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域文化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域文化研究

地域文化研究范文1

从审美学和营销学的角度来说,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与传统的包装、设计之间有着很强的内在联系性,他们相互影响、相互依附。包装设计可以从民族、地域文化中获取一定的信息影响,进而设计出具有地域风格的、独特的产品的包装,同时,传统包装采取地域文化为源体材料,对地域文化的宣传和发扬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可以说传统包装的地域文化性是提升、传承地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由此可见,地域文化符合传统包装设计的发展动向,而传统包装设计的地域文化性则加快了我国地域文化对外的交流,两者相融合,可谓是传统包装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战略措施。

[关键词]

传统包装 地域文化 包装设计

民族、地域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本地域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涉及各民族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内容;精神文化的内容体现在民族文学、科学、艺术、风俗、、传统节等方面。所谓的地域文化指的是:受本地域自然条件以及社会条件影响和制约而形成的本区域独有的语言、思维方式、价值观、审美观,是以人们的生活需要和信仰为基础的一种观念。而传统包装则是基于商标或者品牌、形状、颜色、图案、材料等要素之上结合时展而进行的一种包装设计。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审美水平的提高等,传统包装追求简洁,倡导从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中来选取材料进行设计创作,要求包装能够凸显文化性,可以说,地域文化是传统包装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战略措施。在此,笔者简略地谈一下传统包装的地域文化。

一、地域文化是传统包装设计、创作的源泉

任何事物发展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换句话说就是任何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都带有一定的地域特定,地域环境对事物的发展有着很强的决定性。我国东西南北无论在气候上还是自然景观上都不相同,同样的东西,诸如山,南方则是以险峻、秀气多姿为名,北方则以威严壮观、气势蓬勃出名。可谓是不同地域所产生的事物、文化不同。影响地域文化特点、促使地域文化性形成的核心因素在于地理环境,可以说,地域文化就是在人类在长期生产劳动过程中形成的。地域的差异性决定了其文化内涵的独特性。而地域包装中体现出明显的地域性。所谓传统包装中地域性特点的体现方式,是在包装设计中吸收本土的、民族的、民俗的元素或地域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元素。从设计的艺术角度来分析,能够凸显地域性的作品是具有世界价值意义的,是特殊的,不容替代的。这样以来,带有地域性的民族文化、艺术品等等逐渐出现,并受到了很强的社会关注性。如:我们都知道河南省开封市有着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其地域文化特征显著,一直是旅游纪念品包装创作的原材料。他这种在传统包装上凸现地域文化的包装设计原则成为了我国商品包装的特色典范。使得一些地区的特产在包装上都以地域文化为主,进而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诸如:河北宣化的牛奶葡萄的包装设计上以体现宣化古城文化为主,以文字或者图形的形式将地域文化巧妙的运用到包装上,加深了消费者对该产品良好的印象,提升商品形象。可以说,传统包装中体现地域文化的方式主要可以从色彩设计、图形设计、文字设计、包装材料等方面体现入手。诸如:地区的特色产品,其本身具有强烈的地域特点。由此可见,地域文化是包装设计创作的原动力,在包装上凸现地域文化能够更好地吸引消费者。

二、传统包装是传播地域文化的重要途径

包装凸现地域性不仅仅能够吸引消费者,同时对于地域文化也有着很强的传播作用。“包装是社会化物质生产发展中孕育出来的一种物化的社会形态,而包装的设计又是以商品包装为主体,以满足人类物质需求的同时,达到精神需求为目的的综合性社会学科,因此,它与社会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这样科学的、合理的开发可以丰富地域文化资源和传播地域文化特色,以产品的包装设计来凸现地域性,即可以提升产品包装设计较高的文化内涵和品味、创新设计特色又可以对地域的经济以及文化发展有着很强的、深远的现实意义。我国地广物博,幅员辽阔,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催生了不同特色的地域文化,诸如:吴越文化、巴蜀文化、楚文化等等。以旅游纪念品的包装为例,将地域文化分别渗透在包装设计中,体现能够凸显地域文化内涵的包装设计,能够有效地表达旅游纪念品的意义和价值,吸引更多的旅客消费者。这样以来,旅游纪念品的包装就会成为一个活动的、动态的广告宣传品,其能够将当地的文化品格和地域特征展示的、传播的一览无遗。对于地域文化的宣传、传播,在国际上有许多国家都运用旅游纪念品独特的商品特点来推广当地文化。游客通过一些旅游纪念品能够产生深入了解当地文化,增加知识面。可以说,在地方旅游纪念品的包装形式设计、元素的选取上等,吸取地域文化资源的精华即可以实现提升包装文化内涵,增强产品的魅力,同时地域文化透过消费者购买的纪念品来实现传播的作用。

如:被称为休闲城市之一的开封市,在地域方面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同时,集各种娱乐活动、休闲活动于一体。开封市在传统包装凸现、传播地域文化方面做的比较好,可以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诸如:在开封的庙会,是长相当地民族特色的最佳场所。汇集了民间艺人:吹糖人、剪纸、做风筝等;展示开封特色小吃如花生糕、贡酥、包公豆、糕等;惨痛杂耍如杂耍、斗鸡、斗狗、抖空竹、踢毽子等。在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中充分利用这些具有地域特征的设计元素,如:剪纸、吹唐人等图纸包装、杂耍、斗鸡、斗狗的造型玩具包装等等,能够有效的让更多的人能认识、了解开封这座城市的地域文化。

三、传统包装的地域文化现实意义:提升其自身的附加价值

作为产品从创作生产到成品销售,其中包装设计是个重要的环节,有效的包装能够吸引消费者的目光,促使消费者产生消费行为,可以说包装对产品销售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由此可见,包装设计不仅仅是对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一种保护、体现产品内容,而且对产品的销售有着促销的作用,提升了其自身的附加价值。这样以来,包装设计突破了单一的功能性开发模式,成为强劲而有力的销售工具,地域文化式的包装设计提升了产品的趣味性,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目前,传统包装地域文化性的现实意义:提升附加价值主要表现如下:

其一,外在功能的实现。充满地域文化的包转设计能够凸显包装的个性化,强化在同类产品中的识别度。这样在宣传产品卖点时,通过包装的外表就直接可以与消费者直接的产生交流,增强了产品的特色质量。与此同时,传统包装的地域文化能够帮助产品在推销过程中以体现地域文化生活方式以及其他的地域文化因素来影响消费者的行为,有助于形成消费群体反应。

其二,内在实现的价值意义。这里说的内在实现指的是:在包装设计过程中对功能实现的总结。我们知道。包装在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对内容物的保护作用、承载作用,即:物品在运输过程中、提带过程中、展示过程中、存储过程中质量上的保护;其次,建立在消费者的立场上来考虑什么样的包装能够吸引消费者的眼光,促使消费者产生消费行为等等,凌驾于消费者至上来进行设计。带有地域文化的传统包装能够从多方面,诸如:视觉、触觉上给消费者以不同的感受,一般来说,同样的产品,带有地域风味的东西更能够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我国是个民族大国,人们在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文化方面等等多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带有地域文化的包装能够丰富、提升产品的内在价值,成为销售的卖点。因此,传统包装的地域文化有着很强的现实作用和价值,而包装在设计方面也应将地域文化融入其中。

包装设计作为产品销售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得到足够的认知和重视。并结合地域特征来提升包装设计的水平,打造能够凸显地域文化内涵的包装,进而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尤其随着国际上国家与国家文化之间的交流、我国文化的日益国际化,传统包装的地域文化能够很好的成为重要的宣传途径之一,因此,我们对于传统包装应利用地域特色文化中的元素来进行设计,借以最大限度地继承和发扬地域文化的特点和活力,同时提升内容物的整体价值,一举多得。

参考文献:

[1]杭间.设计道:中国设计的基本问题[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2]尹定邦.包装设计与文化定义[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郭俊民.中原文脉[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

地域文化研究范文2

对于旅游者来说旅游就是寻找文化差异,体验异地文化。不同的地域文化带来的旅游文化激发旅游者的兴趣,推动着旅游业。旅游实质就是文化消费、文化购物、文化享受和文化交流。[1]针对旅游行为的地域性,不同的地域文化对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影响颇异。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日益成熟,只有广泛开发旅游文化资源才能提高竞争力和吸引力。

1地域文化和旅游文化资源的内涵

在基于地域文化对旅游文化资源开发进行研究,前提是要深刻理解地域文化和旅游文化资源的内涵。地域文化是综合自然地理概略、社会经济结构和文化历史发展等因素在一定地理区域上各类文化事项的总和。地域文化是以地理区域为界将文化划分,所以地域文化属于特定的地域环境但同时又属于特定的时代。旅游文化资源是客观存在于一定的地域空间,具有旅游吸引力,体现人类文化内涵,并能够产生一定经济和文化效益。有些学者将旅游文化资源分成如下四类[2]:一是自然景观类,如森林、湖泊等综合类自然资源,戈壁、沙漠等地质地貌等。二是文史传说类,如历史文献、民间传说、民谣故事等。三是建筑器物类,如综合人文旅游地、景观建筑、历史文物、民族服饰等。四是非物质类,如民间工艺、习俗、礼仪、信仰等。不同的学者分类和观点不尽相同,但基本上可认为旅游文化资源是由旅游物质文化资源、旅游精神文化资源和旅游制度文化资源组成。

2西安地区的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研究

2.1西安地区旅游业概述

西安是世界级的历史文化古都,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西安的文化遗存具有资源密度大、保存好、级别高的特点。西安自然生态优美。例如,秦岭被誉为中国的“中央公园”,是中国地理和气候的南北分水岭;秦始皇陵兵马俑、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和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等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素有“天然历史博物馆”之称,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物,遗有高垄断性的文物资源、古城遗址、寺院、庙宇、陵墓等。

2.2西安地区旅游文化资源评价

西安地区旅游文化资源质量高,占旅游资源的比重大;不同地域的旅游文化资源凝聚并承载着这个地区特有的历史文化和民族地域文化内涵,同时展示该地域的文化水准、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等。[3]不但满足了旅游者追求异地文化差异的满足感,而且成为旅游的优势资源。虽然西安地区的旅游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数量巨大,但是很多旅游文化资源同性质强。因此,需要不断挖掘西安地区旅游文化资源潜力,改善和保护旅游环境,提升旅游文化品位,在保持历史特色的条件下塑造新的旅游形象才能吸引源源不断的游客。

3基于地域文化对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的策略

3.1对旅游文化资源的地域类型准确定位

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研究离不开地域文化,地域文化使旅游行为变得更有特色,更具魅力,反过来旅游行为承载并传播了地域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要因地制宜,不同的地域对应不同的旅游文化资源,只有基于地域文化的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才能使得旅游业繁荣发展。[4]所以从地域文化角度对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研究至关重要,这也是我们的研究重点。只有首先对旅游文化的地域类型进行准确的定位,然后才可以依据当地的地域文化特点制定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方案。不同的地理环境形成不同的自然资源景观,也造成不同的民族文化。例如,高原、荒漠等造成不同的文化差异。对旅游文化资源地域类型初步定位后还要进一步研究,才能具体确定该区域的地理和旅游资源结构、旅游业综合水平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3.2依据地域文化特点合理开发旅游文化资源

旅游文化地域类型可基本分为传统人文景观型、现代人文景观型、自然景观型、自然人文和谐景观型和特殊环境型。对于自然景观型的地域文化,由于该地域自然景观占主导地位,所以要合理利用其生态旅游;对于现代人文景观型的地域文化,由于该旅游地域大都分布在沿海等重要交通地理位置上,经济比较发达,人文景观也非常丰富。所以要充分利用该地域丰富的人文景观资源和发达的经济水平;对于特殊环境型的地域文化,像新疆、青藏高原等特殊的地理环境,交通、物资、经济都比较落后,但是它的旅游文化资源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因此,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应该注意保持和保护观光旅游景点的人文内涵,避免这些旅游文化资源景观被过度商业化。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旅游项目科技含量,开发全方位的旅游文化资源。

3.3对旅游文化资源综合评价并进行多元化开发

对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不仅要把握其旅游要素,还要对旅游文化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以实现区域旅游资源的整体功能,提高旅游产业的综合效益。例如,结合西安地区的旅游资源评价对其进行综合开发。西安的旅游资源总量丰富,类型多样,级别高,可以利用其独特的地域文化,绝无仅有的类型吸引众多游客;西安的人文旅游资源占绝对优势,开发利用潜力大,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具有一定修养的人才容易体会到其中的价值和魅力所在,可以深入挖掘这类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吸引有文化素养的旅游者。西安是具有悠久的人类发展历史的地域,人文旅游资源与历史文化具有密切的关联,历史文化类人文旅游资源突出,应该充分利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中强盛王朝在西安所创造的辉煌文化开发旅游资源,而其他地方难以与其项背。

4结语

地域文化研究范文3

关键词:旅游文化;连云港;发展

连云港位于中国东部,江苏北部,是一个港口沿海城市,更是我国首批沿海城市之一,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其不仅是中国十大海港之一,而且连云港集“海”“古”…“神”“幽”“奇”“泉”于一城,是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一颗明珠。但是,目前连云港旅游文化的宣传以及发展都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了连云港旅游链的发展,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在本有的旅游文化基础上进行加工渲染,增加某些景点的故事性,不仅可以更好地宣传连云港旅游文化,还可以引发经济效应,使游客加深对连云港旅游景点的印象。我们在不停地挖掘连云港巨大潜力的同时,也对连云港旅游文化的现状以及发展对策进行了研究,以促进连云港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提升连云港的GDP。对比邻省青岛市,我们可以从下几个方面进行学习借鉴:青岛旅游业建设完善,环境保护方案健全,交通便利,有航空、轮船、火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供游客出行选择。拥有完善的航空航线、密集的公路网络线以及海上航线,和周边的城市形成旅游带,为青岛市旅游业的发展良好的奠定了基础。

1旅游产业初具规模

青岛作为中国富有特色的沿海旅游城市,受到了国内外游客的追捧,国际旅游专线有十余条,国内旅游专线更是数不胜数,涵盖了各大中型城市,青岛市内也有数家旅行社。海上旅游经营企业22家,总船只151艘,旅游从业人员近4万人。青岛市的旅游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2连云港铁路建设落后

连云港2016年10月才开始建设连淮扬镇铁路,预计2019年9月铁路连云港至扬州段建成通车,到2020年1月全线实现通车。连徐高铁连云港海州段放线工作基本完成,东海县连徐客专征迁建设总指挥部已经启动。

3连云港旅行链不完整

在旅行社这一方面,连云港已注册的旅行社有200多所,知名度比较大的只有15所左右,而跨国旅行社不到3家,旅游从业人员不到8000人,这些数据显示出连云港旅游发展缓慢的现状。青岛在旅游文化宣传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几个方面:第一,尤其注重海洋文化遗产的保护。第二,打造独特的海洋文化品牌,如崂山啤酒等国内知名酒业。第三,极具现代化,以承办奥运会海上项目为契机,紧紧围绕“新青岛,新奥运”为主题,为青岛的体育宣传以及旅游文化宣传助力。第四,青岛旅游品牌调性明确,主打文化旅游名城。相比之下连云港旅游文化拥有更多可开发性。连云港人文历史深厚,历史文化十分悠久。据历史考察,在桃花涧将军崖上遗留的古迹表明,人类在几万年前就在此开始生活、耕作。连云港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自然与人文环境相辅相成。连云港海州区以商贸、旅游为综合发展的历史文化古城为目标,对周围几平方公里的海州古城进行了重新建造。连云港利用天然的海港资源建成了滨海相拥的连岛经济旅游开发区。渔湾以瀑布、峭壁、怪石叠化而成,自然景观十分美。因其自然纯净,淳朴险峻而被游人称誉为“江苏的张家界”。内敛而不失光彩、纯厚而不失轻盈的东海水晶,经过历史的洗礼使得港城更加熠熠生辉。近年来,连云港市在海洋强市建设上不断突破,在港口、海洋发展等方向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取得了显著成绩,有力地推动了连云港市的经济发展。连云港市积极响应“一带一路”政策,把握好有利时机,不仅在陆地上有所建造,更在海上开辟新航路,切实发挥连云港市作为“一带一路”战略交汇点的关键作用。

4探究连云港旅游发展较为缓慢的原因

第一,连云港现有的旅游文化推广力度较弱。连云港是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却没有把握好开发的时机。连云港重工业、轻工业以及旅游业多个维度发展,以至于没了重点,旅游业并未成为连云港发展的核心。少了政策的支持,连云港旅游业的宣传力度也被大大削弱。古城也曾效仿其他有名的古城,如平遥古城、丽江古城,但仅仅是效仿,丢失了自己的特色,既没有平遥古城的古色古韵,也没有丽江古城民族的特色,造成了旅游资源的破坏与浪费。第二,连云港旅游链不完整。连云港作为江苏最北端的一个城市,虽在航空业有所成就,但在铁路建设上发展滞后,由于旅游景区较远,交通发展滞后,造成人们出行不便。并且各个景点之间没有修建快速直通车,游客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在路途上,希望各个景区联动,共同开发连云港旅游直通车线路。连云港市与其他省市较为有名的景区相距较远,较难形成旅游文化带。虽然连云港的旅游景点很多,但是各个景点相似度极高,都是连云区云台山的分支,没有能形成绝对优势的景点,因而造成了游客流量的减少。第三,连云港旅游业旺季少、淡季多。中短途游客在连云港旅游首选连岛和花果山,连云港地处我国中部,冬冷夏热。连岛地处海边,受环境影响较为严重,夏天6月、7月、8月游客居多,但是连岛的环境保护意识较差,环境污染较严重。虽说7月、8月份是旅游旺季,连云港并不是国人心中的首选旅游地。连岛开发受限,娱乐设施项目少,设备老旧,缺乏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5旅游景点游客消费心理的研究

中国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旅游业发展迅速,游览全国各地的大好河山成为大众休闲娱乐必不可少的选择。各地旅游业发展迅猛,旅游景点泛滥且无特色,旅游企业之间竞争激烈,旅游景点物品同质化严重,游客第一次出行购买率较高,但在游玩其他景点时购买力会逐渐减弱。景点可以考虑开发有特色有创意的旅游品。花果山的代表是孙悟空,可以此为契机制作西游记相关文创延伸品,助力港城旅游文化发展。

6产品研发

地域文化研究范文4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地域文化;哈尔滨

引言

近年来,数字化技术以其大容量的数据存储能力、高速化的信息传输能力和高效的分析能力在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并深受城市规划界许多专家和学者的关注。城市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对于建设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大都市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数字化技术在此研究领域的应用必定使哈尔滨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城市规划三十年,转型与重构二次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将多元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城市规划的各个领域,并深入体现城市地域文化特征,已经成为我们城市规划者值得研究的重点内容。

本文以哈尔滨市地域文化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将数字化技术与城市地域文化的发展与特征体现相结合,从而促使哈尔滨地域文化发展更具科学性、可操作性和长远性,并促进哈尔滨市文化创意产业的更新更快发展和城市的综合可持续发展。

1数字化技术与哈尔滨地域文化

随着现代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数字化研究领域愈加广泛。其中,3D Max三维建模、Web虚拟仿真技术、VRML虚拟现实场景漫游、数据库管理、网络技术、数码特效(三维虚拟场景、角色动画)等技术在数字化时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数字化技术已经渐渐被城市规划界所接受并得以广泛应用,如现代数字化技术在虚拟城市和博物馆仿真技术等方面的应用,数字化资源不仅能够对藏品进行忠实的描述和解构,而且还能对藏品相关信息和背景进行还原,为我国城市地域文化的活泼、生动展现开拓了新的研究思路。又如,武汉大学开发出数码城市系统,可以实现三维城市模型快速重建和动态实时更新,不但可完成城市景观的虚拟再现,而且可实现多层次场景、动态多层次纹理镶嵌及复杂场景碰撞检测等功能。此外,浙江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还开发了虚拟故宫,桌面虚拟建筑环境实时漫游系统等。以上诸多的研究成果证明了数字化技术的功能强大性和应用广泛性,并告知我们数字化技术在城市地域文化的展现方面值得深入研究。

城市地域文化,一般指城市的地域文化环境,包括城市建筑文化环境的缔造以及文化事业设施的建设等。不同地域、不同时期城市文化表现出不同的内容与形式。哈尔滨是一座文化底蕴极其深厚的城市,其具有多个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融会贯通的特点,具有传统文化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郁、地域特色鲜明等特征。在其多元城市文化的成分中,有弥漫欧陆风情的欧陆文化;也有体现齐鲁燕赵精神、蕴含八旗遗风的犹太文化、金源文化等民族文化;更有极具地域特色的冰雪文化等。这诸多文化,在哈尔滨城市肇始,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互相交融、彼此渗透、或消或涨、或扬或抑,形成了哈尔滨特有的文化脉相和人文精神 。

数字化是科技进步的产物,也是时展的必然。虽然城市地域文化呈现多元化特征,但从它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资源要素、社会环境和条件来看,我们可以确定,其真实、生动的体现应该是与科学技术密不可分的,科技的作用是如影随形、无处不在的。正如达·芬奇所说:“艺术借助科技的翅膀才能高飞”,城市文化亦然如此。

2数字化技术于哈尔滨地域文化的应用缺失

哈尔滨虽然地域文化资源丰富,但在资源的利用率、商品转化率、文化产品的精神内涵和艺术的精致程度方面还不是很高,缺乏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指导与应用,开发和整合方面没有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雄厚的文化特色资源没有得到根本的发掘和释放,具体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2.1文化与技术结合性差

在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方面,由于受到自然灾害、经济建设、旅游开发等因素的影响,哈尔滨许多珍贵稀有文物景观建筑已处于濒危或消亡境地。同时,现今的数字化技术在哈尔滨历史文化内容的展现中并没有得到良好的体现,更没有与传统文物景观建筑保护工作相结合,对文物景观建筑的保存、重现和修复工作没有起到科学的指导作用,极大地影响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的效率与效果。除此之外,哈尔滨地域文化与数字化科学技术结合性不强的表现,又如,哈尔滨桦树皮工艺、鱼皮工艺、皮影画、剪纸、黑陶、木雕、麦饭石雕等传统民俗文化艺术,在扩大销售渠道和经营规模方面,借助数字信息化手段进行保护、整合、传播、开发的力度明显不够;倡导与宣传主题性创作、传统艺术创作与数字化技术的结合性不强;鼓励传统艺术、民间艺术和工艺美术走数字化、产业化发展道路的优惠措施不明显等等。

2.2科技与品牌效应滞后

哈尔滨目前在对WEB技术、虚拟仿真等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较为滞后,不能与当今的科学技术发展同步,与时俱进。一方面表现为,当前冰雪文化市场的原有垄断地位正伴随着吉林、长春等省市逐渐推出的冰雪旅游有所动摇。另一方面表现为,哈尔滨丰富的民俗文化、边疆文化、欧陆文化等文化资源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优势产品或强势产业,影响范围仅仅局限于本省或周边临近地区,致使哈尔滨的地域文化特征展现不足,文化传播受到很大强度的限制,文化资源市场仍有待深度挖掘和资源整合。哈尔滨为实现将地域文化推广至全国,乃至国际的目标,必须加强数字化的研究与应用,并形成自己的文化品牌。

地域文化研究范文5

关键词:景观设计; 自然环境; 人文环境;社会环境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9004602

1 自然环境对于景观设计的影响

自然环境如气候、地理地貌,都会限制园林建设,又会促使形成属于本地区特有的景观形式。早期人们会模仿自然建造园林,中国古典园林便模仿自然山水形成了独特的风景式园林,英国有大面积的牧场风光、地形多是起伏的丘陵,因此英国古典园林便有开阔的草地、自然弯曲的湖岸以及蜿蜒的小径,成为另一种风景园林。

不仅自然界的整体面貌影响着人们的建园构想,特殊的地理地貌、气候也会影响到。意大利古典园林被称之为台地园,正是因为意大利国土中80%为山地和丘陵,园林大多建造于斜坡之上,开辟几层平台来建造园林,可以说地理地貌促使台地园成为意大利古典园林的特色之一。再比如阿拉伯国家多是沙漠戈壁,气候炎热,植被稀薄。因此伊斯兰园林多用树、建筑来营造阴影使环境凉爽,避免日光直射,营造水体同时调节小气候。因此古典伊斯兰园林便有了庭院风格。

由这些例子可以得出:景观其实是一种人们对抗地域自然环境而又屈服于自然环境,用来营造舒适环境的手段,这也是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要求。

2 人文环境对于景观设计的影响

周维权先生说过“园林乃是为了补偿人们与大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设的第二自然[1]。”园林是以人为中心而主导建造的,人文环境对于景观设计的影响非常深远。从文化背景、思想方式到、文学、美学、哲学等,都潜移默化的渗透在园林中的各个角落。

从古至今,造园的演变都是随着不同时期人们思想方式、美学、哲学等的变化而变化的。18世纪之前,古典园林大体分为规则式与风景式两种。东方园林以我国古典园林为代表善于模仿自然,倡导“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天人和谐的境地,这是由于儒、道、释三种意识形态决定的。儒家倡导“仁”、“礼”,表现在园林中则是自然生态美与人文生态美并重;道家学说主张“无为而治”,崇尚自然并发展以自然美为核心的美学思想;释即佛家讲“悟性”,表现在园林中就是对于意境的塑造[1]。因此这几种哲学思想便引导中国古典园林走向风景式。西方园林以法国古典园林为代表,崇尚人工美,提倡规矩格律,表现为一种为人所控制的有序的美。因为西方哲学提倡人力能够影响并且可以改造自然,美是需要人力创造来实现的,人造的园林艺术是自然美的最高境界,自然只是一个提供素材的本身[2],因此西方古典园林走向规则式。

世界上宗教对于人们向往的世界都有描述,基督教在《圣经》中描述古犹太人对人间理想居所是“伊甸园”;佛教对于古印度人的理想居住环境――极乐世界,在净土宗的《阿弥陀佛》经中做了描述;伊斯兰教在《古兰经》中为的信徒描述了“天园”的生活情形[2]。在这些宗教中对于造园影响最深远的便是伊斯兰教。古典伊斯兰园林庭院设置十字交叉的四条水渠,象征“水河”、“乳河”、“酒河”、“蜜河”,相交之处通常放置喷泉、水池。种植了大量的果树不仅遮阳也可以采摘,象征永远取之不尽的水果。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古典伊斯兰园林的建造大多是以“天园”为模板,可见伊斯兰文化在园林中的影响。

人文环境不仅可以影响园林风格,也会影响到一个园林中的细节,包括铺砖图案,雕塑种类,颜色,照明样式,置石位置等等。由此可以看出人文环境对于园林设计是重要性。

3 社会环境对于景观设计的影响

社会环境对于园林的发展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最明显的就是古典园林的封闭式、内向式转向为现在的开放式、公众式的公共绿地。社会大环境的发展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以农耕经济为主导的社会文明,到以工业文明为主导的工业社会,再到现在以信息、网络为主导的信息时代。每一个社会大环境的改变都会引起园林的发展和新趋势。工业社会大背景下,城市人口高度密集,中产阶级崛起,人们追求自由与平等,在1857年美国中央公园诞生了,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公园之一,也是近代公园的开端,园林不再是为权贵所私有的财产,而是为大众服务的公共场所。经过多种公园风格,如极简主义、表现主义、结构主义等变化,由于人类对于自然的破坏,人们更加关注生态修复,后来便产生了的生态主义。而到现在的信息网络时代,全球化的社会带来趋同性,全世界大城市的公园绿地都十分相似,因此地域主义的倡导便产生了,其实也是回到建园的初心,从当地的自然、人文、社会环境出发,建设适于本地区人们使用、社会认同具有归属感的公园绿地。

新加坡是世界上公认的“花园城市”,但它也是从工业化时期环境被破坏的状况下走向了花园般城市的,这都归功于新加坡自上而下的政策也就是社会环境。1965年建国后迅速的工业化使原有绿意盎然、田园般的生活环境变成了高楼林立的水泥世界,但是新加坡政府很快意识到问题并且做出了决策[3]。20世纪70年代制定道路绿化规划,80年代引进植物、设休闲设施,90年展主题公园建立生态廊道系统,21世纪进行城市空间立体绿化。这些使新加坡的“花园城市”目标成为现实,由此可以看到社会环境对于景观行业、对于人居环境的影响力[4]。

4 结语

一段时期的园林景观设计风格并不是由一个因素一蹴而就的,不单单因为自然环境或是人文环境或是社会环境,因为这三个因素本身就是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而这三个因素共同形成的便是一个地域独特的文化,因此园林景观设计应是受地域限制的,体现地域特色的,为当地区人们服务的,是充满认同感、归属感的。

参考文献:

[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郦芷若,朱建宁.西方园林[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地域文化研究范文6

关键词:地域文化;地铁车站;南京地铁;装饰设计

随着城市地铁不断修建,城市轨道交通体系得到了完善,地铁站的人流量随之增大,地铁车站在满足市民出行需求的同时,成为了人流交汇集中的一个重要场所。地铁站成为地域文化展示与传播的新载体,采用很多地域文化元素赋予地铁车站更多的意义。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和民国首都,有着悠久的古都和民国文化,目前开通使用的几条地铁线路都不同程度地融入南京本土文化,尤其是最早建成的一号线,连通着南京主要交通枢纽和大型公共场所,人流量较大,在体现地域文化方面设计的较好。笔者以南京地铁一号线为例,研究南京地铁与地域文化的融合方式,为南京其他地铁车站的设计建设提供参考意见。

1 地域文化在国内外地铁车站中的应用现状

很多国家先后修建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地铁站,并把地铁站建设成代表城市形象的窗口,作为重点设计。将地铁站修建成展示地域文化的平台,设计者从车站顶面、站台、墙地面等设施展现本土文化的特色,让车站成为人们的视觉焦点。

国内地铁车站装饰设计趋势有两种:一是走现代化、国际化的路线;二是走展示地域文化艺术性路线。两种趋势在未来会出现此消彼长的情况,并会在一段时间内共存。对于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设计定位。对于有深厚文化底蕴、历史悠久的城市,应在建设现代化地铁的基础上重点打造富有文化性、艺术性的地铁空间,尤其是机场、高铁站等人流量较大的地铁站,是展现城市的文化风貌、风格和魅力最佳场所。这些地铁线路一般是城市中的第一条或第二条地铁线,基本是经过城市核心区域,也是折射城市文化最强烈区域,更为人们所关注。对于现代化气息浓郁的年轻城市,地铁建设的现代化气息更加浓厚,这里的人们对轨道交通的定位是以快速疏导客流,解决基本的交通运输问题为基准,或者为战备考虑。

2 南京地铁一号线车站装饰设计中地域文化定位与表现

南京地铁一号线是南京最早建成的一条地铁线,于2005年9月3日正式运营,标志色为蓝色,该条地铁线路连接南京各大车站,客流量较大,是展示南京文化形象的名片。一号线展现南京地域文化主要以文化墙为载体, 雕塑、壁画等多种艺术形式为手段。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和民国首都,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在城市现代化建设方面体现了深厚的地域文化元素。地铁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城市的工业、文明、科技的精髓。找到一个城市地域文化的特点,提炼出文化的精髓,适度地融入地铁空间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地铁站的前期规划与设计之初,就将城市的地域文脉与地铁空间的适应性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部分,通过分析地铁车站的现有空间,掌握地域文化特征,在满足地铁车站对功能和装饰特殊要求的基础上,展示城市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此,选取一号线部分典型站点作为研究对象,从车站的地理位置、空间分割、装饰色彩等方面阐述和展现南京地域文化。

2.1 鼓楼站

一号线的鼓楼站也叫“鼓楼-清风站”,“清风”寓意“清风廉洁”。这是南京地铁和市纪委联合打造一个廉政文化主题车站,鼓楼站附近聚集省市党委政府等大批机关单位,站内布设公益广告、书画等廉政文化作品 。廉政文化体现了鼓楼站周边浓厚的政治文化。

2.2 珠江路站

珠江路站位于著名的珠江路科技街,附近高校众多,有多处民国建筑。根据珠江路这个地理位置,站内艺术墙的主题为“民国叙事”,艺术作品以老照片式的手法,再现民国时期的悠悠往事,使人真实地感受到民国南京的魅力。

2.3 玄武门站

玄武门站位于南京市著名的市内湖泊―玄武湖附近,站内装饰主题为"水月玄武",通过漆画工艺,将玄武湖的涟漪水波、明月圆缺、窗花残荷等美景形象地表现出来。展现出玄武门地铁站独特的地理位置,通过装饰工艺和色彩搭配呈现玄武湖独特的魅力。

3 地域文化在南京地铁其他站点装饰设计中的应用构想

当前,国内外地铁车站的装饰设计主要有两种:一是个性化车站设计,即一站一景;二是标准化车站设计,即统一性空间。南京市目前已开通6条地铁线路,在建线路是4号线、5号线等5条线路。根据南京的城市特点和现有情况,在进行车站空间装饰标准化设计的前提下,对各条线路上有地域文化特点及人流量较大的站点进行重点设计。标准化车站有其共性,但重点设计的车站应突出南京城市特色及车站周边地域特点。这种建设规划不仅可以向人们展示南京城市特色,树立南京历史悠久的古城形象,提升车站空间的个性化特点,乘客也更容易识别不同的车站。地域文化融入南京地铁车站装饰应遵循几个原则性:

3.1 融合性

南京具有特殊的政治和历史地位,由于是江苏省省会及六朝、民国首都,南京成为古今融合、开放发达的大型城市。南京地域文化特色鲜明,主要有民国文化、高等教育文化、古都文化、秦淮文化、特色饮食文化等。通过地铁空间为载体,向人们传播这些地域性文化,这些地域文化需要借助不同的手段和材料,完美地融入地铁装饰空间中。

3.2 大众性

地铁空间是一个公共性空间,服务大众的交通设施,地域文化在此空间中的展示形式应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地域文化只有真实地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才能彰显出其价值,并被人们所接受。

3.3 实用性

地域文化的传播不能仅停留在展示性传播的层面,应将文化与功能结合,在低碳环保的基础上,将文化赋予在具体的实用性产品之上。

4 结语

地铁已成为百姓必备交通工具,成为生活中常见的出行方式,地铁站已悄然变为城市重要的公共场所,是城市的一张重要名片。地域文化是地铁车站艺术装饰的重要精神内涵,通过展现地域文化,改变车站人文环境,宣传城市文化精神,满足乘客的精神需求。

地铁空间装饰设计如何融入城市地域文化是值得地铁设计者不断研究的课题。笔者通过对南京地铁一号线车站地域文化展示方式进行研究,提炼了一些地域文化展示的设计原则,为南京地铁的车站建设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 张爱朋.天津地铁空间公共艺术设计中地域文化应用[J].包装工程,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