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产业化研究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产业化研究报告范文1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强创佳”奔小康和“四化”发展目标,分析研究我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及各重点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趋势、战略重点及对科技的需求,提出总体及各领域今后5—15年科技发展的思路、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为制定“十一五”规划和“规划纲要”奠定良好基础。
二、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一)战略研究的目标
通过战略研究,力争实现“三个突破”。
一是在科技发展的总体战略上有所突破。提出未来5-15年我市科技发展的总体战略、指导方针和切实可行的战略目标。
二是在重大科技发展任务上有所突破。根据市长远发展和近期需求,提出我市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优先领域和关键技术等,力争能凝练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科技发展任务和项目。三是在科技环境、科技政策上有所突破。根据科技发展需要,提出科技发展的保障机制和政策措施等,以确保规划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战略研究的主要内容
战略研究的内容包含12个专题。
1、市中长期科技发展总体战略研究。
研究国内外科技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客观评价我市科技竞争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能力。结合实际,研究如何通过科技体制创新提高我市持续创新与自主创新能力。根据小康社会发展目标和“四化”发展理念对科技的总体需求,确定未来5-15年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的总体框架、发展目标、指导方针、基本任务、重点布局和战略途径。
2、农业与农业产业化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在客观分析世界农业及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研究分析我市农业(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深加工、农村第三产业)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技术瓶颈和对科技的需求,明确我市农业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战略重点、关键技术和重大项目,提出加速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和思路。
3、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分析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确定我市基础应用研究的重点与方向,提出加强成果转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对策;研究分析世界性产业与技术转移的趋势和我市现有条件与优势,提出应对策略、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重大专项;提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光机电一体化等领域发展的战略目标与重点,确定优先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系统成套技术和重大科技专项。
4、科技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研究。
分析我市科技人力资源的现状及主要问题,研究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科技人才和教育的需求,明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科技人才的类型及数量,比较我市与国外和国内其他城市人才政策,研究提出加强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的战略思路、目标任务及政策措施。
5、高新技术提升改造传统产业科技问题研究。
研究分析我市传统产业发展现状,明确我市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战略重点、关键技术和重大项目,确定技术引进、二次开发的重点领域和重点任务;应对世界产业转移趋势,明确加速我市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重大项目,确定发展战略、目标,提出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对策和思路;研究分析几年内有望成为10个年产值过百亿的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科技的需求,提出促进企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项目。
6、军民融合科技发展问题研究。
分析我市军民融合科技发展现状,研究我市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系和推进机制,明确军工科技资源与地方经济密切融合的切入点,确定军工技术民品化和民用技术军品化的重点领域和重点产品,提出加快军民融合的发展思路、重点任务及对策建议。
7、旅游、商贸业发展科技问题研究。
分析我市旅游、商贸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旅游、商贸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提出依靠科技手段提升和树立我市旅游品牌,加快商贸业发展的重大专项,研究加速旅游、商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8、城市公共管理科技问题研究。
为打造“国际化、市场化、生态化、人文化”的新,提升政府管理城市的综合水平,在分析我市城市安全管理、智能交通、公共卫生、重大突发事件应对等城市公共管理能力的现状与趋势基础上,提出相关重大科技问题,筛选出重大关键技术和重大工程项目,并提出对策与思路。
9、现代服务业发展科技问题研究。
研究分析基于电子化、网络化的商务、教育、文化娱乐、金融、社区服务等领域的信息化发展和技术创新现状与趋势,提炼出影响现代服务业的重大科技问题,筛选出重大关键技术和重大工程项目,并提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对策与思路。
10、基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循环经济科技问题研究。
分析我市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现状及主要问题,根据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研究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对科技的总体需求,明确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及重大科技任务,并提出对策建议。针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城市垃圾的科学处置中需要科技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及对策建议。
11、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问题研究。
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分析我市科技资源现状,根据我市经济与科技发展的总体布局,明确发挥科技资源优势和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发展目标、重大任务,提出为科技企业提供研发服务平台以及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机制的措施。
12、科学普及与提高公众科学素养问题研究。
根据我市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分析科普工作现状,研究提出未来我市科普工作的目标、重点任务和对策建议。研究创新文化对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分析我市创新文化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创新文化建设的对策。
三、组织设置与工作方式
战略研究工作由规划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多部门共同协作,并充分发挥科技、经济、社会、管理等各方面专家的作用,尤其注重发挥一线优秀专家的作用,确保战略研究全过程的开放。要动员我市有战略思维能力和战略眼光的优秀专家参与,调动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体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保证战略研究工作取得有效成果。
(一)组织设置
市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和规划研究总体战略组共同负责战略研究的组织实施。
总体战略组主要负责规划研究的顶层设计,包括制定规划总体架构,确定战略研究专题设置及研究内容,对各战略研究专题组进行指导等,同时负责总体战略研究报告的起草工作。
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联络组、文件组。联络组主要负责具体协调工作,包括规划战略研究各专题组的协调,办公室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总体战略组及专家顾问组之间的沟通协调,负责战略课题研讨会、论证会的召开及资料准备和整理等。文件组主要负责有关文件的起草,工作方案的起草及文档管理等工作。
(二)工作方式
战略规划研究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承担单位和专题组长,市级相关部门参与协作,其负责同志作为专题组副组长。专题组长根据规划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全面负责本专题的研究工作。在组长和规划办公室签订战略研究计划任务书后,专题研究的具体部署,研究人员的组织、资料收集和调研、研究报告的撰写等由专题组负责组织完成。
四、对战略研究工作的要求
规划的战略研究是规划制定的核心和基础,直接服务于“十一五”规划和“规划纲要”的编制。
(一)战略研究的方法
在对我市科技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方式充分了解国内外科技发展的趋势,把握科技发展的前沿,做好技术预测,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全局做出前瞻性安排。
对我市科技发展经验进行总结,注意广泛调研,听取意见,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分析入手,找准科技发展的切入点与突破口,逐渐深入,不断总结和凝练,提出科技发展的优先领域、关键技术、重大项目与课题等。
对典型的案例进行解剖分析,并与其他省市有关情况进行对比研究,客观评价我市科技发展的地位与差距。
加强研究的开放性,提倡大跨度、多视角考虑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等问题。利用多种多样的渠道,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多吸收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在研究过程中,发扬民主、鼓励争鸣,使各种观点相互交锋,允许不同的观点存在。注意加强专题之间的交流,对于领域比较宽的专题,尤其是要注意系统研究和交叉融合。
注重专题研究的顶层设计和综合,使专题研究工作做到宏观有序,并根据专题研究的整体部署和要求,制定出科学的、合理的、可操作的专题研究方案和专题任务分解方案,精心组织,深入研究。同时,在专题设计与研究过程中,允许专题之间的合理交叉,但要加强专题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协调沟通,以减少专题间不必要的重复,保持整个专题研究的完整性。
专题研究应特别强调要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和创新性的思维,力争为制定出一个有新意的规划奠定坚定基础。
(二)专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根据规划制定的总体要求,专题研究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
1、发展趋势分析:系统分析国内外的经济、政治、社会等的背景,以及本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2、现状分析:在系统研究我市实情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本研究领域我市发展的现状、优势及问题,并与国内省市相对比提出我市的主要差距、阶段特点,以及未来发展的重大需求。必要的统计数据要求详实,统计分析方法科学合理。
3、发展思路研究:根据形势和现状,研究本领域未来发展的总体思路,包括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发展途径等,提出未来15年本领域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以及未来5年的阶段目标。4个战略研究专题要重点提出未来15年发展目标,同时提出未来5年阶段目标;8个问题研究专题以提出未来5年目标为主,同时展望未来15年发展目标。
4、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研究:根据目标和需求,研究本领域发展的战略重点和总体布局与部署,提出优先发展关键技术和重点、以及重大项目等。
5、政策措施研究:研究为实施上述目标和任务而采取的对策和措施,包括政策、保障、条件、环境等建议。
(三)专题研究报告形式
各专题研究任务完成后,须提交专题研究报告,主要包括:
1、专题主要研究成果与总报告摘要;
2、专题研究总报告;
3、关于重大科技专项或重大任务的建议说明;
4、相关研究成果与资料。
五、时间进度安排
战略研究时间进度安排分为三个阶段。
启动阶段(3月底前):确定战略研究专题,通过公开招标,确定战略研究专题承担单位和课题组组长,成立专题组,组建研究队伍,落实研究任务。召开各专题开题报告会,下达任务书,启动研究工作。
农业产业化研究报告范文2
国外。在西方发达国家中,英国是农场平均规模较大的国家之一。主要依靠广泛采用现代科技和现代管理。以畜牧业为主导部门和种植业、畜牧业有机结合。
美国农业就特别重视农业组织管理现代化,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组成为一个统一的农业综合体,实现了产业化经营。
韩国农业大力开发和推广大棚与温室栽培技术、稳定水果生产的新技术、含糖量高的高品质产品、自动识别产品规格的技术、收获后的管理等技术,全力以赴提高产品档次。
日本建有由国立和公立科研机构、大学、民间组织等三大系统组成的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体系。举全国之力,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收入水平。
以色列农业以研发与推广并举,不仅重视农业高新科技的研发,更注重科技的转化,追求高效益。该国高科技含量产品已经销售到全世界。
国内。我国农技推广以政府为主导,科研与生产脱节,重科研、轻推广,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目前我国农业耕种收进入农业机械化中级阶段。而机械种植水平在多数省市中目前还是有很多的空白。根据《2013-2017年农业市场行情监测及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来看,我国在农业劳动生产率还是相对国外较低,开发农产品新产品的竞争力远远不够,利益连接机制不完善,这也是农业产业化面临一大难题。
万屯镇的农业发展概况
万屯镇是农业大镇。国土面积179.19平方公里,海拔1300米,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峦起伏、河流纵横。交通便利,区位、资源优势明显。有国家农业部定点市场——万屯牲畜交易市场,是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牲畜交易聚散地。
同时,依托万屯牛马交易市场和丰富的土地资源、草资源,雪峰1000亩天然草场建设,拉动全镇养殖业发展,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万屯镇万亩杨梅基地的建成,形成了农业产业化、特色化;年产30万吨富猛渣的兴义市鑫扬实业公司投产,为万屯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700余人,为农民增加收入500余万元。
虽然万屯镇在全面减免农业税的情况下,农业税每年以45~50%的速度逐年递增,但是万屯发展上,在科技投入和推广、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产品市场建设及农业劳动力素质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
农业产业化发展策略
万屯镇的农业发展,要结合区位优势,夯实农业发展基础,调整产业结构,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增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活力,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才能达到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的差距。
结合区位优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烟水配套、土地综合治理等项目;发展优质农业和特色项目,增强亮点幅射;对市场需要大、资源条件允许、经济效益明显的项目;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做大做强蔬菜、烤烟、茶叶、畜禽养殖等特色优势产业,提高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万屯镇烤烟种植面积已达到10000余亩,农民增加烤烟收入1000余万元。积极培育和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建立基地+企业+农户的现代化农业产业链,发挥品牌效益,形成规模化效应。
开展农技培训推进产业化经营。根据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优化农业科技资源的配置合理布局,强抓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区和科技示范户,开展技术比赛,对技术状元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开展农业保险,对应用新技术过程中农民无法抵御的社会、自然因素造成的损失给予适当补偿,保护需求积极性;建立农业新技术推广之前的强制实验制度,任何农业新技术在传播之前都必须通过实验示范,减少农民使用新技术时可能带来的损失。
调整国民经济分配格局,让经营农业有利可图,给农民以追求技术的动力;完善农村土地制度;稳定承包地,便于农民长期投资。同时,顺应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的大环境,鼓励土地流转,推进规模经营,为采用技术创造条件。
加大机械投入农业生产。在农业生产中大幅度投入机械,这样可以提高其产出率。让农业生产资料得到节约和充分利用,这样在整个农业生产投入(包括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减少。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很多农民大量外出打工,劳动力相对减少,如果不采取先进农业机械投入劳动中,这样很大程度上将增加劳动生产成本。同时也使有效的农机装备无法广泛推广使用。
推动休闲观光农业的健康发展。在资源的综合利用和适应市场需求方面也有其特殊的优势,着力推出休闲度假、民族文化体验、山地运动、地质科普以及自驾观光等旅游产品。
通过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将农业从单纯的生产向附加值较高的二、三产业进行拓展与渗透,使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与自然生态保护、农业景观欣赏和知识普及有机地结合起来,生产、生活和生态等功能在农业中得到同步体现。
这种农业与旅游结合发展模式,是新形势下农业和旅游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发展的需要,是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农业结构、提升农业产业层次、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必然选择。
农业产业化研究报告范文3
一、项目总体规划及其资金筹措
2005年冬,我们聘请专家通过对周边市场的考察论证,制定了一个年出栏4万头瘦肉型商品猪繁养场扩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并通过上级有关部门审核认可,同意实施。
项目主要有三项内容:①引进PAC祖代母猪和PAC父母代母猪;②扩建商品猪养殖栏;③引进科学养殖技术、增添养殖设施(包括电子监测系统及信息化处理系统)。
项目概算总投资为4180万元,其中自筹资金1680万元,银行贷款500万元,引进其他资金2000万元(含施工方垫资)。
二、项目实施进展及其产生效果
2006年元月起,项目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到2006年12月底,项目一期工程即商品猪养殖栏扩建已基本完成。共建有扩繁养殖栏100栋计20000m²,总投资2340余万元。
2013年,引进PAC祖代母猪200头,PAC父母代母猪2600头,总投资1200余万元。同时,增添了数百万元现代化养殖设施,并且高薪聘请了一位农大教授、4位畜牧师,充实了养殖场的技术力量。今年3月,我们利用上级拨付的10万元贷款贴息资金,添置了一套牲猪疫病监控、预警系统,提高了牲猪养殖的防疫能力。
这些项目的开发实施,使我们农场的总体规模和实力得到进一步的增强。2013年销售良种母猪5000余头,良种公猪1000头,销售肥猪3000余头,总销售收入达7000余万元,实现利润1000余万元。同时,带动周边乡镇牲猪养殖农户2000余户,使农民增收4000万元以上,今年已成功申报为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
三、今后的发展方向
“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乘势而上,继续把农场做大做强。
1、进一步充实科技化养猪含量,拟打算引进全套电子监测系统和微软办公系统,对养殖场饲养人员的工作状况、牲猪生长状况、饲料配置状况和疫苗注射防治状况实行全程监控,并录入信息数据库,真正实现科学化、信息化管理。
农业产业化研究报告范文4
1.重视理念的作用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要用经营企业、经营工业的理念来经营农业。经营农业必须确立“为卖而产、为赚而卖”的理念,适应、满足和创造市场需求,把农业生产定位于商品生产。引进工业组织形式,移植工业生产方式组织农业生产经营,运用工业营销策略搞活农产品流通,把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市场开拓及农业产品消费服务融为一体,把市场理念、质量理念、标准化理念、品牌理念等现代工业管理理念贯穿于农业生产与经营的全过程。除了农业经营主体思想理念的变革外,各级政府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管理意识及方式也要变革,确立与农业产业化相适应的现代农业管理理念。2.重视培训重视对农民、种养殖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等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理念的培训,使其了解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趋势,学会如何收集、整理、判断市场需求供给趋势。在培训内容上,除了提升现代农业经营技能和技术外,更应重视对现代农业经营理念进行培训。在培训手段上,用广播、电视、报纸及信息网络等现代传播媒体,开展经营理念的培训。3.重视借鉴要重视对发达国家和地区现代农业经验的借鉴。从学习和借鉴角度,可以把它们划分为可以直接借鉴的、尽快借鉴的、现在还没有条件但可以通过创造条件来借鉴的三类。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走现代集约农业发展道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完善政府支持农业的制度安排组织管理和支持政策体系、发挥民间组织的重要作用等方面,可以直接借鉴的国外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和模式。在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等方面,尽快借鉴的国外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和模式。在高技术农业、信息农业、精准农业、工厂化农业等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方面,可以通过创造条件来借鉴。
二、创新和完善农业经营主体
(一)创新和完善农业经营主体的内容1.农民家庭经营农民家庭经营是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经营单位。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变革、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加快,农民家庭经营分为传统农户、专业大户(专业种植与养殖户)、经营与服务性农户、半工半农型农户主要类型[2]。我国农村的大多数农民受教育的年限比较短,文化程度比较低,农民的能力建设有待加强,因而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今后农民家庭经营的发展方向。2.家庭农场家庭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与一般农户的本质区别不在于经营规模的大小,而在于经营者身份的转变,即从“自然人农业”向“法人农业”转变。家庭农场是经过工商注册登记的,可以是使土地、房产等成为农民面向市场的一种资本。据统计,农业部确定的33个农村土地流转规范化管理和服务试点地区,已有家庭农场6670多个[3]。3.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合作是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的重要形式。农民合作社是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基本主体,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型实体,是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有效载体。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能够较好地解决小农户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有效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形成利益联系紧密的共同体;可以更有效地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在服务社员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并对周边农户产生辐射带动作用。截止2012年年底,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68.9万余家,实有入社农户达到5300多万户,约占全国农户总数的20%。4.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企业是指采用现代企业经营方式,进行专业分工协作,从事商业性农业生产及其相关活动,并实行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组织。农业企业,尤其是农业龙头企业,在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和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在不断完善与广大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的基础上,农业龙头企业作为产业化经营的先导力量将扮演独特而重要的历史性角色。近年来全国农业产业化企业快速发展,全国各类龙头企业近12万家,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达到30多万个,带动农户1亿多户[6]。5.农业职业经理人农业职业经理人是一个新生事物,类似于现代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是懂技术、会经营、专门从事农业生产管理的职业经理人。现代农业职业经理人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带头人”,是推进农业规模经营的引领者,主要从大中专毕业生、有一定文化程度和农业生产管理技能的种田能手、有意投身农业的城镇居民、复员转业军人和熟悉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其他人员中产生,这部分人将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主力军。6.农业园区农业园区是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时期的一种特殊农业产业化实体。农业园区是由相关经济主体组成的,除了投资业主本身的经济效益外,还具有科技创新示范、农业机制创新、示范辐射推广、服务农民等多种社会效益,是集组织创新、体制创新、技术组装集成和应用创新于一体的试验和示范主体。随着农业园区的发展和壮大,催生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和种养大户,促进了园区所在地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步伐。
(二)创新和完善农业经营主体的措施1.完善主体经营农业的内核完善主体经营农业的内核重点是促进龙头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实体化发展。推进企业股份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品牌嫁接、资本运作、产业延伸等方式进行联合,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推行ISO、GAP等认证。加大对农民合作社扶持力度,强化建章立制和规范化管理,鼓励农民兴办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类型合作社,增加合作社发展资金,支持合作社改善生产经营条件、增强发展能力,逐步扩大农村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农技推广等涉农项目由合作社承担的规模。对农户家庭经营,要加快培养新型农民,推动经营主体的职业化。对家庭农场要健全经济台帐,促使其讲求经济核算。对农业园区重要的是要制定园区工作运行规则。对职业经理人要求他们诚实守信,要有敢于担当和善于担当的精神。2.提升主体经营农业的能力加强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农业创业培训和农业实用技术普及性培训,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经营能力,着力打造高素质的经营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等人才队伍,真正把农业的发展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上来。要营造农业创业和就业的良好环境,完善从事现代农业创业补助政策,引导和鼓励投资农业的企业家、农村内部的带头人、返乡务农的农民工、基层创业的大学生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拓展主体经营农业的功能鼓励经营主体在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和高就业的农业以及农产品加工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主体经营农业的功能。依托标准化的种植、养殖园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风光、农耕文化等,积极发展观光农业,发展“农家乐”旅游项目,拓展农业的旅游和文化传承功能。按照“农业生产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的发展理念,大力建设生态工程后续产业,发展特色生态经济林、生态农业、生态畜牧业等,完善农业的生态保障功能。
三、创新和完善农业经营模式
(一)创新和完善农业经营模式的内容1.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千家万户组成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形成农工商或农商有机结合的产业链和利益共同体的经营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主要由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公司、农业基地和农户等要素构成,由此形成“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中介组织+农户”等各种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2.农业股份合作制经营模式农业股份合作制经营是指在保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通过土地使用权的入股,将大片土地联合起来统一经营管理,实行集约化经营的一种经营模式,其核心是土地股权制,即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给大户或龙头企业经营,农民可以获取土地租金,企业可以通过土地集中经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然而,目前的土地股份制更多的是用租金制替代股份分红制,用财产性收益掩盖了农民整体收益的提高[7]。3.农业品牌化经营模式品牌是农产品通向市场的“身份证”,是将工业理念融入农业经营的标志性工作,对于提升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非常重要。农业品牌化经营模式是以农产品地理标志、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商标注册为基本手段,通过建立优质高效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在生产和流通领域全面建立起质量标准体系,以全面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标准化程度,推进农业品牌化和商标注册。要发挥创意农业的作用,研发设计出具有独特性的创意农产品或活动,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现代农业的价值与产值。
(二)创新和完善农业经营模式的措施1.延长产业链条以产业选择为基础,以利益链接为纽带,依托农产品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区域,发展加工、配送、专卖、餐饮、旅游等多种业态,建立农业产业链耦合机制,促使农业突破传统的生产范围,向加工业、商业等拓展,发挥农业“接二连三”的功能,形成生产、加工、科技、服务、销售、旅游一体化的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综合效益。以区域性农产品为龙头,利用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的资金、技术、信息和人才优势,充分进行农产品加工及其副产物的深度开发,实现农产品的产供销一条龙和农工贸一体化。把农业经营与乡村休闲旅游业结合起来,拓展农业的生态、旅游、文化、教育等功能,开展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的农业节庆活动、农耕活动和创意农业产业形态,提高农业资源的附加值。2.完善经营机制土地是维系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纽带。农业经营主体其经营形式大多为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而土地零星分散极不利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必须加快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因而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有序”的原则,加快土地确权,加大土地使用权流转。推广实物计租货币结算、租金动态调整、土地入股保底分红等利益分配方式,稳定土地流转关系,使转入土地的新型经营主体与转出土地的农户建立稳定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保护双方合法权益。推广股份合作模式,支持各经营主体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技术、劳动力、资金等要素入股,按照股份企业的运行模式开展经营。完善订单农业,规范合同内容,明确责权利,引导各主体之间形成稳定的购销关系,真正实现保底收购。鼓励龙头企业采取设立风险资金、利润二次分配制等形式,与农户与合作社等主体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关系。3.搞好知识产权保护有计划的对龙头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宣传培训,增强企业知识产权意识。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普及知识产权法律知识,提高龙头企业员工、特别是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配备合理数量的知识产权专兼职工作人员。鼓励龙头企业自建研发中心或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建科研机构,重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鼓励龙头企业开展发明创造,通过申请专利、注册商标或域名等途径积极获取自主知识产权。
四、创新和完善农业经营投入方式
(一)创新和完善农业经营投入方式的内容1.实行项目制目前,我国对农业经营投入主要采取项目制,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项目制的具体要求进行管理。项目制主要包括财政无偿投入和财政有偿投入等。财政无偿投入如农产品基地的基础设施包括水利工程、机耕道路、土地整理资金等,以公益性项目为主。财政有偿投入主要是支持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等项目采取这种方式。2.完善补贴制补贴制是对农业支持与保护政策体系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是政府对农业生产、流通和贸易进行的转移支付。对产业化中既属于市场筹资范围又具有一定公益性的部分如农民培训、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等,采取财政给予一定的补贴。要在现有基础上要加大补贴力度,完善补贴办法,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同时将补贴环节从流通环节转向生产环节,将价格支持转向对农民的直接补贴。3.实施奖励制奖励制即以奖代补,由原来财政对农业项目的直接补助,改为由企业(项目单位)先行筹资投入,待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再由财政给予一定额度的奖励补助的扶持方式。以奖代补资金扶持的对象和范围为农业生产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科研机构等实施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流通项目、农业科研、示范推广项目等。
(二)创新和完善农业经营投入方式的措施1.按项目制要求确定项目的选择严格遵守项目制的基本建设程序,包括提出项目建议书、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初步设计、施工准备、建设实施、竣工验收等阶段。在确定项目时,严格按照项目的预先设定范围和要求,减少弹性的支出和随意性支出。要建立农业项目评审机制,积极探索实行专家评审、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支农项目。聘请农业、经济等方面的专家组成评审组,通过现场陈述、专家质询、公开评分等层层筛选,通过充分评估论证,确定扶持项目,确保项目确定的公开、透明、科学。2.改革补贴制中分散和不到位的弊端按照“公平、公开、透明”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的机制,使各项涉农补贴措施更加直接、更加有效。新增惠农补贴资金,应重点投向种粮大户和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推进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和现代化。农机购置补贴调整,重心转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而不该实行普惠制。完善农民“一卡(折)通”渠道,将所有到户的补贴统一管理、统一维护、统一公开,便于社会监督和资金直接发放到户。积极推行财政支农资金的转移支付和农户补贴公示制度。对补贴农户种子、救灾救济和扶贫等投入进行公示,发挥广大农民直接监督作用,减少财政支农资金的流失。3.制定并落实奖励制中的奖励规则制定优惠政策,积极探索财政支农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有效途径。设立专项奖励资金,促进扶持土地合作社的发展,对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业主给予资金奖励,推进规模经营。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给予农业项目支持。除国家补贴政策倾斜兑现外,在用电、用水方面给予保障,重点在农业项目上给予支持安排。在奖励重点上,对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种养基地、品牌申报等进行奖励。对获得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集体商标创建区域品牌等给予奖励。
五、创新和完善农业经营服务体系
(一)创新和完善农业经营服务体系的内容1.科技服务科技服务包括品种鉴定与推广、植物病虫与动物病害预测与防治、新技术示范与推广、农业生态保护等。加大对现有农技体系的改革力度,整合资源,形成多主体、多层次、多形式的服务格局,提高农业科技的入户率和到位率。继续完善以农业科研、农技推广部门为主体的农技推广服务,推广专家大院、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110等方式,向农户开展推广无偿服务。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等农业产业化主体根据自己生产及经营计划需要,通过无偿或有偿两个市场获得有关技术,指导培训农户在相关技术下进行规模生产。2.投融资服务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商业银行要加强对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探索大型农用生产设施设备、参保渔船、林权、流转后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海域使用权等抵押贷款和应收账款、仓单、可转让股权、专利权、注册商标专用权等权利质押贷款的方式方法。各类政策性农业担保公司要以农业经营主体为主要服务对象,及时做好担保工作。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要优化保险服务,引导农业经营主体参保,保障农业持续平稳发展。3.销售服务建立由供销社、农资生产企业、农业“三站”、种子公司、个体工商户等多种市场主体共同参与农资经营销售体系。完善农村现代物流体系,建立健全农资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和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服务体系。加强农产品营销服务,办好农业博览会等农业展会,继续支持骨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参加农产品食品博览会,巩固出口传统市场,拓展新兴市场。组织开展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经销、加工、消费单位对接活动,帮助农业经营主体及时销售、采购农产品,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4.信息服务信息服务体系包括信息收集、加工、处理、传输和,使之及时、准确地传达到用户手中,帮助农业生产者、经营者和管理者适应变化多端的市场,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管理、营销的顺利进行。全面整合农业搜索引擎数据服务、农户电话呼叫服务、手机短信服务、远程教育服务和电视信息互动服务等涉农信息资源、信息服务,建立覆盖到所有乡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介组织、经营农户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综合信息网络。应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于农业资源环境、作物种植状况、自然和生物灾害等监测预报。5.检测服务巩固完善国家和省级质检中心建设,分期建立区、县级监测站和重点农产品生产基地、市场、龙头企业速测点,为各经营主体提供检测服务。继续开展环境评价、产地认定、依标生产、质量检测和农资定点供应等项工作,形成比较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建立基于流程管理的食品安全实现机制,充分借鉴国际食品安全控制的理论和实践,如GlobalGAP、HACCP等,并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基于流程控制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制度[9]。
农业产业化研究报告范文5
一、对教育公益性内涵的认识
(一)文化知识的公益性决定了教育的公益性
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对教育本质属性的概括,而教育的公益性是其本质属性的重要体现。教育的公益性是不随办学主体的意志为转移的,而是由公共知识的公益性所决定的。教育的过程就是以传播和扩散文化知识为主,兼而创新和生产文化知识,以及应用和物化文化知识的过程。从这一意义上讲,教育利益可以归结为教育的受益者即公众、社会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在教育过程中获得的文化知识。而文化知识自一产生出来就存在着被全人类利用的可能性,因此无论其由哪里起源由谁创造,都改变不了这种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属性。既然文化知识存在着非排他的共享属性,那么公众、社会、国家乃至全人类,从文化知识传播应用中获益是不可避免的。文化知识的这种现象即为其公益性,而作为传播文化知识主要途径的教育,其公益性也是必然存在的。
(二)传统观念中教育公益性的内涵
我国传统的教育公益性内涵产生于计划经济时期,教育由国家统一提供,强调绝对的平等,人民接受的都是免费教育,所以当时的教育公益性可以概括为:符合社会公共利益,不以盈利为目的,由国家举办,追求平等,强调非经济价值取向[1]。在传统观念中教育公益性往往与免费挂钩。随着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教育体制尤其是办学体制也发生了重大变革,教育这一公共产品随之进入市场,像其他行业一样开始政府统筹,主要依靠市场调节,免费教育仅局限于基础教育,高中以上教育开始收取学费,并且开始涌现出大批社会办学机构,产业性作为教育的一大属性凸显出来。此时传统教育公益性的内涵开始面临巨大挑战,部分人甚至开始对教育是否具备公益性产生了动摇。
(三)新时代对教育公益性的理解
教育的公益性源于文化知识的公益性,并不取决于其提供形式,同时也并不排斥市场经济形式。传统对教育公益性的理解,是基于免费提供的形式以及其崇尚社会价值的原则,认为教育就是一项纯公益事业,不涉及任何经济价值取向。但随着商品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进入到市场经济之中,部分教育开始具有了经济价值取向,但这并未否定教育的公益性,因为教育结果带来的超强的正外部效应是始终存在的,从更广泛的视角来看,教育的公益性可以分为教育供给上的公益性与教育外部效应上的公益性两个方面。所谓教育供给上的公益性,即指教育提供相关的公益性,即投入由政府负责,无任何盈利性质,关注的是公众是否都可以拥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外部效应上的公益性也可称为与教育结果相关的公益性,即教育的外部正效应,任何类型的学校都是为国家培养人才。这两方面的公益性是密切相关的,当一种教育外部效应上的公益性越强时,国家便会加大其投资,进而使其成为免费教育,那么这种教育具备了两种形式的公益性。同样,当一种教育的直接公益性得不到良好保障时,其教育结果所带来的相关公益性就会受到阻碍,仅停于理论阶段。本文所要谈的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公益性就是从外部的公益性着手,即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所带来的结果是惠及全体社会成员的,对我国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提出,对于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村,应该让能带动农村又好又快发展的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变成一项纯公益事业。
二、我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结果的相关公益性表现
(一)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是提升我国劳动力素质的重要举措据
2008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我国现有农村人口7213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4.32%,其中高中及高中以上劳动力合计只占到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3.68%,而有86.32%的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都在初中及以下,没有接受过任何技术培训的劳动力占70%。据2006年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3年,城镇人口受教育平均年限在12.2年左右,而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在8.6年左右,农村劳动力受教育年限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标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更低,在美国,农民受教育年限平均为12年,大体相当于高中毕业程度。法国7%以上的农民具有大学文凭,60%的青年农民具有中专水平。德国7%的农民接受过大学教育,53%左右的农民受过2~3.5年的职业培训。而我国农村劳动力受过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的人口比例不到30%,这就决定我国农村人口主要从事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劳动。基于我国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现状,大力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对提高农村劳动力科技素质是最具有现实意义的举措。正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要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作为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如果得到进一步普及,首先可以保证我国农村人均受教育年限得以提高,而总目标就是使每一个农村劳动力都接受一定程度的技能培训,成为掌握“一技之长”的技能型劳动者,提高我国劳动力整体素质。
(二)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优质转移”
目前,我国农村约有近2亿剩余劳动力,且每年增加1000万人,这些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与2004年以来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出现的“技工荒”形成了鲜明对照,原本富余的劳动力应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源优势,但现在却成了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沉重负担。因此,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要积极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实现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优质转移”。但受制于自身劳动素质加之面临着城镇大批下岗职工的竞争,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后无法到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就业,只能选择在市政、装修、建筑、环卫等苦、累、险、脏行业就业。一方面,通过农村职业教育,使这些剩余劳动力流向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就业,农民自身经济水平得以提高的同时也对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目前我国二三产业就业人口中,农民工占半壁江山,在制造业中约占60%,在建筑业中占80%。因此,通过职业教育使这些从业者素质提高,必然会提高产业劳动生产率,推进我国二三产业的发展。
(三)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有利于实现农业产业化
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是实现农业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桥梁。首先,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为农村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农业产业化的直接参与者就是农民,农民对土地的热爱,使他们成为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最忠诚也最有激情的拥护者,但基于他们自身文化素质限制,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通过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可以向农民传授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农业科技装备水平,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高素质农民,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其次,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信息指导和技术支持。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农村中职教育机构,拥有大量的农业专家和技术员,他们不仅掌握着农业方面的科技知识,而且还了解农业的最新走势和农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因而有能力、有义务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科技指导和信息服务,为农业产业化的顺利推行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信息保障。最后,发展现代农业,就要将新的科技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之中,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快又好发展。据调查,在我国现有70%左右适合农村应用的科技成果在农村中很难推广,农业科技转化率只有30%~40%,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2]。这一现状就更要求大力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保证农民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确保农业科技成果在农村的推广应用,使农民走上依靠科技致富的道路。
(四)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城镇化进程
农村劳动力走进城镇工作生活,并不代表他们已经完成了城镇化进程。由于生活环境、文化的落后,使农民身上沉淀了许多与现代生活不相融合的思想观念与行为习惯。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北京地区罪案中,外来人口罪案比例在40%左右,外来人口聚居区的罪案高达70%以上;在广州近年来破获的各类刑事犯罪中,有80%是外来暂住人口,这些人90%以上集中在各大城乡结合部的出租屋内[3]。在家庭方面,农民工家庭常表现出子女无教,父母无养,婚姻失和。在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已非常严重,孩子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这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隐患。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已逐渐危害社会稳定和谐。究其原因,“教育缺失”是目前农民工成为城市化建设中“问题群体”的一个突出原因。尽管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农民工队伍越来越壮大,但却没有一只相对稳定的技术工人队伍,没有形成农民工素质得以提高的培训成长机制。如前文提到,大部分农民工是没有经过任何职业教育或培训直接进入到城市生活工作,这就极易造成他们公共意识缺乏,不了解基本的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而对农民工基本法律法规及职业道德的培养,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是主要承担者。这就要求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在培养农民生产技能的同时,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
三、推动我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公益性
实现的重要形式———免费教育
(一)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理论效应”与发展现状的矛盾冲突
在2004年时,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达到0.47,在2006年时达到0.496,而国际普遍将基尼系数0.4作为监控贫富差距的警戒线,显然我国在2004年时已超过这一警戒线。同时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当基尼系数超过0.6时,一国的贫富差距过大进而易导致社会动乱、政局动荡。因此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缩小贫富差距,已成为我国促进社会公平和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首要任务。世界银行提供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在中国农村各项基础建设投资中,教育投资对减贫的作用位于第一,投资教育对中国减贫影响系数达到6.3,而排在第二和第三位的通讯和农业推广技术分别为4.02和3.36[4]。由此可见,发展教育能够将现在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有利于农民增收,对缓解和解除农村贫困具有战略意义。基于我国农村地区劳动力素质现状、对人才需求的规格、农村产业结构特点,从经济发展的逻辑性来看,大力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是解决我国农民增收最根本、可持续的方法。然而自2001年来,农村化学校数从49.64万所下降到16.66万所,农民教育和培训的教职工数从41.35万人下降到20.57万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规模也逐年缩小,从2001年培训8732.31万人下降到2005年的4793.18万人,不少地方农村职业教育出现发展缓慢甚至弱化的趋势[5]。
(二)矛盾冲突原因分析
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超强的外部正效应是不可否认的,那是什么阻碍了其发展?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经费的不足。首先,职业教育主要是进行技能培训,这就决定其需要大量的实验设施,以及相应的设备维护及更新资金,这就决定职业教育办学成本要比普通教育高。因此,职业教育的收费就要高于普通教育。在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每年需要缴纳2000多元的学费、住宿费等费用,再加上生活开销,每年上学至少要花费近4000元。一个农村家庭,在200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761元,这笔上学开销对农村家庭来说很难承受,剔除个别富裕农村人口收入的拉动,大部分农村人口是达不到这样一个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因此,高昂的学费迫使他们只能作出“教育放弃”的抉择。其次,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一是数量不够,学历合格率偏低。二是具有专业技术的教师比重很低。三是结构性矛盾突出,文化课教师所占比例偏高,兼职教师很少,13所学校外聘教师只占3.9%;“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6]。师资的薄弱,办学条件的劣势使农村家庭更不愿意花高昂的学费接受职业教育。由此可见,经费不足已成为困扰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最主要瓶颈。
农业产业化研究报告范文6
关键词:信息化;中原经济崛起;可持续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10)02-0111-05
一、引言
上世纪80年代,以美国经济学家罗默为代表的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因素作为系统的内生变量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本世纪人类社会迎来了全面的信息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已成为社会进步和新型工业化的核心要素。信息化已成为带动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河南信息化建设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河南经济近10年来的快速发展,为信息产业的建设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2005年河南GDP总值首破万亿大关,2008年达1.8万亿以上,连续3年增速在14%以上,位列全国前5位。至2008年人均GDP已达19539元。一定水平的经济和社会条件是信息产业发展的前提,前苏联学者帕尔凯维奇研究认为,信息需求的增长大约与人均国民收入的平方成正比。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信息产业就会由于社会需要而正式形成,并进一步发展。而当人均GDP达到1400美元时,即可认为社会将进入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期,并将对国民经济产生显著的贡献和带动作用。那么当前河南的信息化水平如何,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联性和贡献作用,对中原经济崛起和可持续发展有着怎样的支撑作用,这对基于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制定中原经济崛起方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参考价值。
二、信息化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性及其贡献作用实证分析
(一)信息化发展水平测度
测度信息化水平,目前主要采用信息化指数法(Index of information),而指数法中,信息化测度指标的选择有一定的相对性,不同地域或时期,指标体系的构建可能有所不同。为合理测度河南的信息化水平,本文按照代表性、简便性、可比性和准确性原则,基于《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选择了以下5类建设因素共14项明细指标,构成如图1所示的信息化水平测度体系。
按照上述指标体系,对河南1999~2008年的各项信息化水平指标进行统计计算。由于指标之间的不同质,本文以1999年为基数将各年度的指标值进行了指数化处理。以“信息量”大类指标为例,明细指标“人均年邮电业务量”1999年与2008年分别为148万元和1187万元,用2008年度数据除以1999年度数据得到该指标指数为8.02。由于对指标的加权目前尚没有统一的模式和标准,完全取决于如何判断各指标在信息化中的地位或作用,而本文研究的目的只是通过对信息化水平测度来分析信息化综合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此采用简均法,并不影响结论推导的科学性。具体的算法是:将各明细指标值指数相加除以指标个数即计算出该年度对应指标的指数;最后对5大类指标指数按相同权数平均,计算出各年度的信息化综合发展指数。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二)关联性分析
经济发展是多种经济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为对比分析,在考量信息化与中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度时,我们同时考虑工业化以及社会固定资产基础投资对经济发展的相关性。以下用年度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作为工业化指标指数;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K作为社会固定资产基础投资指标,同时考虑到与后续分析的一致性用InK进行指数化处理;用GDP作为经济发展指标,并同样用lnGDP进行指数化处理。基于以上信息化指数的测度值,依据1999~2008统计区间河南省统计年鉴提供的GDP数据,可构造出如表2的样本空间。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样本空间进行统计分析,可得到(1)式所示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lnGDP=2.78+0.0663M+0.20261nK+1.708InL (1)
对上述模型进行自变量相关度分析,则有:M对GDP相关度r1=0.996;G对GDP相关度r2=0.988;L对GDP相关度r3=0.986。
分析结果表明:在中原经济崛起的过程中,信息化、工业化以及社会固定资产基础投资各要素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均存在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但就相对来说,信息化要素的相关度更为密切,已列为各要素之首。
(三)贡献度分析
依据数理经济学原理,社会总产品产量是由社会总资本量、社会总劳动量和技术水平等主要经济要素共同决定的。以下采用修正后的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GDP=AeqMKαLβ进行贡献度分析。仍然用GDP作为社会总产品产量的量化指标,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K和社会劳动力就业总数L分别表示社会资本要素投入量和社会劳动要素投入量指标,a、B表示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M表示社会信息化综合发展指数,A表示除去信息技术进步外的其他技术进步因素(设为常量)。对函数模型式两边同时取自然对数,则有:
InGDP=InA+qM+αInK+βlnL (2)
依据河南统计年鉴1999~2008统计区间测算出的GDP指数(LnGDP)、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指数(Lnk)和社会劳动力就业指数(LnL)数据,可得到如表3所示的样本空间。
将M、InK、lnL作为解释变量,lnGDP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可确定出回归系数分别为:LnA=-1.536、q=-0.479、α=0.046、β=2.413。于是可得到多元线性的经济增长函数模型:
lnGDP=-1.536+0.479M+0.046InK+2.4131nL (3)
对上述模型进行自变量元素单一贡献分析,则有:M、K、L对GDP单一贡献分别为r1=0.993、r2=0.976、r3=0.638。
对GDP相关度分别为:r1=0.996、r2=0.988、r3=0.799。设α=0.05,查表可得Fα(3,6)=3.83,而F=282.01>3.83为显著。结果说明:在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的诸要素中,信息化贡献度最为显著。
若继续进行自变量贡献弹性分析。将(3)式两边去对数变形为:
GDP=0.22e0.479MK0.046L2.413 (4)
根据弹性计算公式可得,GDP分别对K、L及
M的弹性分别为0.046、2.413、0.479M。以2008年为例,说明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要素、社会劳动力就业要素、信息化发展指数M每增长1%,GDP分别增长0.046、2.413、3.28。结果显示,在推动河南经济快速发展的三大要素中,信息化已列为第一要素。
若继续测算K、L和M对GDP的边际贡献。在式(4)中分别对K、L和M求偏导数有:
若继续对式(4)求二阶偏导数则容易看出:在1999~2008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劳动力就业、信息化建设各要素对GDP的边际贡献尽管递增,但固定资产投资边际贡献递增的速度有放缓趋势;而信息化建设和劳动力就业要素则有倍增加速趋势,特别是信息化要素的倍增趋势表现得更加明显。这一结果也有效地印证了以罗默和卢卡斯为代表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在解释和指导现实经济方面的价值和
依据上面各表提供的年度K、L、M值,通过上述公式可得到1999~2008统计区间各要素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边际贡献如表4所示:
利用表4数据可作出简单的折线对比分析图,如图2所示。意义。
三、信息化对中原经济崛起和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分析
当前制约中原经济崛起和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三农”问题、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和日益枯竭的能源问题。而信息化能有效化解和消除这些制约因素的影响,并对中原经济的良性持续发展构成有效支撑。
1 “三农”问题。河南省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也是第一产粮大省。但农业并没有使河南富起来,相反河南的综合实力与东部发达省份之间的距离近几年还在进一步拉大;而从另一角度说,中原经济崛起又不能摒弃和排斥农业,农业是河南的比较优势产业,也是其他产业的发展基础。摒弃或排斥农业会使河南的发展定位因背离国家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而承担宏观政策风险。“无工而不富,无农则不安”,那么二者的有效结合就是要走农业产业化的道路,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真正出路。而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又能起到按市场价值配置资源的作用,信息是一门科学也能起到推动科技进步的作用,同时信息是一个产业还能起到促进产业升级的作用,信息的三大基本属性十分透彻地揭示了它对农业产业化的巨大推动作用。当前中原乃至中部农业产业化的根本问题,在于如何按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发展市场农业,如何提高科技含量发展知识农业,如何全方位拓展农业链条发展产业化农业,因此,强化信息化建设,就意味着抓住了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信息化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利器。而当务之急,应是尽快构建起覆盖全省并同时与国内和国际接轨的“河南农业发展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它对于沟通农资和农产品市场、推广兴农技术、引领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将产生极其重要的支撑作用。
2 产业结构问题。传统产业结构在计划经济时代曾为中部带来了许多荣耀,但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这种产业结构由于没有及时跟进优化、调整和升级,使得中部经济在市场环境下的区域竞争格局中处于被动地位。现代经济学认为,三次产业所占之比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地区乃至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而欧美发达国家和我国“十五”以来的经济发展实践也反复例证了这一立论的有效性。2008年河南的三次产业之比为14.4;56.9:28.7,而全国平均水平为11.3:48.6;40.1,经济发达地区的广东为5.1:47.0;47.9(已呈较合理的“三二一”倒序结构),河南第三产业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低了11.5个百分点,与广东相比更是低出了19.3个百分点。可以看出,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和低层次已经严重地制约了中原经济崛起的步伐。而信息产业是发展迅速、更新频繁的高创新产业,信息产业的高创新带动了信息产品的多样性及信息技术应用的广泛性,使得信息产业具有很高的渗透性,主要表现为信息产业内部有关产业部门的相互渗透和信息产业对其他产业的高度渗透。信息产业对其他产业的高度渗透又主要通过两种途径进行:一是信息产品广泛地渗透到其他产业中,使其他产业创造的产品和服务中包含有信息产业所创造的价值;二是信息产业部门直接向其他部门开展有偿信息服务。因此,加快信息产业发展,将会对河南产业结构调整具有直接推动和间接带动的作用。
3 资源问题。材料、能源和信息是经济发展的三大基础资源,材料和能源的稀缺性使其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但信息资源则具有无限可复制、可共享,并在使用过程中价值可倍增放大的特征,某种程度上信息资源对材料和能源资源的稀缺性具有一定的替补功能。据国家发改委测算,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冶金、建材、化工等高耗能行业比重就相应下降一个百分点,万元GDP能耗亦可降低1.3个百分点。虽然河南是一个能源大省,但河南的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却不容乐观,按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四种常规能源资源探明储量折合标准煤计算,河南的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1/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的1/5,人均耕地仅为0.0827公顷(约合1.24亩)。河南的GDP总量目前虽居全国第五,一方面是GDP的高速增长,另一方面则是缺电、缺煤和缺水,能源链条面临断裂。河南不仅是一个资源消耗大省,采掘业、原材料工业所占比重过大,而且能源利用效率很低,万元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万元GDP用水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由于强度开采,资源消耗过快,储备基地短缺,目前河南的能源优势正在日益丧失。因此,中原经济要实现崛起并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下决心另辟蹊径,而靠科技创新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正是化解日益短缺的能源问题的有效途径。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