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工的基础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水电工的基础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水电工的基础知识

水电工的基础知识范文1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质量管理;问题

Abstract: The quality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is a complex work, and management is a system engineering, determines the pattern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does not have too many “specification ",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quality and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anagement.

Key words: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problem

中图分类号:TV5

引言

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的实践中,质量问题仍然困扰着工程项目的如期交付并影响预期效益的实现。虽然近年来国家相继制定了多部关于工程质量的法律法规,各级建设行政管理部门也加大了大型工程项目质量的行政监管力度,但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自身特点,使得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控制任务既复杂又繁重。

一、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现状

现阶段,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以国家投资为主,在质量管理上也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政府行为。在大规模水利建设过程中,尤其强调了“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工作方针,从中央到地方,从各级党委、政府到水行政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政策,采取了一系列办法和措施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的现状可简要概括如下:

1.以行业幅度管理和分级层次管理为基本构架,质量管理体系初步建立。一是表现为工程质量管理权限的逐级分解。二是表现为工程质量管理体制的基本完善。三是表现为工程质量管理责任主体与责任事项的具体对应。四是表现为质量监督网络的建立健全。

2.以推行和规范“三项制度”为管理动力,质量管理工作全面开展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国家基本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法人制逐步完善,责任制度的推行,体现了现阶段工程质量管理“以人为本”的管理现状。

3.以监督检查和执法监察为辅助手段,达到质量管理目标基本实现行业自查自纠,水利厅召开水利建设管理会、水利建设现场会等专门会议,研究部署行业自查自纠工作,加强工程建设管理,进行工作督促和指导。

二、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 工程设计中存在问题

1.1项目决策咨询评估有待加强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评估是政府对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只有咨询评估的合理可行,才能避免项目的盲目性和决策失误。但中小型水利工程很少组织可行性论证,工程建设常常不合理或不规范。

1.2工程前期勘测设计的深度不如大型工程,设计不规范

某些个别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的项目规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由前期工作经费不足,规划只停留在己有资料的分析上,缺乏对环境、经济、社会水源配置等方面的综合分析,水利水电工程一般是采用国家拨款与地方筹集资金相结合的方式,而地方集资金是占很重要的部分。有些地方由于财政困难常难以垫付足够的前期勘测设费,待立项后有了资金又急于上马,没有足够的时间与足够的经费进行前期勘测作,导致水利水电工程的前期勘测设计深度不够。有的项目更是由于政府的行干预匆忙上马,根本没有进行勘测设计等。

2.工程施工材料管理中存在问题

2.1原材料的质量问题

混凝土工程使用的水泥、粉煤灰、外加剂等属厂家生产产品,其砂石骨料通常使用坝址附近河床开采的砂石料或开采块石料加工制成品料。水利水电工程使用的钢筋、钢材及止水材料等也发现一些伪劣产品,原材料存在的质量问题将给工程运行安全留下隐患。

2.2施工中的问题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从建筑物基础开挖、基岩灌浆处理到混凝土浇筑(土石坝体填筑),金属结构及机电设备安装,有的工程施工过程中未能按照水利部、电力部部颁有关施工技术规范,严格控制每道施工工序的质量,出现的问题较多。

2.3承包单位偷工减料引起的质量问题

有的工程施工单位层层转包,由于转包单价偏低,承包单位就搞偷工减料,为欺骗监理单位,就不择手段造假资料蒙混过关。这种现象在隐蔽工程施工中较为普遍,严重影响了建筑物基岩固结灌浆和防渗帷幕灌浆质量,将给工程安全运行留下隐患。

2.4金属结构及机电设备的问题

有的工程金属结构加工制造工艺粗糙、焊接质量不良,安装误差较大等质量问题,造成闸门漏水严重,金属结构构件不能使用,需进行返工处理,影响了工程建设工期。机电设备存在着伪劣产品,不能正常使用,经常需要更换,给工程造成损失。

3.质量控制中存在问题

3.1水利水电项目专业多、项目多、而单项工程量多

这从建设管理的角度来看,具有另一种难度。若使用先进的大型设备,由专业队伍进行施工,工程成本不能保证,若改用简化的办法,非专业队伍来施工,其质量就难以控制保证。

3.2水利水电工程一旦发现早期失控,为弥补损失而赶工,将严重地影响质量控制工作

在一些工程招投标中,压低临时建设费、不可预见费等,致使施工单位在经济上十分被动。这点也是水利水电工程出现许多分包,甚至“隐性转包”的重要原因。

3.3施工单位现场管理力度不力,质保体系不健全,挂靠资质现象严重,施工水平低

项目部管理模式多是公司管理层加包工头,施工队伍设备投入少、技术水平低。施工主要技术工人及工程师配置不足,施工的主要核心管理网络不完善,缺少专业的相对固定的施工班组,造成施工组织的杂乱无章、低级错误不断。

4.工程监督管理中存在问题

4.1项目监督管理水平欠缺

项目法人中的组织机构人员质量意识淡薄,重视工期,轻视质量。项目部人员素质不高,缺少高水平的管理人才,项目管理科学化决策少,相关的技术支持比较少,随意性较大。业主对工程质量的重视不够,在口头上说质量第一,而在施工时当质量与进度发生矛盾时,就放弃了质量。

4.2不能严格执行合同

在招投标工作中过分的压低工程造价,工程变更随意性大,不能严格执行合同有关部门条款,不按程序办事,长官意识严重,行政指挥较多。某些工程不能很好地执行合同,而是主观的施工,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

水电工的基础知识范文2

关键词:工程教育 卓越计划 培养模式 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a)-0203-02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人才需要具备解决实际水利工程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大量工程实践经验,才能在工作中变被动为主动。因此,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应包含专业知识和工程实践两方面。专业知识可从大学课本中获得,但工程实践经验必须在实践中积累[1~2]。

参与具体工程实践的培养模式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处理问题能力,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能够解决问题,使得学生在学习实践中积极思考、更加努力学习。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通过工程实践既可以提高学生对项目的规划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也得到大幅度提升[3~5]。

1 现状

1.1 学生状况

近几年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在校生年均200人左右。虽然每个学生通过高考填报志愿被录取,但是有80%以上的学生对本专业所学课程的应用实践不甚了解,85%以上的学生没有真正团队合作的经验,参与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经历的学生少之又少。

1.2 教学现状

(1)课程设置。

目前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基础课以理论知识为主,学生学得多忘得快。专业课的理论知识量大,涉及面广,但与实践结合少,学生无法学以致用,缺乏深入理解平台,无法掌握专业技能。实验课往往是验证性试验和演示性实验。毕业及生产实习时以参观为主,对水利枢纽的构成、具体工程施工全过程、施工的工艺流程等仅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实践环节薄弱,面向工程实际欠缺。

(2)教学方式。

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教学还是被动、灌输式教学,很多课程无对应的实践平台。这就使得教师教学是单方面输出,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的传授,与工程实践脱节严重,与学生交流基本为零,致使学生无法理解知识的应用及其背景,无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

纯被动的接受知识使学生没有自我思考问题的环境,因而缺乏思考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该能力恰好是实际工作中极为主要的能力之一。

(3)考核方式。

课程学习效果的考核方式依然是“一卷定夺”制,考试占总成绩80%以上,考试分数决定一切。这种以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导致学生考前突击、60分万岁。学习本是积累知识的过程,现实却变成了应付考试的情况。学生对课程设置内容的本身并不重视,更谈不上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严重违背了课程体系设计的初衷,导致学生对所设课程丧失学习兴趣,没有主动汲取知识的动力。

现有的教学模式中实践性环节课时十分有限。并且学生学习的课程固然有用,但是大部分学生不清楚这些课程有什么用、在哪用、怎么用?类似这样的问题是靠上课与考试无法解决的。

我们最终需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这样的人才需要具备哪方面的能力?怎么样实现这些能力的培养?这些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

2 解决的方法

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2.1 更新教育理念

求真务实,成就卓越。工程教育是培养具有宽厚的基础理论、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能力的高端技术骨干和领军人才。培养的特色是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前沿视野,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2.2 改革教育模式

教育不是培养同一类人才,而是因人而异、激发不同类型学生的潜能。教育不是对学生表面能力的要求,而是对其主动性、创造性、自信度的培养。

“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要以团队合作的形式进行,每个学生在团队中有自己独立的角色。学生既要各尽其职又要做好配合工作,及时把握进度及方向。这种教育模式是一个在校本科生走向工作岗位或继续科研学习的过渡平台,使学生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学生与用人单位真正做到“无缝连接”。

2.3 途径与措施

采用多层次、多环节的培养体系,多方位的创新实践体系,持续不断改进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以及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建设,实现学生实践和创新等能力的培养。

3 水工“卓越计划”

对现存教育模式培养出的人才与社会人才需求矛盾进行分析,提出构建“以人为本”的实践与创新教育平台,以适应不同类型的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出多样化的人才。积极响应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在专业培养阶段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确定了2012版本科生培养计划,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相互交融的教学体系。

3.1 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实现

卓越工程师教学大纲(或称卓越工程师专业培养标准)是指导本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核心。教学大纲从三个方面设置培养目标:(1)掌握科学与技术基础知识;(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3)培养学生理解工程技术创新和研发的重要性及其战略价值。卓越工程师要解决企业和社会需求的科学技术创新难题,以提高行业竞争力,从而贡献社会。因此,卓越工程师在工程技术研发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

教学大纲的设计与实现要重点考虑以下要求。

(1)具有本专业特色的知识结构,包括:基础科学知识、工程科学知识、和工程专业知识。

(2)本专业所需要的个人职业能力和素质,包括:工程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系统思维能力、个人能力和态度、职业技能和态度等。

(3)本专业所需要的人际交流与沟通能力,包括:团队工作、沟通与交流、信息的获取与传递、外语等方面的能力。

(4)本专业所需要的在企业和社会环境下工程综合能力,包括: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环境、工程企业工作环境、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环境等综合能力。

(5)为实现以上培养大纲要求所需要的培养环节,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验实践课程和各类工程综合应用项目、实习环节、课外科技活动以及校内外的各种活动等。

(6)以上各个培养环节在整个卓越工程师能力培养大纲中对学生能力培养所起到的贡献、各环节之间的联系等。

3.2 课程结构的设计

本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在分析国内外现行本科培养模式和社会需求对本专业毕业生的要求与期望的基础上,明确了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发展趋势对人才的要求和培养国际化工程师的目标。以卓越工程师能力培养大纲和培养计划为指导,形成了个人能力、人际能力及实际工程管理能力的培养理念,确定了以工程设计为导向的综合培养方式。培养方案包括基础教育课程平台和专业教育课程平台两个平台。

3.2.1 基础教育课程平台

涵盖本科生必须学习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理论,是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其中包括以下方面。

(1)社会科学基础必修课:思想政治修养类课程;语言类课程、管理类课程、社会认知类课程、体育类课程。

(2)自然科学基础必修课:数学类课程、物理类课程、化学类课程、计算机基础及语言类课程、工程图学基础、工程力学基础。

(3)基础实践环节:军事训练、工程认识、工程实践及与基础理论课程相对应的基础实验环节。

(4)选修课:包括中国水利史、语言与文学、哲学人生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人类文明等模块,供学生根据兴趣和爱好广泛选择,要求学生选修至少10学分。

3.2.2 专业教育课程平台

涵盖了本专业培养要求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和需要广泛了解的专业知识,使学生在水利水电工程领域具有比较深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其中包括以下方面。

(1)专业基础课程:是学生必须学习的专业基础知识,是学生专业学习的基础。包括水文学基础知识、水力学基础知识、工程力学基础知识等内容。

(2)专业主干课程:是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包括水工建筑物,水电站、水利工程施工,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等内容。

(3)专业选修课程:是学生需要了解的专业知识。包括水利工程概论、专业英语阅读、水文学基础,微机原理、水利工程概预算及水工结构可靠度等内容。

(4)专业实践环节:包括综合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及与理论课程相对应的实验环节等。这部分教学工作大部分在企业完成。

4 课程大纲的设计

遵照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要求,并结合我国工程领域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卓越计划的课程大纲。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课程大纲是根据培养计划教学大纲和培养计划中规定的各学科的目的、任务而编写的指导性文件,作为课程教学过程的重要依据。课程大纲指导学生的选课、学习,规范教师的教学、考核。课程大纲服务于专业课程计划,受课程计划的约束、界定,在课程大纲中将涵盖本课程的知识点、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学习范围、学习目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课程大纲以纲要的形式规定每门学科知识、能力的范围、深度及其体系、结构,同时规定教学的一般进度。课程大纲由承担本门课程的教学团队老师在广泛调研并听取企业界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能力培养大纲的要求制定,由学院教学委员会审批。

5 企业培养方案制定

本专业的“卓越计划”将把卓越工程师的教学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个培养阶段。在一年的企业学习阶段,水利学院将与参加“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企业共同制定符合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的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和相应的培养体系。培养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素养:熟悉行业政策法规,具备良好职业道德。

(2)工程实践: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拥有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实践能力。

(3)工程研究:具备工程推理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掌握从工程实践中探寻知识及文献查询、归纳能力。

(4)工程创新:掌握选用适当的理论和实践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需经过水利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或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系统化训练。

(5)工程综合:通过参与具体工程项目及工程管理,培养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领导能力。

6 结论

通过研究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卓越计划” 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计划在2012级本科学生中选拔30人,独立设置“卓越”班,实施卓越计划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我们期待培养适合水利行业发展的、与用人单位无缝衔接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卓越人才。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Z].2011.

[2] 赵韩强,郭宝龙,赵东方,等.国外大学产学合作教育对我国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启示[J].高等理科教育,2010(4):49-52.

[3] 赵中敏.探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工程实践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6):25-27.

水电工的基础知识范文3

【关键词】建筑材料;水利水电工程;全英文教学;创新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科技以及工程建设的国际合作化推动了人才的国际化,这不仅限于国际化人才争夺与使用,更重要的是国际化专业人才的培养。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地区之所以社会与科技领域始终保持不断涌现的创新活力,很重要一点就归因于其全球化视野下的科技人才培养与引进策略。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保持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初期的人口红利,主要体现在劳动力成本较低(劳动密集型产业较多)的优势;而如今,之前的人口红利优势已经不复存在,我们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仍然保持我们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活力与发展动力,就需要从科技水平、先进技术等方面入手,参与乃至领跑国际科技领域,摒弃以往完全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模式,转变到依靠科技水平的轨道上来,而这需要在培养国际化工程技术人才、科研人才、管理人才等各方面花大力气,需要有一个持续的工作才能产生效果。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领域而言,我们国家的大量大型水电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已开发或已规划完毕,今后大量的水利工程设计、施工、监理企业将不得不面临着“走出去”的那一步(已经有很多企业已在国际市场中参与竞争,如东南亚、非洲、南美等地)。水利水电工程国际经营规模持续扩大、经营层次进一步提高、国际市场范围不断扩大、国外工程项目履约情况、经济效益良好,吸引了大量水利水电施工企业走出去,例如,水电建设集团公司等一批较大型的水电施工承包单位是中国水电产业“走出去”的排头兵,自1999年以来连续进入全球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行列。

因此,对于培养水利水电工程行业专业性人才的高等学校(如武汉大学)而言,也需要逐步转变自身的培养目标定位,必须下大决心,花大气力培养国际化工程技术人才与科研人才。在新的历史阶段,高校仍是水利工程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同时,在水利工程科技人才国际化培养,特别是高端科研人才国际化方面,水利科研机构具有独特的优势,肩负着历史的重任,高校与水利工程科研机构相互学习,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发挥各自特长,为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人才基础。所以,高校在水利水电工程学科的发展过程中也需要在课程建设规划时形成国际化视野。科研人才国际化培养是实现新跨越的必由之路,也是适应水利科技发展,培养水利专业人才的必然选择。

建筑材料在其他工程专业领域,如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等均有相关双语教学实践的开展,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截至目前,国内高校中尚未发现有建筑材料全英文教学的报道。建筑材料也是水利水电专业人才培养中最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不仅是学生今后从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施工和监理等工作的必备基础,也是学习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等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前提。而建筑材料这门课程具有很多与其他课程不同的地方,如:(1)课程涉及内容多、学科广,包含了水泥、砂浆、混凝土、钢材、石材、沥青等各种建设工程领域所涉及到的建筑材料品种,并涉及到力学、化学、物理等各基础学科的大量知识点,是一门交叉学科特性明显的课程;(2)材料新技术、新产品革新与更新快,教材的修订速度有限,无法及时将革新的技术与出现的新材料修订到教材中;且规范与标准的修订也存在时效性问题,而教材中往往也在这方面存在滞后性;(3)涉及的规范与标准较多,材料的各种性能与规范和标准之间的关系需要特别注意。从这些特点上来看,内容繁杂,知识点多,记忆内容较多,而在这些特点的基础上,全英文教学又带来了语言上的难度,不仅在教学上带来一定的难度,同时学生在理解上也需要花更多的精力与时间。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从2009年开始在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开设全英文班教学,除部分基础必修课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均采用全英文教学。建筑材料课程作为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设置在大学三年级的第一学期,在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等)、基本力学课程(如材料力学、理论力学)完成之后开展,并作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水利水电施工等其他专业课程开始的一个基础。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建筑材料教研室承担了该门课程的教学,经历了初期的直接聘请国外高校教师来华授课,到后期本专业教师经过培训和学习后讲授课程的艰难过程。经过近些年的教学实践与不断总结,我们得到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经验与体会。

一、授课对象分析及教学概况

由于建筑材料课程具有知识点涉及范围广、学科间跨度大、基本概念多等特点,结合全英文教学的特点,就更加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外语基础,以适应在较多专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对全英文条件下概念的准确理解。在开设本课程前,学生已系统学习了高等数学、材料力学等基础课程以及专业基础课程,这是建筑材料课程学习的前提条件。本课程针对的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本科生三年级第一个学期的学生,该阶段的学生已系统学习了数学、物理、力学等基础课程,并且该全英文班还经过了两年多的英文强化训练,可以适应建筑材料课程全英文教学过程。由于多年来教学改革与学分制改革的结果,建筑材料课程课时已压缩至36学时,即使中文授课也不能将教材上所有内容全面教授;因此,在学时分配上,对于混凝土(concrete)、水泥(cement)、钢材(steel)、沥青(bitumen)等主要建筑材料做详细讲解,对于石膏与石灰(gypsum and lime)、石材(stone)、聚合物材料(polymer)、其他功能材料(functional materials)等其他类建筑材料做简要讲解,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强调课后自学的作用。在试验教学方面,由于只有6个学时的试验学时,因此,主要强调的是对学生创新性的培养,我们在试验设计中也强调了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进行科学设计的理念,开展了一些创新性试验教学,这在第3节中将做介绍。整个课程以“建筑材料的组成(composition)——结构(structure)——性能(property)”之间的关系为主线,注重知识的基本概念、重点、难点和方法论的讲授;注重教学内容和主题的不断更新和扩展,在课程中穿插建筑材料学科的发展前沿和动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二、培养目标

每一门课程的开设,都有其培养的目标和期望达到的效果。由于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全英文班的定位在培养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国际化的专门人才和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科学研究人才,我们认为其国际化主要内涵有两个方面的,其一是为工程界培养合格的并且有竞争力的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施工以及监理的专门人才,可以为我国大型水利水电工程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人才储备;其二是为我国水利水电专业培养国际化的科学技术人才,从科学技术进步的角度为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培养优秀的科研人才,以保证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可持续化发展。从这两方面考虑,作为建筑材料全英文课程的教学,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主要感受与体会:

(一)作为科学研究的目标,全英文班的学生从选拔时开始就作为精英化教育来培养,如果学生个人意愿是将来从事水利水电专业的科学研究工作,则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扎实掌握基本概念,在深度上有较多体现;同时,需要任课教师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从本科生专业基础的学习就开始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与热情。

(二)作为水利水电工程国际工程总承包的培养目标,则需要学生掌握建筑材料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国内外相关建筑材料试验标准与规范、施工规范等的对比、建筑材料基本概念的中英文对照叙述方式等,要求在教学内容上体现在知识点的广度上,强调学生的知识面宽度。

鉴于以上两点考虑,我们试图在建筑材料全英文教学过程保持科研性与工程应用性二者的平衡关系,既强调本课程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实用性,也在实用性过程中穿插国际上本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研究思路,培养学生在科研创新方面的能力与热情。

三、学习材料的选择与获取

建筑材料具有涉及学科领域广、内容繁杂等特点,但大多数的教材总体上是一致的,基本会涉及到材料的基本性质、气硬性胶凝材料(石灰与石膏)、水硬性胶凝材料(水泥)、混凝土、砂浆及砌体材料、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建筑钢材、功能性建筑材料等主要部分,且材料的基本性质、水泥、混凝土、建筑钢材是几乎所有建筑材料教材编写时的重点内容,也是我们工程应用领域最常接触的建筑材料种类。各教材只是在内容编排与语言叙述上有所差别,但这种差别最终影响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也是较明显的。因此,选择一本或几本好的参考资料是学好一门全英文课程的必要前提。此外,建筑材料本身新技术、新进展涌现较快,所以在学好经典教材的同时,需要对这一学科领域的新知识学会主动获取,从文献材料中对基本概念与常识进行必要的补充,以培养学生在科研创新方面的初步能力。鉴于这些考虑,我们在全英文教学过程中,除了经典教材的选择之外,也在课堂上潜移默化地介绍建筑材料领域科学研究常用的期刊杂志,并传授简单的文献检索与阅读的方法,以培养潜在对科学研究感兴趣的学生之科研热情,为水利水电工程领域专业性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

(一)外文教材选择

国外建筑材料类的教材较多,有概括类的(即所有建筑材料都包含在内,如J.M. Illston等人编写的Construction Materials:their nature and behaviour;R.K.Dhir等人编写的Civil Engineering Materials),也有专门类的(即介绍某一类建筑材料或某一种建筑材料,如P.K. Mehta主编的Concrete Structure,Properties and Materials),考虑到本科生阶段以基础教育为主,我们主要选择概括类的教材,即包含大部分建筑材料,且以基本知识讲解为主,不针对某一材料深入探讨。考虑到全英文教学过程的特点,我们要在教材上也尽量体现英语思维方式与中文思维方式的不同,即在介绍理论体系之前,先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分析方法和方案,最后才给出该部分内容的总结。在综合比对了国外的优秀英文教材后,我们最终选择了两本教材作为教学参考书,一本为Domone and John Illston主编的Construction Materials-Their nature and behavior (4th edition),另一本为J.F. Young, S. Mindess, R.J. Gray和A. Bentur主编的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ivil Engineering Materials,这两本教材都很好地体现了上述特点。

(二)英文文献获取

为了让学生在学习建筑材料的过程,培养必要的科研素养和科研兴趣,主要是在授课过程中介绍图书馆可以利用的主要图书馆数据库,帮助他们开始学会使用学校的资源来进行自己感兴趣的科研活动。例如爱思维尔(Elsevier)数据库中的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等,Springer数据库中的Materials and Structures,ASCE旗下的Journal of Materials in Civil Engineering,ACI旗下的ACI Journal of Materials、ACI Journal of Structures等这些建筑材料科学领域主流的期刊杂志。让学生今早接触这些,是为了培养目标中提到的国际化视野的一个重要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课程中书本知识的同时,与时俱进地了解本学科领域一些领先的科学、技术问题,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研究是思路和想法,对于学生今后职业生涯的选择也是一个引领,既适应我们培养国际化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也适应我们培养国际化科研人才的需要。

(三)标准及规范的比对

由于很多建筑材料领域的规范在相关的术语表述、单位制、相关规定等方面存在一些区别,要在教学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建筑材料相关国内外规范的对比。在课堂上主要介绍我国主要规范(如GB、JC、JCJ等国标规范、行业规范以及地方标准等),并针对其中某些条款与国外相关规范(如美国ASTM规范,英国BS规范等)进行比对,以让学生了解各国规范之间的差异与联系。例如,最简单的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试验与表征问题,在我国规范中采用的是立方体抗压强度,而美国规范中则是采用圆柱体抗压强度,二者之间是存在一定区别的,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去区分这些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如何查阅规范,寻根溯源,比较规范,学会举一反三。

四、教学过程体会

(一)课堂教学

1. 关键专业词汇讲解。由于建筑材料课程涉及的内容繁杂、学科领域较多、材料类型也很纷繁,所以其中涉及的专业词汇也很多,且规律性不强。因此,我们在每一章开始讲解前,将其中每一章将要涉及到的专业词汇作一汇总,提前让学生进行预习,防止在课程讲解过程中造成学生的理解障碍。从教学效果来看,这一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不仅保证了教学过程的流畅性,也极大地增加了学生的专业词汇量,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这种教学过程。

2. 主要概念引经据典。建筑材料在工程中的正确选择及使用是事关工程质量与寿命的关键所在,要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明白这一点,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讲解事故案例,以加深学生对材料选择与使用的重要性认识。例如,在讲解聚合物材料的防火性能时,可以适当例举一些工程由于防火材料选择不当而造成失火的例子(2010年上海静安区的11.15火灾案),以加深学生对材料使用性能的认识。

3. 材料性能与规范相结合。以“建筑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的脉络进行每一种建筑材料的讲解,同时结合规范的相关规定解释材料在使用过程中需特别注意的一些问题,增强学生的工程应用概念。要从根本上让学生明白规范的意义,以及依据规范进行设计、施工和监理的重要性。但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规范条款的来源,不能将规范“学死”。

4. 课堂氛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穿插互动式教学。在一些关键点上保持和学生之间要有对话和交流,同时要求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要有响应。在教学过程中不同阶段能够启发学生思考问题。

5. 多媒体利用。借助多媒体动画、工程录像等直观形式,播放钢材加工、水泥生产、混凝土加工、运输到施工现场等过程,同时配合课堂上全英文讲解,对于理解枯燥的原理、工艺以及生产过程有很好的辅助作用。力争在课堂上也大大提高学生对于建筑材料的感官认识和学习兴趣,加深对课程学习内容的理解。

(二)实验教学

课程负责人改革试验创新模式,在有限的试验课时内,设计了冰飞盘(ice-Frisbee)模型试验,创新了试验教学模式。在该试验环节,要求学生在课余通过各种方式增加冰飞盘的韧性,最后通过冲击试验方法对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改善冰飞碟抗冲击能力后的样品进行测试,深受学生喜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没有教师提示的前提下,很多学生想到了采用纤维增强的方式对冰飞盘进行了增韧处理,说明好的创新试验教学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的。

(三)测试方法

建筑材料全英文教学整个课程考核强调过程控制,分别采用课堂小测验(quiz,20%)、期中考试(mid exam,20%)、试验(project,10%)、期末考试(final exam,50%)四个环节进行,保持课程学习过程的紧凑性,时刻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过程,必要时作相应调整。

五、结语

本文针对水利水电工程专业面临国际化设计、施工、监理以及科研的需要,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本科生中开展建筑材料课程全英文教学的必要性,并结合作者近年来在教学过程中的经验与体会,总结了在建筑材料全英文教学过程中对教材选择、引导学生获取前沿文献资料、课堂教学过程设计、试验设计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的一些体会、经验和思考,旨在进一步提高建筑材料课程全英文教学的质量以及为本课程全英文教学的实践提供一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 杨道富,王保田,杨鹏,杨明庆,张艳玲.水利教育国际化若干问题研究[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院报,2008,20(1).

[2] 张建伟.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双语教学理论与实践[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3).

[3] 张云莲,文献民.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全英文教学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3,22(4).

[4] 李悦,周孝军.土木工程材料教学方法探讨[J].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2009,11.

水电工的基础知识范文4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质量评价;评价模型;监理工程师

对水利水电施工质量的解读可以从狭义和广义的角度进行,从狭义的角度来说,水利水电施工质量能够基本满足相应的功能需求就可判定施工质量合格,而从广义的角度来说,水利水电施工质量不仅仅包括其基本功能的满足,更包括具体的工作质量,如社会调查、市场预测、质量回访等。水利水电施工质量的好坏需要有一个可靠的体系对其进行评价,这对于工程管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国家虽然对质量的底限做出了规定,但是因水利水电施工愈加发展,使用要求和功能也越来越高,因此传统的从狭义角度对水利水电施工质量的评价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需求,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工程质量评价模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水利水电施工质量评价现状

1.1施工质量评价方式对于当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方法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是施工质量的评价等级,目前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价等级分为“合格”和“优良”两个等级;其次是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根据当前施工质量评价等级,单元工程中主要检测项目全部符合相关要求,一般检测项目70%以上的测点符合相关标准即可评定为合格。如果主要检测项目全部合格,一般检测项目的合格率能够达到90%以上,那么就可以评定该单元工程施工质量为优秀。若干个单元工程组成分部工程,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的评价是建立在单元工程评价的基础知识的,如果单元工程施工质量全部评价为合格,中间产品质量和原材料质量也合格,那么即可评定该分部工程施工质量为合格。在合格的基础上单元工程施工质量50%以上达到优良即可评定该分部工程施工质量优良。分部工程组成水利水电项目工程,对此评价是建立在分部工程施工质量评价基础之上的,一般来说,分部工程质量全部合格,外观质量得分率75%以上,工程使用的基准点符合规范要求,施工位置和高程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材料检验资料齐全。在合格的基础上分部工程施工质量60%以上达到优良且主要分部工程施工质量优良,施工过程中未发生重要质量事故,外观质量得分率85%以上,水电站、泵站试运行检验合格,达到设计要求即可评定为优良。1.2水利水电施工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分析当前现行的水利水电施工质量评价方法,我们可以发现其更多的是从整体上对施工质量进行把握,忽视了不同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即权重。具体而言,当前水利水电施工质量评价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一是要求施工质量必须同时满足五项条件,一项不合格就会从整体上否定施工质量,没有将各个影响因素具体的考虑进行;二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价以水利建设的《质量评定表》和《质量评定保证》为参照,没有考虑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特点;三是评定指标和标准过于简单,例如往往使用百分比的方式进行平等,没有进行具体、精确的量化;四是对于水利水电工程而言由于单元工程或分部工程划分的数量较小,评定的群体较小,使评测结果与真实状况容易产生一定的偏差。综上所述,当前水利水电施工质量评价虽然能够对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管理,但是由于缺乏一套相应的质量评价体系,使得其管理效果更多地依赖工作人员的经验,缺乏足够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水利水电施工质量评价体系是必要且重要的。

2水利水电施工质量评价模型的构建

水利水电施工质量评价模型的建立应当以预测性原则,即确保评价结果能够反映未来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状况的走势、导向性原则,即对相关部门的管理决策具有导向性左右、综合性原则,即从广义的角度对质量进行评价、客观性原则,即评价结果必须客观的反映实际、系统性原则,即评价指标和标准形成一个有机的体系、规范性原则,即评价结果的表达和汇总都符合特定的要求等为基础。2.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水利水电施工质量评价体系,要做的是确定其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对此可以从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其中施工准备阶段对施工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人,即相关人员是否具有足够的质量意识和相应的施工技术;材料,即施工原材料、半成品、水工金属结构、启闭机及机电产品等是否符合相关要求;机械设备,即所选机械设备是否符合实际施工状况,即机械设备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等;方法,即所采取的技术方案等是否合理。施工过程阶段对施工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是否加强质量检验工作、是否认真履行“三检制”、有无加强参建人员的质量教育与学习、有无加强对关键工序、隐蔽工程即重要施工方案的质量控制、对于施工常见问题有无进行预防、监理单位有无认真履行建立职责、有无重视现场协调等。2.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指标的确定施工质量评定指标的选取是否正确、全面对于整个施工质量评价体系的有效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在确定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笔者遵循目的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独立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可获得性原则、定量与定义相结合原则确定了施工准备阶段和施工过程阶段2个一级指标,其中施工准备阶段包括工程设计和工程环境2个二级指标,工程设计这个二级指标下涵盖施工专业人员的配置情况、施工材料质量、施工机械设备功能、水工建筑物及水机电气设计、施工方案的选择5个三级指标。工程环境指标则包括施工技术水平、施工管理能力、劳动力市场、自然环境4个三级指标。施工过程阶段这一一级指标下包括施工项目参与者、工程外观质量、工程实体质量3个二级指标,工程项目参与者包括项目法人、设计方、承包单位、监管单位、质量管理单位5个三级指标。工程外观质量包括水工建筑物外观、房屋建筑质量、堤防工程质量3个三级指标。工程实体质量包括水工建筑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金属结构及启闭机安装工程单元工程质量、水轮发电机组安装工程单元工程质量、水力机械辅助设备安装工程单元工程质量、发电电气设备安装工程单元工程质量、升压变电电气设备安装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碾压式混凝土坝工程单元工程质量7个三级指标。2个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24个三级指标共同构成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指标体系。2.3模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特点,具体的施工质量评价指标因子包括以下5个:一是工程环境因子,主要包括工程周边的民俗民风等社会环境,当地的气候、水文等自然环境,劳动力和工程材料获取的资源环境等因子。例如如果工程当地民风淳朴,劳动力和工程材料容易获取,自然环境对工程施工影响较小,那么就可以判定工程环境良好;二是工程设计因子,即对工程设计是否合理、工程质保是否优越、工程枢纽布置是否合理、建筑结构受力是否满足相关标准等进行评价;三是工程质量外观因子,对此可以根据《水电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进行判定;四是工程项目参与人因子,对此主要是通过不记名调查问题来进行判定;五是工程实体质量因子,一般通过试验、实验室或仪器检测还获得相关数据,并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将处理的数据与相当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判定是否为合格或优良。在实践中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的评价往往并不是直接从整体进行评价的,而是将水利水电工程划分为数个单位工程,将单位工程划分为若干个分部工程,然后再进一步划分为分项工程,通过对分项工程施工质量的评价来判定上一级工程施工质量,因此采用模糊综合评定法建立多层次综合评定体系是确保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价准确性的重要途径。其中模糊综合评判因集为A=(A1,A2)=(施工准备阶段,施工过程阶段)A1=(A11,A12)=(工程设计,工程环境)A11=(A111,A112,A113,A114,A115)=(人员配置,工程材料,施工机械,水工建筑物及水机电气设计,施工方案设计)A12=(A121,A122,A123,A124)=(工程技术环境,工程管理环境,劳动环境,施工环境)以此类推得出所有综合评判因集,评语集为V=(V1,V2,V3)=(优良,合格,不合格),权集向量为Wi=(Wi1,Wi2……Wim),如式(1)所示。关系模糊矩阵Ri,模糊评判矩阵Bi=Wi×Ri=(bi1,bi2,bi3)归一化之后得到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标准评判矩阵,如式(2)所示。

3结语

能对一个工程进行准确无误的施工质量评价是人们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通过对施工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确定了施工质量评价指标及相对的权重,并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了相应的评价模型,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价准确性的提高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当然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所确定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模型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受参数的影响较大,因此在实践中需要准确地确定相关指标的参数,从而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相信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智能技术的发展,人机对话将更加智能,这种情况下只需要输入评价指标体系、专家指标权重判断矩阵、指标得分,便可通过程序算出质量评价结果,使评价过程更为简洁。

参考文献

[1]张炜.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中小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价[J].水电能源科学,2014,(1).

[2]郭淦诚.浅析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评价[J].科技资讯,2011,(5).

水电工的基础知识范文5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前言:随着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了更好的促进和谐发展的全面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强新技术的引进、学习和运用工作力度,为建设高效、优质、环保的水利水电工程贡献力量已经变得日益重要。

1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概念及技术特点

随着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水利工程得到更好的发展空间,而水利工程质量是保证对水利工程使用寿命的关键,在科技发展情况下,新技术取得了很好的应用,这样也使施工者在施工中,能更好地利用这些新技术,同时也将这些新技术在施工中得到更好的应用。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特点:

1.1施工特点

水利工程一般对于工程的质量具有较高的要求,由于工程浩大,周期较长,并且与上下游的人民的利益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国家对于水利工程的质量有着比较严格的要求。另外水利工程涉及面较广,牵涉到许多部门和单位,水利工程还兼顾着发电,运输等发展经济的职能。水利工程的建设较多的集中在高山、峡谷等地区,这就决定了其具有较长的开发周期。

1.2桩基工程

桩基工程是是水利工程的基础施工,在施工前应该制定出相关的施工方案并且具有出不同季节施工的预备方法。

1.3新技术-混凝土碾压

在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中混凝土碾压是一项发展很快的技术,应用相当广泛。混凝土碾压技术通过运输大量的填筑以及坝石,在对混凝土混合物进行大面积的碾压来进行浇注的一种新技术。这项技术具有效益高、成本底、速度快等有益的特点。这在进行大面积的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具有优异的特点。另外,这还不会影响混凝土的混凝度,更有利于改善混凝土的结构。

2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需要获得更多的水力资源来来满足社会日益发展的需要, 就需要建设更多的水利水电工程, 并让水利水电工程发挥其本身的双重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水利水电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对于水利水电的利用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发现。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 水利水电的施工技术是工程建筑能否顺利完工、 运行、 控制的关键。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实施中, 技术是立身之本, 只有做到技术保障, 才能完成水利水电工程中艰巨的施工任务,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直接关系到水电水利工程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的施工技术, 是构成整个水电水利工程顺利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即:能否熟练、 灵活的将一系列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运用在工程中, 关系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的优劣。

3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要点

3.1科学性

水利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要注意技术管理的科学性,管理人员要对各项施工技术有充分的了解,避免主观性对科学性的影响,要遵循科学和技术的客观规律。

3.2预防为主

施工管理的作用是为了控制施工质量,使其达到质量要求,把可能出现的各种施工技术问题扼杀在摇篮中。预防各种技术性事故和可能影响施工质量的事故发生。

3.3控制成本

随着市场化的运营,水利工程施工建筑也要考虑到经济性。不仅要对施工技术进行管理,还要发掘各岗位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潜力,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同时,通过对施工技术的管理和控制,降低各种施工成本。

4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具体做法

4.1建立技术管理团队

要保证对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科学性,必须保证管理团队的专业性。在水利工程施工前,成立一个由不同专业人才组成的技术管理团队,管理团队成员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工作和实践经验,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沟通能力。技术管理团队建立后,将水利工程的整体目标进行剖析,制定出水利工程项目工作流程,明确分工和权责,将各项工作细化到人,每项工作都有相应的团队成员管理。组建技术管理团队之后,制定管理规范,明确相关内容,确定有效的管理方法。

4.2施工准备阶段的技术管理

水利工程是一项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因此,每个阶段都不能掉以轻心,尤其是在施工准备阶段。在施工准备阶段的工作质量对整个水利工程能否按计划顺利完成,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对水利工程施工准备阶段的技术管理,应从施工准备阶段入手。

4.2.1施工计划的管理

施工计划,包括对施工技术管理规划书的编订和施工图纸的会审。要组织相关管理人员、图纸设计人员、施工技术人员对设计图纸涉及的技术问题进行研讨。施工人员根据自身的施工经验,就图纸规划在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技术难点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同图纸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探讨和沟通。

4.2.2对施工材料和设备的技术管理

水利工程项目具有综合性、复杂性等特点。所涉及的材料和机械设备数量较多,而材料和设备是水利工程的基本保障。因此,水利工程的材料管理也应当作为一个独立的管理项目进行严格审查。材料管理包括对材料和设备采购方案的制定,对采购的材料和设备的验收和材料、设备的使用等方面。在具体实施时,要针对不同的施工材料和设备制定严格的材料和设备验收标准,杜绝不合格的材料和设备入场。在施工过程中,还要监督材料和设备的合理科学使用,以免造成材料的浪费和设备的损耗。

4.2.3建立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作为施工技术管理的依据,在实际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在建立时,要根据我国相关的水利工程规定和规范及工程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

4.3对水利工程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素质对工程实施的进度和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确保水利工程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按时完成水利工程项目,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应的技术培训,指导施工人员掌握最新的施工技术,鼓励施工人员就施工技术问题展开讨论,相互间取长补短。

4.4施工阶段的技术管理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按照水利工程的相关标准和技术标准及施工合同中规定的相关细节对施工技术进行监督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合理控制好施工进度,及时发现并解决施工过程中可能影响水利施工工程的潜在隐患。

4.5制定出各项管理制度并认真落实

施工时,施工技术的管理方法还处于筹备阶段。这时主要是针对质量、安全和进度的监督,这往往决定了工程能否顺利的完成。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技术的管理,这就要求管理者要对参与生产的各个生产要素进行分析和合理的管理。另外,在水利工程完成后,验收工作的管理中所涉及的技术管理业也是重要的内容。

5结束语

总之,在水利工程施工时,相关的技术及管理制度是十分重要的内容,我们要对施工管理给予极高的关注,因为它关系到水利工程事业能否为人民带来更多的福利。笔者通过对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相关的技术及管理水平做了相关的分析,对于相关的技术人员和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见解和看法,希望能够对相关技术人员和管理者提供一定的指导。

参考文献:

[1]樊斌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必要性[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9).

[2]随丽,林杰克.水利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及管理探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7).

水电工的基础知识范文6

【关键词】水电站,施工控制,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V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2-0215-01

1 概述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水利水电市场开发也发展迅速,同时在我们施工中有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就是质量工作。因此,抓好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极其重要。某水电站规划建设4台压水堆水电机组,一期工程拟建设2台65万千电机组。工程遵循“以我为主,中外合作,引进技术,推进国产化”的建设方针,在设计、设备制造、采购、建设施工和工程管理等各个环节全面贯彻“以我为主”的原则。在工程建设管理全面实行总承包管理模式,由中国水电工程有限公司承担工程建设的质量、进度、投资、安全、技术与环境控制的项目管理责任,完成从前期准备、设计采购、土建、安装、调试、移交运行、建成投产并通过竣工验收等全过程。项目部进场一年多来,在业主、监理单位和各施工承包单位及项目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水电站工程现场施工质量良好。

2 施工生产要素控制

2.1 施工人员的控制

1)人是生产过程的活动主体,其总体素质和个体能力,将决定着一切质量活动的成果。提高人的各方面素质是最重要,项目部可通过合同、培训、经济等手段来实现强化质量管理、提高质量意识的目的。

2)严格实行施工单位和供应商的资质审查,控制施工单位和供应商的整体素质,包括技术素质、管理素质、服务态度和社会信誉等。

3)坚持施工单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特别是重要技术工种、特殊工种、高空作业人员,必须做到持证上岗。

4)加强对项目部现场管理的质量意识教育及技术培训。除了上岗前的安全和质保培训外,还要不定期组织技术培训。例如:水电基础知识培训、工程测量知识培训、工程爆破知识培训、总承包管理知识培训、FCD前土建工作培训等。

2.2 材料的控制

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必要条件之一:

1)材料采购。水电站现场项目部对施工单位的采购过程中的关键质量环节进行监督和控制。施工单位质保部组织相关单位(业主和水电站现场项目部)和内部部门的人员对具有潜在能力的供应商进行资格评价,从生产资质、质保体系的建立、人员素质、技术能力、生产能力、供货能力、以往业绩等各方面进行评价,并经各方讨论后,满足评价要求的供应商,由施工单位发给合格供应商证书。

2)材料检验。材料进场后,由施工单位材料员首先对其规格、数量,包括材质保单进行检验、核对。然后组织质检部、监理公司和水电站现场项目部对材料进行验收,对必须进行复验方可认定合格的材料,应共同取样,封样后委托由CNPE认可的试验机构进行试化验。

3)材料的标识、装卸、运输、贮存、发放的管理。水电站现场项目部要求施工单位建立对材料的标识做出统一规定,标识要清晰、牢固和贯彻在施工的全过程中,标识和材料所需要的文件,必须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都能随时查阅。并做好材料质量保证资料的移交工作。对材料文件的管理,从计划文件开始至材料流通各环节中发生的各类资料要进行收集、整理、归档。

2.3 施工方法的控制

施工方法集中反映在为工程施工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检测手段、施工程序安排等。CNPE水电站现场项目部对施工单位施工方法的控制,主要抓以下几点:1)审查施工单位用于指导整个工程施工的施工组织总设计,施工组织总设计反映了施工单位在承接本项工程时的总体规划。包括人员、设备、材料供应、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2)审查施工单位用于指导施工的工作程序。这些用于指导施工的工作程序是施工单位根据海南昌江水电工程的特点和以往核岛工程的施工经验,编制出来的。3)审查施工单位根据不同单位工程的具体情况,编制出的针对性的施工方案。对主要项目、关键部位和难度较大的项目和部位(如大体积混凝土浇注等),做好充分准备。

2.4 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施工工艺,依靠科技进步并加强管理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应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施工工艺,依靠科技进步和加强管理,努力创建优质工程,不断提高工程质量。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要多采用技术先进、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和安全可靠的新材料。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参与方要加大科技创新。

3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3.1 施工工序质量控制

工程质量是通过一道一道工序逐渐形成的,要确保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就必须对每道工序的质量进行控制,这是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重点。

3.1.1 施工前编制质量计划,明确各道工序的施工流程。

3.1.2 在质量计划中设置工序控制点。工序控制点设置的原则如下:1)重要的和关键性的施工环节和部位;2)质量不稳定的施工工序和环节;3)施工技术难度大的、施工条件困难的部位或环节;4)质量标准或质量精度要求高的施工内容和项目;5)对后续施工或后续工序质量或安全有重要影响的施工工序或部位。

3.1.3 根据CNPE水电站现场项目部《质量计划的编制与管理》程序的要求,施工单位针对不同工序设置不同类型的工序控制点(H点、R点、W点)。H点:停工待检点。R点:审查文件记录点。W点:见证点。

对H点在自检、互检、交接点合格的基础上,施工单位质检人员书面通知设点单位(监理单位/CNPE水电站现场项目部)进行检查验证,监理单位/CNPE水电站现场项目部检查人员验证,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 项目部质量保证大纲和程序

4.1 组织原则

现场项目部以满足现场急需为原则,组织质量安全部、施工管理部、设计管理部、控制部和综合办公室等部门,进行第3层次管理、工作程序文件的编制工作,现已编制完成 54 份。程序编制进度基本能够满足现场管理的需要, 使项目部的各项工作能够做到有章可循。随着工程的进展,项目部还将逐步完善程序编制工作。

4.2 采用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