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化的内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孝文化的内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孝文化的内涵

孝文化的内涵范文1

[关键词]韦努蒂翻译理论 归化 异化

在翻译应该如何处理文化差异的问题上,翻译界内部基本上分为两派。一派学者主张归化(domestication)。另一派学者则主张异化(foreignizing)。“归化”型翻译主张译文要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认为译文的表达方式应是完全自然的,并要尽可能地把源语行为模式纳入译文读者的文化范畴。“异化”型翻译认为译文应以源语文化为归宿,要尽力保留原文中的语言的方式,以达到丰富译入语文化和译入语的语言表达方式的目的。本文通过分析研究韦努蒂译文和进行翻译时所表现出的或是“归化”或“异化”的倾向,表现语言表达方式,目的,表现成因分析,认为译者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受到翻译目的的影响,如果采取 “归化”的翻译策略,译文就照顾了译文读者的文化期待,便于译文读者的理解。如果采取“异化”的翻译策略,则译文忠实了原作的语言风格和所属文化。

一、归化翻译观

德国早期思想家施莱尔马赫早期曾提出两种翻译方法:不是译者不打扰作者,尽可能让读者靠近作者;就是译者尽量不打扰读者,尽可能让作者靠近读者。韦努蒂从中得到启示,在他1995年的专著《译者的隐身》(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一书中,将归化/异化的翻译策略植入社会文化、政治、意识形态、历史等大背景中,考察了从十七世纪到当代的西方翻译状况,揭示了“通顺的翻译”策略一直在西方翻译史占主导地位。韦努蒂发现,在当前英、美强势文化中外国文学的译入仍然通常采取归化策略,译文通顺、流畅、自然,看上去像是译语的原作,鲜见翻译的痕迹,译者似乎隐了身,翻译因此变得透明。而对译本的选择遵从欧美本土常见的美学标准,译本的内容必须符合他们原来对这些外国文化的设想,不符合设想的则被删除。那些选中的译本还要加入大量适合译语受众接受的解释性材料,或随意对原文进行删减,使译语内容满足接受者的嗜好和偏见。这种类型的翻译以强大的力量完成了对外国文化身份的塑造和构建。因为归化的翻译总是依据译入语的语言、文化、诗学规范和意识形态对原文进行改写,对译文进行调整。韦努蒂又指出,交际是翻译的基本目标和功能。在介绍外国作品时,为了体现出本国语言和文化的特色,译者往往倾向于用本族语的风格来“重写”以达到翻译的通顺,而忽略了外国语言原有的风格。在翻译实践中,很多试图建立社区的译者承认翻译中的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并努力采取各种策略来弥补这种差异。韦努蒂以为,译者应该像透明玻璃一样,把交际信息不加任何修饰和增删,原原本本地传递过来。但这样做势必忽略了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从而给译文读者一种幻觉,即他们阅渎的不是翻译作品,而是外国文本,是外国怍家活生生的思想。

二、归化翻译的表现形式及归因

归化在翻译上是指遵从译入语文化的语言传统,译文读起来地道生动,但无法保留源文本的文化特征。异化与之相反,保留了源语文化的语言特点及文化特征,然而却影响了译文的可读性。从17世纪到当代的西方翻译,归化策略一直占有主导作用,“其根本原因是要以西方的意识形态为标准,在英语中形成一种外国文学的规范。是以民族中心主义和帝国主义文化的价值观,来塑造外国文本的。”(郭建中,2000:98)“归化起到了巩 固目的语文化规范的作用。就英美文化而言,这是一种文化殖民主义的表现。翻译是一种文化政治行为,把外国文化打上目的语文化意识形态的烙印。(郭建中,2000:)

三、反对归化翻译与归化译论的局限

几百年来,英美两国一直提倡简明的写作风格。英语翻译的流畅风格与英语写作的简明风格有着内在的联系,追求简明的写作必然要求译文的流畅。流畅翻译实质上就是从源语向目的语归化的过程。这种归化传统始于17世纪的英国,从德南姆、德莱顿到泰特勒,再到奈达,都主张归化翻译。这种翻译策略实际上把语言看作交际的工具、思想的外衣,把翻译看作是意义的再现。其隐含的假设就是:意义是恒定不变的、带有普遍性的,在语言和文化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障碍。表述方式的改变所造成的能指的变化,特定文化背景中语义结构在上下文中的不同,以及目的语文化规范和价值观对翻译行为的影响,这些因素都可以忽略。韦努蒂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他借鉴德里达的理论,认为原文并没有所谓的恒定不变的意义,有的只是意义的差异和延宕。“意义是一种多元的、偶然的联系,并非单一的、恒定的实体,因此翻译不能以数学意义上的对等或一一对应的概念来评判。”所谓透明通顺的翻译只能是误入歧途。在当代英美翻译流派中,奈达的翻译理论是典型的归化翻译理论。奈达认为“动态对等的翻译,其目的就是追求语词的完全自然”实质就是要消除语际交流中语言和文化的差异。韦努蒂一针见血地指出,“这里所渭的交际,既缘起于目的语文化,又受制于目的语文化,其实是一种利己的解说。因此,这种交际与其说是信息的交流,不如说是为了自身目的的对外国文本的挪用。”奈达以交际为出发点的翻译理论并没有充分地考虑翻译过程内在的源于民族中心主义的篡改。奈达提出要在译语读者中产生“与源语读者相同的反应”,其实否定了不同语言和文化间的差异,是一种文化暴力。

四、异化的翻译观

韦努蒂使用‘异化’是指,在译文中保留原文的某些异域特色,以此来故意打破目的语的传统。主流文化总是要遏制译文中的异域特色,采用异化翻译是对主流文化这一心态的挑战,因而代表了对于国际事务的“战略性的文化干预”。韦努蒂给异化翻译的定义是:“异化翻译中的‘异化’一词并不是指对存贮于外国文本中的精髓的一个透明的展示,而是有其本身的价值,它是一种战略建构,其价值是依当下目的语的情形而定的。异化翻译展示外国文本的不同,但只是通过破坏流行于目的语中的文化符号来做到这一点。异化翻译必须偏离本民族语言的规范,培育一种相异的阅读经历,比如,选择翻译某个被本土文学常规所排斥的外国文本, 或者是使用边缘化的话语来翻译。”异化翻译旨在反对翻译理论与实践中的民族中心主义、种族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是出于民主化的地缘政治关系的考虑。韦努蒂认为,提倡异化翻译而反对英语翻译传统中的归化原则并不是为了摒弃文化政治议程,这种提倡本身就是一种议程。他采用了刘易斯的“妄用式忠实”的说法。刘易斯使用这个概念来指称一种“另类的激进的文学翻译方式”。韦努蒂认为翻译对原文的再现不可避免地带有解释的因素,因此总是有得有失。这种翻译策略可以被称为是一种“抵抗”,不仅仅是因为它避免通顺,更是因为它向目的语文化发出挑战。

五、韦努蒂倡导异化翻译观的表现形式及归因

韦努蒂倡导异化翻译观,反对英美传统的归化,主张异化的翻译,其目的是要发展一种抵御以目的语文化价值观占主导地位的翻译理论和实践,以表现外国文本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在韦努蒂看来,翻译不可避免的会受到种族中心主义的干扰,外国文本在被翻译的过程中,总会被得到不同程度的消解。然而可以采取两种方法来缓解这种状况。一是“译者可以选择与译人语文化格格不入,或是在译入语文化中处于边缘位置的原作,进行翻译,起到介绍外来文化的作用。然而在翻译中,却使用可读性强,地道的译入语表达方式,能够提高译文的可接受性。这种策略便是一种消解。二是译者可以选择与译入语文化接近的原文,再用不规范的译入语表达方式来翻译。” (Venuti,2004:310)以上两种方式很好的做到了抵抗种族中心主义,同时又很好的保证了译文的可接受性,不失为可取的翻译策略。韦努蒂提倡的异化翻译观是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的。他超越了传统意义上停留在语言文字层面上的归化与异化,而考虑到了文化的因素,关注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前宗祖国与前殖民地的权力关系。

六、韦努蒂的异化译论的局限型

尽管韦努蒂的异化翻译观有极的意义,然而也有着自身的局限。韦努蒂提倡的异化翻译观适用于从弱势文化到强势文化的翻译;那么如果转换一个方向,从强势文化翻译到弱势文化,再使用异化翻译观 ,无疑又是将强势文化的意识形态强加于弱势文化,也是文化霸权与种族中心主义的表现。那 么这是不是意味着,韦努蒂所提倡的异化翻译观只适用于把英语作为目标语的翻译?这正是这一理论的局限性所在。针对韦努蒂的观点,许多译家都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比较典型的是皮姆(Pym)。一是皮姆认为 ,虽然在英美国家出版的书籍中,由其它语种翻译过来的译作只占很小的比例,但由于出版书籍总量庞大,因此事实上译本的数量也是相当多的。二是在由其它语种翻译成英语的时候,也并非一直采用归化译法,有时也会采用并不流畅的译入语表达方式。三是归化译法并非只出现在以英美国家语言为目的语的翻译中,在以其它国家语言为目的语。

七、结论

本文阐述了当今西方翻译界的情况,分析了在翻译界归化策略占主导地位的表现形式及形成原因,阐述了其利弊。为了打破种族中心主义,保持个民族的种族多样性,美籍意大利学者劳伦斯• 韦努蒂反对译者隐身,提倡保持源语语言特色的异化翻译观。尽管韦努蒂的翻译观还不够全面,然而它在我们面前打开了一片新的视野,使我们从传统的只关注语言层面的归化与异化,转移到了文化层面的归化与异化,更加关注翻译的意识形态与权力关系。这有利于反对种族中心主义和 文化霸权,保护文化多样性。

参考文献:

[1] Venuti,Lawrence(ed) 1992 Rethinking Translation:Discourse, Subjectivity and ideology [M].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孙致礼.翻译的异化和归化[J].山东外语教学,2003

[3]郭建中.翻译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J].外国语,1998,(2):98.

[4]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5]郑海凌.译语的异化与优化[J].中国翻译,2001,(3)

[6]郭建中:韦努蒂及其解构主义的翻译策略,中国翻译2000(1),51

[7]孙致礼.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到异化[J].中国翻译, 2002(1):40-44.

[8]蔡平.翻译方法应以归化为主[J].中国翻译, 2002(5):39-41.

[9]顾海滨.归化与异化策略在跨文化翻译中的运用-以英语隐喻翻译为例[D].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2007:7.

[10]熊兵.文化交流翻译的归化与异化[J].中国科技翻译, 2003(3):5-9.

[11]王东风: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中国翻译2002年 5,26

[12] 李智、王子春:译者,异也,中国翻译 2006年4, 32-36

[13]林克难:对理论沉寂期的反思,中国翻译1998年(6),9

[14]蔡平:翻译方法应以归化为主,中国翻译2002年(5),39-41

[15]陈正发:也谈 归化”与“异化”,外语教学2006年(1),第66-71

[16]许建平、张荣曦:跨文化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问题,中国翻译2002年(5),39

[17]谢天振:国内翻译界在翻译研究和翻译理论认识上的误区,中国翻译2001年(4),2

孝文化的内涵范文2

[关键词]现代学校;文化内涵;思想;价值;建设

[中图分类号]G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15008801

近几年全国都在大力提倡建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做得好的学校逐渐形成了建设校园文化的系统性并与各个部门协调发展。下面,笔者结合实际,谈谈应如何构建现代化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学校文化之“思想篇”

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唯求其实、知行合一 ”为教育思想;以“关注社会需要、关爱学生成长、关心家长需求、关切教师发展”为核心价值;以“文化长廊、主题板报、小记者站、广播站”等为文化建设支点。这样,才能形成丰富的文化底蕴,既能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又紧贴学校核心价值的文化内涵,从而在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中沉淀属于学校的文化底蕴。

二、学校文化之“价值篇”

以“顺应社会需要、引导学生成长、契合家长需求、成就教师发展”为学校的办学目标,建设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底蕴和教育思想创新,符合城市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一训三风”。

1.“一训三风”:校风、教风、学风

校风:善导善思、善耕善创

校风是学校在核心价值理论体系下,形成优良的风气、优秀的品质,并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作风、教风、学风、班风的价值导向和理论基础,体现出全校全体师生的精神风貌。良校善导,善导则善思;良师善耕,善耕则善创。

教风:清雅四美、笃诚三维

教风是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的素养,体现了教师在学校核心价值体系下引领的情感与态度、策略与技巧。清雅四美是我们追求清新雅致的教学意境中表现出的四美,笃诚三维是我们的一切教育教学行为皆切实忠诚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的三维目标。

学风:乐学乐思、自主自律

学风即学生的学习方法与习惯的养成。小学阶段我们追寻寓教于乐的导向思维。乐学乐思即学思并举,乐中求学、乐中寻思。自主自律是我们养成教育的布道者与追寻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约束的良好养成习惯与方法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2.校徽、校旗、校刊、校歌

校徽:是学校教育思想、管理理念、k学目标的象征,也是学校的灵魂。

校旗:全体师生仰望着招展的国旗、党旗、校旗,时刻接受着爱国主义教育,接受学校文化的熏陶,从而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

校刊:让校刊成为教育、教学、科研的前沿阵地;成为师生、家校、社会交流的平台;校刊是丰富校园文化、提升办学品味的展台。

校歌:以育人为本,育材为乐为办学思想,以寓教于乐为导向思维编写校歌,如《育人歌》《乐学歌》等。

三、学校文化之“建设篇”

在学校教育思想的引领下构建学校完整的文化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点”的建设,立足长期开展的“面”的建设以及全面发展的文化活动之“线”的建设。用文化活动之“线”把“点”和“面”串联成充满无限生机、富有深厚底蕴的校园文化体系。

1.“支点”建设

校刊、文化长廊、教研明星窗口、校园之星窗口、红领巾广播站、春雷小记者站、主题板报等各文化支点点缀在绿色的校园里,将学校的各项工作呈现在师生、家长、社会的面前。

2.“线”的建设

以各种文化活动开展为“线”。如开学典礼、校园文化节庆典、六一文艺汇演、教师节联谊会、师生秋冬运动会、冠名杯象棋赛、冠名杯乒乓球赛、优秀作品会展、校园之星评选、教学能手大奖赛等。

3.“版面”建设

基于弘扬传统文化与贯彻素质教育的长期发展,形成校园文化建设的版面建设,即将“面”的建设融入课程设置中,在音、体、美课程的基础上开设书法课、棋艺课、舞蹈课,建设书画教室、棋院、舞蹈房、音乐教室等专业教室。

孝文化的内涵范文3

体育电影中的武术文化内涵

(一)积极的励志精神

体育运动吸引人的地方,不仅仅是汗水的肆意挥洒,更多的是体育运动给人带来的各种积极正面的感觉。体育本身自它诞生之初就拥有了很多正面的精神,而到了现代,体育更多地朝竞技方面发展,体育身上的励志精神就更加明显了。体育电影中的武术文化,则将这种励志正面的因素发挥到了极致。武术的练习者的武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很多武术的练习上,跟许多传统体育运动一样,不仅仅要付出很多汗水,还需要有积极的心态。体育运动,不仅受到中国人的喜爱,体育是全球化的运动。中国的体育电影和体育运动,除了在保持自身的特色之外,还需要不断吸收外国体育文化的精髓。在现在的很多体育电影中,武术的踪迹和武术表演的成分越来越大,将武术与体育电影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可以让体育电影焕发出新的光彩。而体育运动和武术身上所蕴含的深刻的积极的励志精神,更是让电影在内容和主题上有了更好的诠释,也让电影拥有了更高的文化价值。电影属于流行文化和大众文化。如今的电影,具有了更多的商业性和娱乐性。社会在不断进步,电影的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但是,不得不说,无论这个社会怎么进步,体育电影展现出来的精神是亘古不变的。大多数的体育电影都是能带有励志成分,能够让人在逆境中找到一丝慰藉,带来无限的活力和生机,推动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体育电影中的武术文化也在社会的不断变革中逐渐发扬光大。在反映中国羽毛球的纪录电影《洁白的羽毛》上,体育电影中的武术文化内涵中的励志精神发挥地十分突出。众所周知,体育项目基本上都具有竞技这一特性,羽毛球运动考验的不仅是技术,更是耐力。在这部纪录电影中,仍然可以感觉到武术文化的精髓。羽毛球队员每抛出一个球,每次的跃起,都有武术的技术和含义在里面。在全民都热爱体育运动的今天,体育中的武术文化也越来越突出。电影中明显的励志成分,不仅让电影中的主人公显现出极强的性格特征,也加深了人们对体育武术文化的理解。

(二)浓厚的文化语境

中国的体育文化和武术文化具有非常浓厚的文化语境,这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的形式也逐渐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元化的特点,这或多或少影响了中国体育电影的主流价值观的走向。体育电影基本上都是通过个人或一个小集体的成长历程来反映出体育身上的正面精神。现在很多人都会将武术融合进体育运动中,这不仅是体育与武术运动的新形势,也让二者在电影中找到了合作的节点。在很多体育电影中,很多电影的主人公的人物性格十分突出鲜明,这样的人物与现实生活中的人们的生活不会太遥远,会让人觉得很强烈的亲切感。体育电影呈现出一种团结共进,朝气蓬勃的氛围,展现出现代体育极高的职业操守。现在的导演将生活中的很多元素都融合进体育电影中,通过精巧的人物情节设计,让电影体现出更多的武术表演成分和浓厚的文化情结。在很多的电影中都会涉及体育和武术,武术和体育,有着不一样的缘分。很多导演都会将武术的元素融合进体育项目中。大多数人对周星驰电影的第一印象都是觉得十分无厘头,无厘头是周星驰电影的突出特色。在他的一部反映足球的电影里,更是将无厘头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这部电影就是《少林足球》,电影中除了对体育项目———足球的诠释之外,在由赵薇饰演的角色上,我们就能发现武术的影子。赵薇饰演的角色是一个相貌丑陋非常自卑的女孩,但在平时做馒头时,练就了一身非凡的本领。电影对赵薇饰演的角色做馒头这一过程有非常详尽的介绍。赵薇做馒头时,周星驰就将中国传统的民族武术巧妙地融合了进去。赵薇的一招一式,跟传统的武术动作十分地相似。虽然在电影中,周星驰对这种武术动作做了夸大的处理,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这部体育电影中展现出的武术文化精华,是影片中非常大的亮点和精彩之处。将武术融合进体育电影中,是对电影的重新演绎。也展现出非常浓厚的文化语境。

(三)深刻的人文价值

孝文化的内涵范文4

关键词:制度沿革;制度文化;内涵;特征

高校制度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于高校各种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中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一方面以有形的制度为外在表现形式,一方面以无形的价值体现于制度本身,且通过制度的实施影响着高校建设与发展中的各个管理领域。任何一种文化都需要经过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实践中逐渐被认可与传承下来。因此,笔者以所在高校的管理制度沿革情况为例,用历史的视角来研究制度文化的内涵与特征,为进一步加强高校制度文化建设而奠定基础。高校在其办学实践过程中,为适应社会及自身发展,不同时期形成不同的管理制度体系,包括了高校的组织架构及各类具体制度规范等。高校管理制度的内容及其在沿革与调整过程中所衍生的文化内涵,逐步构成了高校的制度文化。

一、高校制度文化的内涵

高校制度文化主要以高校的管理制度为具体表现形式,通过管理制度的不断调整与完善,促进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以满足发展需要。笔者认为,高校的管理制度不仅仅局限于各类具体的管理制度,还应包括高校的组织架构。

1.高校组织架构。组织架构是维持高校正常运作的基本框架,直接反映高校管理机制和运作方式,同时也是各类制度规范制订与执行的运作机构,按照机构职能划分,一般分为党政、教学、科研及医疗等机构。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在学校建设与发展历程中,学校始终坚持建立在学校党委领导下的适应时代及自身发展需求的管理架构。这是我国高校组织架构沿革的共性。

2.高校各类制度规范。高校各类制度规范是高校在管理过程中借以规范、激励或约束全体师生行为,确定议事办事方法,规定各项工作程序的各种制度、办法、规定、章程等的总称。高校制度规范的制订、执行与监督依附于各类组织机构上,是通过各类组织机构的运行来实现制度规范中所明确的行为准则。在高校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制度规范所涉及的层面与领域有所侧重,其内容与形式均有所差异。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建校初期,学校的制度规范主要以政治思想教育及教学管理为主导,其条文内容相对单一,随着学校的发展,制度规范的演变,由浅入深,由窄到广,由粗至精,体现了历代大学管理者在办校治学过程中的价值取向与管理理念,同时也反映了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制度文化趋向。

二、高校制度文化的特征

随着管理制度的沿革与演变,高校制度文化逐步形成了与客观环境紧密相关、并为历代大学人所认可与接受的内在特征,包括了历史时代性、规范与执行性、多层次性和隐蔽性。制度文化的特征是由制度文化的内涵及其形成背景所决定,是进一步探索高校制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1.历史时代性。高校管理制度虽是学校内部的行为模式与准则,却与学校所处的外部环境是密不可分的。管理制度的变迁与调整,首先是顺应外部环境的需求,然后再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扩展与延伸。学校不少的制度规范必须按照国家高等教育的有关方针政策执行及落实。而社会对高等教育、大学学者、大学生等方面的需求变化同样影响着高校内部组织和制度的调整。因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高校制度文化有着鲜明的历史时代特征。如我校1961年的《干部参加体力劳动暂行办法》,1973年的《教职员工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暂行规定》,90年代中期的住房制度改革方案等都与当时的外部环境相关。高校制度文化的历史时代特征体现在管理制度的演变之中,而管理制度的演变也反映了制度文化首先是顺应时代变迁与发展而逐步形成的。

2.规范与执行性。教育界普遍认为,大学文化通常包括了由价值观、理想追求、思维模式、道德情感等构成的精神文化,由大学的组织架构及其规则构成的制度文化和由大学的物理空间、设备、设施等构成的环境文化三个层面。与精神文化和环境文化不同的是,制度文化是以管理制度为载体,其内涵体现在管理制度的设立、制订与执行当中,而管理制度本身以组织机构、制度条文来实现高校在办学治校过程中对日常事务、教学科研、师生言行等方面的规范管理,让学校合法、有序、科学地正常运作与不断发展。而制度文化的规范性还须通过高校管理者对管理制度的执行与落实才能得以真正的体现。假如管理制度未能得到执行,那么它已没有存在的意义。只有规范与执行,才能真正体现制度文化的意义。笔者认为制度文化的规范与执行性是有别与另外两种文化的重要特征。

3.多层次性。在高校管理制度的变迁过程中,无论是组织机构的设立与撤销,还是制度规范的制订与修订,都有其演变的规律可循,而制度文化的多层次性则体现在其中。建校初期,学校的组织机构相对简单,在不同的阶段,纵向以筹委会、党委等为学校的主导架构,下设一到两级行政机构;横向以行政为主,尚未有正式的教学机构,仅有专业设置。制度规范也相应制订,多以学校层面为主。进入80年代后,学校管理架构逐步完善,分工更加细化,经上级批准,先后成立党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纪委、学院办公室、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研究生处等多个党政职能部门,在专业设置的基础上成立4个教学机构,形成了一个行政、教学、科研管理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的架构体系。可见,高校制度文化呈现多层次特征,并在高校的管理领域中时刻发挥着其影响与作用。

4.隐蔽性。谈到大学文化建设,学者们多数从大学的精神文化和环境文化的角度进行研究,而高校管理者在文化建设中同样注重环境文化与精神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可以通过改造校园环境而得以实现。学校只要投入一定的经费,对建筑物、校道、公共绿地、图书馆等构成校园环境的景物进行人文设计与改造,即能在短时间内向师生展现校园人文风格,从而实现环境文化建设的作用与功能。精神文化更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校训、校徽、校歌、校旗、大学精神等能够标识学校特征的图标、文字、物品均能够直观地向外界展示学校的面貌、文化与特色。唯有制度文化介于环境文化和精神文化之间,隐藏于学校内部管理当中,通过长期的制度变迁与调整才能够显现其内涵与影响,不易被关注与重视,具有隐蔽性特征。

综上所述,高校制度文化随着学校发展而传承下来影响至今,它存在于管理制度又作用于管理制度,并与环境文化、精神文化紧密联系,相互作用,具有历史时代性、规范与执行性、多层次性与隐蔽性,是大学文化不可缺失的重要部分。笔者认为,高校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应当进一步了解与熟悉制度文化的内涵与特征,才能更好地建立适合学校发展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制度文化应有的价值与作用,以促进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同步发展,从而使高校的文化建设更加完善与有效。

参考文献:

[1]李延保.沟通:大学管理中的文化视角[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

[2]张铭钟,张振中.和谐理念视阈下的大学制度文化建设[J].理论导刊,2008,(4):52-55.

孝文化的内涵范文5

陈竹君,1992年出生,合肥市,广告学专业大三学生,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广告学大三学生。

徐丹阳,1991年出生,合肥市,广告学专业大三学生,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广告学大三学生。

摘要: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人文内涵集中且广泛的体现,是展示学校形象和大学生精神风貌的首要窗口。本文从一般文化说起,分析校园文化的内涵,找寻校园文化的特点和生存条件,探讨其不断成长发展的机制。

关键词:校园文化;内涵;成长机制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的一部分,作为社会亚文化,它植根于校园,是建构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一种文化形式。因此,校园文化既具有一般文化的共性,又具有专属于校园的特色。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校园文化越来越被各高校看重,他们努力打造校园文化,以期通过校园文化的发展带动整个学校的良性发展。校园文化具体包含哪些内涵,它又是通过怎样的机制成长发展起来的,本文对此作出了阐述。

1.从社会文化到校园文化

“文化是人们对社会、自然的价值判断,人的行为取向、行为习惯以及因此而产生的特定的活动领域和活动形式”,1由此可知,文化是人对于自然和社会的能动反应,具有主观性和能动机制。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依附于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又对自然和社会有能动的反作用。

校园文化是从属于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它是社会文化在校园的一种延伸和转变,在保留了社会文化的一般性特征后更多的融入了专属于学校的特色。校园文化是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不断积累沉淀下来的思想精髓和精神特征,并通过学校的外在物化、文体活动、制度、思维和行为习惯表现出来,“是一个多层次的有机复合体”。2校园文化“核心和实质超功利主义的,其出发点是人的发展”,3因此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都是围绕学校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全面发展进行的。

社会文化在大学里的表现即为校园文化,二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作为社会文化子系统的校园文化保有了社会文化的一般特征和基本层次关系,但又具有明显区别于其他亚文化体系的独立特性。

2.校园文化的层次分类

正如前文所说,校园文化从属于社会文化,因此延续了社会文化层次划分的标准,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2.1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高校在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并通过学校一切外在形式展示出来的文化现象,如校园环境、建筑布局等,它能够直观的表现学校的特征和风貌,在对外展示学校形象、对内承载文化积淀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物质文化本身就是学校存在和发展延续的硬件基础,支撑学校的正常运作。

2.2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指的是学校为了维护和规范学校的正常运转,保证学校合理有序发展而制定的规章制度,例如人事制度、评价和奖惩制度、激励制度等。制度的制定是为了约束在校人员的行为,使之依照要求和标准开展活动,这样可以确保活动的有序进行而不致杂乱无章导致相互阻碍。

2.3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文化层面中最高级的,因此也是校园文化中最为重要的,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部分,是所有文化汇聚、凝结和积淀后升华的结果。较之于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载体的显性特征,精神文化的体现多为隐性的,一般无法直接触碰,需要更多的加以体会和理解,如校风校训,这是学校多年办学理念的结晶。再如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均以隐蔽的形式体现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难以直观把握,但能够体会到。

3.部分重点校园文化内容的解析

3.1学校建筑布局

校园建筑布局是物质文化层面最为显著的体现,它集中涵盖和表现了一所高校校园文化的特点。学校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有高校在成立之初都会长远的考虑到日后的发展延续,因此在学校定位上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理念和作风,这首先就体现在学校的建筑方面,尤其是一些历史悠久、独具个性的学校更是如此。以北京大学为例,作为一所百年学府,处处透露出历史的韵味;作为的先锋,又展示了青年大学生的朝气与热血;作为以人文底蕴而驰名中外的高等学府,它还散发着浓厚的人文气息。不管是未名湖畔杨柳依依还是博雅塔下曲径通幽,抑或图书馆内墨香四溢,都毫无保留的展现了北大独有的校园文化。这在对外展示学校形象气质和对内教育学生及教职人员良方面都具有无可比拟优势。

3.2有关创新的保障和激励机制

制度文化层面的保障和激励机制是推动高校发展的重要方面。大学区别于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的最大亮点在于强调和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是大学教育最好的写照。因此,鼓励自主创新,激励创造是大学应着力推广和强化的机制。而有关创新的保障和激励机制就旨在鼓励大学生积极发挥创意,大胆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它同样受用于高校,而且更应该得到强化,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3.3校风校训

这是一个学校最为精炼的精神文化。任何高校对自身都有定位,不同的定位导致不同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模式,就会形成不同的校风校训。通过校风校训我们能够看出一所高校的定位和理念,同时也能够看出它所拥有的文化内涵和思想传承。

当下,部分大学出现大学精神失落的现象,即大学独立风格和醒世育人功能的缺失。精神失落等于失去了目标和方向,这很容易使大学迅速沉沦。因此我们必须时刻牢记和发扬大学的精神,把校园文化的精神层面发扬光大。

3.4校园社团文化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大学社团的定义是“中国高等学校和高等学校学生在自愿基础上组成的群众组织”。4传播学中对组织的定义是:人们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各自承担不同的角色分工,在统一的意志之下从事协作行为的持续性体系。5社团活动弥补了学校在知识技能教育之外的诸多不足,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第二课堂。社团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主要起两个方面的作用,第一,提供安全的环境。所谓安全环境指的是在组织中,所有人以共同的目标为基础聚集在一起,形成了牢固的组织关系,为成员提供了安全的环境。校园社团是一个典型的组织机构,因此,它们具有组织所具有的一切功能,包括提供安全环境。第二,提供工作和实践机会。社团区别于课堂教学的最大不同是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社团通过开展实践活动让成员得到参与项目运作实施的机会,锻炼社会实践能力。

3.5宿舍文化

相对于教学、办公区的公共空间,宿舍是一个私人空间,尽管并不是完全的私人空间,但已经是学生在大学生活中最为私人的场所了。学生在公共空间更多的是以社会人的角色存在,一切行为都需要考虑社会的接受和认可程度,但是在宿舍里,则更多的是展示出私人的、个性的一面。“宿舍文化是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这种状态会使个人的性格更自由彰显”,6能够缓解学生在公共场所形成的压迫感,同时还可以更全面的促进学生性格的培养。而且,室友共同生活的过程中培养的与人相处的能力和对平等、关爱、包容的认知会影响到大学生以后漫长的人生道路。

4.校园文化成长机制

校园文化植根于学校,附着于学校一切显性和隐性的文化载体。它总是依托于一定的时空和事物出现,并在外部事物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一起前进,并且在其成长的过程中能够发挥自身能动作用,反作用于外在事物的发展。

4.1校园文化出现的根源

校园文化是学校特有的文化现象,因此它的产生必定是学校出现的结果。一所学校的诞生势必会催生属于自己的校园文化,这就是校园文化的根源。在创立之初的学校中就已经初步具备了校园文化三个层面的基础。物质文化层面从学校开始建设的那一天就具有了。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其实更早于物质文化而出现,因为学校的创办者在创办学校之前就已经对学校的定位、办学理念以及管理制度形成了初步的想法。这些就是校园文化的根源。

4.2校园文化成长的动力机制

4.2.1作用力

如世界上任何物体的运转都需要持续的动力一样,文化的发展同样需要动力支持。从社会文化发展的角度看,文化发展是政治与经济发展推动的结果,那么作为社会亚文化的校园文化,它的发展则相对应的是由学校的长期发展所推动的。从文化的三个层面来分析,学校环境、建筑及所有其他文化设备的投入推动了校园物质文化的发展,各类规章制度的健全完善是在推动制度文化发展,学校风格的不断强化提升、办学宗旨的不断明晰则促进了精神文化的发展。深入来看,以校园环境为代表的一切文娱设备都在不断的更新添置,这是源于学校不断发展的需求,但同时也是对校园物质文化的投入,只有更多设施的不断融入才能持续推动物质文化发展,也才能令物质文化更好的发挥展示学校形象、醒世育人等功能。制度的健全是永远都不可能停止的工作,环境在变、人世在变,作为规范人们行为和活动开展的准则也必须要及时更新完善,这也在无形中推进了校园制度文化的进步。任何理性的学校都会有清晰的发展思路,学校的领导者会不断贯彻学校发展理念,同时也会依据实际发展需求时时调整发展方向,并进一步提炼学校办学理念,这就是对校园精神文化的发展。

4.2.2反作用力

文化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因此,校园文化的发展不是单方面的推动,还有其自身影响的结果。校园文化会对学校的发展建设起引导作用,尤其是校园精神文化,它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和主线,学校的发展建设就是在精神文化的引导下开展的。因为它已经融入到学校的建设者、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思想之中,这些人在进一步推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会不自觉的受到精神文化的影响。比如,校园文化会深刻的影响到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而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又会不自觉的表露出带有浓厚校园文化印记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从而促进这一文化的积淀,二者实现了循环交织的影响,共同发展。

4.3校园文化发展方向

方向的确立能够为事物未来的发展明确目标,会减少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的弯路。校园文化来源于学校的出现,因此其发展方向自然是由学校的发展目标所决定的。同时,因为校园文化的精神层面包含了学校的办学宗旨、校风校训,已经决定了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当然,学校发展方向的确定还是会受到诸如学校建设、行政命令等多方面的影响。但综合来看,在没有强有力外力干预的情况下,学校的发展方向由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所决定。因此,校园文化发展方向实质是由学校发展方向和自身反作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路海潮,《大学校园文化内涵及建设研究》,《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12月第3卷第4期

[2]高雄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南方冶金学院报》,2003年11月,第24卷第6期

[3]王超、马立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底4期

[4]《中国大百科全书》

孝文化的内涵范文6

抽象的目的是为了在雕塑中去除那些多余的细节,保留下来的形态除了具有一定的具象意义外,更多的是一些象征的意义和形象.假如没有时空的阻隔,从原始社会一步进化到现代欧美的社会,从中可以看到这两种不同社会状态下的“雕刻艺术家”在自己的作品中,通过自己的想象力,从而创设一种空间艺术,创造出一种立体造型美感.尽管他们之间可能相距万里,也可以相隔万年,但是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对雕塑艺术的空间表现和理解却存在很大的相似之处.比如现代雕塑家布朗库西的作品《吻》,这个雕像作品造型比较简练、单纯.从而将两个形象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从而构建出一种既对称又稳定的形象.作品展现出一个垂直的立方体造型.虽然这个作品的造型比较简单,却将爱的真谛充分显示出来.

独立雕塑是指不以建筑为依据的雕塑,独立雕塑能够将雕塑本身独立性的特定环境充分展示出来.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中,雕塑是有特定的因素决定的,同时要结合特定的含义地点进行创作.特别是雕像在表现特定人物或者特定事件的时候,要同当地的历史结合起来.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创作了一个纪念雕像———自由女神,这个雕塑也是美国自由的象征.在这个独特的雕塑中,女神将自由的火把高高举起,引领人民不断走向自由.这个雕塑在艺术形式上,将独立的空间形态较好地表现出来.这就让雕塑有着历史的特定性,同时也代表了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附件空间是通过一定的外部空间来表现在雕塑的内在形式.雕塑与外部空间或物体,和自己的身体和特点的表现.更好地完成任务的象征和寓言雕塑.比如,《美国国家的纪事碑》这个雕塑是依赖自然山体大围山刻.这个巨大的雕塑坐落在山上,将四个著名的美国总统头像雕刻出来.从雕像的左边顺延至右边,四尊头像同山体完美结合在一起,非常壮观,游人来到这个地方都会肃然起敬.这座石像的面部非常高大,达到了18米,就是鼻子这一部分就有6米.其中,华盛顿像是一座胸像,依据山体形态将肩部和胸部完美地雕刻出来.其他三个总统像都是头像,西奥多•罗斯福和林肯的像只雕刻了面部.在这座山上,四位总统的巨型头像和山峰完美结合在一起,并且十分壮观,吸引了很多的游客来到这个地方观看.四位总统的表情都庄重而严肃,眼睛凝视着远方,嘴唇紧闭着,形象惟妙惟肖.但是,四个人又各有各的特色,可以从肖像中传达出独特的性格和特征.

二、城市雕塑的文化内涵

1城市雕塑体现地域文化的精髓

城市雕塑应该以能够突出本地的特殊地域文化为其建造的目的.吴鹤林先生在任全国城雕建设指导委员会一职时曾经强调过,在过去的城雕建设中强调城雕的本身品质和艺术水平,但是如今城雕艺术已经不能只限于这个方面,重点是能够和其所在的环境相吻合,并且能够对于特色的地域品质进行体现.城雕艺术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体现,能够对整个城市中的文化特色做出重要的表现,并且通过视觉表现力,对于文化特色的内容进行概述,从而使得整个地区的文明建设得到充分体现.例如,江碧波教授为重庆市所创作的大型雕塑岩之魂,就将整个重庆地区的文化特色描绘的淋漓尽致.从“岩之魂”这座浮雕作品中,我们可以完整地看到当地的历史文化、地域风采和民族特色.这座浮雕作品传承和发展了重庆独特的巴渝文化.这座浮雕主要包含两个界面:在临近地面的部分,通过写实的手法,将行人站在桥头打望都市的画面记录下来.往上是根据岩石衍生出来的大头像,将人与土地的关系生动展示出来.这座雕塑艺术表现形式较为直接,通过夸张、线条的装饰意味、尖锐的尖角讲鲜明的巴渝特色较好的呈现出来.在浮雕的前面有几组圆雕,造型上更为简洁、含蓄,动与静的人物特征,同样将浓厚的巴渝气息保留下来.

2城市雕塑体现地域文化的发展历程

文化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继承和发展的.而城市雕塑正是在历史发展的某一阶段中所具备的文化特点而设立的雕塑,是当代文化传承的重要汇集.正是因为各个地区的文化发展的差异以及时代的不同,从而各个地区在各个阶段的雕塑都是当时当地所具备的地域以及时代的特征.优秀的雕塑往往都是和特色的地域环境以及当下的社会发展分不开的.一件高品质的艺术雕像,往往能够对于整个地域或者整个民族的精神文化有着重要的象征作用.例如罗马的雕像母狼育婴,布鲁塞尔的雕像撒尿的男孩儿等都已经成为象征整个地区的特色文化,从而不能被人们所忽视.许多西安市民认为,西安当前的城市雕塑基本都是对唐代文化的展示,但是没有展示出古代的周、秦、汉代文化以及当今时代风貌.主要是雕塑大多是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展示.从一些调查中可以证明,西安文化对周、秦、汉、唐四大文化进行了涵盖.但是唐代是中国乃至世界都公认的最为繁盛的时代,是西安人最为自豪的历史.所以,这种功利心就让西安城市雕塑主要集中于对大唐文化的挖掘.对于这种心态的追求,不仅表现在城市雕塑上,也表现在城市建设上.比如,西安仿古的西大街、大唐通易坊等等.

从上文的分析会发现一些状况,我们总是在一座历史名城中找不到历史的踪影,能够看到一些高大的抽象雕塑,但是看不出同这座城市有何关联.这些雕像放在哪个地方都可以,让城市之间没有太大的差别.城市雕塑作品的立意就是要有创作的依据和具体的出发点.城市雕像作品有着不同的特点,是因为有着不同的创作对象和创作环境.因为城市有着独特的地理和历史文化内涵,所以就有着不同的创作内容和形式.如果雕像作品没有融入城市特有的文化内涵,就会让这些作品形式单一.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