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案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美丽乡村建设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美丽乡村建设案例

美丽乡村建设案例范文1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和“三化同步”的总体要求,以镇村规划为龙头,以美丽乡村建设为重点,以村庄建设、环境整治为突破口,以创新工作机制为保障,将裕民村建设成为“村美、民富、和谐、幸福”的美丽乡村。

二、目标任务

裕民村建设总体目标是:达到省,市美好乡村建设标准,建成南桥镇的美丽乡村示范点,争取在全市排名靠前。努力实现“村庄布局规划合理、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群众富裕”的目标。

三、建设内容

1、完善村庄规划布局体系。结合全镇发展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具裕民本村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规划,合理安排建设布局,科学确定生产、生活、服务区块的区域布局与建设规模,明确道路、垃圾、污水、改厕、绿化等各类项目建设标准与要求。严格规划管理,确保规划的刚性执行。

2、加强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村主导、分级负责、多元投入的原则,统筹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人居环境达到“五化”标准,即: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河道净化和环境美化。

3、开展村庄环境整治。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开展以“干净、整洁、有序、美观”为主要目标的村庄整治行动。二是开展杆线规范工程,确保杆线竖立和线路拉线走向规范。三是开展村内河沟流浚整治及塘坝扩挖整治工程,达到“流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效果。

4、实施村庄绿化、亮化工程。按照村庄规划布点的要求,在村内道路及村庄主干道进行植树绿化,确保村庄道路全覆盖。同时,逐步对村庄道路实现亮化工程。

5、推进土地流转,发展我村农业特色产业。充分利用裕民村本地资源,根据本地实际,大力发展裕民村的油菜种植等特色产业。计划在20xx年至20xx年,裕民村要逐步实现1000亩的土地流转目标,切实提高土地规模化经营。

6、完善文化活动场地等群众娱乐活动阵地。按照村庄布点规划,除现有的一处村民文化活动广场外,计划在原里光学校增建一处村民文化活动场地,强化和完善群众文化娱乐设施建设。按美丽乡村建设的标准进行实施,不断增强群众文化娱乐活动的自我服务功能。

四、方法步骤

裕民村美丽乡村建设主要工作安排如下:

(一)动员部署阶段(20xx年4月3日前后)制定裕民村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按照市农办的统一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全面开展裕民村的美丽乡村建设。

(二)实施阶段(20xx年4月-10月)。对照裕民村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目标,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明确具体的建设内容、严格实施步骤、明确时间节点,认真组织实施。

1、村庄环境卫生整治。组织村两委干部、党员、群众代表,同时发动群众广泛参与,清除村内垃圾、拆除危房及破旧房屋,清理残垣断壁,清除杂草杂物,消灭卫生死角。(每月不低于2次集中整治,同时进行日巡查、日清理)

2、村庄道路植树绿化。根据村庄布点规划,在村庄道路及水利治理小区进行植树绿化,种植品种覆红叶石楠、桂花树、波斯菊等。(4月底前全面完成)

3、新建农村幸福园,整合建设资金,为我村老年人日常活动提升幸福指数。(20xx年12月底已经完成)

4、对里光片水利主渠进行清淤及三面硬化。(20xx年11月底前已经完成)

5、完善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根据村庄布点规划,准备增建集娱乐、文化活动和群众休闲的活动中心2处。(10月底完成)

7、实施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在20xx年12月底完成)

8、修建水泥路及下水道,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引导,监督湾里组铺设硬化好本组道路。

(三)考核验收阶段(20xx年10月上旬)。镇政府会同有关部门,对裕民村美丽乡村建设进行初步考核验收。

(四)整改提高阶段(20xx年10月中旬)。根据考核验收情况,针对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不足之处进行补缺补差、整改提高。

五、工作要求

(一)坚持规划先行。根据本地实际,高标准编制裕民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要注重与村庄布局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的充分衔接,强化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二)坚持先易后难。根据村实际,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坚持先易后难。发动党员干部和群众,集中进行村庄环境卫生整治,逐步进行村庄的植树绿化、美化和基础设施建设,认真排任务,分清轻重缓急,扎实地开展美丽乡村的各项建设。

(三)坚持资源整合。通过项目带动、资源整合,与植树造林、危房改造、村庄整治、文明创建、高标准农田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等有机结合、共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制订具体的工作计划,健全相应的工作机构,明确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有效载体,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任务。

裕民村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

顾问高英

组长王怡芳

副组长易东明

成员吴建密黄永来江涛谢勇易霓

各党小组组长,村民组组长。

美丽乡村建设案例范文2

云南自然地理条件优越,不可复制,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较好。美丽乡村能彰显云南的环境优势、体现云南的生态价值,云南把建设美丽乡村作为强化农业、惠及农村、富裕农民的重要手段和基础工程。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旅游开发经验及国家出台的政策,为云南美丽乡村旅游建设该如何科学规划建设、提速发展,提出一些个人意见。

天蓝、地绿、水净、安居、乐业……是人们心中最美乡村的模样。席慕容曾在《乡愁》中有着这样的描述,她说:离别后,乡愁是一颗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而美丽乡村,承载着的正是人们割舍不下的乡愁,是可以重拾童年记忆的时空隧道,是让都市人驻足留恋的一方净土。

就资源来说,云南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其中,大理州云龙县诺邓村、红河州建水县团山村、楚雄州永仁县太平地村、保山市隆阳区坡脚村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入选2015年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由我公司(昆明艺嘉旅游)策划、规划的“喊沙傣族特色村”入选2015年“中国十大最美乡村”;“从江岜沙――最后一个部落”入围贵州10个省级示范性中国传统村落名列等等。

就政策环境来说,2013年初,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天蓝、地绿、山清、水净”的美丽云南。同年,云南省省级财政安排美丽乡村建设资金7亿元,计划建设500个项目,每个项目财政奖补资金补助标准一般不低于100万元,以后逐年增加,计划建设美丽乡村500个,以后每年建设1000个以上。争取到2020年全省美丽乡村达到1万个。同时,云南省加快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转型升级,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主要内容,逐步建成一批基础设施便利、产业特色明显、生态环境优美、社会安定和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就发展现状来说,自20世纪80年代自发起步以来,云南省乡村旅游已经进入到大力发展阶段。目前云南已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6个、示范点16个,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8个、名村4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企业91家、旅游特色村200个、民族特色旅游村寨150个、度假村712家、规模以上的乡村旅游接待点4887处、农家乐1万多家,特色民居客栈4000余家。云南乡村旅游呈现出类型多样、梯次合理、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发展体系。

然而,云南乡村旅游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在城镇化车轮的碾压下,在很多地方,绿色的原野正在逐渐消失、清澈的河流变得污浊不堪、古朴的民风被钢筋水泥阻隔,美丽的生态正离我们越来越远。云南民族村落较多,但较为分散,凝聚力较弱;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依然存在着城市规划痕迹过重,同质化严重,以及缺乏产业支撑等一系列问题。

面对国家如此利好的政策,以及云南如此多优越的乡村资源,云南美丽乡村旅游建设该如何科学规划建设,乘风破浪,提速发展?我个人认为“美丽乡村核心在于老百姓脸上无忧无虑、发自内心的笑”,打造美丽乡村要从老百姓出发,在规划和建设上以村落原生态特性为核心,建设老百姓过得舒适,游客愿意留下来的美丽乡村。

针对大多数重建村寨城市规划痕迹过重的问题。目前,“依山傍水、错落有致、人畜分离、厨卫入户、突出特色、差异化发展”的空间格局尚未形成,为此应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规划遵循当地人文特色。古人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句话反过来,又可以推断出“一方人规划一方水土”。如此,“水土养人,人规划水土”就形成了一个自治社会的良性循环;二是规划不能全覆盖。乡村地理的复杂性、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历史的延续性使得在规划时不能一刀切,要符合乡村规律;三是规划要多部门协调。乡村涉及到农业、文物、文化、旅游、国土资源、农田水利,涉及到产业结构、涉及到生活方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所以不能单独靠一个部门负责;四是规划要符合乡村传统文化,不能拆旧建新使传统古村落的文化景观遭到破坏。

针对乡村规划建设同质化的问题。以“一村一特色、一寨一主题”为建设理念,围绕民族特色、农业种植及资源禀赋,已重建完成的村寨进行低成本高标准的提升改造,与还未重建的村寨形成区域一体化,内部差异化协调发展。随着历史的沉淀,每个地方积累了鲜明的地区风格,但是在乡村改造中,这样的地域性差异却越来越少,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不仅仅要保留这些特征,还需要与时俱进地融入现代元素,进一步形成独具区域性特色的乡村样式。

针对美丽乡村建设缺乏产业支撑的问题。调整产业结构,以产业带动发展,并围绕“传统农业+医疗产业(中药养生)+旅游服务”一体化发展的模式,带动百姓在重建后依托产业支撑实现可持续良性发展。在乡村旅游产业方面可从这几方面改进:一是提高基本农田使用效率,发展农业经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采用大地艺术的手法为三产打造景观;二是发展林下经济,充分利用森林空间发展林下中药、旅游等产业;三是发展旅游,依托乡村环境发展农业乡村旅游;四是通过产业扶贫带动乡村经济整体协调发展。

针对乡村规划缺乏空间设计的问题。老井、古树、戏台、庭院、晒场……是多少人童年时光里难以磨灭的记忆,在乡村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乡村元素被时代洪流冲击、磨灭。在乡村旅游和文创的大潮下,站在乡村美学的角度,在传承与复兴乡村的过程中,应该抓住那些空间肌理及生活场景,全面认识乡村空间构成及其审美价值,真正做到在传承基础上进行创新。具体可从几点来做:抓住乡村空间的文化深意,突破城市人的唯“美”主义眼光,充分挖掘乡村空间的功能演变及文化变迁;寻求乡村空间多元化运用,引进西方规划设计观念的同时,运用传统智慧对空间、功能、人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把握;抓住乡村中最有特色的点,比如村中古井、老树、老院子、老戏台等元素;以乡村美学考虑人的空间需求,在规划时要从乡村美学的角度整体去考虑乡村空间的整体组合性,以及每一类空间所承载的现代功能性需求与文化需求。

针对乡村规划缺乏乡土味道的问题。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首先,突出地域特色。尽量保留原有地域文化和建筑风格的原汁原味,不能将美丽乡村建设简单地变成城市的微缩版,失去了灵性;其次,保护好传统村落。保留传统村落结构和风情上的差异性,别让“青山横北郭,绿水绕东城”只能成为遥远的记忆;第三,要做好村庄布局。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村庄布局规划必须要考虑到地域风貌,以方便村民生产生活为根本点和出发点,坚持规模适度、突出特色、保护生态的原则,让美丽乡村既有面子也有里子,不能让根植于乡村文化背景下的浓浓乡愁无处安放。第四,弘扬民俗文化。注重搜集、挖掘、整理民俗文化,并为其注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鲜活的内容,搭建好传播、弘扬民俗文化的新平台,让美丽乡村既有传统村落的古朴风骨,也有现代农村的文明气息,让美丽乡村具有生态之美、装满童年味道而又承载浓浓乡愁,

针对乡村旅游配套设施不健全的问题,对村寨周边环境与旅游公共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满足当地老百姓生活舒适化与游客进入便捷化等功能。

美丽乡村建设案例范文3

乡村建设,在中国正成为一场波澜壮阔的运动,也引发了一个“走心”的逃离都市大回响――实现每个人心中的诗酒田园梦。但造梦往往是从改变现实开始。

“社区营造”迎来第三拔潮流

“社区营造”概念由日本提出,东京大学教授西村幸夫说:“社区营造,可以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思考我们要留给下一代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并为之付诸行动’。”但从乡村建角度来说,往前可追溯到二战后欧美的乡村建设。

第一拔“社区营造”潮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日本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经济泡沫破裂后的日本,经济陷入大倒退,伴随1995年阪神、淡路大地震,日本的“社区营造”进入新时代。在继六、七十年代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防害、改变生活环境、振兴日益衰落的农村等问题的“社区营造”方式,例“一村一品”,以及八十年代从社区内部实践构成很多成功的“社区营造”案例基础上,日本的“社区营造”在九十年代运动进入了多样性主体彼此协调阶段,并发挥了显著成效,打造了一些成功的魅力新城乡。

第二拔“社区营造”潮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台湾

历史惊人地相似,为改变城乡差距、文化与生态危机、农村衰败等现象,差不多与日本同期,在台湾由民间团体自下而上由发起“返乡”与“重回部落”运动,经1994年台湾“文建会”推出“社区总体营造”政策,日本社区营造经验开始在台湾以官方与民间共建模式,被复制和推行,人们对土地、对家乡的感情,邻里间关系的拉近一点一滴被唤醒。

第三拔“社区营造”潮流:二十一世纪中国全域

在国内,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建设运动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潮,兴起有如梁漱溟、晏阳初等学者为破解“三农”问题而求解的实践。而近几十年改革开放中的城市化发展,也带来了人口膨胀、城市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消耗、城乡二元结构不平衡的挑战。随着新一轮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美丽乡村、土地流转、绿色化等政策红利的正推,乡村旅游、乡居田园梦市场红利的逆推,各种NGO力量参与的助推,这三股力量在国内汇成一股继日本、中国台湾之后的第三拔“社区营造”的潮流。

乡建中国:绕不开的“三重”挑战

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乡村再造有着与日本、中国台湾不同时代背景与在地环境。像二三十年代乡村建设运动一样,各种社会力量开始如过江之鲫,神通各显,李昌平的村社内置金融模式、资本参与的田园东方模式、公益参与的长江第一湾原始森林保育项目模式、艺术家参与的许村艺术公社模式、互联网参与的淘宝村模式、民宿参与的大理双廊模式,建筑设计参与乡建模式等等兴起,还有政府主导的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美丽乡村、美丽家园……。

在这拔浪潮中,不约而同地都会面临着“乡村怎么动”,会不会是“剃子挑头一头热”的拷问。而现实情况如“拷问”一般如期发生,举例:迷失的大理双廊。随着2011年以来大量民宿的无序兴建、弹丸之地的大理双廊的旅游热度不断攀升,伴生出大兴土木后洱海污染问题,停车问题、农村和村民被严重挤出后开始毁约等棘手问题。一些政府主推的美丽乡村项目也存在着只是“市长”跳“独舞”,看不到“市场”的舞姿,农村形象工程上去了,村民还是原来的村民,农业还是原来的农业,村民还是要外出打工。

新的乡建中国大时代,将迎来“三重”挑战,只有摸着人家的石头过自己的河,才有可能让诗酒田园梦照进现实。

第一、重建生态挑战

重建生态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重建自然的生态;第二层是重建循环的生态;第三层是重建治理的生态。

乡建中国自然的生态建设进化论:第一阶段:破坏生态;第二阶段:修复和保育生态;第三阶段:创意生态。结合文化创意,加上传统元素,创意出精致独特的生态农业主题。现在处于第二阶段。

台湾的“生态桃米村”案例。1999年,桃米村发生台湾百年来最严重的“9・21”大地震。地震前,桃米跟大多数传统农村一样,经济凋落,年轻人纷纷逃亡都市谋生,曾自嘲为“垃圾村”,地震后,桃米这个传统农村产业更加没落、人口外流增加、村里垃圾填埋更显难堪。经过10多年建设,桃米村完成华丽转身,从一个环境杂乱、发展无力的边缘社区,转型为一个融有机农业、生态保育、文化创意等于一体的乡土生态建设典范,成为游客心中的“世外桃源”,目前每年旅游营收为1亿多新台币,合2200多万人民币。(参见陈统奎《再看桃米:台湾社区营造的草根实践》,《南风窗》2011年17期)

中国农村脏乱差问题比较普遍,国外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模式如达摩克利斯剑高悬在头顶,今年中央提出“绿色化”,倡导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绿色循环经济模式。绿色循环经济运营模式的核心,是体现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的原则,实现科技含量高、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推动绿色消费、崇尚绿色生活方式。绿色循环经济模式的构建,引领农村健康发展,带来新的产业机遇。

目前三大中国乡建模式存在弊端。外源主导型乡建,例民宿的大量涌入,村民的毁约,大理双廊面临方向的迷失,在治理结构上,源自一开始政府的缺位、本地村民没有参与自治;政府主导型的乡建,存在只有形象工程,没有从根源上解决“三农”问题;资本主导型乡建,资本方话事,土地流转后的村民有被被挤出的倾向。

反观日本与台湾乡建经验,日本社区营造最宝贵的经验是,并非完全交托给政府,而是尽可能地发动社区,发动民众,他们成立了“历史景观保存协会”、“街屋委员会”、“故乡会”、“社区营造协会”、“研究会”等各种名目的执行机构。官民在社区营造上取得共识,协力推进,使日本成为一个“社区营造大国”。根据台湾人、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罗家德介绍,台湾社区营造有3种模式,一种是政府推动型,成功率小;一种是NGO帮扶型,较容易成功,桃米生态村即是成功范例;另一种是,返乡知识青年型,成功概率最大,台湾有很多成功案例。中国大陆还没有一例社区营造成功范例(参见陈统奎《再看桃米:台湾社区营造的草根实践》,《南风窗》2011年17期)。乡村领域,具备鲜明的自治传统和高度自治化的基层现实,乡建中国大潮泥沙俱下,乡村治理任重道远。

第二、重构产业挑战

乡建中国存在四种关系,人是核心,土地是基础,金融是先导,产业是支撑。缺乏产业支撑的乡村必然无法吸引人和其他要素的集聚,无法获得内生式的长足发展。乡村产业发展,单一产业发展不一定适合大多数,一二三产融合联动才是趋势,因地制宜,三二一发展模式、一二三发展模式、一三二发展模式、三一二发展模式、二一三发展模式皆有可能。

例如,利用互联网+乡村,将乡村的特产通过互联网平台卖出(一产),增加村民收入,同时引入乡村民宿(三产),让消费者成为旅客,参与农事体验,带动农产品深加工、传统民艺(二产),同时三产的发展又反哺一产二产,让村民安居乐业,构成了一三二发展模式。

第三、重塑“乡魂”挑战

城市化让乡村失去了昆虫和乡土气息,同时乡村文明在逐渐消解,我们开始在寻找“乡魂”,那个充满诗意的田园梦。

产业在为乡村“塑形”,那么文化则为乡村“塑魂”。“乡魂”是乡村的根,是乡村永葆魅力的法宝。

美丽乡村建设案例范文4

一、城镇化的基点在县域小城镇

中国的城镇化之路,究竟以哪里为基点?国外通常的办法,即转移出来的农民向大城市聚集,这是各国的必由之路吗?带着这些问题,调研组踏上了澄迈调研之途。

在和澄迈县领导座谈时,围绕城镇化问题,大家热烈讨论今年4月在海南考察时提出的“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思想,同时讨论了今年7月在湖北考察时提出的“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的问题。县委书记杨思涛对的这些思想高度认同、心得很深。他对我们说,中国的城镇化一定不能只注重大城市的发展,不能把农民都往大城市赶,转移出来的农民,还是要按照“离土不离乡”的原则就地安置,不然,走国外过度城市化的老路,必然导致国外那种“城市病”,一边是萧条败落的乡村,一边是富人区与贫民窟并存的畸形大城市,人满为患、治安不宁、交通堵塞、空气污染,生活成本越来越高、生活质量却越来越低,经济、社会、环境乃至政治的成本和代价难以预计。

澄迈县、镇两级领导形成共识,认为,从澄迈的实际情况看,城镇化的重点应放在澄迈县域内小城镇的发展上,这些小城镇是城乡的连接点,有利于实现城乡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共建共享。如果以这些小城镇为依托,通过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社会事业,提高农民自身素质,改变生活方式,农民就可以像城市人一样享受现代化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实现“就地城镇化”。

在“就地城镇化”的思路下,澄迈人理顺了城镇化发展思路,即: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休闲旅游业,鼓励农民在家门口自主创业或以土地使用权、房屋使用权等固定资产入股合作,开发乡村公园、农家乐、乡村旅馆、休闲养生馆、放心菜园、果园采摘、劳动体验、特色农产品销售等旅游服务业,提高农村常住人口中从事非农生产人员的比例,实现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就地转化。为促进“就地城镇化”,澄迈坚持规划先行,结合各地的自然禀赋,打造具有不同特色的现代农业和乡村休闲旅游业。

澄迈县历史悠久,是海南历史文化古县,海南传统文化重要发源地。自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置县,至今已有2123年历史,是西汉时期海南三大历史名邑(即玳瑁、紫贝、苣中)之一,史脉久远,人文炽盛,境内文物古迹众多,古村落遍布县域各地。位于金江镇美榔村的美榔双塔建于元朝初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位于老城镇的罗驿村,是世界上最大的用火山岩建造的古村落,自南宋1256年建村延传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是海南省有名的历史文化古村;该村走出了一位古云南丽江的知府,他返乡后,依照丽江古城样式再建了古罗驿村,罗驿村堪称海南的丽江城。澄迈将“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融入对这些古村落的保护和修复中,城乡统筹,有力带动了这些古村落及周边的发展。如今,像美榔村和罗驿村这样古朴天成的美景,每天都吸引许多游客前来参观旅游。目前,澄迈正在实施对这些古村落集中连片整治修复的工程,并筹划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精彩亮点。

位于澄迈县北部的福山镇,环境空气质量优良,是种植咖啡的理想基地,也是海南省最早种植咖啡的地方。当地农民以传统方式种植和炒制的中粒咖啡为咖啡上品,享誉海内外。澄迈以咖啡为抓手,打造咖啡文化,建设福山咖啡文化风情小镇。这一我国首家以咖啡文化为主题的风情镇项目,总体规划范围约76平方公里,集世界咖啡种植文化观赏、咖啡交易中心、世界咖啡口岸、咖啡制作观摩品尝区、陶艺制作创意体验区、休闲娱乐度假于一体。今年1―10月,来到福山咖啡文化风情镇品咖啡的游客约有89万人次,省外游客25万人次,境外游客 10万人次。咖啡文化风情镇的建立和发展,大大促进了周边村庄的“就地城镇化”进程。例如,毗邻的向阳村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村庄与咖啡文化风情镇一体融合,环境优美,风韵独特,游人如织,多种产业和家庭旅游收入可观,68户村民过上了离土不离乡、幸福指数很高的城镇化生活。

在建设福山咖啡文化风情小镇的同时,澄迈还打造了台湾风情小镇、欧洲文化风情小镇、地中海文化风情小镇等,这些风情小镇各具特色,绿色、低碳、宜居、宜业、文明、富裕。这些小镇将用小火车连通,小镇及周边的村庄,连片形成就地城镇化的美丽风景,使澄迈成为海南新的旅游目的地。据统计,2013年上半年澄迈县旅游接待人数125.9万人次,同比增长114.4%;旅游收入6.28亿元,同比增长147.5%。

澄迈就地建设小城镇,既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依托这些小城镇发展起了专业市场、特色市场,也带动了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目前,澄迈已重点打造出三条“美丽乡村”带,以此为纽带,计划串连县域内的村、镇、开发区和农场,使产业聚集区和人口聚集区之间,形成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互为依托、相互支撑的空间格局。按照计划,澄迈到2015年要建成6条“美丽乡村”带,并力争到2018年,全县99个500人以上的村庄达到“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要求。

“就地城镇化”,农民离土不离乡,必然要求城乡统筹建设发展,相应地带来了农村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旺盛需求,路网、供水网、供电网、通讯管网、垃圾处理网、污水处理网以及公共文化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美丽乡村”建设纳入了城市建设的统筹方案。

二、关键是打下新的安身立命的根基

人往哪里去,也就是转移出来的农民,如何留得住,有保障,生活好,也是调研组的问题。我们意识到,“就地城镇化”问题,说到底是使人就地“转型”的问题,其中的关键,是要有新的产业承接兜底,使惯于务农的农民,在“就地城镇化”过程中转型为新产业的自食其力者,从而打下新的安身立命的根基。澄迈的实践令我们鼓舞。

澄迈“美丽乡村”建设的突出特点,正是注重产业带动和支撑,帮助传统农民转型。“以工业化思路发展农业”,让“美丽乡村”成为一个“整体性可经营的商业品牌”,这是澄迈的雄心壮志。为此,澄迈采取多项措施,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千方百计发展新型农业,振兴农村经济。

在《澄迈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体方案》中,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很多。比如,发展新型农业。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基础,重点培植特色农业、包装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彩色农业、外向型农业。以澄迈火山岩红土地罕见富含微量元素硒为亮点,建设“开心”农场,开展消遣性农事活动,农民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开辟活动场所,提供生产生活设施,即将土地作细致切割,每块农田占地 0.1―0.2 亩,由周边市县游客和外地游客认领种植,也可以由当地农民有偿代为种植,成熟瓜果由地块所有者自由支配。再如,发展特色林业。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村庄周围,房前屋后,种植珍贵树种或果树,在三条“美丽乡村”带上打造出一批咖啡村、福橙村、槟榔村、椰林村、花梨木村、沉香村等。又如,发展长寿产业。借助澄迈是世界长寿之乡、中国长寿之乡的品牌,开发长寿康体休闲项目、长寿康体休闲旅游线路、老人用品和富硒保健品等。提升城乡基本养老保障水平,完善公共养老中心、敬老中心设施建设,等等。

根据“以发展工业理念发展农业”的原则,澄迈持续加强农业的品牌化和标准化建设。2009年至今,坚持“围绕品牌抓农业”工作思路,把注册商标与品牌打造作为农产品销售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工作,把商标品牌做精做强,努力走出“打造一件商标、带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品牌发展之路。经过4年“商标富农”探索实践,累计有效注册涉农商标1033件,其中著名商标18件,成功打造福山咖啡、澄迈福橙、澄迈福牛等一系列优势特色农业品牌,有力促进了全县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如今,澄迈的沙土地瓜、福牛、白莲鹅等特色农产品的种养示范点已全省开花,成为广大海南农户的致富法宝;福山咖啡、福橙等也成为澄迈周边市县农民的摇钱树。由此形成的整个农业――工业――商业――旅游――消费的产业链,成功吸纳了大量转移出来的农民,“旧式”农民在转移中成功转型,找到了新的用武之地。

可以说,切实推动农业现代化,并将特色农产品销售与乡村休闲旅游相结合,发展新型农业――通过一、二、三产业的全面带动,增强乡村自我“造血功能”,做好产业承接这篇大文章,以多种产业支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正是澄迈的成功之道。

同时,澄迈注重推动大中城市优质资源向中小城镇乃至中心村延伸。例如,澄迈积极打造海南生态科技新城,开出了一片新天地。海南生态科技新城走产城融合的新型城镇化之路,通过发展新型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新城内建设农园,发展观光休闲农业,既为新城提供服务配套,又解决部分农民就业。对原土地上的农民进行就业培训,成立服务公司吸纳农民就业;为下一代农民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使他们成为新城重要的后备人力资源。目前,园区凭借日渐凸显的环境、政策及服务三大优势,吸引了包括中科院云计算中心、印度NIIT集团、浪潮、惠普、东软、中软、长城信息、久其软件、展创光电等294家企业落户园区,初步形成数字医疗、地理信息、旅游信息化、物联网应用、高端电子制造、服务外包以及动漫创意等七大业务板块的产业格局,产业集聚快速形成。2011年园区实现产值33.9亿元,2012年实现产值和软件外包服务收入超65亿元,今年将努力实现生产总值超100亿元,力争容纳4-5万软件工程人员,向国家软件产业基地的目标迈进。位于澄迈的中航特玻材料有限公司的发展也令人振奋,这是我国唯一能够生产飞机机窗玻璃和高铁车窗玻璃的国有控股企业,填补了国内玻璃生产的重大空白,就是这样的大型高科技企业,其物流、包装、检测、运输等业务,也为吸纳当地农民转型就业作出了实质性的贡献。

三、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硬指标

据统计,2012年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是52.6%,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35%,两者相差17.6%。这说明,有相当一部分转移到城里的人,在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等诸多公共服务方面,并未真正享受与城里人同等的待遇,处于被城市边缘化的状态。因此,调研组认为,是否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衡量“就地城镇化”成功与否的重要因子。“就地城镇化”后,农民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特别是在享受公共服务方面,究竟能达到什么水平,有没有一个可以评估的指标,是调研组十分关注的问题。

可以明确地说,澄迈的“美丽乡村”建设,是有这样的硬指标的,澄迈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将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体育、电力通讯、金融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城乡均等化统筹建设,并将之作为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关键环节和基本前提。

澄迈从2008年起,就开始实施并持之以恒地抓“8+2民生工程”(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住房、文化建设、电信服务、金融服务8个方面,以及富民增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个工程),作为澄迈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大举措。

“8+2民生工程”覆盖澄迈全县城乡,并注重向“三农”倾斜,取得了重要成果。比如:

率先全省实施“十二年义务教育三免四补”政策,从2010年秋季起,将“三免二补”升级为“三免四补”,即免除十二年义务教育学杂费、课本费、住宿费,补助学生作业本费、职校和中技学生生活费、住宿贫困生生活费、贫困生助学金;

率先全省实现村村有标准卫生室目标,2012年,全县投入1179万元建设142家标准化村卫生室,覆盖率达93.7%,医疗健康信息化项目全面实施,建成了连接177家村卫生室、20家乡镇卫生院、3家县级医疗机构以及卫生局的覆盖城乡、一体化的医疗健康信息化网络,创造了农村卫生试点改革县镇村一体化的“澄迈健康模式”;

率先全省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推进农村“两场一室”(标准篮球、排球场,文化室)覆盖所有行政村和500人以上自然村,实现数字广播电视村村通,完成全县所有行政村农家书屋建设;

率先全省实行分散供养和社会供养相结合的养老体制机制,对建省后被征地农民实行养老保险政府财政全支付,同时由政府财政予以老年生活保障补助。此外,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200元提高到240元,新农合参合率99.8%,城镇居民养老参保率99.6%,新农保参保率95.6%。60周岁以上人口基础养老金发放率达100%,每月给80岁以上老人发放长寿补贴。最近,当地又把100―104岁老人长寿生活补贴费提高至800元/月,105―109岁老人长寿生活补贴费提高至1000元/月,110岁以上老人长寿补助提高至1500元/月;

率先全省实现所有行政村通宽带,从2010年起,在全县11镇、177个村(居)实施推进宽带村村通工程,2012年继续投入2380万元,加快实施工程进展, 有线宽带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居委会和半数以上自然村(463个),基本实现有线宽带、无线宽带城乡全覆盖;

率先全国实现金融便民服务延伸到所有行政村,截至目前,累计安装823部POS机(刷卡消费终端),发放借记卡8万多张,通过“一卡通”的方式将47项财政支农惠农资金直接划入补贴对象,惠及8万多户农民;等等。

同时,澄迈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注重新能源(生物质能源、风电等)、绿色建筑和现代信息技术等在乡村基础建设上的应用,把生态环境资源优势作为产业运营资本,以“低碳发展模式”,实现生态经济与环境治理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立足对“绿色崛起”的正确理解,澄迈扎实推进“生态现代化”建设,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创新思路保护生态,狠抓以生态林业、生态海洋、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生态家园、生态人生为内容的“八项工程”,强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注重在乡村发展各种类型的生态产业,以加强农村“造血功能”,通过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生态林业、休闲娱乐等产业发展,既美化人居环境,又推动农民致富。让农村更美、让农民更富,构建“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打造“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示范典型。

目前,澄迈人均预期寿命77.79岁,分别高出全省、全国平均水平4.77岁、6.59岁;百岁以上老人215人,占总人口的38.05/10万,超出中国和联合国“长寿之乡”规定存活百岁老人7/10万、7.5/10万标准,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长寿之乡”、“世界长寿之乡”。澄迈广泛开展创建亲老敬老活动,帮老助老、敬老爱老蔚为风气。党委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解决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等问题。中国长寿之乡、世界长寿之乡的荣誉,不仅是澄迈生态环境优良的有力证明,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最好标志。

美丽乡村建设案例范文5

关键词:乡村 度假 旅游产品

1 概述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集聚与辐射功能日趋增强,越来越多的城市在城乡统筹、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将旅游作为城市与新农村建设相衔接、城乡统筹一体化的核心要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产业获得了空前发展,单业态的观光旅游转向观光、休闲、度假三驾马车并行的复合型业态。与此同时,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区域交通条件的大大改善,人们的旅游时空观念发生了彻底改变,在空间上逐渐由城市向农村转移,在需求上逐渐由观光猎奇向舒适型、享受型方向过渡。旅游发展与旅游消费的转型客观需求,一种新的旅游产品――乡村度假旅游应运而生。

2 乡村旅游研究概述

2.1 国外研究综述。国外对于乡村旅游的研究开展相对较早,主要体现在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以及其旅游管理体系上,相对比较集中在乡村旅游对于当地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的作用,大多数学者们都认同乡村旅游对当地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此外,国外学者还探讨过政府对乡村旅游的管理模式。政府对乡村旅游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制定开发政策、提供人力和财政支持、设立专门的机构管理、组织市场开拓等。一些学者还提出,应积极倡导乡村“社区参与”的管理模式。尽管不同国家由于国情不同,乡村旅游的管理模式也有较大的差异,有“由下而上”、“由上而下”或兼而有之的管理模式,但都强调社区参与在乡村旅游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2.2 国内研究综述。樊岸青(2007)指出了乡村旅游的四种成长模式:借助于紧邻城市的区位优势开发的客源地依托模式;借助于与该乡村自己的或者相邻的原有名胜地的引力优势所开发的目的地依托模式;产品组合中混合着许多不属于乡村,或者乡村关系并不明显的产品组成的非典型模式;由多种模式的不同比例的混合组成的复合模式。

国内乡村旅游主要包括景区边缘型、大中城市郊区型两种,城郊乡村旅游往往最为发达和典型,在经济发达的大都市郊区有比较多的成功案例。吴必虎等的研究也表明,中国乡村旅游在客源地城市周边出现两个乡村旅游密集区域,第一个最密集区域往往出现在距城市中心20km左右的地区,第二个次密集区域出现在距城市70km左右的地区。在第一个最密集区域的城郊乡村的客源市场、产品结构来看,都受城市影响显著而强烈,区域内旅游景观特征和产品构成具有从大都市旅游产品向典型乡村地区的旅游产品过渡的特征,因而也被称为都市型乡村旅游。

都市近郊乡村旅游表现为以下特征:①是依托都市客源和乡村背景,为城乡居民提供休闲度假、娱乐放松的空间场所;②受城市化进程影响显著,乡村特征不典型或缺乏“原真性”,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③主要集中在距都市中心区25-30km范围内,是都市环城游憩的有机构成部分;④主要产品以田园风光欣赏、农事活动体验、农家乐餐饮等为主。

3 乡村度假旅游的需求分析

中国乡村旅游的消费模式主要是“住农家院、吃农家饭、干农家活、学农家艺、享农家乐”。这种旅游产品的缺点显而易见:产品以农副产品品尝、购买及观赏田园风光为主,兼及农事体验活动,游客多样性的旅游需求得不到满足;游客活动空间不大,游客接待量有限;“农”味不浓,乡村景观特色不明显,城市化、现代化痕迹明显,核心吸引力不强;环境卫生不佳,配套设施不完善,旅游服务水平不高。因此,我国的乡村旅游亟需转型升级,极大满足旅游者休闲度假需求,由单一的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度假复合型转变。

3.1 农家野趣的恬淡追求。现代乡村旅游的主要形态之一:农家乐,起初很多都是以农家餐馆的形式开办的。农家菜意味着纯朴、绿色。正如菲利普・科特勒有一句营销学的名言:“卖的不是钻头,而是墙上的洞”,农家乐里吃的不是菜,或许是游客对自然、绿色与健康的心理期望,对回归自然的亲切和惬意。如何让心灵放松?值得乡村旅游的建设者从“心”考虑,避免迷失于项目“硬件”的开发与建设之中。

3.2 城市环境与压力的平衡、释放。在城里,人们的内心装满错综复杂的压力和人事:剪不断,理还乱;到乡村,人们可以寄情于山水、亲近自然,勾起内心柔软的对大自然无私无欲的情感,投入纯朴、简单的怀抱。通过旅游活动,摆脱了社会关系的羁绊,抛却了大堆的日常琐事寻找生活中另一个摆脱束缚和压力后的真实自我。通过捕捉美好景物的声、色、形,获得感观的愉悦,继而通过理性思维和丰富的想象深入领会景物的精粹,从而获得由外及内的舒畅感觉。

3.3 在乡村旅游中养心,在养心中融入自然。我们去旅游的每个乡村,每一处山水、田园,某种程度都是一座智慧和文明的宝库,我们的心灵很现代,也因此很疲惫,但乡村的山还是那山,水还是那水,山水、自然、恒古长青。面对自然,我们在享受美景、美食之余,心灵何不在山水间作一次回归原始与天真的“保养”呢!乡村度假旅游是调整自我、实现身心和谐的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

乡村度假旅游的实质就是给旅游者一个真实的、质朴的、原美的乡村度假环境,一个与都市完全两样的旅游天地,一种恍若隔世的视觉享受,使居之者忘老,寓之者忘归,游之者忘倦。

4 乡村度假旅游开发

乡村度假是在农家乐、乡村旅游基础上提出的新概念。它与农家乐所不同的是,游客由匆匆过客转变为滞留度假休闲。乡村度假不是简单的农家乐华丽转身,而是新时代的功能升级、业态延伸、服务提高,是游客依托乡村地区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而开展的休闲度假活动。用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的话来说,是“乡村旅游业转型升级”。与乡村观光游相比,乡村度假旅游要求更好的环境氛围(乡村人居环境、农业生产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和更便捷的交通条件;与其他类型度假产品不同,乡村度假以乡村景观资源为依托、以“乡村性”为核心吸引力。

乡村度假旅游产品开发

4.1 以乡村资源为基础,以宁静、松散的乡村氛围为依托。人们走出都市出游乡村总体可分为健康、生态、经济、文化、体验、社交动机。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角度看,健康、生态和经济动机主要源于对生理和安全层次需要,文化、体验和社交动机主要源于对社交以及更高层面自我实现的需要。同是一次乡村旅游,如果游客能够带回的不仅是照片和土特产,还有心灵与智慧的深刻体验,游客的身心收益也将更大。通过整合以乡村景观为代表的自然资源,以建筑、文化、民族等为代表的人文资源,以人与人交往、乡村生活方式为代表的社会资源,将农业的文化与休憩完美结合,营造出宁静、松散的乡村氛围。

4.2 打造以休闲、教育、体验为主的多功能度假功能区。过去的乡村旅游多是以农业观光和农家乐为主,功能单一,层次较低,现在的乡村度假旅游产品已不满足“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的农家乐。还需开发乡村的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生态文化资源,增加休闲、娱乐、养生、健身和回归自然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乡村旅游产品。从而使乡村旅游向高品味、高层次、多功能方向发展。通过建设一批具有本土特色的娱乐项目、体验项目、配套项目,打造成个性突出、服务上乘的乡村度假功能区。

4.3 乡村度假旅游产品的全面升级。吃,传统地道乡菜。农家餐厅的未来发展方面应该是“定位主题化、管理专业化、菜品特色化、服务品质化”。住,拙朴野奢乡居。乡村旅游者更希望得到的是一种非都市化的睡眠感觉,在房间装饰中适当的融入文化概念,提炼主题元素,与乡村旅游的整体市场定位吻合。最终,要形成与众不同的睡眠体验,回归自然的睡眠空间。行,绿色生态乡径。将绿色、生态、环保的出行理念植入产品设计中,使行走艺术化、幸福化。游,美丽乡村田园。在乡村原有景色的基础上,经过安排展示出自然之美,经过修饰与包装,使其特色真正的流露出来,引导消费者领略美丽的乡村田园。购,安全健康有机农产品。娱,农趣活动参与、农耕文化体验。

4.4 结合社会管理创新,加强全民教育,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国务院第53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的旅游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旅游发展需要硬环境,更需要软服务,也就是好客的人文环境。新加坡、日本和台湾地区旅游业发展经验表明,美丽的山水风光固然是吸引游客到访的本底资源,但是服务人员的专业与效率,民众对游客的友善与包容更能够让游客有美好的体验和满意的评价。台湾旅游业界在对外宣传推广时最自豪的一句话就是“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如何培养市民、村民特别是窗口行业的员工对游客的友善性,至少与基础设施建设、大项目和大活动同等重要。

4.5 寻求切实可行的开发模式。在项目规划建设中只有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民”等多种方式使农民直接参与到项目开发、运营中,直接受益,才能使乡村度假旅游有稳定的发展基础;然后通过有市场吸引力的乡村度假旅游项目体系带动农村的城镇化、社区化发展;再通过借鉴、引入日本、台湾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实现农业从大田农业到精细化、多元化农业的发展转型。

5 结论

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未来乡村旅游的发展首先是产品链的延伸拓展,满足游客多元化的需求特征,如艺术写生、康体疗养、运动拓展、商务会议等;其次是产业链的横向整合,丰富乡村旅游产品的体系,如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三是利益链的纵向共享,加强旅游开发商、农户、地方政府的合作与交流;最后是要素链的全面升级,包括交通、饮食、住宿、通信以及环境卫生等配套设施。构建多层次、内容丰富、市场针对性强的乡村度假产品体系,对于促进现代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满足居民生活需求,提升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城乡统筹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樊岸青.浅谈发展乡村旅游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今日科苑,2007,09:65-67.

[2]赵承华.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经济,2012,1:13-15.

[3]张晓慧.乡村旅游一体化战略发展路径以及启示――以成都五朵金花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1:130-132.

[4]高佩佩.西安市乡村旅游深度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

[5]孙明泉.乡村体验与环都市乡村休闲[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234.

[6]党宁.休闲时代的城郊游憩空间:环城游憩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12.

[7]谢彦君.旅游体验研究――一种现象学视角的探讨[D].东北财经大学,2005.

[8]王云才.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形态和新模式[J].旅游学刊,2006,21(4):8.

[9]乡村旅游转型发展新方向――婺源的实践.http://davost.

美丽乡村建设案例范文6

一、文化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的意义

作为国家战略,推进乡村振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而文化振兴是很重要的一个支撑,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乡村文化以其独特的社会意义和精神价值必将成为未来乡村发展的源动力。因此,在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以各种方式推动文化艺术助力乡村振兴意义重大。

1、文化艺术助力乡村振兴有利于延续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乡村文化艺术深植于中国大地,随着历史的变迁与沉淀,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宝藏,同时在社会的发展中又不断创新,形成了许多富有浓郁地域特色的乡土文艺。各类文艺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传播着中华文化的文脉。一部好的作品,一段动人的故事,以及一种贴心的民俗除了其本体的感染力、技艺的娴熟性,文化内涵上也总是贴近民众接地气,让人深刻体会到文化渊源,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甚至影响一个地方的生活形态和社会风俗,引导人们向往信仰之美、心灵之美、崇高之美,提升整个民族的精神境界。文艺助力乡村振兴,对于维系民族精神、弘扬优良品德、传播主流价值体系,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2、文化艺术助力乡村振兴有利于乡村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望,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所在。乡村振兴不仅在“形”,更应在“魂”。随着新时代的发展,乡村发展与文化艺术建立了更为紧密而积极的互动关系。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传承文化基因的有效路径,同时为文化语境下的乡村发展提供了优化产业结构、寻求文化认同、共筑“美丽乡愁”的战略基础,更是加速乡村转型发展、产业升级的新引擎。

3、文化艺术助力乡村振兴有利于激发乡村振兴主体的精神动力。乡村振兴,既要发展产业、壮大经济,更要激活文化、提振精神,两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文化艺术助力乡村振兴有利于提升乡村主体的文化素养、道德情操、认知能力,可以促动他们从被动的参与乡村建设到主动的投入乡村振兴,由此产生积极的内生动力推进乡村振兴。因此,乡村文化振兴将成为未来乡村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二、文化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的对策和有效路径

从世界上一些乡村发展富有特色的经典案例来看,英国注重保护乡村的自然景观、田园风光、传统文化,建成了世界上最美的乡村;德国的施雷勃田园被誉为童话世界;日本的“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已成为世界当代艺术的大型国际基地。借鉴这些国家乡村发展的经验,因地制宜、特色化、艺术化是我国当前乡村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我国乡村文化振兴的必然要求。

(一) 推进升级版“三下乡”,精准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1、推进智力下乡,助力乡村谋篇布局。乡村文化振兴,统筹规划是关键。必须立足大文化概念,以本土文化为基础,以更高的视野和长远发展战略做好布局。目前,一些乡村文化项目的实施中出现了一些缺乏规划、缺乏整体推进的现象,如盲目的打造花海、无端建造洋项目、重复建设风情区等。因此,急需文化艺术专业人士参与项目的规划与设计,把握好大格局、大方向,个性化、特色化、差异化地推动乡村文化品牌的打造,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使命,上下结合,梳理乡村的文脉和文化基因,关注和把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推进作品下乡,挖掘内涵创特色。乡村文化振兴要强调个性、强调特色。要尊重村庄的历史、尊重当地的资源环境、尊重村民的发展愿望和需求,还要关注乡村的未来和设计的可持续性。就目前农村的文化团队而言,他们无法完成作品的创作、品牌的打造,需要文化艺术界专业人士有针对性的进行创作,完善后进行植入。如通过输入表演性作品(如文艺展演、民艺展示) 充实乡村文化舞台,美术与设计人才去从事村庄美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文化项目(包括景观) 的打造,从而形成民俗风情与产业特色突出、个性语言鲜明的乡村文化。

3、推进人才下乡,提升内生动力,形成长效机制。乡村振兴需要人才,需要建立更多的平台,让各方力量联合起来,这样才能形成建设的合力。推进文化艺术人才下乡,有效发挥各专业的特长和优势,多渠道着力推进文化建设。文艺的生命之源是创新,广阔的乡村大地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无尽的源泉。通过实践,为艺术家开阔视野与思维提供无限可能性;通过实践,也可以发挥村民自主性,激发源动力,从而提升乡村振兴主体持续的内生动力。在此基础上关注村民的需求与亮点的展示,挖掘特色项目,培养专业人才,建立有效运行机制与载体,从而建立乡村文化振兴长效机制。

(二) 拓宽与完善文化艺术下乡的有效路径,全面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1、整体谋划,多种路径全面推进文化艺术下乡,繁荣乡村文化艺术。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文艺团体、艺术机构、高等院校的资源和人才优势,推进文化艺术下乡;利用乡村艺术舞台、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送电影下乡等平台全力推动文化艺术下乡、志愿者下乡、大学生艺术实践,帮助农民全面提升文化艺术素养。通过乡村文化礼堂、农家书屋等载体开展常态化的文化惠民活动,立足乡村文明,挖掘乡村文化潜力,培育良好的乡风文明,繁荣乡村文化艺术。文化艺术下乡的形式可以是项目合作、配合乡村文化活动、定点长期对接等方式开展。