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基本知识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物基本知识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物基本知识点

生物基本知识点范文1

关键词:新升本院校;应用型本科;特色专业;课改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2-0013-0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程的加快,相继有一大批专科学校升为本科高校,而且这种进程还在进行着。这既是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结果,也是我国经济发展调结构、转方式的现实需要,因为产业升级、结构提升相应必然需要更高层次的应用型专业人才。然而与竞相升本形成对照的是,大部分新升本院校在内涵发展、特色形成上并没有多大突破,以至于学校发展遇到了瓶颈。据有关部门统计,新升本院校学生就业率排在985、211高校,高职院校,老本科院校之后,居于末尾。究其原因,相当多的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发展定位不明确,盲目照搬老本科院校的办学模式,导致专业特色不鲜明,培养的学生不能“适销对路”,造成就业难,甚至招生都成了问题。这也给刚刚升为本科院校的学校敲响了警钟,只有找准自己发展的路子,尽快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避免走其他升本院校的老路,迈好发展征途上的第一步,才能促进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加强重点特色专业建设,既是形势所迫,也是新升本院校自身发展条件所决定的。大多数该类高校面临着经费不足的问题,只能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确保几个特色专业早发展、快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确立学校的竞争优势,以图学校的更大发展。

具体到山东农业工程学院,作为一所刚刚由成人高校改建升为普通本科高校的学校,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正视自己的不足,发挥多年在农业教育方面的优势,重点建设几个特色优势专业,立足于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服务,加快转型发展。在“新建期”我们必须下好三步棋:确定新的发展起点――将办学自觉地纳入本科教育的发展轨道;确立新的发展目标――建设一所合格的应用型本科院校;选择新的发展路径――突出自身特色,走特色立校之路。

何为特色专业。按照山东省高等学校本科特色专业建设标准,特色专业应具备: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与国内、省内其他学校同类专业相比特有的优势与特色。具体体现在:⑴在专业办学过程中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上的特色;⑵在专业教育上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特色;⑶在专业教学上的特色――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解决教改中的重点问题等;⑷在专业教学管理上的特色――科学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等;⑸在学科专业建设上的特色。如何发挥既有优势,在学校的创新发展中找准重点,少走弯路,应从下面几项工作入手。

一、立足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经济社会发展,搞好特色建设顶层设计

为创建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校首先应做好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等特色建设的顶层设计。为此,按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我们进行深入广泛的调研、论证。认真听取地方政府和用人单位对我院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组织教职工结合我院的客观实际发掘优势找差距,开展办学思想大讨论,继续解放思想,集思广益形成并不断完善学校新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定位。形成了“师生为本,发展为要,质量为先,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学生、老师、学院三者一家,关心、教育、管理、服务四位一体”的育人理念和“公平、公正、公开、民主”的共识管理理念。以主动服务区域、行业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学校实际,办学类型定位为应用型普通本科工程院校。办学层次定位为以本科教育为主,适度发展优质专科教育。服务面向定位为立足省会城市群经济圈、面向基层、服务社会、辐射山东。发展目标定位为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个根本任务,把学校建设成为涉农学科优势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结构合理,办学特色鲜明,在山东乃至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

二、巩固现有特色专业的优势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指出:引领高等学校合理定位,发挥优势,办出水平,办出特色。按照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新兴交叉、社会急需的原则,择优选择和重点建设3000个左右特色专业点,引导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办出特色。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实施方案要求:特色专业建设以培养满足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为出发点,以突出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基本目标。作为一所长期从事农业干部培训和高职教育的成人高校,我院在以往长期的办学历史过程中培育了几个特色专业,积累了一些经验。比如国土资源管理、食品营养、机电一体化等专业都有自己的特色。

国土资源管理专业2001年被评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6年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2008年,土地估价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011年国土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2012年,建设用地管理能力课程群(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建设用地管理、地籍管理、土地市场管理)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011年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被评为“院级重点专业”,地籍测绘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院级教学团队”,“房地产营销策划课程群”(4门课程)、“工程造价”等5门课程为“院级精品课程”。土地管理专业的国土资源管理专业作为“省级特色专业”,坚持“项目带动、顶岗实习、工学交替、参与教师科研”等实践教学模式。这些特色专业在全省乃至更大的范围都具有较好的社会声誉,学生就业率高。我们必须巩固既有优势特色专业,把它们保护好、发展好,将它们好的做法嫁接到新上专业上。

三、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审慎确定新上专业

未来几年将是我院新上专业的高峰期,应当立足于山东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从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出发谋划新上专业。这既是学校定位的要求,也是为学生将来就业前景考虑。另外还应当正视山东作为全国的农业大省已有两所老牌农业院校: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与这两所在全国都有良好影响的老牌高校相比,我院确为小老弟,无论是学校底蕴还是教学管理抑或是师资水平都有较大差距。我们只有错位发展,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抓住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的大好机遇,紧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找准经济圈的产业优势,以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谋划新上专业。如基于济南发达的现代交通发展起来的物流产业下一步必将得到更大发展,我院新上了物流工程和物联网工程专业。新上专业既要考虑到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还要面对学校自身师资水平、实验实训条件的许可。值得注意的是有相当数量的升本院校不顾学校自身条件许可盲目扩张专业,不注重内涵提升,这势必会影响将来的可持续发展。

四、把发展转型的突破口放在课改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要求,推进高等学校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以倡导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为核心,探索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的全方位创新。山东省高等学校本科特色专业建设标准也要求: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符合新世纪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能整合、深化已有教学改革成果,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学校有了明确的定位,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这些工作最后的落脚点还是课堂教学,一句话,高等教育本科转型的中心问题还是课改。

(一)构建新的课程内容体系

从整体看,新建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最显著的问题是:理论课偏重于一类本科院校,实践课偏重于高职高专院校;理论与实践、专业知识培养与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相互脱节的趋向。应用型本科培养的学生应是既有系统理论基础又掌握实践技能的复合人才,而现有的课程内容体系在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机结合上做得显然不够。一些新升本院校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要么偏重于知识理论的系统性,要么像高职院校那样以必需、够用为原则,课程内容体系支离破碎,不利于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形成,更不利于学生复合能力的培养。目前,较为流行的做法是教学内容“模块化”,不是说“模块化”不好,而是应当在实行“模块化”教学时尽量保持好内容的衔接,不仅仅为应景而搞“模块化”。我们努力的方向应该是:让学生在掌握系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训练能适应多岗位的通用能力,尽量不要过早做得太专,这对将来的就业会带来困难。

(二)重建新的课程结构

重建新的课程结构应遵循:既有学科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又能体现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既要体现一般本科教育的普遍性,又能体现院校特色的特殊性。课程设置时,学科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应主要体现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设置上,以稍低于一般本科院校的要求为宜。专业课设置应注重强化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应高于高职院校。除着眼于培养就业岗位要求的普遍通用能力外,为体现学校特色,基于学校实验实训条件,还可适当开设选修课,根据学生的兴趣差异,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

(三)开发几门校本课程

在首先满足国家关于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前提下,立足于我院优势和特色的形成开发几门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校本课程。济南作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核心城市将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着力发展都市型、城郊型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为城乡居民提供丰富多样的农产品。我们应立足于农业工程院校的现实和优势,做好调研,逐步开发几门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做到人无我有。

(四)高素质的师资是课改的保障

课改的实施由合格的教师队伍来完成。就现有教师队伍的状况来看实施新课改有难度,必须抓紧进行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实用型人才的引进。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上应避免片面追求高学历,不是所有具有博士学位的都是我们适用的人才。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那些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又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的“双师型”人才才是我们的最爱。

五、逐步建立现代大学管理制度

特色专业的建设和形成需要高效的管理制度来保证。山东省高等学校本科特色专业建设标准要求:教学管理制度健全;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运行良好;有教学指导委员会,能实质性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能够经常性地对社会需求和毕业生质量进行跟踪调查。要做到:(1)建立健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的政策、制度与措施。从制度层面上吸引和保证高水平教师从事教学工作,鼓励和支持本专业骨干教师与相关企业进行合作、交流和学习。(2)建立推动本科生参与科研创新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科研、教师指导学生科研的双向积极性。建立学生深入社会开展实践实习的有效机制,形成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3)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评估机制。根据学科和行业发展要求,结合本专业特点,研究建立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探索建立学校、教学单位、行业部门和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

学校应梳理以往的教学管理、人事管理、行政管理制度,对照高等学校本科特色专业建设标准要求,废止与现代大学管理制度不相符的部分,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和效率。把各项工作的重心转到为教学工作服务上来,为特色专业的建设保驾护航,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总之,特色专业的建设和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下大气力,与学校的内涵提升同步进行。它应当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随着良好社会声誉的提升,学生就业率的提高自然形成。

参考文献:

[1]潘懋元,车如山.略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9,(5).

[2]崔斌.在特色和互动中实现学校科学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9,(13,14).

[3]常汉东.地方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模式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1).

[4]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Z].教高〔2007〕.

[5]山东省高等学校本科特色专业建设标准[S].鲁教高字〔2013〕.

生物基本知识点范文2

关键词: 学生 教学 生物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213-01

复习是以巩固所学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能的一种学习方式,在通常情况下,老师为了追求知识的全面性,节省时间多系用“提纲式”“注入式”方法复习,这既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也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些年我尝试变换课的结构,让学生成为复习的主体,在实践中取得了一点成绩,现就课前复习、课后小结复习,章节复习,单元复习、考前复习介绍一下自己的经验。

一、学生课前复习

“生物课上听得津津有味,做起实验也会觉得兴趣盎然,但时间长,该明白的也不明白了,该记住的也记不住了。”这反映了生物课的特点,该记忆的东西多。为适应这一特点的要求,使学生牢固地记住基本知识点,每堂课开始5分钟,我留给学生上讲台讲解和复习基本知识点,上台学生讲解不当之处,其余学生可随时提出疑问和修改补充,让学生明确疏漏和不足之处,以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完整的知识网络。这样做一方面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的基本知识,另一方面又可活跃课堂的气氛,促进师生共鸣。随着这一活动的进行,学生上台讲解的系统性越来越强,甚至到后来学生不仅能够较系统地复述基本知识,而且还能作些归纳,甚至还自编出“口决”来增强记忆效果,深化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短短5分钟,能激活学生思维,从一节课的开始就创造出“学生为主体”的活跃的课堂气氛。

二、让学生代替教师进行课堂小结

参与课堂小结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化解难点,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强化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学生实现自我激发,是学生主动培养其逻辑思维与口头表达能力的课堂小结,是一种高层次能力的锻炼,一开始可能比较困难,会出现“冷场”。在实践中,这项活动学生参与的发言率确实相对较低,显露出了部分对重点问题的盲从性和缺乏辨别力。但只要坚持示范、启发、鼓励、引导,学生会慢慢地掌握的。学生一旦在全课的小结上有了突破,整个课堂教育一盘棋就全活了。例:遗传规律一节,教师写出1、IA、IB对对i为显形,2、①A型血:IAIA、IA2;②、B型血IBIB 、IBi;③、AB型血,IAIB;④、O型血ii。3、学生写出A型血与B型血始配后,后一代可能有的血型。4、学生小结。

三、单元复习:学生编制试题代替单元测试

让学生自行编制试题,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它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即学生可通过不同途径到同一目的)。进而发展为创造性思维能力。

1.教师指导、学生出题 在出题过程中,学生首先要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再根据目标要求,认真复习课文后,确立评价范围及对各知识点的具体要求。在编题过程中学生收获很大,首先回顾知识目标,根据目标对课文中各知识点进行整理、归纳和运用,特别是在选题过程中,学生对有关题目都将进行仔细斟酌、解答,并且此时解题与平时完全不同,学生要考虑的不完全是怎么解,还必须搞清题目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示什么知识点及题目属于什么层次(概念、运用、综合),也就是说,学生要改变单纯为做题而做题的现象,站在比以往更高的层次上去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并且把学过的知识点有机地结合成整体,从而达到很好的复习效果,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平时基础较差的学生,此时在其他学生的帮助下,改变了以往不知如何复习的现象,从而提高了学习成绩。

2.教师点拨,学生矫正 教师点拨启发,指出试卷中不合适的题目,让学生自己来改,让学生感到自己是出卷人,决定权还在他们自己手里,但必须对试卷的科学性、正确性负责,这一过程是对学生进行知识查漏补缺的过程。

3.学生互评、互考 在学生互考互评的过程中,学生在非常轻松、积极的状态下进行集体合作考试,不仅解题速度快而且准确率也高。在合作答题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学习,互相矫正,特别在批卷时,通过发现别人错误,可以检验自己知识掌握水平。如遇上争议的问题通过双方讨论、查书、教师讲评,可对原来没有被发现的认知错误进行矫正和补救,更有意义的是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不是单纯的教学方法的改变,而是教学观念的变革。

四、考前复习

1.抓基础 没有基础知识的掌握就没有能力的可言,基础知识掌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成绩。在复习第一阶段,我们应把基础知识的复习放在首位,而不必强求多科综合。应重视如下几点:(1)理解掌握重要概念和原理,并能正确表述。(2)弄清相关概念、原理之间前后左右的纵横联系,包括区别和联系。例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痒呼吸和无痒呼吸,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等的比较和联系。(3)搞清重要考点在知识网络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其它知识点的重要影响。(4)用概念、原理去分析、解决一些常见问题。

2.提高知识应用能力 复习时掌握基础知识还不够,应通过对知识的横向综合,纵向贯通,形成网络化、条件化、系统化,才能使知识迁移和创新能力升华。可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即以阶段为基础的单元复习。按课题一节题一框题一问题的结构,整理教材,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使全书的知识建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第二阶段,以线索为基础进行专题复习,整合考点。这时应打破章节框题的界限,按考点之间内在联系重组新的知识专题,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3.专题复习 利用典型例题加强训练,强化适应性、灵活性。专题复习过程中要注意选取一些创新性、应用性、综合性强的习题进行练习,但要注意“精”和“活”,注意“练”和“评”,力戒题海战术,重练轻讲。通过讲评,应使学生明确解题思路、方法,讲清题目涉及的知识点和能力考查点,并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解多题”等扩展学生的思路,活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忠华. 研展评结合的高三生物复习模式探索[D].苏州大学,2013.

生物基本知识点范文3

生物就是要求学生保持好奇的天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尽可能多地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生物的学习技巧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生物的学习技巧1、做作业时一定要提高效率,因为你不能把时间都用在一科作业上,考前一定要有良好的心态并且要把基础掌握好。

最重要的意义是帮助你读透高中生物课本。这种基本知识归纳只不过是把书上的要点和例子抄在一起,但这个过程你要翻书,几本书一起翻,就可以对同一个知识点不同的表述做比较,这可以帮助你更透彻的了解这个知识点;

2、想做一个比较完整、美观的高中生物知识归纳,就必须知道什么知识点放什么位置,这就要弄清楚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个过程又帮助你更好的掌握这些知识点,理清思路。

最后再抄写一次,印象就很深刻了。

3、与老师尽快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如果一个学生了解喜欢这个老师,那么这个老师所教的这门功课成绩他肯定不会差。

他可以成为你们学习上的引路人,生活上的知心人。能使你的高中生物学习事半功倍。

4、要避免上高中后弦松口气的做法:我们要从高一抓起。

高一是起点,是基础。打好基础,循序渐进,学习就不困难,就象登一座山,看上去很高,有些怕,等到沿着阶梯一步步上来,其实并不困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认为学习的最重要的习惯就是坚持。

如何让生物成绩更快提高1.简化记忆法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一种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2.联想记忆法

即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在背诵知识点时,可以发散思维,利用自己熟悉的事物和想象来促进记忆。

3.对比记忆法

在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难记忆,对于这样的内容,可运用对比法记忆。对比法即将有关的名词单列出来,然后从范围、内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进行比较,存同求异,找出不同点。这样反差鲜明,容易记忆。例如: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等等。

提高生物成绩的秘诀掌握生物学习的规律

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生物有自身的规律,如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生物与环境相协调,以及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过程。掌握这些规律将有助于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生物基本知识点范文4

一、 夯实基础,落实知识目标

遗传学知识理论性强,涉及的概念比较多,对中学生而言,这些抽象的概念不容易理解。课程目标中有关遗传学内容的知识目标实现不尽如人意,学生对遗传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比较普遍地存在:(1) 不准确、不透彻;(2) 不会正确地表达。在高考测量中,这两种情况是很难区分的。所以,在课程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教师应重视遗传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引导学生构建遗传学基本知识体系框架,通过逻辑递进和知识脉络理解,组合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强化基础知识和理论的实际运用、综合运用。有效地学习策略是:(1) 帮助学生提高生物学的学科素养,结合遗传学发展史,认识遗传学基本理论的形成;(2) 引导学生逐一理清遗传学各个知识点,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3) 解析各知识点的构成要素和含义,理顺遗传学的知识脉络;(4) 按照各知识点的目标层次,进行材料阅读、关键词辨别、逻辑推演、科学表述的能力训练。综观自然学科的发展里程,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是学科建立和形成的基石。以遗传学的基本定律、基本理论为辐射中心,建构遗传学知识网络,理清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达到深入理解和融会贯通,并形成一定的应变能力,在分析、解决问题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二、 领悟方法,养成科学精神

对于科学素养的定义,国内多数学者认同的是:了解并能够进行个人决策、参与公民和文化事务、从事经济生产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科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实现,科学过程则需要经历实验、实践得到体验。遗传学教与学所存在的困难,与忽视情感目标的落实不无关系。缺乏科学过程的体验,科学价值观则难以真正形成,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理解就会限于书本。遗传学同生物学其他分支学科一样,全部的知识、理论都是源于对自然界生命现象的观察假设实验推论否定再实验…直至形成结论,这个过程会有新的问题、新的发现,促使科学研究的方法也因此不断的改进、更新。生物学与其他自然科学不同的是:研究的对象――生命有机体个体间的差异以及环境影响因素多元、多变,因而常常导致研究结论的不确定性(非唯一性)。生物学的知识和理论,阐述的是生命现象的一般规律或趋势,有时,这种趋势可能是局部的或仅限于在某种生物类群中出现。所以,教师应该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方法论出发,重视遗传学知识链的形成过程和其中蕴涵的科学方法,帮助学生领悟孟德尔在研究遗传学规律中应用的假说―演绎的方法、测交实验的预测中运用的演绎推理的方法;体验萨顿根据基因与染色体行为之间的平行行为推断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类比推理的方法。引导学生在构建遗传图解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假说中的推理法,表述亲代、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关系;学会对实验结果分析、解释,学会在不同的实验设计下预测实验可能出现的结果;关注遗传学中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如孟德尔遗传规律的获得中运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对后代的性状进行统计比较,DNA中遗传信息的多样性、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脱氧核苷酸序列与遗传信息的多样性、遗传密码、碱基与氨基酸对应关系、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等知识中蕴含的数学方法。在学习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同时,领悟建立模型的方法;运用模型的方法理解遗传的基本规律,把握其实质,鉴别出基因分离规律模型对于细胞质遗传及无性生殖过程不适用等。

三、 注重综合,实现能力目标

生物基本知识点范文5

一、2014年高考生物试题分析

(一)试题结构

今年的理综试卷中生物试题共占72分,其中Ⅰ卷1―5题(30分)、Ⅱ卷31―34题(42分)。试题考查的知识内容与能力要求分布如下:

1.考查内容分布(见表1)

表1 2014年全国高考广西卷

理综生物试题考查知识内容及分值表

从表1可以看出,今年的高考试题考查内容均在考试大纲范围之内,涉及20个学科知识点、3个实验知识点。其中,生物的新陈代谢、遗传和变异、生物与环境、实验等重要知识点所占比例较大。

2.考查能力要求(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试题考核内容涵盖现用大纲版生物教材的三本书,分值分布合理:必修模块共占70.83%,选修模块共占29.17%。试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学科能力,考查理解能力的,如第1、2、3、4、33、34题;考查理解能力、实验探究能力或获取信息能力的有第4、31题;考查理解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的试题有第5题;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试题有第34题。

(二)试题特点

1.结构平稳,题材平实重基础

今年高考生物试题整体结构稳定,依然沿用历年的“5+4”模式(5道选择题+4道非选择题)。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的赋分比例与2013年基本一致,保持了大纲卷生物试题结构的稳定性。试题紧密联系高中生物教学实际,着重考查考生对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加强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理解能力的考查,如第1题考查细胞核的功能和结构,第2题以ATP为载体,考查细胞呼吸的发生时间、条件等,第3题考查了T淋巴细胞的作用对象、来源等。第31题第3小题考查NADPH的名称、功能及形成场所。这些都是考生通过高中阶段学习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有的试题材料则是历年高考题和常见题材的推陈出新,例如第5题采用2002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全国卷)的第36题图形材料作为试题情境,考查单侧光照射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相关实验研究;第34题用常见的小麦抗锈病和感锈病、无芒和有芒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的条件、亲本的选择、子代表现型及数量比例等。

2.主干突出,知识点涵盖广泛

对细胞代谢、遗传规律、生物与环境等知识点的考查继续占据试题主要地位,题干的背景知识源于教材和生活,注重与中学教学实际衔接,侧重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如第4、5、32和34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分析。对主干章节知识点多角度、多题数考查是近几年大纲卷高考生物试题的一个特征,今年也不例外。试题内容注重考查高中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如第2、31、32题均考查了细胞代谢的相关内容。生物的新陈代谢、遗传与变异、生物活动的调节、生物与环境在试题中的赋分比重仍较高,这些章节知识发挥着选拔人才、控制区分度的功能。全卷贯穿着对生物学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等主干知识的考查,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基本指导思想。

3.图表丰富,形式多样考能力

加强对问题信息转换能力的考查是今年高考生物试题的一个亮点。今年的9道生物试题中有5道试题配有图表,分别以坐标图、模式图、表格等形式出现。如第5题的四个选项以模型图的形式呈现,要求考生对实验结果的处理做出正确判断。第31题利用考生熟悉的坐标图考查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要求考生用坐标系中的X轴和Y轴的变量作答。第32题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实验数据,通过考查考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检测考生对渗透作用概念及发生条件的掌握情况。

试题体现了生物学科特色,全面考查了考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如第4题给出培养大肠杆菌的三种条件,要求考生理解向光的陈述,然后将陈述转换为数学模型。我们知道,文图或文表转换能力的要求比图文、表文转换能力更高,更能反映考生是否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再如第5题,以四个胚芽鞘和琼脂块的不同处理作为选项,以模型图的形式呈现,让考生从中选择正确的处理方法,旨在考查考生对单侧光下生长素的运输特点(偏向背光面)的理解;通过对实验材料的处理,考查考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这就要求考生首先理解题干中的文字信息,然后将分析结果与图形对接,完成文图转换,既要求考生具备“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还要求考生具备“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以及“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4.梯度适当,易难递进有层次

今年的试题设计从考生答题的思维规律出发,通过梯度式设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考生在解题时较易切入、拾级而上,让不同认知层次的考生都有发挥的空间,提高了试题的区分度,实现了科学选拔人才的功能。例如,第1题考查细胞核,第2题考查ATP和细胞呼吸,各个选项都有考生熟悉的基本知识,可谓面向全体考生,能有效缓解考生的紧张心理,使考生能很快入题。第4、5题以图文形式分别考查微生物的培养和生长素的收集,对考生的能力要求则有所提高。

第Ⅱ卷的每道题都从基础知识切入,通过由浅入深的分层设问,把控试题的区分度。例如,第31题第1小题要求考生利用图形信息作答,题目所给的图形信息直观、常见,考生只要看清横纵坐标、想清曲线含义都能回答;第3小题虽然考查的知识非常基础,但是NADPH的中文简称是考生平时很少关注的“冷点”,试题由此拉开差距。第33题的第1小题考查考生对生物群落及种间竞争的理解,由于材料简单明了,考生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思考;第2小题要求对藻类和浮游动物两个种群数量的变化进行陈述并分析,考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从课外材料获取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第3小题则以“分解者”这一复习盲区设置问题,让不同层次和不同能力的考生通过不同的问题得分。从试卷布局来看,第Ⅱ卷的四道题难度逐渐加大,将需要一定思维能力的遗传题放在最后,有利于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取舍,争取获得最大分值。

5.叙述简洁,知识综合度高

今年的试题题干文字简练,表述简洁,指向明确。例如,选择题1―3题的正确选项均为否定句,其他选项则为肯定句,正确选项与其他选项有明显的区分。第34题第2小题对株系的说明简明扼要,对F3株系的分析设定的条件严谨而明确:“只表现出一对相对性状分离的株系有4种……每种株系植株的表现型及数量比分别是……”,多个限制字词有助于考生快速锁定答题范围。

试题充分考虑基础性的同时,注重知识综合。例如,第1、3题属于知识点内的综合,第2题属于章节内的综合,第31题属于必修教材与选修教材内容之间的综合。试题整合的知识层次分明,逻辑性强,符合考生的认知规律,一题可多角度、多维度地考查核心知识及主干知识。例如第34题以经典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为命题背景,从自由组合发生的条件、亲本的选择、子代株系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例等多个角度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定律的理解。其中,自由组合定律发生的条件属于新课程中孟德尔“假说―演绎”的重要组成部分,试题以此在新旧课程中寻找最佳的结合点,展示了知识的发现过程和生物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

6.衔接课改,实验探究显特色

以材料搭建高平台,有明显信息相辅助,利用教材知识点作答,起点高、落点低、指向明确是今年试题的又一个亮点。例如,第5题考查实验结果的研究方法和对实验材料的处理方法;第34题用小麦抗锈病和感锈病、无芒和有芒两对性状的杂交,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与往年不同的是,34题要求考生利用题干信息对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基因的位置作出判断,并阐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发生的条件,在此条件下写出亲本的杂交组合,然后据此推断F3只表现一对相对性状分离的4种株系表现型和数量比,各个问题之间有很强的逻辑关系和递进关系,这一过程的推断体现了孟德尔“假说―演绎”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在考查考生对实验作出假设并推理的探究能力的同时,又体现了高中生物新课程倡导的探究性学习理念。

再如,第32题以小肠的吸收为背景,用小肠做实验材料研究渗透吸水与失水的发生,并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无论是材料的选择还是实验过程的呈现形式都令人耳目一新,由于实验涉及2个实验变量与4个分组,考生需要具备获取信息、处理和分析图表数据的能力,要求较高。但随着试题的设问将考点落在了渗透作用的过程和原理之上,考生通过4个分组实验前后的数据变化特点,很容易明白变化的原因,从而作出正确的回答。

二、2015年高考备考建议

2014年全国高考大纲卷唯有我区的考生仍在使用,也是国家考试中心命制的最后一份大纲卷,试卷在问题设置、问题呈现等方面都与2014年全国高考新课标Ⅱ卷的生物试卷相似,由大纲卷向新课标卷过渡的趋势明显,对2015年高考备考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结合今年高考的试题特点,我们提出如下备考建议。

(一)注重对概念的深度理解

新课标要求通过实验的过程构建概念,摒弃死记硬背。今年考查的知识点都是要理解后记忆的,如第32题试题材料是小肠,但并不是考查消化的知识,而是要求考生通过分析处理表格数据、分析水分子的移动方向来构建渗透作用这一概念。因此,在备考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生物专有名词和核心概念构建的教学设计,教学生构建概念图,力求让学生明确每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及相关概念的关系和区别。

(二)备考训练要多元化

2014年高考试题很多题型的命题角度与往年不同,以往的高考试题通常是“图文转换”模式,即题干给出图表、坐标,要求考生通过分析获取信息,通过文字表达得出结论,而今年的第4、5题的命题角度却是“文图转换”模式,即要求考生通过文字描述,将获取的文字信息转变成图表模型。“文图转换”模式比“图文转换”模式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更高,这可能是一种信号,教师在备考中需要从多个角度训练考生的思维能力。

(三)关注课本经典实验,注重过程

新课标更加注重科学史和知识体系的构建,不仅要求学生能够理解运用生物学的概念、原理,更加注重学生对概念、原理等知识的构建过程的理解。例如,第34题素材普通,看似平平淡淡,但命题者非常用心,精心设计问题,考查“假说―演绎”的过程,只有在假说成立的条件下,才会有后面的结果。教师在教授新知课时,要把讲授重点放在“假说―演绎”的思路培养上,可以利用表格分析F1产生的雌雄配子一一结合所得后代F2种类和数量,使学生显而易见后代两种类型和比例。若是复习课,教学重点则是运用“假说―演绎”方法对遗传现象进行解释,要反问学生为什么F1配子一一结合所得的F2有两种类型且比例是1∶1。

(四)转变实验教学思路

生物学科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实验是一种很重要的研究手段。实验也是新课标提出的提高学生生物学科素养的重要方式。以往的实验考查方式往往是“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最后得出实验结论”这一模式,而观察今年高考试题的第5、32、33题我们不难发现,实验的考查形式已从过去的验证性实验改成了探究性实验,把观察、记录、分析等浅层能力要求提高到“假说―演绎”“研究―探讨”“分享―交流”等多个层面的要求。因此,实验课教学不单要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设计实验,操作、记录和分析实验;教学目标不能停留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层次上,更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合作、交流、表达、展示、探究,敢于实践,大胆创新。

(五)研究高考题,注意“冷点”,关注细节

生物基本知识点范文6

关键词 中医药学概论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高职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Exploration on the Teaching Method of Vocational

Introduction t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U Jing, ZHAO Bin, WANG Qiong

(Department of Biomedical, Zhongshan Torch Polytechnic, Zhongshan, Guangdong 528436)

Abstract "Introduction t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urse is the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courses of vocational colleges biopharmaceutical technical expertise, beauty and image of the design professional, food biotechnology. From a reasonable choice of teaching content and exploration the teaching methods two aspects, to explore the teaching of "Introduction t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hich reflects the principle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cultivate practical, skilled personnel.

Key words Introduction t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content; high vocational

中医药概论是我校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美容与形象设计专业以及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健康行业工作所必需的中医药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服务态度,为学生今后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增强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坚实基础。本课程整合了中医基础和中药方剂的基本知识,主要内容包括中医学、中药学、方剂学和中成药学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本课程教学内容较多、知识点多、需要记得东西多、学时却相对较少的矛盾使教学面临比较大的困难,很多学生反应知识点多,不容易记忆,记后易忘记。因此,急需改进教学模式,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教学质量。

高职教学以理论够用、应用为主、注重实践和能力培养及面向基层为指导思想,与传统的教学有一定出入,因此按照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及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笔者对我校中医药学概论教学内容及方法做了以下探索:

1 中医学基础知识教学内容选择和中医思维方式的建立

中医学基础注重理论和概念的理解记忆,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理解中医学的基本特点,阴阳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及在病理上的应用,掌握五行的基本概念、特性、属性归类、和生克乘侮和母子相及的概念、规律,以五脏为中心的藏象学说,重点掌握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及系统联系;掌握气的基本概念、生成、运动、功能、分类。掌握血的概念、生成、功能和运行。掌握津液的概念、生成、输布和排泄及功能,以及气血津液的关系;掌握六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掌握痰饮、瘀血、结石的基本概念和致病特点;掌握脏腑辩证的要点。

中医药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其思维形式现代人习惯的思维形式不一致,造成中医药学概论的教学困难。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建立中医的思维方式:其一,引导学生理解中西医理论的巨大差异。①中医的基本特点之一是整体观念,诊病上是通过表现于外的征象,推测人体内在脏腑、气血津液的病变,这种思维方式具有一定的模糊性、经验性;而西医理论则是从微观上探究机体生理机能和病理状态。其二,把抽象的中医理论形象化、生活化。例如讲解五行相克理论时,联想生活中用金属工具砍树(金克木),小树长在土里(木克土),土能掩水(土克水),水能熄灭火(水克火),火能够将树木燃成灰烬(火克木)。在讲解心主神志理论时,联系网上报道有人做了心脏移植术,兴趣爱好、性格都改变了,让深奥的理论在现实中找到依据,讲藏象理论时尽量多引用病案故事,脏腑辩证多总结、联系,并结合具体病案进行辩证分析,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让学生对各个证型有较深刻的印象等等,这样慢慢使学生建立中医的思维方式,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2 常用中药及应用知识部分根据专业不同重点也不同

中药总论中的四气五味、中药的配伍、用法以及用药禁忌是重点掌握内容。各论内容则根据专业不同,岗位需求不同,讲解重点也不同,如美容与形象设计专业、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中重点讲解中药的使用方法及功效,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要突出中成药原料品种,具体讲解时结合本地特色,重点讲授本地区的常用药材。教学中采用采用分类、归纳、直观教学法,提高学生学习中药的兴趣。如安胎药有理气安胎药苏梗、清热安胎药黄芩、补肾安胎药桑椹等,清热药中黄芩善于清上焦热、黄连善于清中焦热、黄柏善于清下焦热。这样把复杂难记的中药归纳总结,使学生更容易掌握药物功效的大方向,增强记忆,通过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自己总结,比如具有清肝明目作用的药物有哪些?活血止血的药物有哪些,凉血止血的药物有哪些等等。教学中建议学生们组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利用课余时间互问互答,进行知识竞赛等增加学习的主动性。

3 常用中药与方剂学知识部分强调基本概念、常用品种与地方多用品种的讲解相结合

常用中药与方剂学只在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学生能讲解。据调查,我校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多在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疗机构从事基层业务工作,这些岗位旨在为患者提供用药服务,进行导购零售和调剂。我们从岗位需求出发,以高职教育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本位,遵循“合理选用基础,注重实践应用,增强职业素质,培养业务能力”的原则,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中医的思维模式,提高学生解读中成药说明书和中医处方的审方能力,致力于学生能够安全、合理指导患者用药。比如讲感冒时,感冒最常见的症型是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广东这里还常有暑湿感冒,上课时首先将这些感冒的临床表现和证型复习一下,再将处方用药的原则讲解一下,然后将各证型的临床表现、处方和常用中成药设计出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分析讨论,得出适当的处方及成药,完成“感冒”问病荐药的情境设计,为以后顶岗实习做好准备。

综上所述,高职的中医药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应该从各个专业的不同岗位需求出发,抓住重点,课堂形象生动,结合启发引导法、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交叉运用,从而改变传统满堂灌教学方式导致的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需求不符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