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能源危机的本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能源危机的本质范文1
【关键词】高职商务英语能力;本位课程设计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对职业教育提出“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实践教学要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等要求,要求高职院校要培养以操作技能为主的适应社会职业岗位需要的综合能力的学生。商务英语课程是一门语言与国际商务技能相结合的课程,知识性、专业性和实践性较强。应该让学生接触直观、形象的商务活动,以培养他们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一、什么是能力本位课程设计
能力本位课程设计,就是课程设计的重心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主张培养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主的综合职业能力,以满足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尤其是能力方面的需求,吸收企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培养出满足社会职业岗位的有实实际能力的人才。
二、高职商务英语能力本位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1.目标要求要明确
能力本位课程的目标设计有着强烈的职业导向、岗位目标和实际的操作能力以及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内容以能力为主线
能力本位的教学内容是以职业能力的分析确立的,较为灵活,是以专业基础知识和专门的技能知识为重点的综合课程体系,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结构要模块化
能力本位课程设计是用模块化来进行设计,教师可根据学习者的情况以及具体岗位、部门的需求重新的组合或删减,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大为增强。
4.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在实际的能力本位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不再是权威,不再是主导。教师只是充当着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导者,教学方法上多种多样,可采用讲解法、辅导法、实验法等等。
5.评价重在能力发展
在能力本位课程设计中,和传统的教学模式驿学生的评价完全不同,它是根据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来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机制反馈比较及时。
三、高职商务英语能力本位课程的教学内容
教材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在选择教材及相关资料等教学内容时,应兼顾学习者和岗位的需求。一是要兼顾学生的学习经历、已有知识和兴趣受好,教学内容应是动态的,绝不能一成不变,要能够根据学生和教学的需要而灵活变化。固定的教材和自选的教材可根据需要自行确定分配比重,充分体现学生在共同完成学习目标中的主观能动性。二是要根据商务业务的实践性、适时适地等特点,选用真实的商务活动素材,不能脱离实际的闭门造车。关于商务活动背景、练习及相关材料,都尽可能地使用最新的和最有代表性的内容和形式,采用业务原型,确保让学生在学习时不脱离商务活动现状,让学生在教学中增长实际应用能力。
概言之,课程内容的设计应充分考虑行业的需求和学生的职业需要,使商务英语课程与培养目标有机衔接,优化课程结构。通过删繁取简、重新组合等方法改革课程结构,使课程结构更系统、更完整,从而达到让学生易于接受、提高教学效率、紧跟市场步伐,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高职商务英语能力本位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
1.建立规范的实践教学体系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能力本位课程的教学实践,离不开规范的高职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体系。完整的课程实训体系、针对性的实训内容,是提高职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保障。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中可采取“三结合”的教学体系,指的是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相结合、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单项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要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严格遵循英语语言教育的基本理论,全面加强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合理、综合运用现代化电教手段、讨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等教学方法,实施情景模拟教学、小组讨论式教学、探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
其次,教学活动中应将语言训练贯穿于模拟的商务情景和商务活动中。让学生在创设的环境里灵活应用规范的英语语言来处理完成商务活动中的各种问题和环节,从面更好地掌握专业词汇、术语,将英语和商务活动自然融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专业知识的操作能力。
第三,在校外实践方面,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提高商务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学校应建立长期合作企业名册,与相关企业建立长期互助、合作的关系,每学期固定时间或安排一定的时间或假期让学生去企业、公司一些具体的工作岗位实训,让学生在工作岗位上亲身体验,从而更好地增长他们的工作经验和社会知识,同时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商务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最后,还应当注重教学信息反馈,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修正教学内容、方法等,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2.建设校内外实训场所
学校要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离不开校内校外的实践锻炼,而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设是关键。要按照教学设施与场地的一体化改革的要求,按照公司模式改造学校的场地与设施,提供给学生完全仿真的实训环境。同时进一步搞好校企合作,在企业中为学生们提供顶岗实习的场所,通过学校仿真的实训环境和校外的实训基地,让学校与企业无缝对接、高度融合,要让“学校教室”像“外资公司”,“外资公司”变成“学校教室”。让学生能在学校到企业,再又从企业回到学校这样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中夯实英语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
3.完善课程管理体系和建设实训基地同样重要的是能力本位的课程管理
加强能力本位的课程管理既可以提高专业以及学科的建设,又可以更好地促进和加强实践课程以及实践教学的开展,尽最大可能为学生提供践机会,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加强课程管理最主要的是组建课程管理小组。由学校、企业和教育主管部门相关人员组成,定期开展调研、讨论、实地考察等,共同研究、商讨专业的发展方向和专业课程的实施,并对课程提出各种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根据实际需要审定教学计划,同时协调和管理学生实训工作,做好产学研结合,建设自己的特色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陈勇,肖云南.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的理念及教学目标确立问题[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
[2]黄政杰.课程设计[M].台湾:台湾东华书局,1992.
[3]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4]徐英俊.教学设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崔瑞锋,田东平.美国能力本位职业教育评估模式探析团[J].成人教育,2008(2).
[6]洪光磊.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外国教育资料,1995(2).
[7]黄菱.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8).
[8]王莹.基于能力本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6.
作者简介:
能源危机的本质范文2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能力本位 化学实验教学
随着我国招生制度的改革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差别愈发明显。部分学生入学前化学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差,在短时间内很难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环境,而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化学系开设的实验课,基本上沿用了综合性大学的化学实验课教学体系,即四大化学实验(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实验),偏重于教学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理论验证,未能因生制宜,对职业岗位所需能力的培养未形成更有力的帮助。对此,笔者认为,高职化学课程体系建设应当以能力本位作为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注意课程的实用性,突破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课程体系和学时安排,使其与职业教育的目标和功能更加相符。
一、化学实验教材系列化
实验教学是化学学科课程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更好地适应高职院校能力本位和职业教育的特点,笔者认为,可以将化学实验课程统一为“化学实验技术”课,在借鉴现有优秀实验教材基础上,按照实验技术的分类进行取舍、编排,即:定性技术、定量技术、分离纯化技术、合成反应技术、特殊实验技术。比如:有机化学实验内容基本操作中的蒸馏、重结晶、萃取、色谱法等,归属到“分离纯化技术”中;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的称量、液体体积度量及定量分析仪器操作都归属到“定量技术”中;物理化学实验中的热力学、动力学等可作为“特殊实验技术”单列。
化学实验教材的系列化编排突出了三方面特征:第一,系统性和完整性。化学实验新体系中的五项实验技术完全覆盖了原有教材中涉及的学习项目,可以保证实验技术训练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第二,技术性和实用性。通过对化学实验内容的合理取舍,优先选入与生产实际、岗位专业能力要求联系密切的内容,少选、不选或代之以新的实验案例,突出实用性,有助于培养毕业生的应用能力。第三,节省课时。以化学实验技术为主线整合教学内容,可以有效地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能节省课时30%左右,这对于解决高职院校课时紧张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验教学规范化
加强高职院校化学实验教学,必须坚持三个“规范”。
第一,课前预习规范化。化学实验前要求学生做好预习报告,对实验操作步骤、所用仪器及相关注意事项做到心中有数,这样能有效地避免实验事故的发生,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效率。
第二,操作过程规范化。要严格执行实验室管理规范,加强实验教学中的巡视,尤其要注意发现和纠正学生在玻璃器具使用、滴定分析、实验器材维护等基础实验操作中的不规范操作。同时要把好实验结果关,严禁学生篡改实验数据,蒙混过关,验收合格后方可允许学生离开实验室。这样可使学生端正实验态度,逐步培养起基本的科学素质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第三,实验考核规范化。实验考核是检验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高职院校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的过程中,应当转变以往只凭实验报告、课间练习评定实验课成绩的做法,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采用恰当的评价方法以客观地反映学生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如基础性实验,可采用课时成绩与操作考试综合评估相结合的评分方式,由学生抽签确定实验题目,在规定时间内(1.5至2小时间)完成实验操作,得出实验数据,再由监考教师评分。对高年级学生则可以采用评语式评分方式,给出设计性实验题目,要求学生查阅文献资料,思考后提出实验方案并组织实施,以科学论文的形式提交实验报告,这样不仅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素质。
三、实验内容系统化
在依照实验技术为主线整合设置化学实验课程体系的同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也应从整体的角度进行设置实验教学内容,以能力本位为教育目标,遵循学生能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建立基础化学实验综合化学实验设计性实验的实验教学体系,由浅及深地开展多层次实验教学。
第一阶段,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基础性实验是实验教学的根本,是培养化学系学生专业能力的基础,没有基础或基础不牢,自然也就谈不上综合甚至创新了。因此,实验教学需要加强基础性实验的训练,使学生从宏观上对化学实验形成一个整体的认识和学习,基本操作达到规范化、标准化。
第二阶段,综合化学实验教学。所谓“综合性”,是指实验内容、操作训练和实验技能应用等多方面的综合。融合多种信息的实验可以全面地培养学生对实验目标的理解能力、实验方案的执行能力及基本实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比如:物理化学实验中可以开设综合性实验课程《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其中包含有实验设计、仪器安装、冷剂配制、温差仪的使用及冷却曲线、数据处理等多项内容,需要试验者手眼脑并用,对检查和针对性提高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技能技巧都有着明显的帮助作用,使化学实验体现出专业特色,与职业技能的培养有效对接。教师也可以通过“工业用水总硬度及钙镁硬度测定”、“自来水中氯、溴、碘含量测定”等贴近生活、生产实际的实验题目,提高学生仪器设备操作的规范性。
第三阶段,设计性实验教学。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指导老师还可以提出实验课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探究钻研。
总之,为建设具有高职教育特色和能力本位的化学实验课程体系,我们就要敢想、敢做,加大课程资源库建设力度,同时更加注重教学过程与职业能力培养的对接,从方法、知识、能力多方面培养市场紧缺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朱团.现代教育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04).
[2]陈新耘.“两个零距离”的课程模式及其课程体系的建立[J].职业教育研究,2007,(12).
能源危机的本质范文3
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主要的作用是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实现建筑的有效性建设。目前我国存在一定的能源危机,节能施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能源的使用,以此凸显建筑领域拓展的经济增长点。在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节能施工的作用,可以促进我国的建筑行业的良性循环发展,还能平衡大自然的生态环境,对于缓解目前爆发的能源危机有一定的效果。由于建筑工程涉及的范围较广,分布的学科领域较多跨度较大,属于一种综合性较强的体系,主要包括物流学、力学、建筑学、生物学以及化学等学科,还有一些人文学科比如经济学等。节能施工技术囊括许多的专业的知识,其技术类型也较为复杂,发展这项技术有利于带动社会各方面建设的科学性,对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进步意义。
二、目前建筑工程中节能施工技术的主要应用
(一)太阳能技术的利用
由于技术的不断发展,太阳能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在社会中被广泛的运用。它具有清洁环保以及可再生的特点,还有着零污染、零排放、零消耗以及循环使用的优势,并且获取方式较为简便,同时对于缓解能源危机有着重要的作用。太阳能技术主要是指将太阳能转化成能源进行综合性的利用,在建筑建设过程中,太阳能为建筑工程提供供暖能源以及照明等作用,同时还取得了较好地节能效果,利用太阳能技术为建筑发电等,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能源的危机。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利用顶层充足的太阳光照,安装大面积的太阳能电池板,构建一个太阳能发电系统,将电池板吸收的太阳热能转化为动力存储在电池板中,然后连接电路,为建筑的提供使用的电能,以此节约城市的电力供应,减少煤量的使用以及二氧化碳的排放,目前在建筑工程中普遍使用的是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能为人们提供所需的热水,节约了电能的消耗,达到一种良性的循环。同时在另一方面,部分城市利用反射太阳光的装置实施对建筑的供暖供热,比如有的建筑外层使用棱镜或者透明百叶的装置反射太阳光线,在炎热的天气下有利于减少室内空调的消耗,达到节能的目的,反之,寒冷地区,建筑施工中可以利用太阳技术对建筑进行保温作用,以此节约取暖的消耗。
(二)建筑采光节能施工技术
对于建筑采光方面实施节能技术主要是通过科学的方式有效地利用自然光线,以此达到照明的目的,节约建筑照明的消耗,其利用方式有直接和间接两种。传统意义上的采光技术属于最为直接的方式,通过侧面进行采光,是人们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方式,其主要受地理位置以及周边环境的影响,因此,在采取直接利用方式时要求建筑的窗户朝外向方向开设,但是收到空间的限制,不容易实现。采用间接地方式进行采光,要求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将采光窗户设计在光线较为不足的封闭式空间里,这种方式一般不受光照角度变化的影响,相较于直接利用的方式,间接采光在光线效果上要略强一些,同时间接采光还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提供自然光线,以此减少照明的能源消耗,达到节能的目的,因此,这一技术在目前我国建筑设计中被广泛的使用。
(三)风能技术节能施工
风能在本质上跟太阳能一样,属于自然能源。其污染小且能可持续利用。同时也具有零污染、零消耗、零排放等特点。现代化建筑中,一般有专门的空气质量净化装备,其耗能较大,可以采用的风能实现自然通风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建筑物内的空气质量,减少机械通风带来的能源消耗,提高了建筑的节能效果,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一般采用设计门窗的方式实现自然通风,这就要求在建筑设计的构造,整体的布局以及室内各种空间构造上进行详细的规划,并且还要综合考虑周围的绿化环境以及地理位置,寻找最佳的通风点,优化结构设计才能达到良好的通风效果,建筑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热力学的效果,将通风的入口设置在建筑的顶层,加强通风的效果。现代部分大型的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安装了风能发电的装备,在起到通风效果的基础上实现节约照明节能的目的。
(四)建筑保温方面的节能技术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地发展,人们对于冬暖夏凉的要求逐渐得以实现,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对于建筑进行保温的节能技术主要是通过安装保温层来隔绝热能的渗透,进而达到保温的目的,其方法主要包括正铺和反铺两种施工手段,正铺方法是将屋面板与防水层之间放置保温材料,反铺法是在防水层上面铺设保温层,一般建筑工程施工中利用正铺法的手段较少,因为耗费的建筑成本比较高。对于建筑进行保温技术施工有利于减少供热能源的消耗,达到节能的目的。
能源危机的本质范文4
民以食为天,本书讲的不只是养家糊口的粮食,而主要是工业粮食,包括油、气、煤和钢材、水泥、水等资源。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象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前,中产阶级的日能源消耗主要是食物,人均大约2000卡路里,现在,中产阶级人均日能源消耗量超过20万卡路里,其中包括车用的汽油、照明用的电能,还有取暖用的天然气,等等,增幅达到了100倍。依此类推,现在人类对世界资源的新需求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的2000倍。地球能承受人类这样的资源消耗量?何况各国GDP的规模和增幅还在不断增加。
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资源即将枯竭的警钟不时敲响,从而历史不断重演马尔萨斯与斯密围绕劳动力、资本和土地及资源三要素的经典争论。传统观念认为,地球的资源总有耗光的一天,届时人类将走向灭亡。作者则认为,借助新的工业革命,采用新的技术,抛弃传统能源消费观,人类可以大幅提高资源生产率,避免这个危机。作者采取的仍是实证主义方法,用大量人们熟知的标志性事件、人物和典型案例,证明我们正在进入第三次工业革命,它本质上仍是一场“资源革命”,而这将是21世纪最大的经济机遇。作者预计,未来15年,发展中国家将有25亿人进入中产阶级。中国将每年诞生2.5个规模相当于芝加哥的新城市。截至2025年,中国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将达221个。这种增长速度必将使得石油、天然气、钢铁、水和其他宝贵资源需求出现前所未有的增长。作者通过分析历史,告诉我们:摆在我们面前的正是百年难遇的绝佳商机。我们不是要面临资源稀缺带来的危机,而是会遇到一个改变全球经济格局的机遇,一个会带来数万亿美元利润的机遇。
问题的症结在能源,解决之道是“能源革命”。而互联网恰巧给人类带来了“福音”。作者提出了资源革命的五大原则:资源替代、消除浪费、提高“可循环性”、最优化和虚拟化,并详细评述了三星、特斯拉、Zara、Uber、Opower、Zipcar等公司基于这五大原则颠覆商业和生活的创新之举。
既然《资源革命》一书的副标题是“如何抓住一百年来最大的商机”,那么,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带着三个问题来阅读:1.商机在哪里?2.如何发现这些商机?3.如何把握这些商机?
在第二章――旧法新用当中,作者描述了两个案例:乔治・米歇尔的页岩油开采创新,与Opower公司的节电排名系统。
从这两个案例当中,其实我们可以看出一些更为深刻的东西,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识别商机、把握商机。
在米歇尔的案例中,不是米歇尔将IT技术与重大工业领域的结合,而是米歇尔挑战了一件大家都认为“做不到”、“不划算”、“没办法”的事情。根据案例描述,在米歇尔决定对页岩层进行开采之前,业界并不是不知道页岩层有大量石油及天然气资源,而是在当时的技术水平下,大家认为干这事划不来。而米歇尔则用了18年来破解这个技术难题,从而实现了突破,把握了商机,发了财。
在这个案例中,IT技术与重大工业领域的融合,并不是最核心的因素,我们看到,除了这个技术因素外,还有其他因素,如米歇尔未雨绸缪买了很多含有页岩层的土地,还有水平井钻井技术,所有这些因素合并起来才实现了经济上可行的页岩油开采。而这些因素背后的推动力,才是米歇尔成功的根本原因。这个推动力是什么呢?是面对显而易见的而众人都认为没办法的资源,挑战“没办法”的决心,而这一点,在当前信息泛滥的时代,显得特别重要。
当下的时代,只剩下两种机会:第一,是你不愿意做而我愿意做的,这是“服务”;第二,则是你解决不了而我能解决的,这就是米歇尔的出发点:挑战“没办法”。
Opower公司的案例,颇有一些互联网经济的传奇色彩。在这个案例中,商业模式能够建立的技术因素,包括了大数据、云计算、行为心理学(本书作者的用语,其实这个效应更像是彭特兰社会物理学中的Peer-See)等多种学科与技术,更重要的是,如果没有Peer-See这种社会物理学效应存在,云计算IT技术本身无法达到节电推广的目的。
Opower公司最别出心裁之处其实在于,其创始人有效地整合了能源消耗中的长尾效应,使原本大家熟视无睹的不可见的分散在各处的能源消耗,变成了显著可见的集约化的节电刺激。
长尾效应(克里斯・安德森,《长尾理论》)是互联网经济的一大特征,最突出的表现是电子商务中,在某个区域很少人问津的商品――比如某个特定款式的手工皮包,在传统经济的格局中,无法形成一个独立的市场,可能在产地附近只有2个人需要;但这种商品一放到互联网上,全球各地的本地少量需求汇聚起来,就有可能形成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独立市场了,而提供这个商品的人则完全可能成为这个市场中的唯一供应商。
任何一个家庭的耗电量,对比工业用电的耗电量而言,简直可以不计,但成千上万个家庭的耗电量加起来,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在传统的用电管理中,由于家庭用电分散,单一耗电量不大,难以管理等各种因素,使节电管理只能停留在宣传教育上,而传统的口号式教育又无法影响使用者的感知。Opower公司采用大数据技术,将这些在传统经济模型中无法被直接观察的微粒整合起来,解决了分散且难以管理的难题,使用电的比较水平(而不是电表上的绝对值)直观地呈现出来,并通过Peer-See原理对用电人产生直接的刺激。可以说,将互联网的理念充分发挥了出来。
米歇尔给了我们一个启示:挑战“没办法”,解决显而易见的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是开发商机的一个重要途径;
Opower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关注“看不见”,将人们原先熟视无睹的碎片数据整合起来,就能汇聚起一个巨大的市场。
Opower采用长尾效应、大数据、云计算、Peer-See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节电问题,那么是否可以用同样的原理来解决水、气、油等资源的节能刺激与管理呢?
挑战“没办法”,关注“看不见”,才能创造出他人无法创造的价值,才能打造出《从0到1》一书中所提倡的“垄断”型商业项目,也才有机会实现指数型增长。这固然不易,但商场竞争不就是这么回事吗?容易做的事情通常赚不到钱,能赚到钱的都是不容易的事,难度越大,往往也就意味着利润越高。
在传统思维中,节能降耗与发展经济似乎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总要顾此失彼,但书中指出,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改变目前的能源消耗方式,整合社会资源,优化提升资源使用方式,向旧有的浪费要效益,以“负成本”创造出“双重红利”来优化社会发展,甚至为经济发展增加助益。哪里有危机,哪里就酝酿着创新的种子。
能源危机的本质范文5
【关键词】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
随着各种新能源的广泛应用,在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中,不仅要充分的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同时要以再生能源为基础,促进建筑形体和空间发生极大的变化和变革。建筑在当前人类生活中是主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应用活动之一。据统计,人类的建筑活动所使用的自然资源占据自然资源总量的40%,成为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和方式。因此在当前的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中,重返绿色和自然是当前建筑设计和施工的基础,同时绿色生态理念在建筑中的应用发挥着日益重视,使得绿色自然环境能够渗透到建筑的各个环节当中,形成合理的有机融合。
1 绿色生态是未来建筑的使命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是历史的使命,同时也是人们的主要需求,在经济发展中,年建筑量在世界排名第一,同时读一资源的消耗总量也在世界的前列。在我国的建筑开发和设计中,对能源的利用效率确实相当低,也就是说,在当前我国的国土面积资源的消耗中无法满足日后后展的需求,甚至是多数资源无法满足当前人们的需求现象。因此,绿色建筑是当前建筑应用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未来建筑的重大使命,其主要的方式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文明发展史角度看,人类在发展文明史中,经历了从愚昧、野蛮逐步朝着聪慧、文明发展,同时更是从渔猎文明足部发展到农业文明,乃至当前的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每一次文明的发展都是一种技术进步的革命,同时也是社会制度和生产力的提升。文明的不断进步和提升促使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推动者社会关系的不断变更。目前的工业文明虽取得很大成就,但是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同时,付出的代价也是惨重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和能源危机的存在已成为当前人类发展和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在当前工业化发展的同时,人们不断的对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生态化发展趋势,成为当前人类发展的必经之路。
(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收入的增加,人们对各种住房环境、工作环境和公共场所以及其他各种硬件设施的要求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在建筑工程施工和设计中也逐步出现了各种个性化和新型化的发展要求。在建筑设计中,在满足物质功能的基础上更要满足精神功能的要求,要创造出风格、意境和情趣来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形象简洁,造型亲切,经济适用,功能多样,材料自然,节能环保,与周围环境有机融合的绿色、生态住宅建筑将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亲睐。
2 21世纪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
2.1 应走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道路
21世纪是信息时代,更应该是生态文明时代。人类运用高新科技,探索生存生产和生活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按照国际社会所承认的原则进行设计:
(1)对涉及的地方性、地域性理解、重视地方场所的文化脉络。
(2)运用技术的公众意识,结合建筑功能要求,采用简单合适的技术。
(3)树立建筑材料和蕴含能量循环使用的意识,在最大范围内使用可再生的地方性建筑材料,避免使用高温能耗、破坏环境、产生废物以及带有放射性的建筑材料,尽量利用旧的建筑材料和构件。
(4)完善建筑空间使用的灵活性,以便减少建筑体量,将建设所需的资源降至最少。
(5)减少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损害,避免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浪费。
2.2 延长住宅的使用寿命,超耐久性住宅将要大量出现
目前,住宅的使用寿命按其设计方案来说一般是在50年左右,人们用几十年以至终身的积蓄来购买l栋房屋,在使用之后就要报废,据报导甚至在一些城市住宅的实际使用寿命只有30年,这种现象是对有限地球资源的巨大浪费,所以,人们迫切地要求提高住宅的耐性,现在超耐久型混凝土的研究正在兴起,在不远的将来有望使混凝土的耐久性达到几百年以至上千年,当住宅采用框架结构之后,就可以采用超耐久型混凝土从而大大的提高住宅的耐久性,实现拥有超耐久型住宅的梦想,其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不言而喻的。
2.3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住宅建筑的本质就是为人服务,首先要讲舒适性,也就是说住宅建筑要寻求一种在适宜建筑面积、户型的基础上,使得各功能空间安排的合理有效,各得其所,分区明确,并使各功能的空间有适宜的尺度、比例,方便家具的布置和人的活动,同时要保证各功能空间的相对私密性。
3 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特点
(1)尊重设计地段内的土地、环境及植被的特点,因地制宜。
(2)整体考虑,全面的考虑设计区域内部与外部环境关系。
(3)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不可分割。
4 绿色生态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方法
4.1 规划应具有前瞻性
设计之初规划先行,应因地制宜地针对不同地块的特点,选择适宜的建筑容积率和建筑密度,根据当地气候、日照标准及风向特点选择适宜的建筑布局形式和合理的建筑物间距。尽量适应现有的地形地貌,减少建设过程中的土方工程量,减少对即有生态环境的破坏,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利用用地范围内的历史遗迹和原生植被,使其成为规划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4.2 保护并回收水资源和节约用水
基地设计中尽量减小对区域内现有植被的破坏,并利用如生物保持、生物湿地、透水砖、绿植屋面等天然雨水处理系统净化地表径流并增加回灌地下水。尽可能利用透水材料及现有的排水模式,在空间允许的地方利用草地替代路缘石和排水沟将雨水集中流动降到最小,从而使雨水流经有植被的区域并回灌到地下水。
4.3 提倡灵活设计
通过标准规划和适于加热、通风、空调系统、动力及通信系统的灵活基础设施建设将对未来需求的灵活可变的设计融入发展之中。采用适于扩展的设计,以利于未来的扩展及改造,从而提高建筑的使用效率和建筑寿命。在设计中避免使用改造难度大、造价高的埋入式固定电缆、管道系统和暗槽。对于需要较长使用周期的设施应进行相应的设计,使建筑系统易于进行定期维修和选择性的更换。
能源危机的本质范文6
【关键词】ICT;主题单元;教学系统设计;案例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1―0050―04
一 引言
信息通讯技术(ICT)必将改变学习者和教育者的学习和教学体验。ICT与课程整合是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目前,广大一线教师对ICT与课程整合的认识仍存在片面或错误认识。与此同时理论研究者们也没有给出一个具有说服力和实用性的模式来指导一线教师的教学过程。ICT与课程整合的重中之重就是基于ICT的教学设计,因此深入研究基于ICT的教学设计就显得非常必要。而新课改要求改革课程内容,加强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而要到达这个目标,教师必须进行必要的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本文主要阐述了基于ICT的主题单元教学系统设计模型,以及如何指导教师进行教学设计,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该模型,并附一案例加以说明。
二 有关主题单元设计
所谓主题,是指整合教学目标的、跨学科的学习内容或学习任务。主题可以分解成许多的问题来解决,问题又可以进一步具体化为可操作的任务[1]。主题的应用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可以是一个内容体系(即主题);从微观的角度看可以是一节课(即课时);从中观的角度来看,定位在单元层面上的应用,则称为主题单元,如图1所示。
主题单元(Thematic Unit),指与具体主题相关的一个教学单元,单元中的所有活动相互联系。例如,人民币研究,家乡,沙尘暴,能源研究等[2]。从设计层次上来说,基于单元的教学设计是一种中观的教学设计。祝智庭教授认为,进行中观的主题单元教学有如下理由:增进信息技术的有效使用;精简课程;展现学习的交叉学科本质;提高学生兴趣和精力投入;扩展评估策略;采用合作/协作学习;使学生注意力集中于掌握学习目标;使学生信息素养融合于创造性活动;塑造学生利用资源进行研究的习惯;有利于学生安全使用网络。
主题单元的设计可计划分为单学科的主题设计模式,多学科的主题设计模式,跨学科的主题单元设计。这里我们着重介绍单学科的主题单元设计,即主题直接来自某一学科科目。这种主题方式一般结构较为简单,以单学科为主,其他学科知识以辅助材料的形式存在。其主要特点是:①每个单元通过围绕各个主题而设计教学,把各种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还原知识本来的面目。②根据主题围绕课程标准设计学生的主体活动,然后以学生的主动探究活动组织资源,主题资源的选择和使用都与学生的主体活动紧密相关。③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呈现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三 基于ICT的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模型的提出及各部分功能分析
1 模型简介
在这个信息时代,ICT早已被人们所熟知。将ICT融入教育领域促进教育改革已成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目前,已有许多可用于帮助教师运用ICT进行教学的系统模型。例如:ASSURE模型:分析学习者、确定目标、选择方法媒体和材料、利用媒体和材料、学习者参与、评价和修改。ICARE模型:(1)引入学习主题,激发学习动机,以及阐述学习目标;(2)连接,主要是在学生已有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引进新的学习内容。(3)应用,主要是创建一个新的应用情境,促使学生将新学到的内容应用于另一个新的情境,促进学习者知识的迁移。(4)回顾,主要是帮助学生重新思考新学过的内容,这往往表现为学生之间对某一设计的问题进行的讨论。(5)拓展,主要是提供与所学内容有关的资料,供学生参考或进一步思考[3]。这些模型对各种资源和工具与教学的整合只起到了引导作用,没能使教师思考,为什么要以这种方式进行整合。
图2展示了基于ICT的主题单元教学系统设计模型。这个系统不仅具有逻辑性,而且具有易操作性。这一模型以线性方式呈现,每一步的进行都是以上一步的完成为基础,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教师只有在完成了上一步骤才可以进行下一步骤,每一步都是环环相扣的。最重要的是,这一模型要求教师清楚地明白,为什么要使用这些技术,怎样有效地将技术与教学整合。
2 各部分功能分析
此模型能将ICT有效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ICT的使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其分析问题是更具条理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它主要有七部分组成:提出问题、教学目标、技术支持、理论基础、教学策略、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等,下面我们来一一介绍各部分的功能。
(1) 提出问题
这一模型从提出问题开始,问题是单学科的内容体系中所要求掌握的某个知识点。例如,“能源”这一知识点,提出“我们要采取什么措施来预防我国将要面临的能源危机?”这一问题。问题的提出是这个模型中的第一步,要求这个问题具有真实性、不易建构性和挑战性。另外,还要求这个问题与目标群体(即学生)具有关联性。通常,教师都会设想,学生会明白提出问题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也会理解所提问题的价值,可事实恰恰相反,如果问题与他们毫无联系,他们就不能将自己置身于这一问题之中[4]。
(2)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明确指出了在主题单元教学完成时学生所应达到的学习结果。教师可以依据ABCD模式(A代表对象,B代表行为,C代表条件,D代表标准)写出具体的教学目标。例如,在“能源”这一主题单元结束时,学生能够用概念图100%正确地描述出我国的能源现状。
(3) 技术支持
为了能够阐明问题且达到教学目标,要求教师仔细考虑清楚,在主题单元教学中可能会使用到的所有技术。在模型中所说的技术主要是指软件方面,如:多媒体课件、基于网络的资源以及通讯工具(如:语音聊天、论坛等)、概念图或其他的ICT工具。
(4) 理论基础
使用ICT不是因为它适用,或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展示出它的有效性,而是能够加快学习进程、提高学习效率。如果技术使用不当就会对学习起到反作用,影响学习效果。教师需要挑选适合的技术并证明:
① 适合这个主题吗?为什么?
② 使用这些技术对教学效果有何作用?
③ 这些技术是怎样对教学过程产生帮助的?而且Boblyer、Edwards和Havriluk还指出,要从以下几点解释使用这些技术的合理性:
a、增加学习动机。
b、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如:帮助学生将资料或问题直观化、具体化,或帮助监控学习过程。
c、帮助改革教学方法。如:合作学习和基于问题的学习等。
d、提高学生知识建构的能力[5]。
(5) 教学策略
在确定使用哪些技术并明确知道使用他们的原因之后,教师必须决定如何高效地将所选技术融入主题单元教学之中。因为一个主题单元是由多节课来完成的,使用ICT来辅助教学的每个细节都会分散在每节课之中,而对于每节课,教师都应该清楚的回答以下问题:
① 我们将会使用到与ICT有关的哪些资源,如:网站、学习光盘或学习包?
② 我们应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使用这些资源?
③ 我们为什么要以这种方式来使用这些资源?
④ 在课堂中学生要做什么?
⑤ 是否提供书面资料并讲授?
对于整个主题单元教学来说,教师需要搞清楚,怎样把这节课所讲的内容与下节课将要讲的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及这样做的原因。其次,当教师进行基于ICT的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时,应考虑到以下几点:
① 学习活动应能够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考及深层次思考的能力
② 学生能够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
③ 明确学习目标及评价标准
④ 学生能够自主控制学习内容、步调及结果
(6) 教学评价
通常,在主题单元学习结束时,学生将会对其做出评价,看看与这一主题单元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这一评价会反映在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对于过程的评价主要是看学生使用ICT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在小组中的表现以及最后的作业。评价学习过程使用的方法有填写在线反馈调查表、自我评价或小组评价。评价学习结果的目的在于调查学习结果的质量,如:问题的解决方法或使用了哪些技术。一般有两种方式评价学习结果:一种是基于ICT的,另一种是不基于ICT的。基于ICT的评价包括基于计算机的测试、PPT展示、在博客上写下感悟或建构概念图。不基于ICT的评价包括书面报告、学结或书面回答问题[6]。
(7) 教学反思
一个教学设计的好坏取决于它的执行情况及最终的学习结果。在执行过程中,教师通常会遇到许多限制和约束,这些会影响到技术的选择和教学的策略。在完成了教学任务后,教师需要反思ICT与该主题单元整合的教学情况,重点应放在使用的技术是否合理、具有哪些优缺点、是否可以改进等。另外,教师还应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其他教师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和不同教学目标应如何利用ICT进行教学。这一问题不仅包含了技术选择、教学方法、学习活动,而且还包含了评价方式、ICT与主题单元整合的提高方法。以下几点可以帮助教师反思基于ICT的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① 是否回答了主题单元学习中的主要问题?
② 是否完成了教学设计中所规定的学习活动?
③ 所选技术是否支持教学活动?
④ 所选技术是否合理?
⑤ 所使用的工具能否得到进一步改进?
⑥ 学生的评价方法是否正确?
⑦ 我们怎样改进在主题单元学习中所使用的ICT技术?
四 基于ICT的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模型案例分析
以前面所提到的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模型为基础,该案例以能源为主题单元,学习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整个主题单元的讲授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课堂教学,由两节课来完成,每节课时70分钟;第二部分为在线学习,为期三天。学习该主题单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当前我国的能源情况,并提出我国将要面临的能源危机的解决方案。在教学中,有以下七种ICT工具可供使用:IE浏览器、PPT、概念图、QQ群、飞信、论坛和电子邮件等。
该主题单元的教学过程如下:在第一节课中,学生要完成两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是使用IE浏览器上网查找资料并与小组成员进行讨论,最后用概念图描绘出当前我国的能源状况;第二个任务是查找有关我国近20年将要面临能源危机的资料与小组成员进行讨论。课后,学生进行在线学习,分享课上查找的资料,并通过在线讨论或e-mail的方式与小组成员进行深入讨论。在第二节课中,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总结出关于能源危机的可能解决方案,最后布置作业,每组在下周交出能源危机解决方案的书面报告。
五 结语
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己经进入应用与创新的阶段。使用基于ICT的主题单元教学设计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它的最大的优点在于将ICT整合入实际的教学之中,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技术提供了理论与策略支持,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理论建构与实践例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86-86.
[2] 黎家厚.主题资源单元与教育资源发展[J].信息技术教育, 2003,(7):16-17.
[3]Moallem, M. An interactive online course: A collaborative design model[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03,51 (4):85-103.
[4] Savery, J. R& Duffy, T. M.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06, (5):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