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

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范文1

关键词: 园林设计城市景观生态园林城市规划设计

1城市景观规划的原则和基本特点

1. 1城市景观规划的原则

城市绿地的服务对象是市民,其最终的目的是为市民创造休娱身心的美好体验(感受) ,规划的最终结果以实施为手段,以体验为目的。系统整合,城乡一体;景观分区,风情各具利用景观生态学的“斑块- 廊道- 基质”的规划方法,将城市绿地系统化,实现整体效益大于局部效益之和的绿地效应。同时,将城市绿地系统和国土绿化紧密联系,把城市当成一个大花园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形成城乡一体的优良生态环境。根据现状自然环境条件,规划出不同的景观分区,各区在服从整体的前提下,形成本区个性化的自然、文化风貌。

1. 2城市景观规划的基本特点

园林绿地是美化市容,增加城市建筑艺术效果,丰富城市景观的主要素材。尤其是一个城市的机场、车站、主要街道,这些地段的园林建设状况,往往是给新到这个城市人们的第一印象,因此,说园林是城市的大门毫不为过。若以上地段园林绿地装点丰富,绿荫覆盖,花草成片,且不同的道路以不同的绿化形式,由不同的树木花草构成各异的道路景观,处处郁郁葱葱,花香袭人,给人以如同置身于大自然之中的感受,不仅感到这个城市自然、美丽,而且觉得整个城市生机盎然,富有内涵。要想使城市景观做到如此花园式效果,规划中必须体现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2.1 丰富的园林景观

植物造景是现代园林景观的主要成分,利用植物的色调对比与层次排列,高低错落,疏密相间及季相变化,创造以自然美为特征的立体空间艺术。利用文学、绘画的艺术规律,通过植物种植设计,把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并上升为诗情画意,创造主题,创造意境,创造融合自然美、建筑美于一体的综合造型艺术,形成特色各异的园林景观。创造园林景观,不要抄袭传统园林以建筑为主的套路,园林建筑在现代园林绿化中只能作配角。要因地制宜,因形随势,要保护利用古老树木和自然景观,以适应生活情趣的多样化。

1. 2. 2良好的生态园林环境

城市的生态环境是城市经济发展的物质条件。城市生态环境具有现实经济价值,而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是靠建设园林城市来实现的。园林城市有一个庞大的植物群落,具有吞噬CO2、分泌杀菌素、吸附飘尘、减弱噪声、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及改善小气候的巨大能力,使城市形成无污染、无飘尘、无噪声、空气清新、气候宜人的园林生态环境。园林生态环境的形成,是园林城市最重要的标志。

1. 2. 3有特色的城市风貌

城市风貌决定于它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形成的风土人情。在建设园林式城市过程中,以城市的历史为红线,用园林艺术手法表现它的地理特征、传统特点以及现代风采,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园林城市风貌。南方城市与北方城市,依山之城和滨海之城,文明古城和新型城市,其园林风貌各有千秋,各有特色。

2园林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重要地位

2. 1园林设计的概念

园林设计,就是园林的筹划策略。具体地讲,园林设计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技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水、理石) 、种植树木和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并建成的美的自然环境过程。

2. 2园林设计的指导思想

2. 2. 1必须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应了解群众的爱好和需要,为他们创造洁净、美丽的环境,引导群众去欣赏那些美丽动人的景观和进行高尚、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把提高广大群众的文化艺术素养视为己任。

2. 2. 2贯彻适用、经济和美观相结合的设计原则

一般情况下,园林设计首先要考虑“适用”的问题。所谓“适用”,一层意思是“因地制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另一层意思是园林的功能适合于服务对象。“适用”的观点带有一定的永恒性。在考虑是否“适用”的前提下,其次考虑的是“经济”问题。实际上,因地制宜,巧于因借,本身就减少了大量投资,也解决了部分经济问题。经济问题的实质,就是如何做到“事半功倍”,尽量在投资少的情况下办好事。在“适用”、“经济”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做到“美观”,即满足园林布局、造景的艺术要求。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美观要求提到最重要的地位。实质上,美、美感,本身就是一个“适用”,也就是它的观赏价值。园林中的孤置假山、雕塑作品等起到装饰、美化环境,创造出感人的精神文明氛围,这就是一种独特的“实用”价值。

2. 2. 3用生态学的观点进行园林建设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为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学者,将生态环境科学引入城市科学,从宏观上改变人类环境,体现人与自然的最大和谐。于是,景观生态、环境美学的理论应运而生。国家公园的出现和生态系统工程的提出,即是从生态学的观点出发,在人类生存的环境中保持良好的生态系统。园林绿化正是被看作改善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说现代园林规划设计应以生态学的原理为依据,达到融游赏于良好的生态环境之中的目的。

2. 3园林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作用

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居住环境日益城市化。城市,是人们集中生活和工作的环境。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便是改造自然,创造集中的人居环境的做法。随着人类对居住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就必然包含有人工重建城市自然生态环境,使城市人群更贴近自然而生活。如何才能将与自然分离的城市通过人为的手段有机地融汇到大自然中,成为城市规划中的重大课题,而这一课题的实施,有赖于园林规划设计的再创造。在城市中营造园林,将自然景观融入到人造环境中,使之成为一个自由、合理、平衡的新的生活空间,这种自然回归力一直在有力地抗衡着城市与自然彼此疏离的倾向。这样,园林已不仅仅是提高人们休憩、娱乐、观赏的场所,而必须同时考虑到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及对社会功能的满足和实现。园林,在为人类的活动环境创造美景的同时,还必须给予城市居民以舒适、便利和健康。这一设计理念的提出,使园林规划设计被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

3将园林设计运用到景观规划中,创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

3. 1生态园林城市的概念和理念

现在所提出的生态园林城市,属于“大园林”的概念,出发点是建立在保护、建设和完善城市大环境的共识之上,其归宿是追求与自然和谐的共存环境。生态园林城市强调人与城市、自然与社会、现在与未来的相互依存和共生。生态园林城市的要求是:经济繁荣,市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富足,衣食住行方便;城市建筑及构筑物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合理分布,相得益彰;人与动植物相亲相近,和谐共存。特征是到处绿荫掩映,风清水净,楼台与山水相依,人类与花鸟为伴,充满诗情画意和生机活力。

生态园林的基本理念在于创造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共生的乐趣,使人们在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过程中,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3. 2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景观生态学要求

“生态园林”强调重视园林的生态效益,利用园林改善城市生态系统时,可借鉴以下的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原则:

3. 3整体优化原则

景观是一系列生态系统组成的,是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在进行城市景观规划时,应把景观作为一个整体单位来考虑和管理。

3. 3. 1多样性原则

景观多样性是描述生态镶嵌式结构拼块的复杂性、多样性,自然环境的差异会促成植物种类的多样性。景观的多样性还包括垂直空间环境差异而形成的景观镶嵌的复杂程度。这种多样性,往往通过不同生物学特性的植物配置来实现。还可通过多种风格的水景园、专类园的营造来实现。

3. 3.2景观个性原则

每个景观都具有与其他景观不同的个性特征,即不同的景观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这是地域分异客观规律的要求。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不同的周边环境,选用适宜的动态景观,将会呈现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景观。

3. 3. 3遗留地保护原则

保护自然遗留地内有价值的景观植物,尤其是富有地方特色或具有特点的植物,应当充分加以利用和保护。

3. 3. 4综合性原则

景观是自然与文化生活系统的载体,景观生态规划需要运用多学科知识,综合多种因素,满足人类各方面的需求。例如水生植物景观不仅要具有观赏和美化环境的功能,其丰富的种类和用途可作为科学普及、增长知识的活教材。

3. 4建设园林城市的措施与对策

3. 4. 1加强都市公园规划与建设

生态保护首先是整治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应加强绿地建设,绿色植物及其群落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光合作用、蒸腾等生理、生化过程改善小气候,达到冬暖夏凉;增加空气湿度,制造氧气,吸收有害气体,滞尘,防御风沙,减低噪声,防治水土流失,涵养水源,从而维护城市生态平衡。都市公园是绿地建设最多、绿色植物及其群落最集中的地方,因此,加强都市公园规划与建设,是城市景观规划的主要措施。

3. 4. 2控制用地性质,增加绿地面积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城市绿地的发展提出总体目标和要求,并对城市的各类绿地进行规划布局,从而控制城市绿地的建设和发展。坚持绿地系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同步实施,是加速发展城市园林绿化的关键。

3. 4. 3合理进行植物配置,提高绿地中的绿量

在城市不同性质的用地中进行植物配置,应根据用地性质、建筑物的功能和营造景观的要求以及各地的气候变化特点,合理选择绿地的整体设计风格及树种,力求做到适地适树,科学合理地配置植物,使丰富的植物群落组成多样的园林空间和园林景观,达到既绿化美化又改善环境质量的目标。

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范文2

一、生态缺失是传统城市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根源

(一)城市的加速发展产生了生态环境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发展速度加快。城市化率由1979年的8.5%提高到2004年的41%。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50%左右(国际经验30%至70%为加速城市化时期)。这标志着我国已进入以聚集为主要趋势的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

城市的加速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效益的提升:城市经济对我国GDP的贡献率已超过70%,城市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新增加的城市人口大约为1500万,促进了城市非农就业岗位增加;城市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变,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城市功能逐步健全和优化;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生存环境得到改善;城市文明不断渗透传播,推动了城乡协调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人的素质不断提高……。

城市的加速发展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负效应。据联合国环境署统计,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城市人口消费全球75%的自然资源,并产生全球75%的垃圾。

传统城市的生态环境负效应主要表现为:一是空气污染。城市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居民生活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和烟尘,笼罩在城市上空,给城市环境和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危害,也是造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之一。2004年全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在监测的342个城市中,只有132个城市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仅占38.6%;空气质量为三级的城市有141个,占41.2%;而劣于三级的城市达69个,占20.2%。二是固体废弃物污染。我国城市垃圾年清运量约1.49亿吨,并且还在以每年8~10%的速度增加,无害化处理却不到20%;工业固体废弃物每年大约产生6亿吨,其中,危险废弃物占5~6%,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不到46%,2/3的城市处于垃圾包围圈之中。三是水环境污染。全国城市污水排放量大约为414×108m3/a,城市污水处理率和二级处理率分别仅达30%和15%,污水回用率则更低。由于大量工业和城市生活水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入江河造成90%左右城市河段受到严重污染。四是资源短缺加剧。我国约有42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114座严重缺水,全国城市日缺水量达1600万立方米,年缺水量60亿立方米。能源供需每年都有缺口并呈扩大的趋势,以天津为例,2004年可供全市消费的能源量年末库存量为-348.03万吨标准煤,缺口比2000年增加了115.66万吨,年均增长10.63%。五是资源利用效率较低。2004年,我国的GDP只占全世界的4%,但消耗的原煤占世界的38%,钢材占27.4%,氧化铝占21.4%,水泥占45.8%。按现行汇率计算,我国资源生产率只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20,德国的1/6,能源利用率为33%,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55%,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分别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0个、25个、20个百分点。每辆汽车年油耗为2.3吨,比美国高27.8%,比欧盟高53.3%,比日本高109.1%。单位GDP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量是经济合作组织国家平均水平的8倍左右。资源的回收利用率也较低。在发达国家,废钢铁、废铜、废橡胶的回收利用率都达到了90%,而我国废钢铁回收利用率仅为45%、废铜回收利用率为30%,废橡胶的回收利用率为40%。

上述种种生态环境负效应使得城市可持续发展受到严峻挑战。

(二)生态缺失是传统城市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根源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城市发展有三个阶段:一是“自然本体论”城市。这种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早期形成的,在自然因素完全决定和支配人类定居区域演变的特定情况下的城市表现形态,反映了人类社会生产水平在自然面前处于劣势时体现的顺应自然的城市发展思想。二是“人类本体论”城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的因素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以人类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思想兴盛一时,对城市的存在和演化产生了重大影响。三是“生态本体论”城市。即人、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和谐、均衡的城市生态系统,这才会带来城市的持续兴旺和繁荣,即所谓生态型城市。

人们不仅忽略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存在,仅仅把自然生态系统看作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看作是人类任意索取资源和排放废弃物的场所,是人类征服和改造的对象;而且还忽略了城市这个人工系统自身也应该具备像自然生态系统那样的自我平衡机制。我们把城市发展中这种缺少对生态因素关注的现象,称为生态缺失。城市发展理论和指导思想上的生态缺失,导致了城市系统的生态缺失,使得城市成为经济上的明星,生态上的黑洞。城市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矛盾的加剧等种种生态环境负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源自城市发展理论和城市系统的生态缺失,源自不适当的城市发展模式和经济发展模式。因此,生态缺失成为我国传统城市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根源。

二、生态回归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生态回归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城市是一个人工系统。它作为人们改造自然最彻底的一种人居环境,是人类在不同历史阶段,改造自然的价值观和意志的真实体现。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不断升华,对城市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和制约瓶颈的逐渐认知,生态因素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人们开始意识到,城市发展不仅要关注经济社会因素,也要关注生态因素。只有三者的全面协调发展才会有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应包括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它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集中体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解决的问题是:使城市生态系统的调节机能能维护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在保证城市和城市体系经济效率及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使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费和污染最小化。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因此,实现生态回归,实现“人类本体论”城市向“生态本体论”城市的转变,是逆转城市发展中的生态环境负效应的必然选择,也是传统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城市发展中的生态回归,就是要使城市系统能够具备生态调节机能,能够维护城市系统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在保证经济效率及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使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费和污染最小化,实现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协调,实现生态规律与经济规律的统一。

城市发展中的生态回归,实质上是一场生态环境革命。它是以人与生态环境相互协调为宗旨,以城市发展中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和谐为目标,调整城市产业结构与工业布局为手段,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治理,改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提升城市功能和价值,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类的创造力、生产力,促使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技术和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市稳定、协调和永续发展的环境复合工程。

城市发展中的生态回归,就是要彻底改变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单纯的“环卫”、“环保”和“污染治理”等传统观念,打破“生态环境建设就是投资”、“要工业就不能要环境”、“先污染后治理”等的传统认识,建立全新的生态环境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新理论、新思路和新模式。把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生态环境革命整合城市发展诸要素,提升城市价值,以城市增值盘活资产存量,从而高效聚集城市财富,并以城市丰厚的经济实力投入环境和城市综合建设的良性增长循环中。

(二)生态回归所追求的城市发展目标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英文为ecopolis或ecocity或ecoville或ecologicalcity,这一概念是在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BA)”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前苏联生态学家O·Yanitsky(1987)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城模式,其中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为创造力和生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美国生态学家RichardRegister(1987)则认为生态城市即生态健全的城市,是低污、节能、紧凑、充满活力并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聚居地。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1999)在《自然生态化:为人类和地球彻底改造城市》中指出:无论是工业化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必须将规划本国城市放在长期协调发展的地位,而其大方向只能选择走生态化的道路。城市生态化也就是“生态城市”,简单地说就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区形式;是一个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技术和自然达到充分融合,社会生态化、经济生态化、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类(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创造力、生产力,并促使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稳定、协调与永续发展的自然和人工环境复合系统。

由以上论述我们可以概括出生态城市包含的主要内容是:社会生态化、经济生态化和自然生态化,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化。自然生态化是基础,经济生态化是条件,社会生态化是目的,复合生态化是前提。从涉及领域来看,生态城市是一个以人的行为为主导、以自然环境系统为依托、以资源和能源流动为命脉、以社会体制为经络的“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系统,是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统一体。从城市生态环境方面来看,生态城市的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保护,具有良好的环境质量和充足的环境容量,空间结构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建筑广泛应用,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融合。从城市经济方面来看,生态城市既要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更要保证增长的质量,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城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从社会方面来看,人们的价值取向已不再是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而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为目的。科技、教育、道德、法律等都将“生态化”。

要营造满足人们自身需求、文化气息浓郁、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城市居住地。二是整体性。生态城市不是单以追求环境优美或自身的经济繁荣,而是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在整体协调的新秩序下寻求发展。生态城市建设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更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三是持续性。生态城市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兼顾不同时间、空间,合理配置资源,公平地满足现代与后代在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不因眼前的利益而以“掠夺”的方式促进城市短时的“繁荣”,保证城市发展的健康、持续和协调。四是高效性。与传统城市“高能耗”、“非循环”相比,生态城市的运行机制是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尽其才,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各行业、各部门之间共生协调。五是区域性。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是城市,但是生态系统具有开放性,因此生态城市的建设必须考虑城乡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必须建立在城乡的区域平衡基础上,并表现为明显的区域特征。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和生态文明时代。面对城市化、人口、环境资源的巨大压力和严峻的挑战,未来城市发展也必将体现生态文明这一时代特征,只能走城市生态化发展道路。建设生态城市是生态回归所追求的城市发展目标,是城市发展变革的系统工程,也是走出“人类困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实现城市生态回归的最佳途径是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将经济与社会、生态系统联结起来的全新的经济范畴。它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回归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物质循环运动的本质属性,运用生态学规律改造传统经济系统的线型物质流动模式,以物质的高效利用和充分循环利用为核心,以“3R”即“减量化(Reduce)、再循环(Recycle)、再利用(Reuse)”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重新构造经济系统,实现“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物质和能量梯次、闭环流动型经济。

1.循环经济是实现城市生态回归的切入点

实现城市生态回归,建设生态城市,首先必须选准切入点。在自然生态化、经济生态化和社会生态化的平衡发展与良性循环这个生态城市建设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则中,经济生态化是前提,没有经济的生态化,就不可能有城市的生态化。因此,实现城市的生态回归、建设生态城市必须以经济生态化为切入点,从“改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入手。循环经济正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生态回归,它突破了传统经济对建设生态城市的最大壁垒。

城市化是以工业化为基础的,传统城市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与工业化运动以来以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为特征的传统线性经济模式密切相关,与传统的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的非循环性密切相关,这种非循环性是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致命缺陷。而且目前末端控制和治理,没有从“生态—经济—社会”巨系统的整体着眼,不能从根本上遏制环境恶化危机。因此,实现城市生态回归,建设生态城市,就必须对传统的人类社会经济体系进行创新,而循环经济代表了这种创新方向,是对传统线性经济的革命。

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善待地球的发展观和价值观。它与传统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后者内部是一些相互不发生关系的线性物质流的叠加,由此造成出入系统的物质流远远大于内部相互交流的物质流,形成“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的经济特征;而前者则要求通过“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在系统内部以互联的方式进行物质交换,使进入系统的所有的物质和能源都在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达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结果。一个理想的循环经济系统通常包括四类主要行为者:资源开采者、处理者(制造商)、消费者和废物处理者。由于存在反馈式、网络状的相互联系,系统内不同行为者之间的物质流远远大于出入系统的物质流。循环经济可以为优化城市经济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提供整体性的思路,为传统城市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经济提供战略性的理论范式,从而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资源环境与城市发展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

2.循环经济能够体现城市生态回归的核心思想

实现城市生态回归、建设生态城市就是要用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理论来规划、设计和建设城市,解决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生态缺失对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资源的浪费问题,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而循环经济正是运用生态学原理来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其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其主要目标是:第一,减少物质投入量。针对产业链的输入端,强调最大限度的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性开采与利用,以替代性的可再生资源为经济活动的投入主体,以物质投入量最小化(低开发)为目标,达到既定社会经济目标。第二,减少废弃物排放量。针对产业链的输出端,强调以废弃物排放最小化为目标(低排放),实现社会再生产各环节以及社会生活各领域产生的废弃物的多次回收再造。第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为目标,要求通过发展减物质化和再资源化技术,提高物质、产品之间的转化效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输入和输出经济系统的物质流。第四,提高物质循环利用率。以物质循环利用率最大化为目标,强调构筑从废弃物到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企业)共生组合,建立“经济食物链”和循环链,通过系统内部相互关联、彼此叠加的物质流转换和能量流循环,最大限度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尽可能降低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和基本思想。作为一种发展模式,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可以达到减少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降低人类生活、经济活动及社会发展对资源的过度依赖,减少环境污染和破坏,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等目的。因此,可以说循环经济集中体现了城市生态回归和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思想。实现城市生态回归、建设生态城市为发展循环经济创造了空间、舞台、机遇和条件,而发展循环经济为实现城市生态回归、建设生态城市找到了有效的实现途径、形式和抓手。

四、构建循环经济体系是实现城市生态回归的基础

城市的循环经济体系不同于传统的经济运行体系,发展循环经济必须首先构建循环经济体系。而构建循环经济体系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消耗大量的人、财、物力,并且对旧体系的改造比新体系的建设更加复杂,因此,从长远发展来看,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应该在城市化进程当中,结合新城市(城区)的建设和老城市(城区)的扩建和改造,用超前性理念和系统工程思想,制定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制定科学的城市建设和布局标准,以避免新建设的城市和城区的经济社会运行系统不符合循环经济系统的要求,刚刚建成就要改造、重建,造成各种资源的巨大浪费。

未来几十年,城市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重点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构建城市产业循环体系

构建城市产业循环体系的目的是要解决城市生产活动中的资源循环利用问题。

我国目前的城市产业体系存在的共同缺陷:一是布局分散,缺少按照产业特色和同类产业要素集聚的原则构建的特色产业园区,现有的园区也多是综合性的产业园区,园区内多种产业并存,缺乏产业关联,各园区间的产业结构趋同,不利于建立产业间和园区之间的物质循环关系。二是缺少按生态学原理构造的产业物质流循环链,即上游产品、企业、产业的废料,成为下游产品、企业、产业的原料……,现行产业链主要是按照产品流向构造的,即具有前向、后向关联的产品之间构成产业链和产品链。

在城市化进程中构建城市产业循环体系。首先,要制定科学的城市经济发展规划,必须要充分考虑城市产业循环链条和网络的建设内容,按照生态学原理和产业集聚原则,搞好新建城市(城区)的产业结构和布局规划,搞好老城市(城区)的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规划。其次,按照产业布局规划和各产业园区的功能定位,结合新项目招商引资和老企业搬迁改造,集中打造两类产业园区。一类是特色产业园区,将同类产业项目集中摆放,这样,即有利于同类企业共享资源、联合开发清洁生产技术,交流企业内部物料循环利用的经验,提高产业、园区内部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物料和能源使用量和排放量;又有利于将同类企业产生的成份大体相同的废弃物集中起来,寻找并供给产业“食物链”、“循环链”的下端企业或园区,形成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另一类是生态产业园区,将具有废弃物代谢关系、属于产业“食物链”上、下游关系的企业集中到同一园区,形成纵向闭合的产业循环链,以达到零排放的目的。第三,对于城市建成区已有的、暂时无法向相关的特色园区、生态园区集中的企业,也要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提高企业内部物料循环利用的水平。并且还要在生态工业园区试点基础上,由各城市工业主管部门和工商管理部门等牵头组织对所辖企业进行废物代谢网络调研,按工业生态学原理进行相关分析,对具备输出、输入潜能而未形成输出、输入关系的企业,组织洽谈,促成其建立链接关系;对在本辖区范围内无法找到链接对象的企业,可跨产业和地区寻找链接伙伴。第四,对于找不到链接伙伴的企业、产业或园区,要积极地组织引进和研发相关的补链项目,建立产业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力争在本市、本部门不存在产业循环链的断点。第五,要大力发展静脉产业和环境产业。静脉产业是指将废弃物转换为再生资源的产业。它是传统的动脉产业(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反馈式流程,是构成完整的产业循环链条的不可缺少的半环。而环境产业本身即是城市产业循环链的必不可少的补链环节,又是为构建城市产业循环链提供必要的技术、设备和手段支持的产业,还是形成整个城市完整的循环经济环路的重要环节。

总之,构建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和网络,就是要把各个产业环节和子系统中的断点或缺损的半环接续起来,形成反馈流程;就是要使企业之间、产业之间、特色工业园区之间发展横向耦合和纵向闭合关系,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以达到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的最小化。

(二)构建城市生活垃圾循环利用体系

构建城市生活垃圾循环利用体系的目的是要解决城市生活垃圾的再循环利用问题。

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大体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填埋,我国绝大多数城市垃圾都采用占地填埋的处理方式。其弊端是:费用高昂,处理一吨垃圾的费用约为200元至300元人民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仅北京市日产垃圾就有12000吨,目前达到一定规模的垃圾堆在北京五环路以内有700多处,占地500多万平方米,每年仍以3—5%的速度增加;沼气泄露,污染空气;垃圾爆炸、垃圾场崩塌造成瞬间的悲剧;剧毒的垃圾液体泄露,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威胁人类及其他生物的安全等。二是焚烧,经过高温焚化后的垃圾虽然不会占用大量的土地,但它不仅投资惊人,并且会增加二次污染的风险。剧毒致癌物质二恶英就是垃圾焚烧后产生的主要气体成分之一。而且无论填埋还是焚烧,都是对资源无谓的浪费。第三种垃圾处理方式是焚烧发电,与前两种方式相比,其最大的优点是实现了垃圾资源化,将垃圾转化成了电能。但是它的投资更加惊人,对垃圾的质量(可燃性)要求较高,而且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垃圾液和二恶英污染。所以,这也不是解决城市垃圾问题的最佳途径。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在许多国家,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已经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产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的再生资源回收总值已达到2500亿美元/年,并且以每年15~20%的速度增长。全世界钢产量的45%、铜产量的62%、铝产量的22%、铅产量的40%、锌产量的30%、纸制品的35%来自于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并且利用再生资源进行生产,不仅可以节约自然资源,遏制垃圾泛滥,而且要比利用天然原料进行生产能耗低,污染物排放少。例如,利用1吨废纸,可造纸800公斤,节约木材3立方米、烧碱300公斤、电300度,还可以少排大量造纸污水。因此,实现垃圾的再资源化和再循环利用是解决城市垃圾问题的根本途径。

垃圾分为有机类,无机类和弃土类垃圾,只有将它们混在一起的时候才是垃圾,一旦分类回收就都是资源:有机类垃圾可以转换成家畜饲料、有机肥料等;无机类垃圾可以分为各种金属、纸、玻璃、塑料等大类,重新成为生产原料;而弃土类垃圾则可以用作道路垫土。那么,构建城市生活垃圾循环利用体系,解决城市生活垃圾的再循环利用问题,其关键就是实现城市垃圾的分类,即从源头开始分类收集、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垃圾分类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垃圾分类后被送到工厂而不是填埋场,既省下了土地,又避免了填埋或焚烧所产生的污染,还可以变废为宝,缓解城市资源瓶颈,就处理的成本与效益而言,应该是最佳选择。

在城市化进程中构建城市垃圾循环利用体系。首先,应该制定城市垃圾分类收集的分步骤推进办法,明确城市新建住宅或住宅小区必须安装有机垃圾处理设施;明确垃圾的管理标准,明确城市环卫系统对城市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和清运的责任和义务。其次,要大力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以及每个居民在垃圾分类中应履行的义务,使垃圾分类逐渐深入市民的思想和生活,并主动对垃圾分类给予支持配合,就像为能饮用到洁净自来水付费一样天经地义。第三,政府应增加相关方面的投入,保证垃圾分类的物质设施建设,为垃圾分类提供各种便利的条件,如在街道两旁和居民区内设立分类垃圾桶等。第四,由政府与环保企业、房地产开发商联手,在新建住宅区安装有机垃圾(生物垃圾)处理机并建立处理生物垃圾的工作房,通过加热干燥和微生物分解等方式,将有机垃圾转换成家畜饲料、有机肥料等。也可以推广安装专供家庭使用的厨余垃圾处理器,将厨余垃圾搅碎后,直接进入下水道。第五,结合文明社区建设,开展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由小区保洁员负责指导、监督居民将不同类垃圾正确投放到不同的垃圾箱内,由环卫部门或相关的产业化公司将垃圾分别送往相关企业。第六,在试点基础上,向整个城市推广。第七,大力发展废旧物资回收产业。逐步形成废旧物资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产业化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尽快建立和完善多渠道的可利用物资回收系统。第八,培育再生资源集散交易市场,把过去的分散回收集中到规范的市场中来,为资源调控和优化配置提供更多选择。

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范文3

关键词:城市;土壤;绿色植物;影响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城市土壤是城市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城市绿化的根本。城市土壤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对城市生态环境以及城市绿化建设产生影响,甚至对社会经济及人民生活也会产生影响。因此,研究城市土壤的特征以及做好城市土壤的开发和利用,不仅可以加强城市绿化建设,而且对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城市人民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城市土壤的特点

城市土壤是自然土壤在城市发展及人为干扰下发育形成的,其特征与自然土壤相比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特征如下:

1.1土壤的形态和剖面结构混乱

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挖掘、搬运、堆积和混合,同时还有大量的废弃物进行填充,因此,城市土壤的发育层次非常混乱,大多土层之间完全没有联系,其分异不连续,也没有统一的规律,甚至因为人为原因发生很多土层倒置的现象,比如新土壤层在下,古土壤层在上等情况。

1.2人工附加物含量高,土壤质地变性

城市中,由于居民生活、建设施工、工业生产等人类活动,给城市土壤带来了许多外来物,像碎石、煤渣、玻璃、砖块、塑料以及生活垃圾、工业废弃物等。因此,城市土壤的结构多为土、砾石和垃圾的混合物,颗粒组成中以砂粒和砾石居多,有些土壤中砂和砾石含量竟可高达80%~90%,粘粒及细粒少,土壤质地多为砂质和石质,其质地较粗,持水性差,不利于绿色植物的生长。

1.3土壤孔隙度小,容重大

城市人口比较密集,车流及人流量大,经过不断地人为践踏以及车辆的轧压,破坏了土壤本身的结构。因此,城市土壤的结构相对紧实,孔隙度小,容重大。一般来说,人流对土壤的影响深度为3~10厘米,土壤硬度为l4~18 kg/cm2;车辆的影响深度约30~35厘米,土壤硬度为l0~70 kg/cm2;而在机械反复碾压的区域,其深度则可达到1米以上,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

1.4PH值偏高,主要偏碱性

在城市中,常常有不少的砖块、水泥等碱性废弃物混入土壤,导致城市土壤的PH值升高,大多呈碱性。据检测,南京市城区的土壤PH值变幅为5.19~9.15,几乎都呈碱性,而且有部分为强碱性,而在南京周边,其自然土壤的PH值变幅则为4.51~7.4,基本以酸性为主。因此,城市土壤PH值明显高于自然土壤,而且在土层的不同剖面中,PH值分布无规律。

1.5城市土壤养分少,肥力低

城市土壤中的养分元素主要来源有:废物、降雨、少量的生物残体以及土壤母质等,元素输入比较单一,而养分元素的主要输出有:淋溶流失、氧化挥发和植物吸收等,属于高输出、低输入的养分循环模式,容易导致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元素含量低,肥力不足。

1.6城市土壤污染比较严重

城市土壤大多为零星、孤立分布,面积都比较小,其物质能量的代谢和循环转化单一而缓慢,生物种类少,环境容量小,对污染的自净能力小;而城市又属于重污染源,其工业三废、汽车尾气、生活及医药垃圾等都会带来土壤污染。因此,城市土壤污染的现象比较严重,尤其是重金属污染,其铜、铅的含量很高。

2.城市土壤对绿化栽植的影响

2.1植物的正常生长受到影响

城市土壤中养分低、透气性差、附加物多、物质循环的干扰因素多、结构紧实、污染严重等原因,将直接导致绿化植物营养缺失、长势不良;而且,由于城市土壤硬度高,影响了植物根系的发育,甚至根系死亡,继而影响植物地面部分的生长。

2.2城市的园林景观受到影响

以绿色植物为基础的城市园林景观将因植物的长势不同而展现不同的景象。若园林植物长势好,发育旺盛,形态优美,叶色光亮,则园林绿化就显得生机盎然,其景观效果好;若因为城市土壤状况不佳而导致园林植物长势不良,植株低矮、叶色暗淡,甚至叶焦花枯,则直接影响了园林景观的观赏性。

2.3增加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及维护成本

城市土壤的土质不能充分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因此,在绿化施工时必须对土壤进行处理,有的填充客土,有的则要全面换土,乔木种植时还要进行树穴换土,并对土壤进行施肥和消毒;由于城市土壤中的砖块、砾石多,植物根系不易下扎,导致树木稳定性差,易倒伏,因此往往需要搭设支撑;而城市路面多数封闭,自然降水很少能直接供给植物,需要人工补水;同时,由于城市土壤的肥力低,需要定期进行人工给肥等。以上这些,都将直接增加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及维护成本。

3.做好城市土壤的利用及保护

为了促进城市的发展,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满足城市园林植物正常生长的需要,我们必须科学地利用和保护城市土壤。

3.1 合理规划城市用地、充分保护利用土壤资源

如果土壤受到环境破坏,其恢复和治理均有一定的困难,导致经济增长,也不利于植物成长,所以在进行用地建设和规划的时候,应预先确定绿化位置并给予保护。对于城市建设中所占用的农田,需在施工前用推土机将肥沃土堆积存储,供绿化所用,或者由绿化部门运走。在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初期,就应该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将城市绿化区的位置确定,以避免该位置的土壤受到破坏难以恢复。

3.2 城市土壤监测与控制

要加强城市土壤资源的管理,防止城市的建设和生活中的有害垃圾混入土壤造成土壤污染;做好土壤污染的监测和控制工作,控制好三废的排放,提倡废物再回收及无害化处理,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土壤保护意识,普及土壤保护知识,使大家能够更自觉有效地保护城市土壤。

3.3 城市土壤的调查和研究

城市土壤资源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础资料,是决定城市绿化的重要依据,所以城市土壤和人为因素有非常大的影响。城市土壤是污染物汇集地,了解城市土壤的特征及其污染情况,对其进行科学的统计,以便更好地对绿地系统进行规划,才能根据不同的土质栽培不同的绿植品种。

3.4 要加强城市土壤的治理和改良

运用现代生物及生态工程技术,对已受污染或退化的土壤进行重建及生态恢复,通过掺入腐叶土或混入粗砂等措施改善土壤结构,增加通透性,此外,还可以通过人工施肥、化学方法治理、覆盖栽培等途径来增加土壤肥分,改善土壤结构,使其能够适合植物的生长。

4.结语

做好城市土壤的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通过加强对城市土壤的研究,进一步了解城市土壤特性,提高人们的土壤环境保护意识,一方面可以促进社会不断减少污染和破坏,另一方面对已破坏的土壤加强治理,为城市绿色植物的生长提供保障,也为城市人民生活提供优质的环境。

参考文献:

[1]王良睦,王文卿,林鹏.城市土壤与城市绿化[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06):180-182.

[2]杨瑞卿,汤丽青.城市土壤的特征及其对城市园林绿化的影响[J].江苏林业科技,2006(03):53-55.

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范文4

本文以承德市城市山水的特色和国外成功城市风貌的案例,基于对自然山水构架的保护,探讨山水城市的城市设计中对于山与城、水与城以及山、水、城三个方面的规划策略。

关键词:城市设计承德山体保护水体保护城市界面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城市设计中的自然山水要素

城市设计的对象包含了人类生活的诸多要素,地形地貌是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首要因素,它构成了城市生态环境的主要特征,影响着其他要素的形成。自然山水是城市地形地貌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构成部分。

我国传统的城市选址非常重视山水的分布格局,总结形成了理想的城市山水空间模式,这些在风水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山体和水体通常成为城市景观中重要的节点和受保护的对象。

(二) 以承德市为例分析城市设计中的山水保护策略

以承德为例分析山水格局的下的自然山水的保护,是因为承德的“山、水、城”自然格局是有一定的代表性的。承德是一个典型的山水格局的城市,以“清代夏都, 佛缘圣地”而闻名于世。

承德山川形势结构的特殊性

承德盆地, 是由大山余脉的低山丘陵与河谷阶地复合而成的地理单元, 市区平均海拔320 米, 而周围山岭500―700 米之间。最高峰为市区南侧的僧冠帽峰。海拔675 米。市区(今山庄内) 几道山梁属于丘陵漫岗和阶地, 有起伏之感而无跋涉之苦, 虽然沟谷并不甚开阔, 但居者并无逼仄局促和压抑之感, 更不会形成三阳不照的阴湿之地, 因其远山较高,可以增加景深层次; 楼宇倚山势而建,参差错落,颇有气势。

(三)对于山水保护的策略研究

3.1山体保护研究

研究山与城的格局,既丰富城市景观,又创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及良性循环,为广大城市居民提供一个舒适宜人的生活、居住、工作环境。

3.1.1体现“山水对话”的控制策略

为了防止山体被高层建筑层层包围,凸现山体的主体地位,对于山体周围的城市高度实施了分区控制,而从城市景观组织的角度看,视廊控制方法具有更为直接的意义,能充分体现山与山、山与水、山与城市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3.1.2山体建设实行分级保护的策略

根据山体在城市空间格局、历史文化、景观风貌及对改善市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作用,对全市的山体进行分级保护。一级保护山体是构成全市城市景观格局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特别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景观价值,对保障城市绿地的合理分布、城市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和生物多样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包括:避暑山庄、磬锤峰。二级保护山体是构成城区局部景观格局的重要元素,具有重要的景观和历史文化价值,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罗汉山、半壁山、僧冠峰、双塔山。三级保护山体是指具有一般性的景观价值,能起到城市绿地作用的山体,针对不同的保护级别,对山体提出不同的保护内容和控制要求。包括:鸡冠山、凤凰山、元宝山、莲花山、佟山、九华山及其它山体。

3.1.3改善措施

山与城的特征可总结为为“山为图,城为底”、“山城相渗透”、“山城相隔”三种。三种特征对应不同的改善措施。

山为图,城为底――改善措施:对城市与山体结合部的违章建筑进行清除和整治;

山城相渗透――改善措施:恢复山体自然特征,与周围的建筑群体形成融合共生;

山城相隔――改善措施:强化山体的原生态,将山体绿色系统引入城市。

采用山体景观视廊控制的方法,可使城市的公共开放空间中融入山体,形成良好的景观,以景观增加公共开放空间的人流。

3.2水体保护研究

3.2.1 “水与城”的关系

水与城的交接特征表现为“绿化夹于水城之间”、“山夹于水城之间”、“水城相连”三种。

绿化夹于水城之间――改善措施:建立与河流垂直相连的绿化带;

山夹于水城之间――改善措施:合理组织建筑群,增加眺望点,使山、水、城融为一体。

水城相连――改善措施:做好堤岸、观景台、滨水散步道等场所的设计。

3.2.2城市内旱水河的改造与建议

由于城市地区森林资源惨遭破坏, 导致其涵养水源能力大为降低, 加之雨量偏少, 在城市市区内形成了多处旱河,前景十分堪忧,借鉴承德的经验,提出对旱河的改造和利用的建议。

承德市内主要的几条旱河包括狮子沟、二仙居等几乎占去了承德市区面积的1/3。其中,二仙居、石洞子沟、牛圈子沟3条旱河由于分布在市区中心,有水泉沟、佟山、碾子沟等大小几十条沟壑的河水汇集于此。但大量垃圾、污水侵占了河道,旱河两岸也是垃圾遍地,严重影响了附近居民的生活。同时,挤占旱河河道搭建棚亭的现象也十分严重。

对于旱河开发和保护时在技术上应推广节水型灌溉方式、扩大旱作面积,以保持水量, 在市区内推广透气性铺装, 扩大林草面积, 提高降水的入渗率以补给地下水, 使旱河重现细水长流的局面。

3.3基于山水特色的城市界面设计

如何把整个城市的界面设计与城市本身的自然山水构架结合起来,是我们研究的主要目的,首先我们要明确城市界面设计的原则。

3.3.1城市界面的建筑控制

(1)集中式发展――南区和西区 城市的主要功能单元紧密结合在一起,由一个中心聚集多个单元。 承德滦河北岸――建议核心地段可适当建设高层建筑,为北岸的附属旅游区和片区中心营造集中突出的天际线。 两河口东西两岸――核心地段可适当建设高层建筑,少量20层以上的标志性建筑,营造现代都市景观,以远山为背景,以两河口为前景,以变化的高层建筑形成滨水天际线。

(2)分散式发展――核心区之间的组团城中的结构单元相对独立,通过地面联系为整体,保持松散的联合上板城工业物流园的西岸――底层工业仓储建筑为主,核心地段可适当建设高层建筑,形成变化的天际线。偏桥子-陈栅子片区的滦河北岸――控制建设高层,突出以山体为主的天际线。 (3)自由式发展――老城区依照地形地势采取灵活的布局形势进行空间架构老城区的武烈河西岸――对高层建筑的建设应严格控制,禁止新建12层以上高层,强化以避暑山庄、半壁山等山体为背景的天际线。

小结

在城市设计方面,充分的尊重自然山水的格局,可以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从而力求做到山水与城市和谐相融,营造舒适宜人的城市生态环境。

宏观方面:充分认识自然环境的重要意义;明确城市设计的生态目标;重视规划管理与城市设计的重要作用;树立山水相融和谐共生的城市设计原则。

微观操作方面:城市设计应使自然山水空间与城市空间有机结合,尽可能的纳自然山水要素为城市的空间意象的组成要素,使两者相互渗透,紧密配合,以创造完整的山水城市空间意象。

参考文献:

[1] 黄光宇.山地城市规划与设计[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3.

[2] 王祥荣.生态与环境――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调控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3] 陈波,汪莉莉. 维护城市山水格局的连续性[J]. 园林工程,2002

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范文5

关键词:城镇化 经济增长 可持续发展 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改革开放30多年,尤其是十六大以来,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城镇化在助推中国经济,特别是拉动内需的引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尽管城镇化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果,目前也正处在一个迅速发展的阶段,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据统计数据,到2016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了57.35%。中国城镇化率快速提升是强力低成本推进的结果,目前的城镇化进程是一个典型的粗放型模式。这种低成本体现在劳动力成本低、土地成本低、公共服务质量低、基础设施建设低等等方面。

目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各种问题不断,重复建设、无序建设、有城无产业的现象十分普遍,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工业园区、开发区的土地产出率也比较低。这样悬殊的差距违背了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集中反映出城镇化进程中耕地资源浪费、房地产过度开发、土地利用效率低,城市化建设中存在较为明显的泡沫。脱离实体经济和产业单纯追求城市面积扩张,不仅为技术、资金、人力流动设置了高门槛,最终将带来房地产泡沫。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资源浪费现象极为严重,能源消耗非常大,城市建设行为过于分散,城市呈现出被割裂的空间形态。城市建设盲目追求规模扩张,节约集约程度不高,浪费了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

可以说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没有一个长期稳定的规划。以领导意志决定城市规划的现象在国内非常普遍。出现换一届领导、改一次规划的现象。城市规划没有连续性,缺少科学性和可持续性。没有处理好城市局部建设与整体发展、城市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关系,造成城市建设的短期行为和城市发展的雷同化,城市特色缺失,文化传承堪忧。与此同时,城市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远远落后于快速发展的城市化步伐,形成政府公共产品供给和社会管理方面的瓶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镇化的发展步伐。

我知道,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应该有一个长期稳定统一科学的城市规划。而不能只考虑眼前的短期利益,而忽视了长远发展;不能片面地追求经济利益,以污染资源环境,破坏城市生态系统平衡和影响城市发展为代价。应该尊重城市发展规律,从城市的整体利益和长期利益出发,统筹规划城市发展空间,合理有序配置城市资源,科学控制城市开发强度,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进而实现城市紧凑集约、高效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原因

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建设不能简单地依赖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而应该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基础上,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那么,经济增长是如何定义的呢?它一般是指一国潜在的GDP或国民产出的增加。它通常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来表示,也就是我们熟悉的GDP和GNP。而且经济发-展要比经济增长有着更广的外延。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更意味着经济和社会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经济发展不仅包括更多的产出。也包括产品生产和分配所依赖的资本形成、技术变革与创新,例如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平等化程度、教育质量、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资源环境成本等等。

我国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采用的是一种以重视数量增长和以外延方式为主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这种增长方式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一是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在重工业中又以钢铁工业为中心,轻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结果造成农、轻、重比例的严重失调。这样一种发展模式是以农业、轻工业等产业长期落后于重工业的发展为代价的。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后,我国的经济刺激计划主要投向了重工行业。而且主要分布在重工行业的国企。现在看来,曾经支持力度较大的行业如钢铁、煤炭、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造船、光伏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局面。经济转型和调整结构的难度加大。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加。

二是外延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即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劳动力和资本的投入。例如近年来的高铁建设、高速公路建设。扩建城市地铁、飞机场和国家大型工程的建设等等。中国基本上用完了很多发展的比较优势――要素成本、人口红利、环境空间等。

三是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低,收入分配差距越来越大。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0.3左右,上升到2012年的0.474和2013年的0.473,到2014年有所下降,是0.469,2015年是0.462。2016年是0.465,比2015年提高了0.003,超过了国际公认的0.4贫富差距警戒线。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重要指标,基尼系数越大,表示收入分配差距越大。由此可见,居民的收入水平没有随着国民财富的增加而同步增加,劳动报酬的提高没有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步。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

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范文6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填埋气体渗滤液

1城市生活垃圾现状

随着现代工业的兴起和城市迅猛发展,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使城市的生活垃圾产生量大大增加。这些垃圾占用大量的土地,且种类繁多,成分复杂、危害性强。如果处理不当,势必污染城市的大气、水、土壤等,进而降低和破坏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调节净化能力[1]。

目前国外城市垃圾采用的处置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3种,表1为这3种处置方式的比较。

表1生活垃圾处置方式对比

工艺 优点 缺点 适用范围

卫生填埋 处理量大、方法简单、费用低 占地大、管理要求高、对外部环境要求高、使用期限有限 无机物>60%、含水量0.5 t/d

焚烧 处理量大、占地小、无害化彻底 费用高、控制不当产生二次污染物如SO2、NOx、飞灰等 垃圾低位热值>3300 kJ/kg时,不需添加辅助燃料

堆肥 处理量大、费用低、工艺相对简单 肥分含量低,长期使用影响土壤结构 垃圾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10%、从肥效出发应>40%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置也主要采用填埋、焚烧和堆肥等方法,其中,以填埋为主,占70%以上;其次是高温堆肥,占20%以上;焚烧量甚微[2]。

焚烧与堆肥技术在我国发展较慢,原因主要为:(1)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未实行分类收集,垃圾成分复杂不利于燃烧与堆肥;(2)焚烧厂的投资太大,运行成本太高;(3)控制不当将产生二次污染问题;(4)垃圾堆肥产品销路不畅;(5)工艺技术和设备与国外亦有较大的差距。

针对我国现阶段国情,我国绝大部分垃圾仍采用填埋进行处理为主,并且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垃圾填埋处理还将占主导地位。

2卫生填埋技术

在我国,由于垃圾填埋场启用时间早,许多填埋场在最初的选址、设计、施工和使用中,未按现行的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执行,填埋场底部和周边都没有采取防渗措施,垃圾产生的渗漏液和填埋气体,极易给周边环境和企业、社区带来污染和安全隐患。

2.1 填埋气体。填埋气体是城市生活垃圾中的有机成分经过厌氧降解产生的混合气体,其主要组成为CH4、CO2、H2、N2和O2,还有少量的H2S、NH3、辛烷、氯乙烯等,其中CH4、CO2(沼气主成分)占填埋气体的99.5%~99.9%,NH3、H2S等有毒的恶臭气体,占填埋气体的0.2%~0.4%。这些气体一旦遇到房屋或棚罩阻拦,将不断积累,最终可能导致火灾和爆炸事故。垃圾内的易燃易爆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也会自行燃烧爆炸。

2.2 渗漏液。垃圾渗滤液主要来源于垃圾本身、垃圾发酵过程以及受水体浸泡而产生的废水。其主要特征为:渗滤液中污染物的浓度非常高,成分复杂,水质恶劣,一般COD浓度达几千或者上万;一些年代久的垃圾填埋场,COD浓度可高达几万,并且含有高浓度的氨氮,渗滤液可生化性很差,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多种病源微生物等有毒有害物质,而且渗滤液的组成成分会随着填埋时间的延长越来越恶劣。

3填埋气与渗漏液的处理技术

3.1 填埋气的收集技术

3.1.1竖井收集系统。早期的填埋气主要用竖井收集系统,具体做法是在填埋场填埋作业后不久,通过挖掘机械或人工打井的方式建造竖井系统。

3.1.2表面收集系统。填埋场在表面覆盖完成以后,便可进行表面收集系统的安装。整个系统是由排气管编织而成的收集网,填埋气通过排气细管输送到系统的几个中央采气点进行收集。

3.1.3水平收集系统。水平式收集系统是在垃圾填埋到一定高度后,在填理场内铺设水平收集主管,然后,将水平气管收集到的气体汇集到主收集管。

3.2 填埋气的应用

3.2.1直接燃烧。对填埋气进行加工处理后,可以直接供给工业及温室用户,其中以供暖或工业生产为用途的热效率最高。填埋气的经济效益取决于填埋场到用户的距离及发生源的连续性。

3.2.2发电。主要由填埋气收集燃烧系统和发电系统组成,填埋气经收集后,经加压输送至内燃发机组,燃烧转化成电能传输出去。

3.3 渗滤液的处理现状

渗滤液水质复杂,这给渗滤液的处理处置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目前国内外还没有非常完善的处理工艺,对渗滤液的主要处理途径是:

3.3.1与城市污水合并处理。将垃圾渗滤液就近引入城市污水处理厂,与城市污水合并进行处理。

3.3.2渗滤液回灌技术处理。用适当的方法,将在填埋场底部收集到的滤渗液从其覆盖表面或覆盖层下部重新灌入填埋场。

3.3.3渗滤液处理厂处理。目前,用于垃圾渗滤液处理的方法主要有生物法和物理化学法。

3.4 渗滤液的主要处理工艺

3.4.1活性炭吸附法

在渗滤液的处理中,该方法主要用于去除水中难降解的有机物(酚、苯、胺类化合物等)、金属离子(汞、铅、铬)和色度,一般情况下,对COD和NH3-N的去除率为50%~70%[3]。活性炭吸附法处理可适应水量和有机负荷的变化,且设备紧凑,管理方便。方士等[4]用回流式两级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活性炭吸附混凝工艺处理高氨氮、低碳氮比的垃圾渗滤液,粉末活性炭和铝盐投加量分别为1‰(W/V)和0.4‰(W/V),吸附时间为100 min,总的水力停留时间为82 h,CODCr和氨氮的去除率可以稳定在90%以上,出水中氮的主要形态为NO2--N,出水CODCr

3.4.2化学氧化

化学氧化法可以分解渗滤液中难降解的有机物,从而提高废水的生物降解性能。其中高级氧化技术因能够产生极强氧化性的・HO自由基而越来越广泛地被用于处理渗滤液。Fenton法由于费用低、操作简便而受到人们的重视。张晖等[5]介绍了Fenton 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中试试验,结果表明,当双氧水与亚铁盐的总投加比一定(H2O2/Fe2+=3.0)时,COD的去除率随双氧水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双氧水的总投加量为0.1 mol/L时,COD的去除率可达67.5%。Fenton 法在处理高浓度的有机污水方面有很大的潜力,但它的缺点是对pH值敏感,且处理后的废水需进行铁离子分离回收。其他的氧化剂主要有臭氧、氯和氯系氧化剂,但后者由于残留产物的高毒性,不适合采用。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出现的光催化氧化技术,它具有工艺简单、能耗低、易操作、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尤其对一些特殊污染物的处理具有显著的效果。因此,该方法在垃圾渗滤液的深度处理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谭小萍等[6]对影响垃圾渗滤液的光催化处理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光强越大,最佳TiO2投量就越小;最佳反应时间一般宜在1.5~2.5 h;波长为253.7 nm的紫外线杀菌灯价格低廉、使用广泛、处理效果好,COD去除率可达40%~50%,脱色率可达70%~80%。

3.4.3组合工艺处理技术

如前所述,垃圾渗滤液由于水质复杂使得单一工艺不能很好地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所以宜采用组合工艺对渗滤液进行处理。

目前国内外已经发展出许多组合工艺,且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Laitinen等[7]研究了SBR和淹没式膜生物反应器(MBR)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在SBR中,SS、BOD5、NH3-N和PO43--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9%、94%、99.5%和82%。MBR进一步提高了出水水质,并减少了水质的波动,其中SS和PO43--P的去除率分别超过了99%和88%,BOD5和NH3-N的去除率均超过97%,TN去除率可以达到50%~60%。王延涛[8]研究山西省平顺县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如图1所示),该工艺采用高效专用微生物处理单元缺氧+厌氧(UBF)―曝气生物流化床(BFB)组合工艺,运行结果表明:当进水SS为600 mg/L,NH4+-N浓度为700 mg/L,BOD、COD的浓度分别为4500 mg/L、10000 mg/L,经过处理后,出水SS、NH4+-N、BOD和COD的浓度分别降到75 mg/L、10~30 mg/L、30~50 mg/L、600~900 mg/L;总去除率:SS=95%,BOD=99%、COD=94%。

3.4.4膜渗析与分离系统

膜处理一般与其他处理方法联用,超滤或微滤常常作为反渗透的预处理。袁维芳等[9]对广州市大田垃圾填埋场渗滤液预处理出水进行了反渗透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进水压力为3.5 MPa,pH值为5~6的条件下,当进水COD浓度为250~620 mg/L时,出水浓度几乎为0,去除效率达100%,平均透水量为30~42 L/(m2・h)。但膜分离方法一次性投资费用大,而且对浓度较高的渗滤液,处理费用很高。

4结语

在我国,卫生填埋技术是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手段,而填埋产生的渗滤液是一种高浓度、成分复杂、水质水量易变化的污水,人们对渗滤液的处理一直处于探索和发展之中。针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可选用的方法虽然较多,但不同程度地都存在一些缺陷,如何选择最佳处理,工艺或将现有的处理工艺有机结合,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出水质量是目前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段丽杰,马继力,孟凡萍.城市生活垃圾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破坏及防治对策分析[J]. 内蒙古环境科学,2009,21(5): 26-36.

[2] 高惠璇.应用多元统计分析[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 周爱姣,陶涛.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物化处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重庆环境科学,2001,23(6):67-70.

[4] 方士,卢航,蓝雪春. 两级SBR-PAC 吸附混凝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2002,28(4):435-439.

[5] 张晖,Huang C P. Fenton法处理垃圾渗滤液[J].中国给水排水,2001,17(3):1-3.

[6] 谭小萍,王国生,汤克敏.光催化法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影响因素[J].中国给水排水,1999,(5):52-54.

[7]Niina Laitinen,Antero Luonsi,Jari Vilen. Landfill leachate treatment with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nd membrane bioreactor[J]. Desalination,2006,191(1-3):8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