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生儿的护理要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生儿的护理要点范文1
【中图分类号】R2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369-02
小儿脑瘫在临床上的发生几率较小,主要是患儿在活动过程中或是发育期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情况,伤害到患者的中枢运动神经,造成患者的运动、智力、言语、情感等方面的障碍,同时出现癫痫等情况,对患者的预后及发育情况具有较大的影响。
1采集的不同患者的资料
脑瘫患儿 65 例,其中痉挛性四肢瘫27例,手足徐动型脑瘫14例,痉挛性双下肢瘫16例,弛缓性瘫4例(以后转为痉挛性),运动过度型4例。65例中语言障碍者50例,精神发育迟滞者15例,无一例癫痫(EP)发作者;年龄最大者12岁,最小者1个月,其中,男41例,女24例。
2概述患脑瘫新生儿常用的护理方式
2.1对患者心理方面的护理
脑瘫患儿由于肢体残疾及语言障碍,与外界交流困难,家长及患儿常有心理障碍,尤其是家长心情更加焦急,急于取得好的治疗效果,但患儿由于智力障碍,往往表现为敌视治疗,不能很好地与医护人员配合,甚至与之表现为敌视态度,尤其是痉挛性脑瘫患儿,常因抵触情绪使肌力高张的肢体更加僵硬而无法进行治疗。因此护理人员应先做好心理沟通,首先劝慰家长消除急躁情绪,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帮助患儿配合治疗,以温和的语言、热情的态度诱导患儿接受治疗,遵照示范-等待-鼓励-示范的原则,使患儿有足够的反应时间,消除紧张,以便达到配合治疗的目的。
2.2对摄食训练方面的护理
摄食功能是发育功能的前提,脑瘫患儿由于处于摄食功能发育期,常因残存的哺乳反射及其他异常反射和运动障碍而影响了摄食功能的学习,继而造成了语言学习障碍,因此,要对患儿进行摄食训练。摄食训练前首先对摄食功能进行评估,观察吃饭时头颅、躯干、骨盆的控制,肩胛带的稳定性的咀嚼功能,观察患儿入口的姿势、、过程、时间以帮助其自主摄食。 如动作失调型脑瘫,因身体不能保持平衡而无法自主进食,对此类患儿可以使用带双耳的口杯进汤,以保持
身体的平衡,也可以让患儿坐在特制的餐桌连椅上,一手扶餐桌把手,一手握汤勺,将碗固定在桌子上,这样身体能保持部分平衡,再鼓励患儿自主摄食。护理人员不参与喂食,而以语言鼓励患儿自主摄食,以培养其自理能力。
2.3对语言训练方面的护理
脑瘫患儿尤其是痉挛性及平衡障碍型,因脑发育障碍,常使舌、咽、喉部肌肉发育也障碍,而出现构音障碍,加上颈部的不随意运动及紧张性颈反射的存在,抑制有节律的呼吸运动,可出现膈肌运动与呼吸运动的不协调,而发生心率和呼吸运动的异常,从而加重语言障碍,对这些患儿,语言训练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护理:①呼吸调节 幼小儿童进行强制性腹式呼吸发 , 方法为:使小儿仰卧位,用腹带固定空胸廓下部,抑制胸式呼吸,同时让小儿学习腹式呼吸。 先用手掌轻轻挡患儿口鼻,并将双下肢自腹部屈曲处轻轻按压,让小儿腹部放松,尽量呼出肺部残余气体,然后放开手,并将双下肢伸直,同时让小儿挺胸,尽量吸入新鲜空气,如此反复进行十几次。②发音调节 随正常人的发音次序 , 以最好教的音为顺序,从单音音节到说话逐渐提高,原则为先发元音,如[A]、[u],然后发辅音 ,由双唇音开始加[b]、[p] 、[M],能发这些音后 ,再学习发较难的音。对发音异常者,可咀嚼口香糖,使腭关节运动,也可利用压舌板或手指对患儿做被动训练,口唇开合及舌运动等综合运动才能发出音来。 对小儿可从单音开始,护理人员做口型示范,让患儿对着镜子边发音,边纠正,然后练习说话、唱歌等,达到尽量使发音准确的目的。③协调运动的调节 小儿置于右侧,医护人员在患儿后头部调节颌关节;拇指贴在颌关节,食指放在上腭和下唇之间,中指放在颌下,平按住使之不动,也可从正面做颌的调节,拇指放在颌与下唇之间,食指置于颌关节,中指牢固地顶住颌下部位。
2.4对高危新生儿的护理要点
出生后窒息及患有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是发生脑瘫的高危因素,为防止和减少脑瘫发生率,除对患儿正常治疗外,常规给予头部亚低温疗法,减慢脑组织代谢,使神经轴突谷氨酸释放减少,抑制脑皮质区神经之内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 ,提高血糖水平 ,起到保护神经的作用 ,使细胞凋亡减慢,临床观察可减少脑损伤的进一步发生。
2.5对患者日常生活的护理
指导家属正确护理患儿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患儿情况和不同阶段,定时定量有针对性的布置家庭训练任务,以达到最好疗效。例如坐位脱衣较为方便,通常病重侧肢体先穿后脱,教会如何大小便、使用卫生纸等,要求在家长的监督下,注意培养患儿独立生活的能力。
2.6推拿按摩和训练针护理
在完成药物服用治疗外,每天对患儿的局部部位进行轻揉、搓、捏、
拍打,确保患儿身体静脉疏通情况,同时护理工作需要完成患儿血液循环、肌张力的一定改善,通过推拿按摩辅助患儿进行身体锻炼,确保每天护理时间在15min左右,根据患儿的不同年龄,分别采用bebath法、vojta法及上田法,促进正常运动发育和平衡反射,抑制异常姿势及运动,增强肌力,降低肌张力。
结语:康复护理是基础护理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对脑瘫患儿进行正确的康复护理,可提高患儿治疗的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病程,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尽可能使患儿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 为家庭和社会减负担。
参考文献
[1]周雪娟.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1.
新生儿的护理要点范文2
关键词 新生儿肺炎 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1.152
临床资料
2004年8月~2005年8月收治新生儿肺炎31例,男18例,女13例;日龄1~3天4例,4~7天5例,≥7天22例;出生体重2000~2500g 3例,2500~3000g 10例,3000~3500g 18例;足月儿20例,早产儿4例,过期产儿7例;未开奶2例,母乳喂养26例,混合喂养3例;围产期情况,宫内窘迫17例,羊水吸入6例,胎位不正2例,剖宫产1例,自然分娩5例,轻症无呼吸循环衰竭者26例,重症伴呼衰、心衰、呼吸性酸中毒者4例,伴胎粪吸入综合征者1例。
临床护理要点:①做好患儿家长心理护理;②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证专人护理,制订护理计划,随时注意呼吸,心率变化;③保持氧气导管通畅;④保持静脉通路通畅;⑤尿量观察;⑥适当应用雾化吸入疗法。
例1:患儿,女,7天,足月顺产,体重3750g,母乳喂养,出生第5天出院,当天家人发现患儿面色由出生时的暗红色转为苍白,表情淡漠,拒乳,呼吸浅表而快,出生第7天病情加重而急诊入院。查体:体温37℃,脉搏164次/分,呼吸64次/分;精神差,颜面口周发绀,呼吸急促,鼻翼煽动,三凹征(+),烦躁不安,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底部可闻及细小的湿音,心音顿,律齐,各瓣膜未闻及各种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肝脏右肋缘下3.0cm,剑下2.0cm,脾未触及,肠鸣音正常,神经系统未见异常。白细胞2.74×109/L,诊断为新生儿肺炎并心力衰竭,立即进入急救室抢救,给面罩持续吸氧,建立静脉通道,清理呼吸道,拍背吸氧,保暖,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的变化,记录出入量,给予强心、抗生素以及其他药物,保持病房安静,24小时床边护理,做好特护记录工作,患儿1天后脱离危险,停止吸氧,3天后病情平稳,安返病房。特护改为Ⅰ级护理,经过15天精心治疗,痊愈出院。
例2:患儿,26天,因咳嗽2天,呼吸急促半天入院。查体:体温36℃,脉搏180次/分,呼吸66次/分。神清,精神萎靡,反应差,喂哺困难,烦躁不安,面色灰暗,口周发绀,呼吸急促,三凹征(+)。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广泛痰湿鸣。床头胸片:提示双肺中内带可见大片状阴影。诊断为新生儿支气管肺炎并心力衰竭。入院后立即抢救,首先给予面罩吸氧、清理呼吸道、保暖、吸痰、输液,每30分钟测T、P、R。严密观察呼吸的变化,观察面色、心律、体温、意识变化,观察神经系统各种反射情况,观察二便和哺乳,记录出入量,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经过5天治疗,病情好转,转入普通病房,Ⅰ级护理,每日给予常规护理和治疗,14天后痊愈出院。
讨 论
肺炎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严重感染性疾病,延误诊断和治疗,可引起并发生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的可能性极大。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控制传染源,仔细观察,精心护理是抢救治疗成功的关键。
在冬季出生的新生儿必须注意保暖,以防支气管肺炎的发生。注意室内空气新鲜,保持一定的室温和湿度,经常更换,保持上呼吸道清洁,喂奶时要注意呛咳,加强足够的营养和水分。
预防:做好孕妇保健和接生工作,预防吸入性肺炎的发生。产妇有呼吸道感染时,应避免直接接触新生儿,母乳可用吸乳器直接吸出,消毒后喂给小儿,新生儿病室应禁止一切探视,提倡母婴同室,母乳喂 养。
参考文献
新生儿的护理要点范文3
【摘要】:目的:探讨产科病房床旁沐浴、抚触与封闭式沐浴、抚触工作时间及效果比较。方法:将2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床旁对新生儿进行沐浴、抚触,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封闭式护理模式对新生儿进行沐浴、抚触。比较两组新生儿平均沐浴抚触消耗时间及产妇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新生儿平均沐浴抚触消耗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床旁进行沐浴、抚触后产妇满意度提高,产科新生儿差错事故发生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母婴护理模式在床旁对新生儿进行沐浴、抚触与传统封闭式护理模式消耗时间大致相同,因此在护理人力资源相对缺少的基层医院产科病房同样可以实施。实施母婴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产妇满意度,大大降低产科新生儿差错事故发生率,是提高产科质量的新型护理模式。
【关键词】: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沐浴;抚触;工作时间;满意度;产科病房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产科服务模式,是以健康行为“知、信、行”模式及健康信念模式为理论基础,是一个程序化,针对性强、连续的护理过程[1]。可提供母亲、婴儿和整个家庭个性化的临床支持和服务[2]。此种护理模式在国内陆续开展,我院于2010年9月在产科普通病房开展床旁新生儿沐浴、抚触,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产妇200例,平均年龄24.5±2.1岁,平均孕周为38.1±1.41周,其中自然分娩为130例,剖宫产为70例。均无妊娠合并症等病理情况。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0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
1.2方法 对照组为以往传统封闭式护理模式,由一名专门负责转运的护士到产科病房床头与每位产妇一一交接新生儿的脚腕标识带及胸牌后,将新生儿抱放至专门婴儿转运车中后再统一推送至专用的婴儿沐浴室。由三名专业护士为新生儿准备好衣物及沐浴用水后一一进行沐浴、抚触。然后再由之前专门负责转运的护士推送新生儿至产科病房与每一位产妇交接送回其手中,最后由一名专业护士负责沐浴用品及沐浴打包台面的终末消毒处置。观察组为母婴床旁护理新模式,四名专业护士准备好床旁护理车,消毒物品,水温计等分别直接下至产科病房。由产妇或其家属准备好沐浴用水、沐浴盆、新生儿衣物,沐浴水温专业护士测试后使用。在产妇本人病床上对新生儿进行沐浴、抚触。在操作过程中与产妇交流新生儿的喂养及大小便、睡眠情况,指导其新生儿脐部的护理方法注意要点、新生儿沐浴、抚触的方法及意义等健康教育。
1.3评价指标
1.3.1消耗时间及新生儿等待时间指标 同为工作满6年的4名护师为200名新生儿用传统封闭及母婴床旁护理为其进行沐浴、抚触。观察组为专业护士推车入病房至操作结束至工作人员出病房时间。对照组为婴儿转运车下病房至操作结束至用物总消毒时间;观察组因操作在床旁进行而无等待时间。对照组为沐浴、抚触需求新生儿与母婴分离时间减去沐浴抚触时间即新生儿等待时间。
1.3.2产妇满意度指标 出院前给产妇以匿名的方式填写自制满意度调查表,以百分制计算,大于或等于95%为满意,94-90%为较满意,小于或等于89%为不满意。
新生儿的护理要点范文4
对住院产妇实施产后保健知识和新生儿保健知识的教育,是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弈,也是保障妇女儿童健康的重要手段。为完全实现健康教育的日标,产后健康教育除需对产妇本人实施外,还应对产妇的家庭护理人员实旋健康教育。而在实施过程中却发现受教育者因身份和文化程度的不同而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有明显差别,并因此影响了健康教育的效果。为此对所有参加健康教育的人员进行“健康知识需求调查”和实施健康教育后“核心知识知晓率调查”,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2005~2007年间参加产后健康教育的产妇2342人,产妇的丈大1630人,产妇的婆婆或母亲1753人,共计5815人。其中产妇及其丈大全部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婆婆或母亲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9l2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841人。
1.2 方法每周两次组织产妇及其家属参加产后妇女儿童保健知识教育。内容包括:(1)观看新生儿日常护理知识的录象;(2)讲授新生儿生理特点及异常情况处理,儿童保健要点,产褥期曰常护理和产褥期心理保健;(3)现场咨询;(4)发放妇女儿童保健知识宣传资料。授课时间为1.5~2小时/次。
每次授课完毕发放“健康知识需求调查表”利“核心知识知晓率调查表”,要求参加学习者当场独立填写后回收。健康知识需求调查采取先列举出课堂讲述的五项内容,由答卷者根据自身实际需求进行填写,最后算出需求率;核心知识知晓率洲试办法为:在每项授课内容中选出1~3点重要知识点共10条,能正确同答8条以上算合格。最后将全年合格人数比参加培训的该类人员总数即为该类人员的核心知识知晓率。
2 结 果
见表1、表2。
3 结 论
3.1 对健康知识需求的欲望直接影响健康教育效果由表1、表2提供的信息得知:产妇本人由于对健康教育的所有内容都有浓厚的兴趣,经培训后核心知识知晓率都比较高。丈夫由于受我国农村传统观念的影响;对新生儿日常护理知识、产褥期日常护理知识、产褥期心理护理知识需求率不高,而对新生儿生理特点及异常情况处理和儿童保健要点等知识却有较高的需求,表现到培训后各项内容的核心知识知晓率有明显的差异。婆婆和母亲则由于文化、身份和传统观念的影响,除对直观讲授新生儿日常护理知识的录象内容有兴趣并乐于接受外,对其他几项内容均缺乏学习兴趣,导致培训后核心知识知晓率仍很低,无法达到健康教育的目标。
3.2 产后健康知识教育必须根据不同人群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重点讲授不同的内容产后健康教育内容涉及产妇的保健和新生儿保健,要实现目标往往需要家庭中的多人配合。因此要求家庭中的相关成员都麻掌握有关的保健知识。若在健康教育时将所有相关家庭成员集中一起同时讲授所有,往往会因兴趣、文化水平的差异和内容混杂而难以令所有人接受,致使讲授后核心知识知晓率太低。无法实现健康教育的日的。若将产后健康教育的内容进行分解。根据各类人员的兴趣、文化特点和在产后保健中可能承担的工作分别进行教育,就可收到较好的效果。如在对婆婆进行产后健康教育时,仅重点介绍新生儿日常护理知识,产褥期日常护理知识,简单介绍产褥期心理。同时讲授时针对婆婆等的文化特点尽量少讲理论多讲实例,多采取提问的方式。如讲产妇的休养环境时询问其家庭居住条件,讲产妇饮食时询问饮食习惯、传统做法等,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和效果。而新生儿生列特点利异常情况处理,儿童保健要点,产褥期心理及护理等知识由于内容比较抽象,且非日常护理所必须,则详细告知产妇及其丈大,以期在遇到问题时能顺利解决。
新生儿的护理要点范文5
关键词:母婴同室;新生儿;临床护理
随着我国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护理模式逐渐朝着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并且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逐渐成为各大妇产医院所追求的目标。母婴同室主要是将新生儿与母亲放在一个房间进行护理,并且产后的所有时间都是母婴一起生活,由母亲按照要求进行喂养、洗澡、穿衣和睡觉。这样不仅可以促进新生儿的成长,而且还能有效的降低新生儿的发病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选用了我院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接收的186例分娩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在所有患者及家属的同意下,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有93例分娩孕妇,其中对照组中93例产妇,年龄在23~42岁,平均年龄为27.8岁,剖宫产孕妇50例,阴道分娩孕妇43例,新生儿的体重为3.2~4.1kg,平均为3.75kg。实验组中的93例母婴,年龄在22~40岁,平均年龄为26.2岁,剖宫产孕妇50例,阴道分娩孕妇43例,新生儿的体重为3.1~4.3kg,平均为3.85kg。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不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母婴采用的是传统母婴分离的护理模式,对新生儿的所有护理工作都是由母亲一个人来完成。实验组中母婴采用了新的护理理念,即母婴同室护理模式,护理人员要耐心的教授分娩孕妇对于新生儿的喂养技巧,指导她们如何采用正确的喂养姿势对新生儿进行哺乳,从而避免出现皲裂现象。同时还要求孕妇对新生儿的呼吸、脸色、啼哭以及大小便等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并且要做好相应症状的预防措施。由于新生儿的体温调节能力比较差,这时就要求保持室内温度均衡,不要过热或者过冷。在新生儿休息的时候保持其侧卧姿势,从而避免奶水溢出发生窒息现象。而且在每次喂奶的时候,要求孕妇对自己的双手和进行清洁,避免新生儿出现感染现象,并且将哺乳的时间控制在30min左右为宜。每次新生儿哺乳的量也要因人而异,通常需要喂养到新生儿停止哭啼为止。由于新生儿的皮肤比较细嫩,极易导致受伤和感染,所以医护人员和家属要定期对新生儿的肤色进行观察,如果新生儿出现感染现象,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1.3观察指标 在孕妇出院之前,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新生儿的护理技能、产妇护理满意程度以及对相关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等进行调查。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所有数据均采用了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许和处理,其中的数据使用了x±s的方式来表示,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
2 结果
实验组母婴在分娩1w之内的喂养及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而且她们之间的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如今,我国各大医疗机构对新生儿的日常护理内容主要包括脐带护理、沐浴护理等,并且所有护理操作均由专门的护理人员来完成,而且新生儿的父母及家属几乎是看不到护理过程的,这难免会使其产生担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护理模式的不断创新,增大了对新生儿护理模式的挑战,逐渐发展起来的母婴同室护理模式深受孕妇及家属的青睐。
对于刚做父母的家长而言,面对新生儿的时候通常会束手无策,对于相关的护理措施一窍不通,更不用说是具有一定专业性的皮肤护理、脐带护理了。自从母婴同室护理模式的出现,将对新生儿每天的护理工作都放在孕妇及家属的身边来进行,这时孕妇及家属可以亲身了解和掌握个各项护理方式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同时护理人员还可以边操作边给父母进行示范和讲解,这样做不仅可以帮助孕妇及家属更好的掌握护理要点,而且孕妇还可以亲身体验护理的乐趣,从而为出院后的护理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中的孕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以及相关护理知识掌握情况的评分都明显好于对照组,因此,加强母婴同室护理模式的推广,可以有效的提高孕妇及家属对相关护理知识和注意事项的掌握情况,为孕妇的产后恢复及新生儿的成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分娩孕妇由于产后会存在宫缩痛、疼痛、缺乏对新生儿护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导致她们很容易产生抑郁和焦虑的心理情绪。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孕妇在产褥期是抑郁症的高发期,所以,医护人员要想办法帮助分娩孕妇进行相关角色的转变,带着乐观的心态来面对眼前的所有事情。母婴同室护理模式的开展,增加了护理人员与分娩孕妇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对于孕妇所不理解的地方,护理人员要耐心的进行讲解,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帮助孕妇很好的进入母亲的角色,而且还能够准确的帮助宝宝做各项护理操作。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以及注意事项的掌握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
本次研究中93例母婴同室护理均取得明显的效果,喂养及新生儿的胃肠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等几率差异教大。新生儿属于一种比较特殊的群体,而且父母及家属对新生儿的护理抱有较高的期望值,母婴同室护理可以让产妇及家属亲自感受护理人员对新生儿所进行的耐心护理,从而提高了产妇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足度和信任度。本次研究发现,实验组的所有产妇对护理人员的工作都非常满意,而且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产妇对护理人员的满足度有所下降,为91.40%,两组产妇的满意度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护理人员在对新生儿进行护理时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对产妇的康复和满意度产生影响,而且护理人员在与产妇及家属进行交流时,也可能涉及到其它方面的知识,这就要求护理人员掌握更多的心理学、社会学以及沟通技巧,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护理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1~3]。
综上所述,实施母婴同室护理模式不仅可以帮助孕妇转变角色,消除内心的恐惧、焦急心理,而且还能更好的增进母婴之间的感情,提高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的护理知识和注意事项的掌握情况。同时还进一步督促护理人员对专业知识、技巧以及相关知识的掌握,以不断提高他们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詹园园.母婴同室新生儿听力筛查7695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8(33):94-95.
新生儿的护理要点范文6
新生儿是指从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到出生后28天内的小儿。由于新生儿呼吸中枢发育不够成熟;胎盘血循环中断。建立肺循环;皮肤粘膜柔嫩、血管丰富,易擦伤;体温调世中枢尚未完善,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导致肺炎,硬肿的发生;新生儿脑相对较大,大脑皮层的兴奋性较低,常处睡眠状态;各种疾病的进展极易被忽视,加上新生非特异性免疫力不足,屏障功能差,对化脓性细菌缺乏抵抗力,易感染脓疱病。真对新生儿的这些生理特征,我们护理人员在执行静脉输液时,一定要严密观察,加强责任心,及时发现每一细小病情变化,正确辩别是病理的,还是生理的而采取必要的处理。至今为止,笔者在高危新生儿病房已做11年的护理工作了,下面根据实际工作的经验和体会将新生儿静脉输液的观察要点和护理注意事项总结如下:
1.给新生儿输液一般采用头皮静脉,实际操作时注意选择适当部位,同时要清楚头皮静脉无静脉瓣的解剖特点,从而选择使患儿卧位舒适,活动时不易将针头拔出的部位。输液治疗的患儿要包裹好,勤给患儿换尿布,因输液患儿尿量相对增加。
2.在给新生儿输液中,由于所用药量较小液量也较少,且准确性高。因此所选用的吊瓶要小刻度的,一般为开放式吊瓶,在更换液体时,如先把药物加人瓶内,再加入葡萄糖,尽管加液体速度很快,也会因一部分药物先进入输液管内而使输入药物浓度不均。故应先加入葡萄糖,或先将药物稀释再加入输液瓶内。在新生儿常用的几种药物中注意各药物的副作用及注意事项:如654-2可引起患儿颜面潮红心率加快,且误以为是病情恶化;酚妥拉明有时引起患儿严重鼻塞,不可从输液管小壶给药用于新生儿;葡萄糖酸钙如输入皮下可引起皮下组织坏死,故输葡萄糖钙时要严密观察,一旦输入皮下;要及时用普鲁卡因和酚妥拉明作局部封闭。
3.准确掌握输液速度,速度过快可引起急性肺水肿和心力衰竭,过慢则不易纠正脱水酸中毒,难以保证入量,有些药物还因配制时间过长而效价降低。甚至增强其毒副作用,有碍疾病的恢复,为此只有准确掌握执行医生输液计划,根据患儿病种的不同面调节滴速。如肺炎合并心衰患儿输液速度一定不宜过快,液量不宜过多,而静滴甘露醇降颅内压时要快速滴入.
4.输液并发症的观察,是否有局部血液循环障碍、静脉炎、对胶布的不良反应、水电解质的异常、输液反应及滴注青霉素,细胞色素C,血浆等类药物时患儿皮肤有无红疹等现象,如有应立即停止输液,告之医生,给予相应处理。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新生儿疾病具有病情变化快特点,而患儿又不能用语言来表达,只能用哭声、用日周颜面皮肤颜色、用呼吸、甩前囱张力、用吸吮力、反应能力、肌张力来表示,所以新生儿病房的护士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慈母般的心来对待每一位患儿,来度过工作时间的分分秒秒,它有可能为下一步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在可能决定~个小生命的生与亡。如新生儿呼吸衰竭,新生儿惊厥、新生儿颅内出血等有脑水肿的可能,密切观察前窗紧张或隆起,瞳孔的变化,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对防止脑疝的发生很重要。还有,对于新生儿高热的处理一般首先散包降温,如果观察不到,就有可能因患儿体温调节中枢的不完善而导致硬肿,加上输入的液体温度一般都低于患儿体温,在此更体现严密观察新生儿输液的重要性。
总之,高危新生儿病房的患儿,在输液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只有掌握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及输液规律后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也是新生儿病房护士所应具各的重要条件。同时不断学习新理论,新技能,理论联系实践,以提高未来人口素质、提高护理水乎。
参考文献:
[1]谭启明,窦月玲.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引起水疱原因分析及预防.护士进修杂志,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