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水产养殖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水产养殖方法

水产养殖方法范文1

光合细菌分产氧光合细菌和不产氧光合细菌两大部分。我们通常所称的光合细菌是指不产氧光合细菌。目前水产养殖上使用的光合细菌多为红螺菌科,它具有净化水质的能力,能使水的氨氮含量降低、溶氧量增加,能提高水产品养殖密度、促进生长、缩短养殖周期、增强免疫、防治疾病和提高成活率;同时,可保持池塘中有益菌的群落,抑制有害菌生长。使用后水产品产量一般可提高8%~10%,饲料转化率提高10%~15%。

一、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上的效用

1. 净化水质,改善水环境。在人工养殖的水环境中,鱼、虾、贝、蟹等的生长密度常达到自然界的数百倍,在这样高密度的养殖环境中鱼虾贝等的排泄物和残饵会使水中有机物含量增加,氨氮、硝态氮、硫化物和其他有毒物质更多地产生,溶氧也会下降,从而导致水质恶化,使得鱼虾的摄食和生长发育受到不良影响,严重时发生死亡。在养殖过程中添加适量的光合细菌可以有效地转化有害物质,使养殖池的溶氧量增加,水质得到净化,这样养殖池将基本保持良好环境。此外,光合细菌的加入还能促进养殖池物质循环,提高能量转化率,增加池中浮游生物量,从而稳定养殖环境,并促使鱼、虾的天然饵料数量显著增加。

2. 促进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光合细菌营养价值极高,蛋白质含量占菌干物质总量的60%以上,多种维生素、磷、钙和多种微量元素等含量也不少,此外还含有辅酶Q10和生长促进因子。它还可以利用周围环境中的有机物合成糖类、氨基酸等营养,这对鱼虾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可以作为鱼虾贝养殖中良好的饵料添加剂。同时,光合细菌个体小,绝大多数种类为0.5~4微米大小,相当于小球藻的1/20,因此是鱼虾贝幼体适宜的开口饵料,也是培养浮游动物如轮虫、卤虫的很好饵料。

3. 增强抗病能力,提高成活率。光合细菌含有抗病毒因子与多种免疫促进因子,可活化鱼虾贝机体的免疫系统,强化鱼虾贝机体应激反应,提高其抵抗疾病的能力。其主要作用:一是有效地改善养殖池的生态环境(当光合细菌投入养殖池后,占优势的光合细菌抑制并替代了病原菌,从而减少和阻止了病原体对鱼虾贝的感染);二是有效地改善养殖环境,净化了水质,减少了病害的发生机会;三是荚膜红假单胞细菌细胞壁中所含的多醣类可作为广谱的非特异性免疫激活剂,可增强鱼虾贝体质和抗病力,减少疾病的发生,进而起到防治病害的作用。

4. 减少用药,降低成本。对鱼虾贝疾病的防治,一般是用化学药品消毒池水,但使用这种方法会造成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和污染水域的副作用,同时还会杀灭水中的有益微生物,造成微生物生态失调,破坏了水中的生态环境。光合细菌具有很强的水质净化能力,对有害菌有抑制力,可减少疾病的发生,仅使用5~10毫克/升的光合细菌即可发挥效用。其使用方法简单,易于操作,不会产生抗药性,可减少消毒药物与抗生素、激素的使用,从而降低用药成本。经过光合细菌处理的水质还可以延长换水时间,减少管理成本。

5. 节约饵料,提高经济效益。光合细菌因蛋白质含量高,并富含多种微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12、叶酸与生物素的含量是酵母的几千倍,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以及类胡萝卜素,所以可相对降低饵料的蛋白质与维生素的用量。同时,使用光合菌可明显降低饵料系数,从而达到节约饲料、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6. 生产绿色产品,促进人类健康。光合细菌是一种无毒、无害、无残留、无副作用的微生物,水生动物食用后,不会产生任何对人类有害的后果,可为人类提供绿色的水产品,从而解决了抗生素与激素等化学药物的残留问题,大大减少了第二次污染的机会。

二、使用方法

目前水产养殖中应用的光合细菌大多属于红螺菌科的假单胞菌属,常用的有3~5种。不同种类的光合细菌有着不同的生态生理特性,应根据不同的使用目的,不同的养殖品种和养殖环境,选择合适的菌株、正确的使用方法和适宜的使用量。现将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上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1. 用作鱼、虾、贝、蟹幼体开口饵料添加剂。选用红螺菌科的复合菌株,其蛋白质含量在60%以上,且含有鱼虾类所需要的全部氨基酸和维生素,特别是B族维生素,还具有较高含量的对动物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的生理活性物质辅酶Q10等。使用方法是用液体菌液或浓缩菌液进行全池泼洒,起始浓度为50~100毫克/升。还可以作为鱼虾贝养殖中良好的饵料,添加浓度为10~20毫克/升,隔2至3天投放1次。用过光合细菌后,仔鱼、仔虾在显微镜下可见红色消化道。

2. 用作鱼、虾养殖饵料添加剂。选用红螺菌科复合菌株,添加量为饵料的1%~2%,稀释50~100倍后喷于当天投喂的饵料上即可投喂。

3. 用作鱼、虾、贝、蟹水泥池育苗饵料。选用红螺菌科与着色菌科复合菌株,液体菌液或浓缩菌液均可,使用量为每天每立方米水体100~150毫升,分早、晚两次投喂。

4. 用作鱼、虾、蟹池溏养殖饵料。选用红螺菌科与着色菌科复合菌株,液体菌液或浓缩菌液均可,浓度为5毫克/升,全池泼洒,或拌入细沙、黏土中撒入池底,隔7~10天1次。

5. 用作淡水鱼种养殖饵料。光合细菌以添加剂的形式(每千克饲料用6毫升光合细菌液)拌于饵料中投喂,每日每次用4毫克/升光合细菌,全池泼洒。

6. 用作饵料生物培育饵料。光合细菌是培养浮游动物如轮虫、卤虫的良好饵料,利用它培育丰年虫,可提高丰年虫孵化率,而且丰年虫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含量都有明显提高。

7. 用作净化水质清洁剂。按每亩5千克的量,选择晴天上午,将菌液用塘水稀释后均匀全池泼洒。若水质好一般可每月洒1次;若天气较热,水质变差,可每半月洒1次;若水质很差,有鱼虾浮头现象,可每隔10天洒1次;若水质严重恶化(变黑、发臭),可连续使用3天,待水质转绿后每隔7天使用1次。

8. 用作防治鱼病药物。用稀释10倍的光合细菌,浸浴病鱼10~15分钟,然后将鱼放回鱼池。

三、注意事项

1. 使用光合细菌后3~5天,水质变清,可减少增氧机开启次数。

2. 使用光合细菌期间,禁止使用漂白粉类清洁剂,否则会将光合细菌杀死。

3. 如使用抗生素等类药品,应停药1周再用。

4. 使用前应将菌液摇匀,用后3天内池塘内不要换水。

水产养殖方法范文2

关键词 水产养殖;常见鱼病;发病原因;预防措施;治疗方法;云南祥云

中图分类号 S9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5-0300-02

祥云县是云南省的渔业重点县之一,2013年养殖面积1 971 hm2,近年来水产品产量每年在1.1万t左右,随着池塘精养高产技术的成熟与推广,高密度养殖防控措施不到位,导致全县鱼病频发,控制难度大,给养殖户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因此应加强管理,提高养殖技术,使渔业向高效可持续方向发展。

1 常见鱼病种类

祥云县水产养殖主要以常规品种为主,主要有鲤、草、鲫、鲢、鳙鱼等。在养殖中流行和常见的鱼病:细菌性败血症,主要危害草鱼、鲤鱼、鲫鱼;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竖鳞病、打印病等;细菌性疾病,主要危害草鱼、鲤鱼、鲫鱼、鲢鱼和鳙鱼;车轮虫病,指环虫病、小瓜虫病,主要危害草鱼、鲫鱼、鲢鱼、鳙鱼。

2 鱼病发生过程及发病高峰期

2.1 发生过程

鱼病的发生一般都要经过3个时期:潜伏期、前驱期、充分发展期。鱼类发病的潜伏期时间长短不一,从数日至数月不等,并且即使是同一种疾病,也会因病原、数量、入侵途径和环境条件等不同而有差异。前驱期还没有出现该种疾病的病理特征,充分发展期已经出现了鱼病的典型症状,也是到了鱼病发展的高峰期,此时鱼病已较难控制。

2.2 发病高峰期

每年4―5月,气温、水温逐渐上升,鱼类新陈代谢速度加快,也是水体中病原快速繁殖的时期,此时2龄鱼种易发病,主要有车轮虫病、竖鳞病、烂鳃病、肠炎病和指环虫病等;6―8月易发生淡水鱼类出血病;8―9月易发生草鱼出血病、肠炎病、烂鳃病、鳃隐鞭虫病。

3 常见鱼病的发生原因

鱼是终生生活在水中的水生动物,它的一切生命活动都要在水中进行,受水中溶氧量、pH值、温度、氨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较大,可直接影响其生长和病害发生,并且由于池塘高密度精养,放养密度过大,大量投喂饲料,导致水体易恶化,有害生物产生过多,使鱼体抗病力下降,导致鱼发生病害。

3.1 池塘条件因素

面积小的池塘水温和水质变化较大,鱼病发生的几率较面积大的池塘高。有的池塘多年未干塘,淤泥过厚,病原体含量高,有毒有害化学指标偏高,未清过塘又未做好池水调控和消毒处理,这类池塘鱼病发病率较高。

3.2 人为因素

鱼种投放密度与比例不当,饲养管理和操作不慎,易造成鱼体受伤,鱼体体质下降,从而鱼易受到病原体攻击导致生病。若没有把好苗种引种关,引进有病的苗种易导致病原体的传播和扩散。因此,应引进健康优质鱼种,减少病害发生[1-2]。

3.3 水环境因素

池塘水温和透明度影响鱼类生长,透明度下降会使病原体繁殖速度加快,导致鱼易生病。池塘中溶氧量低于4 mg/L,pH值小于7.5或大于8.5、氨氮含量0.2 mg/L以上时,鱼发病率较高。溶氧不足时鱼易感染烂鳃病,pH值小于7.0时鱼易患细菌病,氨氮高时易发生出血性疾病,浮游生物和病原体生物含量高时消耗了水体中大量氧气,也易导致鱼发病率增高。

4 预防措施

4.1 日常消毒与管理

一是注意进行科学消毒。鱼种下塘前对池塘进行消毒,鱼种下塘时对鱼体进行消毒;各种生产用具专塘专用,并定期消毒,以免交叉感染;定期对养殖场消毒,鱼病流行期在食场用漂白粉挂袋消毒。二是遵循养殖生产投喂“四定”原则,即定质、定量、定时、定点,关注水温和天气变化,适时开增氧机,保持水中溶氧,注意调节pH值,保持水质清新。三是加强池水水源管理,警惕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水质流入池塘,保证水源符合渔业用水标准,苗种购进时确保运输水源、器皿、设施、工具等无病原体污染,切断病原体传播途径,确保养殖品种健康。四是加强饲养管理。注意观察池塘水质变化和鱼的摄食情况,调控水质可在养殖水体中加入有益微生物(如光合细菌),可有效去除水中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等有害物质,达到净化水质、改善养殖环境和预防鱼病发生的目的[3-4]。

4.2 针对性预防

预防草鱼烂鳃病、肠炎病等要注意保持水质清新,投喂新鲜青饲料,不喂霉烂变质饲料,定期用生石灰或二氧化氯对水体进行消毒,易发烂鳃病的鱼池不允许使用未经发酵的有机肥,发生烂鳃病的池塘严禁使用碱性消毒剂(如生石灰),以防病情加重;预防鲢鱼、鳙鱼细菌性败血症,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应小心操作,避免鱼体受伤,如受伤应用盐水浸泡病鱼等方法处理;重大鱼病发生时,按照《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的规定,及时如实上报相关部门,并采取有效措施如隔离、消毒和无害化处理,防止疫病的进一步蔓延[5]。

5 治疗方法

5.1 细菌性败血症

全池泼洒含氯石灰(漂白粉)或漂白精(有效氯60%~65%),每次用量为含氯石灰1 g/m3水体,漂白精0.3~0.5 g/m3水体;大黄每次用量为2.5~3.7 g/m3水体,先将大黄用20倍重量的0.3%氨水浸泡提效后,连水带渣全池泼洒,疾病流行季节15 d泼洒1次;氟苯尼考或甲矾霉素,每次用量为15~20 mg/kg体重,拌饲投喂,每日1次,连用3~5 d;复方新诺明,每次用量为50 mg/kg体重,拌饲投喂,每日1次,连用5 d,首次用量加倍;庆大霉素,每次用量为10~30 mg/kg体重,拌饲投喂,每日1次,3~5 d为一个疗程。

5.2 细菌性疾病

养殖水体用二氧化氯、三氯异氰脲酸粉或聚维酮碘溶液等消毒剂消毒,每日1次,连用2次,或间隔1 d用1次;同时在饲料中拌入氯苯尼考粉、诺氟沙星粉或加矾霉素粉等敏感抗菌药投喂,用量为10~15 mg/kg体重,细菌性肠炎病还要在饲料中加大蒜素,每100 kg鱼用大蒜素2 g和食盐50 g拌成药饵,每日1次,连用3~7 d。

5.3 寄生虫疾病

用0.7 mg/L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或用苦楝叶450 kg/hm2,煎汁全池泼洒,每日1次,连续泼洒2 d。小瓜虫病,对于1 m水深水面,用辣椒粉3 150 g/hm2、生姜干片1 500 g/hm2煎成375 kg/hm2溶液,全池泼洒,每日1次,连续泼洒2 d,或用亚甲基蓝2 g/m3对水全池泼洒,每隔3 d泼洒1次,连续泼洒3次。

5.4 细菌性烂鳃病

18%溴氯海因每次用量为0.2~0.3 g/m3,疾病流行季节全池泼洒,15 d防治1次;盐酸土霉素,每次用量为20~30 mg/kg体重,拌饲投喂,每日1次,连用3~5 d;或用诺氟沙星30 mg/kg体重或氧氟沙星10 mg/kg体重,或氟甲喹20 mg/kg体重,拌饲投喂,每日1次,连用3~5 d;复方新诺明,每次用量为50 mg/kg体重,拌饲投喂,每日1次,连用5 d,首次用量加倍。

5.5 赤皮病

18%溴氯海因每次用量0.2~0.3 g/m3水体,疾病流行季节,15 d全池泼洒1次;大黄每次用量2.5~3.7 g/m3水体,先将大黄用20倍重量的0.3%氨水浸泡提效后,连水带渣全池泼洒,疾病流行季节15 d防治1次;或用诺氟沙星30 mg/kg体重或氧氟沙星10 mg/kg体重,或氟甲喹30 mg/kg体重,拌饲投喂,每日1次,连用3~5 d;氟苯尼考或甲矾霉素,每次用量为5~15 mg/kg体重,拌饲投喂,每日1次,连用3~5 d;复方新诺明,每次用量50 mg/kg体重,拌饲投喂,每日1次,连用5 d,首次用量加倍;磺胺间甲养嘧啶,每次用量为30~50 mg/kg体重,拌饲投喂,每日1次,连用3~5 d,首次用量加倍。

5.6 细菌性肠炎病

18%溴氯海因每次用量为0.2~0.3 g/m3水体,疾病流行季节全池泼洒,15 d防治1次;将穿心莲40 g、大青叶30 g、黄芩5 g、桑白皮10 g和白矾5 g,打成粉后与1 kg饲料拌喂;磺胺-2、6-二甲氧嘧啶,每次用量为50 mg/kg体重,从第2天起,每次用量改为25 mg/kg体重,拌饲投喂,每日1次,连用7 d;诺氟沙星,每次用量10~30 mg/kg体重,拌饲投喂,每日2次,连用3~5 d。

5.7 烂尾病

45%苯扎溴铵溶液,每次用量为0.22~0.33 mL/m3水体,全池泼洒,2~3 d防治1次,连用2~3次;复方磺胺二甲嘧啶粉,每次用量为1 kg饲料20 g,拌饲投喂,每日1次,连用4~6 d;5%诺氟沙星粉,每次用量为1 kg饲料4~8 g,拌饲投喂,每日2次,连用5~7 d。

5.8 打印病

10%聚维酮碘溶液,每次用量为0.5~1.0 mL/m3水体,每日1次,疾病流行季节全池泼洒,15 d防治1次;或用含氯石灰(漂白粉)1.0~1.5 g/m3或20%二氯异氰脲酸钠0.3~0.6 g/m3水体,或30%三氯异氰脲酸粉0.2~0.5 g/m3水体,或8%二氧化氯0.1~0.3 g/m3水体,疾病流行季节全池泼洒,15 d防治1次;诺氟沙星每次用量30 mg/kg体重或氧氟沙星10 mg/kg体重,或氟甲喹20 mg/kg体重,拌饲投喂,每日1次,连用3~5 d;氟苯尼考或甲矾霉素,每次用量为5~15 mg/kg体重,拌饲投喂,每日1次,连用3~5 d;复方新诺明,每次用量为50 mg/kg体重,拌饲投喂,每日1次,连用5 d,首次用量加倍。

6 中草药在鱼病防治中的应用

传统渔药虽然对鱼类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同时也带来了鱼类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药残及养殖水域产生污染等问题。中草药是天然物质、绿色植物,具有低毒、高效、抗药性不显著、资源丰富、性能多样、绿色环保等诸多优点,适合鱼类的群体性疾病防治,对提高水产品质量、解决药残问题,发展无公害水产养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水产养殖上使用的中草药种类较多,不同种类其药物功效不同,应用效果也较显著。

7 结语

鱼病的发生在渔业生产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其发生要具备一定的外部条件和内部因素,养殖户要充分掌握鱼病的流行季节和防治方法,按照养殖规范流程进行渔业生产,遵循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避免和减少鱼病的发生,减少经济损失,降低环境污染,取得最佳的养殖经济效益。

8 参考文献

[1] 汪开毓,肖丹.鱼类疾病诊疗原色图谱[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2] 张凯,李新国,焦长军.鱼病的类型及防治方法[J].黑龙江水产,2006(6):29-30.

[3] 袁武珍,邓冰.鱼病的综合预防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7(1):51-52.

水产养殖方法范文3

1.1残饵、排泄物、分泌物

人类在进行水产养殖中,尤其是一些池塘养殖,水产养殖生物的营养能量来源是人工投饵,但不可避免的是人类投饵的食物并不能完全被养殖生物所吸收,就会导致无法被养殖生物所食的饵料排泄物及分泌物溶解出来的营养盐和有机质污染环境,这些有机物在淡水中进行分解转化会消耗大量的溶解氧,直接引起鱼虾贝类生长受抑、饵料系数降低,严重的还会出现窒息死亡。有机物的氨化作用会产生氨,氨会转变成亚硝酸盐,这是导致水产动物发生疾病的重要因素,比如一定数量的分子氨会直接损失鱼鳃表皮细胞,降低鱼类的免疫力。

1.2化学农药、抗生素、饲料添加剂

在淡水水产养殖中,人类为了加快促进生物的生长,维持水体的环境相对稳定性,防治病害的发生,会使用一些化学农药、抗生素和饲料添加剂,这些是现代水产养殖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但不可忽视的是,由于人为主观原因,导致了化学农药和抗生素的滥用,加上没有合理和使用搭配饲料添加剂,也会导致是残留和积累的水产品在水域中。

2治理措施

2.1科学规划水产养殖面积

我国集约化水产养殖主要采取集约化形式是多余的饲料的一个主要原因,饲料大量过量的水远远超过他们的纯化,污染水环境,因此科学合理的养殖区规划。水产养殖部门可以根据水体不同的使用功能科学规划养殖水面。充分考虑水水产养殖和水承载能力的负载能力等重要因素,在保护海洋环境没有污染,水产养殖面积的科学规划,制定合理的饲养密度的前提。

2.2提高水产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技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如净化厂工程,工程技术,鱼菜共生,贝类养殖处理污水工程技术、系统工程技术以及生物净化工程技术。治理水域环境的重大举措是修复水域生态环境,它的特点是投资少、没有二次污染,保证了水产养殖的良好水环境,市场发展前景较大,是获得良好水环境的重要保证,其市场与发展前景广阔,是治理养殖污染水体价值较高的生物工程技术。

2.3加强水产养殖管理

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水产养殖虽然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一定程度上污染了水域环境,养殖管理手段违背了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观,人类必须要树立只有在保护水域环境不受污染的前提下,实施水产养殖,水产养殖才能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水产品规范养殖需要相关法律法规保障,现阶段我国缺乏完善的水产养殖法律法规,对水产养殖监督不够,所以相关部门要加快制定相关水产养殖一系列法律法规的步伐,制定相关奖惩措施,严格管理机水产养殖业。

2.4建立健全水产养殖法律法规

依据我国国情,参考和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在水产养殖方面的管理经验,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法律法规,科学合理规划水产养殖面积及养殖品种,建立渔业用药限制和养殖废水排放标准,加强监管渔药使用和养殖废水排放,加大对渔药滥用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近几年来,我国陆续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一定程度上规范了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2.5提高水产养殖人员素质

现阶段我国从事水产养殖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主要表现在水产养殖技术方面及总体受教育程度上,这些人员缺乏保护环境和保护水域的意识,这样就认为的导致了水域环境污染较严重。要提高水产养殖人员的素质,政府可以通过地方水产技术推广站等单位举办培训班或讲座,将最新养殖技术和环境政策法规分步骤传授给渔民,提高渔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2.6净化水体处理方法

2.6.1物理处理法

物理处理法是一种比较初级的处理方法,物理处理法的原理是根据水体和相关污染物的理化性质,通过机械的方法净化水体,该方法普及度相对较高。现阶段人类比较常用的有沉淀法、过滤法、泡沫分离法、吸附法、逆渗透法、曝气法等对于悬浮颗粒物较多的水质,可采用沉淀法、过滤法、泡沫分离法进行处理;如果如水,氨,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毒物质,可使用吸附法利用多孔固相物质除去吸附的有毒物质,常用的多孔性固相物质包括活性炭、硅胶、沸石、浮石粉等;水,如果有害气体,如氨和氯的存在,可使用水,曝气方法来改变曝气,去除有害气体。

2.6.2化学处理法

化学处理法主要效果是去除水体中的有害离子,常用方法有凝聚法、氧化处理法、离子交换法、络和法以及中和法、消毒杀菌剂法等等,其中以氧化处理法的应用最为普遍,该方法利用各种氧化剂氧化水体中的化学物质,氧化剂有臭氧、漂白粉、高锰酸钾等,其中臭氧的应用范围最广、处理效果最好。氧化处理过程中所采用的氧化剂不仅可以消毒、杀菌,而且其本身所具备的氧化性还可以与有机物、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发生反应,去除有害离子。

3淡水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

水产养殖方法范文4

水产养殖技术是决定养殖获得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能否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与科学的养殖技术和把握市场的能力有较大关系,水产养殖技术是科学养殖技术的一种,包括很多具体的生产技术,比如水产生物遗传育种技术、水产生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水产生物诱导与催产技术、水产生物饵料培养技术、微藻饵料培养技术、工厂化养殖工程与设施技术、养殖水处理技术、海上水产品繁殖与捕捞技术等,是各种技术的统称。而水产养殖成本指的是养殖户在一定时期生产经营水产品的一系列过程的费用支出,间接反映了渔业生产经营的质量和效益以及竞争力,是一项综合性指标。水产养殖技术的高低间接决定了生产成本的高低,水产养殖控制成本的能力决定了整体养殖的竞争优势,又反过来影响水产养殖技术,加强成本管理,科学利用成本,降低生产成本需要从养殖技术层面来研究,是广大养殖户经营活动的重要内容。必须提高水产养殖,提高养殖的产量和质量,科学的利用成本,实现养殖效益的最大化。

二、提高水产养殖技术,降低水产养殖成本的措施

1.多方面运用水产养殖技术多方面运用水产养殖技术是提高养殖水平,降低养殖成本的有效方法,正确运用和理解水产养殖技术的应用范围,不仅仅只用于养殖的具体过程,还应该拓展到决策制定、销售、宣传等管理过程中,养殖企业可以从水产养殖技术的专业角度分析研究养殖的方案,便于做出科学的决策和部署,在后期的销售过程中,水产养殖技术能够提高水产品运输途中的存活率,最大限度的延长保鲜期,提高商业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在宣传过程中,不要局限于宣传的载体,从专业的角度将产品展示于众人眼前,让人们更信服,有利于建立厂家与消费者的信赖感。因此,多方面的运用水产养殖技术能够提高产品的收益,降低生产的成本,提高整体实力。

2.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实现水产养殖技术的自主更新只有不断的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水产养殖技术,使其与社会的发展同步才能保持养殖户的整体竞争力,同时先进的养殖手段能够节省许多生产成本。水产养殖技术的自动更新需要水产科学技术的创新,通过生产实践不断研究摸索新的养殖方法,提高养殖的效率。养殖户应该适当的增加技术研发的投入,包括科学技术人才、资金、设备的投入,保障水产养殖技术的自主更新,建立独特的养殖技术体系,申请养殖技术专利,保持领先地位,国内不少水产养殖企业都拥有自己的科技研发队伍,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保持企业的实力和技术的先进性。虽然短期的成本会很高,但是从长远的角度分析,带来的经济利润是巨大的。

3.加强员工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员工的水产养殖技术水平水产养殖技术的高低取决于员工的科学文化素质高低、知识储备的多少、理解创新能力的强弱、实际运用能力的高低,决定着整个养殖企业的生存发展,决定着养殖企业在整个水产品市场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从辽宁地区的水产养殖企业可以看出,整个工作人员经历过专业技术培训的只占25%,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的只占4.3%,接受过中等以上职业教育的只占0.36%,没有接受过任何教育或者培训的比例超过70%,因此,加强员工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其专业技术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知识掌握水平是提高水产养殖技术的必要措施,也是降低生产成本的主要手段。

4.加强企业间合作,促进水产养殖技术的共享水产养殖企业往往通过借鉴学习外部的较为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在结合自身生产实际情况,消化吸收,并进行改进和重组,实现提升自身养殖技术水平的目的。对于广大中小型水产养殖企业来说,“合则两利”的原则必须坚持,通过企业间的合作交流,实现技术的互通,将优势技术互补,达到提升自身水产养殖技术水平、优化配置资源、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目的。

水产养殖方法范文5

关键词:中等水产养殖特色专业;建设;目标定位;策略

中图分类号:S9-4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由于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越来越迅速,专业化分工也越来越细,水产养殖业对人才的需求层次也有了更加细致的要求。只有培养多类型、多层次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够有效地满足水产养殖业对人才的需求。现阶段,中等水产养殖特色专业建设的关键是做好专业建设目标定位工作,采取科学的建设策略,提高特色专业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目标定位——专业建设的首要环节

2.1在建设中等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过程中,办学主体应当寻求自身的发展特色

在自身优势资源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水产养殖专业改革,完善水产养殖专业教学。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需要将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依据,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布的特色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工程和教学质量提升等文件,密切围绕国民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对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和技术的需求,根据学校的整体目标和发展方向,制定科学的特色专业建设目标与思路。作为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建设中等水产养殖特色专业应当进行全方位变革,而变革的首要环节就是合理的目标定位。培养特色人才是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目标指向。制定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目标应当根据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中的人才需求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教学活动内容也应当符合水产养殖业生产和经营的需求,以此为基础大力培养具有求真务实精神和扎实理论基础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复合型技术管理人才,有效解决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中遇到的一系列矛盾,促进水产养殖产业的科学管理和开发。

2.2培养特色人才是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重点目标

不同的中职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如师资情况、人才地域差别、学校基础设施等,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水产养殖特色专业建设目标的实现。在具体的教学中,培养水产养殖管理人才、水产动物饲料和营养方向人才、水产经济动物病害防治方向人才、水产增养殖方向人才等是建设水产养殖学特色专业的目标定位。

2.2.1在素质结构上

不同细分专业方向的人才应当具有相应的专业素质,不但要牢固掌握水产养殖学科的基础知识和相关技术,而且要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养成求实创新意识、价值效益意识、环境意识、竞争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从而能够胜任水产养殖产业的相关工作。

2.2.2水产养殖特色专业应当重点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基础理论和生产实践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从而提高自身的水产养殖管理能力、技术开发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将所学的知识、技能灵活的运用到水产养殖产业的相关工作当中。

2.2.3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应当突出本学科特有的专业知识

通常水产养殖专业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水质分析、生态学、水生生物学、水产微生物学等知识。水产养殖特色专业不但要重视培养学生水产经济动植物增殖养殖、病害防控、饲料和营养等方面的知识,还要引导学生掌握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现状、趋势和前沿研究,赋予水产养殖特色专业更加鲜明的特色,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时代性强的复合型人才。

3 中等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建设策略

3.1 创新建设中等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理念

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灵魂与先导式创新教学理念。教学理念对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绩效与方向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需要重新评估传统的以职能、技术为导向的教学理念,构建能够符合水产养殖产业发展趋势的新型教学理念。建设水产养殖学特色专业的理念应当具有层次性,不但包括知识、技能、能力的培养,还包括专业精神的指引,实现教学形神统一。

3.1.1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需要重视运用科学精神的引导作用

培养水产养殖专业学生建立科学的价值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学生在掌握水产养殖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掌握一些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树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利益与冲突、经验与反思中不断发展。

3.1.2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需要重视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理念

改革水产养殖传统的以教材、教室和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学生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

3.2 改革建设中等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管理机制

完善激励性管理模式是改革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管理机制的重要目标,通过鼓励学生和教职工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和教职工的内在动机与需求,以充分发挥广大师生在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中的重要作用,促进水产养殖特色专业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管理机制应当从过程式管理向目标式管理转变,从行政化管理向民主化管理转变。积极推行教师、学生、社会、专家多方结合的管理互动机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构建开放式的管理体系,促进水产养殖特色专业建设朝着高效率的方向发展,增加学科教学的活力。总而言之,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应当从创新教学管理机制的高度出发,积极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素质教育相适应的专业教学方法。

3.3 重新构建建设中等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模式

为了实现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目标,就必须采用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重新构建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培养模式。

3.3.1以水产养殖产业的人才需求为导向

合理确定水产养殖的专业方向,并制定相应的课程体系。在综合考虑学生素质、从业能力、岗位需求等诸多因素后,合理确定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融入到水产养殖特色专业培养模式的构建当中,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提高水产养殖学特色专业的针对性。

3.3.2将专业教学和实践紧密结合

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水产养殖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在构建水产养殖特色专业时,应当采用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专业特点和培养方向,找准科研项目和生产企业,以到场地实习或项目实验的形式开展专业教学,提高教学的灵活性。

3.4 调整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师资队伍

强有力的师资队伍是建立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重要保证。在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时,必须根据水产养殖专业发展需要,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调整师资队伍结构,注重教师的职称、学历、年龄等的互补,在人才培养、人员配备和人才引进方面,注意向水产养殖特色专业上适当倾斜,为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做基本的人才保障。另一方面,水产养殖专业的教师必须不断补充、吸纳新的知识,以适应现代水产养殖特色专业教学的需求。教师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到工厂、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

4 结语

终上所述,建设中等水产养殖学特色专业是我国水产养殖产业迅猛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满足水产养殖业对人才的需求,相关中职校就必须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通过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技能水平以及能力水平等,使水产养殖专业毕业生尽快适应专业岗位要求。

参考文献

[1] 李文红,程光平,马瑞宁.水产养殖学本科专业课程改革途径初探[J].高教论坛,2012,04(20).

[2] 刘焕亮,刘长发.水产养殖学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04,01(20).

[3] 丁淑荃,魏建忠,鲍传和,等.水产养殖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9(30).

水产养殖方法范文6

文/ 马沙1 孙慧慧2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水

产养殖技术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备

受关注,也直接影响着水产养殖者

的收入,但是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

由于种种原因仍存在的一些弊端亟

待解决。本文先简要说明了现代的

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存在的弊端,然

后根据这些弊端提出对应的对策,

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水产养殖技术是发展新农村建设的重要

措施,其推广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占据着不可

或缺的地位,它是水产养殖事业的重要组成

部分。只有水产养殖者充分掌握养殖技术才

能提高水产养殖效率、增大利润。

然而在现代、科学的水产养殖技术推广

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弊端,这些弊端需要我

们相关部门和水产养殖者共同的努力,提出

相应对策才能得以解决。

1 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存在的弊端

当今社会的水产养殖技术推广虽然已经

做了许多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

养殖者增加了收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

也有一些弊端需要解决。

1.1 水产养殖者科技知识匮乏

由于很多水产养殖者的文化水平不高,

他们缺少水产养殖专业的知识,也缺乏获取

科技知识的意识,所以他们仅仅依靠养殖经

验和习惯,没有科学合理的技术做支撑,工

作效率低,而且污染和浪费严重。一旦水产

品出现发病甚至死亡的现象,也只是怨天尤

人,不查找造成水产品出现问题的真正原因

和自身原因,极大的影响了水产养殖者的收

入。水产养殖者的科技知识匮乏是阻碍水产

养殖技术推广的根本。

1.2 水产养殖技术推广者素质偏低

水产养殖技术推广者素质偏低直接影响

推广效果。如今大多数的水产养殖技术推广

者都不是专业人员,其年纪都较大,知识结

构体系也比较老旧。他们并不能很好的把握

先进、科学的新水产养殖技术,推广起来的

效果不言而喻。另外,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不足,缺乏创新能力,使得水产养殖技

术推广工作水平不高。

1.3 水产养殖者营销经验不足

水产品的销售问题也是水产养殖者最关

心的问题,水产养殖者营销经验不足也是阻

碍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的一个弊端。

水产养殖者养殖水产品就是为了销售出

去赚钱,改变家庭的生活条件。但是大多数

的养殖者都缺少营销经验,仍然采用原始的

销售手段,并不能吸引更多消费者的眼球。

销售渠道过于单一,水产品的销量并没有提

高,影响了养殖者的收入,这就直接影响了

新养殖技术的引进。

2 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的弊端解决对策

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中存在的弊端直接影

响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笔者根据对一些文

献的阅读和深入研究提出了以下几点解决对

策,希望能为水产养殖行业提供参考。

2.1 加大水产养殖技术知识培训力度

由于水产养殖者对于养殖技术的了解很

少这一现象制约了养殖技术的推广,所以当

务之急应加大对水产养殖技术知识的培训力

度。各级政府机构和部门也应提高对水产养

殖技术推广工作的支持,把发展水产养殖业

作为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培训方面,第一,由于现有的水产养

殖技术推广者的素质普遍偏低,为加强他们

的知识更新和技术培训,应采取“派出去”

的方式。同时也应采取“请回来”的方式,

积极引进高学历、高层次的水产养殖技术推

广人才,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技术推广团队,

做好技术推广工作;第二,在政府和相关部

门的扶持下,每年都应如期举行水产养殖技

术的讲座和培训,免费赠送给水产养殖者一

些实用的水产养殖技术资料;第三,要加强

和学校以及科研机构的技术合作和交流,积

极与国内知名的养殖企业保持沟通,学习养

殖技术。一旦水产品出现病害,共同商讨处

理方法,确保水产养殖者在出现问题的最短

时间里得以解决。

2.2 大力推广水产养殖新技术

大力推广水产养殖新技术、新品种、因

地制宜能够大大促进水产养殖业内部的结构

调整,确保养殖者增收致富。

首先,在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过程中,

我们应根据当地的资源优势,发展新的水

产养殖技术,如毕节市利用丰富的冷水资源

养殖鲟鱼、鲑鳟鱼等名优鱼类和冷流水养殖

技术;其次,充分利用当地特有的鱼类资源

和现有的研究成果,加快水产养殖技术推广

的速度,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水产养殖业之

路;再次,应加大推广养殖力度,逐步形成

苗种繁育、饲料渔药销售和养殖技术为一体

的水产养殖技术配套服务体系,积极推动加

工、休闲观光渔业的发展,使水产养殖者真

正实现增收的目的。

2.3 加强水产养殖者的营销战略

为使周围水产养殖者能够提高水产品的

市场竞争力,,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做好

水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加强水产养殖者的营

销战略、做好营销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作为水产养殖者来说,不仅要了

解周边城市水产品的市场行情,还需密切关

注一些大中城市的市场行情,抓住机遇迅速

抢占水产品批发市场,使得市场份额大幅度

提高。

其次,要提高水产品的质量,提倡健

康水产养殖。对于鱼、虾等产品要处理好药

物残留问题,贝壳类要处理好体内的有害物

质等,满足消费者对于质量的要求。只有质

量安全提高了,才能培养起水产品的客户群

体,扩大销售量,打出属于自己品牌的知名

度。另外,产品包装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

节,设计好产品包装也有利于吸引消费者的

眼球,促进他们的消费。

最后,也要积极地利用网络的效果,做

好产品的宣传。开展网上销售,充分展现水

产品的营养、质量和保健的功效,提高消费

者的认知,销售成本也有所下降。并且每年

举行几次水产品促销活动,刺激消费者的消

费。

结束语

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飞速发展,水产养

殖行业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高。笔者通过上

面的分析和阐述充分说明,虽然水产养殖技

术已取得进步,但在推广过程中仍不理想。

我们应通过加大水产养殖知识的培训力度,

大力推广水产养殖新技术,发挥科技示范园

的示范作用,并推行健康的水产养殖来解决

技术推广存在的弊端。笔者相信在政府的扶

持和相关专家的指导下,水产养殖行业一定

能增产增收,促进我国的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詹会祥. 毕节市水产技术推广的现状、问题及对

策[J].乌蒙论坛,2013,(4):38-40.

[2]郝彦周,任中纪,景广振.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的现

存问题及对策[J].水产养殖,2011,(2):30-31.

[3] .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的现存问题及对策[J].

农民致富之友,2013,(7):141.

作者单位

1马沙 平度市水利水产局渔政渔业技术推广站 山

东青岛 266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