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新概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天文学新概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天文学新概论

天文学新概论范文1

关键词:开普勒,科学发现,哥白尼革命,影响

约翰尼斯・开普勒(1571-1630)是德国近代时期杰出的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也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开创者之一。继承哥白尼的日心体系,创立了行星运动三定律,使之成为指导天体力学的基本定律。开普勒是继哥白尼之后第一个站出来捍卫太阳中心说,并在天文学方面有突破性成就的人物,被后世的科学史家称为"天上的立法者"。

一、"天上的立法者"

开普勒是一个狂热的数学爱好者,对自然界数的和谐的神秘感受,始终支配着他对天空奥秘的探索活动,这正是哥白尼体系令人赞叹的数学和谐和美,是他直觉到它就是真实的宇宙图景。哥白尼体系执着的坚持希腊古典的正圆运动观念,因此不得不继续沿用本轮--均轮组合法,以获得与观测现象的相符。惟有开普勒彻底抛弃了正圆运动的概念,才确立了太阳系的概念。

(一)开普勒的科学发现

开普勒以一个科学家应有的严谨的态度,毫不犹豫的抛弃了原有方案中偏心圆运动轨迹和圆周匀速运动的设想,重新寻找行星运行轨道图形和速度分布的规律性。经过多年的努力,他找到了行星运行的轨道图形:椭圆型,并发现行星在轨道上并不是做一成不变的匀速运动,而是在做有规律的变速运动。

1543年,哥白尼的日心说拉开了近代科学的研究序幕。他建立了"太阳中心说",虽然他的日心说在观点上新奇,但是却在方法上十分的保守。要使哥白尼日心说得到重视,这一切还是由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来发现,他提出了哥白尼革命能站得住脚的证据,回答了"行星运动的轨道到底是什么样子"的问题,并且探求了行星运动的规律,还从数学方法的角度上严格证明了观察与数学一致。

(二)开普勒的天文学研究

人们常常以为用科学发现的内在逻辑就足以说明科学的变化,开普勒的例子却并非如此。在那个时代,不论是地心说还是日心说,都认为行星作匀速圆周运动。但开普勒发现,对火星的轨道来说,按照哥白尼、托勒密和第谷提供的三种不同方法,都不能推算出同第谷的观测相吻合的结果,于是他放弃了火星作匀速圆周运动的观念,并试图用别的几何图形来解释,在第谷观测材料的基础上,开普勒继续寻找他的宇宙秩序。

1609年,开普勒发表《以对火星运动的评论表达的新天文学或天空物理学》,阐述了他对火星运动规律的发现,即开普勒第一定律:火星划出一个以太阳为焦点的椭圆,认为每个行星都在一个椭圆形的轨道上绕太阳运转,而太阳位于这个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即:行星的轨道是椭圆的。行星运动第二定律认为行星运行离太阳越近则运行就越快,行星的速度以这样的方式变化:行星与太阳之间的连线在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1618年,开普勒又出版了《哥白尼天文学概论》,将他已经发现的火星运动两大规律推广到了太阳系的所有行星,而且同时公布了他所发现的第三定律: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与它同太阳距离的立方成正比。这就是所谓的"周期定律"或"和谐定律"。开普勒定律对行星绕太阳运动做了一个基本完整、正确的描述,解决了天文学的一个基本问题。

二、开普勒在哥白尼学说的基础上前行

哥白尼的新天文学的发展得到普遍认可,并成为现在天文学的样式,归功于另外一位伟大的近代天文学家,那就是开普勒。许多科学家们喜欢把哥白尼和开普勒放到一起来讨论,事实上,开普勒的科学成就比哥白尼的科学成就更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哥白尼革命对天文学的发展

哥白尼的"日心说"发表之前,"地心说"在中世纪的欧洲一直居于统治地位。在天文学方面,哥白尼的主要贡献在于他试图革新旧有托勒密体系诸多繁杂与牵强的解释,而从本质上追求地球三重运动的和谐性,以及几何上的完满一致性。哥白尼的书对伽利略和开普勒的工作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序幕。哥白尼的日心宇宙体系既然是时代的产物,它就不能不受到时代的限制。哥白尼所指的宇宙是局限在一个小的范围内的,具体来说,他的宇宙结构就是今天我们所熟知的太阳系,即以太阳为中心的天体系统。

(二)开普勒对天文学的发展

开普勒三大定律的成功在于条件:就是哥白尼的日心说体系,因为开普勒是一个坚定的哥白尼主义者,这样才能一开始就跟着哥白尼日心说体系的方向走,并且比哥白尼走的更远。开普勒把哥白尼式的革命运用到哥白尼的数学体系中,改进了日心说体系。开普勒开始很欣赏哥白尼的日心说,后来他发现这不符合实际情况,开普勒在明确了哥白尼失败的方面后得到结论:各行星围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并不是正圆,而是椭圆。太阳真正成了导引六大行星昼夜不舍运动的力量源泉,而在哥白尼体系中,太阳并未处在任何一个行星的轨道中心。以椭圆代替正圆是宇宙学史上划时代的事件。于是创立了开普勒三定律。

(三)开普勒的研究方法和方法论特点

开普勒是一个深受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影响的数学家。他坚信上帝是按照完美的数学原则来创造世界的,他用数学的和谐性来探索宇宙体系。开普勒研究天文学并不具备优越的条件,他不仅缺乏相应的观察设备,而且眼睛的视力也不好,但他却具有丰富的想象和概括能力。开普勒尊重科学事实,敢于创新和探索,他认为科学进步需要创新,创新是科学的生命,而创新必须建立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这种尊重科学事实,敢于创新的精神在开普勒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也是他成功的关键。他提出自己的理论,用三定律来完善和发展哥白尼的日心说,推动了天文学向前发展的步伐。

三、开普勒定律在天文学中的意义

开普勒的行星三定律对于推动整个科学领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的天文学成就和方法论特点给了我们很重要的意义。

(一)要以科学事实为依据,敢于放弃旧科学的束缚

开普勒对哥白尼体系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许多天文学家对天体运动的观念提过不同的见解,而对天体遵循完美的均匀圆周运动这个观念还没有人怀疑。但是开普勒却否定了它。他结合哥白尼的日心说再加上他的数学知识,得出三大定律。科学发展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一成不变的,它作为一种知识和社会现象发展过程肯定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科学的旧观念也是束缚科学发展的一大因素,科学工作者首先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敢于摒弃旧观念。

(二)要有为科学奉献的精神,敢于正确面对科学失败

科学研究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创造性劳动,开普勒向人们证明了日心说的正确性,证明行星世界是一个匀称的系统。这个体系的中心天体的太阳,太阳位于每个行星轨道的焦点之一,行星公转周期决定于各个行星与太阳的距离,与质量无关。而在哥白尼体系中,太阳虽然居于宇宙"中心",却并不扮演这个角色,因为没有一个行星的轨道中心是同太阳相重合的。

四、结论

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的发现,直接把哥白尼的日心说推向了定量化与精确化的阶段,证明了行星运行的轨道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使整个太阳系成为一个严格按照确定规律运行的力学体系。开普勒坚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在哥白尼的理论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观测结果,利用第谷对火星精确的观测和周期的确定,加上自己的数学知识,最后提出了日心说体系,在当时逐渐被人们接受,代替了错误的地心说体系。这为后来宇宙天体的发现和观测奠定了有利的基础。

参考文献:

[ 1] 吴国盛. 科学的历程第二版[ M]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2002

[ 2] 徐建科, 邓联合. 论哥白尼开普勒对宇宙和谐之探求.燕山大学学报.2008

[ 3] 杨耀坤. 论开普勒在自然科学方法论史上的地位. 湖北: 湖北科范学院学报.1986

天文学新概论范文2

关键词:自然界;辩正自然观;自然科学;辩正本性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3-0228-02

收稿日期:2013-08-19

作者简介:黄柳(1992-),女,安徽六安人,本科生,从事理论研究。

一、运用整体论的思维方式来研究自然观的整体特性

恩格斯在《导言》中集中解决的问题是自然界的辩正本性,创立了辩正自然观,辩正自然观的整体性就表明了自然界的辩正本性。也就是说,恩格斯在提出辩正自然观时,首要的是运用整体论的思维方式从整体上考察辩正自然观的整体特性。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任何事物的整体性都标志着事物的根本特性、基本特性或主要特性的,抓住了事物的根本特性,也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质或实质。这对于辩正自然观的考察也不例外,从整体论上思考就会抓住辩正自然观的根本特性。

从整体论的思维方式出发,一方面要考察自然界,另一方面要考察辩证法。而要揭示自然界的辩正本性,最终归结为实现自然界与辩证法的结合。也就是说如果把自然界与辩证法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就有可能揭示出自然界的辩正过程和辩正发展。在此之前自然界与辩证法是分离的,取代辩证法地位的是形而上学,不管是近代的形而上学自然观,还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自然哲学,最后都导致在自然界对辩证法的否定。这样恩格斯要确立辩正自然观,从方法论上看就是要实现自然界与辩证法的结合和统一。

二、以自然科学作为中介来达到自然界与辩证法的统一

要实现自然界与辩证法的结合和统一,恩格斯运用了以自然科学为中介的方法,这就是选取了一个中介因素——自然科学,它既跟自然界发生联系,又跟辩证法发生联系。或者说自然科学之所以能成为中介,是由于自然科学与自然界的关系以及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所决定。如果说自然科学尚在哲学的母体之中,哲学与自然界是直接发生关系,那么当自然科学独立后并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就产生了自然科学与自然界的关系,同时也产生了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但是由于自然科学存在于这两种关系中而形成两个层次关系,即自然界与自然科学是一种层次关系,自然科学与哲学又是一种层次关系。而且哲学位于自然科学层次之上,自然科学处于自然界层次之上,于是哲学、自然科学、自然界三者之间形成以自然科学为中间层次的关系,哲学就通过自然科学这一中介与自然界发生关系。这样,自然界与辩证法的关系,实际上是自然界与哲学的一种关系,并且要通过自然科学与自然界的关系来解决。换句话说,辩正自然观的确立要通过自然科学对哲学的作用来解决,而这种作用就是作为中介的自然科学的运用。

自然科学的中介作用是由自然科学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但它不是研究整体自然界,而是研究自然界各个不同领域,它所获得的成果是对自然界各个不同领域特殊规律的认识。辩正自然观是研究整个自然界的,研究自然界的一般规律。这样无论从研究对象和研究成果来看,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都可以归结为一般与特殊的关系。而自然界中实际存在的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而自然界中实际存在的是一般与特殊的统一,或一般与个别的统一,并且直接存在的形式是具体的、个别的所以说一般与特殊或一般与个别的统一,实际统一于特殊或个别之中。这样自然科学对哲学的中介作用,就表现为如何从特殊上升为一般,通过特殊的自然科学规律来论证辩正自然观的普遍规律、揭示自然界本身的辩证法。自然科学作为中介,把自然界与辩证法统一起来来揭示出自然界的辩正本性。

三、自然界的辩正本性及其论证

既然以自然科学为中介,把自然界与辩证法统一起来揭示出自然界的辩正本性,那自然界的辩正本性到底是什么呢?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自然界的辩正本性就是“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自然界是不是存在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呢?这就要使自然界与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统一起来。恩格斯就是运用自然科学的成果来论证自然界的辩正本性,揭示出自然界的各种物质存在的物体之间的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

(一)天文学成就中反映出自然界的辩正本性

1755年,康德发表的《宇宙发展史概论》中就提出了天体形成的星云假说。指出太阳系及一切恒星都是由原始星云在引力和斥力的作用下逐渐凝聚而产生的。原始星云的细小物质微粒在引力作用下相互转动着的扁的云状物中较大的团块就凝聚成行星。恩格斯从康德的星云假说中看出:“关于第一次推动的问题别取消了;地球和整个太阳系表现为某种在时间的进程中逐渐生成的东西。”[1]“是从哥白尼以来天文学取得的最大进步。认为自然界在时间上没有任何历史的那种观念,第一次被动摇了。”[2]但是当时大多数自然科学家仍受形而上学观念的影响,康德的著作并没有引起注意,对自然科学和哲学也没有产生直接影响。

直到1976年,法国天文学家、数学家和物理学家拉普拉斯出版了《宇宙系统论》,提出了灼热星云假说,并从数学上作了论证。认为高温旋转的星云由于热量辐射到宇宙空间而逐渐冷却收缩,星云越来越成为一个圆盘的星云块,生成一圈又一圈气体环,由于相互吸引形成团块,最后形成行星,星云的中心部分形成太阳。直到这时康德——拉普拉斯的星云假说才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间占统治地位。以后天文学家获得的一些材料表明假说还不够完善,但是生成和发展的思想却由此在天文学中得到了公认。

(二)地质学成就中反映出自然界的辩正本性

1830—1833年英国地质学家渐变论者赖尔的《地质学原理——参照现在起作用的各种原因来解释地球表面过去发生的变化的尝试》一书指出,通过风、雨、河流、海浪、潮汐、火山、地震等因素说明历史上所发生的各种变化,认为地球的历史在时间上是连续的,现状是以前变迁的结果。变化的原因是由一系列微小的、缓慢的变化积累起来的,而不像灾变论者居维叶所说的那样是全球性的灾变造成的。赖尔的地质学成就说明:“不仅整个地球,而且地球今天的表面以及生活在其上的植物和动物,也都有时间上的历史。”[1] 对此,恩格斯指出,尽管赖尔的观点也有缺陷,但赖尔却是“第一次把理性带进地质学中,因为他以为地球缓慢的变化这样一种渐进作用,代替了由造物主的一时兴发所引起的突然革命。”[1]

(三)物理学成就中反映出自然界的辩正本性

19世纪三四十年代,物理学的最高成就就是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发现。恩格斯指出还有英国的焦耳和格罗夫也在这个期间提出。它表明“一切所谓物理力,即机械力、热、光、电、磁,甚至所谓化学力,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以相互转化,而不发生任何力的损耗”[1],自然界物质运动的“相互联系和转化已经被证明”,“运动着的物质的永远循环是最终的结论”[1]。对于这一定律的哲学意义,恩格斯指出:“如果说,新的发现、伟大的运动基本规律,十年前还仅仅概括为能量守恒定律,仅仅概括为运动不生不灭这种表述,就是说,仅仅从量的方面概括它,那么,这种狭隘的、消极的表述日益被那种关于能的转化的积极的表述所代替,在这里过程的质的内容第一次获得了自己的权利,对世外造物主的最后记忆也消除了。”[2] 现在“自然界中的一切运动都可以归结为一种形式向另一种形式不断转化的过程”[3],而且“转化过程是一个伟大的基本过程,对自然的全部认识都综合于对这个过程的认识中”[2]。

因此,通过这些自然科学成就所揭示出来的自然界的辩证法的整体特性是自然界的一切东西都产生、消逝、运动、变化、发展、联系、转化、统一之中,进一步概括升华就会得出自然界的普遍联系——永恒运动的辩证法特性。表明“整个自然界是作为至少在基本上已解释清楚和了解清楚的种种过程的体系而展现在我们面前”。

恩格斯通过自然科学及其成就实现了自然界与辩证法的结合、统一,揭示了自然界的辩正本性:普遍联系——永恒运动,并对辩正自然观的“基本点”给出了完整表述:“一切僵硬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1] 恩格斯这一表述是就其辩正自然观的“基本点”说的,这里的“基本点”实际指的是中心、核心,即辩正自然观的中心、核心是永恒运动。从辩正自然观的整体性质是关于自然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的见解中可以看出,辩正自然观的基本点所强调的只是辩正自然观关于自然界的辩正本性的一个方面——永恒运动。之所以要突出这一点,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恩格斯是针对形而上学自然观“这个总观点的中心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这样一个见解”说的,辩正自然观和形而上学自然观截然相反,中心是自然界的永恒运动。第二,普遍联系也是自然界的一个整体特性、辩正本性,但是自然界的这两个辩正本性——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从逻辑关系看,普遍联系应该是逻辑在先的,所以仅仅承认普遍联系还不能最终使辩正自然观与形而上学自然观区别开来,还必须在承认普遍联系的前提下,承认这些普遍联系的东西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永恒运动。第三,自然界的永恒运动不仅仅以普遍联系为前提,而且它本身就包含着普遍联系,永恒的运动表现为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转化,这本身就是一种相互依赖、普遍联系的显现。

参考文献:

[1]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2-16.

天文学新概论范文3

关键词:新灾变论 影响 灾害管理

近几十年来,地球科学不断向前发展,其前沿领域出现了很多新学说和新观点。其中,新灾变论(Neocatastrophism)就是一个突出的代表。[1]新灾变论最初为德国著名古生物学家辛德瓦夫于1954年所提出。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新灾变论获得了更深入的拓展,其研究领域涉及天文学、气象学、古地磁学、古生物学、地层学、沉积学、海洋学、板块学说和矿床学等多个方面,其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向,对丰富地球科学的主要领域如资源、环境及抗灾等,都有不可或缺的意义。

一、新灾变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初,地质学处于早期的发展状态,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是灾变论。1745年,法国博物学家布丰,在研究地球起源时候率先提出了灾变论。他根据彗星的运行轨道偏心率极大有时距离太阳很近的特点,设想在原始的太阳形成以后曾有一颗彗星与其相撞,地球就是这一碰撞的产物。本来布丰关于地球起源的假说带有反宗教的性质,因为他把地球产生的原因归因于自然本身而排除上帝的作用;但是却被居维叶等人加以曲解,变成了一种保守的、企图与宗教神学相调和的理论。[2]

1812年,法国生物学家居维叶出版了一部古生物学的奠基性的著作《化石骨骼研究》,主张根据化石的遗骼把已经灭绝的古代生物复制出来。在居维叶看来,岩层与岩层之间有着明显的分界,它们似乎没有任何连续性,不同岩层中保留下来的化石又各不相同,因而这些动物物种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居维叶认为地球上的生命(进程)曾多次被可怕的事件所打断;地球曾经经历过相继的革命及各种灾变,而这种灾变大多数是突然发生的。[3]

虽然居维叶主张地球表面会不断地发生革命性变化,但这种观点与宗教传说中的大洪水相吻合,反而容易导致对地球演变的保守结论;不断前进的地质科学势必要对其进行挑战,而寻找脚踏实地的发展道路。早在居维叶之前,英国地质学家赫顿首先提出了古今类比的现实主义思想,他主张应该以现在仍然起作用的地质力量去解释历史上已经发生过的地质变动,承认古今自然规律的统一性。后来莱伊尔在他的巨著《地质学原理》中对这一思想给以详细阐述并形成了均变论。均变论是针对灾变论发展起来的。莱伊尔认为,地球并没用经受过灾变,地球演化历史中古生物的的变化、地层的褶皱,断裂等都是由于缓慢的效应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积累的结果。[4]十九世纪中叶,生物学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问世,提出自然选择原理。他主张在世界上每日每时都在检查着最细微的变异,把坏的排除掉,把好的保留下来加以积累;这种过程非常“细微”“安静”和“缓慢”,以至于人们无法觉察出来。他认为生物演化不能产生大的或是突然的变化,提出“自然界无跃进”的渐变观。他将古生物演化中大部分中间类型的缺失和生物界的突然变化归因于“地质记录的不完全”,极力主张在所有物种和绝灭物种之间的中间的和过渡的连锁数量,一定是难以计数。[5]达尔文的生物渐进演化观,进一步冲击了灾变论,使“均变论”在地质学领域中的统治地位长达100多年。

新灾变论就是在上述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在现实主义原理和进化论思想占统治地位达一个半世纪之后,随着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的发展,积累了许多观测资料,证明在宇宙中和地球上确实存在过突然发生的剧烈变化,有许多现象从“均变论”观点是难以解释的。因此,各种灾变假说便应运而生。[6]

二十世纪中叶是一个新学科新理论集中爆发出现的历史时期。在获取大量的新的科学事实和证据的前提下,德国著名古生物学家辛德瓦夫率先提出了新灾变论,他把地史时期(生物)大绝灭(mass extinction)与宇宙间超新星爆发这种“天外横祸”相联系。1980年阿尔瓦兹等发现了中、新生代界线粘土层中富含铱,于是提出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生物大绝灭的观点,使新灾变论更容易被地学界所接受。

主张新灾变论的学者认为:在宇宙和地球演化中出现过一系列灾变事件,如超新星爆发、外星体撞击地球、地球磁极倒转、大规模火山爆发等等,其特点是时间短、能量大、突发性强。其后果可能引起生物大绝灭,还会出现灾变成矿等现象。与莱伊尔和达尔文等人的主张相反,灾变论认为灾变普遍存在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中,是自然界的一种基本演化现象。由于居维叶等人已经提出过灾变论,故现代灾变假设被称为新灾变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新灾变论的出现,也是地质学理论自身发展的一次较大的“旋回”,它好像是向旧理论的回复,但是它是在更高基础上的回复。它站在现代科学技术综合发展的“地基”之上,以新的科学观察和科学证据为条件,抛弃了旧灾变论的神创论的阴影。其提出的初期,不仅看到了地球内部因素导致的灾变,更多强调宇空外在因素对地球的作用。

二、新灾变论发展的主要阶段

人们对灾变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与地球科学与技术的综合发展有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在传统领域,地层学、古生物学的研究不断深入;另一方面,在高新技术领域,天文观测、宇宙探测获得许多新的证据。人们的研究视野被打开,对灾变假说的信心不断增强。从二十世纪中叶到现在,新灾变论发展大概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54-1979年,为提出假说阶段。第二阶段,1980至今,是对灾变假说的实证与完善阶段。在第一阶段,为解释灾变的原因,地学家提出了种种假说,可分为地内成因说和地外成因说两类。[7]

地内成因说包括下面几个因素:

一是磁场翻转。当磁场倒转时,磁场对地球的屏蔽作用大减,使太阳辐射和宇宙线直射地球。在这段时间,如果因宇宙因素产生巨大辐射冲击(如太阳耀斑,超新星爆发),可能给地球生物带来灾难,导致大绝灭。由于生物体的磁效应,磁极反转期的低磁场对具有磁性排列能力的生物可造成直接影响;地磁场变化也可能引起自然环境变化,如气候变化而危及一些生物。哥腾堡地磁偏移事件与更新世末的哺乳动物大绝灭期很接近,当时全球气候也发生了反常现象。[8]

二是温度变化。温度的剧烈变化对只适应于某范围温度的生物的影响或许是灾难性的。全球变冷可使赤道温度下降,使整个温度带消失,从而使适应该带的动物群绝灭。气候变冷事件,往往与生物一些绝灭现象相吻合。全球变暖也会造成同样地后果。温度上升,二氧化碳增多会对生物繁殖造成负面影响;海水升温,还造成水循环停滞而导致缺氧等事件发生,从而造成某些生物绝灭。

三是海平面剧烈升降。如板块运动或冰川事件会引起海平面大幅度升降,而海平面的剧烈运动又会引发一系列的灾难性的事件的发生,如缺氧事件、气候变化、生存空间缩小等等,从而导致生物大规模的绝灭。

四是火山爆发。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喷发的二氧化碳气体会严重地扰乱地球的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的物质循环,恶化生态环境,造成大量生物死亡。二氧化碳还会使大气圈产生温室效应,引起温度的灾害性的上升。酸性火山爆发可放出大量灰尘与有毒物质,还可造成与小行星撞击地球同类型的蔽光、酸雨、致冷和中毒效应,从而导致生物大绝灭。

地外成因说则包括下面几个因素:

一是太阳耀斑爆发。太阳耀斑特大爆发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还能发射出各种频率的电磁波和太阳宇宙线。有些科学家相信,现代太阳耀斑活动与气候灾害(风暴,洪涝,旱灾,低温等)密切相关;并对人类的神经系统有影响,与霍乱,伤寒,黑热病等有关。在地质时代中,太阳超级耀斑可能使地球上古气候,古生物等发生过灾变。

二是超新星爆发。超新星爆发是银河系恒星世界已知最剧烈的爆发过程之一。它以高速抛射碎片,形成扩散壳,同时还发射宇宙线和电磁辐射。超新星爆发造成大绝灭假说在二十世纪70年代讨论得最热烈。超新星爆发对地球引起的变化可能有二:一是宇宙线增强,直接危害生物体;二是宇宙线增强影响大气臭氧层导致气候变化。

三是小行星撞击说。小行星是太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小行星的轨道是在火星与木星之间,形成小行星带。但是,也有一些小行星距太阳更近一些,它们的轨道可穿越地球轨道。10公里直径的小行星可在地球上形成直径达200公里的陨击坑。10公里的小行星与地球碰撞的几率约3千万年一次,也有人认为约1亿年一次。小行星撞击地球时产生很大撞击能,在地表形成一个盆状洼地,并把大量物质向四周抛溅,细微的尘埃可高达同温层,一部分冲击能转变成热能,使被撞击物质熔化或部分地汽化,这些都会给降落地区和整个地球带来巨大的灾难。

1980年,美国学者阿尔瓦兹等应用中子活化法在意大利、丹麦等地的晚白垩-早第三纪界限处粘土层发现铱异常,以此作为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恐龙绝灭的有力证据。对灾变论的研究也进入实证阶段。迄今为止,地学家们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利用现代技术的方法与手段,获得了许多翔实的资料与记录,除铱及痕量元素异常外,还有微球粒、撞击石英、撞击坑、高温石英及火山尘碎屑物的收集研究等。国际地质对比规划(IGCP)列出了多项专攻对地质灾变事件的研究,如地史中的稀罕事件、全球生物事件、白垩纪中事件、东特提斯二叠纪、三叠纪事件,并举行了一系列国际学术讨论会,涉及天文学、气象学、古地磁学、古生物学、地层学、沉积学、海洋学、板块学说和矿床学多方面内容,使新灾变论内容不断得到深化。

科学家相信,在地史上发生过多次生物绝灭事件,包括元古宙晚期软躯体生物的绝灭、奥陶纪末期的绝灭、晚泥盆世的绝灭、二叠纪末的绝灭、晚三叠世的绝灭和白垩纪末的绝灭等。其中,二叠系―三叠系之间的绝灭规模最大,有人认为海洋生物的一半左右,陆地生物的六成左右绝灭;还有人甚至认为可能有百分之九十的物种绝灭。对于这次绝灭事件持续的时间估计,有人认为需要几百万年,有人认为需要一到二百万年,还有人甚至认为只需要十万年或者几万年。[9]因此,对二叠系―三叠系的分界标志、分界剖面上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就成为国际地学界的引人注目的事件。

早在1923年,美籍教授葛利普就注意到中国浙江长兴县灰岩中的动物化石群,并将其命名为长兴灰岩。1962年中科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盛金章等提出了长兴阶,1977年该所成立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工作组。1978年,由杨遵仪领导的中国地质大学界线组成立。1985年,中国地质大学教师张克信在浙江煤山剖面上发现微小欣德牙形石化石。著名古生物学家殷鸿福于1986年提出以牙形石取代菊石作为二叠系―三叠系界线标准化石,逐步得到国际学者的赞同。1993年,殷鸿福主持召开了国际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工作组会议,确定了4条层型候选剖面,煤山剖面列为首选剖面。2001年3月,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在界线工作组、三叠系分会,国际地层委员会三轮投票后,正式确认长兴煤山D剖面27C之底为这一重要地质年代界线的“金钉子”。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同时也是古生界与中生界的界限,它的异乎寻常的意义在于记录了地球历史的一次重大转折,在此期间发生了显生宙以来最深远的变化和最剧烈的绝灭事件。[10]

三、新灾变论对地学的影响及展望

“一石激起千层浪”。新灾变论的理论与实践冲击了地学中统治达一世纪之久的渐变论,开辟了地学研究的新思路。它使那种惯常以为地球上占统治地位的总是静静的缓慢的和令人无法觉察的运动换位于突发的轰轰烈烈的“革命”性变化。它对地球科学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第一,丰富了对生物进化过程的理解。达尔文的进化论强调了生物进化过程中的缓慢演化的意义,并提出一点一滴的量的积累会造成巨大的物种的差异。达尔文还揭示了这种量变过程的内在机制就是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但是达尔文的理论不能解释这样的现象,即生物在内部因素和外部原因的作用之下所产生的突变。例如寒武纪生命的大爆发,当时几乎所有的无脊椎动物门,绝大部分纲都出现了。达尔文的理论更不能合理解释进化过程中的灾变现象,他认为动物的绝灭要么是数量过多,要么是不适应环境而被逐渐淘汰。但是在灾变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是,外部环境的灾难变化会使先前适应环境的生物集体绝灭,因而偶发性的因素也必须纳入生物进化过程的考虑。同时也要看到,从一个角度看来是偶然的,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来则是必然的。生物进化过程中旧的物种不断灭亡,新的物种的不断更新是自然发展的必然规律。灾变现象只是这种必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的一种形式。灾变的意义在于它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更替,旧的生态系统的结构被打破,新的生态系统的结构被重新建立起来。[11]因此生物进化过程中,量变、质变、突变、灾变等都发挥了作用。生物进化不是一个简单的渐进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多重反复的过程。首先,量变或渐变是我们通常看到的现象,它的特点在于时间漫长而空间狭窄。但量变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引起质变。注意有两种不同的质变,一种是由单纯的量变所引起的质变,如水滴石穿便是;另一种是由突然性的原因所造成的,简称突变,它并不是由单纯的量变所形成。突变也有两种形式,一是向上的进步的突变,例如创新进化事件,从猿到人;另一种是破坏性的突变即灾变。灾变是进化过程正常秩序的打断,是暂时的曲折和倒退,但却孕育着新的进化的萌芽。进化的道路包括:量变(渐变)质变…突变…灾变新的量变(渐变)等一系列过程。进化的总方向是前进的,但发展具有阶段性,曲折和倒退也是前进道路上的组成部分。

第二,促进了地层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发展。由于灾变事件往往具有全球性与典型性的特征,这就为是地层层序的建立及其相互间时间关系的确定,提供了一个天然的试验场。在典型的地质剖面,例如中国长兴煤山剖面,中外地质学家进行了磁性地层学、化学地层学、分子地层学、生物地层学等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在事件地层学的研究方面,通过大量的证据、综合的方法,追溯绝灭事件产生的背景和原因,还原地史上曾经有过的真实画面,是一件憾人心弦的体验。但这里更需要排除先入之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灾变产生的过程可能是瞬间的、由陨石撞击等地外原因造成的,也可能是较长期的、多相的、由火山爆发等地内原因造成的。[12]当然,还有可能是地内与地外诸多因素都发挥了作用,导致海退、缺氧、高温、海进、低温等难以预测的灾难现象的出现。事件地层学用突变的、甚至是灾变性的特殊事件去划分、对比地层,丰富了地层的划分类型,也使地层的对比研究更有说服力。地质界线有两类。一类是“平静界线”,即界线处没发生突变或灾变性事件;另一类是在界线处发生过剧烈的突变事件,称“突变界线”。据现有资料表明,几乎所有重要的年代地层界线上或得或少发生过某种等级的灾变性事件。在许多界线上往往是多种事件并存,如界线可能会有撞击,火山爆发、全球森林大火,古气候突变、海平面上升和生物大灭绝等多种灾变事件的复合出现。由于各种事件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要区分原发事件和终极事件。原发事件可导致新事件的产生。地学家认为,进行事件学研究必须抓住生物事件和岩石事件这两条线索,探讨导致这些事件产生的原发事件,如板块运动、天体碰撞等。事件地层学用突发性灾变事件划分对比地层,大大提高了地层对比研究的精度,使重大地质事件清晰明白,易于辨认,有强大的生命力,也是地球科学发展的新领域。

第三,灾变观还被运用来探讨某些矿产的成因,指导找矿。灾变成矿论认为,灾变过程为有机矿产准备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如成油、成煤规律与生物界的大发展和大绝灭直接相关。[13]灾变是矿质来源的一个选择。如果一个富含某些元素的大陨石撞击地面,有可能直接形成具有工业价值的矿床。加拿大肖得贝里铜镍矿床最突出的特征是外形呈椭圆形“浴缸”状,属高温贫铜类型,关于它的产生,有人提出,巨大陨石的坠落可能导致肖得贝里构造及矿床的形成。灾变为成矿创造了构造条件,有人提出“轰击构造成矿”的模式,认为地外星体撞击地球时可以撞穿岩石圈层,破坏古大陆和古大洋使之解体,使岩浆沿破裂上升,地幔塑性物质开始流动,由此可以促进板块构造的发生和运动,并由此控制着不同构造―成矿带的分布和差异。另外,中国地质学家研究了燕山期成矿大爆发,认为中国有33个超大型内生矿床,其中有17个形成于中国东部燕山期。这种集中成矿的现象源于岩石圈-软流圈系统的大灾变,即大量新的、热地幔物质和热的下地壳物质去取代、加热和注入冷的岩石圈和地壳,富集有用的元素会被岩浆-流体子系统析出,并在某些地段堆积成矿。这是典型的岩浆-构造-成矿事件。它说明了深部环境的骤变对成矿的意义。[14]

第四,灾变观还启迪了天文地质学的形成。天文地质学是应用天文学的研究方法、观测资料和研究成果,来探讨和解释地球上的各种地质现象的成因和演化规律的学科。地球系统的存在,不能脱离与太阳系甚至银河系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各种天文因素对地球地质发展都有影响,诸如银河系运动、超新星爆发、太阳活动、太阳系天体(行星、小行星、彗星、陨石)、月球、地球旋转等。宇宙的各种物理场(引力、电磁波、宇宙线等)对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也存在影响。万有引力把天地之间的引力和地球上物体之间的引力联系起来。在漫长的地质时期,引力常数可能是不“常”的。地球经常受到太阳风的影响,银河系的恒星风对地球亦可能产生作用,这些都对地球带来深远影响。1982年,在国际上召开过大规模国际学术会议,其论文集刊于《大的小行星和彗星对地球撞击的地质解释》。在我国,徐道一是较早把天文地质学引进中国的研究者之一,他牵头编著的《天文地质学概论》对中国天文地质界有深远的影响。[15]近年来,随着宇航技术和方法的应用,科学家从宇宙空间对地球表面进行观测和分析,并把天文学与地质学两方面的成果进行对比,确定其相似程度,建立其联系的关系式,对两者关系的成因机制进行探讨。今天人类已进入宇航时代,应用天文和宇航研究的成果和资料,能够更完整和系统地解释地质现象的形成机制。可以预见,天文地质学将有力地促进地质学的成长和发展。

最后,新灾变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也有助于地质科学向资源、环境和抗灾的一体化的方法发展。人们已十分明确的认识到,当今人类所面临的自然问题是复杂的,跨域多个学科的。在地球系统中,大气、海洋、陆地和生命都有密切联系。岩石与土壤中蕴藏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答,例如能源与矿产资源成因、生命演化、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营养物质与有毒物质的运动等等。地质科学能帮助人们了解物理和生物世界的过程,从而模拟和预测系统内的变化,以面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挑战。[16]科学家们愈来愈关注地表过程和气候过程,关注其对生态系统健康和变化的影响。生态系统正受到自然和人为压力的改变,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荒漠化、以及物种绝灭的现象日益凸显。必须加强对于发生在地球表面或附近的生命、化学和物理过程的复杂相互作用的研究。科学家还指出,地震、山崩、火山、火灾、强风暴、海岸洪灾等对经济安全、公共安全和环境安全构成重大挑战,灾害易发区如果人口与基础设施过度扩张会使抗灾能力减弱,一场自然灾害可能引发巨大的物资损失与人员伤亡的惨剧。因此必须开展有针对性的灾害研究,改善并扩大灾害的监测、预警和预测能力,将多种灾害、脆弱性、风险和恢复力纳入灾害评估,发展有效的、跨学科的、迅速应对灾害的实际能力。为达到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构建社会与地球系统的和谐运行机制,人们还必须做出持之以恒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殷鸿福、徐道一、吴瑞堂.地质演化突变观[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8.

[2]关士续.科学技术史简编[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283.

[3]乔治•居维叶.地球理论随笔[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7.

[4]莱伊尔.地质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达尔文.物种起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8.98-99.350-352.

[6]殷鸿福.关于新灾变论的争论现状[J].武汉:地质科技情报,1986.(1).

[7]穆西南.古生物学研究的新理论新假说[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

[8]徐钦琦、李毅、张普林、李春田.超新星爆发与更新世末绝灭事件[J].北京:科学通讯(2),1985.159-160.

[9]徐桂荣、王永标、龚淑云、袁伟.生物与环境的协同进化[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5.244-246.

[10][12]殷鸿福、鲁立强.二叠系―三叠系界限全球层型剖面――回顾和展望[J].北京:地学前缘,2006,(13)6.257―267.

[11]杜远生、童金南.古生物地史学概论[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22-23.

[13]曾庆丰.灾变成矿论[M].地球科学(4),1987:167-181.

[14]邓晋福、莫宣学、赵海玲、罗照华、赵国春、戴圣潜.中国东部燕山期岩石圈-软流圈系统大灾变与成矿环境[J].北京:矿床地质,1999.(4)309―314.

[15]徐道一、杨正宗、张勤文、孙亦因.天文地质学概论[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3.

天文学新概论范文4

【关键词】基本原理;案例教学;必要性;可行性;选编原则

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将已经发生或将来可能发生的问题作为个案形式让学习者去分析和研究,通过讨论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提高学习者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理论性最强、最抽象的一门课程,要提升本课程的教学实效,实现教学目标,必须有效地运用案例教学。

一、“原理”课引入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探析

1.案例教学能使“原理”课化抽象为具体。“原理”课在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是最抽象的,包括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内容,还涵盖了法学、政治学、伦理学和历史学等其他学科,内容庞杂而广泛,理论性极强,如果教学方法失当,理论的抽象性会使课程显得枯燥乏味,会让学生觉得“原理”课就是讲大话、空话和套话,从而滋生理论无用论,或者由于内容太艰涩而望而却步。而案例教学能使抽象化为具体。“原理”课的抽象性需要教师理论联系实际讲述,案例就是一个个生动具体的事实材料,它根植于生活本身,与人有着天生的亲近性,把抽象理论融于具体的案例情景之中,也就是把理论与具体生活紧密相连,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和生活化,学生易于接受。

2.案例教学能较好地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原则。理论总是抽象难懂的,理论与实践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但是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深深根植的生活总是多姿多彩的,要将“原理”课讲好,不能总是由原理到原理的推演,应当将原理回溯到社会生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理论的实际价值。理论一旦离开了现实就会变成空中楼阁。而案例教学以案例为基本教学信息载体,案例成为理论与现实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使学生透过案例接触到活生生的社会现实。案例教学联系时展实际、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联系学生思想实际,使学生获得了在无需亲身实践的条件下就能在短期内接触并处理大量的各种各样实际问题的机会。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最好的一种教学就是牢记学校教材和实际经验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联系。从这个角度说,案例教学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不仅使学生通过案例理解了理论,还能够检验理论。现实生活是变动不居的,但理论本身却具有滞后性,既有的理论可能驾驭不了现实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在案例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入最新案例,使课本时效性滞后的状况得到改善,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理论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同时也促进了理论的新发展。

3.案例教学是一种参与互动的教学方法,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原理”课的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教师的教学重点主要在于概念的解释和理论的推演方面,较少去关注现实生活的变化和学生所关心的实际问题,教学内容成了概念、范畴和原理解释的堆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重教有余,重学不足,重简单灌输,轻双向交流。虽然在教学中普遍采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了多媒体课件,但灌输式注入式教学方法却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而“90”后大学生却想在课堂上拥有话语权,不喜欢老师一言堂。这些传统的教学方法自然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想共鸣,相反会产生抵触情绪,教学效果欠佳。这同时也打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以致于产生了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的现象。而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把抽象的理论转换成生动鲜活的案例交给学生,将深刻的思想内容寓于形象直观的具体事例中,调动学生参与案例的互动探讨。在互动的形式上,不仅包括教师与学生全体、教师与学生个体的互动,还包括教师与学生小组、学生个体与个体、群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等多向主体互动形式。在这种互动式的教学中,学生由被动的客体变成了能动的主体和教学活动的中心。在案例讨论中,学生由于思考的角度和理解的深度各不相同,往往情绪激动,矛盾激化,此时灵感在此迸发,思维如大海般波涛翻涌,形成蔚为壮观的“思维共振”局面。

二、“原理”课开展案例教学的可行性论证

1.案例教学契合学生思维认识的规律。认识论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感性认识是具体形象的,理性认识是间接抽象的。认识的起始是感性认识。在案例教学中,学生首先接触到的是案例本身,案例是具体的生动的,在案例讨论中,学生进入案例所营造的情境,先感受到案例的具体信息,比如事情的经过等,但接着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渐进入了理性思考,思索案例背后的理论内涵。因此,案例教学契合了学生的认识规律。

2.的实践性为案例教学奠定了深厚的实践基础,案例素材丰富。在它创立之初就公开声明,它是革命的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理论和思想武器。可以说,的产生和形成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参加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的产物。基本原理作为理论,它根植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一部的发展史,便是基本原理在与历史和现实接触、碰撞并相互作用中,不断升华、凝炼的历史。案例是客观现实的真实再现,来源于现实生活。广阔的社会生活成了案例的源头活水。只要用心去搜集,便可找到自己想要的素材。更可喜的是,学界出版了好些案例教学辅导用书,可供直接选择使用。

三、“原理”课教学案例的选编原则

1.针对性原则。案例的使用要有明确的针对性。案例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围绕着课程的教学内容而展开的,教师在思想上一定要明白案例教学在整个教学内容中的地位,即案例教学只是教师教授课程内容的一种辅手段,而不是教学的目的。因此,在选择案例的时候,教师要把案例的针对性排在第一位。否则,即使是最典型最新颖的案例,如果不能为特定的教学目的服务,教师也不能选择。譬如在将矛盾的特殊性时引入“对症下药”的案例。华佗为不同的人开不同的药是具体分析了他们的病因,病症相似,但病因相异,所以治之宜殊。充分运用了矛盾特殊性的方法论,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如实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方针和办法去解决矛盾。只有做到对症下药,才能根除疾病。针对性原则的另一层含义是案例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解决学生思想上的难点和疑点。譬如在讲“认识来源于实践”这个知识点时,引入案例电影《2012》,这部美国大片学生几乎都看过,影片根据所谓的玛雅预言逼真地描绘了2012年地球毁灭的情景,但是2012年地球真的会毁灭吗?我们的认识究竟来自哪里?引导学生讨论并明确,理论告诉我们,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根据天文学家的天文观测和天文实验,2012年地球根本不可能毁灭。因为这种天文观测和天文实验就是一种实践,通过实践我们认识到2012年地球的活动依然正常,电影《2012》只是导演借助“预言”编造的故事,目的是制造轰动效应以实现票房的大丰收。

2.鲜活性原则。恩格斯曾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是不断丰富发展着的理论体系,是马克思恩格斯于160多年前根据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作出的科学判断,在21世纪,我们要用新的社会实践丰富发展的理论内容,这就要求我们选取的案例要具有鲜活性,即要有时代性和新颖性。譬如,在讲授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时,笔者会选取时代感强的航天科技案例,如中国成功发射神舟九号,为什么要发射“神九”呢?是因为在实践中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首先认识世界,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为各个时代社会实践的特定需要服务的,科学研究的任务也总是围绕着社会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确定的。人类航天活动的终极目的,是将实验室搬上太空,利用太空微重力高真空的独特环境,开展地面无法进行的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实验,从而为人类造福。那“神九”为何能发射成功呢?那是因为在之前实践创造出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最终使“神九”成功发射。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每一个进步都意味着必须完成大量技术突破。此次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已对载人航天发射场设施设备全面进行了检修检测和质量评审,完成的测发指挥监测系统升级改造等就多达数十项。案例还应有新颖性,譬如在讲唯物辩证法的范畴内容和形式时,可选取时下收视率颇高的选秀节目星光大道、中国好声音等,有些选手过分注重包装,但唱歌实力颇差,以此说明形式固然重要,但内容更重要,因此要反对形式主义。在新颖性的同时也可兼顾趣味性,笔者在讲“发展”这个概念中的新事物时,会提及今年8月的新西兰橄榄球比赛,要求学生讨论,比赛是不是新事物,从而让学生明确新事物和新鲜事物的差别。

3.专业性原则。案例的专业性主要指教学案例的选用应尽量与学生所学专业结合起来,使基本原理具体化,即把基本原理融入到具体的专业之中,使案例带有具体的专业特色。案例的选用,文科与理科应有所区别,文科则多选与社会科学相关的案例,理科多选自然科学方面的案例。比如笔者所教授的中医专业和中西医临床专业班级,在讲授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时,往往会引入医患关系矛盾处理的案例,近几年全国各地已发生数十起医患冲突事件,比如北京同仁医院血案,拆线门、缝等著名事件,是网络热点事件,也是医学生极度关注的事件。要求学生讨论:医患关系为何如此紧张呢?矛盾双方各有哪些责任?如何解决中国医疗卫生领域的顽疾?在讨论中,引导学生用矛盾规律具体分析,矛盾双方有斗争性也有同一性,如何让同一性占主导地位,使医患关系趋于和谐,并明确医生医院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我们要反思医疗体制,反思医院制度和医生的工作方式等,患者在矛盾中处于次要方面,因此一味责怪患者有失偏颇。

参 考 文 献

[1]杨慧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法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潘伶俐.思想政治教育灌输法需要与时俱进[J].企业导报.2010(4)

天文学新概论范文5

5W模式中的who,即“谁”,指传播者,在传播中,传播者不仅开启了整个传播过程,也在传播活动中起着非常关键的控制作用,信息获取、加工与传递皆为传播者之职责。当然,虽被称为传播者,但个人仅为其部分组成形式,集体或机构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传播者的分析即为传播活动中的控制分析。目前我国的中医文化传播者主要包括国内某些特定医院的医生,国外的中医师、从事中医教学的教师、中医资料翻译者及媒体传播工作者。由于中医传播不仅是简单技术层面的医疗方法传播,还包括蕴含于其中的中国传统伦理学、哲学、天文学、及地理学、心理学等方面知识的传播。因此不同传播者应结合其职业特点,针对性地对传播信息进行选择。国内特定医院的医生,国外的中医师及从事中医教学的教师由于其职业专业性特点,其接触对象主要为患者及学生,以独特的中医治疗方式治病救人或将中医疗法系统地介绍给学生们,让患者及学生们更多受益于中医学是其职责所在,因此他们的信息传递重点应放在中医专业知识方面。而中医资料翻译者及媒体传播工作者的工作性质则有所不同,其面对的群体更为广泛,不仅包括病患,还有众多对中医有着极大热情与兴趣的读者,后者对中医的疗效及运作理念的热衷度要远远大于中医知识本身,因此中医资料翻译者及我国媒体,如行业内、外的中、外文报纸、刊物以及广播电视、互联网应将信息传播重点放在中医理念及文化传播上,达到普及中医知识的目的。由于这一类传播者的工作重心在于对中医文化内涵的传播,其目的在于使译入语读者理解并接受中医文化。但是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某些中医术语,作为文化负载词,在译入语中必然缺乏对应表达形式,若译者忽略文化传播的需要,强行直译,必将导致译入语读者理解上的困扰,如将“龙骨”译为“dragonbone”,因为事实上,“龙骨”只是一种入药的化石,而不是龙的骨头;又如将“齿痕舌”译为“teethprintedtongue”—其实“齿痕舌”只是一种植物的名称,并非“牙齿咬过的舌头”;将“失笑散”译为“powderforlostsmiles”,根据《医方发挥》的解释,失笑散具有行血止痛怯淤、推陈出新的作用,前人用此方,每于不觉中病悉除,不禁欣然失声而笑,故名“失笑散”,实为得此药方而笑,将其译为“powderforlostsmiles”显然是在误解基础上的误译。

二、What-内容分析

5W模式中的what指“说什么”,“说什么”是指传播的讯息内容,它是由一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的信息组合。就中医学而言,中医理论与文化构成中医信息传播的主要内容。中医文化的传播在控制分析部分已简要述及,因此内容分析部分,中医理论传播将作为主要讨论内容。与西医的科学性不同,中医更强调基于中国传统哲学的“辩证”原则、整体观、五行论、阴阳平衡论等理念。这些理论,基于中国古代医生们的经验医学,虽自成体系,但其本质与精髓,与现代实验医学所认识的形态物质结构大相径庭。因此,很难被掌握现代科学知识的西方医生所接受、认同。这是其学科限制与阻碍其自身发展的关键,也是目前中医文化传播所面临的最大问题。而作为文化传播中介的译者,如果能意识到这一点,在翻译过程中从中斡旋,将生涩、难懂的中医术语与文言文文本形式转换为易于理解的现代白话语体与通俗易懂的通用医学语言,无疑会对中医传播起到正面、积极的推动作用。例如,中医将绦虫病称为“寸白虫”,如硬译为“inchwhiteinsect”,虽与原文达成照应,但显然无法被不具备相应文化背景知识的西医医生所理解。但若将其直接译为“taeniasis”,其中文化干扰因素立刻消减。再者,有译者认为中医中的“心”,“肝”虽被译为“heart”、“liver”,但中医医学理论系统中的“心”,“肝”远远不止于西医“heart”、“liver”所代表的概念,因此不主张将其对应直译。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但是这种做法显然意欲生生切断文化差异极大的中西医之间的相似性,于中医文化传播是极为不利的。笔者以为中医传播尚处于初期阶段,在翻译的过程中,借助语言这一工具,尽量消除文化差异带来的理解障碍,应成为基本翻译立足点。该阶段的中医翻译,相对于中医的独特性和民族性,译者更应该强调中医的自然科学性,以促成中、西医两种体系的有效沟通。虽然中、西医的起源及进程大相径庭,但是其工作对象和研究内容从根本上来说是一致的,即都是对人体及疾病进行研究,因此,这两种差异巨大的医学体系间必有其相通性,即对大部分疾病、人体器官、系统的定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虽然中、西医在理念与治疗方法上的不同,会使得两种体系对某些医学名词的界定有所不同,但是本着推动中医文化传播,使得中西医学可以互相取长补短、融会贯通的目的出发,参照西医术语对中医名词进行翻译,不失为帮助异质文化读者了解中医、进而接受中医的好方法。

三、Inwhichchannel-媒体分析

Inwhichchannel主要是对中医文化的传播渠道进行解析。随着经济发展,公众需求越来越多元化、专业化,同时社会阶层化趋势也日益明显,造成了传播分众的事实。而分众传播,反过来,又对媒体细划有着更进一步的要求,以满足不同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媒体形式同时也发生了极大改变,由大而全模式向个性化服务转变。目前主要的媒体传播形式主要包括电视、报纸、广播、杂志、网络等,分别以视觉、听觉、或视听觉结合的方式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为更好地传播中国传统中医文化,我们无疑需要对各个媒体形式的特点进行分析,考虑在具体环境下,受众的最佳媒体接触方式,使中医知识更有效地传递给西方读者。报纸是最为重要的纸质媒体之一,读者群大,重复购买率高,出版频繁高,市场占有率也很高。因此,报纸较为适合刊登关于中医较为浅显、概论性、普及型的文章,耳濡目染,使西方读者在无意识中不自觉接受中医的概念。相较于报纸,作为纸媒另一形式的杂志,虽无报纸的覆盖面广,但其读者群体较为固定,功能性、专业性强,所以更适合刊登针对性较强的中医专业知识类文章,以供相关专业人士进一步研究。近些年来发展迅速的电子媒体,如:电视、网络等,则具有声画结合、动态演示,涵盖面广、重复能力强的诸多优点,可以以更动态、直观的方式对中医文化内涵加以诠释。中医文化源远流长,包罗万象,涉及医学、哲学、心理学、伦理学、天文学、地理学等多方面的内容,中国人自己理解起来都不容易,对于异质文化背景的西方读者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在这种情况下,发挥电媒的优势,将声、光、影结合,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刺激,无疑在推广中医文化方面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四、Towhom-受众分析

Towhom是指对谁进行传播,对中医文化传播而言,具体是指对传播对象进行分析,即在对中医文本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要将读者反应纳为考虑因素。自20世纪60年代起,在阅读过程中,如何界定读者的作用,这一问题就已经开始凸显,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从读者反应的角度出发,考虑译入语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和接受能力。20世纪80年代初,奈达的“读者反应论”一经传入中国,便很快引起翻译界的高重视与及时反馈。与传统理论不同,奈达认为翻译过程不应仅仅局限于源语文本与译者之间,还应将读者反应纳入考虑范畴,认为只有译入语读者反应与源语读者反应相类似的译本方为质量上乘之译本,再次强调了读者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有真正让读者参与到文本释义过程中,译本对读者的理解有促进作用,才算是达到了翻译的初衷。如果翻译的目脱离了服务读者的本质,又何谈文化的传播呢?因此,笔者认为,欲真正达到中医文化传播的目的,在现阶段,中医文本的翻译应采取归化与异化相结合的策略。一方面,归化译法不会让译入语读者由于过于强烈的文化不适性而排斥对异质文化中中医的接受程度,另一方面,适度的异化译法也能让译入语读者对中医传统文化有循序渐进的认识。

五、Withwhateffect-效果分析

天文学新概论范文6

关键词:改变 教学观念 教学方法 运用教材 课堂效率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教师,要能胜任这项工作,应更新观念, 全面理解物理课程目标,加强学习,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应站在提高未来社会公民科学素质发展的角度,理解科学教育的目标和物理教学工作的内容。对照自己平时教育教学的学生观、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教学设计的合理性等方面谈几点自己的感悟:

一、注重教学设计,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以前我们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更多的是从物理学科知识体系和思维着手进行教学设计,体现出的是物理知识的特性和自己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很少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和教学方法,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思维习惯入手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以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为重点,以学习的知识为主线,以讲引导学生思考,以练促进学生思考,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加上老师的指导,真正得到提高。例如审题,不只是强调认真审题,主要是教会在具体问题中如何找到信息点,并转化成解决问题的条件;从题目给出的具体情境中如何找出解决问题的物理过程,进而转化成解题结果。

二、教师要灵活地运用教材,处理知识点,提高课堂效率

物理新课改后,需要学生接触学习很多的信息,而在有限的时间内向学生传授大量的信息量、实现学科渗透乃至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是难以实现的。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搜集生动的素材,让学生感受,降低教学难度。当然,在备课这个环节上更要下足功夫,适当调整内容,酌情删减教材内容。

三、怎样做才是有效的科学探究

实验探究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和研究物理的方法,我们应当重视;而思维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推理能力和思维推理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综合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也需要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加以重视,并体现到教学设计中,使之为学生能力的培养起到更大的作用。比如在一些理论性很强的章节设计一组层层递进式的问题,引导学生去学、去体验,使学生逐步养成仔细读题、认真分析、建立模型、严密解题的习惯。

四、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培养

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老师首先得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常说有怎样的老师就会有怎样的学生,我们平常强调学生要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才能搞好学习,而如果老师对所教的学科和学生没有好奇心,对新知识缺乏求知欲,老拿陈旧、过时、与学生的经验没有任何联系的例子去讲,学生能对你教的学科有兴趣吗?长期下去学生能喜欢你上的课吗?能学好你教的学科吗?因此做好一个与生产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老师,首先要对有关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及时掌握相关知识,以鲜活的例子去进行有关知识的教学,学生定会有兴趣。例如万有引力在天文学上的应用一节,就可以拿天宫一号的相关报道进行教学。

五、高中教师对学生养成教育的作用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语言习惯的培养、思维习惯的培养等。一个人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主要受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三个方面的影响,高中学生都已经养成了一定的行为习惯,其中有些行为习惯是良好的,但也有一些行为习惯很差,比如懒惰、语言粗俗、不爱学习等。而作为基础教育后期的高中阶段,老师对学生教育要“有知有识有耐心”,要教在今天,想到学生的明天,教育活动以师德为先去影响学生、以学生为本去感化学生、以能力为重去引导学生、以终身学习去接近学生。最终通过高中阶段的教育使学生成为有责任心、有知识、有良好的与人相处能力的人。

六、注重反思,不断进步

要注重教育教学反思,通过反思总结经验、找到不足,再通过学习不断改进,使自己的综合能力不断提高。反思教学过程,把各章节教学的成功经验总结出来,在以后的教学中应用;把各章节教学的失败教训总结出来,使以后的教学不再犯错;把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好问题、好想法总结出来,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引用。反思教育过程,把教育学生时的成功案例归纳出来,在以后的工作中借鉴;把失败的案例归纳出来,找出原因,在今后的工作中坚决避免。

总之,实施新课程是教育发展的趋势,是社会进步的需要,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从思想上转变观念,从行为上转变方式,不断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努力构建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千万不能让课程改革"穿新鞋走老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