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旅游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旅游研究

文化旅游研究范文1

1 追古溯今,明确自身优势

1.1 历史文化优势

荆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江汉原始文化的中心,楚文化的发祥地,三国文化的中轴区,关公文化的源头,江汉民俗文化的集成地,是享誉天下的文化之邦。

楚国在荆州定都长达411年,历经20代楚王,名列“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留下了大量珍贵而丰富的楚文化遗产,如:熊家冢楚墓、纪南城遗址、八岭山楚墓群、孙叔敖墓等。“刘备借荆州”、“吕蒙袭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等三国故事皆是千古流传。更形成了关帝庙、九龙渊、“三国记忆”公园及古华容道等三国文化。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荆江大堤,公安县荆江水利分洪工程、世界治水博物馆、98抗洪纪念馆等也成为水文化旅游景点的典型代表。

1.2 旅游资源优势

荆州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省市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0多余处,其中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座,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包括楚纪南城在内的古城遗址5处,楚文化遗址73处,大型古墓葬群1000余处。

荆州是国家优秀旅游文化城市,建成对外开放和经营的各类景点65处,其中国家4A级景区3处,3A级景区3处,2A级景区4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区1个,国家森林公园3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个,星级宾馆40余家,旅行社40余家,旅行从业人员3万余人。

1.3 形势政策优势

2011年3月,省委书记李鸿忠、省长王国生在我省两会上提出要把荆州“建设成为长江沿线的明星城市,江汉平原的中心城市”,并正式喊出“复兴大荆州”这一响亮口号。

2011年7月,省委、省政府正式出台了《关于实施“壮腰工程”加快荆州振兴的意见》,再次提出要把荆州打造成长江经济带上的“钢腰”。为此,荆州市委、市政府做出了“推进文化壮腰,建设文化强市”的重大战略部署。

2014年2月,荆州携手湖北省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投资有限公司兴建荆州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关公文化园,并表示将该项目打造成国内首屈一指的关公文化精品园区,建起荆州古城首个5A级旅游风景区。

此外,“十二五”规划、“中部崛起战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古城水系整治”、及荆州长江大桥、港建、洪湖水上世界等各方面的发展建设也为荆州旅游业繁荣发展提供契机。

1.4 区位交通优势

从旅游区位上来看,荆州市在湖北旅游发展中占有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地处“两圈”发展战略的中轴区,处在“1+8”武汉城市圈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结合部,是进入鄂西地区的必经之处。

从交通格局看,“襄荆”高速、“沪蓉”高速贯穿荆州,“沪汉蓉”、“荆岳”铁路也建设完工并投入运营,荆州在湖北旅游中的集散中心地位将更加突出。

2 放眼当下,寻找自身不足

2.1 主题定位不明确

荆州文化旅游资源等级较高,类型多样,潜力较大,但过于繁多,重点不明。虽拥有楚文化、三国文化、水文化及民俗文化等多方面的文化旅游资源,但无法做到整体融合,突出精品,打造属于荆州自己独一无二的文化名片;其次,旅游精品城市必须遵循“人物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发展原则,而荆州主打的楚文化和三国文化与许多旅游城市雷同,却没有其新颖别致之处,难以突出其独特魅力。如:三国文化旅游优势不明显,与周边宜昌、襄阳、咸宁等城市存在较大竞争;水文化开发落后,无法形成规模等。

2.2 管理体制不完善

由于荆州旅游景点分别隶属于不同的直属单位,所以缺乏统一有效的规章制度的管理。如,关帝庙、张居正故居、三国公园等属于荆州区建设局管理,荆州博物馆、万寿园、荆州古城则属于文化局管理,章华寺属于宗教局管理,这种分散为营的状态既阻碍了荆州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又使得个别景区由于缺乏专业工作人员的有效管理,导致景点出现脏乱、居民任意妄为等环境秩序问题。

2.3 投入和宣传不足

景区投入严重不足,导致配套设施建设滞后。特别是资金的缺乏,导致旅游景点保护和维护力度不够,如一些景区破坏严重,使得游客大量流失。同时,荆州旅游宣传力度相比其他城市而言也有很大差距,往往凭借以往名气及口耳相传来支撑其旅游业的发展。没有突出本土特色和优势的宣传,就难以达到旅游业发展质的突破。

2.4 市民文化素质不高

荆州市民整体文化素质不高也是阻碍荆州旅游业发展的又一因素。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爆“粗口”的现象随处可见,市民随心所欲破坏环境的行为严重损害了荆州的旅游形象;另一方面,荆州市民的本土历史文化知识缺乏,对荆州的文化背景及文化旅游了解不够深入,难以达到“人人当导游”的理想旅游城市标准。这无疑也成为阻碍荆州旅游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3 把握时机,开拓发展未来

3.1 明确主题定位,打造荆州品牌

第一,整体布局,确立荆州文化。比较荆州多种文化在旅游市场的竞争力及其内在发展潜力,不再单打“楚文化”、“三国文化”、“水文化”等孤立“文化牌”,而是将荆州的所有文化及其相关旅游景点加以整合,确立起“荆州文化”这一独具特色的主题品牌。合理规划景区景点,形成点、线、面的完美结合,打造全方位旅游精品城市,彰显其独特魅力。

第二,全面规划,重点突出。在整体的“荆州文化”打造过程中,除了全面规划,合理链接之外,还必须做到重点突出,夺取游客眼球。如,目前荆州正着力打造的“关公文化园”将成为荆州重点文化旅游项目。

第三,承袭传统,开拓创新。荆州历史源远流长,千古流传佳话亦数不胜数,传统的文化保护已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必要的创新才能抢占先机。根据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兴建相关雕塑作品,打造古风古韵的大街小巷,重现三国经典,还原三国原貌。

3.2 改善管理体制,优化旅游环境

力争各部门有效合作,对荆州旅游景点综合统一规划和管理。管理部门坚持贯彻实施《湖北省旅游条例》,加强行业管理和综合执法检查,加强旅游产业建设,优化旅游环境。执法部门加大检查和执法力度,加强景区景点保护,规范旅游市场行为,全面规范经营秩序,塑造荆州旅游的良好形象。

3.3 增进招商引资,加大宣传力度

一方面,针对国家正在实施的中部崛起计划,抓住武汉城市圈发展机遇,积极向国家和省有关主管部门争取项目、资金,加大对名胜古迹的保护与开发力度;另一方面,积极面向全社会招商引资,大力支持建荆州重点文化旅游的项目,加大荆州文化旅游的开发与合作。

同时,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利用荆州媒体的宣传,如荆州的本土特色频道“垄上行”、“江汉商报”等纸媒,“江汉风”、“荆州新闻”等王牌栏目。同时,大力建造户外媒体平台。形成“处处有宣传”效果。此外,加大与当地的旅行社的合作,开展如桃花节、赛龙舟等活动,激活荆州旅游市场。

文化旅游研究范文2

关键词:旅游;旅游文化;概念研究

引言:

我国的旅游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其中包括理论探讨、实际应用和学科建设等方面,旅游文化的研究成果更是数不胜数,为我国的旅游业作出巨大贡献。但是,由于旅游文化的理论和概念上存在着争议,使人们对旅游文化的概念含糊不明,导致学术交流方面出现了问题。因此,解决旅游文化概念方面的问题成了当务之急。

一、旅游文化概念的界定概况

旅游文化的概念之所以会发生混乱是因为没有明确旅游文化的界定原则。在对旅游文化的概念进行界定时,通常会在他人定义的基础上给出自己的定义,但这种做法只能停留在表面,探索不到更深层的含义。

(一)相关概念界定的现状

旅游文化中包含旅游和文化两个不同的概念,由于旅游和文化两者皆赋有丰富的内涵。因此,对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的概念界定标准也不同。但是,在目前市场流通的著作中存在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概念混淆的现象,而旅游方面的研究系统中所注明的又是另外一个意思。这两种不统一的意见,导致读者和学者们在旅游文化方面的阅读和学术交流出现问题。

(二)旅游和旅游文化概念的界定及原则

1概念界定。旅游和旅游文化在概念上有所区别,旅游的概念是指人们从自己日常的居所去到另一个目的地进行游玩、欣赏、放松身心的过程。而旅游文化的概念是指人们在旅游的过程中或者在旅游的目的地游玩、欣赏时所感受到的文化气息。这种文化气息对游人的身心发展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将使游人的内在素养得到充实和提高,在强烈的文化内涵的熏陶下,游人的外表气质也会发生质的改变,使人们的外表看起来更加儒雅、文艺。因此,旅游是一种外在动态的表现,而旅游文化则是对人有重要的内在影响。

2.界定原则。旅游文化的概念应该可以很好的解释出旅游文化的本质与特点。认识事物的过程都是漫长而艰辛的,我们对旅游文化概念的探索也不能幸免。虽然探索过程十分艰难,但我们仍然不能放弃,回避不是我们的态度。我们已经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旅游的表层涵义或者对经济的影响方面的研究了,应该打破其表面,探究旅游文化的本质,用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代替对其发展规律的研究。此外,那些各种各样的旅游文化的外在形式,都只是表面的光鲜,不能够成为旅游文化的内涵,不是旅游文化研究中的实实在在的部分[1]。

二、旅游学科视角下的旅游文化概念

在旅游方面,有几组相似的概念常常被混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家与学者间的交流。想要旅游文化的概念得以明确的界定,首先要区分好这几组概念。

(一)旅游与休闲

旅游与休闲二者之间在概念上也有所区别,休闲是指人们利用空闲的时间进行的活动,比如,遛狗、练字、去公园散步等等,可以是室内也可以是室外,但都是在自己生活的地方进行的。而旅游则不同,旅游强调的是人们离开自己的日常居所,转而取向另一个目的地,是另一种休闲形式,与休闲是从属关系的。

(二)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

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联系十分密切,因此常常被人弄混。在部分旅游方面的研究文献上面,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有时会代表不同的事物,但大部分情况都是指代的同一事物。但是,有些学术论文中作者的标题里包含的是“旅游文化”,而内容中在涉及到这类词时有时则是用“文化旅游”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读者和作者对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的具体概念都不是十分了解,因此常常把二者混为一谈。

直至目前,专家和学者们仍然没有研究出具体的文化旅游的概念。将“旅游文化资源”与“文化旅游资源”混为一谈的大有人在。一般认为,文化旅游是指在具有历史古迹、民族风情为特色的景区进行的旅游活动称为文化旅游。在文化旅游的过程中,外地的游客可以对本地的文化景点进行充分的欣赏,感受文化的气息,丰富自身的精神内涵,满足其文化需求。旅游文化则指的是旅游者在异地旅游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文化形态。旅游文化的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是以旅游为目的的,在旅行过程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叫做旅游文化。

(三)旅游文化与定居文化

旅游是一种人口流动的现象,定居是一种人口安定的现象,二者在表现形态上是相对立的。旅游是将游客本身的文化与所去旅游地的文化,以及在旅游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相结合,使旅游文化成为了一种移动性强的文化。因此,旅游文化与定居文化之间产生了差别,二者之间是可以互补的。

(四)旅游文化载体和旅游载体文化

旅游文化载体和旅游载体文化二者的概念也及其容易被混淆。旅游文化的载体是旅游,因为如果没有旅游这个活动发生的话,就不可能会在过程当中出现旅游文化。因此,无论是人文资源还是物质资源,当旅游者对其进行游玩欣赏的时候,它都将成为旅游资源。在旅行者对其进行改造,赋予其文化内涵时,它将变成有文化内涵的旅游资源。客观事实表明,没有经过人们加工改造的历史文物,不能称之为文物,只有当人类对他进行文化的改造或者赋予其文化内涵,并且对其进行文化活动的开展时,它才成为一个真正的文物,并且对正在履行的人们进行文化方面的熏陶,才可以被视为一种旅行文化[2]。

结束语: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家们对旅游文化的探索将会不断加深,在不久的将来,将会给旅游文化概念一个清晰明确的界定方式。虽然前方的探索之路充满着荆棘与坎坷,但是我国科学家与学者仍然不会停止探索的脚步,将更加加深对旅游文化内涵的剖析,只有对文化内涵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才能够使旅游文化登上文学艺术的殿堂。

参考文献:

文化旅游研究范文3

    [论文摘要]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必然会对目的地的各方面产生影响,旅游地文化变迁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它的发展方向关系到旅游业能否健康持续发展。本文探讨了旅游地文化变迁的原因、表现形式,并提出了使旅游地文化能够良性变迁的方法,以期对我国的旅游接待地尤其是民族旅游地区提供一定的指导。

    文化变迁,是西方人类学理论学派提出的理论,起源于人类学家对欠发达国家或地区与外界文化接触的研究,是人类学家研究的最重要的主题之一。

    20世纪70年代以后,对于文化变迁的研究视野不断扩大,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并应用到了旅游业上。随着旅游的发展,大量的游客涌入一些交通闭塞的旅游地,给当地的文化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在旅游者所带来的异文化冲击下,旅游地文化变迁从物质层面开始,逐渐渗透到精神和制度文化层面,最后促使整个旅游地民族文化趋同于现代化城市文化,导致许多传统文化遗失。而真正吸引游客眼球的往往就是这些即将消逝的民族文化,一旦完全被外来文化所同化,可能导致当地旅游业的萧条甚至停滞。因此,从文化变迁理论出发,研究旅游地文化变迁的动因和策略选择,不仅是出于民族文化保护的需要,也是当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文化变迁与旅游地文化变迁

    人类学家认为“文化变迁”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内外部因素的作用下,通过文化内部的整合而出现的有别于过去的文化形态,表现在技术、工艺、食物、服装等方面,包括价值观、习惯和社会关系。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则常用“社会变迁”来指代非物质文化的变化,其中包括价值观、习俗、制度和社会行为。本文所指的文化变迁侧重于指较为明显的变迁——受到外界压力的影响下产生的文化变迁。

    基于以上观点,本文认为,旅游地文化变迁是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旅游者涌入一个文化背景不同的旅游地,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文化形态,在多种文化相遇、碰撞、交融和整合的过程中,由于文化势差的客观存在,使得客源地文化较多地“流向”目的地,长此以往潜移默化地影响旅游地文化,使得旅游地发展成为新的不同于以往的社会文化形态。文化变迁的核心是价值观的变迁,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不随人的意志而改变。文化变迁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同于暂时的文化变化,当暂时的文化变化逐步改变原有的文化形态,就产生了变迁。

    二、旅游地文化变迁动因分析

    在现代社会,旅游业发展所产生的不同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是导致旅游地文化变迁的最主要动因:

    1.文化传播、交流中主客双方接触的不对等性

    一般情况下,旅游者与接待地居民的接触是短暂且有限的。旅游者在一个接待地的逗留时间是短暂的,与当地居民实际接触的时间有可能更少。而且在十分有限的时间里,他们所接触到的多为旅游接待人员,双方分别扮演的是服务与被服务的角色,旅游者难以通过旅游企业工作人员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但是对于旅游地居民来说,他们接触的不是某个具体的游客而是旅游者群体,是长年累月地同文化反差很大的旅游者群体的直接或间接接触。所以说,尽管旅游文化传播和交流是双向的,但却是不平等的。旅游者给接待地带来的影响远比他们接受接待地的影响大的多。

    2.文化传播、交流中主客双方经济地位的不平等性

    客观地说,区域间的文化传播无沦采取哪种传播形式,都是以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向较后进的地区传播为主导的。经济欠发达国家或地区,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更容易受到来自发达国家或地区游客所携带的强势文化的冲击,在文化交流融汇中更多地居于一种被动性的地位。比如,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与当地居民之间,一个在休闲,另一个则为这个有钱的休闲人忙碌;一个在台上表演,另一个则在台下欣赏、拍照、录像,双方形成一种明显的非对称性关系。由于经济上的不对称,使旅游活动变得不单单是旅游经历的买卖,还会给当地人带来金钱等观念的改变,从而使当地人改变自己去迎合游客,沦为“被旅游者”,影响到当地人的文化表述及文化认同,然后在不知不觉当中慢慢地发生文化变迁。

    3.文化传播、交流中旅游地文化相融区间的扩展

    任何本土文化在与外来文化接触时,通常会有选择地接受和吸收与本身文化价值观相契合的内容,而排斥与本身文化价值观不相容的东西。但是,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旅游地对外来文化的接受范围会较一般情况有很大的扩展。旅游地为了招徕游客,必须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于是违心地接受外来文化中某些与本土文化价值取向相悖的东西。有的学者将其称为“虚意接受”,即当地并不打算或不愿意接受外来文化的某些因素,特别是与本身文化价值观相抵触的部分,但出于经济利益方面的考虑,就会有意识地作出让步,甚至主动迎合旅游者的需要。接待地的“虚意接受”,最初往往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虚意接受”的东西便会逐渐扩散,潜移默化地使本土文化发生变迁。

    三、旅游地文化变迁的具体表现

    文化的变迁是永恒的现象,有些在表面上,直接看得见,摸得着,而有些文化现象,是在深层发生变化的。一般说来,物质文化的变迁速度快于非物质文化,而从非物质文化的变迁看,一般说来总是制度首先变迁,其次是风俗、民德,最后才是价值观。

    1.物质文化变迁。指那些外在化、具有明显的数量结构或物质形态的变化。直接由于旅游业发展而引起的生计方式、居住习俗、生活方式等的改变,都属于这一类变迁。例如,九寨沟以“翠海、叠瀑、彩林、雪峰、藏情”五绝闻名于世,其内原有居民以前主要以耕作、畜牧和传统的手工艺为生;1984年九寨沟对外开放,部分居民开始经营旅游业。至2002年,景区内居民都彻底停止了耕作和畜牧,基本都从事旅游经营或与旅游相关的工作。

    2.非物质文化变迁。指因旅游活动产生但无法观察到其直观的物质形态的变化。由于旅游的发展而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旅游地居民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和文化意识和生活方式,都属于非物质文化变迁的表现。例如,四川与云南交界的沪沽湖地区是摩梭人聚居地之一,其文化是植根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母系文化。改革开放后,摩梭人积极采取措施吸引游客,沪沽湖很快成为旅游胜地。外来不同文化形态人群与当地人的相互交流与融合对摩梭母系文化产生了冲击,使其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母系家庭小型化,妇女在家庭中的传统地位开始下降,出现固定专偶走婚,家庭管理实权开始由男性掌握等。

    四、旅游地文化良性变迁的策略选择

    众所周知,旅游业发展对旅游地文化变迁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能使文化良性变迁,从而在保持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不变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其外在表现形式,扩充文化传承媒介的种类和数量,使传统文化得以永久延续。也可能使文化负态变迁,使其严重商品化、扭曲化,民族个性、民族精神被淡化,直到消失。但不管旅游地文化是向积极方向还是向消极方向变迁,文化变迁都是客观存在的,而唯有文化的合理变迁才能持续吸引旅游者的到访。综上分析,为了实现旅游地文化的合理变迁,促进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努力:

    首先,加强旅游业的宏观管理。加强政府相关部门在旅游业发展初期的规划、引导以及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监管工作,规范文化旅游产品市场的生产和消费行为。针对目前旅游市场上少数为谋求短期利益的生产者生产劣质文化产品、破坏传统文化、损害旅游者利益的行为,要积极进行监管查处工作,在旅游文化社区内部建立起传统文化自我建设长效机制,增强旅游地合理开发、生产及创新的自觉性。只有强化政府的宏观引导和管理职能,制定必要的政策和法规,加大对发生消极文化变迁现象的旅游社区的引导监管力度,才能保证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强化本土文化,提高文化自觉性。一个民族没有“自我”的概念,就会在失去“自我”中被他文化同化,文化自觉缺失的民族会在不知不觉中失去本民族的文化,这样,本民族文化的良性发展就无从谈起。当然,强化文化自觉,并不是主张文化中心主义,而排斥其他文化,关键在于与它文化接触、交流的时候,本民族成员如何实现文化自觉,取其精华,排其糟粕,真正做到丰富民族文化的内涵。

    因此,要强化本土文化中重要的价值观,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防止出现“客尊主卑”的思想和行为;并且要鼓励接待地居民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文化鉴别能力,以自觉吸收外来文化中先进的东西,抵制腐朽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

    再次,加强文化交流,实现文化补偿。人类文化多样性和区域性决定了文化交流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人类历史的前进,离不开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对于任何一种传统文化而言,拥有文化输出和文化接受的健全机制,方能获得文化补偿,赢得空间上的拓展和时间上的延展”。历史上中华各民族文化交融互动,如中原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交融,中原农耕文化与南方山地游耕文化交融。中国各民族文化内部交流、互动的同时,还广泛汲取世界文明成果,如印度佛教文化、基督教文化等外域文化。正是由于中华内部各族文化和域外文化相互借取,不同文化相互激荡,实现文化整合和创新,才缔造了有容乃大的中华文化,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因此,要充分发挥文化交流的平台作用,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拓宽范围,疏通渠道,提高交流水平。加强民族文化发展的宣传工作,利用各种条件和机会来扩大民族文化精品的展现并吸收外来文化精华,促进民族文化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伟:《民族旅游地文化变迁与发展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文化旅游研究范文4

关键词:旅游文化;内涵外化;文化载体

本文是2011年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旅游文化内涵的外化研究——以河南为例》,立项编号为:2011B620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旅游地文化内涵外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收录日期:2012年4月6日

旅游文化内涵外化的过程是寻找旅游文化载体的过程,是把旅游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的过程,是联系旅游者和旅游文化资源的媒介。因此,旅游产品的开发必须符合市场需求,即旅游者的消费偏好,同时,要依据旅游文化资源的特点。

一、市场——旅游者需求

旅游地文化载体是把深层次的旅游地文化表现出来,更好地向旅游者展示的一种方法,所以,旅游者的态度和偏好是旅游地选择文化载体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特别是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旅游者不仅重视产品和服务,更加渴求获得体验的满足。旅游者现阶段和潜在的需求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旅游者渴求参与。随着旅游者的日渐成熟,旅游者越来越注重旅游过程中的体验性,渴求参与其中。游客过去所追求的是,理想的产品,适宜的价格,足够的安全感;而现在成熟的旅游者所关注的不再是产品本身而是接受产品的方式和感受,或者说旅游者不仅仅关注得到怎样的产品,而且更加关注在哪里如何得到这一产品。旅游者由过去的“被拉”—被动地接受诱导和操纵转为主动参与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旅游者从参与中得到感官刺激,获得更大的身心满足。同时,旅游产品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为旅游者的参与性旅游体验提供了可能。

旅游者这种消费特点的转变对旅游文化载体的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旅游文化载体的选择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旅游者的这种需求特点,即要选择那些能吸引旅游者参与的旅游文化载体。在载体形态的选择上,可以选择动态的旅游文化载体;从文化的三个层面来看,可以选择参与性较强的文化风情;从旅游者感官角度来看,可以选择那些“非距离”型的文化载体——味觉、嗅觉文化载体和触觉文化载体,触觉文化载体是一种参与型较强的文化载体;从旅游地文化载体的来源来看,应该选择与旅游者密切相关的饮食载体、礼仪载体和交通载体。同时,需要强调的是,上述旅游地文化载体的选择并不是绝对的“一刀切”。一种文化载体需要其他文化载体的支撑,动态文化载体离不开静态文化载体的支撑,文化风情以文化景观和文化艺术为基础。

(二)旅游者的审美特点。旅游者的审美特征和情趣也是影响旅游地文化载体的重要因素之一。众所周知,由于现代人生活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后工业时代,普遍感到日常生活中的新鲜感和自豪感少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没有因为现代交通与传媒的进步而缩小,反而是反比例的拉大了。现代文明所带来的快节奏、程序化和数字化,将生活在其中的人迅速异化,导致人的精神总是处于极度的紧张之中,进而形成了带有世纪末色彩的孤独、烦躁和焦虑。现代的旅游者正是这群人的典型代表,他们选择旅游就是为了使这种心理得到缓解与补偿。旅游者讨厌看到类似城市中的钢筋水泥建筑,渴望回归自然,欣赏田园风光式风格的建筑和设施。旅游地文化载体应该迎合现代旅游者的这种心理特点,选择与现代都市生活反差较大的文化载体,符合现代旅游者的旅游审美倾向。依据旅游者的这种需求可以从多个角度选择文化载体,现在流行的农家饭馆即是符合旅游者这种需求的文化载体之一。

(三)旅游消费具有符号性消费特征。消费并不仅仅属于经济学的范畴,消费的其他属性也日益得到凸现,如消费的主观属性、社会属性、文化属性以及符号属性等,尤其是消费的符号属性得到了进一步强化。消费的核心在于商品的符号价值,消费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物质需求,而更多的是一种“自我实现”方式,是一个充满符号和象征意味的文化过程。社会学中将“符号消费”作了如下定义:“符号消费”是指在消费过程中,消费者除消费这些产品本身外,还消费这些产品所象征和代表的意义、心情、美感、档次、情调和气氛,即对这些符号所代表的“意义”或“内涵”的消费。符号消费最大的特征就是表征性和象征性,即通过对商品的消费来表现个性、品位、生活风格、社会地位和社会认同。

有调查表明,在部分旅游者眼里,到过哪些地方,以什么方式旅游,都体现了财富、学识和品味,他们更看重这一符号之下的象征意义;同时,通过旅游可以证明自己有能力支配时间,能够周期性地摆脱劳动的束缚以获得幸福和快乐的感受。旅游消费其实就是他们标识自己、获得归属感的一种方式。目前,尽管旅游中的符号性消费只是很少一部分人的消费观念,但这是一种倾向,是一种潜在的市场。旅游者的这种消费理念是旅游地文化载体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同时,旅游者符号性消费也隐含着这样一个假设:旅游地文化载体必须是一种承载着文化编码的事象,也必须由旅游者来进行解码,否则,如果旅游者不能识别或认识这种旅游文化载体的文化编码,旅游地文化载体的选择就是失败的。并且旅游文化载体的文化编码也必须能够为消费观众所解读和认知,因为旅游者进行符号消费的意义必须通过消费观众来获得。因此,旅游地文化载体所承载的文化编码应该是旅游者和消费观众都能够解读的,并且通过广告、媒体等手段向旅游者和消费观众传播,使旅游者和消费观众能够对这种文化载体顺利地解码,实现旅游者与旅游地文化载体的互动。

二、旅游地文化本身

(一)地域性。按照文化社会学的观点,文化乃是人们适应环境的产物。人类为了生存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技术条件去适应特定的生态环境,而生态环境的规律是不可改变的。也就是说,不同的地域共同体必然面对不同的生存环境,使用不同的技术,会产生不同的劳动分工和分配形式,形成不同的价值和信仰体系,因此必然会形成不同的文化区。同时,文化又源于生活,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发展;不同的生活方式,文化也就各异。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历史进程中,由于政治、历史等多重原因,地域间的划分日趋具体,出现了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等等一系列具有地域特征的文化分区。文化区的划分就是文化地域差异的体现。在中国,不仅在南北之间、东西之间存在着文化差异,而且各省之间以及各省内部的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也是非常突出的,通常有三秦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湖湘文化等的区分。

不同的文化特征在地理上的分布,构成了形式文化区之间的异量之美。文化的异量之别,一般表现在地理环境、语言风俗、、精神特征、制度文化、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这种差异最初往往植根于地理环境为基础的物质文化层面,继而延伸到非物质文化的诸多领域。文化又是众多地理空间的产物,不论是历史传承还是空间移动扩散,都离不开特定的地域。因此,作为文化符合体的旅游文化,不论是历史传承还是远久的空间移动扩散,都离不开特定的地域。旅游地文化的地域性特征决定了旅游地文化载体的选择要因地制宜,符合当地文化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

(二)民族性。任何一种文化都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这是文化的两个基本特征。文化的民族性是指能够反映民族精神、民族特性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国民品性、人格追求、伦理情趣等思想文化的本质特征,是文化的民族风格、民族气派的表现。文化的民族性,能够反映特定民族文化类型的基本特质,具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文化结构;能够反映特定民族的民族精神,具有超越时代、阶级的内容和精神,与民族共存亡、共始终。文化的民族性是经过长期的积淀而形成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它同时又在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创新。因此,我们在考察旅游地民族文化时,必须注意民族文化发展的连续性和继承性,不能割断历史,不能妄自菲薄。

地域上的民族性特征从各个方面渗透到旅游地文化中,一个国家、民族的旅游业若缺少了自己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底蕴,便失去了特色,不能反映出本国、本民族特有的精神内涵,也便失去了强大的吸引力。民族个性是旅游地文化的精髓,常有的民族个织在旅游地文化的各个层面中,成为旅游者最感兴趣和最关注的文化特点。地域上独特的民族文化往往是主要的旅游吸引物,民族文化中的禁忌也是旅游产品中的特色,旅游中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也是最具有魅力的旅游项目。文化的民族性与地理环境有关。但对于我国,由于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政策,56个民族分布于神州的各个角落,各个民族由于生活区域、生活习性、生活方式等的不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不仅旅游地文化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旅游地文化载体同样也具有。吸引旅游者的不仅仅是文化本身,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一种旅游地文化——一种对旅游者来说具有很大吸引力的文化。

综上所述,旅游文化资源外化过程中,要同时兼顾旅游消费者偏好和旅游资源特征,只有这样才能开发出成功的旅游产品。

主要参考文献:

[1]杨勇.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框架中的“文化”因素分析:一个综述.旅游学刊,2006.12.

[2]高卫红.地方文化特色与浙南旅游资源的开发[J].长沙大学学报,2006.3.

[3]张晓慧.旅游资源文化内涵外化[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3.

[4]陈友龙,刘沛林.古村落文化及其载体的互动发展研究[J].船山学刊,2005.3.

文化旅游研究范文5

攀枝花市,四川省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被称作阳光花城,座落在四川西南角,金沙江和雅砻江交汇处。自1965年建市以来,城市建设已形成规模,旅游资源独具特色: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独具风味的饮食,浓郁的少数民族民俗风情文化,成为独树一帜的旅游品牌,成为攀枝花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文化的翻译工作是使对外宣传资料发挥作用的重要环节, 也是一个城市对外交流水平和人文环境建设的重要体现。如何让攀枝花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攀枝花, 有效开展招商引资、扩大对外交流和合作起到了积极作用。在这种情况下,针对目前攀枝花市独特旅游资源的英译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将极大地促进攀枝花的对外交流合作和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但是由于中英旅游文本中的文化差异表现在其不同的审美、价值观及风俗习惯等中英旅游文本在提供信息方面亦有不同的侧重点。因此,在功能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中英旅游文本的不同点,,旅游文本的翻译应以游客为中心,以传播中国文化为导向,最终达到旅游文本的诱导目的。可以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直译、增译、省译、类比等,以期增强旅游文本译文的可读性,最终有效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和目的。

一、攀枝花特色地理地貌的英译

攀枝花地处攀西裂谷中南段,属浸蚀、剥蚀中山丘陵、山原峡谷地貌,山高谷深、盆地交错分布,地质构造复杂,森林覆盖面积大,喀斯特地貌分布广,裂谷、温泉、溶洞、瀑布和河流比比皆是,为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资源基础。对于对于攀枝花特色地理地貌的英译方面,张沉香(2007)对于术语的国际化, 提出应“适当加大音译比例”,“促进国际合作和科技发展”。

音译不仅能够达到简洁和透明的作用,还是保存源语文化的最佳途径。尊重术语体现的文化而采用音译的翻译方法也是现代术语翻译的一个趋势。以攀枝花地理地貌“喀斯特”为例,就是采用的音译方法现已被学界多接受,然而它却曾被中国学界采用意译的方法改译为“岩溶”。另一个类似的例子是世纪初由中国学者确定的“天坑”,即西方地理学学术话语中的“特大型塌陷漏斗”所描述的地理样貌,在攀枝花也是数量众多,大小不一。2005 年起,“天坑”这一定名获得了国际喀斯特学术界的一致认可,汉语拼音 “tiankeng”开始国际通用“喀斯特”在中国和 “tiankeng”在国际学界的最终被接受,这体现了两个属于名词文化内涵的保留,以及音译在学术文化界的认同。

攀枝花非常有名的“格萨拉生态旅游区”主景区距泸沽湖116公里,距丽江376公里,沿省道216线(稻攀路)前行可达稻城、亚丁,景区景观由天坑地漏、岩溶景观、高山草甸和彝家风情等组成。关于“格萨拉生态旅游区”的英译资料“Gesala Ecotourism Area as a part of the Golden Triangular Tourism Area of Daocheng, Lijiang and Panzhihua is located at the juncture of Sichuan and Yunnan Provinces.”该译文首先介绍了格萨拉生态旅游区的地理位置位于稻城,丽江和攀枝花旅游金三角,位于川滇两省的交接处。 “ It is not only the south gate of the Great Shangri-la of China, but also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Sunshine Ecotourism Area in west Panzhihua City.” 此句则强调了格萨拉生态旅游区的重要性,为中国大香格里拉的南大门, “the south gate”则运用了英语中隐喻的修辞手法  “metaphor” ,非常生动形象。

接下来用添加注解的方法,介绍格萨拉生态旅游区命名的含义和渊源。 “Gesala”, a vocabulary of the Yi Nationality, means “the beautiful heaven where human and nature coexist harmoniously”, “the funniest hillock” and also “the place closest to the Sun”. “格萨拉”是彝族的一个词汇,含义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的天堂”,“最的山丘”“离太阳最近的地方”。

关于格萨拉生态旅游区的旅游观念主题的英译:生态旅游――返璞归真,返回到最原始的自然的世界,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Its artistic conceptions comply with the theme of ecotourism, that is,“returning to the primitive natural world, and human-nature oneness”。

关于格萨拉生态旅游区发展的重要性:格萨拉风景旅游区的发展,能够丰富旅游产品,增加“攀西大裂谷”的品牌竞争力。Development of Gesala Scenic Area can enrich the structure of tourist products,Panzhihua area, enhance competitiveness of its brand as “Splendid Rift Valley”

关于格萨拉生态旅游区的未来前景:会成为川西南旅游的一个亮点,并且会推动攀西地区的发展。It will become a new tourist highlight in southwest Sichuan Province, and contribute to a more reaso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layout in west Panzhihua area and Sichuan Province.

二、攀枝花特色川菜的英译

2009年底,大型图书《中国川菜》中英文标准对照版由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是受四川省人民政府委托,由川菜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编撰的“经典四川菜点菜名翻译”项目最终成果。该书对经典川菜的制作方法和翻译方法进行了规范,较好地体现了川菜菜名翻译的传承性,促进川菜的国际化发展。对于川菜名称的英译,总体的原则是烹饪方法+主料+配料,可以采取音译、音译+直译、直译+注解的方式方法。

对川菜的复合味型、烹饪方法,刀工的英语表述,其中的特色元素以音译为主,将川菜中的麻辣、串串( 串串香)、 “担担( 担担面) 、”钵钵( 钵钵鸡) 等广为人知的特色元素直接音译成了 “mala”、“chuanchuan”、 “dandan”、 “bobo” 而回锅肉三大炮 、酱香牛肉等则采取音译 +直译的方法分别译为”Huiguo Pork”、”Sandapao Rice Ball”、“Jiangxiang Beef”。主食则基本采用音译,比如饺子Jiaozi、包子Baozi、馒头Mantou。另外一种有名的食品松花蛋,也叫皮蛋,如果按制作方法翻译,应是lime-preserved eggs,或者译为preserved eggs,意思是经石灰等腌制的,但一方面容易同咸蛋混淆,另一方面制作中出现的化学品会令外国人感到困惑,而且毫无生趣可言,但是另外一种翻译“100-year eggs”,则更容易令人接受,更生动有趣,印象深刻。

川菜英译中采用烹饪方法+主料的典型例子有干蝙肉丝“Dry--fried Shredded Pork”,樟茶鸭子“Tea-smoked Duck”。而以 “烹饪方法+主材料(+配料)”来英译的菜名有“蚂蚁上树”,因为该菜的主料为粉(vermicelli) 和猪肉末 (minced pork),所以英译为“Stir-fried Vermicelli with Minced Pork”。再如“青红牛柳”的烹饪方法为炮炒,主料为牛肉(beef),配料为红椒和青椒,所以英译为 “red and green pepper”英译时加了 “loin”则是为了突出牛肉的特别部位,以体现该菜主料是精选的腰部牛肉而非普通牛肉,所以整道菜名应译为“Fried beef loin with red and green pepper”。

直译+注解的川菜英译的典型例子是“夫妻肺片”,它是川菜中极为有名的一道菜,被直译为 “Fuqi Feipian”,并加上了注解( Sliced beef & offal in chili sauce)意为“辣椒油拌牛内脏”。

三、攀枝花彝族民俗文化英译

中国与英语国家民族特色各有差异。因此旅游资料的某些内容,如地名、人名、朝代、轶闻等。英语注重语言的逻辑、分析和写实,重视表达的一致性。因此,在翻译时,可采取增译法、省译法、类比法,增添解释性文字使译文能够被接受理解。

攀枝花共有42个民族,其中汉族占全市人口的87%,41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彝族占9%。 阿细跳月是彝族阿细人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蹈,即“欢乐跳”之意,因多在月光篝火旁起舞,故名曰“阿细跳月”。用增译法将其英译为 “Axi dancing under the moonlight”。再如彝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如果单用 “ the Torch Festival”是不够的,就需要在其后加上解释,说明这个节日的特征,也可以采用类比的方法,把它比作彝族的新年 “New Year of the Yi People”,可以引起外国游客的共鸣。

旅游资料的文字在形式上绮丽多姿、文采绚烂,修辞手法频频使用。然而这却使文章形式累赘沉重、意义模糊罗嗦、主题含混不清,令外国读者觉得充满了极度夸张,反而对文中内容产生信任危机。与中国旅游资料华美的内容与形式相对的,英文旅游资料在形式上朴素自然,内容上则简洁明了、主题突出。如在描述彝族原始的祭祀舞蹈“老虎笙”中提到:成年的男子装扮成虎态,用“红”、“黑”、“黄”和“白”等色将脸画成虎面,手脚画上虎纹,再穿上用羊皮黑毡制成的虎衣进行表演。汉语描述时,为了取得音韵俱佳的效果,其中“虎态”和“虎面”“虎纹”和“虎衣”分别在“虎”的意义上重复,但翻译时若采取直译的方法,则达不到原文想要表达的意境和效果。因此最好采取省译的方法,将其译为 “Adult men dress like tigers by painting faces red, black, yellow, white, also on hands and feet the patterns, and then putting on the black carpet made with sheepskin”。这种省译的方法是根据外国读者的习惯在,语义、审美等层次与原文在形式上“弃形而求神”的办法,力求既忠于原文内容,又忠而不泥,活而不滥。

结语

文化旅游研究范文6

在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国内外的文化旅游行业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该行业的发展可以起到弘扬地区文化、打造城市文化形象的作用,对国家文化的进一步传承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化旅游当前备受各个国家的重视,研究国内外文化旅游研究方面的差异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期能完善国内外文化旅游行业研究模式,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意见。

一、国内外文化旅游在文献资料类型方面的研究对比

从文献资料角度进行分析,国内外文化旅游研究类型各不相同,二者的共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内和国外在对文化旅游行业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研究类型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可以划分为二十多种类型,其中最突出的要属集旅游、文化于一体的交错研究领域、单纯性的文化旅游这两大类型,这就形成了不同的研究特色;(2)国内和国外的文化旅游研究类型分别为民族文化和遗产文化,同时这两种类型也是构成文化旅游的核心部分,研究参考文献数量极多;(3)在城市不断繁荣的发展背景下,国内外不同地区形成的城市文化也极大地促进了文化旅游的发展和进步,成为当前国内外文献研究的一大热点。

而国内外文化旅游研究类型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内的文化旅游研究内容缺乏重心,不同研究学者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差异性较大,研究资料相对较多的要属少数民族音乐;而国外研究重心则放在艺术文化和事件文化旅游方面,具体包括美术艺术展览、庙会和音乐节等;(2)宗教文化旅游是当前国内研究的主要趋势,强调对宗教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从微观和宏观等角度论述了旅游研究内容;而国外研究比较冷门,注重对宗教朝圣市场的分析,难以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二、演变特征方面国内外文化旅游研究的对比

(一)研究类型的演变特征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文化旅游行业进入兴盛时期,逐渐衍变出多种旅游形式,呈现出以城市文化、事件和以民族文化旅游、遗产为重点的变化趋势,并需要不同类型的文化旅游形式进行完善和充实。国内的文化旅游演变特征类型为从传统的历史文化、文化作品、城市向宗教文化、城市及民族文化旅游的转变,这个演变的过程是由零散型研究转变为集中式研究的过程,当前已形成了固定化的研究模式。而国外在文化旅游研究方面则具有主次分明的特点,确立了研究的主要重点,能围绕这一中心,逐步开展文化旅游研究工作,这对国内文化研究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二)研究领域的演变特征

近年来,国内外的经济发展日益加快,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对文化旅游研究产生了影响和作用,形成了多种创新型的研究领域。就国内的研究领域演变特征看,可以总结为“二升二降”,具体指的是文化旅游在区域合作和理论方面研究力度逐渐降低,而在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和未来发展状况及对策两个方面则逐渐上升。而国外研究则具有“五升二降”的演变特点,即当前和未来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力度降低,但信息化文化旅游模式的构建、可持续发展、文化旅游地区营销、文化旅游吸引物、旅欧社区及客户的研究这五项内容的研究力度则明显提升。

三、国内文化旅游研究的展望

国内外的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均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充分结合当前发展现状,从国内和国外文化旅游的性质出发,构建一种相互促进和借鉴的发展模式。

在今后开展国内文化旅游研究的过程中,应把握好以下要点。第一,要转变原有理论型研究模式,将应用实践和基础理论两种研究方式整合起来,确保最终的研究成果能应用到实践过程中,增强研究成果的可行性和实用性。第二,要创新出独具特色的自主创新研究模式。传统的模仿研究方法已无法满足文化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会阻碍该行业的进一步升级,所以必须要加大创新研究力度,根据国内和国外的文化特点,打造出不同的文化旅游发展途径。第三,国内外的文化旅游要实现定量和定性研究的结合,这是由文化旅游行业的基本特性所决定的,不能单纯依靠原有的定性研究来制定发展模式,应借助定量和定性研究手段,为文化旅游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第四,要大力发展国内和国外的合作文化旅游研究,整合多项资源,利用不同学科的知识来共同完善和充实研究内容,达到促进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