山实验小学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来娱乐学生身心,让他们从玩中学习并得到能力的培养,如:学校组织排练的大型舞蹈《打水的姑娘》《我的家在东北》《彩虹的约定》及《明天更辉煌》;全校歌咏比赛;全校作文比赛……有效增加了学生的自我认可感,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观念。这对于引导其成长、成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校园文化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引导力量
信息化时代使学校逐渐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各种思想、观念在这里冲突交融,并不断融入校园文化。优秀的校园文化,对学生各方面发展势必发挥导向作用;而一些不健康的校园文化,也随时会影响正处于生理、心理急剧变化学生的成长。近年来,砀山县金山实验小学一直都注重建设安全、健康的校园文化,连续被评为“文明单位”“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学校”“国家工作先进单位”等,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通过强有力的引导学生主动接受和吸纳正确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成为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精神力量。
3.校园文化建设在人才培养中的激励作用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它通过与校园环境和人活动的融合,营造出积极、健康的和谐氛围,激发了广大学生对祖国、对社会、对学习和对生活的热爱,有利于树立远大的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学校通过发动全校上下申报“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学校”,开展了一次深入持久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使广大学生感受到爱国主义的伟大情怀,革命先辈的精神不断激励广大学生在生活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建设校园文化,构建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1.建设和谐校园,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育人作用
以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抓手,积极创建“书香校园特色”的校园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和实践。(1)突出学生特色结合学校实际,以培养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优良品格为目标,积极邀请专家做开展“最美孝心少年”的专题系列讲座,开展学生教育课题研究,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2)突出教师特色学校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学校校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明确师生培养的内涵和目标要求;还可以扩大与砀山县各个小学的“校园合作”,联合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演讲比赛、举办师德论坛等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倡导良好的师德师风。
2.创新思政课教学,不断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坚持“发展为先,人本为纲;内涵为实,质量为上”的发展理念,不断加大教改力度,调整课程设置,构建适应学生实际、适应新设备一体机、适应教师特点的新教学模式,注重实践,突出提升学生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同时,积极将思政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和教育中,建设“观”“学生地位与发展”“学生形象与礼仪”“学生自我认知”等系列精品课程和特色课程。主动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教育,结合主题社会实践,如:开展反面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为创新学校文化育人模式和实现人才健康成长奠定基石。
3.营造书香文化氛围,传诵国学经典佳句
学校是培养学生、教育学生的地方,它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地方,也不仅仅是教室、操场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环境文化的理念。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创造人。一个幽雅健康的环境,无不影响学生个性培养、心理素质锻炼、道德习惯形成、知识才能增长,法律意识强化。校园既是文化建设的传播场地,又是文化创造的诞生地。营造校园文化,不仅是学校育人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它所产生的育人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作用。它既有隐蔽性和延续性,又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育人的功能。因此,努力创造适应学生和谐环境的校园文化,对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自己的一些工作实践,真正融入金山实小这个大家庭
为实现国富民安的生活,我们的先辈进行了漫长而不懈的追求,积累了内涵十分丰富的中华民族优秀品质和文化。“天下为公”的理念,“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无为而无不为”的智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道德准则……这些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和文化思想在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中得到了全面而集中的体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七岁左右的学生竟然能将《三字经》倒背如流。或许,他们并不理解意思,只因读起来朗朗上口,只因好玩。学校统一规定:一、二年级背诵《三字经》,三、四年级背诵《百家姓》,五、六年级背诵《千字文》。教师让学生从小就适当学习传统文化经典,不仅可以加深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打牢做人的根基,而且也有利于语文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了让学生不感觉到枯燥乏味,于是,我开展了“国学早知道”知识竞赛,通过同桌比赛、小组比赛、男女比赛等形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为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为表现突出的学生颁发奖状、礼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深受学校师生和家长们的欢迎。
5.坚持“人本为纲”理念,强化人才培养
砀山县金山实验小学教育的主体是人。人既是小学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其必然的归宿。对于金山实验小学学校来说,其教育的主体和核心就是学生。因此,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始终遵循“人本为纲”的原则,以学生成长与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积极体现学生的创造性,围绕满足其学习及生活的各种需求。在组织文化活动时,要着力体现以“学生”为本,从而突出其主体地位,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培养。
综上所述,从三大方面分析了校园文化在人才培养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作者:刘思琦 单位: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金山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