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伦理学的本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学伦理学的本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学伦理学的本质

医学伦理学的本质范文1

关键词:学习之美 学习观 学

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4-0000-02

《论语》是儒家思想关于生的哲学的心灵读本,其鲜明的特点之一在于探讨式的学习情景创设,远离空洞的道德说教,把教学相长推向极致,成为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对《论语》的解读有两个方向,代言与对话。代言者以《论语》为本,不存疑,求实用,一理摆渡众生,求得继承权和宣传效应。对话者以《论语》为末,讲究走进情景,找到具体问题的对应点,跟大师对话,是一种超越时空的“传道、授业、解惑”,体现借鉴的意义和学习的价值。《论语》自产生到现在,一直闪烁探索之美、发现之美、学习之美、发展之美、人性之美,从不游离于现实之外,也没有自怨自艾的哀调,带给读者一种榜样的力量和学习的冲动。

一、重新认识孔子对“学”的推崇

《论语》本身就是一部学习记录,但又绝非一部可以生搬硬套的教材,因为它通篇都充满了学习的自觉,应该算是共同探讨学习的有益尝试。孔子在传道中对学怀有敬畏之心,故而不拔高自己,而《论语》的辑成又抬高了他的形象。这是孔子作为一个敏而好学者的基本定位。

《论语》起篇就讲:“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孔子对“学”的总认识,也是对《论语》鲜明的学习性的总概括。朱嘉对此章节评价极高,说它是“人道之门,积德之基”。通过此章,我们知道通过学习,可以消除对孔子及《论语》的神秘感,拉近彼此距离,这也是学习的好处与妙处。怎么才算真正的“学”呢?孔子讲要“时习之”,要持之以恒,要付诸实践,即理论联系实际。后人解读“习”总归为“温习”、“复习”,其实也是“实习”,不能扒掉“学”的实践含义。现在把“学习”作为一个词,古时更注重把“学”看成一种态度、一种志向,把“习”看成一种实践。大概这也是一个证明。“有朋自远方来”跟学习有什么关系呢?当然是来向孔子学习的,孔子尊重学习的人,故称之为“朋”,这讲的是互相学习、共同学习的重要性。孔子在学习问题上姿态摆得很低、很谦虚,而且委婉到“不亦乐乎”的程度,可见孔子的“见贤思齐”,“不耻下问”是发自内心的。“人不知”的“人”,很多认为是“学习的人”,似乎不妥,因为前句中孔子已称之为“朋”了,故应指社会上的人,即旁人,别人。别人看到孔子他们在一起其乐陶陶地学习,不理解也是正常的,但孔子认为学习是一个事关生存之基的严肃高尚的事情,所以“不愠”,从而他的谦谦君子的形象就树立起来了。此章还透露出一种学习的人本属性,即“乐学”而非“苦学”,以苦为乐的学习境界是孔子推崇的最高学习境界。

孔子为什么如此推崇学习呢?因为他是从天道固本、德性生成、用世需要来看待这个问题的,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天不言说,但四时运行,百物生长就是天的言说。这是以生为言说,即无言之言。天是生命的创造者,以生为其存在的根本方式和功能,这就是天道。天道的根本意义是生,即创造生命。所以孔子认为尊重个体生命是天命难违的事情。而“学”是对生命的完善,是对生命最好的尊重。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尔求知者”,也即承认他是“学而知之者”,而“学而知之者”是仅次于“生而知之者”的,这说明他把学习看作是仅次于生命的第一实践,这等于树立了学习的无上权威。他又讲:“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强调修德也是学习的过程,德是学习的内在之美。而在用世上,强调自我能力的加强锻炼和提高,“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把讷于言、敏于行、勤于学作为主要手段,达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自如状态。孔子用自身和《论语》两个范本,推演出学习之于人的那种与生俱来与影随行的迷恋情节。

二、孔子作为学习达人的形象塑造

学习达人不仅要有学习的天分,还应具有达人的气质。孔子作为饱学之士,他把学习达人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是对学问渴求的无极限。“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这是“一日三省吾身”的高标准。他从十五岁有志于学问,毕生不辍,遂成楷模:“吾十五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是真正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即便如此他还不懈怠:“学如不及,犹恐失也。”(《泰伯》)他还拿学生颜回激励自己:“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子罕》)如果说孔子是学习的天才,那他的天才来自于自省自励,来自于他的勤奋。

二是达观的学习态度。他把学习分成三种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并且表示:“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三是勇于自赏。孔子始终谦虚,却也绝不谦虚过度。他的自赏透出一种率真的自恋,却让人一笑莞尔。他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与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当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孔子知道后自我调侃地说:“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是老师教学生说的话吗?想起来就生动,听起来就舒服。

四是对学习的现状有清醒认识,目的明确,不自封。孔子看到了“古之学者为己,今为学者为人”的现实,说到底,他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鄙视那种装腔作势、故作深沉、巧言令色以悦人的病态学习环境,表现出一个仁者的现实忧虑,但绝不妥协。

五是学有雅量,善于幽默,敢于自嘲,深刻诠释了学习的生动有趣。孔子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正焉,可谓好学而已。”(《学而》)这基本是个学者标准了。“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这同“人不知而不愠”构成了谦谦君子之风。他看人也是透彻的,“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为政》)颜回的大智若愚他是很欣赏的,当子贡说颜回能以一闻十,孔子也说“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公冶长》),最后,他干脆在国君面前树颜回为学习的榜样。即使这样,他还自谦:“已矣乎,吾未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公冶长》)这就很可爱。

孔子还把幽默引进课堂,制造宽松活泼的学习氛围。子贡问老师对他的看法,孔子说,“女,器也。”子贡问是什么器皿呢,孔子说“瑚琏也。”这是很高的评价了,忽然有一天子贡又说:“我不欲人之加诸于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等于说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意思,孔子泼冷水:“赐也,非尔所及也。”(《公冶长》)同样的辣评还有对宰予。宰予在白天睡大觉,孔子毫不客气:“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也”,并表示对宰予不值得责备,但从此得出一个道理:不仅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这有雅讽的味道,但未必真有那么严重。这种手法孔子也常用,“不El'’‘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卫灵公》),等于说对那些只会嘴上说“怎么办,怎么办”的人,他也不知道怎么办了,好辣。当子贡讥评别人时,孔子则反讥他,“你就够好了吗?我都没有这闲工夫。”(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孔子很喜欢子路,却也拿他开涮:“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公冶长》)等于说当他的主张行不通了,泛舟海外时,追随的恐怕也只有子路了,这话听来相当受用,所以“子路闻之喜。”但孔子又拐了个弯:“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其材。”等于说子路有勇无谋。可以想见在他的课堂上,这种充分搞活的气氛是常有的。

孔子的自辩也很有嚼头。冉求曾经跟他讲,“不是我不喜欢你的学说,是我力量不够。”(“非不说子道,力不足也。”)孔子回答很巧妙:“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雍也》)力不足只能是走到半道再走不动了,现在你却没有开步走,何谈喜欢不喜欢呢?精辟。孔子有一次去见卫灵公夫人南子,子路很不高兴,孔子就发誓,愚而不腐的形象真是可爱。(见《雍也》:“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日‘予所否也,天厌之!天厌之!”)其实什么也不解释就很好,孔子一辩,其他的味道就出来了。孔子有两次被困,当恒要杀他,弟子们让他快跑,他说:“天生德于予,恒其如予何?”(《子罕》)这话说的很有风度,他们能把我怎么样?说了也就说了,也不一定就有辱斯文。《先进》篇讲了这样的事:“季路问事鬼神。子日:‘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日:‘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相比以上的自辩,这事更有雄辩的味道。

孔子的解嘲就更生动了,具有雅嘲的特征。《雍也》篇中讲,孔子见教学收效不佳,自嘲“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谁能够走出屋外不从房门经过呢?为什么没有人从我这条路行走呢?)《述而》篇中讲,孔子有点自毁形象地多次自嘲:“自行束惰以上,吾未尝无悔焉。”(只要主动地给我一点见面薄礼,我从没有不教诲的。)“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真让他做市场的守门卒,恐怕打死也不干。)“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日:‘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其实博学就已是成名,还用做马车夫、射击手吗?)以此看来,孔子断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是高于常人的常人吧。

六是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丰硕的学习成果。孔子以学论教,以学促教,以学立言、立德、立行,树立起博学鸿儒的高大形象。儒家哲学的统治地位历经几千年传承,到今天仍没改变。关于孔子的学习方法、内容在下一部分“学习观”中统一概述,此处不赘。单论学习成果来说,儒家哲学的全部,包括《论语》及孔子编、定、序、作的《诗》、《书》、《礼》、《乐》、《易》、《春秋》等都是经典,用著作等身来形容也毫不为过。

三、《论语》的学习观

《论语》所体现的孔子的学习思想博大精深,这里仅从学习的状态、学习的方法、学习的内容、学习的目的四个方面来简单分析。

(一)学习的状态:敏、省、问、好、勤

“敏”表示对学习保持敏感的状态,灵活地安排学习,不为学而学。其最高境界就是孔子所指“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省”是内心的学习状态,为自省。要主动检讨内心,内外兼修,“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里仁》)。

“问”是学习问题的交流状态。《论语》就是问答体的著作,讲究“不耻下问。”

“好”是学习的兴趣状态。只有真正热爱学习、以学习为乐的人才能学有所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这是孔子和《论语》都倡导并实践的。

“勤”是学习的效率状态。勤能补拙,业精于勤。学习应该“默而识之,学而不厌”,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二)学习的方法:勤于复习,学思结合,精益求精,理论联系实际

勤于复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只求进,不求止。在学习中最重要的是要找到一个好的主题思想“一以贯之”。

理论联系实际:孔子把学习知识理论同实践相结合,身体力行,使做学问成为大体,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三)学习的内容

孔子主张学习要博闻广记,不可偏颇。他给弟子开出学习单子:“文、行、忠、信”(《述而》)。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这相当于今天的全面发展。从《论语》内容看,主要包括仁、义、礼、智、信、忠、恕等,这些又统一于德,而德又附于君子、贤人等有德者,有德者寄于生,生寄于学,学成则报天道,这是一个客观学习循环系统。

(四)学习的目的:学以致用

医学伦理学的本质范文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以人为本 开放式教学模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提高大学生全面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的必要途径。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但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并没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相对于其他专业课来说,学生对其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效果也很不理想。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陈旧,没有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主动性差,缺乏学习热情。为提高“两课”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和实际效果。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学理念,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努力实践,积极探索,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独具高职特色的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和实际效果。

一、教学目的的开放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面向“第一线”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也是高职“两课”教学改革应参照的路向标。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把学生锁定为即将走向第一线职业岗位的社会人,把教学定向在“第一线”对人才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上。在现代社会,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是一线人才的重要特征。为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将理想信仰教育、弘扬民族精神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职业道德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进行综合素质教育。为此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紧密联系在一起。满足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要求,改变了部分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枯燥”“空洞”“抽象”的看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兴趣。使其思想道德素质在快乐的学习中不断提高。

二、教学内容的开放

自2005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课实施“05方案”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采用全国统编教材。这部教材具有系统性、完整性、规范性和理论性等特点,全国通用,对于培养和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大有助益。然而,正是其通用性使得在实际教学中必须进一步结合具体的教学层次及对象特点,同时也给该课程的教学改革留下了探索空间。为了更好地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使其切合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提高教学成效我们在教学中根据高职教育教学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在准确把握教材内涵和突出教学主题的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增删和重组,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详简安排,突出重点和难点。此外,根据高职学生的专业特点对部分教材内容不断丰富和拓展,在网络课程特色资源库开设了《法律时评》《道德观察》《人生感悟》《名家畅谈》等栏目,在推荐阅读栏目里收集整理了大量的素材如《古风悠悠》《圣贤教诲》《论语精解》《三字经》《弟子规》等。此外,还有近100多个小时的视频、音频资源供学生学习。大量的学习资源,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切实解决了他们关注的很多热点、疑点问题,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教学方法、手段的开放

作为长期工作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第一线的主讲教师,在多年来的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在不断赋予教学内容时代感的同时,努力探索、积极实践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在“两课”教学及精品课程研究开发过程中,全体教学人员本着“以人为本”、“学教并重”的教学理念,积极推进教学方式的改革,注重研究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材、及教学媒体四要素的地位与作用以及课程整合中所发生的变化。结合课程特点和教育对象的特点以及教学情境的需要,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结合课程特点采用启发式、问题答疑式、阅读指导、案例教学、情景模拟、主题演讲等多种教学法组织教学活动,注重引导学生学会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对教材中存在的疑问首先尝试自己通过查阅图书、网上搜索及同学间的相互探讨加以解决;对较难理解的理论内容,由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详细讲解,课后布置任务,并要求学生利用课程网络资源,搜集信息资料,完成任务提交作业,学生互评,教师考评;对学生所关心和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采用专题讲座、案例讨论、课堂辩论教学法组织教学活动,强化了“师生互为主体”的教学结构理念,彻底告别了一支粉笔,一本教材,我讲你听填鸭式灌输的教学模式,实现了从单向灌输模式为双向互动模式的转变。

教学手段现代化是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现了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教学方式相互补充,灵活运用。实践证明,把传统教学手段的合理成分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能够提升教学手段运用的实效性,使教学手段更好地为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服务。多媒体课件教学和网络教学大大优越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的手工式教学方式,它可以使教师原本单调、冗长的课堂讲授,通过图文并茂,音像兼备的方式,变得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良好的交互性和强烈的感染力。使教学过程更形象、更直观,信息量更大,更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我校教师精心制作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课件在教学过程中受到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自学和拓展知识的学习环境,实现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信息化和网络化。

四、实践教学方式的开放

从性质上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的道德意识、行为自律能力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必须通过实践磨炼才能形成。注重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两课”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为此,我们非常注重实践课的教学,我校是较早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引进实践教学环节的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外实践教学主要以基地教育、社会调查、法律咨询与服务、专家访谈、青年志愿者活动、青年文明工程、军训为载体,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最透彻的人生感悟,最动人的人生体验,达到品德修养和增长才干的统一,强化社会责任感。加速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实践教学利用已经建设的教学实践联系点、社会实践基地和学生自有资源,让学生走向工厂、走向农村,走到各行各业中,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魅力。通过实践教学,不仅达到了对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目的,而且教师也受益不浅。每年3月,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列出社会实践的题目,学生根据社会实践的题目,设计自己的社会调查策划书,聘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指导教师。自2006年开始,社会实践有课时、经费、学分的保障和激励措施。学校拨专款保证社会实践实施,社会实践的具体环节落实到位。通过实践教学这一环节,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去认识社会、指导实践,在接触、参与社会实践中接受教育、加深对所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加强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将课堂上理论教学的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知、情、意、行”的转化,实现知行统一;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实践中升华思想境界,铸造优良思想品德。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五、教学评价体系的开放

考试是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教学理念最明显的教学活动。我们认为,考试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和措施,科学合理的考评应实施多元化多维度考试方式和成绩综合评定标准,对学生的成绩评价力求做到科学、客观、全面,使考试成为提高教学质量,激励学生继续学习的一种机制。我院“两课”考试着重从认识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和道德素质进行综合考核,既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又考核他们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既考核学生的理性认识能力,又考核他们的日常实践表现;既注重终端考核,又重视过程考核;既保持考试的规范性,又注重考试的灵活性。为此,我们“两课”教学成绩考核制定了严格综合评定标准。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由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养成教育课,本课程考评制度的设计应当以课程教学目标为价值取向,结合养成教育的特点,注重对学生平时学习和实践过程的考查。为此,我们改变了“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70%”的传统考评方式,于 2009秋季学期开始试行“平时成绩 40%+期末考试 40%+课外实践成绩×20%”。主要内容如下:

1.平时成绩。占结业成绩的40%,主要由三部分组成:(1)日常考察。占结业成绩的 10%,即满分值 10分。日常考察是对学生在课程学习期间校内校外日常行为的考察。考察依据以班主任和学工处提供的数据为准。 (2)课堂表现。占结业成绩的 20%,课堂表现主要包括课堂纪律、课堂提问和课堂讨论发言等方面。 (3)课程作业。作业成绩占结业成绩的 10%。作业次数按教学计划安排,由任课教师结合授课内容布置。学生经过一个星期的思考、阅读资料形成书面作业,由任课教师批改、评分,并向学生公布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2.期末考查。这是对学生课程知识的终结性和综合性测评。期末考试采取开卷笔试,卷面成绩以百分制计分,占结业成绩的40%。客观题和材料分析题相结合,融合教材不同章节的知识点,采取学校通行的办法进行改卷、统分。

医学伦理学的本质范文3

关键词: 人本主义理论 语文课堂 教学改革

引言

人文主义是近年来新近流行起来的教育理论,与我国实行的素质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基本相同。人文主义强调在教学中,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的主要功能是引导学生开展学习,因此在课堂中学生占据主体地位。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再加上与其他学生交流和讨论,提高自信心和自尊心,从而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人才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语文人才的需求更多,在语文教学中应用人本主义,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帮助学生掌握适合的学习方式,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复合型语文人才。

1.人本主义的内涵

人本主义的最早提出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国际上引起重大反响。这项理论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将个人发展作为主要思想。之后将人本主义引进教育界,将自我发展作为教育目标,学生在教育中学习到要自主学习,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方式。同时要根据社会的变化,及时调整自身,以求能够适应社会的各项发展和进步。此外,人本主义还要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人际关系的处理,综合看来,学习技能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人本主义强调学生在学习中占据主要位置,教师要注重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充分把握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探究心理,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学生在学习上要依靠教师的引导和督促,在课堂中,占据主体地位的不是教师而是学生,传统教学中,教和学是相互分离的,教师的教学方式一般是填鸭式和灌输式的教育方法,这样不仅难以促进学生提高学习能力,而且严重影响人本主义在教育界的进一步发展。

2.目前我国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部分学生学习不积极

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都不一样,这是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各不相同造成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的学生往往成绩比较优秀,而那些学习积极性比较低的学生,学习成绩比较一般。这是由于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采取填鸭式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沿袭传统的学习方式,这样,非常不利于掌握新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教学质量不高,达不到教师的期望值,达不到自己的目标要求,就会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降低学习的期望值。再加上我国普遍采取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活动中将教师放在主体地位,忽略了学生的重要性,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新性,造成学习效率低下,限制人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2.2教师缺乏教学方式的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教导学生学习知识,另一方面要督促学生和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之前,教师需要认真考虑教学方式,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放在首要位置。此外,还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耐心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不良情绪,比如说,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加强交流与合作。但是实际上,很少有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做到这一点,再加上教师缺乏定期交流和培训,不利于教师提升创新水平,同时限制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严重影响合作教学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3.人本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对策

3.1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人本主义理论强调在学习和课堂中,学生占主体地位,教师要重视这一点,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民主的良好环境,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树立良好的学习价值观,全面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因此,语文教师要帮助和指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学习观,全面指导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在实践课堂中要注意这个问题,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要占据十分重要的主体地位,不仅在教学课堂中占据主体性地位,在教学设计中也要占据主体地位。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将重心都放在了教师的教上,忽略了学生的学的重要性。新课改后,一些语文教师逐渐认识到学生在传统教育中削弱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但是单凭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略教学设计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这限制了课堂教学中人本主义的发展。

3.2加强合作学习在语文中的运用

人本主义的核心思想中,一方面要增强学生主观能动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要充分重视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在课堂上组建学习小组,为学生学习语文创造良好的小环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谈论学习中,畅所欲言发,发表看法。很多时候,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面无表情,一言不发,但是下课后会双眼放光,侃侃而谈,这都是由于上课时教师的压力,限制学生发表看法。课堂上一直注重教师主导地位,对学生造成压迫感。学生受到限制不敢随意发表看法,但是同龄的学生相处时,处于相同的地位,在谈论学习中能够积极地说出看法。这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不仅能够全面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结语

人本主义强调的教学目标,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这项理论与我国实行的素质教育在本源上大同小异。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加强人本主义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龚由志.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与语文教学活动探讨[J].广州大学学报,2011(10).

医学伦理学的本质范文4

关键词:人本主义;个性化阅读;创设情境;开放性

阅读是信息的摄入,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但是,传统的阅读教学局限性太大,不利于学生知识拓展和能力提升。因此,笔者选择了我们学校开设的校本课程中的文学欣赏课来开展个性化阅读,加强课外阅读量,鼓励学生读整本的书和各种报纸杂志,勤做读书笔记,在条件允许的地方,鼓励学生上网阅读信息,从大的视野来选择名家名作,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充分的阅读。鉴于此,笔者总结了几点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

一、创设阅读真实情境

罗杰斯认为,如果要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那么就必须让学生面对他们个人有意义的或有关的问题,儿童在相当程度上是受本能驱动的,环境中的诸多因素都在向他们挑战,他们对此感到好奇,并渴望发现、渴望认识、渴望解决问题。任何教师明智的做法在于要发现那些对学生来说是现实的,同时又与所学课程相关的问题。由于学生生活第一,教师必须创设让他们经历将来会成为他们问题的情境。

这学期我们文学欣赏课定了以《三国演义》为一部分内容。《三国演义》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古典文学名著,这就为解读课文奠定了良好的阅读基础。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召唤阅读期待,在教学准备阶段我们掀起了一个“读三国,品人物”的读书活动,要求每个同学通读一遍《三国演义》。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通过上网检索,与家长探讨,查阅历史资料,准备好课前提问,并以《我眼中的曹操》或《我眼中的刘备》为题写好自学读后感。这样的课前教学准备,其实质就是一种以问题为依托,以学生主动探究为主的研究性学习。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去思考,通过资料的占有、分析、推理、论证,通过不同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嫁接,自己得出结论,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二、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

与传统教学相比,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教师应把大量的时间放在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因为当学生觉察到某些学习资源与他自己目的有关时,意义学习便可以发生;当某些学习资源有悖于学生自己的看法时,学生学习往往会受到抑制。

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确定阅读材料所需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每种资源在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随后教师就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给学生以适当的帮助。

1.信息资源的种类

文体知识、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作家简介,包括生平、作品风格、创作意图以及对该作品的相关评价。

2.信息资源的呈现

信息资源的呈显要考虑呈现的时间和呈限的方式这两个因素。

首先是时间因素:在阅读开始前,教师应给予学生阅读该课文必要的准备知识,并给予一定的方法指导,使阅读工作顺利展开。在阅读过程中,就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的疑虑、疏漏、困难等问题,教师补充必要的信息,保证阅读任务的顺利完成。在阅读结束后,提供不同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有价值的信息,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

同时还可以建立素材库,共享资源。在网络阅读时教师有计划地传授一些读书的方法:浏览、范读、精读、速读等,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辩论会或谈天说地、精彩瞬间、佳作赏析等形式将自己所看到和搜集到的知识互相交流。引导学生进行资源共享,把自己所搜集的资料与大家共享。

三、追求学习过程的开放性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在教师帮助下的自我激发、自我促进、自我评价的过程。个性化阅读应建立在尊重学生个别差异性的基础上。对处于不同阅读水平的学生,可以把阅读材料分成不同的水平和级别,由教师指导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选择。在上《莲文化的魅力》一课时,我把着眼点放在对有关联的文学作品的欣赏上,但学生们觉得很单一,于是我改变了形式,让他们自由地分组,然后选择一种自己喜爱的植物或动物来选择有关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然后在欣赏课中互相的交流,这样学生们不仅更有兴趣,也使阅读的面更广,学生阅读的个性化也更能充分体现。

四、主张协作学习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个性化自主活动并不排斥群体的协作学习。语文或语言本身就是社会范畴的,脱离了特定环境的联系只能造就虚拟社会中活人。而且进行协作性的学习,从建构主义的观点来看,协作学习实际上也是学生主动进行知识建构和意义建构的过程。教学过程中的这种双向或分向交流及相互联系符合

医学伦理学的本质范文5

关键词: 人本主义 中职英语教学 情感教育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日渐凸显,中职教育教学质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英语教学者始终致力于寻找更好的英语教学方法,求新,求变,以促进学生的有效英语学习。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英语课堂教学中仍存在许多问题。课堂教学沉闷,“填鸭式”教学,照本宣科等陈旧低效的教学方式仍是主流。这些低效费时的教学方式不但收效甚微,还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缺乏创造力,造成老师教得辛苦,学生也学得辛苦的尴尬局面。

人本主义认为学习是个人自主发起的,使个人整体投入其中并产生全面变化的活动,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极为重要。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认知和情感不可或缺,相辅相成。积极的情感有助于学生增强学习效果,消极的情感则阻碍学习的发展。因此,教师应给予学生情感上的支持,帮助学生管理情感活动,充分发挥积极情感因素的作用,使学生克服消极情感因素的影响。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根据学生学习发展的特点,英语教学应摒弃陈旧低效的照本宣科,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助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突出情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一种新的以情感为教学活动基本动力的教学模式。

一、人本主义理论及基本观点

人本主义是现代西方的一种重要思想派系,起源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代表人物是马斯洛(A.Mslow)和罗杰斯(CarlR.Rogers)。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上建立发展起来的,强调人的潜能、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强调人的自主性、整体性和独特性,重视学习者的愿意、情感、需要和价值观。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动机的研究十分注重,以Maslow的“需要层次论”为代表,认为人的需要分为五个等级,而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层次需要。有自我实现需要的人总是全力地投入他们认为重要的事情中去,这种行动是发自内心的,工作、学习和娱乐没有了明确的界限,因此由自我实现需要而发起的行动都是快乐的,没有压迫的。因此,人本主义者认为,学习动机对学生的有效学习起着重要作用。

人本主义认为完整的人的发展主要包括认知、情感、态度和技能的和谐发展。在此基础上人本主义者认为教学必须服务于完整的人的发展,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由此看来,人本主义的学习主要强调三个方面:一是学习的动机应该是来自自我实现的需要;二是情感在学习中的地位,也就是情感和动机间的转化关系;三是学生中心论。

基于这种观念,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真正的学习是个体通过学习成为一个完善的人的过程。教学研究的重点应该是如何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条件,让学生觉察学习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的渴望,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二、人本主义理论对中职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启示

长期以来,英语学习方面的研究一直专注于研究语言本身,而忽视学习者这一载体,缺乏对学习者及其情感的研究。但是语言的学了要深切地了解语言的各要素之外,还需关注学习者的情况。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英语语法知识并不等于说学生就可以学好这一语言,语言习得这一过程除了必要的认知外,还深受学习者情感因素的影响。情感因素对语言输入进入大脑语言习得器官起着阻碍或促进作用。人本主义主张研究完整的人,反对把人分割为各个要素。学习者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其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起着重要作用。语言学家克拉申提出的“情感过滤”假说就充分地说明了语言学习者的动机、自信,以及焦虑程度等情感因素和语言学习的关系。克拉申指出:如果学习者动机水平高、自信心强、焦虑程度低,即他们的情感过滤程度低,他们的语言输入量就大,并且输入效果好。相反,缺乏动机、自信心弱、焦虑程度高的语言学习者的情感过滤程度高,语言输入量小,输入效果差。由此看来,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发展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建立良好的感情型师生关系,积极发挥情感因素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作用。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学习理论有着丰富的内涵,给当前中职英语教学的改革以启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也越来越重视中职学校的教育,以便为社会提供高质量技术性人才。根据社会要求,中职学校改革势在必行,而英语又是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学科目。然而,由于中职学校的生源大多较差,基础普遍较弱,各方面能力参差不齐。这些问题给中职教育带来许多挑战,尤其是中职英语教育。中职学生对于英语这一科目普遍存在畏难心理,其中有一大部分学生更是由于小学初中时就英语偏科而放弃就读普通高中而选择中职学校。各方面的原因构成了现在中职学生学习英语困难的局面,从而导致学生丧失了学习英语的兴趣。根据中职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及中职教育发展的要求,重塑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态度,中职英语情感教育势在必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无疑给探析中的中职英语情感教育带来新的启示。

(一)培养、激发学习者形成动机。

英语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直接动力,动机是促使英语学习成功的动因。教师在培养学习者学习英语的动机时,还要注意利用教学中的各种情景积极激发学习者形成动机,使学习者的学习动机由隐性转为显性,并能推动其积极行动,促进英语学习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把外在和内在的动机有效地结合起来,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重塑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二)建立平等和谐的感情型师生关系。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要求建立新型的平等和谐师生关系,教师应作为学习的参与者和促进者,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源,营造有利于学习的氛围,让学生知道如何进行有效学习。教师应该尊重并理解学生,重视学生的意愿和情感,从而做到以情育人。在教学过程中把情感融入进去,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

(三)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倡导自主学习。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自我效能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英语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似乎是一种神秘莫测、高不可攀的语言,单词数量之多,语法构成之复杂,无疑都给学生带来消极阻碍,形成对英语学习的畏难心理。因此,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能有效调整学生心态,重塑自信心。

同时,自我效能感与自主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Schunk曾指出,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自我效能感既影响目标的设置过程,又影响学习的自我调节过程。自我效能感也影响学生对自主学习策略的运用。因此,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倡导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在中职学生学习、认知水平各异的情况下尤为如此。

三、结语

中职学校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中职学校在国家的重视下取得了重大发展,其教育规模已经和普通高中大体相当。研究如何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现已成为中职学校的首要解决的问题,人文主义教育理论给中职教育的改革带来许多启示。同时,英语这门世界语言和人们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英语教育又是中职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无视学生的心理特点而谈论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这一主张给中职英语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带来重要的启发。

参考文献:

[1]鲁子问,王笃勤.新编英语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张庆宗.外语学与教的心理学原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3]成明.马斯洛人本哲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

[4]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5]杜・舒尔茨,著.杨立能,沈德灿,译.现代心理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208.

[6]徐晓晴.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发[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8.

[7]胡壮麟.大学英语教学的个性化、协作化、模块化和超文本[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5).

[8]肖飞.学习自主性及如何培养学习自主性[J].外语界,2002(3)24-27.

医学伦理学的本质范文6

 

1医学道德观念与生俱来于人类文化

 

任何民族和国家都有自身的文化传统,这种传统是这些民族和国家在发展进程中不断选择、创造、积累、传承和坚守的结果。作为当代人文学科的医学伦理学,原本的形态只是传统文化中医学道德观念和思想的构成部分,伴随医学的进步和后来整个生命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医学道德才从观念和思想形态逐步转化为一种学科形态。医学以及与生俱来的医学道德观念是人类早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人类对事物的认识都是从对人自身的认识以及对可以触摸到的、自己视野范围内的外部世界的观察开始的,对人自身的初始认识中就包含医学的意义,因为“疾病比人类更古老”[1]2,人类的出现就意味着疾病的相伴相随,对人自身、疾病现象以及两者之间关系的初步认识就是医学的萌芽状态。由于原始人类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的局限性,“在人类寻求解除病痛的过程中,最初的方式是来自巫师的实践”2]。巫术医学是一种原始医学文化形态,这种形态的基本特征是通过对一种超自然力量的信奉和崇拜,达到解除病痛、消灾免祸的目的。巫医在采用药物治疗的同时,更注重采用巫术咒语、占卜、妖术的原始宗教方式,这些方式本身就包含了对道德力量和心理方法的巧妙运用。在那个时代,巫术在许多文化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尽管巫术医学是世界各种不同原始医学文化的共同形态,但由于文化起源的不同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化差异,对后来古代医学道德思想和实践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古代中国、印度、埃及和巴比伦四大人类文明发祥地所形成的各自独特的文化形态,造就了不同的医学和与之相应的医学道德思想的萌芽。比如幼发拉底河流域产生的巴比伦文明,“认为恶神和魔鬼的附体是疾病和厄运的根源,每一个邪恶的灵魂常常导致一种特殊的疾病。”[1]28在对医生行为的规范上采用的是法律的形式,如《汉漠拉比法典》中有多个段落对医生的行为做出了法律的限定,具有一定的医学道德规范意义。形成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化,将巫术与医学视为两种完全不同的学科,但他们希望二者通过结合达到更好的效果。古代埃及医学的专业化程度很高,强调不同专业的医生应该具备与专业相适应的良好的个人素质,“身体无处没有自己的神”[1]32,成为不同专业医生的宗教信条。诞生于印度河流域的古代印度医学深受印度宗教的影响,印度草医学被认为是“生命的科学”“要求医生要善待和同情所有病人,要全身心地对待那些可以治愈的病人,同时也要理性地对待那些即将死亡的病人”[1]«产生于黄河流域的中国古代医学与中国古代哲学融为一体,具有丰富伦理内涵的古代哲学思想直接渗透在中医理论和方法中。在医学伦理学史意义上,蕴含着医学道德思想的古代医学,其原始的科学性和人文性被融为一体,表现为一种自然哲学形态,这可以被认为是医学伦理学的初始样态,这种样态在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发展中表现形式各有千秋,共同的特点则是生长在自身文化的土壤中,体现和反映不同的文化特质。

 

2作为学科的医学伦理学在西方率先形成有其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

 

近代以后的西方医学开始从自然哲学形态向自然科学形态转化,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都开始成为医学系统中独立的学科,古代医学从注重对人体、环境的研究开始逐渐扩展为微观生命科学的探索。这个时代西医学发展的最大特点是实验医学模式的逐步形成,以分析方法为主体的研究使医学在摆脱自然哲学原始性的同时,追求生命科学的纯粹性和单一性,医学的人文性表面上被排斥在医学之外,但由于人文性是医学的本质规定性,迫使它只好另辟蹊径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和道路,西方医学伦理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从古代医学道德思想逐步向学科形态演化的。中医学的学科形态在近代以后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蕴含在中医学思想体系中的医学道德思想一如既往附着在中医学的母体上,以中医学整体性的模式通过实际的诊疗过程传递给患者和社会。但近代以后,西医学逐步成为世界性的主流医学体系,西医学诊断、治疗方法在向世界各地扩散和传播的过程中,特别是医院的社会建制化和医学教育的系统化,西方医学伦理学从思想到学科都随之向输入地渗透,医学伦理学中所包含和反映的传统文化同样对西方医学伦理学的接受者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说古代医学道德思想与文化的关系相对直接和简单,近代以后医学伦理学的逐步形成,医学与医学伦理学被分属于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两个分隔的文化领域,医学伦理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较之前变得更加复杂化了。

 

从零散、碎片化的医学道德观念和思想向医学伦理学学科形态的转化,是医学伦理思想诸要素向医学伦理学系统的转化,这个过程不单纯是一个伴随医学进步走向成熟的过程,医学伦理学作为一个学科的形成,科学和技术特别是生命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只提供了一方面的基础,医学进步在每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所提出和引发的新的伦理问题,并不能仅靠医学本身来解释和解决。作为学科,医学伦理学要具备从理论、原则、方法到实践等多层面的比较全面和系统的逻辑架构和学科体系,传统文化通过学科理论建构的过程必然渗透和融入医学伦理学的理论体系,或者说,医学伦理学理论必然体现由传统文化传承下来的伦理精神、道德认识、道德标准和伦理原则等,传统文化更多地是通过形而上的道德哲学思想和理论并把它转变为一种立场和方法向医学伦理学的理论和实践过程输入和渗透。从这种意义上看,传统文化同样构成了近代以后医学伦理学的思想和理论基础。传统文化对近代西方医学伦理学的影响并不局限于思想传承这一条路径上。医学伦理学打破以往的道德哲学形态向应用伦理学形态的转变,社会发展过程中政治的、经济的、宗教的、法律的和管理的因素都成为传统文化向医学伦理学输送和传递的渠道。

 

比如,医学由古代的个体行医经过松散的医学社团向作为社会建制的职业性转变过程中,中世纪的欧洲就建立起了正规的医学大学教育,一些历史学家认为,“中世纪后期的‘里性时代’是随着对逻辑学、自然哲学、神学、医学和定律的课程探索在大学里制度化开始的。”[1]m传统文化通过教育手段对医学观念的影响可见一斑。在这个时代,原来医学伦理的规范对象从医生个体行为转变为建立职业伦理道德规范的社会性要求。在医学伴随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逐步向科学化、技术化和职业化迈进的过程中,医学与社会的相互依赖度不断增强,医学的社会责任随之得到提升,这种提升也势必对整个医学伦理的视野、眼界和范围产生重要影响。正是因为这种变化,“几千年逐步形成的医学道德观念和医学伦理思想、道德原则和各种各样的规范,产生了一种总结、概括和整合的必要,在近代哲学和伦理学强有力的理论铺垫和支撑下,医学伦理学在西方逐渐发展和成熟起来。

 

医学伦理学向现代生命伦理学的延伸和发展,更体现了西方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生命伦理学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社会。生命伦理学一方面是医学伦理学在学科意义上的一种延伸和扩展,传统文化在这种延伸中完成的是自然传承。另一方面更是生命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引发了诸多现实的生命伦理问题,这些伦理问题并不单纯是由于生命科学和技术的进步直接导致的,而是科学的应用和技术的运用与传统的医学伦理观念和规范产生了矛盾乃至冲突,需要重新确立新的医学伦理标准和形成新的医学伦理观念,由于很多矛盾和冲突主要体现在人的生命过程的各个阶段,特别是体现在人的生和死两端,生命伦理学作为医学伦理学发展阶段上的一个新的概念似乎更能反映学科的本质。生命伦理学面对的伦理矛盾、悖论乃至道德冲突,现象上是源于新的科技成果在医疗卫生领域特别是临床上的运用,实质上是社会传统文化与科学技术成果广泛运用之间矛盾的反映。根深蒂固于美国社会中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人权等政治的、社会的和伦理的观念,在科学技术面前并没有让步和动摇,这些观念向医学领域的转移,才造就了诸如医疗知情权、知情同意权、医疗自主权等医疗个人主义观念的形成,这些观念被纳入到生命伦理学的原则和规范中。这种情况所表明的,并非是传统文化对新伦理观念形成的限制和阻碍,而是传统文化通过各种路径让新的伦理观念能够体现和传承它固有的价值。生命伦理学具有针对现实问题提出解决思路、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伦理公理的特点,但是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新的伦理问题和难题,传统文化的影响总是无处不在。这是人类文化进化的本性决定的。

 

3传统伦理文化是中国医学伦理学本土化的脉与根

 

在中国医学发展史上,医学伦理思想不仅伴随医学的发展而成长,也成为以伦理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古代有诸如孙思邈的《大医精诚》、陈实功的“医家五戒十要”等丰富的医学伦理思想,这些思想与以“仁爱”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思想一脉相承。近代以来,中国医学界和哲学、伦理学的学者也力图构建具有中国自身文化基础的医学伦理学,几乎所有论述医学道德和医学伦理的著述中都十分强调优秀的中国伦理传统文化对医学伦理的价值和意义。但是,由于中国是在帝国主义列强入侵和掠夺的炮火声中走上近代史道路的,在长达百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的传统文化遭受了种种强烈的冲击。西医学就是在这个时期引入中国的,教会医院的建立,促使医疗形态由个体模式向集团模式转变,西医学与中医学在认识和实践方式上的巨大差异导致了两种体系之间出现种种矛盾,在中国逐步形成了两种医学体系并存的格局,新格局的形成必然带

 

来医学道德观念的调整与新的医学伦理思想的传入[3]17。在这个阶段中国并没有构建起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医学伦理学学科,在思想上和理论上没有明显的建树,对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运用仍然停留在自发状态。

 

医学伦理学是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以学科形态出现在中国学术界和医学界的。尽管那个时期的中国尚不具备形成现代医学伦理学的医学科学和技术的条件以及社会基础,但中国哲学界和医学界的部分学者敏锐地洞察到医学伦理学作为学科存在的必要和可能。这个时期完成的医学伦理学著作和教学用书在内容上都注意到了对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引入,但是受时代和社会条件的局限,医学伦理学尚无能力在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完全形成具有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基础的、适合中国现实的医学伦理学。几乎同一时期,西方医学伦理学理论和方法等被介绍和引进到中国,中国的医学伦理学体系中吸纳和借鉴了西方医学伦理学,特别是生命伦理学的许多观点、理论、内容、案例和方法,与中国学者自身的研究成果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中国医学伦理学的学科体系。中国医学伦理学在迄今为止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在构建具有中国自身文化特色的医学伦理学方面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但是医学伦理学如何形成中国的文化特色和伦理精神,并将这种具有自身文化特色的医学伦理思想付诸医学实践,将是中国医学伦理学界和医学界长期和艰苦的工作。

 

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医学领域无国界的国际化特征,势必带来医学伦理学在很多方面认识和标准上的普适性和全球性。信息化社会带来的文化传播和流动,文化的传统性受到强烈冲击。在这样的趋势面前,需要不断地调整对医学伦理学与传统文化关系的认识,才可能处理好继承传统文化与借鉴外来文化的问题,从而推动医学伦理学更合理地、更深入地认识和对待社会文化所具备的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

 

4医学伦理文化的接受与对传统文化的反作用

 

传统文化对医学伦理学的影响,另外一条途径是医学职业主体在职业实践中的习得和坚守。文化对一个特定领域的影响固然是文化发展客观规律性使然,主体对传统文化的接受也是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因素。医学伦理学从来都是一个充满文化竞争、文化冲突的领域,医务工作者在对医学伦理思想、原则和规范的认知和接受过程,实质上是对文化的认识和接纳过程。传统文化并不是以一种文本或者标记的形态出现在医学伦理学中,而是渗透在医学伦理学思想和理论中,这些思想和理论又通过若干伦理原则和规范等体现在对医务工作者行为的约束和要求上。医务工作者从内心深处接受并践履医学道德规范,首先需要在文化层面认同和接受医学伦理学提出和确立的价值观念、道德认识和伦理标准。医务工作者在对待医学伦理原则和规范上,只有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才是真正的理解和接受,这一过程是学习并接受传统文化的过程,当医务工作者的医学道德认识达到一定的境界,传统文化所倡导和确立的医学道德价值观念才可能扎根于医务工作者的内心世界并成为他们医疗实践行为的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