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专业基础知识培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气专业基础知识培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气专业基础知识培训

电气专业基础知识培训范文1

关键词:电气;卓越;CAD;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张志艳(1975-),女,河南卫辉人,郑州轻工业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讲师;赵剑锷(1979-),女,河南郑州人,郑州科技学院电气工程学院,讲师。(河南 郑州 450064)

基金项目:本文系郑州轻工业学院第九批重点教改项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及实践”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0-0112-02

AutoCAD是一个专业绘图软件,有着较为丰富的绘图和编辑功能,尤其是图层工具的应用,使得该绘图软件呈现出较强的灵活性和广泛的应用性,应用于各种工程设计领域,如土木建筑设计、机械设计、电气设计、航空航天、服装设计等。[1-3]教学策略和教学艺术的应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辅以图画是其教学中的常用手段,也是关键策略,这将有利于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电气类专业引入AutoCAD绘图工具,将对其相关课程的讲授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因此,AutoCAD是电气类相关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绘图工具。AutoCAD软件在自动控制专业中的应用形成了控制CAD课程,而AutoCAD与电气类专业的结合便形成了电气CAD课程,电气CAD课程的开设是电气专业培养工程背景的一个平台。电气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是与电相关的所有行业,其中读图、识图、作图、按图进行布线、施工、依图进行检修等基本涵盖了毕业生今后所要从事工作的所有内容。因此,电气CAD课程在电气专业人才培养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提出旨在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2009年教育部在部分高校实施了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1年底,郑州轻工业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经教育部批准成为第二批“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的电气专业与普通电气专业相比,重在培养一批立志从事技术创新和工程实践的优秀学生,在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计划以及课程的开设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与之相对应,相同的课程在卓越教育培养计划下的电气专业与普通电气专业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有很大的区别。基于此,本文探讨了新形式下电气CAD课程的开设应注意的问题及其在卓越教育培养计划电气专业中所起的作用。

一、注重讲授技巧,提高授课效果

电气CAD课程在很多高校被设定为选修,但由于其讲授内容在实践教学和今后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使得电气CAD课程的选修人数常常爆满。电气CAD课程以AutoCAD为软件平台,在掌握其基本设置、绘图方法、编辑方法的基础上把电气符号的绘制、典型电气图形的绘制方法和绘制技巧作为其主要的授课内容,[4-5]同时延伸到电气制图的理论、方法和规范。电气CAD在卓越工程师班的开设主要是为校内的实践教学奠定基础。由于“3+1”模式的引入,课程的开设学时数严重受限,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必须采用好的教学方法。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在授课过程中应注意以下讲授技巧的使用:

1.讲、演、练一体化模式

借助于多媒体教室,教师教的同时,学生实时操作,实现讲、演、练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能动性,使学生快速掌握讲授内容,增强其实际操作能力。

2.基础知识与专业绘图内容的讲授交互进行

绘图基本知识的讲授与电气符号、典型电气图绘制内容的讲授非标准的先后顺序,即不能先把所有的绘图基础知识全部授完之后再讲授典型电气图形的绘制。两个主题的讲授内容相互交融,相互促进,贵在基础,重在应用。

3.充分发挥启发式教学在电气CAD课程中的作用,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讲授典型电气图形和电气符号绘制时,先展现给学生所绘制图形的全貌,以提问为先导,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分析如何绘制所要求的图形,提出多种方案,通过讨论、比较和试绘制等方法,确定最佳绘图方案,锻炼和提高学生对绘图技巧的运用能力,达到用最少的步骤和最简单的方法绘制电气图形的目的。

4.充分利用目标驱动方法进行教学

对电气专业卓越工程师班而言,学习电气CAD的目标非常明确,主要是为大型的综合实验、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服务,因大型综合实验在前,故在教学中便以综合实验为核心进行目标驱动教学的设计。教学初期给出实验目标和实验预期结果,让学生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初步实验方案的设计,学生在求知欲的强烈刺激下会主动探索电气CAD中设计图纸的标准画法,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

二、实践教学的支撑作用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强调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将原四年大学培养过程转变为“3+1”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鉴于此,在卓越班教学计划中开设了30个学时的4门大型综合实验课程。大型综合实验课程设置的目的重在以实际需求为目的,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努力使学生成为卓越工程师。大型综合实验课程是一个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践项目,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载体。大型综合实验课程无论是围绕PLC的电气实验项目还是以变电站设计为主题的设计项目,主要实现步骤如图1所示。专业设计在大型综合实验中固然重要,不过最终还是要依照设计图纸进行电路布线,观测实验结果,因此要想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最准确的绘图依赖于电气CAD学习的效果。

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是另外两个校内实践教学环节。电力系统分析是该专业的核心课程,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电力工程基础、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等课程的后续课程,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网监控及调度自动化等相关课程开设的前提。在电力工程基础、电力系统的课程设计以及该专业毕业设计中,变电站设计、配电网设计和工厂供电设计等课题占有很大的比重。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的成果常以高低压主接线方案、剖面图和断面图的形式呈现,对学生而言实现绘图功能的软件并不是价格昂贵的专业特有软件,而是通用的绘图软件工具,最好的莫过于各种版本的AutoCAD软件。

根据电力系统分析、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工程基础等课程相关内容,首先,分析并确定主接线设计方案,进行短路电流的计算,继而对相关电气设备进行选择和校验,最后以图纸的形式将设计结果展现给大家。变电站设计课题中因有较多的相同设备,比如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进出线单元等,因此在学习绘图时应注意复制、镜像、阵列等工具的正确使用,以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以最快的速度准确地绘制所设计的图形。

三、专业课教学的辅助作用

电机类课程是电气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卓越工程师班的学生层次虽然高于普通班,但从第一届的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并没有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对卓越工程师班的学生而言仍是最不易掌握和理解的课程,尤其是电机内部电磁场的分析和计算等相关内容较为抽象,求助于图形工具使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向更深层次的理性认识过渡,将会使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因此仿真软件的引入对电机类课程的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有限元仿真软件Ansoft在工程电磁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包含静电场、交变电场、静磁场、涡流场、瞬态场等不同类型的分析模块,具有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并充分考虑到求解模型的非线性等,其不足之处在于绘制模型功能不够强大,软件的菜单和帮助均为英文书写,但它能够导入其他工具绘制的图形。用电气CAD绘制电机结构主体,将其导入仿真软件Ansoft,施加激励条件,对电机内部的电磁场进行仿真分析,是电机类课程开设的最好辅助授课手段。

电气CAD绘制的电机模型经面域命令进行封闭性检查后以一定的格式输出图形,然后将输出的图形导入到仿真软件Ansoft中,经仿真得到电机内部单独由永磁体作用产生的磁力线如图2所示。当学生看到图2的仿真结果时将会豁然开朗,原来电机内部的电磁场是如此走向的,各部分磁场的强弱也一目了然,激发了学生对内部电磁场神秘性渊源的探索,增强了学生对电机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适合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下少学时的教学安排。

四、结束语

在信息化的今天,电气CAD课程的开设能够提高授课内容的新颖性,增加授课内容的信息量,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工程背景,因此,电气CAD课程是电气专业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该课程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操作性和实践性,是该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是学生完成实践教学环节的工具;是该专业教师必须掌握的绘图软件,是教师讲授专业课的支柱,是教师修改学生实践教学环节所绘图纸的工具。卓越工程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新生事物,在新的形势下如何以较少的学时使电气CAD课程的教学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和实际运用效果,在实践教学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将是另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参与文献:

[1]马威.高职电力类CAD教学方法初探[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9(3):145-150.

[2]阎光伟.电力公司职工CAD电气制图培训[J].中国电力教育,

2008,(14):28-29.

[3]张晓峰,王宗刚.CAD 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08,(11):115-116.

电气专业基础知识培训范文2

关键词 电气CAD技术 教学质量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91.7 文献标识码:A

以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等院校电类专业都开设了“电气CAD技术”课程。本课程以训练学生的电气制图与识图技能为核心,依托AutoCAD制图软件,详细介绍了AutoCAD系统操作方法、电气工程涉及的常用电气图的基础知识、典型电气图的绘制方法与技巧等内容。电气CAD作为电气工程设计方面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通过电脑绘图,把工程技术人员从枯燥、重复的手工绘图方式中解脱出来,更多的时间用于设计工作。由于电气CAD软件紧贴电气设计需求,专门为电气专业量身定做,能够帮助电气工程师实现智能快速的设计工作,可以帮助电气工程师提高电气设计的效率,减少重复劳动和差错率,深受电气工程师的青睐,应用范围很广。作为理工科电子信息类专业的高职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和运用CAD来绘制或者设计图纸。

1 电气CAD技术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1.1任课教师的电气专业知识较为缺乏

部分院校的CAD任课教师由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来担任,教师虽然对Auto CAD教学软件很熟悉,但缺乏电气专业的知识,对于课程在电气相关专业领域的应用和工程经验基本上没有,对电气专业后续课程设置及课程系统缺乏全方位的把握,该课程就不能准确地定位。从而导致学生无法深刻了解和把握CAD软件在电类专业中的具体应用及与就业岗位之间的关系。

1.2 教师和学生对电气CAD技术课程重视不够

教师在上课时没有讲清楚这门课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之后有什么用、具体的应用范围以及在企业行业中的实际应用,该课程和其它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怎样学好这门课程。各学校、各专业在时间设置上也有很大差异,对电气CAD技术课程上课时间安排不固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课程时间安排的随意性,使得学生对课程的学习不够重视,对于刚刚入门学习相关专业基础课的学生,还没有深入地接触到电气元器件设备符号及工作原理等专业知识,只能机械地画图绘图,在教学过程中将出现知识的不连续和断层现象,学生学习比较吃力,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学习效果较差。

1.3 过份依赖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在课程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但有部分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照本宣科的现象比较严重,和学生互动的机会减少,不能引起学生共鸣,仅仅依靠多媒体进行教学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学生没有亲自操作,注意力不集中,教师教学进度过快,教学无互动性、学生只是被动地学习等诸多问题,在电气CAD技术课程教学中显得尤为突出,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1.4 教学时间与上机练习时间不一致性

受到学校机房硬件条件的限制,以及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电气CAD技术课程安排往往采用多媒体教学和上机操作各一半的学时,并分开进行,可能周一学生上两节多媒体理论课,周四或者周五安排两节上机练习课。从学习理论到上机练习要有几天的时间间隔,而这样的教学安排,人为地使教学环节和实训环节脱节,学习效果不理想。

2 电气CAD技术课程改革的措施

2.1由专业教师任课

电气CAD技术课程应由专业教师任教,对专业教师进行CAD软件的培训,在熟练地掌握CAD软件操作的同时,专业教师具有设计工程图纸的丰富经验、专业知识全面的优势,对电气专业的各课程十分熟悉,对授课内容游刃有余,在教学过程中得心应手,将授课内容讲解透彻具体。在学生学习到一定程度时,结合一个实际的工程项目设计,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习来完成部分的设计项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和实际工程接轨,学生才能学好这门课程,教师也才能教好这门课程。

2.2 课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教学

将电气CAD技术课程安排在机房上课,在机房安装多媒体,做成“教、学、做”要体化教室,采用电子极域教室和多媒体配合的授课的方式,教学讲解CAD 软件的基本命令及应用,学生跟随教师边学边做,边学边练,让学生一开始在学中做、慢慢变成在做中学。教、学、做相互循环,具有连续性,互动性。以训练学生的电气制图与识图技能为核心,以能力培养定位学习目标。如教学电力工程图的识图与绘制内容,教师一边用多媒体讲解要点,一边用电子极域教室演示,随后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此时教师实时巡视,学生及时提问,实现教学的相互循环、连续性和互动性。在实际电气工程案例中,以“基于工作过程”为指导,邀请行业专家对电气设计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并以此为依据确定本课程的工作任务和课程内容,设计了六个学习情境。采用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等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完成教学目标。

2.3 尝试构建“岗、课、证融通”的教学模式

我们构建“岗、课、证融通”的教学模式,来设计教学内容,电气工程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岗位,如设计员、CAD制图员、设备维修工、数控维修工等。将岗位所需要具备的电气工程识图与制图的知识和能力,融入到电气CAD技术课程的教学中,使学生学完这门课程后,考取得相关的资质证书,如CAD制图员、AutoCAD 认证工程师等,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通过我院三年来“电气CAD技术” 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在教学方式上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大大加强,课程教学质量大大地提高,毕业学生得到了包括企业在内的各个方面的好评。

参考文献

电气专业基础知识培训范文3

关键词 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问题 改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7.01.010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of Practical Innovation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Majoring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SHU Xiulan, YE Weihui, LI Xiaolong, JIA Jia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Cunjin College,

Zhanjiang, Gangdong 524093)

Abstract With the reform of the training system of applied talents, the electrical specialty in our university promotes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practical innovation ability through a series of measures.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students' practical innovation ability. The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se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improvement measures.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practical innovation ability; problem; improvement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国家普通高等院校1200所学校中,将有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转向应用技术型、职业教育型。如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成为高等院校尤其是民办高等院校的重要议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可分为研究型人才培养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两大类。独立学院在国家政策支持、教育教学各方面资源、师生层次结构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更适合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如何实现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尤其是对理工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和实践创新能力提升方法,做如下思考与研究。

1 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内涵

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是相对于个人认知能力来讲的,可理解为运用知识、技能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能力,表现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①大学生在校期间,尤其是理工类学生,除了要接受系统的专业理论指导,还必须接受创新思维的引导,各种试验、实践、实习、技能训练、科技和其他生活工作和社会活动等实践活动的锻炼。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乃至整个社会的共同配合,需要经过不懈的努力逐步去实现。

2 我校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以下简称“电气专业”)是一个强电弱电结合的工程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为深厚的工程理论功底和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能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以下简称“我校”)该专业自2009年开始招生,随后通过了专业学位评估。目前在校学生约八百余人。近几年随着学校的发展以及应用型人才模式改革,电气专业根据实际情况修订和完善培养方案,进行教学课程体系建设、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以及校校、校企合作等的探索,通过实际行动不断地开展和加强大学生实践实习、科技竞赛、创新创业等各项实践创新活动。

3 我校电气专业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3.1 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

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非常重要,需要高度重视和严密组织。很多高校该类专业或者院系都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和配备相关经费,由专业老师负责培训指导,进行各项科技活动或竞赛等的准备和执行。我校作为粤西地区典型的独立院校之一,校领导对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活动是很支持的,但重视程度还不够,在能力培养的组织和操作上会受到学校各部门管理制度、实践活动评价标准、活动经费、仪器设备和师资等各方资源的限制,要在较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实践活动需求,还要经历一个过程。

3.2 课程体系结构设置中实践教学的比例或实施不到位

传统的课程体系重认知重知识,轻实践轻能力,使得实践教学的受重视程度较低。②我校电气专业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很多课程即使开设了实验实践环节,但是实验教学内容的开设和实验配套管理并不到位,实践教学没有严格的要求和把控,甚至完全由相应的专业老师自己定制规则,其质量无人问津。此外,验室设施得不到专人及时维护和管理,使得实践活动的开展效果大打折扣。反之,各管理部门之间的一些规章制度,使得教师不能统一灵活安排教学活动以外的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师生的主动实践意识和热情未能得到很好的激发,严重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质量。

3.3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考核方法不科学

电气专业是一个工科专业,除了理论教学,还需要课外实践活动的支撑。比如学生科技活动类社团的组建、科技活动的举办、竞赛活动的培训和组织等。我校的实践教学主要围绕教学任务展开,教学评价体系及考核方法尚在建设完善中。因此在课外实践活动方面,基本没有统一的建设规划和评价体系,教师和学生进行此类工作时缺乏固定的良好的场所,也得不到很好的支持和认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工作开展很不容易。

3.4 师资队伍实践经验不足,专业操作能力不强

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独立学院专业的师生比远远达不到公立大学的水准,相关专业教师中,多以经验不够的年轻教师为主。随着高校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行,我校也不断地引荐专业人才,电气专业教师以年轻教师为主,主要由专业教师、相关专业教师以及外聘教师构成。即便如此,师生比依然严重不足,教师的经验和专业操作能力也有待提高,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3.5 高校实验室和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有待改进

近年来,我校电气自动化专业建成多个基础课及专业课实验室,如基本电工电子实验室、单片机PLC实验室、电机拖动电力电子实验室、维修电工实训室等。同时,也开辟一些校外实习基地,与广东省本地一些学校企业和省内外相关专业全国大学生实习基地取得合作关系。纵观我校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主要受重视程度、管理制度和建设资金等影响,依然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实验管理制度和管理员素质有待改善,实验仪器和设备管理维护不到位。二是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立缺乏工作制度、建设指标和评价标准。

4 大学生实践能力改进方案

4.1 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深化,我们要正视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创新意识,建立实践创新平台,改变以往的“单向灌输”教学模式,从观念上抓起。③首先,学院要重视。如成立专门领导小组、打造较为宽松的实践环境、制订计划后分配专项任务。其次,教师要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模式,如案例教学模式、体验反思模式、专项技能训练模式,引导训练学生,从课堂教学、实验实习、项目体验、科技活动等逐层开展学生实践活动。最后,用以点带面的形式带动学生逐渐加入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队伍中,逐步促进大学生实践能力建设,形成良好氛围。

4.2 教学实践活动的精心设计

第一,要调整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精心设计,合理规划,提升实践创新课程或者动手实践环节的地位。当然,任何实践创新能力的起点,还是学生对核心理论基础的掌握,这就要求专业教师对基础知识和概念加以透彻讲解,学生理解透彻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当然,师生对实践创新能力意识专题理论体系、实践方法论的理解也很重要,若有必要,应补充专门的课程,为后续的研究、指导讲解和实践教学活动做铺垫。此外,具体到课程体系结构调整,譬如,可成立专题教师课程组,将专业课程体系归类并由相应的专业教师负责,分工合作细化任务。

第二,建立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体系及规范。分类细化统计专业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项目,详明其规范、要求以及实验室配套工作。比如,单片机课程实验各个项目的任务细化安排,包括实验项目本身的目的、要求和实施,以及实验室硬软件环境的准备、配套的管理和实验员配合要求等。

第三,专业实习环节统筹计划。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校校、校企结合,让学生能够了解专业的发展动态。比如,我校电气专业学生组织过三峡葛洲坝电厂实习活动,学生见到理论知识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反映收获颇丰。所以电气专业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仍需大力加强领导团队、教师团队、学生团队组建,并利用寒暑假或其他时间段,开展实习基地考察、调研和建设等工作。

4.3 实践创新能力环节等课外活动拓展

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实践创新能力提升为目的,进行校内外产学研团队建设课外活动拓展。比如在校领导的支持下,我校学生多次参加飞思卡尔智能车等竞赛活动,获得诸多奖项。另外,我校教务处多次组织师生申报科研项目,大学生创新型创业项目的开展收效显著。今年暑假,机电工程系几位老师自发组织到湛江科技局、湛江企业孵化基地、湛江港务局等单位进行考察调研,随后经由老师引导,我系学生能够积极参加由湛江科技局举办的科技类竞赛活动等,开阔了视野,拿到了奖项,提高了实践创新能力。

4.4 教师队伍发展壮大

适当引进专业对口人才,尤其是有经验的高级专业人才,对我校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此外,鼓励年轻教师注重对自身素养的提高,给他们提供相对宽松的工作科研环境,让年轻教师利用寒暑假或者空余时间主动探索研究,对于本校的素质教育实践能力教育和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也颇具影响。④

5 结论

随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我校通过完善实验室建设,加强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实验环节,优化课程设计环节,开展电子电气类竞赛活动,探索实习基地等方式,在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工作中做出很大的努力。虽然也遇到很多困难,但是在学院领导和师生的精诚努力下,我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工作已经有很大的进展,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也将会大大提高。

注释

① 黄超.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初探[J].教育探索,2011(7).

② 周爱国.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与Σ[J].教育探索,2009(1).

电气专业基础知识培训范文4

【关键词】巴特莱法则 精讲多练 多媒体课件

1 电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课题的选择,要采用“巴特菜的法则”

电类专业在实习与实验(以下简称实践)课题的选择上,怎样才能既突出重点、难点和关键,又能照顾到课题的系统连贯,最合理的办法是运用“巴特莱法则”,对课题内容进行筛选,提取出“重要的少数”,让师生双方用80%的优势精力,去掌握学习内容中占全陪内容约20%的重点、难点。讲课中须用80%的精力,集中讲解教材中20%的重点、难点,把这些难以掌握的地方讲深讲透,特别是在全班绝大多数学生出现眼珠黑亮,喜形于色的时候,说明他们此时的接受能力最强,思维最活跃,精力最集中,这就要求指导教师把要讲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痛痛快快的讲出来。这样,虽然没有面面俱到,但学生由于理解和掌握了重点和难点了,所以说,80%的学习效果,集中在学习量的20%的重点、难点之中。

2 电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课题,要采用精讲多练

职业教育要面向企业的生产实际和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选择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中要能主动,积极适应专业要求,体现专业特色,特别是实习训练和实验操作课题的选择尤其重要。

为了适应科技含量高、发展速度快与应用广的行业特点,以及反应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变化对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需求,将电气专业现在的教学重点确立为“交流变频调速系统”,“ 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共应用”等。对电气专业来说,无论哪个行业、哪个企业都会涉及到电气新技术的应用。大多数企业在主生产设备上利用的新技术是在常规电气控制上用“可编程序控制器取代复杂的继电气逻辑控制”;在电气传动上,广泛应用“交流调速装置”等。职校学生要学习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的内容很多,但他们在校接受教育的时间毕竟是很短的,实践教学中不需要也不可能覆盖所有的专业知识面和技能操作面,而应选择其中对学习过程中影响较大的,应用较多的课题作为教学的关键点,突破点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少而精的实践课题才具有深刻性、启发性,才有助于学生观察、想象、思考、理解和操作实践能力的拓展。

2.1 对那些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的课题,一是要抓准重点和难点,不能抓错;二是讲解与训练操作时指导教师要不厌其烦,舍得花时间,花精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学生的主要注意力吸引到重点、难点问题上来,使他们掌握牢固;三是指导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法,进行组合式教学,从多方面讲透彻。交流异步电动机旋转磁场的产生原理是实践教学专业知识的重点;电动机绕组的嵌线工艺是技能操作的重点;电动机绕组端部接线是技能操作的难点;电动机故障分析与排除需要在积累一定的经验和技巧的基本上,才能顺利解决问题。为讲深、讲透这些问题,我们抓住旋转磁场这一主线,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首先,通过实验教学,把学生认识旋转磁场的作用及重要性,由浅而深地认识旋转磁场的产生过程,掌握产生旋转磁场的必要条件。其次,我们以不断变换绕组结构和类型,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让学生反复实践,用心琢磨,循循诱导,掌握要领。再次,用工艺要求分析问题,让学生认识操作工艺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掌握各种工艺的分类及其各类绕组的优缺点。这样,从理论到实际,从抽象到形象,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课题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实际的操作能力。

2.2 对那些重点但不是难点课题,要精讲多练,反复强调,加深理解,掌握重点。

电子专业所开设的《模拟电路》课程,第一学期我们选定单级放大电路的制作与测试。这个电路是整个放大电路的基础,同学们通过制作电路板可以深刻地认识电路结构,理解各元器件的作用,掌握各种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和检测。通过对电路的测试,可以学会测量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通过测试通频带,加深对放大器的频率特性的理解等。同学们通过该课题的训练,大大加深了对放大器基本工作原理的理解,掌握了电子电路测试的一些基本方法。

2.3 对那些难点非重点课题,要抓关键,找难处,打基础,搭阶梯,突破难点。“可逆双速电动机自动变速、反接制动控制线路的安装与检修”课题,是综合训练和运用基本操作技能能力的难点课题。电类专业实践教学,指导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工艺分析能力,使其不但要懂得怎样做,而且还要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在总结基本课题训练的基础上,逐步进行综合训练。例如;在“双重连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安装与检修”和“双速电动机自动变速”课题训练结束后,学生对元器件的结构、动作原理、控制线路和工作原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熟悉,为综合训练打下了基础,搭起了阶梯,从而可指导学生进行“可逆双速电动机自动变速控制线路的安装与检修”课题的训练。在“双重联锁正反转启动反接制动控制线路的安装和检修”课题训练结束后, 与上述综合训练相结合,指导学生进行“可逆双速电动机自动变速、反接制动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课题的进一步综合训练,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基本操作技能的能力。

3 提高电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要切实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大开发多媒体课件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即是理论教学与实习、实验教学相结合,把专业技术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融入实习和实验教学内容之中, 也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的教法。无论是普通教育还是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均要以教育科学理论作指导,从职校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认识水平的实际出发开展教学活动。对实验性和可操作性比较强的课题,指导教师要多做示范,多演示,要组织和指导学生多观看,多实验,多动手。对实验性,操作性不明显的课题,指导教师也要根据课题特点,利用现有条件或创造条件进行各种直观教学,或组织学生参观、调查、讨论等。只有手脑并用进行教学,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中高级技能型人才。

众所周知,计算机的迅猛发展,对各行各业高科技和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电工和电子等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电类专业数学中的难点,而它们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和生活实际又有着密切关系,这就要求引导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中去理解知识,并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用传统教学方法很难适应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而多媒体课件教学融声音、文学、图像和动画等技术于一体,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先进的教学手段,可将电路的工作原理,现象及相关的概念,规律等进行模拟和仿真,使得传统教法难以用语言描述的问题,在计算机处理下可形成活动的演示过程,生动清楚地出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不用再通过繁琐的推导和艰难的想象,轻松愉快地就能通过视觉和听觉直接获得知识。这样可以把抽象地描述转化为一种实际感受,增强现实感,加深了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与掌握。

多媒体这种集成性和交互性的特点,用在电工和电子专业教学上比传统教学方法更易于被职校生所接受,可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利用多媒体的三维动画技术来模拟PN结中载流子的运动规律就会比一般的语言描述形象得多。实际的教学效果也好得多。

4 提高电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指导教师应是三好的“双师型”教师

职业教育要办得有活力,职校办得有特色,职校学生有特长,重要的一条是实践指导教师素质好,这是保证职业技术教育质量的关键。要保证实践指导教师素质好,笔者认为须是三好的“双师型”教师。

4.1人格素质好。在改革开放的大潮流时期,市场经济的情况下,社会上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同时对人们产生影响和作用,因而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和新情况出现,实践指导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除了自己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外,对职校生要及时或超前进行德育教育,循循诱导,使他们掌握做人处事的基本知识,基本道理,基本准则。帮助他们明确人生目标,树立正确世界观和价值观,走好人生之路。

电气专业基础知识培训范文5

第一,工作培训。半年内,我参加建筑工程预算专业人员上岗取证培训。在这次培训中,我学习了很多概算工作的基础知识,对我更好地进行工作意义重大。建筑工程预算专业人员上岗取证培训,我去到了扬州,学习建筑工程的基本概念,接触了工程材料、工程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工程计量、工程量计价清单以及《石油化工建筑工程综合定额》等内容,通过长达一周的学习,熟知了建筑工程中使用的各类基本材料、结构材料、装饰材料、防水材料,对建筑构筑物、地基与基础、墙与框架结构、楼板与地面、阳台和雨棚、楼梯、门与窗、屋顶的结构相关知识以及装饰构造也有了一定了解,除此之外,通过课程我还对土石方工程施工、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砌筑工程施工、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施工、结构吊装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防水工程施工、建筑构筑物施工等有了一定认识,并学习了工程计量、工程量清单计价等内容,这些知识对我开展今后的工作有很大帮助。

第二,参与项目编制任务。在学习了理论知识之后,我更需要的是将这些书本知识实际运用于日常工作之中,在这半年内,我陆续完成了一些项目,渐渐熟悉了这些概算知识、掌握了概算编制过程常用的方法技巧,下面以两个典型的项目,详细谈谈这半年来的收获:

1.硫磺回收装置增设SIS系统。

这是我第一次做有进口设备的项目。虽说在此之前,我有做过相关练习,但真正地做一个实际的项目时,还是会出现问题。尤其是第一步,在外汇金额折算成人民币的时候,我就犯了一个错误:直接用了搜索软件得出的参考汇率,这个数据是不准确的,对于进口设备及从属费用的计算,外汇金额折算成人民币的时,应参考中国银行的实时汇率,并记录所使用汇率的时间,在编制总概算时,应将设备部分分为国内和国外两部分,这样使表格结构更清晰。在该项目中,仪表专业的若干设备存在“利旧”,所以在计算基本设计费时应将利旧设备的购置费汇入计费额。

2.公用工程部增设雨水收集池。

电气专业基础知识培训范文6

全方位培养

第一步曲――通过模拟性工作任务及基础实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学院将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行为举止、良好的团结协作能力、良好的“7S”理念以及一名合格企业员工应有的基本素质作为主要任务。对企业进行了调查走访,将企业对员工的基本技术要求和素质要求融入到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之中,形成了一整套专业知识体系以及学生日常行为和操作规范制度体系。在教学中,将7S管理与安全文明生产贯穿教学始终。目前,在一体化课程改革试点班学生中,近70%的同学能够独立完成任务,远高于非试点班学生。

第二步曲――通过产品性工作任务及生产性实训,培养学生成为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学生具有技术革新能力和职场应变能力。

学院重点培养学生的生产性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不再给学生图纸,而是让学生自己发挥想象,引导学生独立完成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总结―反思的整个过程。通过“第二步曲”,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都有了明显提高,近60%的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已接近高级工水平。两年来累计为企业生产合格零件1700余件,在实现了学生自身的价值的同时也得到了企业的认可,为学院节省了大量的实训材料费用,实现了校企双赢。

第三步曲――通过岗位性工作任务及顶岗实训,培养学生职业发展能力。

在教学中安排岗位性实训,强调“教学做”合一。积极推行任务驱动的模块式教学,课程内容紧贴鞍山地区企业生产实际,体验真实的工作情境,执行完整的作业流程,提高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2012年,学院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的16名学生,在鞍山宏源自动化公司实习的一个月期间,将企业一个车间三个月的订单全部高质量完成;电气专业14名学生与同方威视公司合作,负责南京亚青会安检设备安装调试工作,赢得了企业的高度评价,企业对部分学生的工作表现非常满意,并作为储备人才重点加以培养。

全力推进

经过近两年来的实践和探索,鞍山技师学院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喜人的成绩,这得益于一体化课改本身,也得益于学院在推动课改过程中所做的各种努力。

首先,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是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前提。学院结合鞍山地区企业需求和学生实际以及学院专业设备实训条件等多种因素,综合制定了一整套实施方案和实施性教学计划。为便于学生形成职业迁移能力,在教学计划中补充了金属材料、机械基础、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等相应的专业基础知识。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开设了德育、职业指导以及心理健康等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强调了“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

其次,完善实训场地和条件是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支撑。学院完善了数控仿真室、编程室、机加车间和电工车间,模拟了企业工作情景。每个班级配备了一个教室,安置了多媒体设备、教学电脑等,并在教室里划定了学习区和资料区。此外,学院还将企业文化融入到日常教学中,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感知企业精神,促进职业素质的养成。

再次,教师培训是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关键。挑选15名理论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先锋队,制订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建立了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实践的激励机制。学院先后选派教师参加国内外职业教育理论和专业技能培训等,定期组织企业人员来院讲学,组织专业教师赴企业调研,组织教学信息化比赛、教学基本功比赛等活动,采用传帮带的形式培养双师型教师后备军。

第四,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是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基础。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实践活动让学院和企业有了更深层次的合作,学院在发展中必须认真地了解企业的需求、关注企业的发展和创新,把这作为学院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立脚点;同时要积极引企入校,吸引企业参与专业建设。

第五,开展对外交流合作是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助推器。一体化教学改革实施以来,学院充分利用与德国开展职业教育合作的深厚基础,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成功经验,特别是借鉴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课程方案,为课改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此外,学院还组织骨干教师外出学习交流,了解深圳、江门、珠海等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情况,学习先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